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后托管服务措施

课后托管服务措施

课后托管服务措施

课后托管服务措施范文第1篇

“3点半”难题难倒了一众上班族父母。学校课后服务普遍缺位,商业托管机构“解放”了部分家长,但鱼龙混杂的市场也埋下诸多安全隐患。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教育部已经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开展试点,实现“弹性放学时间”,由学校提供课后服务。

“弹性离校”能否破解“三点半”难题这一社会沉疴?如何调动校方开展课后服务的积极性?如何避免“弹性离校”沦为变相补课?填补课后服务“真空”还有哪些实现途径?

以政府购买服务补公校师资不足短板

胡卫(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科院副院长)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下午放学过早,造成“课外两小时”的空档,并由此衍生一系列社会问题,比如安全和隔代教育的问题。

此外,这一问题还助推社会上各类辅导机构的产生,加重家长经济负担;致使某些教师投身到收费晚托班“事业”中,丑化了教师为人师表的形象,群众意见大。

同时,公办中小学在社会上的办学口碑越来越差,老百姓认为“公办学校老师不负责任,抓得不严,两点就放学”,所以,有条件的家长都尽力将孩子送往私立学校。

“课外两小时”现象,存在已久,社会反响强烈,亟需解决。

建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进课外培训机构或者各地青少年活动中心的优秀教师到学校授课,以弥补部分公办中小学师资不足的短板。对课外培训机构和培训教师进行资质认定、培训教材和培训方案的审核,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购买服务,可以让公办中小学相关学科教师跟进学习加以培训,相应地可抵扣“十三五”教师培训的学分以激励教师积极参与的积极性。

上海市黄浦区曹光标小学与徐望月艺校的合作,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范例。该校每天下午放学后向五个年级所有学生开放手工、绘画、棋类、舞蹈、科技、电脑设计、体育等各类课程,开学之初向每位同学下发选课单及收费情况,由学生和家长自愿选择,有条件的家长可以在放学后自己接回家,也可以不参加艺校报名参加学校的“晚托班”,有专门的老师负责监督学生做作业,这样很好地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也大大提高了该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受到广泛好评。

以财政保障解决课后服务“后顾之忧”

熊丙奇(教育学者)

从“一刀切离校”到“弹性离校”,这不只是学生离校时间、方式的调整,更是基于学生实际情况采取的理性举措。治理教育问题,需要改变传统的“推责式”懒政思维,而要以学生为本,从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职责出发,寻求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让教育管理、服务精细化。

2017年年初,南京宣布男卵期起实行“弹性离校”。在南京之前,已有多地调整了以前的“一刀切”做法,恢复托管班。上海公办学校从2014年春季学期开始,陆续开出各种形式的晚托班,解决下午三点半放学后孩子没人接的问题。这些晚托班,教育部门统一称呼为放学后的“看护服务”,对学生完全免费。随后,广州从2015年春季开学起,也全面恢复小学课后托管服务,费用由财政埋单。

总体看来,社会对学校恢复提供晚托服务且完全免费,是积极支持的。由于财政埋单,乱收费问题没有再发生。但也有进一步的问题。比如,如何保障教师加班提供课后服务的权利和待遇?如何给学校购买课后服务的自?还有,政府财政能否持续埋单也是一个问题。因为课后服务为非义务教育范畴。

如果要收取一定的课后服务费用,则发挥家长委员会的管理、监督作用,便尤显重要了。这就需要学校建立能独立发挥作用的家长委员会,对收费进行公开听证、决策。而且,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管理、监督,也是避免课后时间用于补课的重要措施。

实行“弹性离校”是教育管理从“一刀切”走向精细化。而要做好精细化,必须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平衡各方利益,有系统配套方案,如果不能有效解决经费问题,精细化管理可能难以落地。

学校无力独“背锅”,大教育观亟待形成

李庆军(中学教师)

在中国的大部分中小学,“清校”已成为学校教学工作中的一个专业名词。到了规定的时间节点,不管有什么理由,学生必须一个不剩离开学校。

个中原因简单粗暴,借用文件语言就是“不得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学生放学是早了,但放学后的学生该去哪里、该干什么呢?家长又开始为孩子早放学而愁眉不展。

不少家长把责任全部推给了学校,“学校不负责,老师抓得不严”等抱怨经常可以听到。可是,化解“三点半”难题,不能仅靠学校延伸服务。因为学校只是一个教育单位,不能也无力承担对孩子的无限责任。

解决“三点半难题”,应该形成全社会的大教育观:孩子的教育不仅是属于家庭、学校的,也是属于整个民族、整个国家的,应该激活社会各界的能力和资源,为教育服务。

社区教育在这方面作为了吗?社区图书馆有多少?社区活动中心有多少?体育中心、艺术中心有多少?孩子放学以后,如果社区有很多可以选择的项目,且收费低廉,家长怎么会不送孩子去呢?

再者,家庭作坊、教辅机构和专业托管班鱼龙混杂的课后托管行业“脱管”问题谁来监管?教委还是工商?有些托管班还提供晚餐,别名“小饭桌”,那是不是还要餐饮卫生,甚至家政行业的监管?目前看来是一片混沌。

治愈“三点半”这一社会沉疴,学校当然要主动作为,在课后服务方面承担主渠道责任,发挥主要作用。但不能仅靠学校,家长单位、社区、社会组织等也应积极介入,形成合力,才能共同解决家长的难题。

不同国家课外托管政策基本内涵一致

周红霞(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小学放学时间与家长下班时间不一致,是全球面临的共同问题。虽然不同国家课外托管的概念、说法不完全相同,但基本内涵比较一致。

首先,国家层面出台立法,保障儿童的托管需求。

1971年,美国政府出台《儿童全面发展法案》,规定政府应为所有儿童提供高质量的看护服务;1983年,美国国会针对“挂钥匙的儿童”通过了“儿童决议”;198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最先制定了《学龄社区儿童保健法》,这是地方课后教育正式立法的开始。时至今日,在法律的规范和保障下,美国的托管教育服务得到进一步发展,已经成为公共服务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二,建立合理的课外托管成本分担机制。

日本投入“放学后儿童俱乐部”的财政预算主要包括了运营费用、设施费用和紧急保育费用。其中的运营费用需要家长承担50%,剩余的50%运营费以及设施费和紧急保育费均由国家、都道府县和市町村各承担三分之一。

第三,以严格的质量标准保证课外托管的有效性。

澳大利亚依《全国质量标准》对课外托管机构进行审批、评估和分级,旨在促进儿童的安全、健康和福利,并帮助家庭辨别什么是优质的课外托管服务。

第四,制定托管指南,确保课后活动有序开展。

课后托管服务措施范文第2篇

系统采用基于网络的工作流,实现从查新委托、课题查新到报告归档的全过程流程管理。采用基于B/S和C/S混合模式的三层分布式(数据层、逻辑层和表示层)应用模型,以及模块化开发模式、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实现查新课题网上受理、信息查询和统计分析等功能,及时跟踪受理查新课题的执行情况,提供所有查新课题及关联的人员信息、进度信息等。系统具体目标如下。1)构建以用户体验为导向的查新、检索委托平台。查新用户通过网上受理子系统,在线填写并提交委托,之后通过查看网上的信息,了解委托课题的进展情况,直至下载查新报告、填写反馈意见等,增强查新工作人员与委托人沟通的实时性和有效性。2)实现查新业务流程化精确管理。将查新业务和工作流技术紧密结合,建立从查新课题受理启动、环节运转到最终查新任务完成的全过程闭环管理,做到“掌握到每一课题,控制到每一流程”[3],从而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3)融入公司系统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将电力科技情报站查新业务信息化过程融入公司系统信息化建设中,提供科技查新有关统计数据,以便为公司系统科技管理部门制定科技发展规划、开展科研成果管理等提供决策参考。

2技术路线与关键技术

2.1技术路线选择

1)客户端开发工具。PowerBuilder作为一种优秀的企业级数据库前端应用和多层体系结构开发工具,为开发者提供了高效快捷的集成开发环境和简洁友好的用户界面。它可以操纵众多大型数据库,具有功能强大的数据窗口技术,在数据检索和处理方面尤为突出;具有性能优越的数据库访问能力,既可通过ODBC标准接口的方式访问后台数据,也可通过专用接口与后台数据库相连,因而广受数据库开发者青睐。2)数据库系统。SQLServer2000是基于服务器端的大型数据库,在处理海量数据的效率、后台开发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等方面性能卓越。它可以用来存储过程,数据库大小无极限限制;事务处理量大,响应速度快,并能为数百或更多用户维持这种高性能;数据库引擎提供完整的XML支持,并具备构造大型Web站点的数据存储组件所需的可伸缩性、可用性和安全性。3)Web开发技术。PHP是一种HTML内嵌式语言,可根据用户请求或服务器端的数据产生动态网页。PHP具有以下优点:易与HTML网页融合,执行效率高;与数据库有良好的交互能力,可操作目前几乎所有的数据库;支持HTTP、FTP、POP3、IMAP、SNMP等多种协议;具有良好的跨平台可移植性;是在Web服务器端运行的脚本语言,安全性很高。可见,PHP包含了完整的数据库访问和支持Internet协议的能力,选择基于PHP的Web开发技术意味着在操作系统平台、数据库系统等方面有更大的选择空间。

2.2关键技术

该系统以功能模块划分系统结构,软件设计采用模块化结构,可满足系统功能变化,增加和修改系统模块时不影响其运行,并能将系统的更改及时反映到客户端;软件开发采用目前成熟的B/S和C/S混合模式,针对不同应用环境,开发过程中选择PHP语言和PowerBuilder软件,通过OLEDB、ODBC等数据接口实现数据库的访问与查询;采用ApacheWeb服务器,实现用户请求的高速响应和跨平台移植。整套系统包括网上受理、查新业务管理两大子系统。由于B/S模式下用户可随时随地通过浏览器访问URL来进行相应的操作,升级和维护方式简单,客户端零安装、零维护,使用方便,适合不同用户群、分散地域的应用,故网上受理子系统采用该模式;而C/S模式下客户端具有很强的处理能力,在交互表现和安全方面优于浏览器,适合用户群相对稳定、办公场所集中,以及一些对业务处理非常复杂的场合,故查新业务管理子系统采用C/S模式。

3系统功能

网上受理子系统为用户提供了网上交互平台,查新业务管理子系统帮助查新机构实现了查新业务流程化精确管理。

3.1网上受理子系统

网上受理子系统为查新机构的推介和查新用户的网上委托提供了基于Web的界面。1)查新简介。通过Web界面查新机构简况、科技查新基本知识、查新委托流程、查新收费等用户须知信息。2)在线委托。委托用户可通过Web界面进行科技查新在线委托,了解委托课题进展情况,下载查新报告,以及提交查新意见反馈等。3)课题导入及动态录入。部署在内网的网上受理子系统提供了课题导入功能,允许查新机构工作人员手工将来自外网的用户委托上传至内网数据库服务器;部署在外网的网上受理子系统提供了动态录入功能,查新员可手工录入课题的最新进展。4)意见反馈。用户提交对查新报告的满意度及有关建议后,系统可自动按查新用户的单位性质、学科类型等进行统计,为查新机构改进工作提供参考。

3.2查新业务管理子系统

查新业务管理子系统包括用户管理、业务管理、课题查新、课题审核、任务统计、财务管理等主要功能。1)用户管理。设置了管理员、审核员、查新员等不同角色的使用权限,以实现查新任务的分层次管理。主要权限涉及系统维护、业务管理、课题审核、查新任务、业务统计、财务管理等。2)业务管理。提供业务受理、完成列表、客户反馈等功能。在业务受理中选择某课题进行任务分配后,查新任务会自动流转到指定的查新员及审核员环节。3)课题查新。查新员登录系统后自动接收管理员分配的课题,在查新阶段,由系统根据查新类型自动调用相应的查新报告模板,并利用报告辅助生成功能,自动将查新合同部分内容嵌入查新报告,查新员在此基础上撰写查新报告。查新报告完成后,保存到数据库服务器,之后可提交给指定的审核员。未通过审核被退回的报告可以继续修改,通过审核的课题则自动转到历史任务中存档。4)课题审核。收到查新报告后,如果审核通过,则由审核员填写审核意见,然后系统驱动流程进入打印交付环节;否则由审核员填写修改意见,并退回查新员修改。审核过的课题自动转到已审列表存档。5)任务统计。包括课题统计和业务量统计。课题统计可以按委托日期、全部查新员或指定查新员进行组合查询,查询结果按学科分类、课题来源、企业类型、查新范围、查新目的等分类展示;业务量统计主要统计一段时间内查新员的工作量,包括未查课题、正在查新的课题、正在审核的课题和完成的课题。6)财务管理。提供财务流水和财务报表。查新课题的收入,用户缴费后会自动生成;提供预付款管理功能,允许用户提前一次性支付查新费用,在进行费用结算时由系统自动扣款。可以按类别(收入明细报表、支出明细报表、未缴费报表)和时间范围生成各种财务报表。7)其他辅助功能。系统结合查新业务需求,还提供了短信推送、报告扫描件上传、快递信息录入、检索词录入、同义词录入、报告查询等辅助功能。

4技术特点与创新点

4.1优化查新业务管理模式

1)用户在线委托便捷化。网上受理子系统为用户提供了在线填写表单、提交委托的渠道,用户委托界面友好便捷。系统还开发了即时通信功能,及时发送短信告知用户其课题进展,变用户被动查询为主动推送服务,大大提升了服务品质。2)查新机构业务管理流程化。查新业务管理子系统采用以项目全生命周期为主线、以参与者为主体的管理思路,通过系统的规范并固化流程,明确了委托、形审、分发、查新、审核、收费、打印、存档、邮寄等各环节的职责,做到对查新业务流的严密操作和有效控制,实现了职能管理向流程管理的转变。

4.2支持内外网服务

为了向分处于内、外的电网及电厂企业提供全面服务,在内网(管理信息区,即安全区Ⅳ)、外网(互联网)各部署了一套网上受理子系统,同时在内网部署了一套查新业务管理子系统供查新机构使用。根据电力信息网安全要求,内、外网之间进行了物理隔离,无法实现数据实时交互,对此采用手工方式进行数据的导入导出:外网用户提交查新委托后,系统将委托书转换为XML文件并以邮件形式发送给管理员,管理员将该XML文件手工拷至内网,并利用课题导入功能上传到内网数据库,之后此项委托进入查新业务管理子系统流程,并完成受理、查新、审核等步骤;期间有关查新进度、查新报告等相关信息由查新人员利用动态录入功能更新到外网网上受理子系统,供外网用户查看。

4.3创新建立课题检索词、同义词

为提高查新工作质量,避免因查新员对专业术语了解不够全面而引起漏检、误检情形的发生,系统开发了自定义同义词词库功能。它除了允许查新员在完成查新任务后进行检索词的录入,还支持同义词词典自定义,以便查新员日后遇到同类课题时,可借助该词典进行模糊检索,进而准确定位检索词与检索策略,提高查准率与查全率。

4.4智能模板化管理

系统内预设了多种查新报告模板,并能根据实际业务需要,自动调用与课题相应的模板。报告模板由查新机构管理员统一维护,避免了因人而异的随意性。

4.5采取多重安全防护措施

为确保系统安全运行,采取多重防护措施,包括设置网络防火墙,拒绝除明确许可外的任何服务;网络防病毒系统采用C/S模式,在网络防病毒服务器中安装杀毒软件服务器端程序,并及时更新病毒代码库,网络工作站从服务器端获取病毒码信息并进行病毒扫描,对发现的病毒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清除;采用InforSuite应用服务器搭建一个高可用的系统基础环境,形成包括Web攻击检测阻断、告警审计、威胁信息监管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安全解决方案;对内、外网数据库进行定时增量备份,以及异地灾备和数据恢复;依据《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等标准,在系统上线前进行安全功能、安全漏洞方面的测试。

5结语

课后托管服务措施范文第3篇

什么是5+2教育模式? 5+2教育模式就是指学校每周5天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2小时,结束时间要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对家长接孩子还有困难的学生,应提供延时托管服务。

关于进一步做好课后服务工作,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介绍到课后服务工作的主要任务概括起来就是四个方面、16个字,即“全面覆盖、保证时间、提高质量、强化保障”。

5+2教育模式具体要怎么做? 一是全面覆盖:各地各校要从实际出发,“一校一案”制定完善课后服务具体实施方案,确保今年秋季开学后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并努力实现有需要的学生全覆盖。

二是保证时间: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即学校每周5天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2小时,结束时间要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 对家长接孩子还有困难的学生,应提供延时托管服务。

三是提高质量:一方面,应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和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 另一方面,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最大努力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但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新课。

四是强化保障: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规定要求,完善课后服务经费保障办法,明确相关标准,采取财政补贴、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筹措经费。

课后服务经费主要用于参与课后服务教师和相关人员的补助。课后服务一般由本校教师承担,也可聘任退休教师、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或志愿者参与。同时,充分利用好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社会资源。

课后托管服务措施范文第4篇

而在此之前,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即从2006年开始,针对农民“看病难、看病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问题,实施三个“三位一体”政策,通过统筹城乡卫生资源,调整区、镇、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使基层卫生整体服务水平得到提升,并由此形成了城乡卫生一体化管理的“坊子模式”……

山东潍坊,风筝之都,历史悠久。

传说。春秋时,鲁人公输班“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从此,每到春天来临时,一代代人“忙趁东风放纸鸢”,扯着希望的丝线,在明媚的阳光下,把一年乃至一生的梦想交付蓝天。前不久,在鸢都潍坊,记者就该市坊子区全面推行城乡卫生一体化管理模式这一话题,对中共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委书记丁志伟。作了一天的采访。

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深深地感悟到:就像把梦想交付给蓝天一样,丁志伟和他的同事们通过不懈努力,圆了潍坊市坊子区20余万农村父老的基本医疗卫生保障之梦……

解析城乡“二元差”,引出农村医改的“坊子模式”

此前。记者已经通过不同渠道,了解了在国内卫生行政管理系统引发广泛关注的“坊子模式”的大致内涵:他们以“坚持政府主导,公益优先;对卫生资源实行统一管理;坚持平等自愿,互惠互利原则”为探索创新理念,实行了城乡卫生一体化、集团化管理,并导入连锁式运作,有效解决了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和拥戴。

因此,在中共潍坊市坊子区委丁志伟书记的办公室里刚一坐定,记者首先抛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他们迈出具有明显的创新意义的改革步伐,是如何发轫的。

对此问题,丁志伟介绍说,从2006年,我和我的同事们在工作中逐渐发现,在千头万绪的各种问题中,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是广大农村存在的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由于我国社会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特征,包括医疗资源在内的各种社会资源享有与分配存在着严重不平衡,加之农村基层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失衡与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广大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还比较严重。虽然近年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形成了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但“新农合”的特性是“低水平、广覆盖”,从农村医疗服务体系看,还是存在着城乡医疗资源分配严重不均衡的“二元差”等问题。而且,当时不仅仅是坊子区,全国其他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大多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一是承担农村重要医疗职能的镇、街卫生院发展缓慢、医疗水平低下,甚至生存都存在危机;二是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比较普遍;三是城乡卫生资源不能合理有效利用。

上述情况。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影响了群众生活,影响了卫生工作的正常推进。影响了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群众、卫生系统干部职工和政府均不满意。

丁志伟说,针对这些情况,坊子区委、区政府从理顺卫生管理体制和机制人手,提出了全面整合卫生资源,实施城乡卫生一体化管理,率先启动农村医改的工作设想。

突破瓶颈制约,着力探索三级卫生服务体系

据记者了解:潍坊市坊子区共有5处镇、街卫生院,此前均存在医疗设备不足或陈旧等情况;同时,多数镇、街卫生院业务收入低,影响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部分业务骨干离开了镇、街卫生院,导致技术水平降低。而在城区。医疗资源却相对集中,但由于机制原因,区人民医院和镇、街卫生院形成了单纯的竞争关系,城乡卫生资源不能合理流动,造成了卫生资源的浪费。

丁志伟说:“我们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探索改革卫生管理体制、机制,以构建城乡一体的医疗服务体系为目标。整合、激活全区卫生资源,由区医院托管全部镇街卫生院,改造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设社区卫生服务站,实行城乡卫生一体化、集团化管理,连锁式运作。建立起了政府主导的、以区医院为龙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街卫生院)为枢纽、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站在区委书记的高度,丁志伟向记者详细介绍了他们的改革理念、经验和具体做法。

丁志伟说,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工作中。我们按照十七大精神要求,着重把握了以下原则:

一是坚持政府主导,公益优先。坊子区医院受区政府委托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管理,做到“五个不变”。即:接受区卫生行政部门和镇、街的管理不变。镇、街承担的责任义务不变、财产所有权不变、人员性质和工作关系不变、承担的疾控任务和卫生监督责任不变。

二是坚持统一规划,全面管理。区医院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在人事、业务、药品、财务等方面实行“四统一”管理制度。其中包括“人事统一管理”、“业务统一管理”、“药品统一配送”、“财务统一核算”。

三是坚持平等自愿,互惠互利的原则。在区卫生行政部门的协调下,我们充分征求了镇、街和卫生院职工的意见,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区医院与镇、街签订托管合同,直接托管卫生院。托管后,区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双向转诊制度和应急出诊制度,形成良性转诊机制,实现互惠互利。

任何先进的理念和规划。都需要通过一项项具体而细化的工作程序去实现,因此,谈及这个问题时,丁志伟显得十分自信,他向记者一一介绍说:我们的改革措施共分四步――

一是出台政策。我们先后制定了有关文件和配套政策。出台了《关于加快卫生事业发展与改革的意见》,印发了《关于推行城乡卫生一体化管理的实施方案》、《坊子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实施方案》、《坊子区城乡卫生管理一体化管理办法》等有关文件,由此达到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推动工作的目的。

二是先行试点。在我们全面分析镇街卫生院的现状之后,选择经营困难最大、上访职工最多、医护用房最差、职工待遇最低的南流镇卫生院作为试点单位,在充分征求镇政府和卫生院职工意见的基础上,由区医院采用托管经营的方式全面接管。

三是梯次推开。在成功托管南流卫生院的基础上,坊子区医院又先后托管

了眉村卫生院、长宁卫生院、荆山洼卫生院、穆村卫生院、黄旗堡卫生院,将其改建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投入1000余万元,对各卫生院医护用房进行了改造,添置了医疗设备,派出管理团队和医疗专家70多人,使镇街卫生院逐步走上正常发展轨道。

四是全面推进。坊子区的城乡卫生一体化探索全面推开后,首先由区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统一规划,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村卫生窒和城区诊所进行整合,按照农村居民3000人左右、城区居民6000人左右设置一处社区卫生服务站,投入350余万元进行改造建设。更新、配置各种检查治疗设备,改善了基层卫生服务条件。

据丁志伟介绍,目前,坊子区共设置了7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设76处社区卫生服务站。形成了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优势互补的卫生服务网络。同时辅之以“新农合”、城镇居民合作医疗,基本构建起了覆盖城乡的医疗保障体系。

三个“三位一体”,“坊子模式”引来中央部委课题组

采访在愉快而又融洽的氛围中进行着。丁志伟书记在详细介绍了坊子区在探索、创新城乡卫生一体化过程中所经历的一个个阶段之后,忽然话锋一转,说:“简而言之,我们进行的这场农村医改。可以用‘三个三位一体’来概括。”之后,他就简洁而又高度概括地说,坊子区的做法,实际上最核心的理念有三个方面――

一是区、镇(街道)、村“三位一体”。由区医院直接托管镇街卫生院,卫生院改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对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进行提升规范管理,从而建立起以区医院为龙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的卫生服务体系。

二是管理、培训、服务“三位一体”。管理上,区医院成立专门管理团队负责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日常管理和考核评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社区卫生服务站实行一体化管理。培训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职工轮流到区医院接受业务培训。服务上,区医院派出业务骨干到中心工作,同时由专家轮流到中心定期巡诊;投入资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改造提升,并成立药品配送中心和后勤服务中心,为服务中心和服务站提供统一的药品配送、医务用品消毒等服务。

三是预防、治疗、保健“三位一体”。预防上,组建了区疾控中心和卫生监督大队。镇街疾控职能由改建后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治疗上,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常见村不离镇、大病不出区”。保障上,全面推行“新农合”、“新城合”和医疗救助制度,在全区实行“一证通”和出院即报销制度,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就医。

据记者了解,坊子区由此三个“三位一体”所全面推进的改革措施,大大降低了农村群众的医疗费用,使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

记者在一份资料上看到:坊子区南流镇建华村的患者蔡世梅在南流医院做了子宫肿瘤切除手术,如果在区医院大约需要4000元。但是在南流医院(镇街卫生院),仅仅需要2000元左右。蔡世梅的丈夫高兴地说:“大夫都是区医院的大夫,但是价格是镇医院的价格,更好的是,这里离家近,方便,看护费用也低。改革之前,南流医院条件很差,不敢来这里看病,现在放心了。”

同时,坊子区的城乡卫生一体化改革,还有力促进了“新农合”的开展。丁志伟介绍说,坊子区推开城乡卫生一体化的医疗改革措施后,“新农合”参合率由85%提高到95.2%。

坊子区实施的城乡卫生一体化改革所取得的成效。引来了中央相关部委的高度关注。

2008年8月30日,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党校研究室、国家农业部政策法规司的领导、专家课题组一行8人。到坊子区调研坊子城乡一体化医改模式。专家课题组成员先后到坊子区人民医院、长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单位进行了参观考察后,作出了一份题为《统筹城乡卫生资源破解农村医改难题》的调研报告,不仅对坊子区的农村医改措施,归结为“坊子模式”。还对坊子区的城乡一体化医改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

记者在丁志伟书记提供的这份近5000字的调研报告中看到,课题组经过调研后认为,“坊子模式”较好地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优化了城乡卫生资源配置。激发了各级医疗机构的内在活力。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关系,促进了区域内卫生事业的发展。收到多方共赢的效果。其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群众享受到了质优价廉、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同时减轻了农民就医负担:二是有力推动了区域内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三是使社会各种卫生资源合理流动、配置。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建设。

课后托管服务措施范文第5篇

当前,手足口病已进入高发季节,并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防控形势非常严峻。为切实做好全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及时、有效地采取各项防控措施,控制疫情的传播流行,保障全区人民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建立和完善防控工作机制,落实群防群控

建立由区政府分管领导负责协调的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机制,成立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根据需要设立各工作组和专家委员会。各街道也要建立相应机构,具体负责辖区内的防控工作。适时召开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会议,部署防治工作;根据疫情发展态势,定期组织专家进行疫情研判,提出防控对策;储备防控物资、药械和救治设备,建立医疗资源紧急统一调配制度。

完善政府领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在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卫生行政部门协调,教育、财政、宣传等部门积极参与,进一步建立健全联防联控机制,按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重点做好农村、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的防控知识宣传教育,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托幼机构、小学等防控重点环节要成立相应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人、监督员、检查员,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按照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要求,具体做好本单位的手足口病宣传、消毒和病人的管理等防控工作。

卫生部门要加强疫情预警预测,科学研判,要成立医疗救治、疫情处置和卫生应急等各种专业队伍,做好医疗救治、消杀等各种应急物资储备和供应。

教育部门要做好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实行校长、园长负责制,层层落实学生缺课调查、晨检、午检和消毒等防控措施,疫情流行期间要减少较大规模的集体活动。

交通部门要加强车站等公共场所的防控,落实好场所通风、消毒及防控知识宣传等措施。

城建、财贸部门要参照街道、社区防控措施,加强对建筑工地、大型市场、商场和酒店等场所的管理,落实好除“四害”、饮食卫生监测、寝室通风消毒、健康监测、各类人员排查和防控知识宣传教育等防控措施。

各街道要组织、指导和督促社区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

一是各社区要继续按居住人口数1:300的比例设置疫情巡查员,负责本社区手足口病防控的具体工作;

二是要继续做好外来人员聚集点和散居儿童的排查摸底工作,建立底数档案,对进入社区的外来人员及时掌控;三是对社区7岁以下儿童要实行网格化管理,严格落实好晨检、午检等防控措施;

四是要加强社区的预防性消毒,对外来人员聚集点要每天进行预防性消毒,落实专人监测;

五是对发病儿童及其密切接触者,要实行网格化监管,居家消毒隔离,控制外出,落实好晨检、午检、症状监测、粪便消毒处置等措施;六是要建立主动搜索制度,及早发现重症病例,及时上报。

其他各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落实好职责范围内的防控措施。

二、进一步完善疫情防控体系,及时开展疫情调查处置

卫生行政部门建立以两级疾控机构、医疗机构为管理主体和防治技术支撑的,以区、街道、社区基层防保医生为依托,横到边、竖到底的疫情控制网络体系,规范开展手足口病疫情调查处置等相关工作。

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实施本辖区手足口病疫情防控工作,及时下发(转发)手足口病防控相关文件和技术方案,根据疫情发展态势及时制定并调整防控策略;两级疾控机构建立疫情防控培训、技术指导、疫情研判、工作考核等工作制度,对手足口病病例特别是死亡病例和聚集性病例或暴发疫情及时进行流调和处置,指导托幼机构、学校、社区等重点部位、重点人群全面落实部门防控措施;区疾控中心加强手足口病流行因素、病原型别变化、聚集性疫情等专项调查工作,分析流行特性特征,准确掌握病原流行情况。及时调查研究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的发生因素和分布特征,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发生。定点医院建立健全预检分诊、会诊、转诊、感染消毒、流调与采样、病例会诊及重症病例救治等防控工作制度,并确保落实到位。

三、完善疫情监测和预警系统

定点诊疗医院要严格掌握诊断标准,对符合病例定义的手足口病病例进行24小时内网络直报,网络直报及时率和准确率要达到100%;发现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时,应以最快的方式逐级向区疾控中心报告;区疾控中心要在做好疫情报告的审核、管理,加强疫情监测、普通病例和重症病例的采样监测工作的基础上,科学研判辖区的疫情形势,建立预警及应急响应机制,根据本辖区疫情情况和预警分级,适时提出启动应急响应建议,及时做好疫情预警通报和处置工作。在流行高峰期,区疾控中心的疫情研判应做到日统计、周研判、月评估,及时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和防控建议。

各中小学校、托幼机构发现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时,应以最快的方式逐级向辖区工作站和区疾控中心报告;教育主管部门要及时清理和取缔无证托幼机构特别是存在发病隐患的各种托管班和特长班。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社区卫生室等基层医疗机构要建立和完善婴幼儿家长手足口病防控知识宣教制度、晨检制度、手足口病转诊治疗登记制度;两级疾控机构和社区防保医生要关口前移,重心下沉,深入辖区医疗机构、托幼机构、学校、社区进行巡回指导,开展主动监测和病例搜索,对就诊的发热、伴或不伴皮疹的患儿,要指导家长立即带患儿去定点医院就诊,防止延误救治时机。

四、规范医疗诊断与治疗标准体系

完善分级诊疗、功能明确的医疗救治体系,落实重症病例集中收治、关口前移的工作措施,做到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早筛查、早发现,规范转诊,规范救治,有效阻断手足口病患儿由普通病例向危重病例的转化,提高重症病例抢救成功率,减少患儿死亡。

定点医院要切实落实预检分诊制度,做好病例的诊断、报告和规范治疗;要集中优势资源救治重症病例,ICU配置要达到标准要求;要做好普通病例和重症病例标本的采集,配合疾控机构开展聚集性病例、重症或死亡重症病例调查处置;要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措施落实,防止发生医源性感染;要加强网络直报、订正、核实工作;开展医护人员的手足口病诊治和防控专业知识的全员培训,确保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发生。

手足口病实行分级诊疗制度,村级医疗机构不得截留5岁以下的发热患儿,救治力量不足的街道卫生院不留观皮疹、发热患儿,由区定点医院负责手足口病病例的诊治。

建立重症病例早期筛查制度,在手足口病流行期,要将手足口病病例集中到区级定点医院进行医疗救治;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临床医务人员要熟练掌握手足口病重症诊断标准,配备经培训、有经验、责任心强的医生负责预检门诊24小时值班,主管医师和护士要增强责任心,加强夜班值班力量,严密观察每一位就诊患儿的病情变化,同时告知家长重症的早期表现和密切观察的重要性,协助医务人员共同做好重症病例的早期发现,预防向危重症的转化,坚决杜绝死亡患儿无重症疫情上报的现象。

五、开展多层面技术培训

各医疗卫生单位要认真组织医疗卫生机构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开展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和实验室检测等防控技术的培训,提高医疗卫生人员手足口病识别、诊断、检测和治疗水平;各疾控机构积极开展内部人员培训,提高疫情规范化处置能力和水平,并对辖区相关单位开展宣传培训;区教体局要开展各中小学校、托幼机构教职员工、在校学生以及校医的全员培训,提高校园的卫生意识,增强防病能力。通过多层面、多渠道的技术培训,达到宣传培训无缝隙、全覆盖,提高全民卫生防病意识和防控水平。

六、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普及手足口病防治知识

健康教育是手足口病防控的基础,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各种媒体,加大手足口病的防治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让群众明白手足口病可知、可防、可治、可控,引导广大群众提高防病意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增强群众自我保健和防病意识,发病后第一时间到定点医院进行及时诊治,以防延误病情,耽误治疗。

广电中心要定期制作和播放手足口病防控知识专题节目,做好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宣传报道;卫生部门要以明白纸、报刊、网络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城乡居民防治知识知晓率要达到90%以上;各中小学校、托幼机构要将手足口病防控知识作为当前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有针对性地做好手足口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各社区要以宣传栏、黑板报、横幅、讲座、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向居民广泛宣传手足口病防控知识,做到宣传工作全覆盖,无缝隙。

七、切实落实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的防控措施

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是人群高度密集场所,儿童对手足口病普遍易感,一旦有疫情发生,在短时间内可造成流行或暴发。区教体局、各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要设立责任人、监督员、检查员,建立工作机制,分工到人、职责明确,全面落实晨检制度、缺课追踪制度等措施,提高学生健康监测和室内卫生消毒的能力。凡发现辖区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手足口病病例,教育部门要积极配合各级疾病控制机构立即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患儿隔离、救治以及疫点的消毒,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主动病例搜索,根据情况对密切接触的儿童进行隔离和医学观察,并根据各级疾控机构的业务指导,督促落实有聚集性病例发生趋势的托幼机构和学校按规定采取临时停课措施,主动切断传播途径,保护幼儿和中小学生的健康,防止疫情蔓延。卫生部门要及时向社区通报停课和儿童发病重大信息,教育部门也要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及时向社会、社区通报信息,共同做好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

八、积极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活动

各街道及相关部门要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切实搞好社区(居民区)、公共场所、中小学校、托幼机构和家庭的卫生,要加强对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的处置,重点清理暴露垃圾和污水坑塘,严格实行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要切实保护饮用水水源,加强供水水质安全监管。要大力推广卫生厕所,推进农村改厕建设,加强人畜粪便无害化处理。要按照“环境治理为主、化学消杀为辅”的原则,积极开展除“四害”活动,降低“四害”密度,减少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