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历史教育教学案例

历史教育教学案例

历史教育教学案例

历史教育教学案例范文第1篇

一、“纲要”课程应用视频案例教学的优势分析

1.能直观地再现历史,使学生身临其境穿越历史空间,增强对历史认知的效果。

和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指出:设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就是要“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这就明确地规定了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

为实现这一目的,最为重要的是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了解历史,把握国情,塑造新时代年轻一代的爱国情怀,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规律性,自觉地投身于民族和国家的繁荣和昌盛的伟大实践之中。在众多的教学手段当中,讲解历史占有很大的课程比重。除此之外,学生直接阅读历史也是一种重要的途径。但是两者的效果受到讲授的形象性和自身阅读的趣味性的限制,无法有效实现课程设置目的。在所有课程教学手段的探索当中,视频教学作为一种手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实现纲要课程的历史正向功能。通过更加直观地再现历史,让学生们身临其境穿越历史空间感受历史的沧桑巨变,去思考历史课题,从而增强学生们的历史使命感。

2.视频教学有助于改变纲要课程旧的教学方式,突破文字案例教学的局限。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采用视频案例教学,改革旧的教学方式的主要手段。这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变化,而是在教学设计上的变革。教师根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特点,针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从相关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等影像资料中选取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知识教育与思想道道教育相契合的视频,使之与语言、文字、图片等有机结合,集视频、音频、文字、学生讨论、教师点评于一体,突破以往单纯文字案例教学的缺陷。视频案例教学以其图文并茂、声色俱全的现场感,增强了历史事件和现象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注意倾向,促进其深入思考和作进一步的研究探讨,真正做到“入眼、入脑、入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3.视频案例形象生动、直观有趣,是纲要课程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

在将视频案例教学范式应用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通过对视频资料中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内容有关的典型事例和事件加以描述和解析,经过加工和提炼,作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辅助使用,有助于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浓厚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加深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促进教学过程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贯彻落实,使教学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二、视频案例教学在“纲要”课程中的应用

1.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和特点收集、选择恰当的视频案例

一般地,视频案例来源于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等,除此之外,还可以去书店购买VCD、DVD视频案例资料。这些视频案例资料有的比较粗糙,视频时间长短不一,有的内容冗长,有的与教学内容不贴切。对于这些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来的视频案例需要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和特点进行剪辑,不能直接运用于课堂教学教学。

选择恰当的视频案例有利于提高“纲要”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更好地实施视频案例教学。不恰当的案例则会影响“纲要课”的教学效果,甚至会起相反的作用。而教学内容是视频案例收集和精选的依据。在内容上,视频案例的选择要求精益求精。

2.“纲要”课程应用视频案例教学要具有时代性、针对性、思维空间性

在教学中,选择的视频案例应紧扣中国近现代时代的主题,体现时代的新鲜内容,反映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重要活动、重要人物等,贴近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在选择教学视频案例时,还必须针对课堂教学所涉及的中国近现代史历史问题。一个视频案例解释说明一个重点、难点教学问题或知识点。此外,选择的视频案例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加以审视,留给大学生广阔的思考余地,以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3.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历史事实进行深刻的理解。历史是真实存在的,诚实地对待本国的历史是正确反思历史的前提。与西方的工业文明发展历史相比较,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在科技进步和思想启蒙方面开始落后于西方世界,统治阶级对西方文明发展一无所知。这与20世纪中国开启的改革开放形成鲜明对照,有助于理解历史和现实的巨大差距。更为重要的是,借助于历史认知方面的比较评价,正确认识中国社会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性,正确评价中国社会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

三、在“纲要”课程应用视频案例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视频所体现出来的历史故事和内容具有历史的厚重感,是中国近现代社会的生动写照,也是我们反思历史的一面镜子,视频留给我们的深刻印象。为了帮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所要学习的内容,了解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历史演变及基本特征,明确近现代中国的社会状况、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增强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需要注意一下几个问题以增强教学效果:一是要熟练的制作视频案例,并将其在课堂上与其他教学手段和方式有效地结合起来,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制作的视频案例要与使用的课件及使用教学内容要协调,相互联系紧密。

二是视频案例时间时间不能太长,一般要求控制在十五分钟以内。太长的视频案例既会影响授课内容和教学进度,又会影响学生上课注意力,把握不住教学内容。

历史教育教学案例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教学反思 教师 专业成长

正文:

1910年,杜威(Dewey)在他的著作《我们怎样思维》中,就倡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20世纪80年代,教学反思在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已经蔚然成风。二十多年来,关于“反思”的讨论在欧美教育界备受重视,并且逐渐影响到我国。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持续深化发展,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对于实现学生的学习目标已经越来越显得重要,如何进行教学反思、提高历史教学效率、完成历史课程目标值得我们初中历史教师进一步去探索。

一、新课程下教学反思的实质

何谓教学反思?简而言之,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知的过程。

杜威在他的著作《我们怎样思维》里指出,反思的出发点是对问题情境的困惑,经过分析、假设、推理与检验而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通过反思可以对教学经验进行改造和重组,可以发现教学的真正意义。反之,没有反思就不能产生有意义的经验。

当前,历史新课程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等各方面都进行了较大的创新和突破。基础教育历史新课程要求初中历史教师从单纯的历史知识传递者走向历史教与学的研究者、反思者,要求历史教师不仅历史专业学识要较为丰富,而且还要善于对历史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和反思。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Posner)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著名学者刘岸英指出:“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他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能有什么改进”。因此,教学反思是教师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重要手段,一位老师能否成为优秀教师,取决于他是否善于对教学过程和教学问题进行反思。[1]

二、初中历史教师的专业成长与教学反思

“上课时,只是就事论事地将基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下课后要他们死记历史事件、人物及前因后果,而不鼓励他们思考分析” 。[2]这是“教书匠”式的“照本宣科”。今天,一个优秀的历史教师,在新课程里实施的过程中,必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同时,优秀的历史教师必然地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深刻的反思,认真思考自己教学的过程及效果,并及时吸收他人的实践、研究成果。因此,教学反思对于初中历史教师专业成长至少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作用:

1、教学反思有助于初中历史教师教学研究的深入。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区的教育教学工作者所倡导的“参与式”教学,其目的不仅是要求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中进行探究,更重要的是要求老师在参与的同时进行探究。当代国内外教育界都提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也是教学实践的研究者,教学研究离不开教学反思。历史教学反思,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历史教师的一种经常的、贯穿始终的对历史教学活动中各种现象进行检查、分析、反馈、调节,使整个历史教学活动、历史教学行为日趋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无疑会促进历史教师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如在授课的过程中,我们不妨多问问自己:这个课题应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采用什么样的教学形式最佳?对于学生搜集到的“史料”、“证据”,是让他们全部采信,还是引导他们学会对“可疑”资料进行大胆质疑?学习成果展示的侧重点是让学生围绕主题轮番登台做一点知识性的介绍,还是说明探索求知的过程与方法?还有,对于近现代历史上一些比较“敏感”的人物、事件、现象又应该如何客观评价?以及如何合理利用研究性学习?是否应该有个“度”?初中历史教师都可以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反思、研究,从而达到重新审视我们自己的教学,并积极探索新思想和新途径,推动初中历史教学研究不断深化的目的。

2、教学反思有助于初中历史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的发展。

所谓实践智慧是指教师对教学合理性的追求,以及对具体教学情境和教学事件的反思。复杂的初中历史教学,决定了它不是初中历史教师展现知识、演练技艺的场所,而是初中历史教师实践智慧的体现过程。

例如:香港一位初中中国历史科教师在文章里谈到,他初登教坛时,为了教好中国历史课,经常选择一些有趣的历史故事在课堂上讲给学生听。“讲故事是教中史的好方法,但很费力气,而且未必每次都保持好状态。”后来,这位老师经过自己认真的反思后,他把“讲故事”形式做了一些改变:一是安排一些喜欢说话的学生,在有准备的情况下,在课堂上讲中国历史故事;二是安排学生做中国历史广播剧录音,把录音带在堂上播放。两种设计都取得很好的反响。这位历史教师继而分析:教师一个人讲故事或组织学生讲故事,其效果不一样。“前者,老师唱独角戏,学生只需要聆听;后者,老师是设计者,学生是表演者。”“由学生做主角、做表演者,负责的学生受到训练,其他观看和聆听的学生也受到感染、教育。” [3]

从这个例子中不难看出,初中历史教师追求历史教学合理性的反思活动,是有益于初中历史教学实践智慧增长的。关键是初中历史教师要有反思的意识,并在具体的历史教学情境中理性地随机应变,善于调整历史教学策略,使自己的实践智慧永远处于发展的过程中。

三、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

教学反思有利于初中历史教师教学研究的深入,有利于初中历史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的发展。那么,历史教师又该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呢?于是反思的基本方法是我们初中历史教师亟待探讨解决的问题。接下来笔者将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来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这一问题,分享一些我的经验与收获。

1、要养成课后小结与反思札记的习惯。

过去,人们往往重视课前的备课,对于课后的小结与反思,则较少关注。但就历史学科而言,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太多了。比如,“编演历史剧”是新课程提倡的多样化教学形式之一,这种教学形式真的对促进学生理解历史有帮助吗?扬州中学王雄老师在“”一课的教学设计中,让学生自由组合,排演了一个“去留肝胆两昆仑”历史剧,教师让同学们课余时间排练,不要太讲究道具与服装,也别花过多的时间。一周后,同学们在课堂上演出,结果印证了这种教学形式的积极作用。事后,王老师在“反思札记”中写到:

这一天像过节一样,学生兴奋而不断高涨的情绪也影响着我,不过,我在观看之余想得最多的还是老问题:“这种方法能够促进学生理解吗?”答案是肯定的。在他们排演之际,不仅十分重视剧本,而且查阅了大量书籍资料,了解人物的个性,为了想象梁启超、康有为的讲话语气,大家还进行了讨论,最后,确定了两人讲话的共同点:广东普通话,都带有书生特点,但是,康有为的语气更沉稳,梁启超较之更有激情。那么,为什么学生能够在这种学习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热情呢?其实,每个人的智慧都是伟大的,教师的作用在于启发学生将其智慧表现出来,而不是仅仅接受别人的知识与观念,参与历史课本剧的排演可以将对历史的理解与对历史学习的情趣完整地结合起来。[4]

台湾新竹科学园区实验中学唐远华老师,从1992年起,尝试对高一学生从事历史剧教学实验。剧本以“城濮之战”、“毛遂自荐”及“鸿门宴”三件事为题材。一方面,学生对其内容多少知道一些,正适合进一步深入;另一方面,它们均具有丰富的戏剧性,颇能引发学生兴味。实践下来,唐老师觉得:

透过教师的精心安排指导,的确能促成发展并提升学生历史思维的预期目标。毕竟学生通过主动阅读理解史料、编写剧本、掌握角色在情境中的扮演,学习相当主动,收获自然丰富!其实历史剧的趣味性不仅表现在有趣的台词,滑稽的动作,更在同学间互助研究剧情发展的可能性上,所体会出来的心得。甚至个人认为演出前的过程,比演出结果,就教学价值而言,更为重要!因为观赏的人只是旁观这些历史事件,而演出的同学却是花了时间与下功夫去经历这些历史情境,历史教学不是一直强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神入历史情境去做历史的思考吗!? [5]

以上这两位老师都习惯于做课后小结与反思札记,长期积累,就会成为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历史教学案例,对之分析研究,相信一定有利于初中历史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反思水平。

2、看课。

“看课”又称“课堂观察”,在很大程度上与我们常说的“听课”类似。不过,传统的听课目的比较单一,而且听课之后几乎没有什么评论。而看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特别是同事互助看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这已被西方学者乔依斯(Joyce)、许瓦斯(Showers)等所进行的实证研究证明。

陈瑶的《课堂观察指导》一书中,记载了作者在昆明某中学一堂初中历史课上做的看课笔记。陈瑶教师对执教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留下非常详细、具体的“现场记录”,并做了“评注”。比如,“现场记录”描述道:“当讲到商鞅变法的故事时,老师非常地投入,在教室里移动。……学生明显地完全被她的讲述吸引。但在谈到商鞅变法的内容时,学生的反映不是很积极,看上去有点疑惑,而且七八个同学有注意力分散的表现。”又在旁边评道:“商鞅变法的内容是课文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老师在投入的讲解时,忽略了学生的反映,没有在重点难点上给予充分强调。”对于老师向学生的提问,观课者评道:“我感觉老师在提问上有设计、有技巧,但对学生的回答,老师的反应比较单一,缺少评价、追问和很明确的鼓励。” [6]

观课,教师具有最佳的研究条件,应该像上述实例这样,观课才能达到目的。当然,课后,观课教师应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促进历史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3、进行案例研究。

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案例是教学理论、教学实践取之不竭的源泉。“所谓案例,其实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件,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 。[7]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这就是案例研究。初中历史教学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课堂,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二是观察别人的课堂,从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

初中历史教师研究他人的案例,特别是一些中学优秀历史教师的典型案例很重要。远的不说,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有历史教育工作者从著名中学历史教师,如宋毓真、陈毓秀、时宗本等人的教学经验中提炼出典型实例,用以说明某种历史教学观点或历史教学方法。特级教师刘宗华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教学法前辈孙恭恂教授合作,共同撰写了《刘宗华历史教学艺术与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一书,前者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和体会,后者则运用教育理论来阐释其教学实践的价值,理论与实际相得益彰。这些都是已经出版的,还有更多发表在报刊上、网络上的优秀教学案例,应及时研读,从中受到启迪。而观摩听课、座谈讨论、专家讲学等多种形式,也是对教学案例进行总结、反思和探讨的好时机。

关于初中历史教师教学反思的研究,目前还有很多需要探索的新课题。可以肯定,发展的教学反思是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也必然促进初中历史教师的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刘岸英:《反思型教师与教师专业发展》。《教育科学》,2003年第4期。

[2]方骏:《如何使历史教学变得有趣》(p.165)。《学与教的喜悦》,(香港)朗文教育,2000年。

[3]陈汉森:《我在初中中史教学上做过的尝试》。杨秀珠主编:《老师谈教学(历史教学篇)》,(香港)中华书局,2003年。

[4]王雄:《一堂热烈的历史课》。(台湾)《清华历史教学》第12期,2001年9月。

[5]唐远华:《高一学生演历史剧的教学实验》。(台湾)《清华历史教学》第3期,1994年。

历史教育教学案例范文第3篇

历史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不仅有赖于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更需要以一定的历史教学理论和历史专业学识为基础,以课堂教学实践为中心进行教学反思。经过近几年的历史课堂教学实践和反思,我体验到一节好的历史课,不在于教师个人的滔滔不绝的讲述,眉飞色舞的表演,而在于学生是否参与了课堂教学,是否和老师一起走进特定的历史情景,同喜、同悲、同忧。要达到如此境界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的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课堂上组织学生分小组辩论秦始皇的功过;角色扮演并评判刘邦、项羽等人物;生活中的“纸上谈兵”透视;史图结合画出陈胜、吴广起义进军路线图;历史课本剧立木取信、退避三舍、破釜沉舟等历史成语故事的表演等等。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参与分析、参与研究。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不仅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和参与研究的积极性,课堂上形成了融融的学习氛围,而且与学生平等交流,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得到尊重,建立起了平等的师生关系。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一些新问题不断出现,自己也产生了许多困惑和不解,比如对于教师角色的定位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是我们遵循的一般原则。但随着学生发散思维的增加,自己往往有“拢不住”之感,你千方百计向某个方向引导,学生偏与老师想的不一致,甚至离题万里。特别是需要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的时候,学生更难引导,但老师又不能用唯一的答案来强制学生接受,自己要当好这个“导演”还真不容易。还有对多媒体的运用反思:只要是上公开课,没有多媒体的课就不是好课,没有声电光影的课就没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己感觉着这实在是一种偏见。虽然新课程强调互动、强调开放性,但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丢,一位优秀的教师,通过流利的教学语言,优美的板书,优雅的教态及出色的组织能力,能上出一堂令人终生难忘的课,这难道是多媒体所能取代和比拟的吗?

记录自己在课堂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件,并围绕事件而展开分析、探讨,这就是案例研究。经常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教学反思的过程。而且除了反思自己的教学案例之外,研究他人的案例,特别是一些中学优秀历史教师的典型案例也很重要。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有历史教育工作者从著名中学历史教师,如宋毓真、陈毓秀、时宗本等人的教学经验中提炼出典型实例,用以说明某种历史教学观点或历史教学方法。

近年,特级教师刘宗华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教学法前辈孙恭恂教授合作,共同撰写了《刘宗华历史教学艺术与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一书,前者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和体会,后者则运用教育理论来阐释其教学实践的价值,理论与实际相得益彰。这些都是已经出版的,还有更多发表在报刊上的优秀教学案例,应及时研读,从中受到启迪。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案例是教学理论、教学实践取之不竭的源泉。

也就是说,进行教学反思,进行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课堂,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二是在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三是观察别人的课堂,从中捕捉案例。

“课堂观察”又称“观课”,在很大程度上与我们常说的“听课”类似。不过,传统的听课目的比较单一,而且听课之后几乎没有什么评论。而观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特别是同事互助观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观课,教师具有最佳的研究条件,尤其是课后,观课教师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促进历史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可见,观摩听课、座谈讨论和专家点评等多种形式,更是对教学进行总结、反思和探讨的好时机。

历史教育教学案例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教师 历史教学 用教材 教教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9-0069-02

历史课程改革推动着广大历史教师在历史课程标准指导下,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理念,探索教学实践。经过十几年的课程改革实践,不少教师和教育专家创立了许多新的教学理念。“教师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历史教学理念。笔者在司马迁与《史记》的教学中,就深刻体验了“教师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这一新教材观。

一 教学案例

[案例1]

教师:秦汉时期我国史学也取得巨大成就,其中最著名的史学家是谁?他写了一部什么史学著作?

学生:司马迁写了《史记》。

教师:《史记》有什么重要的历史地位?

学生: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教师:什么是纪传体通史?

学生:纪传体,纪指帝王的传记,按年编写;传指将相或名人的传记。按这种体裁写的历史叫作纪传体史书。

教师:对了。通史是指贯通古今的史书。(展示《史记・秦始皇传》,让学生对《史记》有所了解)。那么,为什么说《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学生:因为它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

教师:为什么它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学生:因为《史记》文笔简洁,语言生动,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教师:对了。同学们必须记住,司马迁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他编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案例2]

(前部分与案例1相同)

教师:通过上面的学习,下面我们就一些问题一起来探讨。第一个问题:《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有很高的历史地位,从中我们应得到什么认识?请同学们每两张课桌的4个同学为一小组,进行讨论。

(学生讨论,教师深入其中,个别指点,持续大约5分钟)

教师: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小组1:没有司马迁等这样的史学家,没有《史记》等这些史学著作,我们就无法知道祖先乃至整个人类的历史。因此,学习历史是十分重要的。

小组2:学习历史能够认识历史上的秦始皇、孔子等历史人物,知道秦统一六国、陈胜吴广起义等历史事件。

教师:对了。学习历史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使我们从中认识人类是怎样走过它的过去,而今又是怎样创造现代化,人类带着什么样的姿态走向未来。但是,有些同学认为历史是“副科”不重视它;有的同学认为历史是老古董,不感兴趣;这些都是不正确的认识。我们不能忽视历史这门课。

教师:第二个问题:司马迁是怎样写成《史记》?

学生:司马迁写成《史记》的主要原因是:(1)受家庭熏陶,爱好文史;(2)寻访许多名胜古迹,游历各地,收集大量资料,开阔了眼界;(3)继承父业,做史官,利用国家藏书处,阅读大量书籍;(4)经过十年刻苦努力。

教师:第三个问题:司马迁写《史记》中体现了什么样的精神?

学生:刻苦钻研、执着追求的精神。

教师:为什么?

学生:因为他经过十年刻苦努力才写成《史记》。

教师:还有什么精神吗?课本说他寻访许多名胜古迹,游历各地,收集大量资料,开阔了眼界。这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呢?

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

教师:对了。从司马迁写《史记》看到他刻苦钻研和实事求是的精神,这些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课文中有司马迁的一句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它的意思是什么?

学生:人总是要死的,但是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没有什么价值。

教师:对了。司马迁曾受过朝廷的迫害――处以宫刑,遭受极大痛苦,但他忍受沉重的痛苦,坚持活下来。之前我们学过屈原,屈原最后投汨罗江而尽。这里老师就提出第四个问题:怎样看待屈原之死与司马迁的不死?请同学就这个问题再进行小组讨论。

(学生讨论,教师深入其中,个别指点,持续约5分钟。)

教师:大家先回答这个问题:屈原为什么要死?

学生:因为他的国家――楚国衰落,被秦国攻破,屈原非常痛苦。

教师:屈原的死是重于泰山,还是轻于鸿毛?

学生:重于泰山。

教师:司马迁为什么不死而坚持活下来?

学生:因为他要写《史记》。

教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屈原之死,是为国而死,他以死来唤醒国人。他死得有节,死得其所,死得有价值,所以后人纪念他。可以说,屈原没有死,他活在人们的心中。司马迁之所以不死,因为他有他的事业――要完成《史记》的重任,因此他忍辱负重,坚持活下来。从屈原之死与司马迁的不死,我们应得到什么认识呢?

学生:无论生与死,都要有意义,都要有价值。

教师:对了。人总是离不开生与死的。无论是生还是死,都要追求其价值。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因此,我们要珍惜人生,热爱生命,创造人生,放大人生,使自己的生命充值。

二 体验

案例1是我课改前的教学实践,案例2则是我课改中的教学尝试。从案例1到案例2,我对“教师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教材”这一新教材理念有一定的体验。

[体验一]旧的教材观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发展。

按案例1,老师教的、学生掌握的只是这些基本历史知识:司马迁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他编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这反映了一种传统的教材观:教师为教书而教书――教书就是教这本书,书中有的就教,没有的就不教。在这种传统的僵化的教材观束缚下,教师和学生不敢逾越教材,基本成了教材的奴隶。教材成了唯一的资源。这就束缚了师生的创造性,既使课堂呆板乏味,也使学生学到的只是零碎的死知识,而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发展。

[体验二]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历史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有课程资源意识,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对此,我在案例2的教学实践中颇有感触。

第一,教材不等于课程,教材只是课程的一部分。课程资源是多方面的,包括历史教材、学校图书馆、社区历史课程资源、历史遗迹、博物馆、纪念馆、历史音像资料、网络技术等多层面。教材无疑是历史教学的核心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因此,师生必须充分认识并采取措施,挖掘历史课程资源,以优化历史教学,服务于历史学习。

《标准》所渗透和蕴含的精神和理念在于,教材是师生交流的工具。教材只是对教学的内容做了一些基本的、书面的材料规定,对实现历史课程目标最为关键的还是历史课程目标中的有关规定。教材的优点在于提供了一个系统化的知识结构和体系,但不能像案例1那样过分依赖教材,受制于教材。

第二,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大于教材。教学内容的范围是灵活的、广泛的,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只要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所有有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任何方面的教材都可以作为学习内容。教师“教教科书”是传统的“教书匠”的表现,“用教科书教”才是现代教师应有的观念。因为教科书仅仅是众多教学媒体的一种,更何况,今天的教学环境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革,网络系统支撑的庞大的知识世界,为师生提供了无可限量的资源。所以说,教学内容远远大于教材。

从案例1到案例2的变化,是我对《标准》精神学习领会并将《标准》提供的理念付诸教学实践的尝试。的确,按《标准》新编的历史教材,克服了旧教材“繁、难、偏、旧”的弱点,删去了不少内容,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假若按旧的教学模式来使用新教材,就会像案例1那样,只要求学生学习、掌握一些简单的基础知识,这样,每一节课都可能会存下大量时间。因此,教师必须突破旧的教材观,放大教材内容。如案例2,以司马迁写《史记》来引导学生加深对学习历史的重要性的认识就是体现了新的教材观。因为在学期初,教师一般都是通过不同的形式向学生强调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如今学习了近一个学期,学生对历史课有一定的接触,教师抓住司马迁与《史记》的学习,让学生探讨学习历史课的重要性,这对于学生的课程认识、学习意识无疑是必要的,也会有效果的。

[体验三]必须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创造性地用好教材。

从案例1到案例2的教学实践,我深深地认识到,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就必须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恰到好处地把握教材,做到教学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要对教材知识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问题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具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如案例2中的学习历史的重要性的探讨、司马迁与《史记》所体现的精神、怎样看待人生的价值等都是挖掘课程资源、创造性地用好教材的尝试。

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就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充分认识教材提供的课程资源,从学生实际和所在学校的客观实际出发,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探究、自主学习,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使原来教材中死知识变成了课堂上的活问题。如案例2展示的合作学习方式、诱思探究方法等。除此之外,平时也可以采用小品、故事会、知识竞赛、实地调查等方式方法,拓宽教学渠道,放大教材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体验四]创造性地用好教材,努力实现“三维”目标。

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标准》提出了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历史教育教学案例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高中历史;教学;运用

当前,案例教学法主要是指在借助特定具备启发性与代表性的案例情境中,教师充当知识引导者与组织者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对教学案例展开深层次多角度的学习分析。不仅可以有效扩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同时有效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为高效课堂教学活动的构建奠定了扎实的物质基础。

一、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全面激l学生学习兴趣

真实形象的教学活动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在传统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的课堂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守旧,课堂教学氛围较为枯燥苦闷,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对于高中阶段学生而言,学习历史知识只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而通过有效利用案例教学法,将教材中实际案例设定为探究主体对象,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讨论案例,而不是被动地学习历史知识。学生自主探究将会不断树立学习信心,积累学习经验技巧,进而有效构建知识体系[1]。

(二)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高中教育阶段历史学科知识是一个系统性的知识体系,涉及语文、数学、美术等多个学科的内容,学习内容较为繁杂繁琐又存在较强规律性。通过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选取具备代表性的案例,以具体的历史案例作为论据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进行知识概括,进而有效获取举一反三的教学成效。通过有效的案例对比,帮助学生有效形成历史思维,比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一人言的教学形式更具时效性与实用价值[2]。

(三)有利于全面形成历史学习素养

在大力落实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学生综合素养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一个内容。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侧重关注学生综合学习素养的培养,案例教学法则是当前最佳的教学方法。通过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案例教学法,借助一个典型案例要求学生对此进行深入解析总结。在分析案例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处于两难的学习处境,教师此时则需要充分发挥出自我教学的作用,肯定学生的学习行为,鼓励学生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在实际解析案例的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强化自我学习能力,学习素养也会随之不断提升。

二、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保证案例贴合课程教学要求

在当前阶段,部分高中历史教师在选取案例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陷入一个教学误区:单一从学习兴趣这一视角出发挑选设计教学案例,严重忽视了课程教学发展需求,导致课堂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局限性。案例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灵魂,教师需要在教学初期,紧紧围绕课程教学改革标准,构建符合学习需求及课程发展的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研究案例,使案例真正为课堂教学活动服务,进而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

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中国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这一课时,由于古代手工业品保留的实物以及相关文字和影视材料较多,因而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利用案例教学资源,增强学生对中国古代手工业成就的感性了解,进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爱护中华民族优秀遗产的意识。如:请学生朗读这首诗歌,并从中感受当时种桑养蚕的普遍性――“隰桑有阿,其叶有难,既见君子,其乐如何?隰桑有阿,其叶有沃,既见君子,云何不乐”,这是一首情歌,女主人公一见她倾心的男子非常开心,但又不好意思表白爱慕,只好每天思念。《诗经・隰桑》把爱情和桑树联系起来,反映了蚕桑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也反映当时种桑养蚕已经非常普遍[3]。借助案例分析,有效构建平等民主的教学环境,并通过案例隐含条件的整理与再现,创设简易可感知的情境,结合教学启发与激励,不断加强师生互动及生生互动,以激发学生兴趣,进而有效激活学生思维。

(二)案例的设计侧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充分采用案例教学法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这尤其是对一些历史久远史实内容的教学,由于当时经济发展背景及社会群众价值观不同,学生在学习此类史实内容时比较困难,很难把握学习重点,所以教师更要发挥出案例教学法的教学价值[4]。

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这一课时,罗马法系是古代历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整的法系,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罗马法的起源、发展、确立和完善及其作用和影响,为学生后面学习的资产阶级政治法制作铺垫。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案例教学法,将本节课程知识转变成为一场现实的法庭审判:“才貌双全的刘兰芝和庐江小吏焦仲卿真诚相爱,婆婆焦母对兰芝百般刁难,夫妻只得话别,双双‘誓天不相负’。兰芝回到娘家,慕名求婚者接踵而来,兰芝断然拒绝。然而其兄恶言相向,兰芝不得已应允太守家婚事。仲卿闻变赶来,夫妻约定‘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兰芝出嫁的喜庆之日,刘焦二人双双命赴黄泉,成千古绝唱。请问在古罗马时代,如果你是法官,孔雀东南飞的悲剧会经常出现吗?为什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由学生自己担任法官,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讨论后得出:“不会。罗马法的内容之一:子女的财产权和婚姻自得到保证。罗马的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相对更高,因为罗马法制约或消除夫权,而中国古代妇女要遵从‘三从四德’。”借助案例分析,有效加深了学生的学习印象,使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深入了解罗马法的内容,并为下面归纳、思考罗马法的作用奠定基础[5]。

(三)深入挖掘教学时机,运用现实案例导入课堂教学

从现有调查研究结果中我们可以得知,对于高中生而言,能否自主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历史教师课堂教学活动中案例导入是否有效。只有充分利用具备启发性与趣味性的教学案例,才是最佳的历史案例教学活动,进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利用案例导入课堂教学时,需要侧重寻找最佳的教学时机,并有意识地制造学习矛盾,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侧重凸显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例如,教师在教学《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这一课时,正式教学前教师可以有意将美国当时总统三权分立的现状作为案例进行课堂教学导入。当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后放映幻灯片,展示当今美国史学界和政治界对1787年宪法的不同看法,引导学生联系1787年宪法的内容和教材中学思之窗进行小组讨论,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对1787年宪法展开评价。通过模拟情景,使情景再现,让同学们自己探讨、交流,发挥其自主学习的能动性。通过材料的阅读和思考,探究学习,自我开拓思路整理一个知识结构的框架。学生在此类学习情境下,可以自主参与到学习实践中,在加深学习印象的基础上,有效构建相关历史知识体系。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可以引导学生发挥出自我学习潜能。因此,教师需要在实际利用教学方法前,精心设计相关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其案例展开分析研究,进而有效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需要及时提高自我对其的重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出自我教学引导的功能,利用现实案例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素质。

参考文献

[1]曾伊钦.高中历史教学结合情境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15.

[2]李文婷.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

[3]胡忠艳.学导式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D].重庆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