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范文精选

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亚洲金融风暴次贷危机宏观经济政策启示

1997年7月2日,缺少外汇储备的泰国政府面对国际炒家对泰铢的疯狂卖空,被迫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当天,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下降了17%,外汇及其他金融市场一片混乱。在泰铢波动的影响下,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成为国际炒家的攻击对象,这些国家相继放弃了固定汇率制,货币应声贬值。此后风暴中心转战香港,港府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予以回击,金融管理局动用外汇基金进入股市和期货市场,吸纳国际炒家抛售的港币,将汇市稳定在7.75港元兑换1美元的水平上。经过近一个月的苦斗,使国际炒家损失惨重。最后国际炒家再战俄罗斯,俄罗斯中央银行宣布年内将卢布兑换美元汇率的浮动幅度扩大到6.0-9.5:1,并推迟偿还外债及暂停国债交易,使俄罗斯股市、汇市急剧下跌,引发金融危机乃至经济、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危机。俄罗斯政策的突变,使得在俄罗斯股市投下巨额资金的国际炒家大伤元气。直到1999年风暴大致平息,但所到之处无不股价大幅下跌,汇率大幅下降。众多东南亚国家多年堆积成的财富变为乌有,经济一片萧条。

面对巨大的压力,中国政府宣布人民币坚挺,不对外贬值。然而对外经济依存度高达50%以上的中国经济面对市场萎缩、贬值后的亚洲各国货币低价抢占中国原有市场的不利局面,1998年要实现经济增长8%的原定目标困难重重。经济学家们说,GDP增长率简直就是中国经济机器的润滑油,“一慢下来毛病就全出来了:对财政来说,GDP一掉,财政收入加倍掉,就揭不开锅;对银行来说,GDP一掉,存款往下掉,坏账往上冲,就可能出现支付困难;对企业来说,GDP一掉,三角债立刻膨胀;对就业来说,GDP一掉,就意味着数百万工人下岗。”以朱镕基为总理的新一届政府作出了以扩大内需为中心的积极财政政策。

首先,增加货币供应量、加强货币流通性。增加货币供应量是从加大政府收入做起的。1998年,全国各地的税务局门前冷落,百万税收大军散落街头小巷,与各色人等一笔笔清算陈年旧账,年底清算增收1560亿元。打击进口走私,进口环节的税收增加了700多亿。其次中央政府以国债的形式向民间飞快地借了2000多亿元。为了加强货币流通性,一年期居民储蓄利率从1997年10月23日的5.67%通过6次调整降至2002年2月21日的1.98%,一年期金融机构基准贷款利率从1997年10月23日的8.64%降至2002年2月21日的5.31%。

其次,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就是做将之前多收回的税收和借来的国债花出去的工作。共和国的交通规划版图上增加了之前想修而又没有资金修的铁路和高速公路。然而突然暴富的交通部却是愁眉不展,当年10月,时任部长的黄镇东召集各路人马,号召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把全年1800亿的投资花出去。

最后,政府通过医疗改革、住房改革,教育改革等一系列刺激消费的举措鼓励民众把钱花出去。虽然医疗改革与教育改革的对与错需要等待更多时间的检验,但是年底结算1998年国家的GDP艰难的实现了7.8%的增长率,基本达到年初制定的目标。以朱镕基的话说“这7.8%的增长率来之不易”。

中国在1998年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经验,至少有三个方面值得总结。第一就是在金融危机之前,中国在包括汇率体制、国有企业、税制等方面都进行了相对深入的改革,从而加强了微观市场主体的灵活度与抗风险能力。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相对灵活度(与印度、东欧等国相比),这使得我们的企业相对进退自如,调整速度、反映速度比较快。这是所有抗击金融危机的措施之中最根本的一条。

第二个经验是,中国在金融危机前后维持了强有力的宏观调节措施,这一系列措施不仅包括市场化的调控,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还包括一些非传统的、非市场化的调控,如国家立项投资、启动新型市场(如居民房地产、高等教育等)、政府直接干预等。这些措施在紧急情况下使用是有必要的,毕竟,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新兴市场经济体还没有完全市场化,还有很多非市场的因素在起作用,对于这些非市场体制的问题采用行政的措施进行干预是很有必要的。

第三个重要经验是加强了金融部门与实体部门的防火墙建设,使金融市场的泡沫最小程度地传导到实体经济中。比如说,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资产不应该完全与股市价格挂钩,这样就避免了股市泡沫化时银行资产的过度膨胀和信贷的盲目扩张。

10年后金融风暴卷土重来,这次导火索是美国的次级债。2007年4月2日,美国著名的次级债发行商新世纪金融申请破产保护,美国次级房贷市场危机正式爆发。8月6日,美国房产抵押投资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轰然倒下。美国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出现支付危机,金融市场中一切以次级按揭贷款为基础的证券及在这些证券之上进一步衍生出的新的金融产品(如CDO)出现了严重贬值,以这些金融资产为抵押向银行以15-30倍杠杆贷款的各类基金被迫竞相变卖资产来缓解银行催债的压力,此时,大量的、同时的、恐慌性的资产抛售导致了金融市场流动性急剧凝固,至此,支付危机终于演变成为流动性危机,而流动性危机反过来引发金融资产价值进一步暴跌,银行出现大量坏账。随着美联储、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联合大规模注入流动性,这一阶段的危机已经出现缓解。

正当人们开始麻痹大意的时候,从2008年3月起,美国正式进入了次级债危机的升级版。其主要标志是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因濒临破产而被摩根大通收购。随后的9月15日再次爆震惊的消息: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以近440亿美元收购,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因为收购谈判“流产”而申请破产保护。9月16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6日宣布,为了挽救陷于破产边缘的美国最大保险企业美国国际集团(AIG)已授权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向其提供850亿美元紧急贷款,美国政府将持有该集团近80%股份。随着美国金融公司的破产与政府的救市,各国股市与石油价格也做起了心电图般的走势。直到9月21日的消失是为避免金融危机持续恶化,美国政府正部署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救市措施,处理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计划涉及多项措施,包括成立一个官方信托机构,购买金融机构的按揭坏账,估计需动用5000亿美元。

宏观经济政策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来势汹汹的97亚洲金融风暴中中国政府采取了对内扩大内需、对外稳定汇率的宏观政策。10年后不断升级的次级债风波,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降息、救市等举措。本文通过论述亚洲金融风暴和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的影响,提出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和给予我们的启示。

1997年7月2日,缺少外汇储备的泰国政府面对国际炒家对泰铢的疯狂卖空,被迫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当天,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下降了17%,外汇及其他金融市场一片混乱。在泰铢波动的影响下,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成为国际炒家的攻击对象,这些国家相继放弃了固定汇率制,货币应声贬值。此后风暴中心转战香港,港府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予以回击,金融管理局动用外汇基金进入股市和期货市场,吸纳国际炒家抛售的港币,将汇市稳定在7.75港元兑换1美元的水平上。经过近一个月的苦斗,使国际炒家损失惨重。最后国际炒家再战俄罗斯,俄罗斯中央银行宣布年内将卢布兑换美元汇率的浮动幅度扩大到6.0-9.5:1,并推迟偿还外债及暂停国债交易,使俄罗斯股市、汇市急剧下跌,引发金融危机乃至经济、政治危机。俄罗斯政策的突变,使得在俄罗斯股市投下巨额资金的国际炒家大伤元气。直到1999年风暴大致平息,但所到之处无不股价大幅下跌,汇率大幅下降。众多东南亚国家多年堆积成的财富变为乌有,经济一片萧条。

面对巨大的压力,中国政府宣布人民币坚挺,不对外贬值。然而对外经济依存度高达50%以上的中国经济面对市场萎缩、贬值后的亚洲各国货币低价抢占中国原有市场的不利局面,1998年要实现经济增长8%的原定目标困难重重。经济学家们说,GDP增长率简直就是中国经济机器的润滑油,“一慢下来毛病就全出来了:对财政来说,GDP一掉,财政收入加倍掉,就揭不开锅;对银行来说,GDP一掉,存款往下掉,坏账往上冲,就可能出现支付困难;对企业来说,GDP一掉,三角债立刻膨胀;对就业来说,GDP一掉,就意味着数百万工人下岗。”以朱镕基为总理的新一届政府作出了以扩大内需为中心的积极财政政策。

首先,增加货币供应量、加强货币流通性。增加货币供应量是从加大政府收入做起的。1998年,全国各地的税务局门前冷落,百万税收大军散落街头小巷,与各色人等一笔笔清算陈年旧账,年底清算增收1560亿元。打击进口走私,进口环节的税收增加了700多亿。其次中央政府以国债的形式向民间飞快地借了2000多亿元。为了加强货币流通性,一年期居民储蓄利率从1997年10月23日的5.67%通过6次调整降至2002年2月21日的1.98%,一年期金融机构基准贷款利率从1997年10月23日的8.64%降至2002年2月21日的5.31%。

其次,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就是做将之前多收回的税收和借来的国债花出去的工作。共和国的交通规划版图上增加了之前想修而又没有资金修的铁路和高速公路。然而突然暴富的交通部却是愁眉不展,当年10月,时任部长的黄镇东召集各路人马,号召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把全年1800亿的投资花出去。

最后,政府通过医疗改革、住房改革,教育改革等一系列刺激消费的举措鼓励民众把钱花出去。虽然医疗改革与教育改革的对与错需要等待更多时间的检验,但是年底结算1998年国家的GDP艰难的实现了7.8%的增长率,基本达到年初制定的目标。以朱镕基的话说“这7.8%的增长率来之不易”。

中国在1998年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经验,至少有三个方面值得总结。第一就是在金融危机之前,中国在包括汇率体制、国有企业、税制等方面都进行了相对深入的改革,从而加强了微观市场主体的灵活度与抗风险能力。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相对灵活度(与印度、东欧等国相比),这使得我们的企业相对进退自如,调整速度、反映速度比较快。这是所有抗击金融危机的措施之中最根本的一条。

第二个经验是,中国在金融危机前后维持了强有力的宏观调节措施,这一系列措施不仅包括市场化的调控,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还包括一些非传统的、非市场化的调控,如国家立项投资、启动新型市场(如居民房地产、高等教育等)、政府直接干预等。这些措施在紧急情况下使用是有必要的,毕竟,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新兴市场经济体还没有完全市场化,还有很多非市场的因素在起作用,对于这些非市场体制的问题采用行政的措施进行干预是很有必要的。

第三个重要经验是加强了金融部门与实体部门的防火墙建设,使金融市场的泡沫最小程度地传导到实体经济中。比如说,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资产不应该完全与股市价格挂钩,这样就避免了股市泡沫化时银行资产的过度膨胀和信贷的盲目扩张。

10年后金融风暴卷土重来,这次导火索是美国的次级债。2007年4月2日,美国著名的次级债发行商新世纪金融申请破产保护,美国次级房贷市场危机正式爆发。8月6日,美国房产抵押投资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轰然倒下。美国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出现支付危机,金融市场中一切以次级按揭贷款为基础的证券及在这些证券之上进一步衍生出的新的金融产品(如CDO)出现了严重贬值,以这些金融资产为抵押向银行以15-30倍杠杆贷款的各类基金被迫竞相变卖资产来缓解银行催债的压力,此时,大量的、同时的、恐慌性的资产抛售导致了金融市场流动性急剧凝固,至此,支付危机终于演变成为流动性危机,而流动性危机反过来引发金融资产价值进一步暴跌,银行出现大量坏账。随着美联储、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联合大规模注入流动性,这一阶段的危机已经出现缓解。

正当人们开始麻痹大意的时候,从2008年3月起,美国正式进入了次级债危机的升级版。其主要标志是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因濒临破产而被摩根大通收购。随后的9月15日再次爆震惊的消息: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以近440亿美元收购,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因为收购谈判“流产”而申请破产保护。9月16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6日宣布,为了挽救陷于破产边缘的美国最大保险企业美国国际集团(AIG)已授权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向其提供850亿美元紧急贷款,美国政府将持有该集团近80%股份。随着美国金融公司的破产与政府的救市,各国股市与石油价格也做起了心电图般的走势。直到9月21日的消失是为避免金融危机持续恶化,美国政府正部署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救市措施,处理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计划涉及多项措施,包括成立一个官方信托机构,购买金融机构的按揭坏账,估计需动用5000亿美元。

宏观经济政策范文第3篇

因为一方面据有关''''九五''''科技攻关资料来看:中央财政投入53亿元,引导地方和单位自筹资金达176亿元,获国内外专利1300多项,累计创造综合经济效益4300亿元,其中直接经济效益950亿元,出口创汇23亿美元。照此来看,中央财政增加科技研究发展投入,比起基础建设来不但经济效益更好,而且更能带动民间资金跟上,因此的确值得大力增加,尤为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另一方面根据熊彼得的经济周期“技术创新决定论”认为,大规模的技术创新浪潮是吸引企业投资,推动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的决定性因素。而同时我国在现实上也确有政府大幅增加研发投入的必要性:有关研究表明:由于我国企业的自主开发能力薄弱,造成工业产品的供给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不衔接甚至某些方面严重脱节,一方面许多产品供过于求,众多企业生产能力大量闲置;另一方面,市场需求旺盛的一些产品,我国产业又不具生产能力,只能靠进口。比如每年我国机械及运输设备进口额都占到工业制成品总额的一半左右,而我国的机械及设备产品的生产能力利用率普遍低于70%.因此政府除了增加国债技改贴息支出外,还应考虑大幅增加创新技术研究发展投入。其中除了组织国有科研单位针对企业的技术需要研究后再转让给企业外,还可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方法鼓励支持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知识产权的研发,以便最终促进企业的技术,技改投资,增加有效而促进经济回升。

而另外加强中央财政对高等教育,义务教育等的财政支持,降低学生学费负担,不但可使居民将原用于交纳学费的部份收入用于即期消费,而且还能改善其对以后教育方面的支出预期而有助于促进当前消费。而同时大力加强职业培训,再就业培训等,则不但能提高我国职工素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也有助于促进再就业,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

二从以基础工程设施建设投资带动经济增长转向以制度性建设来带动经济增长。

1,进一步加快社保体系制度的完善建立。因为其意义不但在于社会稳定,改善居民的预期,促进当前消费而带动经济回升。同时还有助于减少对经济增长速度的依赖。因为据说经济增长速度要保证一定速度的原因,是为了保持及促进就业,而促进就业的目的是为了社会稳定。而加快建立起强有力的社会保障体系,则本身就直接有助于社会稳定,那么增长速度,就业水平低一些也就可能没多大关系了。而且以保经济增长速度来保就业,或许最终会像以前以保国企来保就业,保稳定那样被证明是缺乏效率,难以为继,最终不得不改的……因此还不如现在就及早调整政策,直接用部份国债资金用于扩大,加强社会保障(如扩大之民工),不要再浪费宝贵的资金去用于效益不佳的基础设施来保经济增长,就业了。而且这样做的成本更低:据最近的有关数据表明,3年5100亿的国债资金创造的就业岗位为500万人,每人每年的就业成本约为3万元左右,而现在下岗,失业人员的保障水平不过5000元左右,只有前者的6分之一。这样就意味着与基建相比,同样的国债资金除了能直接保障同样水平的人员的生活安定外,还能省下另一部份钱用于效益更好,作用更长远的教育,(尤为职业教育,再就业培训等),科技发展等等方面。而且这样更有助于解决城市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因此现在确应考虑及早调整未来国债资金使用方向,暂停效益不佳的基建项目的扫尾投入,以腾出资金来加强上述等方面,那么这种转型对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应是很有利的。当然同时也应注重改革传统社会保制度,以提高社保资金的使用效率,如我在“关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信用保障体系”一文中的相关论述那样。

2,大力支持农村税费改革的全面推进,建立起合理的新农村税费制度。以便减轻农民负担,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消费。虽然为了此需要消耗大量中央财政资金,但考虑到这一来有助提高政府威信,恢复民心,在政治上有好处,二来农村税费改革可减轻农民负担,加上其他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等措施,效应的配合,而有望启动农村消费,推动经济增长的话,则中央财政也是能从工业品销售增加等等中增加税收收入,而得到弥补的。因此是值得大幅增加此方面支出的。但当然在我看来现行的农民税费改革方案确应作出修改,以免增加中央财政不必要的负担,而影响了其他方面的发展。比如对于农村义务教育,这个农村税费改革中最大的阻力问题,我觉得就不必完全取消教育附加费而全由中央财政负担,这样就因中央财政没钱“买单”而使改革难以推进,农民负担反而难以迅速下降(这也是当前的情形),因此还不如大家合理分担,即不是取消教育附加费,而是降低一半,另一半再由中央财政负担,这样农民负担可快点减轻一点,中央负担又增加不太大,财政能承受得起,加上上述措施及其他措施的配合,则农村税费改革就可能取得突破,可以全面推进了。

3,高度重视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信用保障制度的建立。因为我国以前在市场建设中比较重视的是各种要素市场的建设,却忽视了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信用经济,没有同步建起强有力的信用保障体系,致使现在社会上失信现象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虽然政府也已开始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等行动,上海也开始建立个人信用制度等了,但这些也只是分兵作战,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对信用保障的需要。而现在因项目缺乏,国债投资增长乏力,同时因目前因居民对未来收支预期不良,投资者对未来投资收益预期不良而致民间消费投资不振而严重影响了经济增长。虽然政府也已采取了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但并未能很好地重振居民消费投资的信心,致使经济难以走出通缩形势。也说明以加快社会信用保障制度等促进消费,带动经济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了。因此我认为政府应转而高度重视通过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信用保障体系,通过设立政府担保基金等来为居民提供消费投资担保,而直接给人以消费投资的信心,以促进民间消费投资而启动经济的意义。而且从财政角度看,以设立担保基金来促进消费投资,比起通过大搞基础建设来带动投资促进消费,效果可能更好负担更轻。因为一方面担保基金的资金担保带动系数大,同时又不必现在就支付,只要等其贷款到期再视需要尽担保责任支付就可了,而有助于减轻当前财政压力。而且比起经济效益差的基础建设,资金有去无回,容易产生''''豆腐渣''''工程等问题来,只要未来经济确实回升,就业增加,个人收入增加,投资收益好,受担保者能自行还债,则政府就不需真投入太多钱去尽担保责任,而能减减轻财政负担,反而会因消费投资增加,税收增加等而受益。因此这比起以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来启动经济,更值得我国政府好好重视研究,以便开创出一条适应我国国情的新经济增长理论政策来。因此我建议我国迅速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覆盖个人,企业等各种信用交易如消费信贷,中小企业贷款等等的综合性的信用保障制度体系。(具体参考我的“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信用保障体系”一文)

4,加快研究建立新的国有企业经营激励约束监督制度。因为据徐平华的''''中国经济驶入快车道尚需时间''''一文中写到:当前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足的主要根源在于作为中国经济主体的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陷入严重困境,……其最根本的原因是体制因素,也即产权制度问题,但现在产权制度改革进展却比较困难。以往人们寄予厚望的承包制,股份制都没发挥出理想的效果。对此我认为国家或可向一条新思路去深入研究一下,或可使产权改革取得突破,解决国企及集体企业的经营激励约束监督问题。具体可参考“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新思路”一文。

宏观经济政策范文第4篇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时代;宏观经济;战略转型

2009年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7.1%,投资同比增长33.5%,消费同比增长15%,进出口同比下降23.5%。从统计数字看,中国经济确实回升,但基础尚不稳定。针对2009年前8个月经济回暖的宏观经济形势,现在有人开始讨论经济到底呈“V”型、“W”型还是其他型探底回升。研究经济回暖轨迹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在正确研判当前经济形势的基础上,研讨下一阶段经济政策。按照经济发展周期波动规律,宏观经济总会见底反弹,因此我们更要前瞻今后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考虑经济企稳后的经济政策,甚至“十二五”规划的中长期政策制定。笔者认为未来的政策重点应是:(1)实现战略转型,培育新竞争力;(2)推行产权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3)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增收节支,科学、精细理财;(4)培育资本市场,加强国际金融合作;(5)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和工具更好相互协调。

一、国际宏观经济基本走势

(一)全球经济失衡,全球化进程放缓

全球经济失衡主要体现在一些国家出现大量贸易赤字,与之相对应的是一些国家大量贸易盈余。之后,全球经济失衡的范围扩大到整个经济领域。当今世界,全球经济失衡的表现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持续出现贸易逆差和资本逆差,而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主要产油国家经济增长却保持较快速度,持有巨额外汇储备。随着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演变,主要发达国家需求还在下降,尤其是消费需求低迷,经济失衡仍将持续,全球化进程减缓。

(二)全球增长模式转型,凸显新增长点

人类文明起源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开始吃熟食,前提是人类掌握了取火技术。人类取火始于钻木取火,实际上取的是碳基能源。从木材到煤炭、石油和天然气,都是碳基燃料。在既定的技术约束下,碳基燃料对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碳基燃料增加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使全球气候变暖。为了应对气候变暖,一些专家建议未来能源开发的重点应该转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一些大国正在新能源领域开展大量研究,力图实现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这些国家在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将占领新能源标准的制高点。客观上,这些探索促进了经济增长模式转型,一些专家认为这也是未来世界经济的新增长点。

(三)国际金融体系改革,重现金融新秩序

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未能发挥应有作用,尽到应有的责任。国际社会开始通过对话建立一个新型的国际金融体系。无论是超主权货币体系,还是其他金融秩序,都将对美元主导格局形成挑战。在此背景下,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正逐步得到增强。中国本着负责任的立场,在国际金融危机中起到了稳定器作用。

(四)金融与实业并重,构建新的宏观监管体系

此次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失衡。金融创新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在启动国内消费需求替代、弥补国外消费需求不足的同时,根据本国比较优势发展一些制造业,带动国内就业,把金融发展落到实业上。也有专家认为,错误的宏观政策是本次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在危机来临时,美国过度扩大消费信用以及过度相信市场都是金融危机的重要根源。因此,世界各国将会重新审视过去的宏观政策决策程序和机制,构建新的决策程序和机制,通过建立新的监管机制加强宏观政策管理和微观领域监督。

二、中国经济宏观形势基本判断

据世界银行《中国经济季报》(2009年6月)报告,工业化国家金融市场开始出现趋稳迹象,全球经济初步呈现回升趋稳态势,但是仍然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复苏速度不可能太快①。该报告还指出,目前断言中国经济快速稳健复苏尚早。另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经济出现回暖迹象,有望率先实现经济复苏。但是,中国经济仍然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结构不平衡问题。

(一)GDP小幅增加,财政收入回升

2009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13.99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1%,比第一季度加快了1.0个百分点。第一季度全国GDP总量6.57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1%,第二季度7.41万亿元,同比增长7.9%。6、7、8月份,全国财政收入分别为6867.47亿元、6695.91亿元、5237.4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6%、10.2%、36.1%。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增长显现出经济回暖迹象,但是中国经济复苏的根基仍然不牢。

(二)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消费增长潜力凸显

1~6月,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转移性收入增幅较大。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9667元,人均可支配收入8856元,同比增长9.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2%。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733元,增长8.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居民消费价格继续下降,生产价格同比降幅较大。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1.1%(6月份同比下降1.7%,环比下降0.5%)。8月,工业品出厂价格环比上涨0.8%,已连续5个月上涨。前8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8万亿元,同比增长15.1%,比前7个月加快0.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提升,消费能力提高,凸显消费潜力。

(三)发电量和用电量双回升,人民币存贷双增长

6月,全社会发电量同比增长4.7%,用电量增长4.3%。发电量和用电量上升既有经济回升的因素,也有气温上升的因素。2009年8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57.67万亿元,同比增长了28.53%。2009年8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8.52万亿元,同比增长34.11%,环比增长了0.16%;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57.37万亿元,同比增长27.43%,环比下降1.13%。货币供应量增长28.53%。

(四)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房地产价格小幅上涨

2009年1~8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1.3万亿元,同比增长33.O%。固定资产投资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2009年前8个月累计新增信贷规模8.15万亿元,同比多增5.04万亿元,比中国所有银行过去两年的贷款总额多,其中7、8月份分别为1650亿元、4104亿元,受央行政策影响,增速减缓。2009年5月、6月、7月、8月,七十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6%、0.8%、O.9%、0.9%。从200个主产县8月20~31日主要农产品价格变动情况看,包括肥猪在内的5种肉产品均上涨。房地产价格上升和主要农产品小幅上涨表明,过度的、甚至投机性的恶性货币投放,可能对未来形成温和的通胀压力。

(五)经济结构不平衡仍然存在,潜在隐患不容忽视。

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不平衡,消费、投资与储蓄不平衡仍然存在,“短板”要素制约经济平衡增长。以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例,1978年城乡收入之比为2.57:1,2007年提高到3.33:1,不平衡进一步扩大。经济结构不平衡是一个比较突出的矛盾。这种不平衡不断积累,将会降低经济社会发展系统的整体协调性,一旦超过临界点就会形成失衡状态,激化潜在矛盾,甚至可能造成系统性风险和危机。

三、科学研判经济形势,及早规划前瞻政策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医治好重病后,调养很关键。近期,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从“两防”到“一保一控”,再到“保增长”,与之相对应,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由稳健的和从紧的转向积极的和适度宽松的。经济危机总会过去,那么,下一步中国应该思考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将“十二五”规划与“十一五”规划稳步对接。

(一)实现战略转型,培育新竞争力

一是产业政策方面,以新能源、环保汽车、生物工程等为突破口,占领新兴产业制高点,发展低碳经济。重点开发可再生生物质能源和风力、水力、太阳能等新型能源。二是区域发展战略方面,加快制定城市群发展战略,提升城市竞争力。随着经济全球化加深,中国的城市群参与国际分工越来越广泛。研究表明,国外资本对中国投资将主要依据现代城市群的经济结构和竞争力进行战略布局。今后,应提高中国城市群发展速度和质量,配套制定相关的法律制度、空间规划和管理制度,在城市群内,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企业和产品。三是决策机制方面,构建科学、民主决策机制,降低决策风险,提高政府行政管理竞争力。现代社会的公共风险需要政府及时、有效、低成本地化解,对政府科学决策机制提出了挑战。政府应科学论证、合理规划,提高决策效率、降低决策成本,并致力于提高行政管理效率。

(二)推行产权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中国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多种所有制市场结构。但是,仍然有部分垄断行业和公共服务部门产权结构单一,进入门槛高,民间资本进入空间窄。除涉密行业外,无论是自然垄断行业,还是行政垄断行业,提高市场化程度,推行产权多元化改革,是实现产权结构调整的必然趋势,比如铁路、电信、电力等;另一方面,今后,政府应打破行业垄断,推行公共事业单位改革。政府应主要通过制定市场规制,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一些社会事业部门,比如体育、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也应允许更多民间资本进入。

作为工业化中期的国家,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在第二、三产业。在美国,到工业化晚期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超过80%。2008年,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0.1%,低于第二产业比重。2009年上半年,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1.3%,低于第二产业比重。中国离工业化国家的产业结构尚有距离。

(三)培育资本市场,加强国际金融合作

继续加大推进资本市场培育力度,开展多种形式的资本市场创新。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力度,扩大三板市场试点范围,解决创业投资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关键是健康的金融体系。在生产全球化、贸易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任何国家的金融市场都很难独善其身。加强金融监管、促进金融合作以及增强金融抗风险能力是一国金融立足国际金融市场的关键。一是完善金融监管机构和体系,建立有效的金融创新监管体系,防止过度套利行为发生。二是加强国际金融合作。进一步建立双边货币互换、多边外汇储备库建设等多种形式的区域金融合作,并适度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三是增强金融机构和体系风险防范能力。一方面,充分利用危机后的恢复时机增强中国金融机构和体系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实现外汇资产保值增值。

(四)转变政府职能,增收节支,科学、精细理财

经济复苏后,过渡时期应逐步转向实施适度积极的财政政策,进而转向稳健的财政政策。未来财政工作的重点不仅仅是切好蛋糕,更应该注重做大、做强蛋糕,在财政收入方面做好文章。树立大财政思想,既要有财,更要有政。既要保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又要不与民争利。正确处理政府收入与居民收入关系,做到国民收入分配比例合理化。从税收收入看,今后工作的重点是扩大税源,保证税收增量渐进发展。一是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为了改变长期以来实行的资源低价政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资源,资源税改革应在经济复苏后扩大征收范围。二是试行个人所得税转型,探索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有中国特色的个人所得税制。当前的个人所得税征收主要是以分类征收为主,没有达到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需要。个人所得税改革应着力减轻中低收入阶层的税负。三是试点物业税。在继续物业税试点评估“空转”的基础上,进行分层价值评估,适时推出物业税。四是继续做好增值税转型工作。增值税转型有利于改变重复征税,减轻企业税负,提升企业竞争力。

在开源的同时仍需节流。从财政支出看,明确财政支出重点,增收节支,防范财政风险。一是转变政府职能,缩减行政开支。在经济复苏后,政府应该“瘦身”,调整政府机构,建设高效廉洁的政府,提高政府供给公共服务效率。二是继续提高财政预算透明度,保证精细化、科学化。信息透明是现代文明的一个基本准则,财政预算信息透明是实现人的基本人权,也是保证正确履行公民委托责任的需要。在美国,一次预算编制就相当于一部法律的制定过程,预算制定、执行、监督三权独立,相互监督,并实行全过程公开。尽快实现财政预算透明法制化,加快政府预算信息公开改革步伐,达到精细化、科学化管理的需要。三是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医疗、社保、就业等领域的投入力度,促发展,保民生。明确财政支出重点是提高财政支出效率的前提。同时,这些领域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点领域。四是构建财政风险识别、评估和防范的全方位调控体系。财政风险防范要与金融结构风险防范紧密结合,不可单线作战。超级秘书网

宏观经济政策范文第5篇

经济理论界对我国经济是否过热问题的争论,自2003年第2季度开始就一直不绝于耳,媒体炒作的介入和境外传来的声音更是使这个热点变得沸沸扬扬。到了去年底至今年初以来,随着2003年全年的经济增长格局基本明了,围绕着2004年宏观经济的走势与宏观政策的取向,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再度“热”起来。由于这种讨论对于微观经济活动和宏观决策层都会产生影响,对其中的主要观点和主张进行梳理综述,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一、关于经济是否过热的不同判断

大多数争论不休的问题,多半与问题的含义或边界不清晰有关。这次关于是否“经济过热”问题的争论也是这样。从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看,宏观经济是“过热”还是“不过热”,即总需求(增长)是不是超过总供给(增长),只能有两种不同的判断。但是,当前对这个问题却产生了多种不同的看法。其中的主要观点可概述如下:

1.认为经济存在着过热的趋势或苗头

最初引起对经济过热问题争论的,就是有些经济学家提出了这种观点。提出这种观点的主要依据是经济增长速度过快,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其背后则是货币供应和贷款增加偏多。如到2003年7月底,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20.7%,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同比增长23.2%,均达到了偏高水平。对此,连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也于2003年7月15日在华盛顿举行的国会听证会上明确提出,中国需要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以避免出现通货膨胀。同时,一些研究中国问题的国外经济学家也发表文章,指出中国经济出现过热的兆头。

2.认为经济只出现局部过热

另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只是出现了局部过热,而不能说是全面“过热”或总体过热。局部过热的主要表现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投资增长速度超过了30%);一些行业(如房地产、钢铁、建材、汽车等)投资和发展过热;很多地区的开发区建设(圈地)过热;地方政府主导性投资过热。这种观点可能是比较主流的观点。大多数国外报刊和国外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的评论也倾向于这种观点,认为当前中国经济的过热主要是一种投资性过热。

局部过热论的另一种看法是过量供应的货币流向了资产市场,导致以房地产为首的资产市场过热和价格上涨,而消费品市场则不出现过热和价格上涨问题。

3.认为当前的经济过热是一种“非典型”过热

有些学者认为,目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过热状态,但这种过热与过去不同,与世界多数国家的过热也不同,是一种无通胀的经济过热。

这种观点提出,不要笼统地讲经济过热,要将经济过热区分为合理性经济“过热”和非理性经济过热;要弄清究竟是合理性经济“过热”占上风,还是非理性经济过热占上风。并且,从目前经济“过热”的微观机理看,内生性的市场推动型是主要的,外生性的政府推动型是次要的,这是此次经济过热与以往的不同之处。从总体上看,目前出现的经济“过热”既有合理性也有非理性,但前者超过了后者;它既属于内生性的市场推动型的经济过热,又属于外生性的政府推动型的经济过热,但前者超过了后者;它既与以往的经济过热有很大不同,又与以往的经济过热有某些相同,但前者超过了后者;因此,是一种与以往的经济过热有较大区别的非典型性的经济过热。

不过,这种看法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将“经济过热”问题这种对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增长的客观现象的判断,转变为一种主观的、微观的分析,似乎已经偏离了宏观经济学的分析轨道,不完全是在讨论同一个问题。

4.认为经济不存在过热问题

不同意或坚决否定经济存在过热问题的,也有一大批经济学家。他们的主要观点和依据如下:

----现在说经济过热不符合实际。目前的经济增长速度和物价上涨水平,根本不存在着过热的问题。中国有广阔的市场和投资空间,开发西部现在只是起步阶段,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也才刚刚开始,如此广阔的市场完全可以使投资增长持续下去,中国经济将保持高速增长。----中国经济的这一轮扩张,与10年前的情形大不相同。2003年与1992年经济扩张的机理不同;前三季度的经济增长速度尚未达到改革开放以来9.4%的年均水平,不能对当前经济运行总体上做出“过热”的简单判断。炒作经济“过热”对经济的运行非常有害。

----判断经济过热的依据不存在。如:经济增长速度低于潜在增长能力;价格上涨水平仍然较低;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股市处于低迷状态,股票价格持续下降;生产资料价格的短期内上涨属于恢复性上涨;最终消费增长乏力,居民消费倾向较弱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资金供给没有出现紧张,利率仍处于历史最低水平;贷款增长快是前几年因惜贷而导致的存贷差太大的结果,是贷款紧缩后的恢复性增长,而货币供应(从M0到M2)的变化离开贷款的变化并不能说明我国经济运行的实际问题;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没有引起投资价格的明显上涨;国民经济运行整体的供求格局仍是供大于求;除了电力、钢铁等供应相对较紧张外,没有出现明显的“瓶颈”制约;经济运行领域没有出现明显的“泡沫”;处于高增长期的房地产、汽车、钢铁等产业供求协调增长,发展速度虽高但没有出现过热,更没有引起经济运行的过热;个别能源、原材料产品价格短期内大幅度上涨有特定的原因,更多的是结构问题,而不是经济过热的问题。

----从经济增长过程本身否定“经济过热论”。理由是:我国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周期,相对于前几年增长速度的连续下降,现在的反弹是经济自身发展规律性的表现,不能人为地回避甚至违背这种势头;看宏观经济形势不能只盯着一年、一个季度,不能对短时间的变化妄下结论,而应看到长期趋势;要在今后20年实现全面小康,必须保持年平均7.2%的增长速度,而有些年份高速增长是可能的,也是必然的;不能拿我国经济的增长同国外简单类比,我们的经济增长中有水份,有重复计算的问题;目前的经济增长中存在着五个同步现象,包括: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同步、与经济效益提高同步、与国家财政收入增长同步、与城市居民收入增长同步,以及国内经济增长与涉外经济增长同步。

----以新一轮经济扩张期的特点否定“经济过热论”。论据有两个方面:一是这轮经济扩张期不会出现传统型经济过热。因为部分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没有传导到消费价格上,消费品价格不会出现普遍上涨趋势;经济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利用国际市场调节商品供求的能力增强;生产要素尚未得到充分利用,如劳动力利用程度偏低,大量企业设备利用率很低,金融结构存贷差依然呈扩大趋势,扣除长期建设国债拉动因素的经济自主增长能力不强。二是这轮投资高增长具有合理性,出现“无通胀型经济过热”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我国进入重化工业化阶段,投资高增长和投资率提高具有合理性;投资高增长还带有较大的恢复性增长性质及受外在因素的作用;部分行业的投资高增长以有效需求为依托;虚拟经济没有出现泡沫现象,不会出现资产价格推动型的经济过热。

5.认为经济还热得不够,或仍在过冷区间运行

持这种观点的依据主要有三个:其一是就业率的情况。根据目前失业率的指标,经济不但不热,而且是冷的。其二是现在依然存在产品过剩,甚至资金过剩。其三是人民币客观上存在着升值的压力。一国的币值如果贬值,则会通货膨胀,即导致经济过热;一国的币值如果升值,则经济面临紧缩压力,即有趋于偏冷的压力。在人民币存在升值压力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就不是处于过热,而是趋于过冷。

6.认为经济是过热与过冷并存

这种观点列举了当前经济中出现局部过热的一些现象,又分析了依然没有热起来的一些问题,如投资与消费的对比,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对比,经济增长速度与居民收入增长的对比,以及其他一些结构性问题,指出我国经济是在没有完全走出通货紧缩的条件下出现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处于一种可能走向过热又很容易回到过冷的状态。总的说来,认为经济出现过热迹象的,包括过热趋势或局部过热的,意见并不完全一致;而否定经济出现过热的,则不仅态度坚决,颇有“义正词严”之势,而且从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反驳的理由或论据。然而,其中有些理由或论据并不能真正否定经济存在过热现象,甚至与否定这种现象没有直接关系。

经济理论界对我国经济是否过热问题的争论,自2003年第2季度开始就一直不绝于耳,媒体炒作的介入和境外传来的声音更是使这个热点变得沸沸扬扬。到了去年底至今年初以来,随着2003年全年的经济增长格局基本明了,围绕着2004年宏观经济的走势与宏观政策的取向,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再度“热”起来。由于这种讨论对于微观经济活动和宏观决策层都会产生影响,对其中的主要观点和主张进行梳理综述,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二、2004年宏观经济走势与宏观政策取向

经济学家们对2004年宏观经济走势的看法,以及以此为依据的关于宏观政策取向的主张,基本上是以对2003年以来经济是否过热的判断为基础的。

1.关于2004年宏观经济走势的不同看法

对2004年宏观经济走势的判断,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宏观经济仍可能出现过热的趋势。持经济过热论的经济学家认为,2003年的经济过热趋势将继续对2004年的宏观经济运行产生影响,如果政府不及时采取宏观调控措施或调控政策效果不大,经济增长速度将继续加快,经济过热将进一步发展。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在香港的《2004年中国经济展望》中提出,2004年中国经济将出现过热,原因是中国已经有很高的M2/GDP比率和呆坏账率,出现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和货币供应的增长;而2003年为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而在汇市作出的干预进一步恶化了这些问题。其地区首席经济师(陶冬)在《日本经济新闻》发表的文章还认为,中国经济因过度投资而过热,2004年年中很可能将不得不正式紧缩银根。日本《日经产业新闻》的一篇文章也认为,2004年中国将进入一个针对经济高速增长而出现“弊端”的“调整年”。

第二种观点:宏观经济不但不会过热,而且可能趋于过冷。有的经济学家认为,2004年中国面临着导致经济紧缩的10大因素,如果处理不当,经济不但不会过热,还会趋于过冷。这10大因素是:城镇失业问题将非常严峻;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不会太快;消费增长预期不会十分乐观;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收缩影响;政府主导性的投资冲动将会减弱;外商投资增速不定,民间投资启动难度很大;出口增速可能会受到出口退税率下调等因素的影响;改革土地制度会使投资成本上升;清欠民工工资将抑制欠债上工程的热度;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建立也将抑制经济的过热。

第三种观点:宏观经济将保持高速增长的良好态势,继续走出通货紧缩的困境,但不会出现(总体)过热状态。大多数国内外研究机构和经济学家对2004年的中国经济持有这种乐观的看法,其中包括否定经济存在过热的经济学家,也包括认为2003年经济出现局部过热的多数经济学家。他们认为,在2004年,世界政治经济环境将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自主增长的内在机制将继续加强;消费结构升级会带动消费需求明显回升;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快速增长;进出口恢复平稳增长,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下降;工业在增幅略有回落中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有望较大幅度提高;物价水平在社会总供求的变动中小幅回升。总之,宏观经济在政府适度调控政策的作用下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但不会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有的国内预测报告进一步认为,2004年的经济增长还将有利于增强对就业增长的带动作用。一些国外研究机构(如高盛等)的中国经济预期报告也认为,居民消费增长正在推动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居民消费增加减轻了投资和出口驱动经济增长的压力,将使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2.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速度的各种预测

从对2004年中国主要经济指标的预测看,国内外研究机构和大多数经济学家的看法基本上一致(见表1)。特别是对GDP增长速度的预测,几乎都没有脱离8%~9%的增长区间。认为经济存在过热趋势与否定经济过热的经济学家对经济增长速度的预测数惊人地相同,说明他们都不约而同地认定,政府会继续采取适度的宏观调控政策,并且调控措施会有效地发挥作用。

8%~9%的GDP增长率,既是对2003年9.1%增长速度的回落,又高于2002年8.0%的增长水平,即2004年的经济增长态势将回到介于前两年之间。这样相对较高的经济增长预测数表明,2004年中国经济不可能回到过冷和通缩状态,同时,也还不会出现明显的过热和通货膨胀。

3.对宏观经济政策取向的一致性与不同点

对2004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是以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和预测为基础的。对主要经济指标尤其是经济增长速度的预测趋于相同,使各方面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表现出较大的一致性;而对经济是否过热的不同判断,则使各方对宏观政策的具体倾向性或着重点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宏观政策基本取向的一致性是: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稳定政策、适度调整,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把握全局、解决矛盾,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思路,切实把工作重点转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上来;更加重视总量调控和结构优化,正确把握调控的时机和力度,引导经济平稳运行;合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控制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保持货币供应量的适度增长,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货币信贷结构;综合运用各种政策工具,发挥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协调配合的综合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