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课程开发与设计

小学课程开发与设计

小学课程开发与设计

小学课程开发与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平面广告设计 小组合作 项目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17-02

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是基于平面广告设计基本原理的教学课程,主要学习内容为广告的前期调研和具体广告定位、创意表现方法、设计程序、广告类型和媒介等内容。它注重与市场变化规律接轨,注重小组合作与团队协同,为了培养与广告市场动态变化相结合的平面广告设计人才,在平面广告设计课程中,以行业发展态势为出发点,紧密结合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整合,在广告市场潮流的引领下,进行教学模式创新建设和教学内容的更新与优化。在平面广告设计课程的教学中融入项目化教学的理念,在项目教学的过程中以小组合作、团队协同的意识和精神进行教学目标的实现,是具有时代特色的创新教学应用模式。

一、平面广告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意义剖析

平面广告设计课程以开放、创新的理念推行项目化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对平面广告设计内容拟定相对独立的不同项目或任务,学生在获取相关的项目或任务之后,可自主地进行资料的采集、设计、分析与实施,并在项目或任务推进的过程中进行小组合作或团队协同,教师则对学生的不同项目进行情况加以指导和评价起到解疑释惑的作用。特别是在“项目引领,工作室制”的项目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形成一个团队环境,组成项目开发设计小组,进行小组合作的探究式学习。这种项目化教学模式具有显著的特点:

1.以市场行业需求结合课程内容进行项目确定的特点

平面广告设计课程中的项目设计是市场行业与课程相整合的结晶,在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理念下,关注市场行业需求变化趋势,结合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不同项目的设计,使这种状态下设计的项目具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意义,从而使不同项目的设计与开发具有特定职业特点的知识建构的意义。

2.项目教学法下的小组合作与团队协同特点

以“项目开发小组”为单元,进行项目的开发与生活活动过程,在这一项目单元活动中,可以体现出不同项目开发小组之间的协同与合作,突显出不同项目小组的合作探究能力和效果。例如,在平面招贴设计教学过程中,学生分别组成团队,在模拟课题之后引导各团队参与设计工作室广告项目设计。

3.基于小组环境下的项目结果评价的多样化特点

在平面广告设计课程下的项目教学法下,小组可以将自己开发设计的产品,进行相互评价、竞赛性的评价、指导性的评价等,在这些形式多样的项目设计评价中,可以构建集思广益、反馈与反思的项目结果评析体系。

二、项目教学法下的小组合作在平面广告设计课程中的流程化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中,具有相应的流程:(1)要组建项目小组成员,并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2)要明确创意小组的任务,这是与市场行业需求和专业课程内容相结合的目标性任务,不得随意更改。(3)拟定项目小组计划,小组要针对自己的项目进行方案计划和拟定,在通过可行性项目论证之后,进行项目实施过程。(4)项目市场调查。小组要根据自己的项目,进行市场行业调查活动,撰写市场调查报告,为平面广告小组的创意设计提供思路。(5)项目实施。小组要拟定项目的初稿,在小组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拟定广告提案,这可以体现小组的合作、沟通水平及广告创意水平,是对小组成员综合能力的考验。

小组合作在平面广告设计项目教学模式下的应用,还可以融合在不同课程作业内容之中,具体体现如下:

1.重大赛事项目与作业的结合应用。在实际教学中平面广告设计项目小组可以结合赛事的内容,进行分组搜集资料、小组讨论与沟通的操作,并且可以与其他团队进行交流与协同,进行平面广告设计作品的创作。

2.企业生产实际项目与作业的结合应用。可以将企业生产项目融合进入学生的小组作业之中,这可以增强与社会实践内容紧密结合的认知,使平面广告设计小组成员在实践生产项目中,进行小组合作的实践活动操作,在与客户实际接触的体验中,了解社会消费群体的需求,熟悉平面广告设计的运营和流程,增强与客户沟通的能力。

总而言之,平面广告设计课程可以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进行项目教学模式下的小组合作与团队协同,在小组合作的项目设计与开发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平面广告设计与现实实践整合的质量和水平。

小学课程开发与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程序设计;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体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前言

我校体育信息技术专业经教育部批准,于2003年开始招生,到今年已经6年了,根据我校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体育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结合我院“融体育、科技、人文教育于一体,集道德、文化、专业素质于一身”的办学理念,从三个方面进行设计:教育技术学、体育、信息技术,其课程体系按照这三个方面进行设置。

程序设计课程是信息类学科的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肩负着专业入门和兴趣培养等重任,对学好后续专业课程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确定适合体育信息技术特点的程序设计课程

2.1当前我校体育信息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

根据体育信息技术专业的培养要求,学生应成为各级体育机构、学校、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就业需求的信息化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信息化人才的综合素质,掌握教育技术、信息技术和体育科学的专业知识,具有在体育教学、训练竞赛和科研活动中进行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管理和评价的应用研究能力。

2.2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开设情况与问题

程序设计类课程对提高本专业学生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管理等方面极其重要,我校体育信息技术专业在该类课程的实际开设情况是:2003级、2004级、2005级学生开设的课程主要有C语言、VFP程序设计、体育竞赛管理系统开发。经过几年的实际教学,我们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由于教学时数的限制,不可能给本专业学生开设太多的计算机类课程,这就决定了在开设课程之初要精选一些重要的课程开设,C语言作为一门基础程序设计语言,比较符合我系学生学习,VFP程序设计以及体育竞赛管理系统开发,主要作为学生将来信息系统开发、应用等,但这几门课仅仅局限于单机管理系统开发,已远落后于当前主流开发平台与语言。其次,即便为单机信息管理系统开发,课程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开发信息管理系统的先导课程“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没有开,因此,导致学生在设计信息系统时面临着数据库表设计不合理,存在插入异常、删除异常、修改复杂等问题。

2.3修改方案

经过多次研究,学校决定从2007级体育信息技术专业学生开始,对程序设计课程作较大的修改,决定不再开设功能和使用比较单一的“VFP程序设计”,增开“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以及与此相关的“可视化程序设计语言”,在选修课程上增加小型软件设计等。在学时数和课程开设上都更加合理和科学,但如何更有效地完善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模式,成为新开设专业老师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作如下的探讨。

3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3.1传统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特点

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的一个基本目标是:通过对程序设计语言的学习,使学生牢固掌握语法知识、编程技能、算法原理,以及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能够灵活运用程序设计语言进行程序设计,具备利用计算机求解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计算机语言进行程序设计,需要严密的逻辑分析能力、灵活的处理方式,

这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整体处理意识、创新意识能起到促进作用。据统计,约有80%的行业应用软件是由非计算机专业的人员编写的。因此,既掌握本专业知识,又掌握相应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已成为各行业对高校毕业生的普遍要求。

传统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一般采用三个步骤:提出概念、讲解概念、举例说明,而这种方式很难达到预定的效果。程序设计语言并不是不强调概念,但过分的强调语法规则会将学生带入歧途,这样的教学结果往往使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大大降低,在写程序时不知如何下手。这种先理论后实际,先抽象后具体的方法并不适用学生学习。

另外,实验教学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在教学形式上一般采用教师规定实验项目,学生按课前预习、课堂实验、课后编写实验报告,教师批改报告并评定成绩几个环节进行,这种形式有一定的优点,但对程序设计课程实验教学而言也有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算法设计、编程实现、功能测试等环节,在几节课堂实验中难以完成,学生提交的实验报告无法全面反映所做的实验工作,取得的实验效果,教师只凭实验报告评定成绩有失真实,也无法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3.2通过实例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教学中,采取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实例教学法,先让学生讨论、分析、推导,然后教师分析、讲解,再上机运行确认。在学生讨论、分析程序时,教师借此机会关注、了解学生的思维加工过程。然后,再由教师分析、讲解自己的推导过程,讲解时教师既要强调自己的分析、思考的过程,让学生知道每一步的来龙去脉、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各变量的变化规律,以便学生对照自己的分析、思维过程发现问题。教师同时又要分析、指明学生思维过程出现的错误,指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对一些难以把握、易错的问题提醒学生加以注意,避免再次出现认知加工过程中的思维错误。最后教师再上机演示调试运行程序显示结果,让学生既确认结果的正确性,又了解程序上机调试运行步骤和过程。学生只有多读程序,多积累经验,才能形成一种严谨逻辑思维习惯和编程思想,掌握程序设计的编程规则和语法基础,了解程序设计的整个认知加工过程,为学生独立进行程序设计打下基础。

3.3结合体育竞赛管理系统开发教学,突出专业特色

为了结合实际,发挥体育信息技术专业的特长,在教学中,结合体育竞赛管理系统开发讲解,如以体操比赛成绩统计软件的开发为例,把体操软件的开发分解成一个个小的模块与任务,如界面设计模块、成绩录入模块、查询模块、打印模块等。在课堂上,每次针对一个需要完成的小任务,与学生共同分析解决该问题所需的知识、方法与步骤,围绕具体任务进行适量的概念教学和举例讲解,然后让学生来完成任务。目的是通过完成任务,掌握学习内容,学会学习,培养综合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参与探索和指导,引导学生掌握教学内容,适时在班级交流,发现新思路,推广新思路,鼓励创新。教师进行比较、评讲、归纳,或由计算机执行,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得出结论,逐步消除对编程的畏惧,体会成功的喜悦,这样做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突出了专业特色。

3.4让学生参与系统开发实例,锻炼学生软件开发能力

学生通过程序设计课程的初步学习,逐渐掌握了一些理论知识与开发技能,让一部分较为优秀的学生参与到老师的科研项目中来,既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程序设计能力,又可以为老师做一些工作。如在科研项目“国家帆船帆板队信息化平台”、“深圳体工队管理信息系统”等项目的开发过程中,选择部分学生参与,从需求的调查与分析、系统的设计、数据库的设计、代码的编写到程序的调试运行,整个过程都在和老师一起协作完成,在开发中逐步积累起经验,同时,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有机地联系到一起,另外,也给其他同学起到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

让学生参与到实际项目的开发,还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弥补课程开设不足的缺点。由于体育信息技术专业的学生受教学时数的限制,不可能开设和计算机专业一样多的程序类课程,这些学生可以通过和老师一起参与项目开发,有针对性地自学相关知识,如在程序开发过程中,在数据库设计阶段学生自学SQL 2005开发指南,掌握数据库的一些关键知识,如存储过程的编写、触发器的设计、数据库的备份等。

3.5通过程序设计兴趣小组综合培养学生能力

为了激发学生在程序设计方面的兴趣,给爱好编程的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编程环境。系里成立了各种兴趣小组,程序设计小组就是其中之一。程序设计兴趣小组召集对程序设计感兴趣的学生,教授程序设计的相关内容,并选拔适合的学生由专业老师进行更深层次的指导培训,提高学生的编程实践能力。结合体育竞赛类软件的开发,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知识能力上取得进步,并开发出了一些实用的软件,如乒乓球比赛编排软件、体育舞蹈成绩统计软件,新规则下体操评分软件等。其中,体操评分软件还获得全国非计算机软件技能大赛(文科类)三等奖。

3.6强化结合体育竞赛类应用软件开发的实验课程

在程序设计类课程中,与课程配套的实验课必不可少。在系统介绍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同时加强实践环节,精心设计实验内容,引导学生体会和参与应用设计和实现的全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基本原理和技术。实验用例采用学生熟悉的问题,贴近学生的观察和思维的实际,让学生有感性的认识,了解程序设计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如结合体育与信息特点的体操评分系统数据库实验,

培养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问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验设计上,我们分为章节实验和综合实践。章节实验,学生在每章结束后根据课程内容独立完成上机实验,然后给出实验报告和结果分析。对于出现的问题,老师参与进行讨论,最终解决问题。综合实践是学生分组完成,小组合作完成各个模块的任务。综合实践题目来源于真实课题和学生熟悉的领域,在相互交流、合作开发中,学生自行开发一个小而全的应用系统。通过本课程设计的综合实验使学生有机会综合运用数据库原理与Web程序设计、软件工程、MIS系统与数据库设计等多门课程的知识,融会贯通,多人合作完成一个相对复杂的信息系统开发,转变学生在各单门课的学习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问题。

4结语

经过几年的教学探索研究,在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模式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逐渐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如基于体育竞赛软件开发的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科研项目中,进行实际体验并得到提高。相信随着教师和学生的进一步努力,通过突出程序设计与体育的结合、与实际的结合,会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庄景明.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实验教学新模式探讨[J]. 计算机教育,2009(4):18-20.

[2] 杨爱鑫. 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初探[J]. 中国电力教育,2009(2):52-53.

[3] 周丽娟. 数据库教学体系改革与优化[J]. 高教论坛,2009(1):59-61.

小学课程开发与设计范文第3篇

中小学 校本课程目标设计 问题 对策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日益受到关注。在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中,如何设计切合实际的校本课程目标,是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关键环节。它涉及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影响着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成败。本文对此进行一些探讨。

一、校本课程目标设计的重要性

1.校本课程目标的含义

校本课程目标是课程目标的下位概念。“课程目标是在课程设计与开发过程中,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要求,它期望一定阶段的学生在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素养等方面所达到的程度”[1]。如在我国中小学各科的课程标准中就明确地规定了学生发展的预期结果,而不是规定教师发展的水平或学校形成的特色。校本课程目标是指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所设定的、校本课程本身所要实现的、学生应该达到的一种指向于未来的结果,也就是说,校本课程目标是指向学生发展的,说明通过校本课程的实施,学生的发展应达到什么样的水平。

校本课程目标有总目标和具体目标之分。一个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有一个总目标,这个总目标同时服务于国家课程总目标。学校课程开发者依据总目标,确定学校课程的结构,设置校本课程类型,再将它细化成各门课程的具体目标。本文所指的校本课程目标就是指具体的一门校本课程的目标。它只涉及某一具体的校本课程对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预期要求,是校本课程总目标的一种具体化,它具有更强、更直接的操作性和评价性。

2.校本课程目标设计的意义和价值

课程目标是构成课程内涵的第一要素,是课程设计的起点,它制约着课程设计的方向,规定着课程内容的构成和学生学习活动方式的性质。同样,科学合理地设计校本课程目标是校本课程成功的关键。校本课程目标对校本课程开发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它是校本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是校本课程实施的依据,还是校本课程评价的重要依据。可以说,校本课程目标的研制与实现贯穿于校本课程开发的全过程。人们只有正确认识校本课程目标,科学地设计校本课程目标,才能比较理想地实现校本课程目标。遗憾的是,我国现阶段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正出现一些轻视目标设计,或简单甚至错误处理校本课程目标的现象。

二、当前我国中小学校本课程目标设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为了解当前中小学校本课程目标设计的现状,笔者分别以“校本课程开发案例”和“校本课程纲要”为关键词在百度网上进行搜索,根据网页条目的顺序依次筛选出45个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对这些案例的课程目标设计情况的统计如下:有8个案例没有明确设计课程目标,还有7个案例设计了诸如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等方面的目标,两项合计所占比例为33%。其余的30个案例都有明确的课程目标一项的设计,但结果不容乐观:目标内容全面、表述规范的案例只有3个,占总数的6%;目标内容不全面、太笼统,但表述规范的案例有3个,占总数的6%;目标内容全面、具体,但表述不规范的案例有12个,占总数的27.5%;目标内容和表述均不合理的案例有12个,占总数的27.5%。从统计结果来看,校本课程目标设计存在以下诸方面的问题。

1.没有对校本课程目标设计引起重视,或者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部分案例表现出的问题是对校本课程目标设计不重视。如某校的《开心农场果蔬栽培》校本课程开发案例只是介绍了确立开发的内容、校本课程时间的设置以及校本课程的具体实施措施,而恰恰缺乏对校本课程目标的设计[2]。还有一些案例表现出的问题是对于校本课程目标认识上的偏差。上文提到校本课程目标是指向学生发展的,但一些教师对此没有正确的认识,导致校本课程目标设计的偏差。如某校的《成功教育校本课程纲要》中列出了这样的课程目标:教师的思想境界和育人水平得到相应的提高;汇集教师、学生成功教育有关资料,编写一套学校校本教材;教师在教育报刊上发表一定数量的关于成功教育的教学论文和教学案例。这些目标指向的是教师的专业发展,而不是学生的发展,所以是不正确的[3]。

2.校本课程目标内容不全面,太笼统

从调查结果可以发现,近三分之一的案例在校本课程目标内容的设计方面存在问题,主要体现为三维目标不全面,或目标太笼统、不具体。如《写作思维策略漫谈》校本课程纲要设计了如下的目标:了解并掌握基本的写作思维策略,激活自己的写作思维,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有意识地运用基本的写作思维策略来指导自己的写作,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4]。这样的目标只是涉及知识与能力的目标,没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目标内容不全面。又如,一些校本课程都设计了“使学生学会交往、在合作中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养成学生实践能力”等等目标,这些目标过于笼统,不具体,难以评价目标是否达成。

3.校本课程目标表述不规范

从调查结果来看,近二分之一的案例中校本课程目标表述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主体错位,把教师作为目标行为的主体,而不是把学生作为目标行为的主体。如《在故事中成长》校本课程设计了这样的目标:使学生领略到读书的价值与意义,激励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拓展知识界限,引导同学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终身发展[5]。在这里,目标的表述采用了“使学生……”“激励同学们……”“引导同学们……”“培养学生……”的方式,描述的是教师的行为,而不是学生的行为。二是目标表述含糊,缺乏可操作性。如《中国百年外交回眸》校本课程纲要设计了这样的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6]。这样的目标缺乏可操作性,很难评价目标是否达成,无法发挥目标的真正作用。

之所以出现上述诸多问题,原因在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国家课程开发模式,课程目标是由专家学者确定的,而一线教师只是对教材内容进行加工,缺乏目标意识,反映在校本课程设计上就是重视内容的选择,轻视目标的设计;另外,由于一线教师没有掌握目标设计的相关理论,所以不能合理设计校本课程目标。

三、中小学校本课程目标设计的对策

1.要高度重视校本课程目标的设计

如前所述,校本课程目标决定了校本课程的性质,校本课程目标一旦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就有了依据。如果对校本课程目标不重视,就会使校本课程开发陷入盲目,校本课程实施的结果也很可能会不尽如人意,甚至遭遇挫折和失败。所以,校本课程目标决不是可有可无的,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其意义和价值,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校本课程目标的设计。

2.明确校本课程目标设计的依据

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是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关于这一问题,课程理论工作者的研究已经达成了共识,普遍把学生的需要、社会生活的需要以及学科发展的需要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具体到校本课程目标的设计,也必须借鉴课程目标理论的这一基本框架,同时必须充分考虑校本课程的特点。

第一,在满足学生的需要方面,我们应更多地考虑发展学生的兴趣与特长,把弘扬学生的个性作为校本课程的主要目标。由于国家课程注重基础性和统一性,强调发展学生的共性,往往顾及不到每个学校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校本课程开发的最大特点就是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因此,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前要对学生进行需求评估,通过观察、问卷调查、访谈等多种方法了解学生的兴趣之所在,主动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使校本课程目标的确立不再是教师一厢情愿的事情,而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个性发展的需要。

第二,在满足社会生活的需要方面,从空间维度讲,我们必须更多地考虑当地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校本课程以学校为本,而学校总是处于一个特定的区域和环境内,所以,在设计校本课程目标时应考虑当地的特色。比如,农村和城市中小学的校本课程目标就应有所不同,南部水乡和西北高原的中小学确立的校本课程目标也应各具特点。另外,在确定社会生活需要时,从时间维度讲,我们不能仅停留于现实生活的需要,而应对学生未来可能生活的需要进行选择,考虑在结合现实需要的前提下,对现实作出必要的有意义的超越,既立足于现实,又面向未来,将二者统一起来。

第三,在满足学科知识发展的需要方面,在发挥学科知识的特殊功能与一般教育功能的同时,应突出学科的一般教育功能。学科知识的特殊功能是指对于学科本身发展的功能,即为学生将来从事某一学科专门化研究奠定基础的功能。如学习数学是为了将来从事数学研究,促进数学学科的发展;学科知识的一般教育功能是指该学科对于一般公民有何贡献,比如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根据学科知识发展来确定校本课程目标时应避免过于专业化的课程目标,重视该学科的一般教育功能。

3.完整地把握校本课程目标的内涵

新课程改革将课程目标定位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校本课程目标也应体现三维目标。根据校本课程目标的来源可以确定许多目标,对这些目标要进行筛选,筛选的依据是学校的教育哲学以及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对筛选出来的符合学校校本课程总目标的、可能实现的目标,再根据三维目标进行合理设计。

首先,设计的校本课程目标要具有全面性。应兼顾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不能只设计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目标,而忽视其他方面的目标。在校本课程目标内涵全面性的把握上,要强调平衡,防止失衡。

其次,设计的校本课程目标要具体化。三维目标要具体化,指明学生在该课程学习过程结束时在知识、能力、情感或态度等方面的变化,便于评价和检测目标是否达成。要反映学校的办学特色,符合学校的实际;要适合本校学生的水平,注重发展学生的特长,彰显学生的个性;要充分体现各门校本课程自身的特色,切忌校本课程目标设计中的大而空、过于笼统的现象。

4.规范地表述校本课程目标

能否科学、准确地表述校本课程目标直接关系到目标的达成与检测。一般而言,校本课程目标表述需要处理好四个要素:行为主体、行为描述、行为条件和行为标准。

第一,行为主体应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校本课程目标是指向学生发展的,说明学生在本课程学习过程结束时应达到的发展水平,所以描述校本课程目标必须从学生出发。

第二,行为描述即说明通过课程实施后学生能做什么。表述的基本方法是使用一个动宾结构的短语,动词说明学习的类型,宾语则说明学习的内容。对于不同领域的目标,应选用不同的行为动词,如“知识与技能”领域的目标,行为动词要求明确、可测量、可评价,如“选出”、“列举”、“归纳”、“概括”等,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的目标,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往往是体验性的、过程性的,如“经历”、“体验”、“形成”等。

第三,行为条件是指学习者在什么情况下表现行为。行为产生的条件通常包括环境因素、设备因素、时间因素等。在评定学习者的学习结果时,要结合具体的条件。

第四,行为标准是指衡量学习结果的行为的最低要求。它通常是规定行为在熟练性、精确性、准确性、完整性、优良性、时间限制等方面的标准。

总之,校本课程目标的设计直接影响到校本课程开发的效果,影响到学生的发展。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科学地设计校本课程目标,以充分发挥校本课程目标的功能,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课程与教学概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 山川学校“开心农场果蔬栽培”校本课程开发案例.[EB/OR]http:///Article_Show.asp?ArticleID=42842

[3] 荣成二十八中学《校本课程纲要》.[EB/OR]http://.cn/jiaoyujiaoxu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20)

[4] 《写作思维策略漫谈》课程纲要.[EB/OR]http:///news_view.asp?id=270)

[5]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EB/OR]http:///p-61091369.htlm

小学课程开发与设计范文第4篇

一、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构成模块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语文教材中涉及丰富的人文内涵,能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语言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模块,是个体在交际活动中应具备的能力。语言能力在教学期间体现在倾听、口语交流、文字写作、文本阅读上。语文教师在教学期间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语言由思维的指导而完成,属于个体内部心理活动的显示。所以在小学期间培养语文思维对个体思维品质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明确提出语文教师在分析语法上,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情感,通过文字讯息来理解文本中的逻辑关联。语文教材中不仅体现了现代化价值理念,而且蕴含着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整合编排文化内涵板块,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人文话题理念,在语文知识的熏陶下提升审美情趣。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微课程开发实践与探索

(一)加强小学语文微课程系统性设计

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微课程在开发及设计上还停留于初级阶段,其在运用上还存在很大的进步空间。小学语文属于义务阶段中的必修课程,因此其科目的微课程极富应用价值。从设计体系上来看,当前语文微课程中的“课前分析”及“课后评价”模块缺乏完善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注重开发设计的系统性,就本质属性而言,其单位为课程,不仅应兼顾课程目标、内容、实施等外部环境的设计,而且要关注调节课程的主体要素,包括教师、学生。在研发微课程期间,应尽量使小学语文微课程互相协调,?亩?提高微课程应用效率;在微课程素养设计上,为了增强学生的整体认知,应注重将情感价值渗透于课程体系中。在语文教材的选取上,不应全面吸收,应有针对性的进行删减,保障微课程教学内容能提升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体现微课程应用价值。

(二)将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与微课程良好融合

就我国当前的小学语文微课程而言,在开发上还未充分体现价值追求。当核心素养理念渗透于小学语文微课程中,能使开发者明确价值理念,为了落实好这一工作,开发者需要注重下列几点:深入分析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指标,将其划分于微课程中,使主题模块构成以下几块:语言、思维、审美、文化,上述板块符合小学语文素养内涵,并且使语文内容能对应主题微课程体现的观点,开发者在整合优化微课程内容的基础上,不断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微课程评价属于微课程开发设计中的关键板块,能监控调整整个课程设计体系,一旦技术人员发现其中的问题应进行立即修改。“微课程评价”以某个指向为基础,通过描述小学语文微课程的核心素养,能使其与微课程良好融合,使微课程评价更具科学合理性。还需要开发小学语文微课程中的交互功能,使教师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其次课程中应指出交互任务,使学生能带着问题学习,当语文微课程学习结束后,应执行对应的任务巩固知识。在微课程学习期间,学生间能互相沟通交流,分享优质资源。所以为了促进小学语文微课程的发展,开发人员应增设评价功能,允许用户对其进行评价。当开发人员获取反馈信息后及时改善不足点,从而提高小学语文微课程教学质量。

(三)构建完善的微课程应用平台

微课程属于信息时代背景下的产物,突破了时空限制,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更开放的学习环境。微课程基于特定的信息技术平台,但是现有的小学语文微课程应用平台资源不多,多数网络平台源于互联网公司建设。笔者通过在小学微课程资源查找上,发现微课程网站上的系统功能设计区不够完善,并且每个学科涵盖较多的微课程作品,难以快速寻找小学语文微课程资源。因此微课程应用平台应加强优化建设,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课程资源选择。纵观当前的微课程应用平台,主要涵盖下列几种:微课程视频作为课堂教学使用;将网站建设为载体,发展成网络课程。在信息时代环境中,多类应用平台引起了广泛关注,包括:PAD、微信等。为延伸小学语文微课程资源的应用区域,在应用平台建设时应保证丰富性,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通过减少功能区,能使界面更加简洁,同时将各类菜单清晰呈现于网页上,包括导入教学、点拨视频、测试联系等,并注重资源间的逻辑条理性。

小学课程开发与设计范文第5篇

(重庆三峡学院 重庆 404000)

摘要:针对单片机实训体系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缺乏工程应用能力培养等问题,本文介绍了相关的改革情况。采用项目化模式组织理论教学和工程开发模式组织实践教学,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改革单片机课程设计模式,增加课题宣讲、系统验收答辩等环节,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组建单片机兴趣小组及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的结合,促进课内外单片机学习的良性互动。实践证明,单片机实训体系的多层次多模块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及综合素质,改革经验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 :单片机实训课程;教学改革;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02-0060-04

作者简介:谢辉(1969—),女,硕士,重庆三峡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工业测控系统的教学和研究。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委教改项目“单片机课程‘项目导向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113013);重庆三峡学院教改项目“应用本科单片机课程实训体系的教学改革”(项目编号:JG120668)

一、现代工程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及现行教学模式的不足

现代工程对应用型人才的工程素质与实践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工程素质是一个技术人员创新意识、团队意识及知识技能等的内化表现,实践能力则体现为一个技术人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外在执行力,二者相辅相成,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高等院校工程教育是培养造就合格工程师的主渠道,需要每门专业课程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联动,特别是实训课程的系统化培养。

单片机是现代测控的核心。“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是电子、机电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一门软硬件技术结合紧密、理论性与实践性强的课程。特别是单片机实训课程,是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技能训练,巩固和加强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工程素质的重要环节,与单片机理论课程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在我院开设多年,虽实践教学经验较丰富,但单片机实训课程体系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单片机实训课程与理论教学结合不够紧密。目前的单片机课程教学仍主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课堂教学以单元章节划分知识体系,课内实训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训有机地结合起来。到了课程设计阶段,学生很难对实训课题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不知道软硬件如何分工,如何开展模块化程序的编写。许多时候课程设计变成了教师做课题,学生只能做简单的电路焊接、程序录入等工作,没有达到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效果。

第二,实训课题与生产实际结合不够紧密。课程设计是学习单片机系统设计与开发的综合过程的重要环节,实训项目应该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但目前绝大多数的实训项目都主要停留在理论分析、绘制原理图、编写程序及电路板焊接等方面,对单片机系统在生产实际中可能遇到的重要问题如故障排查、系统优化、抗干扰、性价比等很少涉及。

第三,对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不足。工科的学生最重要的专业素质就是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单片机课程实训涉及电子、传感、程序设计及系统集成等多方面的知识,是培养学生专业素质优质的载体。但由于现行课程体系的条块分割,课程实训没有与课外实践及相关课程知识进行有机衔接。为保证课程设计在规定的学时内完成,实训项目往往省略了文献资料查阅、设计方案论证、任务分解及答辩等诸多步骤,直接给出一个可以完成的任务。这样,学生的实践能力很难有实质性的提高。

总体来说,现行单片机实训课程任务较单一、考核不够全面,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还停留在较低的层面上。为促进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及工程素质的提高,单片机实训课程改革十分必要。

二、单片机实训课程体系的改革

单片机课程实训体系的改革,最重要的是通过理论课程学习及实践项目训练,使学生能站在工程应用的角度,更深入地理解单片机的理论知识,掌握单片机系统的开发流程,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根本的目的是培养良好的职业应用能力。为此,实训课程的改革主要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打破传统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分离的教学模式,将单片机课程规划为基础知识、单元技能及综合能力三个层次,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组织理论与实践教学。

根据电子信息应用本科的人才培养定位将课程内容进行优化重组,精心编选了6个非常贴近实际的工程项目,编写出版了相应的单片机项目化教材。每个项目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片机应用系统,包含单片机的一个或若干个知识模块,从实现实用性、能力化的教学目标;每个模块又由一个或多个任务组成,将单片机应用技术的知识点、能力点加以整合和重组,贯穿在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工程项目中。

课程教学按照工程项目开发的模式,即“项目提出模块分解任务完成项目总结”的流程进行。如“单片机最小系统”项目是让学生理解单片机内部结构和最小系统的的简单应用,又将其划分为“51单片机初步认识”、“最小系统构成”、“流水灯控制器“、“简单程序设计”等几个主要任务,每一个任务就是一个或几个项目知能体系指标的具体体现。通过实物演示、多媒体授课及实验室任务程序的调试运行,将单片机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紧密结合。在每个任务的完成过程中,还有意识地通过实验思考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如“彩灯控制器”,除常见的流水、追逐、跳跃等基本控制效果外,还引导学生思考多重跳跃、旋转及不规则闪亮效果,进一步思考更多LED组成点阵的控制方法,更深一层地思考I/O口不够用时的接口扩展问题及延时时间的控制问题;鼓励学生通过钻研教材及课余查阅资料提出想法,并将想法变成可行的系统设计框图;对一些技术难点留到课程设计阶段进行论证与解决。

(二)工程实践型课程设计的开展

课程设计是工科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也是单片机实训体系改革的重要环节,其主旨就是加强实训课题与工程实践的紧密联系,真正培养学生具备单片机系统设计开发的基础能力。课程设计改革主要做了课题论证宣讲、过程指导改革、规范设计报告及答辩验收等几个方面的工作。

1.实训课题论证与方案宣讲

课题论证是工程项目开发的一个重要环节,方案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后续开发难度、售后维护及产品性价比。在前期项目化教学的同时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开展横向与纵向的知识扩展,为课程设计做准备。如“数字电压表设计”横向的知识扩展包括不同种类A/D转换器的选择、显示器及键盘设计方案的比较,纵向的知识扩展包扩电压表量程的切换、电压表到万用表的转换,其他非电量,如温度、流量、湿度、压力的检测,从单机仪表到组网仪表的扩展等。在学生具备一定理论知识水平与实践能力的基础上,教师提出课程设计的要求,并给出相应的实训指导书,鼓励学生开始项目化小组筹备,寻找感兴趣的课题。教师指导学生到专业网站查阅资料、下载模块。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思考题的形式让学生写一份相应的文献综述。

课程设计阶段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实训课题方案论证,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充分讨论,进行一次公开的课题论证宣讲。宣讲内容主要包括设计方案选择、设计框图、系统原理说明、拟达到的技术指标及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等。教师会在此过程中检查学生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相应芯片数据手册、设计参考范例等,指出设计方案的优点及不足,对可能遇到的设计问题给出参考意见,要求针对方案宣讲中发现的问题再修改整理。如常做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要求每个课题组明确控制背景、控制精度,进而选择合适的温度传感器与A/D转换器,鼓励学生选择性价比高的芯片,如内置A/D转换器的单片机,串行总线传输的小尺寸贴片封装的芯片,或一体化的数字温度传感器等,提示学生注意温度是大惯性控制量,需要一定的算法处理以提高控制精度。通过课题论证宣讲过程的训练,可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工程项目开发的严肃性及系统性,意识到前期准备及系统规划的重要性,从而更全面深入地思考与解决问题。

2.项目化小组的开发过程训练

课程设计以贴近实际的项目化小组的方式开展。根据课题工作量的大小及各自的兴趣爱好,3~4人组成一个项目小组进行系统设计,包括硬件原理图设计、控制程序编写及调试、系统仿真验证及实物制作等。项目小组的形式既能发挥不同学生的能力优势,又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团结协作及产品竞争意识。课程设计强调系统的整合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如管理程序编写、系统调试、故障排查、性能优化等,使其更贴近工程实践的开发过程。整个课程设计过程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与实践探索的机会,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主要起到启发、把关和解决一些棘手问题的作用。对学生解决不了的难题,教师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必要时指导学生进行软硬件调试,观察实验现象,从而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如所做的“16×64点阵控制屏”,最先驱动方式是采用串行移位寄存器控制。当做16×16点阵实验时,一切正常,但扩展到16×64点阵,进行字幕左右移动时,会出现重影,通过教师指导及实验验证,确定是串行驱动方式带来的问题,改为并行驱动方式后,很好地解决了该问题。

3.规范设计报告及验收答辩

课程设计后期主要完成设计报告写作及实物验收和答辩。通过这些手段促进学生更全面深入地掌握项目开发各方面的技能。

(1)设计报告写作。进行设计报告写作培训,指导学生从课题任务、设计方案论证、设计内容、硬件及软件工作原理、系统调试、仿真及实物展示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并要求做实训总结,最后的附录按照规范格式附上完整的硬件原理图、元器件清单表、程序清单及实物照片,成为一份有价值的技术文档。通过培训,学生课程设计报告整体质量较好,报告言之有物、条理清晰、结构合理、描述完整,杜绝了原来抄袭芯片手册,缺乏实质内容的假大空形式。

(2)验收和答辩。原来的课程设计没有验收答辩这个环节,不利于学生总结反思项目经验。程设计引入验收答辩机制,检查学生是否认真完成课程设计及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也是确保考核评价真实公平的重要依据。验收主要从系统设计、功能演示、硬件质量及软件功能等几个方面进行考核,并进行作品之间难度的对比与竞争。答辩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要求以PPT形式展示课题所做主要工作,每个组员都要回答指导教师的1至2个问题。验收答辩促进学生对系统设计相关原理进行更深入地理解并总结反思项目经验,从而从考核层面督促学生更好地学习。课程设计的改革实现了从以前重结论重报告到重过程重能力的转变。

(三)实训过程的考核改革

考核方式改革是实训体系改革的重要方面。以往的实训课程考核形式相对单一,主要以实训产品及设计报告为考核对象,没有细致地考核实训过程及团队成员知识水平的真实情况。改革的重要理念是重视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采用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以能力考核为主的方式进行实训成绩的评定。考核内容主要由“综合能力考核”(30%)、“实训过程考核”(40%)及“总结与答辩”(30%)三部分组成。“综合能力考核”主要包括文献查阅、设计方案论证及课程设计报告等部分,重点考核学生对单片机理论知识及应用能力。“实训过程考核”主要考察学生实训过程的软硬件设计、编程及仿真、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熟练程度、系统的查错与纠正等多方面的实践能力。“总结与答辩”也是实训考核的重要环节。通过课题总结,让学生明白系统设计性价比的重要性,实验室方案与工程实用方案的区别,课题存在的不足与可能的改进措施;验收答辩可以让学生对课题做全面的总结反思,端正学习态度、重视实践过程,重视知识点的细节学习。单片机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可以从根本上杜绝“高分低能”现象的发生,是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提高的重要手段。

(四)课外科技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

一些综合性的项目开发仅靠课内实验实训环节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将课内实训与大学生课外科技实践活动及电子竞赛等环节有机结合,是培养专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

组织成立单片机兴趣小组,建立QQ交流群,将一些优秀的单片机教程、设计范例、芯片手册及常用的单片机开发网址等资料上传到群里共享。每个同学的电脑上都安装了Keil和Proteus软件,相当于建立了一个虚拟实验室。学生可以选择感兴趣的课题进行开发验证,对课程实训过程中的一些技术问题在群里相互讨论并进行进一步的完善,教师也会针对一些难点问题在线答疑。对一些基础较好、能力较强的学生,推荐他们进入创新实验室进行更进一步的学习。

创新实验室是学生进行课余科技实践活动的平台,配备了完善的电子仪器、单片机开发装置及刻版机等设备。学生可以选择实训过程中一些难点课题或综合性较强的课题再进行研究,也可以结合大学生创新实验课题及大学生电子竞赛课题进行研究,甚至可以承担教师主持的研究课题中的一部分内容开展工作。学生在教师指导和高年级学长带领下,独立进行系统设计、编程调试、仿真验证、电路刻版直至实物完成,最后写出课题报告。实验室还要经常召开讲座,介绍一些新型单片机及先进设计方法,并进行设计作品的讲评。通过这些多模块、多层次的课外科研训练与实践训练,学生能够将单片机及其他相关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具有一定的单片机系统综合开发经验,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谢辉,陈立万,陈强.以“工程素质”与“创新能力”为导向的电子信息应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2(273):109-110.

[2]嵇萍,徐香梅.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单片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4(1):88-89.

[3]谢辉,陈立万,王悦善.“理实一体化”单片机课程项目导向型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以重庆三峡学院为例[J].职教通讯,2011(16):46-47.

[4]谢辉,李洪兵,李焱.单片机应用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5]葛浩,林其斌.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0):138-140.

[6]郑梁,胡冀,徐平原,高惠芳,秦会斌.单片机课程设计的创新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J].电子电气教学学报,2009,31(9):99-101.

[7]王敏杰.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实训教学考评模式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1):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