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哲学与思想的关系

哲学与思想的关系

哲学与思想的关系

哲学与思想的关系范文第1篇

【关键词】哲学视域;和谐思想;人文奥运;文化资源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fucianism Harmony Thinking and

Humanistic Olympics in the Philosophical Vision

MA Hong-jian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450044)

【Abstract】The 2008 Beijing Olympic Games is a major event in the history of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Chinese culture of 5,000 years undoubtedly provided a valuable spiritual resource for the Beijing Olympic Games. In this paper,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logical analysis are used to analyz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fucianism harmony thinking and humanistic Olympics, which shows that the Confucian Thought of Harmony and People's Olympics are in perfect fit, Confucian philosophy of harmony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umanistic Olympics.

【Keywords】philosophy sight, harmonious thought, Humanistic Olympics, cultural resources

前言

21世纪的世界文化仍然处于多元并存、百花争艳的时代,各种文化虽然仍带有其自身的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等特征,但是在各种文化形态的碰撞和交流的过程中,越来越走向趋同的道路。作为世界上影响最为深远和广泛的两种文化形态——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共融成为历史的必然。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上的重大事件,是西方文化哺育的奥林匹克运动与东方文化的发祥地进行的一次亲密接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干的儒家文化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主力军,而参与到这件21世纪的大事中去。而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思想——和谐思想,又从不同方面给人文奥运的理念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源。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和”字印刷体的表演,经过几种字体的演变,突出了当今使用的“和”字,这个“和”字的理念得到时代的升华,而这种和谐哲学也是“人文奥运”的蕴涵之义。当北京奥运主题歌的唱起,当全世界人们的目光聚注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中,它向世界证明了中国和平的理想是坚定的,如果只能选用一个字、句、词来表达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的话,那就是“和”字。和谐思想与“人文奥运”相互促进,共同演绎了2008年这场举世瞩目的体育文化盛会。

1儒家和谐思想的内涵

和谐(Harmony)指事物协调地生存与发展的状态。“和谐”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在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但在中国哲学特别是在儒家的哲学中得到充分的展开,“和谐”在中国古代则是以“和”的范畴出现的,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和”的概念出现很早,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有“和”字。中国历史上,西周末年的史伯是第一个对和谐理论进行探讨的思想家。史伯认为事物必须由不同的元素相配合,才能使矛盾均衡统一,收到和谐的效果。五味相和才能产生香甜可口的食物;六律相和,才能形成悦耳动听的音乐。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国语·郑语》)不同事物之间彼此为“他”,“以他平他”即把不同事物联结在一起。不同事物相配合而达到平衡,就叫做“和”,“和”才能产生新事物。孔子用“持中”的办法作为实现并保持和谐的手段,在他看来,无过无不及,凡事叩其两端而取中,便是“和”的保证,便是实现“和”的途径〔1〕。

儒家的和谐哲学思想有以下四点:第一,“和为贵”。“和为贵”(《论语·学而》)是儒家“相与之道”的精髓。“阴阳和合”、“和合生生”、“天地和合,生之大经也”、“和实生物”、“中和”、“和为贵”、“天人合一”等代表了中国人的一元主义、和谐价值观。儒学鼻祖孔子的“礼之用,和为贵”〔2〕的观点,认为和谐是天底下最珍贵的价值,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状态,并将“仁”作为其哲学思想的核心,主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3〕;和谐是天底下最宝贵的价值。第二,“和而不同”。“和而不同”强调的是多样性的和谐,反对片面的单一性的同一。这里所谓的“和”,指的是由诸多性质不同或对立的因素构成的统一体,这些相互对立的因素同时又相互补充相互协调,从而形成新的状态,产生新的事物。所谓“同”,则是没有不同的因素、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意见,完全相同的事物简单相加,不产生新的状态、新的东西。由此看来,孔子心目中的“和谐”,不是没有差异的同一,而是不同事物的共生共存状态。第三,“和而不流”、“和必中节”是在实践层面上应当遵循的原则,前者强调的是和谐必得坚持原则,后者则强调把握好实现“和”的度与量,积极创造条件使矛盾双方达到平衡与协调。第四,“仇必和而解”。任何事物的矛盾,经过冲突与斗争,最终必定以“和谐”的方式解决。儒家坚信“仇必和而解”,矛盾双方不可能永远对立下去,但只有通过运用“和”的方法,才能转化对立双方的僵硬状态,这种信念的根据乃是儒家对于“和”作为天道、人性的本然状态的体认。这种思维方式,反映了中国人辩证、象征、整体思维的特点〔4〕。

2人文奥运的内涵

自从北京提出2008年奥运会的“人文奥运”、“绿色奥运”和“科技奥运”三大理念以来,人文奥运在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词汇。学术界对其内涵的理解并不一致,出现很多不同的观点。总体上说,对于“人文奥运”内涵的认识,可以归纳为三种理解:一种观点是对人文的解释。人们侧重探讨的是体育与人文的关系,亦即强调人文体育和体育的人文化。人文奥运的内涵在于铸造人文精神、倡导人道关怀,提升人的生活品位和生活质量以及促进社会和谐,使奥林匹克真正为人类的和谐发展服务,属人本的解释。另一观点认为,新世纪的奥林匹克运动应一切以人为中心,推动奥林匹克运动中东西方文化的互补、互动,将体育与教育相结合,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人文奥运”理念的主要内容〔5〕。它强调展示人的本质力量,倡导对人的尊重,谋求人的全面发展,提倡积极健康的生活哲学,强调以奥林匹克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社会。此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人文奥运将更多地体现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6〕。人文奥运,乃是我们大练文化价值观“内功”的绝佳载体。寻找到一个好的载体而锻炼内功,抓住机遇大搞精神文化建设,这是这些年我们在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的过程中所获得的一条宝贵经验。“人文奥运”,是源自于古希腊的奥林匹克文化与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从文化的角度来解释人文奥运,其功能在于强调奥林匹克运动及其文化的广泛性,以及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充分交流,特别是中国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3儒家和谐思想与奥林匹克主义的完美契合

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与奥林匹克运动是吻合的,它不仅和奥林匹克精神吻合,也和人文奥运理念一致。儒家和谐哲学是人文奥运理念的灵魂,是奥林匹克文化精神的体现,是奥林匹克与中华文化的最佳结合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是一个涵盖自然、社会、人事诸领域的“应然”的价值目标,它所表明的是自然、社会、人事及人的身心所应达到的恰当、适宜的状态,所应该具有的价值属性。因此,和谐是包括自然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社会和谐及人的身心和谐几个方面在内的“普遍和谐”。作为一种理想主义的价值预期,中国传统道德中的和谐思想从不同方面给人文奥运的理念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源。人文奥运所包含的倡导国家与国家间的和平共处、推进以人为本的社会和谐、致力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关注人的身心和谐与全面发展等内容与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具有某种契合。

3.1致力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人文奥运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的最好的现实样本。人应该是自然的朋友而不是其敌对者,是自然资源的使用者而不是其掠夺者。儒家认为人之道不离天之道,人的刚健有为不应破坏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而应该按照自然和万物的生命节律去促进其和谐,“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7〕。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散见着很多先哲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思考,如荀子所说,在林木的生长期,“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在鱼鳖的繁殖期,“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荀子·王制》);道家主张天道法自然,人的行为完全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反对人对自然的有所作为,去除人的主动精神和一切人为造作,从根本上消除人与自然的对立和紧张,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自然和谐境界。儒、道关于自然和谐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对于我们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将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减少到最低程度,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巨大的现实启发意义。人文奥运的理念正是汲取了传统文化中丰厚的思想资源,走出了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区,以“绿色奥运”的旗帜致力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去回应人类的共同问题〔8〕。在当代世界,人类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使用、臭氧层的破坏、海洋的污染、大气质量的恶化、水资源的枯竭趋势、沙漠化、热带雨林的减少、一些物种的绝迹等等,表明人与自然处于紧张和对抗当中。这是人类共同面对的全球问题或者全人类问题。人类必须正视这些问题的存在,不能“因噎废食”、止步不前,要在发展中解决发展所带来的问题。人文奥运的理念给我们以新的启迪,即告别单纯的GDP崇拜思维,告别以体育赛事拉动经济发展的片面思维,告别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对立思维,而是去寻找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护自然环境之间的共赢之路,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

3.2关注人的身心和谐与全面发展

人文奥运就是要关心人、关注人、关怀人、爱护人和尊重人,培育人的创造精神,激发人的生命活力,释放人所具有的巨大潜能,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刻的人文情怀。先哲认为,在天、地、人三者之中,“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王制》);道家认为,“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老子》四十四章)宇宙的存在,唯人最贵;人与他物比较,亦唯人最贵。因此他们关注人的生存际遇,关注人自身的身心和谐,关注人的精神超越,关注人安身立命的道德家园。比如,儒家强调道德自觉,主张通过自身的道德磨砺,超越现实的物质限制,寻找安身立命的道德家园,如同颜回那样,哪怕“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仍“不改其乐”(《论语·雍也》)〔9〕,在困境中保持精神快乐与身心和谐。道家主张去除物欲的遮蔽,珍视生命,不贪财货,追求浑然纯一、无所偏私的精神之乐,含哺而熙,鼓腹而游,达到身心和谐、物我和谐、天人和谐的境界。尽管他们提出的关于身心和谐、精神和乐的内容各不相同,但其中所蕴涵的对人的生命、尊严以及对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对于现代人反思自身的生存际遇,缓解精神紧张感、挤压感、疏离感,寻求崇高的超越之路和精神家园,成为一个有尊严的人、优雅的人、自由的人,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也与奥林匹克精神相契合。

《奥林匹克》明确规定,“奥林匹克主义的宗旨是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的社会”。人是体育文化的载体,他总是以各种方式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离开了人,离开了对人的关注,离开了人的全面发展,离开了人的蓬勃的生命力和创造精神,任何的体育活动不过是徒有形式而缺少灵魂。

3.3倡导国家与国家间的和谐共处

20世纪以来,战争不断危害着人类生存,破坏了人们正常的生活。世界局势扑溯迷离,局部战争此起彼伏,恐怖主义、霸权主义和分裂主义气焰嚣张。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对和平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因此,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更是一次促进世界和平,增进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相互了解的盛会。儒家主张国与国之间应和平共处。孔子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这是主张以文德感动外邦,反对对外邦用武,这是儒家对于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的根本态度。儒家主张保持国与国之间的和谐,表现了中国文化对于国际关系的基本态度。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促进世界和平,为建立更加美好的世界服务。在最近的几届奥运会举行时,联合国都呼吁沿袭古代奥运会传统,进行“神圣休战”。古罗马人开创性地提出了“神圣休战”协议:在“神圣休战”期间,停止一切内外战争,任何人不准动用武器并严禁把武器带入奥林匹亚地区,违背休战原则的人将受到严厉的惩罚。“神圣休战”使奥运会在一定意义上,真正成为一个独立于战争之外的和平与友好的盛会,表达了人们对和平的要求与渴望。21世纪的今天,战争与武力冲突仍然威胁着人类和平,呼唤和平、保卫和平,促进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的和平共处,是我们这个时代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主题。

4小结

从孔子创立儒学以来,已经两千多年了。在儒学之中,有些思想观念是适应当时的社会情况而提出的,因而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但有一些思想观念,例如和谐思想,是与人类生活的基本规律相适应的,因而具有相对的普遍意义。儒家的和谐思想从不同方面给人文奥运的理念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源,由于人文奥运理念与儒家和谐思想相辅相成的关系,人文奥运又充分展示了儒家的和谐思想,促进了儒家思想在国内外的传播。同时,儒家学说中的和谐思想以其精湛、深邃的观点,必将对解决新世纪奥林匹克所面临的问题有一定的启发。它不仅有利于丰富和发展奥林匹克文化精神,而且还将为人类的和平、友爱、发展、文明与进步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390-393.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12(第一版).

〔3〕吴亚梅.儒家和谐哲学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运用〔J〕.经济师,2007(7).

〔4〕金灿.2008“人文奥运”知何“人文”〔J〕.前线,2004(6).

〔5〕夏伟东.论“人文奥运”〔J〕.道德与文明,2001(5).

〔6〕何仲恺,马月华.“人文奥运”与中国传统文化〔J〕.体育文化导刊,2006(1).

〔7〕胡道静.国学大师论国学〔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216.

哲学与思想的关系范文第2篇

关键词:体系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哲学的研究问题上,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体系哲学的关系没有得到理清,以至于旧的哲学体系思维方式严重影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和实际教学工作。在体系哲学思维方式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处在偏见与教条之中,因此,在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宣传和教学中,最为关键的是建立一个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体系。

一、冲破体系哲学的牢笼的必要性

所谓建构体系哲学,就是追求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即把一种学说通过稳定范畴原理之间的有机和统一的联系而表现出来。将马克思哲学系统化地表述为体系哲学,在特殊时期,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做体系性、权威性的理解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对前苏联和我国教科书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体系哲学里固定不变的操作话语本身就与马克思哲学的思想实质相违背,已经不再符合时代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从形式的桎梏中把活生生的马克思哲学解放出来。否则,即使按照时代的要求,以新的话语模式和概念体系重新表达马克思的思想,可能也只是产生新的教条主义。而只有在超越概念内编制的体系,恢复到马克思主义思想本身追问的内在联系,也就是思想体系的展开过程,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统一性和连贯性任何哲学体系都是历史的产物。

从体系的角度去理解马克思哲学,不是运用马克思的概念、范畴、观点构建体系,而是按照马克思哲学思想本身所带有的体系的原型,形成相应的理解马克思哲学的体系,即以符合马克思哲学的思维方式理解马克思哲学。这对于理解马克思哲学本身以及今天马克思哲学中国化、大众化的实现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观点是关于实践的看法,实践的理论原则是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性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去反观、透视和理解现存世界,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实践去理解,进而转化为哲学的思维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了以实践为核心和基础的崭新形态的现代唯物主义。

马克思哲学关注的是人的现实的生存与生活,不是对非人世界进行概念性的解释,而是关注属人世界中,如何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不断扩大人的生存领域、生存空间和生存内容,人如何在与自然、人、组织方式、存在方式相统一的过程中确证自己的本质。从体系角度理解马克思哲学,既是为了恢复马克思哲学的理论思维和形上性,避免过于实证的理解;又要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真正发现其一以贯之的思维方式,避免拘泥于体系的形式而使得理论教条化。我们不难发现,以知性的体系哲学为出发点,把握马克思的思维方式及其哲学中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学习如何在思想上思考和解决现实问题,如何具有理论自觉意识,才是我们从思想体系理解马克思哲学的真义。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变革

随着实践的每一点变革,原先精致的体系会逐渐丧失其必然性和现实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现就开始颠覆了体系哲学在哲学研究中的地位。马克思哲学变革是基于对传统哲学形而上学的理性的批判开始的,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运用自然本体概念改造旧哲学时已经确立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但是,运用经验唯物主义层面上的哲学视角在抛弃理性形而上学的合理性时,仍然无法获得一种批判现实的历史感,而马克思早期思想的不成熟性也在于此。当马克思用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原则存在是主词,思维是宾词翻转黑格尔哲学并确立人、生活和自然的优先性时,在深层逻辑上恰恰是隐性的唯心主义。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他接受的唯物主义原则实质上却是一种逻辑在先的价值悬设,这与其批判的理性形而上学具有同质性。

体系哲学是以唯心主义的先验逻辑设定,马克思主义哲学颠覆了传统逻辑进行了哲学革命。整个近代资产阶级哲学经过“经验主义”和“批判哲学”、“直接知识或直观知识”的哲学,最终在黑格尔理性的体系哲学中完成了,这正是马克思所批判的解释世界的旧哲学的基本构成。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体系哲学的关系问题就此转化为前者和整个旧哲学的关系问题,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实质和核心。在马克思实现了哲学革命之后体系哲学已经终结。所以,未来哲学的发展,特别是作为关注寻求人类解放的马克思哲学的发展,只能是沿着马克思所开辟的道路,摆脱体系哲学的固化,告别体系哲学,走向后体系时代。近些年来,国内马克思哲学的发展,大致实现了从体系意识到问题意识,从关于体系、形态的纷争到发掘、发挥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和当代价值的转变作为从西方哲学传统中生成,但又内在地超越了西方哲学传统的崭新的哲学思想,马克思哲学所指向的是一种真正达到了超越自身的民族性立场而具有人类性意义的哲学范式。也正是马克思哲学自身固有的人类性,决定了其内在恒久的当代性。

四、总结

综上所述,哲学思维需要解放,我们要从新的时代提出的新的问题出发,突破体系哲学的牢笼,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环境的变化为马克思哲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对发展马克思哲学提出了挑战,从而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面对这些新挑战和新问题,需要我们解放思想,充分理解、运用和发挥马克思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将这些新的视角运用到大学教学活动中来,帮助大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开放思维,跳出旧哲学体系理论分析的固有框架,用新的哲学思维来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哲学的,为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开辟了一条现实性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孙伯鍨;张一兵;胡大平;张溟久;体系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J];江苏社会科学;2000(01).

[2]孙伯金癸;张一兵等;体系哲学还是科学的革命的方法论[J];天津社会科学;1997,(6).

哲学与思想的关系范文第3篇

一、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1. 为中国和世界提供中国学者自己撰写的当代中国哲学史

中华民族是富有哲学智慧的民族,并形成了集中体现中华文明的中国哲学精神。20 世纪以来,中国学者撰写了一系列关于中国传统哲学的中国哲学史,其中,胡适、冯友兰、张岱年、任继愈等撰写的中国哲学史产生了历史性和世界性影响。近 60 年来,特别是近 30 年来,中国学者又陆续地撰写了多部近代中国哲学史、现代中国哲学史和当代中国哲学史。但是,较之关于中国传统哲学的中国哲学史和近现代中国哲学史,1949 至 2009 的当代中国哲学史尚缺乏全面、系统、深入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为灵魂、主线和基本内容,并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叙述方式撰写当代中国哲学史,是当代中国哲学学者的重大的历史任务。

2. 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供经验总结

当代中国哲学史从根本上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在当代中国 60 余年的哲学历程中,哲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思想,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此同时,当代中国哲学学者在探索和回答时代性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深入地研究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在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话中,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伦理学、美学、逻辑学、宗教学、科技哲学以及文化哲学、政治哲学、经济哲学、价值哲学等部门哲学的过程中,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研究成果。以撰写 “当代中国哲学史”的方式总结这一历程和经验,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3. 为我国哲学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 《当代中国哲学史》 教材

建国 60 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我国的哲学学科建设和哲学教育改革取得了重大进步。系统地梳理和总结哲学八个二级学科的建设状况及其研究成果,具体地研究当代中国哲学家及其哲学思想,是撰写 《当代中国哲学史》的一项繁重而复杂的重要内容。在哲学学科建设中,特别是在哲学史学科建设中,撰写 1949—2009 的 《当代中国哲学史》,为哲学学科课程建设提供具有系统性、权威性的当代中国哲学史教材,是我国哲学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4. 为当代中国哲学走向世界提供重要的研究成果

与当代中国哲学学者对外国哲学、特别是对西方哲学的了解和研究相比,国外学者对中国哲学、特别是对当代中国哲学的了解和研究是相当薄弱的。在这种背景下,撰写系统化的 《当代中国哲学史》,梳理当代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阐述当代中国哲学发展的历史与逻辑,介绍和论述当代中国哲学家及其研究成果,特别是深入地阐发中国哲学学者对当代重大的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的哲学思考,对于世界各国了解当代中国和当代中国哲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在《当代中国哲学史 ( 1949—2009) 》中文撰写的基础上,迫切需要将此项成果译为英文及其他外文出版,以推进当代中国哲学走向世界。

二、研究现状综述

国内关于 1949—2009 的当代中国哲学史研究,主要包括五种情况: 一是关于当代中国哲学史的总体性研究; 二是分别以哲学的八个二级学科为论域所进行的当代中国哲学史研究; 三是以当代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哲学论争为对象而进行的专题研究; 四是以哲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思想为对象而进行的专门研究; 五是以当代中国重要的哲学家及其哲学思想为对象而进行的专题研究。与国内的相关研究状况相比,国外关于 1949—2009 的当代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成果较少,其中主要是前苏联和日本学者以及一些西方学者对上述某个方面的研究。

1. 当代中国哲学史的总体性研究

关于当代中国哲学史的总体性研究,比较系统化的成果主要是邢贲思主编的 《中国哲学五十年》、杨春贵主编的 《中国哲学四十年》和任俊明、安起民主编的 《当代中国哲学史》,以及张永谦的 《当代中国哲学记事》、刘梦义、陶德荣的 《当代中国哲学史稿 ( 1949—1966) 》、艾众、李唤的 《建国以来哲学问题讨论综述》等,李维武的 《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尹继佐、高瑞泉的 《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 哲学卷》、丁祖豪等人的 《20 世纪中国哲学的历程》等,也部分地涉及当代中国哲学史。这些研究成果为撰写 《当代中国哲学史 ( 1999—2009) 》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基础,但存在下述几个方面问题: 一是从时间段上看,上述成果是关于 1949—1989 或1949—1999 的中国哲学史,尚未延伸至 2009 年; 二是从叙述方式上看,主要是对各个时期的历史背景、历史事件、研究概况、重要文献、哲学活动的梳理和概括,尚未实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三是从研究内容上看,主要是侧重于对历史事件及其哲学论争的叙述与评论,尚缺乏对具体的哲学思想的深入研究,难以体现当代中国哲学的丰富的思想内涵。

2. 以哲学的八个二级学科为论域的当代中国哲学史研究

建国 60 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 30 年来,我国哲学学者比较系统和深入地总结了哲学八个二级学科的历史与逻辑。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 任俊明、舒远招、郭建宁等提供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成果。在中国哲学史方面: 陈来、张立文、周桂钿、张世英、李宗桂等关于当代中国哲学史的总结,是具有代表性的。在外国哲学方面: 汤一介、涂纪亮、刘放桐等人的成果; 在科技哲学方面: 李醒民、吴国盛、郭贵春等人的成果; 在美学方面: 王德胜、章启群、戴阿宝等人的成果;在伦理学方面: 温克勤、王小锡等人的成果; 在宗教学方面: 何光沪、吕大吉、宴可佳等人的成果; 在逻辑学方面: 张晴、赵总宽等成果是具有代表性的。在这些专题研究中,一是关于改革开放前 30 年的研究成果较少,二是侧重于各二级学科总体描述的较多而系统地、具体地论述的成果较少,三是缺少对哲学学科整体上的梳理与论述。

3. 以重要的哲学论争为对象而进行的当代中国哲学史专题研究

哲学的派别冲突和哲学论争是哲学发展的基本形式。当代中国哲学史也是在哲学论争中展开的。以哲学论争为对象而进行的专题研究,是当代中国哲学史的重要内容。这方面的专题研究,主要有 “关于中国过渡时期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问题”的研究,“关于批判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的研究,“关于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研究, “关于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的研究,“关于期间的哲学”的研究,“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研究,“关于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的研究, “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研究, “关于现代性的反省”的研究, “关于中、西、马对话”的研究,“关于后形而上学”的研究,“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课题”的研究等等。这些研究凸显了当代中国哲学史所讨论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构成当代中国哲学史的重要内容。在这方面的专题研究中,一是需要从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中深化对哲学论争的阐述,二是需要充实相关哲学论争的理论内容,三是需要概括和总结相关哲学论争的研究成果及其历史经验。

4. 以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对象的当代中国哲学史专题研究

哲学思想是贯穿当代中国哲学史的极为重要的研究对象,特别是 《人民日报》于1950 年、1952 年先后发表 《实践论》 和 《矛盾论》,1951—1960 先后出版 《选集》1—4卷,极大地推动了哲学思想研究。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标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其哲学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成为哲学界最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并成为国家社科基金等立项资助的重点。深入地研究哲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思想,并在当代中国哲学史的视野和论域中予以论述和阐发,是撰写 《当代中国哲学史》的重大课题。

5. 以当代中国重要的哲学家及其哲学思想为对象而进行的专题研究

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进程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及其哲学思想的研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李达、艾思奇、杨献珍的哲学论著及其哲学思想研究,有一批成果问世;张岱年、冯契的 “综合创新”和 “智慧说”的研究得到深化; 肖前、黄枬森、高清海、陈先达、陶德麟的文集或自选集先后出版。与此同时,“熊 ( 熊十力) 、冯 ( 冯友兰) 、金 ( 金岳霖) 、贺( 贺麟) ”的哲学思想以及港台和海外的著名学者 ( 如牟宗三、唐君毅、余英时、傅伟勋、杜维明、刘述先、成中英等) 的哲学思想,均有重要的研究成果。这为撰写当代中国哲学史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资料。

三、研究的思路与目标

1. 当代中国哲学史的总体框架和基本内容哲学是思想中的现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当代中国史,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因此,1949 年以来的当代中国哲学史,从根本上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历史,并构成 《当代中国哲学史》的灵魂、主线和总体建国 60 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 30 年来,我国哲学学者比较系统和深入地总结了哲学八个二级学科的历史与逻辑。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 任俊明、舒远招、郭建宁等提供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成果。在中国哲学史方面: 陈来、张立文、周桂钿、张世英、李宗桂等关于当代中国哲学史的总结,是具有代表性的。在外国哲学方面: 汤一介、涂纪亮、刘放桐等人的成果; 在科技哲学方面: 李醒民、吴国盛、郭贵春等人的成果; 在美学方面: 王德胜、章启群、戴阿宝等人的成果;在伦理学方面: 温克勤、王小锡等人的成果; 在宗教学方面: 何光沪、吕大吉、宴可佳等人的成果; 在逻辑学方面: 张晴、赵总宽等成果是具有代表性的。在这些专题研究中,一是关于改革开放前 30 年的研究成果较少,二是侧重于各二级学科总体描述的较多而系统地、具体地论述的成果较少,三是缺少对哲学学科整体上的梳理与论述。

2. 当代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

当代中国哲学史研究应当依据马克思关于 “研究方法”与 “叙述方法”的相互关系的思想,把内容研究与体系叙述相对地区别开来,首先是切实地开展内容研究,然后再集中力量进行体系研究,以系统的、深入的研究成果构成 《当代中国哲学史》的完整体系。在总体设计上,关于当代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工作,可分为 “问题研究”、“论域研究”、“历史研究”和 “体系研究”。首先是具体地、深入地进行当代中国史与当代中国哲学史、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当代中国的哲学学科建设、当代中国重要的哲学论争、当代中国的重要哲学家及其哲学思想的历史研究、问题研究和论域研究,然后再进行撰写当代中国哲学史的体系研究。以历史研究为基础,以问题研究为统率,以论域研究为重点,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对体系结构进行统筹安排。“问题研究”主要是提炼、概括、梳理和回答当代中国哲学史的重大问题; “领域研究”主要是概括、探讨和评价哲学八个二级学科的各个时期的研究状况和研究成果; “历史研究”主要是分析当代中国哲学史与当代中国史的具体的内在关系,揭示当代中国哲学史的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体系研究是在内容研究的基础上,对问题研究、领域研究、历史研究的成果进行总体性和整体性的研讨,对叙述体系作出总体安排,并按照 1949—1977 和 1978—2009 上、下两篇的总体框架设计具体内容,实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3. 撰写当代中国哲学史的主要目标

以历史研究、论域研究、问题研究和体系研究为基础,以完整的体系构架、翔实的文献资料、深入的问题分析和具体的理论论证撰写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 《当代中国哲学史》,是这一重大课题的基本目标。从这个基本目标出发,具体目标有四: 其一,“问题是时代的格言”,以概括性地提出问题统领历史叙述,以具体性地分析问题阐述理论论争,以建设性地深化问题探索哲学发展规律,而不是表层地描述当代中国的哲学史,不是把当代中国哲学史写成事件、人物、著述、观点的 “实例的总和”,是撰写当代中国哲学史的目标之一; 其二,当代中国哲学史从根本上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历史,是在哲学论争和学科建设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历史。系统地阐述这一历史,深刻地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历史经验,是撰写当代中国哲学史的又一目标; 其三,任何一种哲学理论都是一种作为意识形态的 “学说”,又是一种作为文明积淀的 “学术”,还是一种作为理论思维和人文精神的 “学养”。当代中国哲学史,既是作为 “学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当代的各种哲学运动、哲学思潮、哲学理论批判的 “学说史”,也是作为 “学术”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的各种哲学对话的 “学术史”,还是作为 “学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转化为 “人民的自觉追求”的 “学养史”。从 “学说”、 “学术”和 “学养”的互动中阐述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体的当代中国哲学史,是撰写当代中国哲学史的又一目标; 其四,当代中国哲学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是通过撰写完整的 《当代中国哲学史》,系统地介绍和阐述当代中国哲学的历史与逻辑,全面地介绍和论述当代中国哲学家的著述及其哲学思想。推进当代中国哲学走向世界,是撰写当代中国哲学史的又一目标。

四、研究和撰写当代中国哲学史的重点、难点问题

1. 对当代中国哲学史的总体把握和评价

如何从总体上把握和评价当代中国哲学史,是这一课题的首要的重点难点问题。1949 年以来的当代中国哲学史,既不同于 1840 年以前的中国传统哲学的形成和演进的哲学史,又不同于1840—1919 的西学东渐和救亡图存的近代中国哲学史,也不同于 1919—1949 的救亡图存和传播与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现代中国哲学史。1949—2009 的当代中国哲学史,是以理论的方式表征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历史。确认当代中国哲学史的这一灵魂、主线和根本内容,是研究和撰写当代中国哲学史的具有根本性的重点问题; 而如何在研究和撰写过程中切实地体现这一灵魂、主线和根本内容,则是撰写 《当代中国哲学史》需要解决的根本性的难点问题。

2. 当代中国哲学史的 “前 30 年” 和 “后 30 年” 的关系

以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当代中国史从总体上可分为建国以来的 “前 30 年”和 “后 30 年”。与此相对应,当代中国哲学史也可分为改革开放前 30 年的哲学和改革开放后 30年的哲学。对这 “前 30 年”和 “后 30 年”及其相互关系的总体把握和评价,是撰写 1949—2009 当代中国哲学史的又一个重点难点问题。2011 年 7 月 1 日,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 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把中国共产党90 年的光辉历程概括为 “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 “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 “三件大事”。这为撰写当代中国史和当代中国哲学史,特别是为理解和评价“前 30 年”与 “后 30 年”及其关系提供了最为重要的指导思想。依据总书记讲话和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等重要文献撰写当代中国哲学史,是撰写 《当代中国哲学史》的基础性的重点问题。

3. 党的领导集体的哲学思想与学者的哲学研究的关系

1949 年以来的当代中国哲学史,从根本上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历史。党的领导集体的哲学思想,特别是哲学思想、邓小平哲学思想、“三个代表”的哲学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思想,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此同时,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不断深入地研究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对重大的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进行了长期的、深入的哲学探索,形成了内涵丰厚和形式多样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成果,艾思奇、李达、杨献珍、冯契、肖前、黄枬森、高清海、陈先达、陶德麟、孙伯鍨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及一批中青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学者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各具特色的哲学思想。如何从总体上把握和评价这些研究成果及学者们的哲学思想,如何在统一的叙述体系中阐述党的领导集体的哲学思想和学者们的哲学思想,并使其重点突出、相得益彰,是撰写中的难题。4.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哲学其他二级学科的关系建国 60 多年来,哲学的八个二级学科既有共同关切的重大问题、共同参与的重大哲学论争和相互渗透的研究成果,又有相互独立的研究领域、研究课题和研究成果。因此,对于当代中国哲学史的总体线索、基本内容、叙述方式及文献选择等诸方面,各二级学科的理解是各有侧重的。在当代中国哲学史的叙述体系中,既不能将其写成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也不能将其写成哲学各二级学科的演进史。如何在 《当代中国哲学史》中处理哲学二级学科之间的关系,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二级学科之间的关系,是撰写时的又一个重点、难点问题。

5. 重要的哲学论争的理解与评价

哲学史的重要内容是各种哲学派别、哲学思潮、哲学理论、哲学观点之间的论争。这些哲学论争既同复杂的现实问题息息相关,又同复杂的理论问题密不可分。1949 年建国以来的当代中国哲学史上的哲学论争,首先同建设社会主义的复杂的现实问题息息相关。与此同时,这些哲学论争又表现为对复杂的哲学问题的不同学术思想、学术观点之间的论争。在当代中国哲学史上,哪些哲学论争是重要的,哪些哲学论争是次要的,如何看待这些哲学论争的性质,如何评价这些哲学论争的成果,从这些哲学论争中总结出怎样的经验教训,从这些哲学论争中概括出怎样的哲学发展规律,这是撰写 《当代中国哲学史》的又一重点难点问题。

6. 重要的哲学理论和哲学家的选择与评价

哲学是历史性的思想,哲学史则是思想性的历史。撰写当代中国哲学史,既不能离开当代中国哲学所论争的重要哲学问题,也不能离开当代中国哲学家及其哲学思想。在当代中国哲学史上,究竟有哪些哲学家是非写不可的,哪些哲学理论或哲学思想是需要着重阐述的,对这些哲学家及其哲学思想应当怎样评价? 如何在当代中国哲学史的意义上阐述重要的哲学家及其哲学思想,这是撰写 《当代中国哲学史》在材料选择和评价上的一个难点问题。这个难点问题,直接关系到能否凸显当代中国哲学的思想内涵和学术价值,能否达到张岱年先生所说的 “审其基本倾向”、“析其辞命意谓”、“察其条理系统”、“辨其发展源流”的治史目标。

7. 当代中国哲学史与当代外国哲学的关系

在历史已经成为世界历史的我们的时代,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的 “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当代中国,关切和研究世界各国的哲学,是当代中国哲学的重要内容。建国以来外国哲学名著汉译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推进了我国学者对外国哲学的了解和研究。改革开放以来,现代西方哲学的各种运动、思潮、流派,特别是分析哲学、现象学、存在主义、后形而上学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哲学研究中产生了持久的广泛影响。20 世纪 80 年代的 “尼采热”、“萨特热”、“弗洛伊德热”以及 “波普热”、“皮亚杰热”,90 年代以来的 “维特根斯坦热”、“胡塞尔热”、“海德格尔热”以及 “福柯热”、“德里达热”、“罗蒂热”和 “西方马克思主义热”,是当代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哲学现象。这些哲学现象包含哪些重大的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如何把握、阐释和评价这种哲学现象,当代中国哲学怎样在世界哲学的舞台上发出自己的独特声音,是撰写 1949—2009 的 《当代中国哲学史》的又一个需要严肃对待和认真研究的重要问题。

哲学与思想的关系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教学探究 反思

一、学习指导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一框要求掌握的主要内容有:理解哲学与思想文化及经济、政治的关系,哲学与时代的关系;运用哲学与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说明哲学对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先导作用;分析实例,说明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通过学习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培养自己的时代感和使命感,提高自觉地运用哲学理论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基于以上的要求,教师可采用以下三种学法指导:第一,个案分析法。在学习“哲学与时代的关系”时,可以运用教材中所学的基本原理,联系以往所学的历史知识,选取个案进行深入的分析,进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个案可以在如下时期中选择:战国时期、文艺复兴时期、法国启蒙运动时期、“五四”运动时期等。在这些时期,人类思想文化得到了比较集中的发展,产生了很多优秀的哲学思想,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密切而又典型。第二,理论联系实际。学习“哲学与时代的关系”时,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否则对两者关系的理解就会停留在一个抽象的水平上。学生要热爱生活,关注时代,从自己身边的各种思想文化现象的变化中去领会时代的发展。第三,对比学习法。学生可以选择两个时代进行对比分析,看看这两个时代的社会经济、政治现象有什么变化,进而对比这两个时代的哲学主题和哲学风格的差异。通过对比,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二、知识点拨

本课有以下两个主要的问题,第一是“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第二是“什么是真正的哲学”。以下作具体分析。

第一,本课是在第一课“哲学与生活”的基础上进一步讲述“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哲学与时代的关系问题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键,学生可以从哲学与时代的一般关系,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的关系这两个角度进行理解。从哲学与时代的一般关系来看。首先,哲学来源于时代,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哲学属于思想文化范畴,是对一定社会和时代经济与政治的反映,它的内容来源于时代。真正的哲学能够正确反映自己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其次,哲学反作用于时代,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和推动力量。哲学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哲学还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导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强大物质力量。

第二,要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哲学,应注意以下几点:其一,判断哲学真伪的标准就是看它是否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是否牢牢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是否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也就是说,看它是否代表了时代的主流和历史的前进方向。其二,不能认为凡是包含着个别错误结论的哲学就不是真正的哲学,哲学家对问题的认识不能超越自己的时代,因此,一定时期的哲学形态在后人看来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这要求我们一定要用历史的眼光观察问题。只要一种哲学代表了它自己所属时代的主流和历史的前进方向,我们就要承认它是真正的哲学。例如,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源流,充满了伟大的智慧,是人类思想史上的精华。但也包含着个别的错误结论。有些哲学家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水或土或气,从当时的时代看,是以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把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看到了世界万物之间的转化,努力找到事物现象背后的本质。这是他们对人类思想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代表当时的先进思想,把握了历史的主流。从今天的观点来看,这种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的结论是不正确的。我们仍然要承认古希腊哲学是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最后,不能认为凡是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不一致的哲学,或者为马克思主义所批评过的哲学就不是真正的哲学。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分析方法观察问题,而不是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具体结论去衡量。

教材中讲道:“面对着一定时代社会生活的诸多内容,哲学家可以反映这一方面,也可以反映那一方面,可能正确或比较正确地进行反映,也可能不那么正确乃至错误和歪曲地进行反映。因而,哲学家可能是真理的发现者,也可能是谬误的制造者。”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不能采取“是就是,不是就不是”、“要么正确,要么错误”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而一定要运用历史的分析法。

三、课堂实录

以下是这节课的课堂实录:

师: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第16页虚框内的资料与问题。请A同学回答: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思想繁荣局面?

生:是由战国时期的经济与政治状况决定的。当时各种社会矛盾异常复杂,由于经济地位、政治态度不同,不同阶级和阶层在是否建立新的封建制度、如何建立封建制度、如何对待各国的变法和改革等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论证,出现了百家争鸣。

师:A同学利用材料的能力非常强,回答得非常好!第二个问题:思想文化的发展和经济发展、政治变革之间是什么关系?

生:这对关系我们在学《文化生活》的“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时已经学过。文化是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形态的文化,一定形态的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

师:B同学的知识迁移能力非常厉害,能够立刻联想到我们《文化生活》的这一内容真的很不容易。那么接下来老师提出第三个问题,大家进行分组讨论,10分钟后我找小组发言人来回答问题。(投影)第一个问题:什么是真正的哲学?第二个问题:真正的哲学=科学的哲学?第三个问题:谁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如何指导社会变革?

生:正确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的哲学就是真正的哲学。

师:C回答正确,“剪切”教材的能力很强。

生:这个问题我们组暂时还没有讨论出结果,准确说我们对这一关系还未能理解,请老师解释一下吧!

师:这个问题是有一定的难度。举个例子来解释,大家会一目了然的。远古时代,人们对打雷闪电、刮风下雨这些现象不能解释,产生了畏惧心理。有些思想家就利用人们的畏惧心理,提出了天命论。天命论认为天是主宰一切的至上神。天命论要求人民绝对服从天子,因为天子代表上天的意志。我们把天命论放在三四千年以前的商周时代加以分析,应该承认它是有历史意义的。首先,它是从多神论向一神论发展的结果,它第一次提出世界性问题,把一切现象,包括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归结于天命。其次,在远古时代,人们都处于愚昧无知的状态下,没有什么科学的理论,那时也不可能产生高深的理论。那么,用什么思想能够发动群众、组织力量,与外来的力量作斗争呢?这就是天命论。天命论是从当时的经济基础上产生的并且适应当时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它刚产生的时候也是全新的、最先进的高明理论,也是远古时代的时代精神的精华。

生:准确地说应该是“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而不能简单说“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真正的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它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其次体现在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师:第一问回答得很有水平,说明这组同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英雄所见略同,老师我自己也认为只有真正的哲学才能起到这个作用。首先,我们从这两点积极作用可以看出只有真正的哲学才能有这样的力量,其次,我们可以从结论中获得答案?“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和历史趋势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和历史趋势的哲学”其实完全可以理解为正确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因此就是指真正的哲学。

师:其实我们可以从我们历史知识中得到印证。你能用实例来论证真正哲学的这些作用吗?

生:西方的文艺复兴对旧制度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师:非常好。没错,文艺复兴是属于资产阶级世界观的萌芽时期。一般把这一时期的哲学思潮划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去理解,即人文主义、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宗教改革运动。人文主义主张一切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的利益,抬高人、贬低神,用人权反对神权,追求个人自由和现实幸福,主要代表人物有彼特拉克、薄伽丘、伊拉斯谟等。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思潮重视对自然的研究,强调理性和经验的作用,主要代表人物有哥白尼、伽利略、达・芬奇、布鲁诺等。在宗教思想上,反对传统教会特权和烦琐的宗教仪式,主张个人虔诚信教即可得救,无须教会作中介,主要代表人物有马丁・路德和加尔文。

师:自觉完成课后的相关练习题,存在问题及时发问。

四、教后反思

第一,本节课中其实关于真正的哲学的解释只有三句话,如果不加以深入理解,很容易陷入误区。因此,一定要让学生理解“真正的哲学不等于科学的哲学”。所以,务必要用实例论证“真正的哲学不等于科学的哲学”。只有这样才能深入浅出地准确理解“真正的哲学”这一概念。

第二,关于“社会变革的先导”这一目,课本没有明确写出“真正的哲学”才能起到社会变革的作用,而是笼统地说“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经过与备课组及学科组老师的激烈讨论,大家最后认为只能用“真正的哲学”作主语才能与后面的作用协调一致。所以,课本是否在这里存在欠缺的确是一个引人思考的问题。钻研教材并且与学科组老师讨论才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教师。

第三,大胆抛出问题给学生,这样才能引起思想上的碰撞。绝对不能轻视学生的理解问题与思考问题的深度与能力,很多问题,往往是在思想的碰撞后才得到精确的认识的。本节课以问题来贯穿课堂,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这种以问题作为主线的课堂模式关键是要设计好问题,认真钻研教材,尽量以画龙点睛式的问题一下子击中学生的理解软肋。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思考,是每一门学科的追求。

参考文献:

哲学与思想的关系范文第5篇

关键词:艺术;哲学;宗教;关系

中图分类号:J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4-0079-01

一、艺术与哲学的关系

艺术与哲学关系密切。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带普遍性的根本规律。哲学代表着人类理性的最高形式,艺术代表着人类感性的最高形式,它们一道构成了人类精神王国的两座高峰。

哲学主要通过美学这一中介对艺术产生影响。反之,艺术也可以通过自身的特殊方式体现一定的哲学思想。黑格尔的美学更多是艺术史方面的内容,由各类艺术的历史学描述涉及了心理本体的对应物,那物态化的时代精神。黑格尔更是干脆将美学称之为“艺术哲学”明确指出美学在艺术与哲学之间的桥梁作用。

(一)艺术家与哲学的关系

艺术家从事创作活动时,总会自觉不自觉地受到特定哲学思想的影响,并通过自己的艺术作品表现出来。李白的审美理想,深受庄子美学推崇天然之美的思想影响,他不但大力倡导“自然”、“清真”的风格,赞赏“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天然之美,并且自觉地把这种美学境界作为毕生的追求,他那些传诵千古的佳作,往往也是最富于天然之美的诗篇。(二)艺术作品与哲学的关系

哲学对艺术家产生影响,因而对艺术家创作的艺术作品也产生很大影响。如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的作品,深受存在主义先驱克尔凯戈尔等的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成为影响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表现主义、存在主义、荒诞派的代表作品。卡夫卡的其他作品也都是在近乎荒诞的情节中,蕴含着强烈的哲理性。

(三)艺术潮流的形成与哲学的关系

艺术潮流的形成也和哲学有很大的关系。如,作为现代主义文艺的重要流派之一的超现实主义,就是以法国唯心主义哲学家伯格森的直觉主义作为理论基础的。可以说,各种艺术思潮总是与一定的哲学观相联系,具有各自不同的哲学基础。

因此,哲学对艺术的影响也是相对的。同时,艺术可以启迪哲学家的思维,艺术作品可以传播特定的哲学思想。哲学对艺术也有一定的影响渗透,反过来,艺术也扩大和深化着特定的哲学流派和思潮的的影响。

二、艺术与宗教的关系

艺术与宗教的关系问题,是艺术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黑格尔认为,宗教往往利用艺术,来使我们更好地感到宗教真理,或是用图像说明宗教真理以便想像,在这种情形之下,艺术确实在为和它不同的一个部门服务。事实上,不仅宗教利用艺术,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也离不开宗教,宗教思想对艺术思维、观念和表达方式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艺术与宗教的相互关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考察。

(一)从起源上看,原始宗教是艺术起源的摇篮

艺术与宗教,在起源中就有紧密地联系,今天看来属于艺术活动的东西,在当时却主要是一种巫术或宗教活动,而不是单纯的审美活动。如果说我们在分析艺术的社会根源时曾经表明,艺术植根于人们的豪放不拘的创造性活动,植根于人们的才能、本领、和知识的施展和应用,那么巫术乃至整个宗教的根源则应当到人类实践的局限性中,到人们的不自由中,到人们对统治他们的自发力量的依赖性中去寻找。由此可见,原始巫术和宗教对原始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所起的巨大催化和推动作用,成为艺术起源的直接的、生生不息的重要动源。

(二)从思维方式上看,宗教和艺术都运用想像和幻想来把握世界

丰富的想像和幻想,是艺术思维的重要特点。艺术创作的整个思维活动,都是在想像和幻想之中进行的,离开了艺术的想像活动,艺术形象就无从存在。为此,黑格尔在《美学》中说:“如果谈到本领,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像”。宗教和艺术两种思维方式在运用想像和幻想把握世界时,具有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特点,才使它们在对世界的认识和反映中,产生了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现象,使宗教中融入了艺术因素,艺术中存在着宗教因素。

(三)从探究的对象看,宗教与艺术都注重对人的研究

文学艺术是以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因为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和本体,文学艺术要反映社会生活,必然把社会中的人,作为自己反映的对象。宗教的探究对象,说到底也是人,是对人灵魂和人生终极意义的探究。

总之,艺术、宗教和哲学作为心灵系统中的不同文本,共同构筑了这个系统的整体意义。三者间虽然有相互制约的成分,但也是相互促进和相互作用的,尤其是充满活性和不确定性的艺术更是游离于宗教和哲学之间。艺术与哲学和宗教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