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统工艺制作

传统工艺制作

传统工艺制作

传统工艺制作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学校艺术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和内容,美的欣赏和创造是“美育”的主要内涵,中小学手工制作艺术课程则是最适合中小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最佳素材。中国的手工制作艺术课程不应是“某国模式”的生搬硬套,而应是吸取了西方先进教育理念.以及西方基础美术教育实践经验下的以中国传统资源为主要素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手工制怍艺术课程。同时就手工制作艺术课程开发与教学的方法进行探讨,并制定手工制作艺术课程开发的一般原则与教学方法.提出课程开设构想与课程架构。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等场合多次强调指出:“知识、创新意识对于我们二十一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要树立全的创新意识”。而艺术教育能促进形象思维发展,促进左右大脑均衡发展,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最佳方法。

手工制作艺术是一种充分调动人的手、眼、大脑协调合作,在三维空间进行的物质创造活动,通过对人的生理刺激,激发大脑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交叉活动,发掘创造潜力培养创造能力,是青少年“创造能力”培养的最佳手段。展望未来十年中国基础美术教育,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下,为完成“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教学目标,被西方发达国家基础美术教育普遍接受和采用的,能很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造能力的“手工制作艺术课程”势必成为我国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主干课程。

1、中国特色的手工制作艺术课程

中国的手工制作艺术课程不应是“日本模式”或是“美国模式”的生搬硬套,而应是吸取了西方“创造表现主义(creativity)等美术教育理念,以及西方基础美术教育实践经验下的以中国资源为主要素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手工制作艺术课程,实现“以美术为中心,兼顾学生个性发展,对之施行审美等一系列显示美术独特属性的教育,使学生能力获得提高,内在品质得到完善的美术教育目的。为此我们应当在以传统工艺美术为素材的手工制作艺术课程开发以及中小学手工制作艺术课程教学等二个方面进行探索,以尽快形成中国特色的基础美术教育体系,全面配合素质教育的推行。

1.1 以传统工艺美术为素材的中小学手工制作艺术课程开发

①适应性适应中小学不同年级的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条件

②易学性简单易学、对工具要求不高且易出效果

③地域性一本地区特色民间艺术

④创造性一学习造物过程,使学生理解“创新”是前进的动力

以民间艺术为素材开发中小学学校手工制作艺术课程,一方面学生可通过手工制作艺术课程的学习启发心智、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学习本民族、本地区的民间艺术,激发学生对民族艺术的兴趣,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热爱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同时把民间艺术引入中小学学校课堂,使之成为中小学手工制作艺术课程,从根本上重新唤起民间艺术并注入新的艺术生命,使之成为我们现代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使祖国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通过中小学美术教育得以传承发扬。

[1]

在引入“民间艺术”作为中小学手工制作艺术课程时,应当重视课程的教学方法手工制作艺术的教学,教师必须手工演示作品的制作过程,通过口说手示的方式传授技艺,学生则在动手制作以及贯穿始终的大脑形象思维过程中,同时得到手、眼、脑的协调训练。但是这种传统手工制作艺术课程教学方法,与中小学生上“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及中小学课时少之fR]有着较难调和的矛盾,幸好现代技术在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技术上的高度发达和普及,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解决矛盾的丰富教学手段和先进的多媒体平台,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手工制作艺术课程教学中的普遍运用,将必然起到提高课程教学效率,扩大课程知识容量,吸引学生学习民间艺术的兴趣的作用。为取得手工制作艺术课程满意的教学效果,教育部门应当协调优秀中小学美术教师、高校美术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及现代教育技术专家共同携手合作,研究中小学手工制作艺术课程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的教学,并解决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①提高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的硬件条件,特别是广大的中小学校的电化技术装备。

②协调美术教学、科研及技术等方面的专家,合作进行手工制作艺术课程课件研发,为中小学手工制作艺术课程提供多媒体软件。

③在高校美术教育专业的教学中,应通过引入“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课件制作”等课程,培养具备现代教育技术与手工制作艺术课程教学的新型中小学艺术教育人才。

2、培养新一代具有创新精神的中小学美术教育人才

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直接为中小学输送艺术教育人才,尽管不处于中小学艺术教育第一线,但实际上是整个美术教育改革链条中的最重要环节,是美术教育改革的发动机。艺术教育改革从本质上来说是教育理念和教育者观念上的转变与更新,高师美术教育责任重大,理应是艺术教改的急先锋。我们应当积极调整教育方向,摈弃陈腐观念和以“纯美术”基础教学为主导的陈旧教学模式,更新观念,培养新一代具有创新精神的中小学美术教育人才,配合教育部艺术教育改革。高师美术教育改革必须重新审视我们多年来的办学理念,必须要有革新旧有美术教育秩序的勇气和气概。

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应率先调整课程结构,并对手工制作艺术课程进行全方位的研究首先,应从发掘整理本地域乡土民间艺术人手,精拣手工制作课程素材,把本地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工艺美术改造成师范美术教育课程,并形成均衡合理的手工制作艺术课程群结梅其次,应投入力量研究手工制作艺术的“课程开发”与“课程教学法”。中国的传统民间工艺美术丰富多彩、资源十分丰厚,把这些课程都导入高校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无论是课时安排、师资人才、教学设施、还是课程结构显然是现行高校美术教育专业当前不可能做到的,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教会学生“民间工艺美术”课程开发和教学的方法,即给学生一把开启祖国传统民间工艺美术大门的“万能钥匙”,而不是一大串钥匙。同时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应该在成功的教学实践基础上,在新课程开发设置与教学等方面积极并配合中小学手工艺术课程的创立与教学,并为中小学美术教学提供高素质和具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中小学美术教育人才。

传统工艺制作范文第2篇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传统工艺美术,是指百年以上,历史悠久,技艺精湛,世代相传,有完整的工艺流程,采用天然原材料制作,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在国内外享有声誉的手工艺品种和技艺。

第三条国家对传统工艺美术品种和技艺实行保护、发展、提高的方针。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工作的领导,采取有效措施,扶持和促进本地区传统工艺美术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第四条国务院负责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工作的部门负责全国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工作。

第五条国家对传统工艺美术品种和技艺实行认定制度。符合本条例第二条规定条件的工艺美术品种和技艺,依照本条例的规定认定为传统工艺美术品种和技艺。

第六条传统工艺美术品种和技艺,由国务院负责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工作的部门聘请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国务院负责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工作的部门根据评审委员会的评审结论,予以认定和公布。

第七条制作传统工艺美术产品的企业和个人,可以向当地县级人民政府负责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工作的部门提出要求保护的品种和技艺的申请,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工作的部门推荐。

第八条申请认定传统工艺美术品种和技艺的企业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务院负责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工作的部门的规定,提交完整、详实的资料。

第九条国家对认定的传统工艺美术技艺采取下列保护措施:

(-)搜集、整理、建立档案;

(二)征集、收藏优秀代表作品;

(三)对其工艺技术秘密确定密级,依法实施保密;

(四)资助研究,培养人才。

第十条传统工艺美术品种中的卓越作品,经国务院负责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工作的部门聘请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后,由国务院负责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工作的部门命名为中国工艺美术珍品(以下简称珍品)。

第十一条国家对珍品采取下列保护措施:

(-)国家征集、收购的珍品由中国工艺美术馆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工艺美术馆、博物馆珍藏。

(二)珍品禁止出口。珍品出国展览必须经国务院负责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工作的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

第十二条符合下列条件并长期从事传统工艺美术制作的人员,经评审委员会评审,国务院负责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工作的部门可以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一)成就卓越,在国内外享有声誉的;

(二)技艺精湛,自成流派的。

第十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单位应当关心和支持工艺美术大师的创作,按照下列规定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一)工艺美术大师所在单位为其设立大师工作室;

(二)工艺美术大师有权在其作品上镌刻姓名。

第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对制作传统工艺美术品种特需的天然原料、材料,应当统筹规划、妥善安排。

第十五条对制作传统工艺美术品种特需的宝石、玉石等珍稀矿种,国家依法加强保护,严禁乱采滥挖。

第十六条国家鼓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采取必要措施,发掘和抢救传统工艺美术技艺,征集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培养传统工艺美术技艺人才,资助传统工艺美术科学研究。

第十七条对于制作经济效益不高、艺术价值很高并且面临失传的工艺美术品种的企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必要措施,给予扶持和帮助。

第十八条制作传统工艺美术产品的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传统工艺美术技艺的保护或者保密制度,切实加强对传统工艺美术技艺的管理。

从事传统工艺美术产品制作的人员,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泄露在制作传统工艺美术产品过程中知悉的技术秘密和其他商业秘密。

第十九条国家对在继承、保护、发展传统工艺美术事业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二十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关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窃取或者泄露传统工艺美术技艺秘密的;

(二)非法开采用于制作传统工艺美术品的珍稀矿产资源或者盗卖用于制作传统工艺美术品的珍稀的矿产品的;

(三)私运珍品出境的。

传统工艺制作范文第3篇

(厦门市集美职业技术学校 福建 厦门 361022)

摘要:我国许多优秀的传统手工技艺由于种种原因,在快速发展的经济浪潮中逐渐被人们忽视、淡忘,许多手工技艺已濒临失传,技艺传承形势严峻。在重视、传承传统优秀手工技艺的过程中,中职学校在传统手工技艺人才的培养、传统手工技艺的文化传承、手工技术的提升、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四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优秀传统手工技艺;中职学校;传承;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9-0148-03

作者简介:高爱民(1970—),女,福建漳州人,硕士,厦门市集美职业技术学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中职语文教学。

长期以来,中华民族以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孕育了各地品种繁多、形式多样的手工技艺。这些久经历史岁月的考验,经世世代代能工巧匠之手一点点积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传统手工技艺已成为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许多传统手工技艺因其选材独特、构思巧妙、技艺精湛,成为中华民族的国粹,如景泰蓝、四大刺绣、旗袍等。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与时间的推移,许多传统手工技艺逐渐式微,被人淡忘,甚至消亡。如何让优秀的传统手工技艺得以传承下去,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芒,这些问题值得大家探讨。

传统手工技艺的发展现状令人堪忧

随着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许多传统手工技艺跟不上时展的步伐,大部分传统手工艺产品生产规模小、经营方式落后、效率不高,手工制作的方法已逐渐被机械化、规范化、标准化所替代,导致许多传统手工艺企业的生存成了问题,手工艺者下岗、转行现象严重。尤其是许多人追求的不再是技术的精湛或作品的独特性,而是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在巨大的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人们沉不下心来学习研究、精雕细刻,而是一味降低成本,导致量多质次,更阻碍了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此外,随着那些担负着传承重任的老艺人年龄的增大,后继乏人,许多绝技都已少人知晓,极有可能“人亡技绝”。一份调查数据显示,1979年以来,被国家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的204人,到2005年仍健在的仅有147位。“大师”减多增少的趋势,使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形势堪忧。如果再不重视这些古老技艺的传承,我们祖祖辈辈积累下来的那些优秀传统手工技艺在不远的将来会成为“古董”艺术,后人只能瞻仰而无从继承。

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教育势在必行

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困境已引发职业教育界与行业人士的强烈危机感。经过有志之士的奔走呼告,极力抢救,传统手工技艺渐渐走进社会大众的视野,并在大家的努力下出现了少许的回归。少数民族较多的省份在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方面已走在沿海各省的前面。现在经济发达的沿海省市也开始行动起来,由政府牵头,尝试出台了一些扶持传统手工艺行业的优惠政策,这无疑是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与发展的福音,由此必将带动各地对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重视。

但是,对于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无论是社会上的盈利性机构还是非盈利的培训单位,多是采用临时、短期快速培训的方式,目的在于解决社会富余劳动力的再就业问题,或是为了满足特定人群对传统手工技艺的兴趣与爱好,这些做法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传承。无论哪门手艺,都需要长时间、系统地学习与训练,经过长期不断的摸索与熏陶、继承与发扬,最终才能形成个性鲜明、具有代表性、有一定内涵的手工技艺产品。如福建省福州的寿山石雕、脱胎漆器,莆田的红木家具,泉州的惠安石雕、影雕、提线木偶,厦门的珠绣、漆线雕,漳州的掌上木偶,闽南地区的宗教、戏曲服饰制作等等,这些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均经过了几百年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各自一套系统而严谨的制作流程与技术要求,绝非经短时间的培训就能掌握的。

职业院校的教育者也意识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艺术传承不能就此淹没在经济大潮中,他们开始行动起来,把研究、学习、传承传统手工技艺当作己任,并开始努力推行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教育。各大专院校也纷纷开设了各具特色的手工课程,如手工编织、蜡染、扎染、珠绣、堆绣、绢人、糖人、花草纸、彩陶、银饰制作、石雕等等,并逐渐形成本校的特色专业(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不足。

2013年初,教育部正式批准了首批100所中、高职院校的申请,在公布的《首批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名单》中,有32个省、市、区(包括新疆建设兵团)共计100所学校100个示范专业,结束了各大院校各自为政的局面,使民族文化传承正式进入全国职业教育的示范专业建设行列。福建省有5所大、中专院校的5个专业成为示范专业点。

中职学校在传承传统手工技艺中的作用

首先,有利于传统手工技艺人才的培养。中职学校在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中所起的作用不同于大专院校。大专院校重在系统研究传统手工技艺的历史渊源与技艺发展情况,偏重学术研究。中职学校的主要任务在于技艺上的继承,即专门学习、掌握某项传统手工技艺,重在实操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在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与人才的培养方面更实用、更有效,正好与大专院校起到互补的作用。中职学校开设特色手工课程,可改变传统的“师徒式”一对一的教授方式,使传统手工技艺的教学正规化、规模化,一届毕业生少则二三十人,多则可达近百人,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传统“师徒式”人才培养数量少的局限,为传统手工技艺传承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其次,有利于传统手工技艺的文化传承。传统的“师徒式”传授方式主要靠口耳相传,很难积累系统的实物、文字、图像等有形可查的资料,工艺技术容易失传。中职学校在设置专业或课程时,可不断积累有关工艺的各种文字、图像及实物资料,并通过整理历史文献、采集实物、口述资料等形式,对传统手工技艺进行提炼升华,使传统手工技艺从个体化的手艺转化为系统性的知识和技能,提升传统手工技艺的整体水平。同时,通过资料、教材等形式将这些手工艺知识和技能详细记录下来,可使传统手工技艺得以文字的形式流传下来,易于后世学习,也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造有利的条件。

再次,有利于促进传统手工技艺的技术提升。传统手工技艺要发展,离不开继承与技术革新。许多传统手工技艺日渐走向没落,一方面,是因人才培养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由于技术落后、产品不符合市场需求。中职学校为了扩大教学规模,提高教学质量,在课程设置上要求教学内容丰富多样,这就间接地对教师的技艺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所传授的技艺不仅应是对传统技艺的继承,更要适应当今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学习实际,并要为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这样的做法势必促使教师不断改进、完善原有的技术,丰富产品的种类,使学生既能掌握传统手工技艺,又能贴近生活,从而促进传统手工技艺的技术革新与提升。

最后,有利于促进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中职学校的任务之一是服务当地经济发展。学校围绕当地紧缺人才设置专业,所设置的特色专业往往与当地的特色经济密切相关。在一般情况下,很多传统手工业是当地的特色经济、特色行业。正规化、规模化的特色手工专业教学不仅可为当地特色行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支持,也可为传统手工技艺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从而促进当地特色经济的发展。

中职学校手工艺课程的教学实施

目前,中职学校开设传统手工课形式多种多样,大部分以兴趣小组、选修课形式出现,除艺术类学校外,其他中职学校的传统的手工艺课无法成为必修课程中的一门。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教学实施上存在很大困难。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我认为可从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确定目标,编制教学计划。根据学校所在区域的传统手工艺,选择一、两个传统手工艺项目作为主要学习目标,所选项目要考虑到可操作性强、地方特色明显、适合中职生学习特点等方面。笔者所在的厦门市有几个传统的、濒临技绝的手工艺,与服装专业相关的如珠绣工艺、掌上木偶与宗教用品等小服饰制作。为了让中职生爱学、肯学、好学、学好,经过一番调研,服装专业最后确定以微型服饰制作为主要学习内容,循序渐进,学习时间为一年,分基本技艺学习、设计与成品制作学习两个阶段。

中职学校在实施教学时先尝试以第二课堂形式引进传统手工艺学习,在教学条件成熟时再把手工艺课纳入正式的课程体系中。笔者所在的中职学校,从2010年开始开设服装手工制作(包括堆绣、贴绣、吉祥结编织、布艺等内容)、闽南手工糕点制作(包括月饼、炸枣、麻薯、甜果等)、手工钥匙打磨等手工艺课程,其中,闽南手工糕点制作已正式编入烹饪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服装专业也开始考虑将珠绣、宗教服装手工制作以选修课的形式纳入服装专业课程体系中,并作为专业特色,力求“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将厦门的传统特色手工技艺发扬光大。

其次,采用小班制的教学模式。传统手工艺课教学因受技术限制,很难以大班形式授课,主要采用小班制形式授课,人数10~15人为宜,地点在理实一体化实训室,配备所需的设备。以服装手工课为例,开始以周六第二课堂形式授课,实行二年后条件成熟,开始尝试以选修课形式进行。课时安排每周4课时连上。一个班15人,配备1~2位手工教师授课,分3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以组长为代表,负责本小组成员学习任务的安排与进度。实训室配备多媒体设备、版桌、烫台、电脑、展示柜及学习必备的专业用具。在实训室里即可完成从设计、打版、制作到成品展示的所有任务。

再次,多途径的师资保障。困扰特色手工艺课程教学实施的问题在于手工艺教师难寻。解决这一问题有几个途径:(1)从民间寻找能工巧匠来校授课。如我校就从社会上找到厦门当地很受欢迎的布艺“手工制作达人”、“面点制作大师”来校兼职,担任手工艺制作课程教师。(2)从行业协会中获取人才资源。如我校从厦门纺织服装行业同业协会聘请到高级版型师来校指导手工打版。(3)借助合作企业的人才优势为学校服务。如聘请企业专业技师和工程师来校授课、进行技术指导或开设讲座。(4)挂靠高校,通过师资培训、开设讲座、来校挂职等形式解决师资缺乏问题。我校服装专业的做法是从社会上聘请能工巧匠做为长期的兼职教师,同时安排本校教师通过外出培训、跟班学习的方式,培养出自己的手工课教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师资不足的问题。通过三年来的努力,我校的手工教师基本上能承担服装手工制作基本技术的教学任务。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职学校的特色专业将会使各地的传统手工技艺重现艺术生命,重新走进文化艺术殿堂,让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再次感受“中国元素”神奇瑰丽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浙江省中职传统特色专业情况介绍[EB/OL].(2013-05-24).http://edu.zjol.com.cn/05edu/system/2013/05/24/019359508.shtml.

[2]邱春林.传统工艺美术人才的培养[N].中国文化报,2013-03-24(8).

传统工艺制作范文第4篇

关键词:工艺美术;发展;建议

一、传统工艺的特点

传统工艺是从古时候经过不知多少代人的传承而保留下来的手工艺与智慧的结晶,彰显了不同时期人们对艺术的表现方式和表现特点。它既是工艺美术的一种表现形式,但又摈弃了华而不实的宫廷艺术特点,具有实用性,同时蕴含了中国文化的精粹。我国的传统工艺具备三大特征:地域性、审美性、人文性。中国地域辽阔,山河遍布,不同的地区受环境影响,形成了不同的艺术认识,传统工艺美术对于美的追求和理解也各不相同。就拿刺绣来说,苏绣讲究的“巧”,花草虫鱼、形形人物在苏绣上都栩栩如生,针法精致,图案构思奇巧,色彩鲜艳。湘绣讲究的是“真”,湘绣以人物画为主,用硬缎、透明纱等材质,色彩鲜明,构图严谨,人物如同跃然“绣”上。古代的人总是对美好的事物充满了向往,他们讲他们的美好的愿望赋予工艺美术品上,因此表现上总是与欢乐、喜庆相联系,所做的工艺品总能表现热烈、激荡、欢悦的情怀。同时古时候的工艺美术品是以用为主,不像今日很多只是为了收藏,因此在创作上古人往往制作的较为美观。传统工艺美术品的制作常常在背后寄托了艺人的情感,因此传统工艺品的材质、工艺、艺术功能和艺术装饰上都与现今的机械化制作有很大的不同。它们表现了更多的个人气息。

二、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基础

文化的形成受历史和环境的影响,不同的历史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因此民族智慧、民族风土人情等诸多因素会形成特定的民族精神。艺术来源于生活,工艺美术也生根于民间生活。这种工艺美术既是维持物质生活的需求,又是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前者是基本的满足,后者是在前者基础上的进一步充实,在产品的实用性特性上,发挥工艺美术品的艺术价值。从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来看,艺术总是从简单走向复杂,从单一发展到多样,实用向艺术转变。

三、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建议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虽然历史悠久,但是纵观其发展历程,诸多创新发展与辉煌成就仅在中国古代得以呈现。由于中国工业社会的发展,农村日益城镇化,使传统工艺美术在农村和城市的夹缝中畸形生存,有些品种由于没有得到及时保护而消亡。传统工艺美术呈现出两种情况:一种是传统工艺美术作品被商品化和批量复制成了城市人们的欣赏品。另一种情况是传统工艺美术直接提取了民间艺术中可供欣赏的一部分,以欣赏的眼光把玩它。这两种情况无疑都把传统工艺美术的创造环境和创造者抛在了一边,使脱离了民间的“民间艺人”进行的批量制作的作品失去了活力、吸引力。对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发展有以下几点建议:

1、传统工艺美术的优势发挥

传统工艺美术同工业工艺相比,具有成本低、取材方便、无污染的特色。这些特点都是现代社会所注重的,同时传统工艺美术的地域性特点也能得到有效发挥,既提高了地方文化特色,又能挽救传统工艺美术,使其传承下去。传统工艺美术如果得到有效的政府和市场引导,能够形成规模化得产业园区,聚集众多高超技艺的手工艺人员。因此与市场和现代化社会特色结合是传统工艺美术发展的方向,要发挥其环保的制作特点,在现代化文化产业规模化的方向中,在产业园中大力发展,接地气,吸客源,必定能让传统工艺美术重新振兴。

2、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环境

随着国家逐渐重视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一些相关政策逐渐出台,扶持文化的健康发展。另外国外对工艺美术的发展经验也可以为我国所借鉴,合理的政策指引能够有效促进工艺美术产业的健康发展。但是中国对传统美术工艺的发展还处于开始阶段,包括环境建设、法制建设、制度建设等还不完善,工艺美术行业存在着大量的仿制、伪造现象,既破坏了传统工艺美术的经济市场,又容易挫伤工艺美术创造者的主动性和创造积极性。新产品的开发势头必然会受到波动。国家之后出台过相关法规、条例,对于这些仿制、作假行为进行了有力的法律惩治,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美术工艺创作者的劳动。只有不断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政策引导,传统美术工艺行业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

3、增加传统工艺美素人才培养,添加高科技技术含量

传统工艺美术以人工为主要创作主力,对于几乎靠手工的创作形式,对于技术的传承,相关人才的培养就极其重要。但现今从事这一行业的人才极度凋零,一代代手艺传承的难度大,针对这些问题,培养一批传统工艺美术人才队伍,构建优良的人才传承体系是保护传统美术工艺的首要事情。因此一方面要用较高的政治地位、经济待遇对待传统工艺美术创作大师,另一方面要加快高校工艺美术的教育,系统化、科学化和规模化的培养出一批合格的工艺美术人才后备力量,要鼓励人才不拘泥于旧经验和模式,开拓创新,带来传统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4、走市场经济发展道路

传统工艺美术当前的局面是逐渐收藏化,既脱离了创作本中的实用性,又偏离了宫廷艺术的美术性。为此新的传统工艺美术发展之路应该沿着社会发展之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道路走下去。在新产品、新工艺的创新和自主研发上,要把传统工艺美术的实用性和美学性结合起来发展,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找准传统工艺美术的定位,促进其向着科学的方向转变,延续传统工艺美术的后续动力。现在各行各业在经济领域打的都是品牌战,创建一个成功的品牌对于该产品,以致于对于该行业都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要把传统工艺美术产品品牌化,杜绝假产品市场,立足于发展企业形象,把工业与传统工艺美术相结合,让艺术大家的作品产业化,同时保持产品人文性,既满足产品需求量,又提高产品知名度,有利于产品走的更广,走得更长。

5、搭建船工工艺美术的发展舞台

一个良好的舞台提供给传统工艺美术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良好契机。为此推广传统工艺美术,要充分应用各种平台,借各种机会推广自身特色,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工艺美术,让这份携带者历史传承的文化遗产走向世界。

四、结束语

总之,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行业遇到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盛世,这对传统工艺美术带来说是机遇。我们必须把握这一机遇,才能将承载着民族文化、艺术智慧的传统工艺美术品的光芒、内涵散发出来,才能更好地承载我国优秀文化传统、地域文化发展史谱写辉煌的篇章。

作者:李湘华 单位: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传统工艺制作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古代工匠技艺;传承;紫砂工艺

基金项目:2014年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成果(项目编号:JXTD1403)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1月4日

从宜兴紫砂工艺的发展历史来看,技艺传承在其中起到了主要的作用,也正是通过这种代代相传的方式,才使得紫砂工艺生生不息,并最终实现了转型升级,成为了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随着我国科技水平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的产业和企业的发展重心都十分注重功利,对于文化艺术的发展扶持力度相对欠缺,紫砂这一传统工艺的发展也显得尤为艰难。基于此,本文主要选取宜兴传统紫砂工艺传承发展为例,分析我国古代工匠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一、紫砂工艺发展史简述

(一)传统紫砂壶工艺萌芽期。传统紫砂壶工艺在我国的发展历史悠久,具体的发展源头已无法追溯。就宜兴的紫砂壶传统工艺而言,其萌芽期应该追溯到明代的万历年间,也就是16世纪前。最原始的宜兴紫砂壶应是宜兴羊角山出土的紫砂壶残片。我们从明代出土的宜兴紫砂壶作品来看,主要是瘦树壶。

(二)传统紫砂壶工艺的初创时期。通过搜查史料,传统紫砂壶工艺的初创时期应该在万历年间至明代末期间,即16世纪晚期到17世纪中期。在这一期间,紫砂工艺名家辈出,并且紫砂壶的样式也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这一时期的宜兴紫砂壶,其在制作环节上,十分钟意筋纹器的生产制作,并且这种紫砂壶的风格一直延续到了18世纪后期。在这一期中,主要代表人物是徐龙泉和时大彬。就在这一时期,紫砂壶的制作工艺体系基本上得到了确立。

(三)紫砂工艺发展壮大阶段。紫砂工艺发展的壮大阶段应是清康熙至乾隆晚期这一时期,也就是17世纪中期至18世纪末这一时期,在这一时期,自然形态紫砂壶大量出现并逐渐取代筋纹形态紫砂壶成为主流形态,并且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在社会上得以广泛流行并发展。同时,在这一时期,工匠大师也开始注重在紫砂壶制作上加入彩绘和施釉工艺。

(四)紫砂工艺发展的鼎盛阶段。紫砂工艺发展的鼎盛阶段为清嘉庆到光绪这一期间,也就是19世纪初到19世纪末。这一阶段,宜兴紫砂工艺发展鼎盛,紫砂工匠纷纷化身为艺术大师与社会进行接触,接触的人群主要为当时的文士。在紫砂壶的工艺上则更为精美,紫砂壶工艺制作往往还会掺杂各种书画艺术,将各种书画作品镌刻到紫砂壶上,杨彭年和陈曼生都是这一时期紫砂壶工艺制作的代表人物。

(五)紫砂工艺的拓展与瓶颈阶段。紫砂工艺的拓展阶段主要为19世纪至20世纪中期,这一阶段紫砂壶的商业化发展已呈现出了一定的规模和水平,并且基于消费者的大量需求,紫砂壶的生产规模极速扩大,自然形态种类也变得尤为丰富。紫砂工艺的瓶颈阶段则主要出现于20世纪中叶以后,在这一时期,我国战乱不断,对社会经济和文化艺术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宜兴紫砂工艺发展也显得举步维艰,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时期。

二、宜兴传统紫砂工艺传承方式

在我国古代,学徒制是手工业工艺传承的载体。其主要形式包括艺徒制、师徒传承、家传制度等。学徒制以手工作坊为现场教育环境,以“言传身教”为传承方式,以技艺学习实践为主要内容,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在这种制度下,学徒一边从事劳动,一边跟随着师傅接受各项工艺操作技艺的学习。这种学徒传承模式在我国出现与应用较早,具体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代,时间远远早于西方。在我国古代,由于受到社会经济特点的影响,宜兴传统紫砂工艺传承模式主要以学徒制为主,主要表现为师徒传承方式与父子代际传承方式。

(一)师徒传承方式。师徒传承是紫砂工艺最主要的传承方式。在宜兴传统紫砂工艺的传承发展过程中,传承者对自己的接班人的生产实践和悟性是比较看重的,因此他在选择徒弟和传承者时也是十分慎重的。所有的学徒,在接受教育的时候,需要一边干活,一边观察思考。并且,传承者对于徒弟的每一项的工艺技能要求也是十分高的,要求徒弟必须从最基本的工作做起,比如如何识别材质、如何打磨修理等基础性工作。在宜兴传统紫砂工艺的教学方式上,主要采用的是一种言传身教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师傅为了让徒弟能够很快地接受师傅的所教内容,常常将教学内容编成顺口熘等方式进行“言传”。在师傅的这些言传过程中,由于言传的“言”极具高度的概括性以及实用性。但是这些高度概括的技艺,徒弟不是一下子就会心领神会,需要师傅深入地给予讲解。所以,师傅就将总结的经验,用自己的实际动作进行示范,进行“身教”。而当徒弟掌握到师傅的技艺要诀以后,才可以在师傅的技艺上进行创新,进而促使技艺有新的生命力。并且传承者也会选取优秀的徒弟作为亲传弟子,传授全部技艺。传承者与被传承者多以师徒相称,师父一对一传授技艺。

(二)父子代际传承方式。在中国古代社会,家庭与事业往往是密切联系的,“子承父业”现象十分普遍。在古代技艺传承中,最初就是父子代际传承方式。在宜兴传统紫砂工艺发展过程中,儿女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从小就耳濡目染,对于父母的营生技能了解也是比较深刻的,对于父母的事业也有着一定的继承欲望。父子代际传承方式正是在这样的一种背景下产生的,且在宜兴传统紫砂艺术中成为了一种主要的传承方式。

三、宜兴传统紫砂工艺传承策略

(一)政府对策。政府应加强对传统紫砂工艺产业的保护和扶持。宜兴传统紫砂工艺作为我国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是我国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保护和扶持也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在宜兴紫砂技艺被列如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其作为一种文化的象征,更是应该受到当地政府的保护和扶持。首先,当地政府应加强对传统紫砂艺术的保护,通过制定制度法规保护传统工艺,保护传统紫砂工艺艺人的利益,并通过财政投入、社会宣传等不同方式,让社会更好地认识和了解紫砂艺术,并将这一艺术文化深入人心,促进年青一代亲近这一艺术,为其传承发展提供广泛的社会基础,以有效地促进紫砂工艺的发展;其次,政府与相关部门也应进一步加强对紫砂艺术大师的扶持,提供物质和精神的各种鼓励,提升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知名度,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艺环境,为技艺传承奠定基础条件;最后,政府应大力扶持宜兴的紫砂壶企业发展,扶持宜兴紫砂壶品牌。紫砂工艺文化企业跟其他的企业不同,其科技文化遗产价值是紫砂工艺文化产品独特的价值。在宜兴这块土地上,宜兴紫砂工艺就是一张城市名片,政府应积极地为宜兴紫砂工艺企业的发展营造出一种优良的发展环境,做好宜兴紫砂工艺企业发展的整体规划。

(二)企业对策。在紫砂工艺企业的发展中,有两个方面的策略应该给予充分地注重,一个是传承机制策略,另一个就是创新机制策略。

1、加强紫砂艺术人才培养。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人才才是产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对于宜兴紫砂技艺来说同样如此。因此,要想实现宜兴紫砂产业的创新发展和传承,人才的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人才是艺术领域不断发展的根本所在。笔者认为政府和企业在对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两个方面:一方面积极建立起外部培训机制。这里的外部培训机制,主要是指跟高校建立起的一种培训模式;另一方面是建立内训机制,主要是紫砂壶企业针对本企业中部分人才实施培训,这种培训方式是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养。

2、对紫砂壶市场进行积极地拓宽。传统工艺的生存、传承、发展和振兴,最终还是要靠市场的力量,紫砂工艺亦是如此。千百年来,紫砂工艺之所以能够发展传承下来,是与中国传统的饮茶风俗分不开的。而饮茶的风俗又推动了人们对茶具的需求,紫砂工艺的市场由此而存在。作为紫砂工艺的经营企业,应该认识到紫砂工艺的发展与市场开拓的密切关系,根据市场的需求制定产品的发展策略,积极地利用多种多样的渠道进行问卷调查,实事求是地把握住市场的需求,把握市场的动向,便于企业随着市场发展的走势积极地进行工艺产品生产营销上的调整。在如今,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在营销上,应该积极地借助于现代的一些营销策略,进行市场的开拓。由于时代的飞速发展,一些传统的宣传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社会。故而,在紫砂壶工艺品的营销中,一定要积极地借助于各种渠道,进行广告宣传,有效地提高宜兴紫砂壶的国际品牌形象。

3、提高产品竞争力。尽管宣传是必需的,但产品的竞争力是不容宣传所取代的。在积极做好宣传的同时,积极地提高宜兴紫砂壶的竞争力。竞争力在于产品的个性特色。而任何一个特色的产品都是来自于积极的创意。当然,企业产品的创意不是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需要积极地发挥出企业的团队精神。

4、积极打造企业品牌。宜兴紫砂壶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要想拥有高端化的市场前景,必须有一个能够站立于高端市场的品牌。对于这一高端品牌的认可,需要紫砂壶企业积极地打造出企业的品牌。宜兴紫砂壶企业资源,因为它具有排他性和特殊性,有条件能够打造出属于自己企业的品牌,有能力积极地提高宜兴紫砂壶的知名度。所以,作为紫砂壶企业,应该积极站在国家的高度,积极地思考宜兴紫砂壶品牌的发展战略,理清发展的思路。在推进紫砂壶品牌建立的过程中,可以借助于现代科技手段,对宜兴紫砂壶文化底蕴给予充分地挖掘,积极地提升紫砂壶在文化科技上的内涵。

四、结语

综上所述,宜兴紫砂工艺作为中国古代工匠技艺传承的代表,如何促进宜兴传统紫砂工艺传承,只有充分地把握宜兴传统紫砂工艺内涵和特点,并且有针对性地给予积极鼓励,通过政府在政策上给予引导和扶持,积极地培养紫砂工艺生产与管理的人才,对紫砂壶企业经营给予积极的传承和创新,这将对中国古代工匠技艺传承发展有所助益。

主要参考文献:

[1]邓举青.浅析宜兴传统陶瓷工艺的传承与创新[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3.2.

[2]刘达.从宜兴紫砂谈传统文化产业的传承与发展[J].今日科苑,2012.2.

[3]周之澄.宜兴紫砂艺术品投资市场与投资心理浅析[J].美与时代(上),2012.7.

[4]周曙峰.紫砂工艺价值的认识[J].今日科苑,2012.18.

[5]杨帆.宜兴紫砂工艺思想探微[J].文艺研究,2008.2.

[6]周锴成.浅析紫砂陶艺术文化产业的发展[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3.10.

[7]张正中.宜兴紫砂艺术创作及工艺研究[J].东吴学术,2014.2.

[8]陈良群.重视紫砂传统技艺的修饰――谈作品“三阳开泰壶”[J].江苏陶瓷,2015.3.

[9]胡付照.宜兴紫砂壶艺文化发展对策研究[J].江苏商论,2011.12.

[10]朱云峰.宜兴紫砂繁荣于当代的原因剖析[J].大众文艺,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