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经济转轨 体制和制度创新 镜像效应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经济经过三十年多的高速发展,其成就举世瞩目。然而长期以来粗放型增长所积累的矛盾日益突出,基于现实经济发展中不断积累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我国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并成为“十二五”规划的主线,为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们谈了很多年,效果一直不理想,从“九五”规划提出两个“转变”,“十一五”规划更是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代替过去常提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入“十二五”以来更加重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但由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内涵界定不清晰,体制、制度改革滞后,“数典忘祖”的事经常发生,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转变面临艰巨任务和严峻挑战。如何有效破解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困局,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已成为理论界和学术界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理论视角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比较研究,重新界定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内涵,从全新视角和深层次视角探究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因素,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新的理论思考。
二、理论分析
1、宏观经济学视角下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
宏观经济学视角下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也称为传统理论视角下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即当下大家最熟悉的,也是正普遍应用的凯恩斯理论角度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其核心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宏观经济学的经济增长公式。宏观经济学的增长公式,即凯恩斯的增长公式,其核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总量GDP是由总需求决定的,而总需求是由三部分组成,用公式表示:GDP=AD(总需求)=消费需求(C)+投资需求(I)+政府购买需求(G)+净出口需求(X-M)。
(2)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实现路径。依据凯恩斯经济学理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增长和财富的积累主要取决于经济社会的总需求,因而要刺激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刺激总需求来实现。但凯恩斯经济学理论揭示出三大规律,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流动性偏好陷阱规律,且三大规律发生的作用分别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导致经济社会消费需求(C)的不足;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导致投资需求(I)的不足;流动性偏好陷阱规律导致消费需求(C)和投资需求(I)的不足。由于三大规律共同作用,必然导致经济社会总需求的不足,进而影响GDP的增长。其结论是,经济社会要保持经济增长,必须增加总需求,要增加总需求只有借助政府力量来实现,即依靠政府的经济干预政策主要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
(3)宏观经济学的经济转轨。依据凯恩斯经济学理论,经济社会经济转轨问题的基本思维定式是,只要经济社会有需求,只要总需求是增加的,不论是国有企业占国民经济比重大还是私营企业占国民经济比重大,GDP就可以增加。因而在一个市场经济还不成熟、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的国家,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强权政治沿袭下的“强政府,弱社会”的国家,增加社会总需求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大力发展国有经济,充分利用国有企业。在这种理论思维定式下,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国有部门的比例大幅提升,尤其是自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进民退”的过程加速推进,据不完全统计,到2010年,中国国有部门占GDP的比重高达35%以上,没有一个国家的国有部门占到如此大的比重。其理论的负面效应是:一方面,在中国的国有企业由于享有“共和国长子”的特殊地位,在得到了国家太多的资源、资金、项目的扶持和政策倾斜的同时,又能凭借它的垄断地位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导致技术创新动力缺失和经济效率的低下;另一方面国有企业上交国家的利润比例偏低,大量GDP不能变成消费者的购买力,导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消费占GDP比重持续下降。
2、微观经济学视角下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
微观经济视角下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也称新理论视角下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就是亚当?斯密理论角度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其核心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微观经济学的经济增长模型。亚当·斯密200年前提出的经济增长模型关注的是财富创造,即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全员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升;全员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升主要依靠技术进步,依靠创新来实现;而技术进步和创新又靠什么来实现,主要依靠社会分工和专业化,即社会分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高,那么社会技术水平越高、创新能力越强;分工和专业化又靠什么,主要依靠市场规模(包括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并保持内外需市场的平衡),市场规模越大,社会分工越细、专业化水平越高,最终通过全员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升来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财富的积累。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其主要原因是充分利用了市场,尤其是充分利用了国际市场。中国在充分利用市场范围扩大的同时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通过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以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最终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中国制造”产品,由此创造了世人瞩目的“中国奇迹”。但是中国对国内市场的开发和利用是不充分的,随着世界性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爆发,在国际市场逐步萎缩的状况下,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未来中国经济如何保持可持续增长,重点应该是如何有效开发国内市场和继续开辟新的国际市场,使内外需市场结构趋向平衡,这是未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和核心。
(2)微观经济学经济增长实现路径。下面就亚当·斯密理论视角的国内市场开发实现路径进行阐述。首先分析需求。从亚当·斯密经济理论角度分析,国内市场需求的产生和市场开辟,依靠的主体是企业,只有通过企业的技术创新,才能开发出新产品进而进一步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即经济学理论通常所讲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刺激消费需求的产生和市场范围的扩大),如联想的乐Phone,苹果公司生产的IPAD新产品。而企业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的内在动力,主要靠市场激励机制的形成;而激励机制形成的前提必须是科斯经济学的产权制度(产权制度的核心是产权明晰),只有产权明晰了并且得到法律的安全保障,企业的创新才有回报,企业才有动力去进行创新、去开发新产品,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实现真正的转变。基于亚当·斯密的市场需求理论的结论是要扩大市场需求和规模,必须要依据科斯的产权理论来建立、健全市场激励机制以调动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确保创新得到应有回报。其次分析投资。从亚当?斯密经济学理论视角分析的投资是为了获得未来的收益,投资是现在的事而收益是未来的事,未来有许多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则是经济学上所讲的风险。因此,企业放弃今天的消费进行投资,从机会成本分析则意味着企业放弃今天消费所能带给它的最大效用,显然企业放弃眼前消费而冒着风险进行投资,是为了通过投资效率的提升,以获取未来更多的收益,如果不能提升效率,那么投资不仅没有任何意义,反而还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浪费,因而只有具有效率的投资才是可行的,企业具有效率的投资既能为社会创造需求又能最终提高整个社会的效率水平。同时亚当·斯密经济学理论还指出经济社会投资的主体是企业,不是政府,政府投资往往是低效率的并以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为代价,因而要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必须要减少政府投资,充分调动企业投资积极性。
(3)微观经济学的经济转轨。依据亚当?斯密经济学理论,经济社会经济转轨问题的基本思维定式是,经济社会的经济转型能否成功实现,其关键是能否充分发挥企业家的主导作用,尤其是民营企业家的作用(即使企业家根据他的经验,依据他敏锐的思维判断,依据他对市场信息灵敏的嗅觉去研究和开拓每一个市场,去发现每一个未被满足的需求,并通过企业技术创新去创造更多新的需求和培育更多新的消费增长点,通过扩大市场规模去创造更多的GDP),并非依靠政府经济政策干预;要充分调动企业家积极性,必须在全社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和创业氛围,而良好的创业环境和创业氛围的形成,至少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培育:一方面降低国有经济比重。其关键在于将更多的国有资产真正变成老百姓手里的股份,变成他们的资产性收入。如此同时,大幅提高国有企业上交国家利润的比例,真正做到既“善其身”又“善天下”;另一方面健全和完善产权制度,注重私有财产的保护和合法性。只有私有财产得到合理、合法的保护,才能促使企业家有动力、有精力去进行技术创新,去开拓每一个未被满足的市场,从而为社会创造更多的需求和更多的GDP,而不至于由于缺乏安全感,当财富创造达到一定程度后,就思考如何转移财物,如何脱离实体经济。
三、结论分析
通过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理论视角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比较研究,可以引发我们脱离传统的思维定式,以全新的理论视角重新界定思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内涵,通过体制和制度创新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良好创业环境,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扎实成效。主要结论如下。
1、不能用解决短期经济问题的方法去解决长期经济问题
两种理论比较分析的结论是:凯恩斯经济学理论解决的是短期经济增长问题,亚当·斯密经济学理论解决的是长期经济增长问题。经济学上所讲的短期经济问题主要指由于经济周期性波动而导致经济的不稳定性增长;由于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爆发所导致的经济大起大落等,这些短期经济问题的出现,凯恩斯经济学理论解释是市场运行出现偏差,市场会失灵,这时依靠市场本身“纠错”是不可能的,只能借助政府的力量,通过政府的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尤其是经济手段对市场实行干预来实现。如当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爆发时引致需求不足、失业增加、经济萎缩现象出现时,可以遵循“逆向调节”原则,依靠政府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刺激需求,进而刺激经济的增长,反之。长期以来,我们在经济理论认识上的重大误区,在于用亚当·斯密的短期经济政策去解决长期经济问题,导致经济内部的深层次矛盾不断激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举步维艰。现阶段中国经济关注焦点应从短期的经济增长转向长期的经济增长,从关注经济的数量扩张转向经济质量的提升,因而必须暂时告别凯恩斯理论回归亚当·斯密经济理论(即回归市场,市场运行会出现偏错,但市场运行本身就是一个试错和纠错的过程),这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否取得扎实成效的关键。
2、不能用解决宏观经济问题的方法去解决微观经济问题
两种理论比较分析的结论:凯恩斯经济学理论解决的经济问题属于宏观经济学范畴,即从整个国家视角关注经济的增长和财富的积累。其理论核心是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和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在路径上可以借助国家经济政策的外力来推动,无需通过深层次的制度和体制创新的内在动力来实现。如政府实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通过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扩大中产阶级比重等措施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实现内外需市场的平衡;如政府增加财政支出,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刺激国内消费需求;如政府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刺激投资需求等。这种实现路径的负面效应:一方面虽然能使经济保持快速增长,但是这种增长是以资源和能源的巨大消耗和浪费、以环境和生态的巨大破坏为代价;另一方面这种经济增长以经济结构的巨大失衡为支撑。因而这种增长方式不具有可持续性。现阶段中国经济要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必须要暂时告别凯恩斯经济学理论,回归亚当·斯密经济学理论,用微观经济学问题的方法解决微观经济问题;由侧重政府宏观调控转向关注制度和体制创新。
关键词:合同信用;工商行政管理;合同监督管理;职责;法理
正文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契约经济,合同关系是契约经济最基本的法律关系,合同信用是社会诚信建设的重要基石。我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履行合同监督管理职责中,从规范行业合同行为到维护市场交易秩序,从促进企业发展到服务新农村建设,合同监督管理岗位上的工商人与时俱进,走在了新时代行政执法队伍的前列。在当前建设法治政府、服务政府的新形势下,合同监管执法工作具有得天独厚的理论基础和潜在价值。
一、合同监管工作的法理基础
1.“契约自由原则”的变迁,开创了合同监管工作的发展空间
“契约自由原则”(Freedom of Contract)即“合同自由原则”,是指当事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地决定是否订立合同,决定合同的内容以及合同的形式等。此原则与所有权绝对原则、过失责任原则共同构成了近代社会中商品自由交换的基本保障。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过分地强调尊重个人意志,会造成垄断行业对社会的支配。出现了拥有资源优势、信息优势、技术优势的一方,利用合同对弱势的另一方予以侵害的现象。合同参与方的平等地位,“合同自由原则”这一赖以建立的基础,已从根本上受到动摇,因此,对于契约自由原则的反省和批判也日益强烈,运用公平正义这一基本法律价值观对合同行为进行限制,显得势在必行。
《合同法》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依据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利用合同危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违法行为,负责监督处理。”工商部门利用自身监管地位的超然性,开展合同行政指导和监督查处合同违法行为,避免一方自由的滥用而对他方自由的践踏。这一职责正是消除自由的绝对性,使平等、公正与自由有机结合起来,确保整个社会的合同行为在诚实守信的原则下运行。
2.“契约信守精神”的传承,奠定了合同监管工作的理论基础
一言九鼎、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些载负着历史文化的成语,都在传递着中国古代仁人君子坚守着的一个信念“守信”。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从另一个角度阐释了“守信”的意义:人人生而自由,但却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在现代社会,人一出生,各种各样的规则就会对他产生效力。我们的社会之所以需要这么多的规则,原因就在于规则作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在为社会提供良好秩序的同时,还在总体上降低了治理社会的成本。规则的有效实施离不开规则的强制作用,但也不能仅依赖强制作用。理想的状态是,每位公民都养成一种很强的规则意识,让依照规则办事成为一种习惯。这就是契约精神。
中国古人的君子之风,法国思想家的启蒙之声,“穿越”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这种“守信”精神在履行合同监管职责的工商人身上得以传承。一方面是针对自己而言,要求自己严守职责、公正执法、倾心服务,是为律己;另一方面是针对服务对象而言,要求他们“守合同重信用”,是为律人。
(1)用“合同文本工程”夯实合同履约的基础。
合同示范文本,是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单独制定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与其他有关主管部门联合制定,经过长期实践、反复调研、评审、正式规定后再予以公布,具有合法性、公平性和完整性,是从交易的源头上规范合同行为,有着较高的社会效益。目前,除国家工商总局制定的合同示范文本以外,各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的情况,从“政府关心的难点问题,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入手,通过制定和宣传推广各类合同示范文本,解决老百姓消费领域的难题,行业涉及房地产转让、旅游、装潢、物业管理等,从而有利地保护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用“守合同重信用”活动打造合同诚信的表率。
开展“守合同重信用”活动,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我国《民法通则》和《合同法》中规定的诚实信用原则,依据企业合同履约的客观记录,经过严格评价、对合同履约信用程度达到规定标准的企业,向全社会予以公示,是弘扬企业诚信守约行为,促进全社会良好信用观念的形成,推动社会信用机制建立的一项重要措施。全国“守合同重信用”活动已开展20多年,在企业界形成了浓厚的氛围,“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的社会公信力和市场含金量越来越高,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以“守合同重信用”活动为平台,改进工作方式,激励企业信守合同,诚实履约,做诚实守信的表率。
二、合同监管工作的法理价值分析
1.监管工作长效化,实现公平正义的法律价值
公平和正义是法律的精神和灵魂,是执法者应当始终奉行的核心价值观。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在订立和履行合同配置资源的同时,市场的盲目性、无序性也相伴而生,具体表现为:合同欺诈等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的违法行为屡禁不止;“霸王条款”等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层出不穷;因当事人合同责任意识缺失导致的恶意违约行为屡见不鲜。因此,迫切需要强化合同监督管理。工商部门在推广合同示范文本、调解合同争议的同时,依法严厉查处合同违法行为,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手段。
合同监管工作秉承公平正义的理念,以求权利义务相统一以及合同双方的利益平衡,并最终实现实质意义上的公平与社会正义。
2.监管方式多样化,实现刚柔并济的监管价值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高监管执法效能、提升服务发展水平推进自身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过去的30年,工商行政执法过多地采取了刚性手段,为改变群众心中“不是收费就是处罚”的形象,各级工商部门适时提出了“创新工作方式、服务经济发展”的理念,以动产抵押、订单农业、企业信用管理为重点,坚持依法行政、普法宣传、指导帮扶多管齐下。
推进“订单农业”,服务“三农”发展;拓展服务平台,帮助企业破解融资难题;注重培育引导,加强企业信用管理等柔性合同监管新方式,有效地弥补了刚性执法的盲点,最终达到市场秩序诚信稳定的监管目标。
3.执法办案专业化,实现和谐安定的社会价值
法的和谐价值表现在:通过协调和化解不同的利益,来缓和矛盾、化解矛盾;通过协调同一主体内部或不同主体之间的自由与纪律、公平与效率、发展与稳定等诸多方面的关系,来促进和谐。发挥法的和谐价值,要求在司法、执法中严格依法办事,在法律规定的方向和限度内,允许必要地自由裁量,加强法律监督。
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每年众多的合同纠纷已经给仲裁和诉讼机制带来了巨大压力,高昂的诉讼成本、困难重重的举证程序,普通消费者的合同纠纷甚至无法得到解决,从而给社会稳定带来了潜在的威胁。工商合同监管部门积极探索运用行政手段指导和介入民事法律关系的长效机制,完善监管,制度治本。制定合同示范文本正是发挥行政力量的灵活性与主动性,从合同关系的源头进行治理。通过规范、正义、公平的条款降低出现合同纠纷的机率,进而降低整个社会合同管理的成本,促使合同运行环境更加和谐。
在合同争议进入诉讼或者仲裁程序之前,合同双方当事人自愿的情况下,工商部门依据《合同争议行政调解办法》组织开展合同争议行政调解工作,对合同争议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并制定《合同争议调解书》,经合同争议双方签订生效。需要履行权利与义务的,工商部门将监督签订双方履行约定,使由合同争议引发的矛盾及时化解,从而促进人们之间的和谐、促进社会的和谐。
三、以法理为视觉,探索合同监管工作的路径
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依然面临严峻挑战,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各个国家都面临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改善民生的艰巨任务,在经济转型和改革方面仍面临挑战。工商部门作为主管市场监督管理的行政执法机关,急需要在执法中以经济自由与经济秩序的统一和谐作为价值追求的目标。当代中国又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东方大国,法制现代化的任务十分艰巨。这就需要一个充分行使公共职能的强大国家的存在,需要依靠一个现代的、理性的、法制化的政治架构来推动法制的转型,需要各级行政机关自觉地担负起正确引导法律发展走向的时代责任。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国家工商总局党组书记、局长周伯华同志审时度势提出了“五个更加”,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更加自觉服务经济发展”是根本任务,“更加高效加强市场监管”是职能所在,“更加有为强化消费维权”是民生所系,“更加努力推进依法行政”是必然要求,“更加严格锻炼干部队伍”是基本保证。“五个更加”的灵魂是服务,要义是发展,它要求我们牢固树立为民理念,切实增强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效能意识和协调意识,延伸职能不犹豫,挖掘潜力不懈怠,拓展服务不停步,不断提高服务的效能、服务的层次和服务的水平。
1.增强服务意识,,更加自觉服务经济发展
在工作中牢记“服务”宗旨,摆正位置,增强服务意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管理寓于服务之中,把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作为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把群众满意与否作为检验自己工作的重要标准,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始终牢记我们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无论是监管还是执法,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保护人民的利益,更加自觉地运用工商监管执法权力为人民做事、谋利,使人民切身感受到工商人的存在、工商人的价值。
以人为本、真情为民,把提升服务质量与维权维稳促经济发展有机结合。一是提升服务层次,由热情服务向效率服务转变,及时预见预测在服务经济发展中可能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注重提高服务工作的超前性,提前介入研究,及早应对。二是提升服务方式,由现场服务向网上服务转变。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与社会公众交流和互动,全面提高办事效率。三是提升服务举措,由政策优惠向机制创新转变。在工作中倡导简化环节、提高效率,积极探索,大胆尝试,确保成效。
2.增强责任意识,更加高效加强市场监管
增强责任意识,就要“在其位,谋其政;行其权,尽其职”。在实际工作中,就要努力做到:明确职责之所在,守土有责,胸中有数,尽心竭力把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完成好。把责任意识贯穿于监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促进工商职能有效发挥,树立红盾队伍崭新的风貌。
维护稳定,促进和谐,把加强工商责任与强化市场监管有机结合。坚持站在主动服务、解难帮困、利民惠企的角度,始终着眼“群众得实惠”这一根本目标,全力做好助企融资、合同帮农、红盾护农、整治合同违法行为等合同监管服务工作。牢固树立执法是手段、规范是目的的理念,在严格执法中更加注重抓治本、抓规范、抓信用建设。努力为企业、群众解烦事难事,办实事好事,取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效果,赢得广大经营者与消费者的信赖与支持。
3.增强创新意识,更加有为强化消费维权
首先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监管理念。要调解好心态,把自己从狭隘的思想笼子里解放出来,不能死守老一套,沉迷在过去的“经验主义”格局中。把上级部署与本地具体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其次是创新工作方式,积极主动作为。公开监管执法的内容、依据、程序、标准和服务承诺,对违反承诺规定的严肃处理。不能仅满足于会议部署和一般号召,要注重实效,提高工作效率,做到快想、快干、快出成效。
立足职能,开拓创新,把创新监管机制与强化消费维权有机结合。适应市场经济秩序不断完善、不断健全、不断规范运作的新形势,努力在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和法治化上下功夫,做到高效率、高质量、高水平监管。一是不断拓宽监管领域,坚持实体市场与虚拟市场监管并重、低端市场与高端市场监管并重,不断拓展对新兴行业、新兴领域、新型业态、新型市场的监管;二是将突击式、运动式的监管向长效、规范的监管转变,将事中监管、事后处理向事前规范指导、预警防范转变,探索建立依法、科学、高效的长效监管机制,做好保护消费权益、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潜力、升级消费结构等工作,努力把消费过程中的矛盾解决好,为社会和谐奠定重要基础。
4.增强效能意识,更加努力推进依法行政
市场经济的发育与成熟,效能政府与法治政府的提倡,一方面要求工商部门改变以往那种单一的以强制为特征的行为方式,而更多地采用非权力性行政,借助柔性管理的方法,努力提高行政效能。另一方面要求工商部门努力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完善法治工商建设。工商部门作为政府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监管的行政执法部门,努力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完善法治工商建设,是职责要求所在。更加努力推进依法行政,就是要转变执法理念,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创新执法方式,提高执法科技手段,强化执法监督。更加努力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完善法治工商建设,要加快完善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切实加强执法监督,大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创新执法机制。
求真务实、精益求精,把高效行政与建设法治工商相结合。各业务部门分步推进,在严格依法履职尽责中落实法治工商建设长效机制。一是法制部门积极协调,对法治工商建设加强指导,进一步修改完善行政执法评议标准,扎实做好规范性文件的审查和清理工作;建立诉讼与行政调解对接机制,提高行政调解、化解矛盾纠纷的效率,确保履行职责不越位、不缺位。二是大力提高行政执法透明度,推进阳光执法、和谐执法,通过上网络、上媒体、上墙面、上手册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公开公示执法权职的清单目录和办事流程。做到案情公开、调查过程公开、处罚结果公开,并通过案后逐一回访,实现行政执法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和谐统一。
5.增强协调意识,更加严格锻炼工商队伍
一方面,工商行政管理工作较为复杂,涉及面比较广泛,经常会因为各职能交叉部门的多头管理,给工商监管工作带来诸多不便,这就需要协调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增强本行政系统的适应力、创新力,形成多部门联动执法、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另一方面,协调内部纵横向的关系,以增强本行政系统的协作力、整合力。系统内部上下级之间、各部门之间形成整体的“合力”,为开展各项工作扫清障碍,以提高工作效率。
立足岗位,学以致用,把工商主体工作与建设工商队伍有机结合。广大工商行政管理干部就需要认真学习国家工商总局制定的《工商行政管理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规范》的理解,真正把《规范》的基本要求转化为自觉行为,切实增强服务科学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推动工商行政管理事业改革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进而进一步提升队伍素质,推动“政治上过硬、业务上过硬、作风上过硬”的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向更高水平迈进。
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任务更加艰巨繁重,社会管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出路也在基层。在目前政府维护市场秩序的职能部门中,工商部门是唯一能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触角延伸到乡镇基层中的部门,是唯一能够进行市场主体准入、交易、竞争、退出全程监管的综合执法部门。从此项意义上说,各级工商部门具有与众不同的组织体系和职能优势,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上大有可为。工商部门的红盾卫士顺应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不断探索拓宽合同监管新领域,关注民生多角度多渠道为消费者维权,必将为创新监管手段、提升监管水平、建设服务型政府作出有益的实践。
参考文献:
[1]瞿常奇,陈勇.构建合同文本体系,促进企业信用建设[N].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8,(9).
[2]高玉兰. 合同示范文本的法律认识[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
[3]孙云龙. 加强合同监督管理应注意五个转变[N].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0,(9).
[4]金国坤. 行政权限争议的法制化解决途径探究[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2).
[5]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368.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短期;长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9-0156-02
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学派把传统的西方经济学当作研究个量问题的微观经济学,认为微观以充分就业为分析前提。因而,两种理论是相辅相成的,可以被纳入同一体系之中。这一理论体系在战后的西方经济学界一直居于正统地位,确立了西方经济学教材和教学的基本框架。但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不同,使得两者共同使用的一些概念却有着不同的内涵和应用,例如“短期”与“长期”这一组概念。
一、“短期”与“长期”概念在微观经济学中的应用
1.微观经济学中的涉及短期与长期区分的理论。微观经济学中多个理论涉及到短期和长期的区分。例如生产理论中的短期成本理论和长期成本理论;成本理论中的短期成本曲线和长期成本曲线;不同市场结构下厂商或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和长期供给曲线以及不同市场结构下厂商或行业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等。这些理论的短期和长期区分并非如字面上简单表现为时期上的区别,更重要的是理论含义的差异。以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厂商短期和长期均衡为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为短期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均衡条件下厂商的经济利润可能大于零、等于零或小于零;而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为长期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且等于市场价格,均衡条件下厂商的经济利润必定等于零。
2.微观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的界定。微观经济学研究资源配置问题,从生产的角度来看,为了解决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和人类需要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便涉及“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如何生产”是指生产要素在企业内部的配置问题。企业调整经济资源(即生产要素)配置,追求利润最大化过程中,经济资源(即生产要素)数量是否可以变动便是微观经济学中区分短期与长期的依据。微观经济学中常假设生产中仅使用劳动与资本两种要素,因此可以用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考察短期生产理论,假设资本要素固定,劳动要素可变,则有短期生产函数:Q=f(L,K)。理论上讲,我们也可以假定劳动要素固定,资本要素可变,则有短期生产函数Q=f(L,K)。特别说明的是,微观经济学所说的短期和长期并不是指具体时间的长短,而是以能否变动全部生产要素投入的数量作为划分标准,其时间长短视具体情况而定。
3.微观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区分的意义。微观经济学对短期与长期的区分主要体现在生产理论中。通过构建短期生产理论和长期生产理论,微观经济学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的刻画更为全面和准确。尤其是随着生产力的大发展,现代生产这样一种“迂回生产”方式,采用了大量的机器设备,资本规模在一个较长的周期中保持稳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实现利润最大化,企业在短期决策和长期决策面临的约束条件存在很大差异。因此,要深刻分析企业的生产经营,分别构建短期生产理论和长期生产理论显得非常重要。而对于微观经济学的学习,理解短期和长期的区分,更有助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习微观经济学通常会有的一个困惑就在于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差异,很多的时候会觉得相关理论知识与生活中体验的现实好像并不一致。例如,通过对完全竞争市场均衡理论或垄断竞争市场均衡理论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每个企业长期均衡时的经济利润总是为零。也就是说,长期均衡条件下,企业家能获得的利润恰好等于企业家本人去其他企业打工的工资收入,不会高于这一工资收入,当然也不低于。这就产生了两个疑问:①如果创业和打工收入水平相当,为什么会有无数的创业者投身创业大潮;②为什么现实中,在类似于完全竞争或垄断竞争行业的无数企业利润并不一致,有的企业赚得盆满钵满,有的企业血本无归?以上两个问题的回答都有赖于对市场均衡利润理论进行短期和长期的区分。竞争市场长期均衡时之所以经济利润等于零,是因为短期中厂商会因经济利润与亏损的驱动而进入与退出一个行业。某一行业,短期中利润大于零时,会有新的企业进入行业,从而导致行业供给增加,行业经济利润减少趋向于零;短期利润小于零时,行业中会有企业退出,从而导致行业供给减少,行业经济利润增加趋向于零。短期均衡时,企业经营的利润可能大于零也可能小于零,而企业经济收益依赖的是短期行为而不是长期行为。正是追逐短期经济利润的勇气与实际能力,诱使了创业者投身创业大潮。也由于短期均衡时可能出现的盈利或亏损使得企业出现优胜劣汰。
二、“短期”与“长期”概念在宏观经济学中的应用
1.宏观经济学中的涉及短期与长期区分的理论。宏观经济学中涉及到短期和长期区分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与微观经济学类似,相关理论直接区分为短期和长期理论。例如,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这些理论的短期理论和长期理论也不仅是如字面上简单表现为时期上的区别,更重要的是理论含义的差异。例如长期总供给曲线的形状总是垂直的,而不同的宏观经济学流派对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描述是不一样的,凯恩斯主义的短期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常规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古典主义的短期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第二章情况下,相关理论的短期和长期区分不是那么明显,对同一问题的短期和长期研究分属不同的理论。例如,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可分为短期国民收入决定和长期国民收入决定。短期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主要是运用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IS-LM模型、AD-AS模型和IS-LM-BP模型四个模型分别介绍了不同条件下短期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而长期国民收入决定主要是指经济增长,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增长的代表性理论主要有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内生增长模型等。
2.宏观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的界定。宏观经济学研究资源利用问题,涉及到以下几个相关的问题:一是产出是如何核算、如何决定的;均衡产出条件下的要素约束问题。二是为什么有时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如何保证全社会的稀缺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以增大国民收入,改善人类福利的问题。三是如何用既定的资源实现生产能力的长期可持续增长问题。四是如何实现通货的稳定,如何实现开放经济下国民收入的增长问题等。资源的充分利用实际上就是指各类生产要素都实现充分就业。在市场机制下,各类生产要素能否实现充分就业,关键在于市场上要素价格能否迅速波动调整从而实现要素供求均衡(市场出清)。而宏观经济学中短期和长期界定的主要标准就是看能否通过价格的波动调整实现市场出清。短期内由于价格刚性(粘性)会导致宏观经济中生产要素供求不均衡,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长期内价格总可以得到调整使得宏观经济中生产要素供求均衡,实现充分就业。例如,凯恩斯主义认为短期内名义工资水平不变,物价水平上涨导致实际工资下降,生产利润提高将推动企业扩大生产,总产出增加,因而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而长期名义工资水平可以自由波动调整,劳动市场供求均衡实现充分就业,总产出维持在充分就业的产量水平而不受价格变化影响,因而长期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宏观经济学中对于短期和长期的界定还有第二种情况,货币主义对于失业与通货膨胀关系的解释运用了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上方倾斜,长期菲利普斯垂直。货币主义中短期和长期的差异表现为居民的适应性预期差异。货币主义认为居民依据以往经验而对经济变化形成适应性预期,短期适应性预期往往不能准确预期经济变化,但长期经过修正可以取得准确的预期。当物价上涨时,短期内居民低估物价上涨幅度高估自己的工资,导致劳动供给增加失业率下降,从而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上方倾斜;长期内居民准确预期物价变化,劳动市场供求均衡,失业率维持在自然失业率水平而不受物价变化影响,从而菲利普斯曲线垂直。
工程经济分析分为微观经济分析(或称财务评价)、宏观经济分析(或称国民经济评价)和不确定分析。微观经济分析是从项目本身可能发生的财务收支的分析出发,通过比较该项目需要发生的支出和它可能获得的收入来研究投资项目的微观经济效果,以判别项目在财务上的可行性。宏观经济分析是从整个国民经济和国家利益出发,分析和计算项目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以判别项目在经济上的合理性。
1.1微观经济分析
微观经济分析,即根据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和现行价格,分析、测算项目的效益和费用,从项目的财务角度考察项目的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等财务状况,对项目的财务可行性进行评价。其主要作用在于衡量项目的财务盈利能力;为项目制定资金规划;为协调项目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提供依据;并利用有关的基础数据,通过财务报表,计算财务评价指标和各项财务比率,进行财务分析,做出财务评价。
1.2宏观经济分析
宏观经济分析,即是将拟建项目置于国民经济大系统之中,按照资金合理配置的原则,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分析项目的国民经济特征,揭示项目的社会经济本质。从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角度考虑,计算项目对国民经济的净贡献,以评价项目的经济合理性。宏观经济分析是项目经济分析的核心。
1.3不确定分析
不确定分析是研究各种经济参数发生变化时,经济分析结果的变化情况和变化范围,估计经济分析结果所面临的风险,为投资决策提供风险分析的资料和结果,以避免投资决策失误。不确定分析是工程经济分析中的重要内容。
2微观经济分析和宏观经济分析的关系
微观经济分析和宏观经济分析两者之间相互联系,既有共同之处,又有区别。
2.1共同点
1)评价目的相同:两者都要求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
2)评价基础相同:两者都是在完成需求预测、工程技术方案、资金筹措等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的。
3)计算期相同:两者都要计算包括建设期、运营期全过程的费用和效益。
2.2不同点
1)分析和评价的角度不同:微观经济分析是从项目本身考察项目的财务特征;宏观经济分析则是从国家的角度考察项目的经济特征。
2)采用的价格不同:微观经济分析采用的是现行价格,宏观经济分析采用的是影子价格。
3)主要参数不同:微观经济分析采用的是官方汇率,动态计算的折现率采用财务贴现率;国民经济采用的是影子价格,动态计算采用经济贴现率。
3公路工程经济评价常用方法
公路工程项目与一般的工程项目有相同的地方:都需要通过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等严格的审批程序,批准后消耗一定的建筑材料形成固定建筑物。公路工程在经济性分析时,许多国家基本上还是借鉴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方法。我国对公路工程项目的经济分析起步较晚,在公路工程的建设中,经济评价主要是在借鉴外国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技术经济论证方法。
4工程经济分析的意义
时代的发展,使我国公路建设出现了新的特点,建设规模扩大了,投资增加了;公路建设项目作为一项高投入、高产出、高科技的大型建设项目,对整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社会福利等方面影响巨大。因此,要以认真严谨的态度对此进行经济分析,把有限的资源用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好的建设项目,最大限度地避免风险,提高投资效益。
关键词:中央银行;货币市场波动;微观经济体;理性决策
中图分类号:F0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8-0068-02
中央银行作为一国货币信息的收集者与货币政策的制定者,其一举一动都关系到该国货币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的价格走势。不论是信息的,还是官员的言论,亦或者是政策的颁布和实施,可以说央行是市场中众多矛盾的焦点。对于中央银行与市场的关系,可以理解为;首先,宏观经济的统计部门将收集整理的各项宏观数据,如,CPI、PPI、失业率以及各种领先指标等数据提交给中央银行,央行得到数据后会以官方形式将数据告知市场,同时根据这些数据做出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倾向的言论评价或者对政策进行调整。最常见的自然就是调整利率;接着市场参与者会根据央行公布的信息和制定的政策分析国民经济的发展现状,并对经济发展的预期做出展望,并选择在资本市场上的操作方向,进而最终影响该货币的价格走向。货币升值或者贬值又会反过来影响到各个微观经济领域,从而又最终改变整个宏观经济面达到央行修改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的目的。这个循环周期短期而言通常为3个月到半年左右,长期则可能与经济发展的周期相吻合。短期而言央行的政策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频繁的朝一个方向做出,比如:美联储降息行动;也可能是在漫长的时间里反复争论的预期,比如:欧洲央行是否该在在面临名义利率即将降至零时是否该想继续保持降息的决心。但是总归一点,央行货币政策调整方向的一旦决定。一定会在一定周期里导致汇率朝相应的方向运动,其间汇率可能会出现回调反复,但是大的趋势不会改变。这些反复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货币买卖操作的技术性结果,一方面也可能是政策在对经济面做着修正。大多数教科书上的运行流程与对其做出的解释大致都是这样,可是市场真的会按照如此模型来运转吗?
我不得不对这个流程提出两点疑问:
(1)外汇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是各国的进出口商、跨国公司和以获取暴利为目的的外汇投机基金及大量的普通外汇投资者,中央银行通常只有在无法忍受货币波动对本国经济造成冲击时才会大量参与买卖来影响市场,比如:亚洲金融危机前的泰国和G7国家的央行联合拯救美元行动。因此可以知道,央行并非市场的长期参与者,他是相对远离市场的。同时微观经济体做出反应的速度远比宏观经济体快,那么相对而言央行对市场的敏感程度与反应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大多数国家的议息会议有固定的时间安排,有除紧急情况外不会突然调整货币政策的硬性规定。由这两点,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央行从信息获取到政策变动,相对瞬息万变的市场而言都是非常滞后的。如果货币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各微观经济主体都根据如此相对滞后的信息和政策,对宏观经济面或者其他方面做出预期的话,那这个预期一定是缺乏准确性的。换句话说,央行只能通过总结昨天的情况以此来预测明天的情况,那么仍然受之前既定政策影响的今天他没有发言权。
(2)不难看出这个流程模型的核心是中央银行,其可以行得通的前提是中央银行是货币走势的主要影响者,对于这一点我也不能十分认同。的确,中央银行所公布的信息以及他的政策左右了汇率走向,但是货币市场本身才应该是最关键的主体。央行的信息来源于市场,其政策的对象也是市场。作为一个理性的微观经济主体,他甚至可以通过每天的经营情况来感知整个宏观经济的运作方向。于是他就可以依此直接到外汇市场获利,至少他会比央行早很多知道今天的市场情况,那么我们也不难得出结论,应该是市场或者说作为市场晴雨表的外汇走势更大程度上了影响了中央银行的决策,而不是传统理论的央行影响货币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