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宏观和微观的关系

宏观和微观的关系

宏观和微观的关系

宏观和微观的关系范文第1篇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C

当前,各个高等院校在进行经济学讲解中,都采用了把微观和宏观经济学分开讲解的方式,微观多置于宏观之前,这主要是沿袭了凯恩斯以后西方经济学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流派的做法。微观经济学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则更多地从整体上研究社会经济问题,涉及国家如何管理社会经济的问题和采取何种经济政策促进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化解社会中不同利益的矛盾冲突,实现社会稳定,主要关注资源利用问题。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在很多方面都有较大区别,但是又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以下将从不同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论述。

1 微观和宏观经济学的差异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虽然同属于经济学科,很多教材甚至把他们编著在同一本书里,但是两者却存在着很多方面的差异。

首先,两者的基本假定具有较大差异,微观经济学的几个假设分别是:完全理性、市场出清和完全信息,总体是承认市场的完善性,反对政府干预;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机制不完善和政府具有调节经济的能力。

其次,研究的内容看,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主要围绕两个市场(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和两个主体(企业和消费者)来进行论述的,主要研究的是最为基本的单位,居民、厂商、市场等个体对象。宏观经济学主要的研究内容立足于经济体整体,把国民收入的决定理论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主要研究的是整个经济的运行规律。两者的研究对象的差异,导致了在研究方法上的差异,微观经济学采用个量分析的方法,考察个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宏观经济学由于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分析社会经济活动中的总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

最后,两者解决的问题不同,核心理论差异很大。微观经济学主要解决的是资源的配置问题,研究市场经济如何使得资源配置优化,进而增加社会福利,微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为价格理论,也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看不见的手理论”,其它内容都是围绕价格理论展开的,微观经济学体系认为市场是有效的,主张政府不要对经济进行过多干预。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解决的是资源的利用问题,研究使现有资源如何充分利用,较好地保持经济稳定和增长,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其它内容也是围绕国民收入的决定问题这一核心理论展开,并指出市场不能完善地解决经济问题,必须进行政府的有效干预。

2 微观和宏观经济学的相互联系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虽然有很多不同,但是也存在着极其紧密的联系,两者共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经济学分析体系。

首先,两者研究的目的都是探究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从而对人们的经济活动提供正确的指导,使得整个资源得到最优的配置和有效利用,最终实现整个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其次,微观和宏观经济学在内容上存在相互联系和补充,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假定资源已经被充分利用的前提下如何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则主要是研究资源是如何被充分利用的,因此两者的研究内容缺一不可,缺失一个那么整个研究就会不完整,单一方面的研究也就无法进行下去。

最后,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微观经济学为宏观经济学提供了很多研究方法和思想,而宏观的很多内容必须依赖于对微观的研究成果才能得到,同时,微观和宏观经济学都是实证经济学,不进行价值判断,只是对经济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和描述。

3 教学中如何利用微观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问题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有着很多差异,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双方总的来说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在科学和教学体系中的,所以在教学中应该特别注意两者的关系。

在教学中,我们要在讲解其中一门课的时候,有意识地涉及另外一门课的相关内容,比如我们在讲解微观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时候,应该提及到宏观经济学中研究经济增长时要应用此函数。同样,我们在讲解宏观经济学时,也应该对相关的微观内容进行引用和比较,对两者内在的逻辑性给予必要的阐释。

由于微观和宏观经济学在研究方法上很多地方具有统一性,因此很多微观创立的思想在宏观经济学方面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比如均衡的思想,是贯穿经济学的一个主要思想,它是由微观经济学所创立的,但是在宏观的很多内容研究上都得到了使用,尤其是在国民收入的决定问题上,均衡思想被大量应用,这样在讲解时,最好能够把均衡思想在微观经济学的使用和在宏观经济的使用对比,联系起来讲解。

微观和宏观经济学在很多方面有联系,在很多方面也有区别,因此教师有必要对两者之间比较大的区别详细进行阐述,以引导学生在学习时建立起比较清晰的分析框架。比如,微观经济学先是提出了几条假设,在假设的基础上对整个经济学问题进行分析,他本身具有更为浓厚的演绎方法;而宏观经济学在研究时,是对已发生的经济现象进行总结,发现其中所蕴含的经济规律,更偏向于归纳性的思考体系,这两种分析问题的差异在学习中不断地对学生进行讲解和分析,非常有助于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深入学习和掌握。

宏观和微观的关系范文第2篇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定义 特点 区别 联系

微观与宏观,顾名思义,宏观就是指从大的方面去观察,微观就是指从小的方面去观察。世界存在宏观与微观,当然,在经济学中也会存在宏观与微观。从整体上研究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我们称之为宏观经济学;而从局部的深层次上研究某种经济现象的科学,我们则称之为微观经济学。

具体的来说,微观经济学主要以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的生产者、单个的消费者、单个市场的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单个生产者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分配在各种商品的生产上以取得最大的利润;单个消费者如何将有限的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消费上以获得最大的满足。它阐述经济社会中的经济个体根据什么和什么样做出经济决策,例如:消费者怎样做出购买产品或服务的决策;企业针对消费者需求、收益与成本的比较关系怎样作出的决策;劳动力所有者怎样决定劳动流向与劳动流量等等。

而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中各种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动,以解决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变动、国际收支等问题,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它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研究社会总体经济行为就是研究国民收入,即研究如何使国民收入稳定地(没有通胀和缩退)以较合适的速度增长。这表明,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有:经济波动及与此相联系的就业与失业问题;价格水平及与此相联系的通胀问题;经济增长问题等等。

当然,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都是研究市场经济中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及其后果的,而市场经济中所有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都是一定意义上的供给和需求行为,因此,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相同之处就在于都是通过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决定价格和产量,并且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需求曲线一般来说都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即价格下降,需求量会增加,而它们的供给曲线都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即价格上升,供给量会增加。这就是说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着相同的供求曲线形状,它们的交点决定着价格和产量。

但是,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体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及其后果,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这就决定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区别是,微观经济学中的供给和需求曲线都是个体经济的供求曲线,因而由此决定的成交价格和成交量也是个体商品(包括产品和要素)的价格和成交量。不仅如此,而且微观经济学中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一般形态,看起来和宏观经济学中的总需求曲线和短期供给曲线的形态都差不多地向下倾斜和向上倾斜。

其中,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相比较,它在理论面貌和研究方法上有如下一些主要特点:1.以个量分析为基本方法、2.以边际分析为主要工具、3.以均衡状态为分析依托、4.以实证分析为主要手段、5.以个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6.以理论多元化为发展特色。而宏观经济学也有如下几个特点:1.研究对象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2.其核心理论是收入决定理论或就业理论、3.其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方法和流量分析与存量分析方法、4.它是个体理性与总体非理性的矛盾、5.宏观经济学的内容层次包括国民收入的核算指标、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开放经济理论和宏观经济政策。

作为一门理论学科,微观经济学在其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它对于微观经济现象的众多说明和对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阐述无疑是有价值的。在解释微观经济现象或偷袭微观经济问题过程中,人们没有必要实际上也不可能绕过人类已存的思想认识或研究成果。当然,它也只是提供了分析的逻辑和框架,并不能直接代替对问题的解决。如果说微观经济学提供的是理论基础,那么,宏观经济学则是为了找出办法,让经济社会运行得更加稳定,发展得更快。

而两者之间,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互为补充的,其次,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简单加总或重复,两者共同构成了西方经济学的整体。而对于区别,1.它们各自的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或规律,从总量上分析问题。2.其次,它们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宏观经济学则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3.当然,它们的研究方法与基本假设也不同,微观经济学用个例分析,研究经济变量的单个数值如何决定。而宏观经济学采用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因此,宏观经济学又称为总量经济学。4.对于基本假设,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而宏观经济学则假定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通过“看得见的手”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5.最后,它们的中心理论和基本内容也是不同的。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还包括消费者行为理论、市场理论、分配理论等等。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则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还包括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等等。

参考文献:

宏观和微观的关系范文第3篇

关键词:宏观经济;微观经济;协调发展;国民经济;市场

宏观经济以及微观经济的协调发展是计划以及市场相结合的运行模式。宏观经济以及微观经济的作用,借助于市场实现有机的融合,使得二者能够在互动的过程当中相互兼容联系,从而实现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政府负责主导宏观调控,只有根据市场经济规律以及经济发展形势,采取合理的调控措施,同时企业在发挥其主动性前提下自觉接受政府宏观调控,才可以真正实现宏观经济以及微观经济之间互相补充促进的发展态势。

一、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关系

宏观经济要从社会经济的整体层面出发,来衡量国民经济在特定时间段内国民收入、总供给、总需求、总消费以及总投资等方面的总量关系以及社会经济当中三大产业的物质结构关系,从而确保社会经济总供给以及总需求在价值量层面大致相等,在实物量层面大致平衡。其中宏观经济的运行机制主要体现在政府借助于金融以及财政等经济杠杆作用于经济总量以及结构,从而影响并且条件微观经济,实现经济增长、经济稳定以及经济平衡的经济发展目标。微观经济是从企业层面出发,将企业作为自负盈亏以及独立经营的生产经营单位,确保企业不断同市场环境进行物质以及信息等因素的交流,在产量、成本、价格、资金、盈利以及存货的调整过程当中,达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企业经济的运行机制可以说是企业对市场环境改变刺激作出的直接反应,主要是借助于调整市场价格来改变产销关系,通过企业自我增殖以及自我更新达到经营利润的最大化。

宏观经济以及微观经济属于互相独立的不同层次,但是二者存在互相依存以及互相制约的失系。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社会化大生产将各种企业联系成有机整休。生产经营过程当中的工艺不同将经济整体分割为不同企业的生产活动。第一,宏观经济发展依托企业利润的上升。缺乏微观企业的经营利润,宏观经济也就不可能实现增长。只有企业在市场竞争当中不断增加利润,才可以确保宏观经济的持续发展。第二,宏观经济平衡要求社会商品总供给以及总需求之间大致相等。在经济运行的过程当中,商品供给属于企业生产的成果。商品供给规模以及结构受企业产品规模以及结构的影响。需求包括投资需求以及消费需求,其中消费需求指的是购买消费资料,投资需求指的是购买生产资料。无论是投资需求或者是消费需求,都属于企业价值创造的重要内容。只有在具体的供给结构以及需求结构保持一致的情况下,宏观经济才不会出现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或总供给超过总需求的问题。第三,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表现是微观经济企业消费、生产以及交换处于良性循环状态。微观经济当中,个人以及企业的实物形态以及货币形态在转化过程当中一旦发生问题,在卖方市场格局当中容易发生价格上涨问题,并且社会货币流通增多。最终导致微观经济或者企业投资结构出现问题,使得部分商品发生供不应,从而增加消费基金的总额。单独分析宏观经济当中的结构关系或者是总量关系,不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前提条件的做法都是空中楼阁,并且孤立分析微观经济当中的价格、产量、盈利以及消费支出,也缺少同宏观经济之间的联系。

二、我国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协调发展的措施

第一,建立健全宏观调控体系。首先是政府应当塑造同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的调控主体。市场经济体条件下,宏观调控主体是政府,政府的行为对于宏观调控质量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影响。第二是要培育发展合理的社会主义市场机制。构建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可以说是市场发挥作用的基础性条件,也是微观搞活以及宏观管理之间的联系纽带。再次是要完善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体系。使用法律手段来规范市场经济运行秩序本质而言是建立在契约以及信用前提下的法制经济。所以要想建立有序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就需要通过法律法规规范界定各类不同主体各自的职责。对经济活动的主体也就是微观经济个体而言,在一般性法律法规的保障以及约束下,能够自由选择不同的经济活动方式实现自身经济利益。对政府而言,作为市场竞争规则制定者以及管理者,应当避免直接干预市场企业以及个人的自由经济活动,而是应当负责监督监管,确保竞争规则的有效性以及严肃性,警告惩罚那些违反市场规则的企业或者是个人。除此之外,在合理使用法律手段以及经济手段调控宏观经济的过程当中,政府需要合理使用行政手段。

第二,根据宏观经济态势制定执行财政货币政策。一方面要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执行积极财政政策,同时辅以合理的货币政策,有利于扩大内需,从而刺激宏观经济的发展。根据当前的经济形势,政府需要制定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首先是要持续完善分税制,借助于完善分税制,合理划分地方政府以及中央政府之间的财权和事权,不断调整收入的范围,最短时间内建立完善的财政转移制度,构建满足社会公共需求为主要目标的财政体系。其次是要稳妥积极地推动税费改革,不断完善税收制度。最后是要增加财政支出以及财政举债,借助于加大投资来刺激消费,从而持续扩大需求。另一方面是要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因为市场经济当中的社会需求是以具备支付功能的货币需求出现的。所以货币供应量以及流通当中实际需要货币量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总需求状况以及同总供给之间的关系。因此货币政策对调节总需求从而确保同总供给保持平衡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第三,推动宏观经济以及微观经济协调发展的微观措施。市场经济活动由无数分散的的微观经济活动联合组成的。政府调节措施要想发挥应有的效果,需要由微观经济组织的活动能够以及行为来体现。所以要想确保宏观调控能够实现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构建微观基础。企业应当主动分析宏观调控,对政府的宏观调控主动作出及时反应,根据宏观调控目标来确定自身经济活动。所以企业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要合理确定企业目标。企业发展离不开目标,经营目标也是企业制定发展计划的重要前提。目标太低无法激发企业应有的活力,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目标太高容易导致企业的经营人员头脑发热而脱离企业的具体状况,给企业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合理目标需要富有想象力以及激情,但是并不脱离企业条件。其次是要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决策的新机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政府对企业的行政管理逐渐转变为宏观调控,这样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加灵活的宏观环境。不过从微观层面而言,部分企业因为长期受计划经济思维模式的影响,企业的管理人员仍然演戏计划经济模式下的经营管理。所以企业需要改变过去的决策思维,树立市场意识并且构建适应市场要求的企业决策执行机制。再次是培养造就优秀企业家以及科研队伍。宏观环境相同的条件下,企业经营请客受经营者以及研发队伍素质的直接影响。我国很多企业的科研人员无法满足现实需求,需要企业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综上所述,现代经济学的研究一方面需要提供理论指导,另一方面需要提供政策措施,有机融合经济理论、经济现实以及经济政策。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化的情况下,经济理论界需要不断探讨如何实现宏观经济以及微观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简述发展过程当中各个元素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这对于实现我国经济管理从实物控制向价值控制的过度,通过经济杠杆推动宏观经济以及微观经济的协调发展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培钢.新发展经济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4:102-103.

[2]王梓兰.对当前我国宏观与微观经济形势反差的几点看法[J].经济经纬,2015,12(3):159-161.

[3]李强,彭志龙.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与判断[J].宏观经济研究,2014,10(2):123-125.

[4]李春琦.新时期政府如何调控宏观经济[J].福建论坛,2015,12(10):302-306.

宏观和微观的关系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宏观审慎管理;综述;启示

中图分类号:F8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65(2011)01-0014-06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各国深刻认识到,汲取国际金融危机教训、维护金融体系稳定,迫切需要加强和完善宏观审慎管理。美国、英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已将强化宏观审慎管理作为监管改革的重点,并对监管组织架构和监管制度进行了改革。我国“十二五”规划建议里,也把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纳入其中。本文就宏观审慎管理的概念、特点及工具进行了梳理,期望通过探讨中央银行在组织架构中的作用,为我国宏观审慎管理制度的建设提供借鉴。

一、什么是宏观审慎管理

(一)宏观审慎管理的概念

“宏观审慎”一词的最早提出是在二十世纪70年代末期。1998年,IMF在一份报告中最先将宏观审慎监管的理念用于监管金融体系,“宏观审慎监管”正式被提出并开始用于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2000年,时任国际清算银行总裁AndrewCrockett在一次国际会议演讲中,提出了将金融稳定划分为两个层面的建议,即微观审慎层面的稳定和宏观审慎层面的稳定,并认为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是金融监管安排中不可或缺的两个并存体系。Claudio Borio(2003)对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进行了详细区分,并提出了宏观审慎监管的两个维度。White(2004)将宏观审慎管理的内涵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层次:狭义的宏观审慎管理特指宏观审慎监管,即使用审慎工具提高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在这里,宏观审慎只是审慎监管的一个子集;广义的宏观审慎管理则是指包括宏观审慎监管、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统一协调的整体框架,监管部门的宏观审慎操作成为宏观审慎管理框架的一个子集。

笔者认为,宏观审慎管理较为全面的概念是,主要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为初衷,将金融体系视作一个整体,研究金融体系与宏观经济的联系以及金融体系内部的相互关联性,通过定性定量分析以及早期预警、宏观压力测试等手段,监测评估金融体系的脆弱性,识别金融风险在金融体系的跨行业、跨市场分布状况以及金融体系顺周期性对金融风险的放大,并有针对性地对监管准则、标准或指标进行调整,以期达到金融稳定并确保经济平稳发展的最终目标。

(二)宏观审慎管理和微观审慎监管的比较

微观审慎监管与宏观审慎管理是金融监管的不同层面,微观审慎监管更关注个体金融机构的安全与稳定,而宏观审慎管理更关注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二者不能割裂,更不能对立,离开任何一方都难以确保实现金融体系稳定。

1 均以防范风险为基础目标。但各有侧重。宏观审慎管理的初始目标是防范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保证金融风险的控制和金融系统的稳定,同时兼顾收益目标以及其他社会目标,并认为整体风险是由单个金融机构的行为累积引起的。以《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为代表的微观审慎监管强调的是维护单一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包括资本充足率、流动性等一系列监管指标,体现了金融稳定政策模式的传统理念,更关注的是银行个体风险的防控。

2 风险控制手段相互渗透。微观审慎监管依赖资本要求和会计准则,通过金融机构交易层面和客户层面风险计量的实现和优化去完善风险管理,以提高银行的安全和稳定性。宏观审慎管理政策工具和运行机制更加复杂,既包括宏观审慎管理工具,义包括数据搜集、分析等宏观审慎监测,宏观审慎管理工具中包含一部分或全部微观审慎监管工具。宏观审慎管理手段是对微观审慎监管手段的涵盖和综合,更是升华和延伸。

3 各自运行机制均存在不足。自下而上的微观审慎监管重在关注单个金融机构的稳定性,而金融系统内在的运动方式,决定了单纯通过微观审慎监管的汇总不能自动实现宏观审慎;自上而下的宏观审慎管理,虽然有利于减少系统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但不能保证单家银行在微观层面上不发生危机。因此,单单采取任何一种都有失偏颇。

(三)宏观审慎管理的政策目标

政策制定者的广泛共识是,宏观审慎政策的目标是减少系统性风险,增强金融体系的稳健性,最终目标接近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国际清算银行全球金融体系委员会(CGFS)2010年的研究报告将宏观审慎管理的目标概括为并列的两个:一是增强金融体系的抗风险能力,使其在在经济萧条期和遭受其他冲击时能正常发挥金融中介的作用;二是通过实施逆周期调节,减轻金融周期的波动,主动抑制金融风险的形成和集聚,降低金融危机的概率和破坏程度。这两个目标相当于是宏观审慎管理的中间目标。宏观审慎管理实际上是在关注两个维度,一个是时期维度,一个是跨机构维度,这两个维度都可能引发金融系统性风险。国际清算银行总结的第一个目标实际上是要解决在一个时点上跨机构维度可能发生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第二个目标实际上是要解决由于顺周期性所导致的系统性风险。

二、为什么要加强宏观审慎管理

(一)系统性风险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加强宏观审慎管理的必要性

国际清算银行(BIS)认为,系统性风险是一个参与者不能履约引起其他参与者的违约,由此引发链式反应从而导致广泛金融困难的可能性。国内学者翟金林(200I)和范小云(2006)认为系统性风险是由于系统性事件的大规模冲击导致大量金融机构或市场的逆效应诱发金融系统性危机的可能性:万阳松(2007)认为系统性风险是指一个或者多个银行出现流动性问题(如银行出现支付困难)或者被清算,并通过信用或信息渠道对其他银行产生冲击,从而在整个银行体系中所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从上述系统性风险的界定来看,虽然角度和内容有所不同,但都认为传染性和风险溢出性是其本质特征,结合前面我们的阐述,可以看出具有明显外部效应的系统性风险仅靠目前单一的机构监管是难以解决的,或者说微观审慎监管在系统性风险方面无能为力,系统性风险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加强宏观审慎管理的必要性。

(二)当前导致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爆发的可能性增加

在当前金融全球化、自由化的大背景下,从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和影响金融体系稳定的可能风险源看,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因素使金融系统性风险增加:

1 金融创新过度导致系统性风险加大。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通过增强金融体系配置资源的能力和效率,并利用适度的银行体系货币乘数效应和金融市场杠杆效应,实现推动实体经济有效增长、加快社会财富积累的一个动态过程(廖岷,

2008);另一方面,金融创新加大了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风险,使金融监管的难度加大,对金融体系的各个领域以及金融监管和金融调控形成了极大的挑战。金融创新特别是金融衍生品交易,一旦形成风险,杠杆作用可能最终造成整个社会的恐慌和动荡。同时,在金融创新过度的情况下,金融创新突破了金融产品供给的障碍,导致大量风险跨机构转移,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和脆弱性。

2 金融行为同质性加剧了金融市场不稳定性。就金融系统整体而言,金融的同质化风险是众多不同的市场微观主体基于同一制度规则要求、相同或相近的思维模式而采取相同或类似的行为,这类行为的作用力方向基本一致,不能彼此抵消。一方面同质化风险会催化金融泡沫膨胀,使系统缺乏收敛性,加剧整个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效应:另一方面金融行为的同质化可能导致风险暴露于相同或类似资产,在跨行业、跨机构维度上单个机构的风险易产生连锁反应,强化系统性风险的传播和蔓延。如果所有金融机构都采取相似的方式去应对某种风险暴露,则风险敞口很难覆盖,而且问题资产的流动性和融资流动性都会面临断裂的风险,金融市场会出现流动性不足的局面。即发生所谓的“拥挤交易”。

3 顺周期性的扩张加剧了金融体系的波动。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指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之间的相互动态作用,可以放大实体经济周期的波动并引起或加剧金融体系的不稳定(FSF,2009)。一方面,金融体系风险本质上具有内生特征。由于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经济扩张时,风险认知能力下降、资产价格激增等因素相互作用,导致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过度膨胀,而萎缩时则反之。因此,金融系统具有潜在的倾向使金融持续、显著地偏离长期均衡,即金融失衡。另一方面,大量的研究显示,目前的金融制度和机制设计本身会加剧金融行为的顺周期性,如信用评级、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等。

4 金融全球化的发展促使风险在全球范围内的传递。金融全球化和自由化背景下,国家与国家之间的金融界线已经相当模糊,一个国家的金融波动会对其他国家的金融体系产生强大的外溢效应。据IMF统计,上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共发生金融危机212起,而世界银行的研究也表明,近30年里金融危机发生的频率已远远高于以前。并呈上升之势。2007年以来,从美国次贷危机到希腊危机、迪拜危机、爱尔兰危机,一系列危机的接连爆发很大程度上就反映了当前局部金融体系风险的扩散和蔓延。

(三)现有的政策框架尚不完善,宏观审慎管理成为应对系统性风险的主要手段

对货币当局而言,金融体系只是货币政策传导的中间环节,政策着力点和目标上的偏差使货币政策在应对金融资产价格变动和金融失衡等方面明显不足。同时,近二三十年来货币政策目标单一化的趋势也削弱了宏观调控多重目标间的共存能力,不利于防范系统性风险。正如近年来世界主要国家的货币政策虽保持了通胀水平的总体稳定,但初级产品、资产价格和金融市场的波动却在明显加大,从2003年到2008年,包括食品、金属、能源等在内的IMF初级产品价格指数大涨230%,其中石油上涨超过330%。趋向单二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虽有助于增强货币政策的规则性和透明度,一定程度上克服动态不一致的问题,但当目标出现偏差或问题时,就有可能造成系统性的潜在风险。

与此同时,传统的微观审慎监管却存在很多不足:首先,就微观审慎角度而言,单个金融机构的行为或许是理性与稳健的,但是从宏观角度来看,金融机构整体行动却可能推动经济走向极端。从长远来看,微观审慎监管缺乏对整体金融体系的全面判断,无法确认系统性风险积聚的程度,无法隔离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间的传导问题。其次,存在“合成谬误”。单纯的微观审慎监管会忽略总杠杆率的上升和总信贷资源的错配,只有宏观定位的审慎监管才能应对全局性的金融风险。最后,无法反映风险的系统性。比如,银行贷款的回收率取决于整体的信贷状况,单个银行的债务状况取决于有多少家银行的融资行为是建立在同一抵押品上的,只有着眼于全局,才能清晰地观察到金融体系的风险。

总之,在现有货币政策框架和微观审慎监管之间存在政策操作上的空白,充斥着可能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各种因素,伴随全球金融加快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快速膨胀,其对经济金融稳定的潜在影响也在日益扩大,亟需通过完善政策框架来积极应对。宏观审慎管理恰能有效弥补这一缺陷,因此开展相关研究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三、关于宏观审慎管理的工具

基于宏观审慎管理的两个目标维度,可将宏观审慎工具分为逆周期工具和增强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工具两大类。前者主要解决顺周期性所导致的系统性风险,后者主要针对一个时点上跨机构维度上的系统性风险。目前理论和实践中比较流行的主要有:

(一)逆周期工具

1 建立逆周期资本要求。Kashyap和Stein(2004)认为建立逆周期资本缓冲对于整个宏观调控当局来说是一个最佳方案,既可以达到保护存款保险基金的微观目标,又可以达到在衰退时期继续保持正常的信用创造能力的宏观目标。此次金融危机以来,理论和实务界已基本达成共识,即应当引入针对具有逆周期特征的资本要求,促使银行在经济上行阶段增加资本、建立资本缓冲,供其在经济下滑、贷款损失增加时使用。

2 动态拨备。与逆周期的资本要求不同,动态拨备主要目的是应对可以预期的资产损失,主要是应对不可预期的经济周期波动造成资产损失。对于如何缓解贷款损失准备的顺周期性,目前的主流观点是采用跨周期的拨备计提方法,提高拨备计提的前瞻性。与资本计提原理相同,银行在经济上行期信用风险已经累积,因此应多提拨备,用来抵御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在经济下行期违约率上升时,可以用其抵御增加的信用损失,而不必因增提拨备而紧缩信贷,加剧实体经济下滑。

(二)增强金融体系应对冲击承受力的工具

增强金融体系应对冲击承受力的宏观审慎工具主要分为三类:一是限制杠杆率的工具,包括对金融系统整体的资本比率和信贷增长上限的限制等;二是限制流动性风险的工具,包括对金融系统整体的货币错配限制等:三是限制相互关联性的工具,包括集中度限制、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系统性资本金附加要求、设立中央交易对手方等。

1 杠杆率乘数。英国货币委员会前任委员Good-har提出 了限制杠杆率的工具:信贷和融资杠杆率增加函数。货币当局须首先设定一个通胀目标范围并据此制定出一个银行总资产增长目标。当银行信贷资产增长总量超出目标区域范围时,调高银行机构资本金乘数;反之,降低乘数。比如通胀范围为3.5%,银行信贷增长范围为8%~13%,若信贷增长率超过13%或低于8%,则调高或降低资本金乘数。

2 货币错配乘数。与银行资产负债错配率相关的函数,可以规定不同错配比率的资产负债对应不同的资本金乘数。例如,如果2年期的资产,其资金来源

是2年的负债,则乘数为1;若2年的资产对应1年的负债,则乘数为2。

3 系统重要性资本金附加要求。即按照每个金融机构对全局性风险的贡献程度不同设置不同的资本金附加要求。具体来讲,可以对那些一旦破产将会造成非常严重的系统性违约损失的金融机构,在一般性资本要求之外,再设立一个系统性资本金附加要求,一方面可以为整个系统提供追加性保险:另一方面可以激励此类机构调整其资产负债表以减少对全局的威胁,以期解决“大而不能倒”等问题。

总体来看,上述工具都在资本监管范围以内,属于微观审慎监管工具的改造或扩展,可以认为是宏观审慎理念在微观机构监管中的应用,我们认为这些工具仅仅是宏观审慎管理工具包的一部分,还应包括更为广泛的内容,如货币政策本身。由于相机抉择、逆风向行事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特征,因此从这一角度讲货币政策工具本身即具有宏观审慎的属性,如动态的货币信贷供应通常被视为一种新的宏观审慎工具,而宏观审慎的利率政策也能起到平稳经济周期和防范系统性风险的作用。此外中央银行采用差别(动态)存款准备金率、定向央票、首付比例等工具引导货币信贷适度增长,也属于宏观审慎政策的重要工具。而许多央行实施的存款保险制度也能达到宏观审慎目的,如对“大而不能倒”等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征收较高的保险费。在对系统性风险的救助阶段,美联储采用的TAF(定期资金招标工具)、TDWP(定期贴现措施)等流动性注资工具,类似我国的再贷款、再贴现也应是中央银行可采用的宏观审慎工具。

四、中央银行应在宏观审慎管理中发挥更重要作用

宏观审慎管理须在特定组织架构基础上组织实施。宏观审慎管理机构是宏观审慎管理活动组织者、政策制定者和决策者,要求政治上具有独立性、法律上具有保障性、职责上具有宏观性,并具备跨越多个金融机构和市场的知识、技能与经验。

(一)宏观审慎管理机构的组织模式

国际上行使宏观审慎管理职责的机构存在四种组织模式:一是宏观审慎管理机构拥有中央银行、金融监管者和财政部的所有功能。该种模式虽解决了外部协调成本问题,利于统一实施金融稳定管理政策,但对多数经济体而言存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监管政策职责混淆问题。二是微观审慎监管当局下设宏观审慎性管理职能部门。赞成者认为微观审慎监管当局具备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推动宏观审慎管理的实施,但反对者认为微观审慎监管当局的主要任务是维护个体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存在与系统性管理职能的矛盾,以常规微观监管手段承担宏观总量控制的职能,可能会扭曲常规监管应有的作用。三是央行接管宏观审慎管理权力,行使系统稳定管理者的职责。赞成者认为中央银行长期专注货币管理和宏观调控,具备经验和手段以前瞻性地把握和测度宏观经济趋势、运行拐点和总量风险,并且在建立低通胀的环境、维护金融市场运转和支付体系安全中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在宏观审慎管理方面具有独特功能。但是,有观点认为该种模式会损害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四是建立一个协调性宏观审慎管理委员会,委员会成员由财政部、央行、金融监管部门以及部分独立专家等组成。委员会下设工作小组,工作小组向委员会提供政策建议,委员会做出最终政策决定。

(二)中央银行应在宏观审慎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各国在危机后更明确讨论宏观审慎管理的框架和职能,设立专职维护系统性金融稳定的机构渐成趋势。上述四种模式各有优劣,宏观审慎管理职能具体由谁承担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但从国际上主要国家的做法和货币当局的职能特性考虑,作为宏观调控框架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央银行应在宏观审慎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

1 宏观审慎管理与货币政策的总体目标一致,货币政策应是金融稳定整体框架的一部分。实践表明,货币政策是逆周期的,而微观审慎监管,尤其是以《新巴塞尔协议》为依据的银行监管具有顺周期性。宏观审慎管理的“宏观流动性管理”本质与货币政策希望达成的目标具有一致性,逆周期宏观审慎管理政策通过缓解银行体系顺周期性风险累积而对实体经济融资功能产生影响,逆周期货币政策依靠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为金融体系稳定提供保证。

2 后危机时代的中央银行应对新的通胀形式,需要宏观审慎管理职能与货币政策职能的统一。由于现在的通货膨胀越来越表现为资产价格上涨型,所以过去单靠简单货币政策规则和利率等市场化工具就能实现调控目标的货币政策不再成立。从特点看,新资产杠杆容易导致流动性过度膨胀,从而会出现物价上涨、明斯基时刻(资产价格泡沫破灭)、费雪效应(债务一通缩效应)的叠加,即物价不稳定与金融不稳定共存现象。这表明,传统的货币政策调控工具对于此类通胀的治理实践中可能不可行,需要加入宏观审慎管理予以应对。

3 宏观流动性的涨缩调控与结构配置问题,需要中央银行去统筹考虑。所有的危机和风险表现形式本质上都是流动性问题。中央银行作为支付手段和金融市场即时流动性的唯一提供者决定了其在维护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过程中应发挥决定性作用。无论从宏观流动性管理,还是从宏观流动性最终来源看,宏观审慎管理都应该由中央银行来行使。金融危机时期可能出现流动性枯竭。而只有中央银行才是流动性的最后提供者(最后贷款人),中央银行如果没有事前监管权而只是在危机时充当付款人,不仅容易滋生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而且也容易贻误流动性注入的最佳时机,不利于防范系统性风险。

4 从中央银行自身职责看,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中具有先天性便利条件。一是中央银行是宏观调控的主要机构之一,在评估宏观经济状况和宏观金融风险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能够借助于为制定货币政策而进行的经济和货币形势分析,来对本国金融领域的系统性风险从宏观层面进行审慎分析;二是中央银行拥有支付、清算、结算和信息的优势和资本,有利于发挥系统性风险监管者的作用:三是赋予中央银行宏观审慎性管理权力同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职能的权责是对应的。中央银行负有维护金融稳定的重任,宏观审慎性管理同金融稳定密切相关,赋予中央银行宏观审慎管理职能,促进宏观审慎性管理职能与维护金融稳定职能的统一,有利于落实中央银行防范系统性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政策措施。

五、对我国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建设的启示

与国际当前金融监管趋势相比,我国的金融监管框架属于分业监管体制,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分别由银监会、保监会和证监会负责监管。同时,中国人民银行也在货币市场、资金清算、反洗钱、征信体系等领域进行监管,主要负责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以维护金融稳定。客观上讲,这一监管体系适应了当时国内金融体系发展的需要。但次贷危机的爆发暴露了这一监管体制的缺陷,说明滞后于金融混业经营和金融创新步伐的分业监管体制有可能助长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的发生。因此,在国际金融监管新趋势下,如何改革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建立适合我国

国情的宏观审慎管理架构,是监管当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我们认为在涉及金融体系稳定问题上,既需要银监会、保监会和证监会对单个金融机构的审慎监管,也需要包括逆周期政策在内的利率、汇率和资本管理等政策的配合。结合我国国情和金融市场的发育状况,有必要首先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明确中央银行主导地位

目前理论界和政府多数赞成中央银行在宏观审慎管理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但对在多大程度和范围上发挥作用――是仅仅作为系统性风险的评估机构还是同时具备更为广泛的监管权上意见并不一致。然而对于我国而言,明确央行的主导地位有着坚实的基础:首先,央行一直以来承担着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职责,是货币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唯一承载者,而货币政策本身又是金融稳定整体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央行是支付手段和金融市场即时流动性的唯一提供者,而市场流动性又决定了金融系统在面对冲击时的弹性与稳定性;再次,央行拥有支付、清算、结算和信息等的优势和资本,在系统性风险防范过程中有利于发挥自身优势;最后,央行承担最后贷款人的职责决定了其必须在风险防范和危机处置的过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当前的金融监管格局下,明确央行宏观审慎管理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发挥中央银行的优势显得至关重要。

(二)明确微观审慎监管的管理方向,不断完善监管体系

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人们在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微观监管存在不足的同时,也对进一步提升微观监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如《巴塞尔协议Ⅲ》所展现的,应进一步完善微观监管指标体系,发挥微观审慎监管的基础性作用。因此,作为目前微观审慎监管的主导者,银监会应首先树立宏观监管意识,并从职责定位和监管方向上人手,进一步明确同中央银行在系统性风险防范等方面的分工,加强与中央银行等其他职能部门的沟通与配合,树立宏观监管意识,提高宏观政策水平,进一步完善各项监管体系。

(三)明确现阶段中国金融体系面临的系统性风险与海外成熟市场的差异

从系统性风险的角度来看,欧美国家的风险来源主要是由于高杠杆率和关联交易以及影子银行体系等带来的风险传染,而就当前主要从事传统金融业务的中国金融业来看,更多的系统性风险体现在微观个体商业模式上的同质化风险和宏观经济、宏观政策短期内大幅变动的风险。因此,与次贷危机后欧美国家关注的杠杆率指标、前瞻的拨备指标等方向不同,中国的宏观审慎管理更应关注如何引导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业的深化,关注宏观经济大幅波动可能对金融体系造成的冲击等。

(四)注重解决和完善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问题,强化政策的协调配合

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政策的不稳定和不连贯也会影响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的稳定,而现实中这些政策的目标又往往并不一致。比如,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而金融监管政策的目标却总离不开金融机构稳健运行和投资者利益保护等内容。目标的不一致容易导致政策之间缺乏协调性,为经济或金融危机的发生埋下隐患。同时,金融危机也表明,只有金融业监管机构和宏观审慎管理机构保持密切关系,才能在承受压力时有更迅速的反应并做出更好的决策。只有宏观监管部门与其他各部门充分协调与沟通,才能保证数据和信息的共享和利用。因此,加强和完善各项信息交流渠道,协调我国一行三会、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相关部门的政策立场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宏观和微观的关系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宏观;审慎监管;货币政策;调控 

0 导语 

为了保证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安全、稳定与效率,客观上需要建设审慎的金融监管体系。审慎的金融监管体系不否认金融监管,而是要加强金融监管,这种监管是建立在对尊重市场自主权的基础之上,是一种审慎的监管。同时要求有更为深入广泛的金融监管体系,这个体系应更多的从宏观角度对金融进行管理,尊重市场的调节和金融体系的效率,对市场的不完备进行补充。 

1 金融危机与宏观审慎监管的提出 

1.1 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原因评析 

2007年引爆于美国的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债券市场危机持续升级,影响逐渐加剧,最终演变成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表面上看,此次危机爆发于金融体系最完善、金融创新最前沿以及金融理论和人才最丰富发达国家——美国,而且起端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债券市场这一金融创新领域。危机似乎不同于八、九十年代爆发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主要集中在货币和银行的危机。然而,imf前首席经济学家罗格夫等人根据有关金融危机的标准研究,通过将此次危机的资产价格、增长和政府债务等指标同二战以来发生的重大金融危机进行一系列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此次危机和以往的危机并无本质差别。 

但是在客观忽略资产价格泡沫极度膨胀的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宏观经济理论,以及以资本监管为核心的微观审慎监管理论的指导下,形成的忽略金融监管的宏观政策框架,必然催生资产价格泡沫,积聚系统性风险,在金融体系内埋下重大隐患。泡沫一旦破灭,积聚的风险迅速释放,最终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给实体经济造成巨大的冲击。 

1.2 宏观审慎监管的提出 

危机爆发后,国际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对金融监管进行了深刻反思。为维护金融稳定,金融监管变革在所难免。综合g20、fsb、bis和imf报告文件来看,金融监管改革目的是保证金融稳定,防止类似的危机的冲击,预防系统性风险。 

改革主要集中在六大块: 

(1)增加资本和提高资本质量,同时改善流动性和缓冲机制,缓解资本监管顺周期性。 

(2)改革薪酬制度,维护金融稳定。 

(3)增强会计准则实效性。 

(4)改善场外衍生品交易市场。 

(5)对具有系统性重要影响的金融机构妥善处置。 

(6)加强全球金融监管合作,强化遵循统一监管标准。其他方面还包括对冲基金、信用评级公司和证券化等方面的监管和改革。部分改革已在逐渐付诸行动并进行了效果评估,有些改革尚处在讨论和研究阶段,监管改革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当然,以往的微观审慎监管对于保证单一机构安全,从而保护金融消费者(存款者和投资者)的利益有着积极意义。但是由于微观监管的固有弱点表明了其不仅强化了顺周期性并且未能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在保证单个金融机构安全的同时却有可能最终导致整个金融体系的崩溃。因而需要加强宏观审慎监管。 

“宏观审慎监管”的概念提出已久,地位也随着此次危机的爆发显著上升。“宏观审慎监管”目前尚无明确定义。据已有的文献来看,宏观审慎监管主要是相对“微观审慎监管”而言,金融监管当局从金融体系而非单一机构的角度实施监管,降低金融危机发生的概念,维护金融稳定,密切关注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宏观审慎监管同微观审慎监管在监管目标、最终目标、风险性质的对待、机构间风险暴露相关性的重要性和审慎控制的实现方式上都有着本质区别。 

当前,金融监管改革依然处在成型阶段。为维护金融稳定,总的改革趋势将向立足于微观审慎监管的宏观审慎监管模式的方向发展。其主要的新特征将体现在逆周期性监管政策工具的选用和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构建。 

2 我国当前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不足与改良 

2.1 我国当前金融监管体系的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金融监管模式也在不断变革。总得来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84年至1992年的统一监管体制时期,人民银行履行统一监管职能。 

第二阶段为统一监管向分业监管的过渡时期。1992年10月证监会的成立标志分业监管的开始,1998年保监会的成立标志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明确分工,分别对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进行监管的分业监管模式初步形成。 

第三阶段为1998年后的分业监管体制时期。 

其中2003年银监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一行三会”为基本格局的金融监管体系最终形成,即分业多头监管的格局形成。为加强协调沟通、信息共享,形成安全有效的监管网络,监管联席会议制度被引入。2004年三会签署了《三大金融监管机构金融监管分工合作备忘录》,在明确各自职责分工的基础上,建立定期信息交流制度,经常联席会机制。然而监管联席会已长时间没召开,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目前主要由一位国务院副总理定期召开金融旬会来加强监管政策协调。 

2.2 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不足 

尽管我国目前分业监管有利于提升监管专业化水平,有效防止了金融风险传染效应,但如同大部分分业监管模式一样,我国当前的监管体系存在不足。钱小安认为我国监管体系不足体现在监管重复与监管空缺并存、监管资源配置低效、监管协调机制较弱等方面。根据引发此次金融危机金融监管方面的缺失,从宏观审慎监管角度来看,我国金融体系存在三大方面的不足。 

首先,缺乏稳健的宏观审慎分析平台。系统性风险的有效防范,必然需要对金融体系的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分析、检测和评估,发现金融系统不稳定性的来源,发出风险警示。这就需要一个专门的分析平台,一方面整合各微观部门的信息数据,另一方面同时整合分析宏观部门和微观部门的信息数据。而目前,我国并没有搭建这样一个平台。 

其次,系统性风险防范不足,存在监管盲区。此次金融危机表明,由于缺乏对具有系统性重要影响的金融机构(集团)有效监管,致使这些金融机构过度承担风险,最终加剧金融危机程度。 

最后,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工具不完备。有效的金融监管需要先进监管理念的同时,还需要有效的完备的金融监管政策工具。而无论是在时间维度上的逆周期监管政策,还是在行业维度上的对系统性风险的有效监控政策,我国都存在不足。 

2.3 我国宏观审慎监管的框架构建 

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分析提出了我国在金融监管上存在的不足,因此在我国未来的金融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构建中,我们要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总得来看,我国宏观审慎监管框架有赖于宏观审慎分析平台的搭建、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工具的完善以及组织合理安排下的政策协调机制健全。 

首先,搭建宏观审慎分析平台,建立预警机制。宏观审慎分析平台的构建,对系统性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和预警,对系统性风险的防范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在这一环节的构建大体可分为四步。首先确定平台,即明确微观和宏观数据整合分析的职能的具体承担部门,可以是“一行三会”当中一个也可以新建一个部门。其二,信息数据的收集和平台构建后,相关职能部门就得强化对系统性风险相关信息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特别加强微观和宏观数据的有效整合,全面掌控系统性风险变化趋势。其三,系统性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即从金融体系宏观层面又从银行、证券和保险等行业微观层面加强对系统性风险的检测与评估,加大各行业微观层面风险评估对金融体系宏观层面风险评估的支持力度。 

第二,完善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工具,建立危机处理机制。从时间维度上说,我国应完善包括逆周期贷款损失拨备和逆周期的信贷政策等在内的各种逆周期监管政策机制。同时,要加强对杠杆倍数的检测,从微观和宏观角度有效控制金融体系的风险过度承担。完善相机抉择机制,有效避免危机扩大和扩散。从行业维度上说,要加强对金融控股集团监管立法,完善对交叉性金融业务的监管政策工具,有效监管金融创新、金融衍生产品。完善危机处理机制,设计多层次的应急处理监管政策工具。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最后,合理架构组织,健全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协调机制。组织结构铺排,各部门政策协调是宏观审慎监管框架能否成功搭建的最关键因素。首先,系统性风险信息的获得、预警机制的建立、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工具的设定需要各部门明确职责并加强沟通协作。其二,宏观审慎监管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需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组织架构设定对宏观审慎监管的效果有极大的影响。我国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中的组织安排,首先是确定宏观审慎分析平台,作为宏观审慎监管总的召集人;其次是三会要加强对各自监管行业的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结合意识;其三,要加强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同宏观货币政策之间的协调;最后,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实施部门要加强同人民银行、财政部以及发改委等部门协调,制定科学的监管政策并有效执行,提高监管水平和效率,维护宏观金融稳定。 

3 宏观审慎监管与货币政策调控的联系 

在金融监管中,有一项监管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即银行监管。这是由于:首先,银行业在金融体系占主体地位。其次,在各类金融机构中,银行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引发金融危机的部门。因此,作为我国货币政策执行机构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管必然在宏观的金融监管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作用。 

而在新的金融机制改革中,基于对资本充足率监管的要求,必然要改革在此前大行其道的硬约束监管机制。但在当前的新的金融运作形势下,对于资金的过于严格的监管可能会导致雁行的信贷减少,进而导致整个社会总投资的下降,这自然不是金融监管希望的结果。 

但是在新的宏观审慎的监管机制下,政府实行货币调控政策则可以利用这样较为完整系统的机制来进行整体的调控,不仅可以提高货币政策在有效引导国民经济向更好的发展方向上进步,还可以在这一较为拔高的视角上有效的规避一些金融风险,更加有效的将我国经济引导至又好又快发展的康庄大道! 

4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