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职课程体系建设

中职课程体系建设

中职课程体系建设

中职课程体系建设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职;递进式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0

一、引言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8]8号)指出:推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从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导向,调整课程结构。积极推进多种模式的课程改革,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推进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服务终身发展为目标,贴近岗位实际工作过程,对接职业标准,构建体现现代产业发展要求,有利于基本职业素养形成和核心职业技能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这表明,职业教育的基本目标既是职业性的,也是教育性的,中职教育必须有自己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使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能就业,而且就业后还应该具有发展潜力。

二、现行课程体系及存在的问题

以商科市场营销专业(零售店长方向)为例,现今各中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大都分为三大模块,分别是文化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技能课程模块。本文认为,现有的中职教育课程基本上不是常规经验定向的,也不纯粹是学科知识的复制。但在整体上依然因袭了传统的学科课程的结构模式,习惯上采取开设多门分科课程的方式来传授知识,不以岗位和职业能力发展的需要来设计。通常情况下,中职院校的每个专业中都开设有3到5门的核心专业课,就市场营销专业而言,一般会开设“市场营销”、“推销知识与技巧”、“消费心理学”等核心专业课,伴随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进程,许多新的知识内容进入了职业学校的课程。比如“网络营销”、“企业管理”等课程,但是,由于职业教育强调实践的特殊性,所引入的知识内容从学科体系的结构来看,却是离散的和有局限性的。另外,技能课程设置并没有明显增强学生的实操能力,没有突出“必需、够用”的原则,没有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职业教育特点。

三、“岗位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

递进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多数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习惯,根据就业岗位能力的逐渐递进来设置课程和训练内容,将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实施按职业岗位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基础到能力的秩序进行展开,让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变得更容易的一种教学方法。各专业应用此教学方法进行的教学改革有:递进式尝试法教学、岗位化与终身化能力递进教学、分阶段递进式教学、递进式项目教学等。

“岗位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是在吸收各种递进式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以专业所对应的典型职业晋升顺序,由低一级岗位上升到高一级岗位递进的体验认知来构建知识的课程体系,以商科市场营销专业(零售店长方向)为例,学生入校三年,课程设置对应的岗位分别是:第一学期:学做收银员,通过职业资格认证;第二学期:学做营业员,通过职业资格考证;第三学期:营销员,通过国家职业资格考证;第四学期:零售店长;第五、第六学期:顶岗实习,创业。每一个岗位的能力,表现在每个教学阶段,都是按职业晋升的要求层层递进,并有效衔接与融合,前一个岗位的能力和技能,是为后一个岗位的能力和技能做准备,在这种模式下培养的学生,在三年的时间里,能够掌握比较完整的知识、技能适应行业和岗位的需求。

四、“岗位递进式”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

1.“岗位递进式”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课程体系由通用类知识和专业类知识两部分构成,通用类知识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以“必需、够用”和服务专业为根本原则。注重基础知识与学生专业能力接轨的问题。课程设置必须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专业课程应以针对性、实用性为原则。具体来讲,课程体系构建原则为:(1)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即客观性,要求课程体系设计必须遵循学科的现状和其自身的发展规律。(2)层次性原则。在专业课程计划制订和实施过程中,一定要体现出知识传授的层次递进特征。(3)稳定性与灵活性兼具原则。一方面,课程体系必须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左右摇摆的体系只能导致体系的动荡。另一方面,一成不变的体系会使其失去活力,无法进化。(4)“做中学、做中教”原则。实施“做中学、做中教”项目教学改革突出教学过程的互动性、趣味性、真实性与针对性,把“教”与“学”有机地统一起来,达到“教学做合一”,使学生在“做”中生成职业能力,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2.“岗位递进式”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体系是育人活动的总体方案,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与依托。中国职教协会副会长姜大源在《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序化的教育学解读》中指出:学习过程中学生认知的心理顺序,与专业所对应的典型职业工作顺序,或是对实际的多个职业工作过程经过归纳抽象整合后的职业工作顺序,即行动顺序,都是串行的。这样,针对行动顺序的每一个工作过程环节来传授相关的课程内容,实现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整合,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职业能力只能在工作情境中通过实践获得,要获得职业能力,必须有一项一项完整的工作作为载体。因此,“岗位递进式”课程体系构成针对员工成长的模式设计如下图所示:

图1“岗位递进式”课程体系图

从上图我们可以发现,“岗位递进式”课程体系的主线是岗位的纵向发展,按每个岗位的能力分解设置岗位核心能力课程,每一个阶段,表现在时间序列上,是每一个学期,都完成纵向发展的一个步骤,从实用的角度,将所需要的技能进行分解为若干个能力模块,每个模块又分解为多个知识点,教学过程中,边学,边练,例如在收银员岗位技能的培训中,学生进行POS收银实操训练,加强学生的动手技能,真正融“教、学、做”为一体。另一方面,不仅岗位是递进的,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与开发上以工作过程作为主线,围绕零售店长成长逐渐递进的工作岗位进行设计,课程内容序化上,也是递进的,联合企业行业的深度参与,按照行动体系对知识内容序化编排课程内容,按照“岗位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课程体系的重构,形成具有职业成长特色的课程体系,将构建的课程体系置于与相应职业情境类似的学习情境之中,进行课程开发与企业岗位对接,根据职业成长的循序渐进的规律,完成最终意义的知识构建。

3.“岗位递进式”课程体系的实施

(1)加强师生思想转变,摒弃传统的讲授模式,在职业情境模式下实施工学交替教学,将教学与多媒体、真实的工作场景、实物等融为一体,以项目为引领,以任务为驱动进行技能的学习;

(2)改变传统的期中、期末考试制度,确立以技能考核为重点的多样化考试模式新的课程体系、新的教学内容、新的实施手段必将带来新的考试考核方法。建立合理的新的评价体系。坚持以技能考核为重点确定评价标准。在考试考核形式上,应结合国家职业技能认证进行,比如收银员、营业员、营销员、零售店长等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考核;除此以外,考核必须在一定的职业氛围内实施,也可以跟实际的职业岗位结合起来,到真正的岗位上考核,营造一种“上课如上岗”的氛围。

(3)建设校园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加大实践教学内容,使专业课中实践课达到70%以上,学生在三年的学习中工学交替,递进式的参加多次校内外实训活动。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根据实训条件学生基础的不同进行分岗轮换、混岗操作或者二者相结合的方式来组织教学,把职业技能鉴定纳入计划,强化训练。同时,进行教学改革,把部级、省级职业技能大赛内容有机地融入到课程中,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展开实训教学,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得到进一步提升;

(4)校企合作共建专业。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实训设备的配备,教学方式和考核,都必须企业全程参与,双方共同制定专业建设方案。此外,聘企业技术人员和社会的能工巧匠到学校任教,派教师去企业挂职,部分参与企业经营性活动。增强校企合作与交流,使教师跳出学科体系的框架,在课程体系的实施中更好的发挥作用;

(5)在企业的参与下,编写专业课程教材,特别是实训校本教材。传统学科教材比较抽象,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为适应我校教育发展,提高专业课程教学质量,必须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适合职业岗位培训的教学工具为手段,结合专业特点进行个性化、立体化的教材(纸质教材、多媒体教材、网络教材)编写。以纸质教材为教学主体,以多媒体教材、网络教材为辅助手段,通过校企合作把企业岗位、岗位群所需的综合职业能力转化为课程所涵盖的知识体系,形成纸质教材;

(6)保障课程体系实施的措施有:加大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建设经费投入,加大师资队伍培养经费的投入,用于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的培养;引企入校,企业参与教学,学校参与生产,将实训与生产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中职课程体系建设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计算机基础课程 体系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建设是培养学生结合专业、提高创新学习与信息化实际应用相结合的综合技能的重要环节,应侧重于使学生顺利地将所学知识向技能转化,强调和突出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学生职业素质以及信息化综合能力的培养。

一、明确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培养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本知识素质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为目标。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建设作为实施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必须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力培养规律和素质形成规律,科学地形成富有专业特色的教学计划,围绕培养职业核心能力来设置课程。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体现以就业为导向、能力培养为本位,要充分考虑人才需求的变化性。

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课程体系应该以应用类为主线,如计算机软硬件维护、网络维护技术、多媒体制作、三维动画、CAD等等。课程体系的制定,需要强化实践技能训练,增加认知实践、专业实践、科研实践等环节。目前的课程体系所涵括的课程多,课时相对分散,如何围绕培养市场紧缺人才的要求,按类别分配较多的课时和实训时间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课题,如果计算机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就会影响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构建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建设应从市场需求、质量观念着手,科学构建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断改进教学模式。

1.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应该体现方向性和层次性

随着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必须随着经济发展,对专业课程设置做出相应调整,为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提供有效的服务。同时,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企业对人才实用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需求都有不同的要求,因此,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建设必须研究社会需求,体现方向性和层次性,从而提高课程计划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动态性。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建设可以将主干课程分为方向必修课和方向选修课,其中方向必修课主要是反映各专业方向核心能力的课程,方向选修课是为了适应就业岗位要求的变化设置的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和人才市场需求情况来进行选修课程,多样性和灵活性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课程体系建设应充分考虑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所面临的新任务,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的特点,把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分为三个层次,即计算机文化教学、计算机技术教学、计算机应用教学,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独立的计算机教学课程体系。

2.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应该体现实践性和创新性

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专业实践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课程体系应该设置关于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多种形式的实践内容。在课程实验中要大幅度提高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设置,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培养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

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不仅要考虑专业发展的连续性,更应该考虑社会的需求与职业的需要,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置于中心位置上,要正确地选择教学内容,选取适当的知识点,比如,现阶段可以商榷在部分非计算机专业是否开设《汇编语言》、《数据结构》、《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等理论性强的课程的问题,是否开设诸如《办公自动化》《网页制作》《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以实践操作为主且为学生欢迎的技能课程。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既要考虑学生毕业后面向职业岗位的情况,更要考虑其未来持续发展的需要。

3.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应该体现学生能力培养的阶段性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应用能力要求分年级有所不同,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应该体现学生能力培养的阶段性。

(1)在学习的初级阶段所应达到的能力要求。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硬件结构,正确配置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掌握操作系统的使用;掌握文字和表格处理软件的使用;能够熟练使用互联网;掌握一种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编写一般简单的应用程序;对计算机进行一般简单的维护。

(2)在学习的中级阶段所应达到的能力要求。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操作方法;能够判断、检测和排除计算机的常见硬件和软件故障;掌握较新操作系统的使用;能进行软件安装、配置、调试和使用。

(3)在学习的高级阶段所应达到的能力要求。具有基本的程序设计能力;使用本专业的应用软件进行设计、制作和应用;掌握局域网组网技术,能进行网络的安装、调试、管理和维护。

课程体系建设目标主要是提高在校生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综合技能与创新再学习能力,使学生真正具备职业岗位所必须的能力和素质,使教学改革的目标真正实现。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建设没有定型的模式,只有在注重培养学生掌握适应计算机信息时代的学习方法、研究方法和求发展再学习的综合实践能力的前提下,不断进行教学内容的更新和优化,及时将计算机专业和计算机行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融入到课程内容中,才能达到培养与市场需求同步,才能促进课程体系建设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中职课程体系建设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护理专业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230-01

1.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目前主要采用传统的学科本位三段式课程教学模式,职业教育课程没有完全面向岗位需求。而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来看,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己成为国际职业教育的特色,职业课程设置完全面向岗位需要,作出职业分析后方才进行科学设置。德国采取了“双元制”,其课程与工作的匹配程度很高,英国通过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使课程内容与工作要求的结合达到了较高水平。我国推行的国家护士资格考试制度近年来虽见成效,但由于以理论考试为主,缺少实践技能的考评环节,难免会出现理论与临床工作脱节的现象。

2.目前国内中等职业卫生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2.1护理教学模式落后,课程设置不合理

当前,中职卫校护理专业采用“三段式”的教学模式,这种相对落后的教学模式导致了基础与临床的分割,理论与实际操作应用脱轨较严重[1]。在这种模式下产生了两种效应:一是理论课程趋于集中,基础知识过于抽象,加大了学生理论学习的难度,形成了学生难学、教师难教,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2];另一方面把学习过程分成了学校和临床两个断层,理论课和实践课间隔时间过长,导致学生在上实践课时无法学以致用,造成理论与实践的分离。

2.2教学体系不完整,缺乏实践教学

中等职业卫校一般都没有自己的附属医院或教学医院,因此专业实践课的教学见习无法开展,专业任课教师与临床医师缺少交流,教学内容与临床工作有脱节现象,教学内容滞后,跟不上临床更新的步伐[3],由于未经过临床见习,学生缺乏临床与病人初步接触的机会,进而影响临床实习效果。

2.3实训场地、仪器设备严重不足

中等职业卫校临床护理教学虽有相应的实验室,但实验场地面积不够,设备过于简陋且数量不足,环境上不能给学生真实工作情境,训练一般使用模拟人,缺乏医患沟通,实验室仅在上课时间开放,学生训练时间严重不足。

2.4师资队伍建设有待提高,指导教师经验缺乏

教学师资队伍包括学校的专业教师及实习医院的临床带教老师。虽然多数专业课教师都取得了相应的“资格证书”,但中职卫校师资力量少,教学任务重,去临床实践的名额有限,大多数专业课教师缺少临床护理工作经历,实践工作经验缺乏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4]。

当学生步入临床实习时,临床带教老师常因医院护理工作量大,常常忙于日常护理工作,忽略了理论讲解和操作示范[5]。此外,大多数医院目前都同时与好多家医科类大学院校签订实习生协议,中职卫校学生相对处于弱势地位,常常是看得多,实际操作少,失去了好多锻炼机会[6]。

3.建设符合中职卫生学校课程体系的对策

3.1构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护理专业是一门具有特殊执业要求的技术性很强的专业,课程设置应充分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构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与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临床课相配套的实验与示教与模拟实训,护理基本操作强化训练、比赛,与专业相结合的社会实践,临床见习和毕业实习等活动。

3.2 变“学科本位”为“岗位能力本位”,建立模块课程体系

“岗位能力本位”的课程理念,即首先把岗位工作过程解析对应到行动领域,再把行动领域转换成为相应的学习领域,最后按照认知规律的要求,形成一个个的课程模块。每个模块均有各自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标准,既可以是文化课与专业课的综合,也可以是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的综合,这就淡化了传统的学科分界,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3.3建立护理实验中心,加大开放力度

实践教学条件的改善是实践教学得以顺利实施的基本保证,因此应加大对实验室设备的投入,建立临床实训中心,配备专门的护理操作演示系统,建立模拟病房,培养一批标准化病人,学生在面对真人护理的同时,进一步培养了爱心、耐心、责任心,学会与病人沟通的技巧,提高了与不同病人接触的能力,为他们以后更快更好地融入临床提供了帮助。实验室实行高效的管理制度,本着“宁可用坏,不要放坏”的原则,全天候对学生开放,并派专人管理,配备值班教师现场指导,增加学生操作的机会。

3.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教师水平

由于现代护理学发展很快,护理知识不断更新,专业教师原来的专业知识远远不能满足现有教学的需要,这就需要专业教师在掌握丰富的护理学基础理论的同时,不断拓宽自身的专业知识层次结构,把握当今护理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先进技术。

4.结语

中职卫生学校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最终目标,课程体系的改革及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初步总结了当前中职卫校护理课程体系设置的情况,通过对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疏理和反思,有针对性的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以期从课程构建的角度来为提高护理教学质量,探索一条新路子。

参考文献:

[1]陈小英.新世纪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师资培训班会议纪要[J].护理杂志,2000,17 (6): 56.

[2]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

[3]罗隆生.浅议护理专业的实践性教学[J].社区医学杂志,2007,5 (4) : 53.

[4]王艳华,陆萍静.高等护理教育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护理教育,2008,14(1):106.

[5]邓卫红,宫叶琴,朱海晶.影响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原因及对策[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4,25(l):71.

[6].临床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医药卫生,2004,20(6):477.

中职课程体系建设范文第4篇

当前,国内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确实存在着许多“脱节”“断层”“重复”“偏向”等失调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方案“脱节”――衔接目标不统一

许多中职学校误认为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熟练的操作工,没有与高职阶段及更高层次的培养目标进行有效衔接。不少中高职学校的专业培养方案没有经过中高职学校和企业三方的充分调研、分析、论证,没有与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相契合,更没有与企业需求真正匹配。

2.课程体系“断层化”――衔接主体不渗透

一是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断层”。许多学校在进行课程体系建设时会考虑如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很少考虑如何提高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基础核心能力、拓展核心能力、延伸核心能力)。而职业核心能力已经成为学生当前就业、再就业和职场升迁中所必备的能力,它也必将成为中高职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是文化基础课被“忽视”。由于中职学校大多偏重专业技能训练,往往忽视了学生基础文化教学和基本素养的提高,导致中职生的文化课基础较差。

三是专业核心课程“缺失”。普通的三年制中职教学,部分学生毕业后往往直接就业了(追求就业所必须的技能培养),部分学生升入高职学校(追求升学高考分数),这必然导致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存在较多的“缺失”。

四是专业拓展课程“跑偏”。中职学校因为追求升学率,必然忽视专业拓展,即使设置了专业拓展课程,也是根据现有专业教师的特长来设置的,而并没有根据“五年贯通”教学的一体化需要进行统筹安排。

五是专业技能课程“倒挂”。许多中职学校历经20多年的发展,在实训教学的设施设备上,具有一定的历史积淀。相反,一些高职学校在近几年才得以发展,实训设备设施反而缺乏先进性,出现了高职与中职专业技能课程的“倒挂”现象。

3.课程内容“重复化”――衔接基础不坚实

一是课程重复。如果中职学校、高职学校都独立进行课程体系建设,必然导致课程的重复设置,有些学校甚至出现课程大面积的重复。

二是教材重复。教材选用上不衔接。教材的宽度、广度、难度、贯通性等方面存在着严重混乱现象,有些课程的中职教材和高职教材内容的重复率接近50%,目前尚很难找到一套适合于中高职衔接的教材。

4.教学实施“偏向化”――衔接过程不严密

教学实施过程中常常未考虑衔接生源的区别,没有进行分层分类教学。在教学日常管理、学籍管理、考核评价等方面不够规范、科学。

中高职实践教学差异度不大。实践教学所使用教材的深度、广度和连贯性不够,难以有效衔接中高职课程体系。

5.校企合作“形式化”―― 衔接对象不完整

校企合作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关键,各个学校都非常重视校企合作工作。但在中高职一体化的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往往很难做到从中职学校、高职学校、企业合作三方的实际需求出发,并没有找到激励点、找准共同的合作基点和创新机制等,衔接过程中出现较多问题、存在诸多矛盾,导致企业缺乏积极性、主动性。校企合作往往“走过场”。

二、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必须做到“三协同”

“三协同”指的是中职学校、高职学校、合作企业必须三方协同,探究长效的校企协同人才培养合作机制。在校企深度合作的基础上,进行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建设,才能实现三方共赢。

要真正做到“三协同”,中高职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必须邀请合作企业全程参与,企业专家必须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制订、中职阶段和高职阶段一体化课程体系的确定、核心课程的确定(核心课程种类及相应的主要教学内容)、核心课程的一体化教材编写、核心课程的教学资源库建设、教学过程管理等,才能真正确定科学合理的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

特别是一体化核心课程的开发,必须做到校企三方有机融合、深度合作。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对专业的“典型工作岗位”进行分析,对相关岗位的职业核心能力进行梳理,对职业创新能力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相应的专业核心技能;确定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出适合于培养学生核心能力的真实项目,有利于中高职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的“无缝对接”。

“三协同”的关键在于中高职学校必须花大力气与企业建立切实可行的深度合作机制。要让合作企业自觉自愿与学校合作,其中必须要找准三方的焦点和热点。

三、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必须做好“五衔接”

“五衔接”――指的是中高职学校和主要合作企业在三方协同的基础上,进行“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开发、教学资源、过程管理”等五个主要方面的一体化衔接建设,才能实现中高职衔接的一体化。

1.培养方案衔接一体化设计

中职学校、高职学校、主要合作企业应该多方调研、多次论证专业培养方案的切实可行性,应该从三方所在区域(县、市、省)的经济发展导向、产业升级需求、毕业生供求关系等方面的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确定专业定位、培养目标等,明确中高职不同职业岗位、不同层次人才的知识、技能和素养等具体要求,精心设计“五年一贯制”“2+3”“3+2”等多样化的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

2.课程体系衔接一体化建设

中高职课程体系的一体化建设是中高职衔接教育的核心,中高职学校、合作企业三方应该高度重视。按照中高职一体化教学设计,力求分层递进,教学内容编排保证由简到繁的总体思路,努力凸显基础核心能力、拓展核心能力、延伸核心能力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构建中高职衔接一体化的职业核心能力递进式课程体系。

3.核心课程衔接一体化开发

目前国内中高职一体化教材尚是空白,特别是核心课程的一体化教材将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应该在三方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确定一体化教材的课程标准和教材目录,然后由经验丰富的任课教师担任主编,中职学校教师主要承担中职教学部分内容的编写,高职学校教师承担高职部分教学内容的编写,企业专家主要提供相应的生产实际案例或者直接参与教材编写。

课程内容力求选用当地企业的真实项目、案例、产品,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简单重复,要体现专业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新设备,更应突显职业教育的特色。

中高职学校各个专业必须共同开发3~5门一体化的专业核心课程。

4.教学资源衔接一体化整合

除了一体化课程的开发,中高职院校还应共同开发与课程配套的数字教学资源库、在线精品课堂、微课程等,积极探索在线学习等开放学习方式。在实训室条件方面应三方协同进行校外实训基地和校内实训室的一体化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应逐渐形成“教师互派、常态沟通、定期研讨”的共享机制。高职学校选派优秀专业教师到中职学校承担教学任务,先在选修课程上进行试点,然后进入核心课程的教学,中职学校也应该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高职院校进修或者跟班学习。

5.实施过程衔接一体化管理

教学实施过程将直接影响到中高职一体化教育的效果,必须建立良好的中职、高职、企业三方交流沟通平台,校企三方协同成立“中高职衔接指导委员会”“中高职衔接教学管理委员会”等机构,全面修订日常教学、考核评价、学籍管理等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并重抓制度的层层落实,确保教学过程规范,教学科学、高效。

中职课程体系建设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职与本科;“分段教学,七年一贯”;课程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5)05-0050-02

一、课程体系系统化理念的确立

自2013年起,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与南京晓庄学院合作试点中职与本科“3+4”分段培养自动化专业项目。学校整体考虑中职三年与本科四年的课程设置采用“分段教学,七年一贯”课程体系建设思想,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形成规律,以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中心,构建了包含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实训课程和选修课程的专业课程体系。中职阶段以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基础技能实践课程教学为主,以能力拓展为辅,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动手能力的培养。本科阶段以专业核心课程和技术开发实践为主,着重技术分析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工作场景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新实践性。

根据中职与本科两个阶段学生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构建课程体系,规划教学内容,制定相互衔接的课程标准,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顺序和实施路线。[1]既应避免中职与本科课程内容的重复,又要拓宽和加深课程内容,以保证实现课程内容的连续性、逻辑性和整合性。

二、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

中职教育强调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而本科教育强调课程的学科性,理论性、系统性更强。在教学过程中,要原有的教学模式,采用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整体设计课程结构并统筹安排、分段实施,总体分为中职核心课程和本科核心课程两部分。核心课程采用基本素质模块、专业基本能力模块、专业岗位能力模块、专业综合能力模块和职业能力拓展模块五个模块式的结构。

课程设置以知识的延续和能力的提升为主线,突出中职基础地位,强调本科的拓展与深化作用,强化自动化专业高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在逻辑关系,实现分段培养目标的有机统一。如中职《电工技术基础》与本科《电路分析》、中职《电机与控制》与本科《电机与拖动基础》、中职《可编程控制器技术(一)》与本科《可编程控制器技术(二)》等课程的互通,实现了中职和本科学生在知识和能力要求上的提升。

三、高标准严要求的文化基础课程

中职教育如果着重强调职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技能的训练,忽视文化基础知识学习,就会影响学生本科阶段的快速成长。相应的基础课程掌握不够对自动化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就会产生一定障碍,限制学生专业实践知识、技能的理解,导致学生缺乏较为完善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自学能力,影响学生职业创新能力和终身发展。

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旨在培养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中职阶段加强学生语文、数学、英语、物理、计算机基础等文化基础课程的学习,制定不低于高中要求的文化基础课程标准,教考分离,由市教育局统一考核,可确保教学质量。并规定相应中职学生要通过江苏省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三级B类考试和计算机一级考试。文化基础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具备在大学继续学习的基础能力和条件,为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统一的多元化过程性评价方式

考核评价方式是实现“分段教学,七年一贯”目标的关键。现代职教体系构建推行统一的多元化过程性评价方式。每学期或每年的分段考核,除了统一考试的成绩外,还应包含学生的平时表现,以达标的方式来实现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专业课程的学习,要将传统的评价方式改为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方式,综合能力的考核采用任务考核方式,教师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准确性和熟练程度评分。技能考核,要体现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充分考虑学生的创新性,鼓励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五、七年一贯递进化的职业素养培育

职业素养的培育是综合素质教育的一个关键方面。在培养体系中,应根据青少年成长和认知规律,设置从中职到本科两个阶段的职业素养系列课程。中职校在新生入学教育中,需加强专业教育,引导学生热爱今后所学专业,积极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职业生涯目标,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分阶段、有步骤地实施,以提高学习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中职校通过大量的技能实训,应在学生品格形成的关键期按照有关规程严格要求,认真做好每一个细小环节的实践学习,使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良好的能严格按技术规程办事的职业素养和团队精神。

在应用型人才就业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创造力的培养居于核心地位。创造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具备对核心知识的透彻把握和迁移能力,并不断灵活运用。本科四年中,课程教育教学中应强化创造力的培养。任务驱动模式有助于培养人的问题意识、综合解决问题能力。同时,本科院校要设置“社会化”、“综合化”的职业教育课程,让学生到实习实训基地亲手操作设备,亲身体验产品制作过程、进行项目试验和科技研发等,培养学生的职业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为以后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中职与本科“分段教学,七年一贯”课程体系建设模式有助于解决职业教育生源质量低、本科人才培养技能缺失等问题,实现中职本科衔接培养的平稳过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周登莲,董兴.对现代职教体系建构刍议[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5).

Reflection on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from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University Education

CHEN Zhang-yu & QIN Hui-ping

(Jiangsu Province Nanjing Engineering College, Nanjing 211135, Jiangsu Provi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