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城镇化;内涵特征;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2-0143-03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1]。城镇化是伴随着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一、城镇化内涵与特征

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人口逐步向城镇的迁移,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向城镇二、三产业的转移。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集聚,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漫长过程。2012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2.6%,不仅低于城镇化率70%以上的日本、韩国,更低于发达国家近80%的平均水平。城镇化是各国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所经历社会变迁的过程,本质是一个从农村到城市的漫长过程,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一是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二是第二、三产业向城镇聚集的过程,三是地域性质和景观的转化过程,四是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和传播过程。

城镇化冠以“新型”二字,就包含了对过去传统城镇化的反思,对路径的选择。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特征:一是以人为本[1]。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新型城镇化更加关注人口城镇化,注重人民生活质量和社会福利的实质提升,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城乡居民共享现代化成果。目前由于“半市民化”问题突出,大量进城农民工尚未真正融入城市,要把促进有能力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二是优化布局。[1]优化布局就是要推动空间上接近的若干城市和小城镇紧密联系起来,实现公共设施、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的网络式对接与延伸。以河南为例,在布局上提出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提高郑州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大力推进地区性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和县级城市扩容提质,有重点地发展中心镇,健全功能完备、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形成以大带小、以小补大、以城带乡、统筹发展的新格局。三是生态文明[1]。坚持生态文明就是要推进城镇化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顺应自然规律,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干预和损害,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合理控制城市开发边界,推进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土地集约,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四是传承文化[1]。传承文化就是要坚持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近年来,不少地方城镇建设千城一面,万楼一貌,人情味淡薄,吸引力缺失。中原文化底蕴深厚,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历史文脉,应该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应有之义。

二、城镇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到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和城乡关系深刻变革的新阶段,城镇化发展面临的基础条件和背景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自身所蕴含的各种红利将近耗尽,同时随着环境与条件的逐步变化,城镇化发展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也开始凸显。以河南为例,存在主要问题:一是主要产业就业支持能力不足,不能满足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亟待转移的需要,出省务工农村劳动力超过1 100万人;二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不高,大量进城农民工和其他常住人口处于半市民化“两栖状态”;三是促进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农村配套改革滞后,农民转市民后财产权益的保护和实现机制尚不完善;四是一些地方城镇建设规模扩张过快,占地过多,用地粗放,资源环境承载压力不断加大;五是部分城市建设规模和速度超出财力,城市政府债务负担过重,财政和金融风险不断积累;六是城市社会治理体制和水平滞后于人口流动、社会结构变化、利益诉求多样化的趋势,个别地方出现了“城市病”的一些现象,社会稳定面临许多挑战。在实际工作中,有的领导干部对城镇化工作方向、重点把握不准,一些地方在新型农村社区探索实践中偏离分类指导、科学规划、群众自愿、就业为本、量力而行的原则,急于求成、跟风赶浪、搞大呼隆,政府干预过多,干了很多本由市场决定的事,导致一些地方出现新村搬不进、旧村拆迁复垦难、财政债务负担重、运转难持续,正如指出的“如果城镇化路子走偏了,存在问题得不到及时化解,则可能积重难返,带来巨大风险”[1]。这些都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加以纠正和解决。

三、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对策

1.遵循规律,积极稳妥,走中国特色科学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能超越现实发展条件而急于求成,不能盲目大干快上,由于受城镇化受自然条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约、总结中国实践、借鉴世界经验、立足时展,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尊重规律,循序渐进,不要搞行政命令层层加码,把提高统计意义上的城镇化作为硬任务,不要揠苗助长,一哄而上。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关键要提升质量。新型城镇化是科学有序、积极稳妥的发展过程[2]。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更要扎实,方向要明,步子要稳,措施要实。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把市场的“无形之手”用够,政府的“有形之手”用好;处理好城乡关系,不要把农村都变成城市,把农民居民点都变成高楼大厦,绝不能非法剥夺农村土地,损害农民利益。要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要处理好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关系。搞城镇化不能单兵突进,而是要协同作战,必须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要处理好领导与群众关系。要坚持群众主体地位,尊重群众意愿,选择和首创精神,维护好、实现好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使人民群众更好地分享新型城镇化成果。

2.突出就业导向,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全覆盖。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进城镇化的关键,从目前全国和河南省城镇化发展要求来看,全国已经有2亿多,河南省有2 600万农民工和其他人员在城镇居住,处于“半市民化”状态,首先要解决好这些人员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努力提高农民工融入城镇的素质和能力,提高高校毕业生、技工、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等常住人口城镇落户率,应该尽量把他们稳定下来,而不是人为大幅度吸引新的人口进城。落实好已经转移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必须牢牢坚持产业为基,就业为本,生计为先,以城镇集聚的产业规模和提供的就业岗位来决定农业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进程。

要靠产业发展创造就业岗位。根据城市资源禀赋,培育各具特色的城市产业体系,要把推进工业化、发展产业摆在突出位置,通过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劳动者就业,带动人口向城镇集中。要着力提高服务业比重,增强城市创新能力,营造良好就业和生活环境。

要靠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目前,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中工作不好找,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农民工的文化知识水平不高,缺乏技能。因此,要把加强职业教育、提升全民技能水平作为事关长远的战略来抓,围绕转型升级,以培养急需紧缺技能人才为重点,把“80后”、“90后”农民工都能得到基本职业技能培训。在强化就业导向基础上,强化住房、教育“两牵动”。推动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要将稳定就业的农民工纳入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范围,与城镇户籍人口同享受住房保障待遇。保障农民工子女以公办学校为主免费接受义务教育。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必须坚持自愿、分类、有序,坚持存量优先,带动增量,不得跟风赶浪,急于求成,拔苗助长,不得盲目大拆大建,逼农民进城,让农民“被落户”、“被上楼”。

3.严控总量,盘活存量,切实提高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化。土地问题始终是城镇化的焦点和难点,关乎发展大业、民生大计。一些地方政府热衷于加快征地,出让土地,获得丰厚的土地财政,导致土地快速非农业化,土地征用催生失地农民,农民权益受损。有些地方,农村“建新不拆旧”,耕地侵占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乡村病”日趋严重,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暴露出来诸多土地问题,成为新型城镇化亟待破解的首要难题。

要严守底线,管住总量。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管住总量,控制增量,优化结构,深化土地管理创新,提高城镇建设用地效率,提高城镇化发展的土地保障能力。要处理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工业化、城镇化需要土地,农业现代化要保证土地数量和质量。必须严格执行建设用地占补平衡制度,确保耕地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决不允许借占补平衡之名,占用好地,用劣地、坡地生地来滥竽充数。要坚持发挥规划管控作用,坚持有限指标保重点,一般项目靠挖潜,大力推进旧城区、旧厂区、城中村改造,加大城镇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力度,提高城镇建设使用存量用地比例。逐步地搭建节俭建设用地指标交易平台,坚持市场化运作,提高指标流转收益。完善各类建设用地标准体系,推动土地集约利用。按照国家和省统一部署,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保障农民土地增值收益。

4.创新城镇化融资机制,建立多元资金投入机制。指出,财力是城市发展的生命线,要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1]。改革完善财政体制,建立健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分担和奖补机制,实现基本公共服(下转172页)(上接144页)务支出持续稳定增长。要着眼于“织好网,保基本,兜住底”,推进与城镇职工、居民保险整合,提高统筹层次,做好异地衔接,进一步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义务教育、公共交通、污染处理、就业培训等方面的财政投入。要创新投资机制,建立健全地方债务管理制度,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挥好其在城镇化中的重要作用,为城市基础设施和住房建设提供规范透明、成本合理、期限匹配的融资服务。要放开市场准入,对国家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的领域一律对民间资本开放,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公用设施投资运营,探索公益性基础设施和商业开发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实现公商协同,以商补公,搞好土地储备和两级循环开发,增加土地增值收益并合理分配,提高用于城镇建设的比例。

5.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创新城镇化管理机制。要突出建管并重,服务高效,提高城镇建设管理水平。指出,城市建设是一门大学问,一定要本着对历史,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提高城市建设水平[1]。要根据区域自然条件,实事求是地确定城市定位,避免走弯路。基本要求是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增强文化魅力,完善基础设施,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不要花大力气去遇山推平,弯曲的河流改直,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到水。中央城镇工作会议上要求,“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特别要保护一些经历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村庄,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让居民记得住乡愁。

城市的竞争力、活力、魅力离不开高水平管理。这些年城镇化中出现的问题,许多都与管理不到位有关,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增加,对提高城市治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只重建设而忽视管理,将给社会稳定埋下很大的隐患。因此,要完善城市治理结构,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加强党的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要随着城市发展及时调整完善社区组织,强化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加快公共服务向社区延伸,完善民主科学决策机制,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公共服务能力。

城镇化的主体是人,根本目的是为了人,必须顺应人民想过好日子,能过好日子的愿望,让农民“进得来,落得住,转得出”。因此,必须自觉把握城镇发展规律,产业成长规律和人口流动规律,增强运用规律科学决策的本领。推进城镇化方向必须对头,路子必须走正,不准破坏青山绿水,不准一味求洋求异,不准造新城为鬼城,不准让市民成为流民,不准一届政府一张图,不准乱举债摊大饼,积极稳妥发展,避免犯难以纠正的历史性错误,既要对现实负责,又要对历史负责,更要对人民负责。

参考文献: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范文第2篇

1、引言

2012年中国城镇化率为52.57%,已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改革开放后城镇化进程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在传统城镇化进程中注重“量”的提高,忽视了“质”的提升,导致城乡差距拉大等系列问题,城镇化发展质量广受诟病。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如何提升城镇化的质量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城镇化质量评价是了解城镇化发展质量的科学方法,传统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已难以适应“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因此适时构建符合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的质量评价体系就显得尤为必要。

2、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2.1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

新型城镇化是相对传统城镇化而言的,“新”简要的说是指城镇化发展的观念更新、体制革新、技术创新和文化复新;“型”是指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关于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理论界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认为是以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为发展原则,以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为推动机制,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良性互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形成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城乡一体的集约、智慧、低碳、绿色城镇化道路[1]。

2.2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研究评述

关于城镇化质量评价方面的研究,国内外很多学者和相关部门都发表过相关研究成果,国外研究成果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联合国人居中心的城镇发展指数(CDI)[2]和城镇指标准则(UIG)[3],CDI是从基础设施、废弃物处理、健康、教育及生产5个方面评价城镇化质量,UIG中包括居住、社会发展和消除贫困、环境治理、经济发展和经济管制等5个方面的指标;国内学者中最早研究城市化质量的是叶裕民,她从城市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两个方面的相关指标评价城市化质量[4]。最新的城镇化质量研究中有代表性的有:张春梅等在界定城镇化质量内涵的基础上,从经济竞争度、民生幸福度、城乡统筹度和持续发展度四个方面构建发达地区城镇化质量综合测评指标体系,以江苏省为例进行测评分析[5]。何平等在已有相关城镇化质量测评研究的基础上,从城镇化内涵和城镇化质量内涵的角度出发构建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包括7个方面,分别是人口就业、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资源环境及城乡一体化,较好的体现新型城镇化内涵中人的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6]。

相关研究中对城镇化质量的评价各具特色、百花齐放,但目前仍缺少针对新型城镇化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依据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在综合考虑评价数据能够统计得到的前提下构建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丰富城镇化质量研究的成果。

3、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构建

在对城镇化质量评价相关文献评述和深刻理解新型城镇化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构建出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该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6项准则下属24项指标。指标层以反映新型城镇化基本特征和数据容易量化获取为原则,以正确评价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为目标来选取。

参考文献:

[1]王素斋.新型城镇化科学发展的内涵、目标与路径.理论月刊2013年第04期:165~168.

[2]United Nations Human Habitat. The State of the World’s Cities Report 2001[R].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Publications, 2002: 116-118.

[3] United Nations Human Habitat. Urban Indicators Guideliners[C]//United Nations Human Settlement Programme.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Publications, 2004: 8-9

[4]叶裕民.中国城市化质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1(7):27-31.

[5]张春梅等.发达地区城镇化质量的测度及其提升对策——以江苏省为例[J].经济地理,2012年7月,第32卷第7期:50-55.

[6]何平等.中国城镇化质量研究.统计研究,2013年6月,第30卷第6期:11-18.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范文第3篇

【关键词】理解;城镇化内涵;推进;城镇化建设

引言

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上升期,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而城镇化发展正是提升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面临我国13亿人口的基数,我国城镇化水平显得十分薄弱,这将阻碍城镇化建设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力量。然而,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由于地方城镇化建设过于追求“扩大城镇面积,盲目征收用地”,在实现量的积累时并不注重质的转变。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只有将地方县,镇,乡的经济提升,打造能够吸引外资的精神面貌,搞好基础设施设备,才能真正地实现城镇化建设。

1城镇化内涵

城镇化是一种社会发展的过程,指传统农村经济向新型社会经济转变,其中也带动了二,三产业在农村发展,使农村户口向非农村户口过渡。随着城镇化的数量不断增加,城镇的生活方式,经济发展模式以及精神文明都会向农村进行传播扩散。城镇化的内涵包括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产业结构城镇化以及城市建设和生活环境城镇化。人口城镇化是城镇化的核心,其是经济城镇化的载体。经济城镇化是城镇化的动力,其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社会城镇化则是指人们的生活方式,交通情况,基础设备以及精神文明都被同化,农村和非农村的差距逐渐缩减。产业结构城镇化则是指产业的演变,升级。城市建设和生活环境城镇化是指随着城镇化数量的增多,新型城镇的出现使城镇空间形式扩大。城镇化的内涵包含城镇化发展的各个方面,只有深入理解城镇化发展,才能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脚步。

2.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城镇化的质量不高

近几年,城镇化建设从表面上看发展得十分迅速,许多农村人口纳入了城镇人口,特别是北山广等一线城市。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其转变的过程并不真实,新增的城镇人口并没有城镇户籍,并不能像其他城镇人口那样享受优待的城市福利。因此,在一线城市中,某些城市移民只是被“被城镇化”,并没有达到实现城镇化建设真正的目的。另外,地方城镇化盲目追求征地,开拓城镇土地资源,但是相关经济政策并没有随之出台支持,因此也是“被城镇化”。失去土地的农民不仅失去土地,还变成了三无农民,同时还被留在了城市之外。

2.2城镇资源条件恶劣

在城镇化建设中,由于地方过分追求发展速度和规模,而忽略了土地资源过分利用,工业污染,环境污染,人文建设等方面的问题。过量开拓土地资源,这将导致水土流失严重以及自然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另一方面,城镇化发展支持工业快速发展,这会导致出现大气污染,水资源污染以及重工业污染等情况。因此,在城镇化发展中总是要面对选择,到底是保留“绿水青山”还是追求“金山银山”。同时,在城镇化发展中还要面临如何处理生活垃圾的难题,这也是我国目前的急需攻克的难题。

3.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建议

3.1不断提升城镇化建设的内涵

人口城镇化发展是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因此我们应该以户籍改革为切入点,将符合条件的农村人口纳入城镇户籍,并且为他们提供他们应享受的城镇福利。同时,新增城镇人口的住房问题也是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因此政府要进行相关的住房调控。另一方面,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节约土地资源,水资源以及新能源,不可以为了追求发展而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只有不断提升城镇化建设的内涵,才能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3.2按照城乡一体化建设

在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将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使农民得到应有的权利和福利。最为关键的是,我们不能将城乡一体化发展成为剥削农民的一种手段。城乡一体化最为重要地就是进行产业结构转变,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将农业产业和轻工业转向农村,这样利于产业结构转变。最后,我们还要合理分配公共资源,优化财政支出分配,带动农村公共服务发展,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局面。

3.3高效能管理

在城镇化发展中,后期的管理也尤其重要。第一,我们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道路,电力通讯设备以及园林绿化等方面要加快建设,打造良好的精神风貌。其中尤为重要的是污水处理和垃圾整治,其关系到整个城市的形象。第二,我们要加快城镇形象整治,积极处理道路“脏,乱,差”的现象,对交通,建筑,摊贩加强管理。第三,我们要对新城镇进行宣传,加强市民的精神文明,对市民在法律道德的教育上要加强教导,提升整个城镇的素质。通过高效地管理,新城镇才能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也会带动经济的发展,为引入外资而奠定基础。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城镇化是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其涉及到人口,经济以及空间的变迁,因此不可一蹴而就,要踏踏实实地发展每个方面。城镇化建设应该避开急于求成而导致的误区,根据可持续发展方针来实现“质”的转变。城镇化建设的核心主要在于人,建设的目的就是通过城乡一体化实现劳动力能够真正融入城市并且享有应得权利的局面。因此,城镇化建设应该时刻秉承着“以人为本”的衷旨。

参考文献:

[1]张友良.深入理解城镇化内涵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J].传承,2013,(9):76.

[2]胡波.推进广东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研究[J].广东社会科学,2014,(05):52.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由来;内涵

随着国内学者对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经济性和可持续性进行深入研究,“新型城镇化”的提法应运而生。中国新型城镇化区别传统城镇化的典型特征,它是根据时代特征和现实国情探索的一种新的城镇发展模式,其表现主要内容: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发展目标,以新型工业化为新型城镇化发展动力,以统筹各种关系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发展路径。

一、新的发展目标――坚持人的城镇化

中国新型城镇化是 “人的城镇化”,把“增加人的福祉”作为城镇化发展的前提。“人的城镇化”区别于“物的城镇化”,二者是不同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人的城镇化”是实现地域转移、职业转换和身份转变,实现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系列由乡到城的转变,这个过程不仅包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化,而且还包括人们价值观念、思想观念、生活观念的转变。“物的城镇化”主要是指城市规模的扩张,建设用地的不断增加,资源要素不断向城市集中,其核心是土地的城镇化。“物的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的物质基础和基本前提,“人的城镇化”是“物的城镇化”的基本动力和发展目标。如果只是追求“物的城镇化”,即便是经济发展速度再快,生活居住空间再宽敞,但是没有健康的工作环境、舒适的居住环境,缺少了人文关怀的发展理念,忽视对人的基本价值关注,这种城镇化也失去真正的价值和意义。“人的城镇化”和“物的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才构成了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根本内容。

中国新型城镇化要求从过去重视“量”的扩张转变为对“质”的提升,从“外延式”到 “内涵式”的转变。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地“造城运动”,而是重视城镇化的质量,实现 “人的城镇化”,让广大农民工能享受到市民一样的公共服务,过上像市民一样的生活,这才是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根本意义所在。换言之,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不能很好地实现“人的城镇化”

二、新的发展动力――实施新型工业化

中国新型城镇化是以新型工业化为主要发展动力,新型工业化开启了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把中国城镇化建设推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世界各国城镇化发展的规律来看,城镇的诞生和发展与工业化发展的程度有密切的关系,城镇化水平是随着工业化水平提高而提高的趋势。钱纳里对 1950 年到 1970年约 100 多个国家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水平之间关系做了调查,结果发现人均收入水平与工业化水平有密切的关系,人均收入水平越高的国家,城镇化水平也越高。

新型工业化是适应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时代要求,具有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以充分发展的明显特征。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新型工业化,大大地提高了现代工业的生产效率,加强了对现代生产过程的控制,促进了高新科技产业发展、改造和提升了传统产业,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崭新的发展平台。新型工业化是区别于以往传统工业化的发展模式。“新”的自觉应用代替了。”

三、新的发展路径――统筹各种关系

统筹兼顾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也是解决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各种问题的一种科学方法。利益协调是做到统筹兼顾的关键。统筹是建立在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基础上的统筹;兼顾是一种整合和优化。

统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必须总结世界城镇化发展的经验教训,寻求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历史表明,西方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已经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资源过度浪费、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这决定了我们不能重蹈西方发达国家城镇化发展的覆辙。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其核心是人与自然、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求中国新型城镇化在坚持节约土地、功能完善的原则下,把可持续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从外延的扩张到内涵的集约发展道路,从城镇数量的增加到城镇质量的提升,实现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完善保护土地市场,合理利用和节约土地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最大限度地完善城镇的集聚与扩散功能、生产服务功能、就业功能和创新功能。

总之,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新”字体现在关注人,注重人。相对于传统城镇发展模式,“新”是指城镇化建设是有规划的、开放的、集约的,更重视内涵的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发展。所以,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中国新型城镇化是城镇发展模式的转型,也是一种城镇以人为本为发展理念的跃迁。

参考文献:

[1]周十峙.走具有自己特色的城市化道路[J].城市发展研究,2006,(4).

[2]姚士谋,崔功豪,许学强,等.按科学发展观市视我国城镇建设的大局[J].经济地理,2009,29.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新型城镇化;主体功能区

[中图分类号]F291.1;X2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5.06.019

我国在过去的城镇化发展历程中,为保持经济的较快增长付出了相当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与此同时,资源与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越来越明显,其可持续发展已经受到了严峻挑战。因此,增强节约意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缓解资源瓶颈制约,加快建设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已成为实现生态现代化、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本文将可持续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的发展过程,用多维度、多指标的综合评价方法,构建兼顾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人口集聚、生态环境、技术进步的新型城镇化水平综合评级指标体系,求解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综合指数,将其作为衡量城镇化发展质量的依据,以期有助于全面把握城镇化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减少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诸多负面问题,为科学考评地方政府绩效,为政府制定城镇化发展战略及相关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的内涵

1.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

据《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统计,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突破50%。这意味着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中国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城镇化是指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也是生产力发展引起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居住方式改变的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推进城镇化进程,不仅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城镇人口集聚度、提高整体国民收入,而且适度、合理的城镇化可以改善生态环境,通过修建水利设施、平整土地、绿化环境等措施,使得环境向着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方向转变,降低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但不合理的、盲目的城镇化也会产生一系列消极后果,尤其对生态环境会造成毁灭性的影响,诸如城市绿地不足、生物多样性减少;耕地面积减少,土壤污染,地面下沉;空气污染严重;水质恶化、水资源短缺、酸雨等问题。

为了推进城镇化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中共十报告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明确了新型城镇的科学定位,以及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乡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核是要素城镇化和人的城镇化,基本要求是速度适中、水平适当、布局合理、城乡协调发展可持续。[1]

新型城镇化的“新”体现在价值取向、发展内涵、发展侧重、城乡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是一种综合性的价值取向。在价值选择上,新型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本、以社会公正为导向,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和谐发展和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在发展内涵上,新型城镇化赋予“发展”以丰富的内涵:高效利用资源,使工业、农业、信息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经济内涵;城乡互促共进的社会内涵;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的生态内涵;兼具多样性、紧凑性、集约性、复合性、共生性的空间内涵;综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效益内涵。在发展侧重上,新型城镇化是要由过去注重追求城市的规模扩大、空间扩张、人口增加,转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追求发展质量。在城乡关系上,新型城镇化要改变以往“城乡分治”“重城轻乡”的做法,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为指针,促进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在人与自然关系上,新型城镇化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郑 州 轻 工 业 学 院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2015年第6期方永丽:生态文明城镇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探析发达国家实现城镇化的进程表明,就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来说,城镇化具有积极作用和正面效应,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若处理不好其发展进程中的诸多关系,也会产生一些消极作用和负面效应,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我们应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城镇化的速度、强度、规模控制在生态环境阈值范围内,以尽可能地发挥其正面作用和积极效应,有效抑制其负面作用和消极效应。

2.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致力于保持地球上生命活力与环境稳定,并以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作为人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前提的文明类型[2]。生态文明是与工业“黑色文明”相对应的生态“绿色文明”,是人类迄今最高级的文明形态,具有和谐共生性,目标是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秩序。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城镇化健康、高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和强大动力。

在城镇化进程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以生态文明推动城镇化发展,首先要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不是要放弃工业文明,而是要在实现工业文明中以能源、资源、生态环境可承载为前提,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实现高水平的现代化,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文明、和谐社会。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是一种相互作用、交互耦合的关系(见图1):一方面,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必定会引起生态环境的变化,对生态环境产生胁迫效应;另一方面,恶化了的生态环境反过来又会抑制城镇化的发展,对城镇化发展产生约束效应。姚士谋等[3]指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关系可以用图1描述。只有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建设全过程,使城镇化与生态化融为一体,才能促进二者协调发展。

将生态文明融入城镇化发展进程,就是要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运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城镇空间布局、产业结构、生活方式、消费模式,实现城镇化的绿色、集约、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发展全过程的模式包括: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通过产业结构生态化、空间结构集约化、基础设施绿色化、生活方式低碳化等环节实现过程调控;构建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绩效评判机制。[4]

图1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关系二、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中共十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出,“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可见,构建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指以对生态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为基础,依据一定的原则,设定科学合理的、能准确反映生态城镇化本质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国际上关于城镇化质量的测度指标主要是联合国人居中心开发的城镇发展指数(CDI)和城镇指标准则(UIG),前者涵盖基础设施、废弃物处理、生产、教育、健康5个方面,后者涉及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消除贫困、居住、环境治理、管制5项指标。

近年来,我国关于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也在不断丰富、发展、完善中。

牛文元[5]指出,新型城市化发展的科学度量包括3个有机统一的本质元素,即城乡发展的动力表征、质量表征和公平表征,并依据指标体系的完备性、精简性、普遍适用性等标准,构建了中国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CNUIS)。该指标体系分为总体层、系统层、状态层、变量层和要素层5个层级,由城乡发展动力系统、城乡发展质量系统、城乡发展公平系统3大系统,城乡基础实力、城乡统筹能力、城乡竞争能力、城乡自然质量、城乡人文质量、城乡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水平、城乡制度建设8个方面,以及21个变量和50个要素构成。

曾志伟[6]以环长沙、株州、湘潭城市群为例,构建了包括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社会建设3个一级指标,43个二级指标的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而且3项一级指标所占比重依次为0.250、0339和0411,社会建设指标首次成为最重要的指标。

沈清基[3]在对生态文明、新型城镇化等相关概念、特征阐释的基础上,提出应基于生命活力度、生态环境稳定度、生态环境改善度3个指标构建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基于价值观新型度、要素新型度、关系新型度3个指标构建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并对生态文明和新型城镇化耦合度及其协调程度进行了分析评价,但并未提出构建评价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耦合度的综合指标体系的方法。

孙长青[7]建立了包括经济发展、城镇水平、民生改善、集约协调、生态宜居5个子系统的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涵盖28个分类指标。

吕丹等[8]系统梳理了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沿革,针对现有评价体系的不足,提出了由经济发展指数、人口城镇化指数、城乡统筹指数、生态环境支持指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5个一级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其下包括了17个二级指标,55个三级指标,并利用改进的熵值法为各个指标赋权。

戚晓旭等[9]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在其所构建的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增加了许多测度空气质量、污水排放、大气污染等生态环境方面的新指标,更加全面地测度生态环境质量对城镇化的影响,不足的是其没有给出各个指标的权重。

曹飞[10]从社会发展、经济绩效、居民生活、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空间集约、城乡统筹7个方面,选取41个指标构建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并利用改进的BP神经网络对中国2004―2012年的城镇化质量进行测度、仿真,综合评价城镇化带来的经济、社会、生活、生态等方面的复合效应。

薛文碧等[11]在阐述生态文明和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包括资源节约、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生态损害、集约高效、功能完善、城乡一体、社会和谐8个一级指标和48个二级指标的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改进的熵值法为各项指标赋权重。

李晓燕[12]从生态文明的视角研究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构建了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框架,该体系由社会城镇化、经济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生态城镇化4个准则层及27个指标层构成,并应用该评价体系分析得出河南省18个省辖市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可以划分为4个层次,针对处在城镇化发展不同层次的城市,分别给出了加强环境保护、加强生态文明宣传、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的对策。

陈田田[13]根据生态城镇化内涵,从经济发展生态化、社会生活生态化和人居环境生态化3个方面构建了区域生态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以全国30个省级行政单元为研究对象,采用熵值法,评价了各行政单元的生态城镇化水平,并将区域生态城镇化水平划分为了高、中高、中、中低、低5个等级,分析了区域生态城镇化及其系统层的分布特点,探讨了提升区域生态城镇化水平的策略。

综合以上文献,我们可以看出,国内学者对城镇化评价体系的构建正在不断完善。从指标设置来看,涉及经济、社会、人口、空间、生态等方面,而且对生态环境指标的重视度在不断加强,表现为生态环境指标增加、比重加大。从评价方法上来看,所采取的方法有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主观赋值法、熵值评价法、改进的熵值法、目标值比较法等,熵值法因其具有客观性、全面性、无需先验结果等优点,更为常用。从研究的范围来看,上述研究有从国家层面上作整体分析的,也有从省市级层面上作局部分析的。

三、生态文明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总体来看,目前对生态文明城镇化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虽已比较完善,但是在实践应用中,现有评价指标体系还存在一刀切、灵活性差、缺乏针对性的问题。鉴于在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不可能都追求一个速度和水平,对城镇化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进而对地方政府绩效进行考核不可能机械地套用一个指标体系,各类指标的权重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

1.指标选取原则

生态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是由经济、社会、人口、生态等方面指标构成的有机整体,为保证评价结果的科学性与可信度,应尽可能全面地反映城镇化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因子及其相互联系。因此,在选取评价指标的过程中,应始终遵循以下四个基本原则。

一是综合性原则。新型城镇化是涉及经济、社会、人口、生态多因素的综合转化过程,因此,选择指标构建评价体系时,应兼顾经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以确保指标体系能够全面地表现新型城镇化的多领域的特点,这就是指标选取的综合性原则。当然,讲综合性并非是将各个领域所涉及的指标全部纳入,而是要根据各个领域的本质特点,选取最具代表性的、能够突出反映发展特色的指标,避免指标过多过乱,影响评价结果。

二是科学性原则。在选择指标构建城镇化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之前,要全面把握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及其本质特征,把握其所涉及的领域及其演化规律,以确保所选取的指标具有全面性和代表性,能够综合反映其真实的状况能够准确反映各子系统的变化规律。

三是可获得性原则。新型城镇化是多维度、多层次的转变过程,既包括可观测的、物化的转变,也包括不可量化的、无形的变化,因此在设计综合评价体系时,必须依据现实情况和详实的统计资料,选择含义明确、可以量化、易获取的指标。

四是可比性原则。为了科学准确地反映、比较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和质量,各项指标选择的标准与度量方法应保持统一,而且计算方法也应简单易懂,以便于查漏补缺和推广运用。

2.评价指标

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选取的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除反映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口集聚等情况的传统城镇化指标外,还应加入反映环境损害、资源消耗、生态保护情况的生态指标。另外,在城镇化过程中,要转变增长方式,治理环境污染,发展低碳、环保、绿色、循环经济,实现集约高效、节能减排,改善生态环境,离不开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的支持。然而,在目前的文献中很少有将技术进步指标列入评价体系的,为弥补这一不足,突出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更加全面地评价生态文明城镇化的质量,本文增加了“技术进步”这一指标(见表1)。

表1生态文明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经济发展人均GDP,GDP增速,三次产业贡献率,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社会生活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每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人均住房面积资源环境能源消费总量(万吨标准煤),平均每万元GDP能源消费量,工业污水排放量,大气污染排放量,固体废弃物排放量生态保护城市人均绿化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率,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污染治理完成投资,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人口集聚城镇人口比重,二三产业从业人口比重,市区人口密度技术进步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比重,科技进步贡献率,专利授权量

3.指标权重

在因果关系中,影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多指标的,且各指标的权重不同。目前,指标赋权的方法有多种,如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熵值法等。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属于主观赋权法,赋权人的主观随意性比较大;主成分分析法清晰度较低。因此,可选择常采用的因子分析法或熵值法。笔者要强调的一点是,在应用中,各项指标的权重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应该根据地区主体功能的不同定位而有所区别。

四、生态文明城镇化绩效的考核

生态文明城镇化是有别于传统城镇化的新型城镇化,对其绩效的考核要注意以下方面。

1.将生态文明指标纳入城镇化发展考核范围

城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14],对城镇化绩效的评价考核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不能仅用人口城镇化率、经济增长率等传统指标的提高来评价城镇化,应该在对人与自然关系准确把握的前提下,从生态文明视角,对城镇化的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对城镇化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进行综合评价。

将生态文明指标纳入城镇化发展考核范围,构建反映生态文明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综合指标,可以纠正地方政府过于重视GDP增长、不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而盲目追求工业化与城镇化速度的行为,从源头上扭转当前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可以避免地方政府在城镇化中只顾眼前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的短视行为。应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政府干部绩效考核挂钩,将“绿色GDP”“生态城镇化”等绿色绩效标准,作为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让“绿色”“生态”元素成为地方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通过综合绩效考评,可以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发展。

2.以生态文明为导向优化城镇规划体系

一是在城镇化规划建设中贯彻生态文明理念。城镇化规划建设中要研究并解决以往生态导向薄弱、城市无序发展、对公共资源在空间和部门合理配置上引导不足的问题,应重新认识城市功能,综合考虑生产、生活、生态之间的关系,强化城镇化规划建设中的生态导向作用,减少盲目扩张,注重土地节约利用,建设紧凑型城市。此外,还应树立动态规划的理念,保证城市规划对变化的形势和环境因素的灵活适应。

二是在主体功能区战略指导下优化城镇规划体系。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推进城镇化进程,必须要明确哪些地区适合大规模工业化和城镇化,哪些地区需要控制城镇化规模和速度。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兼顾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发展的一项制度保证,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保障。应按照主体功能区战略要求,从全局出发,注重地区差异,发挥地区优势,制定与地区生态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城镇化规划,形成功能定位准确、生态良好、产业布局合理的城镇化格局。

主体功能区规划理念是我国在“十一五”规划中,针对我国国土利用效率低下、区域空间开发秩序失衡问题提出的。2011年6月初,《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正式。该规划坚持以人为本、集约开发、尊重自然、城乡统筹的原则,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未来发展潜力,以及是否适宜或如何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为基准,统筹谋划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确定主体功能定位。

优化开发区域是指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应该优化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区域。重点开发区域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应该重点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区域。限制开发区域是指资源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其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农产品主产区,即耕地较多、农业发展条件较好,尽管也适宜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但从保障国家农产品安全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需要出发,必须把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发展的首要任务,从而应该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地区;另一类是重点生态功能区,即生态系统脆弱或生态功能重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低,不具备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条件,必须把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作为首要任务,从而应该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地区;禁止开发区域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以及其他禁止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需要特殊保护的重点生态功能区。

3.依据主体功能区定位分类考评城镇化绩效

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实施有利于打破行政区划、制定实施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和绩效考评体系,从而根据各区域在更大范围内承担的职能,选择差异化发展方向。在主体功能区战略规划格局下,各类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现有开发密度、未来发展潜力不尽相同,若采取一样的绩效考评指标,可能难以有效发挥指导作用。有效地评判生态城镇化建设绩效,应该根据主体功能区定位,进行差别化考核、分类指导。

优化开发区现有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而且生态环境压力较大,因此要强化对经济结构、资源消耗、公共服务覆盖面、高新技术产业比重、环境保护技术研发、生态恢复与治理投入等方面的考评,弱化对经济增长方面的考评。

重点开发区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仍较强、人口与经济集聚条件较好、仍具备大规模承载产业和人口能力的区域。对于此类区域,可以实行城镇化水平优先的绩效评价,综合评价经济增长、吸纳人口、产业结构、资源消耗、环境保护以及外来人口公共服务覆盖面等内容,弱化对投资增长速度等方面的评价。

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的战略定位是保障国家农产品安全,其首要任务是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故对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加以限制。因此,在这类区域,应强化对农产品保障能力的评价,考核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民收入等,弱化对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化率等方面的评价。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由于其生态系统脆弱,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低,因此应实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评价,弱化对工业化、城镇化相关经济指标的评价。

4.坚持显性绩效与潜在绿色绩效相结合

在考核地方政府在生态文明城镇化建设方面的绩效时,既要考察当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显性绩效,还要考虑当前政策会对未来生态环境、社会进步等可能产生的潜在绿色绩效,要重视对未来潜在绿色绩效的预期估计,对未来几年以至几十年内生态文明城镇化建设情况进行评估,并将对未来的评估预期在当前绩效考核结果中体现出来。通过生态文明城镇化建设考核指标的导向作用,可以激发地方政府决策者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和引导地方政府重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避免传统城镇化可能带来的城镇盲目扩张和无序发展所导致的危害。

[参考文献]

[1]张占斌.中国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报告(2014)[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沈基清.论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化[J].城市规划学刊,2013(1):29.

[3]姚士谋,冯长春,王成新,等.中国城镇化及其资源环境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52.

[4]郝华勇.生态文明融入城镇化全过程模式建构[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6):41.

[5]牛文元.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2012[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262-270.

[6]曾志伟,汤放华,易纯.新型城镇化新型度评价研究――以环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2(3):11.

[7]孙长青.经济学视角下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河南社会科学,2013(11):56.

[8]吕丹,叶萌,杨琼.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综述与重构[J].财经问题研究,2014(9):72.

[9]戚晓旭,杨雅维,杨智尤.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2014(2):51.

[10]曹飞.新型城镇化质量测度、仿真与提升[J].财经科学,2014(12):69.

[11]薛文碧,杨茂盛.生态文明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5(7):512.

[12]李晓燕.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评价研究――基于生态文明视角[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