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购买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购买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购买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购买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加强 医院 固定资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2-185-02

一、固定资产分类及管理原则

按照新的医院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是指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专业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根据医院固定资产的所属关系,结合经济作用和使用情况,一般将其分为房屋及建筑物、专业设备、一般设备、其他固定资产四类。图书参照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加强实物管理,不计提折旧。这种分类方法,有利于分析各类固定资产在全部固定资产中所占的比重,促使医院合理配置固定资产,有利于考核分析固定资产在医院科室的分布情况,考核分析固定资产在各科室的利用情况,以便更好地开展成本核算工作。

科学有效地搞好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确保其安全完整,充分发挥其效益,在医院管理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医院应提高思想认识,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严格遵循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核算、责任到人的管理原则,真正将固定资产保值增值的任务落实到人,使“强化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提升医院经济效益,促进医院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二、当前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规定标准太低。1998年执行的医院会计制度规定单位价值500元以上为固定资产规定标准,这一标准人为地增加了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量,使应记入收益性的支出,不能合理有效地记入当期的收益,造成虚增固定资产和医院收支节余的增加。

2.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相关人员责任不明、管理职责不到位。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混乱,缺乏一个统一的管理部门,绝大部分医院实行多头管理,财务科管总账、管金额;总务科管房屋、办公家具等;器械科管医疗设备。各管理部门没有明细账或明细账不健全,没有专人负责管理此项工作,也没有建立固定资产卡片,只是派人兼管,各个领用科室无责任人管理资产,没有收发、维修、报废记录。固定资产也不定期清查,造成了账卡、账账、账实不符。

3.固定资产存在重购轻管、医疗设备重复购置的现象。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许多医院为了加强自身的竞争力,扩大发展规模,只重视其先进性,对其实用性、重复性关注不够,有些单位对重大项目的投资缺乏可行性论证及效益分析,在缺乏市场调查和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盲目购置。结果导致购进的设备使用效率低下,甚至购买来以后闲置不用,造成资金的极大浪费,给医院带来了投资风险。购置后又忽视对其管理,加之医院固定资产品种多,数量大,分布广,不易清查,或清查时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对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和使用效率掌握不清,影响领导决策。

4.固定资产使用缺乏统一协调的调配使用机制,导致固定资产利用率低。医院各部门科室各自为政,只顾局部利益,追求“小而全”的固定资产配置模式;从自己使用方便出发,要求增加投资用以购置仪器设备,造成了固定资产重复购置,资产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导致固定资产使用价值隐性流失。

三、医院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1.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固定资产管理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有必要对现有的管理办法作出调整,以适应目前固定资产管理的需要。按照2012年1月1日即将执行的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引入《企业会计准则》,借鉴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修改了固定资产的认定标准,按照所对应固定资产的类别及项目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并对除图书外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在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内系统地分摊固定资产的成本。

2.成立固定资产管理领导小组。固定资产管理的关键是各管理部门明确管理职能,履行自己的职责。医院固定资产应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的管理原则,设立固定资产管理领导小组,加强责任管理,由院长或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管理部门负责人与使用科室共同组成,明确责任,制度到人。固定资产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拟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审定固定资产采购计划,组织和领导清产核资,审核大宗资产报废时向上级管理部门呈送的报批手续等。各职能科室负责固定资产的采购、领用、调剂、维修、报废、清理的核算与管理。作为资产使用单位,专设资产管理员,对资产使用情况及设备定期保养维修,及时办理转移、核销手续。负责提交本科室申请购买的大型医疗设备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设备的效益情况。

3.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1)由于医院固定资产种类多、分布广、价值差别大、使用部门散。因此从医院实际出发,建立财会部门、财产管理部门(器械科、后勤部、信息科),使用科室“三账一卡”制度,做到财务部门有账、财产管理部门有账有卡,使用科室有卡有物,保证账、账卡、账实相符。健全固定资产保管制度,医院固定资产实行计划采购。购入后,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应认真做好验收入库工作,严格出入库制度,对各种固定资产要分门别类、专人保管,做到入账时有验收、领用时有登记,防止漏报、漏记现象发生。另外,应加强对供货商的约束管理,及时索取发票。

(2)严格固定资产清查核对制度,每年至少对医院固定资产进行一次全面清查,年度中间进行有计划的经常性盘点。清查小组自下而上以物对账以及自上而下以卡对物,有组织、全面地对各科室的各项固定资产进行认真清查,对清查中发现的账实不符现象要查找原因,明确责任,按照制度规定进行处理,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

(3)完善固定资产采购更新制度,严格按程序审批。具体流程如下:A.使用科室提出购买(更新)申请;B.固定资产鉴定部门(后勤、仪修室、信息科)从技术上进行论证,确定固定资产是否真正失去使用价值,填制鉴定意见确定是否报废;C.管理部门(后勤、器械科、信息科)提出管理意见,如固定资产报废必须确认交回旧的固定资产后,方可填制购买价格;D.监审部门对购买(更新)进行审核后,提出购置价格指导意见;E.分管领导及院长签署意见;F.财务部落实资金使用计划。

固定资产更新要严格执行“以旧换新”的手续,即必须将旧的固定资产交回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在清点表中销账处理,方可进行更新。在用固定资产如需转移使用部门,则由移交接管双方科室办理移交手续并在备查簿中签字认可,对由于人为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4.建立大型仪器采购论证制度。医院必须树立风险意识,根据医院的生产经营规模正确测定固定资产需要量,从医院的实际情况出发,避免盲目投资,重复投资。对于科室需购置的各类价值较高的设备,在购买前使用部门要组织人员对当地医疗市场进行调研,进行量本利测算,并写出可行性分析报告交器械科。由器械科提交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领导小组召开会议进行认真研究,并组织有关方面的医学与工程专家开会讨论,从应用和性能等全方位来论证购买大型设备的可行性、必要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杜绝盲目采购。

可行性:要看医院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技术人员是否配套,购买是否可行。

必要性:购买设备必要与否应考虑当地医疗卫生保健的要求,以及所购仪器与本院所担负的医疗、教学、科研和保证日常运转的密切程度。

科学性:购买的设备应具备经济价值,能为医院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论证设备购买后可能使用的时数、使用频率、售后服务和价值回收预测等。

实用性:购买的设备应具备经济效益高、回收成本快、社会评价好、群众易于接受等优点。

5.加强固定固定资产的效益追踪。购置设备强调固定资产效益,实行固定资产投资责任制,业务科室购买设备时,实行“谁使用、谁申请、谁负责”的制度。对购入的设备进行效益追踪,将科室考核与科室申请购买的大型设备的利用率及创造的效益挂钩,重视固定资产的投入产出比。使用科室每月作出设备效益表交器械科、财务部与审计部门进行效益分析、审核监督。

6.注重固定资产成本的摊销,强化增值意识。针对长期以来医院设备淘汰较快,有些甚至长期闲置,造成浪费等现象,在医院内部核算中,科室固定资产消耗以成本核算为依据,将固定资产(房屋、设备)按标准计算折旧率,分期计入科室成本,进一步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7.建立固定资产计算机网络管理。引入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来管理固定资产,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把各部门及职能管理部门的终端链接起来,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使医院管理者能够对全院的固定资产的分布、使用情况一目了然,从而为医院的管理、发展计划、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张晓彪.医院会计制度讲座.1998.12

2.杜良莉.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中国医药导报,2007.5

3.廖云峰.浅谈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6(4)

4.管淑娟.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6(4)

购买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范文第2篇

(二)严格权限和申请审批手续。

1.物品购买。本局所需购买的办公及其他用品,应向办公室申报,再由财务负责人呈报单位负责人签字同意后才能购买;购买的设备符合固定资产入帐范围,而该固定资产又是由各股室使用或保管的,必须在财务处签固定资产领用单才能保管;如使用的固定资产已损坏,则要及时到财务处说明原因,且报经单位负责人签字后作固定资产报废处理。购物发票须有具体经办人员两人以上签字并交财务核验物品,经办公室负责人或分管领导同意后,方能按有关规定报账。财务人员原则上不直接购买办公等其他用品。

2.资金开支。各项经费的开支报帐,要严格按有关财务制度办理,坚持一支笔审批制度。各种报销凭证一定要有经手人、财务负责人和审批人签字方能报帐。对各种报帐手续不齐全者,财务人员有权拒绝核销。一次性开支300元以下(含300元),由局办公室主任审批;500元以下(含500元),由分管此项业务工作的领导审批;500元以上的,经分管业务的局领导核实后报局长审批。重大开支及专项经费划拨,报局长或局长办公会议审批。

3.接待费用管理办法:凡因业务需要接待用餐的,一般应经局长同意,属特殊情况的经负责该项业务的领导同意,原则上由办公室负责安排,按接待标准和县委、县政府的有关规定执行,并由办公室主任或主要接待人员在饭店签单,一般会议有餐,由办公室主任按接待标准安排并签单。

4.因公借款的,由借款人填写《借款单》,按上述权限报批。单位经费不得向私人借贷。

5.旅差费报销一律由财务人员核验,交办公室负责人复核后报主管财务的领导审批。

(三)每项专项活动结束后15天内,具体实施活动的人员要会同财务将有关经费开支核算结清,有借款的,须同时归还,如逾期不还者,则从借款人工资中扣除,直到扣完借款。

购买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固定资产 信息化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特别随着财政部、教育部共同投资建设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和国家骨干性高职院校两项工程的完成,高等职业教育突飞猛进,教学基础设施和设备大量增加。2014年,国务院又下发了根据《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作为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部署,提出将继续加强高职院校基础能力建设。如何管理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固定资产并实现其高效性越来越成为当前紧迫的课题和任务。

1. 固定资产的定义

2014年1月1日实施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中对固定资产定义为:各学校持有的使用期限超过一年(不含一年)、并且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另单位资产价值虽然没有达到规定的标准,但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大批同类物资也作为固定资产进行管理。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职院校投资力度的加大,加之高职院校重实践教学的特点,其固定资产数量和价值迅速增加,种类也越来越广泛,如何管理和使用这些固定资产,实现其价值和效率的最大化越来越成为各学校的紧迫任务。

2. 高职院校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2.1权责不清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中都设有专门机构,用以管理本校固定资产,但大多数“专门机构”往往管而不全,仅对部分资产进行管理,其他资产归属另外部门,造成权责不清,推诿扯皮时有发生。例如,学院资产管理部门、后勤部门、图书馆、学校办公室等部门以部门职责为依据,分别管理不同的固定资产,财务处负责核算――这就产生了分管部门众多、无协同领导的弊端,由于缺乏统一的调配分工,一旦出了问题,必然会互相扯皮。权利不清,责任不明。

2.2 制度设计有漏洞,资产保护意识欠缺

一方面,虽然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都针对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建立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但是,仔细推敲就不难发现,这些制度设计时就存在漏洞,对设备的购置、处置过程特别重视,而忽略了购置后固定资产的使用和维护管理等,尤其是对其使用流程的监督与控制较为欠缺,这种制度本身的不完善,必然导致学校固定资产的管理缺乏必须的依据和约束。倘若执行力再欠缺,原本就不完善的制度亦未落到实处,对固定资产的盘点、管理等都处于“不清不楚”的不规范阶段,那么,必然经常出现财物不符、账目不清的问题。

另一方面,“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思想作祟,一些资产管理和使用人员认为此财产非自己的私有财产,从思想上忽视了对学校固定资产的保护,甚至形成某些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游离在学校管理部门的监管之外,造成资产的丢失、损坏,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2.3 固定资产利用率低

不可否认,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国家对于高教的投入不断加大,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高校也不断扩充自身的“硬件”实力。但正是由于这种“扩充”太过迅速,片面追求高、精、尖的仪器设备,多了一些“跟风”与“盲目”的因子,少了一些“理智”与“冷静”,致使缺乏对所购固定资产利用价值的可行性分析和使用效益的长远规划。如若在使用过程中,采购的“高、精、尖”资产与教学实际出现违和,往往就会闲置这些固定资产,久而久之,甚至出现让人哭笑不得的问题――高端设备因为利用率低下,被“放坏了”,实在是一种资源浪费。

还有一种情况,其实是“权责不清”的衍生问题,即,同校不同院系、部门购置的固定资产难以有效调剂使用,必然造成你买、我买、他也买的重复购置问题,也会导致资产利用率低下。

另外,由于学校的特殊假期――寒暑假,加起来长达三个月,这期间,教学活动大部分是停止的,就意味着一些固定资产在此期间闲置不用、无人维护,中不得不说,也是一种浪费。

2.4 账实不符,资产不清

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我国高职院校的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对资产的购置、处置核算过程中难免形成“时间差”,从而导致账实不符,资产不清现象出现。通过走访,出现这类现象主要分为一下几种情况:

2.4.1由于财务部门资金管理原因、拖延付款,而资产管理部门对固定资产已经验收并登记实物账与明细账,付款与收货的不同步造成会计账与固定资产实物账不相符。

2.4.2 已经投入使用但尚未办理移交手续的各类固定资产,高职院校的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管理部门按《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要求,以其暂估价进行登记入账,增加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实现资产的完整性要求;待资产的实际价值确定后,再由资产管理部门填写验收单或入库单调整固定资产原账面价值,财务部门也一并调账。但是,有时会发生工程已竣工,但一直未估价入账也未登记的情况,时间差造成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实物价值不符。

2.4.3 学校教职工在使用科研经费采购资产时,在资产管理部门办理固定资产转增手续时仅在财务部门办理资金支出手续、未办理资产转固手续;或办理转固手续时发现经费不足(或其他问题),于是将资产自留,资金自己负担,但却未到学校资产部门办理转出手续,导致资产的财务账面价值与资产管理部门的固定资产实物账不符。

2.5资产管理系统没有实现部门共享

虽然随着电脑的普及,很多高职院校都用计算机来进行固定资产的统计和管理,但是目前大多学校使用的资产管理软件重点对固定资产的进行录入和统计,而不重视对资产使用状态、使用效率的记录,且该软件和财务管理软件之间不兼容、不共享,排他性强,造成各部门独立运行、自成一体的弊端。

3.我国高职院校固定资产管理对策研究

3.1建立体系,完善管理模式

学校要建立健全全责明晰的管理体系,务必做到“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确定一名校(院)级领导全权负责资产管理,建立专门处室作为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将学校各类固定资产交付其统筹管理。管理的对象,不仅包括各类专用设备、通用设备,还应包括房产、车辆、家具、文物和陈列品等,克服现由后勤、资产管理部门、车队甚至校办等多部门多头管理的弊端。

3.2完善制度,建立管理依据

各院校应以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结合高职院校实际情况和自身特点制定具有较强指导性和操作性的国有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并根据国家制度的变更不断补充、及时调整,完善相应的制度。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设计,应包括采购的可行性分析和审批、采购过程管理、使用的过程管理、处置等各个环节,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重点对采购前的可行性分析论证、使用过程中的资产共享和良好维护等重点监督和规范,防止设备的浪费和闲置。

除了完善制度外,为了保证制度的实施,还应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宣传,对重点管理和使用人员进行不定期培训,提高管理意识,增强管理主动性。

3.3提高政府采购比率,防止腐败

根据我国政府采购的相关法律规定,行政事业单位使用财政性资金购买设备必须以政府采购的形式购买,这里的财政性资金包裹各类财政补款和与其相配套的单位自筹资金,而我国高职院校的设备采购资金中相当比例是学费等事业性收入资金,所以政府采购比例较低,这就为腐败提供了一定的机会。为了杜绝暗箱操作等违规事件的发生,节约有限采购资金,各高职院校应提高政府采购比例,增强采购的透明化。按照我国政府采购相关法律规定,其有严格的流程规范,并且大力支持节能产品、自主创新产品等,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也一定的促进作用。

3.4优化配置,提高资产利用率

无论资产管理部门还是资产的使用者,均须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对各类固定资产的重复购置或闲置是严重的资源浪费,应最大限度的提高各类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和效益,加强资产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把好设备采购的审批关,严格审查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报告,统览全局,对于确实对学校的发展或者教学活动有用的固定资产大力支持,可有可无或重复的设备坚决不批。加强统一管理,充分挖掘潜力,合理调配,做好固定资产的专人管理、使用共享,并建立使用效率考核制度,与学校的内部控制制度有效结合。

3.5推进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率

近年来,各高职院校非常重视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但从多所示范性院校的走访来看,多以教学系统、资金核算系统(校园卡)为建设重点,未将资产管理系统纳入信息化建设内容,而资产管理部门又独立建立了资产管理系统,对资产的数量、种类进行简单统计,没有实现资产采购、使用、处置信息化,降低了管理效率。各高职院校可借助现有或预建信息化平台,将资产管理纳入其中,实现通过联网系统随时查询现有设备情况,降低设备重复购买率,提高共享程度;实现采购预算的网上申报, 提高采购过程的透明化;实现资产管理部门、财务核算部门、资产使用部门的联网办公,提高办事效率;实现资产管理部门对资产的联网监管程度,提高资产维护效率。

总之,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固定资产管理还存在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需通过对体系、制度等进行不断的完善,提高管理的规范性,透明性,不断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参考文献:

[1]强明隆.浅谈当前高校资产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管理观察,2013(32):113-114

购买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范文第4篇

1、为加强制度建设,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规范采购行为,强化财政性支出管理,加强支出的准确性和可控性,制定本制度。

2、采购根据日常工作办公需要,在财政纪律监督下,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

3、采购范围。具体包括基本建设工程支出,购置设备、车辆、办公用文化用品等消耗性支出和会议支出,凡需列局财务的所有办公经费支出项目都属于本制度规定的采购范围(维修车辆、购买汽油按车辆管理制度实行,招待费用按招待管理制度实行)。

4、日常消耗性办公用品采购的方法和程序。(1)局领导和各股室根据业务工作需要,提出办公用品需求计划,报办公室汇总;(2)办公室将全局办公用品需求情况报局党组研究,确定全局办公用品采购计划;方案一:(3)办公室将党组确定的采购计划通知各股室自行采购;(4)采购费用凭有税发票到局财务审核,按财务规定报销;方案二:(3)由办公室和财务室按需求进度统一购买、保管;(4)局领导和各股室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登记领取,领取数一般不得超过规定数额;(5)费用结算,凭有税发票和采购用品详单即办即结。

5、大宗办公用品和固定资产采购办法。本制度所指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1年以上或单项价值超过XX元的国有资产。采购办法:(1)单项价值在XX元(不含)以内或采购总额在10000元(不含)以内的大宗办公用品,各股室因工作需要购置的,须先写出采购申报,注明用品名称、规格、型号、用途等具体要求,报业务分管领导签署意见,报局长同意后,到办公室登记, 由办公室和财务室负责统一采购结算。(2)单项价值在XX元以上和采购总额在10000元以上的重大采购项目由局党组集体研究确定,由相关股室和办公室、财务室按财政纪律规定办理采购手续,需政府采购的委托区采购中心统一办理,由局财务结算。

6、计算机及其配套设备、软件和其它办公电子设备的采购。该项设备采购由局党组以办公必需为原则研究确定采购目录(见附录),凡目录以外的电子设备及其配套设备一律不能采购。因工作需要增加或减少采购目录项目,需局党组研究决定,是否更新采购目录。

7、固定资产管理安全规定。固定资产的安全按照“谁使用、谁保管、谁丢失、谁负责”的原则实行。(1)计财股对经采购的办公用固定资产进行登记,并明确相应的责任人。固定资产因工作关系进行移交需将移交清单送一份给计财股备案,办理责任人变更登记。(2)责任人对所负责的固定资产必须正确使用,精心爱护,保证固定资产完整性。不准用办公用固定资产办私事。未经许可,不得将固定资产借给外单位或非本机关工作人员使用。固定资产出借,应由借用人写出局面借条,明确使用期限,由批准人签字同意,方能出借。借用人到期归还后,责任人应对所借资产的完整性进行检查。(3)因不正当操作使用,或因个人过失,或因故意损坏,对固定资产造成损坏,责任人或过失人应予赔偿损失,承担全部责任。故意损坏的还应责令写出书面检查,给予严厉批评。出借后的固定资产造成的损坏由借用人负责赔偿。(4)因保管不善造成固定资产丢失,责任人应予赔偿,承担全部责任。固定资产出借后造成丢失的,由借用人或批准人赔偿。(5)经妥善保管后,固定资产发生被盗的,责任人应当写出情况说明,由党组研究认定责任。

8、固定资产报废规定。出现下列情况,责任人可以申请报废:(1)固定资产已过设计寿命,确实不能再使用的。(2)固定资产出现故障后无法修复的。(3)因本设备技术水平落后,不能与相关配套设施配套,而造成事实上不能再使用的。(4)设备使用成本过高,超出该设备自身价值的。固定资产报废程序按财务有关规定办理,由办公室和财务室具体负责,统一处理。

附:计算机及其配套设备、软件和其它办公电子设备采购目录

一、计算机及配套设备类

1、整机(笔记本电脑);

2、计算机附属设备:⑴主机箱、⑵机箱电源、⑶主机板、⑷cpu(中央处理器)、⑸内存条、⑹硬盘、⑺显卡、⑻显示器、⑼网卡、⑽model、⑾网线、⑿键盘、⒀鼠标、⒁光驱(刻录机)、⒂软驱、⒃u盘、⒄数据线、⒅电源线、⒆电脑专用桌椅、⒇ups、 ;

3、计算机配套设备:⑴打印机、⑵扫描仪、⑶复印机、⑷速印机、⑸集传真、扫描、打字等多种功能的一体机⑹ ⑺ ⑻ ;

4、计算机软件:(1)办公必备常用软件:①操作系统、②文字图表处理软件(word、excel、wps等)、③杀毒软件、④常用压缩功能软件;(2)民政类业务专用软件(一般由上级民政部门统一制作安排);

购买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 固定资产 政府采购 固定资产核算

在事业单位资产中,固定资产占有较大的比例。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事业单位办公条件的重视和逐步改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规模逐渐扩大。但随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数量和种类的日益增多,固定资产的管理难度也在逐步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课题。这里我们重点研究固定资产采购、固定资产核算、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固定资产使用效率方面存在的管理问题,并提出一些具体的解决措施。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采购中存在的问题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采购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在以下几方面。

1.采购程序不符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对政府采购的定义为:“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具体的采购限额在采购法中并没有做统一的规定,但采购法第八条指出,政府采购限额标准属于中央预算的政府采购项目,由国务院确定并公布;属于地方预算的政府采购项目,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机构确定并公布。也就是说,不同地域乃至不同物品的限额并不相同,例如广东省对于通用家具的采购限额为50万元,而上海市对家具用具的限额为20万元。事业单位超过限额的固定资产采购需要履行政府采购手续。但一些单位由于对政府采购限额的规定不熟悉,或对新颁布的规定没有把握,采用了直接购买的方式。尤其是,在许多省市的集中采购目录和采购标准的文件中,对不少类型的物品是零限额,例如广东省的摄影摄像器材、江苏省的打印设备等。

政府采购方式分为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询价和国务院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认定的其他采购方式等。与直接采购相比,政府采购程序复杂、交接期长、采买效率低。因此,出于节省时间及工作量或者急需购买物资等目的,一些单位会将本来只需要采买一次的设备物资分开购买,以避开政府采购流程。从短期看,这种拆分行为或许能够一解燃眉之急,却增加了财政资金使用的随意性,破坏了财政资金的节约机制。

2.入账时原始凭证附件不齐全。许多单位在固定资产验收时没有严格按照《采购法》的规定办理入库手续,不注意保管相关单据和凭证。以公开招标方式为例,要求附有的原始凭证有:中标通知书、发票、合同、国库支付回单、开支申请单、验收入库手续等。而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单位都出现了记账凭证附件不全、缺东少西的情况。

3.资产验收手续不完备。《采购法》第四十一条规定:“验收是政府采购程序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要由采购人来组织进行,并且验收方人员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可见验收是政府采购程序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但它并没有引起一些单位的足够重视,找不到验收书的情况屡见不鲜。

政府采购验收手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组织好验收工作。?采购人要指定验收人员,全权负责验收签字工作。二是采购人在组织验收时,应当根据采购项目的具体情况及验收能力,开展验收工作。三是应明确验收方的权利与义务。?验收方对供应商要履约进行验收,最后要将验收情况在验收书上作如实说明并亲笔签字。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1.混淆固定资产的划分标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把固定资产分为六类:房屋及构筑物;通用设备;专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饰及动植物。六类固定资产中,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动植物等有时候被误当成普通物品,产生入账错误。

2.核算错误。最经常出现的核算错误:一是有的单位对租出的固定资产,将其从单位固定资产账户中注销,使得单位固定资产价值虚减,账实不符;二是根据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需要计提折旧,而有些单位违背会计准则,未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三是很多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清理和处置存在常见问题。如有的单位不通过技术部门鉴定,将尚可使用的固定资产作报废处理,以低价转让给关系户;有的单位将国有重要设备低价或捐赠,以较低价投资给关系单位,损害了国家利益,肥了个人腰包;有的单位隐瞒固定资产清理收入,不入账或计入小金库,为贪污提供便利等等;四是固定资产在建工程中的常见问题,如有些工程项目投资金额较大,面临的风险也大,实际工作中有些单位未经论证而匆匆上马,半拉子工程给单位和国家带来的损失都十分重大。另外,在建工程核算中的常见错误如,有的单位未按规定对在建工程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分类核算;有的单位工程竣工决算交付使用之后,未能及时结转,长期挂账;五是有些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基础工作不扎实,比如疏于固定资产的定期盘点与核对,致使固定资产台账、固定资产卡片、固定资产实物账账不符、账卡不符、账实不符等。

(三)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出租出借或对外投资固定资产时违背规定。如有些单位不进行可行性评估,就将固定资产对外出租、出借或者投资出去。按照规定,事业单位对外出租出借或对外投资固定资产,必须向主管部门提出审核申请,并报请财政局审批。有的单位在出租出售有土地时违背相关法律,涉及刑事诉讼。

2.处置固定资产发生的问题。有的单位擅自处置到期报废的固定资产,并未遵守规定进行必要的评估,或者对处置获得的收入随意坐支,私入小金库,违背“收支两条线”等规定。

3.多头管理现象严重。比如大多数高校对固定资产都采取归口管理、账实分离模式。财务部门负责固定资产价值核算,后勤部门负责管理房屋、建筑物和家具,图书杂志由图书馆负责管理,教学设备和实验器材是由设备部门负责管理。没有一个统一的部门全面协调管理单位所有固定资产的账面和实物,相关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各自为政,往往导致固定资产统计口径不统一、账实不符、账账不符。

(四)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使用效率问题

按照政府采购法规定,符合政府采购要求的固定资产,必须办理政府采购手续,采购所需资金通过财政直接支付。人们往往有这样的观念,没有使用自己单位的资金去买,政府给的钱多多益善,使得重复购置、资产闲置现象严重。如高校中有些学院的实验室用设备本来可以通用,如生科院、环境学院、地理学院的实验室用设备,但各学院为避免沟通麻烦使用不便,纷纷申请自行配置,导致不少学院重复配置相同或类似的设备,浪费现象非常普遍。有些高校向上级或财政申请的专项经费只有购置设备才可以获得审批核准,财政批下来的指标因为怕用不完年底收回,匆匆购买大量不需要的设备,也是导致重复购买、闲置浪费的原因。

二、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建议

(一)加强固定资产政府采购业务管理

上述有关固定资产政府采购业务存在的问题,原因可归纳为两方面:一是未按规定选择采购方式,化整为零或其他方式规避公开招标;二是未按规定办理资产验收手续,采购档案信息缺失,影响政府采购信息和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针对上述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有:

应加强对政府采购申请的内部审核管理,选择正确的政府采购方式。应在单位内部网站有关专栏及时宣传和转发最新的政府采购政策、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和限额标准、协议供应采购和批量集中采购等规定。按照政府采购制度的要求,修订、完善本单位招标采购管理规定。另外,单位的财务部门、招标部门应加强沟通和配合,对商务服务、会议服务、印刷服务和公务机票采购等业务,加强经费支出审核,采用合理合法的采购方式。

财务部门负责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的汇总、政府采购资金的支付、政府采购业务的核算等。在办理政府采购支付申请复核手续时应强化专业管理,要求相关部门提交完整齐全的验收证明,依据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采取正确的会计核算。

(二)正确核算固定资产业务

分析上述固定资产核算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原因有:一是缺乏有效的固定资产记录和清查盘点机制,存在帐外资产、账实不符,固定资产信息失真;二是固定资产处置没有严格执行规定的审核审批程序,造成固定资产处置行为不合法不合规,处置收入流失;三是财务人员在会计核算上违反了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定,发生固定资产业务上的核算错误。应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有:

1.财务人员要加强业务学习,及时掌握新准则新制度,正确核算固定资产业务。

2.加强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定期进行财产清查,确保账账相符、账证相符、账实相符。逐步实现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化,建立资产信息系统与财务管理系统、政府采购系统的对接,逐步提高资产管理效率。

(三)加强固定资产日常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一是固定资产的出租出借、对外投资、报废处置等,应严格遵守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制度。编制科学的固定资产采购预算,按照采购预算采购资产。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固定资产,必须遵守政府采购规定。将国有固定资产对外投Y、出租、出借或担保的,在可行性论证的基础上,履行必要的审批手续。对国有资产的有偿使用收入要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正确核算固定资产处置收入。

二是加强固定资产实物的管理,重视固定资产的定期盘点与清查工作,对财产清查中发现的盘盈盘亏、毁损报废的固定资产,应及时调整总账、明细账和卡片,使得账表相符、账账相符、账证相符、账实相符。

三是高校应设置独立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负责统筹管理单位所有国有资产业务,除账务核算仍由财务部门负责外,其余固定资产业务包括预算、采购、实物保管、使用、维修、出租出借处置等,全部由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统一领导和管理,打破目前这种由各个部门各自为政,管理分散,口径不一、多头统计的局面。

四是上级主管部门与财政部门应认真分析各下属事业单位的实际资金需求情况,调整专项资金内部结构,克服只有购置设备才给予资金支持、限制人员经费设备维修费的观念,从源头上解决当前这种重复采购不需用设备,固定资产闲置浪费严重,设备维修等切实急需的资金严重紧缺的局面。

(四)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性和管理水平。

上述固定资产采购、核算及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与相关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不够、会计人员财务知识更新缓慢,跟不上会计核算要求分不开。因此,应加强单位政府采购、资产管理、会计人员等相关人员业务知识的培训,提高其职业判断能力和专业识别能力,为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晓鹰.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财经界.2016.22.

[2]财政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通知》.财会.2012.22 [S].

[3]财务部关于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通知.财会.2012.2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