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项目式课程设计方案

小学项目式课程设计方案

小学项目式课程设计方案

小学项目式课程设计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规划与应用课程 “虚实结合、三位一体” 立体式 项目化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3c-0129-02

电子商务规划与应用课程是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传统教学设计的弊端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实践教学以模拟和验证为主,针对性和时效性不强,学生很难真正产生企业工作的职业技能、真实感受和应变能力;以知识为本位,注重传授科学知识和理论,教学内容的设计不能较好地体现职业性和实用性;教学方法上以教师、教材为中心,学生多数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习积极性不高。这些问题影响了电子商务规划与应用课程的教学质量,无法满足高职电子商务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进行改革。

一、课程教学设计的理念

针对上述教学设计弊端,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对电子商务规划与应用课程进行改革,课程设计以培养学生“网络贸易活动能力、网上创业策划能力和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方案的规划设计能力”为核心,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进行工作项目和工作任务设计,基于完整的职业行动和岗位工作任务设计、序化教学内容,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虚实结合、三位一体”的立体式项目化教学设计实现课程的教、学、做一体化。

二、“虚实结合、三位一体”立体式项目化教学设计方案

(一)校企合作,设计双线并行的课程项目。课程团队与行业企业深入研讨、密切合作,在教学设计上确立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体的课程教学目标,通过课内“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策划”和课外“网上创业策划”两个全真项目双线并行的课程项目,把项目运作所需知识和技能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把课堂教学与岗位操作有机结合,项目实施贯穿整个课程教学活动过程,实现对学生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方案的规划设计能力、网络贸易活动能力和网上创业策划能力三项职业能力的培养。其中,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策划项目为课内项目,以真实企业――广西南宁正海商贸公司的电子商务应用为背景,要求学生为该公司设计电子商务应用的策划方案。课内项目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内一起完成,项目的实施涵盖课程所有的教学内容,满足课程教学的培养目标。网上创业策划项目为课外项目,要求学生选择校企合作企业产品或自行选择产品,在校园电子商务平台“天天来店”网站上进行网上创业策划。课外项目由学生在课外独立完成,项目的实施是课程能力目标――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方案的规划设计能力的迁移,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网上交易和网络营销能力。

(二)根据课程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基于岗位工作任务设计和序化教学内容。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体系,基于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真实工作流程,创设真实企业背景下的教学情境,序化教学任务模块,使课程设计更加贴近企业应用。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策划项目要求学生能够针对中小企业经营特点和目前的网络营销环境,以团队为单位,为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进行方案策划(包括行业调研分析;企业电子商务交易模式及建站方案选择;电子商务安全方案、资金流方案、物流方案设计;网站注册备案等),撰写可操作性强的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策划书。具体如表1所示。充分体现电子商务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发展思路,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注重学生对电子商务项目规划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分阶段分层次地将电子商务领域的最新理论、方法、技术融入其中,保证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和前瞻性。

(三)依据课程设计理念,创新“虚实结合、三位一体”的立体式项目化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中,使用“三位一体”教学系统开展立体式项目化教学,虚实结合,仿真全真并用,使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电子商务应用实践。

“三位一体”是指以使用国家助理电子商务师实验平台、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如阿里巴巴网站、淘宝网站等)和校园电子商务平台“天天来店”网站三种教学系统有机结合的模式开展项目化教学。“虚实结合”是指虚拟仿真和真实全真实训平台结合应用。具体来讲,电子商务规划与应用课程融人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理念,采用仿真电子商务教学软件(即国家助理电子商务师实验平台),模拟电子商务企业业务流程,建立具有虚拟现实效果和仿真实训效果的教学环境。利用该平台,学生可进行认知性电子商务应用操作训练,通过仿真环境下电子商务企业的实际过程进行业务操作,切实感受现代电子商务企业的具体工作流程和业务走向,真正认识电子商务企业中的各个工作环节和职能,为从事真实的电子商务应用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利用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充分应用互联网络资源,学生可以根据真实企业项目背景完成课内项目的实践操作训练;与阿里巴巴(中国)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南宁正海商贸公司、广西南宁梭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构建“天天来店”工作室,结合校园电子商务平台“天天来店”网站,在校内营造真实的电子商务工作环境和完整的电子商务体验环境,通过公司化的运作机制吸引和引导学生参与真实电子商务项目的策划、运营和管理工作,完成课外项目的实战操作训练,实现学习与工作情景一体化。具体如图1所示。

(四)采用项目教学五步法组织课程教学。在每一项目教学中,课程采用五步法进行组织设计,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深度融合,即提出任务-讨论学习-应用训练-成果展示-评价提炼。具体如图2所示。

小学项目式课程设计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标志设计 项目式教学 创新

笔者从2002年接触标志设计,2004年毕业来到学校从事教学工作,教学的同时也积极的参与到社会实践,任现职以来,为社会机构、企业等设计品牌形象及其他设计共计40多项,笔者亲身经历了从传统教学到项目式教学的转变过程,有深刻的体现和感受。下面就《标志设计》这门课程项目式教学研究和实践过程谈谈感想。

1 关于《标志设计》课程

《标志设计》是视觉传达专业的核心课之一,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学习标志设计制作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标志设计的创新能力、标志设计思维能力、标志设计的技巧应用能力,拓展学生艺术设计的思维视野、加强学生技术表现的能力。这是本专业方向整个在校期间最重要的课程之一,也是学生毕业后赖以生存技能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2 标志设计教学探索尝试

2004年-2014年笔者在标志设计课上做了大胆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2004年-2005学年笔者主要以口授、板书,学生耳听、笔记,最后完成一个虚拟品牌的设计。整个教学活动和教学结构都是以教师为主,学生课堂练多具有盲从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忽视。

2006年-2007学年中笔者尝试将“班徽设计”引入教学中,通过参与班级标志项目训练,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竞选标志由班级投票选出,分别设为初选、复选、终评三个阶段,学生通过亲身的参与和评选的过程,为今后实际设计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2008年-至2010学年中利用参与互联网标志投标的形式.将标志设计课程与实际项目结合。使师生站在了与全国设计公司、设计工作室、自由设计师同台竞技的平台上。此种方式对标志设计教学提供了一种新颖的教学思路。

2010年,我校艺术设计专业被遴选为湖北省独立学院重点培育本科专业。以教学科研、实践项目带动教学、驱动专业建设、提升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成为我本专业的方向。2011年至今的标志设计课程中,以团队的形式,学生利用自己的关系网在市场中寻找实际项目或教师的设计项目。这样的课题更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推到学习的中心位置,学生在完成设计项目的同时也收获了成就感。

3 项目教学模式的实施

通过以上工作体验,笔者体会到社会对标志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传统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不了社会对将来从业者的需求.所以能否把教学做得更加科学系统,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便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

在近几年的项目教学模式实施中,主要分为项目引进、项目分配、项目执行和项目考核四个阶段。

3.1 项目引进

项目教学法是学生和老师为了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教师通过本人引进或者启发学生去主动利用自己的关系网在市场中寻找实际项目,学生以一套完整的PPT提案作为一个项目来完成实训,一个班有10个左右的不同行业项目,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后期相互学习。项目将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以既要包含基本的教学知识点,又能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为主要出发点。

3.2 项目分配

每个项目分成若干个任务,教师给出具体的任务说明、相关知识、相关案例、注意事项等内容。根据项目的实现流程组成学生团队,每个团队由2人-4人组成,分别担当设计总监及设计职员角色。这种做法模拟了企业中真实的工作情景,使学生群体的思维与智慧为每个学生所共享,从而达到全队学生共同完成任务的目的。

3 项目执行

3.1 市场调研阶段

这一阶段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对设计目标的品牌行业特征进行分析,同时对竞争对手及同类品牌的标志及标准色等进行抽样调查,根据分析和调查结果,讨论得出标志设计的基本目标,并用简洁的文字对目标进行描述,以便在后面的设计环节中不断检验设计是否符合原定目标,以确保标志的定位清晰。

3.2 初步设计阶段

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介绍标志的作用、标志设计创意的切入点以及分析自己的亲身案例,以启发学生的创作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学生通过不同欣赏角度、理解方向的设计,在数量上进行积累;小组内部进行互动式的交流,组员之间思想碰撞以激发更多的创意火花,再把所得到的设计方案进行初步整合,得出标志的初步设计方案,其中每个成员不得少于10款不同方向的成型电子方案。

本设计阶段能够拓宽标志设计的宽度和深度,同时在合作与辩论中深化了设计思想。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教师提供技巧支援,对学生进行分组和组织讨论,调控学生的设计活动,是设计的管理者;学生通过团队合作,整合个人智慧完成任务,是设计者。

3.3设计实样检验阶段

每个小组和老师一起讨论选择6款不同方向的方案,并进行不同领域的运用贴图,其中必须有2款以上可以和客户主推的设计方案。测试目的是为了检验标志方案运用不同领域的适用性及效果。

3.4 PPT方案提交及答辩阶段

传统标志设计的教学中,当设计经过修改完善后就结束了。一套完善的提案既是你和客户谈判的利器又是学生对于整个项目的再次梳理。其中包括:项目介绍、项目调研、项目分析、草图方案、方案展示等,在最后一次课中,学生通过语言的陈述,并借助多媒体动态的演示,先把方案在“客户”(其他同学)面前进行演示和推介,并回答“客户”提出的问题。这样不但锻炼了学生组织设计方案提案的能力,也更能调动学生对设计方案的热情及对设计内涵的理解,使不同设计小组之间有学习及比较的机会。

课程结束后每个小组根据老师和学生给的意见进行局部修改,然后再和客户进行正式提案,最后把客户反馈的信息和老师进行沟通并进行修改,直到把项目完成。

4 项目考核

一方面根据学生在项目执行操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专业水平和专业态度,另一面根据作品最终呈现出来的状态进行综合评分,因为每个作品的分工不同,因此针对作品中不同层面的效果进行分析评定,对于每个学生的成绩考核基本上是公平公正的,避免滥竽充数、鱼目混珠的情况。

小学项目式课程设计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项目导向 案例驱动 高职 C#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6(a)-0150-01

1 教学现状分析

作为软件开发主流技术方向.NET的首选开发语言,C#被众多高职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作为专业核心课程而开设,近几年虽然一些院校对《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做了一些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但改革不够彻底,本课程教学依然普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1)学生缺乏学习兴趣《C#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学生缺乏学习热情,没有学习动力。根据此类现象展开问卷调查,学生普遍反映课程难度较大,课程教学乏味无趣,理论课时较多,久而久之感觉不可学,也不想学,导致教、学效果差。(2)学生动手能力差。从《C#程序设计》课程定位出发,学完本门课程,学生应到能自行动手编制一些中小型应用软件程序,然而很多学生在学完本门课程之后,依然不清楚面向对象的概念,编制中小型应用软件更成为不可触及的高峰。

笔者根据多年《C#程序设计》课程的一线教学实践,提出在《C#程序设计》中真正巧妙运用项目导向、案例驱动的教学方法,能较大程度改善《C#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解决上述突出问题。

2 项目导向、案例驱动教学法

项目导向、案例驱动教学法是工学结合理念支撑提倡的教学方法,普遍应用于工学、法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课堂教学中。项目导向是一种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的教学方法,以现代认知心理学思想,自适应学习理论和探索性学习框架为基础,采用类似科学研究和与实践为方法实施的教学方法。案例驱动则是以问题为核心、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1]。根据《C#程序设计》课程本身难度大,理论知识枯燥,实操性强等特点,采用项目导向、案例驱动的教学方法对教师教、学生学均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 项目导向、案例驱动在C#课程教学的应用实践

3.1 巧妙选取项目、案例

在《C#程序设计》中实施项目导向、案例驱动的教学方法,选取合适的项目、案例是不容忽视的环节。实践证明,在选取项目、案例时可遵循以下两个原则。(1)项目、案例具有趣味性。因课程内容以编程为主体,对于部分同学可能会乏味,枯燥,所以如果选择的项目、案例平实无趣,则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择取项目、案例时尽量选取具有一定趣味性的项目和案例。如在讲解C#中Timer应用时,在设计案例时可采用显示倒计时作为实例,还可结合Random对象实现双色球模拟生成器作为实例,这样的案例来源于实际生活,学生比较感兴趣,相对于传统的理论讲解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比较易于理解;(2)项目、案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如讲解数据库连接模块可引入简单的KTV点歌系统等,既具有趣味性,又具有实用性;在讲解C#三层架构时,引入实用小型进销存系统(已投入使用的),实用性的项目让学生充分感觉C#的实际价值体现,当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这些项目时,不仅学习了C#的知识,更重要的是积累了C#编制实际应用程序的经验,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能主动、快乐地学习,在制作结束时充满制作的成就感,这些是学习《C#程序设计》课程中重要推动因素。

3.2 基于项目导向、案例驱动的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是良好教学效果获得的重要因素。在基于项目导向、案例驱动教学方法的《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坚持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指导思想。根据高职院校学生及《C#程序设计》课程特点,在课程安排时,突出实践教学,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将理论知识穿插到实践项目、案例之中,在项目和案例中认知理论,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的模式。图1是笔者在教授《C#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设计。

3.3 基于项目的考核方式

客观、公正、高效的考核方式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项目导向、案例驱动的《C#程序设计》课程考核应打破传统考核模式,传统考核方式虽然也采用上机实操的操作模式,但是往往采用几道程序设计题作为考核内容,这种考核模式难以公正公平地考核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水平,更难体现学生C#编程技能水平的高低。可建立基于项目的考核方式替代传统考核方式,即在实战项目中考核学生的技能水平,通过学生在项目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实际反应情况,以及学生提交的作品情况,给出评价等级,不仅保障考核的公正性,也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2]。

参考文献

小学项目式课程设计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模块化教学;项目驱动

0 引言

Visual FoxPro作为一门关系型数据库程序设计语言,在学习过程中具有知识点多而散、操作性要求高以及应用实践性强等特点。要熟练掌握这门程序设计语言,必须配合大量习题训练和充分的上机实验操作。传统的《VFP程序设计》课程模式大多先由教师讲授操作方法,再让学生进行操作实践,且讲授过程一般只重视基本概念的认识与操作的固定模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清楚学科的特点,学习时只局限于每节课分散的、零碎的知识,不注重知识的连贯性与整体性,不能将知识进行融会贯通。

1 模块化教学总体框架

针对现有问题,我们提出了《VFP程序设计》模块化课程教学改革方案。以项目驱动为导向,模块化教学为手段,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建成并实施一个“以学为主、以教促学”的新型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推进从“知识讲授型”向“能力培养型”的快速过渡。通过以小组为单位开发中小型管理信息系统,不仅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VFP的各项组成部分,同时也在开发系统的过程中学习到数据结构、软件工程等软件基础知识。

模块化教学首先选择合适的、有吸引力的项目,通过多种课内外教学组织方式,配合案例库进行教学,最终设计合理的考核方式评估教学改革效果。

(1)设计有吸引力的项目驱动

合适的项目驱动能够长时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然而不同专业的学生对项目具有不同的偏好,这样针对不同专业提供不同的备选项目显得十分必要。为了保证项目与时俱进,应当参照目前企业中较为流行的管理信息系统来设计项目。因此,企业调研是做好项目设计的第一步。

(2)教学模块的合理划分和组织结构

考虑到项目模块的划分应该按照系统功能的组成部分,由易到难来组织。例如界面设计、数据库设计、程序设计可以作为三个大的模块,而界面设计又可以分为菜单设计、表单设计、报表设计等。这样整个课程体系、知识结构和课程内容分配都需要围绕项目来进行调整。

(3)构建高质量的案例库

案例是实施模块化教学的关键,各个教学模块都应有相应的案例,不仅要设计课内案例,还要设计大量的课外案例。尤其是要从不同项目中提炼出经典模块案例,建立案例库。

(4)课外教学的有效组织

学生的实践和自主学部分都是在课外,因此项目驱动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课外的执行程度。而学生在课外的组织形式、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都和教师引导有紧密关联,教师在课外进行小组辅导,参与小组讨论,通过网络平台与学生互动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2 模块划分

模块是教学的基本单位,也是最终项目系统的组成部分。系统模块可以按照程序设计深度的原则来进行粗粒度的划分,也可以在此基础上考虑功能模块类型和程序设计深度的结合做出更贴近项目开发的划分。

(1)按程序设计深度划分模块

根据程序设计的深度,由外到内、由界面到核心业务代码、由易到难划分,应该把整个内容分为界面设计、数据库设计、程序设计。界面设计简单、直观,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数据库设计深入到系统开发的数据内涵,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项目的数据关联;程序设计较为复杂,通过程序控制的方法完成更为复杂的系统管理和业务逻辑。

(2)按功能模块类型+程序设计深度划分模块

按程序设计深度的模块划分方法,粒度较粗,为了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项目开发,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虑与系统功能模块类型相结合,例如用户登陆模块、主界面、系统管理模块、业务管理模块、报表模块,使教学过程与实际开发过程更为相似,学生的可操作程度更高。

3 结语

经过三年多的实践应用检验,模块化教学卓有成效,给课堂注入了新鲜血液,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综合应用能力也有显著提高。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今后需进一步研究,例如可以把公共模块用更简单的方式教授,让学生把精力集中于系统的业务逻辑上,使他们对系统设计有更全面、更完整的理解;在小组构成、约束和激励机制等方面也可以深入探索,提高模块化教学的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 解永刚.关于Visual FoxPro 的案例教学方法[J].昆明大学学报,2003(1).

小学项目式课程设计方案范文第5篇

课程定位。课程设计是以市场为导向,对企业、行业需求进入深入调研,准确进行专业能力定位,确保学生所接受的专业教育与企业需求相适应。园林设计类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具备园林规划的基本素质,能从事中小型园林建筑设计和小型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是专业核心类课程。学生要能从事中小型绿地的建筑设计能力和绿地设计能力,必须先系统学习园林基础课程,如制图、园林艺术等先置课程,本课程的理论要求高,但从企业对岗位的要求来说,其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其核心能力,因此设计类课程的技能要求与理论水平要求都很高。

课程教学目标。园林设计类课程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等。专业能力包括前期调查分析能力、绿地概念设计能力、方案成图能力、方案汇报与沟通能力等。方法能力包括熟练掌握各类绿地的设计规范,熟练运用各种工具和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社会能力包括团队合作协调能力、沟通交流与表达能力、创新与传承能力、职业责任与强烈的道德意识等。

设置合理的课程模式

确定合理的课程内容与课程模式。根据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的要求,必须创新课程实施模式,围绕园林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有效实施项目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园林规划设计课的课程项目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底子薄的特点,坚持真实性和可操作性,坚持由点到面、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原则,科学地设计教学项目(如图2所示),通过项目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方法能力和职业能力。

创新考核评价方式。为适应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强和课程特点,按照项目教学的要求,建立项目过程考核为主、期末考核为辅的考核模式。项目过程中考核学生的计划制订、执行、创新与改进,注重项目的质量控制,建立全过程分阶段以动手为主的考核方式(调查与分析、草案构思、方案展示三个阶段);期末考试则以小项目设计与分析为特点,重点考核学生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摒弃传统的选择、填空、判断等死记硬背题型。图2园林规划设计课程项目设计示意图

创新项目教学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基本思路是先用后懂,边用边学,旨在引导学生先感兴趣后主动学习,先发现问题后解决问题[2]。项目教学是模拟真实的工作任务,组织学生自主设计项目、实施计划进行自主学习、实践、操作,以培养学习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与提高素质为目标的教学模式。本教学方法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较好地解决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自信心不强、团队合作力不足等问题。项目教学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基本结构如图3。

合理确定项目任务。任课教师在进行项目设计时,一定要遵循几个方面的原则:一是项目任务要真实可行,要让学生能够进行现场勘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知;二是项目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兴趣、能力结构来确定,项目必须有一定高度,但以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能够完成的容量为宜;三是项目要完整,学生通过努力完成后,会有成就感,能增强学生自信心。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学校所在城市环境优越性,充分挖掘学生潜能。高职院校大多在城市,城市园林建设和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学生学习提供了非常好的学习条件,项目真实性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去现场了解基地的基本情况,另一方面,城市环境还为学生提供了诸多现实案例让学生去参观、去学习。学生通过测绘等手段去学习实践中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对有些东西表面简单、琢磨起来较深奥的理论知识有更加深层次的理解,尤其是对园林艺术的运用如何去把握等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为更好地进行项目教学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教师教学中,可充分运用多媒体等教学资源,穿行案例教学,但教师搜集的案例应尽可能与项目任务难度、项目性质相统一,使学生能充分借鉴。要鼓励并提供教学场所让学生从电子图书馆和网络上学习,高职学生与研究生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搜索引擎,提高网络利用效率。

充分运用课堂时间,重视教师与设计小组对草案进行交流,完善设计草案。项目教学要求学生从自主学习理论知识、进行前期调查与分析后,能根据分析的结果得出基本草案。学生在设计过程中一般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设计方案如何与前期的资料进行结合,为自己的草案提供依据;二是进行图面分析时不会把诸多要素进行有机结合,常常顾此失彼,构思不全面;三是在构思过程中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不能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方案中去;四是小组成员各自构思不能有机融合,形成一个良好的草案。因此,在此过程中,除了学生互动交流外,教师与每个小组间的交流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必须运用自己丰富的实践知识和理论知识,深入浅出地帮小组进行分析,进行总结,协助设计小组完成这一阶段的任务。重视成果展示与方案交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方案汇报能力,增强同学们的自信心。

现行教育在高中阶段,以应试教育为主,学生自我表现不多,尤其是高职群体;另一方面,学生因大多生在农村,语言表达能力不强,与职业要求有很大的距离。因此,项目成果展示是对学生学习能力、工作能力的肯定,能提升学生对工作的成就感,增强在前期项目任务的责任感,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方案交流是成果完成后另外一种展示方式,包括项目组成员介绍方案、同学或教师提问、教师总结三个环节。方案介绍环节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方案总结能力及自信心的建立;提问环节可以锻炼学生在台上的思维能力和职业应变能力,小组与小组之间可以通过介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教师总结环节是肯定优点,优化不足,是对小组项目的总的评价。从教师层面来看,是考察学生基本能力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从学生层面来看,是对其工作和学习能力的肯定,是鼓励其学习积极性的一个重要环节。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把设计类课程作为综合实训的重要组成部分

项目化教学所取得的教学成果,是以图纸为主的,项目成果再优越,评价再高,对学生来说,还只是停留在图纸上,对提高学生的成就感不是很明显;同时对启迪学生的设计思路,明确设计理念还存在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建议把本课程中其中一个项目,作为园林工程综合实训项目的一个环节,让学生对实训项目进行方案设计、施工设计、施工组织、施工等一系列工作过程,最后完工。通过综合实训来检验学生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增强学生的成就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园林设计类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项目教学除了培养专业能力外,重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社会能力。项目教学是目前较为适合园林设计类课程特点,也符合国家对高等职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基本特点的教学方法。前述课程教学目标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根据多年的学生跟踪调查和研究,项目教学在让学生具备专业能力外,更重要的在后面的两个方面:一是要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方法,为今后终身学习提供好的基础;二是通过项目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自信心、责任感等社会能力,零距离地为企业培养优秀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前置课程是基础,项目设计是基本,教师素质是关键。园林设计类课程是综合性要求非常强的课程,对学生的要求非常高。学生必须在系统地学习了园林基本理论、熟练运用制图的各种软件、具有较好的手绘能力基础上才能开展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项目教学。为达到这一目标,必须改革课程体系,建立新的园林人才培养方案,研究符合专业整体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保证上下联动,前后呼应。项目设计是项目教学成败的关键。

教师在进行项目设计时,一定要取材于实际的工作项目,也就是说项目要真实;其二就是项目设计必须对学生来说具有可操作性,可完成性。项目任务不能面广,难度大,要让学生觉得能“跳着够得着”,既有挑战性,但又能完成。项目教学的主导是教师。项目教学中教师必须具备“双师”素质:教师应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做基础,但同时还应该熟悉职业实践,具有职业经验。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学生的分工、学习过程中的思路拓展、项目的组织管理以及如何结合学生的基本思路指导学生完成符合自己设计思路的作品等等都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深厚的专业背景。因此教师一方面要不断创造机会增加自身素质和职业实践的积累;另一方面要根据自身特点合理地有限度地运用项目教学法。

赏识与监督并用,充分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心理学家马斯诺说:期盼社会对自己尊重和认同,是一个人的天性需要。人最深层的要求就是被人认同和赞赏。高职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具有个别差异性的人,作为高中的后进生更需要教师去爱护、赏识,去塑造和完善。项目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其最终要由学生去完成任务,因此作为教师就必须下功夫去了解学生,去捕捉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利用项目的不同分工,让学生能完成分配的任务;其次在项目教学过程中,每一个过程都要寻找该项目的优点,给予充分肯定,然后提出改进措施。通过这些赏识和肯定,让学生树立自信心,自信能达到自己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