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茶艺入门

茶艺入门

茶艺入门

茶艺入门范文第1篇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茶艺课程;教学研究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设立饮茶室、茶馆、茶叶店的酒店越来越多。餐厅、酒店等事业单位都希望自己的员工有一套手艺,茶艺师是具有专业的茶叶鉴赏知识、茶艺表演技能和服务管理技能等综合素质的专职茶业人员。作为一个新的职业,茶叶技艺师被纳入国家职业资格认证体系,是特有职业的一种。正因为如此,各个高校应将茶艺课程安排到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中,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一定的酒店管理知识技能、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要的茶学优秀服务人员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同时将中级茶技师的技能培养相关内容纳入教学,使学生达到中级茶技师的职业能力。

1茶艺课在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中的意义

1.1茶艺能弘扬茶文化

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自古到今,茶一直被人们所喜爱。茶不仅是一种很好的饮料,也是一种文化、一门艺术。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使良好的精神享受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人们进入茶馆喝茶不仅是因为茶水能解渴,更是因为茶馆安静、舒适的环境能够放松心灵、陶冶性情,是一种高尚的文化消费。在茶的泡制过程中,人们从茶叶的选择、茶具的摆放、茶室的布置中感受到的不仅是四溢的茶香,还会体会到精神境界上的宁静悠远。茶文化不仅传达了慢生活的理念,更体现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奉献精神,对处于快节奏生活的我们有很好的启发作用。另外,茶还具有很好的保健功效,是一种非常健康的饮品。相关研究发现,茶叶中具有咖啡因、茶多酚、生物碱、维生素等几百种化学有益物质,是世界公认的高品质饮料。喝茶能使人兴奋,有利于消除疲劳,还能加速尼古丁、酒精等有害物质在人体内的分解速度;能有效降低血脂,抑制动脉硬化,同时还具有抗辐射、抗衰老等功效;同时,茶叶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能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对人体健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2茶艺培训能够丰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自身技能和自我修养

在茶文化发展中,茶艺是茶文化最有效的表现手段之一,同时也是时展的特色之一。与其他的礼仪培养训练不同,茶艺是一种独特的礼仪。茶艺服务要求古典高雅,在表演过程中,表演者的服装、所用的茶具、相关的动作等都要求尽量与环境融为一体,以展现茶的优雅。同时,茶艺服务具有高贵典雅的气质,要求服务者庄重且姿势优美。一般来说,茶艺师应该有一双纤细柔软、不佩戴任何首饰的手,这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不断升华自己,提高自身的气质。另外,在学习过程中,烫壶、温杯、分茶,置水、分汤、嗅味等都是基本功,只有长期的实践才能掌握。在泡茶过程中,对水质、水温、茶水比等都有一定的要求,这些都需要学习者仔细观察,反复练习才能掌握。因此,在酒店管理专业中加入茶艺课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也能激励学生不断提升自己,促进学生的就业。

1.3茶艺课程的开设能够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

一直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推崇“仁义礼智信”,赞美正义、诚信和智慧,茶艺训练能够有效地传达这一理念。酒店管理行业作为社会服务行业的一种,其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很容易使年轻人产生自傲、甚至自私的心理。通过茶艺课程,可以教导学生放下名利之心,平静淡泊,处事从容,以此促进学生职业道德的发展。

1.4茶艺在酒店管理行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茶业的经营模式多种多样,不仅可以在一些餐饮、休闲场所、俱乐部等部门服务,而且可以独立运行。从目前的情况看,茶技师已经成为一些高级酒店急需的人才。大学生通过茶叶学习,不仅需要对茶叶制作过程有清楚的了解,而且对中国古典诗词、历史文化、健康知识等方面都需要有深刻的认识。一般来说,学校培养的茶艺师可以参加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试,使酒店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有更多的就业途径[1]。

2现阶段茶艺教学存在的问题

2.1茶艺实训室硬件设施不完备

茶艺培训顺利达成的前提是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完善的教学设施。一些高职院校虽然开设了茶艺课程,但学生没有专门的茶艺室去自己动手实践,只能坐在普通的教室里听老师讲述理论知识,有些学校的茶艺培训室设备简单,只有少量的茶具、简单的装饰,茶具的数量和种类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茶室装扮简陋不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影响茶艺课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因此,为促进茶艺学科的发展,提高茶艺教学的质量,高职院校必须和加强茶艺课程相关硬件设施的建设[2]。

2.2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由于茶艺属于酒店管理专业新兴的发展方向,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没有足够的有专业茶艺知识的教师资源,尤其是那些不是茶叶主产区的地方的院校。茶艺教学一般由酒店管理专业的其他学科的老师讲授,这些老师没有深入地学习茶艺知识,只对茶文化有表面的了解,因此,不能很好地向学生们传递茶艺的精神。缺乏专业教师是茶艺课程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培养专业茶艺老师、提高茶艺教师专业技能刻不容缓。

2.3课程设置及教学实践过程有待完善和提高

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是科学的课程安排。课程安排不合理就会出现教学方向错误、教学实践出现偏差等问题,从而影响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影响茶艺学科的发展。因为这是一个新的专业方向,所以有些高校在课程安排上没有足够的经验,因而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思路,由此制定的教学计划脱离了社会的实际,又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需要向已有酒店管理专业茶艺课程的其他高校学习,潜心研究适合自己学校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从而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茶艺教学体系。

3发展酒店管理专业茶艺课程的建议

3.1使茶文化融入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之中

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相当合适的。茶艺是茶文化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在酒店管理专业可谓风头正劲。在当代,茶艺服务业可以横跨多种行业,高级的茶艺师受到高端酒店的大力推崇。酒店管理专业的茶艺课程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很高,不仅需要学生了解泡茶的过程,还要求学生懂得如何生产茶、掌握大量与茶有关的习俗、文化、诗歌等引申内容。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参加各种茶艺师资格认证考试,拿到相应的证书,来获得就业机会。因此,将茶艺课程融入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势在必行[3]。

3.2编制实践性较强的茶艺技能教材

与酒店管理专业其他课程不同,茶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不需要奢华艳丽,只有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才能真正起到培养学生的作用。因此,学校要编写实践性较强的教材,在编写教材时,需要对茶文化的精髓有深刻理解的老师以及专业的酒店管理人员参与,必要时可以咨询专业的茶文化研究学者和高级酒店茶艺从业人员,这样编写出来的教材才与酒店管理职业的特点相符合。

3.3聘请专业的酒店茶艺工作者做现场演示

与学校的教师相比,专业的酒店茶艺师除了具备深厚的茶学知识以外,还有更多的工作经验。学会茶艺可能是件容易的事,学好茶艺就是一件困难的事,要想掌握茶艺这门艺术,就需要长时间的实践,而长期处于这个工作岗位的酒店茶艺师显然拥有深厚的茶艺实践经验。学校聘请专业的茶技师来到课堂进行现场演示,既可以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茶艺是一门修身养性的技艺,茶艺工作者优雅的气质也会让学生爱上这个课程。

4结语

随着国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酒店的高消费水平顾客在娱乐消费和用餐喜好上越来越追求绿色时尚、回归自然。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融中国佛、儒、道诸派思想而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块瑰宝。“和谐、宁静、忘我、奉献”的茶道精神正好迎合了人们对本真生活的追求,使生活快节奏的现代人获得心灵上的平静。随着“饮茶时尚”这一消费观念的出现,酒店管理专业对具备茶学知识的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开设茶艺课程是该专业长远发展的一大趋势。

参考文献

[1]杨光辉.茶艺课在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中的意义.福建茶业,2016(3):136-137.

茶艺入门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万花茶;雕花艺术;设计应用

万花茶雕花是历久弥新的民间艺术精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门民间艺术正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困境,如何保护和传承这门民间艺g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万花茶雕花艺术的特征与其应用研究进行分析:

1 把万花茶雕花的艺术特征和其实践应用结合起来

绥宁万花茶雕花艺术造型包含了重要的创意设计理念,有着极其重要的地域文化特征,鲜明的地域文化表达了当地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万花茶雕花从形到神都在向人传达着一种生命力。

将从绥宁万花茶雕花艺术中提取的元素运用到设计中,有利于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应用。上图是指导老师带领学生为“绥宁苗侗少数民族万花茶雕花艺术特征与其应用”研究项目制作的一套万花茶茶具。

2 考察传承对万花茶雕花环境的保护

我们对绥宁万花茶进行了多次艺术采风和实地考察,收集了绥宁地区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和实物资料,并得到了当地文化馆的大力支持获取了绥宁苗侗少数民族万花茶雕花艺术的多方面资料,如收集实物图片资料、拜访绥宁万花茶传承人、参观考察万花茶制作和工艺流程等。

据《古苗疆绥宁》记载,万花茶制作已有上千年历史。万花茶是少数民族的先民们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下,经过长期的摸索和总结,为求得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一大发明创造。

当地居民将青柚等瓜果作为主要原料进行制作,下面我们以青柚万花茶为例来介绍万花茶的制作工艺:

雕刻:未成熟的青柚按照其圆满程度分开,如果是非常圆满的青柚,就直接对整个柚子进行圆雕;其他的选料去粗皮,切成条块、圆片或扇形薄片,用清水洗净晾干,然后展开丰富的想象,有创意地在柚片上直接雕刻出花鸟鱼虫等各类图案;还有一部分做成“层子抛”,即用柚子里的白皮切成细条和剩余的材料一起打结拼接做成各种花朵、小鸟、绣球等古朴可爱的立体形状,体现中国古代雕塑“以形写神”的艺术效果。

漂洗沸煮:把做好的万花茶胚子放入用稀释过的石灰水浸泡去除生涩苦味,然后清水漂洗,为了柚子片更加靓丽,当地人常把铜和明矾一起放入铁锅沸。

腌制:煮好后,起锅放入白糖或者蜂蜜(有的还加入桂花或桂花精)浸泡腌制。

晒干:经煎酿晒干成万花茶,待糖液被吸收后即可放入瓷罐中收藏。

在绥宁苗、侗少数民族地区常用万花茶待客,茶里放两枚万花茶,两块冬瓜片,还有两个“层子抛”(青柚芯片剪成的细条和剩余材料一起打结拼接而成),碗中花儿朵朵,是为万花茶。另一方面,万花茶是由姑娘、媳妇、婆婆们根据柚子、冬瓜、胡萝卜等原材料的形状分类和切块,用特制的万花茶刀,在原材料上面精心雕琢图案,然后精心酿制而成。吃之前就被它的图案吸引,品尝之后又觉得它口味独特,令人神清气爽。

3 通过互联网等虚拟模式结合传统经济,促进当地旅游开发,对万花茶雕花进行传承和应用研究

茶艺入门范文第3篇

“刚开学很忙,今天上课要上到晚上9:45。”台湾中华茶文化学会创会理事长范增平又开办了新的一期茶艺培训班。他是第一个把“茶艺”概念从台湾介绍到中国大陆的学者。20多年来,看着茶艺在中国大陆从不成气候到欣欣向荣,他的欣喜之情不禁溢于言表,娓娓道起了茶艺的源流和自己推广茶艺的经历。

在上世纪70年代的宝岛台湾,一批青年知识分子有感于中华民族的复兴,除了要发展经济,还当以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要,而优秀传统文化又以茶文化最贴近生活。于是。这些青年就抱着这样一种使命感,投入复兴茶文化的行列,从中国传统的饮茶习俗着手,开创茶艺、设立茶艺馆、举办茶艺讲座、茶艺培训,积极推动茶艺的相关活动。他就是这批青年中的一员。1988年6月。他在上海公开表演了茶艺,并接受《文汇报》的专访,

“茶艺”一词首次出现在大陆新闻媒体上,打响了宣传茶艺的第一枪。

1991年,他应邀出席了在著名的茶乡福安举办的首届中国闽东福安茶文化交流会,并登台为大家表演中华茶艺,这是他第一次来到与台湾仅一水之隔的福建。宁静安详的坦洋村、葱茏蓊郁的茶山、淳厚质朴的畲家茶歌对唱、香醇甜美的坦洋工夫都在他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回忆说,当时到福安参加完茶文化交流会后,他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更加坚定了他义无反顾地走中华茶文化研究推广之路的决心。在此后的近20年时间里,他还走访了18个省市的产茶区,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播撤了茶艺的种子,推动了两岸茶文化的发展。

在两岸茶人的共同努力下,不同形式、不同规模的茶艺培训机构、茶艺活动等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台湾茶人创办的如范增平茶艺文化发展中心、陆羽茶艺中心等,大陆茶人创办的如雅真茶艺、六如茶艺、公刘子茶道苑等,还有科研机构如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各省农业院校茶学专业举办的茶艺培训班等,甚至一些大中专院校还开设了茶艺专业――创始于台湾的茶艺在大陆开出了一朵朵娇艳的花朵,中华茶艺百花齐放的景象,更是灿烂而夺目。

茶艺培训是“香饽饽”?

在茶为国饮的中国,茶已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阶层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便是处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洪流中,仍是不改其势,只要看大街小巷里林立的茶馆、茶楼与茶庄就是个最好的证明。在当代,人们喝茶决非还停留在因渴而饮的初级阶段。而是要品味。从中品出文化、品出内涵、品出感悟。茶本身的文化属性以及人们对茶的文化需求。正随着茶业经济的繁荣而日益深入人心。作为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茶艺便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借助茶馆、茶楼或茶庄的平台向外界传播,从而渐渐形成一种潮流。

茶艺师。顾名思义,就是茶艺的演绎者,是茶行业内具备茶叶知识、茶艺表演、服务与管理技等综合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因而,茶业的繁盛与茶文化的复兴呼唤了茶艺师这一职业群体的诞生。并且随着茶艺的推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而与之息息相关的培训机构、赛事更是风起云涌,遍地开花。成了许多人争相追宠的“香饽饽”。

现象一:出师弟子亦成师

茶艺在中国大陆如火如荼地发展了20多年。这里,我们姑且将当年致力于茶艺传播与推广的茶人称为祖师级茶艺师。经历20余载的时间。他们已是桃李满天下,许多曾经教授的学生学成出师后,分布在全国各地,不负师望,从事着和他们一样的茶艺事业,开辟了自己的茶艺新天地。在这些新一代茶艺师中,有的经营或管理茶楼、茶馆,使之成为人们感受原汁原味中华茶文化的乐园;有的亦操师业,在茶艺培训机构中从事茶艺教学。甚至“自立门户”。他们在肩负推广中华茶文化使命的同时。并把眼光瞄准了茶艺培训市场,办校、开班收徒。教茶叶爱好者研习茶艺、为各类茶叶经营场所培养茶艺服务人员,让悠悠茶香传播得更远,四川雅安姑娘陈秀琼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作为一名“85后”茶艺师,虽说今年刚满23岁,却早已是西安一家茶艺培训机构的创办者兼首席茶艺培训师。2002~2004年,她先后师从成先勤、林治等著名茶人研修茶艺,曾代表四川优秀茶文化传播人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进行茶艺表演与茶文化推广。两年前,凭着一腔对茶艺、茶文化的热爱和多年积累的表演经验,她创建了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展茶艺培训、茶艺表演和茶楼管理等业务,在当地茶界负有盛名。福州天音阁茶庄的张雪儿师出中国茶道表演艺术家吴雅真名下,后与福建省农林大学园艺学院茶学系合作,在茶庄里开设教学实践站,茶学系的学生定期在茶庄里进行茶艺茶道实践与体验。

现象二:职教新宠

“茶文化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像我们这类的中职学校以前在课程设置上开发得很少,孩子们都不太懂。现在好了。我们开了茶艺课。还设置了茶艺专业,教学上都还比较成功!”福州商贸职业中专学校校长丘琰坐在茶艺教室里一边喝着学生泡的茶,一边对记者说道。这间50多平方米的茶艺教室,没有一件显眼的陈设,仅仅是几张摆着素朴茶具的木制桌椅。不过,这里看似简陋,却是培养“新生代”茶艺师的基地,是福州茶艺中职教育的起源地之一。丘校长介绍说,福州中等职业学校茶艺技能竞赛始于2009年,学校自首届开始至今,连续两年参赛并蝉联了两届的冠军。并且该校学生林秀枝此次还在情景茶艺《茉莉芬芳》中充当主泡手,走进世博会福建馆,展示了娴熟的茶艺。这些荣誉为她增添了很大的信心。为了加强学科建设,在原有的师资力量基础上,今年还专门从福建农大茶学系引进了一名应届毕业生担任茶艺专业教师,并与市教育局、市劳动技能鉴定中心配合,开展茶艺职业技能培训。“学茶艺,让孩子们在接受审美教育的同时。也解决了就业问题,一举两得。”目前,学校培养的首批茶艺师都在茶企顶岗实习,而且学校还和福百祥、海晟连锁、闽榕等茶企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采取由“4+1(4天在学校,1天在企业)过度到5(完全就业上岗)”循序渐进的模式,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福建是全国著名的茶乡,我希望从我们学校开始、从我们福州开始,有更多的学校和同仁加入茶艺推广的队伍,把闽茶茶艺、闽茶文化推广到全国乃至全世界。”她说。

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还了解到,就福州市而言,除了商贸职专以外,市旅游职专、市外贸职专也设有与茶艺相关的课程与专业,而在全省乃至全国亦有众多中专学校将教学资源倾注于茶艺,同时有不少的学生从就业角度出发选择了茶艺专业,进而使得茶艺演变成职业技能教育的新宠。

现象三:茶艺师无性别

相信,在大多数人包括一些业内人士印象中,优美的茶艺总是与女性形象相挂钩的,在举手投足之间,体现出了阴柔之美。其实不然,“茶叶泡饮的基本程序不变,但和女性不同的是,男性在表演茶艺时柔软度少,多用单手泡茶,在圆融之中体现出一种刚劲之美。”中国茶道表演艺术家吴雅真用手模拟着泡茶状说道。今年5月,在“燎原行动”大学生竞争讲习所“煮茶论商道”课程上,应邀讲课的吴老师首次收下了3名男大学生为茶艺弟子。在业界一时传为美谈。在接下来半年时间里。这3位男生几乎是天天手不离杯、嘴不离茶,一到课余。就

相约到吴雅真的别有天茶艺居研习茶艺,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深深地爱上了茶和茶艺。“茶艺本来就没有性别之分,它属于一种艺术,让生活更加丰富,无论男女,都能通过泡茶的技艺来表达自己感情。”来自福建医科大学06级预防医学专业的陆洁帅深有体会地说道。此外,丘琰校长也说,学校在开茶艺课时,男生的积极性非常高,甚至还胜过了女生。这也是出乎她意料之外的。

茶艺不仅在男学生中受到追捧,在一些都市白领尤其是男性白领中也颇有市场。“从这几期的学员情况来看。都市白领班的学员最多,其中又以男性居多。”陈秀琼说。由是观之。茶艺并非完全是女性的专属。“喝茶的男人不变坏,喝茶的女人更可爱,已经是茶所具有的教化作用了,现代的社会,女生、男生的差别越来越小。分工也越来越不明显,男、女生从事茶艺工作成为君子、淑女,是我们所期待的。”范增平说。和堂悦叶茶会所的茶艺师郭渝菲则认为,茶艺师不能片面地以性别论之,正是因为有人爱它才会去选择学它,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更何况历史上,琴棋书画诗酒茶,也多以男性的成就居多。”她笑着说道。

在茶艺“高温”背后

茶茶艺培训、茶艺活动在中国大陆的兴起与火热,可谓是热浪滚滚,一浪高过一浪。我们有理由相信,茶艺培训机构、活动的大量涌现,对于推动中国茶文化以及与茶文化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大有裨益。同时,我们也决不否认,有少数培训机构是滥竽充数、名不副实,招生是为聚财敛财,而茶艺活动亦是纷繁芜杂,这就导致了茶艺市场的鱼龙混杂。因而,茶艺热现象的出现,自是利弊相存,在“高温”背后,业界看法不一。

去芜存菁,订立标准

“行业是该要整顿的时候了。”茶艺师崔秋语呼吁道。她曾调查过不少城市的茶馆和茶店,发现很多称之为“茶艺师”的从业人员,其实一点也不懂茶。不可否认。茶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催生了茶艺师的职业群体,再加上对业者并没有太高的文化要求,这就非常容易导致茶艺师的浪得虚名与不良茶艺培训机构的泛滥。“当前茶艺培训、活动,百家争鸣,良莠不齐,我想这只是个去芜存菁的过程。”范增平认为,茶艺应是带来和美和欢喜的,应是有较强的文化性、学术性和教育意义的活动,而参差不齐的茶艺活动最终会面临“洗牌”,顺应“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规律。“在去芜存菁之后,举办茶艺培训、茶艺大赛对茶文化的发展是完全有利的。”

郭渝菲也认为,现今茶艺培训还没有准确的标准,在一些茶企出于成本的考虑。只是挑选几名优秀员工参加正规的培训,有的企业内部也设有培训机构。这样一来,就使得部分人能进行专业的学习,部分则否。因此,范增平指出,任何培训班、任何比赛,都是组织活动,都应该有标准有规范。“茶艺师已经是国家明订的职称和职业标准,若无标准规范。就不会有好的发展。”他说,茶艺培训业是否能健康地发展,最主要在于主办者。纵然有了标准规范。若主办者没有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不执行这些标准规范,也是枉然。此外。郭渝菲还建议政府有关部门的介入,与一些民间社团如茶叶协会或茶文化学者联合办学办班,而且应是半公益性质的,一来显得比较规范。二来可让那些有志于从事茶艺的人尤其是来自不发达地区的都能接受培训。

提高证书含金量

茶艺培训班的开设让更多的人学得一门手艺,也为更多的人提供再就业的机会。这本来是一件有益于大众的事情,但是就目前的现状来看,茶艺师的资格证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福州的茶艺师周平丹告诉记者,很多茶庄茶店在招聘茶艺小姐的时候在职位要求方面并没有规定应聘人员需要持茶艺师证书,100家茶店可能只有20家聘请的茶艺小姐是持证上岗的。之所以茶艺师证书“轻薄如纸”,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此证书含金量不足。私人开班、无标准规范等问题让茶艺师证书缺乏公信力和权威性。

如此一来,茶店茶庄更看中店员的公关和营销能力,而不是茶艺。采访过的茶艺小姐都表示在薪资待遇方面并没有等级之分,高级茶艺师和初级茶艺师拿着相同的底薪,业务水平才是考核工作能力的关键。辛苦培训考过的证书却无人重视,这也打击了很多茶艺小姐想参加进一步培训的积极性。

同是吴雅真名下的弟子蔡贵珍认为泡茶也是一门专业技能,必须经过培训上岗,而且茶店员工的定位和职责要明晰,泡茶的是茶艺师,而公关和营销也应该聘请专业的市场人员。她希望经过改进和完善后的茶艺培训班和茶艺师证书能像大学文凭一样在就业中发挥作用,用等级划分职位,与薪资挂钩,也能像会计师的证书那样得到社会更多的认可和重视。

增设文化素质课程

培训班的课程很短,差不多只有7~10天左右,学到的只是对茶艺大概的了解和基本的泡茶工夫。更多的还需要自己的练习和琢磨。归去来茶庄的高级茶艺师张灵英告诉记者,茶艺的研习无止境,每个人对茶艺茶道的认知和理解不同,表演的茶艺也不一同。她在吴雅真老9币的培训班学了7天的茶艺课程,并不能满足她工作上的需要,她必须每天通过阅读与实践来充实自己对茶艺茶道的理会。

采访的过程中,茶艺小姐都一致认为,茶艺培训班应当考虑增加培训时间,增设文化素质课程。茶艺是一门特殊的技艺。追求的不光只有表面的指法和形态。茶艺师自身传统文化和内在涵养的修炼也必不可少。现在有很多茶席设计比赛和茶艺师的评选大赛,文化素质占据一半以上的比分,所以茶艺培训班的负责人要适当在培训课程里增加一些传统文化类的课程。

参加第二届海峡茶艺小姐电视大赛的选手郭渝菲对此有深刻体会,她说,现在有些从业人员是为了就业而参加培训,并非出于喜爱而学。带有功利心的学习,至多只是单纯地学会了如何泡茶。而没有真正领略到茶艺的精要。因此,她认为学生应对中国古典文化有兴趣、有所了解,这样泡出的茶才有内涵。

茶艺师眼中的茶艺

茶艺师,是个职业,也是受人尊敬的称呼。它受千年茶文化的润泽。举手投足的每一步都是传递芳香、传递历史、传递文化的过程,向人们表达着悠远芳醇的千年茶韵,同时它又融入了当代社会的时代气息,在冲泡茶叶的过程中,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向人们展现从古至今都不曾淡出人们生活的悠悠茶情。中华茶文化犹如一条蜿蜒的河流,绵延不绝地流淌着,在流转的千年时光中,茶艺师用娴熟的泡茶技艺勾连着过去和现在,并把茶艺所承载的被称之为“道”的东西代代相传。

曾经开创茶艺的茶艺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是茶艺的宗师;师承他们的弟子,有的已经或是正在成为推广茶艺的中坚力量,有的则是80后、90后正在成长的新生代,还有的是蓝眼睛、高鼻粱的外国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年龄、阅历、经验、性别甚至国籍、文化上的差异,让他们对茶艺有着不尽相同的诠释。但是他们对茶艺的热爱之情却是完全相同的。

祖师级:道路崎岖而艰难

他们是中华茶艺的开创者。他们凭借满腔的热情与激情,知难而上,把茶艺的种子播向神州大地,至今还孜孜

不倦、锲而不舍地在茶艺的百花园里耕耘着,茶艺已然成为他们生命的全部。

范增平是上世纪70年代有志于复兴中华茶文化的众多台湾青年中的一员,更是首个把茶艺介绍到中国大陆的使者。“万事起头难,一个事业的建立,必须经过不懈的努力。”如今已年届花甲的他,回首这20多年的茶艺推广之路,感触良多,而同为祖师级茶艺师的吴雅真对此前刚刚起步的茶艺事业感到崎岖和艰难。但是,在他们心中,总是有着一股无形的、被称之为信仰的力量在默默地支持着他们,给他们带来信心和希望。“20年前,我到日本去考察,日本的朋友特意带我去上野神社游玩,恰巧碰到一位云游的和尚。他对我说:‘你很适合做茶,但道路会很崎岖。’直到现在,这句话对我的触动还是很大。”回忆起往事,吴雅真深感一句话,竟受用了一生,她觉得她从茶艺事业中得到了很多很多。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事业,是利己利人利社会的事业。”论及茶艺事业,吴雅真眼里透着深情。同样,在范增平眼里,茶艺事业是未来的事业,也是深具传统意义的新兴事业,是人类幸福的事业。“投入这个事业的人,生命的意义会比较有价值。”

对茶艺的钟爱之情,令这些老一辈茶艺师不顾老之将至的年龄,仍忘情地倾身事茶,扶掖后进。他们培育出来的新一代茶艺师,有许多人在茶界已有所建树。而他们还在培育的新生代茶艺师,也正慢慢在崭露头角。为此,在欣慰之余,他们对后进也是充满期许。“我希望我教育出来的茶艺师,必须体认到,茶艺师是令人尊敬的称号,作为一名茶艺师不应只是茶艺馆的服务人员,而是应肩负有社会教化的责任,以身作则,成为社会的君子、人间的淑女。”范增平说。吴雅真则希望学生能在传承中发展,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把中华茶文化发扬光大。

中坚辈:在传承中创新

他们是中华茶艺的接班人。他们老一辈茶艺师手里接过中华茶艺的衣钵。并加入时代的新鲜元素,在传承中创新,渐渐成为推广中华茶艺的中流砥柱。

“进入茶艺这一行完全是机缘巧合,而且这是一本很厚的书,我被它的魅力深深吸引,沉醉其间,乐此不疲。”北京泰元坊茶艺培训中心茶艺师黎敏在受访时这样说道。她是范增平在北京招收的女弟子之一,范老师创立的行茶法与在茶艺的深厚造诣和孜孜追求如春风化雨般潜移默化着她。“范先生常说做人先要正直,然后再不断提升自己。并且在研习茶艺的过程中多读书,多实践。”对如今亦是茶艺培训师的黎敏来说,范老师的教诲依然历历在耳。并时时刻刻地激励着她不断学习,不断从书籍和实践中收获。在茶艺事业的道路上苦心孤诣、砥砺前行。

归去来茶庄的女老板张灵英是吴雅真老师的旗下弟子。她本身就是文雅好静的女孩。对一切古典的事物感兴趣。2006年时她专门找到吴雅真老师的茶艺培训班学习茶艺。她说,因为是初学者,必须从最基本的动作学起,身边的同学已经开始一整套的茶艺练习。她还在最简单的端杯、手势、姿势的训练。不过她并没有着急,重复着每一个动作。争取做到最好。到现在,归去来茶庄开了第二家分店。她虽为老板,仍然尽心为客人亲自泡茶,她对4年前的那段培训经历心存感谢,让茶艺成为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周平丹是个有梦想的女孩,她与茶艺结缘是从一家茶庄开始的。那家茶庄装修风格古色古香。特别醒目,门口还张贴着招聘茶艺小姐的广告,刚刚辞去工作的周平丹便决定应聘这份工作。当时她的考虑是,工作环境幽雅,如果能学好茶艺也能为自己增加一门技艺。在茶庄老板的简单指导下她就正式上岗了,每天的工作就是为客人泡茶,可是她一直觉得自己没有经历过专业茶艺培训就不是一名合格的茶艺小姐。后来她索性辞去工作,专心报班学习茶艺,弥补她耿耿于怀的遗憾,她说,走出茶艺培训班,拿到结业证书,她才真正感觉到茶艺是她的一技之长。于是她开起茶庄。把茶艺融入生活。

坐落在中高档社区二楼的蔡郭茶会所是一处喝茶的好地方,社区生活清幽,闹中取静,大有世外桃源之趣。女老板蔡贵珍也是师从吴雅真老师学习茶艺,不过她的初衷倒与别人有些不同。2005年她刚从大学毕业,遇上就业的空白期。几个女同学便拉上她去报名参加茶艺培训,她笑道,刚好无事可做,也经不起同学的拉拢便去了。这一去没想到改变了她的生活。她说,茶艺是很美好的事物,现在每天面对不一样的人泡不一样的茶是一种乐趣,让她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新生代:茶艺改变了我

他们是与茶艺共同成长的新生代茶艺师,也是中华茶艺的新鲜血液。他们都还在青青校园或涉世未深,浑身上下洋溢着蓬勃向上的青春气息,是中华茶艺的未来。

刚刚参加完第二届海峡茶艺小姐电视大赛初赛的郭渝菲。这会儿又坐在那张古筝前调筝移柱。2006年,她因茶结识了吴雅真,并拜在她的门下研习茶艺。

文学细胞与艺术细胞兼具的她。4年多来习茶的感受,使她对茶艺的感悟很深刻,她很形象地把舞蹈与茶艺联系起来。她认为,茶艺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体,如果不了解中国文化,单纯地学茶艺,至多是得其形,而不能得其义。就如同音乐是舞蹈的生命、感情是舞蹈的灵魂一样,技是茶艺的生命,道是茶艺的灵魂。“茶艺它以技能为基础,融合音乐、陶瓷、诗词、书画。内心表达出的是一种和平、和美、和谐的道,是从具体到抽象、从形而下到形而上的过程。”她说。与此同时,她还非常崇尚茶艺在传承基础上的创新,而非拘泥于古。因而。这次在比赛中她表演的是乌龙茶工夫茶艺,用象征高洁、坚韧品格的梅花插花与自然、纯正的武夷岩茶相结合,以此来凸显如梅花、似岩茶的茶人品格。

分别来自市商贸职专的林秀枝和市外贸职专的曹丹妮。这两名女生虽不同校。却有着共同的喜好,并且共同作为主泡手在上海世博会福建馆中献艺。她们在接受采访时,无一例外地说:“学了茶艺以后,我变了很多。”林秀枝说,在接触茶艺之前,她是个大大咧咧、懒散且不讲“章法”的“新新人类”。如今的她,落落大方地坐在桌前,有条不紊地泡着茶,优雅的动作着实令人赏心悦目。而同她一起排练、表演的女生曹丹妮也十分不错,她也从学茶艺中悟出了点门道:“泡茶时,要协调配合,做到表情、动作的一致,并且还表达出当时的一种心境。”她说,她父亲在老家长乐市有一片山头,要开发成观光茶园,毕业后她会继续从事茶艺,帮她父亲接待游客。

陆洁帅和周威都是在校大学生,他们自今年5月拜吴雅真为师以后。彻彻底底地与茶结缘。虽为初学者。但经过半年的潜心学茶,他们表演的茶艺已经有模有样了,对茶艺的认识与体会也说得头头是道。“茶艺是种在动中求静的活动,习茶可以摒去浮躁,让心变得更加平静、更加平和。”周威说。如今,他们一逮着机会就泡茶,在宿舍给舍友泡,在家给亲戚、朋友泡,而且边泡边讲解茶文化。年龄比周威稍大点的陆洁帅,则把他感兴趣的书法来和茶艺作比较:“写书法时,一个人的喜怒哀乐可能不会写在脸上,但是从他写的字中能读出他当时的心情。泡茶也一样,每一道茶都是茶艺师心情的深层表达。泡茶时应该是心如止水的。用一个词表达就是‘杯水禅心’。”他边说手边做着写书法状。看来,他们对茶艺所体现的精神特质还吃得挺透。

外国人:从茶艺了解中国

茶艺入门范文第4篇

1、茶艺馆不是开门就赚钱

从表面上看,茶艺馆当然应该赚钱,因为现在出去喝茶的消费经常比吃一顿饭还贵,而茶艺馆的成本好像很低,既不用高薪聘请大厨,又不用采买诸多的原材料,说白了好像只需要十几个茶叶筒,几十套茶具,十几个懂茶艺的服务员,再讲究一点的用些净水设备就可以了。据了解,去茶艺馆的人均消费都在五十元以上,有的在100元左右。表面看来简直是暴利。但不可否认,茶艺馆对位置、装修等硬件的要求要高一些,喝茶的人毕竟也不像吃饭的人那样多。那么是不是开个茶艺馆就赚钱呢? 京城很有知名度的五福茶艺馆,第一家五福茶艺馆成立于1984年,可以算是经营比较成功的。现有连锁店7~8家,这些店全部实行独立核算制。据该公司总经理介绍,连锁店中也不乏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各店的经营策略不同,消费群体不同。看来不是开个茶艺馆就能赚钱。

2、瞄准商务客人

从五福茶艺馆的经营情况可以看出,要想赚钱,茶艺馆的定位非常关键。那都是什么人会来茶艺馆消费呢?客人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朋友偶遇聊天,一种是娱乐休闲,还有一种是非正式的商务交流。以五福茶艺馆为例,五福不同的店有不同的消费群体,如学院路店,北师大的学者、教授及其家属构成主要消费群;阜城门店则为处于城西的各部委工作人员及商务人员提供了一个洽谈、休闲的极佳场所,仅阜成门店就有金卡会员近千名,银卡会员两千名;而亚运村店位于北京剧院内,以门前拥有大停车场的优势吸引了"亚运商圈"的老板们。消费群体不同,消费能力会有差异,各店的营业额就会不同。平均来说一天流水在3000元~4000元左右,平均每人消费在50元左右。做哪些人的生意呢?当然是非正式的商务交流,这样的消费群消费能力强,利润也高,而且还会持续消费,成为稳定的客户群。

3、个性经营招徕客人

要想留住客人,茶艺馆的个性化经营显得至关重要。"五福茶艺"是北京茶艺的代表。它有别于传统茶馆,也不同于日本茶道,公司总经理谭波引进了南方功夫茶,创出了"北京茶艺",五福茶艺馆的成功之处可从她在京城现代派茶馆中开创的第一中表现出来。在北京1994年她开办了第一家茶艺馆,投入了近60万元,组织了第一支茶艺表演队,开办了第一个茶艺培训班,成立了第一家茶具、茶叶综合专卖店,建立了第一家茶艺馆宣传网站,开了第一家分店,第一个现场制作紫砂壶,第一家帮别人开茶艺馆,第一家为下岗工人免费培训,第一家拥有加盟店,第一家组织茶文化主题旅游。 五福茶艺馆以茶水为主要经营项目,各地精品茶具为辅,同时不断开展与茶相关的边缘项目,与爱好茶的客人互动。

4、想办法留住客人

确定了茶艺馆的主攻方向,经营手段也要跟上。也就是说,留住客人,让客人在店里延长停留时间是盈利的关键。例如给客人提供什么茶,是红茶、绿茶还是根据季节提供适时茶都要根据茶艺馆消费人群的品味确定。茶艺馆规模可大可小,但一定要在氛围上下工夫,营造舒适、惬意的休闲气氛。此外,还应增加茶馆的文化味。可以设立茶道表演并请专人向顾客讲授茶艺和茶叶的基本知识以此培养消费群体,带动消费。设立书架摆上关于茶、茶具、茶艺、茶文化等相关的书籍,订阅一些都市类报刊供客人阅读。另外在馆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客人提供一些必要的小食品,如果有条件的话在用餐点儿可以给客人提供一些自制的快餐。但要注意,餐可以简单但要精致。如果您的茶艺馆设计的带有京味,那茶点就可以以京味小食品为主。

5、开店清单

1).店面选址、考察、评估。

2).店面设计、装修、家具选择。

3).到工商局注册办理营业执照。

4).到卫生防疫站检测。

5).税务局办理税务登记。

6).人员培训。

7).购买设备、产品的选择

6、开个茶馆近百万

现在开一间茶艺馆一般应在200平方米左右,装修费用应在10万元至15万元之间,装修没必要豪华,但要整洁。要注意窗户设计的雅致,屋顶灯光的柔和。要设立两人间、四人间和八人间。家具和摆件的投资在10万元至50万元之间,家具的选择要注意迎合茶文化的历史,尽量选择古典和传统的造型。摆件的挑选余地较大,资金多可选择一些名贵的茶具、珍品壁挂画和古董,资金不足可选择普通的茶具和装饰品。流动资金在5万元至15万元,主要用于茶叶及易耗品的购买。服务员的培训工作必须到位,需请一位好的茶艺师来店对店内的所有员工包括您在内进行培训,也需要一定的费用。店员培训费用每人约为300元~800元,怎样才能留住经过培训后的优秀员工呢?每个企业想留住优秀的员工,都要靠企业文化和领导者的魅力,让员工了解他们的发展空间。另外,新店成立后品牌推广费用(新店)一年约为10万元左右。一般茶艺馆的投入,正常经营,一年半到两年可收回投入。

开一家茶馆能不能赚钱呢?多久能回收成本呢?这是一个生意人的必修课。如何计算呢? 如上所述,开一家200平米的茶艺馆大约需要投资100万。根据五福茶艺馆提供的日流水3000元~4000元计算,年流水应该在100万元,能否赚钱呢?用年流水减去您的茶艺馆的直接成本(原材料、人员工资、水电)、房租、加盟推广费和税收,剩下的就是您的利润了。

7、定位选址是关键

第一、店面地段 有关专家曾经指出:找到一个理想的店面,你的开店事业也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把握"客流"就是把握"钱流",在人流熙攘的地段开店成功的几率往往比普通地段高出许多,提供的服务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就一定会有良好的业绩。所以开店之前要对所选店址进行评估、考察。

茶艺入门范文第5篇

本文通过对茶文化的角度对茶艺教育的研究对象以及茶文化所涉及的内容进行分析,最后阐述了茶文化与茶艺教育之间的关系,试图为茶艺教育提供一种更有价值的理念与模式。

关键词:

茶文化;茶艺教育;结构体系

1茶文化教育概述

文化主要包括物质行为文化与精神心理文化。随着文化的发展进步,文化不再是一种单纯的形态,而是一套价值体系。茶文化正是这种文化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茶文化作为人类历史发展的代表,以茶叶作为基础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演变,而且许多传统的饮茶习俗还保留至今,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宝贵财富。随着人类对茶文化研究的深入,茶文化也逐渐渗透到现代教育之中,成为一门专业化的教育课程。在关于茶文化研究中,如何组织更科学有效的茶文化体系,构建茶文化的应用领域,是当前教育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茶文化发展的核心内容。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学者就呼吁应当将茶文化作为专门的学科进行研究,茶文化有独立的研究对象,有一定的研究内容,有标准的价值体系。茶艺是茶文化的主要组成内容,随着茶文化的不断发展进步,茶艺教育已经成为茶文化研究的代表内容。随着当前茶艺活动的日渐繁荣,对于茶艺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许多高校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于是开设了茶艺课程。茶艺课程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但是茶文化仍是其前提和基础。

2茶文化教育的研究领域

茶艺教育作为茶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目的是更全面地掌握茶文化知识,以满足茶艺活动的各种需求。对于茶文化的研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区分。由于茶文化的发展现状,如果要构建出一个统一完善的教育体系是不现实的,从不同的视角来看,可以构建不同的结构体系,使彼此之间相互补充完善。对于茶艺教育来说,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职业培训,所培养的是专业型人才,是在科学系统化的知识基础上能够满足社会需求,主要面向的是社会岗位,因此,只有以专业的茶文化知识作为支撑,茶艺人才的培养也要符合教育规律,要充分明确茶文化与其它学科之间的相关性,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2.1茶艺专业的目的是满足社会需求

随着茶文化的发展演变,最先吸引人们关注的是饮茶的规范化和艺术化,即茶艺。茶艺不仅展现了茶活动的技术性,同时也更倾向于艺术性和思想性,茶艺被人们赋予了更多的审美特性和艺术形态,因此被称之为茶艺。茶艺的方式也十分丰富,无论是民俗生活还是普通饮茶活动都有茶艺的存在,人们在追求思想与精神的净化与升华时也有茶艺,在现代茶叶宣传推广中,茶艺也必不可少。如何推广更为科学的饮茶方式,以及如何在茶艺这种艺术形态中宣传树立茶品牌都成为当前茶文化的研究内容,茶艺是因社会需求而产生的岗位,茶艺也成为专业人才就业的领域。茶艺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之一,提供了专门的职业与人才,而在他们背后,则是与茶文化内涵密切相关的科学进步,如果没有茶文化的基础与支撑,茶艺是无法真正确立起地位的。

2.2茶艺专业课程的构成

无论是从社会需求来看,还是从茶艺的结构层面来看,茶艺所涉及的学科内容十分丰富,主要的课程知识结构包括以下几个系列。首先是茶叶学。茶叶学的课程主要可以分为茶叶种植、加工、茶综合利用茶健康等内容。学科主要侧重于茶的应用以及民族体质的提升作用。其次是经营学。主要是从经济管理的角度研究茶产业的发展经营,主要包括茶叶外贸业务、茶旅游等内容。再次是茶艺学,主要包括茶艺、茶具、茶道、茶俗等内容,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对饮茶的形式、制度和技术等方面进行研究。最后是茶史学,主要包括茶文化发展史、茶文学、茶与哲学思想等内容,是从不同的角度学习饮茶文化及相关的文学艺术研究。

2.3茶艺内容的相关性

茶艺教育是具有茶文化特征的专业教育,教育内容与知识结构的研究对象相一致,二者不仅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而且具有一定关联性。首先,茶叶学是茶艺教育中的基础内容,也是茶艺课程中的基础内容,主要研究对象是茶叶,只有以茶叶作为科学基础,才能使茶文化得到稳固的发展,茶艺教育才能经得起检验。茶叶也是茶艺教育中最具实物特征的文化代表。茶叶的研究是极具知识性与艺术性的学科。其次,茶史是茶艺课程的主干内容,研究对象是饮茶文化历史。由于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茶文化的研究包括了史学、文学以及哲学等综合内容,厚重丰富的茶文化内涵,进一步促进了茶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再次,茶艺学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主要以茶的行为实践作为研究对象,因此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茶艺学是一门综合的实践学科,主要是以茶史为基础背景,利用茶叶这一实物,演绎出丰富而具有创造力的饮茶方式,同时对茶叶的生产经营、经济发展都有较积极的推动作用。茶艺是一门特殊的文化学科,也是体现茶文化的重要形式,从茶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进一步丰富了茶文化的知识结构与表现形式。最后,茶经营学也是茶艺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研究对象是饮茶的经济法则。经济的发展与文化密切相关,学生在接受茶艺教育时,不仅要符合发展需求,更重要的是能够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获得专业的提升与肯定,并从职业发展中获得经济收入。茶艺教育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和教养性,因此,将茶文化与茶经营学相融合,使茶文化能够在现代经济发展中激发出更鲜活的力量,才能有效促进茶艺的良性发展。

3茶文化在茶艺教育中的价值体现

茶文化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通过茶文化的渗透,茶艺教育能够与人类的本性更加协调,使人在真善美等方面获得更好的融合发展。茶文化的价值与茶艺目标价值是相一致的,这也使茶艺教育的意义更具典型性。

3.1真的价值

茶艺教育是一门实物教育,是以茶文化为基础,具有求真的价值体现。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是对客观物质的求真。茶文化是以茶叶为载体,通过对茶叶的质量鉴别、冲泡技术、品饮方法的学习和研究,对其内在的规律进行归纳总结,以获得其真的价值所在。茶文化的这一价值体现在茶艺教育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茶艺作为一种茶文化艺术形态,在教育实践中也要求学生要遵守物质求真的价值观,以获得更真实有效的科学规律,有助于对茶文化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其次,是对健康的求真。茶不仅是人们生活中的主要饮品,更有益于人体健康,通过多项科学实验证明,茶叶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茶的养生功能被不断的推崇,使茶成为世界上的健康饮品之一。最后,是对历史文化的求真。文化与历史是相互融合的,文化就是历史,历史也是文化,虽然历史不可重演,但可以通过茶文化延续历史,使茶文化的历史得以还原,从茶文化史中可以更真实地看到中国文化的精彩一面。

3.2善的价值

茶文化中有善的价值内涵,这也是儒家思想所倡导的至诚为德,尽性是善。在茶文化中,有尽茶之性和尽茶具之性,即再远大的理想也要通过实践而实现,而在实践过程中,要通过至诚来实成人与物的情感连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文化虽然是历史的还原与再现,但始终离不开现代人的思想与感觉,茶文化有深厚的茶德精神,从特性到人性,最终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价值,这也是善的价值最形象的体现。茶文化不仅是文化的体现,也是人们价值观的体现。只有满足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饮茶习俗,才能与人们的生活意义相符合。同时,通过专业化的茶艺形态,能够促进人们的完善生活,体现人们的价值观,在继承了历史文化价值的同时更明确了生活的信念,使人们的生活理想超越了生活的人文意义。茶艺教育既营造了一种独特的茶文化氛围,同时也为社会生活的平和高雅塑造了文化榜样。

3.3美的价值

美是人类的天性,是一种修身养性的体现,是人类对自由的想象与追求。茶艺中展现出的独特艺术魅力正是茶艺之美的体现。茶艺之美是形式与内容美的统一,展示茶艺形式的同时也体现出其内在美。茶艺的形式美主要是由茶、水、器、环境的组成,茶艺的内在美实质上是泡茶的意境之美,茶艺活动体现了一种人与茶相融的意境之美,是最接近生活的艺术表现。茶艺之美主要包括外在美与内在美。外在美主要体现在茶叶、茶具、茶环境、茶技艺之美。内在美是指茶体现出的人格之美,以儒家思想为基础,以提升茶艺的修身养性之乐,实现人与茶的和谐。通过茶艺教育,能够培养学生丰富的人生情感,情顺万物、对应自然等思想情感。茶文化体现了怡情养性的和谐之美,茶文化的美是规范的美,是高洁的美,是自然的修养,是对于人生的无限憧憬与热爱。

4结束语

茶文化是中华文明与智慧的结晶,是人们在几千年历史文化发展中形成的独特艺术形态。以茶文化为基础和支撑,为茶艺教育提供了鲜活的样本,使茶艺的外在形式和内在思想之美得以体现,对于学生专业技能与人文素养的培养有着积极的影响力和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玲.关于中国茶文化学的科学构建及有关理论的若干问题[A].茶文化丛书编辑委员会.茶文化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17-29.

[2]庄晚芳,王家斌.研究茶文化,振兴茶业,促进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A].茶文化丛书编辑委员会.茶文化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30-34.

[3]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25-226.

[4]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298-300.

[5]朱红缨.以茶文化促进茶产业品牌经济发展[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3(4):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