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措施

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措施

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措施

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措施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手术室;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1-0064-02

2010年卫生部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以来,我院积极响应号召,护理部多次召开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的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优质护理服务是卫生系统护理模式改变的核心,它体现的是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本框架,并把护理程序人性化、规范化地运用到临床护理中,“以人为本、关爱生命”,为病人实施生理、心理、社会性的一种动态、完整、连续的综合护理过程[1]。随着我院优质护理活动的广泛、深入的开展,我院的护理服务质量显著提高,我科于2012年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管理,全面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将专业护理技术和人性化护理管理有机结合运用,对手术患者实行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创新管理模式

1.1 实行弹性排班: 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按“忙时人不少,闲时人不多”的原则合理安排各班次的人力衔接,实行弹性排班。弹性排班使手术室的护理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虽然手术室工作量增加了,但是工作秩序井然了,工作效率提高了,护理质量也提高了,患者、医院、护士三方均受益。

1.2 实行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是对护理人员德、能、勤、绩方面的综合评价,明确了科室质量目标与个人工作努力方向,量化护士综合素质,并合理引入激励机制,使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从而变被动为主动工作,加强了沟通协调能力,增进了医护之间的合作,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以医生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提高了手术室医生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整体护理质量。

1.3 实行分层级培训: 根据各层级护理人员的水平不一致所需要学习的内容不同,对护理人员进行分层级培训,按护理人员的资历与工作能力分为N0级助理护士、N1级初级责任护士、N2级高级责任护士、N3级专科护士四个层级进行培训,高年资护士是低年资护士的老师,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将护理人员个人所需的培训落实到日常的护理工作中去,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护理培训的成效,有利于提高护士临床思维及解决临床护理问题的能力,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2 全面提高护理队伍综合素质

2.1 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根据手术室工作特点,我科组织的业务学习、护理查房形式多样、涉及面广,从基础知识到法律法规、新技术、新业务等,并及时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讨论,提出整改措施,对潜在的护理工作风险,做到提前防范,制订相应的防范措施,达到防范于未然的目的。定期向手术医生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各个医生及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将问题及时反馈,制定整改措施,使我们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2.2 礼仪培训: 良好的护理礼仪可以无声地营造着完美的医疗环境,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为了帮助医院医护人员塑造医护职业形象,通过职业礼仪体现出医护人员良好的文化素质,医院邀请礼仪老师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我科还开展护士礼仪讲座,让我们用优美的仪表、端正的态度、亲切的语言、优雅的举止,使患者在心理上得以平衡和稳定。

3 以患者为中心,优质服务手术全程

3.1 术前访视温馨,将术前访视延伸至家属: 手术前一天,巡回护士在探视时间访视患者,术前访视不仅要与患者沟通,更要与患者家属多沟通,使家属协助患者减轻术前紧张、焦虑等情绪。与患者沟通时先作自我介绍,态度和蔼、耐心细致地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麻醉方式等,交代注意事项,我们将各种、为何要禁食等事项制成图表,以图表的形式向患者讲解,便于接受。并指导家属手术当日在手术室外休息室等候,以便术中出现特殊情况及术后看标本时能与家属直接沟通。

3.2 术中护理用心,营造亲切、舒适的环境

3.2.1 微笑服务:患者进入手术室时,手术室护士热情迎接,微笑服务,态度亲切,语言温和,安慰体贴关心照顾患者,缓解其不安和恐惧的心理。

3.2.2 音乐解压: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播放手术室背景音乐,通过音乐分散患者的注意力,缓解患者的恐惧与紧张,降低以此出现的的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等心理应激反应。

3.2.3 握紧我的手,跟我深呼吸: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或多或少都会紧张,手术室护士握紧患者的手,嘱其深呼吸,以缓解患者的紧张心理,尤其是产妇,进入手术室后,因疼痛不停的叫喊,手术室护士可握紧产妇的手,嘱其深呼吸,以达到缓解患者疼痛的目的。手术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清醒的患者,时不时与患者的握手,与其交流给予心理支持,全麻患者复苏时,手术室护士陪护在旁,握住患者的手,询问患者的感受,根据患者主诉及时做好相应的护理,使患者顺利度过手术期及苏醒期。

3.2.4 陪人等候区人性化 我科在陪人等候区的墙壁上张贴不同麻醉的患者手术流程,使患者家属了解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的大致步骤,还安装了有线电视,杂志、报刊柜等设施,为患者家属提供减压环境。患者家属也迫切希望了解患者的手术进展情况[2],因此,责任护士定时向家属告知手术情况,让家属放心。

3.3 术后访视贴心: 术后1~3天,巡回护士对术后患者进行回访和探视。了解患者的精神状态、体温、伤口愈合情况及其他手术并发症等。通过与患者交流,一方面丰富了护理经验,另一方面拉近了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增加手术室的社会效益。最后征求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室护理服务的意见及建议,了解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程度,制定整改措施,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4体会

优质护理服务的目的是为了真正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转变护理观念,增强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为,使病人得到实惠的优质护理服务[3]。在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从传统的机械性工作流程中解脱出来,尊重理解患者,对护理工作是一种高质量、高品质的追求,激发了护理工作者的职业激情,扩大科室内涵。通过优质护理服务使护理人员认识到手术护理不再是简单的操作配合,而是对患者生理、心理的全面服务,由原来的要我服务转变为我要服务,激发了护士对护理工作的热情,提高了护理质量,使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认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邹丽英.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2):115-116.

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措施范文第2篇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质量;护理工作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259-02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护理模式的转变,患者、患者家属、医生及护理管理者对护士的工作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护士给予患者人性化管理和关怀至关重要。而护理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护理质量[1]。笔者现将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重要性分析汇报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我科手术室内手术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男性80例,女性4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实施提高护理质量的护理干预为观察组,两组时间内手术患者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手术种类、麻醉方式)进行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新型的护理管理模式,将护理管理细节化、优质化,现将具体实施方法汇报如下:

1.2.1增强优质护理理念,强化细节化护理管理优质服务需要制度管理,健全规章制度,全面规范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细节,达到细节化护理。将优质服务变为持久性工作,将个体自发行为变为全体自觉行为[2]。自订各项规章制度如《护理质量标准》、《护理管理手册》、《护理人员管理规定》、《规范化服务流程》等,要求护理人员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确保护理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实施动态护理质量监测,质量标准是评价护理质量和质控的基础,完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护理管理,护理部为总体控制,科室之间相关监控,护士之间相互监督,使护理服务理念始终连续有效的监控之中。

1.2.2提高护理质量的护理措施

1.2.2.1术前护理手术前进行细节护理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着手术能否按计划顺利进行并成功结束。术前巡回护士要到病房进行患者巡防工作,护士应了解患者的病情,全面了解既往史、现病史、过敏史以及手术前的各种检查结果,收集相关资料,制定手术室的相应护理计化。

1.2.2.2术中护理①洗手护士的细节护理工作:洗手护士在手术台上为医生提供无菌手术器械,迅速的配合医生保障手术有序进行。时刻保持手术野以及器械托盘的无菌和整洁干燥。手术过程密切观察手术进程及医生的需要,做到迅速、正确地传递所需要的器械物品,及时将用过的器械收回,并将血迹擦拭,时刻保持物品功能状态,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及时清点敷料的数目和观察器械的完整性;术中切下病理组织应妥善保管好。手术结束时,协助手术医生擦净切口及引流管周围的血迹,进行包扎伤口。②巡回护士的细节护理工作:巡回护士主要检查手术间内各种药品,物品以及设备是否齐备且处于完好状态;按预定时间正确接进手术病人;协助安置麻醉和手术,并与洗手护士在手术前与手术后详细清点、登记手术台上敷料、器械等数目[3]。防止将器械或敷料遗留在体腔或组织内。随时注意手术台一切情况,监督所有人员进行无菌操作等。③术后护理:巡回护士在术后次日针对患者进行回访,通过与患者的交谈,了解患者对手术的态度和恢复情况,讲解介绍术后需要注意的事项,询问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室工作的满意度。

1.3考核标准由科室优质护理服务服务小组进行调查考核。一项为我院自制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满意度;一项为应用护理部统一制定的护理质量标准进行护理工作评价;一项为手术期间两组护理差错的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结果

两组比较手术室的护理质量调查与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明显对照组差异显著(p

3讨论

细节化、优质化的护理管理对手术室护理工作、对医生手术的成功进行、对病人生命安危来讲,护理质量的重要性可以用100-1=0来进行比喻。作为一位医疗工作从事者,工作能力与方法是手术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在手术室的各项工作中,虽然医生是病人的守护神,但是护士是这位守护神的哨兵。病人将自己的生命都完全的交到了医生和护士的手里。如果护士在手术中没能细致的配合医生的进行手术,未做到细节护理,在手术中为患者造成了很小的损害,那么无论医生的手术进行得多顺利,也算不上手术的成功。因此,手术室细节化、优质化的护理管理可以明显的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凌云,陈英.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33(8):281.

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措施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小儿;介入术前;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12-0151-02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s,CHD)发病率大约为6.87‰~14.39‰〖1〗,每年新增18万-22万例,其中约10万例需手术。对于患儿这一特殊人群,术前需禁食水6-8小时,作为预防术中反流误吸的措施已沿用了数十年〖2〗。但有时手术台次多,延长了等待时间,患儿胃小,食量少,难以适应长时间禁食。导致患儿发生不良反应及家长的焦虑和不满。有文献报道〖3〗,过度延长术前禁食禁饮时间会导致机体舒适度改变,禁水对舒适度的影响更为明显。长时间的禁食水所致口渴、饥饿、哭闹、轻度脱水,甚至发生轻度头晕、出冷汗、心慌、虚脱等低血糖反应〖4〗,超过12小时可发生代谢性酸中毒〖5〗。我科根据患儿的特点,予以新的护理措施,既保证了禁食,又不影响静脉复合麻醉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择2010年1月1日-2011年7月1日在我科实施静脉复合麻醉下行先心病介入手术的患儿共120例,其中男60例,女60例;年龄2-6岁。分为研究组(N60)和对照组(N60)。研究组男30例,女30例;对照组男30例,女30例。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研究组患儿按照新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对照组患儿实行一般护理常规。

1.3 评价方法:

1.3.1 家长焦虑情况:两组患儿及家长在接受各自的护理措施之前后,分别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即时焦虑情况。SAS量表有20个条目,每个条目设1-4级评分,经转换得标准分,总分≥89分为重度焦虑、70-88分为中度焦虑,51-69分为轻度焦虑,≤50分为无焦虑状态。测评均由固定的1名护士进行,测评之前可由护士对量表中的文字进行解释。

1.3.2 入介入室的恐惧程度:入介入室后1-5min,采用视觉模拟尺(VAS)测量患儿即时的恐惧程度,10分为极度恐惧,0分为无恐惧。

1.3.3 优质护理服务满意率:采用《新桥医院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共9项,评价结果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分别设为3分、2分、1分、0分,便于统计。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标识,并采用t检验,以P<0.05或P<0.01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措施前后两组家长焦虑情况:两组患儿家长在接受各自的护理措施之前,SA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行各自的护理措施后两组患儿家长SAS评分均较采取护理措施前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行新技术护理措施的研究组患儿家长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护理措施前后两组家长焦虑情况(X±S)

2.2 两组患儿入介入室时的恐惧情况:研究组与对照组入介入室时恐惧情况经VAS测评的平均得分为(6.73±1056)分,与对照组患儿(7.02±1.78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患儿家属对优质护理服务满意情况:两组患儿家长在接受各自的护理措施之前,优质护理服务满意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行各自的护理措施后两组患儿家长优质护理服务满意率均较采取护理措施前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行新技术护理措施的研究组患儿家长优质护理服务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护理措施前后两组家长对优质护理服务满意情况(X±S)

3 护理措施

3.1 小儿先心病介入治疗术前留置针的置入:患儿难以适应长时间禁食需静脉补充5%葡萄糖氯化钠液,但由于饥饿、哭闹、出汗、脱水等,造成血管收缩,置入留置针增加穿刺难度。在术前一天患儿处于饱腹状态、精神良好、血管充盈的情况下进行穿刺难度减小,还可缓解患儿及家长的不良情绪。

3.2 小儿先心病介入治疗术前饥饿感的消除措施:当患儿于术晨感饥饿时,给予棒棒糖吮含。虽然棒棒糖每支大概10-11g,热量不足以产生饱腹感,但可以用于安慰患儿停止哭闹,提高麻醉、手术耐受性。

3.3 小儿先心病介入治疗术前心理干预:

3.3.1 患儿家属缺乏相关的医疗、护理等知识,对手术的效果及其安全性十分担心,如担心手术风险、预后、不知如何配合等。家属的这些情绪将直接对患儿产生不良的影响。而患儿更是家庭的核心,病情牵动所有亲人的心。患儿心理、生理都未发育成熟,存在恐惧和不配合。为此,我们对患儿和家属实行“双向心理护理”。并根据患儿家属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性格特点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细致地解答患儿和家属提出的各种问题,消除疑虑,满足患儿及家属知情的心理需要。

3.3.2 音乐环节:音乐通过提高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使感情、情绪趋于镇静,促进情绪稳定,减轻压力和焦虑,轻松愉快的音乐可帮助家长暂时淡化烦恼、调整情绪以积极的状态面对患儿手术,还可引导患儿配合各项治疗护理。同时,播放一些儿童音乐和催眠曲,加快患儿融入医院这陌生而略带恐惧的环境,在术前晚还可使患儿尽快入睡。在手术当天可转移其注意力,减轻术前饥饿感,使各项生命体征趋于平稳,提高手术耐受性。

3.3.3 游戏环节:可加强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其中包括给孩子读童话故事、下棋、玩游戏,让自己融入到与孩子的各种游戏中,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手术和术后的治疗护理。

3.4 小儿先心病介入治疗术前一天的睡眠质量护理:保证介入术前晚充足的睡眠,使机体处于最佳手术状态。对有焦虑情绪而不能很好入睡的患儿按医嘱给予地西泮5 mg口服。

4 讨论

受儿童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善的制约及儿童特殊心理的影响,就形成了儿童期的饮食习惯特点:饮食时间规律尚未养成,正餐时间较少,不宜耐受饥饿、喜爱零食,随时可进食等。住院期间的患儿多被要求流质、半流质饮食,通常术前会常规禁食6-8小时,如果手术台次较多,还会进一步延长等待手术的禁食时间。这些因素都会促成患儿在临手术前出现饥饿感,如果饥饿感进一步加重得不到满足,就会精神萎靡、哭闹,甚至头晕、出冷汗、心慌等低血糖反应,不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潜在的加重了手术风险。我科根据患儿这一特点,通过对患儿先心病介入术前进行一系列护理措施后,患儿在术前等待期未出现因禁食水所致口渴、饥饿、哭闹、轻度脱水等低血糖表现,至介入室能保持精神状态良好,对治疗护理积极配合。父母的紧张、焦虑情绪得到缓解,患儿与父母关系更加密切,对医护人员也表示信任,对手术增加了信心。此技术简单、安全、有效、利于推广。

参考文献

[1] 胡大一,马长生,等. 心脏病学实践2010-规范化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513

[2] 吴敏.儿科护理常规〖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334

[3] 秦尚够,李素芳,刘丹.择期手术患儿术前禁食禁饮时间调查研究〖J〗.现代护理,2005,(21):32

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措施范文第4篇

1.1研究对象

将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底内所有科室手术室的患者为对照组,男性患者380例,女性患者300例,手术例数为680例。将2013年6月至12月底内所有科室手术室的患者设为观察组,男性患者400例,女性患者320例,手术例数为72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的陈旧的护理工作模式,观察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两组时间内手术患者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麻醉方式、手术种类等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

后半年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情况如下

1.2.1强化护理管理

增强优质护理理念,建全护理服务机制健全规章制度,优质服务需要制度管理,全面规范护理工作的所有细节,做到细节化护理。持久性的开展优质服务工作,将个别护理人员的自发行为变为全体护理人员应有的自觉行为。订制各项规章制度如《护理人员管理规定》、《护理管理手册》、《规范化服务流程》、《护理质量标准》等,严格要求护理人员,护理措施遵守规章制度,保证护理工作的程序化、规范化。质量标准是评价护理质控和质量的基础,对护理质量实施动态监测,完善护理质量的管理体系,在护理质量有所提高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护理管理,护士之间相互监督,科室之间相关监控,并设护理部为总体控制,有效的监控护理服务理念。

1.2.2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是做好手术室工作的基础

手术室是一个相对来说含量较高的高技术的科室,随着临床高学历专业技术性人才的逐渐增加,手术系统会出现大量精锐,高端的手术设备及技能得到推广和应用,也给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带来压力,使他们不得不面对广泛的知识结构。在知识化与信息化的当今,手术室护士必须多方面学习,加强专业知识能力,完善自己的技能水平,不断地更新新观念才能适应现代护理发展的需求。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所涉计的知识面非常的广泛,汇集了内外妇儿骨科等众多科室的相关知识及专业内容,包括解剖、心理、病理、生理、人文、伦理学甚至机械学、力学等全方面的知识。器械护士想正确的判断和掌握术者的手术需求和过程,就必须做到保证手术中各项设备器械的有效安全地使用,明确每一台手术的作用及目的及熟悉人体的解剖步骤,要具有较强的预见性来主动配合术者手术的操作,熟练掌握手术室内各种仪器的操作程序和工作原理。

1.2.3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是提高手术护理配合主动性的前提

只有手术室护士在有娴熟的操作技能作强大的后盾时,手术过程中的护理服务才能做到主动到位。例如可以快速的在手术前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保证手术器械在手术过程中的正常使用,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密切有效地观察,娴熟地使用专业手术的器械,及时的摆好患者的正确手术,准确快捷地为术者传递手术器械等等。这些术前和术后的工作都体现了一个手术室护士的技术操作水平和专业素质。

1.2.4应保持良好的心理和精神状态

近年临床上越来越深入化的对心理方面进行讨论和研究,大多数是探讨因为患者而进行的。在现实中,护理人员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同样需要大家的关注。手术中配合的护理人员心理和精神状态会对手术进展与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同样会来自有社会,家庭等不同环境带来的负担和压力,在工作中应对紧张繁忙的手术,在生活中还要肩负着责任,工作环境的人际关系、晋升和竟争等多方面的压力,很容易产生精神压力出现心理和精神问题。

1.3考核标准

由科室服务小组进行调查考核优质护理服务;采用我院统一为应用护理部评价护理质量及护理工作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数据进行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l7.0进行统计。

2结果

将两组实施护理管理后临床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与手术室的护理质量调查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措施范文第5篇

2015年护理部在等级医院和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基础上,进一步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持续、深入开展,促进护理工作更加贴近临床、贴近患者、贴近社会,第一季度工作重点:护理基础工作,总结如下:

(一)实施科学护理管理。

1、加强新入职护士、在职护士、护理管理人员和专科护理人员岗位培训,培训内容符合责任制整体护理和护理岗位实际需求,切实提高护理管理和服务水平。第一季度护理部组织专题讲座3期:《护理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品管圈》、《护理文书、健康教育》全院护理人员、实习生参加;每周四中午组织护理人员参加新疆医学院一附院远程继续教育培训,共参加培训4期,学习人员110人。

2、探索护士绩效考核和分配制度,护理部根据护理岗位职责、风险要素、工作数量和质量、患者满意度等德能勤绩廉方面,对每个护士进行绩效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护士的收入分配、奖励评优、职称晋升等结合起来,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调动护士积极性。

3、护理部开展“品管圈”活动,与3月4日召开“塔城市人民医院护理部品管圈活动启动会”,并每周召开一次“品管圈”专题会。

(二)改善临床护理服务。

1、责任护士全面落实护理职责,注重护理专业内涵建设,加强医护团队合作和患者沟通交流,为患者提供规范、专业、人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促进患者及早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质控科、护理部、健康教育管理小组每月对全院各临床科室护士进行随机抽查提问各项护理制度、职责、流程、应急预案,并总结反馈给科护士长及护理部。1-3共抽查提问科室护理人员150人次,加强了护理人员的业务学习,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科室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和出院指导。护理部、质控科每月对病区病人进行抽查,督导检查健康教育工作落实情况,并与科室绩效结合,对发现的问题要求科室及时整改。临床科室实行出院患者电话随访制,通过电话回访使患者体验到被关心的感觉。护理部每月对科室电话回访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护理部每月通过患者对科室护理人员做满意度调查,1-3度患者满意度为98%以上。

2、每月对优质护理服务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并有所突破和创新。护理部针对科室优护亮点问题,每月进行汇总,并在每月“护理质量委员会例会及护理安全工作反馈会”上大家学习、推广,让优护的亮点在每个科室闪光,照亮温暖每一个患者。1-3月临床科室护理单元共计开展优护亮点工作20项。

3、在门(急)诊、手术室等进一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不断改进护理服务,体现人文关怀。

(三)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1、完善护理质量控制组织,严格按照护理质量控制标准。

2、继续合理使用质量持续改进工具持续改进护理质量,提升护理服务水平。各科室每月对存在问题的工作有原因分析,整改措施,最后有效果追踪,对于整改效果不明显或效果差,再进行PDCA的循环,真正达到持续改进。1-3护理部召开临床科室“护理工作持续改进”专题会议一次,共计持续改进问题42项,保障了护理安全质量。

3、完善医院护理文书书写规范、质量控制和考核标准。护理部、质控科每月对此项工作进行专项检查,并在每月的“护理质量委员会例会及护理安全工作反馈”会反馈,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

4、做好消毒、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每月院感科、护理部、质控科及护士长夜查房对此项

工作都进行督导检查,并将存在的问题反馈给相关护士长,护士长根据问题进行相关整改。

5、定期监测跌倒、坠床、压疮、外科系统择期手术并发症(肺栓塞、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人工气道意外拔出)的质量监控指标,分析指标数据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制定并落实整改措施。

6、各护理管理小组认真落实相关工作。各护理管理小组每月按标准对病区相关工作进行质控,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护士长及护理部,科室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护理部对该问题进行督导检查。

(四)护理安全管理

1、完善护理安全管理网络。护理安全管理小组做好相应的工作。

2、加强护理安全教育,牢固培养风险意识。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护士的首要价值取向,使护士对各项护理制度要进行有效落实。有针对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案例原因分析及改进机制。1-3月科室上报护理不良事件共4例。

3、加强专业素质培训,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护士必须参加院级理论考试、技能操作、专题讲座及科室业务大查房等,以切实提高专业知识。1-3月护理部组织院级护理人员理论考试3次,参加人数450人,技能培训考核3项,参加培训及考核护理人员约人470次。

4、加强危重患者病情变化风险评估和安全防范措施并有效实施,记录规范。

5、落实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如跌倒、坠床、压疮、管路滑脱、用药错误等重点制定患者身份识别、治疗、用药、手术、预防感染、预防跌倒等各环节的安全工作程序。

6、做好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工作;做好急救药柜的管理;护士掌握特殊检查和治疗后的观察及处理措施。执行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有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护士熟练掌握静脉输液、各种注射等常见技术操作及并发症预防措施及处理流程。

7、应急演练:将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患者的工作纳入护理工作中,进行常态化的管理。

重点部门:2月在内三、供应室科组织进行了《停水的应急演练》;

重点环节:3月在中医科组织《查对制度的工作流程演练》;1月在外二科组织《输血反应的应急演练》;

(五)促进医院护理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教育为本。将大力开展护理文化的

宣传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增强优质服务的理念,形成用制度规范护士行为,做好各类人员的岗前培训。构建“天使之家”微信群,倾听护士的心声。护理文化建设可以提升护士的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第一季度护理部组织护理文化专题讲座2期:《护理文化建设—行为文化》《护理文化建设—护理文书、健康教育》全院护理人员、实习生参加。护理部组织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院222位医护人员为患儿小雪捐款捐衣,价值约为5000元。

(六)其它工作

1、配合医院做好爱婴医院的复核工作和疼痛科的“癌痛示范病房”的创建工作。1-3月护理部对爱婴医院的复核工作共进行专项督导检查12次,对“癌痛示范病房”的创建工作共进行专项督导检查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