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核心

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核心

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核心

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核心范文第1篇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按教育部经济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要求,微观经济学是一门必修课程,该课程可以培养经济管理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形成经济学思维方式,运用经济学的理论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我国,微观经济学是部分商科类专业研究生的入学考试科目。因此,对商科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改革的意义重大而迫切。

一、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的背景

对于知识体系繁杂、基础理论较多,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微观经济学教学来说,如何使学生把握微观经济理论的精髓,提高分析我国经济发展中遇到的现实问题的能力,并设计合理的解决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微观经济学数学逻辑性较强,在教学中老师能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模型,也符合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应用数学学院统计学专业、金融数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要求。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开展5年来,同学们的数学推导能力强,但对抽象的经济学概念的理解等不到位,教师通过设计研讨、演讲等丰富的教学形式,并让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参与教学活动,促进他们理解基础知识,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调动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统计学专业、金融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是需要一定理论基础、有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毕业后能很快地适应工作的要求,而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偏重于基础理论,学生的实践能力欠缺

微观经济学基础理论教学课时为54学时,课程知识体系繁杂、内容多,以前的教学中基本无实践课时安排。尽管选用了通俗易懂的教材,但由于学生对于实际经济运行不了解,又缺乏实践教学,学生很难将晦涩难懂的“高大上”经济理论同经济的实际运行规律联系起来,这样加大了微观经济学的课程难度。例如,需求和需求量在教学中区别明显,而现实中人们认为没有太大的区别,以至于学生出现了理解上的偏差。需求量在需求曲线上是点到点的移动,反映的是价格变动引起需求量的改变;而需求揭示的是除价格之外的其他因素引起的需求的变化,在需求曲线上反映的是需求曲线的整体移动。

2.课堂效果较差,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微观经济学作为学科基础课程,大多数开设在大一下学期或者大二上学期,学生刚刚进入大学校没多久,对大学学习生活没有完全适应,特别是理科生,由于受高中题海战术学习方法的影响,在课程的学习中,他们更重视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等很容易看到学习效果的课程,而对于理论性强的微观经济学这样的课程,随着经济理论知识的积累,效果慢慢显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有的学生课堂上会看手机,注意力无法集中,对教师在讲台上兴致勃勃的讲解没反应。

3.课堂授课形式单一,考核方式缺乏创新性

微观经济学课堂上,采用的是一种单向的信息传输的授课方式,即更多的时间是教师在讲课,学生被动的学习,相对来说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气氛比较沉闷,缺乏趣味性的授课方式,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也差。平时成绩中仅仅看作业、考勤,不能没有反映学生在课堂外表现以及学习态度;期末成绩仅体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不出来。

三、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反思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

北师大珠海分校应用统计专业、金融数学专业中有不少学生商业意识较强,他们自信、思维活跃、有想法,具有创新特质,根据学校提供的软、硬件环境,一些同学从大二就开始有创新、创业的想法。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的这一倾向,借助学校的转型升级东风,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更好、更快地融入区域经济社会,服务地方经济。微观经济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网络、报刊上选取典型案例,把交易过程尽量还原,即还原情境法,让学生感觉经济学理论贴近生活,从而激发学习热情。例如,对供给弹性和需求规律的理解,可以以春节购买车票为例;消费者剩余及价格歧视的理论知识,以明星演出设定不同价位门票为例来帮助学生分析。这些案例可以增加学生的经济情境的体验,提高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

2.采用互动体验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的学生从小学到中学都已经形成了对“满灌式”传统授课方式的依赖,大部分学生自学的习惯没有养成,尽管不喜欢“满灌式”,但还是倾向于教师讲授,互动体验教学的前提条件是学生思想方式的转变,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营造生动的教学情境,探究出新型的教学模式,比如采取辩论、课堂提问等,引导学生发挥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引导他们自主完成学习任务,逐步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

3.考核方式多样,倒逼教学手段多样。

一般地,大学考试成绩会由平时成绩、期中小测、期末考试三种形式组成,有的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课堂表现、回答问题的积极程度纳入平时考核中。而完善、科学的考核评价对课堂教学活动有正面指导作用,也避免了单一考试的许多不足,这就倒逼教学手段、教学方式的多样性。比如,我们平时成绩的构成很丰富,除作业、提问、考勤外,会根据教学目标设定问题让学生查找资料,写读书笔记;教学中增加小组讨论的环节,具体的课堂教学流程的安排包括:布置教学任务,提供案例资料;提出讨论问题;教师为学生创造小组讨论的良好环境;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课堂展示小组讨论的结果,形成讨论报告;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及时分析和总结,总结讨论的成功或不足的地方;对讨论进行评分,评分包括老师的评分、小组之间的互评、小组长对组员的打分、演讲的同学针对演讲内容进行提问四部分评分,采用加权平均得到一部分平时成绩。这些举措帮助更多的学生理解知识点,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提高考核的合理性及真实性。

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核心范文第2篇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3-0228-02

微观经济学是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它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其他课程,如金融学、会计学、财政学、国际贸易等的学习提供基本分析方法与理论基础,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它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经济理论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并且,在当前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巨大,考研不断升温的背景下,微观经济学已成为经济学专业考研课程的必考科目之一。因此,学习和掌握好微观经济学意义重大。然而,笔者在微观经济学教学实践中发现,由于经济学课程体系庞大、内容繁杂等因素影响,学生在经济学学习中逐渐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失去学习兴趣,给课程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则变得尤为重要。鉴于此,笔者结合自身的微观经济学教学实践,对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和改进进行一些探讨。

一、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1.课程内容方面。第一,理论多且抽象。微观经济学又被称为价格理论,其主要包括了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结构理论、要素市场理论等。理论抽象,一方面是因为这些规律属于社会科学,不像自然科学那样可以在实验室内再现,学生由于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对于理论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例如对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学习,学生很容易能感受出来,但是进一步在研究消费者行为时,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时消费者行为最优[1],这就使得学生感觉到很抽象;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些理论的总结,是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为前提的,与我们国家的国情背景、市场经济发展现状、人们的观念和行为方式以及假设的条件均有区别,比如说这些理论中的每一个结论的成立都包含有相应的假设前提(“经济人”假设和完全信息假设),这就使得学生在理解一些结论时,往往很难和现实直接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学习这些理论时有一定的难度。第二,图形多且复杂。微观经济理论的研究主要以定量分析为主,其理论的得出与变化,往往通过图形来形象直观地再现,并且一个最终结论的得出可能需要借助很多图形来推导。因此,学生想要把微观经济学理论理解透彻就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研究一些复杂的图形。一些能够静心琢磨的学生在课后的复习中会发现,借助图形来学习微观经济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收获不小。第三,数学知识运用广泛。在微观经济理论中,广泛地运用数学推导和数学模型来论证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如需求函数与需求曲线、供给函数与供给曲线、生产函数、成本函数等运用的都是高等数学的函数分析。对数学知识掌握一般且缺乏应用能力的学生来说,掌握这些知识有一定的难度。

2.教师教学方面。(1)课堂教学重知识学习,轻知识运用。从教师课堂教学来看,课堂教学以知识传授为主,理论联系实际较少。一方面是由于教师备课不充分,知识面不够所致;另一方面,对于知识点繁多、抽象、难以理解的微观经济学教学内容来说,微观经济学72课时左右的授课时数则显得非常有限,任课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常常要赶进度,时间上的拮据客观上导致了教师授课只能在有限时间内,把主要精力放在教材中主要知识点的讲授上,造成了案例教学的减少,进而学生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经济现象的兴趣和能力下降。(2)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陈旧。从教学方法来看,微观经济学教学以讲授法为主,由于教学内容多而抽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时间用于讲授概念、原理等,用于讨论和提问的时间较少,这种以教师“教”为主体的教学方式缺乏教与学的互动,使学生习惯于通过被动的接受来了解基本的知识点,掌握一些结论性的原理;另一方面,由于一线教师的工作任务繁重,难以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组织安排富有互动性和生动性的思考与讨论,难免使学生的学习陷入无趣之中。(3)考核方式不完善。微观经济学教学环节的考核主要基于平时出勤、作业和期末考试,内容上以习题,包括计算、名词解释、论述为主。考试方法过于简单,不能较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一些富有创新能力和思维活跃的学生来说还会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

3.学生学习方面。(1)学生对微观经济学课程缺乏正确的认识。由于学生的价值取向日趋务实,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普遍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轻视理论学习。他们比较重视开设的课程能够有什么用处,可以给他们带来什么。而微观经济学的教材内容以理论为主,着重于知识的积累及方法论的形成,学生普遍感受不到该门课程的即时利益,所以大部分学生对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学习不感兴趣,甚至厌学。(2)学生思维方式偏重于感性认识,数理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学生的思维方式过于感性,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讲授微观经济学的一些经典案例以及经济学家的生平故事时,学生非常感兴趣,但讲授经济学的一些逻辑推导、图表、图形分析和数学公式等内容时,由于学生的数理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则明显表现出缺乏学习的兴趣,不愿意接受图表、图形分析和数学公式等内容。(3)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差,努力程度不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对于容易量化考核的环节,如老师布置的作业,由于要上交且计入平时成绩,因此按时上交作业的学生比例较高;而对于一些预习、自主复习、阅读课外资料等不容易量化考核的环节,学生的表现并不理想。以笔者授课班级情况为例,90%以上的学生都能按时交作业,且大约96%的学生作业是自己完成的,但在自主学习方面表现欠佳,能做到课前经常预习的学生只有3%左右,课后经常复习的约为10%,而能经常阅读课外资料的学生还不到10%。由于微观经济学课程内容抽象,知识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如果学生能够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适当做些习题,学习效果就会好一些,而现实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差,努力程度不高,这种情况不仅对学生学习不利,同时也挫伤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影响教学效果。

二、提升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的思考

1.引导学生对微观经济学树立正确的认识。授课中,注意引导学生对微观经济学树立正确的认识,明确学习微观经济学的价值所在。教师要在正式开始讲授经济学理论之前对学习经济学的必要性、现实意义,学好与否的差异性等给学生作充分的说明与介绍,告诉学生微观经济学不仅是一门理论基础课,同时也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实践课。在授课中,可以通过大量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微观经济学的实用性,另外,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请进来”的策略,邀请企业老总、实战专家、研究员来做专题报告,这样,学生不但可以学到书本上的理论,还可以学到很多企业和社会的知识,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

2.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经济学不仅是一门严谨的科学,也是一门有趣的学问,教师应该更多地采用启发式教学,把知识和趣味融为一体,引导学生,培养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如在教学中设置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参加课堂讨论,多用引疑释疑的方法,制造学生内心中的认知冲突,开展学习竞赛等,使学生“乐而好学”并主动学习[2]。

3.加强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对于经济学初学者,面对着厚厚的既有数学公式,又有图形的经济学教材,总觉得经济学充满了统计数据和专业术语,既枯燥又乏味。但是,如果在教学中引入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他们感兴趣的例子或案例来阐述微观经济学理论,进行讨论学习,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通过案例进行各种观点的讨论分析,学生会用更理性的方式去思考问题,最终巩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其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还可以通过案例教学的其他形式,如一些有代表性的新闻摘录、评论、背景资料,或引出问题,或印证所述原理,或讨论评议,加强对学生经济学思维能力的训练。

4.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紧密结合。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各有所长,应该把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多媒体教学可以形象直观展示教学内容,信息量大,生动形象,但如果掌握不好仅仅拘泥于多媒体,效果反而不理想,也就是说多媒体仅仅是一个工具,是学生与老师沟通的桥梁,学生有时候往往重视了那些华丽的外表而忽视了课程的内容,加之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速度快,学生可能跟不上老师的思路,印象就不深刻;而传统方法粉笔加黑板,学生可能更容易跟上老师的思路,理解所学的内容。所以,要把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一部分内容采取板书,而涉及到的案例、图表等资料用多媒体展示以节省课堂教学时间[3]。

5.进一步完善考核方式。在教学中,要改变单一的考核方式,采用课上考核、课下考核和考试考核三位一体的考核方式,以便更好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课上考核用来考查学生学习积极性,主要从能否按时上下课、是否认真听讲、课堂讨论是否积极发言、是否在课堂上经常就不懂问题提问等等方面考察;课下考核用来考查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这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除了布置一些固定模式的作业外,应加大以论文等灵活形式考查学生是否能够将经济学理论与社会现实问题相结合,能否将自己对经济问题的理解和观点用文字形式表述出来的能力;最后是考试评价,考试评价应该以基础知识为主,主要考查学生对经济理论和经济学知识的掌握水平。通过课上、课下和考试三位一体的不同方向的考查,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和评价学生对经济学的学习情况。

教无定法,学无定式,微观经济学课程由于具有独特的知识结构、理论体系及专门的工具、模型等特点,需要任课教师长期不懈地实践与思考,解决教学问题,优化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M].第4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75.

[2]卢安.关于经济学教学的几点思考及建议[J].商场现代化,2006,(17):398.

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核心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应用型 微观经济学 教学方法 改革

一、引言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国际高教界对实践教学和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越来越重视。为了与国际接轨,中国的多数高校也纷纷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中对实践教学越发重视,高校的管理者和教师也清醒地认识到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应用型本科教育成为各高校普遍的办学定位,应用型本科重在“应用”。因此,要改革以往的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注重地方特色,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微观经济学作为研究微观经济主体的决策行为以及其对经济资源配置影响的一门科学,日益发挥着对社会经济现象和活动的解释和预测的功能,所以说微观经济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但仍有很强的应用性,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实际,突出“应用”二字,提出了教学方法的改革思路。

二、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分析

1、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性质分析

微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研究微观经济领域内的问题,研究对象为单个经济,其核心问题是价格问题,研究的重点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微观经济主体的决策行为及其对经济资源配置的影响。从理论上讲,微观经济学既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经济学其他研究领域的基础。所以,它是一门理论性学科;从实践上讲,微观经济学理论既可以用于指导企业或消费者的决策行为,又可以用于指导政府的决策行为。因此,它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2、微观经济学课程的特点分析

(1)章节多,内容抽象难懂。从目前使用较好的几本微观经济学本科教材来看,章节都比较多,如曼昆编著的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有22章,黄亚钧主编的微观经济学教材有16章,岳贤平主编的微观经济学教材有15章等。从内容上看,以曼昆编著的教材为例,主要内容有:经济学十大原理、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供求均衡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赋税的代价、国际贸易、公共部门经济学、成本理论、市场结构理论、生产要素市场理论和微观经济学前沿等内容。大部分内容是对西方国家微观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理论成果的总结,而且是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采用公式、图形和数学模型来阐述经济发展规律的,比较抽象,这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所以,大多数学生反映学起来费劲难懂。

(2)研究方法多,数学知识是基础。随着微观经济学课程的不断成熟,其研究方法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如规范分析法、实证分析法、静态分析法、动态分析法、均衡分析法、非均衡分析法、数理公式分析、几何模型分析等。但总体来看,还是以实证分析法为主,主要是大量运用数学模型及推理来论证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自数学进入经济学以来,它提高了经济分析的水平,对于微观经济学课程而言,一是借用了微积分,尤其是偏导数和全微分等武器,提出了一般经济均衡问题,创立了当今的消费者理论、生产者理论、垄断竞争理论等;二是借用了集合论与线性模型分析了相关的经济学问题。可见,数学对于微观经济学课程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在学习微观经济学的过程中,必须得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

(3)图形多、曲线易错乱。为了便于理解,微观经济学课程把经济变量之间的复杂关系,通过理论假设,用图形来直观阐述。但该课程涉及图形分析的章节比较多,而且曲线太多且有相似之处,学生在记忆时往往会产生错乱的现象,要么记错了曲线移动的方向,要么记错了曲线的种类,导致在分析实际经济问题时出现差错。

三、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强化实践教学只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形成一种理念

十八届三种全会以来,很多高校为了响应 “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这一精神,纷纷喊出了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加强实践教学,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响亮口号,高校微观经济学课程也随之改革。但从实际情况看,真正落实到位的高校很少,绝大多数高校只停留在口头上,老师上课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没有调动起来。可见,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对于多数高校来说还没有形成一种理念。

2、老师缺乏实践经验,没有形成良好的实践型教学团队

从目前的情况看,一方面,高校担任教微观经济学课程的老师,基本上都是从高校毕业之后直接走进高校,缺乏对经济学知识的实践锻炼,基本上没有尝试过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难以胜任相关的实践指导工作,更谈不上科学合理地培养应用型人才了。另一方面,高校教师缺乏实践教学环节的专门训练,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或到相关高校进行实践培训的也屈指可数,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对于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至于说组建实践型教学团队更是纸上谈兵。

3、教学手段和方法仍显短缺和落后,没有形成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

一是高校多媒体教学设施短缺,不能满足教师案例教学、实务展示等教学环境的需要,并限制了教师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二是目前的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其方式主要局限在课堂上,自始至终都是老师讲,学生听,而且学生早就厌烦了这种被动式学习的方式,根本不想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因而无法活跃学生的思维。再者,因章节多,课时偏少,老师需要赶进度,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案例教学或课堂讨论。另外,据学生反映,有些老师准备的案例太长或太老,学生没有足够的耐心和兴趣,即使参与其中进行课堂讨论也是被逼无奈,应付了事。可见,教师从本质上没有真正把理论和实践有效的结合起来。

4、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薄弱,难以满足教学实践的需要

一方面,为了应付各级评估检查,院系签订了一批经济学实践教学基地,但签订的这些实践基地大多数如同虚设,浮于形式,学生到这些基地实践锻炼的却很少,有些实践基地甚至每次只能容纳一两个学生进行实践,不能满足大批学生的实践需要。另一方面,我国企业改制后管理者有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的倾向,对于没有任何经验的在校学生,拒之门外,再加上和专业相关的实践基地少之又少,总体上不能满足教学实践的需要。

5、考核方式单一,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微观经济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考试方式一般采用闭卷考试,题型主要有单项、多项选择题、概念解释题、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等,案例分析类的题目比较少见,这些题目主要考察学生的记忆能力,而对于学生如何根据所学理论结合实践进行判断、分析的考察甚少。因此,对于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缺乏锻炼,没有达到应用型本科教学的预期效果。

四、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路径

1、加大宣传,让师生认识到微观经济学实践的重要性

微观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政府的许多决策如果能够科学地运用微观经济学知识,就会减少决策的盲目性;对于企业而言,微观经济学中的均衡价格理论、弹性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成本与收益分析、市场结构理论等等对于企业进行生产经营决策更具有指导意义;对于消费者来说,微观经济学中的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可以指导他们的选择行为。因此,要通过大力宣传,让师生都认识到该课程实践教学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形成一致的思想、理念和行动。

2、注重教师实践经验的培养,创建实践型教学团队

一是要让微观经济学的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积累实践经验;二是要实行以老带新的“传帮带”活动,让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帮助实践经验缺乏的年轻教师;三是组织微观经济学的相关教师进行专门培训,通过培训,掌握实践教学的方法和能力;四是要创建实践型教学团队,团队成员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形成科学合理的实践型教学队伍。

3、丰富和完善教学手段和方法,确保经济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

为了改变单纯的课堂教学方法,一方面,高校应配齐多媒体教学设施,满足教师在案例教学、实务展示等教学环境的需要,以增强教师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教师应灵活选择案例教学法、素质拓展法、幕课教学法等教学方法,以便微观经济学理论能够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达到预期的效果。

(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搜集一些和经济学原理相关的真实情境或事件,通过课堂讨论,剖析现实经济问题,揭示经济现象隐含的本质内容,吸引学生认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思考、分析和剖析问题的能力。例如针对禁毒还是教育能够减少与相关的犯罪这一问题,教师可以收集一些禁毒和教育对犯罪产生影响的案例,让学生主动思考和分析,做出判断,教师通过讲解和点评让学生真正理解问题的本质,通过案例教学,理论联系了实际,进而达到预期的效果。

(2)素质拓展法。素质拓展起源于国外风行了几十年的户外体验式训练,通过设计独特的富有思想性、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户外活动,培训人们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是一种现代人和现代组织全新的学习方法和训练方式。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经济学的内容设计一些富有思想性、挑战性和趣味型的活动,通过团队合作和理论指导,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精神。如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当地经济的促进与影响这一主题进行素质拓展,让学生通过团队合作,自我实践,展开调研,收集资料,分析大众创业与创新对地方经济所作的贡献,通过素质拓展,理论联系了实际,达到预期的效果。

(3)慕课教学法。慕课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它发展于过去的那种资源、学习管理系统以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综合起来的新的课程开发模式。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所有的教学资源全部共享到网络上,让学生自学,而教师要在每周组织开展经济学相关的研讨话题,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研讨问题,充分解决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疑问。如教师可以布置烟草垄断行业的讨论话题,让学生课下学习、思考,在每周一次的研讨会上,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有疑问的问题让大家一起讨论,老师在现场可以帮助解决问题,通过研讨,理论联系实际,达到预期的效果。

4、加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确保满足教学实践的需要

大学生要进行实践教学,必须想方设法拓展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一是要签订和微观经济学这门课程相关的实践基地,不能光强调数量,更要注重质量;二是要维护好现有的实践教学基地,要经常性地和基地的负责人沟通交流,尽量请基地负责人(企业的领导)来学校讲学,或带学生到企业进行短期的实践;三是鼓励教师与企业共同研发科研课题,学生参与其中,在实践中不断锻炼和提高。

5、创新考核方式,确保成绩评价体系科学全面

闭卷考核方式有其致命的弊端,以考核记忆为目的,缺少实践锻炼的考核。因此,要创新微观经济学的考核方式,要突出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的考核,要建立科学全面的成绩评价体系,如总成绩除了考试成绩外,还要将回答问题、作业、课堂讨论、实训报告、素质拓展、相关小论文,章节测试等计算在列,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通过理论的指导进行科学的实践。

(注:2013年海南省应用经济学重点学科(培育)项目基金;2013年海南省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基金。)

【参考文献】

[1] 李霞:浅论民办本科院校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优化[J].经济研究导刊,2011(16).

[2] 李文晶、张华: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研究――以西安翻译学院为例[J].职业教育,2014(12).

[3] 刘越:提高西方经济学本科课程教学效果的路径――兼论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特点[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2(9).

[4] 沈炳珍、姜海波:微观经济学教学模式综合性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6).

[5] 岳贤平、于振英:微观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核心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交易成本经济学;微观分析;比较经济制度

中图分类号:F01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0-0010-02

在中国的经济学教科书和相关论著中,鲜有对威廉姆森学说的详尽论述,这至少导致中国的新制度经济学界对新制度经济学全貌的考察有所偏差。比如,威廉姆森的比较制度分析方法及其与新古典均衡和边际分析方法的差异,以往并没有为更多的国内经济学者所重视,国内新制度经济学研究往往建立在对理性选择模型的简单理解基础上。本文拟对威廉姆森极具特色的比较制度微观分析方法特点作出归纳总结。

1.微观分析在交易成本经济学中的重要性

微观分析方法是交易成本经济学特别依赖的一种研究方法,阿罗曾把新制度经济学所以特别成功的原因归结于它的极端微观化的取向。关于微观分析对比较制度分析的重要性,威廉姆森在评价处理特许权假说时曾有一段论述:“如果在评估各种备择组织形式的功效时,细节是重要的,那么,特许权投标是不是对付自然垄断的有效办法,就不能完全取决于对问题的一种想象性的阐述。相反,对交易属性(特别要注意到资产)和缔约过程的细节这两者都需要仔细加以考察。除了跳出一般性描述去评估各种基本属性以及合约的微观分析方法外,没有别的适当办法来处理特许权投标假说”。微观研究分析方法被威廉姆森称为交易成本经济学的不变要旨,用斯蒂芬的话来说,“上帝居住在细节中”。

2.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微观空间分析

微观分析涉及时空两方面的分析。在空间上,微观分析与分析单位的选择有关。微观分析是一种更高水平的分析。西蒙观察到,“在自然科学中,当测量的误差和其他噪音被发现与正在研究的现象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时,科学家的反应不是试图用统计的办法从数据中榨取更多的信息,而是要找到在更高分析水平上观察现象的技术。经济学的策略是显而易见的:在微观层次上获取各种新的数据”。西蒙说的这种微观分析层次指的就是基本分析单位。对于这种基本分析单位,西蒙还说:“除非我们有合适的分析单位,否则要建立适当的人类行为理论是不可能的”。尽管西蒙提出的“决策前提是组织研究的分析单位”从来没有表现出具有普遍的适应性,但他提出分析单位的概念很有启发性。

比较制度分析以交易为基本分析单位。任何理论都应该有自己的基本分析单位,如研究竞争的基本分析单位就是行业。一个行业无论是生产产品还是提供服务,都是直接展开互相竞争的竞争者的群体。制度经济学把交易作为自己的分析单位可追溯到康芒斯。康芒斯把经济组织问题看作同时处理冲突、相互依赖和秩序的问题。而交易对这种经济组织原理很敏感,因而他提出把交易作为基本的分析单位。交易是一个半微观化的分析单位,对交易作进一步微观分析的是威廉姆森等后来新制度经济学家。

3.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微观时间分析

在时间上,微观分析和过程有关。交易成本经济学坚持认为,没有捷径可走,而要以一种“朴实、不急躁、深入、明确”的方法来考察经济组织。在微观过程分析中,交易成本经济学成功考察了下列相关的过程转换:(1)基本转换;(2)选择性干预的不可能性;(3)作为“组织有自己的生命”这一命题表现的、可以预见将给内部组织带来的成本(化);(4)收益(常采取默认的形式);(5)算计的有限性,尤其是带来不便的系统后果的零碎而过分的算计;(6)声誉效应机制的不同功效;(7)自然选择(一般性的和适应于不同形式的组织的自然选择)的限度。其中,基本转换是指,开始时的多数投标竞争在合约执行期间及续订合约的间隔期中转换为一种双边的交换。而选择性干预的不可能性则解释了为什么内部组织不能处处都凭借带有选择性干预的联合复制而胜过市场。选择性干预之不可能性是导致对企业规模的各种限制的原因,并且使企业不能仿效市场的高强度激励。

过程分析在比较经济制度分析中之所以重要是因为:(1)过程分析是经济组织研究的核心内容;(2)过程分析为评价各种备择的权衡方案的合理性所必需;(3)过程分析引发了在组织的生命周期和声誉效应等方面的进一步应用。

4.交易成本经济学的细节和实证分析

对细节和数据的关注是微观分析的核心。比较制度经济学强调行动在于细节,要求在细节层次上进行微观分析,而且这种细节层次的微观分析是通过不懈地比较,通过总是与其他可行的替代形式的关系中考察组织形式。除了微观的细节,威廉姆森还强调发展第一手微观分析数据,他认为,一门新的科学要收集它自己的数据,而不是采用现有的数据。整体而言,交易成本经济学对细节的关注远胜于正统经济学,正统经济学长期抵制微观分析。交易成本经济学是在一种更具微观分析性质的分析层次上运作的。价格和数量是正统经济学关注的主要数据,而交易的属性和组织细节却是交易成本经济学更加关心的资料。

关于如何对待比较制度分析时细节的繁杂,威廉姆森提出:“既要对各种制度细节有广博的了解,又不要过多地专注于细节”。对企业来说,人们在管理中所需要的是对没完没了的细节的关注。在威廉姆森的比较制度分析中,时时处处都体现了微观分析的特征。比如有关特性的分析,交易成本经济学认为特性重要。特性通常根据某种形式的“资产专用性”来予以解释。成型的企业文化、沟通准则和处理日常事务的惯例已经被证明是组织的特性。威廉姆森认为,如果各种特性的收益随着交易属性而变化,那么,所要做的有成本效益的事情就是精心地(针对交易特性)去塑造文化,发展沟通准则,处理日常事务。而要实现这种有意图的观点,就要揭示那些定义文化、沟通准则与日常工作惯例的微观分析特性。威廉姆森把揭示微观特征看作一项雄心勃勃的作业。

在评价为什么从自己所熟悉的人那儿得到的信息更好的理由时,威廉姆森提到:“个人信任自己得来的信息,它更丰富,细节更多”。可见,细节影响信息的可靠性。威廉姆森在研究经济发展与改革的治理机制时,认为自己在重复一个“现在熟悉的主题,大部分相关的分析工作都在于细节”。微观分析也有助于计量,“如果能从微观上深入地分析交易问题,也有助于计量问题的研究”。

5.结语

在评价罗宾逊―帕特曼价格歧视案中,人们通常认为,大卖主的压价购买只有在生产者是批量生产销售或者应付竞争时才是合理的。但交易成本经济学认为,这种解释没有考虑到在需要专用资产投入的情况下有差异的购买承诺与有差异的一旦获得抵押品就违约的激励。这种混淆是因为把习惯的主流经济理论应用于对交易成本问题的分析。要得出合理结论必须采用交易的微观分析方法,尤其是要参照资产专用性以及由此带来的风险来评估各种备择合约。一旦这样做了,对许多非标准或不熟悉的缔约行为的不同理解就会经常出现。

同样是对成本进行分析,为什么交易成本和新古典的生产成本的分析方法如此迥然不同呢?交易成本经济学使用某种“半微观”层次的分析方法――比人们已经接受的价格理论更微观,但不像很多研究组织行为的社会学及社会心理学方法那么微观。要研究交易成本节省的问题,会计数据,即便是相当具体的会计数据也不需要。主要原因是在于,通常把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的方法并不能逼近交易分析的各种核心问题。对交易成本分析更重要的是“可改变用途”成本和“不可改变用途”成本的区分,因为这两种成本规定了资产专用性的条件。威廉姆森的这种提法有其合理性和局限性,合理性在于,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理论实质上是一种事后交易治理理论,资产用途能够改变与否决定事后合约的履行;局限性在于,交易成本经济学还有更加广泛的研究领域,其本质是人与人之间基于财产权交易的制度理论,关于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分析方法不同的辨识,威廉姆森仅仅道出了其一。

参考文献:

[1]Williamson, O.E.: 1985, The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Capitalism (New York, NY: Free Press).

[2]Williamson, O.E. (ed.): 1990, Organization Theory: From Chester Barnard to the Present andBeyond (New York, NY: Oxford Uni

versity Press).

[3]Williamson, O.E.: 1996, "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 and the Carnegie Connection", Journal of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

tion 31: 149-155.

[4]Williamson, O.E.: 2001, "Empirical Microeconomics: Another Perspective", in M. Augier and J.G.March (eds.), The Economics of

Choice, Change and Organization: Essays in Honor of Richard

[5]周业安.关于当前中国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反思[J].经济研究,2001,(7).

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核心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会计核算; 统计核算; 微观层面; 整合

在新经济环境下,如今的企业已然成为一个复杂系统,各个子系统间都有着间接或直接的联系。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之间更是有着密切的联系,但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两大核算系统基本上各自独立,自成一家,信息不能共享。这是我国市场经济下特有的现象,这一现象不仅给企业造成了大量的重复劳动,而且数出多门,相互矛盾,既影响了企业信息的准确性,也淡化了企业经济核算的整体作用。

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是国民经济核算的两大体系,二者缺一不可。所谓会计核算是指以企业的资金运动为研究对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与事项进行系统、全面、连续的核算与监督,并向有关人员提供信息的经济活动。会计核算的主体是企业,它着重反映的是企业的资金运动,所以在国民经济核算中,会计核算属于微观层面的核算体系。而统计核算是指对事物的数量进行计量用以研究与监督大量的或者个别典型经济现象的一种方法,统计学几乎覆盖了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无所不包,成为了一种通用的方法论科学,其中它服务于经济领域可分为宏观统计与微观统计。宏观统计核算是指以整个国民经济运动过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一定的统计学理论制定一套核算方法以反映国民经济的整体运动,为国家宏观经济分析、决策调控提供资料。微观的统计核算是指以企业作为研究主体,通过对企业各种业务活动产生的大量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形成各种有用的统计资料并提供给相关人员及部门,一是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有用的资料;二是为国家国民经济核算提供基础。近年来,不管是会计界还是统计界都涌现了不少关于会统一体化的研究,但至今仍没有突破性的成果,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不和谐至今仍在困扰着国民经济核算工作。本文首先阐述了会统整合的必要性;然后列出了会统整合的基础条件与阻力;最后试图从微观层面入手,探讨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整合的可能。

一、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整合的必要性

(一)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整合,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管理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发展竞争性与开放性并存,准确及时的信息资源获得已经成为企业制胜的有力手段,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准确、及时的数据信息作出最优的企业经营决策。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是企业获得经济信息的两大渠道,二者缺一不可。会计核算强调信息的真实、准确,但主要侧重于企业的价值运动,对单位投入产出效益及变化趋势反映不够;统计核算强调及时、概括,但基本上是对实物运动规律的概括,缺乏反映单位资金运动及金融贸易等方面的信息。因此实现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一体化,二者互补不足,相得益彰,才能更好地满足企业经济管理的需要。

(二)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整合,是国民经济核算发展的要求

国民经济核算是统计核算的最高层次,即统计核算的宏观层面,它系统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的运行过程及结果。某种意义上讲,国民经济核算即为采用统计方法进行的宏观会计核算。一是国民经济统计核算的资料许多都来源于微观的会计核算;二是国民经济统计核算的一些核算方法来源于会计核算,比如其采用的复式记账法和账户体系等。所以实现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一体化,有助于更好地进行国民经济核算。

(三)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整合,是解决传统会计与统计核算体系不足的有效方法

传统的会计与统计核算是在两个独立的核算部门中进行,这样不仅造成了会计人员不懂统计,统计人员不懂会计的尴尬局面,而且使得两个部门信息不能共享,使得信息资料数出多门,出现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传统会计与统计核算体系不仅造成了企业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而且影响了信息资料的准确性,造成企业管理者不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信息资料,对企业的经营决策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整合,改革现有的会计与统计核算体系,对企业的发展与盈利具有深远意义。

二、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整合的基础条件

(一)会计学与统计学的同根同源为现代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整合提供了可能

西方学者认为哲学是所有学科的起源,哲学好比树干,而后产生的诸多学科好比树干上的分支,随着人类认知能力的提高而带动科学的发展和社会分工,这些分支又会产生更多的分支,以致如今的诸多学科就像一棵参天大树,枝枝叶叶之间看似独立,却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统计学便是最早的分支之一,它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就有了结绳记事、刻石计数的人类活动,其实这便是一种简单的统计方法,《统计大辞典》中,这样写道:“关于结绳记事的方法,郑玄在《周易正义》中的注解说:‘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这就说明,当时已经产生了简单的分组(大事,小事)与简单的分组总量指标(大事件数,小事件数),成为我国统计的萌芽”。

很多人亦把这一现象作为会计的起源。但是笔者认为,会计源于统计,会计的本质是统计。原始社会末期,当人类有了剩余生产物并需要对其进行记录、计算和反映时,会计便出现萌芽。会计的产生除了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这个先决条件外,另一重要条件就是有了记录、计算和反映的方法,这记录、计算和反映的方法便是原始的统计方法。有了原始的一系列的统计方法,又在社会生产力的先决条件下,会计才得以产生发展。所以说会计源于统计,会计的本质是统计。会计从统计中分离出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有了自己的一套理论和方法。与此同时,统计也在逐渐地发展与进步,两者在不同的道路上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如今两门相对独立的学科。

(二)当今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相互联系为二者的整合提供了可能

“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者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副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恩格斯的这句话告诉我们,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会孤立的存在,他们之间都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同样,会计与统计也不是孤立独行的活动,在它们各自理论体系独立发展、完善的同时,也存在着内在的联系。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它们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关于它们之间的联系,笔者归纳如下几点:

1.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拥有共同的理论基础和工具:哲学与数学

如同上文所述,哲学可以说是所有学科的起源,马克思主义哲学更是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最一般规律的方法论。它不仅为科学研究构建了理论基础,而且直接提供了研究方法。会计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其研究对象为经济活动中的资金运动规律,所以它必然需要运用哲学的一些基本原理。1993年7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中明确规定统计学与数学、经济学等并列,上升为一级学科,因此它同属于社会科学,也以哲学作为理论基础。

“一门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完善的地步”。会计核算的目的在于反映经济活动中以价值表现的经济数量关系,它从产生之日起,就离不开数学,数学为它提供了定量分析的依据,是它赖以生存的工具;同样,统计学亦与数学天然相连,统计的目的是揭示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及规律性,这都要有数学方法的支持,可以说没有数学就没有统计的发展。

2.统计方法在会计领域中的运用

在新经济时代,传统的会计核算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企业信息的需求,解决这一尴尬局面的有效途径便是在会计工作中借鉴大量的统计核算方法。不管是在财务会计还是在管理会计核算中,我们都会看到诸多统计方法的影子。

首先从财务会计方面看,财务会计核算的起点是六大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个静态要素和收入、费用、利润三个动态要素。静态要素反映的是企业某一时点上资金的分布情况,这实际上就是统计上的时点指标,而动态要素反映的是某一时间段(月度、季度、年度)企业资金的流量规模,这实际上是统计上的时期指标;在存货计量核算时,财务会计采用的移动平均法、加权平均法等,其原理是通过统计平均数阐述的。诸如上述统计方法在财务会计核算中的运用还有很多,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更多的统计模型与检验方法被运用到了证券市场的财务核算中去。

其次从管理会计方面看,管理会计俗称对内会计,它作为企业内部的决策性会计,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统计方法在管理会计的财务预测、控制分析和评价等发面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预测成本和销售时采用回归分析法,评价企业财务状况时采用层次分析法,预测企业经营状况时采用具有吸收状态的马尔可夫链等等。这些方法的运用极大丰富了管理会计的实用性。

统计方法在其他的会计领域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审计中的抽样审计、财务管理中的筹资和投资风险预期及资本结构评价,都借助了大量统计方法的计算和分析。统计方法在会计核算中的这些运用,不仅使会计职能得到扩展,而且使会计不再局限于事后反映。

3.会计资料、方法在统计领域中的运用

统计学应用于经济领域,不管是微观的企业统计核算还是宏观的国民经济统计核算,都离不开会计资料、方法的支持。微观的企事业统计核算工作,有相当多的统计指标必须从会计方面取得,特别是价值量指标,更是需要会计核算的结果。宏观上随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会计方法亦被运用到了统计核算中,比如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资产负债核算、资金流量核算及循环账户的设置都借鉴了大量会计记账符号和会计平衡公式。会计方法在统计核算中的广泛运用,不仅丰富了统计学的内容,而且促进了统计核算方法的发展和完善,提升了统计分析的质量。

(三)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整合提供了可能

当今的时代是信息技术的时代,是电子网络的时代。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网络的迅速发展大大减轻了传统会计人员和统计人员的工作,把他们从大量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同时加快了数据处理和传输的速度,原先繁杂冗长的数据处理现在变得简单易行。网络信息技术使会计统计信息得以共享,从技术上为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整合提供了支持。

三、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整合的阻力

(一)会统在近代经济时代的分道扬镳阻挠了它们的整合

18世纪末期第一次科技革命的到来,极大地促进了当时会计学与统计学的发展,当时的会计学与统计学已经有了它们各自的一套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复式记账”的产生与推广把会计学的发展推向一个高峰,与此同时统计学理论中概率论的引进也使统计学有了一个全新的面貌。至此,会计学与统计学显然成为了两门相互独立的学科,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它们的服务对象与应用范围也有了很大程度的不同。会计学主要致力于对经济交易或事项的核算与监督,服务于企业或政府,已然属于微观层面的信息反映;与之相比,统计学的服务对象与应用范围要大得多,它几乎覆盖了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无所不包,成为了一种通用的方法论科学。

(二)会计与统计的区别阻挠了二者的整合

如今的会计学与统计学是两门相互独立,各自拥有完整理论体系的社会科学。要把两门相互独立的社会科学一体化显然是不太可能的,当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需求也不允许我们把二者完全的整合,我们试图将二者整合的前提是在经济领域下的整合。前文提及,统计学如今几乎覆盖了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而它服务于经济领域时亦与会计核算有不少区别,这些区别恰恰阻挠了二者的整合。

1.学科性质的不同

微观会计,宏观统计,这是二者本来之面目。统计学应用于经济领域是一种方法论,而会计是计量手段。统计学通过对现象的大量观察来综合研究现象总体的规律性,其理论基础是大数法则(相似个体所组成的大型群体的平均行为要比小型群体或群体中的个体行为更加容易预见),旨在消除个体的差异而显示出总体的规律性,可以说统计学是通过偶然探求必然的科学,它是一种几乎可以运用于任何领域的方法论,总体性、大量性是它的本质特征。而会计是经济领域的一种计量手段,它以四个基本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期间、货币计量)为逻辑起点,通过对企事业单位经济业务或事项进行计量,实行经济核算,旨在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因此会计具有个体性、经济性的特征。

2.计量方法的不同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设置科目与账户、填制与审核凭证、登记账簿等特有的方法,运用价值形式对经济业务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记录、记量。而统计的记量单位可以随着研究对象的变化而变化,可以是货币,也可以是实物或劳动。它是广泛运用观察、指数、分组、线性回归、综合比较和假设检验等一套完整的方法对某事物进行研究,它具有灵活、及时、综合等特点。

3.核算原则的不同

确认原则,会计核算按权责发生制原则来核算生产经营成果,凡是本期已经实现的收入或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当期收入与费用处理。而统计核算是按生产原则来计算生产经营成果的。

配比原则,会计核算要求在核算当期盈亏时,要依照各期间内的相关收入和费用进行正确配比。即收入是由一定费用的消耗产生的,当期费用必须与当期收入相配比。统计核算在计算增加值时,也有配比原则的运用,它强调要保持中间消耗与总产出相结合,中间消耗的计算范围要与总产出保持一致。但由于总产出与收入概念上的差异,配比原则在统计核算是建立在生产基础上而不是像会计核算那样建立在销售基础上。

计价原则,现行企业会计采用实际成本为计价基础来核算资产及相关流量,资产形成的经营费用也按其实际成本计算。而统计核算对各种经济交易均以当期价格而不是历史各期的价格,是以市场价格而不是生产成本作为估计基础。

除了以上陈述,会计与统计核算在核算对象、核算目标、核算分类等方面也有许多差异,这些差异均阻挠了二者的整合,所以要想真正地做到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一体化,首先必须协调好这些差异的问题。

四、会统整合设想——微观层面探索二者整合的可能

近年来,关于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一体化研究层出不穷,但至今仍没有找到有效的整合途径,笔者分析原因在于诸多研究只讨论会计与统计的整合,忽略了二者的层次性。微观为主的会计,宏观为主的统计,这是二者质的不同之处,机械性地把微观会计与宏观统计整合在一起显然是不太可能的。

前文提及,统计核算有宏观与微观之分,微观统计核算即企业的统计核算,是宏观国民经济统计核算的基础。企业会计核算与企业统计核算有着诸多的兼容之处,因此从微观层面探讨会统一体化是一条十分可行的途径。

(一)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微观层面会统信息集成系统模型

如果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没有普及的过去谈企业会计信息与统计信息的融合,可能会让人觉得可笑。因为信息的融合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仅靠会统人员的手工劳动几乎不能完成,即使完成由于投入的时间与成本也失去了二者整合的意义。但今天电算化的普及为二者整合提供了技术支持,使会统信息融合成为可能。

本文拟建一个会计与统计信息集成系统(Accounting&Statistics Information-Integrated System)模型,在此简称ASIIS模型(图1)。此模型建立在电算化基础上,大量的数据整理分析由计算机相关软件完成。ASIIS模型实现了微观层面会计与统计核算信息的有机整合,不仅满足了企业内部管理者和社会用户对企业的信息需求,而且与宏观国民经济核算相衔接,为国民经济核算奠定了基础。

模型中会计、统计原始信息以及业务核算信息经过计算机处理生成信息数据包(会计信息数据包、统计信息数据包、业务信息数据包),然后通过Internet传输进入ASIIS处理中心,经过ASIIS处理生成信息“集合体”,此“集合体”是一个柔性信息系统,它既能形成国民经济核算所需数据,又能提供社会和企业内部管理所需数据。此模型的建立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会计与统计核算数据冗余和不一致的现象。并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支持下,使微观经济核算数据与宏观统计核算得以相互适应。另外,在统计原始数据整理时,模型不仅要求录入企业内部数据,而且要求录入市场调查统计数据,这更加符合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发展的需求。

(二)以会计核算为基础,以统计为研究和分析方法,以计算机为技术手段建立微观层面会统核算一体化体系

在诸多研究中,会统一体化以谁为基础一直没有统一的观念。笔者认为作为企业核算主体的微观会计核算,一是较宏观为主的统计核算在对企业经济业务的计录与计量上更具体、及时、严谨、完整;二是我国企业统计核算资料的绝大比重是与会计资料重复的,企业统计一套表更是有90%的数据来自会计。因此应该以会计核算为基础,取消企业统计核算部门,把统计核算职能归并到会计核算之中,作为会计核算的一个分支,建立会统一体化的核算部门。扩大会计核算的职能与范围,构建新型社会会计(比如宏观会计、增加值会计等),把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得到的信息资源融为一个“集合体”,分别供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使用。这样,不仅加强了基础工作,减少了重复劳动,让统计人员有更多的精力去进行市场调查、预测分析、风险决策和过程监控等统计管理活动,而且保证了企业核算信息的整体性,避免了因会统部门相互独立而产生的信息失真现象。

会统核算一体化部门的具体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图中的“复合型人才”是会统一体化实现的必要条件,这类人才不仅要同时熟练会计和统计核算,而且要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他们的培养一是需要国家教育机构的支持,可以对会计专业学生和统计专业学生同时开设会计与统计课程;二是需要企业单位重视,企业单位可以对现有的统计、会计工作人员进行互补性培训,从而尽快培养出适应新形势的复合型人才。

五、结束语

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整合可以实现企业信息资源的统一性、共享性,目的一是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真实、可靠、及时的企业经济信息;二是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所需的材料。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微观层面窥视会统整合的可能,提出了企业核算一体化的方法,并在理论上分析得出:实现微观上会计与统计核算的整合是完全必要与可行的。这使得微观为主的会计核算与宏观为主的统计核算的整合成为可能,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与探索,我国对会统一体化的研究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 宋云.论统计与会计相互协调关系[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2).

[2] 成玮.会计与统计比较研究[J].现代会计,2007(2).

[3] 娄尔行.基础会计[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11).

[4] 余绪缨. 管理会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