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商务与经济统计

商务与经济统计

商务与经济统计

商务与经济统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环境 会计系统构建 会计系统分析

随着经济的不断变化,会计计量系统也在不断的发展,电子商务环境下,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带动会计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会计系统构建成为社会各行各业热点关注问题,它的发展给企业财务结构乃至经济产业结构,都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企业应该认真对待,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系统的构建,分析电子商务环境给企业会计计量、会计核算过程带来的改变,认识其中的不足、发挥应有的作用,努力培养专业素质人才,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构建符合自身发展要求的会计核算系统。

一、电子商务及电子商务下会计系统概述

(一)电子商务概念

电子商务是将传统经济运用网络形式操作,在买卖双方互不相见的情况下进行有目的的交易,电子商务平台是一种新兴商业营销模式,其本身具有的经营范围广泛的特点,涉及全球各行各业,它的运用加快了商品交易的速度,使供货商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需求者以最少的价格得到最需要、最满意的商品与服务,因此,在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无论对于企业还是个人来说,都是最大的受益者。商品交易过程通过电子商务支付平,即缩短了交易时间,又了缩小了交易空间,使交易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从真正意义上完成了全球开放式一体化经济。

(二)电子商务会计系统概述

电子商务会计系统是运用电子商务手段完成会计核算职能,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会计处理方法多种多样,功能更加全面,能够通过网络及时传递企业所需要的各种财务信息与数据,逐渐使传统会计工作被电子商务会计系统所替代,使企业会计工作更加简便、信息披露更加及时、流畅。

二、电子商务环境会计系统分析

(一)基本会计理论分析

传统基础会计是建立在社会经济基础上,记账是以核算为目的,具有四个会计假设:会计主体、会计分期、持续经营及货币计量。现阶段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会计系统是运用网络技术操作,计量、披露企业财务信息,使企业高层领导及社会各界获取决策信息。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对会计系统的要求

会计系统主要功能是对日常经济活动及时进行财务处理,使企业的财务信息能够被实时披露。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会计系统将逐渐取代手工记账模式,它集合电子凭证、电子报表、数据库和电子账簿于一身,是当今社会最先进的财务信息处理系统。因此,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财务人员不但要掌握税务政策的变化,而且要对网络、计算机、电算化软件等一些先进技术十分精通,这对于电子商务环境下财务人员的要求非常高。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职能

会计职能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核算,它能够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必要的决策支持,是会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职能的作用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职能工作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变化,如:会计反映职能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表现在,每一笔交易的数量、金额、时间、地点都要求有详细的记录;会计控制职能表现在,从生产到销售每一个过程都是通过网络完成,即省去了中间环节所需的时间,又减少成本费用的支出,为企业带来更多利润;会计决策职能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将会计信息实现共享,为企业管理层提供所需的决策信息,因此,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职能显得更加重要。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系统的发展

(一)电子商务环境对会计的影响

Internet的逐渐成熟,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了网上交易,改变了原有企业的经营模式,在不断完善与发展的电子商务模式下,各经济主体的交流变得更加密切,使全球经济真正实现了一体化,这样传统会计核算环境与方法改变了,会计期限与核算空间变得模糊了,企业应该适应经济环境,建立符合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会计系统。

(二)电子商务环境对会计系统的处理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系统具有自动化的特点,对于电算化的输入、输出数据没有差错识别能力,这样往往会使财务人员由于数据输入的偏差,导致输出数据失真,影响会计数据及报表的准确性与真实性,因此,加大财务信息的监管,尽可能的实现会计信息共享,避免数据失真现象,成为当下电子商务环境企业会计系统的重要任务。

(三)电子商务会计发展趋势

电子商务环境将原有会计信息的手工模式转变为无纸化作业,较传统模式更加高效、快捷,在企业内部将会计工作流程各个模块相互结合,使企业生产部门、销售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协调工作,保证企业财务数据与信息更加完整、更加全面;另一方面,面对无纸化作业的实现,企业会计业务处理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将财务信息实时共享,由于网络黑客、网络病毒等不定因素的存在,使得企业财务信息与数据的保存成为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对于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提出巨大挑战。

四、电子商务下会计系统要求

(一)会计电算化的要求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决策需要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数据支持,它符合经济发展的要求,其运行以管理为重心,为决策提供必需的资料,同时,也给企业核算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与纠纷,因此它的运用具有重要意义,会计电算化的良性发展是保证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核算要求

由于网络环境下财务核算不具有分析与纠错的能力,因此,在对于原始凭证与数据的输入过程中,应高度重视数据的准确度,以实际业务为计量依据,做到核算的真实性,不伪造电子会计资料、虚报财务报告,使企业做出正确的会计处理。

(三)会计确认与计量

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网络产品包括有形资产、数字产品、无形资产等,交易过程各有特点,许多会计人员对这些产品的确认和计量都会出现差异,引导电子商务成为主流,带动产业经济发展,在这一过程中,网络域名也被企业纳入资产项目,成为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又一无形财富,在该环境下企业应更重视这些无形资产、金融资产的计量,针对这些产品选择更适合企业的核算与计量方法。

(四)财务人员的要求

由于电子商务环境基于网络技术,将企业财务核算人员建立在一个虚拟的环境中,这种环境下要求会计人员掌握的技能相对于传统会计要求更多,他们必须精通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技术、会计电算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掌握这些技能,势必会对财务人员的专业化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财务人员通过对电子商务及现代化管理的学习,才会有能力面对各种挑战,使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

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将财务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参与决策中去,使财务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对企业的经济环境、经营风险做出分析与判断,结合我国电子商务的特点,建立符合企业自身经营模式的会计核算系统,是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的发展必然会推动会计行业有新的飞跃,会计系统网络化,实现了企业财务数据共享,使电子商务深入到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中去。

参考文献

[1]刘俊玲.浅析电子商务会计系统安全隐患与防范.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09(3):48-50.

[2]崔丽萍,许经斌.浅析电子商务会计中存在的问题.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9,30(1):76-77.

商务与经济统计范文第2篇

一、加强统计分析研究,统计参与决策能力不断增强

(一)抓进度分析,提高对经济形势把握和判断的准确性。为更好地满足市领导对统计分析资料的需求,我们加大了对经济形势分析研究的力度,多次召开由专业负责人参加的经济形势分析会,对分析报告进行反复讨论修改,按季形成经济运行综合分析报告,为市领导掌握全市经济形势提供了重要参考。评比年度内,综合专业撰写了季度经济形势综合分析报告5篇。其中,《2008年商丘经济形势分析及2009年发展展望》列为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参阅材料;《2009年上半年商丘市经济形势分析报告》列为市政府全会会议材料。

(二)抓专题分析,提高对热点、难点问题分析的针对性。坚持“贴近热点、贴近实际、贴近政策”的原则,紧紧围绕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撰写专题统计分析报告。评比年度内,综合专业完成了《商丘市产业集群发展情况的调查与启示》、《2008年商丘与全省各市经济比较分析》、《国民经济较快发展 横向比较差距较大——2008年商丘与全省及周边城市主要经济指标比较分析》、《商丘在黄淮四市中实现率先发展的可行性及对策》、《光辉的历程 显著的成就——十六大以来商丘经济社会发展回顾》和《十六大以来商丘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等6篇专题分析报告。其中,《商丘市产业集群发展情况的调查与启示》被市政府《要闻专报》专期采用;《光辉的历程显著的成就——十六大以来商丘经济社会发展回顾》在商丘电视台新闻联播“喜迎十七大专栏”系列播发;《商丘市产业集群发展情况的调查与启示》、《商丘在黄淮四市中实现率先发展的可行性及对策》两文分别编入2009、2008年河南经济蓝皮书,公开出版发行。

二、用好统计信息资源,资料整理水平稳步提高

(一)提高进度资料的时效性。加强了月度资料的整理编印工作,适时调整指标,增加了大中型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等资料,季度增加了地区生产总值、农业生产、人民收入等栏目。2009年对月报进行改版和完善,改进了封面设计,将各市指标由上月改为了当月数据,反映普遍较好。编印的《商丘统计月报》因其装帧精美、编发及时、便于携带等特点,广受各级党政领导、有关单位的欢迎和好评,每月印刷200册,仍然紧俏,需求量持续增加。

(二)增加年度资料的实用性。在编好进度资料的同时,注重对年度统计资料进行深加工,增加资料的实用性。编印的《商丘统计年鉴2009》,设计美观、大方,印刷质量较高,统计年鉴在内容上不断改进、完善、充实,实用性、可读性进一步增强。

(三)完成省局布置的资料整理上报任务。一是按时报送县域经济统计数据。采取市、县同步搜集的办法,主要由市局负责统一搜集整理,经与各县(市、区)、各部门核对无误后再上报,力求数据完整、准确。二是及时、准确上报常规、临时资料。按省统计局综合处的要求,按时完成《商丘统计月报》、《商丘统计年鉴》、统计公报等资料上报。

三、立足优质服务,不断扩大统计影响

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为党政领导服务这个中心,优质、高效地提供了大量的统计信息和统计服务,服务工作得到领导的肯定和好评。

(一)为党政领导及有关会议整理提供临时性统计资料。据不完全统计,一年来向市党政领导及有关部门整理加工提供大型分析资料38篇。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为市委、市政府领导及部门搜集、整理专题资料的数量明显增多。如整理、撰写了省政府研究室领导到商调研县域经济所需的《2008年商丘县域经济发展取得成效及存在问题分析》、《2002-2008年商丘县域经济指标》和《2002-2005年商丘县市综合实力排位情况》等分析及数据资料;市委书记刘满仓到县区调研所需的各县区2009年1-4月份经济运行情况和存在问题分析;全市“强抓机遇,狠抓落实,努力实现商丘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动员大会”需要的《1-4月份全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2008年商丘市乡镇综合实力评比结果及评价说明》、《2003-2005年黄淮四市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序及2008年主要指标排序》三份分析资料,各印600份发与会代表;市委书记刘满仓赴京出席十七大所需的《十六大以来商丘经济和社会发展系列分析报告》、《前三季度商丘经济形势与全年预测》和《十六大以来商丘主要经济社会指标》等等。

(二)进一步提高“三会”服务水平。一是在市第三次党代会召开前夕,抽调人员参与《党代会工作报告》的起草工作,收集、整理了报告及相关材料所需的统计数据;二是精心编印专题材料《2008年商丘市经济发展统计与分析》2000册,作为2009年全市人大、政协“两会”代表的参阅资料,受到代表和委员的欢迎和好评。在全国、全省“两会”召开前,还为商丘参加全国、全省“两会”代表委员提供反映全市经济发展概况的专题资料。

(三)为目标督查考核做好服务。一是按季为市委、市政府目标办搜集、整理全市主要经济指标目标完成情况;二是全程参与市政府目标考核小组对市级部门、省直管单位、县(市、区)政府的目标考核工作,并负责对各项职能目标完成情况及基础资料进行检查核实。

(四)积极做好为社会公众服务。近几年来,社会各界对统计数据的需求日益扩大,对统计工作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我们都热情接待来访人员,无论是来人咨询还是电话询问都按照有关规定认真负责地给予答复,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受到了社会的好评。

四、加强统计信息新闻宣传和报送,不断提高统计权威

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围绕群众关心的重点,提高宣传频率,增加宣传内容,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一)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积极进行统计新闻宣传。每年的二、三、四季度组织编写新闻稿向商丘日报、商丘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和社会全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和信息。全年综合专业编发的经济新闻稿件在商丘日报、京九晚报刊发10余篇条,在商丘新闻联播播发50余篇条。多篇新闻稿在商丘日报刊发后,大河商丘网、人民网河南视窗、新华网河南频道进行了转载报道。

我们还积极配合新闻单位做好有关热点、难点问题的报道工作,为反映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发挥了积极的导向作用。7月30日上午,商丘电视台记者就上半年全市经济形势及经济结构变化情况专程到统计局进行采访,并现场录制节目,综合科长回答了记者的提问。该采访内容在商丘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播出。

(二)客观及时统计公报。4月2日,我们在《商丘日报》上了《2008年商丘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从十三个方面,用丰富翔实的统计数据展示了2008年商丘市在经济和社会事业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和取得的成就。

(三)积极做好统计信息的报送工作。积极开展网络信息和“两办”信息报送工作,统计的信息服务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综合专业报送的《1-2月份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排位》得到了市委书记刘满仓、市长王保存的批示;《1-5月份商丘主要经济指标在黄淮四市位次》、《1-5月份商丘主要经济指标在周边城市位次》等多篇信息被专期采用。市统计局被省统计局评为网络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分获市委、市政府信息工作先进单位,综合科信息工作同志获得先进工作者称号。

五、理清工作思路,积极推进综合统计业务规范化工作。市统计局基础规范化建设观摩座谈会召开之后,综合科按照局党组的要求,迅速行动,抓好工作落实。一是先后两次召开科务会,专题研究布置综合统计业务规范化工作,将任务进行分解,并落实到人。二是到财贸科现场观摩学习,听取统计资料档案化管理的经验介绍,吸收和借鉴他们成功的做法。三是改版优化综合科网站,对网页栏目进行了较大调整和优化,进一步优化了信息栏目的设置,增设了统计规范化栏目。加载了近三年来的统计分析、统计月报、历史数据台帐资料,充实了进度分析、进度数据、工作动态栏目内容。四是加紧整理综合分析、年鉴整理、信息管理规范化工作记录,将有关统计资料进行整理编号归档。

六、增强大局意识,组织协调能力进一步提高

商务与经济统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电子商务 会计变革

电子商务(E-Business)的兴起,从真正意义上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加速。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子商务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在全球已成为引人注目的技术和应用焦点,其与传统商业模式相比是新型的商业模式,在经营思路和商品营销方面,都与传统的商业模式有很大差别。它缩短了地区物价水平的差距,以比市面上更便宜的价格,更优良的品质,更丰富多彩的产品,颠覆了传统的购物理念,极大的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于一个公司而言,不仅仅意味着一个商业机会,它还意味着一个全新的全球性的网络驱动经济的诞生,这并非虚言。我们正迈向一个拥有十多亿台互联电脑的世界,在这个时代,信息就意味着财富。

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的发展为各种新的更加高效的财务与管理模式提出了广阔的空间和可能,也给企业会计系统带来了一场全方位、根本性的革命。互联网使企业成为全球网络供应链中的一个节点,新的企业系统开始出现,如网上企业、国际企业、虚拟企业等。同时,新的经济形态也在逐步形成,如直接经济、网络经济等。这些伴随电子商务而来的新的组织与经济形式,形成了企业间基于项目的完全富有弹性的动态联盟,这种联盟是“黑箱”间通过共享输入与输出方式进行的,各成员不必了解“黑箱”的内部处理过程,只需了解输入与输出信息。这种结构导致了许多不确定因素,对传统会计产生了巨大影响。

特别是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企业的业务处理活动都将在网上进行,财务的主要内容再不是融资、筹资、资金管理等传统意义上的金融会计工作,这必然将财务的重心全面介入到产品和市场上,传统会计的单一货币政策将被打破,取而代之的将是多国货币、电子货币,电子现金、电子支票、电子信用卡等网上结算方式也会代替现有的纸质现金、支票、汇票等结算方式。

全面计算机网络化,在会计方面表现为会计系统与企业的其他业务计算机系统化实现无缝联结。由此产生下面两个问题。

一是会计习惯性的数据原件问题。法律上最有效的证据是记录业务发生的原件,在手工会计环境下,传统会计中的原始凭证因笔迹各异具有可辨认性,因多联复写具有相互牵制性,难以非法修改。而在以电子商务为主要内容的网络会计中,原始凭证的数据转变成磁性介质,对电子数据的修改可以不留任何痕迹,为“原件”带来很多隐患。

二是电子会计数据的法律效力问题。在法律能否接受计算机记录的电子会计数据(无纸化数据)作为有效的证据已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其中,无纸化的电子会计数据能否作为审计和税务检查的有效证据,尤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就目前的会计电子化实务看,有关法规要求企业将计算机记录的原始数据打印到纸张上并由责任人签字,以此作为审计和其他法定需要的证据。但这种做法是计算机网络应用初期的暂时性措施,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普及,电子数据作为有效的会计证据和法律证据是必然的。

电子商务是我国商务活动中的新生事物,而电子商务条件下的会计领域则更是我国会计乃至世界会计发展的新兴领域,因而许多有关的问题,还处于不断的摸索、不断的改进、修正过程。如:有关涉及网络知识产权保护、个人隐私权保护、版权等还处于研讨阶段。现阶段,我国有关电子商务活动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难以完全解决电子商务活动中出现的所有的新问题、新纠纷,再加上新颁布的会计法中,也未对电子商务会计处理中出现的问题做出明确规定,这就为会计人员正确记录、反映电子商务交易的及时提供准确的财务报告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同时也大大的增加了电子商务会计的不确定性、风险性。

网络经济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市场,会计要发展,必须重点解决市场环境问题。市场环境有两个重点:一是物流管理服务环境,这也是网络会计处理电子单据的另一个重要来源。网络会计要发展,就必须改善物流管理环境,对商品实行统一的标准化物流管理,包括入库、质检、出库等。一是银行的资金结算服务环境,这是网络会计处理的电子单据的重要来源之一。企业与银行合作建立的结算帐户托管制和清算汇划体系等服务能否实现方便快捷、安全畅通,是网络会计发展的重要的环境制约。

传统的企业会计系统理念、理论与方法,面对电子商务的大潮显然将是苍白无力的,企业会计系统必然要转型,这就使得一种新型的会计的理念―电子商务会计应运而生。如何将电子商务会计做好。针对面临的种种问题,我们要努力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加强电子商务会计安全防范措施,建立起安全可靠的电子商务会计系统。包括以下内容:必须建成一个安全可靠的电子商务通信网络;设立防火墙、电子密钥系统;必须有权威或认证机构,由专门的验证中心验证交易双方的身份,并颁发安全证书,持有安全证书一方才有资格进入电子商务会计系统;

其次,加强电子商务立法措施,为电子商务会计发展提供一个健全的法律环境。在民法基本法的立法上,应反映出交易安全的理念。为此,要大胆借鉴和移植发达国家电子商务保护交易安全的成功经验和制度,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构造一套强化交易安全保护的法律制度。

再次,要大力培养全方位、复合型电子商务会计人才。

商务与经济统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电子商务 会计理论 会计实务

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以及带来的一系列新的变化,引发我们对传统会计和财务的思考,作为有着久远历史的会计和财务学科似乎在信息时代的大潮冲击之下又面临着一个巨大转折。会计决定于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服务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会计的发展史告诉我们,会计总是依存于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而发展的。所带来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巨大变革,必然对会计产生巨大的冲击和挑战。社会环境影响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而会计的发展状况对社会环境又具有一定的反作用。我们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探讨知识经济对会计的影响。

一、电子商务对会计理论的影响

在电子商务概念的冲击下,一切传统的市场准则和会计原则似乎都在发生动摇。电子商务对现行的一些会计准则从概念上及实际操作上都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与冲击,其深层次的原因是网络经济导致的网络会计的特殊变化。下面我首先从以下五个方面谈谈电子商务对会计理论的影响:

1.对会计目标的影响

由于进入电子商务环境以后,物质资产的作用减弱而知识资产的作用增强,会计的目标将从为物质资产的所有者服务转向为企业主体服务,即会计的目标将由过去的向股东、债权人提供信息为主,转为以计量企业主体资源、权益的变动情况、收益的形成过程和有效控制企业组织内部的人力资源为主的企业主体型会计目标模式。

2.对会计基本假设的影响

随着全球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全球网络经济已具雏形。网络公司的产生带来了公司形式的变革。网络公司是利用现代化沟通技术将众多公司编制成网络,完成一个公司所不能承担的市场功能。网络公司属于临时性结盟,因而分合迅速,被称为虚拟公司。这种新的公司形式对四项会计假设提出了挑战。我们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这种挑战。

(1)关于会计主体假设。虚拟公司是临时结盟,其在网络空间的迅速分合导致会计主体存在多元性和不确定性,因此把握“会计主体”的概念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2)关于持续经营假设。持续经营假设的目的在于解决财产的估计和费用的分配问题。它是由股份公司两权分离、有限责任和连续不断的生产经营而促发的。但是网络公司作为临时性的组织有即分即合的特点,它不存在明显的费用分配问题。因而持续经营假设可能不适用于网络公司会计。

(3)会计分期假设。网络公司常在一段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一项交易,完成交易后可能就解散了,会计分期是否还有必要,值得质疑。

(4)货币计量假设。用电子货币支付的网络贸易将成为信息时代的商务主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可能因此而合一,因而建议将传统的货币计量假设改为电子货币计量假设。同时,由于知识经济具有无形化特点,像人力资本等无法用货币计量的无形资产会占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货币计量假设未必完全适应需要。‘

3.对基本会计概念和范畴的影响

电子商务对资本制度、利润和资产等基本会计概念产生影响。

(1)对资本制度的影响。电子商务是知识经济的产物,现有资本制度是以实体资本为基础的,即实体资本的出资者承担经营风险并享有剩余索取权。而知识经济奠定了以知识为核心的资本制度。即知识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人是知识的载体,因此企业作为智力资本与非智力资本的契约,智力资本所有者也应当共同分享权益。这要求在电子商务环境中,会计应建立能反映智力资本的中心地位、体现智力资本同享权益的会计体系。

(2)对利润含义的影响。传统的利润是对实体资本的回报,而电子商务条件下,利润是对知识和实体资本共同投入的回报。因此会计必须能划分员工劳动报酬和智力资本回报的界限。

4.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

传统的会计恒等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新的会计恒等式应当改为:“资产=产权+剩余”。其中,资产反映的是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各种经济资源,包括实体资产、人力资产和知识资产;产权代表利益相关者的合作产权,包括股东产权、债权人产权和人力资本所有者产权;剩余则代表尚未明确主体的产权,包括资本剩余和盈利剩余,而与此相关的会计权益理论为“利益相关者合作理论”。

5.对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影响

电子商务条件下,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无法对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的知识资产进行公允的计量,因而也就无法满足“相关性”的要求。因此需要将知识经济形态中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的经济要素纳入会计系统并加以确认,同时,在会计的计量环节采用更公允合理的计量模式,是完全必要和正确的。但问题在于,何种计量属性能同时满足可靠性和相关性的要求?如何协调会计信息可靠性和相关性的要求?如何针对众多的不确定性事件和难以用货币来量化的知识资产设计恰当的计量模式?等等,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二、电子商务对会计实务的影响

除上述对会计理论的影响以外,由于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知识经济与传统经济模式的许多重要区别,导致了会计实务环境的变化。传统的企业往往需要依赖大的营业面积、展示场所、多层次的流通环节以及大量的存货等。在电子商务的运作下,企业便不再需要依赖这一切,因而相应的折旧费用、人工费用、流动资金和管理费用将大大降低。与此同时,电子系统的维护费用以及新技术的研究开发费用等将大幅提升,而传统的实务中财务分析比率,如周转率、流动比将已不再适用电子商务运作下的企业。会计实务受到了冲击和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会计电算化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会计工作的重点发生转移。传统的会计工作集中于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知识经济条件下,由于会计电算化的广泛应用,会计人员将从繁杂的日常会计事务转向参与决策和经营分析等方面。

2.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更加强调科学性和合理性。简化核算不应当再成为评价会计方法是否应当选用的标准,而科学性和合理性将成为选择会计核算方法时唯一需要考虑的因素。

3.会计信息时效性和多样性的增强,导致财务报告体系的改革。由于知识经济时代是信息时代,会计要消灭信息孤岛,实现信息集成。而会计信息的不同用户对会计信息也有不同的需要。因此,会计应当建立多元化的会计频道,提供不同的会计信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要求。

4.内部审计机构的加强,传统的会计核算功能相对弱化。

5.对国际会计准则的需要更加迫切。电子商务带来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客观上要求国际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应予协调和统一。

在过去10年里,会计行业向客户提供的服务范围在不断扩展。目前注册会计师(CPA)提供的五大核心服务是:(1)保证信息完整性;(2)管理咨询和业绩衡量;(3)技术服务;(5)财务计划;(5)国际服务。除财务计划外,电子商务适用于其余四方面的核心业务。电子商务对保证职能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作为独立鉴证的个体在电子商务环境中竞争,必须拥有特别技能以及对电子商务有关风险的深入理解;电子商务为会计提供了许多新的机会,会计职能在很多方面都受到了影响。

总之,任何会计理论总是建立在一定的会计环境与实务基础上的。电子商务极大地改变了传统会计的环境,也必然对会计理论带来影响。电子商社无论从组织上还是地理上都是一个虚拟企业,且在内部成员的组成和整个组织的存续时间上存在不稳定性,这给会计主体的认定、是否持续经营的判别带来困难。传统的会计要素理论及相应的计量原则需要发展。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电子商务已经冲击了传统会计模式,会计环境的变化要求会计信息系统也要进行内部改革,未来的会计信息系统也必将实现信息化。在新的社会经济环境下,电子商务的发展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参考文献:

[l]Don Tapscott, Alex Lowy, David Ticoll.止陈劲,何丹译:电子商务的勃兴 [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与McGrw――Hill诅出版公司合作出版,1999

[2]刘全利: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初步思考 [J].商业经济与管理,1999.(4)

商务与经济统计范文第5篇

现代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商誉的发展,商誉亦不能独立于企业之外而存在。商誉发展的前提是商誉会计体系的完善,进而帮助企业使无形资产产生超额收益效应。

(一)“商誉”与“商誉会计” 国际会计准则、美国财务会计准则、英国会计准则、包括我国会计准则都尚未对“商誉”定义达成共识。宏观上讲,商誉即是一种能够在未来给企业带来超额利润的潜在的无形资产。商誉依附于企业存在,企业发展也依靠良好商誉,并且不能转让、出售。实际上,商誉是在企业进行有效管理的基础上形成的,能充分挖掘企业潜在能力,对资源利用得心应手并产生超额收益效应。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员工素质、企业地理优势等都影响商誉形成。商誉按来源可分为自创商誉与外购商誉,且外购商誉源于自创商誉,不能独立于自创商誉存在。在新一轮经济浪潮下,全球企业改制、购并、资产重组与股份制合作等经济业务发展迅速,而资产评估过程必然涉及关于企业商誉确认与计价问题,商誉会计主要负责研究与解决商誉的确认、计量、账务处理、后续计量、减值处理与列报、披露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商誉本质问题。为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在“商誉会计”研究成果基础上,继续深化商誉内涵,完善商誉确认与计量,构建商誉会计理论是商誉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商誉的性质与构成要素 关于商誉的性质,学术界至今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看法,其中比较权威的观点是美国当代著名会计理论学家亨德里克森在其《会计理论》中提出的看法,但他也没有对商誉的性质给出一个确定的定义,只是提出了三个论点来介绍商誉性质:首先是好感价值理论。好感价值理论是指商誉产生于融洽的商业关系、企业与雇员的良好关系以及顾客对企业的好感。这种好感可能起源于企业自身的优势,如好的环境、好的口碑、好的管理方式等,这些因素不是实物性质的,而是无形的资源,无法用量化的方式来衡量。其次是超额赢利现值理论。超额收益理论认为,未来收益的现值能够超过现在预期的水平,是企业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能取得比同行业平均水平更高的利润。如果一个企业能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获得比其他同行的企业更高的利润,而不是在短期或者偶然的情况下获得,那么人们就会认为这个企业有商誉。商誉是企业整体的一部分,不能单独辨认出来,但企业一旦拥有商誉,就会获得比其他企业更高的利润,因此,商誉的价值只有在其所创造的超额收益中才能体现出来。最后是总计价账户论。该理论认为商誉是一个企业的总计价账户,它包括继续经营价值和未入账的资产,商誉本身不能单独生息资产,必须依靠其他的价值才能体现出其自身的价值,该实体各项资产的整体价值要大于他们个别价值的总和。上述理论从不同角度描述了商誉的性质,但这三者并不是互相独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的。好感价值论是从形成商誉的诸多因素去解释的,它只是罗列了影响商誉的因素,但这些因素无法用货币来进行定量计量,无法解决其计价问题。超额收益论从计量的角度来论述,指出商誉作为一项资产所拥有的基本特征,即商誉能给企业带来超额的收益,但这种超额的收益是由多种原因的合力造成的,在计量时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要剔除一切非正常的和营业外的因素,而这一点在实际中并不容易实现。总计价账户论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论述商誉,强调要从具体的角度去切入进行计算,尽量从定量的角度去说明商誉。这三种观点看似各成体系,但在实际运用中是相互影响的。

在对商誉进行分析时,首先要了解商誉的形成要素。目前对商誉的形成要素较为普遍的看法是:一是企业的外部因素,这其中包括企业有无良好的社会关系,同行业竞争者的实力情况,国家现行政策,普遍的经济形势等一系列的情况。二是企业的内部因素,包括企业的物质条件,管理人员的素质,生产技术的先进程度等因素。三是企业外部和内部相结合的因素,如企业在市场上的份额,是否有一个畅通的销售渠道,该产业是否有一个广阔的发展前景等因素。在诸多因素之中,企业内部因素尤其是人力资源对商誉有着最重要的影响。因为在事物的发展变化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只有人才能发挥能动性的作用,人们对企业所产生的好印象大多来自对企业管理人员的好印象,企业所创造的超额利润也是由高素质的企业人员所创造的,优秀的人才是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和利润的最重要因素。这些对商誉构成因素的分析,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商誉的认识,尤其是对人力资本价值的重新估量,这对商誉的发展有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三)商誉会计发展概况 从世界范围来看,商誉会计的发展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二十世纪初期,会计界就认识到企业与顾客之间良好的信誉关系能促进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并开始研究企业的信誉与效益之间的关系,认为,能够使企业获得更多超额利润的特点都是商誉。这一时期,商誉价值根据超额利润确定的见解成为会计学术界的主流观点。国外的商誉会计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现在到了一个相对成熟完善的阶段,与国外商誉会计的发展相比,我国商誉会计只有短短二十几年的历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企业经历了较大的变化,通过提高科学技术、拓展市场、努力自主创新,积极扩大企业知名度,提高市场竞争力与社会声誉的同时,对于商誉会计的需求越来越急迫,并逐渐成为会计规范化进程的“瓶颈”因素。在这种形势下,我国于1995年出现了最早的关于商誉会计的规定,1995年财政部颁布《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将母公司对子公司权益性资本投资项目的数额与母公司在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持有的份额抵消后的差额作为合并价差形成商誉。随后,在此基础上对商誉会计进行了补充,但随着经济环境的迅速发展,对商誉会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代企业制度也紧跟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完善改革,资产结构的变化使无形资产的地位逐渐提高,并在企业占据越来越大的比例。这对商誉会计充满挑战,如何加强商誉核算、处理与计量,保证会计信息的高质量、高水平,维护企业权益,实现公平公正,使企业处于一个了解自身经济地位与价值,促进公司声誉并坚持可持续发展,是商誉会计发展的方向。我国加入WTO之后,会计准则也积极与国际接轨并趋同,2006年修订出台的会计准则,在商誉会计制度上又有了一次重大的发展。但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仍有一些规定有待商榷。

二、商誉会计现状

目前,我国经济结构与产业整体素质仍然落后于发达国家,距离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尚有很大距离。积极优化产业机构,推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提高产业结构转化水平与发展速度,促进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向。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间的并购与重组屡见不鲜,所引起的并购行为与企业股份制改革中的商誉问题也对我国当前商誉会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经济环境急速变动的情况下,我国现行商誉会计制度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商誉会计的进一步发展,要想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商誉会计的发展,首先就要认清我国现行商誉会计制度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商誉的会计处理相关问题未达成共识 从本质上来看,对商誉问题的争论归根到底是由于对商誉性质的模糊认识而导致的,商誉的会计处理需要建立在对商誉性质的清楚认识之上,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对商誉的会计处理相关问题并未完全达成共识。因此,企业商誉的会计处理问题方面仍需更多学术界与实务界的共同探讨与努力以推动其发展。在经济结构调整、企业改制的情况下,面对商誉发展问题,不能停滞在局部区域的阶段性、片面性研究上,而应放在不断发展的经济环境中积极探索。目前,商誉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对自创商誉没有予以计量与确认。传统的会计观念认为,自创商誉是在一个长时期内才能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很难去确认哪些支出属于商誉的范畴,并且自创商誉是否有收益也是一件不确定的事情,因此,自创商誉具有变化性,无法准确的确认其自身的价值,在会计中没有给予自创商誉以应有的确认与计量。但这种做法歪曲了配比原则的贯彻执行,也忽略了会计处理中的相关性原则,否认了自创商誉的价值,不能够准确衡量出商誉对企业发展的潜在影响。其次,对外购商誉的处理未达成共识。外购商誉的存在是因为被合并企业的部分价值在平时未予确认,而购买企业预期到这部分未入账的价值会带来超额利润。目前关于外购商誉的处理方式主要有立即注销法、永久保留法、系统摊销法、逐年重估法,这四种方式每一种都有自身计算的特点,但同样都存在着不足,并且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计量外购商誉的方法,这也是商誉会计发展需要注意的一个方面。最后,在商誉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上仍然缺乏科学性,导致计算结果之间产生差异,使得计量缺乏可靠性。

(二)财务会计理论有待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进入信息社会以来,知识经济的发展尤为迅速,在这种形势下,各类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重要,随着企业并购的不断出现,外购商誉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惊人的地步。但在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基础财务会计理论并没有完全跟上经济发展的形式,随之而来的是,商誉会计的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现行财务会计理论并没有关于商誉会计的完整表述。因此,要想促进商誉会计的发展,首先要促进财务会计理论的更新,使得财务会计理论能够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在新经济环境下,就要调整传统商誉会计知识结构,会计制度准则、实践性理论内容等,积极与国际接轨。要想完成这一转变,商誉会计应做到:为相关利益人提供有利于经济决策的会计信息,同时兼顾受托责任信息;会计原则方面对历史成本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谨慎性原则进行进一步完善;完善信息披露等。在新一轮经济浪潮下,为保证企业的长远发展,对商誉做出精确评估与价值测量,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拔得头筹。

(三)商誉会计准则不统一 商誉在企业并购、重组以及股份制改革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有的企业并购与重组、改制,不只是企业内部,也可能是跨地区、跨国,在这个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商誉会计处理时准则与准则之间出现冲突,协调不当。并且由于商誉并不是一种可以量化的指标,其规范的变化也比较频繁,很难使用一致的规则,这也造成了商誉会计准则的难以统一。如,自创商誉不经过交易产生,所以很难有明确的交易价格,而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在计算价格时就缺乏公正和可靠的计量保证。再次,即使是外购商誉,由于企业在并购过程中不会像一般商品一样有一个活跃的市场,所以其交易时的价格也不一定是真正商誉的价格反应,还有可能是双方企业能力的反应,如何精确地计量外购商誉,目前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准则,各企业使用的计量标准并不完全相同,这就造成了商誉计量的不统一性,不能对商誉进行有效的比较。而依靠统一的会计处理准则,会减少因确认与计量差异而造成的业务障碍。因此,需要逐渐确立一套规范化的国际化会计准则,紧跟企业跨国并购等趋势,让会计人员及时学习新的会计理论知识,熟悉新会计准则,更好地处理各种商誉会计的问题。

三、商誉会计发展前景

商誉既然是一种无形资产,就存在其不固定性,既可以给企业带来丰厚收益,也可能对企业无任何价值。要分析商誉会计的未来发展,还得从“完善会计系统的相关原则开始,确立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科学性。只要企业存在商誉,商誉会计就应该在坚持成本与效益的原则上,合理确认、计量与报告各种商誉。”未来商誉会计定是先以发展与完善理论为先导,结合实务界的实践经验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

(一)创造条件以改进商誉会计 商誉会计的发展受到多方面条件的限制,有其自身理论发展的不成熟,但更多的是外部客观环境的限制。尤其是在外部经济环境发生很大变化的情况下,更好地、及时地创造一个良好的客观环境,才能进一步促进我国商誉会计的发展。首先,目前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市场经济的发展还不充分,国家要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的发展,防止经济泡沫的产生。其次,国家要加强外部监管力度,由于涉及到经济状况,有些企业会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这样不仅会使国家经济出现很大的损失,也不利于商誉会计的建设,因此,要加大外部监管力度,使上市公司能够如实上报其会计信息。最后,国家可以创造条件,使我国会计准则实现同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与国外企业的接触越来越多,经济上的联系也越来越广,如果能够实现国际准则与外国会计准则的接轨,这样不仅可以节约跨国企业合并报表的编制成本,也有利于我国企业去国外发展,并且吸引国外企业来我国投资。

(二)丰富完善商誉会计理论 “商誉”的诞生为企业带来的是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建构好商誉会计理论框架,丰富其实践内容,是实现企业“商誉”转变为市场上使用价值的一种必要前提,指导合并、并购、重组等经济行为。促进商誉会计的发展,根本性的措施是对财务会计理论进行整体性的反思、解构以及重组,而不仅仅是对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进行局部性的调整和修补,更要对传统的理论进行突破。新的理论体系的确立以及如何在扬弃的基础上保留适应经济环境变化的理论,将决定未来会计处理的方式,所以商誉会计理论的建设要积极跟随经济建设节奏,不断更新理论体系的内容,使其量化、科学化、精确化,调整理论结构使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冲破传统财务会计理论模式约束。如:怎样正确合理确认、计量和报告自创商誉信息;以及能否采用“总计价论”中间接计量法对外购商誉进行确认并摊销,而采用“超额收益能力中的直接计量法对自创商誉予以确认但不摊销,并把它们都纳入现行财务会计报告系统中。”

(三)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素质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间的各项经济来往愈加频繁,“商誉会计”理论内容科学规范后,会计人员的个人能力、素质也成为最终能否顺利完成企业间经济行为的决定因素。在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时,会计人员应打破常规思维限制、单一性知识结构以及传统会计原则束缚,及时学习新的经济学理论知识,除了“商誉”领域内的各项知识、技能外,还应了解相关行业的发展态势,熟悉最新国际商誉会计财务原则,丰富、完善、建构“商誉会计”体系,也需要商誉会计不断更新“理论库”,在积极参与企业合并、并购、重组等的同时,站在新的视角和高度,不拘泥于定势思维,灵活应对企业并购重组中的突发事件,出色完成会计信息的处理。这样才能适应深化会计改革与会计国际化的业务需要,走在业内前列。

(四)确立商誉账务处理细则 商誉的发展必须冲破传统财务会计束缚,不仅要对企业间并购与重组时自创商誉予以确认,也要积极加快商誉会计发展相关方面的建设步伐,顺应市场经济潮流,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1)自创商誉的确认。传统会计理论与会计准则已不能适应目前市场经济发展与企业竞争的发展要求。经济环境不断变化,企业自身通过提高科学技术与管理水平,以及员工素质等产生的价值也应当引起重视。会计上对自创商誉的不确认,实质上违背了权责发生制原则、相关性原则、重要性原则以及充分披露惯例。目前,商誉会计常用的三种自创商誉会计模式为:一是既不确认也不摊销。应在自创商誉计量方法成熟条件下确认和报告。二是确认但不摊销。即使采用间接计量法计量,其可靠性与相关性也得不到保证,而且会有操纵利润之嫌。因此,对未来自创商誉会计中的计量法虽有悬念,但目前是先采用直接计量法计量自创商誉,暂时不摊销,即这部分重要的信息不会被列入财务报告信息系统,仅作为内部管理决策用,待解决好自创商誉的相关会计理论后,再把自创商誉纳入到企业对外报告体系中。三是确认且摊销。虽然实务界以及学术界对是否摊销仍未达成共识,但并不能忽视自创商誉的客观存在,也不能因为暂时找不到一种公认的自创商誉的计量方法,以及在现行财务报告系统中得不到承认,就忽略从长远发展看商誉会计应对自创商誉予以确认,且应摊销的现实。总之,自创商誉的确认和计量其合理性与可操作性大大简化了商誉会计的核算工作,是商誉会计一种很好的发展前景。

(2)外购商誉的确认。外购商誉包含正商誉与负商誉,两者分别被视为无形资产和特殊负债。不同国际惯例对外购商誉的确认有所不同,但一般有两种模式:一是确认但不摊销。虽然外购商誉的账面价值有其不确定性,且变化不规律,但根据一致性原则,可以尝试采用固定资产折旧的办法对其进行摊销,从而反映企业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企业外购商誉的账面价值与实际数如若不一致时,可以通过会计估计变更的方法予以调整。二是确认并摊销。不论是的相关准则还是学者讨论,包括我国的具体会计准则都承认这一做法的严谨性。尝试在财务报告附注中定期披露商誉变化信息以应对其不确定性,并且为全面真实反映因摊销外购商誉的调整金额,在“所得税会计”中增设相关明细项目较为适宜。

(3)商誉减值处理。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保证每年年末进行减值测试,如若测出经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则不得在以后会计期间转回。”这其中有几点需要注意:首先,在企业的实际运作中,每年进行测试将增加成本,可以考虑适当延长。其次,在减值判断与计量确认过程中应有详尽的解释与指导。最后,考虑成本收益问题,除了采用特定测试,也可以结合定期常规测试,以达到更准确反映商誉价值的目的。

(4)完善信息的披露。商誉会计一定要客观及时地将相关会计信息在报表中与其他无形资产一同披露。随着近年来商誉数额的大幅增长,与财务的相关性也越来越强,在无形资产项目下,信息披露极具必要性与重要性。

(5)商誉的计量。由于对商誉的不同认识,所选择的计量方法也大不相同,即选择间接计量法或者直接计量法。虽然两种方法的实质一样,但大部分情况下是以直接计量为主,间接计量为辅。针对外购商誉,要以直接计量法计算结果为参考,并首选折现年限可由双方协商确定的超额折现法,确保稳健,再运用间接计量法计算其价值;而采用超额收益资本化法只能是在确定企业长期经济效益好、超额收益较稳定的前提下。

参考文献:

[1]张陶勇:《对商誉会计几个问题的再认识》,《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年第9期。

[2]刘永祥、刘晓春、杨秀兰:《论会计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关系》,《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

[3]尹为醇:《中美商誉会计变迁历程及其启示》,《比较与借鉴》2009年第6期。

[4]仲晓东:《商誉会计主要争论综述及启示》,《陕西经贸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