首页 > 文章中心 > 考古教育

考古教育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考古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考古教育

考古教育范文第1篇

为了比较深入地讨论有关艺术考古学科教育的问题,笔者首先厘清一些概念,以便以后的讨论在这些概念的基础上得以展开。这些概念,与常见的、书本教材的表达,有相同处,也有不同处,不同之处提供了一些笔者的思考。

(一)关于考古学与艺术考古学考古学是西方传进的一门先进的人文社会学科,其不同于文献史学,也不同于具有中国传统的金石学——文物学。但是,考古学又和文献史学、文物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时至今日,无论哪个国家或地区,研究历史科学,尤其是中古史以前的历史科学,如果离开了考古学,就会有严重的缺憾。与之相仿,研究文物学,尤其是研究大致相当于中国宋代以前的文物学,离开了考古学也是万万不能的。考古学以田野操作作为其基本的学术特征,简而言之,就是考古学探讨的问题出自于田野,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实践于田野。这里所谓的问题,就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本样式,包括了存在的环境,维持人类生命及社会的基本方式,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当然是物化的表达),也包括了人对愉悦感的获得。现在,在这里讨论一下“愉悦感的获得和肯定”问题。个体的人乃至组成为社会的人群,受大自然环境的基本掌控,会感觉到生存空间的逼仄。个体的人和组成社会的人群,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所限制,会感到自己常常处于无能为力的状态。挑战这种逼仄和无能为力的状态,人类是需要思想、梦想和幻想的。在人类的思想、梦想和幻想的范畴之内,既有对大自然、客观环境的琢磨和开发,也有对自身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包括对他人和不同人群的能力的借鉴、学习和模仿)。此外,这些思想、梦想和幻想就要给予人们以憧憬、舒适感,以及对于未来充满希望(当然这种希望,首先建立在对自己能力的肯定上)。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使人们获得一定的物质剩余和时间闲余的时候,人们要把这种“美”、舒适的感觉物化,这就是艺术与审美的起源。当人们需要了解人类适应环境、顺从环境、挑战环境、破坏环境又被环境所惩罚的历程时,人们离不开环境考古学。当人们了解自身的创造能力,以及由这些创造能力反过来为社会创造物质,生活条件改观,人们生活状态的多样化,又感觉到生产、生活资料总是不够丰富时,人们自然会应用一般考古学来了解这一历史。与人们对于环境考古学、一般考古学需求相仿佛,人们对“美”的历程(认知美、创造美)的探究,当然就需要艺术考古学。所以,社会上极少数人专门从事的考古学,实际上距离全体人类的历史、生命史、生活史、审美史是密合无缝的,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教育事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会认可这一点。

(二)关于艺术史与艺术考古艺术的起源,是和人类有闲余时间思考舒适感即最初美感的物化同步开始。这种物化,不仅仅是通过画面,如在泥板泥地上以及洞穴石壁上的刻划,不仅仅是做出三维造型,如泥塑、陶塑、石雕、木雕等。其实更重要的是对人身本体的各种认可,包括对异性的欣赏、对老人的尊重、对婴孩的抚爱、对少年的引导教育;包括纹身、发饰、穿鼻、穿耳;包括运用发声器官而产生歌唱和诗吟,也包括用躯干、五官、肢体语言发展出的舞蹈。对人身和人群这种美的寄托,可能还要早于利用自然材料的外化的表现。所以,艺术史的开端几乎和人类社会的开端一样古老,人们在肯定了生命和肯定了对生命的维持之后,任何舒适感都有可能导致艺术的产生。所以,虽然个体生命会表达个体性的美感的外化显现,但社会性人类艺术的产生并不主要是一种个体的行为,而是一种基于个体的群体的必然,由个体向群体的聚会和飞跃更为重要。人们定居以后,对摆脱自然的掌控、创作出丰富的物质生活等方面的能力日益加强,其发展频率日益加快。同样对于艺术来说,它们的品类、样式、品种、材料、技法的发展与演进,也大抵如此。今天,考古学的收获可以说明这一切。正如人们获得近现代生活以后,很少或很难具体考虑人们从野生动物般生活状态时摆脱出来的那一刻,即真正成为人的那一刻,无论是环境、自身、技术获得与创造,极少去回溯、考虑这一初期或早期的问题。同样,在近现代艺术品类纷繁、光怪陆离、充满激情的表达下,人们也很难去考虑艺术起源的“端点”的问题,如品类、样式、品种、材料、技法的发端。这当然是艺术史的问题,在分门别类的艺术上,又可以区分为美术史(还可以细分水墨画史、油画史、版画史、水彩画史、漫画史等)、设计史、工艺美术史、音乐舞蹈史、综合艺术史。应用考古学的方法,考虑艺术的端点问题以及艺术的早期发展问题,这就是艺术考古学所要解决、解释的端点和早期的问题。正如人们对待新石器时代以后,文字文献产生之后,例如,中国对于从三代直到隋唐五代,虽然文献记载日益详尽,可是考古学还是发挥着重要作用,发现、说明、解读甚至参与重建某个历史的片段。同样,尽管艺术史在发展成熟的过程中,文献记录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是仍然需要考古学的发现、说明、解读,这就是艺术考古学所要解决、解释的关于艺术发展的问题,事关品类、样式、品种、材料、技法。当现当代艺术不断甚至急切地向历史、向传统汲取营养,重新评价、批判、认识传统,以传统为一种参照以冷静地认识现当代艺术,考古学就是不可缺失的手段。

(三)关于艺术教育人们对生活技能、生产技能的获得,是需要靠教育的。广义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学校教育范畴之外的。例如,大人对孩童的诱导、模仿、各种教诲,在自然环境当中的趋利避害,人群当中的互相帮助,正确与人相处,包括异性间相处、同辈间相处、异辈间相处的方式和能力,一般来说,这些是非学校教育,每个人几乎不可避免地要经受这些教育。艺术教育有相近的地方,也就是对基本美丑的辨别,对自己的舒适感的肯定以及对人群总体的舒适感到美感的尊重肯定,这一系列的行为都需要进行诱导和触发,这些教育一般也可以是非学校教育获得的。一些观点认为,人们的艺术是不需要教育的,是先天就能获得的,这种说法起码在后来就不尽准确了;也有认为艺术教育只能是依靠学校教育,这当然也是不完整的认识。艺术教育大致可以分为几个方面:第一,基本审美的教育,对美的认识和肯定。第二,基本的技术教育。歌唱、舞蹈、绘画、雕塑、设计等,都需要一些基本的训练。第三,高等的教育及再教育。到了第三个阶段,大致是为了造就专门的艺术人才或者称为专门的艺术家的,如音乐家、画家、雕塑家、设计家等。至于不主要依靠学校培养的艺术天才、天籁之音等,实际上是把教育的第二、第三阶段隐形化了,这个阶段他们摆脱了学校的外在形式,但是这一阶段本身是跨越不过去的。陕北的信天游的老歌王、不识字的“白狼”柴根,讲述过他多少次在山峁上、沟壑间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大声吼唱;津巴布韦地区的非洲石雕、木雕艺人,最有成就者,总是在精益求精,并且以对手的作品作为参照,以提高自己超越对手,这些都是上述第二、第三阶段隐形化的实例。所以,把艺术教育定位于一个广义的艺术教育,就是有一个由低级向高级升华的过程。我国既然有了艺术院校或艺术系科,有了成规模的学校、课堂、教材书本化的艺术教育,自然应当非常珍视这种条件,以造就现代艺术家。可是,往往是事与愿违,学校里往往难以创造出真正的艺术家和大师,其间的问题很多。有一般教育的问题(和非艺术广大院校的教育的问题同在),也有专门教育的一些问题,但这些不是本文所关心的问题。本文旨在讨论艺术教育的作用时,着重讨论艺术考古对艺术教育某些纠偏的意义和价值。

二、艺术考古教育探究

艺术考古教育,是个相当宽泛的问题,包括针对教育的对象,针对教育的需求和目的,这里分成几个主要层次、几个主要侧面进行讨论。

(一)一般层次对于艺术教育,存在有中专水平、大学本科水平的一般艺术教育层次,艺术考古教育应当介入这个层次。艺术考古学可以考虑专门的本科教育,进行比较系统的考古学、艺术考古学、艺术史学的教学与训练。培养的毕业生,为将来进入研究生教育阶段做准备,也可以向文博考古研究、展示、保管单位提供人才,也可以向社会提供需要。作为非艺术考古学、艺术史学的艺术学科,应当把艺术考古学作为基础课、必修课之一,这门课程不必占用很长时间。其主要任务是解释清楚审美的起源,艺术的起源,一般艺术史与考古学的关系,解说艺术考古的最基本原理,介绍中外艺术考古的已有成就,使艺术学科的学生初步感觉到艺术考古训练的必要。

(二)中高级层次所谓中高级层次的艺术教育,一般是指硕士、博士阶段,艺术考古的介入应当带有一定的科研成分。对于专修艺术考古学、艺术史学的硕士生、博士生,要求更加专业一些。例如,对艺术起源的研究,人类起源和艺术起源的关系,早期艺术与人们定居的关系,以青铜器为代表的技术变革之后艺术的发展问题。其中,艺术的起源的最早阶段其共性是远远大于个性的,人类定居之后,造成了人类艺术气质的分离、变异,要深究其时代和原因,要深究艺术本身与非艺术的因素。不言而喻,就物质遗存来看,艺术考古学所面对的主要对象即考古学的收获,以美术品占绝大多数。其中,首先有平面的和立体的表现;其次,可以分析出来设计的表现(包括工艺设计和艺术设计),间接可以涉及早期的音乐、舞蹈、诗歌等其他艺术门类。因此,应当探讨各个艺术门类在考古学当中所反映的权重的差异,以及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深入了解各种艺术门类其发展时的或迅速或迟缓的表现,以及深究其原因。现在人们已经比较容易地区分,从人类定居时开始,西亚北非地区、中亚地区、欧洲南部、欧洲中部、欧洲西部,东亚等有关地区之间的艺术的差异。除了以上讲到过的艺术表现的差异之外,艺术考古学还要关注材料、技法以及造型偏好的差异,关注有关艺术与艺术之外的因素。

(三)为现代艺术教育服务在几乎任何艺术门类往往都有这样的现象,人们对艺术创作“规律”尚未有掌握时,其艺术创作的原始冲动就越强大,作品品格成为唯一、成为典范、成为不可逾越的巅峰。反之,人们对艺术创作规律掌握的越加透彻,其艺术创作的原始冲动就越加被束缚,作品不可避免地品格低下,中规中矩的艺术作品往往也是最为平庸的艺术作品。恐怕不会有人拒绝从艺术考古教育当中摄取古老艺术创作当中的原动力、原始冲动与创造力。艺术考古学关注艺术家所用材料,艺术材料学在走过了漫长的历程以后,会反向关注其原始、早期状态。材料的选择使用,会对艺术作品产生重要的影响。以石器时代、青铜时代为例,甚至产生过决定性的影响,而这两个时代艺术材料的探讨,舍弃考古学是无法进行的。艺术的历史以美术史为例,说到底,不过是写实主义与写意主义的理论与技法的纠结互动前进的历史,这一点从考古学所提供的材料上看是非常清晰的。早期的人们为了表现美,同时在向着具象和非具象两条道路在努力奋斗,伊比鲁尼亚、米诺斯、红山、马家窑、两河、埃及、黑非洲地区的早期艺术都证明了这一点。在西亚、北非、欧洲地区,写实主义主要是和环境地貌学、建筑学、生物学、体质人类学相结合,表达的写实主义情趣,即逼真性与人文内涵的结合。在东方,主要以中国艺术为代表,由于意念性和理念性的趋同、至上与笼罩,表达了写意的充分发展。从早期的同途而殊往,发展到近现在的可能的殊途同归,艺术考古学不仅给予了实例和实证,表达各期和各地的技法表现,而且应当指出其深刻的原因,摸索其规律,服务于未来的艺术发展。现在的艺术批评,包括美术批评,尤其在中国,常常呈现出一种无根基的漂浮、浮躁的趋向,趋于玄学的趋向。艺术考古学可以提供一些历史的、基本的参照物,于是当代艺术可以和传统艺术得以比较,个性化的作品可以和群体的无意识艺术倾向相比较,中外的某些作品可以在考古学指出的时间带上相比较。对当代特定的区域,如中国,总体艺术发展水平的评价离不开艺术考古所提供的基础、所提供的路径、所提供的相对比的标本。这样的批评,由实证出发才有可能达到哲学的高度。艺术考古学经过数以万年计的排队和爬梳,经过千余年以来有了专门的艺术家队伍的创作实践,以及艺术史家的梳理和爬梳,找出一定的艺术发展规律并以此建立艺术发展坐标系,这样有助于对人类未来艺术的预测。

(四)艺术的终极目的与艺术考古艺术的终极目的问题是一个重大的问题,牵涉人类为什么有了艺术而艺术的终极目的又是为了什么。人类把艺术看作是具有人类自身的和人类社会的基本属性之后,便可知道艺术考古学的教育是一个须臾不可缺失的部分了。艺术的诞生是由人们的自我愉悦开始,艺术的终极目的应当是促使人类的圆满达到可能的极致。简而言之,艺术的终极目的就是人类社会在艺术层面上的真善美的全面实现。从这种认识出发,人们看到了自有人类社会以来,直到现当代的太多的假恶丑,甚至在某些方面有愈加堕落卑劣的趋向。如果说在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中华民族的存亡危机日益加深的时刻,有真正的艺术家提出“艺术救国”的口号,我们这代人听到还带着一种不解的振奋的话,那么现当代的人们对于以艺术、以真善美来救世,恐怕就会有一种切肤的认同的感觉了。艺术品和艺术家本身有真、善、美和并非真、善、美的区别,如果当代人不能够悉数说清楚此间的区分的话,那么艺术考古却能够比较客观的、以从历史回顾的角度,叙述人类以真、善、美对抗假、恶、丑的艺术历程。由此说来,认识艺术的终极意义和终极目的,阐述艺术的终极意义和终极目的,极需要艺术考古学的有力支撑,需要艺术考古学的认真培训。

三、艺术考古课程设计问题

艺术考古应当课程化,在艺术院校尤其需要。各所艺术院校、系科所属地域不同,教学科研特点不同,在设置艺术考古学课程的具体做法上不可能“一刀切”。笔者在这里提供了一种设计,以供参考。

(一)中专、本科阶段以下指的是非艺术考古学、艺术史学专业。开设“艺术考古学”课程,可以将艺术考古学作为美术史学的前半部。在中专和大学本科阶段,要给学生们以考古学和文物学的基本知识,使学生知道如何采集考古学和文物学成果,了解考古学和文物学的基本工作流程,了解考古学和文物学以断代和分类为基本手段的工作方法,课时量控制在16至20课时即可基本完成这一任务。例如,在中文、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院系的课程中设置一门考古学通史类课程,或在全校范围内由专业教师开设文物赏析类课程,课程内容不必过于精深,旨在为学生打下基本的考古学、文物学、美学基础,提高学生欣赏美、感知美,有关作品中继承和模仿的能力。

(二)硕士研究生阶段区别中外,区别主要地域,进行艺术考古学的重点教育,树立艺术考古学与艺术史的“时间树”概念,开展艺术考古学方法论的探讨。使艺术史“物化”,变为空间环境艺术史、生命体验艺术史、生活创作艺术史。有条件的院校系科可以进行考古工地艺术考古实践,分专题的艺术考古实践(如青铜艺术、陶瓷艺术、画像石艺术、雕塑艺术、绘画艺术等)。尽可能完成认识中外艺术史文献和艺术考古实物的“互证”问题,这方面西方希腊罗马艺术史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应当成为美术史论硕士研究生的必选理论课程,应当推荐成为其他艺术科系的重点选修课程,鼓励产生艺术考古学范畴的硕士生论文。

(三)博士研究生阶段进行有关艺术考古学的专门研究和专题研究,展拓视野,寻找热点,并且与现当代的艺术实践相结合,提供高质量的“艺术考古学”博士论文。从学科的持续发展出发,重点培养年轻的学科带头人,培养各个层次的艺术考古学教员。组织去有关国家和地区,进行艺术考古的交流、调查、访学,引进新鲜理论、技术与器械。

考古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考古学专业;本科生;通识课程;实践教学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高速发展期。2020年12月教育部公布,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到51.6%[1]。高等教育如何才能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既合格,又能用的人才,成为了社会各界所热议的话题。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于1921年,至今已走过了整整100年的发展历程。据不完全统计,从1952年北京大学创办考古专业迄今,已有至少30所高校招收考古学专业本科生[2]。2011年,考古学成为历史学门类下独立的一级学科,这为考古学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3]。2020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就我国考古最新发现及其意义为题的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积极培养壮大考古队伍,让更多年轻人热爱、投身考古事业,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加强考古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是整个考古学本科教育必须要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而课程设置则是其中的核心环节。近年来,随着通识教育理念的兴起、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以及职业工作技能的需要,实践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在高等教育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认识考古学科的通识课程,是一个历久弥新的问题。考古学既有百年发展的通识积淀,又需要从业人员掌握科学的田野考古发掘技能。在考古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中,通识教育需要更好地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才能发挥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作用。

一、通识课程的针对性分析———以吉林大学考古学专业为例

吉林大学考古学专业有着悠久的本科教育传统。1972年,吉林大学创建考古学专业。1995年,考古学入选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历史学基地。1998年,考古学入选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特殊学科点。2007年,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被增补为国家重点学科。2017年,考古学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A类高校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2019年,考古学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考古学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2018年6月,吉林大学成立独立建制的考古学院,标志着吉林大学考古学进入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新时代。同年9月,2018级本科生实行大类招生,开始使用新版教学大纲。在通识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在考古学专业课程设置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更符合考古学特色的通识教育改革尝试。第一,以学科理论和实践操作为核心的专业必修课体系。当考古学成为一级学科后,拥有自身的发展诉求和教学特色便成为了可能。经过多年探索,吉林大学2018版本科培养方案中,考古学专业的必修课基本以学科理论和实践操作为主。例如,“考古学导论”课程主要是针对考古学基本概念和知识的阐释;中国考古传统的“六大段”课程,即“旧石器考古”“新石器考古”“夏商周考古”“战国秦汉考古”“魏晋隋唐考古”“宋元明考古”,侧重对中国考古学发展至今各个时期的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的介绍;“田野考古学”“考古技术”“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则是对田野考古基本理论和操作方法的讲解和学习。此外,还有“中国古代史”“博物馆学概论”“文物学概论”“古文字学”等课程,也是考古学专业本科生必修课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吉林大学建设了多个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基地,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水平的田野考古人才。2020年10月,吉林大学山西夏县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基地正式揭牌,这是目前国内硬件设施一流和管理理念最为先进的同类基地,被国家文物局高度认可[4],并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引领中国考古学的田野考古教学。总的来说,吉林大学考古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体系,主要是为了使学生对中国考古学基本脉络、中国历史基本常识、田野考古基本技能以及与考古学密切相关的文物与博物馆领域基本知识有初步了解,为下一阶段的拓展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第二,以特色优势和知识拓展为补充的专业选修课体系。拥有考古学专业的高校分布于全国多个省份,每个高校都会基于传统或立足本地,形成一定的特色或优势方向,即所谓的“人无我有是特色、人有我优是水平”[5],这些课程构成了各高校考古学专业的选修课体系。在考古学基础理论学习和田野考古实习结束后,吉林大学考古学专业本科教学在第三、四学年开设有地域特色的课程———“汉以前东北考古”“高句丽渤海考古”“北方青铜时代”“日本考古学”“西伯利亚考古”等,以及传统优势课程———“骨化学考古”“分子考古”“中国古代人种研究”等。除此之外,现代考古学的发展已经不再局限于单纯地对考古遗存的提取和研究,对考古遗存的保护和利用也是近年来的重要发展方向。吉林大学考古学专业本科生还可以在考古学主流课程以外,选修“文物政策法规”“文物保护概论”“文化遗产概论”“博物馆展陈与教育”等课程,旨在拓展考古学科延伸领域的相关知识。与此同时,考古学虽然属于人文科学,但它与理、工、医、农等学科联系紧密。考古学需要在本专业通识教育之外,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能够与本学科交叉的其他学科的知识。吉林大学考古学科也正在逐渐探索引入其他学科的交叉课程,而不是让本专业的教师去跨学科学习和讲授非专业知识,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跨学科的交叉思维。

二、实践教学的灵活性探讨

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通过田野考古获得,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田野考古技能。开设考古学本科专业的传统高校都会在第三学年安排田野考古实践教学课程,一般会占据一个学期,连同假期在内可能会历时更长。但是,这种实践教学安排的局限性也十分明显。比如,为了要求学生掌握多样化的科技手段,牺牲了田野考古基本操作的学习环节,容易诱发学生后期的疲惫状态和厌倦情绪。再比如,占据一整个学期的野外实习使实习之后的两个学期的教学计划更加密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疲于奔命”,学习效果欠佳。能否有一种更合适的田野考古实习模式呢,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第一,回归田野考古实践教学的本义。田野考古实习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考古发掘和整理的基本流程,而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技术手段不断运用于田野考古中,要在一次实习中让学生掌握尽可能多的技术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在有限的田野考古实践教学时间中,应以基本的地层学、类型学为核心内容,科学技术的应用应当更多地以理念学习为主,让学生了解科技手段引入田野考古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从不同角度服务考古学研究。第二,接触更多类型的考古遗址。例如,当下方兴未艾的虚拟仿真教学便是一种很好的尝试。中国拥有广阔的地域,遗址类型众多,以基本方法学习为目的的田野考古理论与实践教学无法涵盖所有的遗址类型。因此,在实习期间可以由教师灵活带队,走访周边地区不同类型的考古遗址或发掘现场,或是在大四第二学期,鼓励已经确定读研深造的学生,参加一些其他类型遗址的田野考古发掘或整理工作,从而进一步拓展对其他遗址类型的认知。第三,在大三实习结束后的同一学期,适当安排一些与实习内容相关的理论课程,既能进一步夯实学生在实习中掌握的理念和方法,也能更好地分配教学计划,不至于出现“实习后闲死、再开学忙死”的现象。田野考古实践教学是考古学专业本科生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在这一教学中,各高校可安排带队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和所具备的条件,灵活掌握并不断创造各种条件,目的就是使热爱考古尤其是田野考古的学生得到更多锻炼,更好地将通识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从而为将来的工作和研究奠定更好的实践基础。综上所述,中国考古学的百年发展历史也是考古学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的100年,考古学在全面复兴和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作为人文社会科学中最具实证精神的学科,需要培养更多具有通识性专业知识和实践性操作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才能进一步做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从而为坚持“四个自信”,尤其是文化自信,贡献一份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冯琪.教育部: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五成[EB/OL].(2020-12-01)[2021-09-09].

[2]韩国河.关于考古学人才培养的思考[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136.

[3]王巍.考古学成为一级学科的前前后后[N].中国文物报,2012-06-15(3).

[4]吉林大学山西运城夏县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基地正式启用[EB/OL].(2020-10-12)[2021-09-09].

考古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考古学专业;本科生;通识课程;实践教学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高速发展期。2020年12月教育部公布,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到51.6%[1]。高等教育如何才能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既合格,又能用的人才,成为了社会各界所热议的话题。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于1921年,至今已走过了整整100年的发展历程。据不完全统计,从1952年北京大学创办考古专业迄今,已有至少30所高校招收考古学专业本科生[2]。2011年,考古学成为历史学门类下独立的一级学科,这为考古学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3]。2020年9月28日,要积极培养壮大考古队伍,让更多年轻人热爱、投身考古事业,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加强考古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是整个考古学本科教育必须要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而课程设置则是其中的核心环节。近年来,随着通识教育理念的兴起、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以及职业工作技能的需要,实践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在高等教育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认识考古学科的通识课程,是一个历久弥新的问题。考古学既有百年发展的通识积淀,又需要从业人员掌握科学的田野考古发掘技能。在考古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中,通识教育需要更好地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才能发挥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作用。

一、通识课程的针对性分析———以吉林大学考古学专业为例

吉林大学考古学专业有着悠久的本科教育传统。1972年,吉林大学创建考古学专业。1995年,考古学入选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历史学基地。1998年,考古学入选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特殊学科点。2007年,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被增补为国家重点学科。2017年,考古学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A类高校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2019年,考古学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考古学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2018年6月,吉林大学成立独立建制的考古学院,标志着吉林大学考古学进入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新时代。同年9月,2018级本科生实行大类招生,开始使用新版教学大纲。在通识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在考古学专业课程设置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更符合考古学特色的通识教育改革尝试。第一,以学科理论和实践操作为核心的专业必修课体系。当考古学成为一级学科后,拥有自身的发展诉求和教学特色便成为了可能。经过多年探索,吉林大学2018版本科培养方案中,考古学专业的必修课基本以学科理论和实践操作为主。例如,“考古学导论”课程主要是针对考古学基本概念和知识的阐释;中国考古传统的“六大段”课程,即“旧石器考古”“新石器考古”“夏商周考古”“战国秦汉考古”“魏晋隋唐考古”“宋元明考古”,侧重对中国考古学发展至今各个时期的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的介绍;“田野考古学”“考古技术”“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则是对田野考古基本理论和操作方法的讲解和学习。此外,还有“中国古代史”“博物馆学概论”“文物学概论”“古文字学”等课程,也是考古学专业本科生必修课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吉林大学建设了多个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基地,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水平的田野考古人才。2020年10月,吉林大学山西夏县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基地正式揭牌,这是目前国内硬件设施一流和管理理念最为先进的同类基地,被国家文物局高度认可[4],并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引领中国考古学的田野考古教学。总的来说,吉林大学考古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体系,主要是为了使学生对中国考古学基本脉络、中国历史基本常识、田野考古基本技能以及与考古学密切相关的文物与博物馆领域基本知识有初步了解,为下一阶段的拓展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第二,以特色优势和知识拓展为补充的专业选修课体系。拥有考古学专业的高校分布于全国多个省份,每个高校都会基于传统或立足本地,形成一定的特色或优势方向,即所谓的“人无我有是特色、人有我优是水平”[5],这些课程构成了各高校考古学专业的选修课体系。在考古学基础理论学习和田野考古实习结束后,吉林大学考古学专业本科教学在第三、四学年开设有地域特色的课程———“汉以前东北考古”“高句丽渤海考古”“北方青铜时代”“日本考古学”“西伯利亚考古”等,以及传统优势课程———“骨化学考古”“分子考古”“中国古代人种研究”等。除此之外,现代考古学的发展已经不再局限于单纯地对考古遗存的提取和研究,对考古遗存的保护和利用也是近年来的重要发展方向。吉林大学考古学专业本科生还可以在考古学主流课程以外,选修“文物政策法规”“文物保护概论”“文化遗产概论”“博物馆展陈与教育”等课程,旨在拓展考古学科延伸领域的相关知识。与此同时,考古学虽然属于人文科学,但它与理、工、医、农等学科联系紧密。考古学需要在本专业通识教育之外,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能够与本学科交叉的其他学科的知识。吉林大学考古学科也正在逐渐探索引入其他学科的交叉课程,而不是让本专业的教师去跨学科学习和讲授非专业知识,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跨学科的交叉思维。

二、实践教学的灵活性探讨

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通过田野考古获得,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田野考古技能。开设考古学本科专业的传统高校都会在第三学年安排田野考古实践教学课程,一般会占据一个学期,连同假期在内可能会历时更长。但是,这种实践教学安排的局限性也十分明显。比如,为了要求学生掌握多样化的科技手段,牺牲了田野考古基本操作的学习环节,容易诱发学生后期的疲惫状态和厌倦情绪。再比如,占据一整个学期的野外实习使实习之后的两个学期的教学计划更加密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疲于奔命”,学习效果欠佳。能否有一种更合适的田野考古实习模式呢,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第一,回归田野考古实践教学的本义。田野考古实习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考古发掘和整理的基本流程,而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技术手段不断运用于田野考古中,要在一次实习中让学生掌握尽可能多的技术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在有限的田野考古实践教学时间中,应以基本的地层学、类型学为核心内容,科学技术的应用应当更多地以理念学习为主,让学生了解科技手段引入田野考古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从不同角度服务考古学研究。第二,接触更多类型的考古遗址。例如,当下方兴未艾的虚拟仿真教学便是一种很好的尝试。中国拥有广阔的地域,遗址类型众多,以基本方法学习为目的的田野考古理论与实践教学无法涵盖所有的遗址类型。因此,在实习期间可以由教师灵活带队,走访周边地区不同类型的考古遗址或发掘现场,或是在大四第二学期,鼓励已经确定读研深造的学生,参加一些其他类型遗址的田野考古发掘或整理工作,从而进一步拓展对其他遗址类型的认知。第三,在大三实习结束后的同一学期,适当安排一些与实习内容相关的理论课程,既能进一步夯实学生在实习中掌握的理念和方法,也能更好地分配教学计划,不至于出现“实习后闲死、再开学忙死”的现象。田野考古实践教学是考古学专业本科生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在这一教学中,各高校可安排带队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和所具备的条件,灵活掌握并不断创造各种条件,目的就是使热爱考古尤其是田野考古的学生得到更多锻炼,更好地将通识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从而为将来的工作和研究奠定更好的实践基础。综上所述,中国考古学的百年发展历史也是考古学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的100年,考古学在全面复兴和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作为人文社会科学中最具实证精神的学科,需要培养更多具有通识性专业知识和实践性操作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才能进一步做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从而为坚持“四个自信”,尤其是文化自信,贡献一份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冯琪.教育部: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五成[EB/OL].(2020-12-01)[2021-09-09].

[2]韩国河.关于考古学人才培养的思考[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136.

[3]王巍.考古学成为一级学科的前前后后[N].中国文物报,2012-06-15(3).

[4]吉林大学山西运城夏县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基地正式启用[EB/OL].(2020-10-12)[2021-09-09].

考古教育范文第4篇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音乐教育从萌生、逐步定型到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在现存音乐文字资料中,有关音乐教育最早的记载,是五帝时期的“成均”之学,而“成均”之学又是以音乐教育为其主要教学内容的,故可以说“成均”之学是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源头。夏商时期,标志着我国奴隶制社会的开始。这个时期比较重视礼乐的教化作用,除保留了“成均”外,又有所谓“殷尚声”之说,并特设“瞽宗”这样新的音乐教育机构。不过,当时的礼乐内容偏重于祭祀、宗教、习礼方面的内容。

到了周代,虽说礼乐的应用范围没有超出上述范围,但却更注重伦理、礼制等政治思想方面的需求。西周时,其教育政策则是根据宗法制度的需要而制定的,提出以“明人伦”为教育目的,并以礼、乐、诗、书相辅,文艺的样式较以前有了很大发展,当时的“乐”是与歌、舞、诗等联系在一起的。它们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当时的统治者很重视礼、乐的教育作用,其音乐机构也是相当的庞大。据史料记载,我国古代音乐教育到周代初,已建立了音乐机构一大司乐。它的职能是音乐教育,承担着培养贵族子弟:世子、国子和学士的音乐教育任务,并按一定的学习程序进行。单从音乐教育方面看,大司乐是我国古代第一所音乐学校,其设立的目的是配合礼乐制度,维护周王朝的最高统治。此外,大司乐还有两个职能,一个是严格行政管理,另一个是音乐表演。据《周礼·春官宗伯》记载:“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死者以为乐祖,祭于瞽宗。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祗庸孝友。以乐语教国子兴道风谕言语。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可见音乐教育在我国周代的教育中是一个基本的内容。

我国古代用以造就人才的教育科目中有六艺之说,即礼、乐、射、御(驭)、书、数。文献中写道“保氏掌谏王恶;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③及“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春秋造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④然而,把乐列为教育的内容之一,并不是由哪一个人凭空制定的。这表明,一方面,音乐在当时社会生活中,无论是乐器种类还是乐的理论,和乐的制度都是比较完善的,是取得较高成就的一种艺术形式;另一方面,音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很普遍,从天子、大夫、士的各种礼仪、飨宴等活动,到庶民欢庆丰收、农事乞雨、婚丧祭祀等事宜均用乐,可见它的存在对人们是多么的重要。由此来看,把音乐列为教育的内容也是必然的。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学术文化逐渐走出了贵族的圈子,扩大到下层中去,并出现了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涌现了一大批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在我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对后世产生较大影响的是儒家的音乐教育。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开山祖师,他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教奠定了儒家思想的理论基础,他的身教开创了我国古代教育实践先河。

孔子作为思想家,不仅表现在他对政治、教育、哲学、伦理学等知识领域的精通,而且也反映在他对音乐的独特见解和实践上。他继承夏商西周以来的乐教思想,主张礼乐并重,认为人格完善的境界,只有通过“乐”才能达到,所以他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⑤的教育思想。他对音乐的艺术价值、审美价值和教育价值的认识,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的。他对音乐的重视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他对音乐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他能唱歌、鼓瑟、弹琴、吹笙和击磐。“孺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⑥“孔子即祥,弹琴而不成声,十日而与笙歌”。⑦“子击磐于卫”⑧等,都记述了孔子的音乐实践活动。“子与人善歌,必使之反之,而后和之。”⑨另有,“孔子学鼓琴于师襄,十日不进。师襄子日,可以进矣。孔子曰,‘五巳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又问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又问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人也。’又问曰,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心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⑩上文中“曲”与“数”指的是技术问题;“志”则指形成一个乐章的精神;“人”却是呈现某一精神的人格主体。由此可见,孔子的音乐实践是由技术而深入于精神,进而把握到这种精神,同时可以看出,一个伟大艺术家实践活动的过程。因而,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也是以他音乐实践为前提的,故而进一步阐发了他的音乐教育主张。他认为音乐具有强大的政治作用和强化功能。他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11”强调音乐有改善社会风俗的作用。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12他自己办学,弟子达三千人,在其教育中,音乐教育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一切都说明孔子看到了音乐的社会功能作用。总之,孔子重视音乐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安定的政治局面,最后达到由乐观政、知政以至治道的政治目的。

孔子之后,孟子和苟子是儒家思想的两个代表人物。他们不但赞成孔子采用的教育科目,而且也认为音乐对于人的性情具有陶冶功能。孟子说:“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生则是可以也?恶可以,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13,与苟子的“语言是其志也”……“乐言是其和也”14,夫乐者,乐也,人性之所不免也,故不能无乐”15等主张都表明了他们对音乐教育的基本看法。总起来看,儒家的音乐教育思想注重个人的身心修养,其人格教育、道德教育则是根本。但不管怎样,儒家的音乐教育主张和思想,对后世乃至今天的我国音乐教育都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另外,在先秦诸子中,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有过非乐的言论,这些言论在墨子的《非乐》一书中。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也有过否定音乐的思想,主要存于老子的《道德经》和庄子的《齐物论》中。他们的这些言论和思想,既不意味着否认音乐的存在,也不表明他们否认音乐艺术的魅力和音乐教育作用。

我国古代的音乐教育,由于春秋时的孔子继承夏、商、西周以来的音乐教育的先进经验,并且在自己音乐教育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传承和发展,使我国古代的音乐教育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国文化也由此而获得“乐感”文化的美称。然后,由于种种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所致,在其以后的历史发展中,我国的音乐教育却逐渐衰退了。怎样认识我国音乐教育衰退的这一历史现象,一直是人类文化学家和历史学家研究的课题。但不管怎样说,先秦的音乐教育主要是强调其社会功能作用,这一点是能够得到认同的。因而可以说,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以及音乐社会功能在不同历史时期所体现出的功能也在转变,音乐教育也会有所变化,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春秋战国之后,秦始皇统一天下,形成了中国大统一的秦王朝。统治阶级一方面要“存天理,灭人欲”以维持社会的高度稳定,另一方面在统治者自身又要纵情声色,花天酒地。而以教化为目的、以雅乐为内容的乐教,显然是不符合这一要求的,礼教逐渐取代乐教。作为统治阶级的礼,其根本目的是“灭人欲”,是“使之复欲而不乱”,这与音乐“生于人心者也”的本质从根本上是对立的。由此可见,音乐教育在秦代没有得到很大发展。

汉代的董仲舒尊孔重儒,在教育思想上也承袭了儒家的观点。他认为:“仁、义、礼、乐缘其具也,故圣王已没,而子孙长久,安宁数百岁,此皆礼、乐教化之功也。王者未作乐之时,用先王之乐宜于世者,而以深入教化于民,教化之情不得,故王者功成作乐,乐其德也。乐者,所以变民风化民俗也。”16很显然,其“变民风化民俗”是教育的结果,而做到这一点,则必以仁、义、礼、乐为工具,董仲舒选用“六经”作为教材,并论述了它们的长处。但他相信天人感应,认为天道可以主宰人事,认为人事与自然界的变异有密切关系。他的天人感应说应用在音乐上,使儒家的音乐思想带有神秘化的色彩。“试调琴瑟而错之,鼓其宫,则他宫应之,鼓其商,而他商应之,五音比而自鸣,非有神,其数然也。”17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在音乐教育思想方面有所创见,他认为礼、乐可以调节人的性情。他说:“性情者人治之本、礼、乐所由生也;故原情性之极,礼为之防、乐为之节……”18但大规模的音乐教学活动则是在乐府中进行的。汉乐府的主要任务是演出、创作、搜集民歌和训练乐工等。因此,乐府具有表演创作、教育、体察民情、保存史料等多功能综合性官府附属机构,也是西汉最重要的音乐教育研究机构。也是西汉乐府最重要的教育研究机构。以西汉乐府领导人、杰出的音乐家李延年为代表的千人之多的乐师、乐工,对促进古代中国的音乐及音乐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魏晋以后,虽然有一些学者谈到诗教、乐教的问题,其中也有一些真知灼见,但无论就其理论深度还是就其对后世的影响而言,都不如先秦诸子。但值得一提的是,音乐教育在宗教领域中;找到了自己生存、发展的道路,并发挥着重要的教育职责。宗教音乐机构,为魏晋南北朝时期造就了一大批训练有素的音乐人才。他们在教学方法、教学原则及教学内容的改革方面,都有许多可贵的见解,并且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这一时期与邻国的音乐文化交流,对音乐教育的发展亦起到了很大作用。

隋王朝是个短命的王朝,从建立到灭亡只有37年的时间。然而,隋朝的建立实现了南北统一,结束了从东汉末年以来长达三个多世纪的分裂割据局面。此后,国家的统一成为我国中后期封建社会的主要潮流,音乐文化的发展随之步入极其辉煌的阶段。隋朝统治者创立了音乐教育机构一“教坊”在继承魏晋南北朝以来各方面的音乐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了“七部乐,九部乐”的宫廷音乐体制,将音乐文化的发展建造在多民族音乐并存的基础之上。这些开放性的文化政策,不论统治者的主观动机如何,客观上起到了推动我国封建社会的音乐文化朝着世界性规模的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方向发展,其历史意义是不能低估的。隋代音乐的发展,为唐代音乐教育的兴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唐代的音乐教育重点还在官府。主要有:大乐署、教坊(内教坊)、梨园与小部音声等。大乐署是太常寺下属的音乐教育、表演机构,内设若干乐师执教,主要担任乐工、乐伎的考试和训练,并组织他们参加各种不同场合的演出。教坊,是管理教学、领导教习人员的机构。教坊的教学任务十分繁重,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即有歌舞、器乐,也有散乐等。梨园,有内廷梨园和宫外梨园之分,都是培养、选拔音乐人才的教育机构。内廷梨园是唐玄宗亲自执教的地方,主要内容是传习“法曲”。小部音声,是梨园法部特设的一个音乐“少幼班”,是在唐玄宗亲自倡导下设立的。“小部者,梨园法部所置,凡三十人,皆十五以下。”19设立“少幼班”的目的,是为唐代音乐的稳步发展和统治者的需要,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基础,并与其他音乐机构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音乐教育体系。

宋元时期的音乐教育与唐代的音乐教育形式上大致相同,基本上是唐代教育体制的沿袭,无论是官学、私学,还是社会音乐教育方面都没有突破性的发展。这与当时的社会政治制度、社会条件及统治者对待音乐事业的态度有直接关系。唐时的教坊、大乐署、鼓吹署等音乐教育、表演机构,都被宋继承下来。其教育目的、教学制度、教学管理及内容诸方面与唐代相比,规模差不多,但质量却不如唐代。但随科学技术的进步,音乐书籍的刊印,乐律学理论的完善提高,乐器制造水平的提高,这一切都为音乐教育事业向科学化方向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值得提到的是宋代学校音乐教育方面的经学大师、教育家胡瑗。他是当时音乐教育最积极的倡导者,在他从教的40年中,始终对音乐教育十分重视。宋代书院里的教学活动也很积极。书院是宋代产生的一种新的教育组织,是以自学为主,教师辅导为副的私立性学校。明清两代在文化教育制度上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音乐教育从整体上说,较之唐宋时期有所衰退,学校音乐教育的地位受到排挤,教学内容受到削弱。但在明初的少数地方学校的课程设置中,乐教的内容又重新提到日程上来。“生员专治一经,以礼、乐、射、御、书、数设科分数。”20但好景不长,到洪武中期,乐教的内容又被取消。自此以后,除蒙学还保留较少的“歌诗”内容外,其他学校中的教学内容则很少涉及乐教,学校音乐教育处于萧条的地步。至此,中国古代的音乐教育到了极其衰微的境地。

通过以上我们对中国古代音乐教育发展的粗略梳理,不难看出,上古时期的中国音乐教育是极其光辉灿烂的,其中许多闪光的音乐教育思想仍给今人以深刻的启迪。台湾著名学者徐复观先生说:“儒家真正的艺术精神,自战国末期已日归湮灭。”21音乐丧失其教育功能,也丧失了其在乐教中的重要地位。历代宫廷中的音乐教育,实际上也是为了统治阶级享乐以及其政治统治目的而专门设立的音乐教育。孔子以音乐教育为中心的乐教遗风,在后世虽然有所延续,但只是一种丧失掉生命力、僵化的传统乐教的形式,在乐教中,随诗的普遍流行而取代了人对音乐的要求。

总之,对于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的发展,我们很难作出一个全面准确而概括的结论和评价。就其音乐教育的本质来说无论在人类社会的哪一个历史时期,都是社会情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不同的社会历史形态,音乐在社会情感教育中的社会功能作用又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阶段,或者是一种社会形态正在形成的过程之中,音乐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古代以音乐为中心的各种礼仪庆典活动,不仅是一种礼仪,而且还是一种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而且还是一种社会规范或制度。但不同社会形成之后,音乐教育的发展状况则取决于统治阶级的需要。这一点在我们上面的叙述中已得以证明。而音乐教育的兴盛与衰亡,也正是由于音乐所具有的鼓动人心的感召力,与中国历史上统治者的利益和矛盾而决定的。即使在历代的宫廷中有过大规模的音乐教育现象,然而这种音乐教育也仅局限于为统治阶级的享乐和统治服务的,而很少认识其社会价值。这种音乐教育中已没有孔子乐教中完善人格的艺术精神,而仅局限于一般技艺的层次,是一种专门化的技艺传授,而不是人格修养的审美教育。但无论如何,由孔子推至高峰的中国古代音乐教育,在人类的音乐教育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光辉,它为世界音乐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18-119页

②《思辩哲学新探》王树人著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出版第1页

③《周礼·地官·保氏》转引自《中国古代音乐史料集》修海林编著世界图书出版社2000年9月

④《礼记·王制》转引自《中国古代音乐史料集》修海林编著世界图书出版社2000年9月版

⑤《论语·泰伯》、《中国古代乐论选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出版

⑥《论语·阳货》、《中国古代乐论选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出版

⑦《礼记·檀弓》、《中国古代乐论选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出版

⑧《论语·宪问》、《中国古代乐论选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出版

⑨《论语·述而》转引自《中国古代乐论选辑》第11页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版

⑩12《史记·孔子世家》转引自《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史料注译》,蔡仲德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年

1113《论语·李氏》,《中国古代乐论选辑》第10页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版⑩《孟子·离娄章句上》、《礼记·王制》转引自《中国古代音乐史料集》修海林编著世界图书出版社2000年9月版

14《荀子·儒教效篇第八》、《中国古代乐论选辑》第10页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版

15《荀子·论乐篇第二十》,《中国古代乐论选辑》第10页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版

16《汉书·董仲舒传》。《中国古代乐论选辑》第10页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版

17《春秋繁露·同类相勋》转引自《中国古代音乐史料集》修海林编著世界图书出版社2000年9月版

18《论衡·本性篇》中国古代乐论选辑》第10页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版

19《大真外传》转引自《中国古代音乐史料集》修海林编著世界图书出版社2000年9月版

20《明史·卷六十九》转引自《中国古代音乐史料集》修海林编著世界图书出版社2000年9月版

21《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著春风文艺出版杜1989年版第34页

考古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音乐教育六艺儒家思想乐致传承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她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音乐教育活动作为历史文化传承与传播的重要载体,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产生过具大作用,而且在今天将更加发挥着它应有的功能,为人类文明做出新的贡献。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认为的那样:“历史不过追求着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①因为,人所追求的目的,应该是建立在人类自身发展的客观实际的基础上的理性思维,所确定的能动地改造世界的一种目标。如果这样理解不错的话,那么,我们不妨将中国古代音乐教育发生发展的全部历史活动,看作是人类追求实现自我完善的构想的目标活动。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将对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的发生发展历史作粗略考察。因为历史研究的真正目的,应当是进一步从历史中接受启发,并对其合理思想加以发挥,以为今天理论与实践发展之需要。”②

远古时期的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是怎样的存在形式,我们今人已无法准确地考察。因为时隔久远、扑朔迷离,很难一言以蔽之。但依据现存的音乐考古发现和历史文献提供给我们的资料,我们可进行一些研究推测。根据音乐考古发现和历史文献记载,大概新石器时代就有可能产生最初的音乐教育行为。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音乐教育从萌生、逐步定型到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在现存音乐文字资料中,有关音乐教育最早的记载,是五帝时期的“成均”之学,而“成均”之学又是以音乐教育为其主要教学内容的,故可以说“成均”之学是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源头。夏商时期,标志着我国奴隶制社会的开始。这个时期比较重视礼乐的教化作用,除保留了“成均”外,又有所谓“殷尚声”之说,并特设“瞽宗”这样新的音乐教育机构。不过,当时的礼乐内容偏重于祭祀、宗教、习礼方面的内容。

到了周代,虽说礼乐的应用范围没有超出上述范围,但却更注重伦理、礼制等政治思想方面的需求。西周时,其教育政策则是根据宗法制度(范文)的需要而制定的,提出以“明人伦”为教育目的,并以礼、乐、诗、书相辅,文艺的样式较以前有了很大发展,当时的“乐”是与歌、舞、诗等联系在一起的。它们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当时的统治者很重视礼、乐的教育作用,其音乐机构也是相当的庞大。据史料记载,我国古代音乐教育到周代初,已建立了音乐机构一大司乐。它的职能是音乐教育,承担着培养贵族子弟:世子、国子和学士的音乐教育任务,并按一定的学习程序进行。单从音乐教育方面看,大司乐是我国古代第一所音乐学校,其设立的目的是配合礼乐制度(范文),维护周王朝的最高统治。此外,大司乐还有两个职能,一个是严格行政管理,另一个是音乐表演。据《周礼·春官宗伯》记载:“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死者以为乐祖,祭于瞽宗。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祗庸孝友。以乐语教国子兴道风谕言语。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可见音乐教育在我国周代的教育中是一个基本的内容。

我国古代用以造就人才的教育科目中有六艺之说,即礼、乐、射、御(驭)、书、数。文献中写道“保氏掌谏王恶;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③及“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春秋造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④然而,把乐列为教育的内容之一,并不是由哪一个人凭空制定的。这表明,一方面,音乐在当时社会生活中,无论是乐器种类还是乐的理论,和乐的制度(范文)都是比较完善的,是取得较高成就的一种艺术形式;另一方面,音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很普遍,从天子、大夫、士的各种礼仪、飨宴等活动,到庶民欢庆丰收、农事乞雨、婚丧祭祀等事宜均用乐,可见它的存在对人们是多么的重要。由此来看,把音乐列为教育的内容也是必然的。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学术文化逐渐走出了贵族的圈子,扩大到下层中去,并出现了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涌现了一大批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在我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对后世产生较大影响的是儒家的音乐教育。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开山祖师,他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教奠定了儒家思想的理论基础,他的身教开创了我国古代教育实践先河。

孔子作为思想家,不仅表现在他对政治、教育、哲学、伦理学等知识领域的精通,而且也反映在他对音乐的独特见解和实践上。他继承夏商西周以来的乐教思想,主张礼乐并重,认为人格完善的境界,只有通过“乐”才能达到,所以他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⑤的教育思想。他对音乐的艺术价值、审美价值和教育价值的认识,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的。他对音乐的重视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他对音乐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他能唱歌、鼓瑟、弹琴、吹笙和击磐。“孺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⑥“孔子即祥,弹琴而不成声,十日而与笙歌”。⑦“子击磐于卫”⑧等,都记述了孔子的音乐实践活动。“子与人善歌,必使之反之,而后和之。”⑨另有,“孔子学鼓琴于师襄,十日不进。师襄子日,可以进矣。孔子曰,‘五巳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又问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又问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人也。’又问曰,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心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⑩上文中“曲”与“数”指的是技术问题;“志”则指形成一个乐章的精神;“人”却是呈现某一精神的人格主体。由此可见,孔子的音乐实践是由技术而深入于精神,进而把握到这种精神,同时可以看出,一个伟大艺术家实践活动的过程。因而,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也是以他音乐实践为前提的,故而进一步阐发了他的音乐教育主张。他认为音乐具有强大的政治作用和强化功能。他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强调音乐有改善社会风俗的作用。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他自己办学,弟子达三千人,在其教育中,音乐教育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一切都说明孔子看到了音乐的社会功能作用。总之,孔子重视音乐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安定的政治局面,最后达到由乐观政、知政以至治道的政治目的。

孔子之后,孟子和苟子是儒家思想的两个代表人物。他们不但赞成孔子采用的教育科目,而且也认为音乐对于人的性情具有陶冶功能。孟子说:“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生则是可以也?恶可以,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3,与苟子的“语言是其志也”……“乐言是其和也”4,夫乐者,乐也,人性之所不免也,故不能无乐”5等主张都表明了他们对音乐教育的基本看法。总起来看,儒家的音乐教育思想注重个人的身心修养,其人格教育、道德教育则是根本。但不管怎样,儒家的音乐教育主张和思想,对后世乃至今天的我国音乐教育都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另外,在先秦诸子中,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有过非乐的言论,这些言论在墨子的《非乐》一书中。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也有过否定音乐的思想,主要存于老子的《道德经》和庄子的《齐物论》中。他们的这些言论和思想,既不意味着否认音乐的存在,也不表明他们否认音乐艺术的魅力和音乐教育作用。

我国古代的音乐教育,由于春秋时的孔子继承夏、商、西周以来的音乐教育的先进经验,并且在自己音乐教育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传承和发展,使我国古代的音乐教育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国文化也由此而获得“乐感”文化的美称。然后,由于种种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所致,在其以后的历史发展中,我国的音乐教育却逐渐衰退了。怎样认识我国音乐教育衰退的这一历史现象,一直是人类文化学家和历史学家研究的课题。但不管怎样说,先秦的音乐教育主要是强调其社会功能作用,这一点是能够得到认同的。因而可以说,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以及音乐社会功能在不同历史时期所体现出的功能也在转变,音乐教育也会有所变化,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春秋战国之后,秦始皇统一天下,形成了中国大统一的秦王朝。统治阶级一方面要“存天理,灭人欲”以维持社会的高度稳定,另一方面在统治者自身又要纵情声色,花天酒地。而以教化为目的、以雅乐为内容的乐教,显然是不符合这一要求的,礼教逐渐取代乐教。作为统治阶级的礼,其根本目的是“灭人欲”,是“使之复欲而不乱”,这与音乐“生于人心者也”的本质从根本上是对立的。由此可见,音乐教育在秦代没有得到很大发展。

汉代的董仲舒尊孔重儒,在教育思想上也承袭了儒家的观点。他认为:“仁、义、礼、乐缘其具也,故圣王已没,而子孙长久,安宁数百岁,此皆礼、乐教化之功也。王者未作乐之时,用先王之乐宜于世者,而以深入教化于民,教化之情不得,故王者功成作乐,乐其德也。乐者,所以变民风化民俗也。”6很显然,其“变民风化民俗”是教育的结果,而做到这一点,则必以仁、义、礼、乐为工具,董仲舒选用“六经”作为教材,并论述了它们的长处。但他相信天人感应,认为天道可以主宰人事,认为人事与自然界的变异有密切关系。他的天人感应说应用在音乐上,使儒家的音乐思想带有神秘化的色彩。“试调琴瑟而错之,鼓其宫,则他宫应之,鼓其商,而他商应之,五音比而自鸣,非有神,其数然也。”7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在音乐教育思想方面有所创见,他认为礼、乐可以调节人的性情。他说:“性情者人治之本、礼、乐所由生也;故原情性之极,礼为之防、乐为之节……”8但大规模的音乐教学活动则是在乐府中进行的。汉乐府的主要任务是演出、创作、搜集民歌和训练乐工等。因此,乐府具有表演创作、教育、体察民情、保存史料等多功能综合性官府附属机构,也是西汉最重要的音乐教育研究机构。也是西汉乐府最重要的教育研究机构。以西汉乐府领导人、杰出的音乐家李延年为代表的千人之多的乐师、乐工,对促进古代中国的音乐及音乐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魏晋以后,虽然有一些学者谈到诗教、乐教的问题,其中也有一些真知灼见,但无论就其理论深度还是就其对后世的影响而言,都不如先秦诸子。但值得一提的是,音乐教育在宗教领域中;找到了自己生存、发展的道路,并发挥着重要的教育职责。宗教音乐机构,为魏晋南北朝时期造就了一大批训练有素的音乐人才。他们在教学方法、教学原则及教学内容的改革方面,都有许多可贵的见解,并且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这一时期与邻国的音乐文化交流,对音乐教育的发展亦起到了很大作用。

隋王朝是个短命的王朝,从建立到灭亡只有37年的时间。然而,隋朝的建立实现了南北统一,结束了从东汉末年以来长达三个多世纪的分裂割据局面。此后,国家的统一成为我国中后期封建社会的主要潮流,音乐文化的发展随之步入极其辉煌的阶段。隋朝统治者创立了音乐教育机构一“教坊”在继承魏晋南北朝以来各方面的音乐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了“七部乐,九部乐”的宫廷音乐体制,将音乐文化的发展建造在多民族音乐并存的基础之上。这些开放性的文化政策,不论统治者的主观动机如何,客观上起到了推动我国封建社会的音乐文化朝着世界性规模的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方向发展,其历史意义是不能低估的。隋代音乐的发展,为唐代音乐教育的兴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唐代的音乐教育重点还在官府。主要有:大乐署、教坊(内教坊)、梨园与小部音声等。大乐署是太常寺下属的音乐教育、表演机构,内设若干乐师执教,主要担任乐工、乐伎的考试和训练,并组织他们参加各种不同场合的演出。教坊,是管理教学、领导教习人员的机构。教坊的教学任务十分繁重,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即有歌舞、器乐,也有散乐等。梨园,有内廷梨园和宫外梨园之分,都是培养、选拔音乐人才的教育机构。内廷梨园是唐玄宗亲自执教的地方,主要内容是传习“法曲”。小部音声,是梨园法部特设的一个音乐“少幼班”,是在唐玄宗亲自倡导下设立的。“小部者,梨园法部所置,凡三十人,皆十五以下。”9设立“少幼班”的目的,是为唐代音乐的稳步发展和统治者的需要,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基础,并与其他音乐机构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音乐教育体系。

宋元时期的音乐教育与唐代的音乐教育形式上大致相同,基本上是唐代教育体制的沿袭,无论是官学、私学,还是社会音乐教育方面都没有突破性的发展。这与当时的社会政治制度(范文)、社会条件及统治者对待音乐事业的态度有直接关系。唐时的教坊、大乐署、鼓吹署等音乐教育、表演机构,都被宋继承下来。其教育目的、教学制度(范文)、教学管理及内容诸方面与唐代相比,规模差不多,但质量却不如唐代。但随科学技术的进步,音乐书籍的刊印,乐律学理论的完善提高,乐器制造水平的提高,这一切都为音乐教育事业向科学化方向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值得提到的是宋代学校音乐教育方面的经学大师、教育家胡瑗。他是当时音乐教育最积极的倡导者,在他从教的40年中,始终对音乐教育十分重视。宋代书院里的教学活动也很积极。书院是宋代产生的一种新的教育组织,是以自学为主,教师辅导为副的私立性学校。明清两代在文化教育制度(范文)上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音乐教育从整体上说,较之唐宋时期有所衰退,学校音乐教育的地位受到排挤,教学内容受到削弱。但在明初的少数地方学校的课程设置中,乐教的内容又重新提到日程上来。“生员专治一经,以礼、乐、射、御、书、数设科分数。”0但好景不长,到洪武中期,乐教的内容又被取消。自此以后,除蒙学还保留较少的“歌诗”内容外,其他学校中的教学内容则很少涉及乐教,学校音乐教育处于萧条的地步。至此,中国古代的音乐教育到了极其衰微的境地。

通过以上我们对中国古代音乐教育发展的粗略梳理,不难看出,上古时期的中国音乐教育是极其光辉灿烂的,其中许多闪光的音乐教育思想仍给今人以深刻的启迪。台湾著名学者徐复观先生说:“儒家真正的艺术精神,自战国末期已日归湮灭。”音乐丧失其教育功能,也丧失了其在乐教中的重要地位。历代宫廷中的音乐教育,实际上也是为了统治阶级享乐以及其政治统治目的而专门设立的音乐教育。孔子以音乐教育为中心的乐教遗风,在后世虽然有所延续,但只是一种丧失掉生命力、僵化的传统乐教的形式,在乐教中,随诗的普遍流行而取代了人对音乐的要求。

总之,对于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的发展,我们很难作出一个全面准确而概括的结论和评价。就其音乐教育的本质来说无论在人类社会的哪一个历史时期,都是社会情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不同的社会历史形态,音乐在社会情感教育中的社会功能作用又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阶段,或者是一种社会形态正在形成的过程之中,音乐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古代以音乐为中心的各种礼仪庆典活动,不仅是一种礼仪,而且还是一种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而且还是一种社会规范或制度(范文)。但不同社会形成之后,音乐教育的发展状况则取决于统治阶级的需要。这一点在我们上面的叙述中已得以证明。而音乐教育的兴盛与衰亡,也正是由于音乐所具有的鼓动人心的感召力,与中国历史上统治者的利益和矛盾而决定的。即使在历代的宫廷中有过大规模的音乐教育现象,然而这种音乐教育也仅局限于为统治阶级的享乐和统治服务的,而很少认识其社会价值。这种音乐教育中已没有孔子乐教中完善人格的艺术精神,而仅局限于一般技艺的层次,是一种专门化的技艺传授,而不是人格修养的审美教育。但无论如何,由孔子推至高峰的中国古代音乐教育,在人类的音乐教育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光辉,它为世界音乐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979年版,第8-9页

②《思辩哲学新探》王树人著人民出版社985年0月出版第页

③《周礼·地官·保氏》转引自《中国古代音乐史料集》修海林编著世界图书出版社000年9月

④《礼记·王制》转引自《中国古代音乐史料集》修海林编著世界图书出版社000年9月版

⑤《论语·泰伯》、《中国古代乐论选辑》人民音乐出版社983年出版

⑥《论语·阳货》、《中国古代乐论选辑》人民音乐出版社983年出版

⑦《礼记·檀弓》、《中国古代乐论选辑》人民音乐出版社983年出版

⑧《论语·宪问》、《中国古代乐论选辑》人民音乐出版社983年出版

⑨《论语·述而》转引自《中国古代乐论选辑》第页人民音乐出版社983年版

⑩《史记·孔子世家》转引自《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史料注译》,蔡仲德人民音乐出版社989年

3《论语·李氏》,《中国古代乐论选辑》第0页人民音乐出版社983年版⑩《孟子·离娄章句上》、《礼记·王制》转引自《中国古代音乐史料集》修海林编著世界图书出版社000年9月版

4《荀子·儒教效篇第八》、《中国古代乐论选辑》第0页人民音乐出版社983年版

5《荀子·论乐篇第二十》,《中国古代乐论选辑》第0页人民音乐出版社983年版

6《汉书·董仲舒传》。《中国古代乐论选辑》第0页人民音乐出版社983年版

7《春秋繁露·同类相勋》转引自《中国古代音乐史料集》修海林编著世界图书出版社000年9月版

8《论衡·本性篇》中国古代乐论选辑》第0页人民音乐出版社983年版

9《大真外传》转引自《中国古代音乐史料集》修海林编著世界图书出版社000年9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