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美术课程体系

小学美术课程体系

小学美术课程体系

小学美术课程体系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师美术教育;中小学艺术教育;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2-2485(2008)03-0070-024

2004年12月,“艺术教育与文化理解”亚洲地区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秘书长章瑞安在其发言《中国中小学艺术课程概况》中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发展显著滞后。在中小学艺术教育方面,存在着与时代、与发展不相适应的现象,有些弊端日益凸显,并制约着艺术教育教学的进展。我们正经历着一次最深刻、最广泛的教学改革,主要是课程改革”。这段话有两层含义:一是中小学艺术教育课程改革十分必要并已经启动,二是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

《美术课程标准解读》认为“课程的改革要转变课程的功能:由单纯的重视知识转向既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又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和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体验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可见,中小学课程改革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艺术修养,这就要求与之关系密切的上层建筑——高师美术教育,也必须为中小学提供合格乃至优秀的艺术师资而进行深入改革。对于高师美术教育来说,改革不仅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中小学艺术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笔者认为,思考和探索高师美术教育如何与时俱进、适应中小学艺术课程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当然,改革是一个困难的过程,其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当前中小学艺术课程改革实施的主要困难在于理想师资的缺乏和课程整合的不易,前者主要由高师美术教育与中小学艺术课程改革脱节造成;后者则主要归咎于美术教育工作者对课程整合意见的分歧。而这两个问题都可以通过高师美术教育改革来解决。

由于当前中小学艺术教育中的“美育”已转变为“以能美化自身和环境,能了解和享受人类创造的美术文化,能以美术为工具进行基本的交流与表达为具体的教学目标和通过美术实践使人格受到陶冶为教育目标的美术教育”,所以,笔者特别对中小学艺术课程改革前后的大致情况及其对高师美术教育提出的不同要求作了较为详细的对比:

从下表可以看出,中小学艺术课程改革的日益推进,为高师美术教育提供了一个改革与发展的契机。换句话说,高师美术教育已被中小学艺术课程改革推到了被迫改革的边缘。然而,高师美术教育应该如何改、往哪改就成了高师美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严峻问题。

显然,中小学艺术课程改革需要“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艺术人才,这为高师美术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也对其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和教学体系提出了挑战。在此,笔者认为美术(包括绘画、工艺、雕塑、设计、美术史等内容,建筑除外,下同)音乐(包括声乐、舞蹈、演奏、指挥、音乐史等内容,下同)主辅修人才培养模式即是高师美术教育为适应中小学艺术课程改革而做出的积极回应,是具有高师特色的、培养中小学艺术课程改革需求合格师资的捷径。

“高师音乐美术教育专业主辅修实验项目”由国家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主持,其立项目的就在于“为适应中小学艺术教育改革,尤其是艺术课程改革,培养主修美术辅修音乐或主修音乐辅修美术的复合型艺术教育师资”,肇庆学院从2001年12月至2003年12月参与该课题研究。笔者试以该院美术音乐主辅修项目的实施情况为案例来探讨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对高师美术教育改革的启发,通过分析其成功与不足来研究高师美术教育今后的发展方向。

不可否认,美术音乐主辅修项目是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艺术人才的新路子,在高师美术教育的大环境下开创了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表现为:

1. 学科融合与课程改革

美术音乐是姊妹艺术,既相通又相融,视觉和听觉分别是它们悦人性情的手段。音乐会离不开舞美灯光、海报宣传,美术展览也因有了音乐而更显雅致,两者相互衬托,协调发展。关于美术与音乐的相通性,文章《区别、相通与融合——论美术音乐主辅修双学科关系》论证得非常清楚,简略概括如下:

①美术与音乐的审美教育意义与功能相通。第一,两者都能有效地构建审美心理;第二,两者都能培养高尚的情感;第三,两者都能建构完善的人格。

②美术与音乐的审美抒情特征相通。

③美术与音乐的表现形式、表现方法相通。

④美术与音乐的审美心理过程相通。

关于美术与音乐的融合,该文也作了较为详尽的探讨:

①吸取,即以一种艺术为主,吸取另一种艺术的某些长处,用来丰富和发展自己。

②配合,即以一种艺术为主,用另一种艺术补充和丰富自己。

③综合,即多种艺术成分有机结合。

可见,高师美术音乐主辅修人才培养模式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通过学科融合达到培养复合型艺术人才的目的,从而为中小学艺术课程改革服务。

肇庆学院美术音乐主辅修班课程改革较大。公共课由原计划的16门精简为9门: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邓小平理论、体育与健康、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心理学、教育学;主修美术课程15门:素描、色彩、中国画、油画、立体构成、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书法篆刻、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美术概论、透视、艺用解剖学、美术教学法、毕业创作与论文;辅修音乐课程5门:乐理与视唱、声乐、琴法、合唱与指挥、音乐简史与欣赏;有关美术音乐选修课程8门:版画、电脑设计、摄影、雕塑、陶艺、舞蹈、古筝、民族文化史。

这一课程改革是依据如下教学计划制定的:

显然,美术音乐主辅修人才培养模式打破了常规的一门专业学到底的课程设置,构建了集美术音乐双学科知识与技能为一体的专业课程体系,走出专业划分过细,甚至技艺化的狭小天地。

2. 实施办法与评价形式

①在2001和2002级美术学专业本科新生中,通过自愿报名和音乐面试的形式挑选学生,组建了两届共74人的美术音乐主辅修实验班,其中2001级40人,2002级34人,各分两个班。

②美术、音乐主辅修实验班的美术专业课程,由美术系教师任教,音乐专业的课程由音乐系教师任教。

③一至四年级同时安排美术、音乐两方面教学内容,采取两方面知识齐头并进、相互渗透的学习方式,使双学科在时间进程与知识结构中融为一体。

④通过举办美术作品展、音乐汇报演出(包括钢琴、演唱、舞蹈、服装表演等形式)将美术音乐主辅修班的双学科水平展示出来,并要求实验班学生全体参与。

3. 教学效果与质量反馈

从问卷调查、质量评价反馈情况来看,美术音乐主辅修实验教学取得了较好成效:

①主修的美术专业,水平不比同级非主辅修班同学差。据2003年12月统计,2001级已开出的美术课程,总体合格率为99%;优秀率为22%;其中专业理论课总体合格率为99%,优秀率为19.7%;基本技能课总体合格率为95%,优秀率为17.6%;实践课总体合格率为99.59%,优秀率为37.6%。参加省、市级以上展览、竞赛或公开发表的美术作品、论文共55项,其中一位同学的“北京2008奥运会”主题海报设计荣获部级铜奖。此外,问卷调查结果也显示:主辅修班同学的美术知识、技能扎实,作品质量较高,完全达到全日制师范专业本科要求的水平。

②辅修的音乐专业,所学知识与技能已基本掌握。至2003年12月,2001级已开出的音乐课程,总体合格率为98%;优秀率为27%。期间举办了一次音乐汇报演出和一次钢琴教学汇报演示会,充分展现出美术音乐主辅修班同学的音乐水平。

③双学科的交叉学习,使学生整体艺术素养、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正如上文所述,美术、音乐同属艺术范畴,共同学习不但为理解和融合带来帮助,而且相得益彰。例如:2001级美术音乐主辅修班的音乐汇报演出中加入了绘画与设计,不但增添了浓厚的艺术韵味,而且别开生面,令人耳目一新。

④在实践中锻炼了中小学艺术课程改革所要求的教学能力。由于实验班学生已掌握美术音乐双学科基本知识与技能,《中学美术教学法》课程便作了灵活安排,要求学生对中小学艺术课程改革进行专门的学习、研究和探索,并在教育实习中实践。

总起来看,肇庆学院美术音乐主辅修实验案例研究表明:

1. 美术音乐主辅修人才培养模式是可行的

它打破了传统美术教育的单一性,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以贴近时代需求为前提,立足于培养合格的普通中小学艺术师资,突出师范性,在一定程度上将高师美术教育当作“教师职业化”教育来进行。

2. 该模式为创新教学方法、综合课程内容提供平台

即根据课程需要组织课堂教学,有分有合,机动灵活。在一种学科教学中尽可能借鉴和引用另一学科的相关知识,以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感,把握艺术的共同规律。

3. 美术音乐主辅修实验项目为组建艺术教育专业积累经验

按照国家教育部《全国高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提出的“至2010年前,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大、中、小学相衔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艺术教育体系”发展目标,本项目成果有较大的借鉴意义,为成立专门的双学科专业,进一步深化高师美术教育改革提供依据。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美术音乐主辅修实验项目也有尚欠成熟之处,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扩大生源范围

上文说过,肇庆学院是在美术系或音乐系已入学的新生中,依其兴趣、意愿并通过一定形式的考核来选拔一半学生组建美术音乐主辅修实验班。这样一来,该年级师范本科生总数和美术音乐主辅修实验班学生人数的比例为2:1,选择范围非常狭窄,而且出现学生主修专业实力较强而几乎没有辅修专业基础的情况。倘若在招生之前,就组建美术音乐主辅修专业,按双学科标准招生,该实验项目的运行必然将更加顺利,成果更加明显,培养目标更加明确,因而中小学艺术课程改革前景也就更加乐观。

2. 紧抓教学质量

首先,因美术音乐主辅修实验班的课程教学涉及美术、音乐两系而导致这样的尴尬:美术系教师认为这些学生不仅仅是美术系学生,也是音乐系学生;音乐系教师却认为他们既然编在美术系,就是美术系学生,与音乐系关系甚微。两系教师都不全然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学生,在课程设置、教学要求、时间安排和课酬分配上存在一些分歧,甚至缺少必要的合作。针对这一情况,笔者认为美术、音乐系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明确责任,意识到任何的敷衍都将是美术音乐主辅修实验项目的阻力。

其次,学生辅修专业的学习时间太少,而且缺乏连贯性。常常是学生刚入门,课程就结束了。这使得大多数学生的辅修专业水平尚欠理想,甚至达不到预期效果。如何抓好主修又兼顾辅修值得有关人士深思。

最后,课程设置应考虑美术音乐的融合性和在中小学艺术课程中的实用性,譬如书法和钢琴应属必修科目。因为“不论是课程改革或其他教育改革,仍系于教师专业水准的提升与否;易言之,教师的专业水准乃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决定因素”,可见中小学艺术课程改革要顺利进行,高师美术教育的责任有多重!

3. 加强实战锻炼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高境界。高师为中小学输送人才,这就决定了高师学生在真正教学之前必须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实战锻炼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最好途径。因而,高师应在这方面加大改革力度,除了在《中小学课程教学法》课堂上进行必要的演练之外,还要加强对学生教育实习的指导,鼓励学生多参加三下乡义务教学活动、家教辅导等,日常教学中教师也可适当提供机会,让学生走上讲台进行主题演讲。

此外,仍要特别强调一点,即高师美术教育必须提高衔接意识,包括人才衔接、知识衔接和教学衔接。人才衔接不仅表现在培养美术音乐复合型人才上,还表现在身为教师应有的价值观、人生观上;知识衔接则主要指根据地域、民族需要而建立相应的知识结构和学术水平,做到“按需学习,按需教导”;而教学衔接说的是高师培养出来的学生“爱教”“善教”,能了解中小学生心理和年龄特点,领会当前中小学艺术课程改革的精神,具有强烈的爱生之心和责任感。当前,这些方面尚属高师美术教育的盲区,应在中小学艺术课程改革对师资提出更高要求的环境下,不断完善。

综上所述,高师美术教育、中小学艺术教育和美育素质高的人才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互为条件,互为基础。因而,高师美术教育只有适应中小学艺术课程改革,为其输送合格乃至优秀的师资,才能产生更多对美术感兴趣和美育素质高的人;也只有这样,“以人为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才不是一句空话。

参考文献:

[1]章瑞安:中国中小学艺术课程概况[R].源自“艺术教育与文化理解——亚洲地区会议·北京”论文集,2004.12.

[2]尹少淳.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

[3]常锐伦.中国文化与中国美术教育[R].“艺术教育与文化理解——亚洲地区会议·北京”论文集.2004.12.

[4]薛国庆.肇庆学院美术系美术学专业学位评估报告[R].2004.5.

[5]梁善.区别、相通与融合——论美术音乐主辅修双学科关系[R].美与时代.2004.6.

[6]肇庆学院美术系.美术音乐主辅修班课程计划表[R].2001.9.

小学美术课程体系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师;美术教育;课程改革;发展

高师美术教育是以研究中、小学美术教育,培养中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者目标,并为整个中、小学美术教育体系服务的一门独立学科。近年来,随着中小学美术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快速发展,与之相对应的高师美术教育受到极大挑战,其水平和现实需要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1高师美术教育

德国于19世纪最先出现“美术教育”一词,是指“根据社会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递美术文化,提高学生的美术文化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成员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美术学科基于教育学理论而衍生出的一门专业教育。在我国,美术教育分为三类:一是以培养纯美术家为目标的专业院校美术教育;二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非专业美术教育,即普通美术教育;三是以培养中小学美术教师为目标的师资培养类美术教育师范类美术教育,高师美术教育就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目前我国语文、数学等学科都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而美术教育却存在很多不足,尤其是高师美术教育不受重视,专业教学体系与实际脱节,表现在:把美术教育当作一种技能训练,以美术基础技能课程的训练作为主要教学方式,忽视了“师范性”;通识课程设置较少,长期以“老三门”为主,即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而对于其他如人文、艺术类课程开课量比重不足,缺乏多元化,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造成了阻碍;教师技能培训不足,如仅在最后一个学期安排4~8周的时间上教师技能培训的教材教法课,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这就导致学生在毕业后仍不熟悉中小学的教学规律、教学方法和和学生素质,长期处于茫然和不适应状态,不能迅速就业或适应岗位,在教学中深感无力。

2高师美术教育《课标》改革与发展

高师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任务决定其具有很强的职业性,体现在对艺术文化的传承和教育的功能。教育是一种途经,而这种传承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新课程改革自1999年起,到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2003年又颁布了《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使我国的基础美术教育新课程改革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新课改进一步明确了美术教育课程的性质――人文性质和理念――“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2.1强调“专业性”与“师范性”并存

以往的美术教育由于生源、就业等需要,在课程设计和安排中过于偏重美术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而对于其“师范性”,即培养学生教育教学能力较为轻视。例如:南阳师范学院美术学专业(师范类)的美术史、艺术概论、技法理论、素描、色彩、油画、国画等专业类课程占总学时的55.5%,政治理论、大学语文、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公共课程占36.1%,而美术教材教法、心理学、教育学、现代教育技术等教育类课程只占8.4%,明显偏少。这种专业课程与教育类课程设置的不均衡导致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被边缘化,学生对自身师范类的学科性质认识不足,所以培养出的毕业生难以较快适应岗位需求。

2.2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目前,我国教育体系存在很大不足,其中之一就是高校学生综合能力较弱,学习内容无法适应实际需要。新课改则主要对此有所调整。《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将美术学习活动划分为四个领域,即“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将高中美术课程设置为五个内容系列,即“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现代媒体艺术”。可见,综合能力培养在新的课程设计中有了明确要求,这就需要高效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高素质”的美术教师。现阶段,速写、简笔画、水彩、基础图案、美术字、美术欣赏、计算机美术等由于容易上手和操作,具有由浅入深、手法便捷、理论贯通等特点,因而往往受到中小学的欢迎;相比而言,国画、油画、工艺、设计等备受学校重视的课程则实用性不大。所以在课程设计时可以强化美术基础课程,增强学生的基本功,培养其综合应用能力。

2.3提高人文素养

人文理念是新课改重点强调的内容之一,“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这也是目前的美术教育中所缺乏的。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应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所以高师美术教育要突破传统观念,将以专业技能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主的教学模式,加强人文课程和文化建设,丰富哲学、心理学等其他社会科学,并将之与美术紧密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4促进多元化发展

多元化是全球化发展的结果,也是众多领域的发展区域。美术教育作为一种全球性的学科,更应当广纳博引,兼收并蓄,不断丰富自身内容。首先,高师美术教育要结合学校的教学水平,师资力量,教学设备和区域性、地域性特点,设计教学课程,注重理论课程和技能训练;其次,要借鉴和吸收外国经验和模式,扩大信息流通和经验交流,增加多学科,丰富美术教育的内容。“社会需要的美术师范型人才应当是时代的、赋有传承、保护和创新能力的,具备着多元的知识、人文性的教育及管教学的创新意识及承担起课改和科研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3结语

高师美术教育是国家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培养中小学美术教师,促进艺术发展发挥着巨大作用。“高师美术教育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便会直接地影响未来中小学美术教师的成长”,所以要不断适应新的形势进行改革,调整培养目标要求、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改革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增强实践,使高师美术教育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的要求和改革发展的需要,促进现代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剑珊.高等师范美术教育课程的针对性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

[2] 姜珊.谈当代高师美术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D].云南艺术学院,2010.

[3] 化铉.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相衔接应是高师美术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02).

小学美术课程体系范文第3篇

一、贵州山区艺术教育现状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贵州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在大山深处信息闭塞,交通不便,传统文化沿袭,人们意识、思想观念相对保守,经济发展滞后,广大农村还过着农耕时代的生活,基础教育受到一定程度影响,艺术教育发展也相对滞后。

1.艺术师资严重匮乏。其一,在贵州广大的农村乡镇中小学由于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较差,许多有才华的艺术专业人才留不住。其二,在广大的乡镇中小学由于受到办学规模、教师编制以及地方经济各方面的影响,艺术师资配不齐,也养不起足够数量的艺术教师。因此,需要配备一专多能的艺术教育师资,吹拉弹唱、能写能画的多面手。

2.硬件设施条件差。在乡镇中小学由于经济因素,教学校舍只能满足正常教学开班的需求,那些艺术教学设施如琴房、画室、多媒体教室、教具、图书资料等硬件设施配不完善。因此,需要培养具备掌握和灵活运用学校资源和本土文化资源的综合型人才。

3.需要富于“人文关怀”的艺术教育。长期以来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存在着教师只教要考的书,学生只学要考的书本知识的现象。因此,艺术学科成为可有可无、形同虚设的课程,再加上社会评价及认识不够,艺术学科成了中小学师生及家长的“冷门”学科。这就需要教师有正确的思想引导,用新的教学理念和创新思维去开拓生活中的艺术教育,挖掘本地人文资源和他们身边的艺术资源,从专业技能训练的艺术教育转化为生活艺术教育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自主学习、终生学习的习惯。因此,需要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和探索精神的艺术师资。

二、基础教育艺术课程的改革牵动着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课程的改革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美学室主任、博士生导师藤守尧教授在《走进课堂——艺术新课程案例与评析》一书中提出:基础课程艺术教育目标是“艺术能力和人文素质综合发展”。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杨立梅教授主编的《综合艺术课程与教学探索》中关于基础教育综合艺术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艺术能力的整合发展为目标。“以人文精神统领艺术教育,是世界艺术教育发展的趋势,是提高艺术教育的价值,引导教师走出艺术教育的误区,走出技能训练的怪圈,使艺术教育真正成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精神的提升和整体素质提高的体现。”

作为中小学艺术师资的培养基地——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它现行的课程体系偏向以专业画种或美术门类为设置主干线,这样的课程体系难以与中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课程结构、内容相互适应。因此,必须要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意义的实际出发,通过改革课程设置、结构和内容、增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用性,以厚基础、宽知识,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新体系,是对课程功能、课程理念、课程架构以及课程实施与评价的大变革。在贵州山区的高等师范院校应该紧密围绕国家基础教育艺术课程改革基本理念和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贵州本土文化资源构建一套“合身”的课程体系,造就具有贵州特色的艺术教育亮点高校。

三、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课程结构

从上述艺术教育现状分析和基础课程改革的目标、理念,结合贵州区域文化的实际情况来构建地域特色的课程结构(附表一)。

1.课程方案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理念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美术教育专业能力,能适应社会美术事业发展需要的美术教育工作者。”根据这个目标在课程设置上要拓宽专业口径,适应社会与教育发展的需要。其一,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合格的中小学美术教师,而不是培养艺术家或设计师。课程设置、知识结构的合理配置必须厚基础、宽口径,内容涵盖面要宽阔,走出过于专门化的美术教育。既要注重专业基础学科本位,又要兼顾实用艺术、生活艺术、人文艺术的整合。其二,加强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以人文精神统领艺术教育。在课程设置中,应从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关注个性发展来认识、梳理、构建美术课程的学科结构。其三,可根据贵州区域文化以及院校自身的独特教学资源和条件,以多种形式构建校本课程来填补和加强教学计划难以实施的课程。

2.构建课程结构和内容

我国现行的高等师范院校课程设置结构主要是由三大方面构成的:即公共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选修课程(限制选修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这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和社会美术教育发展的需要,这种传统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展的需求,也不能适应我国在21世纪新课程改革的人才需求。因此,我们必须作重大性、探索性、实验性的调整。

教育部师范教育科研课题《师范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成员,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黄崴教授在《教师教育专业化与课程改革》文中提出“教师教育课程的基本结构大致上是由普通文化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学科课程、教育技能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所构成。”根据贵州教育实际情况和贵州师范高等专科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以及学生毕业去向。本文对课程结构、内容提出建设性思考:

(1)文化课程主要包括政治思想品德、英语、公体、计算机应用等课程,它是我国专科课程必修的人文学科课程。其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拓宽学生文化素养,提高学生适应知识化和信息化社会发展需要。

(2)学科专业课程由主修学科课程、兼修课程、校本课程三大部分构成。其一,主修学科课程包含美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是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将来要教学的内容。要求掌握美术学科的面要广、基础要厚、知识要宽。其二,兼修学科课程是主修美术学科的姊妹艺术课程,它包括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等门类艺术学科。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多门类艺术的理解和掌握、丰富学生的知识层面,为今后艺术课程教学资源整合提供知识基础。其三,校本课程是学校自己设置的特色课程,是对学科课程的补充和调整,也是国家课程资源的重要补充,它体现了地域文化和学校文化的特色。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学习能拓展学生对多种文化的认识和掌握,有利于将来从事艺术教学工作提供广泛的教学素材和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3)教育课程包括教育学科课程和教育技能课程两部分:其一,教育学科课程把美术学与教育学融合为美术教育学,这样才体现美术教育的针对性特点和美术教育学的特殊性,培养学生对美术教育的深入研究,认识美术教育学与其他教育学的共性与区别。在课程整合中把美术学与心理学融合为美术心理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美术心理学的正确解读,有利于未来从事美术教育和美术创作服务。其二,美术教育技能学科主要包括基础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解读与教学设计,教师口语表达与普通话、书法与篆刻、美术字等,这些课程是培养学生具备教师的知识技能,是构建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课程。

(4)实践课程主要包括:教育实践和专业实践、教学设计、毕业创作等。它是培养学生教学实践能力和学科专业创作实践能力,让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教育实践和创作实践中。教育实践是师范教育专业的核心内容,它是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重要方式,通过实践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美术教学方法、规律。专业实践是培养学生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搜集生活素材、整理生活素材、体验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为毕业创作服务。毕业教学设计是学生将来从事教学工作必须具备的能力,是教师教学策略的独立思想。毕业创作是通过强化训练,使学生学会运用艺术语言表现生活,反映生活,是艺术能力的综合测试。

四、课程设置解决方案

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专科课程设置应走出专业美院的美术教育模式,结合多门类学科的融合,由技能性转向知识性和体验性的掌握,要求在人文关怀中认识美术、学习美术,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课程目标。根据教育部公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师范)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本科为2800—3200学时,可上下浮动10%)的学时分配数据为参考,结合专科课程及贵州教育实际情况,制订出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表(见附表二)。

五、教学方法与策略

上述拟定的课程结构体系和课程设置方案是以普通文化课程、主修学科课程、教育学科课程、实践课程为主干,兼修课程、校本课程为辅的相并存的多元学科体系。在教学方法与策略上要走出传统教学模式的误区,开创出新的教学理念,本文提出以下几点策略供教学探讨:

1.基础技能与个性探索的结合

在新的课程设置中应重视由学科知识本位走向学生发展本位,在基础专业学科中素描、色彩、国画、油画、版画转变为素描技法与表现、色彩技法与表现、国画技法与表现、油画技法与表现、版画技法与表现,目的是要强化基础技法与个性表现,由过去专业技能深度训练转化为基础技能方法训练、体验与创造个性表现相结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中教师要重在演示,学生重在创新与个性的形成,教师角色既是主持者又是创导者,学生是在主持者和创导者的引导下开创自我表现,凸显自我个性,要让学生在宽松的文化环境中形成自我艺术。

2.专业美术与生活美术的融合

在基础艺术教育中新课程《标准》是加强生活美术教育,广泛引导在人文语境中去学习,以人为本的美术教育。在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的美术教育也应重视专业美术与生活美术的融合,向自然回归,向生活回归,向社会回归,向人自身回归。在课程教学中如基础设计学科与应用的结合,传统图案、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内容要紧密结合生活美术之间的联系,即传统图案与服饰、家居用品的结合;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与标志设计、广告图形设计、版式设计的结合;立体构成与包装用品、建筑模型、工业产品的结合,使它们血与肉相连,不能将它们孤立地分开。

3,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资源的整合

在基础教育改革中“整合”的概念用得较广泛,它不是数学逻辑学上“1+1=2”的概念,而是格式塔心理学理论意义上的“1+1=2”的思想理念,格式塔心理学提出:真正的“整体”不是部分的相加,“整体”永远大于部分相加之和。正如高师美术学科与教育学科的整合并不是将美术学与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的简单拼盘,而是将艺术学科的各门类艺术与教育学科及学生知识层面进行以人为本的科学整合。

4.本土资源挖掘与教学利用

贵州省是多民族的山区,它蕴藏着丰富而又灿烂的民间美术文化,在挖掘、发现、认识、学习丰富的民间艺术资源,显示地域色彩,张扬地域个性,成为艺术课程异彩纷呈的景观。高师美术教师可以依据本区域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编写教材,形成独特的校本课程引进大学课堂,引导学生关注自己身边的民间艺术,传承民间文化。

5.姊妹艺术学科的渗透

多元文化的融合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总趋势,主修美术学科专业要加强与其他血脉相承、相通相联的姊妹艺术的联系,如音乐、舞蹈、戏剧、影视、文学等。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抓住他们的艺术通感,如节奏、韵律等,应广泛接触认识音乐、舞蹈、戏剧、影视、文学的基础知识和提高鉴赏能力。只有通过广泛领域学习使学生有渊博的知识,才能架起通往综合艺术课程教学的桥梁。

6.突破校园。围墙型。的教学模式

学生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不完全在学校教育环境中获取。它可通过社区资源、环境资源、活动资源、地域文化资源获取,教师在多渠道、多方式开发利用各类潜在的素材,丰富课程资源的同时,应因地制宜,有选择地利用学校周边的课程资源优势,激发学生的艺术学习和创作热情,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建立地方特色,使校外美术课程资源成为美术课程发展的必要补充。

7.毕业创作与毕业教学设计的综合评定

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的是中小学艺术教师,他们需要具备综合的艺术能力、人文素养、教育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因此,对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专科毕业学生要求做一系列的毕业创作和毕业教学设计汇报。毕业创作用四周时间完成它的作品,教学设计用两周内完成设计策划,最后一周举行毕业汇报,每生用15分钟向考试委员会进行多媒体展示并阐述。毕业创作是测评学科专业知识的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教学设计是测评教育学科知识和教育技能知识的综合能力。要紧紧围绕这两项测评来评定学生的毕业成绩,这样有利于提高艺术教师综合素质和艺术能力。

六、小 结

高等师范院校要培养复合型人才,必须从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进行改革,转变教师教学观念、转变思维方式、转变教学方法,改革的方向和目标要围绕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的人才需求进行调整专业学科课程,以主修学科为主,兼修学科为辅,校本特色课程相补充的多元课程体系。同时,要加强校本教学研究和校本课程开发,开创出新的教学思路,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团队精神的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师资队伍。教育部副部长王湛在《走进课堂——艺术新课程案例与评价》代序中已明确提出:“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的教育创新,必须树立新型的人才观,必须树立新型的教学观,必须树立新型的评价观,必须树立新型的课程资源观。。这样才能真正落实基础教育所需要培养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美学室主任,博士生导师藤守尧教授主编:《走进课堂——艺术新课程案例与评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第3页、第34页。

小学美术课程体系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师 美术教学法课程 教学模式 实践研究

“美术教学法”是师范美术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但在教学实际中,它却并不受欢迎。从课程的发展来看,它没有及时与当下时代中学教学改革的背景相呼应;作为教材教法课,它过分具体和呆板的内容难以引发学生的兴趣。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必须重新思考课程的定位,对课程实施的方法以及与此相关的问题进行实实在在的实验性的探讨与研究。

本次课程改革将研究视野定位在基础教育新课改的背景下,针对高师美术教学法课程进行改革探索,将传统美术教学法课程进行“理论――实训――实践‘三段式’教学模式”的构建。本次课程改革主要实现对“三段式”教学模式中三大教学模块之间关系的论证、三大模块研究内容的实践,最终对高师教法课实现“理论――实训――实践‘三段式’教学模式”的建构,并在此基础上对美术教学法课程建立新的评价机制。以实训带动理论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美术教学的理论知识,加强美术教学实践能力,为形成和完善中小学美术教师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构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模块化”的课程体系――“三段式”教学模式中三大教学模块及其关系的建构研究

高师美术教学法课程体系中理论与实践部分,在教学内容的科学衔接上,在教学顺序不可倒置的流程关系上都有着内在的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在这次教学改革中,将整个课程中理论与实践部分分为三个教学模块:基础知识模块、实训模块和实践模块。各模块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

1、基础知识教学模块:着眼于学生理论素养的培养

高师美术教学法课程体系中原有四部分内容:课程、学生、教学和教师,在教法课的传统教学中这四部分的内容均为单纯的理论教学。本课题研究在本次教学改革的探索中,精缩传统教学内容中的学生论和教师论部分,在课程论和教学论部分拓展基础教育美术新课改的相关内容,让传统的优秀教学资源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内容有效结合。因此,本课题构建的基础知识模块将中学新课程改革的内容充分渗入到教学论、课程论、教师论等相关部分,使传统的教学内容更具有时代性,基础知识模块在学生二年级第二学期集中完成。

2、实训教学模块:着眼于学生方法技能素质的训练

基于中学美术新课程改革的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题研究在高师美术教学法课程教学过程中本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实训为主线”的原则,打造“四阶教学法”,以实现学生师范技能的有效培养:

第1阶,学生基本师范技能的训练:包括美术课教案制定、PPT课件制作、板书设计、美术教师口语等。

第2阶,学生专业素养及能力的训练。包括分析美术课程、设计课程的原则及方法 等。

第3阶,学生课堂授课能力的训练:包括备课、上课、组织课堂教学的方法与策略、教学评价能力等。

第4阶,学生教研能力的训练:包括教学反思、教育叙事、教学调查、教学科研能力等。

本课题研究中增设的实训教学模块采用案例教学、讨论教学、情景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体验课堂情境,促使学生由观课到教学的、由被动到主动的理念和行为转变。在前期基础知识模块学习的基础上引入新课改中优秀的中学教学课例,由观摩到教学分解的实训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实践模块做充分的铺垫工作;实训模块将在学生三年级第一学期进行。

3、实践模块教学:以美术专业教学技能竞赛为先导、优化提升教育实习效果

实践模块将在学生三年级第二学期施行,伴随整个学期的教育实习和省级、校级等若干个教学竞赛,让学生自主实践,独立承担教学设计并完成教学任务,鼓励学生基于新课改的要求积极创新中学课程。鉴于高师美术教育实习知识技能的综合性、应用性、实践性特色,本课题研究将美术专业教学技能教学竞赛纳入美术教学法课程。以美术专业教学技能竞赛为先导环节、给学生一个专业知识整合及教育技能强化和教学理念创新的准备平台,一个基于美术新课改要求的创新平台,有效提升、优化高师美术教育实习的效果。

研究围绕三大教学模块的教学比例、顺序安排、内容衔接递进以及构建关系进行具体研究:在教学流程上沿着“理论――实训――实践”的渐进顺序;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将实行分段式教学,将原有的理论时间精缩,增设实训课程,最后是实践部分。三个教学模块间的知识由理论到应用层层递进,相互关联,前面的模块是后面模块的知识基础,后面的模块又是对前面模块的直接实践。

二、“三段式”教学模式中教学实验的展开研究

1、实训教学模块的实验步骤

在进行实训的学期,课程组按照高中美术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模块,又结合学生的兴趣将他们分成九个教研小组(鉴赏、绘画、书法、设计、工艺等),在教学过程中本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实训为主线”的原则,精心设计有序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教学教法技能采用“四步”训练法:

1)课例导学,宏观设计。

在第一阶段理论知识学习之后,从中学美术教学的实际问题出发,精心准备各种典型中学美术教学课例,指导学生从宏观上对各种课型进行教学思考和设计。在这个阶段,教师处于课程的主导角色。在此阶段,对学生开始展开实训训练的第一步:学生基本师范技能的训练:包括美术课教案制定、PPT课件制作、板书设计、美术教师口语等。

2)分析课例,合作学习。

针对课例进行具体分析,教师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将课例分解为若干个部分,逐步分析课例的优势和不足,组织各教研小组讨论解决问题。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问题的引导下学习相关知识和师范技能。在这个阶段,教师处于课程的辅助角色,学生进入教学训练的第二步:即对学生专业素养及能力的训练。包括分析美术课程、设计课程的原则及方法等。

3)设计课例,学以致用。

学期中段,为了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学以致用,要求学生自主设计并独立完成一节中学美术教学课。各教研小组将围绕自己小组的规定科目准备一次完整的教学,进一步的巩固知识。在这一阶段,学生处于教学训练的第三步:即完整课堂授课能力的训练,包括备课、上课、组织课堂教学的方法与策略、教学评价能力等。此阶段学生处于课堂的主体,教师处于课程的欣赏者角色。

4)归纳总结,自我提高。

课程进行到此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将实训阶段所学理论知识和教学体会进行归纳总结。各教研小组推荐本组内部一节最优秀的课程作为示范课,让全体学生能够以若干个不同内容的课例为载体,充分掌握不同课型的授课技巧。同时,通过集中进行的教学反思和教育叙事活动,既巩固了学生的师范技能,又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思考能力。利用网络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学生根据需要通过网络学习有关的内容,搜集教学资料,给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资源。在这一阶段,教师处于课程的组织者角色,学生处于教学训练的第四步:即教研能力的训练,包括教学反思、教育叙事、教学调查、教学科研能力等。

2、组织竞赛与实习并重的实践学习

教育实习高师美术类课程与教育类课程的知识技能综合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实践性操作课程。为了摆脱学科教育的束缚,提升学生教育实践的效果。在学生进入三年级上学期之后,围绕每年一次的“河南省毕业生师范技能大赛”和洛阳师范学院“十佳未来教学明星”比赛,以院系为单位开展一系列的师范技能大赛。以师范技能竞技为平台,既考查了实训阶段的教学效果,又整体提升学生的教育实践的能力。

竞赛选手将建立学生竞赛档案,以记录他(她)们在竞赛当中自身的成长。在院系竞技中获奖的学生作为向省级比赛推荐的选手,将被院系树立为本届学生师范技能高水平的明星典型,学期末实习结束总结时,在学生中间组织观摩讨论学习会,生生互动,相互学习,为学生师范技能的再次提高,和下一届教育实习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全新的评价机制的建构――“三段式”教学模式中课程评价机制的研究

“三段式”教学模式中针对高师美术教学法课程应注重理论性、创造性和实际技能培养的要求,建立以综合实践能力考核为主线的开放式、全程化考核体系。新的评价方式包括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的改革,实现考教分离,客观评价学生掌握本专业知识、技能的能力以及应用知识、继续学习、创新发展的能力。

本课题研究在评价机制构建研究方面,以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考核为主线,建立开放式、全程化考核体系。针对高师美术教学法课程应注重理论性、创造性和实际技能培养的要求,我们全面改革了 “期末一张卷”的传统考核方法。新的评价方式包括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的改革:

1、 理论考核将传统的闭卷考试变为开卷考试,立足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加大主观测试题的分值,考核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实训考核内容范围更广,包括对学生的授课能力、教案、PPT课件制作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考评;考核方式由传统教师“一锤定音”的考核方式,变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互相评价,最后由教师综合量化。

3、 实践环节的考核则采用学生自评成绩、实习成绩和竞赛成绩相结合的考评方式。

新的评价机制将更好的实现考教分离,不仅能够客观的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同时还客观评价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能力以及应用知识、继续学习、创新发展的能力。

小学美术课程体系范文第5篇

1.1立项的背景

党中央和国家政府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十一五”时期高等院校的一项重要任务。温家宝总理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政府工作报告》)国家教育部亦提出,“十一五”时期,要深入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切实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在高师艺术院:系)的艺术理论课程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连年的扩招,致使生源质量下降,学生阅读面狭窄,理论水平贫乏。加上“功利意识”和“工具意识”的严重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中普遍存在“理论无用”的价值取向。因此,在艺术理论课程的学习上即表现为这样一个渐变的过程:轻视理论课一应付学习一完全放弃一水平更低。结果在就业面试和工作中屡屡暴露出理论水平贫乏的软肋,严重影响面试的成功率和工作成效。

鉴于这样一种“大”背景和“小”背景,我们决定进行艺术理论课程建设与改革课题研究,并作为学院教学改革工程的立项项目。

1.2改革的目标和意义

    通过构建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课程体系,确立艺术理论课程在艺术院系)教学中的特殊生态位,以艺术理论课程为“中介”,串联、沟通、促进、带动公共课和专业课的教学,构成多样开放的、整体关联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生态链。解决公共课程、艺术理论课程、专业课程,教材和教学各自独立、封闭,整体关联性不强的现状。克服专门化分科课程的局限,使学生形成广博、系统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能力。转换艺术专业学生“理论无用”的观念,改变他们怕学、厌学理论课,理论水平低下的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艺术理论水平。

本教改工程立项具有双重意义。理论层面上:我们在教改工程中引入生态思维和生态智慧,从一个跨学科的视域研究艺术理论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实践层面上:课题来自教改第一线,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都比较强,对本系艺术理论课程建设和改革有启发和引路作用。

2.目前高师艺术理论课程建设与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艺术理论课程建设与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得不到广泛的认可

近10年来,高师艺术院系)艺术理论课程与改革鲜有人问津,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没有得到高校院系)领导和广大师生的认可,课程建设与改革缺乏有力的领导和良好的生成环境。本项目课题小组的研究成果显示,造成上述可悲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是艺术院系)重技巧轻理论的传统观念的影响。这种观念由来已久,并且愈演愈烈,经一代又一代师生传承下来,至今是积重难返。受这种传统观念长期浸淫,院(系)领导和广大师生对艺术理论课程建设与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自然认识不足。

其次,是高校连年扩招的影响。连续多年的扩大招生,使生源质量降低,艺术生学习艺术概论、艺术史等理论课程,觉得难度很大。因此,广大学生由害怕理论课、不喜欢理论课发展到轻视理论课,最后是完全放弃理论课。

再次,是功利意识和工具意识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教育也与国际接轨,毕业生分配不再由国家包办。由于种种原因,每年都有大量高校毕业生无法找到工作。在“工具意识”和“功利意识”的影响下,一种新的“读书无用论”在社会上悄然地传播开来。受这种思想的影响,部分艺术院系)师生就开始用一种“有用”或“无用”的实用主义价值标准衡量本校开设的课程。在这种尺度的打量下,艺术理论课程自然被一部分师生定性为“没用”!“工具意识”和“功利意识”的影响助长了重技巧轻理论的传统,由新“读书无用论”发展到单纯围着市场转,一切为了就业,艺术理论被视为“无用”之课程。“超女”们一朝成名、一夜暴富所树立的现实榜样,更让艺术生们看到艺术技巧的“十分重要”,和艺术理论的“十分无用”!

所有这些,都让艺术理论课程建设与改革处在零动力的状态,既无内驱力,又无外推力,处境十分尴尬。

2.2现行的艺术理论课程设置与基础教育发展需要联系不够紧密

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改搞得轰轰烈烈,国家教育部出台了相关的课程标准,也提出了一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此相反,高师艺术院(系)艺术理论课程却死气沉沉,毫无生气。例如,全曰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提出音乐教育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美术教育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课程标准》提出,艺术教育要帮助学生提高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全国广大中小学艺术教师都在纷纷进行教学实践。而对照检查高师艺术院系)的课程设置,我们的艺术理论课程设置中根本没有美学这门课,在学生在接受专业课程教学时也没有得到系统的审美教育。在这种课程体系中培养出来的未来教师,将来在中小学的艺术教学中又如何做到以审美为核心呢?可见,高师艺术院(系)现行的艺术理论课程设置与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的联系不够紧密。

2.3艺术理论教材内容陈旧、狭窄,滞后于艺术和艺术理论研究的发展

按照教学质量评估的有关规定,学校一般会要求任课教师选用近3年出版的新教材。然而,艺术理论教材普遍都比较陈旧,教师缺乏新教材可选。例如,学科基础课艺术概论,绝大多数版本都是上个世纪90年代,甚至是80年代出版的老教材。这些老教材虽然可圈可点之处颇多,但毕竟是10多年前出版的书籍,有些内容就显得比较陈旧、狭窄。近10年来艺术和艺术理论研究在不断发展,譬如电子艺术、网络艺术的诞生和发展及其学界对这些艺术新样式研究的新成果不断涌现,然而这些新内容并没有及时地反映在我们的教材里。艺术理论教材内容陈旧、狭窄,滞后于艺术和艺术理论研究发展的状况,显而易见。

3. 高师艺术理论课程建设与改革的生态学思考及实践

3.1 以生态学整体性关联的原理审视高师艺术理论课程建设与改革

生态科学认为,一个生态系统内的各个生态因子的性质和行为对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是有关联作用的。这种作用是在各生态因子相互作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系统整体如果失去了其中一些关键性生态因子,那么,就难以作为完整的形式而发挥作用。4这就是生态学所表述的整体性关联的原理。以生态学整体性关联的原理审视高师艺术课程建设,专业技能课、艺术理论课等等都是高师艺术课程建设系统中的关键性生态因子,如果我们抛弃了艺术理论课这一关键性生态因子,就使得艺术课程建设生态系统失去了关键的一环,而无法产生整体效应。

艺术理论课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院系)工作的方方面面,需要院系)领导和广大师生的支持和帮助。从整体关联的宏观角度说,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师生积极参与是搞好艺术理论课程建设的保证。

在艺术理论课程建设上无作为,艺术教育教学系统整体中失去了艺术理论课程,或者艺术理论课程被冷落、被淡忘,名存实亡,那么缺乏理论思想指导的专业技巧就无法作为一种完整的形式而发挥其教育教学作用。教师的不完整的教学,学生的不完整的学习,最终使我们高师培养的学生缺乏艺术理论素养,而无法胜任中小学艺术教学工作,特别是不能胜任新课改背景下的艺术教学工作。轻视艺术理论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后果是灾难性的。如果我们至今还不认清形势,加快艺术理论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步伐,它不仅仅会对一两届毕业生的艺术教育产生不良影响,甚至还会通过我们培养的学生影响到中小学生的艺术教育,波及几代人。

基于上述认识,我系领导班子增强改革意识,更新教育理念,把艺术理论课程建设和改革纳入本系议事日程。2005年8月以沈勇为项目负责人的课题小组申报了新世纪广西教育学院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一走进生态学领域的艺术理论课程建设与改革。在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前期工作中,我们以生态学整体性关联的原理重新审视、修改教学计划,创建适应时展,合乎基础教育要求的新型的艺术理论课程体系。

3.2增设新课程的生态学思考与教改实践

在生态科学中,有多样性导致生态优化这样一条重要原理。生态学认为,一个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品类越多,生态系统网络的结构水平越高,可持续发展的功能也就越健全,从而使生态系统之中各生态因子更为旺盛,更为活跃。反之,一个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品类越少,生态系统网络的结构水平就越低,生态因子的生命力也就越脆弱,越没有活力,更无法奢谈可持续发展。3在生态学的启迪下,我们系针对现行的高师艺术理论课程设置与基础教育发展需要联系不够紧密,“物种品类”缺失这么一种情况,对本系的课程作了一些必要的增补。例如,在成人本科班增设了一门艺术美学课。我系办有美术教育和音乐教育两个成人本科专业,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区内的中小学校,他们都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当下,义务教育阶段的课改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由于美术、音乐等课程的艺术教育都不同程度地提出审美教育等新理念,同学们正对自己缺乏美学知识,或不知从何着手对自己的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发愁。此时,在课堂上能听到新开设的艺术美学课,真是喜出望外,觉得很及时、很有启发和收获。

教改实践证明,加强艺术理论课程建设,给课程生态系统中增添一些“物种品类”,使得艺术理论课程教学这张“网”的结构水平变得更结实、更严谨,使网内各生态因子变得更为活跃,从而营造出艺术理论课程建设和改革多样性的生态优势。

3.3更新艺术理论课程内容的生态学思考和教改实践

课程理论家曾对美国110所4年制学院的课程作了调查统计,发现这些学院每年要淘汰5%的旧课程,增加9%的新课程[3这些发达国家高校更新课程内容的动机和目的,显而易见。当今世界已步入信息时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的速度也陡然加快。为了使学生掌握最新的科技信息,把握住相关学科的发展脉搏,大学课程需要及时更新内容,将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纳入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最优化结构的课程。

艺术理论的研究和发展,虽然谈不上日新月异,也没有科学技术的发展那么迅猛。但它并不是封闭的、静止的,课程教学也需要适时地删除过时的知识,将艺术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纳入课程体系,体现时代特点,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总不能老是完完全全沿用上个世纪的课程内容。

更新艺术理论课程内容,除了上述理由外,还鉴于这样一种生态学思考。生态科学告诉我们,生物多样性不仅导致生态优化,还可以导致开放性。从生态学的层面看,强调艺术理论课程建设的开放性,就是让艺术理论课程建设和教学突破长期以来的封闭性,使艺术理论课程建设和教学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全方位地与系统外的学科进行交流,同时也使得系统内的各个理论课程更加“亲密接触”。这样,在艺术理论课程建设和教学中就会不断有信息进入和输出,促进艺术理论课程建设和教学系统内外各生态因子间的关系始终处于动态之中。进而,又使得艺术理论课程系统本身的结构和功能得到不断的新的发生和发展P为艺术理论课程建设生态系统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最终使我们的教育对象终身受益。

更新艺术理论课程内容首先要涉及到编写新教材、修订老教材这样的“大手术”,由于种种原因和条件的限制,本系近期还没有能力做这样的“大手术”。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求担任艺术理论课程的教师:第一要选用近几年出版的新教材;第二在备课和讲课时要根据本学科的教学情况自觉地补充新的内容,包括自己科研的最新研究成果,让学生及时获得本学科发展的前沿理论。这样做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教学效果比较好。

3.4确立艺术理论课程的生态位,构建“以一带二”课程建设和教学模式

生态位是普通生态学上的重要概念,这个概念的基本意思是指一定的生物物种在生态系统的结构中所占有的独特位置。生态位是生命对环境选择与适应的结果。同一类物种在适合它的环境中群生,形成特定的生态区域,与别的物种形成空间生态位。另外,生物物体在生物群落中还与其他生物相互影响,在生态系统中发生或重或轻的作用,这又成就了各自的功能生态位。[81遵循生态位的原理,在艺术教育生态系统中,艺术理论课程具有自己的空间生态位和功能生态位。深入探讨艺术理论课程在艺术教育中的生态位,对于认识艺术理论课程的特殊性,充分地发挥其独特的生态功能,有着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在高师艺术院系)广大学生习惯将艺术课程分为三大块。第一块是专业课;第二块是艺术理论课;第三块是公共课。从“三大块”所处的空间位置上看,艺术理论课程这一块是“中间环节”,它介于专业课程和公共课程之间。从功能的视角看,艺术理论课程既有专业课程的专业色彩,又有公共课的理论色彩,兼有两者的部分功能,它的空间位置和功能都比较独特。鉴于艺术理论课程这种独特的空间生态位和功能生态位,课题小组在课程建设中提出了“以一带二”的教学模式,“以一带二”的教学模式,即在课程建设和教学中,重点抓住艺术理论课程这一“中间环节”,以艺术理论课程为中介,用以串联、沟通、促进、带动公共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学生在学习艺术课程时可以有自己的爱好和兴趣,但不能因爱好、兴趣或者极端功利的观念而有所偏废。艺术课程教与学的意义不仅在于教师教了多少专业技巧,学生掌握了多少专业技巧,还在于通过整体关联的公共课、艺术理论课和专业课程的教与学,锻炼和发展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格素养。给高师艺术专业的本科生和专科生设置各种理论课、公共课,都是在系统、完整地训练每一位学生。在将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或许一些理论和文化并没有非常实在的功利作用,但是每一位学生在学习理论和文化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能力,却有助于学生在众多工具型人才中脱颖而出,并受用终身。

在两年来的教改实践中,“以一带二”的教学模式得到本系越来越多教师的认可、支持和践行,广大学生学习艺术理论课和公共课的兴趣和积极性也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对于艺术专业课程学习则如水涨船高,更有斩获。通过“以一带二”的教学模式,学生人文素质、理论水平、专业技巧等方面都有较大进步,正日益靠近和成为一个完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