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统工艺展览

传统工艺展览

传统工艺展览

传统工艺展览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湘绣 学院展 行业 产业

第一个以学院身份举办的湘绣专题展览“刺绣当随时代——新湘绣·学院展”自从在湖南省博物馆展出后,宣告了湘绣转型时代的来临,引起了社会各界较大反响。这次展览学院没有流于以往湘绣展览的模式,而是在策展思路和展览内容上力求突破,“引千年传统,通现代风华”,保证了整个展览的厚重感。

此次展览是一个史料翔实的湘绣展。以往的湘绣展览大多是展示作品,而本次展览却将关注点放在展示湘绣的发展历程和学院创新湘绣所做的探索上。湖南作为全国工艺美术大省、中国湘绣之乡以及刺绣思潮策源地之一,湘绣发展无论是在观念上还是在技艺表现上,都经历了阶段性变革。在此期间,一代又一代湖南湘绣艺术家薪火相传,创作了大批有社会影响和学术研究价值的湘绣作品,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汉绣、江陵楚墓出土的楚绣,到唐代闺阁绣、宋代画绣,再到明代以韩希孟为主的顾绣,到清末沈寿仿真绣,到20世纪30年代湘绣技艺创新,称雄四大名绣,再到传统湘绣绣画文化转型的“新湘绣”,这些湘绣发展珍贵史料增加了这次湘绣展的含金量。

本次展览是一个学院派的湘绣展。学院郑重提出了“新湘绣”的概念。新湘绣的核心本质是“引古润今”。引古,是对湘绣千年传统百年辉煌之道的传承守护;润今,则是引守护传承的精髓,润泽与以往时代迥然有别的新时代的艺术风华。本次展览共展出“新湘绣”作品268件,这些作品是在吸引工艺美术大师、教授、艺术家、企业家参与革新的情况下,注重原创和产权保护,注重功能延伸,注重文化传承、融合、创新,注重工艺与艺术完美结合,在工艺总监和艺术总监全程指导下的创造性成果。这些作品凝聚着学院师生对湘绣文化艺术教育的热爱与追求,真切地记录了师生对湘绣传承、创新的探索,既坚守了传统湘绣的核心价值,又表现出顺应时代潮流的创新品质,展示了学院思维融入传统湘绣带来的崭新面貌,给人一种全新的视觉美感。特别是“新湘绣”打造了高端艺术收藏的新型刺绣,其由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湘绣传承人领衔,牵手唯一授权的当代最富盛名的一流艺术家毛焰、方力钧、岳敏君、段江华等联手打造,以娴熟精湛的工艺创造并展现了当代艺术的微妙蕴含,是当代刺绣与当代艺术巅峰对接的完美化合,彰显了湘绣艺术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展览期间,湖南省政协原主席、省工艺美术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克英,湖南省教育厅厅长王柯敏、湖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蒋祖烜,湖南省文化厅厅长周用金、副厅长孟庆善等各级领导莅临展厅参观指导,对新湘绣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肯定了学院创新湘绣、传承保护湘绣、推动湘绣产业发展的突出成绩,寄语学院继续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引领民族产业发展,为“文化强省”做出重要贡献。新湘绣艺术领衔人、国家工艺美术大师、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湘绣代表性传承人刘爱云和国家工艺美术大师李艳、江再红、柳建新、邬建美,以及省工艺美术大师毛淑元、袁亮华、黄红敏、张玉琴、左季纯、陈新明等观看了“新湘绣展”,他们一致认为“新湘绣”作品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完美融合,高度评价了学院在湘绣题材开拓、绣稿设计、技法工艺、拓展延伸等方面的创新成果。此次展览通过一个专馆在回顾中国湘绣发展历史的同时,更通过三个展馆力求呈现出学院专业探索成果和湘绣创新研发方向,以期寻求湘绣在未来创新发展中的无限可能性。

展览期间,学院举行了“湘绣创新与发展高峰论坛”。湖南省政协副主席谭仲池,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王键,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专业委员会主任孙建君,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林乐成,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邱春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湘绣代表性传承人刘爱云,湖南湘绣城集团公司总经理曾应明,长沙沙坪金球湘绣总经理艾玉奇,伊飞湘绣董事长彭健等各级领导、行业专家、企业精英、知名艺术家以及学院专业教师百余人出席了本次高峰论坛。专家、学者纷纷从“新湘绣”促进产业发展的作用、湘绣人才培养模式、湘绣传承保护、湘绣创新研发等方面发表真知灼见,共谋湘绣传承与创新大计。谭仲池对新湘绣作品的艺术价值、美学内涵做了点评,并对湘绣的明天寄予了“湘绣不老,青春不老,风采依然,走向世界”的美好祝愿。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王键认为,学院在湘绣行业的创新发展中起到了引领作用,在刺绣业界已渐渐显露自身的风采与实力,已成为行列中不可小觑的耀眼方阵。

这是一个丰富中国刺绣史,特别是湘绣历史的展览。看过新湘绣学院展览的刺绣人、学者表示,新湘绣是中国刺绣史上的一个新现象,其以高校引领、行业大师等参与的全新方式,为冲出“非遗”传承困局提供成功案例,是“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生动实践;其催生了湘绣学理意识,当古老的湘绣工艺与现代教育、现代科技、现代传播结合起来,给我们带来了莫大的想象空间。

湘绣是国之瑰宝,是湖湘名片,但由于种种原因,其一方面在书写灿烂多彩的时代画卷,另一方面又时刻面临一边创造一边消亡的宿命。2006年,湖南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文化强省战略,要求抢救保护湘绣这一瑰宝。从这个意义上讲,由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湖南工艺美术职教集团、湖南省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刺绣当随时代——新湘绣·学院展”给了所有关心湘绣生存发展的有识之士一个耳目一新的回答。展览在呈现文化贡献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发挥了社会效应,其不仅再现了湘绣具有产业和艺术的双重属性以及实用和审美的双重功能,而且以高度的文化自识、自觉、自重,依托现代高职教育,联姻湘绣行业企业,携手打造了“新湘绣”,这样既能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又能振兴民族产业,并促进中国湘绣艺术更加繁荣。

传统工艺展览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展览 色彩 艺术性 现代性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美术展览是指各类美术作品在一处精心设计空间内的展示,有时附有简略文字性的解释。如今许多美术展览已成规模,以往我国传统的美术展览大致通过三种传媒方式:一类是官方的、体制文化的,如国家型的各届美术作品展等;二类是学术的、专业的,如知名美术家个人展览等;三类是商业的、经济的,如美术作品拍卖展等。这三种传媒形式的展览构成为了艺术文化的传播平台,已成为了美术家传播艺术思想的盛会,同时也成为了商家的投资新选择。但现代的美术展览已有了很大的融合,大多以三类展览与网络相混合来进行的,体现了今天传媒中美术展览与社会和市场的有机结合,展览文化也变得日益丰富繁荣。现今,美术作品展览中的艺术性和现代性作为展览的重轴,对美术展览的发展还承担着引导和指向作用。

美术展览并非只是简单的美术作品陈列,若要最大限度的发挥美术作品的魅力,除了美术作品自身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外,传媒展览的艺术性也会给美术作品增加传播作用。美术展览作为一种传播艺术语言体系,在展览过程中体现的不仅只有运作方式和操作技巧,还包括选题视角、人文理念、艺术内涵,主要就是展览的艺术性问题;许多的学术团体、展览机构或美术馆都研拟自己的策展决策模型,使展览信息的传播快速、广泛的送达到接受者,从而使展览的信息得到较好的传播,但,这种展览模式的套用仅是适应市场快速发展的一种需求,从展览的本质目的出发,体现艺术魅力,展览还需要本身艺术价值,规范的、科学的展览流程中加入丰富的艺术元素将使展览更可观、可研。在现代传媒中美术展览中加入艺术元素主要有以下具体环节:

选择美术作品的艺术性。在举办展览前期需要一份详细的调查和预测,调查预测出展览对象及其可行性并提出,之后制定详细流程计划。全面精心的前期策划至关重要,是美术展会成败的第一步。前期准备完毕就是选择艺术品,如果是官方展览,这些美术作品来自不同的机构;如果是学术展览,主要来自美术专业机构等;如果是商业展览,很多来自企业、画廊和收藏机构。美术作品的选择是根据展览的目的而定,确定展览的主题,定位于是什么性质的展览来选择所展览的美术作品,但是其中有个协调的过程,无论什么性质的展览,都需要分类进行,所以美术作品的选择就需要考虑到展览目的和作品分类问题,也就是整个展览主题的艺术性统一、和谐。

设计展览空间的艺术性。展览的具体展现内容包括美术作品、标签、正文镶板凳,有时也包括目录。根据作品数量、作品风格、作品定位等对建筑环境进行与作品相协调的设计,包括展览柜台、展览框架、照明选择等。掌握展览室内总体设计风格。设定总体环境色调,在此环节最为重要,除以上因素外,展览的氛围还需要环境的衬托和强调,涉及到色彩和诸方面,定位色彩元素对展览的艺术性有良好的调节视神经作用,所以色彩常被人视为精神上、感情上的重要语言是有道理的,它确实能激发人的各种感情表达。暖色传达给人以兴奋,冷色给人平静、清爽的感觉,而黑色白色则给人以严肃、素朴的感觉,灰色给人以安详、舒适的感觉。不同色彩的搭配、变幻、调和,更加显现风格迥异的感官映像,给人多种媒介汁感觉。它能更深刻的吸引人,达到传媒神经的最高境界,加强造型的效果,它直接地、更好地传递展览的情感。给人以深刻的影响。除色彩不仅给人以美的感觉,同时还会带来更多的联想和思考。

展览中色彩的运用在现代传媒中要有穿透力和时空感,要做到传递的感官丰富性、多样性,就不能仅停留在色彩的形式变化上,展览空间色彩设计的真正灵魂其实来自于设计师的意设,没有意念的空间色彩传递,无异于一具空有漂亮的色彩躯壳,只有将创作意念配合色彩元素融入空间设计中,设计才有灵魂,那些颜色就会向观众传情达意,发挥出色彩对展览的配合、衬托灵动作用。传媒色彩的单纯、明确有很强的符号性,适合学术性的展览和宣传,这类的色彩设计相比展览在目的上更加着重传媒本身的价值,它能有效地统一总体特征。突出个体面貌,对作品起到较强的衬托作用;强烈的色彩对比会刺激人的感官,引起某种情绪和心理的变化,这样的色彩应用于集体展览宣传上,可以融合作品的多样性,统一展室视觉;柔和微妙的色彩则含蓄内向,令人细细品味,对民族风格、乡土风格的展览而言是再合适不过的色彩设计。因此,美术展览的艺术性和现代性在当今的传媒视觉冲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单纯的色彩使展览的个性明显,带给观众的视觉冲击力也强;丰富的色彩能极大满足视觉审美,带给观众更加全面的视觉享受。

色彩是展览艺术的完善和补充,通过色与色之间的合理配置,以及色与色之间相互关系的安排,达到色彩的和谐,构建统一的展览,延伸空间影响。例如,补色是视觉对立中最具有对抗性的,而在媒体补色中一旦得到调和而形成更加完美统一,并通过今日的工具:相机、电脑、电视电影等来实践三类展览媒体激荡人心的和谐的力体目的。色彩具有不稳定性,色彩的各要素之间又相互依赖。在展览空间色彩设计中,在灵活运用各种形式法则的过程中,必须进行整体效果的把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设计出丰富多彩的色彩审美形态。设计者运用色彩艺术知识与应用表现相结合,完成色彩语意。不管是哪种形式。色彩理论是有章可循,可以把握的,恰恰相反,激发全新的想象,找到突出的个性(潜能的独特的特征),结合色彩表现的创意,将全新的演变转化成展览的个性色彩。前者是凭直觉,后者是熟练掌握了知识后赋予的展览空间色彩的主观表现,即精神的前者是直观的观察和表现色彩。所以,在当今设计思想的进步下,我们要努力打破常规的传统色彩设计方式,从模仿的技术导致的程式化中的转换成创新思维的设计,也是目前的理念。就空间艺术性设计还需要细致到作品位置的摆放,充分考虑到展览参观者实地的参观路线,让作品尽收眼底也是美术展览艺术性的一方面。总之,经过周密考虑而将展览空间设计得富有艺术性,让美术作品在富有吸引力的建筑环境中展出,能够给参观者提供激动人心的环境,激发他们对作品互动的兴趣。

宣传展览的艺术性。利用媒体是当代艺术活动的特色之一。媒体与美术展览便成为不可分的孪生一对,构成美术活动的一体。诸如办展览前的新闻,展览前后的媒体报道和刊登作品。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行为和追求的目标,所以媒体的宣传作用不可忽视,尤其在现代传媒如此发达的阶段,很好的运用传媒这个媒介,美术展览的影响力将极大的提高,因此有效地利用媒体发动广告攻势,是抢占宣传策略高起点的必然手段。艺术与媒体的关系在各种社会关系中得到展开的,又在各种社会关系中显现出媒体的影响力,如何有效地选择媒体,就需要把握传媒特点,选择恰当的操作方式,根据展览性质、地点、观众的层次有的放矢。作品是基石,传媒是外衣,现代艺术的发展是在许多不同层面上展开

的,一者属于消闲类艺术,在众多人群的支持下,表现出一种主流性的态势,它所反映出的是艺术本体上的问题。对于艺术未来发展的贡献确有限,但是,它已经成为媒体主要服务的对象。另一方面。属于少数人群体的艺术另类和新兴艺术,如动画,以其实验性的新奇和感官的刺激,又成为媒体猎奇的目标,艺术成为媒体娱乐大众的素材,是媒体的造势,推进了这一潮流的前进。所以说展览是美术作品借助媒体走向社会的平台,它与媒体的宣传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具体到美术展览的宣传不可或缺的需要准备是展览相关资料,例如目录、画册、光盘、视频等。方便参观者的快速了解和收藏。同时,展览之余,整理美术作品出版画集,能够进行学术研究?收藏和延伸扩大展览的影响和典藏。

提高展览的艺术性应注意到的是:制定科学的展览模式,融入艺术的创新。展览的艺术性首先在策展环节中就应提倡,中国美术展览的现代格局已经明显,但是在体制上尚缺一个基本的模型,展览决策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很少形成严格的决策模型,由于决策失误的可能也比较大。因此,要提高美术展览水平和其艺术性进而能与国际同行接轨,加强展览决策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必须有一个切实可行的、科学的决策艺术媒介做衬托。从目前情况来看,美术展览策展决策模型应基于科学的专业学术理论和深入的调查研究,必须做到不仅要充分了解展示与宣传的内容,而且要充分了解国内外专业学术团体和展览机构与之相关的动态和艺术市场状况。在科学展览模式的应用中,需要根据各个展览的特点,融入创新元素,配合作品内容,进行品味艺术新颖形式的布展,吸引更多人的关注。观众看到作品后,所得到的传媒作用,媒介的影响何等的深入人心并一望可知。

色彩是展览艺术性表现的最直接工具。色彩是装扮展览空间、衬托作品表达、提升展览艺术品味的重要工具。美术展览中色彩的艺术性,最起码要让色彩符合展览的层次定位,表现到作品的特质,这就是说展览在空间色彩上注重了情感,也是以理念为根本、色彩为方式完美体现展览空间设计的表达。

请进展览参观者,奉献艺术大餐。作为国家美术机构、学术团体或是美术馆,是最大的传媒传播机构,其所策划或举办的美术展览是面向广大群众的,无论是主题性展览还是实验性展览,都必须考虑将观众的理解与参与放在首位,调动一切手段、尽一切可能地吸引最多的观众来观看展览,作为学术性的展览,使观者更有理解性的互动,不仅是层面上的观赏,还要切实的理解。另外,展览作品的风格、形式、内容、材料有不同的样式,展览还必须就此考虑作品与观众的交流问题。从美术展览的组成部分说。举办作品展览首先要考虑的是参观者。在分析并确定了参观者数量最多的那类后,按照其身份和分析参观目的进行布展,不仅仅是符合参观者的欣赏口味,应该是对参观者对展览受欢迎程度上将有很大提高。

体现以人为本,为艺术而展。欣赏美术展览的另一种目的是在休闲享受的同时,媒介的艺术性深入人心,让参观者陶冶在艺术的氛围中。体现以人为本,就要在某些情况下,对观众进行引导和演讲,会给人们了一顿艺术盛宴,也是增加了展览的艺术性的又一窗口,体现媒介中的新的理念。

现代传媒中美术展览的时空是它的现代性,主要是指现代技术在美术展览中的应用,如计算机虚拟展览、影像动态展等。由于现代美术展览是集科学性、艺术性、思想性于一体的多学科类的综合性艺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展览形式与艺术性的设计的审美要求也趋于综合更高的境界。所以,较好的运用现念与现代科技作为媒介手段。使展览呈现更加富有魅力的展示艺术形式是必要的。

传统工艺展览范文第3篇

以下就平面设计在展示陈列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一些思考,展览设计中应关注以下几点:

一、平面设计贯穿于整个展览

平面设计贯穿于整个展览,大致包括:了解展品的分类进行设计,适合展品展示的色彩表达和字体选择,设计构想配合展品展示方式。

如笔者设计的以下两场展览为例进行分析探讨:

历史文物类展览:如2009年10月由温州博物馆协同宝鸡青铜器博物馆共同举办的《金玉同辉——中国青铜器之乡宝鸡西周青铜器、玉器珍品展》的展览,其展出的88件珍贵西周青铜器、玉器,是宝鸡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写照,真实地反映了古代先民历史发展进程和至高的艺术成就。如何通过平面设计将这些美轮美奂的文物更准确清晰的展示给观众,使之更深刻的领略到商周文化的博大精深是设计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了解展品的分类进行设计:充分的与文本策划者沟通,共同分析展品的分类。将这些展品种类齐全、器型厚重、气势磅礴的青铜器按照实用功能分类陈列展示,依次分类为礼器、饮食器、酒器、乐器、兵器、生产工具等,展版按此分类进行设计,分类展示使观众能通过各种不同类别器物而更清晰的感受到周秦时期的人们在文化生活中体现出的高度文明和精湛的艺术创造力。

(二)色彩表达和字体选择:根据展品涉及文化感受,定位出适合展品展示的色彩表达。整体色彩定位需要设计师敏锐的感受能力,准确的定位出展览的整体色彩倾向,找准主色调,为下一步设计工作打好基础性工作。本展览以灰蓝色做为整体色彩定位,故展版均以灰蓝色为整体色彩基调,一是凸显出深厚历史文化积淀凝重感,因出土青铜器都是灰绿色调色彩沉稳。二是在色彩设计上配合器物为主。在色彩和形式设计上不花俏,不抢夺实物展品的视觉效果,这样才能更好的衬托叙述展品。在平面设计中主标题字体选择定位也是至关重要。怎么样的字体更符合此展的文化感受,需要设计师有敏锐的感受能力。在此,笔者采用了主标题浮雕化的碑型字体,使之抓住要点更突出的切合青铜器、玉器雕塑感的特点。(图1)

(三)构想配合展品的展板展示方式:这批青铜器数量众、精品多、纹饰华丽、铭文多、价值珍贵。为展现青铜器精美纹样和铭文,笔者通过电脑技术设计出拓片效果的纹样,将之局部展示,在整体展览中进行穿插点缀,使欣赏者更便捷地观察到器物细节。

工艺藏品类展览:如2012年4月由温州博物馆、温州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温州工艺美术研究院、温州民间文艺家协会共同承办的《温州石雕艺术展》。温州石雕艺术,历史悠久,博采众长,其所映射出的艺术光华,绚丽多姿,具有典型的区域文化特色与风格。

(一)了解展品的分类进行设计:温州石雕艺术展展品既有老一辈艺术家的经典名作,也有当代中青年艺术家的精品力作,更有初出茅庐新生代的佳作。由于艺术家众多,对予展品如何平衡合理安排成为设计师需要考虑的问题。我们将老一辈的艺术家展品为引首,逐步按以部级工艺美术大师到省市级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顺序进行展示陈列是较为妥当的方法。平面设计则按这一分类进行思考。

(二)色彩表达和字体选择:石雕展品本身色彩多样,那么展板背景色彩选择上就不能过于艳丽而喧宾夺主,但又不能过于沉稳而失去非物质文化手工艺绚烂的亮点。所以设计者采用以中灰色渐变到灰白色的中性做为整体背景色彩定位,既突出石雕展品立体感又体现了展品的色彩感。在展标标题字体选择上运用了粗宋体字。宋体字为早期雕版印刷所采用的字体,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所以使用它即简明大方又不失传统感。

(三)构想配合展品表达的方式:在展版设计上采用竖条型背板,为了避免与展品的展示造成视觉上的直接重叠冲突,背版进行了与展品的错位展示。石雕小件居多,在展示时细节中的精美之处难以观赏,展版内容设计形式上采用展品精美之处局部放大使观众能更清楚的欣赏到细节。

二、展览的视觉传达设计统一性

展览中除了展标、前言、说明牌的视觉传达设计统一性,还需要展览导向牌设计,开幕式背景设计,宣传海报设计以及纸质平面宣传手册等视觉元素统一性设计制作;这些视觉传达设计都是以遵照展览平面设计所确定下来的色调和字体定位、形式艺术手法等为依托进行视觉统一性设计;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出一套临时展览独立的视觉识别系统。

如《故宫珍宝——清皇家御用金银器特展》中的平面设计为例;展览的展品都是出自故宫精选出的极具代表性的器物,具有极高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瑰宝;这些皇宫的御用珍品,老百姓自然不可亲近,也颇具神秘感。主题就必须围绕着它来展开设计,色彩上以暗红色为基本色调定位,在设计展标创意运用了故宫带有琉璃瓦屋檐外墙做为主图,直观的反映出了故宫皇家珍品难得一见的题意。本次特展由三个内容部分组成:礼仪用器、宴飨用器、宫妆用品,所以展版以暗红为基准色,配合以暗蓝色调、暗紫为分类的三个底色,一是为切合三个分类内容,二是运用深色调的底色来增强对比度,衬托出金银器的质感。展板与展板之间相互连接以达到展示的整体性,增强皇家御用品的宏大感。在画面中将器物局部放大,使之器物的精细纹样展现无遗,观众可更好的近距离地观赏这些展品,可窥见宫廷皇室的奢华生活,了解古代工匠巧夺天工的精湛技艺,领悟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在导向牌设计中采用故宫宫殿的正面建筑作为要素,把天空处理成故宫墙壁暗红色的基色,使之在设计上有统一感。在纸质平面宣传手册中封面设计与导向牌的设计形式相统一,内页中着重体现精美展品图片,在封底里运用了整幅的皇帝画像。展览的户外海报是重要的对外展示宣传,观众在未看展览之前是先通过海报得到展览信息得。所以海报设计上也是同样根据展览内容,兼顾整体色彩定位,在故宫珍宝展的宣传海报设计也同时运用了清皇帝画像和故宫围墙做为元素,适当缩小了标题文字,突出图形更直观的传达给观众展览主题信息。(图2)

三、关注观众的视觉感受

关注观众的视觉习惯主要包括观看层次习惯、距离习惯、明暗色彩习惯。注重观众的视觉习惯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一)平面展板的层次感受

观众在观看展览的一组或一个版面中通常习惯是以顺时针视觉流程顺序来观看,并且会首先关注大字大图,所以设计师需通过点、线、面、色彩最佳结合进行整体布局设计,当内容复杂繁多时设计师必须要整理清楚分类,在大分类中体现小分类,归纳错落有致,单纯又不失变化,即主要的、次要的、再次之的内容,进行不同手法设计,以求突出重点的主要的,按次级分层关注。特别注意的是应避免为了注重平面设计视觉效果至上而忽略了内容设计在整体布局中的关系,从而导致展示内容时左时右的分类穿插,前后内容跳跃,使观众在观看顺序上混淆不清。

(二)平面展板的距离感受

博物馆展示中的平面设计和通常广告平面设计有所不同,博物馆陈列展示物品和展板基本上和观众都一定的距离空间,在设计时必须要照顾到展示距离对于观众观看的视觉影响。首先就是字体大小距离适应,如展品说明牌、展板的字体大小设置等问题;其次图片大小距离的适应,一般来说大图放置在离视平线较高的上部,小图应该放置在视平线周围的地方,以便于更舒适将信息传达给观众。

(三)平面展板的明暗度和色彩纯度感受

通常展品背墙有展板展示,展板画面的明暗度和色彩纯度的把握即要照顾到与展品效果又要考虑到整体环境关系,同时配合灯光明暗度。通常情况展版只能作为背景衬托为用,那么展版给予观众视觉传达上就不应不过于突兀,应以弱化和谐的处理或不可超过展示品本身的视觉呈现感为妥。

结语

传统工艺展览范文第4篇

 

关键词:策展、策展针对性、有效性

我一直以为策展人与艺术家在对待艺术的态度、思路与方法论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艺术家个人在创作上无论是“为人生而艺术”,还是“为艺术而艺术”,大致都是对传统文化、当代文化的立场与态度的显现,并结合历史、社会文化的资源与自身的处境,以及个人的成长经验与生存记忆,在艺术表现上寻求一个切入点,也就是文化的、现实的针对性,并利用不同的媒介材料和语言方式,言说他的思考,他的追求,他的判断,他的情感等等。艺术家是通过一种视觉的样式来给予展示的自我,而题材媒介材料语言方式的选择只是为所言说的观念更为贴切与充分而已。或者说,艺术家通过个人认知的个性化方式表达对世界和人自身的看法。策展人其实也是面对纷繁的历史、当代文化,艺术家的创作分析,乃至个人的考察、思考、研究的范畴,试图通过展览的主题、策展的理念和展览本身,包括撰写的展览论文、画册文本的编辑等等,提示出策展人对艺术对文化的一种观点。只不过策展人的认知是通过他策划的一个展览来给予支撑和呈现的,而这个或者是个展或者是联展的展览又是由艺术家的若干作品来构成的。也就是说展览本身是策展人“创作”的一件“作品”。记得老栗与徐冰的一次对话中,老栗说徐冰跻身于西方艺术系统只不过是在西式大餐中的一碟春卷,徐冰反诘道:你也是吧。可以看出艺术家与策展人、批评家的身份、位置基本如此。这也是中国当代艺术中有许多艺术家、批评家、策展人之间不断转换身份而出现的现象。当然,还是略有区别。艺术家可以只对自己的创作和作品负责,尽管还需要与评论家,策展人、画廊、藏家等等打交道时的策略考虑,但艺术家不必像以往那种仅依靠画廊的推介,因为现在艺术家发展的渠道与机会亦是多种多样。而策展人需要忙活的就更多一些,他所面对的问题和头绪更复杂,包括:经费的筹集、展览场地的落实、艺术家作品与方案的调整、各位艺术家作品摆放的协调、展览的整体布置、画册的编辑、宣传的推广,甚至与布展工人、运输、保险公司的纠缠等等。但凡是一位真正策展人对其中的艰辛应该是很有体验和认同的。从这个角度说来,我羡慕艺术家,因为他尽可以以一种个人的方式来把握自己的创作。如果用一个也许不算恰当的比喻,艺术家像是电影中的演员,把角色演好即可,而策展人更像是拍摄电影的导演,需要对影片进行整体把握。

之所以策展人受到追捧,那是因为策展人掌握着一定的话语权,这个话语权与他的学养、造诣、学术判断和工作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也与他的人脉储备以及给艺术家造就的机会有关联。他邀请谁来参展意味着某种学术的商业的机会的来临。而艺术家创作的作品出路,就是发表、展示和收藏,这是不言而喻的功利性目的。所以,艺术家总是趋之若骛地围绕在策展人的周围,而策展人在江湖中各立山头,也就造成在中国当代艺术语境中的策展行当充斥着各种“垃圾”展览,或许一些所谓的策展人就是这些垃圾的制造者。近年来中国艺术展览策划状况鱼龙混杂,尤其是艺术市场的火爆导致了艺术江湖尔虞我诈的博弈。这个江湖当然包括展览和策划。在金融危机到来之前,每当好的季节或周末或有大的艺术活动之际,各种展览信息铺天盖地,人人都感叹展览频繁,以至于都感到看不过来的厌烦。展览和策展人的泛滥更像是一场艺术大跃进,而静下心来仔细回顾,却又没有什么印象深刻的好展览,或许真正深入探讨问题的学术型的,并值得进一步思考的展览,在良莠不齐之中相互抵消而难以脱颖而出,如同我们混乱的艺术市场一样泥沙俱下,滥竽充数。

传统工艺展览范文第5篇

刘政德(湖北雕塑家) 发展本民族的雕塑艺术,是有别于跟从西方道路的一条重要途径。湖北地区拥有灿烂辉煌的楚文化,有这样的文化资源,就应该设法利用它,我们可以站在前人的文化高峰上继承湖北特点、创造令湖北人骄傲的雕塑作品。艺术本身具有地域性,湖北雕塑家的责任就是传播这种地域性带来的美。如果致力于这一方面并作出成绩,我们的作品将对世界雕塑产生重要影响。这是我通过实践得来的一些想法,可能只是一个基点,有待于理论上的提高。

朱达诚(香港艺术公社董事会主席) 以前说学雕塑一定要有素描基础,美术基础,但是到了黄陂这些说法被打破了。农民没有美术的基本功,但雕塑仍然可以做得好,而且形神兼备。在当时特殊的情况下,专业的工作者与工农兵的方法相结合,尤其与农民的方法相结合,它能够在短短的几个月里把人物的基本造型、喜怒哀乐描绘得非常清晰。这是一条很值得总结的路子,尤其是在教学方法上,如何能够把这么多的内容浓缩在短时间里进行消化?再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由发挥。对我们是采取否定的态度,但是走到工农兵中间去,知识分子向农民学习,将知识与农民经验结合在一起,却非常有意义,不能全面的否定。

殷双喜(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展览的题目是“回顾与展望”,湖北首创先河地对自己的雕塑史做了一次回顾,但是在肯定此次展览的同时,我也发现了几处问题。第一,我们的研究工作做的不够。在座的艺术家的水准和应有的知名度是不对称的。我希望艺术史系培养人才要术业有专攻,招收专门的湖北雕塑史研究生。自己的传统需要得到自己的重视和研究,一个地区的艺术发展不是孤立的,是综合的生态。第二,我昨天又参观了湖北省博物馆,有种透不过气的感觉,因为在前辈创造的作品面前,我感觉到现在的艺术与他们差距太大了。湖北、湖南的楚文化一直延续到今天,文化传统是艺术走向现代的营养与基础。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有困惑,传统是好的,但是如何来完成现代的转换?是否能很好的完成转换?传统楚文化里的器具,方圆结合、刚柔相济,局部的丰富与整体的统一相结合,达到高度的完美。这不是一个符号和风格就能说明的,关键在于对审美形式和规律的研究。

当代艺术的形态越来越向空间与材料转换,对雕塑概念的理解也应该扩大。当代艺术的“四大天王”纷纷向雕塑转型,复制自己的作品,把平面绘画变成了雕塑形态。这虽然只是产品的延伸与开发,但是他们注意到大型空间里雕塑的材料对空间的占用。所以雕塑家在今天是真正具有当代语言形态的艺术家,而我们在这一块的研究也应该更加开阔,要互动,不仅是远观,还要拓展思路,让空间的整体形态得以呈现。

范伟民((《雕塑》杂志社社长)) 这次来到湖北,看到博物馆的漆器,让我感受到了楚文化的博大精深。湖北雕塑艺术展所要做的正是把这个传统挖出来。我看到主办方的研究者们在黄陂雕塑上下了很大功夫,这种努力值得钦佩和肯定。但我想,湖北有更久远的历史和传统。黄陂雕塑的手艺勃兴于清朝末年,距今也不过150年。而代表楚文化的漆器,它可是有两千多年的传统。如何从这种深厚的传统中提取出更有价值的文化精神,应该是我们艺术家、理论家面临的迫切问题。湖北美院希望树立自身的特色,这可以是一个切入点。在这样的时代下我们如何体现出艺术的地域特点和传统价值?现在一种倾向是重观念,轻工艺,认为注入一些民族元素就可以体现这种特色。我觉得这是很大的误区。文化精神需要物质材料作为载体,这个载体不仅是那些表象符号,更是多年来积淀起来的工艺传统。工艺如何发展,工艺如何演变?离开这种探索性的工艺精神,谈民族传统只能是空中阁楼。湖北的艺术家现在有意识地想融入楚文化的深层精神,创作手法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很有锐意进取的姿态,但我想,前人不懈探求的工艺精神更是需要重新挖掘,今后也需要把作品体现得更加完整、完美。只有这种完美的艺术作品,观众看起来才会喜欢甚至愿意收藏,这样我们的雕塑家才能在市场中检验自身的艺术价值。

唐尧(《中国雕塑》副主编) 我谈两个最大的感触与收获:第一,这次展览让我第一次非常完整地看到湖北雕塑的来龙去脉。在此之前对湖北的雕塑概念非常模糊,现在看到这些作品呈现在眼前,收获非常大。第二,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到湖北雕塑的质感。质感分成两方面:一方面是湖北美术学院传统中法苏的血统通过黄陂的农民泥塑,在特定的历史时代中产生了一次非常奇妙的融汇,其间的艺术风格、价值取向的直接性与生动性形成了湖北的传统之一。另一方面则是器物感,比如刘政德先生做的寓言雕塑,在语言的处理上就非常到位,所有细节上都能够感觉到从器物当中所寻找到本体的语言探索。傅中望老师对于器物造型的感觉完全进入了他创作的潜意识当中,通过这个展览,我试图想从当中找到一些语言上具有特质的地方:我们怎样站在较高的起点,继承自己的文化?

展望(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 我意识到的第一个问题是,要吸引全世界的年轻人来研究中国的文化,不能光靠古文明,须把文明不断地花样翻新。第二,这次展览还给我们提出了一系列非常好的问题:到底什么是地域性艺术?什么是国际性的艺术?如何来看待两者的区别?湖北是否会因为受楚文化的影响而加了一个紧箍咒,无法去创造?但如果没有湖北特征、全部国际化,面对多元的世界文明,我们自身如何更新、让自己的文明变成一个现代文明?这是一种矛盾。

姜杰(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 每次看老先生的作品,听老先生讲他们曾经的经历都觉得特别感动。一个人的作品之所以成立,都是与所处的年代、所经历的事有很大的联系。传承是非常重要的,我年轻的时候会有叛逆感,总觉得西方的东西更有吸引力,但现在觉得身边的东西更吸引我,因为那是自己身边的一部分。这次展览让我比较集中地看到了湖北年轻的艺术家的作品,也感觉很多艺术家做得非常好。

郝京平(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这次展览让我想起黄陂农民泥塑,尤其是好多作者做出了很多好的作品,让我感触很大,可以说黄陂农民泥塑培养了一大批人。值得总结的几点:第一,专业工作者如何做到普及工作,不仅当时需要,今后也是需要的。第二,美术教学方面的经验值得总结。项金国、傅中望、陈育村他们三人的作品都很有特点,这一方面与各个艺术院校的培养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黄陂农民泥塑这段经历起到了比较大的作用,并且对他们的学术有了很深的影响。

白家峰(《艺术当代》)编辑 第一,最近来武汉三次,感觉这里的主场意识越来越明显了。把“主场意识”真正的转化为对湖北雕塑创作的一种生态带动和对活动氛围(包括经营性的空间)等等的带动。这是今后进一步深入的工作。第二,我们把传统归纳到楚文化的范畴里。一是因 为大家在这里面寻找文化的认同感,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寻找文化的合理性。但如果把传统单一归为“楚文化”的大框里,会使我们的阐释与对作品的理解存在概念化。当然,无论是武汉还是湖北,作为地域性特征的楚文化是一种背景,我们要把历史传统的文脉与现代生态的文化融合起来。

刘春冰(湖北省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 “回顾与展望”作为展览名称,意为对历史与未来的探讨。我看到了不同形态和不同时空的雕塑,感觉造型方式的变化非常大,但不管如何变化都是在写实、表现、抽象这三个领域里巡回、融合。第一代的雕塑家主要以“主题性创作”为主,这也是当时时代所需要的,比如说黄陂的泥塑,就是那个时代所需要的形式。

项金国(湖北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 楚文化如何转化为现代的文化,这是一个大课题,一个涉及到地域性的问题。上海的“海派”,广东的“岭南画派”、西安的“黄土画派”都是地域文化的表现,但实践者运用传统文化的时候往往容易走上模仿、引用符号的道路。1990年,我和傅中望开始做楚文化游览区的公共艺术,用了五、六年的时间,借此机会也遍读楚文化的著作,得出一个结论:楚文化是一种精神,而不仅仪是造型。楚文化浪漫、唯美,与黄河流域厚重、庞大、浑厚不同,它讲究飞动、灵巧、精致,又不失滓厚与博大。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的转换要领会其精神,不能流于形式。如今,年轻艺术家身上已看不到文化的地域性特点。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让他们接触到的信息、的方式不是看文本。和学生谈创作,需要仔细琢磨他们的生活方式,否则无法与他们对话。同样,艺术的发展也不能有规定动作,湖北的楚文化如果和体育比赛一样有规定动作,那艺术就无从谈起了。我想国际化、全球化与地域特点、文化个性应该是一种自然的形成。

沈伟(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教授) 关于湖北艺术的特点和资源优势。湖北的研讨会上有两个词出现频率很高:“楚文化”和“当代艺术”,前者是“传统”问题,但我们―直是象征性的谈,没有实属性的探究。因为要说到地域的特点,但又无法归纳出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所以就找现成的源头,即“楚文化”,但“楚文化”存在于博物馆,存在于考古学和文化研究,是能看不能摸的,与现实的距离很大。在艺术创作中,它不是可以直接转化的形态,而只是起间接作用的精神回响。实际上,越是把“楚文化”当做我们的传统,就越说明我们没有现实意义上的传统。正因为如此,武汉有了做当代艺术的优势:没有传统观念的约束,没有具体的趋同点,没有地方画派的凝结力,因此做艺术的方式和面貌极其多样,也显得想象力丰富。但要把想象力丰富认为就是楚文化传统、就是楚国浪漫精神,那就有些滑稽了。所以对地方文化我们需要更深一层的认知才会把资源运用得更好。雕塑发展至今,已不仅仅是纯艺术的雕塑,更多的是与生活空间联系在一起的城市景观和公共艺术,因此当代雕塑总被认为是一种反映了国际化语言的当代艺术形式,能够被绝大多数人所接受。当代艺术是不是等同于国际化的语言?我持怀疑的态度。改革开放之初,有一股学习“世界语”的热潮,真以为世界大同了,但今天呢,说英语的仍是英语,说汉语的仍是汉语,这就是文化,没道理可讲的。果真有国际化的语言,那也只是为了一般流的方便,真正有语言魅力的,还是方言。

孙绍群(湖北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 第一,这次“回顾与展望”的展览的使命是让年轻一代看到前辈是如何走过来的,以及将来往下一步怎么走。第二,辐射广、成就大。所谓的“辐射广”,比如朱达诚先生往来于香港和湖北,每每和大家交流各方的状态与感受。还有史金淞和在北京的很大一批朋友正在努力改变着自己的艺术创作与生存环境。第三,创作多元化、后劲足。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年轻一辈题材的多样性、广泛性上。在一个广泛、开放、多元的大格局下还是有很多沉淀下来的思想,尽管不成熟、不厚重,但这样的特点意味着将来有很大的后劲。

张卫(湖北羹术学院雕塑系教授) 我们应该进行更多个案的分析与总结,不应该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概念性标签,比如说是否要楚文化。艺术实践者还应以实践为主,至于上升到某种概念和理论高度是理论家需要做的事。这么多年一路走来,有非常多的方面值得总结,无论是教学、创作,还是思想、观念,大量个案的分析是最好的途径,可以从中找出规律性。

张松涛(湖北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 湖北对外的信息没有北京那样发达,我们的学生在这方面的条件相对要差一些。我的主业是教书,对于雕塑毕业生每年的创作如何继承传统、引入当代的精髓这…方面有非常多的困惑。希望从这里走出去的像史金淞老师这么优秀的雕塑家,以后能和我们的学生多做这样交流。

孙振华 今天研讨会发言的内容可以归纳为五方面:一、传统问题。有些专家与老先生谈到了传统于我们今天的重要性,如何很好的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传承、创造与发扬;同时也有一些老师谈到了传统的丰富非单一性,每个人接受传统一定是与当代生活有关的,应该把传统放在与当代并列的概念上来看待其真实性与有效性;有老师提到了在传统问题上的个人选择性。二、地域文化。具体落实到湖北就是楚文化的问题,我归纳为两方面:①谈楚文化、谈湖北的地域性一定要对湖北人的性格有所了解,把作品同这个地域生活的人联系起来。②把地域性物质化,最后落到形式的分析上。比如说谈到楚文化造型上的特点、楚文化的器物感对雕塑创作中的影响,及其在今天所留下的痕迹等等。三、今天的研讨涉及到很多珍贵的史料。站在当代文化的角度来将民族文化的建立、中国现代化转型的需求联系起来看,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四、在对个案的分析方面,老先生谈到了刘政德的作品,年轻的雕塑家谈到了史金淞的作品。这使我们的研时更加丰富,对个体作品的分析有点有面,有利于我们对展览的认识、对雕塑历史发展脉络的认识以及对我们优势的认识。五、此次研讨会很客观。通过展览我们看到湖北的雕塑艺术,特别是在年轻雕塑家身上不够成熟、完善的地方。具体来说有几方面:①制作上还不够精致。②随意性比较大,玩的成分居多,用心的投入不够,所以造成了经典性不强。③特邀的专家对青年雕塑家将来如何创作、如何展览、如何在材料的空间应用上更上一层楼提出了很好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