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范文第1篇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髓,体现了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几千年来历经磨难、涅??重生,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历史奇迹,成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倒的不竭动力。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再次提出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文化的传承依靠教育,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这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的重要途径。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的主要内容及重要意义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是各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对新疆高职院校大学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就是要对传统文化中凝聚民族精神与人文内涵的经典内容予以挖掘、提炼、再现与传承,激发、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骄傲感与认同感,并自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可以归纳为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

1.1物质层面

主要包括了文化典籍、科技艺术、民风民俗与人文自然景观。文化典籍方面主要有儒家经书、史书、诸子百家、《诗经》、唐诗宋词、汉赋元曲、明清小说等经典篇目。科技艺术方面主要有四大发明、中医麻醉、天文气象、建筑、书法、国画、京剧、茶艺、宗教等。民风民俗主要指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人生礼仪和各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人文自然景观主要指祖国的大好山河与历史文化古迹。

1.2精神层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主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民本思想”和“以人为本”的人本精神,“修身、齐家、平天下”和“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礼仪之邦的礼治精神,“依法治国”的法治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自强不息精神,“言出必行”的诚信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扬弃、兼容并蓄、与时俱进的精神等。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的重要意义

2.1有利于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培养文化艺术欣赏能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各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全面、系统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和素养,还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感悟和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学会欣赏中华传统文化,培养自身的文化艺术欣赏能力。

2.2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形成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

“新疆的问题最长远的还是民族团结问题”,可见,新疆作为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只有实现了民族团结,才能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而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髓,文化在民族团结中起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民族团结,关键在于促进各民族的文化及价值认同,虽然各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族文化,但又都根植于中华文化,都凝结着民族精神。因此,在新疆高职院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研究,可以使大家更清楚地认识到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各民族在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中共同缔造了中华文化,从而加深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自觉维护民族团结,自觉维护新疆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

2.3有利于培育正确价值观,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精髓,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拓展学生人文视野、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培育学生独立人格、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中国作为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思想道德教育。中华传统文化倡导仁、义、礼、智、信,主张克己、内省、修身、养性、践履、躬行,这都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提供了丰富素材与借鉴范例,对于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增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当下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本身就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此外,中华传统文化所承载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与血脉,是需要中华儿女代代传承并发扬光大的,这本身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新疆高职院校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匮乏

新疆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度不高,传统文化知识匮乏单薄,绝大多数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涵盖的内容知之甚少,不能准确、全面、系统表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自然也就谈不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1.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审美偏差

受网络媒体与各种文化思潮的不断冲击和影响,新疆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缺乏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很少主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被充斥文化市场的各类通俗文学、快餐文化和“肥皂剧”等消费现象所绑架,人心浮躁,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细嚼慢咽,用心品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与阅读取向更多地倾向于低俗性、娱乐性与游戏性。

2.原因分析

2.1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

迫于就业压力的严峻形势,职业院校办学理念趋于功利化,课程设置过于实用化,最大限度地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学生人文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大学语文作为公共类人文通识课程,职业院校往往只注重了它的基础性与工具性,而忽视了它的人文性,因而没有很好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深刻内涵,使之更好为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培养学生文化艺术欣赏能力、增强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促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2.2现代社会发展环境的影响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与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网络媒体和各种文化思潮不断冲击和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社会行为,尤其是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导致当今大学生的审美观念发生偏差,阅读取向倾向低俗性,很少有学生主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新疆高职院校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的策略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思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过不断传播、发展、融合、壮大,已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同,成为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不断引领着我国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社会主义道德、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流意识形态。在多元文化共存的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碰撞,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不动摇,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甄别不同文化的优劣,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断丰富已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就是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必须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

2.遵循“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原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要尊重多元一体的事实,遵循“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原则,即要教育学生不仅要珍视、保护、弘扬自己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也要充分尊重、理解各民族的文化差异与特色,在传承本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精华;同时学校也要有包容开放的精神,能容纳不同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并引导学生通过不同方式展示不同民族文化的魅力与差异。

3.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与“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

高职院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必须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既要深刻挖掘与全面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层蕴含的精神品质与价值追求,又要结合社会实践赋予“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和合”、“大同”等价值理念全新的现代意义与时代精神,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孕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另一方面,要盘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与范例素材,并将这些资源与素材用好、用活,结合现代社会实践与时代精神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用好、用活了中华传统文化中这些丰富的思想素材,才能真正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

4.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融入立德树人实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关键在于入心入脑,要内化为学生的道德标准与行为准则,外化为学生的日常言行,而不是流于形式。这就要求我们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融入立德树人具体实践,首先要充分发挥好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一是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大学语文与思政理论课教材建设与课程教学,结合职业教育特色与地域文化特色,编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篇目,分层次、分内容、分项目组织教学,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化;二是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课程建设,在高职院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必修课程,使大学语文课程与文化艺术选修课程成为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载体与主要渠道,让学生像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一样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三是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科建设和研究平台建设,为传统文化的学习、研究、传播及专业人才的培养搭建平台。其次要组织开展好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认同感的社会大课堂,因此职业院校要积极拓展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多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红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烈士陵园等革命教育基地,通过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与民族精神,增强历史使命感;也可以组织学生多参观历史文化古迹,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育,自觉追求真善美。

5.大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与践行活动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文化保护

[作者]马伟华,南开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民族研究中心副教授、人类学博士。天津,300071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1)02-0053-005

有学者曾指出:“民族精神反映一个民族整体的价值取向,是一个民族文化哲理凝聚的表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必要条件;民族精神是激励和凝聚各族人民奋发向上的重要力量。对一个民族来说,历史发展的精神动力首推民族精神。它可以激发民族成员的归属意识、进取意识和奋斗意识,凝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从而形成推动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对于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国家的飞速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将精神家园的建设与营造文化氛围等环节紧密联系起来。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是一个空洞的事物,必须通过文化载体得以呈现。因此,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发掘文化精髓,尤其这些文化中蕴含的时代精神力量,对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主要模式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建与文化保护,民族精神的继承、弘扬、创新等要素密切关联,总体看来这一模式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一)文化保护模式

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这些文化承载着各民族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生活轨迹,展现了各族人民的思想感情。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不断适应自然与社会环境的重要产物。文化的产生,凝聚着一个民族的生存智慧,而且蕴含了民族情感与民族心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语言文化,都是每个民族的宝贵财富。不管哪个民族,其文化的核心要素都具有一种鼓舞人们适应环境,向前发展的精神动力。我们认为,这种精神动力恰好是推动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核心力量。由此看来,从民族文化中发掘精神要素,并将其进行凝练,提升出一种精神力量,从而形成一个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对于推动这个民族向前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各个民族创造了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以汉族为主体所构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展现了中国的悠久历史以及各民族之间水融的民族关系。各个民族之间如同兄弟一般创造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格局,成为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前提。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在文化上相互借用,相互学习,使得中华文化能够得以生生不息,不断向前发展。时至今日,要建设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就一定要认真发掘各个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并将这些优秀的文化要素不断发扬光大。

民族文化的保护应该遵循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合理引导,科学有步骤地加以保护。我们在保护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不应当盲目无章,而应该做到有的放矢,保护与开发相结合。应当在文化保护中,有意突出与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有关的一些内容。例如我国各族群众创造的伦理文化、审美文化、宗教文化,以及传统道德观念、家庭观念、国家观念等都可以作为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载体而得以发展。而且,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各个民族在物质、精神、制度、观念、心理等方面比较综合的产物,包含着丰富的知识以及无穷的智慧,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发挥着无比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文化的保护一定要顺应时展的潮流,尊重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在保护中做到提升;在提升中,做到民族精神的凝聚。

(二)民族精神的继承模式

民族精神的继承,就是要从现有的精神要素中,吸收合理的成分,并将其应用到经济建设之中。构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既包括对传统民族精神的继承,也包括对现有民族精神的提升与创新。对于传统民族精神的继承,是每个炎黄子孙应有的责任。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同样是一部凝结着中华民族立身处世哲学的历史。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除汉族的优良传统外,少数民族也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丰厚的精神财富。此外,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在历史上结成的“水溶相融、生死与共”的民族关系,也为我们在继承传统民族精神的过程中,提供了极为稳定、和谐的发展空间。

对于传统民族精神的继承,绝不是对已有精神财富的全盘接收。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精神财富中仍然具有良莠不齐的成分。自“五・四”运动以来的各种社会思潮,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尤其精神文化的批判与继承。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构建过程中,应当在“合理”继承的基础上,做好民族精神的弘扬;在弘扬民族精神的过程中,做好民族精神的创新。通过这样的不同机制,来对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进行提升,从而使之成为鼓舞各族人民奋发向上的思想武器。

(三)民族精神的弘扬模式

作为精神层面的民族精神,应当在不断弘扬的过程中,发挥出巨大的鼓舞力量与智力支持。当前,我们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需要强大的民族精神力量。因为,民族精神是我们不断向前的灵魂,没有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将会面临着重重迷雾。此外,民族精神的弘扬,还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的认同,以及各族人民社会归属感的确认。民族认同是社会成员对于民族的一种心理归属以及自我身份的确认,只有每个成员都对国家、民族产生认同,他们才会以国家和民族为自豪感,才会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国家与民族的振兴中。因此,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弘扬,有着无比深远的意义。这种意义不仅仅只是对于民族精神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寻找促进中华民族认同的精神体系。

弘扬民族精神,从具体的操作来看,要做到如何从传统文化中吸取精华,并将其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在弘扬民族精神的过程中,要从中国历史长河中积极发掘典型事例、典型人物、典型个案等较为鲜活的事例。此外,还要通过大众媒体,宣传中华民族勤劳俭朴、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等优良传统,鼓舞人们在生产、生活中通过不懈努力来建设美好家园。弘扬民族精神,还应该从一些具体的社会活动中进行提升。例如,有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要进行制度建设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从我们的现有机制来看,当前我们的社会生活主流是以经济建设为主,社会各界将最多的时间以及最大的力量都投入到发展经济的相关环节中,从而忽视了人们精神家园的建设。许多制度与法规也没有在塑造精神家园的过程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最为重要的是,整个社会没有形成一种彰显民族精神的激励机制,无法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应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找出我们精神中出现的问题,用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以及优良传统去鼓舞各族群众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解

决出现的精神信仰问题。

(四)民族精神的创新模式

民族精神的创新,就是要做到民族精神的时代性、全球化。时展到今天,创新民族精神摆在了中华民族所有成员的面前。不创新民族精神,就无法为今后的快速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民族精神的创新,要采取各种机制来提升其内涵。民族精神的精髓,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而不断变化的。例如,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就是要同仇敌忾,抵御外敌;解放战争时期,我们的精神力量就是要奋力拼搏,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新时期,我们的精神力量则是和谐稳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民族精神在社会发展到不同阶段时,往往被赋予了很强的时代性以及使命感。因此,当前我们对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对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创新。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采取一种“博采众长”的理念,积极借鉴世界各民族精神文化的优良传统,来创新我们的民族精神。欧美各国自近代以来,不仅在科学技术、经济文化等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其创造的各项制度以及其中蕴含的精神力量,也曾一度引领世界的潮流。因此,我们对于欧美各国创造的精神财富也应当在“批判继承”的继承上,进行合理地吸收。中华民族是一个积极进取,不断创新的民族。创新曾经使我们这个民族,在诸多方面都走在了世界前列。但是,明清之际,随着我们的思想逐渐僵化,以及在对外政策上采取的闭关锁国的政策,我们逐渐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时至今日,我们需要创新的不仅是科学技术、管理经验以及规章制度,更应该创新的是我们的民族精神。

二、在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过程中应处理好几个关系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指导下,积极发掘中华文化的合理要素,并且处理好文化保护与精神价值提升的关系,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的关系、文化发展与民族精神弘扬的关系。

(一)处理好文化保护与民族精神价值提升的关系

周伟洲教授曾指出:“中华文化应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前提、根据和基础;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文化,特别是其中优良的精神文化的升华和重新建构。”在各民族灿烂的传统文化中,都蕴含着民族的精神力量以及不断向前发展的核心力量。但是,如果不做好从传统文化中提升民族精神的工作,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将显得苍白无力。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尊老爱幼等优良传统。这些经过历史沉淀而形成的优良传统,承载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追求与价值观念,展现了我们这个民族对于自身历史的认知与追溯。当前,我们构建共有精神家园的主旨,就是要通过各种途径来唤起我们的精神追求,并塑造一种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只有在这种精神气质的影响下,中华民族的文化力量才能在我国走向“全球化”的过程中,彰显出其巨大的魅力。

在保护传统文化以及提升民族精神的过程中,要认识到社会化的重要作用。社会学认为社会化是社会个体在由“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过程中,从家庭、学校、社区等社会环境,学习生存技能与人格塑造,最终完成自己社会定位的过程。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来自社会中的风俗习惯、道德约束、价值观念、法律法规等社会意识形态,都无形中对社会成员产生了潜移默化地影响,从而使得个体与社会已有的行为模式达成一致。

从世界各国的现实情况来看,民族精神家园的构建离不开人的社会化。各族群众,尤其居住在一些偏远山区的少数民族群众,他们在社会化过程中,所习得的传统文化、人生礼仪、、村规族约,是他们的生存之本,也是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提升精神情操,完善道德修养,理解人生意义的重要渠道。一些民族地区,由于历史、经济、语言等方面的原因,少数民族群众的社会化往往是他们获取知识,提升人格的桥梁。因此,搞好少数民族群众的社会化,在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过程中,对于发掘少数民族群众的精神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在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过程中,要做好民族文化的保护与精神价值的提升,就一定要在各族群众社会化的过程中,因势利导,鼓励他们学习本民族优良传统,以先辈楷模为榜样,不断提升自身的精神素养。

(二)处理好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因为文化是展现民族精神家园的符号,文化的创新也意味着民族精神的创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一点一滴逐渐形成的。它受到我们这个民族特有的生存环境,特定的活动空间等要素的影响。而且,很多民族文化的产生都有着特定的时空背景,展现了各个民族在一定历史时期的生活轨迹。时至今日,社会在不断发展,全球化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华民族在融入世界的过程中,许多特有的传统文化必须进行创新,才能与世界接轨。有学者曾指出:“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也是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自古就有自强不息、锐意创新的光荣传统。为了使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永葆青春活力,我们必须大力推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创新。要进一步理顺文化行政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传统文化创新的管理格局;要通过推动传统文化学科体系、学术观点和科研方法的创新来推进传统文化的创新,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更好地适应当代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保持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时代气息;要着眼于增强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在遵循文化规律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反复磨砺、精益求精,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的创新,实现题材、品种、风格和载体的极大丰富。”

总体而言,要处理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就要采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态度,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吸收一些仍然具有生命力的传统文化,作为我们这个民族的发展之本;对一些不适应现代化建设,与时展背道而驰的文化我们则要及时摒弃。创新不等于建设“空中楼阁”,一定是在已有基础上的进行创造与更新。时展到今天,世界格局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人们之间的流动将会逐渐增多,世界各地“多元文化”的交融将会更加明显。因此,处理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是在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过程中,积极应对“全球化”的一种重要举措。

(三)处理好民族文化发展与民族精神弘扬之间的关系

发展民族文化是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前提,而弘扬民族精神又是重塑民族文化的载体。当前,处理好民族文化发展与民族精神弘扬之间的关系显得极为必要。文化只有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才能增强自身活力,也才能成为展现民族认同,塑造民族性格的重要符号。文化人类学理论告诉我们,文化具有“民族性、可塑性、能产性、全民性、继承性”等重要特性,这几个特性都与社会的进步密切相关。民族文化只有在不断重塑的过程中,才能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才能成为塑造民族精神的重要物质载体。当前,要做好文化发展与民族精神弘扬的工作,就要通过多种途径,不断

拓宽工作思路,从一些实际工作人手,做一些切实可行的工作。对此,有学者曾指出:“面向大众的宣传普及是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性工作。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从波澜壮阔的现实生活中汲取养分,准确把握人民精神文化需要的新变化,深入把握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改进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方式、组织方式、工作方式与管理方式,形成鼓励创新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与激励机制,充分运用先进技术手段,丰富文化的生产方式和表现形式,极大丰富文化品种、样式、载体与风格,让一切创造活力竞相进发,让一切创新才华充分施展,让一切创新成果得到尊重,努力使精神文化产品和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民族精神的弘扬,是唤起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的重要前提。当前的社会发展与国防、科技、国力、经济相对应的是强大的民族精神。只有大力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才能真正调动每一个国民,使之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中,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并以极高的民族热情,应对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机遇与挑战。

构建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我们还要面对社会现实,认真反思当前一些群众所出现的“丧失信仰”等“精神危机”问题。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出行的这些精神信仰问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世界各国在高速发展过程中,尤其当面对社会转型时,都会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对于在此过程中,人们的精神信仰以及心理归属等问题,有关部门要认真对待并合理引导。社会各界必须对此高度重视,一定要通过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来解决这些问题。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无论是面对外敌入侵,还是天灾人祸,我们这个民族都具有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都具有临危不惧,“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高尚情操。当前,我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困难,只要我们在弘扬民族精神的同时,用强大的民族精神进行鼓舞与疏导,这些困难一定会迎刃而解。

三、结束语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范文第3篇

A. 宋明理学 B. 秦的统一

C. 春秋百家争鸣 D. 汉代儒学独尊

2. 中华世纪坛序“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磐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惟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其中,“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惟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反映出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 )

A. 源远流长 B. 唯我独尊

C. 博大精深 D. 独树一帜

3. 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以其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这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中华文化( )

A. 源远流长 B. 世界至尊

C. 博大精深 D. 居于世界前列

4. 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

①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汉字是世界上生命最长的文字 ②我国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③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 ④我国古代科技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整体性的特点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 中国人的饮食有“东酸、西辣、南甜、北咸”之别,在饮食上的差别反映出中华文化的( )

A. 差异性 B. 民族性

C. 地域性 D. 包容性

6. 近年来,首都机场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全力打造“文化国门”品牌。河北华章、大美青海、红色记忆、书画长廊、中国文化遗产主题展示等一系列“文化国门”主题活动相继推出,让广大中外旅客在“中国第一国门”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和好评。“文化国门”系列主题活动可以展示出中华文化的( )

①独特性 ②区域性

③源远流长 ④包容性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7. 全国文物工作会议强调,文物是人类文明的物化成果,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生动见证。做好文物工作( )

①有利于全面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②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③就可以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④可以更好地彰显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 ②④ B. ①③

C. ①② D. ③④

8. 有一首歌唱道:“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也像它。”关于汉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它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②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③它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④它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②④

9. 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我国高度重视史书典籍的整理工作。这是基于( )

①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②优秀的史书典籍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整理史书典籍有利于挖掘和保护传统文化 ④阅读史书典籍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中华文化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0. 中国书法的奥秘在于以一种文字的书写方式和笔迹的律动,表现出书写者的情绪和审美的追求,从而使文字的书写升华为一种艺术方式。与书法同源的中国画,同样表现出了它的独特性,梅兰竹菊的气节、松石的高风,正是人生的艺术写照。材料说明( )

①中国书法、中国画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③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特有的组成部分 ④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11.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成果展示。

下图:从左至右依次为:距今5000多年的凌家滩遗址玉龙、玉人,距今5000多年的牛河梁女神庙遗址泥塑女神头像,距今4500年左右的陶寺遗址彩绘龙纹陶盘、骨杆玉簪,夏代后期二里头文化青铜酒器。

用一句话表达“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的展示,最恰当的是( )

A. 勤劳勇敢,不畏

B. 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C. 民族之魂,生生不息

D. 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12. 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在国家体育馆开幕。少数民族的演员们载歌载舞,展现了各民族文化艺术百花齐放的蓬勃活力。群舞《山谷木屐》、组舞《节日欢歌》、儿童歌舞《五彩传说》、原生态独唱《山歌》……一个个富有民族韵味的节目明快奔放、异彩纷呈。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

①由于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②中华各民族的文化具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具有一般的、普遍的规律 ③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④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3. 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文化厅等单位联合摄制的甘肃省首部秦腔数字电影《锁麟囊》,该影片根据京剧大师程砚秋先生的代表作改编,既保留了京剧的精髓,又体现了秦腔的特色。看过电影的观众普遍认为,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影片。这表明 ( )

①不同区域文化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借鉴和吸收 ②中华文化能够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 ③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④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A. ②④ B. ①③

C. ①② D. ③④

14. 公元1世纪,诞生于南亚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内地。佛教作为外来的,与儒、道异质的文化,在经过彼此冲突、相互融合后,于东晋时代融入了中华文化之中。此后,中华文化形成儒、道、佛三大脉络,三家(传统说法称为“三教”)共同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佛教传入中国,并成为中华文化的主体说明了( )

A. 中华文化的多样性

B.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C.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D. 中华文化薪火相传

15. 来自台湾文化界、教育界、新闻界的近100位知名人士访问山东并参加了“情系齐鲁――两岸文化联谊行”活动。这体现了( )

①两岸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②加强文化交流实现两岸文化趋同 ③两岸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④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决于文化认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6. 岭南文化是指岭南地区的地域文化。它以本土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为源头,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和融汇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逐渐形成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的特点。岭南文化的形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

A. 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B.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C. 不同地区的文化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D.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17. 粤菜,一个可以追溯至距今两千多年前的汉初的菜系,自秦汉开始,中原人士不断南迁,带来了“脍不厌细,食不厌精”的中原饮食风格,这样的历史渊源也造成了粤菜善取百家之长、为我所用的风格:烹调方法中的泡、扒、烤、氽是从北方菜的爆、扒、烤、汆移植而来;而煎、炸的新方法则是吸取西餐同类方法改进之后形成。这体现了中华文化( )

①源远流长 ②具有包容性特征

③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④承袭外来文化

A. ②③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②

18. 中国民居建筑分布于祖国秀丽的山川之间,深深地扎根于各民族文化的沃土,多姿多彩,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建筑形式。如:草原的蒙古包、广西壮乡的麻栏、陕西高原的窑洞、北京的四合院等。这一现象体现了( )

①我国各民族文化有区域性特征 ②不同区域的文化相互借鉴、相互吸收 ③我国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④不同区域的文化渐趋融合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19. 海峡两岸神农文化祭活动在湖南炎陵隆重举行。活动以“共祭两岸始祖、传承神农文化”为主题,两岸5000多人参与共祭,盛况空前。这表明( )

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中华儿女对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④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A. ②④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20. 汉代董仲舒把道学、法学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新的儒学体系;魏晋南北朝时,儒学又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发展;北宋时,儒学者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可见( )

A. 中华文化是由儒道佛等思想融合而成

B. 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C. 各种思想都能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

D. 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21. 有人指出:儒家文化在过去长达2000多年的中国历史上占据着文化主导地位,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干,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离开儒家文化谈民族精神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这说明( )

A.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B. 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C. 中华民族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D. 中华民族精神薪火相传,越燃越旺

22. 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其核心思想就是“和”。他以“和”为精神风韵,倾注着对人类自身与发展问题的关心,饱含着对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怀。进入2l世纪,我们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也渗透着“和”的文化思想。这说明“和”的传统思想( )

①具有继承性 ②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③是变化发展的,不可捉摸 ④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指导思想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3. 福州的三坊七巷是我国文化遗产的一朵奇葩,有过“清明上河图”般的绚丽,孕育出林则徐、严复、冰心等百余仁人名士。作为福州的城市名片,三坊七巷以其特有的魅力影响着人们,保护三坊七巷正在进行中。保护文化遗产( )

A. 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B. 根本上在于发掘其经济价值

C. 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D. 实质在于保护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血脉

24. “患难见真情,危难出英雄”,在突如其来的特大暴雨面前,北京市政府与民众同心协力、守望相助,演绎了感人肺腑的“北京精神”,衍生出动人心魄的“北京力量”。北京人民的上述表现突出体现了中华民族________的精神( )

A. 团结统一 B. 勤劳勇敢

C. 自强不息 D. 爱好和平

25. “夸父逐日”、“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典故集中体现了( )

A. 古人的思想僵化,缺乏创造性

B. 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

C. 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D. 古代科学技术的落后

26. 英国现代哲学家罗素说过,“如果世界上有‘骄傲到不肯打仗’的民族,那么这个民族就是中国。中国人天生的态度就是宽容和友好,以礼待人并希望得到回报。假如中国人愿意的话,他们的国家是最强大的国家。但他们希望的只是自由而不是支配”。这主要表明( )

①中华民族以热爱和平、睦邻友好、崇尚交流著称于世 ②中华民族宽容豁达的精神受到世界的尊崇 ③中国的强大有利于世界和平,而不是威胁世界和平 ④中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7. 当地时间2012年6月18日,G20峰会在墨西哥洛斯卡沃斯开幕。在领导人合影时,主办方用国旗贴纸来标示各国领导人的位置。合影完毕,领导人散去,脚下国旗被踩来踩去。而前中国国家主席弯腰把中国国旗贴纸捡起,细心地收了起来。这一幕在网上引发热议。你认为下列网上的言论正确的是( )

①爱国,体现在实际行动中 ②爱国,从细节和身边的小事做起 ③只有中国人才能将爱国主义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④爱国主义的具体内涵从未改变

A. ②④ B. ①③

C. ①② D. ③④

28. 在长期的奋斗中,我国航天工作者不仅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而且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对载人航天精神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中华民族精神就是载人航天精神

B. 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今时代的突出表现

C. 载人航天精神是航天工作者独有的精神财富

D. 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发展的顶峰

29. “希望广大青年坚持远大理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努力掌握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自觉到基层一线去,到艰苦环境中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在实践的熔炉中增长见识、砥砺品质、强化本领,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材”。上述观点说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①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②要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③要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 ④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A. ②④ B. ①③

C. ①② D. ③④

30. “玫瑰”盖过“汤圆”,“元宵”不敌“情人”,传统文化遭遇尴尬。当前,我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衷于过“洋节”,而中国的传统节日却备受冷落,有识之士对此深表忧虑。年轻人热衷于过“洋节”、冷落本民族传统节日( )

A. 说明可以借鉴西方文化以弘扬中国的文化

B. 不利于继承、弘扬民族精神与增强民族凝聚力

C. 是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文化侵略的结果

D. 反映了西方先进文化逐步代替中国落后文化的趋势

31. 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精神不断增添新的内容,涌现出雷锋精神、大庆精神、抗“非典”精神、青藏铁路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这些精神的不断涌现,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具有的特征是( )

A. 民族性 B. 时代性

C. 平等性 D. 开放性

32. 在某班一次以“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题的讨论中,小王同学在发言中说:“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既要继承一切传统文化,又要吸收一切外来文化。” 该发言( )

①看到了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作用 ②忽视了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都有精华和糟粕 ③承认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④正确地回答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措施、途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33. 材料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舍生取义”、“自强不息”、“以和为贵”等精神特质,为中华民族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滋养。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运用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为什么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34. 材料 广东精神是对广东人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概括和总结。广东省在2012年5月9日开幕的第十一次党代会上,首次公布了新时期广东精神,即“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注重文化治理和精神治理;以道德的完善和文化的发展作为社会幸福稳定的深刻思想基础。随着新时期广东精神的倡导、弘扬和践行,南粤大地必将更加和谐幸福。

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在新时期弘扬广东精神的现实意义。

35. 信息化时代,智能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成为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必备品,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书写,国人汉字手写能力呈明显下降趋势,尤其是青年一代。针对这一现象,有人认为“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书写方式发生了变化,从直接书写变成了间接书写,间接书写是一种简单化的书写,简单化往往也等于傻瓜化,就好像照相机一样,技术越发达,文字的录入方式就会越简单,而简单化在短期内必然会造成大量的遗忘,这是科技发展的必然,很正常。”也有人认为“汉字作为一种表意文字,在书写的过程中潜含着民族记忆和文化烙印,蕴含着情绪浸染和生命体验。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字”,都相当于空气与水。越是基础的,就越容易被忽视。作为个体而言,汉字书写容量的增加和准确度的提高,不仅体现出文化水平的提升,更显示出文化传承的延续。作为社会而言,汉字手写重视程度的提高和氛围的浓厚,则彰显出这个民族的文化向心力和认同感。汉字的遗忘是不应该的。”

针对以上两种观点,你赞同哪一种观点,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你的理由。

36.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不战而屈人之兵”等精神特质,为中华民族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滋养。“文化中国・四海同春”于每年春节期间在全球五大洲华侨华人聚居的国家和地区开展慰侨访演活动,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特点,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喜爱,以侨为桥,沟通中国与世界。

中华传统文化有哪些特点?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为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竞争力提出合理化建议。

37. 材料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历览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然而,当今“舌尖上的浪费”令人触目惊心。我国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厉行节约、杜绝铺张浪费已经刻不容缓。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树立勤俭节约意识的原因。

38. 材料 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发射升空,完成与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航天员进入天宫实验舱进行科学实验、太空授课等天地互动项目。这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充分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锐意创新所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国家主席勉励全体科技工作者,再接再厉,精益求精,团结合作,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科技工作者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39. 材料 “十艺节”是在党的十召开之后举办的第一个部级艺术盛会。办好“十艺节”,是实践文化强国、民族复兴和山东省“文化强省”战略的实际行动。山东省拟重点抓好大型音乐史诗《黄河入海流》、吕剧《百姓书记》、京剧《瑞蚨祥》、杂技剧《聊斋遗梦》等重点传统规划项目。这是传承和弘扬优秀历史传统文化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的伟大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办好“十艺节”建设文化强省,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

40. 如今,人们关于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的意识日渐浓厚。然而,更多的人把过传统节日当成普通假日来休闲,过节缺少文化内涵(即通常所说的“文化味”)。与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重视弘扬本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相比,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成为令人忧心的问题。传统节日文化是由主题、习俗和仪式等组成,蕴含着民族生活的风土人情等文化因素。由于时代变迁,特别是农业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型后,农耕社会所形成的许多节日文化与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社会,特别是现代青年人的文化诉求不相适应。这在根本上形成了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承的冲击。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文化软实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作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016-01

高校是文化发展的中心站,承接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高校应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到高校文化上来,借以提升高校文化软实力。文章引言部分引出了话题,中间分别从高校文化有必要引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高校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路和路径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文章最后写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高校文化,提高校园文化软实力的必然性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还要各方面力量的不断努力。

一、高校文化有必要引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历史就如同一条母亲河诉说着过去、现在和未来,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这里生根发芽,不断茁壮成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有利于提升高校文化软实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本着尊重的态度,用历史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受时空限制,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耀眼生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合高校文化建设要求

高校文化必定是带动高校不断向前发展的文化,是先进生产力表现下的文化。高校又是高校文化的发起者。高校文化是一种先进的文化。高校文化面向的是当下、过去和未来的发展,是大众文化,是一种国家文化,也是一种社会文化。高校文化坚持以科学的理论知识武装学生的思想,引导学生人生方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高校文化中的先进成分还能鼓舞学生的斗志。现代高校需要改变原有的落后文化,大力发展先进的文化,培养学生健康的身心,对学生的不良思想进行有效引导。高校先进文化是在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通过吸收当今先进的文化,形成自身文化的软化力。高校先进文化体现的是具有先进生产力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漫长的五千年文化底蕴,是当今中国先进文化的生命力,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现代人

中国人的精神是一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的表现,这种精神是所有精神的融合体,是一种先进的精神代表。中国人的精神是一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下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中国人爱好和平,自强不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全体中国人的意识表现,全体中国人内在的向心力和汇聚力,在中国人的精神层面占据重要分量。高校学生不单单是学习者这样单一的角色,还应该是世界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世界,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出发,关心普天下人,视作自己家人,热爱中华民族这个国家,用全球的眼光审视世界,开阔自己胸怀,具备海南百川的度量和未谋远虑的机智。高校学生不仅要有热爱祖国的满腔热情,还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先进的科技知识,理性的人文情怀,强健的体魄,适者生存的现代意识,艰苦奋斗的生存动力。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高校学生素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同源头活水,经久不息,是高校文化软实力的可取资源,也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内涵。高校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先进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了高校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文化是高校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所熟知的一些爱国主义故事如:精忠报国,三过家门而不入等都是所要倡导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为国家献身的无畏精神。中国人一向注重“家天下”的惠民思想价值取向。范仲淹曾有诗云:“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爱国诗句。在维护国家的革命中,这些爱国主义精神从来就没有中断过。典型的爱国主义素材对高校学生的学习具有很大的借鉴作用。在学校德育工作就要充分体现这些思想和观念,把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至关重要。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今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校园,增强高校文化软实力是可取的。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高校学生的爱国热情空前高涨,更加坚定了爱国的人文主义信念和奋发图强的学习使命感。

二、高校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涉及面广,影响深远。我们可以从不同层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分析和概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精神层面的文化,像我们所熟知的爱国主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些爱国主义得到了代代流传。爱国主义精神渗透着中华民族的家国仇恨,保护的思想。还有中庸思想的双赢,修身完善的道德思想等;从学科和客观物质方面来看,主要包括像哲学、政治经济学、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民商法、文学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范围之广,令人赞叹不已。那么高校学生应该学习哪些方面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的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抽象概括,是理论化的精髓,能够提升高校学生的精神世界,是一种充满活力的溪水。当下,高校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吸收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民族精神发扬光大做好必要准备。

三、高校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路和途径

对于高校而言,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根本在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当代高校文化软实力建设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建设过程中引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些方面,比如价值取向,方式方法的运用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高校,文化建设过程中的思想路线: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在高校的实际教学过程中,采用传统的课本教材同流动的信息相结合的方式,不同学科之间交叉渗透,通过建立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进行熏陶,特别形式的主题活动将高校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拉上了一个较高的层次,面向社会取向,开展实践活动,让高校学生充分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思想情感得到质的升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学习水平。在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整体,是教学的根本。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顺应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学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主人,高校在这方面要本着民主思想,以探讨交流为出发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想在新时期下不断发展,高校学生需要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高校老师要尽到教学的责任,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调控措施不断完善。如果高校学生能够认认真真的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老师能够诲人不倦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授给学生,同时不断吸收先进的其它优秀文化,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定会让所有中华儿女扬眉吐气,为人类文明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刘莲香,王正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0,31(1):122-126.

[2]刘晓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提升文化软实力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2:120-121.

[3]王丽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加强高职院校师德教育的作用[J].江苏教育研究,2015:185-186.

[4]孙金华,徐玉明.传统文化是孕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沃土[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01期.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范文第5篇

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约在5000年前产生的华夏文化,与所谓的夷狄文化相互影响与融合,形成了以黄河流域为代表的夏、商、周、汉文化。春秋时期,孔子整理文献典籍,形成了《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六经。在当时社会变革、纵横交融的相互影响下,出现了儒、墨、法、道、名、兵、农、阴阳等各家学派,形成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化思想空前活跃的发展时期。汉以后,随着小农自然经济的稳定和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定为国策,形成了以儒家为主,法家为辅,吸收诸家有用成分的思想文化。两汉之际,佛教传人中国,又在老子学说的基础上产生了道教,使中国思想文化又增添了新的内容。继而,经历4个世纪左右的民族迁徙与各民族之间的斗争与融合,儒道佛相互渗透。到了隋唐时期,中国重归统一的封建社会进入繁盛时期,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兼蓄佛、道经典和西域中亚文明,使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更加深刻广博。宋明以后,我国封建社会日趋没落,程朱理学居于社会的统治地位,特别是朱熹的《四书集注》问世以后,理学禁钢人们的思想,露骨地强调封建纲常,中华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遭到严重的扭曲。公元15世纪以后,长期发展缓慢的西方思想文化蓬勃发展,并同东方思想文化交流撞击,我国不少进步思想家开始认识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存在的弊端的一面,注意创立“经世致用”之学,反对闭关锁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技术,振兴中华思想文化,终于酿成了新文化运动和,中国思想文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代。

需要注意的是,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不能与封建思想文化画等号。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既有占统治地位的封建思想文化,又有劳动人民的反封建的思想文化。就是忠孝节义之类的道德范畴,也不能完全抹杀。剔除其原有内涵中的封建糟粕,赋予时代的内涵,对于维系社会秩序,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总之,我们所说的中华传统思想文化,指的是动态的中华文化传统,是随着历史的进程,继承过去而又同时超越过去的。

中华民族精神源于动态的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人们通常所说的中华民族精神,就是动态的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中华民族,既是中国疆域内56个民族的总称,又是指生活在中国疆域内各民族共同建筑的国家。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中国文化绵延不断的发展史。我们所说的中华民族精神,就体现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之中。、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文化传统也有社会性。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断选择、淘汰、积淀的结果,这就规定了民族性和时代性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两种相互联系的本质属性,并使它的某些内涵具有历史的局限性。那些形成民族凝聚力、代表民族生命力的东西,形成了民族精神;那些代表历史前进方向的东西,形成了时代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正是这种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辩证统一。所以,我们说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历史的概念。还须明确,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并不矛盾,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都是一元和多元的统一。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也是一个不断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成果的开放式的发展过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笔者认为主要是:

――重理想、重民本、正其身的民族责任心。儒家的“大同”,道家的“无为”,其实都是为了“有所为”,都是提倡人们去追求理想的境界。所谓民本思想,就是主张百姓是立国、兴邦的根本所在。《尚书》中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政在养民”的说法。孔子认为“君以民存,亦以民亡”。孟子进一步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到了近代,谭嗣同主张“民忠于君,君也得忠于民,君若不忠于民,人人得而戮之”。严复等人认为,“西洋各国之所以富强,正是由于其民尊且贵,民气大伸,政府与之共治”。孙中山先生进一步提出了中国革命的目的是为大多数人谋幸福,国家机关是人民的公仆,必须为全国人民办事。国民是民国的主人。他还将民生主义列入资产阶级革命纲领。重理想、重民本、必须注重正其身。从孔子主张修身正心、身教重于言教,到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从汉刘安讲“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到孙中山不私亲属,致书劝阻广东各界举荐其咒为广东都督;再到、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清正廉洁的高尚品质和艰苦朴素、与民共甘苦的生活作风,正是我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缩影。我们今天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然要讲理想,决不能淡化社会主义信念,忘记共产主义大目标;仍然要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不能把市场经济的原则引入党内政治生活和人际关系;仍然要讲正其身,清正廉洁,丝毫不能动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我中华繁荣昌盛的民族责任心和时代责任感。

――刚健为本、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我国先秦思想家十分重视确立人生志向问题,主张“刚健有为”、“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提倡人要有志气,要有大而无畏、顽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这些思想一直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华优秀儿女积极进取、奋斗不息。今天,我们党倡导的新时期的创业、创新精神,正是这种刚健为本、自强不息精神在新形势下的继承和发展。

――胸怀理想、舍身取义的献身精神。比干谏商王纣不惜冒杀身之祸,终被“剖腹观心”;屈原理想破灭,抱石而投汨罗江,至今我中华同胞年年纪念;苏武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持节十九载,不辱使命;王鼎进谏道光皇帝,力保抗英英雄林则徐,不为所动而自缢尸谏;谭嗣同结交维新志士以“杀身灭族”四字互勉,终为维新变法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如此等等。这种胸怀理想、舍身取义的精神,熏陶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中华儿女,产生了刘胡兰、、等一代又一代英烈人士。在开辟伟业的一代共产党人身上,这种精神更是升华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以德修身、注意践履的务实精神。先秦思想家重视以德修身,提出了“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系统思想主张,把修身和民族、国家的存亡兴衰联系起来。孟子日:“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孔子重行,指出看人要“听其言而观其行”。汉代班固更用“实事求是”这一我们现在天天讲着的概念深刻地概括了务实求是的思想美德。

――诚信为本的为人处世、执业从业的基本要求。诚信是社会对做人的基本道德要求,也是执业从业的基本

法则。古代思想家认为诚是“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忠信谨慎,此德之基也”(《中庸》)。就是说这是所有德行的基础。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家语》要求后人“言必诚信,行必忠正”。荀子进而指出“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

――仁、义、孝、悌、礼、智、忠、勇、温、良、和、俭、让、恭、宽、敏、惠等道德范畴和博学慎思、自省自律、择善而从等自我修养途径。去其封建社会特定的政治含义,都是具有普世价值的道德范畴。

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动态的历史概念,它是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统一。由于它具有民族性,所以有个传统问题;由于它有时代性,是个历史概念,所以又有现代化问题。这种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继承和革新的关系,也是对立的统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伦理道德,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是为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占有制和专制政治服务的。如“三纲”,就是与封建的权力结构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所以,就其本质而言,它是反映和维护封建王权和宗法制度的伦理道德。在沿用忠、孝、节、义一类道德规范的概念时,要赋予现代意义的内涵,而绝不能从形式到内容全盘照搬。这也是我们在强调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时必须明确的重要问题。

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内涵十分丰富,笔者以为在以上所概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主要应该强调:

――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传统中的整体主义精神。我们民族在道德评价上,一向以群体利益为重,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这是与西方国家不同的突出特点。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屡经内部战乱和列强入侵而依然屹立于世界东方,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中蕴含着整体主义精神的凝聚作用。整体主义的具体内容,因时代和社会条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就其社会生活中需要处理好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以及整体利益的关系而言,则是共同的。我国许多古圣先贤提出的道德名言,如“舍生取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都生动地体现着这种整体主义精神。

――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传统中重视家庭职能的传统。长达数千年的中国社会,家庭既是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又是社会的婚姻生活单位,兼顾着众多的社会职能。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十分重视家庭伦理,并将其视为伦理的核心。搞现代化建设,要逐步摆脱小生产的经营方式而走向社会化大生产的经营方式,但目前我国农村还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的生产职能还不能减弱。就是将来现代化建设高度发展了,家庭的婚姻职能、赡养职能、教育职能甚至人际交往职能也不可能消除。

――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传统中对个体道德修养极度重视的传统。中国古代人生哲学具有丰富的内容,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儒家的人生哲学理论,从“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地之中,唯人为贵”出发,面对大自然和社会,面对现实生活,提倡积极的人生哲学,提倡奋进精神,提倡加强自我修养,倡导明德至善、弘道立志、君子风范、修身养性、人伦常道,这种积极奋进、追求完美理想人格的人生哲理和道德规范,在现代化建设中仍然是激励人们开拓前进的重要精神动力,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加强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兼容并蓄、合而不同的开放精神。对外开放,兼容并蓄,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特点之一。汉代佛教东来,被中华文化所容纳;明末,西学东传,受到进步的中国知识分子重视;,中国知识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逐步使其中国化;以为代表的先进分子,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而产生了思想。这些都体现了中华文化兼容并蓄的精神。

实现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化,尤其是需要自我更新精神。当今时代的中心问题,已由“中国向何处去”的革命问题转变为“中国如何实现现代化”的建设问题。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更需要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自我更新精神。现代化本身就意味着对传统文化的某些否定,现代化本身也要求对传统文化有所超越。因此,我们必须在马列主义、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科学地继承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大胆吸收外国一切优秀的、有益于我国“三大”文明建设的健康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实践原则。“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实践原则,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内容。推进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化,更应发扬这种实践精神,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则。在实践中评价自己的文化价值,评价外来文化的价值,看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是否合拍,是否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这也是推进中华民族精神现代化的根本方法。

振奋民族精神,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质和全社会的道德水平

在汹涌澎湃的商品大潮冲击下,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在一些人中,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淡化,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作风滋长,金钱至上导致价值观严重扭曲,封建迷信及其早已消灭的社会丑恶现象也在一些地方沉渣泛起。道德风尚某些方面的逆转,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急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振奋民族精神,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文明水平,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迫切任务。

面对上述问题,有些人认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出现有一定的合理性”,“精神文明、道德建设等到经济繁荣后再抓也不迟”。这里涉及一个重要的原则问题,就是如何认识和处理好现代化健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伦理道德建设的关系。

4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世界先进国家的经验,都告诉我们: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必须相辅相成,既不能搞“”中“精神万能”等极左的那一套,也不能搞纯粹的经济主义。经济要发展,人的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必须同时提高,这是一个手心与手背的关系问题。不仅如此,这还关系到我们现代化的目标模式,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道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