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微观经济政策

微观经济政策范文精选

微观经济政策

微观经济政策范文第1篇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困境;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资金是行政事业单位有效行使社会公益职能的经济保障。为此,对行政事业单位资金进行有计划地安排、使用、控制、监督及考核成为行政事业单位有效管理资金必不可少的环节和核心的工作内容。为促使行政事业单位适应新经济常态下的新要求,优质高效的资金管理成为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管理面临的一项全新课题。

一、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的意义

(一)促使行政事业单位健康持续发展

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行政事业单位职能和作用逐渐变得复杂而多元化,一些事业和企业性质的单位存在互为转变其原有性质的情况。国家也因此逐渐加大对行政事业单位各项投资建设力度,建设项目逐年增多,投资经费也不断加大,某种程度上加快了行政事业单位建设步伐。然而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存在廉政意识薄弱,监管漏洞或有制度不实行等问题,导致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违纪违法行为时有发生,行政事业单位资金被少数违法违纪行为人员非法占有,严重影响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效益的发挥。为此,应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管控,领导班子带头保持廉洁自律的习惯,发挥全体干部职工互相监督的作用,使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安全得到强有力保障,单位职能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二)促使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使用科学合理

众所周知,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资金主要来自国家财政,每年涉及较多的项目资金和专用资金,这些资金管理起来手续较为繁杂,管理难度大,竭力实现每一笔资金能够发挥其确实价值,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成本的降低和控制意义重大。

(三)更好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主要来自国家财政资金,而财政资金来自国家的税收,税收则是来自各行各业向国家缴纳的各项税费。所以合理有效使用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不仅关系着我国各项民生工程的建设,而且关系着每一位老百姓切身利益,体现人民愿意为建设美好家园所作的不懈努力。管好用好国家资金是行政事业单位更好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决心,同时拉近了政府与人民之间的关系。

二、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基础性管理工作薄弱

一是某些行政事业单位相关责任人资金管理意识淡薄,管理资金责任不强,认为“单位不大,没有多少资金往来业务,差不多就行”;职工认为“管理资金是领导的事”。二是单位内部没有建立完整的资金管理制度,或者虽建立了完整的制度但并没有真正去执行,制度流于形式,又或者制度建设操作性不强;三是资金监管力度不严等情况存在,资金支付随意性大,资金管理失去必要的约束力,导致单位内部存在公款私存、公款私借、用假发票套取财政资金等资金使用乱象,发生严重违纪违法行为。

(二)管理资金不注重细节

1.不严格执行行政事业单位备用金制度

核定的备用金量一般应保持单位业务2-3天的正常用量,超出部分通过银行结算。但是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图方便省事,没有遵守这一规定,在不符合使用现金支付的情况下仍然大量使用现金支付,极易出现公款挪用,套取现金等违纪违法行为,可能发生国家资金出现巨额损失。

2.资金预算不规范、未细化和不能及时跟踪

资金预算是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基础和前提,但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做预算工作过程中没有坚持做实做细。为了快速争取项目资金,部分单位编制项目资金预算时,前期工作不够扎实,基础工作薄弱,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未进行充分论证,拍脑袋做事,没有经过严格的审核把关,没有对支出项目进行有效的跟踪管理,没有可行性的研究报告,导致某些项目钱花出去了,项目摆在那里根本没有产生应有的经济效益。或者是项目只做了一半就瘫痪了,半死不活的状态屡见不鲜,还有出现东边项目资金不到位用西边项目资金弥补的违规操作,没有真正发挥资金用途,造成严重的资金浪费。

3.资金管理认识片面

实际工作中,很多单位领导认为“资金管理是单位财务人员的事,只要不出现大的问题就行”,对财务工作不重视,认为财务工作只是记账算账,没有对财务人员进行系统学习和培训,使财务人员对专业知识、政策法规获得充分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提升财务管理工作能力。

(三)内控意识淡薄,制度不健全

1.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意识淡薄

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实施情况来看,相关领导与管理人员没有意识到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内部控制难以贯彻落实,有效控制和监督作用无从谈起。有的行政事业单位片面认为内部控制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不需要其他部门进行有效配合,没能使全员积极参与其中,因此无法及时对单位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

2.缺乏健全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控制仅凭个人经验完成,没有依据相应制度进行,领导签字审批资金支付前没有仔细检查支出费用是否符合规定,一旦出了问题,领导责问财务人员,财务人员说领导已签字等相互推诿现象,从而造成国家财产极大损失。资金支出及审批流程松懈和不严谨,资金管控陷入随意性和盲目性。财务内部相关岗位职责模湖不清;资金所用票据管理松散无序;财务印鉴没有按规定存放保管。

(四)财务人员业务不扎实

现实工作中,财务人员业务工作不扎实主要表现在:首先,除了个别领导不重视财务工作,财务人员没有机会参加系统的学习和培训外,还因为财务人员财务专业知识欠缺,对自已要求不严,所以不主动学习钻研业务知识,工作上得过且过,严重的还可能出现职业道德缺失问题。其次,单位编制缺乏,由于个别单位岗位编制不足,没有人员到岗工作,领导申请从其他单位借调不是财务专业的干部从事财务工作,弥补空缺的财务岗位,不管能否胜任工作,这种情况必定会影响财务工作效果。再次,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工作检查项目较多,由于工作任务繁重,没有充足的干部队伍开展工作,财务人员往往身兼数职,花费相当多时间疲于迎接各项检查工作,财务人员无法安心下来专做财务工作,所以很难把工作做实做细。还有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存在领导怕得罪下属,影响以后职务升迁,不对干部提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三、行政事业单位加强资金管理的措施

(一)夯实基础性管理工作

基础性管理工作薄弱对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工作顺利开展造成了极大困挠和阻碍,严重抑制了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管理效率,对行政事业单位各职能履行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资金管理中,应把基础性管理工作作为工作的基石来抓,切实提升基础性管理工作成效,着重抓牢财务制度和监管制度建设。一是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并参考其他单位行之有效的办法,制定资金管理细则。二是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相关责任人资金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单位内部坚持不定时开展关于货币资金管理和反腐倡廉的警示教育宣传学习活动。营造清廉干净的工作环境。

(二)从细节去落实整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是严格执行行政事业单位备用金制度。根据本单位业务量核定单位正常备用金量,超出部分应通过银行结算,单位职工出差或办公事用公务卡消费,避免用现金消费。二是重点管理单位内部的项目支出。制定严格的审批制度,列出详细的考核指标及每一笔项目支出耗费时间、数据及产出效果。对项目可行性研究进行充分论证,提供可行性的研究报告。保持从项目开始至结束有相关责任人及熟悉业务的人员对项目及时跟进,以获取项目进展的第一手信息和资料。杜绝出现半道子工程、豪无实用价值的工程以及侵占用农业耕地、水库等的工程。三是行政事业单位相关责任人应深刻认识财务人员专业水平直接影响单位资金管理水平。为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争取学习和培训经费,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培训方案,保证每一位财务人员都能接受系统的学习和培训,从而提升财务人员财务相关技能和实操能力。

(三)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1.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控意识

首先深刻理解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重要性。其次通过坚持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内控制度的重点和难点,克服懒惰思想和行为。最后,实施不同岗位分工合作,建立高效的监督机制,强化资金风险意识,营造行政事业单位良好的内部控制氛围。

2.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一是加强领导责任制,成立单位内部控制组织机构,并将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加入到绩效考评体系中,保证人人头上顶指标、有责任和义务。二是执行严格的资金审批制度,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审批权限,重要的决策事项应采取集体讨论通过。三是提高各岗位人员的责任意识,定期在单位内部公开本单位财务信息,相互监督以全面管控单位资金和财产,并形成常态化管理。

(四)提升财务人员专业水平

首先,财务人员应重视学习专业财务知识,珍惜每一次外出学习和培训机会,提倡学习管理会计知识,克服懒惰思想及行为,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工作中,发扬工匠精神。其次,坚持专业的事情由专业人员来做,单位尽可能招录会计专业毕业的学生从事财务工作。再次,合理安排单位各项工作任务,避免财务人员身兼数职,争取让财务人员安心从事财务工作,力争把工作做实做精。最后,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开展形式多样学习教育主题活动,寓教于乐,调动财务人员工作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王银英.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7(17):90-91.

[2]张恒广.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的强化对策探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5):72-73.

微观经济政策范文第2篇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区别;联系

由凯恩斯开始,西方经济学便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则更多地涉及到社会经济问题,涉及国家如何管理社会经济的问题和采取何种经济政策促进实现社会经济发展、解决社会中不同利益矛盾实现社会稳定问题。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上讲,经济学研究的是资源配置问题,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上讲,经济学研究的是资源利用问题,因此,如何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就成为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这也正是经济学所要研究的问题。

一、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形成

西方经济学从产生到现在,已经经历了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以及当代西方经济学四个时期。

1.重商主义:西方经济学的萌芽阶段

重商主义产生于15世纪,终止于17世纪。马克思称重商主义是“对现代生产方式的最早的理论探讨”,但由于重商主义者研究的范围仅限于流通领域,其内容也只是一些政策主张,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所以,只能说是经济学的早期阶段。

2.古典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形成时期

古典经济学是指从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70年代之前的经济学。亚当·斯密是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其代表作是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国富论》的发表标志着现代经济学的诞生。古典经济学的政策主张是自由放任,让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经济,使人们在追逐自己私利的过程中实现社会资源合理而有效的分配。古典经济学家把经济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到了生产领域,使经济学真正成为了一门有独立体系的经济科学。

3.新古典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建立时期

新古典经济学从19世纪70年代的“边际革命”开始,到20世纪30年代结束。奥地利经济学家K.门格尔、英国经济学家W.S.杰文斯、瑞士洛桑学派的法国经济学家L.瓦尔拉斯分别提出了边际效用价值论,并经由其继承者庞巴维克,发展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1890年英国剑桥学派经济学家A.马歇尔出版了《经济学原理》,他把边际效用价值论和生产费用论结合起来,建立了一个以“均衡价格论”为核心的经济学体系,奠定了现代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4.当代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时期

当代西方经济学以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义的出现为标志。在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空前大危机的背景下,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J.M.凯恩斯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这本著作把产量与就业水平联系起来,从总需求的角度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并用有效需求不足来解释失业存在的原因,提出了一整套国家干预经济、进行需求管理的办法。凯恩斯所提出的以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为中心,以国家干预为基调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形成了当代宏观经济学体系。

二、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是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展开的,其基本假设有以下三点:(1)完全理性;(2)市场出清;(3)完全信息。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有两个:(1)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2)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等等,现代微观经济学还包括了产权经济学、成本—收益分析、时间经济学、家庭经济学、人力资本理论等。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

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单个经济单位指组成经济的最基本的单位:居民户(消费者)与厂商(生产者)。居民户与厂商经济行为的目标是实现最大化,即作为消费者的居民户要实现满足程度(即效用)最大化,作为生产者的厂商要实现利润最大化。微观经济学就是要研究居民户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分配于各种商品的消费,以实现满足程度最大化,以及企业如何把有限的资源用于各种商品的生产,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例如,美国经济学家亨德逊强调:“居民与厂商这种单个单位的最优化行为奠定了微观经济学的基础”。宏观经济学不研究经济中的个体单位,而研究由个体单位构成的整体。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体上分析经济问题。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所说,宏观经济学是“根据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失业来分析整个经济行为。”美国经济学家夏皮罗则强调说:“宏观经济学考察国民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

4.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资源配置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资源的最优配置会给社会带来最大的经济福利。微观经济学从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最大化行为入手,来解决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研究现有资源为什么没能得到充分利用,怎样才能得到充分利用,以及经济如何增长的问题。

5.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在市场经济中,引导和支配居民户与厂商行为的是价格,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都由价格决定。价格像“一只看不见的手”,调节着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其他内容是围绕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的,所以,微观经济学也被称为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宏观经济学把国民收入作为最基本的总量,以国民收入决定为中心来研究资源利用问题,来分析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被称为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其他理论都是围绕这一核心而展开的。

6.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个量分析是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怎样决定,个量分析就是考察个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例如,对某种产品的产量、价格的决定的分析就属于个量分析。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总量是指能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总量分析就是分析社会经济活动中的总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并通过这种分析说明经济的运行状况,决定经济政策。例如,国民收入是构成整个经济的各个单位的收入总和,总消费是指参与经济活动的各单位消费的总和等。

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

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目的相同

经济学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对人们的经济活动提供正确的指导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相互补充

微观经济学是在假定资源已实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分析怎样才能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定资源已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分析怎样才能使资源充分利用的问题。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社会经济问题,因此,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就其内容来说,是互相联系、相互补充的。只有把它们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构成经济学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实证分析法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都假定社会经济制度是既定的,它们不探讨和考察社会经济制度变化的原因和后果,而只分析在经济制度不变的条件下资源的配置与利用问题。这种不涉及制度和价值判断问题,只分析具体问题、只对经济运行过程进行实证描述的方法就是实证分析法。从这种意义上看,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都属于实证经济学的范围。

4.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整体经济是单个经济单位的总和,微观经济学应该成为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然而,这两个领域曾一度界限分明,对如何把微观经济学作为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不同的经济学家有不同的理论。不过,近来这两个学科已逐渐融合起来,因为经济学家们已经运用微观经济学的工具来分析诸如失业和通货膨胀这类属于宏观经济学领域的问题。如凯恩斯主义学派用微观经济学中的均衡概念来解释宏观经济问题,新古典综合派也接受了这一基本观点,并把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综合在一个经济学框架之内。

总之,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虽然先后形成,但二者要解决的本质问题是相同的:面对资源的稀缺性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所进行的选择——资源配置。在基本假设、基本内容、研究对象、解决的问题、核心理论和研究方法方面,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存在着区别,但是,我们更应该强调它们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即辩证统一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王花球.西方经济学概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微观经济政策范文第3篇

一、会计政策和经济政策的内涵

会计政策分为宏观(政府)会计政策和微观(企业)会计政策两个层次。宏观会计政策主要指一国或一个地区的会计实务规范的可选择空间,通常体现为有关会计法规、会计准则和会计原则的制定。微观会计政策指在既定的可选择的领域内,根据企业的目标、会计人员的偏好,对可供选择的会计原则、方法、程序进行定性、定量的比较分析进而选择的过程。我国具体会计准则财会字[1998]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中将会计政策解释为“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不难看出,该定义的会计政策主要指微观层次上的会计政策选择。可见,宏观和微观会计政策是指会计政策的制定和选择两个不同的方面。本文所说的会计政策包括宏观会计政策,也包括微观会计政策。

经济政策是为实现既定的目标,政府制定的在一定时期内组织、调节、控制经济活动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一般地,经济学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主要通过分析国民经济中有关经济总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如何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充分利用资源;而微观经济学通过分析与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有关的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合理配置资源。相应地,经济政策也包括宏观经济政策和微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国民收入分配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科学技术政策、国际收支政策、会计准则等。微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赊购政策、赊销政策、价格政策、股利政策、会计政策等。

由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宏观经济政策包括宏观会计政策(会计准则),微观经济政策包括微观会计政策。可见,会计政策是经济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其他经济政策手段相互配合,促进经济健康、有序、稳定地发展。

二、会计政策选择应服务于经济政策

这是会计理论传统研究方法中经济学家的观点。该方法认为,会计政策选择要能反映对宏观经济指标变动的控制能力的影响,应关注“一般的经济福利”。比如,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企业为了谨慎起见,对存货的发出就应该选择后进先出法(LIFO),而不是先进先出法(FIFO)进行核算,对固定资产就应该采用加速折旧法。同时,会计政策选择应考虑行为性影响和“宏观经济后果”,体现政府宏观经济政策预期目标。正如郝金斯所指出的:“公司报告准则应当能引导个体经济行为与国家宏观经济目标相一致……会计准则要符合政府宏观经济目标和经济计划。”

1、会计政策和会计程序应充分反映经济现实。经济政策是孕育会计政策的土壤之一,是影响会计政策制定和选择的重要因素。经济政策是政府对经济现实进行管理的意图,反映了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节及对产业机构调整的方向。从国家制定的经济政策可以看出,哪些行业和行为是被限制的,哪些行业和行为是受支持和鼓励的。经济政策的贯彻实施离不开会计政策和其他政策的辅助。政府会计政策的制定,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都应该充分体现经济政策,反映经济现实,只有这样,经济政策才可能得到贯彻,政府对宏观经济的管理才得以实现。比如,1962年美国国会提出了《收入法》法案,其中规定:技术改造投入的固定资产可以按成本的一定比例扣减后再缴纳所得税。其中的扣减办法有两种:流进发(固定资产购买当年全部扣完)和递延法(固定资产分年抵扣)。当时美国的经济政策是大力鼓励固定资产投资,以促进经济发展。根据这一经济情况,最终选择了流金法扣除。此后,又出现了自我保险和大灾难公积金,债务重组、通货膨胀、外币变动等会计政策。在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从来就是依赖于政府部门。会计准则体现的是政府的意志,因此,会计准则的制定就成了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中特别规定,企业核算应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就是说企业应当按照经济业务的实际内容而不是各种形式来确定会计处理方法。如果仅仅依靠经济业务事项的某种形式来确定会计处理方法,难免会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这一会计政策的出台,不可否认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也有它的经济政策背景。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失真严重,诚信遇到危机。在这种大环境下,国家倡导2002年为“诚信年”,所以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顺应了加强企业诚信建设的这一经济政策。

2、会计方法和技能的选择要充分考虑经济后果。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会计信息会导致社会资源重新配置,社会财富重新分配,因此,会使一部分集团和个人得利,另一部分集团和个人失利。所以会计政策的制定、会计方法和技能的选择就成为各个利益集团斗争的焦点所在。如何权衡各个利益集团的得失,是会计准则的制定和会计政策的选择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在这里,引用厦门大学会计系陈华在《经济后果观与美国会计准则的制定》一文中提到的一个例子。1975年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颁布了财务会计准则第八号公告(SFAS8),要求跨国企业的外汇折算采用时态法,且折算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该准则一经颁布,立即成为众矢之的,其中反映最强烈的要数企业的管理人员,有些企业甚至在报表附注中对SFAS8的理论基础表示怀疑。事实上,单纯从理论角度看,SFAS8完全符合购买力平价理论和利率平价理论。但使企业管理层最为恼火的是其易变和不可控的外汇折算差额必须进入损益表,这势必影响企业管理层的薪酬计划。同时,波动的会计利润向市场传递的是企业发展不稳定的讯息,从而影响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对资金的筹集。迫于各方的压力,六年后FASB颁布了SFAS52,规定改用现行汇率法,并将外汇折算差额作为一个单独的项目列入所有者权益,平息了企业管理层的强烈反对。可见,因经济后果的存在,使理论上更为完善的SFAS8无法实施,而理论基础欠缺的SFAS52却因兼顾了管理层的利益而得到广泛认可。所以,在会计政策制定和选择时,应充分考虑行为性影响和由此带来的经济后果。另一方面,有些人为了达到自己希望的经济效果而利用会计政策选择来实现。比较典型的例子是,若CEO的报酬计划以收益为基础,管理人员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倾向,则管理人员更有可能使用能增加收益的会计程序,以求个人效用(福利)最大化:(1)将报告收益由未来期间,提前至本期确认;(2)若企业发生亏损,将未来可能亏损提前至本期注销,以提高未来收益;(3)若分红计划包括认股权,则选择“拉平”收益的会计方法,以保持股票价值的稳定增长。

微观经济政策范文第4篇

一、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

美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索维尔ThomasSowell)说过,人们总是希望用最少的钱购买到性价比最高的东西,这使得人类的经济行为研究变得十分重要。作为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微观经济学的发展始于20世纪40年代,它以科学的研究方法系统地研究个人的经济行为和社会经济现象。目前,微观经济学“观察—理论—观察—数学模型分析”的研究路径,既涉及理论形式,也为检验经济数据提供了分析工具。贝特拜耳在文中提到,当前微观经济学最基本的理论是消费者理论和生产者理论,前者关注人们在市场环境中的行为,后者关注企业在市场中的商业行为。经济学家认为,人是利己主义者,所有决定都会从自身利益出发。对于经济学家来说,如果人的行为有助于实现目标,那么这一行为就是理性的。经济学家通常不会对一个人的目标进行道德判断。微观经济学中,消费者理论研究的是人们如何根据个人偏好和预算限制决定消费行为。该理论的核心是,消费者想要在市场环境下获得最大化效用,即用有限的钱购买尽可能多的自己喜欢的东西。这种研究之所以让微观经济学家感兴趣,是因为在这一理论中存在一种核心的矛盾:有限的手段满足无限的需求。例如,一位租客的租房预算为每月1000美元,现在市场上有900美元、1000美元和1500美元的公寓可供选择,排除超过预算的公寓,尽管租金最低的公寓可以帮助租客省钱,但微观经济学家认为,1000美元租金的公寓对租客而言是最好的选择。此外,该理论还能展示影响个人做出经济决策的一些外在因素,如消费者的收入、商品的价格、服务质量。了解与消费者消费行为有关的条件,能让供应商更容易预测哪些产品销量更好,进而制定合适的商业决策,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同时,还可以让经济学家更好地把握整体经济形态。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贝尔(MichaelBell)对本报记者表示,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单一市场中的价格和生产以及不同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微观经济学家能利用观察到的人类行为制定各种类型的模型,同时还可以根据现实中的经济现象对模型进行测试,最终找到市场中最理想的资源配置条件。此外,微观经济学还能分析市场失灵的原因,因为现代许多宏观经济理论建立在微观经济理论的基础之上,是对微观行为的基本假设。目前,微观经济学的应用主要以实证层面为主。实证层面的微观经济学可以描述一种经济行为,也能解释如果某些条件发生变化后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例如,制造商提高汽车销售价格,消费者购买的意愿就会降低。实证层面的微观经济学的解释、结论和预测,大多用于经济政策的制定,以达到市场参与者之间的最有益模式。可以说,微观经济学带给人们的价值,已经从解释经济活动“是什么”,延伸到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才能达到市场均衡发展的状态。

二、应用数学模型增强科学判断

微观经济政策范文第5篇

宏观经济学是相对于微观经济学来说,它的研究对象是宏观经济活动过程,考虑总收入、总体就业水平等宏观经济发展情况。宏观经济学包括三大要件,即宏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宏观经济理论又包括经济周期理论、通货膨胀理论、货币理论、消费函数理论等;宏观经济政策包括经济政策的目标、工具、机制,还包括经济政策的实施和效应。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则是用于理论验证、政策效应检验等。现代宏观经济学直接服务于国家经济管理。二战以后,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控制理论被广为接受,尤其是在西方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传统的宏观经济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微观基础的缺乏。

二、微观基础的基本含义

对于微观基础需要局域怎样的属性、宏观经济学需要怎样的微观基础等根本性的问题也没有做出权威性的回答。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是人为划分出来的学科领域,它们在研究方法、研究理论、研究对象方面都自成一体,二者界限分明,这种情况导致一切将二者联系起来的努力都非常困难。通过为宏观经济提供微观基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两种理论相互脱节的现状。经过综合分析多家观点,我们认为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的含义包含着三大要点。首先宏观经济理论下需要定义个体行为的行为规则,从而使其具有微观个体行为基础,具体包括多种形式,例如风险形式、决策形式等等。其次,宏观经济基础需要具有适当的微观结构基础,微观结构基础是由许多重要假设组成的,比较常用的有完全竞争假设、一般均衡分析模式、完全信息假设等,这些假设构成了宏观经济理论的基础,同时也是宏观经济理论的参照标准。第三,与微观经济行为个体的表述方式相连接,即宏观经济在保证积累的前提下,宏观总体与微观个体之间依然保持密切联系。总之,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的目的是要在微观个体行为和宏观总体行为联系起来,使其具有相似性和协同性。从而使宏观总体获得合理的行为载体,通过对微观个体行为的分析来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态,并对宏观经济理论进行检验和完善。

三、宏观经济学中微观基础问题的若干问题

本文主要分析宏观经济分析微观基础所涉及的“代表性个体”、“预期机制”、“计量验证”等分析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代表性个体分析模式的问题分析。代表性个体是最为常用的模式之一,其目的是将微观分析加总转化为宏观总量,从而实现为宏观经济分析提供微观基础的目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人们发现了这种分析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第一,作为代表性个体分析模式核心概念的代表性个体的假定就存在问题,因为这种代表主体的代表性意义只存于同质主体当中,但是众所周知,在现实生活中异质主体占有绝大部分,因此,代表性主体的代表性就受到质疑。第二,总量问题。退一步说,即使代表性个体假定是合理的,那么该分析模式中的加总行为依然存在问题。由于经济现象纷繁复杂,而且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很难具有绝对意义上的个体行为,因此将微观分析结论直接加总转换为宏观总量的方法在宏观上可能是不成立的,所得结论的精确性也是值得质疑的。第三,从物理经济学来看,社会个体是数量庞大,千差万别,代表性个体分析很难穷尽每个个体的行为和信息,因此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而且由于社会个体情况复杂,仅从微观个体性质出发来推断宏观经济性质也必然出现较大误差。

2.理性预期分析模式的问题。理性预期分析在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建立起了桥梁。新古典学派认为宏观经济理论应该建立在个体行为最优化的的基础上,经济主体根据对宏观经济的判断选择最合理的行为。理性预期假说把经济人看成是对市场拥有清晰合理把握理性人,认为他们知道市场状态的真实情况,可以在明确的信息和目标条件下做出最优决策。该理论还认为,理性经济人的行为对宏观经济具有重要影响新凯恩斯学派也吸收了理性预期假说。后来,卢卡斯在理性预期假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货币周期理论,该理论认为经济周期性波动的重要原因是理性经济人没有预测到货币量变化。但是,实践经验所得到的数据多数都不支持这种理论。研究表明就业和产出的变化不是随机发生的,而是具有很大的惯性。后来经过学者的努力又形成了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该理论对理性预期理论进行了一些修正。理性预期分析模型的问题也是非常明显的,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完全理性的经济人几乎是不存在的,个人只往往能在宏观经济形势发生变化后才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调整,而作出前瞻性的预期是非常困难的。

3.计量验证分析模式的问题。经济学中常用的一种分析方法是利用实证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往往通过引进或者建立函数模型,对经济理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进行检验。由于数学本身具有严谨科学的特征,因此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利用数学工具进行对经济学问题进行演绎推理被认为是一种符合逻辑分析方法,用该方法得出的经济规律也容易被学界所接受。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问题。首先,关键要素的量化问题。在社会经济当中,许多关键性的要素是难以被量化的,例如政策法令制度、历史文化传统等。其次,随意性比较大。在计量验证分析中,许多要素信息的选择是由研究者主观确定的,因此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第三,前提假设存在问题。在经济模型中前提假设往往脱离实际,存在理想化的问题。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