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算化会计核算基本流程

电算化会计核算基本流程

电算化会计核算基本流程

电算化会计核算基本流程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会计电算;全通用;中央数据;分组核算;自动转账

Abstract:Thebrand-newforminputmethod,unifiesthecertificatemoduleandthereportformmodule,realizesthecertificatedatahighspeedinput;Usingthecodingtechniqueandthereportformmodule,theproductioncostcalculationreportform,willrealizethecostaccountingatonefellswoopentiregeneral,thushassolvedanaccountingcomputerizationentiregeneralbiggestdifficultproblem;Foundedthegroupingcalculation,thusprovidesalwaysclassifiesisbroaderthan,themorecomprehensiveaccountingindicesandsooneightmajorpartcontents,constitutestheaccountingcomputerizationentiregeneraltheoryframe.

keyword:Accountanttheelectricitycalculated;Entiregeneral;Centraldata;Groupingcalculation;Automaticaccounttransfer

前言

“会计电算化全通用理论”就是立足于会计核算信息系统,研究会计电算化核算方法、标准化模块结构和主辅核算贯通等基本问题的一系列观念和方法体系。

很多学者认为各单位会计核算存在个性,不可能实现全通用的电算会计。无可否认,各会计主体的会计核算的确有很多个性,但这些个性往往是共性基础上的个性。如各会计主体设置和使用的会计科目有可能不一样,尤其是明细科目也许相差甚远,但它们都是会计数据分类核算的归属,其账户的基本结构仍然是左借右贷,可以用相应编码来表示各会计主体相差甚远的这些科目。又如企业会计与预算会计的会计报表差别很大,但它们都是从账簿中采集数据编制的,可以运行电算会计不同的编表指令来编制这些差别很大的会计报表,而编表指令用户是可以自定义的。因此,对于共性基础上的个性,全通用理论研究可以忽略不计。我们最感兴趣的是会计核算的高度共性,它是会计电算化全通用理论研究的基本出发点。

会计核算的高度共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共同的会计理论基础。自15世纪复式簿记诞生以来,会计核算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严密的基本理论体系。会计电算化虽然使得核算手段发生了重大变化,但会计基本理论仍然适用。(2)规范的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有一整套规范化的专门方法,如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形成一个较完整的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任何单位的会计核算都要相互配合地运用这些专门方法。(3)整齐的会计数据流程。会计核算数据的总体流程具有高度共性,那就是“凭证数据一账簿数据一报表数据”。会计电算化中,账簿数据不是编制报表的依据,而主要为分类管理提供数据,并非可有可无。因而只要是会计核算,任何单位都要遵循这一共同的会计数据处理流程。(4)通用的会计核算制度。2000年12月财政部颁发了《企业会计制度》,这是一一个不分行业、不分部门、不分所有制的全通用企业会计制度。这为全通用理论研究提供了制度保障。(5)各模块的全通用。在实务工作中,账务处理和报表模块被公认可以实现全通用,而其他如工资、固定资产、销售等模块,普遍认为经过努力也可以逐步实现全通用,但成本模块则普遍认为不能全通用。实际上各单位成本核算存在高度共性,利用编码技术和报表模块可以实现成本核算通用化设计。

综上所述,全通用理论是可行的。会计核算信息系统的全通用可以为管理信息系统和审计电算化提供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数据平台,实现会计数据资源的高度共享,从而有利于会计电算化实务的发展。全通用理论框架主要由以下8个部分内容构成。

一、核算方法全通用

会计电算化核算方法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对会计数据进行采集、编辑、存储、加工和输出时所运用的一整套专门方法,其目的是为经营管理提供电子会计信息,实质就是会计核算软件的设计与开发方法。

会计软件设计者总是首先调查数据流,完成科目编码和数据表的设计;然后分析任务,划分模块;最后围绕数据表和科目编码,自上而下地逐一模块设计调试,完成初始化、系统维护、数据输入、数据编辑、数据加工、数据输出等方面的设计任务。因而会计电算化核算专门方法有9个,即科目编码、数据表设计、模块划分、初始化、系统维护、数据输入、数据编辑、数据加工和数据输出。这9个专门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不能相互取代,必须配合运用,共同构成全通用电算会计核算的方法体系。9个专门方法全通用,是会计电算化全通用的技术性保障。

二、主辅核算全通用

日常会计核算,我们通过科目编码进行,也称为编码内核算。但编码并非万能,有些更详细的核算内容,仅依靠科目编码是无能为力的。如工资一般按工资总额组成内容进行明细核算,很难同时按职工姓名进行明细核算。又如材料一般按类别或库别等口径进行明细核算,很难细化到成千上万的材料品种。这些工资到人、材料到品种等的核算内容,实际上是更为详细的明细核算,即使强行编码到如此详细的程度,如国内某些会计软件可进行九级编码,记账凭证的编制也无法适应。因此,编码并不是越详细越好,也不是编码级别越多越好。编码内核算不能满足管理和核算需要时,就必须用编码外核算进行补充。哪些内容纳入编码内核算,哪些内容列入编码外补充,并没有现成的统一标准,完全要根据本单位核算与管理的特点和要求来决定。实行主辅核算相结合,既能适应日常会计核算需要,又能满足管理者对各种管理信息的需求。

编码内、外核算存在大量数据交流,比如各种口径的工资汇总表、发出材料汇总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等辅助核算内容,都会产生大量表格数据,将其打印出来,就是原始凭证,需要据此编制记账凭证来输入机内。这些凭证数据的手工输入将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且容易出错。全通用电算会计应寻求一种更快、更有效率的自动输入方法,即表格输入法,来实现编码内、外核算的贯通。

三、主控模块全通用

电算化会计核算基本流程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会计电算;全通用;中央数据;分组核算;自动转账

Abstract:Thebrand-newforminputmethod,unifiesthecertificatemoduleandthereportformmodule,realizesthecertificatedatahighspeedinput;Usingthecodingtechniqueandthereportformmodule,theproductioncostcalculationreportform,willrealizethecostaccountingatonefellswoopentiregeneral,thushassolvedanaccountingcomputerizationentiregeneralbiggestdifficultproblem;Foundedthegroupingcalculation,thusprovidesalwaysclassifiesisbroaderthan,themorecomprehensiveaccountingindicesandsooneightmajorpartcontents,constitutestheaccountingcomputerizationentiregeneraltheoryframe.

keyword:Accountanttheelectricitycalculated;Entiregeneral;Centraldata;Groupingcalculation;Automaticaccounttransfer

前言

“会计电算化全通用理论”就是立足于会计核算信息系统,研究会计电算化核算方法、标准化模块结构和主辅核算贯通等基本问题的一系列观念和方法体系。

很多学者认为各单位会计核算存在个性,不可能实现全通用的电算会计。无可否认,各会计主体的会计核算的确有很多个性,但这些个性往往是共性基础上的个性。如各会计主体设置和使用的会计科目有可能不一样,尤其是明细科目也许相差甚远,但它们都是会计数据分类核算的归属,其账户的基本结构仍然是左借右贷,可以用相应编码来表示各会计主体相差甚远的这些科目。又如企业会计与预算会计的会计报表差别很大,但它们都是从账簿中采集数据编制的,可以运行电算会计不同的编表指令来编制这些差别很大的会计报表,而编表指令用户是可以自定义的。因此,对于共性基础上的个性,全通用理论研究可以忽略不计。我们最感兴趣的是会计核算的高度共性,它是会计电算化全通用理论研究的基本出发点。

会计核算的高度共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共同的会计理论基础。自15世纪复式簿记诞生以来,会计核算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严密的基本理论体系。会计电算化虽然使得核算手段发生了重大变化,但会计基本理论仍然适用。(2)规范的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有一整套规范化的专门方法,如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形成一个较完整的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任何单位的会计核算都要相互配合地运用这些专门方法。(3)整齐的会计数据流程。会计核算数据的总体流程具有高度共性,那就是“凭证数据一账簿数据一报表数据”。会计电算化中,账簿数据不是编制报表的依据,而主要为分类管理提供数据,并非可有可无。因而只要是会计核算,任何单位都要遵循这一共同的会计数据处理流程。(4)通用的会计核算制度。2000年12月财政部颁发了《企业会计制度》,这是一一个不分行业、不分部门、不分所有制的全通用企业会计制度。这为全通用理论研究提供了制度保障。(5)各模块的全通用。在实务工作中,账务处理和报表模块被公认可以实现全通用,而其他如工资、固定资产、销售等模块,普遍认为经过努力也可以逐步实现全通用,但成本模块则普遍认为不能全通用。实际上各单位成本核算存在高度共性,利用编码技术和报表模块可以实现成本核算通用化设计。

综上所述,全通用理论是可行的。会计核算信息系统的全通用可以为管理信息系统和审计电算化提供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数据平台,实现会计数据资源的高度共享,从而有利于会计电算化实务的发展。全通用理论框架主要由以下8个部分内容构成。

一、核算方法全通用

会计电算化核算方法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对会计数据进行采集、编辑、存储、加工和输出时所运用的一整套专门方法,其目的是为经营管理提供电子会计信息,实质就是会计核算软件的设计与开发方法。

会计软件设计者总是首先调查数据流,完成科目编码和数据表的设计;然后分析任务,划分模块;最后围绕数据表和科目编码,自上而下地逐一模块设计调试,完成初始化、系统维护、数据输入、数据编辑、数据加工、数据输出等方面的设计任务。因而会计电算化核算专门方法有9个,即科目编码、数据表设计、模块划分、初始化、系统维护、数据输入、数据编辑、数据加工和数据输出。这9个专门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不能相互取代,必须配合运用,共同构成全通用电算会计核算的方法体系。9个专门方法全通用,是会计电算化全通用的技术性保障。

二、主辅核算全通用

日常会计核算,我们通过科目编码进行,也称为编码内核算。但编码并非万能,有些更详细的核算内容,仅依靠科目编码是无能为力的。如工资一般按工资总额组成内容进行明细核算,很难同时按职工姓名进行明细核算。又如材料一般按类别或库别等口径进行明细核算,很难细化到成千上万的材料品种。这些工资到人、材料到品种等的核算内容,实际上是更为详细的明细核算,即使强行编码到如此详细的程度,如国内某些会计软件可进行九级编码,记账凭证的编制也无法适应。因此,编码并不是越详细越好,也不是编码级别越多越好。编码内核算不能满足管理和核算需要时,就必须用编码外核算进行补充。哪些内容纳入编码内核算,哪些内容列入编码外补充,并没有现成的统一标准,完全要根据本单位核算与管理的特点和要求来决定。实行主辅核算相结合,既能适应日常会计核算需要,又能满足管理者对各种管理信息的需求。

编码内、外核算存在大量数据交流,比如各种口径的工资汇总表、发出材料汇总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等辅助核算内容,都会产生大量表格数据,将其打印出来,就是原始凭证,需要据此编制记账凭证来输入机内。这些凭证数据的手工输入将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且容易出错。全通用电算会计应寻求一种更快、更有效率的自动输入方法,即表格输入法,来实现编码内、外核算的贯通。

三、主控模块全通用

电算化会计核算基本流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会计电算;全通用;中央数据;分组核算;自动转账

Abstract:Thebrand-newforminputmethod,unifiesthecertificatemoduleandthereportformmodule,realizesthecertificatedatahighspeedinput;Usingthecodingtechniqueandthereportformmodule,theproductioncostcalculationreportform,willrealizethecostaccountingatonefellswoopentiregeneral,thushassolvedanaccountingcomputerizationentiregeneralbiggestdifficultproblem;Foundedthegroupingcalculation,thusprovidesalwaysclassifiesisbroaderthan,themorecomprehensiveaccountingindicesandsooneightmajorpartcontents,constitutestheaccountingcomputerizationentiregeneraltheoryframe.

keyword:Accountanttheelectricitycalculated;Entiregeneral;Centraldata;Groupingcalculation;Automaticaccounttransfer

前言

“会计电算化全通用理论”就是立足于会计核算信息系统,研究会计电算化核算方法、标准化模块结构和主辅核算贯通等基本问题的一系列观念和方法体系。

很多学者认为各单位会计核算存在个性,不可能实现全通用的电算会计。无可否认,各会计主体的会计核算的确有很多个性,但这些个性往往是共性基础上的个性。如各会计主体设置和使用的会计科目有可能不一样,尤其是明细科目也许相差甚远,但它们都是会计数据分类核算的归属,其账户的基本结构仍然是左借右贷,可以用相应编码来表示各会计主体相差甚远的这些科目。又如企业会计与预算会计的会计报表差别很大,但它们都是从账簿中采集数据编制的,可以运行电算会计不同的编表指令来编制这些差别很大的会计报表,而编表指令用户是可以自定义的。因此,对于共性基础上的个性,全通用理论研究可以忽略不计。我们最感兴趣的是会计核算的高度共性,它是会计电算化全通用理论研究的基本出发点。

会计核算的高度共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共同的会计理论基础。自15世纪复式簿记诞生以来,会计核算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严密的基本理论体系。会计电算化虽然使得核算手段发生了重大变化,但会计基本理论仍然适用。(2)规范的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有一整套规范化的专门方法,如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形成一个较完整的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任何单位的会计核算都要相互配合地运用这些专门方法。(3)整齐的会计数据流程。会计核算数据的总体流程具有高度共性,那就是“凭证数据一账簿数据一报表数据”。会计电算化中,账簿数据不是编制报表的依据,而主要为分类管理提供数据,并非可有可无。因而只要是会计核算,任何单位都要遵循这一共同的会计数据处理流程。(4)通用的会计核算制度。2000年12月财政部颁发了《企业会计制度》,这是一一个不分行业、不分部门、不分所有制的全通用企业会计制度。这为全通用理论研究提供了制度保障。(5)各模块的全通用。在实务工作中,账务处理和报表模块被公认可以实现全通用,而其他如工资、固定资产、销售等模块,普遍认为经过努力也可以逐步实现全通用,但成本模块则普遍认为不能全通用。实际上各单位成本核算存在高度共性,利用编码技术和报表模块可以实现成本核算通用化设计。

综上所述,全通用理论是可行的。会计核算信息系统的全通用可以为管理信息系统和审计电算化提供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数据平台,实现会计数据资源的高度共享,从而有利于会计电算化实务的发展。全通用理论框架主要由以下8个部分内容构成。一、核算方法全通用

会计电算化核算方法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对会计数据进行采集、编辑、存储、加工和输出时所运用的一整套专门方法,其目的是为经营管理提供电子会计信息,实质就是会计核算软件的设计与开发方法。

会计软件设计者总是首先调查数据流,完成科目编码和数据表的设计;然后分析任务,划分模块;最后围绕数据表和科目编码,自上而下地逐一模块设计调试,完成初始化、系统维护、数据输入、数据编辑、数据加工、数据输出等方面的设计任务。因而会计电算化核算专门方法有9个,即科目编码、数据表设计、模块划分、初始化、系统维护、数据输入、数据编辑、数据加工和数据输出。这9个专门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不能相互取代,必须配合运用,共同构成全通用电算会计核算的方法体系。9个专门方法全通用,是会计电算化全通用的技术性保障。

二、主辅核算全通用

日常会计核算,我们通过科目编码进行,也称为编码内核算。但编码并非万能,有些更详细的核算内容,仅依靠科目编码是无能为力的。如工资一般按工资总额组成内容进行明细核算,很难同时按职工姓名进行明细核算。又如材料一般按类别或库别等口径进行明细核算,很难细化到成千上万的材料品种。这些工资到人、材料到品种等的核算内容,实际上是更为详细的明细核算,即使强行编码到如此详细的程度,如国内某些会计软件可进行九级编码,记账凭证的编制也无法适应。因此,编码并不是越详细越好,也不是编码级别越多越好。编码内核算不能满足管理和核算需要时,就必须用编码外核算进行补充。哪些内容纳入编码内核算,哪些内容列入编码外补充,并没有现成的统一标准,完全要根据本单位核算与管理的特点和要求来决定。实行主辅核算相结合,既能适应日常会计核算需要,又能满足管理者对各种管理信息的需求。

编码内、外核算存在大量数据交流,比如各种口径的工资汇总表、发出材料汇总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等辅助核算内容,都会产生大量表格数据,将其打印出来,就是原始凭证,需要据此编制记账凭证来输入机内。这些凭证数据的手工输入将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且容易出错。全通用电算会计应寻求一种更快、更有效率的自动输入方法,即表格输入法,来实现编码内、外核算的贯通。

三、主控模块全通用

电算化会计核算基本流程范文第4篇

一、目前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南矿现有大车运输设备137台,按载重量划分四种车型,年消耗各型号轮胎700余条,从轮胎消耗情况看,有国产和进口。国产胎有:桂林、河南、天津、石桥。进口胎有:米其林、固特异、子午线。挖掘机23台,坑下电缆总长度53000米,分国产和进口电缆,年消耗电缆量11000米左右。挖掘机消耗绷绳和提升大绳年264吨。

现有核算采用金额式核算,实行以领待耗,要想从量化上了解某一型号轮胎、钢丝绳具体实物量单耗从财务账面上是看不出来的,只能了解总体实物量单耗,是通过某一材料消耗实物总量和总产量比,分辨不了某一型号轮胎、绷绳、提升大绳是在什么样一个作业量水平上更换一次,坑下电缆铺设多长时间需要更换一次等,从现代企业管理的角度出发不难发现,现有的核算办法给成本量化管理、成本预算造成不利影响,管理有漏洞,是成本核算与管理的缺陷,如果核算不创新,仍延续现有核算办法,是无法满足标准成本建立和标准化管理的需要,因此,结合南矿生产经营实际,制定适合南矿核算的管理模式,拟采取如下办法,来解决好上述问题。

二、解决办法

(一)大车轮胎核算办法

1.建账方法。按单车建立辅助账,以单胎为核算单元(左前、右前、左内、左外、右内、右外),连续记载,按轮胎更换时点登记,报废为止。

2.辅助账核算内容。即:更换时间、轮胎型号、立方米公里量、报废时间、倒胎更换时间、轮胎位置、累计作业量、累计数量、轮胎编号。

3.设置三套辅助账。即:①轮胎在用资源账、②轮胎备用库存账、③轮胎报废账。轮胎报废账作为建立标准成本的基础资料。

4.建立四个流程。即:①轮胎更新流程、②轮胎倒胎流程、③轮胎报废流程、④轮胎备用流程。由单元长发起流程,各部机电副主任通过OA进行审核批准确认后,继续下一个流程到机电办轮胎管理职员,通过审查确认后,最后一个流程到各部成本员,作为登记辅助账的依据。

流程:单元长机电副主任轮胎管理职员成本员成本会计。

5.登记方法:流程①登记备用库存减少,在用资源增加。流程②登记在用资源辅助账减少,备用库存账增加。流程③登记在用库存账减少,报废辅助账增加。流程④在用资源辅助账减少,备用库存账增加。从设备物资公司领回轮胎,登记备用库存账增加。

6.从设备物资公司领回的轮胎按不同型号单独建立辅助账,以物资出库单作为记账依据。

7.倒胎从甲车倒入乙车,作业量跟踪带入乙车。

8.针对个体轮胎每年结一次作业量。

9.轮胎备用账按轮胎型号设置,数量实行累加计算。

10.轮胎报废按轮胎型号单独设置辅助账。

11.备用周转胎季度盘点一次,实物与备用辅助账核对。

12.核对关系:备用库存辅助账数量=年初轮胎备用库存数量+本期领回数量―本期更新数量。

(二)坑下电缆核算办法

1.以坑下23台挖掘机、疏干排水用电缆分别作为一个核算单元,建立辅助账。

2.辅助账内容:电缆型号、投入时间、累计投入时间、领用数量、领用用途、数量、累计数量、入库时间、报废时间。

3.设置四套辅助账,即:电缆在用辅助账、电缆库存备用辅助账、电缆报废辅助账、疏干电缆辅助账。

4、建立三个流程,即:①电缆领用流程、②电缆报废流程、③电缆备用流程、④电缆修复流程。由采掘部电务技术员负责启动流程,通过OA发送给本部成本员和财务办成本会计,作为登记辅助账的依据。

流程:技术员机电副主任成本员成本会计。

5.登记方法:流程①登记电缆备用辅助账库存减少,电缆在用辅助工增加。流程②登记电缆在用辅助账减少,电缆报废辅助账增加。流程③登记电缆在用辅助账减少,电缆备用辅助账增加,流程④登记电缆在用辅助账减少,电缆备用辅助账增加。从设备物资公司领回电缆,登记电缆备用辅助账增加。

6.报废电缆批准出售核算,成本员、成本会计根据公司财务部收款凭据作为登记电缆报废辅助账减少依据。

7.修复电缆转入电缆备用辅助账,启动备用流程,领用时启动电缆领用流程,减少电缆备用辅助账修复电缆库存数量。

8.从设备物资公司领回的电缆,以物资出库单作为登记电缆备用辅助账增加依据。

9.核对关系:坑下电缆在用数量=年初坑下在用电缆数量+本期更新数量―本期报废数量。

电缆备用库存数量=年初备用数量+本期领回―本期更新数量+电缆修复数量。

(三)挖掘机绷绳、提升大绳的核算办法

1.按单台挖掘机建立辅助账,以绷绳(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和提升大绳为核算单元,连续记载,按更换时点登记,报废为止。

2.辅助账设置:备用钢丝绳辅助账、在用钢丝绳辅助账、报废钢丝绳辅助账。

3.建立流程:①更新钢丝绳流程、②报废钢丝绳流程、修复能用绷绳流程。由采掘部机电副主任通过OA启动流程,发送给本部成本员、财务办成本会计,作为登记辅助账的依据。

流程:机电副主任本部成本员财务办成本会计。

4.登记方法:流程①登记备用钢丝绳辅助账减少,在用钢丝绳辅助账增加,流程②登记在用钢丝绳辅助账减少,报废钢丝绳辅助账增加,流程③登记在用钢丝绳辅助账减少,备用钢丝绳辅助账增加。从物资公司领回钢丝绳,以物资出库单作为登记备用钢丝绳辅助账增加的依据。

5.报废绷绳和提升大绳,按钢丝绳型号、产地单独建立辅助账,作为建立标准成本基础资料。

6.从设备物资公司领回的绷绳、提升大绳成本员、财务办成本会计单独建立辅助账,按不同型号设置。

7.备用库存钢丝绳每季度盘点一次,实物数量与备用辅助账相核对。

8.报废绷绳、提升大绳的数量、吨数实行累计计算。

9.换下来的绷绳由采掘部鉴定是否继续使用,能用的转入备用库存,启动修复能用绷绳流程,不能用的启动报废流程。

10.绷绳、提升大绳备用库存账按型号规格设置,数量根、米、吨实行累加计算,作业量跟踪记载。

11.核对关系:

①在用绷绳数量=年初坑下在用数量+本期更新数量―本期报废数量。

库存备用绷绳数量=年初备用绷绳数量+本期领回数量―本期更新数量+本期修复数量―本期报废数量。

②在用提升大绳数量=年初坑下在用数量+本期更新数量―本期报废数量。

库存备用提升大绳数量=年初备用提升大绳数量+本期领回数量―本期更新数量―本期报废数量。

三、细化会计核算的必要性

市场经济条件下,成本是企业生存之根,成本水平高低直接影响企业获利能力。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细化会计核算,建立和推进标准化成本管理,促进成本科学化,提高计划的准确性,发挥财务人员更好地为生产服务的水平,使标准成本管理发挥作用。

电算化会计核算基本流程范文第5篇

一、电算化会计与电子商务会计的联系

电算化会计是用计算机方式代替手工方式对会计业务进行处理,并部分代替人对会计信息进行整理、加工、、预测及至对活动决策的会计信息系统,是针对手工记账和机械记账会计而言的,即计算机在会计上的应用,相当于西方国家所称的EDP会计(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电子数据处理会计)。在我国,电算化会计从1979年财政部拨款给长春一汽进行会计电算化试点开始,至今已经发展了20多年,在大多数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电子商务会计,又称会计,是为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建立在网络环境基础上的会计信息系统,它是信息经济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加速了会计信息化的过程。在我国,电子商务会计的研究开始于1997年,但是由于网络发展不健全,软件开发和应用经验不足,企业中尚未有完全成功运用电子商务会计的范例,这也导致学术界对电子商务会计的研究难以深化,至今还处于探讨之中。尽管如此,从长远来看,企业实行信息化,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网络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电子商务会计将成为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会计电算化是实行电子商务会计的基础,电子商务会计是电算化会计与网络经济相结合的产物。如果会计仍然处于手工记账阶段,那么电子商务会计无从谈起。同时,如果企业的电子商务应用仅处于初级阶段,由于对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仍需手工输入,即使在会计核算的主要环节实现了自动化处理,电算化会计也不能称之为电子商务会计。因此,电子商务会计是在电算化会计基础上与互联网相接,将企业发生的原始财务信息通过网络系统直接进入会计核算系统,不仅在会计核算的主要环节实现了自动化处理,而且通过互联网实现了电子原始凭证的确认和记账凭证的自动生成,全部会计核算过程实现了自动化处理。将企业内部会计核算与外部传入的与会计相关的信息相结合,实现会计核算的整体处于计算机系统的管理过程中。

二、电算化会计与电子商务会计的区别

(一)从会计方面

1.会计冲击程度不同

(1)电算化会计遵循了会计基本假设,而电子商务会计使会计基本假设受到质疑。会计核算的4个基本假设是传统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电算化会计主要立足于传统会计职能的自动化,其会计核算仍然是针对拥有大量的有形资产,能够长期持续经营的“现实的企业或主体”所以遵循了长期以来会计赖以生存的理论基础。而电子商务的发展使4项假设受到巨大的冲击。企业间虚拟联合、战略联盟的出现,使会计主体无形化,难以确认;网上兼并、收购、破产及虚拟企业的随时解散对持续经营假设提出了疑问;由于经营的短暂性,收入费用不能按期间确认分摊,会计实时报告系统可随时生成财务报告,会计分期假设成为多余;电子货币的出现和世界范围的网上交易,使货币计量及币值不变假设脱离现实。因此,电子商务会计发展对传统会计核算的4项基本假设提出挑战。

(2)电子商务会计与电算化会计相比,会计对象的范围和发生变化。电算化会计遵循了传统会计中会计对象的定义即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电子商务会计与电算化会计相比:

①会计对象范围拓宽。电子商务使会计核算逐步融入企业集成管理信息系统中,会计反映和监督的范围明显扩大,作为会计对象的资金运动不仅包括发生的,而且包括可能发生的资金运动以及其他重要的经济活动和经济事务。

②会计对象内容变化。实施电子商务带来的及时适量生产(JIT)、零存货管理降低了企业的生存和销售成本;而实施电子商务会计发生的网络数据接入成本、网络安全保护成本等成为会计成本核算中的新内容。

2.会计实务中数据处理和核算不同

(1)在会计数据处理上,电算化会计代替了繁琐的手工操作,在会计核算的主要环节实现了自动化处理,但是对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仍需要手工输入。而电子商务会计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电子化原始凭证的确认和记账凭证的自动生成,全部会计核算过程实现了自动化处理。

(2)在核算方法上,电算化会计遵循了传统会计核算必须遵循“一贯性”的原则,对所选定的计价方法、计量模式一般不得改变,由此生成的财务报告是单一模式的静态报告。而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核算方法趋于多样化,“会计频道”的产生让每个网络用户按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系统中各种模块进行财务会计信息收集、处理、分析等操作。如用户可以自由选择直线折旧法或加速折旧法等不同的折旧计算方法;选择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和公允价值等不同的成本计价方法;选择趋势外推法、线形和非线形回归法等不同的成本和销售利润预测模型。由此生成的财务报告是多元化的动态报告,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对会计核算的多元化需求。

3.会计信息共享程度不同

电算化会计采用从记账凭证开始到账簿再到报表的单一流程,是一种封闭式的信息处理加工方式,对企业本身、外部供应商和客户乃至整个来说,很难做到信息的共享与交流,因此产生了“会计信息孤岛现象”。电子商务环境下,互联网技术和会计实时报告系统实现了会计核算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变,会计信息的获取从期间分割走向链状的滚动循环。长期以来,会计部门封闭式处理财务信息的局面被彻底打破,会计信息共享程度增加,企业主管单位对下属机构及各个职能部门之间信息得以沟通,外部信息使用者也可以随时上网查询企业实时财务状况,这种信息资源远程处理功能从根本上改变了财务报告与业务运作时间差产生的信息不对称的滞后状态。同时,电子商务环境下,传统的金字塔型结构转化为扁平组织结构,封闭式等级制企业制度被开放式网络化企业制度所取代,会计机构得以精简,会计核算趋于集中,即使子公司分布于世界各地,母公司只需要网上点击即可获取各子公司的会计资料,无需在子公司设立会计部门,所有的核算可以集中于母公司进行。因此,会计信息更加全面、及时、完整,财务信息双向交流的及时性得到极大的提高。

4.人员素质要求不同

在商务环境下,会计人员将完全走出“事后诸葛”的困境,适时参与综合经营、管理活动,为加强全方位实时管理提供会计服务。电子商务对复合型会计人员的需求增加,表现在:

(1)在知识结构上,要求会计人员摆脱单一知识结构的状况,既精通会计,又懂管理,并且能利用机和,从网上获取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懂得如何确保本财务的机密、安全。

(2)在思维方式上,要求会计人员摆脱传统会计所局限的记账、算账、报账的被动地位,转变为具有增值观念、风险观念、全新资产观念及创新意识的能动企业管理者。

(二)从计算机方面

1.技术基础不同

电算化会计以传统会计理论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多数企业电算化仅从代替手工核算、减轻会计人员负担、提高核算效率方面入手,在计算机方面注重PC机和局域网技术的;而电子商务会计则注重整个企业信息及时有效地提取及信息为企业提供信息管理、预测和决策的功能,其理论包含信息技术系统论和信息化论等理论思想,在计算机方面注重电子商务(EC)和Internet等技术的应用。

2.系统应用的功能和范围不同

(1)在系统应用的功能上,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功能相对比较单一,只是手工会计的模拟系统,以实现业务核算、事务处理为主,其会计处理程序和基本上是把手工的一套移到电脑上去,

一般要求电脑处理的结果和手工处理的结果完全一致;而电子商务会计则不仅局限于业务核算,而且更加注重会计信息的管理和决策,并根据信息管理的原理和信息技术重整会计流程。

(2)在系统应用的范围上

①内部信息的整合程度不同。电算化会计只局限于单纯的财务软件使用,而财务软件又局限于财务部门使用,由此产生内部信息“孤岛”,其他部门(如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要看财务报告、财务报表,还需要把财务软件打印出来,另外,其他一些与会计信息联系较密切的业务也没有很好地与财务系统实现连接;而电子商务下的网络会计系统注重整个企业业务流程的整合,对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进行统一的组织管理,将生产、采购、库存、销售、人力资源等等与会计信息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仅为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财务信息,而且具有预测、决策等管理功能。

②与外部信息系统的联系程度不同。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外部信息系统是隔离的,与其他企业的商务交易要通过手工方式先开据纸张单据,然后再输入电脑,因而系统功能只局限在本企业内部;而在电子商务模式下,所有的商务交易都在网上进行,企业本身作为整个网络的一个节点存在,要求会计系统能够自如地处理企业间的事务,如电子货币划拨,网上货物配送等。

3.系统信息的安全性要来不同

电算化会计应用中比较注重企业内部的信息安全,即企业信息系统本身的安全控制。具体包括:硬件安全控制,计算机主机房的环境、光和磁介质等数据存储体的存放及保护等实体安全控制,内部信息制度控制和内部程序控制以及病毒的防范和控制。此外,还要求机房内用于动力、照明的供电线路应与计算机系统的供电线路分开,配置UPS (不间断电源)、防辐射和防电磁波干扰等设备。而电子商务环境下除以上安全要求外,还要注重企业对外联系和交易的安全性,以确保企业网上交易的顺利进行,因此,系统的安全比单机情况或者内部系统情况要复杂得多,对安全性的要求也更高。电子商务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控制还包括:时效性,即确保网上交易所需要的信息能够实时地在需要的时间和地点应用;保密性,即确保网上传输的信息不被截取、篡改;完整性,即确保交易信息完整地发送到目的方而不被朱授权的操作修改;可确认性,即确保交易双方的真实性和电子交易的效用。

通过以上比较、分析可以看出,电子商务会计是电算化会计与电子商务相结合和的产物。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日益普及和电子商务的日趋完善,电子商务会计将成为未来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