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测量教案

测量教案

测量教案

测量教案范文第1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2)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3)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学法点拨

本节在学习质量、密度概念及用天平测量质量的基础上,学习测量物质的密度。学习利用公式间接测定某个物理量的方法。

量筒的容积单位一般是毫升(mL),也有使用立方厘米(cm3)作单位的。1mL=1cm3.

同许多测量仪器(电流表、电压表、天平)一样,量筒也有量程和分度值。

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

规则形状物体可以用直尺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可以用量筒测量。用量筒测量体积常用“溢杯法”:将物体浸入盛满水的容器中,同时将溢出的水接到量筒中,读取量筒内水的数值便是该物体的体积。测量石蜡等密度密度比水的密度小的固体的体积,可以采用“悬垂法”:先读取悬挂重物被浸没于量筒中液体对应的体积,再将石蜡和重物系在一起浸没于量筒中,读取此时的液体体积,两者的差便是石蜡的体积。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上一节课学习,我们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的意义。

1、问:什么叫物质的密度?怎样计算物质密度?

2、出示一块长方体铁块,问:要测这铁块的密度,需要测哪些量?用什么器材测量?记录哪些量?怎样求出铁块的密度?

3、再出示一块任意形状的石块和装在小碗的盐水问:能否用测长方体铁块密度的方法测这块石块的密度和小碗里的盐水?用刻度尺不行,那么用什么仪器来测定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和盐水的体积?出示量筒,指出液体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来测量。

二、量筒的使用

指出:量筒中液面呈凹形时,读数时要以凹形的底部为准,且视线要与液面相平,与刻度线垂直。

1、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方法:先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以待测体积的物体放入量筒后能完全浸没,且量筒中的水上升的高度不超过量筒的最大刻度值为准),读出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V1;将不规则形状物体浸没在量筒中,读出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V2与V1的差值就是被测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2、了解这种测量方法的原理:利用等量占据空间替代的方法进行测量。

3、尝试测量一个塑料块的体积。

4、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一些形状不规则且无法浸入量筒之内的固体的体积。

可采用“溢杯法”测量其体积。所谓“溢杯法”即将物体浸入盛满水的容器内,同时将溢出的水接到量筒中,读取的数值便是该物体的体积。但现有量筒一次不能盛取石块溢出的水量,可用较大容器盛接溢出的水,再分若干次用量筒测量所接到的水,多次读取数据,最后相加得到石块的体积。

5、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密度小于水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1)压入法:用一根细而长的铁丝将蜡块压入水中。蜡块投进量筒和压入水中后量筒中水面所对的刻度的差值就是烹块的体积。

(2)沉锤法:用细线将一个钩码系在蜡块下面,用细线吊着蜡块和钩码放入量筒,钩码先浸没在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1,然后钩码和蜡块一起浸入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V2与V1的差值就是蜡块的体积。

三、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塑料块和盐水的密度

1、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2、各小组间交流所设计的实验方案。根据交流结果对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适当调整。

3、各小组汇报实验数据,然后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密度是属于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无关,它与物质种类有关,同一种物质密度相同。

达标自查

1、测量一种物质的密度,一般需要测量它的和。然后利用公式,计算出物质的密度。这是一种(填“直接”或者“间接”)测量法。

2、测量形状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时候,要用量筒来测量,量筒的容积要适量,适量的含义是固体(填“能够”或者“不能”)浸没入液体中。

3、小亮做测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量筒中水的体积是40mL,石块浸没在水里的时候,体积增大到70mL,天平测量的砝码数是50g,20g,5g各一个。游码在2.4g的位置。这个石块的质量是,体积是,密度是。

4、为了减轻飞机的质量,制造飞机时,应该选用密度较的材料。

5、下列是不同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小明同学要测量出密度是0.8g/cm3的酒精100g,则应选择()

A、50mL,5mLB、100mL,2mLC、250mL,5mLD、400mL,10mL

6、使用托盘天平的时候,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加减砝码的时候,可以用手轻拿轻放B、不允许把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托盘里

C、被测物体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程

D、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的读数

7、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食用油密度的实验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

A、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

B、将适量的食用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读出油的体积

D、用天平测出倒掉油以后烧杯的质量

8、下面是小明在测铁块密度时的主要步骤,请你写下正确的操作步骤序号()

A、将m、V代入公式中,算出铁块密度

B、铁块用细线拴好轻轻放入水中,测出水和铁块的总体积V2

C、在量筒中倒入一部分水,测出水的体积V1

D、用天平称出铁块的质量m

E、根据数据V1、V2算出铁块的体积V

9、根据密度的公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越大,密度越大B、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C、密度是物质的性质,与质量、体积无关

能力提高

10、在调节托盘天平指针前,发现指针偏向刻度线中央的右侧。为使天平横梁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调节螺母()

A、向或移动B、向左移动C、不必移动,而移动游码D、以上三种都可以

11、给你一台天平、一把直尺、一枝铅笔,测出一卷细铜丝的长度,写出你的方法。

12、用铁、木分别做成体积相同的实心立方体,问哪一个质量大?为什么?

13、小实验:测量雪的密度

问题:雪的密度在任何地方、不同的时间都一样吗?

材料: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或塑料筒(高约25cm,直径约7cm);

两个塑料袋,一架天平,一个量筒。

操作过程:(1)在冬天时将塑料袋装满雪,记下雪的类型(例如,湿雪、干雪、干粉状雪等)及室外空气的温度;

(2)返回教室内把雪全部倒入一个大碗里;

(1)将一个圆筒称重(m1),仔细地装满雪,不要使筒内留下空隙,再一次将圆筒称重(m2),m2-m1即测得的雪的质量;

(2)取第二个圆筒测量它的体积。方法有二:一是用量具测量;二是将圆筒装满水,用量筒测出其体积,记录下需要水的数量(mL)

(3)雪的密度等于雪的质量除以圆筒的体积;

雪的密度=

(4)在不同温度下重复这个实验,观察雪的密度在不同温度下是否相同。

14、为了判断一个铁球是不是空心的,某同学测得如下数据:

(1)做这个实验需要哪些器材?主要步骤怎样?

测量教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测量;方法;反思

一、课堂设计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设计实验方案,让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活动与合作交流体会,发现已有方案或问题解决办法的缺陷与不足,来激起学生对新方案或新办法的探究。

二、具体安排

1.通过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复习测密度的原理。

2.实验所需器材。

3.分小组讨论实验方案,设计实验过程。

4.由每组推选出代表,就设计的方案逐个发言。

5.进行组与组之间的争论,得出最合理的实验方案。

三、活动实施过程

我用投影仪出示课题:请设计出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方案,并问学生:“看到这个课题,你想要知道什么问题?”

张军首先站起来说:“我想知道实验原理是什么?”

刘佳接着说:“实验的器材有哪些?”

孙俊杰:“盐水的浓度与盐水的密度有没有关系?”

刘秀梅:“能有多少种测盐水密度的方法?”

“同学们能提出这么多问题,真是太好了。那么我们首先把实验的原理解决了,其他问题我们边设计边解决。那么,谁能说出这个实验的原理呢?”

刘佳举手回答:“实验原理是密度公式ρ=m/v。”

“大家同意不同意呢?”

学生齐声回答:“同意。”

“那么这个实验需要哪些器材呢?下面请同学们独自思考设计实验方案,并在组内讨论,然后各组按照设计的实验方案选取器材。现在大家桌上放了一些器材,可以选用,也可以不用,如果还需要其它器材,老师可以提供。给大家十分钟时间。”

学生认真地思考着,积极进行实验设计,我巡视指导,各组内不时发出争论声,气氛非常活跃。

“刚才同学们交流得都很认真,现在哪个组发言人代表你们组给全班同学讲一讲设计方案,其它组员进行补充。”

第一组:

中心发言人:我们组讨论后的设计方案是:

1.用已调好的天平测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2.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v。

3.再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2。

4.利用密度公式,算出盐水的密度ρ=(m1-m2)/v。

“你们组的其他组员有没有补充?”

“第二步应是把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石磊补充说。

第二组:

中心发言人:我们组多用一个小烧杯,实验方案是:

1.用调好的天平先测小烧杯的质量m1。

2.把盐水倒入小烧杯,测盐水和小烧杯的总质量m2。

3.再把小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盐水的体积v。

4.根据密度公式,可得ρ=(m2-m1)/v。

第三组:

中心发言人:我们组把量筒当容器使用,设计的方案是:

1.用调好的天平先测量筒的质量m1。

2.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中,测盐水和量筒的总质量m2。

3.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4.根据密度公式,可得ρ=(m2-m1)/v。

第四组:

中心发言人:我们组没用量筒,我们用了两个三角板间接地测体积,实验方案是:

1.用调好的天平先测小烧杯的质量m1。

2.我们用了测长度时特殊的测量方法,测出小烧杯的直径d,学生边说边演示。

3.通过计算,求出小烧杯的底面积s=π(d/2)2。

4.把大烧杯中的盐水倒入小烧杯中,用三角板测出液面的高度h。

5.计算出盐水的体积v=sh=π(d/2)2h。

6.用天平测出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

7.用密度公式,可知ρ=(m2-m1)/π(d/2)2h。

“大家说这组设计的方案有什么优点?”

话音未落,张志勇同学立刻站起来说:“他们的实验方案能用到我们以前学到的知识,能把旧知识贯穿到新知识中,非常好。”

听到他的回答,我点了点头,笑着问:“他说得好不好?”

“太好了!”

第五组:

中心发言人:我们组用了一个标有容量的饮料瓶,实验方案是:

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饮料瓶的质量m1。

2.把盐水倒满饮料瓶。

3.再用天平测出装满盐水的饮料瓶的总质量m2。

4.用密度公式,可得:ρ=(m2-m1)/v。

“我认为这组的实验设计很独特,我们应当鼓励鼓励他们。”我带头鼓掌,学生也跟着鼓掌……

“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案了?”

第六组:中心发言人站起来说:我们组与第一组的差不多,方法是:

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大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2.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体积v。

3.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

4.再用密度公式,可得ρ=(m2-m1)/v。

各组都争着表述自己的设计方案,我把不同的设计方案依次写在黑板上。

“同学们看看大家一共设计了几种方案?”

“六种。”

“同学们设计的实验方案都很好,但这些方案是不是什么时候都适用?实验室测量时最适合用哪种?讨论一下。”

学生开始激烈地讨论起来。讨论结束后,路美娜犹豫着站起来说:“我认为第四、五组的方案不适合实验室测量,因为实验室要求测量的比较精确,而他们只能粗略地测量。”

我点点头问道:“谁还有?”

话音未落,李阳抢着回答:“第五组的方案如果盐水给的不多,就无法装满饮料瓶,也无法知道盐水的体积。”

“第四组方案如果装盐水的容器不规则,就无法测出盐水的体积了。”张志勇也补充说。

“大家说他们说得好不好呢?”

学生:“非常好。”

我微笑着带头鼓起掌来,学生跟着一起鼓掌。看到学生情绪高涨,我及时问:“那么其他几种呢?”学生这时看着黑板认真的思考着。

过了几分钟,刘秀梅站起来说:“第一组的方案如果量筒的量程小,盐水也倒不下,没法继续测量。我认为往量筒倒一部分不影响测量,如果这样就是第六组的方案了。”

张军接着说:“第二组的方案把小烧杯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总有一部分盐水留在小烧杯中,测出的体积偏小,测量不准。”

李阳:“第三组的方案把量筒当容器使用在测质量时不方便,容易倾倒,我认为不好。”

“大家有没有同感?”“有。”

“刚才同学们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发现大家没有对第六组的方案提意见,那么是不是第六组的方案适合实验室测量呢?”

刘佳:“我认为第六组的方案适合实验室测量,它没有前面几种方案中倒不下、装不满的问题,也没有倒不净的问题,测量的误差也小。”

“说得非常好,有没有不同意见?”“没有。”

看到学生讨论得差不多了,我及时总结道:“经过大家的讨论,我们确定了实验室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步骤是第六组同学设计的方案。在做实验以前谁还有什么问题?”

李安龙问道:“老师,测液体密度有没有直接测量的仪器?”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你非常敢想!能提出问题说明你动脑筋了,提出问题就是解决问题的开始,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现在有一种测密度的仪器叫密度计,我们把它放入液体中就可以读出液体的密度。我们以后会学习到,大家课后可以先查阅资料,认识一下密度计。现在我们开始实验,同学们自己根据实验步骤设计表格,纪录实验数据。”

……

四、课后体会

由于学习内容是开放的,学生的学习活动是自主的,而且学生之间存在各种差异,因此面对同样的问题,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思维方式,产生各种不同的结果,有些甚至是出乎意料的。所以让学生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进行合作,能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交流、讨论的机会,能满足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心理需要。同时,我们通过生生互动,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和批判,从而建起更深层次的理解,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记忆。

测量教案范文第3篇

为做好2021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确保我校各项监测工作安全、规范、严谨、高效地开展,确保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过程和结果公正、公平,根据有关文件及上级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成立2021年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羊桥土家族乡中心小学监测点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联络办公室,由 老师任负责人;联络办接到有关情况报告后,立即启动安全工作预案,妥善处理各种突发事故,确保监测工作的安全、平稳、有序进行。

二、正确区分突发时间级别

(一)1级应急事件

事件一般发生在校内,不影响测试工作的正常秩序,不涉及测试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和测试工具的安全性,对测试工作没有造成实质性影响。

(二)2级应急事件

事件在校内校外都可能发生,对测试工作有一定影响,但对监测实施的规范性或测试工作的正常秩序影响较轻。

(三)3级应急事件

突发较为严重的事件或老师操作严重失误,明显影响到监测实施的正常秩序或较为严重地涉及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和测试工具的安全性,甚至影响到一定区域内监测工作的正常实施。

处理办法:发生以上各种级事件,学校相关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2020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现场操作手册》中的“应急事件处置预案”中相关要求及时上报并如实填写《样本校应急事件报告表》。

三、制定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期间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方案。

(一)监测前的安全工作措施

1.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常识教育,并开展填涂答题卡训练,明确告诉学生必须听从监测工作人员的统一指挥,若遇特殊情况及时向监测工作人员报告。

2.学校安排安保人员2名(负责测试场地及周边的保卫与基本秩序维护),医务人员1名(负责学生的身体不适等问题的临场处理和送医交接),全程参与学生的安全管理与医务急救,为监测的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监测期间安全工作措施

1.学校在测试过程中发生特殊问题,在符合监测规范与要求,不影响测试工作正常秩序,不涉及数据真实性、完整性和工具保密性的情况下,由责任督学、主监测员共同商议解决,并将具体情况记录在《测试记录》上,必要时向教育局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督导办公室和上级巡视员做出口头或书面汇报。

2.对于学校发生的责任督学、主监测员无法解决的问题,责任督学须立即上报教育局监测督导办公室和上级巡视员。在符合监测实施工作原则,不影响数据真实性、完整性和工具保密性的情况下,由巡视员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要求组织工作常见问题解答及应急预案提示》,以及监测督导办公室负责人的商议结果,做出应急处置,并于处置后在第一时间内向2020年国家基础教育质监测实施上级领导进行口头或书面情况汇报。

3.凡涉及监测数据真实性、完整性和工具保密性,不能按照规定的测试要求与程序执行监测实施工作,或发生其他重大事件(案件),学校应立即将情况向上级报告。

4.测试开始,试卷启封后,如发现试卷有缺页、污损、错印等情况,监测员应立即向学校监测实施办公室和上级报告,得到答复后方可按要求开展工作。

(三)应急管理预案

1.若有学生身体突发不适,应立即向现场工作人员求助,临时医疗点马上进行诊治,情况较为严重的要立即就近送往医院作进一步的处理和救治。

2.监测现场如发生突发事件,发现人要迅速稳定和控制现场、并立刻向学校领导报告。

3.监测场所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人身伤害等突发事件,立即向学校领导汇报,并按照相应应急程序立即响应,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4.监测期间遇有特别恶劣天气的或其它恶劣自然条件的,有可能影响到监测安全时,各现场教师应采取相应措施并报告学校领导且逐级上报。

5.提前准备断网预案,若网络不通及时联络专业人员李雪平检修;测试前保证通电,且电工一直在现场,直至考试结束。

四、主要参测工作人员分工

工作人员

校 长:

人员要求及主要职责:组织本校测试,对本校测试数据的真实性、监测过程的规范性和测试工具保密性负总责;配合责任督学处置应急事件;核查测试卷袋封装,确认无误后签字。

副校长:

人员要求及主要职责:配合校长组织本校测试;在校长填答问卷时,具体负责本校测试组织工作,对测试数据的真实性、监测过程的规范性和测试工具保密性负相应责任。

监测员:

人员要求及主要职责:由样本校的非科学、地理、生物、物理、道德与法制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担任,配合主监测员完成学生科学、德育测试和学生科学、德育相关因素问卷的填答工作。

司时员:

人员要求及主要职责:由样本校教务部门相关人员担任,负责按时发出报时指令。

医护人员:

人员要求及主要职责:由校医担任或由样本县协调配备,负责学生身体不适、突发疾病等问题的临场处置和送医交接。

安保人员:

人员要求及主要职责:由样本校保安或相关人员担任,负责测试场地周边环境的治安保卫。

保密员:

人员要求及主要职责:由样本校工作人员担任,负责监测工具的领取、保管和送回等工作,对测试工具的安全保密负具体责任。

信息员:

人员要求及主要职责:由样本校相关人员担任,负责上报测试年级学生、教师信息和测试

五、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当前学校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安全工作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焦点问题,形势比较严峻,压力比较大,责任特别重。各工作人员要进一步提升安全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各项有学生参与的工作需要慎之又慎,严密组织,狠抓落实,确保本次监测安全、平稳、有序进行。

2.严格管理。对分工情况等都要详细安排,切实将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每一个环节和细节。

3.加强合作。各工作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严密制定实施方案,确保人员素质,严格组织实施。既注重分工负责,又注重协调合作,进一步形成合力,努力为监测工作顺利举行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4.明确安全责任追究制。对因工作不认真、措施不得力、落实不到位等造成安全事故或负面影响的,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测量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技工教育建筑工程测量 教学改革 课程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改革经济的迅猛发展,一幢幢大楼拔地而起,一间间厂房毗邻而座,建筑业已然成为我国的十大朝阳产业之首。因而建筑行业当中高技能型应用人才的需求程度,也同比增长,如何更好的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技能建筑专业人才,如何进行建筑专业各门课程的实用教学,成为当今探讨和议论最多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建筑作业,测量为先”,一项工程从动工到竣工,测量放线可以说是鞍前马后,随着建筑发展的日新月异,新型建筑的不断建造,对测量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也就越来越重要。技工教育作为建筑领域培育人才的先锋兵,古老的教学模式已不再能满足培养高水平测量人才的需求,逐渐被淘汰,创新的教学方法、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已成为当今的主流。

一、实施建筑工程测量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

对于建筑工程测量这门课程,陈旧的教学方式是:重理论、轻实践;这周学习理论、下周进行实操,中间间隔实践较长,久而久之,发现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际应用中很少,甚至是没有遇到过,剩下能应用的理论却由于没有系统的学习导致大部分遗忘,理论与实操不能很好的融合,测量水平无法达到一定高度。针对这一现象,如果能把理论的被动吸收,转变成实操过程中的主动探索,就会使学生对知识的把握与思考结合的更密切。

二、建筑工程测量课程一体化教学的基本原则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理论与实操分开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用,古老的教材已经跟不上测量技术发展的需要,传统的仪器也已经无法满足施工现场的应用。在测量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深知其中道理,以“了解、适用、超越”为测量教学的基本原则,在老式仪器的基础上,更多的涵盖类似精密水准仪、光电测距仪、激光仪、GPS等仪器的接触与学习。

三、建筑工程测量课程一体化教学的基本方案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主要应该围绕的便是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这三大块技能点,也是实际施工现场应用最多的操作点。教师的教学应该从这三大模块,逐一铺开,在学生了解了仪器的基本原理与构造的基础上,展开对等外水准测量、四等水准测量、测回法水平角观测、距离测量、坐标测量、坐标放样等的基本方法学习。最后进行地形测量、控制测量、变形观测等与实际应用密切的测量知识。从而达到学习体系更明确,一级一级划分更细致的目的,使学生的学习系统化,实用化。教学过程中,进行分组,以任务驱动为途径,例如闭合导线测量,4-5人为一组,完全开放式教学模式,模拟施工现场,自己定点、自己立杆、自己测量、自己进行成果整理。

四、建筑工程测量课程一体化教学的基本方法

本门课程我是更多的以学生自主学习法教学为主,教师演示法为辅。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便会经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提高的过程。例如,微倾式水准仪的整平:脚架腿为什么要大致成等边三角形?边长为什么要为0.8-1m?原来是要保证粗平,防止仪器倾倒。为什么有了粗平,还要精平?细心的学生会发现,因为望远镜和仪器并非一体的。每当学生向我提出问题的时候,我并不急于回答,而是让他们自己先思考。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大脑活跃度越来越高,并且养成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我曾经以我所教过得技校建工专业学生与非我教的大专建工专业学生做过对比,同是50人考试,技工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没有学生提出问题,自己独立完成了各项操作,平均分73分;大专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有18人提出问题,考试平均分65分。由此可见,独立思考是一体化教学模式成功的核心问题。

五、建筑工程测量课程一体化教学所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1、仪器数量有限

教学班级众多,学生人数大,仪器数量却很有限,导致大多测量课是5、6个人共用一台仪器,学生可操作时间少。针对这一问题我主张“上来测、下去算”原则,大大增加仪器的可利用率,每次教学都计算时间与成绩,筛选成绩较差学生,集中一台仪器统一辅导,然后再大面积考核,再辅导、再考核的方式,大批变小批,小批变没有。

2、学生能动性不一致

上课过程中,必定有一小撮学生不爱学习,此时要考老师的各人能力,本着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原则,单独辅导,学生觉得老师对我负责任,自然变得乐于学习。

六、建筑工程测量课程一体化教学预计成果

总的来说,建筑工程测量课程一体化教学是通过实际课题来创设“情景”,通过“协作学习”的方式开展学习,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它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习的学生,他们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由此可见,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可以实施一体化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柳小燕. 《建筑工程测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J].

测绘技术装备,2005.1

2.殷耀国.应用测量学及其教学改革[J].测绘通报. 2001.2

3.谢宏全.对《工程测量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J].测绘工

测量教案范文第5篇

期间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根据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2021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通知》(国教督办函〔2021〕7号)、自治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202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方案》的通知(桂教督委办〔2021〕12号)精神和《2021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组织工作手册》等要求,为做好我县2021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抓紧抓实抓细监测期间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坚决贯彻落实重要指示精神和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自治区、市、县疫情防控指挥部有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确保学校和谐稳定,保障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正常开展。

二、工作原则

(一)强化管理,明确职责。加强组织领导,压实疫情防控责任。全面落实教育部、自治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和2021年自治区实施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领导小组有关疫情防控政策措施及要求。各样本校校长、班主任、教师是本地本校疫情防控的责任人。

(二)强化监测,预防为主。各工作组、各样本校要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普及,提高全体工作人员及学校师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师生日常体温监测。严格活动管控,监测过程中要减少非必要的聚集性活动,减少参加聚集性活动的人员。落实学校传染病防控消毒指南,定期做好公共场所的通风消毒。

(三)强化措施,快速处置。进一步改善疫情防控条件、储备防控物资、完善应急预案,提高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能力,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三、主要任务和工作措施

(一)完善"一校一策"疫情防控预案。各样本校要认真贯彻落实2月25日召开的全区2021年春季学期开学工作视频会议有关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按照国家卫健委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中小学校春季学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三版)》的要求,完善本地本校疫情防控预案。

(二)加强宣传教育和卫生清洁工作。通过官方微信、官方网站、校园安全平台、官方微博、微信群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加强师生疫情防护知识教育,宣传推广好的经验做法,提高防护能力。各样本校要大力开展校园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改善卫生条件,保证学校教室、厕所及其他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确保不留卫生死角,开展监测工作前要对公共活动区域全面进行预防性消毒处理。

(三)强化体温测量检查,规范处置师生出现发热等症状。各样本校要坚持对全体师生进出校门进行体温检测,学生和教职员工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应当立即上报学校负责人,并及时按规定到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就医。尽量避免乘坐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医院途中和在医院内应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其他更高级别的口罩)。严格落实疫情报告制度,做好疫情统计、上报工作。

(四)落实防疫物资及做好应急准备。各样本校要做好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洗手液、消毒剂、乳胶手套、非接触式测温仪等防疫物资准备。视情况安排医疗卫生专业人员携带必要的设备器材或120专用救护车驻点,发现问题及时妥善处置。

(五)科学处置新冠肺炎疫情。测试前或测试中,如样本校出现新冠肺炎疫情,要严格按照《全区教育系统应对学校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处置预案》快速处置,要立即派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核实和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样送检,查明病因,有关信息经卫生健康部门核实后及时上报。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主动承担属地责任、部门责任、单位责任、个人责任,严格落实一把手责任制和属地管理职责。在地方政府和疫情主管部门领导下,按照疫情防控要求,统一协调落实本地样本校的防控工作。

(二)加强督查指导。各样本校要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进行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确保校园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