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茶艺服务礼仪

茶艺服务礼仪

茶艺服务礼仪

茶艺服务礼仪范文第1篇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是职业教育中重要的板块内容,因此进行酒店管理 专业教学活动时,不仅要重视培养其常规职业技能,还要结合服务对象的品质要求,丰富教学内容。而中国传统茶文化反映了国人的精神本质,目前茶艺教学与高校大学生素质教学相结合,通过物质表象挖掘精神内涵。目前在对酒店品质要求不断提升的背景下,饮茶、 欣赏茶艺已经成为多数人的正常需求。因此,很多酒店陆续开办了 茶馆、茶室等品茶场所,人们可以在酒店的品茶环境中感受茶文化的魅力和内涵。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茶艺师逐渐成为一种职业,并且向专业化、体系化发展。受市场需求影响,目前多数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先后设置了茶艺课程,通过丰富课程内容,完善课程设置,重视茶艺课程价值,从而为提高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对酒店管理专业而言,开办茶艺课程已经成为专业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

首先,有助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酒店管理专业一直以来都是推崇西方的"洋派"作风,以美国、欧洲的教学方式及教学内容为榜样。但行业告诉我们,目前多数酒店品牌都在做本土化的尝试,在中国的门店中融入更多的中国元素。这也是"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新的阐释。茶艺是中国传统茶文化中很有特色的一部分,并不缺少应有的中华美德。茶艺教学结合传统哲学思想、美学理论与伦理学,涵盖学科门类繁多,不乏有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面对如此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当代师生势必成为继承与发扬的集大成者,通过茶艺教学为酒店管理专业的大学生传输中国传统文化可谓顺理成章!

其次,有助于塑造大学生的知礼性格。中国素以礼让为先,自古便被奉为礼仪之邦。茶艺活动最为注重待人接物的礼仪形式,茶艺的精神境界也充分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互敬互爱和文明知礼,对宾客的要求也极为严格。作为饮茶的客人,通过饮茶和观赏茶艺表演让茶精神去约束自己,让自己能够获取茶的精神品质。而作为服务者,茶艺表演者,更应该懂得如何是待客之道,服务的规范性直接与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紧密联系。这些也是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更应该用心体会的服务之道。庄晚芳先生曾有言:"茶艺是通过一种饮茶方式,对人们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酒店管理专业相较于其他非服务类的专业更加重视礼仪的培训与习惯养成,因此,茶艺教学在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第三,有助于锻炼大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中国茶文化素有"和、敬、融、理、伦、性"六方面的涵义,对人际交往方面的研究十分到位,最为关键的是讲究为人处世要和谐、要团结、要敬人。茶艺教学可以把一些沉溺网络虚拟世界的大学生拉回到现实课堂中,鼓励他们积极与人交往。通过茶艺教学利用实践课程让大学生充分认识茶文化,让他们产生共同的兴趣爱好,积极增进同学的感情交流,这一方面正是茶艺教学有助于锻炼大学生交际能力的具体体现,为今后毕业走进社会打下处世基础。而一项完整的茶艺演示往往也不是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往往是需要一个团队的协作,如课程开始前的茶具准备、茶叶配置、场地安排等工作,茶艺节目中也需要主泡、辅泡甚至才艺展示同学们的相互配合的默契,在练习或表演结束时,又需要大家协同合作一起完成茶具的收拾整理、场地的打扫等。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特别要求更强的社会交际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这样才能够胜任将来的工作。而茶艺课程就是很好的锻炼机会。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服务业实现了迅猛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而全方位、高品位的服务更是当前现代化服务行业的新要求。酒店管理专业作为一门职业化发展要求较高的专业,无论是其对从业者的技能要求,还是相关社会要求,都需要酒店管理专业重视人才培养内涵。因此,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要符合技能主导培养要求。新的职业化人才培养要求影响下,酒店管理专业进行人才培养时,不仅需要从业者做好简单的日常服务工作,同时也要不断深化自身职业技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丰富服务内涵。因此,在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将茶艺课程设计有效融入到教学目标中,使其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砝码"。

茶艺服务礼仪范文第2篇

宴席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席谱的设计”,是人们精心编排和制作的一整套食品,是茶、酒、菜、点、果、脯等的艺术组合。它反映了整桌宴席的概貌,它涉及到成本售价、规格类别、宾主嗜好、风味特色、办宴目的、时令季节诸种因素,需通盘考虑,平衡协调。另一方面是“宴会设计”,宴会设计中,要求主旨鲜明,强化意境,展示民俗,突出礼仪;并且要美观大方,舒适安全,方便适用,程式严谨;在场景、台面、席谱、程序、礼仪、安全等方面考虑周全,并通过服务人员协助完成。

宴席不同于日常饮食的一般聚餐,在于它具有聚餐性、规格性、社交性、礼仪性、艺术性这5大特点。

1.聚餐性:中国宴席历来是在多人围坐、亲密交谈的欢乐气氛中进餐的。它习惯于8人、10人,或者12人一桌,其中以10人一桌的形式为主,因为这象征着“十全十美”的吉祥寓意。至于桌面,通常以大圆桌居多,这又意味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赴宴者通常由4种身份的人组成,即主宾、随从、陪客和主人。其中,主宾是宴席的中心人物,在最显要的位置,宴席中的一切活动需围绕他而进行;由于是隆重聚会,“礼食”氛围浓郁,有一股热烈的亲情,能很快缩短宾主间的距离,作到“宾至如归”。传统宴席一般不搞分餐制,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饮食卫生知识不断丰富的基础上,分餐制的出现是势在必行的,但不管如何变化,宴席始终会在欢乐愉快的气氛中进行。

2.规格性:宴席之所以不同于便餐,还在于它的档次和规格。它要求全桌菜品配套,应时当令,制作精美,调配均衡,食具雅丽,仪程井然,服务周到热情。冷碟、热炒、大菜、甜品、汤品、饭菜、点心、茶酒、水果、蜜脯等,均按一定质量和比例,分类组合,前后衔接,依次推进,宛如一个严整的军阵。与此同时,在宴席场景的装饰上,在宴席节奏的掌握上,在接待人员的选用上,在服务程序的配合上都有严格的规格。不论哪种规格都要使宴席始终保持祥和、欢快、轻松的旋律,给人以美的享受。

3.社交性:宴席既可以怡神甘口,强身健体,满足口腹之欲,又能够启迪思维,陶冶情操,给人以精神上的欢愉。尤其在社会交际方面也显示了它的重要作用,可以聚会宾朋,敦亲睦谊;可以纪念节日,欢庆盛典;可以洽谈事务,开展公关;可以活跃市场,繁荣经济。所以《礼记》有云:“酒食所以合欢也”。实际上,人们也常在品尝佳肴饮琼浆、促膝谈心交朋友的过程中,疏通关系,增进了解,加深情谊,解决一些场合不容易解决的问题,从而实现社交的目的。这也正是宴席普遍受到重视、并广为利用的主要原因。像公关酒会、人情酒席、商务聚会、宴会外交等等之名,均由此而来。

4.礼仪性:中国宴席又是礼席、仪席。我国注重礼仪由来已久,世代传承。因为“夫礼之初,始诸饮食”。还由于礼俗是中国宴席的重要成因,通过宴席可以达到宣扬教化、陶冶性灵的目的。古代许多大宴,都有钟鼓奏乐、诗歌答奉、仕女献舞和艺人助兴,这均是礼的表示,是对客人的尊重。现代宴席在继承过程中仍保留了许多健康、合理的礼节与仪式。如:发送请柬,车马迎宾,门前恭候,问安致意,献烟敬茶,专人陪伴;入席彼此让坐,斟酒杯盏高举,布菜“请”自当先,退席“谢”字出口;还有仪容的修饰,衣冠的整洁,表情的谦恭,谈吐的文雅,气氛的融洽,相处的真诚;以及餐室的布置,台面点缀,上菜程序,菜品命名;还有嘘寒问暖,尊老爱幼,优待女士,照顾伤残等等都是礼仪的表现。此外,对于一些重大的宴席还要注意尊重主宾所在国家或民族的风俗习惯及宗教感情,可见宴席中的礼仪十分重要。这是中国宴席的“文化包装”,它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传统美德。

茶艺服务礼仪范文第3篇

关键词:社会需求;茶艺;技能竞赛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2-0260-02

一、前言

茶艺是识茶、藏茶、泡茶、品茶、饮茶的技艺。茶艺技能是高职院校茶文化(茶艺)、旅游等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重要的技能之一,与之相对应的茶艺师职业就是通过说茶、泡茶、奉茶等茶艺服务让大众了解茶、认识茶、品饮茶,欣赏并学习茶艺,传承、传播中国茶文化,从而提升茶产业经营效益。茶文化(茶艺)专业人才就是要培养这类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职业技能竞赛是通过竞赛方式检验学生掌握本专业技能水平的测试平台。茶艺技能竞赛是以茶艺师职业资格要求为标准的竞赛项目,分析并调整当前高职院校茶艺技能大赛的竞赛内容,对促进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对接社会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二、茶文化产业相关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

1.茶艺服务岗位的社会需要。2014年,国家主席提出经济新常态的概念,强调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将在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茶的生产加工、销售服务及其附加产品,涉及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随着茶叶加工逐渐变革为机械化、标准化、流程化生产,茶叶营销手段向产品的精细化、多样化、便捷化分类营销转化,茶的品饮也从传统的解渴上升为茶的泡饮艺术,这些都对茶艺服务岗位提出新的要求。同时,人们借助旅游优势将茶融入到旅游观光中,让游客亲身参与茶叶采制、茶叶冲泡及茶叶品饮,营造人人爱茶、人人泡茶、人人品茶的良好氛围,极大地推动了茶文化茶产业的革新,也对茶叶销售和茶艺服务岗位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2.茶艺师职业技能的社会要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制定有茶艺师职业的5个等级,提出明确的岗位技能要求。其基本技能要求是:掌握茶叶知识和待客礼节;熟悉主要的冲泡器具;掌握茶叶冲泡方法与技巧;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向客人介绍和推荐茶品;按不同茶艺要求,选择或配置相应的音乐、服装、插花、熏香等环境;能够为客人宣传茶与健康的正确观念。目前,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茶艺师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已经有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要求茶艺师对茶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对茶的感性认识基础上,而是要对茶和茶文化有着深刻的理性认知,对茶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了解,特别是能紧密结合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变革,不断进步,以适应市场需要。

三、高职院校茶艺技能竞赛内容分析

1.茶艺技能大赛竞赛环节设置。近几年茶艺职业技能大赛具体竞赛环节设置见表1。

2.茶艺技能竞赛内容分析。为提高茶艺技能竞赛与社会实际工作需要接轨,在竞赛内容的设置上,无论是比赛环节还是评分标准,都尽量与实际生产相结合。指定茶艺竞技环节占总成绩的30%,主要考核选手绿茶、红茶、乌龙茶这三大茶类的基本冲泡方法,裁判员从茶汤质量、茶艺演示、仪容仪表、礼仪、茶席布置、时间等几个方面对选手的技能水平进行评分;创新茶艺竞技环节占总成绩的30%,裁判从创新性、茶汤质量、茶艺演示、茶水具配置、解说、时间等几个方面对选手团队技能水平进行评分;生活茶艺竞技环节占总成绩的20%,裁判从茶席布置、礼仪礼节、冲泡技巧、茶汤质量、茶艺知识讲解、时间等方面对选手技能水平进行评价;茶席创新竞技环节占总成绩的10%,裁判从主题特性、器具配置、实用性、色彩色调搭配、设计文案陈述、时间等方面进行评比。茶艺理论知识竞技环节占总成绩的10%,主要考核与泡茶技艺有关的中华茶文化历史、茶叶种类、茶叶审评、泡茶基本要素、茶艺与音乐、少数民族饮茶风俗、无我茶会、传统文化、茶艺礼仪等茶艺理论知识。

3.竞赛内容设置的演变。从竞赛内容来看,指定茶艺和创新茶艺是组委会根据行业企业用人要求和岗位特点,对茶艺师特别是高级茶艺师提出的基本技能要求,对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在第一届国赛中,大赛设有解读茶艺(微电影)环节,经过比赛发现这并不是茶艺师岗位的职业技能要求,而且,解读茶艺环节通过微电影的表现形式超出茶学及涉茶学专业学生的技术能力范围,在后来的竞赛中不再设置。在现实中,茶艺师岗位工作有一个重要的能力要求就是能识茶,会泡茶,会推销,能够把企业的茶叶产品通过泡饮及解说宣传出去,因此设置了生活茶艺。生活茶艺特别适合于茶艺师职业中的日常推销与产品推介,提高学生日常泡茶技能,是促进学生就业,为产业发展培养人才的重要措施。在后面的比赛中,特别是福建省的茶艺大赛,把生活茶艺作为重要比赛内容。

四、高职院校茶艺技能竞赛内容适应社会需求的几点反思

随着连续三届全国和各省高职院校茶艺技能大赛的举办,高职院校茶艺教学作为传统文化教育和社会技能的一种,越来越受到关注。为更好地开展高职院校茶艺大赛,切实引导高职专业教学更适应社会发展和产业进步需要,茶艺技能大赛的内容和环节还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竞赛方式、裁判评分还要有更多改进。

1.合理设置竞赛项目和比赛环节。近几年茶艺技能大赛(以2015年国赛为例)的项目有指定茶艺、创新茶艺、生活茶艺、茶席设计、知识问答等五个项目,其中创新茶艺、茶席设计等项目,都会涉及到大量的茶具、道具、器材和设备,要求在比赛中展示出来,这都给离比赛城市较远的地方或交通不便的高职院校带来严重的困扰。在知识问答方面,要时时更新题库,要把茶产业中最新成果、最新动态引入到竞赛中来,使比赛更有针对性,更合乎产业要求。

2.提高裁判执裁能力,科学评价竞赛水平。茶艺大赛执裁的裁判员不仅要具备茶德精神,还应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能顺应目前茶产业发展和茶艺技能的走向,对选手的茶艺技能和参赛作品进行公平、公正的评判。在2015年国赛的一等奖PK环节中,就有个别裁判员给二名优秀选手打出10分的差距,存在明显的执裁不公。要为社会选拔优秀的茶艺师,就要求裁判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的技能水平。竞赛组委会还要给选手平等的竞赛环境。如2015年国赛中的茶席设计环节,主办方没有严格按照比赛规程中对场地、桌面尺寸、背景的要求执行,导致参赛队伍的茶席规模、层次、场地均不一致,没有一个公平的竞赛环境,更不用说有公平的得分了。竞赛一定要杜绝因裁判主观因素或承办方组织因素引起的不公平,这会挫伤选手的积极性,指导老师无法对学生评价茶艺竞赛中的作品优劣,特别影响整个比赛的公平竞赛精神。

3.职业技能竞赛要对接产业发展。目前各类茶艺大赛层出不穷,茶艺背景布置分外妖娆,具有超强的观赏性。而高职院校茶艺技能大赛应始终坚持职业教育适应社会需求的原则,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为茶产业发展服务,为茶文化推广服务。要根据产业发展和企业岗位工作要求设置竞内容。要围绕岗位工作能力需要,设置核心课程,加强茶艺职业技能教学,特别是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训,提高茶学类专业或涉茶专业学生的茶艺技能水平,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丁以寿.茶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

茶艺服务礼仪范文第4篇

[关键词]饮茶 品茶 礼仪

[中图分类号]C9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4-0078-01

一、饮茶的精神内涵

饮茶的精神内涵是“和、静、悦、真”。“和”,一切恰到好处,由礼仪引控;“静”,安静的氛围和境界;“怡”者,和悦、愉快的心理体验;“真”,真茶、真香、真味、真情。虽然,我们这里所指的社交饮茶,不是纯粹的茶会——欣赏由茶艺家设计表演的“茶道作品”有特定的仪式规范守则,但也不是随心所欲、言语可无顾忌的事,只有在饮茶过程中通过遵守基本的茶礼,一方面使自己表现得体,另一方面也能让别人以更舒适的心态来进行交流。

二、饮茶前礼仪

(一)形象整饰

“欲达茶道通玄境,除却静字无妙法”。中国喝茶讲究通过茶事制造一种宁静的氛围。因而我们在仪容、仪表、仪态上也要求突显闲静雅致。去品茗场合时,建议着装上以舒适、淡雅为宜,不宜紧身、过于时尚,更不能衣冠不整。女士可化淡妆,使用清淡、柔和的香水(去比较高档的茶室时,最好盘起长发)。入座起座、放物取物时均要轻稳。坐时东倒西歪、站时碰撞物品、交谈时左顾右盼、大声喧哗等情况,都会让品茶人兴致骤减,茶室和静的茶气也被破坏。

(二)讲究座次

茶道讲究“主随客便”,但在一些比较正式的社交场合应遵循以左为尊的座次原则,即主人的左手边是“尊位”。面对主人,从主人的左手位顺时针旋转,由尊到卑,直到主人的右手边。地位高者、年长者和女士坐尊位。只有自己和主人两个人时,知礼的客人应做主人右边的“卑位”,还应避免面对面坐。

三、品饮中的礼仪

(一)主人待客

茶礼在待客时要求体现出“奉茶为礼尊长者,备茶浓意表浓情”的明礼之伦。因而主人在待客时要注意如下几点:

1.奉茶之人。以茶待客时,何人奉茶,往往体现了对来宾的重视程度。在工作单位待客,一般由秘书或专职人员为客人上茶,接待重要的客人时,则应由本单位在场的职位较高者甚至是最高者亲自上茶。其他场合接待重要客人时,则由女主人或主人亲自奉茶。

2.奉茶顺序。应为先客人,后主人;先主宾,后次宾;先女士,后男士;先长辈,后晚辈的次序上茶。要是来宾较多且差别不大,则可按下面的顺序上茶:(1)以上茶者为起点,由近而远依次上茶;(2)以进客厅之门为起点,按顺时针方向依次上茶;(3)上茶时以客人的先来后到为先后顺序;(4)上茶时不讲顺序,或是由饮用者自己取用。招待众多客人的茶水应事先沏好放入茶盘,再一一上茶。

3.上茶续水。泡茶应用热水,且以七分满为佳。上茶时应右手拿持杯托,左手放杯托近处,茶杯递上去。若使用无杯托的茶杯上茶时,亦应双手捧上茶杯。两种方式均应并致“请用茶”。上茶后则要为客人勤斟茶,勤续水。客人喝过几口茶后,即应续上,绝不可以让其杯中茶叶见底,取意为“茶水不尽,慢慢饮来,慢慢叙”。

(二)客人谢茶

主人在以茶待客时以礼待人,作为客人在饮茶时也应态度谦恭,及时表示谢意和敬意。如辈分较高的人、男女主人为自己上茶续水时,一般应立即起身,双手捧接并致谢,而不要坦然受之甚至视若不见。普通人员或服务员为自己上茶、续水时,也应及时轻声答谢或扣指向其示谢。此外,社交活动中,与一方正在交谈时,最好不要饮茶,否则显得自己用心不专。只有在自己不是主要的交谈对象或与他人的交谈告一段落之后,方可喝茶。而发现茶具很考究、布置雅致或主人茶艺娴熟等情况时,客人都应该及时赞美。

(三)品茶礼仪

饮茶时应小口品尝。每饮一口茶汤后,应使其在口中稍作停留,再慢慢地咽下去,一饮而尽称为“牛饮”。若不小心把茶叶喝到嘴里,应吃掉或不明显地吐到纸巾里处理掉。茶太烫的话,不要去吹应待茶自然冷却。饮用红茶或奶茶时,不要用茶匙舀茶,也不要将其放在茶杯中。而当主人告之所饮是名茶时,则应在饮用前应先观赏一下茶汤,并在饮用后加以赞赏。这样做,一方面体现了自身的教养,另一方面也是对主人的尊重。

(四)其他礼仪

1.茶点:正式的社交场合,品鉴好茶时不宜食用茶点,否则视为对茶的不尊重。一般情况下要备茶点,则首推坚果类食品,重口味的蜜饯奶糖类茶食不太适宜。

2.交谈:茶道求真,真人真性,因而以茶会友时,所谈话题不宜说人是非,语气、语音、语态上以平和、适度为好、气氛安静为上,方能品出茶之真味。

3.抽烟。喝茶时不应抽烟。实在难忍,应到茶室外抽,或是在征得主人同意后抽,未经同意就抽烟则为失礼。

社交喝茶时,应遵循的礼节还有许多。礼的本质是诚和敬,诚为义,敬为仪。只要能表现出对他人尊重的行为、语言,都应是值得肯定的。遵守茶礼,既符合了茶的精神、茶的文化,又使喝茶的过程成为了一个以“茶”修行的过程。

【参考文献】

[1]于立文.现代生活百科知识[M].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2008.

[2]羽生.中国茶礼的四大流派[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7

(17).

茶艺服务礼仪范文第5篇

中国的喝茶礼仪:

1、喝茶前

座位:如今很少有人知道客位的尊卑问题,虽然茶道里面讲究的是主随客便一说,不过喝茶的人多了,自然应该遵循这样的原则:面对主人,主人的左手边的是尊!顺时针旋转,由尊到卑,直到主人的右手边,不论茶桌的形式如何,这个是不变的铁律。

尊位的第一顺序为:老年人、中年人,比自己年纪大的人。其中师者、长者为尊,如果年龄相差不大,女士优先做尊位。

座位方面还有一个特别的规定:忌讳对头坐,就是头对头和主人面对面的坐!哪怕就是只有你和主人两个人,也不要坐对头的,知礼的客人应该做主人右边的卑位,人多,实在避免不了做对头的情况,小孩子来坐这个位置。

第一道礼节:客人的礼仪最重要的是答礼,也称回礼!所谓的第一道礼节,是指主人冲泡了第一泡茶品,并且请你品尝的时候,作为客人的第一次回礼。

正式的、正规的第一次客人回礼是这样的:起身,男性抱拳女性合十,一躬,坐下,双手接过(或者双手捧起茶杯)先闻香,后慢慢缀茶一口,放下茶杯,口中称赞主人(或者茶艺或者茶香或者其他的,随便你咯^_^)

注:抱拳者,右手握拳左手包上去,如今的电视剧武侠片上面的就是,大多做得挺规范的。合十者,双手手掌伸长合在一起就是啦。一躬,躬身行礼。躬身越低,表示对于主人越发尊敬,对于主人是长辈客人是晚辈,躬身应该至少为45度的倾斜角的哦!

二、喝茶中

喝茶过程里面,客人最重要的回礼礼节是扣指礼,又叫屈指跪。这个礼节的来由前边已经大家都知道的:微服私访的乾隆某天在某处,因为某种原因拎起茶壶就给纪晓岚、傅恒等人倒茶,众人大惊,情急之下,纪晓岚屈指扣桌而礼也。

还有就是茶桌上面忌谈性事,不然喝着喝着茶水会发酸的。喝茶忌一口闷或者亮杯底的,偶们喝茶的人和酒色之徒是有区别的哈。

喝茶严禁抽烟。实在忍不住了,也应该是喝了五泡之后,征询一下主人的意见,得到同意以后方可吞云吐雾的。才坐下就发烟的,视为失礼!第一泡的第一口茶汤,千万不可当着主人的面吐了出来!这个,视为极大的失礼,甚至是一种挑衅的开始。

三、喝茶礼仪要点:

我国是茶的故乡,有着悠久的种茶历史,又有着严格的敬茶礼节,还有着奇特的饮茶风俗。我国喝茶,从神农时代开始,少说也有四千七百多年了。茶礼有缘,古已有之具体的喝茶礼仪有如下几点:

1、以茶代礼的风俗

我国汉族同胞还有种种以茶代礼的风俗。南宋都城杭州,每逢立夏,家家各烹新茶,并配以各色细果,馈送亲友毗邻,叫做七家茶。这种风俗,就是在茶杯内放两颗青果即橄榄或金桔,表示新春吉祥如意的意思。

2、品茗着装很重要

茶的本性是恬淡平和的,因此,品茗礼仪要求着装整洁大方,女性切忌浓妆艳抹,大胆暴露;男性也应避免乖张怪诞,如留长发、穿乞丐装等。

3、敬茶要注意

客来敬茶,这是我国汉族同胞,最早重情好客的传统美德与礼节。直到现在,宾客至家,总要沏上一杯香茗。喜庆活动,也喜用茶点招待。开个茶话会,既简便经济,又典雅庄重。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也是指清香宜人的茶水。

4、男女订婚的茶文化

民间男女订婚以茶为礼,女方接受男方聘礼,叫下茶或茶定,有的叫受茶,并有一家不吃两家茶的谚语。同时,还把整个婚姻的礼仪总称为三茶六礼。这是最尊敬的礼仪。这些繁俗,现在当然没有了,但婚礼的敬茶之礼,仍沿用成习。

四、关于喝茶的礼仪传说:

今天在这里给大家讲的故事就是会喝茶的人懂道行的人都比较懂的故事,叩手礼或称叩指礼的来历。

传说一:乾隆微服南巡时,到一家茶楼喝茶,当地知府不小心知道了这一情况,也微服前往茶楼护驾,怕万一出事,自己担待不起。到了茶楼,也就在皇帝对面末座的位上坐下。皇帝心知肚明,也不去揭穿,久闻大名、相见恨晚地装模作样寒暄一番。

皇帝是主,免不得提起茶壶给这位知府倒茶,知府惶诚惶恐,但也不好当即跪在地上来个谢主隆恩,于是灵机一动,弯起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在桌面上轻叩三下,权代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于是这一习俗就这么流传下来。

如今喝茶的人很多都知道的礼节,可是,懂茶道的人一看这个扣指礼就知道对方的道行深浅咯,你看,有些是漫不经心的伸出两根指头点两下,有些是大拇指、食指中指三个合拢,象小鸡啄米一样的啄,有些是用食指中指指面磨两下桌面......千奇百怪的,等等。礼仪讲师王思齐表示,正规的扣指礼(客人专用回礼)是这样的:

右手握拳,因为是回礼,你就是左撇子也得用右手的,大拇指的指尖对食指的第二指节,伸直屈着的食指和中指,用食指和中指的第二节的面,轻轻点击你面前的茶桌的桌面,三下,切记!!!

注:从侧面看,食指和中指就好比跪着的人的双腿,立起来,用第二节指面点击,三下,有三跪九叩的意思。如今没有谁尊谁卑谁给谁下跪的意思,不过从扣指礼确实可以看出客人的茶道功力的。另外,主人给客人每冲泡一次茶品的时候,客人都应该行扣指礼作为回礼的。

传说二:乾隆皇帝微服私访下江南,来到淞江,带了两个太监,到一间茶馆店里喝茶。茶店老板拎了一只长嘴茶吊来冲茶,端起茶杯,茶壶沓啦啦、沓啦啦、沓啦啦一连三洒,茶杯里正好浅浅一杯,茶杯外没有滴水溅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