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意识形态风险防范机制

意识形态风险防范机制

意识形态风险防范机制

意识形态风险防范机制范文第1篇

按照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的安排部署,今天我们组织召开区委常委班子“防风险、守底线”专题会议,主要目的是:深入学总书记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系列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全省警示教育大会精神和省委、市委关于进一步排查化解重大风险的部署安排,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强化底线思维、提升能力素养,自觉把“防风险、守底线”作为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作为衡量“四个意识”的试金石,为实施“两高一优”战略,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下一步,结合大家的发言,我就如何防风险、守底线,我再讲四个方面意见:

第一,突出一个“善”字。大家要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决策部署,不断提升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和辨别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

一是善“谋全局”。

坚持以大局为重、以全局为先,把重大风险防范化解上升到事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人民福祉的高度来认识,无论是思考问题、研究对策,还是制定方案、推动工作,都要以大局利益为重,关注整体发展效益,克服部门利益掣肘。要善于把分管工作放在事业全局中来思考,既要统筹好分管部门和领域的工作,也要协调好其它相关部门联动推进工作。要善于把具体问题提到全局高度来把握,做到小中见大、以小带大,不断为全局工作的开展做贡献;要善于把当前任务放在过程链条中来运筹,树立长远眼光、战略思维,扎实抓好做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更好地融入大局、服务大局、保障大局。

二是善“观大势”。

当前,国际形势依旧复杂严峻,导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因素依然存在,我国的发展在政治、经济、科技、生态、社会等领域还面临着新的风险挑战,今年8月24日,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既带来一系列新机遇,也带来一系列新挑战,是危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在第一个百年梦即将实现,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的关键时期,能否有效防范化解风险挑战关乎重大,大家要做“桅杆上的瞭望者”,切实树立起全球视野,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形势,注重研究把握形势发展走势和隐藏其中的风险挑战,防范各类风险叠加共振。

三是善“解难题”。

当前,国际经济政治形势之复杂、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繁重、矛盾风险挑战之严峻都是前所未有的,各种困难、风险、挑战层出不穷。大家要始终保持空杯心态,于繁忙之中见缝插针,持续给大脑“充电”,为能力“加码”,更新知识、更新观念、更新技能,努力掌握有关风险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练就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斗争本领,做到在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解决重大问题时心中有数、应对有方,第一时间进行研究、拿出切实可行的预案、有效推动工作,切实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第二,要突出一个“防”字。一是在体制机制上,狠抓不松。大力推进风险防控工作科学化、精细化,加强风险研判、评估和防控协同,进一步完善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建立健全风险研判机制、决策风险评估机制、风险防控协同机制、风险防控等“全链条”责任机制,构建起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的风险防控闭环管理“三道防线”,使风险防控成为风险治理的稳定过程和有效行动,着力提升防范化解效能、保障防范化解效果,为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提供制度保障。

二是在小处细处上,紧抓不放。

刚才,大家在发言中提到的一些风险隐患、薄弱环节和相互提出的警醒意见,会后要坚持标本兼治,认真梳理、列出清单、明确时限抓好整改,确保改得彻底、改出实效。同时,要主动打好“防御战”,进一步强化对各种风险源的调查研判、动态监测、实时预警,把难点和复杂性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各种风险想得更深入一些,把各方面情况考虑得更周全一些,重点检查工作部署是否到位、工作方案是否有针对性、隐患排查是否存在盲区、整改措施是否真正落实,坚决防止小的矛盾风险挑战发展成大的矛盾风险挑战,局部的矛盾风险挑战发展成系统的矛盾风险挑战。

三是在力量动员上,常抓不懈。

“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当前存在的一些风险点、风险源形式多样,大家要严密方法处置化解各类风险,其中有的风险隐患作为政府部门,在我们的工作中不易察觉,比如公共安全、金融、科技等领域,这就需要我们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从人民群众中获取化解风险的力量。大家要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工作重点,充分发动群众、企业、民间组织、社会团体等社会力量,激发参与防范化解风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政府和社会共同防范、化解、管控风险的强大合力,让问题查找更精准、预案措施更全面,切实做到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处置有方、应对有力。

第三,

要突出一个“守”字。一是守住初心、解困纾难。全区各党员领导干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防范脱离群众的风险,坚持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和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等各项工作统筹推进,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对一些群众反映强烈、最为关注关心的安全生产、房地产、民生保障领域存在的问题要抓紧研究解决,切实在解决问题中推动发展。同时,意识形态风险更具多样性、隐蔽性以及渗透性,尤其要防止向党员干部群众的渗透。

二是守土有责、负责尽责。

大家既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也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全面落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领导责任,耕好党组织交给的“责任田”,以实干实绩诠释“两个维护”,压紧压实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职责、行业主体责任,拿出系统性方案、列出具象化任务清单,指导好分管部门、分管领域贯彻落实好各项举措,切实把自己职责范围内的风险防控抓紧抓好,把工作做细做实。会后,区委组织部、区纪委监委要常态化抓好“严管厚爱”,对各党委(党组、党工委)开展提醒谈话,对各管领域的干部不定期开展提醒约谈,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各党委(党组、党工委)要认真开展警示教育,以违纪事实为案例,以案论纪教育,开展纪律教育、政纪法纪教育,切实筑牢党员干部思想防线。

意识形态风险防范机制范文第2篇

【关键词】风险管理;供电企业;安全管理;应用

前言

确保人身、电网、设备安全,实现安全发展,是建设“一强三优”现代电力公司的必然要求,也是电力企业重大的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近年来,公司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加强“全面、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管理,深入开展反违章和隐患排查治理等工作,强化应急机制建设,有效保障了人身、电网安全和可靠供电。

一、风险管理的概念

风险管理是以工程、系统、企业等为对象,分别实施风险危险源的辨识、分析、评估、控制,从而达到控制风险、预防事故、保障安全的目的。风险管理的应用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并从50年代开始,发展了分析和控制的相关理论,到现在历经70多年,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方法和应用技术。目前,以安全性评价为主要形式的风险管理已在机械、化工、石化、冶金、电力等工业部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逐渐走上了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安全管理的实质是风险管理。企业安全生产中总是客观存在着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这些危险因素暴露在具体的生产活动中就形成了风险,一旦风险失控就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在电力系统推进风险管理,要充分借鉴以往安全性评价、风险分析与控制等工作经验,建立相应的工作标准和工作机制,注重识别各种风险因素,采取切合实际的控制措施和方法,防范安全事故发生。

二、风险管理内容及特点

1.风险管理的内容

风险管理的内容主要有风险辨识、风险控制和风险评估。

风险辨识

风险辨识是针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常见的事故类型,列举分析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典型事故案例,用于辨识和防范现场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开展过程中,结合工作实际和专业特点,针对作业计划、布置、准备、实施的全过程,辨识作业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有针对性地落实预防措施,保障作业的安全实施。

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以防止人身伤害和人为责任事故为主线,评估企业安全管理和安全控制状况,评判企业安全风险程度。

2.风险管理的特点

风险辨识、风险控制和风险评估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注重对物、环境和安全管理工作的评估,反映企事业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状况;另一方面重视作业过程和具体作业行为的安全风险控制,反映企业安全生产过程的受控程度。

风险评估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引入了对“人”的安全风险管理,在人员素质评估方面,不但强调了作业和管理人员安全知识和技能,还提出了生理、心理等安全适应性问题;在作业行为评估方面,强调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在事故当中表现出的人为因素。

三、风险管理在供电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早在2008年,国家电网公司就在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安全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基础上,将现代风险管理理论和电网企业实际相结合,组织编制了《供电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规范》和《供电企业作业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手册》。

其基本内容和特点为:

1.编制风险预控实施计划。认真总结和借鉴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试点工作经验,研究确定开展作业安全风险预控的主要内容及专业范围,组织制定推进计划和工作方案,参照制定企业安全风险评估标准、作业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手册,为推进作业安全风险预控建立基础。

2.开展风险管理教育培训。以作业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手册为重点,认真开展基层员工安全风险管理教育培训。结合岗位实际,利用班组安全活动、集中授课、事故案例学习、作业实训等多种形式,使员工全面掌握作业项目安全风险辨识内容和方法,提高作业安全风险意识和岗位安全风险辨识防范能力。

3.开展静态安全风险辨识。参照企业安全风险评估标准,利用春秋季检修预试、日常巡视检查、专项巡视检查等,系统查找和识别设备、环境、工器具、劳动防护以及物料等存在的静态安全风险,逐条制定针对性防范措施,建立企业安全风险数据库,并做好日常完善与维护工作。

4.实施作业安全风险控制。各实施班组(工区)作业前,应依据静态安全风险库,并参照作业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手册,确定作业静态安全风险,同时对本次作业的特殊危险点、作业对象、作业环境、作业方法、工作量、进度要求、人员组成等进行分析,查找出本次作业特有的危险因素,评估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通过填写安全风险预控卡或与作业指导书相结合,并在作业过程中严格落实,保障作业全过程的安全。

5.改进作业安全风险预控。结合静态安全风险辨识和作业安全风险控制推进情况,以及作业实施中暴露的危险因素和安全风险,补充完善本单位安全风险数据库、企业安全风险评估标准、作业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手册等,促进作业安全风险防范和控制的持续改进。

四、取得的成效

一是丰富和完善了安全管理的内涵和外延,从侧重对物的不安全性的评估分析与整改,到侧重对人员和管理的不安全性的评估分析与控制,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实现了对不同管理对象的风险辨识和预控;

二是在安全风险管理统一框架下,各专业部门紧密协作互动,各有侧重,各具特色地开展工作,通过自上而下组织推进和自下而上实践反馈,全员参与,上下联动,促使各级人员的安全风险意识和辨识防范能力普遍提高,生产环境和安全防护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安全基础管理工作显著加强;

三是按照每台设备,每类作业开展风险辩识,危险因素描述更为具体,控制措施更具针对性,突破了传统方式下现场安全措施笼统,操作性不强,安全预控质量因人而异的管理瓶颈,推进了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突出体现了安全管理预防为主的管理思想和理念,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更加切合实际,对于规避和化解安全风险,保障人身、电网、设备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

意识形态风险防范机制范文第3篇

1.对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健全和完善的内控制度是防范操作性风险的主要手段之一。信用社由于机构分散,人员较多,员工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一些人认为内控制度似乎可有可无。有的甚至把规章制度与内控制度混为一谈,忽视了内控制度是一种业务运作过程中环环相扣的动态监督自律机制。有的信用社虽然建立了各种内控制度,在检查整改和案件防范上也有一定的措施,但在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认识上往往不到位。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一味强调抓业务发展、抓规模经营,片面追求业务扩张,造成粗放经营,有章不循,使内部控制没有起到真正防范风险的作用。

2.基层金融机构对有关规章制度执行不力,内控管理流于形式。调查显示,在许多业务领域中,尽管绝大多数城乡信用社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但这些制度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经常走样,有章不循、违章操作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某金融机构对库存现金的管理先后制定了现金管理制度和现金稽核制度,明确规定每日核对库存,做到账款、账实相符,坚持交接手续和查库制度,但在执行当中却数日不查库,造成帐款不符现象。

3.基层金融机构现行的规章制度和组织管理体系不适应金融操作风险防范的内在要求。操作风险的表现并非静态形式,而是随业务发展领域范围的扩大呈动态变化形态。调查发现,基层金融机构所制定的规章制度远远落后于业务的发展要求,现有的制度不能适应眼下业务开展的需要,根本起不到约束、激励作用。加之对基层高管人员的权力缺乏有效监督,为重大隐患的形成提供了土壤和温床。

4.基层监管部门对操作风险防范的重点定位不准。调查表明,金融涉案人员中多数是拥有一定权力的高级管理人员,往往从事金融工作多年,但问题却长期得不到暴露。说明基层监管部门对操作风险防范重点定位不准,把对金融机构风险监控的重点放在了一般性操作行为的监管上,而忽视了对基层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的权力监督以及约束机制的完善。

5.内部监督检查工作不到位。当前,农村信用社稽核力量明显不足,稽核机构很难对业务部门的活动进行全面监督,多以事后监督为主,缺少事前、事中的监督,不能对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应有的督促检查,使风险防范工作出现死角和盲区,导致出现“三多三少”的现象。即对传统业务监督检查多,对新兴业务监督检查少;对操作的规范性监督检查多,对业务经营中风险性监督检查少;对事后的监督检查多,对事前的防范监督检查少,致使深层次的问题难以发现,容易诱发操作风险。

二、强化操作风险防范的若干建议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加强操作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基层金融机构要从目前操作风险引发的重大案件中认真吸取教训,充分认识加强操作风险管理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并深入持久地开展操作风险专项治理活动,从思想意识源头上根除人为不合规操作的行为。

2.健全制度,狠抓落实。一方面,要加强自身内控制度建设,针对各项业务制定出全面系统的制度和操作流程,通过实际调查、检查、督察形式,排查隐患,使内控制度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动态覆盖所有风险源、风险点。尤其是对重点岗位、重点人员和重点环节的防范要做到相互制约、互为制衡,认真执行干部交流、岗位轮换和强制休假制度。另一方面,还要解决“制度执行为业务发展让路”的问题,认清风险控制防范与业务发展是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在实际业务操作中严格按照制度办事,狠抓制度的落实,将操作风险管控在最低限度内。

意识形态风险防范机制范文第4篇

一、提高思想认识,创新工作理念

开展建设系统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是新形势下建设行业反腐倡廉建设的一项创新性任务,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建设行业工作涉及面广,窗口单位、执法单位多,建设行业的高风险程度不断升级,历来是全社会瞩目的焦点,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加快城乡建设中,始终面临着反腐倡廉的严峻考验。因此,建立具有建设行业特色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一定要融教育、制度、监督于一体,才能从源头上有效降低廉政风险,才能够保护我们的干部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

二、主要做法

(一)探索工作思路

1、形成风险点查找的建设特色。

查找风险点是防控的基础和前提。风险点查找不出来,或者找不准、找不全,建立风险防控机制就没有针对性,既“防不住”,更“防不好”。为此,我们理清了查找思路,明确了查找方法,做到了有的放矢。

一是注重正反结合排查风险点。正向按照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要求,结合政风行风评议中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从岗位职责风险、制度机制风险、思想道德风险“三类廉政风险”入手查找廉政风险点。反向则通过上级部门或其他区县建设行业已出现的问题、投诉反映的情况以及易发廉政风险的倾向性、苗头性、突发性问题作为“三个突破口”进行查找。务求通过正反结合,将廉政风险点查深、查透、查全。二是注重横纵结合查风险点。横向做到全局上下联动、深入查找。局党政班子、机关股室、局属各事业单位全体干部职工把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与建设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从全局工作出发,使风险点定性有据,定量科学。纵向结合行政审批与行政执法工作,做到风险点查找更有针对性。同时从防控的角度分析,注意查与防的关系,做到风险点查找与后续工作推进相关联。

2、形成风险点全员覆盖的态势。

机关各股室,局属各事业单位全体干部职工积极采取内部查找和外部监督反馈“两条途径”开展排查工作,通过运用自己找、群众提、领导点、组织评等“四种方法”,从领导岗位、中层岗位、其它岗位“三个层次”,深入查找廉政风险点。并通过梳理岗位职责、自我主动查找、广泛征求意见,做到人人参与排查,人人来找风险,人人提高防范意识,确保廉政风险查找工作层层推进、全员覆盖。

3、形成四大类风险认定类别。

机关各股室,局属各单位一共排查出风险点76个。在此基础上,又以风险发生几率和危害程度划分确定了高级风险点42个,中级风险点22个,低级风险点12个,并在全局范围内公示,让其“晒”在阳光下,让干部职工充分了解这些岗位的职责及潜在的风险点,并自觉接受监督。在风险点认定上,力求表述准确、全面、有说服力。经过股室、单位负责人把关、分管领导点、局党组会讨论梳理,几上几下,反复讨论,修改完善,最终由局党委会对风险点进行审定。结合我局履职范围,体现住建部门特点,把廉政风险点分为管理、项目、审核、执法等四个大类进行认定。

4、形成风险点管理模式。

对风险点的管理注重常态与动态结合,把四大风险点类别作为长期性的认定标准进行规范统一,既解决归类问题,又为防控工作的深入形成基本思路。同时,认识到风险点存在是动态的过程,根据工作实际情况,及时修改、完善、增减风险点,体现风险点动态管理,确保防控效果。

(二)加强工作推进

按照“试点先行、总结提升,积极稳妥、有序推进”的总体要求,紧紧抓住“找、防、控”三个环节,逐步建立以岗位为点、以程序为线、以制度为面的环环相扣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

1、从管理类风险防控抓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廉政风险防控的重要方式和有效途径。以全面梳理岗位职责、加强科学分工为基础,以有利于防范风险、有利于高效工作为原则,根据日常工作积累,对由于岗位管理制度不严而产生的廉政风险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讨论,进一步完善内部岗位管理。另外,及时开展制度的“废、改、立”工作,对不适应上级要求和形势发展的制度及时予以废除,对需要完善的制度抓紧修改、完善。在建设系统原有的127条制度的基础上,通过调查研究,制定出台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科学性,和具有住建特色的廉政风险防控制度,如:《廉政风险防控学习教育制度》、《领导干部及重点岗位人员廉洁自律目标》、《建设工程廉政制度》等二十五项,共152条。通过不断增强制度建设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实效性,真正形成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的长效机制。

2、从项目类风险抓分权办理。

对城乡建设重点工程、市政设施、园林绿化建设等项目类风险,在规范权力运行上做文章,实行分权办理、流程再造,进一步明晰岗位职责。通过定岗、定职、定责,明确人员工作职责,梳理形成权力行使依据、程序、时限及相应责任的职权清单,编制权力运行流程图,优化权力运行路径,规范办事程序,减少中间环节,提升办事效率,从体制上规范权力的运行,从源头上减少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3、从审批类风险抓政务公开和流程再造。

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要确保权力运行透明,公开则是监督权力的基础。为了规范权力运行、推进阳光政务,机关各股室、局属各单位通过建设部门政务网上办事平台,把相关告知、办理流程、办理条件、办理手续等在网上予以公布,公开了监督电话、投诉渠道、政风行风监督等事项,杜绝违规不廉洁行为、工作偏差、不良社会影响的行为。

4、从执法类风险抓监督管理。

建设监察大队这个执法单位通过不断健全和完善单位内控制度,有效监督防范执法类风险。进一步加强决策权、审核权等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建立健全规范执法的廉政制度、监督制度和违规处罚制度;制定建设工作人员的执法守则、案件审理办法、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等一系列的配套管理制度,从思想道德和岗位职责风险入手防范。

三、主要成效

我局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主要取得三方面工作成效:一是认识得到高度统一。全局上下统一思想,明确查找风险点的过程,是一个自我提醒、自我提高的自控过程。对权力的认识产生根本性转变,充分认识权力与职权的双重性,理顺工作职责与行政权力的关系,增强责任意识,淡化“权力”观念,实现权力行使的自我约束。二是工作得到有效推进。廉政风险查找、预防、控制环环相扣,动态管理,突出辐射性、长效性、指导性,形成立体化、交互式网格体系。三是特色得到充分体现。风险点查找注重正向与逆向结合,横向与纵向结合,做到全员覆盖、层层推进;风险点认定紧紧与建设部门特点相联系,形成管理、项目、审核、执法四类风险认定类别;风险点管理与制度完善、流程再造规范,从制度流程上有效防控,为工作持续深入开展奠定基础。

四、主要体会

1、坚持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和上下联动是做好廉政风险防控试点工作的基本前提。局党委统一领导廉政风险防控试点工作,先后多次召开会议,对教育发动、风险点分类认定和阶段工作安排等事项听取汇报并进行具体研究部署。局机关各股室、局属各事业单位负责人于第一时间召开本单位的领导班子会议和全体职工大会,统筹抓好本单位的廉政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干部在“找、防、控”各环节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同时,局监察室深入各股室、单位进行调研指导,先后深入环卫所、市政所、园林所、房管局、质监站、征收办等单位,进行座谈交流,了解工作进度、听取意见建议。

2、坚持教育、制度、监督三管齐下是做好建设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有效途径。一是提高素质,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教育,进一步建立形成符合住建特点的廉政风险教育机制。尤其是把廉政风险防控立足于岗位,体现在日常工作中,开展好岗位廉政风险日常提醒工作。二是完善制度,根据廉政风险点的存在形式,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在整合清理原有制度、建立健全岗位管理的基本制度基础上,针对廉政风险防控制订考核、监督、问责、预警等一系列廉政制度。三是规范权力运行,实行分权办理、流程再造,进一步明晰岗位职责。通过定岗、定职、定责,明确人员工作职责,梳理形成权力行使依据、程序、时限及相应责任的职权清单,编制权力运行流程图,流程再造35项。

3、坚持联系工作实际是做好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关键所在。住建部门干部职工手中有着一定的权力和资源,工程建设、执法过程都是需要加以防范的重点领域。在此次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中,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紧密联系交通队伍自身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关系民生的热点问题,尤其注重从执纪执法、权力运行、人员管理等环节查找重要岗位的廉政风险,对“管人、管钱、管物”几个关键点进行风险点突出查找。

意识形态风险防范机制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医院,财务风险,防范 

医院财务风险的含义是指医院在财务活动中,因为各种未知因素,导致财务收益偏离预期收益,从而令医院的经济效益出现亏损的一种可能性。医院存在潜在性的财务风险或者已出现了财务风险,不及时防范或者处理,会造成实际财务目标越来越偏离预期目标,这不但会降低医院的债务偿还能力,还会影响医院出现资金周转危机,对医院的长远发展不利。 

1医院财务风险成因 

1.1外部经济环境复杂且多变 

目前,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医院所处于的大环境也产生较大的改变。近年来,为了适应新的发展形势,纷纷进行了改企改革。在此背景下,医院的财务风险与外部经济环境有密切的联系。如果遭遇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医院作为银行贷款大户,必然也会受到牵连,出现财务危机,其借贷难度会大大提高。 

1.2医院的资本结构欠合理,负债经营严重 

负债经营也是企业规避财务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于医院经营而言,合理的负债可以节约成本,但是部分医院为了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在自身偿还能力较差的情况下,还大量负债建设、购置设备等,这样的决策,会进一步削弱医院的偿债能力,资本结构严重失衡,是导致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 

1.3医疗成本控制不严 

医院在卫生材料、药品与项目方面的支出比重十分大,会花费大量资金。通常为了降低采购成本,大量购进医疗用品、药品等,导致订购成本、储存成本增加,除此之外,医院还会因为部分贫困患者拖欠医疗费、部分信用缺失病人恶意拖欠费用、医疗纠纷的赔偿等情况,增加了成本开支,减少了医院的可用资金。 

1.4财务人员风险意识薄弱 

过去的医院多是公立性质,因此,医院财务人员的意识也深受传统管理思想的影响,普遍风险意识较低。但是目前,大部分医院都完成改企改革,成为独立的经营实体,其经营也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左右,而医院财务人员培训跟不上财务改革的步伐,部门领导也无风险管理意识,因此,医院财务人员素质、水平良莠不齐,而且对新会计制度以及新的会计理论了解不深,这导致财务人员在进行评估资产配置及更新或者在项目投入评估时,较缺乏正确的判断及风险识别的能力,导致决策失误,形成潜在性的财务风险。 

1.5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 

目前,医院在评估风险的制度及方法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这医院相当没有一个防范风险的保护屏障,会令医院一直处于随时可能被财务风险摧毁的高风险状态,比如,在现行医疗保险制度下,城镇职工在住院期间,除了部分费用是由基金支付,其余的均是医院垫付。通常垫付款是在病人康复出院的2个月后医保中心才会支付,且医保中心还可能因为总费用超标、药费超标等问题被扣掉部分款项。这样的状态下,医院承担了较大的财务风险,必然会对正常营运产生严重的影响。 

2加强医院财务风险防范的对策 

2.1加强医疗成本的审计与控制。对医院医疗成本加强审计与控制,可以有效地节约医疗资源,降低经营成本,从而有效地规避经营风险。通常可以参考历史成本、标准成本或者按照新的市场物价制定定额成本,从而对医院日常应有开支进行成本预算,同时量化考核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及单位成本费用,由此进行医院营运全过程的成本控制。日常药品或卫生材料的采购中,财务人员需要根据全年或者季度需求做出成本审计,按照实际需要批款,以防止出现订购成本、储存成本过多现象。 

2.2健全内部审计制度。为了保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医院应该设立专门的审计部门,专门配合会计部门的工作,主要负责医院的经营业务及资金申请的核查,同时加强监管、评估医院内控的成效,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使医院内部控制处于稳定状态。审计人员务必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准以及较高思想素质,确保审计的公正、独立、客观,审计模式从传统的单一模式转变为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考虑的模式。 

2.3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财务预警系统是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起来,通过实时监控财务指标的变动而鉴别财务风险的级别、类型。对于具有企业性质的医院而言,需要建构适合自身运转的财务预警系统,这是能够及时评估、发现经济活动中潜在的财务风险的重要保障。财务风险监测人员首先在系统中设置风险预警的界限,利用计算机对医院经营的全部资料实施全面分析,经常监控追踪医院赢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状况及其发展趋势、动态,通过电脑系统的自动分析,达到或者接近风险界限系统会发出预警告示,从而更有针对性并且及时发现风险,并化解风险。 

2.4培养人员的风险意识与风险防范能力。医院财务部门的职员是进行财务组织及财务操作的主体,要对医院财务部门灌输风险意识,增加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防御方面的培训,能够让更多人员主动树立风险防范意识,从而,能够在思想上重视规避风险。在此基础上,医院财务人员也要不断接受新会计法的教育,熟悉当前信息化、电算化形势下的财务活动模式和财务操作,以提高其实际控制风险、评估风险的能力。总的来说,提高医院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与风险防范能力,可以提高医院财务风险控制的主观性。 

2.5进一步完善风险防范机制。首先,医院要组成一支财务风险防范队伍。可由会计审核、账务操作、票据管理以及门诊、急诊、住院部、采购部等各个岗位的负责人组成。风险防范队伍组建起来后,在管理与培训过程中树立流程再造的先进理念,梳理常规的财务流程,共同讨论发现潜在的财务风险或者需要重点控制风险的环节,从而制定出现针对性较强的风险防范细则及处理方案,并加强执行的监督。医院财务工作中,需要防范风险的环节主要有财务退费、业务款收缴、住院医药费减免、病人欠款管理等,根据这些重点需要防范的环节,制定适合本院实际情况的规章制度。监督机制通过日常审核及定期抽查两方面建立起来,成为风险防范制度的配套措施,主要为监管财务实践过程中,各方面的操作更加规范,风险防范机制也逐渐趋于成熟、完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