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学技术的力量

科学技术的力量

科学技术的力量

科学技术的力量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科技发展时代;科学技术;知识力量

一、引言

英国哲学家、经验主义哲学的奠基人弗兰西斯·培根生活的时代是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时期,也是资本主义的成长阶段,于是,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知识领域的开拓得到了空前的重视的条件时代背景之下,培根认识到知识的重要与不可或缺性,提出了闻名于后世的“知识就是力量”。

随着时间的流逝,时代的变迁,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早已远离培根所生活生存的时代。如今的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对“知识就是力量”有了新的不同于当时的新理解,对“知识”也赋予了新的含义。

二、新时代背景下的新解读

(一)“知识就是力量”的演变

人们在不同的环境下对同一事物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在哲学家培根所生活的年代,“知识”是指可以从破封建束缚的力量,了解自然科学的手段,是自然科学从宗教神学中分离出来,独立成长的一种凭借。所以,当时培根提出的“知识就是力量”是指用学习自然科学来摆脱封建神权的思想统治,是一种思想的解放力量,让人们重新认识科学,了解自然,尊重科技的理想。

时展到今天,“知识就是力量”已经转变了它的含义。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早已今非昔比的境界,而“知识”到今天的含义也远非仅仅如文字的定义般简单。我们生活的今天,科学发展早已经完全彻底的摆脱了旧时代的限制与束缚,是一种自由的发展事态,向着有利于人类发展进步的方向大部前进着。

今日的知识力量存在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每个领域。知识的力量使人类的思维更加清晰,头脑更加灵活,知识的力量改变了我们对宇宙的看法观念,让我们认识到宇宙的浩瀚,使探索宇宙空间成为可能并成为现实;知识的力量使我们不再害怕未知,减少对无知的恐惧,让我们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促使人类进步;知识的力量使人类的基本解决生存的问题,把重点放在怎样更加精彩的生活。

(二)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知识”的影响

当代的科学技术对“知识”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在科学技术的影响之下,“知识”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科学知识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基本组成部分,知识总是在社会实践中不断的延续和不断积累而发展起来的。知识经济下的知识含义更加注重包括技术在内的新知识,对于知识的运用也更加灵活,人们在学习领悟了规律知识之后对于知识的运用也被列入新知识的含义中,知识的范围更加宽阔,涉及领域逐步增多。当知识成为新的生产力时,创新知识成为一项新的重点内容,知识的更新速度将更进一步的提升。逐渐的知识的地位得以提升,即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从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高度出发,从当代世界科技发展的状况出发,得出的科学结论。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今天,更加重视知识的地位。科学技术成为知识的一种新的体现形式。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经济推动知识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新科技发展时代下的知识成为力量

在新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知识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力量,无论是在生活生产中还是科学研发中,知识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突出。

知识在科学技术中充当第一信息的角色。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依靠知识的获得得以进行。只有当人们获得一定的知识储备的时候人们才能将之投入到实践研发的过程中去,进一步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由此可见知识在科学技术发展中充当这信息的促进作用。

科学技术在于今天的发展中成为发展力量是时代的必然选择。经济时代的今天,科技发展的现在,科技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科技逐步成为主导。在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中,劳动工具的高科技化就必然要求劳动者掌握越来越多的知识,以便使用高科技下生产出的劳动工具。科学技术促进各方面的发展,而新时代中的知识又是构成新技术的源泉,于是知识成为促进发展的支柱力量。

由知识转化来的高科技的发展也促进着社会的发展。知识创造财富为人们服务,对社会的发展起着促进的积极影响。应用于生活中的高新科学技术使人们的生活变得简单便捷;应用于医疗中的科技手段使得病患得以保全。在生物领域的知识的应用有利于生物科技的发展,使在以前不可成为现实的生物技术蓬勃发展;在航空领域,知识的体现更为惊人,在太空探索遨游,圆了人类自古以来的梦想;在海洋开发领域的应用使得人类对新领域的开采利用成为现实,为人类开发新资源提供便利。

高科技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类的梦想得以实现,在知识成为力量的时代下,对社会促进也是不可质疑的。知识就是力量,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更为突出。不仅仅是就的含义的传承,是思想精神的支柱,在此之上更体现为对经济、建设、发展中的促进力量。将知识转化为力量投入到现代社会的各行各业各个领域中去,加大对知识的重视与利用,是社会顺应时代要求的进一步做法。知识的价值转化,知识的物质转化,知识的力量转化,都为社会的发展进步贡献着与时俱进的力量。

四、结语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科技的地位不可忽视,传统的知识已经不能更好的涵盖当今的“知识”概念。在如今这个科技占主导地位的时代中,研发新科技,掌握新科技的应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来源。

参考文献

[1]王士舫,董自励编著.《科学技术发展简史》(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

[2]于绍忠.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再认识.理论学刊,1992.04

[3]栾量海.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观点引发的问题.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7.08

科学技术的力量范文第2篇

检索国内外文献发现不同学者对区域创新能力建立了多种评价指标体系,积累了丰富的科研成果,如邵云飞、谭劲松(2006)把区域创新能力的基本要素分为技术创新潜力、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产出以及技术创新的环境支持。谢玲等(2010)对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中注意到了知识能力这个因素,但是对于知识创造能力和知识流动能力的二级指标项目还略显不足,不能完全反映一级指标的内涵。朱海就(2004)对创新能力评价的时候,注意到了伦德瓦尔所提出的“网络能力”的重要性,把企业创新能力、网络创新能力、创新环境作为三个一级指标。但该指标体系仅作了理论研究,并未进行实证。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从2002年开始持续对中国30个省域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估,并《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该报告建立了包含100多个评价指标的体系,分为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能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创新的环境以及创新效绩五个要素。纵观相关文献,发现现有的指标体系尚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所有指标体系中,都缺少创新文化的指标。如创新意识,对失败的容忍度等。事实上创新文化和创新环境对创新实力的作用非常大;(2)现有指标体系对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不做区分,一概而论。这样无法区分某一区域是科学发现主导还是技术创新主导;(3)虽然看上去关于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层出不穷,但可以发现大部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不同指标的线性组合;(4)在指标的选取上,过度重视R&D投入、专利产出等硬指标。

二、科技创新实力的内涵

科技创新实力是指创新主体在创新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总体力量,它是科学发现、技术创新、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相互影响和作用的综合表现。用函数形式表示就是:科技创新实力=F(科学发现,技术创新,创新环境,创新文化),其中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是科技创新硬实力的表现,而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则是科技创新软实力的表现。科技创新实力的内涵远比科技创新能力的内涵更广泛,它包含了科技创新能力以及使科技创新能力得以发挥的各种外在条件,它还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两方面内容。科技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更多的是均量指标和增量指标,而科技创新实力要突出总量指标和存量指标。科技创新能力突出的是硬指标,如R&D投入、专利数等,而科技创新实力突出区域创新的软指标,如创新氛围、创新文化等。这些软指标虽然难以测量,但是却是决定区域创新实力的重要因素,也是提升区域(或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指标。硬实力提升容易,软实力的改进则需时间的累积,未来区域创新实力的竞争可能更多地依赖于软实力的提升。科技创新硬实力包含了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两大支柱,但是两者有很大的不同。科学发现的主体是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而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在区域科技创新的实践中,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未必一体化。如北京是典型的科学发现为主的城市,科研机构和高校集聚,科学发现的成果突出并服务于全国;而深圳是典型的技术创新为主的城市,企业申请专利数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比例全国最高。如果科技创新实力指标体系中不做区分,就无法发现二者的差异,无法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创新政策。科技创新软实力主要包含了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两大支柱。“创新文化是一种粘合剂,是整个创新组织团结一致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支持,可以激发创新主体创新的灵感。创新文化一旦形成,就会辐射到每一个人,形成创新的环境和创新的气氛”。不同地区,创新文化有很强的差异性。比如上海典型的“白领文化”,江浙的创业文化,深圳的“移民文化”,北京的“中关村文化”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创新精神和斗志。由于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是鼓励人们创新的一种精神状态和物质的总和,因而难以用数据进行度量。本研究试图将创新文化的内涵分解,并逐一找到可获得的相关指标和替代指标。

三、科技创新实力测度的指标体系

科技创新实力的指标体系把科技创新硬实力和软实力作为一级指标,然后通过综合分析法,把度量目标划分为四个子系统:科学发现、技术创新、创新环境、创新文化。并逐步细分这四个子系统,直到每个子系统都可以用相应的统计指标来描述。在参考了相关文献和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指标的可获得性,初步选择了若干指标作为基础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全国各省科技创新实力的数据,进行指标的相关分析。如果两个指标的相关系数非常高(本文设定高于0.90),说明可以用其中一个指标的信息量可以高度替代另一个指标,因此删除其中一个。根据皮尔逊相关系数遴选过的科技创新实力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1.反映科学发现的指标。(1)科学发现的人才指标:两院院士(A1)是我国科学发现最高级别的人力投入。专业技术人员数量(A2)是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人员,能够反映一个区域基础科学研究的人力投入。万人专业技术人员(A3)数量是均量概念,能够平衡区域大小的差异。(2)科学发现的财力指标。自然科学基金(A4)是主要用于科学发现的研究经费,科技活动经费支出(A5)、地方财政科技经济经费支出(A6)能够反映区域科学发现的财力投入情况。(3)科学发现的产出。部级科技成果奖(A8)是我国科学发现的最高奖项,国际三大主要检索工具(SCI、EI、ISTP)收录我国科技论文数(A7)是科学发现成果的体现。

2.反映技术创新的指标。技术创新的三级指标包括了人力、财力和技术创新成果的指标。技术创新的人力投入主要是R&D人员(B1),财力投入包括全社会R&D投入比例(B2)和企业R&D支出(B3)。在以往研究中,多数研究者采用专利的申请数和授权数衡量科技创新产出水平。但是由于我国外观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相对容易,授权量也远远大于发明专利的授权量。Schankerman(1989)也认为技术含量高的专利会带来较高收益,也具备较长的寿命,比一般专利申请和授权指标更能衡量科技创新水平。本文采用B4(万名就业人员发明专利授权量)和B5(三种专利授权量)两个指标,既能兼顾总量和均量,又能突出发明专利的重要性。技术创新成果还体现在新产品和高技术产业上。因此用B6反映新产品产值,用B7、B8反映高技术产品产值和出口情况。

3.反映创新环境的指标。(1)开放度:Chesbrough(2003)教授提出的开放式创新为创新管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开放的本质是外部创新资源的获取和利用,通过内外创新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减少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提高创新绩效”。本文用C1(外商投资金额)和C2(外籍常驻人口)两项指标衡量区域的创新开放度,无论是吸引外资还是吸引外国人在本土工作都能带来知识溢出效应。但是各省统计年鉴中没有统计外籍常驻人口数量。目前这一指标在各地统计年鉴中没有作为常规统计,数据缺失。(2)知识溢出:“知识溢出是指地区或行业之间由于知识存量差异而导致的经济、业务交往活动中知识和技术转移过程”“大部分创新思想源于外部而并非自己的发明成果”“利用外部知识的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关键组成部分”。C3(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包括了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四类技术合同金额,能够反映地区技术转移带来的知识溢出。C4(大中型工业企业国外技术引进金额)能够反映地区购买国外技术带来的知识溢出效应,国外技术引进对于我国二次创新具有关键作用。

4.反映创新文化的指标。(1)企业家的创新精神:经济学家熊彼特早就说过:“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创新”,考察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可以用D1(中小板上市公司数目)和D2(创业版上市公司数目)作为替代指标。如果某地区企业家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必将引导企业上市,获得更大的创新资源和创新资金。(2)包容度:创新文化应该具有宽容、平等、自由的氛围,应该最大程度的容忍失败。但是文化难以用定量指标进行衡量,本文拟采用三个替代指标度量文化的包容度。D3(非户籍人口比重):非户籍人口能够反映该区域文化对外来人口的包容程度。D4(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数量):风险投资可以反映区域对创新鼓励、激励创新的程度,同时风险投资的成功率可以反映区域对失败的包容程度。风险投资的成功率越低,则表明对失败的包容度越高。鼓励创新和容忍失败是对创新文化最好的诠释。《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在金融市场稳定性这一指数中把风险投资的可获得性作为问卷调研的软数据。本研究拟用风险投资额作为评价指标。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对于风险投资的统计还处于离散状态,风险投资的实际数据还很难获得,故采用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数量作为替代指标。D5(离婚率):离婚率作为替代指标能从侧面反映某区域文化对于“离婚”这一事件的接受程度和包容程度,从而体现文化的包容性。(3)创新文化的活力:民营企业是整个经济中最具活力的一部分,D6(民营经济的比重)能够反映出某区域创新文化的活力。本文采用各地工业生产总值中民营部分的比重数据。(4)创业意识:创新与创业密切相关,很多创新成果都是通过创业实现的。创业意识用D7(商标核准注册数)以及D8(新增高新技术企业数)进行评估。

四、区域科技创新实力的实证研究

本文采用我国各省2007年、2008年数据,对上述指标体系进行实证,以检测指标体系的合理性。数据来源于科技部《各地科技进步监测》《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高技术统计年鉴》《中国创业风险投资年鉴》以及深圳交易所网站。运用SPSS软件,以因子分析的方法对相关数据分别进行科技创新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统计处理。先对样本的充分性进行检验,通过因子分析的适用性检验后,再计算因子综合得分。求得各省科技创新硬实力和软实力的排序(见表2)。指数大于0的,说明实力位于各省平均水平之上;小于0,说明位于各省平均水平之下。

科学技术的力量范文第3篇

如今科技进步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从现在到2020年,我国处于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发展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经验表明,处于这一时期的国家和地区可能出现两种发展前景,一种是重视引进、消化、吸收上积累自身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能力,最终实现自主技术创新,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社会进步,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如韩国、台湾;一种是满足于技术引进的短平快、拼资源、拼劳力和资本依赖,不重视技术能力的开发,导致经济徘徊不前,甚至社会动荡不安,如南美一些国家。在这样的环境下,通过实证的方法研究中国的基础科学研究、技术进步以及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具有一定的意义。

1 科技与经济发展

科学技术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作用可以追溯到李斯特[1] 的研究:“每个国家的现在是建立在以前的发现、发明的改进、完善和应用基础之上的,这些构成了现在社会人类可资利用的智力资产,而每个国家现在的生产率和它能够获得和使用的智力资产以及增加这些智力资产的能力密切相关”;“不存在与物理、机械、化学、数学、工业设计等科学无关的工业;在科学研究中也没有任何发现、发明和过程不会对工业和生产产生任何作用,因此在制造业发达的国家里,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一般也很普及。”

纵观发达国家的发展轨迹,不难发现英国的崛起依靠的是纺织、炼铁、航运以及水力等工业部门生产技术的革命,美国的发展则是依靠石油、钢铁和电力等主导产业部门生产技术的进步,德国19世纪末化学工业部门的发展则是第一个以科学研究为基础实现追赶的工业部门[2]。narin等的研究表明,近年美国的公共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之间的联系不断增强,最近oecd的一份报告也指出“在知识社会中,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之间的关系在不断强化”[3]。

创新是连接科技与经济的重要因素,对于20世纪末的后来者来说,他们没有机会在新的产业中进行重大创新追赶甚至超越发达国家,而只能沿着发达国家的技术路径进行模仿和学习。dosi[4] 等通过对比研究韩国、台湾与巴西、墨西哥的追赶过程发现,60年代的韩国、台湾还落后于巴西和墨西哥,然而90年代他们成功的追上了发达国家,而后者却仍停留在发展中国家的行列。rapini研究发现韩国和台湾的发展中存在以下明显的特征:科学产出和技术产出之间高度相关,其科学水平和技术能力是同步增强的;同时经济增长和科技产出之间也存在高度的相关性。他们并不是如逆向的线性模型(注:指一些学者推断发展中国家的科技与经济发展有别于发达国家“基础科学资源配置—技术进步—经济发展”的模式,而是呈现“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基础科学发展”的逆线性模式。) 所说,等到经济发展了才去增加科技的投入,在他们追赶的最初阶段就已经非常重视科技资源的分配。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bell和pavitt[5] 的研究指出,考虑到技术创造和变革中的知识需求,现代社会生产能力和技术能力之间的差距无法自动逾越,因此单纯依靠外来的技术建立大规模的工厂并不能提高技术引进国的技术能力,积极的学习对于克服后发劣势非常重要,起步阶段模仿的作用非常大。cimoli和dosi[6] 指出,把技术引进和学习结合起来后,从模仿到创新只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模仿的效果和内在的技术能力有关,起步阶段和追赶过程中都需要一个较强的技术吸收能力。

2 基础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

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有技术而无科学,中国古代的发明大多为技术而非科学,真正的科学观念没有深入人心,而我们常说的科技一词很容易使人们忽视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严格来讲,科学和技术是两个不同的研究主体。按照国家创新系统的理论,一般来说大学和研究机构负责科学研究,而企业专注于技术开发。区分科学与技术对我们研究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的问题有很大帮助,因为在发达国家中科学与技术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好,在成为科学强国的同时也成为技术开发的强国和经济强国,这种情况在发展中国家却不成立。由于起步阶段科学技术非常落后,急欲发展经济的发展中国家大多数对技术相当的重视,基础科学研究则更多的是和关系国家经济军事安全的学科联系在一起,对和产业技术开发密切相关的基础科学研究支持不足。

pavitt[7] 在研究“为何基础研究对于经济发展很重要”时指出,基础研究越来越重要不仅是因为它是技术进步的直接来源,而且它是对科技人员的一种很好的科学训练,可以提高其科研技能,同时科学成果也常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应用。rosenberg[8] 在讨论企业缘何从事基础研究时指出,基础研究是进入信息网络的“入场券”,正如cohen和levinthal[9] 讨论研发的两面性(创新和学习)时所说的这是一种开发吸收能力的有效方式。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在发展的最初阶段科学研究的主要作用在于创新过程中的学习,随着一个国家的发展和进步,r&d过程中学习和创新的程度会有所变化。

除了增强技术吸收能力以外,科学研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还扮演了另外几个重要角色:

(1)科学研究相当于一个“探测仪”,的科学研究可以探测国外科学研究的进展以及可资利用的科技资源,可以检测到对本国经济发展可能有用的新技术。因此,即使在暂时无法介入的行业中保持一定科学研究也是非常必要的。(2)国家的科研能力的提高是产业发展的支持和保证,它为进入和发展关键产业提供必要的知识。perez和soete[10] 指出,公共的科学研究降低了新兴行业的进入门槛,是抓住机会窗口进行追赶的必要条件。(3)科学知识和增长之间还存在更加微妙和复杂的关系,如科学进展改善了国民的健康状况。(4)现在的技术创新主要产生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引进和模仿必须考虑技术在新的环境中(国家发展阶段、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人口结构等)的适应性而进行改进,在一个技术发展越来越依靠科学的时代,这个技术改进过程包含了更多的科学内涵。

对于科学和技术的关系,不同的学者得出不同的结论。rosenberg认为科学是外生的,技术领先于科学;klevorick等则指出,基础科学研究为产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技术机会”。因此,企业非常重视追踪大学和科学机构的研究进展。当然对于不同的工业部门来说,基础研究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是不同的。事实上在知识经济社会中,技术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科学的发展,技术范式的变革由科学推动的作用更加明显。而技术的发展对于促进科学研究的作用也日益显著。nelson和rosenberg认为科学和技术之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科学研究既是技术发展的“先导”,同时又是技术发展的“追随者”。科学的技术化和技术的科学化发展趋势,使科学进步与技术进步互为前提,互相推动,促进了科学技术连续体的形成。

科学和技术的相互作用非常重要,但其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具有不同的特征。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停滞和低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能就是科学和技术之间不能协调发展。bernardes和albuquerque[11] 对120国家的实证研究表明,经济水平越发达,科学向技术转化的转化效率越高。

3 实证研究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都表明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贡献显著,而众多国家的实践经验也很好的验证了这个结论。然而在我国到底科学技术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种促进作用的潜力还有多大,我们通过何种方式可以更大的挖掘这种潜力促进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这是我们感兴趣的问题。从前人的理论研究可以看出,科学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促进作用又不是一种简单的确定性函数关系,而且我国人口众多,各地区发展水平差异很大。我们希望通过对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连续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隐含在数据背后的统计关系。

3. 1 数据收集和处理

我们选择了中国除香港、台湾、澳门、重庆(在所选时间段内,行政划分有所变动,造成各项数据统计口径的不一致,故没有入选)外的30个省(市、自治区)1992-2002年间发表的人均国际科技论文数量(以后简称人均论文,用pp表示)、人均国内授权专利数量(以后简称人均专利,用pt表示)以及人均gdp(用gdp表示)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注:由于笔者数据搜集的条件所限,这里的数据为1992-1994,1997和1999,2000-2002三个时间段共8个年份的数据。数据来源为各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国际科技论文(ei,sci,istp三大检索系统收录)用来衡量基础科学研究水平,科技论文是一个最为常用的表征基础科学研究水平的指标,然而由于国内发表的科技论文水平和质量参差不齐,我们选择国外三大检索收录的科技论文数作为衡量指标,它代表了该地区高水平的科学产出,是众多衡量指标中较为满意的一个。某一地区的技术水平用人均专利产出来衡量,这也是衡量产业技术能力的一个最常用指标[12]。人均gdp则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最为方便的指标,考虑到通货膨胀和价格变动的影响,我们用工业品出厂指数(1985=100)对人均gdp数据进行了平减。当然,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这三个指标无法反映出三者关系的全貌,但作为科学研究的探索,无疑可以为我们提供非常有益的参考。

3. 2 基于panel data的固定效应模型

本文的研究范围为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因此是基于“省份-时间”的数据组合,建立固定效应影响的模型进行估计。30个省的资料基本上反映了中国科学、技术与经济问题的全貌,然而不同省之间由于经济、科技实力又存在着区域差异,固定效应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这种差异。此模型与单独的截面数据模型或时间序列模型相比,不但可以描述某一时期样本数据的规律,还可以观察随着时间产生的变化,更好的捕捉科学和技术交互作用的影响。基于以上数据,我们用最小二乘虚拟变量模型(lsdv)建立了下面这个一般的线性panel data模型:

gdp[,it]=eα[,i]+β[,1]pp[,it]+β[,2]pt[,it]+μ[,it]

i=1,2…30,t=1,2…8

其中gdp[,it],pp[,it]和pt[,it]是第i个省在1992-2002年间第t年的人均gdp,人均国际科技论文和人均国内授权专利观测值向量;μ[,it]是随机干扰项8×1向量;e是8×1单位向量,α[,i]是待估计参数,它反映了不同省份之间的个体影响。在应用eviews3.0软件的分析中,我们采用了white一致性标准差和协方差以减少由于截面数据造成的异方差影响,回归结果见表1。

表1 无交叉项的回归结果 自变量 因变量gdp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pp 0.016352 0.006262 2.611031 0.0095

pt 0.134681 0.019732 6.825603 0.0000

pp×pt fixed

effect(略)

r-squared 0.888487 mean 0.234298

adjusted dependent var

r-squared 0.871867 s. d. 0.164200

s. e. of dependent var

regression 0.058777 sum squared 0.718575

resid

f-statistic 1657.250 durbin- 1.642963

watson stat

prob 0.000000

(f-statistic)

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调整后的r[2]等于0.8885,表明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dw值为1.6429,根据判定法残差序列基本不存在自相关,从整体上讲该模型的效果不错。

从回归结果来分析,科学水平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均会显著地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然而基础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存在很大的差异。人均科学论文每增加1个百分点,地区的人均gdp可上升0.016个百分点;人均拥有的授权专利每增加一个百分点,该地区的人均gdp可上升0.134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要远远大于基础科学研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分析原因,主要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技术引进和二次创新获得成功的,基础科学研究能力还很薄弱,由基础科学研究开始进行技术创新进而产业化的源头重大创新能力在大部分领域中还不具备。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虽然科学和技术是两个紧密联系的主体,但基础科学研究和产业技术能力二者是不同的主体完成的,基础科学研究水平到技术能力的建立不是自动发生的。国外的经验表明科学和技术水平相互促进和提高,科学和技术的良好互动可以进一步促进经济水平的提高;反之,很可能会阻碍经济的健康发展,这种情况在科技实力较低的发展中国家中较为常见。因此我们对模型进行了修正,考虑了科学和技术相互作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修正后的模型为:

gdp[,it]=eα[,i]+β[,1]pp[,it]+β[,2]pt[,it]+β[,3]pp[,it]×pt[,it]+μ[,it]

i=1,2…30 t=1,2…8

其中pp[,it]×pt[,it]反映了科学和技术的相互作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其他各项含义同模型1。回归结果见表2。 表2 有交叉项的回归结果 自变量 因变量gdp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pp 0.069491 0.011837 5.870763 0.0000

pt 0.135956 0.017232 7.889929 0.0000

pp×pt -0.012114 0.002327 -5.205433 0.0000

fixed effect

(略)

r-squared 0.912233 mean 0.234298

adjusted dependent var

r-squared 0.898665 s. d. 0.164200

s. e. of dependent var

regression 0.052270 sum squared 0.565559

resid

f-statistic 1075.756 durbin- 2.092203

watson stat

prob 0.000000

(f-statistic)

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修正后的模型调整后的r[2]为0.8986,表明模型的拟合效果优于模型1;dw值为2.0922,根据判定法残差序列不存在自相关。各方面来看,模型2都更好地反映了数据间的关系。

对比两个模型的回归结果我们发现,在模型2中考虑了交叉项的影响之后,回归的结果和模型1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有所增强,人均授权专利的系数从0.1347上升到0.1359,即人均拥有的授权专利每增加一个百分点,该地区的人均gdp可上升0.1359个百分点。人均科技论文的系数变化很大,从0.0164变为0.0695,新增交叉项的系数为-0.012,这说明在模型1中由于没有考虑科学和技术的相互作用影响,明显的低估了基础科学研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产生这个结果的原因是,在我国科学和技术的相互作用机制不够健全,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基础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反而影响了经济水平的进步。

以上的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科学与技术的相互作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与经典的理论不符,与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亦不一致。造成这个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的基础科学研究以高校和政府的研究机构为主体,财政拨款始终是基础科学研究资金的主要来源,科学资源分配制度也不尽完善,造成长期以来基础科学研究与产业技术发展脱节,与经济发展脱节。因此,基础科学研究的提高消耗了社会的科技资源,却没有对社会的经济发展产生相应的贡献。改进这一状况,从短期来讲就要促进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基础科学和产业技术的相互作用关系;从长期来看,则要继续推进科技管理体制的完善。

此外从实践上来看,我国企业的规模较小、技术水平较低,大多数企业是依靠引进-模仿的方式建立最初的技术能力。虽然经过了近年来的迅速发展,大多数企业仍不具备自主研究开发核心技术的能力;我国的工业尤其是制造业总体基础较弱,不可能采取一步到位的发展路子。我国近几年的成功实践也是由于成功地实现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引进——改进——创新”的二次创新过程,更注重硬件设备和生产线的引进,长期不能形成自主的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而只能完成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组装、制造等环节。中国的企业虽然已经进入产业链条,但是处于低附加值的环节。但是那些成功实现追赶和跨越的国家经验之一就是,他们更注重引进专利、技术许可证等软技术,较少引进生产线等硬件设施;注重引进国外处于研究开发阶段后期、尚未商业化的技术,这样能使他们快速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走上自主创新之路。在日益开放的国际环境下,我们有更多的途径和方式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科技成果。但是,仅仅依靠引进技术是无法满足我国自身发展对科技的需求的。实践一再证明,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技术创新能力是买不来的。中国科技进步必须牢牢建立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之上,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4 结论和建议

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总体上来说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科学、技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远远大于基础科学研究所起的作用。基础科学研究有待于和产业技术发展进而和经济发展更紧密地结合起来,而技术进步需要和基础科学研究相结合,完成从二次创新到一次创新地转变,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具体分析30省市的数据可知多数省市的科学研究、技术能力以及经济发展还停留在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三者的和谐发展将有助于我国科学技术和经济实力的进一步提高。从理论分析的角度看,较为理想的情形是基础科学和技术进步紧密的结合起来,二者对经济发展起到直接的促进作用,同时二者的相互作用对经济发展也起到非常重要的正面影响。面对现状,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变:

(1)在保证科技财政投入总量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科技管理决策机制,完善科技资源分配制度,改革科技成果评价制度。我国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进展较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科学技术的生产和转化有其自身的特点,科学技术的基础性和公益性决定了科学研究机构不能像企业那样成为自负盈亏的主体。因此探索构建适合我国的科技发展战略、政策及其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成为一个关系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

(2)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以中介机构为纽带的科技服务体系,促进科学成果向产业技术的转化。探索基础科学研究成果向产业技术有效转化的模式和途径,在提高基础科学研究成果的使用效果的同时,帮助企业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逐步建立核心技术能力。在经济和科技较发达的省市,可以借鉴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的做法,建立非营利性的产业技术应用研究机构。充分发挥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并以此建立开放性的平台来联系大学、企业和国外的先进科技成果,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和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

(3)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实现二次创新向自主创新的转变,促进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企业是创新链条上的关键一环,也是我们最为薄弱的环节,我国很多企业都以起步晚,资金、技术实力薄弱为由满足于不断引进国外技术。在很多制造业产业部门,尤其是传统产业部门出现的一个情况就是谁得到了最先进的设备,谁就可以获得低成本基础上的竞争优势。然而,我们赖以竞争的低成本优势正在被不断侵蚀,面对日益崛起的中国制造业,发达国家的技术转让条件也越来越苛刻。因此激活企业的创新机能,使之真正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强者,才能使我国从世界制造车间变为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世界制造中心。

科学技术的力量范文第4篇

关键词:科技劳动;价值创造;作用;特点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0-0116-02

收稿日期:2010-02-27

作者简介:葛陆地(1970-),男,河南周口人,硕士研究生,从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

一、科学技术在价值创造中的促进作用

在当代,高新科技快速发展并不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已成为物质财富快速增长的关键要素。高新科技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中,分别作用于生产力的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不仅会使劳动资料更为先进,劳动对象的品位更好,而且会造就出素质更高的劳动者,而高素质的人的因素与高效能的物的因素相结合,则会形成现代化的高新生产力。

作为生产力关键要素的科学技术,从形式上看,主要是以先进的机器设备、高品位的劳动对象以及专利技术等科技成果出现。无论是看得见的以物化形式存在的科技成果,还是看不见的以智能形式存在的科技成果,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都是更高级复杂劳动的积累。所以说,科学技术在生产活动中的应用,都离不开科技劳动者在不同时间内相应劳动的参与。科学技术对价值创造的作用,来源于科技工作者的高级劳动所发挥的功能。虽然,作为物化形式的科学技术本身,在生产领域中是不能创造价值的,但作为智能形式的科学技术一旦被劳动者所掌握,即会造就成高素质的科技人员,这些科技人员的劳动便成为高级的复杂劳动,从而可以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在同一时间内能够创造出比以往更多的价值。

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有着巨大推动作用,对价值创造的影响也同样巨大。科学技术对商品价值的影响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高新科技通过它的物化形式如先进的生产设备、自动化机器体系以及高品位的原材料等参与生产过程,通过科技人员的具体劳动将它们的原有价值转移到劳动产品中去,构成商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高新科技通过它的智能形式武装劳动者,造就高素质的劳动者,提高劳动的技术档次和复杂程度,并通过更高级的复杂劳动创造更多的价值,凝结到劳动产品中去,构成商品价值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掌握有高新科技的劳动者的复杂劳动在创造价值时具有倍增效应,因而其劳动产品也就具有更高的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从总体上看,在高新科技条件下,在商品价值构成中价值转移速度得到了增加,新创造价值的比例增大了,商品的价值总量增加了。同时,高新科技的应用导致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从而带来使用价值在量上与质上的迅猛增长。通常认为,在商品生产中只要价值量增加的幅度低于使用价值量增长的幅度,单位商品内含的价值量就会下降,企业的经济效益就会明显提高,为社会提供的商品数量与质量也会相应地明显增长。这就是当今社会提倡科技兴国、企业竞相采用高新科技的主要原因。

二、科技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不同形式及作用

科技劳动作为创造价值的人类劳动,表现为两种形式 [1],即分别是指用于科技发明创造的劳动和科学技术直接应用于生产过程的劳动。像新思想、新技术、新专利的发明等劳动为第一种意义上的科技劳动,这种劳动对于生产力的发展、价值创造是重要的,但仅有这种科技劳动还不足以使财富和价值创造发生变化。科学技术直接应用于生产过程的劳动,即第二种意义上的科技劳动,它一方面使第一种形式的科技劳动凝结在产品中,如机器设备更新、劳动工具改进及劳动对象发生变化,另一方面在生产过程中创造新价值。由于科技劳动是高度复杂的劳动,它作为自乘的或倍加的简单劳动必然发挥更大的作用,创造更多的价值。卢希悦教授为了强调科技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在其著作中曾创新性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创造新价值的另一源泉”,他论述道,“作为一般劳动的科学劳动,无论是在以单独形态出现的技术专利,即技术商品中,还是渗透到生产资料中的‘物化了的知识力量’,即科技劳动的物化商品中,由于这种劳动既是前人大量复杂劳动的历史积累和长期凝结,又是经过大量复杂劳动的广泛协作和现实积累,所以它本身就蕴涵着难以计量的大规模的人类复杂劳动,从而也是科学技术成为创造价值、新价值和剩余价值巨大源泉的内在原因。”[2] 事实上在中国经济发展历史上相当长一段时期,科技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重要作用被忽视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混淆了两种形式的科技劳动在商品价值创造中的不同作用,表现为,科学技术的创造、专利发明虽然很多,但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比率却很小,一度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科学技术本身的生产劳动也是高度复杂的劳动,它需要投入大量的体力和脑力,但劳动成果一旦运用于生产过程,便能使自然力代替人力的过程一直持续下去,即科学技术的永存性特点,其结果,科学技术为生产产品所节约的劳动量必然大于生产科学技术本身的劳动量。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科学技术所节约的劳动量是一个持续的增量,那么科技劳动也就是一种报酬持续递增的劳动。

三、科技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特点

科技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间接性。一般说来,生产过程之外的科技人员的劳动,不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从而不直接凝结在物质产品中,而是先以智能形态的劳动出现,然后通过直接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相应的劳动传递到劳动对象上,凝结到物质产品中去。譬如科技人员为生产过程提供科学咨询和技术服务,以使生产活动得以正常高效地运行,这也属于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马克思曾经指出,那些加入到生产中的服务劳动也会物化在产品中,“而不管那是体力劳动者的劳动,还是经理人、人、工程师等等的劳动,甚至学者的劳动也包括在内,只要这个学者是一个发明家,曾在工厂内外担负什么工作。”[2]

二是复杂性。与体力劳动相比,科技劳动属于脑力劳动,而且是高级的脑力劳动;与简单劳动相比,科技劳动属于复杂劳动,而且是高程度的复杂劳动。一般说来,劳动能力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学习和培训费用,而提供复杂劳动的劳动力比普通劳动力需要较高的教育培训费用,它的生产也需要花费较多的劳动时间,从而也具有较多的价值。在高科技时代,高级复杂劳动的形成,不仅需要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而且要具有运用信息手段与操纵复杂技术设备的能力,还需要具有参与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的较丰富的经验等等。这就表明,高级复杂劳动能力的造就,比普通劳动力需要更高的教育培训费用,需要更多的劳动时间,那么它自身也就具有更高的价值。

三是创新性。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的脑力劳动,不仅在于对已有科技知识与科研成果的应用,更在于在人类原有的科技知识与成果的基础上探索未知,创造新知。显然,科技劳动是一种探索性创新性的劳动。一方面,这种劳动需要耗费大量的脑力与精力,而且需要持续性的创新性思维。这种长时间高强度的劳动,意味着劳动者的脑力与精力的过度耗费,需要有较高的劳动力的补偿费用,这也是科技劳动力具有更高价值的另一原因。另一方面,这种劳动既然是一种探索性劳动,就不可避免地要遭受挫折甚至失败,因而需要锲而不舍的精神。著名科学家法拉第曾经说过,就是最成功的科学家,在他每十个希望和初步结论中能实现的也不到一个。显然,这种创新性探索性劳动,其成果的生产必然比它的再生产困难得多。“因为再生产科学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同最初生产科学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是无法比拟的。” [3]

四是社会性。科技劳动的社会性特点,一方面通过它的积累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通过它的协作性表现出来。科学技术一般可分为经验积累和知识积累两种类型。手工业时代劳动工具的改良、生产技术的改进等技术进步,主要是能工巧匠长时期劳动经验的积累;机器大工业时代的科技变革,是以自然科学理论和技术知识的应用为基础,是科技人员不断研究、实验、发明的结果;在高新科技的当代,高新技术的创新,则是建立在量子论、相对论以及信息论等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充分体现了高新科学知识积累的特色。与此相适应,无论是经验积累型的科学技术,或是知识积累型的科学技术,都包含着前人或他人劳动的积累,尽管这种积累劳动在新一轮的价值形成过程中只能转移自身的价值,并不能创造新价值,但它却可以体现出科技劳动的社会性。劳动过程的分工协作关系是随着生产社会化的发展而发展的,在机器大工业时代,科技劳动之间的协作关系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当时主要是局限在有关学科和领域内部,而在当代的科技协作中,多学科的互相交叉、相互促进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在重大科技创新过程中,更是体现了多种学科多种技术的相互交融与相互推动,体现了多种领域科技劳动者的相互协作与联合攻关,充分体现了科技劳动的协作性与社会性。

科技劳动的间接性与社会性,反映了科学的发展与应用、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生产劳动的范围相应扩大,从而使工程技术人员、科学家、经营管理者等脑力劳动者都成为“总体工人”的一部分,成为商品生产者。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社会发展,这些高级的脑力劳动在生产劳动结构中越来越占居主导地位,这类劳动在全部活劳动中的比重会越来越大,所创造的价值也会越来越多。而科技劳动的复杂性与创新性,不仅反映了科技劳动力作为复杂劳动力的培育需要更多教育培训费用,而且反映了科技劳动力的长时间高强度的耗费,也需要更多的补偿费用,从而科技劳动力自身也具有更高的价值。与普通劳动力相比,它在同样的时间里会创造出多倍的价值,或者在较少的时间里创造较多的价值。所有这些,都可以说明科技劳动是当代社会价值创造的最大源泉。

参考文献:

[1]程建华.马克思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深化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科学技术的力量范文第5篇

1地区分析

我国的工业技术期刊近年来在数量上有了很大的增长,数量的增加反映了我国工业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与繁荣,反映了我国工业技术科技人员队伍的扩大。但期刊的地区分布也显示出地域分布的不均衡见表1,各地区出版的工业技术期刊数量相差过大,我国的工业技术期刊大多分布于工业技术较为发达的地区,如北京、上海、辽宁、黑龙江、四川和河北,都在40种以上,北京达300种,表明这些地区的工科高校、科研机构及工厂较为集中,工业人才密集,学术气氛比较好,推动了这些地区的工业科研的发展,体现了这些地区在工业科技方面的实力。而西北大部分及欠发达地区的工业技术期刊所占比例较小,表明这些地区工业发展落后,影响了这些地区科技水平的发展及工业科技水平的提高。

为使我国的工业技术期刊得到健康的发展,改变分布失衡的状况,有关部门应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的人才物的投入,推动落后地区的工业科技工作,进而提高这些地区的工业技术期刊的数量和质量,达到促进我国工业技术工作平衡发展之目的。

2学科分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技术期刊的数量大幅度增加,涵盖的学科不断扩大,从表2可以看出,855种工业技术期刊涵盖了《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工业技术(T)类的全部类目。排在前5位的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机械仪表工业、无线电与电子学、电信技术和电工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类期刊140种,占期刊总数的1/6强,表明我国工业期刊中的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类期刊数量较多,但有些期刊种类相同,刊名雷同,内容交叉重复,使稿源分散,影响期刊的学术质量,缺乏应用的特色。

我国的工业技术期刊学科结构不尽合理,有关部门应适当调整期刊的学科结构,使期刊的学科分布与工业发展相适应。数量要发展,结构要优化,内容要新,增加特色期刊,使优秀的稿源相对集中,提高期刊的品牌效应,扩大我国工业技术期刊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3出版频率

我国工业技术期刊的出版频率周期比较长,双月刊和季刊的比例还是很大(47.37%)。出版频率主要分布在低频区(季刊、旬刊、半年刊、年刊)和中频区(双月刊、月刊、半月刊周刊),高频区期刊(年出版52期以上)在我国还是空白。而发达国家的出版频率较高,除有季刊、月刊及半月刊等中频区刊物,还有周刊甚至每周出版多期的快报类高频区刊物。出版频率低,必然导致时间过长,致使我国工业技术期刊缺乏国际竞争力,严重滞后于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这也是迫使一些科技工作者将高水平的研究论文投向国外,使高水平稿源流失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