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手术台

手术台

手术台

手术台范文第1篇

我想做一个平凡的人,真的,尤其是那种脸,我不需要多么俊俏的脸,但……

我不敢见人。小的时候,有人接触我,我总会尖叫;我不敢照镜子,我害怕看见自己的模样;我看不清世界,右眼已经被肿瘤完全覆盖,只有左眼有一丝缝隙。

父母爱我,感恩我有这样的父母。当那日他们揭开盖在我脸下的纱巾时,我看到,他们脸上的肌肉抽动起来,但他们还是接受了我。

外公外婆爱我,感恩,我有他们。从小我被他们抚养着,我的脸是怎样一步步长大的,他们都知道,但他们仍然抚养着我。

在过去的七年里,感恩我能够每天醒来,但我不得不承认我害怕新的一天的开始,在这一天里不知还要遭到多少人的讥讽,但我仍然感恩,我活着。

肿瘤在一天天的长大,浓水和血水从鼻孔,嘴里不断的流出,但我仍感恩,我的左眼还能看得见。

父亲带我去看病,走了很多的地方。感恩我们遇见了一群好心的阿姨帮我治病,但是我害怕,尖叫着。第一次手术,我哭着叫着,我想让父亲陪我,但他还是被关在两扇门之外,白色,都是白色,我头晕目眩地看着这恐怖的白色 ……等我醒来,左边的脸竟然平坦了。

第二次……

现在躺在第三次手术的手术台上,我感恩着周围所有的人。

其实,我叫诺文迪,我喜欢感恩,你呢?

后记:诺文迪,台湾佛教慈济基金会的授助对象,从小身患怪症,脸上长满肿瘤,是全世界为数不多的这种病患者中年龄最小的,其病情恶化程度十分少有,经三次手术,年仅十岁的他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个孩子应有的笑容。

感谢师恩

至今仍很难忘记那个夜晚,仍铭记着老师灯光下的语重心长:“把握今天,努力不使它成为带有遗憾的昨天……”

那是刚进行完一次考试。我因为考得很糟糕,心情非常烦躁,灰心丧气,整天只觉得昏昏沉沉,无所事事。

那天是周日晚上,我们刚刚到校。随着晚自习的铃声落下,教室里顿时一片寂静。我坐在座位上,手中拿着一本书,翻来翻去的什么也看不进去。“新华,你出来一下。”这一声打断了我的遐想,我急步走出教室。

当走到教室门口的时候,一股凉风扑面吹来,使我的身体直发抖,我想退回来,但是看到老师那单薄的身体在风中晃动,我把脚迈出了教室,走到了老师的面前。

老师用手理了理她那被风吹乱的头发,清了清嗓子,开始和我谈话。“新华,你觉得这一阵子的学习怎么样?”我把头低下,默默无语。老师紧接着又追问了一句:“是不是这次考试给你很大打击?”我点了点头,然后把头扎得更低了,不争气的泪水也涌出了眼眶。老师拍了拍我的肩膀又说:“一次失败决定不了什么,失败只是暂时的,要敢于面对失败。失败了要找到失败的原因,找到原因,要对症下药,这样才会有进步。把头抬起来,敢天面对生活!”

我抬起头,远处黑暗的天空中有一颗闪闪发光的星星。我和老师面对面站着,昏暗的灯光撒在我们的身上,我们的影子投射在墙上,勾勒出了一幅人生最美的图画。这时老师又开口了:“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只要付出了,努力了,又何必太在乎结果呢?”

手术台范文第2篇

案例背景

(一)关键经验

关键经验最初来自于著名的认知发展课程――海伊斯科普课程。以皮亚杰的理论为基础形成的,它最初的含义就是指幼儿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经验。而现在对关键经验的解释则是指一些对幼儿当前和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有重要作用的基本和必备的经验。这些经验在幼儿的经验系统或经验结构中起节点和支撑作用,有利于经验的建构、迁移以及对知识的深层理解。而且这些经验是连续的,并不是一次完成的,必须依靠幼儿主动操作物体,与他人交流以及经验的不断丰富来获得和发展。

(二)幼儿原有经验背景

关键人物:木木。性格特点:非常活泼开朗,思维活跃。家庭环境:开百货店。

木木家是_百货店的,他从小就生活在店里,所以他的生活经验比一般的幼儿更为丰富。因为爸爸妈妈时常只顾着看店,没有时间照顾木木,自己家经营的百货店,自然也就成为他玩耍的天下。于是,木木因为贪玩也使得自己受了不少伤,那么免不了会进医院了。而本案例中,就是因为他自己额头受过伤,躺过手术台而习得的经验。在木木的记忆中,是爸爸带着他来到医院,让医生就诊过,也在手术台上躺过,这些就成为他进行角色游戏的关键经验。

我们来玩医院的游戏。见图1,“安安你来当病人,丽丽你当护士吧。木木又跑到了贝贝的身边,对她说贝贝,你也来做护士吧!””木木说:“你们都不能做医生的,我才是医生,我会做手术的。成成,你也来当医生。”

案例描述

关键经验之“医院搭建”

“护士”和“病人”一起合作,把长方形木板依次进行平面摆放,建成了“病床”,而医生“木木、成成和另外几个小伙伴将几块长方形木板和几个长方体木块进行五层的垒高,搭成了“手术柜”,又将所有的圆柱体碳木按“三角形”进行垒高,搭成了“药品柜”。就这样,一个简单的“医院”就“诞生”了!如图2

关键经验之“设备介绍”

“这是病人看病的地方,看病的时候要躺在这里的。”“还要有手术台,我就是在手术台上动过手术的。”像台阶一样的东西是放手术的东西。“这个是用来开刀的,就是治病的地方!”木木兴奋地说,“这个是用来给病人看病的地方。”木木又跑到另一处像床一样的地方说。(见图3)

关键经验之“细菌解除”

安安生病了,旁边两名“护士”小姐赶紧帮助安安躺好,这时候“医生”木木过来,嘴里喊着“做手术了,做手术了”。于是,“护士”听了就赶紧给病人安安挂盐水,并且让病人脸朝上,保持呼吸通畅。与此同时,“医生”正准备着东西打算给病人做手术。期间,有其他幼儿进行干扰,“医生”去了另一边游戏。而“护士”一直在旁边对病人进行安抚,也想对病人采取措施,但因为听从“医生”的话而不敢有所行动,一直就这样等着给病人做手术。这时,教师介入,用眼神示意“医生”回到游戏中,“医生”回来后,拿出准备好的药,为病人打针,进行手术。嘴里说着:“她感染了,我来帮她解除细菌!”然后打针、洒水、挂点滴,都是“医生”完成,而“护士”守在病人旁边观看。(见图4)

关键经验之“病人回归”

“哎,大牛,我在这里做手术耶!”说着,阳阳把躺在手术台的 “病人”叫了起来,自己则躺了下来。木木最后又躺到了手术台上,想要来当病人,却因为手术器材的倒塌而没有继续,并开始兴奋地大声喊叫。(见图5)

案例分析

幼儿的游戏是一种自发的行为,且具有主动性。而幼儿角色游戏的主题内容往往是幼儿生活经验的表现,是幼儿感知生活最为直接的体现。所以,幼儿当时进入医院动过手术这一关键经验是这次角色游戏的主题内容的直接来源。在此案例中,我把木木去过医院动过手术的这一经验作为整个游戏的支撑点,记录了幼儿进行角色游戏的过程。在整个游戏中,他从一开始搭建的小床,到后面萌生“当医生”的意愿,到给“病人”看病做手术,分配成员角色,直到最后与小伙伴进行角色扮演,成功地给幼儿完成手术。反映出他的关键经验对整个游戏的重要性,对游戏的情节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1.关键经验引发主题的呈现

幼儿去过医院,动过手术,在幼儿的脑海中,他对医院有了一定的了解,在遇到自主游戏时,就会碰撞出角色游戏的主题,案例中的幼儿把日常生活中关键经验构想在了游戏之中,自然而然地引发了游戏的主题“医院”,并引起了其他幼儿游戏的兴趣,从而开展角色扮演游戏。

2.关键经验促使角色的产生

在医院进行“包扎”“缝合”等一系列的操作,使得幼儿记忆中对“医生”“护士”这些角色的任务更为清楚,所以在游戏开展中,这一经验促使了幼儿假想游戏中的角色分配,女孩子是应该当护士的,男孩子应该当医生的等等,使之角色清楚明了。

3.关键经验推动情节的发展

医院中有了设备,也有了“医生”和“病人”,那么最重要的就是给病人看病了。“怎么看病?”进过医院的人一点也不担心,即使“病人”已被感染,案例中的木木“医生”手法娴熟地给“病人”治疗直至解除细菌。一系列的活动,在关键经验的推动下,游戏情节层次分明,按部就班地完成了。

介入指导

(一)游戏前的介入:谈话活动――关键经验的梳理

丰富的生活经验是幼儿角色游戏的源泉,对中班幼儿来说,他们的生活经验有限,幼儿对医院的认识害怕多于兴趣。而在木木告诉小朋友自己去医院缝针的事情中,木木与幼儿的谈话引起了我的兴趣,我决定帮助他梳理关键经验,以便于他来确定游戏主题。我与木木进行了谈话,与他的对话中,我知道了他知道手术台,知道病床,但是表达得不是非常清楚。于是,帮助他梳理经验,提炼关键经验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教师介入使得游戏主题明确。有了前期关键经验的整理,木木更加清楚了医院里面的角色,渐渐地打开了角色游戏的视野,让角色游戏回归生活,还给幼儿自由的空间,积极投身到属于自己的角色游戏中,使幼儿的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游戏主题的呈现也更加清楚明了。

(二)游戏中的介入

1.材料提供――关键经验的诱发

游戏材料在幼儿游戏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班幼儿知识经验和能力发展水平的局限性,致使幼儿在游戏中时常会受到材料的约束,且游戏材料也会限制幼儿游戏的情节发展。所以,在本案例中我提供给幼儿长方体、三角体、长短木板、大小圆柱体等形状多样、大小不一的碳木,供幼儿操作。

教师介入使得游戏内容丰富。幼儿看到这些碳木时,他们对游戏的兴趣也变得浓厚,案例中的木木利用碳木,创造性地进行了角色游戏。用长条形的碳木建构成了一张病床,长形木板和短的木板合构成手术台,用圆柱体碳木替代为药品,并把圆柱体的碳木进行垒高,形成“药品柜”,用长条形碳木建构成放置手术器械的架子。当木木在游戏中充分地利用了这些形状不一的材料,就使得整个游戏的内容丰富。

2.眼神暗示――观察参与的指导

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介入的时机也是非常重要的。当案例中的木木因为外界的干扰而不照顾“病人”时,教师用眼神示意幼儿,需回到游戏中,而不是走开去玩其他的。

教师介入使得游戏情节顺利。中班幼儿角色能力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中断,幼儿在游戏中的能力也会影响到游戏的进程。而案例中“医生”在受到外界干扰时,教师的眼神示意,使得幼儿意识到自己正在做的是角色以外的事,能帮助幼儿控制好对角色的把控,暗示幼儿需要遵守游戏的规则,对幼儿扮演的角色任务也更清楚,才保证了游戏的顺利进行。

(三)游戏后的介入:组织评价――游戏经验的总结

游戏经验的总结既是本次游戏后的一种积累,也为下一次更好地游戏提供了可能。因此,教师在游戏结束后,组织幼儿采用小组互评的形式,对本次游戏进行小结。孩子们在总结的时候指出“医生和病人要轮流当”,“病人除了要动手术,还要抽血、挂盐水”等等,这些都将成为他们下次游戏的改进之处。

教师介入使得游戏经验充实。游戏就给了幼儿“经历,直接体验”这样的过程,自编、自导、自演的众多情节中,有成功、满足的体验,也不乏失败、沮丧的经历,在幼儿一次又一次的游戏中慢慢积累,且转化为自己的经验,获取丰富的感官体验。

手术台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重复接台手术;洁净手术间;菌落数;管理;使用率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1(b)-162-02

在卫生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提高手术间的使用率而又不增加手术切口感染率是基层医院迫切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自从Charnley[1]提出空气洁净技术能有效控制手术感染后,基层医院手术间的无菌技术得到了进一步提高,随着手术间使用率的提高,加快了各种手术的周转。为探讨重复接台手术对手术间空气质量的影响,本文对我院2005年5月~2008年5月10 000级层流洁净手术间重复接台手术的空气质量变化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手术部按国家标准[2],经验收合格的层流洁净手术间分4个级别,选择其中4间大小格局、配套、设置相同的一万级洁净手术间为本次研究对象,室内面积36 m2,湿度50%~60%,温度20~25℃,接受本次研究的患者全部为择期Ⅰ类切口手术的住院患者,共108例,手术种类包括剖宫产、子宫肌瘤、甲状腺、疝气、胆囊、肾结石等,重复接台手术的开始时间大部分在12∶00以后,少数在14∶00以后,观察时段为重启净化机后30 min至手术结束,历时(126.5±46.1)min。

1.2 方法

①由一名专职护士按无菌要求进行采样,分别于第2台手术结束并清洁后,静态下重启净化机满30 min时,手术开始切皮时,术中30、45、60 min及手术结束前15 min等7个时点进行。②进入手术间人员限定6~8人并严格按无菌要求着装,原则上准入不准出,目的是减少开门次数。进入手术间的所有物品按规定地方摆放,不能随意搬动。③用φ90 mm培养皿,按室内面积>30 m2的要求,布5个采样点[3],采样高度为与地面垂直80 cm的平面上,培养皿置于无菌治疗巾上,暴露5 min后立即送检培养,每个时间点采样30次。④手术间动态空气中细菌菌落数,菌种、手术切口感染率以及可能影响手术间洁净度的相关因素为主要观察项目和客观评价指标。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可能与手术间洁净度有关的因素

本研究共108例手术,其中手术开始时间在12∶00以后97例,在14∶00以后11例。进入手术间人员共734人,平均每台手术参与人数为6.8人,无一例参观人员。平均开关门次数

2.2 手术间动态空气细菌菌落检测结果

见表1。表中7个时点所测数据显示,净化机启动前,细菌菌落数明显高于净化机启动后。手术全过程,手术间动态空气中细菌培养菌落数周边区高于手术区,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很多文献报道,手术室内频繁的活动是导致手术室空气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4-5],而12∶00左右正是部分手术结束,接台手术准备开始的时段,手术室内人员走动和活动相对较频繁。本研究选择此时段进行,而且又是重复接台手术,对于如何加强洁净手术间的管理,排除影响手术间空气质量的隐患,提高手术间的空气洁净度,降低手术感染率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本研究进一步证实,只要控制好入室人数,入室人员严格按无菌要求着装和操作,减少开关门次数,保持室内物品简洁、整齐,与手术无关的物品尽量远离手术区,避免手术间内多余、重复的动作,同时静态下,保证净化机正常运作满30 min,这样即使是重复接台手术同样可以保持手术间的洁净度,提高手术间的使用率。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对于重复接台手术,术前静态下净化时间一定要满30 min,否则有可能增加手术切口感染的几率。本实验发现,在开启净化装置之前,即使常规清洁,手术区与周边区细菌培养菌落数无显著性差异,但启动净化装置满30 min时效果完全相反。此外,本研究虽然是重复接台手术,但实验结果与有关研究结果相一致[4-5]。手术过程中,由于人员过多的活动,手术开始切皮及手术结束前15 min细菌培养菌落数呈现两个高峰的变化规律,如何避免这一变化规律,把手术切口感染几率降到最低,有待进一步研究。

临床实验证明,人体自身及人的活动是洁净手术间最重要的污染源,人体的皮屑、毛发及呼吸道呼出的气体含有一定量的细菌,如距离手术患者切口很近是引起手术切口感染的最直接原因。有资料显示,手术中穿着无菌服的人员在静态时每人每分钟发菌量为300个,动态时每人每分钟发菌量为1 000个,穿普通衣服的人员每人每分钟发菌量为3 300~62 000个。依此类推,进入手术间的人数越多,产生的细菌越多,而空气净化无法有效清除来自人体所产生的菌尘,所以控制进入手术间的人数十分必要,特别是重复接台手术,即使是进入手术间的工作人员,也要严格按无菌要求着装,避免皮肤、口、鼻外露。

洁净层流手术间是通过持续层流净化,保持室内正压状态达到净化目的。如果开关门次数增多或门的设计有误,导致手术间内气流改变而打破原有的正压状态,最终手术间的洁净度下降,所以,手术间的设计不能采用传统方式的里外活动门,而应采用左右自动推拉门。自动推拉门开关门的时间应设置越短越好,时间过长室内气体对流而影响手术间气压的稳定。目前我院层流手术间的开关门时间设定为20 s,是否最合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Charnley J. Low friction arthroplasty of the hip: theory and practice [M]. New york: Spring verlag,197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S].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医院消毒卫生标准[S].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6.

[4]黄龙淳.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时间效果的动态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11):5-6.

手术台范文第4篇

【摘要】 目的 探讨接台手术的时间安排,以便更合理地使用医疗资源。方法 按照gb15982-1995的采样方法,对我院进行接台手术的其中四个手术间进行为期1年的定期室内空气、治疗车和器械台的物体表面的细菌菌落总数检测。结果 手术后、术后消毒30分钟和术后消毒1小时三种方式的消毒效果中:术后消毒30分钟的效果明显,菌落总数允许检测值达到了普通手术间的卫生标准。结论 接台手术的最佳时机为消毒30分钟后,可有效的预防医院内感染。

【关键词】 接台手术 消毒效果 空气质量 医院内感染

我院于2008年12月-2009年11月定期对进行接台手术的第1-4号手术间共4个手术间的室内空气、治疗车及器械台的物体表面进行了细菌菌落总数检测,并对三种方式的消毒效果进行了整理分析,以期为更合理有效的安排手术时间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共有17个手术间,平均每月1000台手术左右,每一个手术间每天手术量约为3台。每月中旬对第1-第4普通腹部外科手术间的空气、治疗车及器械台的表面进行采样。

1.2方法

1.2.1消毒方法 空气消毒由多功能动态杀菌机在第一台手术完,手术间整理清洁完毕后进行处理;物体表面消毒由含氯制剂擦拭处理。

1.2.2采样方法 物体表面采样方法:用5×5cm2的标准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试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试子,连续采样1~4个规格板面积,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试子放入装有10ml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送检。空气中细菌总数检测方法:测定空气中动态下细菌总数。采用平板暴露法:房间30m2以上者,于东、西、南、北(距墙1米处)、中五点;小于30m2者,于一条对角线里、中、外三点,高度均在1.5米处采样,将普通营养琼脂平板(9cm直径)按上述采样点和高度布放,暴露5分钟后送检培养。采样时间按gb15982-1995[1]附录a“采样及检查方法(补充件)”,选择消毒处理后与进行医疗活动之前期间采样。采样人员由我院感染科人员和我科固定护理人员执行。

2 结果

2.1手术室在不同时段的空气质量 按gb15982-1995“4.1.1细菌菌落总数允许检出值”的规定:普通手术室空气菌落总数测定结果(cfu/m2)应该≤200。从检测结果看:手术后、术后消毒30分钟和术后消毒1小时的4个普通手术间的空气质量有明显差异。手术后有近40%手术室空气菌落总数≥200,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允许值。如果手术后再消毒半小时手术间的空气质量则合格,手术后再消毒1小时手术间的空气质量则达到gb15982-1995规定的ⅰ类—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的效果。为了及时合理安排手术我们选择了手术后消毒半小时再做接台手术的方式。

2.2 手术室器械台表面和治疗车表面的洁净度 同手术室的空气监测效果相一致:手术后与术后消毒30分钟及术后消毒1小时的4个普通手术间的器械台表面及治疗车表面的细菌菌落总数监测结果有明显差异。术后消毒30分钟后即可达到国家标准允许限值,效果明显。

3 讨论

3.1合理安排接台手术的时间为第一台手术完消毒半小时后 目前各个医院的手术量增加明显,而医疗资源的扩展相对有限,提高手术间的利用率就成了当前的重要问题。当然各个医院所采用的方法也不一样,有在第一台手术还未完的情况下就接第二台手术的现象,前者一走,后者就立刻进入准备手术了,手术间的准备是在病人进入的情况下开展的;有按照多功能动态杀菌机的要求消毒两小时后才接手术病人的现象;有消毒一小时后接病人进入,人机共存的情况下再消毒一小时的现象等,这些做法都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一种方式不符合医院感染管理的要求,后两种方式没有充分利用手术间,影响了手术的进程。该调查显示,接台手术的最佳时机是第一台手术完毕,消毒半小时后,环境已经达到了常规条件的准备,符合国家对普通手术室的要求标准。

3.2创造合格的手术室工作环境,可有效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手术室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而对手术间的环境进行消毒处理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之一:及时清理污物,湿式清扫地面,含氯制剂擦拭物体表面,消毒空气等。制定完善的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制度,如严格遵循先ⅰ类手术,再ⅱ类,次ⅲ类手术的安排顺序;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执行科学、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等。通过学习,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使规范化的医院感染管理落到实处。

3.3建立完善的登记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可持续改进 建立登记本,做到真实、有据可查。根据所累计的时间,定期监测,定期更换多功能动态杀菌机的消毒管道,保障手术间的空气消毒质量。对进行的接台手术登记准确,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相关情况,有可追溯机制,从而不断完善接台手术的管理。

手术台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骨折;胫骨;手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R683.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5(c)-153-01

1999年11月~2007年8月,共收治胫骨平台骨折患者52例,对AO分类B型者38例采用同一手术入路治疗,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8例,男35例,女3例。年龄18~56岁,平均30.2岁。车肇事伤32例,坠落伤4例,重物压伤2例。按AO分类,B1型19例,B2型6例,B3型13例。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12例,半月板损伤5例,交叉韧带损伤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5~14 d,平均7.8 d。

1.2方法

1.2.1 手术切口本组均采用膝前外侧切口,必要时显露外侧半月板前角附丽,在横韧带处切开半月板前角,掀起半月板,暴露外侧髁关节面。

1.2.2复位及固定 对B1型楔形骨折,使用两枚带垫圈的拉力螺钉或空心螺钉固定者12例,其中后方楔形骨折,复位后以两枚拉力螺钉固定2例。希望轴向负荷,以L或T型钢板支撑固定7例。对B2型关节面中央部有凹陷的嵌压骨折,采用腓骨前缘胫骨前方皮质骨处开窗,金属棒向上敲击将压缩的关节面托起复位,其下骨缺损处植骨,1~2枚拉力螺钉横穿固定6例。对B3型伴有劈裂及嵌压的压缩楔形骨折,关节面复位后以多枚克氏针临时固定,植骨后再用钢板支撑固定13例。本组植骨19例,其中,7例植入人工骨,12例自体髂骨植骨。

1.2.3 合并韧带及半月板损伤的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伴有隆突撕脱性骨折的韧带损伤,手术中一期将其复位并钢丝固定,对于韧带实质部损伤者暂不修补,留待二期处理,对于有半月板损伤者,术中尽量修补,无一期切除者。平台重建后必须检查内侧副韧带和关节囊是否完整,因为胫骨外侧平台骨折大约1/3合并内侧副韧带断裂。另膝内侧切口修复内侧副韧带完全性断裂5例。

1.2.4 术后处理术后使用弹力绷带固定1周,以减少积血及伤口肿胀,抬高患肢,术后3 d使用CMP机进行功能锻炼。

2 结果

本组38例,术后X线片复查示骨折解剖复位35例,近解剖复位3例;所有患者早期以关节及肌肉锻炼为主,不得早期负重,1例B3型骨折外侧以T型钢板固定者,术后过早负重后继发外侧平台塌陷。伤口一期愈合33例,2例术后创口渗出,细菌培养均为阴性,经创面换药3周后愈合,考虑为人工骨反应所致。31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25个月,平均15.6个月,6个月内骨折愈合28例,7~18个月愈合3例。疗效参照Merchane评定标准[1],按功能、疼痛程度、步态、关节稳定程度及活动范围5项综合评定,优18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83.8%。

3讨论

3.1 术前准备

胫骨平台骨折大多数发生于外侧髁,均为高能量损伤所致,多伴有较严重的软组织损伤,入院后骨折整复,患肢抬高、制动,X线复查,对B型骨折伴有关节明显移位者,在肢体肿胀充分减退后才进行手术,从受伤到手术平均时间为7.8 d,这是本组病例中伤口并发症少的一个重要原因。对C型骨折过于复杂,鉴于日趋紧张的医疗环境,予以转诊。

3.2 手术方法

手术入路:采用膝前外侧切口,合并有内侧室间隔破裂需修补者,另行膝内侧切口。手术固定:胫骨平台的治疗目的是获得一个稳定的,对合关系良好,活动正常并且无痛的膝关节。因此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的关键在于确保平台关节面的平整及外髁皮质部的解剖复位。希望有轴向负荷时钢板可提供稳定的支撑,避免患肢负重训练时出现平台的继发塌陷,导致膝外翻及创伤性膝关节炎[2,3]。本组中用钢板固定者20例,在负重前、后的X线片上测量的胫骨平台内翻角(TPA)对比后未发现有明显改变,证明钢板固定能为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提供长久、持续、稳定的固定。

3.3 早期功能锻炼

通过本组观察发现,早期(术后36~48 h)开始功能锻炼者优良率明显高于晚期开始功能锻炼者,我们主张一定要指导和鼓励患者正确地进行功能锻炼,以主动锻炼为主,被动锻炼为辅,以屈膝为主,伸膝为辅,但不提倡过早负重活动,负重锻炼一般限制在术后3个月以上。

[参考文献]

[1]Merchant Te,Dietz FR.Long-term follow-up after fractures of the tibial and fibular shafe[J].J Bone Toint Sur(Am),1989,71:599.

[2]张福华,赵正辉,张磊.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治疗[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8,14(1):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