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后托管服务总结

课后托管服务总结

课后托管服务总结

课后托管服务总结范文第1篇

为贯彻落实我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大教育民生项目实施力度的决定,有效解决低龄小学生放学后无人看管的现实问题,解除家长后顾之忧,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威海市环翠区教育局召开《关于做好小学生放学后在校免费托管服务工作》的会议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学校制定了托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统一思想,建立机构,明确任务,落实职责,保证规范、有序、高效地实施托管服务工作。

一、基本情况:

依据学校特色,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根据上级“一坚持两不”的原则,托管班内容主要有特色社团活动和普通托管两种形式。具体课程设置内容为:

特色社团课程设置:

特色社团

负责老师

场地

人数

跳远、跳高

徐俊宝

塑胶场地

12

投掷

初佾生

操场南

15

跳绳

毕海波

操场

16

毽子

蔡威华

实验楼一楼

15

跑步

孟凯

操场

15

托管学生人数汇总: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普通托管

165

167

162

162

126

特长托管

23

21

24

23

合计

188

188

186

185

126

二、作法成效:

1.按需定班,优化服务

坚持学生和家长自愿原则,通过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全面了解家长存在不同的托管需求,推出“自助餐式托管模式”。时间上,家长可根据孩子的课后时间安排,自由选择周一至周五任意一天、多天或全周参加托管;内容上,可选择参加艺体特长训练,也可选择参加周一至周五的普通托管课程活动。周一至周五托管学生不固定,虽然在管理上增加了难度,但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家长多样化的需求。

2.课程丰富,培优养正

学校围绕我区“促进特色、突出个性、激发兴趣、培养特长”等主题,本着“不加大学生课业负担,不集体补课”的原则,以习惯培养为核心,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孩子的生活和学习。

周一到周四分别安排了丰富多彩的课程,如体育类的乒乓球、足球、踢毽子、跳高跳远、投掷等,学生既能愉悦身心又能锻炼身体,提高抵抗力,同时提高了体育竞技技能。

普通托管我们也在学校层面,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在完成作业的基础上,拓展思维导图和经典诵读两大主题内容。思维导图课程,借助导图这把金钥匙打开学生的大脑潜力,提高学习能力、激发潜能、增强成功信心。低年级借助导图,以"图+文"的形式来讲故事、编故事;中高年级则通过数学导图的绘制,让线性的数学知识变成网络化的思维。经典诵读班,低年级诵读《弟子规》《百家姓》《笠翁对韵》等童蒙养正为主的国学经典为主,高年级则以诵读《论语》《大学》《诗经》为主,让学生在国学经典的滋养下,增加阅读量和积累量,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3.安全第一,落实责任

学校课后托管班坚持学生自愿、公益服务和安全至上的原则。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由家长根据家庭所需在《一封信》中签订托管协议,向学校提出书面委托申请。学校课后托管充分遵循公益性、服务性原则,不以营利为目的,坚持服务群众为宗旨,不向学生家长收取任何费用。学校加强安全教育,强化“安保”工作,保安延迟到托管结束后才下班,对托管学生做到“集中有人监管,活动有安全措施,进出有统一组织”,确保安全。学校配有校医,周一至周五托管时间随时可到位。学校与家长签订安全协议书,共同承担责任,做好安全保障工作。

4.严格考勤,交接到位

严格落实考勤制度,严格履行请假手续。每天安排两名值班领导。放学后,每班的当天托管生排放学路队,在操场上诵读《弟子规》,由值班领导清点人数后,带队进托管室。教师对托管学生进行认真考勤, 发现无故脱管的学生要严格执行报告及跟踪制度。托管生有事必须履行请假手续。严格交接制度,班主任和托管值班教师做好托管生的交接工作,帮助托管服务教师尽快了解每位托管生的具体情况,以便使托管服务工作做到有的放矢。每天托管工作结束后,托管服务教师把托管生交给家长,做好与家长的交接工作。不能及时接的学生,我们安排专门两位教师,进行接力托管,只到亲手将所有学生交接到家长手中。

三、下一步思考及建议

存在问题:

1. 托管的课程不够序列化,还未形成完善的课程体系。

2. 受托管报名学生的影响,特长托管学生呈低中高三个层次,在管理和培养上很难做到步调一致,致使特长托管的特长培养效果不够理想。

针对上学期的问题和不足,思考以下方面改进:

1.加强托管课程内容的梳理,托管的内容进行序列化,托管内容与学科教学同步。

课后托管服务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依托教学

引言

随着全球酒店业“经济一体化”的形成,我国已然成为全球各酒店集团的市场开拓要地,这也进一步对提升本土酒店的服务理念、管理方法以及酒店品质提出了更好的要求。一般而言,高职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英语专业能力主要表现在基本岗位涉外口语沟通的能力以及必要的写作能力。基于此,英语课程的教学授受就必须要以就业的现实需求分析,以此来促成英语课程的特色教学,通过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强调学生规范应用酒店情境下的用语、培养学生在旅游与酒店岗位上的口语交际水平,以期使学生成为酒店管理型的复合人才。

1.依托教学法的教学原则

依托教学在高职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英语教学中的教学原则主要有:第一,依托教学需始终以旅游与酒店学科的专业知识为教学原则。换言之,依托教学法的应用应当是密切围绕专业学科知识来运转的,而并非基于语言的形式或某一功能而展开。高职专业学生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的养成,是在学习旅游与酒店中得到的,例如酒店前厅服务和旅游客源文化等;第二,依托教学需始终以真实材料为教学软硬件。高职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英语课程中应用的材料,如教材文本、多媒体课件等一定要选于本族语所用材料,教学活动应重视用真实目的的英语语言实现现实生活中的任务要求;第三,确保高职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多面性。教师要保证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学所用内容、语言教学材料都要契合每一个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认知能力和情感需求,最终,满足学生的个体兴趣与其未来的职业需求。总而言之,以内容依托教学法的英语教学中,教师的教学不仅应当讲授教材计划中的学科知识,还应当积极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目标语实现自主思考和学习。

2.依托教学法的教学步骤

2.1课堂教学步骤

(1)教师可先行完成导入部分,即通过多媒体、多模态建立酒店情境,明确主题;(2)教师对主题任务展开讲解,并演示教学情境下每一角色所应用的语言特点,给学生设计场景且提出更为细化的标准,制定相关的评定标准;(3)学生按照课前所分的小组各自开展任务规划、明确分工,进行小组内部的排练,相关交流,知晓旅游情境或酒店情境下的技能要点;(4)每一小组均开展工作环境下的模拟演示,教师从旁进行适当引导,在演示完毕后由各组展开互评,教师对每一小组完成针对性点评,细化职业技能与专业知识。依托教学法在结合高职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课本的情况下进行模拟演示,不仅有助于学生厘清工作流程、学习思路,更能够极大地帮助学生规范语言的阐述。

2.2实践教学步骤

以酒店餐饮服务中的中餐服务为例,依托教学的实践教学目标为,让学生知晓和掌握中餐服务所涉及到的日常词汇与表达形式。而这些词汇主要可细化成:问候语、预定、领客入座、推荐菜品、明确菜单、饭前祝福以及客人就餐后的满意度询问、埋单、送客和告别等。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完成这一问话模式,由教师扮演客人,学生扮演服务人员。教师可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其提出不同的语言交际标准,例如:告知学生用餐人数、对座位提出要求,可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学会利用眼神沟通,使学生明白目光交流的重要性,提高其服务自信。让学生推荐菜品,还可模拟结账出现错误时的处理抑或是是离店时伴随下雨等诸多现实情况。

一般情况下,依托教学中的实践教学可分成五个学时完成。学生可以大致具备酒店餐饮部门的服务常用词汇、短语还有句型;其教学的难点在于学生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所展现出的应变力有所缺乏,交际语言的细微处依然有提高的空间。例如“Sit down please”就有明显的祈使语境,带有一定的命令口吻,缺乏尊重意味,教师可建议学生使用“Please be seated”更为妥当。

需要明确的是,在培养学生技能上,依托教学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语言能力以及个性化发展为基本思路,在此背景下重视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与技能创新意识的培养,进而实现自主化学习。高职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有着很强的实践性特点,因而,通过依托教学创建情景单元,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利用不同情景的设计,模拟旅游与酒店环境下的场景,让高职学生得以身临其境、亲身实践、反复操练,明白在酒店中的实际环节,提高酒店英语教学质量。总之,实践教学的目的就在于教师可按照教材文本中所提供的内容,以此为依托展开角色模拟对话,并在内容的原有背景下修改细节内容,考虑服务过程中用餐前后可能会发生的状况。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教材编排和课程设置上来说,由于依托教学的介入使得学生在旅游与酒店管理英语的专业规范上有了显著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得到很大的提高。因此,提高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结合综合教学法与专业化教学,探索旅游与酒店英语的课程改革,在实践中进步,为社会需求输送更高水平的管理人才是高职教学研究的重要路径。

【参考文献】

课后托管服务总结范文第3篇

坚持一个理念,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两看原则,一看课程目标,二看学生实际;四项举措,结合实际,突出实践,倡导快乐学习,把握导向,提高学生素质,关注过程,实施多元评价。确立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托盘基础知识、托盘操作技法及托盘技能训练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情境创设、参与游戏、小组协作完成任务等体验快乐学习的学习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协调能力、合作精神等职业素养。

二、学情分析

确立了目标之后谈谈学生,从学生的已知、未知、能知、想知、怎么知出发,我发现学生个个都是可爱的,他们源于对旅游专业的喜爱,选择了这个专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他们大都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没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他们迫切地想在职业学校新的环境和教学模式中重拾信心,想在三年后步入社会时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的目标不能太高,课堂教学要避免枯燥乏味,我的设计就是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知识,锻炼技能,提高素养。

三、教材处理

1.教材处理。

为了完成本模块的教学,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我将教材的托盘训练分为两个部分完成。项目1:托盘训练之初体验———托盘技法的练习;项目2:托盘训练之再体验———托盘程序的练习。

2.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托盘技法,进行职业素养养成教育;难点:提高托盘承重后托盘技法,提高综合素质。项目任务设计时,做到紧紧围绕目标,体现“低起点、密台阶、小坡度”的特点,符合“最近发展区”原理,从而完成本课重点的学习。同时,针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进行教学评估,预设多种解决方案,并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合理决策,以此完成本课难点的突破。

四、教学设计

遵循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设计理念,让学生学会学习,快乐学习,最终培养高素养的技能人才,迎合职场对人才的需求。在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引领下,以“以生为本,循序渐进”为基本的教学原则,采取的主要教法为:任务驱动法、情景教学法、新知演示法、练习指导法。学生采用探究合作法、游戏学习法、实践练习法、互评互纠等学习方法。

五、教学实施

下面具体谈谈教学实施过程,课前准备环节,通过预习、上网查阅等方式完成学案部分内容,为课堂教学奠定理论基础,在预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资料收集、团队协作等主动学习能力,学生进行实习物品准备,形成5S规范意识。

1.情境创设,情感体验。

设计三个部分:组织课堂、对抗小游戏、多媒体课件展示。组织课堂是学生管理的第一步,检查学生的出勤、仪容仪表、课前准备等,同时对学生进行项目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对抗小游戏、多媒体图片、视频的欣赏,激发兴趣,创设情境,将学生从内在引领到本项目的环境中。

2.任务引领,探究新知。

任务一:我知道,托盘知识问答,通过学生分组回答、抢答、教师点拨、完成学案、自评、互评等环节,反馈课前预习情况,为实践练习奠定理论基础,均衡关注,激发一些平时不善于表达的同学主动回答,树立自信,培养学生敢于表现自我的勇气。任务二:我要练,托盘姿势练习,这是本项目的重点和难点的体现,设计五个活动,轻托托盘、轻托一块砖3分钟、臂力练习、轻托饮料瓶3分钟、轻托一块砖5分钟。层层推进,变换形式和内容,反复有序练习,后一活动是建立在前一活动基础上的反馈强化,每一个活动都按照教师布置任务、小组探究合作、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评价总结的基本流程展开。在解决问题时,教师的示范和学生的自主探究相结合,相互点评交叉进行,教师不断巡视、导疑,对巡回指导中发现的共性问题作集中讲解,从而完成难点的突破。

3.总结回顾,强化体验。

我再练,强化体验,达到轻托的平、稳、松。设计三个活动,说一说、练一练、比一比,说,说托盘技法的要领和技巧,练,强化练习两个装水的葡萄酒瓶,比,各小组派代表参加小组争优赛。通过自评、互评、师评评选技能明星。这一环节是上一环节的总结和提高,强化本课重点和难点的掌握,理论联系实际,在前面的托盘承重练习的基础上再次进行托葡萄酒练习,托盘练习辛苦乏味,引入课堂竞争,活跃气氛,增强竞争意识,展示实力,表现自我。

4.拓展探究,升华体验。

我会用,托盘服务练习,通过趣味练、认识我、提升我,学生在练习了托盘承重和平稳练习的基础上,通过练习托盘侧拉、托盘下蹲、托盘转身、托盘拾物等托盘服务,将托盘技能熟练灵活应用,达到学以致用,培养学生服务意识、规范化意识、微笑服务。学生通过极限托游戏结合课堂表现,小组成员共同探究讨论对组员进行技能定级,在老师的指导下制订课后技能提升计划,组长定期检查,老师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共同督促学生提高课后技能。

5.课外作业,延伸体验。

班长设计餐厅自主服务安排表、礼仪社团服务安排表和课间办公室茶水服务安排表等,让学生通过志愿者服务锻炼技能,提高心理素质,树立我服务、我快乐的理念,使得课堂教学得以有效延伸。五个环节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循序渐进,不断深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评价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自评、互评、师评结合,评价个体和评价集体结合,技能评价和素质评价结合。

六、教学反思

有效的反思是为了更好地行动,在整个项目教学中,有收获也有遗憾,我的收获是:

1.快乐学习的理念适合学生,激活了沉闷的课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技能加素养的培养模式,见证了学生的变化,学生变得更加彬彬有礼、更加知书达理,家长都打来电话欣喜地诉说孩子的变化。

3.赏识让教育一路花香,自信让学生充满活力,成功来源于自信,而自信来源于被他人认可的快乐。

本项目的教学设计虽然经过了多次修改,但能力有限,还是有遗憾之处:

1.如何更好地将职业素养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还需探讨。

课后托管服务总结范文第4篇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最重要载体。师范教育兴起伊始,课程设置即备受关注;发展历程中课程改革从未停止;20世纪以来,各级各类教师教育机构调整课程目标、创新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内容、变革教学与评价方法的改革更是如火如荼;课程改革研究成果也与日俱增。然而,课程实施现状与理论、政策要求之间存在明显偏差,其成因错综复杂。本文试从委托―理论的视角出发,分析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委托―问题及其成因并尝试提出困境突围的可能之策,以期有助于理性思考教师教育课程改革。

一、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委托―关系与问题

委托―理论是现代经济学在研究特定经济关系双方之间动态博弈问题时提出的,建立在非对称信息博弈论基础上的契约理论。该理论认为在现代生活各领域中广泛存在着委托―关系,即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的合作性活动中,一方或多方(即委托人)委托、指定另一方(即人)根据委托人的利益从事某些活动、为其提供服务,同时授予人一定的决策权并根据所提供服务的状况支付人相应报酬所形成的契约关系。

1. 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委托―链”

由于教师人才培养过程中教育主体的替代与分割性安排,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教师教育领域也存在多重委托―关系。教师教育课程事务中至少有以下几重关系:

第一,国民(公民)与国家(政府)之间的委托―关系。包括大学生(师范生)及其家长在内的社会公众作为委托人(初始委托人)将教师培养所需接受的正规高等教育任务委托给国家(政府)。我国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颁布《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制定《教师专业标准》等都可视为国家(政府)作为人的履职行为。

第二,国家(政府)与高校(师范院校等)之间的委托―关系。作为国民人的国家(政府)又作为委托人将教师教育任务委托给高校(综合性大学或师范院校),由其具体承担教师培养之责,开展课程教学是其中的重要职责。《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从“创新教师教育课程理念”“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开发优质课程资源”“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强化教育实践环节”“加强教师养成教育”“建设?{水平师资队伍”“建立课程管理和质量评估制度”“加强组织领导和条件保障”等十个方面提出了全面而具体的改革意见;高校负责承担这些具体任务。

第三,高校(综合性大学或师范院校)与高校内部教师教育机构(包括文理学院和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之间的委托―关系。作为国家(政府)人的高校(包括综合化发展程度日趋提高的高等师范院校)又作为委托人进一步将教师教育任务委托给高校内部的二级学院。由于教师职业养成的双学科专业性(教师既要懂得“教什么”,又要懂得“怎么教”,未来教师既要接受文理学科专业教育,又要接受教育学科专业教育,即“教师职业养成教育”),高校内部承担广义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之责的二级学院至少包括文理学科学院和教育(教师教育)学院。

第四,作为二级学院的教师教育机构与其内部系所、教研室等之间的委托―关系。无论高校内部“教师教育亚环境”意义上的教师职前教育模式①怎样,在文理学院和教育专业学院内部,主要是系所、教研室负责承担广义的教师教育课程,包括文理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学科专业课程(狭义的“教师教育课程”)。于是又出现新一层委托―关系,即学院作为委托人将教师教育课程教学任务委托给作为人的系所、教研室。

第五,系所、教研室与教师个人之间的委托―关系。系所、教研室作为委托人最终将教师教育课程教学任务委托给教师个人,教师教育课程教学任务最终由每一位教师承担和完成,教师个人成为终端人。

可见,在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管理中存在复杂的多层级委托―关系,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也至少涉及上述委托―关系链:社会公众委托政府、政府委托高校、高校委托内部二级学院及其教学单位、教学单位委托教师,委托人依次为社会公众(包括师范生)、国家(政府)、高校、教师教育机构(二级学院)及其下属的系所、教研室等教学科研单位;人则依次为受社会公众委托的国家(政府)、受国家(政府)委托的高校、受高校委托的教师教育机构(二级学院)、受二级学院委托的教学单位(系、所、教研室等)以及受教学单位委托的教师个人;彼此间相互联系,构成多重“委托―链”和多层级管理链。

2. 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委托―问题

委托―问题的出现主要源于委托人和人之间存在目标不一致与信息不对称。

(1)委托人与人的目标追求不一致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作为国民人的国家(政府)将教师教育任务委托给高校,即希望高校通过课程教学培养合格乃至优秀基础教育教师;而对高校(人)来说,人才培养并非唯一职能,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亦是重要职能。很大程度上,教师教育课程质量及其改革成败取决于高校将教师人才培养职能置于何种地位。“在非教师教育专业的数量与规模已远远超过教师教育专业的一些正朝向?C合性大学转型的师范院校里,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普遍现象,即学校的主要精力及人力、财力、物力等各种重要资源的配置与重要机会的分配都日益向那些可望为提高学校学术水平与综合实力增砖添瓦的强势学科集中,而原本在这些学校的工作中占据中心地位的教师教育则不断被弱化,甚至在相当程度上被边缘化。” [1 ]综合性大学新设立的教育学科(学院)“在学校的学科结构中本来就多半只是一种点缀,一种近乎于可有可无的边缘性存在” [1 ],且大多没有介入本科学历层次的教师人才培养。更严峻的是,“从事教师教育工作的教师在学校组织中的地位也相应地不断弱化以及被边缘化” [1 ]。结果便是大学教师普遍不愿意从事教师教育工作,已经从事的则只要有可能就“跳槽”转行。

同样,在高校与其内部的教师教育机构(包括文理学院和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之间,如果说高校及其管理者(如教务处等职能部门)显然是要求二级学院不断优化管理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重视和加强课程教学改革、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教师人才培养提供优质的课程教学。但是,随着高等师范院校(以下简称“高师院校”)的综合化发展以及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以“学科”为主要甚至唯一标杆的评价及资源配置方式日渐强化,“教师人才培养”和“教师教育学科建设”都非高校内部二级学院的唯一目标,甚至都不是主要目标。

再进一步说,在作为二级学院的教师教育机构与其内部系所、教研室等教学单位以及教师个人之间,承担教师教育课程教学任务的系所、教研室还需要与其他系所、教研室竞争资源,在系所、教研室内部,教师个人之间也会出现资源竞争、利益冲突;而教师个人的工作任务和发展目标更是涵盖科研、教学、育人、社会服务等众多内容,面对目标多元与个人时间精力有限的矛盾,教师不得不权衡和选择。在当前高校普遍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评价导向下,作为理性人的教师个人将工作重心置于科研、“课程教学完全凭良心”便不难想象。

可见,各级教师教育人(高校、高校内部二级学院以及教学单位及其成员――高校教师)与其委托人的目标追求都远非一致。

(2)委托人与人的信息不对称

在委托―关系中,委托人与人之间所掌握和拥有的信息往往处于非对称状态;当人为了自己利益通过握有的信息优势而做出有?p委托人目标利益的行为时,便给委托人对人的监督、管理和控制带来困难,委托人需要加大管理、监督、评估等成本以应对“非效率”“低绩效”现象,才能知晓人的努力程度。委托人与人之间信息不对称导致交易成本较大是委托―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具体地,交易双方“事前的信息不对称”会导致交易者的“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即交易一方由于不知晓另一方所掌握的信息而且验证信息的成本昂贵从而出现“柠檬市场”,使得市场运作无效率);“事后的信息不对称”则会产生“道德风险”(moral hazard,即在交易契约生效后,交易一方为了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而做出偷懒、“搭便车”、隐瞒真相、疏于管理等机会主义行为而使另一方利益受损) [1 ]。在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中,各类委托人和人之间均会存在信息不对称,由此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对教师教育课程质量产生巨大影响。

首先,逆向选择产生“柠檬市场”。课程教学质量主要与任课教师的教学态度和能力这两个因素紧密相关。教学态度包括教师对教学工作的认同与投入程度;教师是认为“本科教学意义重大”从而愿意投入较多时间和精力钻研、改进本科教学,还是认为“本科教学性价比最低”从而尽可能应付,抑或仅仅是“为了完成工作量”而“不得不为之”,结果必是大相径庭。教学能力则包括教师在课程内容相关学术领域的研究水平和课程实施(包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课堂教学、学习评价等)能力。然而,在教师教育课程实施中,只有教师自己最清楚自己的教学态度和能力付出究竟如何,教学单位管理者(系所、教研室主任等)事先很难掌握完全信息;同样,对教学单位及二级学院选派的任课教师的教学态度和能力如何,其委托人也都难以事先完全掌握相关信息。由此,二级学院、教学单位等各层委托人都只能依据某些易于观测的信息(如学历、职称、科研成果、以往教学状况等)来遴选任课教师(甚至常常根本谈不上“遴选”,有教师愿意或最终同意承担教学任务已是求之不得了),难以如实掌握教师的教学态度和能力;教师在有“教学工作量”、职称评定等现实需求时,更是会掩盖“主动”要求承担课程教学的真实动机,这种“事前隐藏信息博弈”使得委托人更加难以辨别信息的真实性。特别是面向全体师范生的教育类课程(俗称“公共课”,包括教育学和心理学类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师范生人数多、师资需求量大、吸引高水平教师任教的管理措施和激励机制不力等因素进一步加剧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逆向选择”;师范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足等因素又使得教师难以从教学中获得学术成长和成就感,从而在教学态度、能力等方面陷入令人痛心和无奈的“恶性循环”,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沦为“柠檬市场”。

其次,道德风险危及课程质量。在委托―关系中,由于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和监督不完全,委托人在达成协议后却无法准确获知人是否按协议办事、是否降低努力程度或采取机会主义行为来损害委托人利益,便会出现“道德风险”。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中,由于各级委托人难以准确把握各级人的教学工作真实信息,教学绩效考核相比科研成果又更难精确量化,教学约束也相对“软化”。因此,围绕课程改革控制权(特别是剩余控制权,即当组织契约中未予明确规定的状态出现时的相机处理权、决策权)的争夺便极易发生利益冲突和“道德风险”。比如,在我国高教管理体制下,国家(政府)与高校之间的委托―关系更多地表现为管制与被管制关系,政府部门集人事权、资源配置权、评估权于一身,而高校又总是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挑战束缚。国家(政府)制定《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等文件,要求作为人的高校切实履行教师教育课程教学之责;但政策文本的法律约束力不足,高校在政策执行中往往根据自身的现实情况来设置和实施课程。“教育实习不少于1个学期”的委托任务在现实中很难真正落实以及不同程度地存在“因人设课”情形等都不只是个例。又如,高校二级学院及其下属的系所、教研室等教学单位作为人在完成选派任课教师这一任务时,也会因教师教育课程理念、课程价值认知等不同,或出于“本位主义”的利益考量,而难以确保选派最优秀教师承担教师教育课程教学任务。再如,教学单位聘请教师承担课程教学任务便是与教师个人达成事实协议,教师理应认真履行合同,按照契约要求尽职尽责完成课程教学任务。但由于教学工作在过程和结果上的特殊性,上级管理者(委托人)即使付出较高成本(如聘请教学督导听课检查、组织学生评教打分等)也很难全面、细致地掌握教师教学投入信息(如备课、学生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后答疑及辅导等的时间、频次、程度、效果);而教师作为“经济人”或“有限理性人”,在教学中也会进行“事后隐藏行动博弈”,当向回报率低的教学投入越多则意味着只能向其他回报率高的科研、社会服务等投入越少时,出于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动机,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便会出现投机、偷懒等行为。

可见,在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形成的具有强制性、多级性的“委托―链”中,作为人的政府、高校、二级学院、教学单位、教师个人等都会基于“有限理性人”而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由于“委托―链”长且复杂,委托―双方信息不对称、监督成本和难度都较大,多重博弈的结果便是作为初始委托人的社会公众(包括师范生)的利益目标(优质的教师教育课程)往往由于人的不努力而无法实现。教师个人的“出工不出活”、教学单位或二级学院的“阳奉阴违”(“换汤不换药”式的“被动改革”)、二级学院或高校的“泡沫式改革”乃至国家(政府)层面的“运动式改革”等,都未能真正提升教师教育课程质量。

二、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委托―困境

在委托―关系中,为最大限度地避免逆向选择、防范道德风险,委托人应采用完全契约来约束人并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以激发人的积极性,促使其切实履行职责、高质量地完成任务。然而,在当前高校管理体制及文化生态中,契约不完备、激励机制不合理、约束条件不满足等因素使得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步履维艰。

1. 契约不完备导致委托人监督虚置

作为委托人的社会公众有享用高质量教师教育产品(即高素质基础教育师资)的需要,作为委托人的师范生有接受高质量教师教育服务的需要,这就要求政府和高校为公众提供高质量教师教育课程。在社会契约论看来,政府权力来源于全体民众的让渡,政府接受民众委托行使对教师教育课程的管理权限,然后将权力委托给下级政府及高校(教师人才培?B单位),高校又层层授权,最终形成“委托―链”。当社会公众将权力让渡给国家(政府),代表国家(政府)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就应为实现国家的教师教育目标而完全地履行国家赋予的职能;当国家(政府)进一步将教师教育职责委托给高校,高校则理应担负起全面实现教师教育目标的职责。以此类推,各级人都理应努力实现其委托人赋予的任务。

能够全面规定委托人与人的权利、义务以及未来可能出现情况的合约形式属于完全合约。但由于高等教育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公众将教育资产委托给政府管理所形成的契约是不成文的。作为公共利益代表的国家(政府)与开展教师人才培养实践的高校之间建立的行政性契约关系也更多地表现为隐性的不完全契约。再加上民众的庞大、松散以及大学生(师范生)权力的有限,原初委托人的监督职能并不能得到有效行使,在教师人才培养和教师教育课程管理的整个链条中,实际活动的是形形色色的人,而委托人的监督被虚置。即使位于链条中间环节的政府同时扮演委托人和人的双重角色,在民众不能有效行使原初委托人监督职责的情形下,理应全面履行委托人职能。但订立完全合约的成本非常高,国家(政府)与高校间、高校与二级学院间、二级学院与其属下的教学单位间、教学单位与教师间普遍存在不完全契约关系,因为要准确度量每位教师的教学付出及贡献都极其困难(比如,教师的教学绩效无法简单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考核指标,否则教师就有可能简化考题、抬高分数;学生评教打分方式也难以准确评价教学质量;况且,教学绩效不仅依赖教师的教学态度与能力,而且依赖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能力,教师的教学绩效不仅很难准确归因而且几乎无法在短时间内充分体现)。各级人在履约过程中又无法避免信息不对称,从而导致人进行信息保密、隐瞒、扭曲、欺骗等策略行为或机会主义行为。

2. 激励机制不合理导致人内驱力薄弱

高校组织由于自身的功能定位、价值取向和组织运作等社会公益性、教育性特点内生性地决定了难以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例如,因难以准确衡量教学效果且难有公认的评价标准,高校对教师教学的显性激励(即公共部门以公职人的业绩为评价基础的正式报酬型、货币性激励)便十分谨慎。而当教师“算计”教学、科研、育人、社会服务等各种任务的“投入―产出比”时,“本科教学最不值钱”(付出的时间多、精力大却难有相应回报)的心理体验便会影响甚至扭曲教师的教学认同和行为。又如,监督作为激励机制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表现,但在高校普遍采取的“学生评教”中,学生是否有能力对教师传授学术知识的质量进行独立评价?是否完全认识到学术知识的重要性?其作为“消费者”的个人偏好是否与社会利益一致?当学生的认识及能力还不足以客观、理性地评判课程教学质量时,若完全相信和单纯依赖其所作出的评价,则会诱发教师为避免“差评”而对学生采取让步或屈从行为,这无益于课程质量的提升。

由于当前高校缺乏合理、有效的监督、评价机制,在激发教师投身本科教学的激励机制上又乏善可陈,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既缺少外在激励的吸引力,又无法激活教师自身的内在推动力,也就很难规避和防范“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现象的出现。

3. 约束条件不满足导致结果不确定

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积极有效的激励机制需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个人理性约束(又称参与约束,participation constraint),指人从接受合同、履行契约中得到的期望效用(收益)不能小于不接受合同时能得到的最大期望效用(不能低于其在同等成本条件下从其他委托人处获得的收益水平);二是激励相容约束(incentive compatibility constraint),指因在任何激励合同下人总是会选择使自己期望效用最大化的行动而委托人却无法观测到人的行动,因此,委托人希望的人行动只能通过人的效用最大化行为实现。

高校教师因承担教学、科研、育人、社会服务等多种性质工作而面临多个委托人(即多种工作的管理者),委托人之间是充分竞争的。因此,高校教学管理者只有提供最有吸引力的契约才可能使教师全身心地投入课程与教学改革、圆满履行人之责。但事实上,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并非资源殷实者,与高校其他部门相比,很难向教师提供有吸引力的契约;教师作为人若总是出于“不得不”而被动承担课程工作的话,课程质量和效果难免差强人意。在高校(二级学院、教学单位)与教师之间的委托―关系中,委托人难以观测到教师的行动选择,又无法使用“强制合同”来迫使教师选择其所希望的行动,而只能通过激励合同诱使教师选择其所希望的行动。对高校而言,教师担负的教学、科研、育人、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都非常重要,高校必须兼顾教师从事各种任务的激励;但从多任务激励和能力筛选的角度出发,设计有差别的激励合同和薪酬制度并非易事。

总之,由于无法预料到的偶然事件的介入、在契约中订立相应解决之策的代价很高、对人的约束激励机制不完善以及受人努力程度等因素的影响,结果(即委托任务的完成质量等)往往不确定。各级人都可能采取抵制、反抗、拒绝、不合作、消极应付等各种态度和行为,在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及相关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出现政策敷衍、歪曲(“断章取义”)、附加(“土政策”)、抵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偏差现象。

三、基于委托―理?的教师教育课程治理对策

治理是利益相关者在出于各自利益诉求而展开沟通、博弈等决策与执行过程中的一种有共同目标支持的协调、管理机制,各方利益相关者借助这些机制满足各自诉求、实现各自目标 [3 ]。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构建高效的课程治理机制,从制度上最大限度地保证和提高课程质量。

1. 各级委托人优化激励机制,增强人内驱力

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有效规避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等问题,激励人努力实现委托人的目标与最大利益(即最大化各级委托人的期望效用函数),增强改革行动者的内驱力,是教师教育课程治理的“重中之重”。

(1)政府作为委托人:优化对高校教师教育的激励

“国家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中,不仅需要国家(政府)作为人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采取必要措施,提高教师职业社会地位(比如实施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等)、确保教师教育的专业性和不可替代性(比如制定《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教师教育机构资质认证标准》等一系列必要的国家标准),而且需要国家(政府)作为委托人,在师范院校综合化发展的追求愈益迫切、步伐愈益加快、程度愈益提高的背景下,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提高高校(特别是师范院校)对教师人才培养和教师教育课程质量的重视。这首先需要国家(政府)在为分配资源而对高校进行各种评估、评价和考评的活动中,优化对教师教育绩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教师教育在高等学校中的地位。

比如,在承担教师人才培养的高校(包括综合性大学和高师院校)中,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组织开展有关专业设置、学位点增设、学科建设等评价时,可增设“本科师范生培养质量”及“教师教育课程绩效”等指标,甚至可以加大这些指标的权重,以减少国家(政府)作为委托人面对谋求综合化发展的高师院校(人)时的“逆向选择”,增强高师院校作为人在下一级委托―关系中的主动性和优势,激励高等学校以国家利益为重,明确“培养人才,教师为本;培养教师,教师教育为本”的社会责任感,积极采取措施扭转教师教育被弱化和边缘化的现状,促使高校在资源配置和机会分配时至少能够同等对待教师教育学科专业,在教师人才培养及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与建设上更加努力。

又如,各级政府在实施“卓越教师计划”“精品课程”等项目中,不仅在项目评选环节要注重全面考察高校提供的申报信息,而且在立项后的建设中更要注重防范作为人的高校出现损害委托人利益的机会主义行为,加强项目建设过程的监控与管理,克服“重申报、轻建设”“重评审、轻监督”等弊端,有效规避“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例如,运用委托人与人都承认的、双方可共同观察到的指标,构建项目后评估指标体系,加强质量标准建设,根据项目性质和特点组织检查、验收,对国家(政府)投资项目的目标实现、过程管理、建设效果、社会影响力等进行评估,强化项目建设主体的责任意识,形成项目建设的长效机制,促进教师教育及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取得实效。

(2)高校作为委托人:强化对二级学院教师教育的激励

在高校与二级学院之间的委托―及博弈关系中,高校同样无法观测到二级学院的行动选择和外生变量。因此,在综合化发展程度较高、教师教育日渐边缘化的高师院校,更是需要通过强化学校层面对二级学院的激励约束机制,最大程度地调动和发挥高校内部教师教育机构(包括文理学院和教育/教师教育学院)在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不仅需要依托于高校进一步健全本科教学管理及激励机制、完善对二级学院的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而且随着高校内部学科综合化趋势的加强,对于天然具有“双学科专业性”的教师人才培养来说,深化改革更是亟须打破教师教育课程涉及的高校内部文理学科专业学院(文学院、数学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等)和教育学科专业学院(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心理学院等)之间的壁垒,创建跨学科专业的综合性教师教育机制(或称“合作型教师教育管理体制” [4 ]),无论师范生的管理主体是归属文理学院还是归属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都需要建立有效激励机制,积极发挥各个学院的教师教育职能,强化各个学院高质量承担教师教育课程的自觉责任。为此,还需要在高校内部构建起一系列协调改革利益相关者利益关系的长效运作机制。比如:顺畅的多元利益表达机制,以保证课程改革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能够得到及时、充分的表达、传递和整合;权责对等的权力制衡机制,以相互制约课程改革各利益相关者的权力,避免权力异化或引发更大冲突;程序规范的问责机制,以“为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调谐提供一定的动力与保障” [5 ]。

(3)校院两级委托人:完善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激励

西方学者研究指出 [6 ],高校激励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唯一方法是降低对科研活动的激励强度,高校在与教师之间达成“与科研绩效无关的固定工资合同”(这是一种“弱力合同”)的同时,向获得“终身教职”(tenure)的教师承诺,即便其科研绩效差也不会将其解雇,以防止教师为了保证自己教职的安全而仍然将主要精力投入于科研而非本科课程教学与人才培养。无论西方国家的大学终身教职制度是否适合中国,其作为一种有效激励教师投入课程教学之承诺机制的本质值得我们在完善本科课程与教学管理制度时学习、借鉴。高校在开展教师教育和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中,可以从多任务激励和能力筛选的角度出发,设计有差别的激励合同,以达到筛选不同能力教师和激励教师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多任务上平衡分配等目标 [7 ];深刻认识和反思当前高校教师职务终身制、任职考核形式化、“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制度等已严重削弱教师投身本科课程教学改革积极性的严峻现实,深化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在教师业绩评价中引入和加大对教师本科课程教学业绩的检查、监督、奖励和惩罚。

除显性薪酬激励和监督评价激励外,教师激励中更重要的是有力的内在激励,即能使教师从课程教学工作中获得成就感、满足感、自豪感和快乐、幸福的体验,进而会更加主动、积极地投身本科人才培养的激励。内在激励作用的大小主要与人自身的价值取向、工作信心、理想信念和职业伦理等因素有关。经验和研究都表明,工作界限越模糊、内在激励越重要。教师人才培养和教师教育课程教学工作就是具有边界模糊性的任务,更需要重视隐性内在激励对教师教学的巨大促进作用,因为内生性激励的效果不仅明显而且长久。“只有当国家颁布的命令、学校管理者制定的?章制度或者学生利益的改善,可以影响到教师的‘个人利益’时,它们才可能激发教学革新的动机。” [8 ]因此,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要警惕“刻板印象”“污名化”等消极效应,防止教师成为“被改革者”并对教师产生强烈的情感伤害,而更应注重高校教师教育文化建设,坚定树立“教师为本”的理念,充分理解、尊重(而不是漠视乃至敌视)和尽可能优先满足教师作为“有限理性人”的合理利益诉求,鼓励和培养教师对教学工作的自我效能感和自豪感,积极引导教师勇于、乐于承担教师教育课程教学工作。否则,“一厢情愿”式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最终只能是陷入“内卷化”的“泡沫式改革”。

2. 公众借助社会力量,发挥监督与约束作用

社会力量包括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介组织,关涉教师教育事务的社会中介组织机构(如“教师教育指导委员会”、“教师教育研究会”等,尽管由于中国特色,这些组织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之间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藕断丝连”关系,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独立社会中介机构)以及社会舆论等。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中亦应充分加强社会力量的监督、管理、激励与约束作用。比如,鉴于信号显示(即人将信息传递给委托人)和信号甄别(即委托人诱使人披露其私人信息)是避免出现“柠檬市场”的两个重要机制,在教师教育课程治理中亦可建立、健全各级人的信息显示和信息甄别制度。在诸如“卓越教师计划”“精品课程”等项目建设中,通过建立项目建设信息公布、项目实施反馈报告等制度,将项目建设全过程都置于同行、专家、专业组织以及社会公众等各方利益相关者的面前,接受非政府性教师教育质量(包括教师教育课程质量)评估机构的监督和评价。这不仅有利于确保教师教育课程教学及项目建设的质量,能够在项目建设结束时为评审专家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从而降低评审成本、提高评审效益,而且在政府作为民众人的层面上,发挥社会力量的监督、约束职能也有助于推动政府加快职能转变、加大高校自身的办学自主权,从而淡化政府与高校间的行政色彩,促进政府在教师教育治理中逐渐从集中控制模式走向公共治理模式。

总之,教师教育课程治理的关键在于完善激励机制,切实采取遏制道德风险的制度性措施,并发挥社会力量的监督与约束职能,从而有效提高课程质量。

课后托管服务总结范文第5篇

当前,不少医院正以各种形式试行药品托管(即委托经营),尽管经营形式不同,但都涉及到财务管理问题。

药品委托经营的目的是减少药品经营中的流通环节,让药品价格降下来,确实解决老百姓看不起病的难题。

医药分开是当前国内医院面临的一项改革课题,它是国家为解决以药养医问题提出的一项解决办法。

“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办法的出台,以及医疗需求的新变化,客观上要求拓展与深化、规范与严格医院的经营管理。

一、药房托管是现实选择看病难、看病贵不是今天才出现的问题,这涉及到现行的医疗卫生体制、药品流通体制以及医疗保险制度,以药养医是现行医药体制中不争的事实。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最新研究课题《药房托管与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研究》中说:据卫生部统计,2005年全国的卫生总费用是8600亿,其中政府预算卫生支出仅占17%左右。从医院的情况看,政府投入与医院的支出缺口很大,2000年以来,政府投入占医院总收入的比重大致在6%左右。

在药品流通领域,环节过长,利益链上“寄生虫”太多。一些药品需要经过总经销、地区一级、二级、三级、医药代表等等10多个环节才能到达医院和患者手中,每一个环节都在加价。医疗保障是保障效率低下,投量投向投效严重失衡,而药品买单者处于弱势,到医院看病,除了挂号权是你的,其他都没有了。信息不对称,医生开什么药,病人就要吃什么药,付相应的钱。

这样就带来了三个“化”:第一个“化”是虚高药价、虚夸疗效合法化;第二个“化”是“公权、法权”私权化;第三个“化”是伪市场化伪公益化。正是这三个问题导致了目前看病贵的现状,政府投入不足的问题短期内不可能全部解决,以药养医也还将存在。

那么能不能找到既能保证医院利益以弥补政府投入不足,又能保证患者利益有效降低药价的途径呢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药房托管,就是在医疗体制没有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创新药品流通微观机制,缩短流通环节,挤压灰色地带,重构价值链,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现实选择。药房托管坚持政府主导,遵循市场规则,鼓励社会参与,实现有条件的医药分开,符合医改大方向。

二、药房托管的重要作用公民应该有知情权、表达权、经济权和健康权,但是患者到了医院这四个权就受到侵害。按理,患者跟医生之间是民事关系,是患者将自己的经济权、健康权委托给医生,医生不能侵害患者的权利。但是医生往往在违背患者的意志和意愿,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开高价药,损害的不仅是患者的经济权,更重要的是健康权。俗话说“是药三分毒”,2006年,据官方网站统计,因药物不良反应在院死亡人数达16.2万人。

药房托管能有效保护百姓“四权”,有力的武器是“采购包”和“处方集”,这在美国已经普遍实行。在我国,南京医药所以能托管成功,有效降低采购价格并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其核心就是实行了“采购包”和“处方集”。

“采购包”包含国家2000个医保基本用药在内的5000个药品,药品全是通用名。根据医院订单需求,采用集成化供应链的方法确定通用名药物,到了医院就没有厂家,只有药。过去医院采购的是药品的商品名,现在商品名没了,这就从制度上切断了医院和药厂的联系、医生和药代的联系,给药价虚高釜底抽薪。

“处方集”是医保专家、药物学家、医学专家、药学专家和企业共同参与的针对不同医院和病种制定的协定处方。这个处方是药品的解决方案,包含了药物经济学的概念,医学的概念、药学的概念,医疗保险的概念。患者看病,都可以在医生那里得到一本。有了处方集,患者就有了知情权、表达权,也就能维护自己的经济权和健康权。三、实行药品托管后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因此,医院财务管理在药品托管后,不仅要管好医院财产、物资、设备、资金与人员,还应注意几个问题:

.在医疗保险制度下,医院的财务管理,应从往重外延的扩大,转变到内涵挖掘潜力为主的发展模式上来,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同时,还应借鉴托管方财务管理的新理念。

.财务管理范围要拓宽,使经济运行控制拓展到影响医院收益的各个环节中,贯穿在患者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渗透到医院决策、医疗业务、技改科研、基本建设、后勤服务等各方面,贯穿决策、执行、监督等运行的各个环节,还应把握和托管方在账务处理方面的协调和报表的衔接问题。

.构建财审管理新机制,促进基本职责的落实,明确医院财审部门执行经费监督检查方法和内容。

.财务管理与运营方式的转换,使医院财务管理在内控制度的基础上,要重新定位,加强管理,建立内部经济运行控制制度,规范财务管理,发挥监督督察的职责,在进行托管药房核算的同时,还应把握财务清楚、归口到位。

.从偏重收入管理,转向注重支出管理,要着力控制与压缩不合理的开支,减少资源的消耗与浪费,降低医院运行成本。

.从注重对物、钱的经营管理,转变到“以人为本”,着力抓好人员素质的培训与提高上来。

.逐步完善工作运行机制,进一步明确医院科室核算的作用,完善科室核算的对策。

四、落实药品托管的原则药品托管应遵循“金额管理,数量统计,实耗实销”的原则。以前医院实行的“数量统计出库报销,月末盘点作消耗”不能真实地反映医院资产的情况造成了资产的流失。随着医疗制度改革的深入和医院会计制度的出台,医院应实行“金额管理,数量统计,实耗实销”的管理办法。药品托管后,药房为记录药品的收发结存情况,必须制定一整套账表单据如库存药品明细账、本月药品销耗汇总表、本月领用药品汇总表、盘点清册等,月底对全部库存药品进行盘点,看与账面金额是否相符,这将改变以往以领代报,以存代销的局面,真实地反映药品进、销、存的动态情况,真实地反映药品托管后的结存、销售情况。

五、完善药品托管的财务管理措施药品托管后的财务管理是医院财务管理需要加强的薄弱环节。财务关系不理顺,药品的质量和差价就不可能理顺,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药品的质量管理。药品质量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发展和存亡。托管后的药品购进,医院财务必须全程参与并进行监控督导、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