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进步的革命力量。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发达国家已达到60%—80%,在高技术产业发展中甚至高达90%以上。科技进步和创新日益成为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主要途径,依靠科学技术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日益成为各国共同面对的战略选择,科学技术作为核心竞争力日益成为国家间竞争的焦点。我国已进入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为顺应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中央已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到2020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科技进步和创新将支撑和引领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这样的新形势下,****省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将面临重大的机遇和挑战。

2020年****要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面临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艰巨任务,必须依靠科技的不断创新,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认真解决好我省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等若干重大问题。本纲要既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相衔接,又充分体现****的特色和实际,是对全省未来科技发展进行前瞻性、战略性和全局性的部署与规划,对于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科教兴滇战略,依靠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指导思想与战略选择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新时期科技发展指导方针,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区域竞争力的中心环节。立足省情,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全面实施科教兴滇战略,走创新强省之路。以人为本,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完善创新环境,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为****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贡献力量。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提高我省综合竞争力的客观要求。必须把自主创新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中,贯穿到创新的各个环节,从增强我省创新能力出发,立足****实际,把大力加强集成创新和在引进先进技术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再创新作为重点,有选择地开展原始性创新。

——以人为本是我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重视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创新、创业环境,增强全社会参与科技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实现我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根本动力。要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主导作用,优化科技资源配置,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和人才成长的机制和制度环境;扩大和深化国内外科技合作和交流,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科技成果,为提高我省自主创新能力服务。

——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是实现我省科技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创新系统,显著提高全省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是科技发展的根本任务。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对科学技术发展超前部署,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方向,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开拓新的就业空间,引导经济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二)战略选择

****科技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在优势领域有选择地开展原始创新,多层次创新,重点突破,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与集成创新为主的道路,不断提高自主创新与区域创新能力。

——在优势领域有选择地开展原始创新是提高我省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要在生物技术及生物医药、矿冶新材料、光机电、磷化工等优势学科领域,加强原始创新,集中目标,力争取得重点突破,成为全省创新的重要源泉,为****省的重点、特色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多层次创新,重点突破是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整合创新资源的重要因素。要结合我省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实际,科技发展应当着力解决制约我省不同领域、不同区域、不同层面发展的多层次科技创新问题,支撑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与集成创新为主的道路是我省科技发展水平的客观反映。结合我省烟草、生物产业、电力、矿产、旅游等重点、支柱产业发展的需要,重点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形成具有我省特色的自主知识产权。

二、发展目标与总体部署

(一)发展目标

我省科学和技术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全省科技发展总体水平进入西部先进行列,生物技术、有色矿冶、磷化工等优势领域在国内领先。科技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显著增强,科学和技术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到2020年,科技发展总体水平达到全国中等水平、西部前列,建成具有****特色的自主创新体系,进入创新型省份行列。实现科技与经济社会的同步协调发展,科学和技术成为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全省科学和技术发展目标分两阶段实施:

1.第一阶段(2006—2010年)

到2010年,全社会科技投入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2.0%,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1.5%,全省财政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稳定在2.0%以上,其中企业R&D经费支出占全社会R&D经费支出的比重达到50%。

全省专业技术人员总量比2005年提高20%,形成30个以上省级科技创新团队,引进培养省级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和技术创新人才600人;公众科学素养达标率提高到1.5%。

全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数达到35个以上,建成部级企业技术中心15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20个,州(市)普遍建立地方企业技术中心,实现大型科研仪器协作共用、科技文献资源和科学数据共享;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年均增长10%以上。

大中型骨干企业创新能力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形成在省内外有影响的100户知名企业和100个名牌产品;形成在国内外有影响的60户—80户自主创新型企业,大大提升我省工业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高新技术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18%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全省出口总额的比重达30%左右,培育100户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一批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高新技术产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较大发展,实施以城带乡工程,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显著提高农业科技转化能力;优势农业产业生产技术和产品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形成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特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

2.第二阶段(2011—2020年)

到2020年,我省全社会科技投入占全省GDP比重达到2.5%以上,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2.0%以上,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比例达到2.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重点产业的技术水平和装备与国际先进水平保持同步,优势领域的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重要领域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工业现代化目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大幅度提高,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服务业的科技支持能力显著增强,现代服务业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形成明显支撑。

(二)总体部署

根据战略选择和发展目标,我省科技发展的总体部署是:

立足****省情和发展需求,建立和完善符合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自主创新体系。优化资源配置和创新环境,突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优势学科,形成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的科技发展总体布局。围绕****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以自主创新为主线,大力加强能力建设。本纲要提出至2020年****科技发展的4大重点发展方向、15个优先领域,遴选出急需发展、具有****特色和较好基础、有可能取得突破的38个重大技术群、12个重大基础建设项目、5个重点基础研究内容,实施9大科技专项,构建3大创新体系,提出4个方面的重大政策和措施,为引领和支撑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保障。

三、重点发展方向与优先领域

按照统筹安排、整体推进、突出重点、合理布局的原则,筛选出重点发展方向和优先领域并进行规划和布局,推动科技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重点发展方向是根据突出政府科技发展目标和职能,结合****发展实际和需求而确定的,他包含****产业关键技术和重大共性技术、社会发展、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基础科学等4个方面。优先领域是指在上述4个方面中要优先发展的重点,包括重大技术群、重大科技基础建设项目和重点基础研究内容。

(一)产业关键技术和重大共性技术

研究开发产业关键技术和重大共性技术,突破产业重大技术难题,对促进产业技术水平长足进步、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

发展思路:结合****农业、工业与建筑业、能源与交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突出对****支柱和重点产业的科技支撑,重点研究对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产生深刻影响、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促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具有巨大或潜在经济社会效益的产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增强核心竞争力;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为主,实现产业技术升级和跨越式发展。

优先领域:

1.农业

突出区域特色,以促进农业优质、高产、高效和食品安全、生态安全为目标,以新品种培育、高效种养技术、重大动植物疫病及有害生物监测、防控技术、节水农业技术、农产品深加工及质量检验检测技术、农业节本增效技术等为重点,加强技术的组装配套和集成创新,力争实现农业关键技术的突破,提高我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重大技术群:

(1)重要作物良种选育、生产技术及推广

研究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分子标记辅助等育种技术;水稻、玉米等主要农作物优质、高产、多抗、特用、专用新品种选育及引进繁育;特色小杂粮良种选育与生产;名、特、优、新、稀农产品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种子产业化关键技术;烟、茶、胶、麻、甘蔗、水果、蔬菜、花卉等良种快繁及种苗工厂化生产等。推广应用优质专用粮及配套技术,农作物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野生稻、野生花卉、马铃薯等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旱作节水农业及测土施肥技术,新型农机技术。

(2)禽畜良种工程

研究重要禽畜优良新品种引进、选育、高效繁育关键技术,****地方特色家禽品种改良关键技术,优质、高效、低耗奶牛新品种引进、改良、高效繁育关键技术,****奶水牛、奶山羊品种改良关键技术,****地方优质外销肉牛品种改良关键技术以及****地方特色肉羊品种改良关键技术。

(3)主要农产品加工技术

研究粮油麻产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及设备,主要林产品加工关键技术及设备,园艺产品贮藏保鲜加工关键技术,糖茶、胶、麻、蚕丝、蔬菜、水果传统加工技术的提升改造;肉、奶制品加工新产品、新技术。

(4)优质高效食品安全生产综合配套技术及标准制定

研究主要作物优质、高产、低耗、安全的标准化综合配套栽培技术集成与应用;农作物早熟及高产、超高产种植技术;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高效低毒农药、生物农药研制及应用,高效、安全、精准施药技术应用;测土诊断施肥及平衡施肥技术,新型肥料的研制和应用;作物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无公害、绿色及有机食品安全生产技术,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重要农产品及加工产品标准制定。

(5)林业产业化技术

研究森林生态系统持续经营技术;林浆纸一体化经营技术;林木种苗快速繁殖技术;林木良种和新品种定向培育技术;种质资源保存、发掘和生物多样性保育技术;森林重大灾害防治技术;森林定向培育与可持续经营技术;林业生物质材料与资源高效利用技术;林业生物质能源的低成本规模化开发利用技术;现代林业装备技术。

2.工业

通过加强烟草、矿产资源开发与深加工、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的科技进步,加快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技术创新步伐,研究开发节能降耗生产技术,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重大技术群:

(6)卷烟工业技术

适应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卷烟技术标准;低焦油低危害卷烟产品研发及生产;卷烟品牌的控制和维护技术;生物技术在卷烟加工业中的应用;卷烟提质降耗;卷烟产品的安全性评价体系研究;卷烟工业的精细化加工技术;卷烟加工技术的组合式研究;卷烟加工及其配套辅料清洁生产技术;卷烟生产自动化系统;提高片烟质量的技术研究;卷烟制造技术系统性研究;卷烟差异化品牌开发。

(7)大型磷复肥工业系统集成优化

研究硫酸、磷酸、磷肥装置分系统及综合节能技术;控制和降低硫酸、磷酸、磷肥生产中废气二氧化硫、氟、氨的排放过程工艺优化技术;适应各类磷矿的生产工艺技术优化,新型磷复肥生产技术;对引进大型磷肥生产装置和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和国产化研究;磷肥装置用特殊耐腐蚀、耐磨损材料的国产化研制。

(8)大型中低品位胶磷矿浮选工业生产技术

高效、低耗、无毒浮选药剂的开发与应用;浮选工艺和流程的优化及大型成套工业化浮选装置的研究与开发。

(9)煤的气化、液化及深加工技术

研究精细水煤浆生产技术;适合****煤种的大型煤气化技术;煤层气开发及利用技术;煤炭工业综合信息化技术;煤深加工甲醇、二甲醚替代液体燃料应用技术。

(10)矿产资源勘探安全、高效、低耗、清洁生产技术

研究先进勘探、采矿工艺和高效技术装备;深部及难采矿床强化开采技术和设备;矿井节能降耗及矿山安全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绿色”采矿及清洁生产技术;新型高效、高选择性、低毒(或无毒)浮选药剂;真空冶金新技术;含稀散、贵金属的多金属难处理共生矿综合回收技术;生物冶金新技术及选冶联合新工艺;矿物加工过程中清洁生产新技术;冶炼过程高效率、清洁生产新技术与短流程技术。

(11)有色金属材料精深加工

研究有色金属材料的高均质合成和精炼技术;先进粉末冶金技术;特种成型加工技术;低成本有色金属基先进复合材料制备加工技术;有色金属化合物及其制备技术;有色金属纳米及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技术;有色金属单晶材料及其制备技术;稀散贵金属高纯材料及深加工生产技术;光纤用高纯四氯化锗产品及锗的系列产品开发技术;贵金属化合物合成技术、稀土基贵金属汽车催化剂制造技术。

(12)装备制造技术

烟草打叶复烤、加工、制丝设备制造及相关技术;信息化集成应用技术;自动化物流系统、大型铁路养护机械设计制造技术、数控机床技术、农产品加工设备、轿车用柴油机设计制造、新型电力装备、光电子设备设计制造、金融电子设备、中药现代化制药技术及装备等。

(13)节能减排技术

冶金、化工和交通运输业等高耗能领域的节能技术与装备,机电产品节能技术,水能梯级开发综合利用技术,煤炭高效开采和利用技术,建筑节能技术,化工、建材及大型生产线余热(尾气)综合利用技术;建立资源替代、资源恢复、资源耗用减量化、资源化等技术体系;清洁发展机制(CDM)技术支撑体系。

3.能源与交通

加强我省水能、煤炭等基础能源开发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科技进步,重点开展能源清洁生产利用技术、替代石油新能源开发与应用,超高压电网和电力远程输送技术、复杂地形条件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等重大项目的研究和成果推广应用。

重大技术群:

(14)高海拔、大容量、远距离输电及电网建设技术

电网故障超导限流器的开发研究;特高压直流输电及系统运行控制技术;高海拔紧凑型输电线路研究;灵活交流输电技术;电网可靠性评价技术及电网调压控制技术;互联电网内的调频、调峰、电能质量控制及水电跨流域补偿研究。

(15)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和运行调度关键技术

研究高坝设计和快速施工技术;高边坡失稳模式及支护措施研究;施工新工艺和施工系统优化设计及质量保证系统研究;大坝工作状态、安全检测、缺陷处理技术;拱坝抗震风险分析和抗震措施深化研究;大泄量、高水头、窄河谷泄洪消能、防冲、雾化措施研究;流域梯级水电站调度优化研究;大泄量、高水头、高参数水轮发电机稳定运行技术及实时在线监控技术;水电生态环境保护技术。

(16)新能源开发利用

以晶硅材料为基础的高效太阳能电池研制;太阳能发电及并网技术;太阳能空调制冷技术;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热泵和太阳能互补技术;生物质能发电技术;生物柴油的开发利用及高产油植物的栽培技术;生物质固化成型、热解气化、液化技术;生物质发酵产氢技术;大中型沼气工程技术;燃料甲醇、乙醇生产使用技术。

(17)交通技术

特殊自然环境下的工程建设技术;山区、高原公路建设、管养技术;安全高速的交通运输技术;事故预防、应急反应等安保技术;高等级公路、口岸智能化数字交通管理技术;城市交通管理系统;交通运输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技术。

4.高新技术

大力开发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先进制造等高新技术;重点发展信息技术及产品、生物医药、金属和非金属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应用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生产技术水平,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重大技术群:

(18)应用软件开发及集成技术

微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产品开发平台的研究;大型关键应用软件开发与集成技术;应用软件开发项目的产品化转换研究;企业信息管理系统、ERP和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开发;网络Web应用系统软件的研究开发;智能化系统集成技术。

(19)嵌入式计算机及芯片研制

研究嵌入式应用系统及设备,操作系统核心支撑软件,软件固化及芯片设计开发,家用电器嵌入微处理器技术,嵌入式网络音视频技术,自动化与测控仪器仪表、医疗仪器设备。

(20)高速宽带信息网络技术

信息网络的体系结构、集成机制、自组织机制、智能信息业务生成机制的研究;宽带IP技术及IP网络组网、IP传送网技术;分组语音业务的研究;Internet在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中的应用技术;多媒体信息压缩技术;光纤数字传输技术;网络金融综合业务研究;网上安全认证技术。

(21)中药现代化和民族药开发

挖掘、抢救和整理民族民间(傣族、彝族、藏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偏方、验方,寻找先导化合物、医药中间体,研究建立指纹图谱;发展结合西医诊断技术的中医理论;开发云药新品种;重点品种生产工艺技术提升和质量标准提高;新剂型开发及产业化;新临床适应症的研究开发;中药现代化相关技术和标准研制。

(22)重大疾病及传染病药物研制

重大疾病及传染病新药研究开发,天然药物在防治艾滋病、心脑血管疾病、肝炎、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及传染病中的筛选、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

(23)重要中药材及天然药物品种选育、引种驯化、繁育,规范化、标准化种植技术

三七、天麻、灯盏花、石斛、滇重楼等道地中药材引种驯化、种苗繁育和GAP种植技术研究及推广;稀缺、濒危药材栽培技术研究等。

5.现代服务业

采用高新技术提升我省旅游、金融、保险、物流配送、企业咨询、通讯和媒体、商业和零售等产业的科技含量。重点开展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信息安全、监管与规范系统,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重大技术群:

(24)信息安全和信息标准系统

研究开展全省信息安全体系建设、网络系统监控、安全网络互联与交换系统等相关的网络安全设备;信息技术相关标准及规范的研究制定,运用ISO、CMM等国际质量控制标准和措施建立信息规范系统。

(25)旅游信息系统平台建设及相关信息技术应用

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等技术,进一步建设和完善****省旅游信息网;采用国家电子旅游行业标准,实现政府旅游管理电子化;积极支持旅游企业利用网络技术发展旅游电子商务,建设统一标准的全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旅游电子商务网;应用B/S等技术,建设****省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

(二)社会发展

开展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学和技术研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发展思路:围绕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体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研究采用高新技术,解决人口与健康、资源与生态环境、防灾减灾、公共安全、城镇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重大科技问题,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优先领域:

6.人口与健康

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全省的医疗服务与卫生保健水平,加强优生优育、艾滋病防治、毒瘾戒断、人口与禽畜突发性及重大传染性疾病等方面的研究,构建****省人口健康与公共卫生保障体系。

重大技术群:

(26)重大地方病多发病防治技术

开展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重大疾病的早期预测、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综合防治研究;艾滋病中西医结合的防治研究和推广;肝病防治技术和康复治疗研究;****重点地方性、多发性疾病的快速诊断和控制技术研究;恶性肿瘤基因诊断技术的研究开发;矿山矽肺病防治的关键技术研究;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及常见疑难病研究;民族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及常见疑难病研究与开发。

(27)突发性、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治技术

开展对禽流感等突发性、重大传染性疾病的防治研究;采用新方法、新技术对畜禽疫病的致病原因和过程进行研究;饲料源性免疫技术、中草药防治技术、生物芯片诊断技术在畜禽疫病诊断、预防和治疗方面的应用研究;建立人畜共患传染病的预警与监测体系,开展畜禽重大疫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对策性应用研究。

(28)毒瘾戒断技术

开展毒瘾戒断中西医药结合的治疗研究和推广、对戒毒者心理辅导的干预技术、海洛因依赖者脱毒的临床研究、中药戒毒制剂、针灸戒毒的实验研究等。

(29)优生优育技术

研究生育监测、生殖健康等关键技术,开发系列生殖医药、器械和保健产品;预防和早期诊断关键技术;建立****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动态模型、数据库及信息系统;建立以人口安全为关键因素的可持续发展监测和预警体系;人类遗传基因研究。

7.环境治理、生态建设与资源综合利用

围绕高原湖泊和水系流域的污染综合治理与生态建设,重点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生态功能保护、退化生态系统修复等方面的研究,研究发展循环经济的各种技术,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和替代资源的技术研究。

重大技术群:

(30)退化生态系统修复与重建技术

研究人工林复合生态系统建设技术、脆弱生态类型区植被恢复技术、水土保持与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干热河谷区植被重建技术、退化天然林恢复与重建技术、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技术、河流生态系统管理等。

(31)高原湖泊水体污染防治及修复技术

研究高原湖泊深度除磷脱氮技术、面源治理新技术、高原湖泊水体富营养化防治技术、高原湖泊流域及高原湖泊周边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整治技术;湖泊径流区的水污染控制实用技术;高原湖泊湿地恢复示范等。

(32)城市环境保护与建设

主要研究典型城市大气重要污染物的形成条件和控制方法,构建大气重要污染物调控的技术方法体系;研究大气环境二次污染控制关键技术途径;经济实用的中水回用工艺和设备。

(33)资源高效利用与替代利用

研究有价元素二次资源回收利用技术;磷化工副产氟硅酸综合利用技术;磷石膏综合利用技术及其产品的推广运用技术;黄磷炉尾气及炉渣综合利用生产技术;二氧化碳利用及处理技术。

(34)废弃物利用

研究低硫、富氢、富一氧化碳煤气利用技术;废钢、废塑料、废轮胎和垃圾等大宗废弃物利用技术;矿山尾矿、冶金废渣、粉煤灰等工业废弃物利用技术。

8.公共安全与防灾减灾

重点开展公共安全危机管理体系及基础设施建设、重大灾害预警预报技术、灾害应急体系建设、社会治安信息化系统及快速反应体系建设、城市报警监控系统建设等方面的技术研究。

重大技术群:

(35)灾害监测、预报及评估技术

开展地震、灾害性天气、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等主要自然灾害的发生规律、预测预报技术及动态监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农作物和森林病虫害动态模拟技术和数值预报方法;自然灾害损失调查与评估的研究,制定自然灾害评估方法和标准。

(36)灾害防治工程与救援技术

主要研究防灾工程综合技术、减灾工程优化设计;减灾工程试验与示范;智能土建结构、新型建筑减灾技术;重大城市危机管理技术;险堤、险库的加固工程和山区的防塌、防滑工程技术;高等级公路边坡稳定与景观重建技术等。

9.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

以科技支撑和引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镇化,改善人居环境、交通、通讯、能源、文体、医疗卫生和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农民种、养、加工生产技术水平。

重大技术群:

(37)新农村建设先进适用技术推广

农业生产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先进技术研究与推广;优质高效商品粮生产综合配套技术及示范区建设;花卉、药材、蔬菜等特色经济作物(林木)先进栽培技术开发及推广应用;商品猪禽、肉牛(羊)、奶牛(羊)生产先进技术研究与推广;农村生物质能源、太阳能应用新技术研究及推广;新农村卫生、环境保护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应用;农业新型适用技术和科普教育培训;农村信息化技术及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乡镇)试点示范。

(38)城镇化建设

开展城镇化科学规划和管理;研究城镇供排水系统健康循环理论与技术;城镇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地下空间开发应用技术研究;小城镇新型建筑结构研究及其建设适用新技术研究;绿色建材开发;建筑智能化配套技术;城市绿化、美化及形象规划设计综合配套技术研究。

(三)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科技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是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是推动自主创新、提高全省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发展思路:围绕提高我省自主创新能力、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以促进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和实现科技资源共建共享为目标,重点建设产业科技创新、公共科技服务、自然科技资源保存与利用、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等四大平台。

优先领域:

10.产业自主创新平台

重点建设科技创新园区,形成产业群体、研究开发、孵化创新、风险投资创新创业环境,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产业技术水平;建设以企业为主体、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自主创新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研发机构;大力支持有实力的企业自建和组建商业性科学实验中心及技术开发中心,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重大基础建设项目:

(1)****科技创新园建设

围绕我省生物、医药、矿冶与新材料、机械电子、烟草、新能源等特色重点产业发展的需要,吸引国内外大企业、科研机构入住园区,形成人才、技术、信息、资金四位一体的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园区,建设高新技术教育培训基地、技术孵化及技术转移基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培育一批技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高新技术企业,做大做强一批骨干企业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拳头产品,形成具有我省优势和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2)重点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

围绕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以生物产业、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烟草、医药、矿冶、化工、能源、环保等产业为重点,依托具有较强研究开发和技术辐射能力的科研机构、大学或大企业,产学研联合,组建、认定、提升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优势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

加强和提升生物技术、材料科学和技术、生物多样性研究、动物疫病防治、冶金、有色金属、稀贵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等我省优势学科和重点领域实验室建设,整合优势资源,建成一批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省级重点实验室。

11.公共科技服务平台

以****省科技信息大楼、****省科学技术馆新馆、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技文献资源、科学基础数据共享,实验动物,计量、技术标准和检测等方面的建设为重点,加强全省科技信息网络环境建设,提高公共科技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重大基础建设项目:

(4)****省科技信息大楼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高标准、高起点综合性的科技信息大楼,大楼由科技图书馆和阅览、现代化计算机房和电子阅览、科技信息数据开发与加工、覆盖全省沟通国内外的网络信息平台、科技成果展览展示、技术转移平台、多媒体远程可视会议系统、科技教育与培训、国内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等设施组成。

(5)****省科学技术馆新馆建设

****省科学技术馆新馆建设采用多媒体虚拟技术、机器人技术、高科技声光电及数码影视技术等手段,建设智能化网络环境,以现代结构造型、现代材料和独特的设计构思表达科学和技术的超前、深邃和新奇,建成****特色的现代化省级科技馆。

(6)大型科研仪器装备与实验基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网建设

组建跨领域、高水平的基础性研究实验基地,提高重点领域的实验装备水平,营造开放、共享的研究实验环境。重点整合现有科技研发、服务基地和各类大型仪器设备设施,建设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网;以网络应用为前提,在共建共享原则下,逐步构建网络化的科学仪器设备设施信息服务开放合作平台,增强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利用效率和应用开放度,促进我省区域创新整体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7)科技文献共享系统建设

扩充、集成科技文献资源,加强专利、工艺、标准、科技报告等文献资源的建设。开辟利用国际国内科技文献资源的渠道,加强数字图书馆标准的研究和应用,逐步建设各类数字化的科技文献资源库。促进相关部门、地方科技文献网络系统的对接和共享。鼓励各类文献服务机构采用多种现代化手段和服务方式,构建种类齐全、结构合理的科技文献资源保障和服务体系。

(8)科学数据共享系统建设

对相关部门和行业长期持续积累的数据资源进行整理、汇交和建库;抢救濒临丢失的重要科学数据,实施重要历史资料数字化;提高与国际国内科学数据组织的信息交换能力,推动面向各类创新主体的共享服务网建设,形成科学数据分级分类共享服务体系。

12.自然科技资源保存与利用平台

加强动物、植物种质资源,微生物菌种、人类遗传资源,标准物质、实验材料,岩矿化石标本和生物标本等资源的搜集、保藏和安全保护,整合和完善种质资源库、实验材料和标准物质资源库、岩矿化石标本和生物标本资源库;提高资源加工、利用的数字化水平和管理水平,形成体现区域特色、质量稳定、库藏不断增加、保存和利用水平持续提高的自然科技资源保障体系。

重大基础建设项目:

(9)自然种质资源、科技资源库及标准体系建设

重点建设作物种质资源、中药材种质资源、花卉种质资源、畜禽种质资源、少数民族人类基因、实验动物、地质矿产等自然科技资源库以及古生物和古生命化石标本、岩矿石标本和宝玉石标本的保藏与研究基地,支撑自然科技资源系统评价和高效利用;构建自然科技资源标准体系,初步实现自然科技资源标准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共享。

13.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服务平台

构建中小型科技企业孵化服务系统,技术转移信息服务系统和技术转移中心;在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咨询评估、技术交易、创业孵化、创业投资、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重点建设一批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中介服务机构。

重大基础建设项目:

(10)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信息服务系统建设

采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构建科技成果信息数据库、技术需求信息数据库、技术投融资信息数据库、技术交易和成果转化政策环境信息数据库、远程可视会议洽谈系统,开发网络信息服务软件,建立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形成有机联系的服务整体,为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提供信息服务。

(11)中小型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

支持我省高新技术开发区、农业科技示范园、软件园、大学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等园区二次创业,加强生物医药孵化器公共标准实验室、软件出口加工中心专业孵化器等高新技术产业专业孵化器建设,形成集信息提供、投融资、成果孵化、中试推广等服务功能为一体的高效的中小型科技企业孵化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12)科技中介服务支撑体系建设

面向全省中小企业,集成创新服务资源,在生产力促进、科技咨询评估、创业投资、技术监督、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重点培育一批骨干机构,形成组织网络化、产业规模化、服务社会化的中介服务网络,成为联系各创新主体、促进其互动的桥梁和纽带。

(四)基础科学

为加强我省原始创新,促进社会发展,推动我省基础学科建设,培养科学技术研发人才,开展持续创新,需要加强基础科学的研究。

发展思路:坚持稳定支持和超前部署,重视科学的长远价值,围绕全省战略目标,建立和发展具有我省特色和优势的学科领域,开展生命科学、工程与材料科学等对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重点基础研究,争取在这些领域取得突破,形成一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培养一批优势学科带头人和研究团队,为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奠定基础。

优先领域:

14.生命科学

针对影响****经济持续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开展农业生物技术、生物医药、重大疾病防治、生物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高原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基础科学研究。

重点基础研究内容:

(1)基础农学与基础生物学

主要开展农业动植物资源多样性、遗传改良、抗逆性机理和病虫害及畜禽疫病控制机理的研究;动植物优良种质选育理论及方法研究;****野生生物种质资源保护及有利基因发掘研究;****特异动植物种质资源的生物学创新利用研究;耕地土壤环境的变化机理及持续发展利用研究;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价技术体系研究;****生物资源及珍稀濒危动植物对环境胁迫的响应研究;****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2)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

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及重大传染性疾病发生发展的环境与肌体相互作用规律研究;重大疾病基础与临床的结合研究;少数民族遗传多态性研究,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的基础研究;机体免疫监管和疫苗的研制;新生儿出生缺陷防治的基础研究;****地方病、流行病、传染病、寄生虫及重大疾病的致病机理及发生规律、预防途径研究;中医与中药学研究;民族医学与民族药学的研究。

(3)药物学、药理学和毒理学

主要开展云药及天然药物的有效成分、活性筛选、结构整合、改造和修饰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药物的药效学、药代动力学及安全性评价研究;先导化合物和药物的筛选、评价;药物新剂型的应用基础研究;中药标准化和云药产业发展相关基础研究;创新药物临床前的基础研究等。

15.工程与材料科学

结合****省及其周边地区的矿产资源特点,开展制造业、矿产资源开发、新材料、能源利用、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基础科学及其应用研究。

重点基础研究内容:

(4)材料科学

主要开展结构材料的高性能化、多功能化基础研究;新型高效催化材料的制备、性能及应用基础研究;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的应用基础研究;材料制备/零件制造过程中的虚拟仿真、优化和加工新技术基础研究;材料的纳米效应与纳米器件的应用基础研究;材料制备加工过程中的组织结构演变、预测与应用基础研究。

(5)工程与技术科学

主要开展生物质能转换的化学生物学基础理论研究;大型电力系统经济运行和灾变防治的理论、方法和控制研究;岩土工程灾害与环境损伤防治基础理论研究;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报与防灾减灾的新理论、新方法研究;现代地质勘查及成矿理论,矿床成因模式理论、地质异常矿体定位预测理论研究。

四、重大专项

为进一步增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本规划纲要围绕****省中长期科技发展重点方向和优先领域,进一步突出重点,凝练出若干类重大关键共性技术作为专项,通过优化整合科技资源,集中力量,重点突破,提高全省自主创新能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促进****中长期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目标的实现。

确定重大专项的基本原则:一是适应国家和****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技术问题,对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重大推动作用;二是能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有效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对更新产业技术起关键作用,能支撑重点产业和未来新兴产业发展,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三是符合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四是突出****的特色和优势,有一定的发展基础,预期15年内取得明显效果。重大专项的实施,将根据****发展需要和实施条件的成熟程度,逐项论证启动。同时,根据我省战略需求和发展形势的变化,对重大专项进行动态调整,分步实施。

根据上述原则,确定实施安全型卷烟;生物质能源;烟、糖、茶、胶、花卉、果蔬等特色优势经济作物新品种;有色金属新材料;精细磷化工、煤化工;工业自动化与物流自动化系统;艾滋病防治及毒瘾戒断;民族药新药创制;高原湖泊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等9个重大专项。

五、科技体制改革与创新体系建设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服务****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出发点,以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为重点,以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产品创新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省创新体系建设,大幅度提高全省自主创新能力。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省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是:

(一)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重点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以产品创新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并将其作为全面推进****省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全省自主创新能力的突破口。在大幅度提高企业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同时,建立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积极围绕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服务、产学研多种形式结合的新机制。进一步深化改革、创造条件、优化环境,切实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活力,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投资主体、研究开发的主体和成果应用的主体。

一要改革和消除各种体制机制,打破行业和市场垄断,创造各类企业公平竞争的环境,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实施企业技术创新引导工程,持续引导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引导企业增强战略产业的原始创新能力和重点领域的集成创新能力。

二要遵循科技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整合科技资源,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向企业全面开放。鼓励和支持在具有明确市场应用前景的领域,建立由企业牵头、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共同参与实施研究开发项目的机制。

三要支持企业建设研发机构,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建立各类技术创新联合组织,加快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大力研究和开发应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和技术标准。

四要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活力。发挥经济、科技政策的导向作用,通过财税、金融等政策,鼓励引导企业持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建立健全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现代企业产权制度,激发企业内在的创新活力。

五要完善技术转移机制,促进企业的技术集成与应用。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激励机制和知识产权交易制度,大力发展为企业创新服务的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

六要营造良好创新环境,扶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通过部级和省级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和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等,支持引导中小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加强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

(二)建立现代化科学研究体系

以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为中心,促进科研院所之间、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之间的结合和资源集成。建立有利于科研院所做大做强的创新机制,提高持续创新能力。

一要结合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行社会公益类科研院所分类改革,加强科研机构能力建设,调整结构布局,优化资源配置,集中力量建设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优势学科和研究基地,推动科研院所持续、提高和引领创新的能力。整合和集成现有科技资源,以****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为主组建“****省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为全省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提供信息与决策支撑;围绕创新型国家、社会主义新农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做大做强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省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等一批省级社会公益类大院大所。围绕我省支柱和重点产业的需求,组建“****省工程技术院”,面向中小企业开展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

二要建立稳定支持科研机构创新活动的引导和激励机制,改善院所基础条件,支持需要长期积累的学科建设、基础性工作和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三要建立有利于科研机构原始创新的运行机制,完善科研院所院(所)长负责制,进一步扩大科研院所在科技经费、人事制度等方面的决策自,提高科研机构创新活动的内部协调集成能力,支持科研院所进行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产业化开发。

四要建立科研机构开放合作的有效激励机制,全面实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科研和管理人才,推进科研院所与企业和高等学校之间多种形式的联合,促进知识流动、人才培养和科技资源共享。

五要积极支持省内高等院校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等领域的自主创新。积极争取和主动吸纳国内外重点高校、优势重点学科参与****省创新体系建设。鼓励、推动高校与企业和科研院所进行全面合作,加大为企业发展服务的力度。

(三)建设科技管理与服务创新体系

根据新时期科技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推进科技管理与服务创新体系建设,转变和加强政府科技宏观管理职能,做好顶层设计,集中目标,突出重点,强化公共科技服务职能,弱化对竞争性研发活动的具体干预,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推进省、州(市)、县(市、区)各级科技管理与服务创新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科技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动员组织社会力量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完善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和落实法定财政科技投入等科技工作目标责任制,建立科技工作考核评价、激励和监督的长效机制,实现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要强化政府对科技发展的总体规划部署和宏观管理。建立健全科技宏观协调机制、科技决策机制、科技政策与经济政策协调互动机制、部门之间统筹配置科技资源机制。改进科技计划管理方式,把工作重点放在制定科技发展规划、创造保障条件、优化政策环境、建设科技基础设施、提高服务水平上。

二要改革科技评审与评估制度。完善同行专家评审机制,建立评审专家信用制度,加强评审过程的监督,加大专业化科技评审与评估机构的建设力度,扩大评审活动的公开化程度和被评审人的知情范围,注重对科技人员和团队素质、能力和研究水平的评价,鼓励原始创新。

三要改革科技成果评价和奖励制度。要根据科技创新活动的不同特点,按照公开公正、科学规范、精简高效的原则,完善科研评价制度和指标体系,改变评价过多过繁的现象,避免急功近利和短期行为。面向市场的应用研究和试验开发等创新活动,以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及其对产业竞争力的贡献为评价重点;公益科研活动以满足公众需求和产生的社会效益为评价重点;基础研究和前沿科学探索以科学意义和学术价值为评价重点。建立适应不同性质科技工作的人才评价体系。改革科技奖励制度,减少奖励数量和奖励层次,突出政府科技奖励的重点,在实行对科技成果奖励的同时,注重对人才的奖励,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设奖。

四要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管理及服务体系。针对科技管理及服务行业功能单一、服务能力薄弱等突出问题,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各类社团在科技管理及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引导科技管理及服务机构向专业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六、若干重要政策和措施

为确保本纲要各项任务的落实,不仅要解决体制和机制问题,还必须制定和完善更加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所有政策和措施都必须有利于增强全省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激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充分利用省内外科技资源,有利于科技支撑和引领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本纲要确定的若干重要科技政策和措施,是针对当前我省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而制定的,随着形势发展和本纲要实施进展情况,将不断加以丰富和完善。

(一)贯彻国家创新政策,建立健全符合省情的自主创新政策措施

1.实施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政策

全面贯彻国家关于财政、信贷、税收、政府采购和市场准入等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建立加快创新体系建设和创新要素协调发展的机制,实施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组建创新联盟、产学研联合体和承担政府研发任务的政策,加快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实施增强企业内在创新活力的政策,支持企业加强核心技术的研发,把获得专利、商标、植物新品种等知识产权作为企业考核指标。

2.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技术政策,支持企业采用国家和国际标准,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通过调整政府投资结构和重点,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支持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重大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采取积极政策措施,多渠道增加投入,支持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联合开展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把国家和省级重大建设工程作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通过国家和省级重大建设工程的实施,消化吸收一批先进技术,攻克一批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研制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点产品。

3.加快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

制定****省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纲要,全面提升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保护和实施能力。研究提出技术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专利技术产业化和防范、应对国际技术壁垒的战略措施,为自主创新提供有效支撑。强化省、州(市)、县(市、区)知识产权工作职能,在机构、人员、专项经费等方面予以保障,重点资助在国内外申请和实施发明专利,支持有开发前景的专利技术实现产业化。建立和完善省、州(市)、县(市、区)知识产权信息平台及应用服务系统、专利预警、维权援助机制,培育一批知识产权检索、咨询、、培训和法律援助等专业服务中介机构。鼓励跨学科、跨领域联合创新,形成一批原创性知识产权,引导企业加强引进创新和集成创新,不断增强自主知识产权产出能力。完善全省专利、版权、商标等知识产权监管制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有利于知识产权保护的从业资格制度和社会信用制度。建立专利与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挂钩、专利投资入股等激励机制,提高知识产权的创造能力和保护能力。

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要加强对重要技术标准制定的指导和协调,并优先采用。推动技术法规建设和以企业为主体、社会广泛参与的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促使标准制定与科研、开发、设计、制造相结合,保证标准的先进性和效能性。引导产、学、研各方面共同推进重要技术标准的研究、制定及优先采用。

4.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

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化环境。继续加强国家和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产业化基地建设。制定有利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并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政策。构建技术交流与技术交易信息平台,对我省大学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科技企业孵化基地、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开展的技术开发与服务活动给予政策扶持。

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支持力度,建立面向农村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的新机制。把农业科技推广成就作为科技奖励的重要内容,激励科技人员以多种形式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开展技术推广活动。支持农村各类人才的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对农业科技推广实行分类指导,分类支持,鼓励和支持多种模式的、社会化的农业技术推广组织的发展,建立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支持面向行业的共性、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支持产业竞争前沿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重点加大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业信息化、新材料、矿产、冶金、环保、节能等领域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技术工程化平台、产业化示范基地和中间试验基地建设。

鼓励和支持用先进、适用技术对我省传统产业进行改造,进一步促进我省产业、产品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升级。

5.加大科技对外合作与交流的力度,提高科技发展的层次和整体水平

进一步树立全球战略意识,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有效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全面提高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使我省的科技在“走出去”和“引进来”上有新的突破,通过扩大科技对外合作与交流增强我省自主创新能力。

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需求,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着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做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提高,加快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实现重点跨越。对外科技合作项目要向应用开发类和有产业化前景的项目倾斜,向高新技术企业倾斜,向产学研结合的项目倾斜。继续推进省院省校科技合作,引导有条件的州市深化州(市)院、校科技合作,以企业为主体,按照市场机制做大做强一批项目和企业。

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国内外研究开发机构建立联合实验室或研究开发中心,支持在双边、多边科技合作协议框架下,实施合作项目。建立我省与东盟、泛珠三角地区、滇沪等区域科技合作机制,加强沟通与交流。积极主动参与国内外科学研究和学术组织,支持我省科技专家、科研机构和科技社团参与或牵头组织国内外科学工程。建立培训制度,提高科技专家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的能力,支持科技专家在重要国内外学术组织中担任领导职务。鼓励跨国公司在我省设立研究开发机构,鼓励国际学术组织在我省设立分支机构或办事机构。

6.加强科学和技术普及教育,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

贯彻落实《****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制定《****省科学技术普及规划》,把科学技术普及、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作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积极探索科普工作新形式,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学技术知识。面向农村、社区、青少年,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普工作,支持边远民族地区建立少数民族科普专业队伍。加强农村科普工作,继续推广和深化现有的、深受群众欢迎的科普活动,逐步建立农村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的培训体系。组织开展多种形式和系统性的校内外科学探索和科学体验活动,加强创新教育,培养青少年创新意识和能力。

加强科普能力建设。推动州(市)、县(市、区)综合性科普设施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各级科普教育基地县(市、区)科普长廊等公共设施作用。合理布局并切实加强科普场馆建设,提高科普场馆运营质量和使用效率。建立科普场馆、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定期向社会公众开放制度,提高公众的参观和学习兴趣。在科技计划项目实施中加强与公众沟通交流,繁荣科普创作,打造优秀科普品牌。鼓励著名科学家及其他专家学者参与科普创作,制定重大科普作品选题规划,扶持原创性科普作品。加强对科普的基础性理论研究,培养更多的科普人才。

建立科普事业的良性运行机制。加强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大型企业等各方面的优势集成,促进科技界、教育界和大众媒体之间的协作。推进公益性科普事业体制与机制改革,鼓励经营性科普文化产业发展,放宽民间和海外资金发展科普产业的准入限制,形成科普事业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二)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全社会科技投入体系

1.提高全社会科技经费投入

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的要求,确保财政用于科学技术经费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充分发挥政府科技资金的引导作用,激励、引导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开展技术创新与技术集成。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资金参与,吸引民间、海外资金等多渠道、多层次的社会化投融资体系,不断提高全社会科技经费投入的总体水平。加快技术产权制度改革,建立产权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形成完善的管理体制和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建立加速科技产业化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促进更多资本进入创业风险投资市场。鼓励金融机构对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等给予优惠的信贷支持,建立健全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信用担保制度和其他信用担保制度,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良好条件。搭建多种形式的科技金融合作平台,政府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和民间资金参与科技开发。鼓励金融机构改善和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鼓励保险公司加大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为科技创新提供全面的风险保障。

2.调整和优化科技经费投入结构

增强政府投入调动全社会科技资源配置的能力,政府财政投入主要用于支持市场机制不能有效解决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等科技活动,并引导企业和社会的科技投入。加强对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以及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和科学技术普及的支持。合理安排科研机构(基地)正常运转经费、科研项目经费、科技基础条件经费等的比例,集中力量加大对基础研究和社会公益类大型科研机构的稳定投入力度。结合政府财力情况,统筹安排规划实施所需经费,切实保障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科技工程的顺利实施,并继续加强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在政府增加科技投入的同时,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积极促进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

3.加强监督管理,提高科技经费投入的使用效率

建立科技计划与科研项目实施的评价及监管体系、跟踪问效及监管监察制度,提高科技投入的科学性、有效性和透明度。建立科研项目(课题)预算评审评估制度、科技经费预算管理项目库;探索科研项目经费事后补助机制,建立有效的经费监管机制,形成预算监督、内外审计监督和社会公共监督相结合的全程监督机制。按照国家和省级预算管理的规定,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三)构筑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提升自主创新的能力和水平

加强我省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重点围绕提高我省自主创新能力、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实现科技资源共建共享为目标,重点建设产业科技创新、公共科技服务、自然科技资源保存与利用、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四大平台。我省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要与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相衔接,根据“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原则,借鉴其他省区的成功经验,制定各类科技资源的标准规范,建立促进科技资源共享的政策法规体系。针对不同类型科技条件资源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共享模式,打破当前条块分割、相互封闭、重复分散的格局。同时体现区域特色,通过有效配置和共享,形成服务于全社会科技创新的支撑体系。

(四)实施科技人才战略,加强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1.加快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的科技专家和创新团队

依托重大科研和建设项目、重点学科和科研基地建设以及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项目,培养和造就一批中青年高级专家,培养和引进若干领域科技领军人才。加强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技术创新人才以及高等院校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注重发现和培养一批有影响的科学家和科技管理专家。面向国内外聘任一批著名科学家,组建科技发展战略顾问团,为加强国内外科技合作和提高全省科技进步水平提供决策咨询服务。改进和完善职称评聘、突出贡献专家评审等高层次人才制度,进一步形成培养选拔和引进高级专家的制度体系,使大批优秀拔尖人才脱颖而出。

2.充分发挥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加强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鼓励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合作培养创新型人才。支持研究生参与或承担科研项目,鼓励本科生投入科研工作,在创新实践中培养他们的探索兴趣和科学精神。高等院校要适应国家和我省科技发展战略及市场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及时合理地设置一些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并调整专业结构。加强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与培训,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各类实用技术专业人才。要在中小学教学中进行科技创新意识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

3.支持企业培养和吸引科技人才

鼓励企业聘用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并给予政策支持。鼓励和引导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进入市场创新创业,鼓励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到企业兼职进行技术开发,引导高等院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多方式、多渠道培养企业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鼓励国有高新技术企业对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实施期权等激励政策,探索建立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具体办法。支持企业吸引和招聘外籍科学家和工程师。

4.加大吸引留学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

制定和实施吸引优秀留学人才到****省工作和为****省服务计划,重点吸引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高技术项目开发引进等方式,建立符合留学人员特点的引才机制。加大对高层次留学人才回****省发展的资助力度,大力加强留学人员创业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留学人员为****省服务的政策措施。加大高层次创新人才公开招聘力度,重点实验室主任、重点科研机构学术带头人以及其他高级科研岗位,逐步实行区内外公开招聘。实行有吸引力的政策措施,吸引海外高层次优秀科技人才和团队来滇工作,对境外科技人才实施人才居住证制度。营造引进人才与本地人才和谐共事、合作创新的环境。

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马尔库塞 单向度 科学技术批判理论

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7-0050-01

马尔库塞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最为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马尔库塞对发达工业社会的批判是由对科学技术批判开始的。对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批判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反思,得出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导致单向度的根源,要以一分为二的辩证法看待马尔库塞的科学技术批判理论,既看到技术批判理论的局限性,同时认识到技术批判理论带来的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单向度”科学技术批判理论

第一,单向度的政治。

马尔库塞认为,资本主义工业社会是一个高度集权的社会,科学技术所表现出的是强大的控制力,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的政治也一定将失去否定意识,变成单向度的政治。

第二,单向度的社会。

由于技术渗透在社会各个领域,对社会的控制无处不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因为人们生活在一个被控制的社会中,压抑了人的本性以及本能的需要,从而形成单向度的社会。马尔库塞认为,在物质需要满足的前提下,人们就丧失了反抗的动力,很容易成为统治阶级的工具,人们就被迫屈服于现存制度的控制和操纵。

第三,单向度的人。

单向度的人,即是丧失否定、批判和超越的能力的人。他们被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塑造成“工业文明的奴隶”,他们顺从于社会机器,思想麻木却又自我感觉很幸福。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缺少否定性,成为屈从于整个社会而自感幸福的“单向度的人”。

二、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批判理论的评价和现实意义

(一)马尔库塞科技批判理论的合理性

马尔库塞以多重视角对技术在当达工业社会中的作用进行了反思,马尔库塞对当达工业社会表面的“富裕”保持着清醒的认识,并对工业社会进行了无情的揭露与批判。马尔库塞认为发达工业社会的科学技术功能具有双重性,而且,他坚持的批判理论焦点集中在剖析科学技术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科学技术给发达工业社会造成的单向度影响,因此具有合理性。

(二)马尔库塞科技批判理论的局限性

马尔库塞透过工业社会繁荣表象,看到了其背后的负面效应,对科学技术进行深刻的批判。科学技术批判理论是马尔库塞科技批判思想的核心内容,但是在具体的批判过程中,也显露了其思想的局限。他没有看到,科学技术带来的积极的影响,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马尔库塞的批判是离开了现实经济基础的批判,批判科学技术的积极作用。因此,马尔库塞的科学技术批判理论具有消极的局限性。

(三)马尔库塞科技批判理论的现实意义

马尔库塞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对我们今天正确运用科学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坚持辩证的观点看待科学技术,一方面指出了科学技术有助于生产力的发展,对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也指出了科学技术对人类发展所产生的不利影响。马尔库塞深入剖析科学技术发展导致单向度的社会和人,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负面影响,要求我们把握科学技术的主动权,主导科学技术的发展。首先,正确地认识和使用科学技术,明确和树立正确的科技观,避免科学技术的消极作用,认真地对待科学技术的双重效应,以辩证的科技观来处理好科学技术与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其次,要树立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坚决杜绝消M异化现象,积极建立和发展节约型社会。第三,要继承否定性和批判性的思维,提升自我识别能力。第四,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应该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追求物质利益,注重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的积极方面来推动社会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2]陈学明.西方马克思主义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4]齐云竹.论马尔库塞的科学技术批判理论[D].辽宁大学,2011.

[5]冯佳佳.马尔库塞对科学技术的批判及反思[J]经济研究导刊,2016(16):183-184.

[6]陈勇.马尔库塞技术合理性批判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8.

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论文摘 要:食品科学创新理论及研究开发的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理论及创新思维方法相吻合。科技革命可以看作食品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动力,加强产学研合作,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食品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现代科技革命对传统的食品加工产业的加工方法、检测标准、检测手段、质量控制预警体系乃至食品科学技术的理论框架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并提供了新颖的技术研究平台,为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食品科学技术在不断创新的同时,也促进科技革命的进程。

所有自20世纪以来出现的科学与新技术革命实例统属于当代科技革命范畴,其主要包括以化学、物理学、分子生物学、天文学等基础学科为重点的科学革命,以及以现代自动化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空间技术、海洋工程技术、电子计算机与微电子信息技术、激光光纤超导技术等应用技术学科为重点的新技术革命[1]。在当代科技革命不断推动人类经济与精神面貌日益改善的进程中,人类-科技-自然协调发展模式将成为新时代亟待展现的主题,科学技术与人类及生态环境关系的问题将成为当代科技革命关注的热点。毋庸置疑,当代食品科学技术革命推动了食品工业的迅猛发展,与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相悖的伪应用技术不断在科技革命的浪潮中被淘汰。在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建设、食品及副产物精深加工技术、天然食品添加剂加工技术、功能活性因子活力保护与保持技术等方面,可以深刻体现出科技革命和科技新思潮演变对食品科学技术良性循环发展的支撑作用[2]。食品科学是在农学、园艺学及生物化学等多种学科方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交叉复杂、应用性强的工科专业,多学科知识的积淀与创新造就了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及研究平台,食品科学领域的发展时刻展现着当代科技革命的历史推演成果。

一、当代科技革命是推动食品科学发展的原动力

(一)百年来食品科学发展的历史思考

我国食品学科发展历史悠久,自1902中央大学创办农产与制造学科开始,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期间经历了萌芽期(1902—1952)、发展初期(1952—1978)、发展期(1978—90年代中期)及快速发展期(90年代中—)四个阶段,可以说我国食品学科的发展受到过战争因素的洗礼,经历过“文革”的停滞不前,而今在当代科技革命的推动作用下,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食品科学技术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3]。目前我国的食品学科本着科学、规范、拓宽的原则,已发展成科技含量较高,学科方向系统性强的朝阳学科,如果没有当代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与推动力,就不会有今天食品科学技术长足、完善的发展,因此科技革命是食品科学发展的原动力。

(二)当代科技革命与人们对食品科学认识程度的提高

人们对食品科学认识程度的提高和当代科技革命的兴起紧密相连。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实现了农业机械化种植与养殖、规模化加工,并通过大量使用化学肥料、农药、兽药、激素及初级食品添加剂等以促进农畜产品生产与加工的增值,在提高食品数量安全,满足国民温饱的同时,严重忽视了食品质量安全对消费者造成的潜在危害以及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的破坏。随着食品科学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诸如农药残留超标、重金属污染、微生物繁殖及各类添加剂肆意使用等问题已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安全、营养、便捷、风味”的饮食理念成为食品科学领域改革与完善的主要目标。与此同时,食品科学专业通过充实完善及科学发展,引领食品加工企业良性循环发展。作为任何一名食品专业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必须牢记“每一份良心创就每一块食品”。

二、发展食品科学技术的对策思路

当代科技革命使整个科学方法和科学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在食品加工模式上,由单纯的传统加工模式转变为“方便-安全-营养”的现代加工模式。现代食品加工的创新理论与高新技术在新科技革命的形势下越来越显示出其勃勃生机。但是由于科技条件及科技成果应用的局限性,目前对于某些食品加工过程中品质劣变的机理与控制技术的研究欠缺,相关现象的追溯与解释过于模糊,食品加工产业所涉及的各类标准与规程尚待优化集成。这些都给食品生产者在处理具体的质量问题时带来模棱两可、无所适从的困惑。但这些并不能否定我国食品科学技术发展方向的正确性。正因为食品科学领域存在着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抓住当代科技革命所赋予科技发展的机遇。由此,我们可以提出发展食品科学技术的对策思路是:坚持以食品加工开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指导,立足绿色食品的主体地位,积极引进现代产业化高新科学技术(包括食品加工的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弥补特色食品、功能性食品开发及安全检测等方面的不足。在当代科技革命的条件下,加强产学研合作,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食品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4]。食品科学发展历史上的任何一次学术繁荣都是通过吸收当时最新的科学文化成果进行创新实现的,要实施食品技术科研成果与食品加工企业的示范和推广的有机结合,坚决反对食品加工企业、食品科学技术研究机构两张皮的局面。

(一)完善政府职能部门对食品加工企业的监管体系及扶持办法

食品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与揭露不断提醒建立完善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重要性。首先,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需针对本区域食品加工企业产品生产类型进行细致统计与分析,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及现代分析技术建立品质控制的检测方法及感官鉴评方法,做到监管方法的科学性与时效性,尽可能避免采用非特殊现象实施评价而造成的食品监管的盲目性,如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粮油食品的可燃问题等;其次,依据区域资源优势,建立特色优质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结合生态环境保护、副产物精深加工等问题,完善政府职能部门对区域龙头企业的扶持办法,如抓住本区域食品加工技术的瓶颈问题,扶持建立特色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介服务机构及产学研创新联盟体系,实现现代食品加工技术与现代食品加工企业的有效对接,高效发展区域优势食品加工产业。

(二)依靠重大科技创新和科技革命,确立食品科学发展的重点

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发生将催生重大科技创新和科技革命,该重大科技创新和科技革命的成果,可为确立我国食品科学技术发展重点提供科学性的依据。能源危机、气候环境污染及食品资源短缺问题日渐突出,创新型食品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是节能减排,提高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程度,并明确提出加快把食品生物技术培育成为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和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是基于对生物产业发展前景以及新世纪新科技革命战略机遇的判断,也是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举措[5]。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原有食品加工方法、检测手段、质量控制预警体系乃至食品科学技术的理论框架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完善,符合当代科技革命阶段性发展目标。

三、科技革命为食品科学提供了创新发展平台

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已明确科学理论的发展与革命往往会引领应用技术的革命,从而导致应用技术的创新变革,最终推动社会生产力的整体发展[6]。食品学科的发展史同样表明,虽然政治、经济等因素影响着食品学科发展的进程,但是科学技术进步仍然是其直接动力来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进步是食品科学发展的重要标志

食品检测技术是食品安全科学发展的核心标志,也是一个国家食品质量监管与控制能力的重要体现。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针对食品安全检测领域中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攻关研究,在精密检测仪器设计、食品安全预警模型构建及不安全因子协同评估等方面成果显著,并基于单元技术成果集成,初步建立了食品安全预警系统。突破检测技术壁垒将成为保障我国食品安全生产的关键,新科技革命已经带动了智能芯片技术及计算机控制技术的持续发展,通过自主研发与引进改造相结合的创新模式,研究制定了系列适应现代食品工业发展的高新检测方法与标准,提升与完善了我国食品安全标准检测技术体系及食品质量监控体系,产品国际市场接受力度大大提高,如通过技术创新与集成,我国制定并实施了新的浓缩苹果汁生产及质量控制标准(GB/T18963-2012),有效推动了我国果汁加工业的技术进步;再者,酶联免疫及蛋白质组学等分析技术的发展亦显著提升了食品不安全因子检测和食品毒理学评估的水平。由此可见,食品安全标准检测技术的进步及科学性革命是食品科学发展的直接动力来源之一。

(二)生物技术对食品科学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当代生物技术在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遗传学等领域发展迅速,在推动并促进生物技术从传统技术研究领域转化为高新技术领域的同时,对食品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利用分子克隆、DNA重组、细胞融合及活力保持等技术可以对食品加工过程和食品品质进行改良,并且通过分子标记等技术,可实现危害或功效作用机制的有效评价,更为准确地实现构效关系的定量与定性分析;利用宏基因组学技术可获得优质传统发酵制品中的特征性表达基因,有力克服了传统培养与分离方法对不可培养微生物的失效性。由此可见,生物技术的进步对食品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促进了食品科学的变革与发展。

四、当代科技革命赋予食品科学技术研究的思考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由于食品经济的长足发展带给了国民富足且多彩的饮食享受,也给人类健康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其中食品加工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健康问题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如何将当今科技革命带来的先进技术及管理理念嫁接于我国食品加工业,不断提高加工型食品的市场接受力度,是每位食品科学技术研究工作人员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努力学习和掌握先进的加工技术与方法

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即是科技与知识频繁更新的时代,努力学习和掌握先进的加工技术和方法是食品科技人员,尤其是一线工作人员的首要任务,食品研发人员与食品加工具体操作人员知识层面严重脱节是目前食品加工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食品加工操作人员自行对加工工序简化与调整的现象屡见不鲜,致使产品生产有章不遵、品质难以保障。同时众多食品企业研发机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较为滞后,单凭嗜好性为评价指标的勾兑或调配方式成了某些食品企业研发部门开发产品的主要形式,涉及食品营养协调、质量安全评估及食品重组性能的研究较少。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学术讲座及学术交流可成为食品加工企业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学习和掌握先进的加工技术和方法的主要方式。

(二)通过创新开启食品加工业新纪元

创新意识是科学研究的源泉,依据“安全、营养、健康、便捷”的创新原则,实施产品升级是食品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目前我国食品科学技术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是,重复性跟踪研究较多,产业化应用技术成果较少,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如在人工合成抗氧化剂和防腐剂的安全性受到普遍质疑的今天,通过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开发天然的具有抗氧化及防腐性能的食品添加剂或应用产品,将开启食品加工业的新纪元。总之,从意识形态及创新体制等多方面对食品加工业进行彻底变革,才能真正营造食品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

(三)开展校企联合攻关,加强科研团队意识

一方面,目前食品科技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主要原因在于实验室科研数据与企业生产放大的差距较大,个别科研人员缺乏团队精神,科学研究不够严谨,研究结果可信度与可靠性较低;另一方面,我国一些食品企业产品开发与科技更新意识淡薄,忽略了科学技术成果转化的附加值,甚至形成了企业与科研机构独立行事、互不信任的局面。以企业为技术示范基地进行科学技术成果实践验证,或开展校企联合攻关,是食品科学技术长足发展的必由之路。

遵循自然科学的发展规律,积极总结食品科学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及新挑战,时刻围绕特定时期的重大科学问题及技术瓶颈进行不断创新,才能有效应对新时期科技革命的更大挑战,正确处理各时期人们饮食、营养及健康之间的关系是当代科技革命赋予食品科学发展的根本使命。

参考文献

[1]赵建军.世界新科技革命与自主创新[J].理论视野,2006,(6):30-31.

[2]夏道宗,王慧铭,等.现代科技革命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及其伦理学思考[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2(6):710-711.

[3]章海风,路新国,等.现代科技革命对餐桌安全的影响[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9,(12):12-13.

[4]曹孝斌,张建.现代科技革命与我国食品安全问题[J].中国西部科技,2009,8(2):23-25.

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文章在分析当前我国技术本科教育产生、发展的基础上,提出技术本科教育实施过程具有本土立场和实践取向等特征。本土立场主要体现在技术本科教育的办学定位中渗透本土意识、人才培养过程中融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而实践关怀则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各个层面。

论文关键词:技术本科教育;本土立场;实践取向

近年来,技术本科教育的发展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已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对技术本科教育的重视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时代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在教育领域的折射。何为技术本科教育?技术本科教育即本科层次的技术教育,以培养具有较强技术理论、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并服务于生产、建设、管理一线的高级技术人才为主要目标。在社会人才培养上,技术本科教育更加适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在专业设置上,技术本科教育能更广泛地与实际工作、生活紧密结合,并具备灵活的应变能力;在课程与教学上,技术本科教育教学内容更加注重与生产实践结合,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能够很好地将产学研结合起来。这些特点成为技术本科教育与传统本科教育错位竞争的优势,也是其生存发展的立足点。

一、技术本科教育:社会经济和时展的必然选择

技术本科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受制于社会经济并体现出一定的时代特征,可以说,它是一种时代性和地区性都较强的高等教育类型。

(一)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迫切需要发展技术本科教育

1997年至2012年的十多年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据统计,1978年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份额仅为1.8%;2008年已成为世界第三经济大国,所占比重也上升至7.3%。同时,国民经济结构及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第二、三产业在总体经济结构中占主导地位,且两者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第一产业。尽管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变化不大,但产业内部进行了结构性调整,产业中高文化素质的劳动力的比重将不断增加,产业也日渐依靠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发展。不论是由于高新技术发展所产生的人力需求,还是由于第三产业振兴而增加的岗位,其技术含量和智能水平的要求都比较高,中等技术人才已难以胜任。

在以高新技术为主导产业的部分城市,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已上升到专科以上层次。例如,东部沿海地区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龙头,地区产业结构已从资本密集型转向知识密集型产业,与此对应的教育层次结构的中心应在普及高等教育的基础上,稳定本科层次的技术教育,发展研究生层次的技术教育;其重点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技术研究型和技术开发型人才。然而,承担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传统的高职高专偏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其服务对象和培养层次有限,不足以满足社会对高级技术型人才的培养需要。能满足社会经济、科技发展需要的中、高级技术型人才必须通过一个相应的教育模式来培养,因此,“技术本科教育”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

(二)技术创新驱动技术本科教育的发展

从全球范围来看,科技进步与创新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性力量,发达国家以及部分跨国公司依靠科技优势,通过控制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建立技术标准、构筑技术壁垒、垄断高端市场等方式来维持和扩大竞争优势。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制造业持续高速增长,中国产品风靡世界,“中国制造”日益成为世界性话题。但现实却是:“中国制造”技术,特别是多数行业的核心技术与装备基本依赖国外,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据“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的《全球竞争力报告(2010-2011)》(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0–2011)有关数据表明,我国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在技术储备上的差距十分明显,总排名为138个国家和地区的78位,而可用的最新技术更是排名94位。

21世纪,我国将大力发展以装备工业为主的制造业,通过提高自我发展的创新能力,实现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从根本上改变消费品工业的发展主要依靠进口设备、零部件和关键技术的被动局面。要实现这一目标,大量培养高层次技术型创新人才尤为重要。面对世界经济、科技竞争的压力,我们迫切需要发挥教育的力量,培养高层次技术型人才来完成技术创新的使命。技术本科教育以培养本科层次技术人才为己任,恰恰满足了技术创新型国家对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这也是我们为何要发展技术本科的原因之一。

(三)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推动技术本科教育的兴起

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高等教育走的还是一条“精英教育”之路。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越来越大,2005年高校在校生总数超过2300万人,比2000年增加1071万人。随着高校的扩招,我国高等教育逐步走向“大众化教育”,但是,大学的人才培养仍然是“精英人才”模式。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日益凸显,约有20%的学生不能实现充分就业。一方面是有些不擅长于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生学不会相应的知识而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是培养了社会并不需要如此众多的研究型人才和工程型人才,出现了人才的结构性失业。教育模式单一和教育结构不合理导致培养出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改变人才培养的结构,加大高级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力度。在这种情况下,“技术本科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途径越来越受到重视。

(四)技术本科教育是新建本科院校错位发展的理性抉择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高等教育的格局也进行了大调整,一批地方本科院校应势而生。这些新建本科院校大多由地方高职高专院校重组、合并、升格而来,它们的前身有着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办学传统。与国内老牌本科大学相比,它们不但具有本科办学历史短、文化积淀浅、区域位置偏等先天不足,而且受学科建设、师资力量、生源层次、管理模式、教学水平、办学传统等方面的限制,难以培养出高层次、高水平的理论型人才。因此,一些新建本科院校纷纷从自身条件出发,与老牌本科院校“错位经营”,将学校定位于培养高层次技术型人才,实施“技术本科教育”,我们将这类新建本科院校称之为“技术本科院校”。

与老牌本科院校相比,技术本科院校有着独特的发展优势:第一,技术本科院校在升格前已有多年甚至几十年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经验,这使得它们在教学观念、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校企合作、实验基地、就业渠道等方面具有举办技术本科教育的优势;而老牌本科院校在这些方面则很难与地方经济发展对接。第二,技术本科院校根植地方,在为地方培养技术型人才和产学研合作上有明显“地利”优势;而老牌本科院校大多数分布于大中城市,与地方接触不多,很难迎合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第三,相对于研究型高校来说,技术本科院校在分类定位、历史沿革、校际特色等方面均表现出其专业的“外适性”特点,培养目标定位于地方经济发展中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级技术人才,具有延展性和适应性。这样的目标定位既可以避免与研究型大学、老牌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上的竞争,又可以弥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上的缺失。

但是,技术本科院校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由于本科办学历史短,新建的技术本科院校在生源质量、师资队伍、学科建设、学校管理等方面都与老牌大学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出于对风险的规避和对效率的追求,这些学校往往模仿或追随“先行高校”,“在办学定位上出现‘盲目性、攀比性、趋同性’问题”。

那么,如何解决技术本科院校的发展问题呢?在明晰了技术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之后,我们需要挖掘代表技术本科教育个性特征的两大核心——本土立场和实践取向。围绕这两个方面展开“技术本科教育”是技术本科院校区别于传统本科院校以及特色发展的关键。

二、技术本科教育的本土立场

“本土立场”在此包括两方面的意蕴:一是就地缘性的角度而言,指技术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根植地方、服务地方,以地方经济发展为导向调整学校各项工作,并力图通过技术创新和创新性人才培养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二是就价值取向而言,指技术本科院校的发展要有原创意识和自主意识,从仰视传统本科教育的姿态中解放出来,挖掘自身的发展优势和特色,开创符合自身定位的发展之路。

技术本科教育为什么要在发展中秉持本土立场?这根源于此类教育的发展动因和发展定位。技术本科教育的兴起和发展与地方经济、地方产业有着天然的联系,它具有“地方投资”、“地方管理”、“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的特点。因此,无论是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还是科学研究,都必须根植地方又服务地方。那么,技术本科教育的发展怎样秉持本土立场呢?我们认为本土立场和本土意识应该贯穿在技术本科院校建设的各个方面,这并不意味着封闭、保守、落后、偏安一方的地方意识,而是在开放、交流、与实践结合的意识中显示出自己鲜明的主体立场。

(一)在办学定位中渗透本土意识

技术本科产生后首先面临的就是如何准确定位、如何加快内涵与外延建设以利于实现由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转型、由层次提升向内涵发展转型等一系列问题。部分学校在考察已有办学传统以及内外环境的基础上,提出与其他本科院校错位发展的应用型定位。这一定位在办学目标、办学类型、人才培养、服务面向等方面都与传统的本科院校不同,其中渗透着本土立场和本土意识,也体现了技术本科院校在主动发展过程中对自身处境和前景的权衡。

立足地方和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主动思考如何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是激活技术本科院校活力的根本所在。从历史的角度而言,“地方性”和“高职高专性”是这类院校的显著特点,它们在满足当地生产和发展需要的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身的专业特点和办学优势,这也是它们能够发展的社会基础。技术本科院校假若背离了这些赖以生存的根基和土壤,不能按照自己的特点去定位和发展,在当前高校数量激增的大背景之下,则很难保证其在竞争中获得持续发展。所以,在办学定位和办学过程中始终持有本土意识是技术本科院校特色发展的关键。

(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融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

技术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上既有别于传统本科院校,又有别于高职高专院校。“传统本科院校培养的是基础知识宽厚、综合素质较高,具有良好自学能力的研究型、学术型人才,它承担着为更高层次教育提供生源的任务。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是面向生产、服务、建设、管理第一线的技术型人才,他们的知识更新能力、专业提升能力甚至综合素质都相对弱一些。”然而,技术本科院校培养的是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这种人才类型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业性。从知识结构来说,技术本科面向行业设置专业,其知识结构应具有复合性、现时性和应用性特征。二是应用性。从能力结构来说,技术本科人才应该具有运用科学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将解决方案付诸实施的实践能力。三是社会性。从素质结构来说,技术本科人才应该具有更强的社会能力。  由于技术本科院校具有较强的区域特征和行业依附性,其主要职能是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层次技术型人才。这就要求技术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融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走出传统的“精英教育”办学理念和“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技术本科教育,培养面向地方、服务基层的本科层次的技术创新人才,并根据地方经济和产业结构的特征建设学科、设置专业,不断拓展学校发展空间。

三、技术本科教育的实践取向

相对于理论型人才而言,技术应用型人才更加突出人才智能的“应用”特征,这类人才能“把发现、发明、创造变成可以实践或接近实践,主要承担转化应用、实际生产的任务”。技术本科教育在培养技术人才的过程中,“应用”既是学科布局、专业设置、科学研究、教学模式、质量评价、办学传统的主色调,也是技术本科教育办学的立足点,它内在规定了学校在人才培养上的实践导向和职业导向。不论是从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定位来看,还是从人才培养定位、发展目标定位来看,技术本科教育都表现出关怀实践的特性。可以说,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特性是技术本科教育的精髓,它指引着学校发展的方向并渗透在学校工作的各个层面。

(一)实践取向的专业及课程设置

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是技术本科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专业及课程设置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行业性和应用性。一方面,行业结构调整为专业及课程设置明确了方向,另一方面,技术本科院校也逐渐认识到形成与本地区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是其发展的生命力。

第一,技术本科院校的专业及课程设置要关注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从区域经济的结构性来看,不同地区的资源状况、产业结构、开发方向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了不同地区所需要的“专才”岗位结构的不同;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来看,不同地区的经济基础、生产力水平差异导致了不同地区所需要的“专才”能力结构的不同,这就决定了技术本科院校在专业设置上要面向区域和行业需求,既要准确把握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主动适应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又要突出专业的针对性和应用性。

第二,技术本科院校的专业及课程设置要结合行业的人才需求。为了满足人才的多样化要求和企业对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强调按照行业、产业和企业所需的技术、技能知识,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学科知识重组,紧随工业发展步伐组建“实基础、适口径、强素能、多方向”的强调行业适用性和较强现实针对性的课程活动模块组合。在遵循学科和知识内在联系规律的基础上,强调从实际出发,根据工业和企业界不断变动的职业和岗位需求设置灵活性专业。

第三,技术本科院校的专业及课程设置要突出应用性。技术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不仅要以学科为依托,还须以社会行业的科技发展为立足点,既要考虑学科基础,更要适应社会用人需要,并以此确定专业培养模式、适应范围、培养层次与规格等,再按专业培养要求,选择专业的主干学科,设置课程。因此,在设置专业和课程时,学校要深入分析本地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及时增设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性专业,构建满足地方、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应用性课程体系。

(二)实践取向的教学设计

与传统本科教育相比,技术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特别突出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强调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科研开发能力不作更高的要求。在教学目标上,它强调实践性、参与性与体验性等非认知性目标,而不是认知性目标;在教学内容上,技术本科教育“十分关注实践、实验、实习、训练、证书培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其内容要围绕着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设计,要强调基础、成熟和实用,而不强调学科体系的严密逻辑与前沿未知领域的高度关注”;在教学方法上,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转化能力、专业设计能力、职业行为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式、专题式、案例式、实验、情景模拟、现场教学等)的综合运用。

作为技术本科教育的载体,技术本科院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必须面向行业设置专业,以适应行业需要为目标来组织教学,以“理论应用”为主旨来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培养学生应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本着这一思路,不少学校做出了实践取向的教学设计,有的根据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及时调整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缩短学生所学与企业所用的距离;有的主动听取企业的意见和建议,让企业直接参与教学方案设计、课程设置和教学组织,实施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有的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营造与工作实际环境相同或相似的实验环境;有的加强校外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建设,重视项目教学、毕业设计与企业生产实践的结合。

(三)实践取向的科研定位

科研成果能否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技术本科院校科研工作的一个重要标志。技术本科院校的科学研究,其性质、内容、对象、方法、要求、目的、

意义都与学术型大学的科学研究不同。技术本科院校的科学研究主要是应用性开发研究,较少关注基础性的理论研究,其主要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的,是围绕着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展开的。技术本科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既是一种学术型的产业活动,又是一种产业性的学术活动过程,这一过程其实是创新的过程,是生产要素重新分配组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技术本科院校与企业双方以技术创新为目标开展教育与科研合作,促进技术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与科研成果的产业化。

(四)实践取向的师资建设

从事技术本科教育的教师除了必须具备普通本科院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理论水平等素质外,还需具有实践应用能力、知识创新能力等应用性素质。但是,目前担任技术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大都是在研究型的教学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其实践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与技术本科人才培养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传统的教师并不能完全胜任技术本科院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这类学校需要培养一支熟悉业务和专业知识的“双结构型”师资队伍。

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科技规划;功利性;理念;

abstract: the logo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am reflected understanding of people to laws of development of s&t and the law of s&t program itself. from the visual angles of program text, we can see that utility logos takes dominant status in the chinese middle-long-term s&t program from the republic of china set up .the utility logos came from the result of development of s&t itself and decided by real situation of chinese s&t. china taking utility logos in s&t program is a realism choice, but it is an unsound logos of s&t program and making against to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s&t. we must to do fine-analysis for understanding of the utility logos of s&t,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introduce more philosophy thought in it.

key wor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am; utilitarianism; logos

近代科学技术从一诞生就受到社会的复杂影响,特别在二战之后,科学逐渐进入大科学阶段,技术在进入第三次革命后,更是呈现非线性的不可控制的发展态势,科学技术应用中的负面效应越来越大。科学技术发展已成了各国博弈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人们提出了规划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科技规划逐渐被各国接受。新中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科学技术的计划发展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所以新中国成立以后,科技发展成了国家发展的重大事务,因此科技规划在中国显得特别重要。

一、对中国科技规划理念的理解

建国以来,我们一共制定了9次中长期科技规划,分别是:“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1963-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1986-2000年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1991—1995—2000年科学技术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全国科技发展‘九五’计划和到2010年长期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科技教育发展专项规划”;“2006-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在中长期科技规划中,规划理念是居于核心和灵魂的地位,整个规划围绕理念展开。建国以来的每次科技规划都受到规划理念的直接影响,有一个历史变迁的过程,反映了具体政治、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和我们对科技规划自身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入。研究规划理念可以使我们对整个中长期科技规划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并能站在哲学的层面进行反思。

首先需要对“理念”(logos)有个理解。古往今来,不同的学科的学者对于其有不同的理解和定义。本文更多的从哲学角度去理解。在柏拉图那里,他把理念理解为独立存在的一般概念,理念是“真实的实在”。[1]今天对理念的理解显然与古希腊时期有所不同,更多侧重于对事物高度概括的理解。“理念是一个精神、意识层面上的上位性、综合性结构的哲学概念,是主观(认知、观念)见之于客观(规律、存在)的科学反映,是人们经过长期的理性思考及实践所形成的思想观念、精神向往、理想追求和哲学观点的抽象概括,是指引人们从事理论探究和实践运作的航标及鹄的,是理论化、系统化了的,具有相对稳定性、延续性和指向性的认识、理想的观念体系。简言之,所谓理念,是指人们对于某一事务或现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观念体系。” 【2】

科技规划理念是指关于科学技术发展和规划自身制定与实施的总体原则、指导思想、根本观点、发展目标等。科技规划理念按科学技术作为工具性使用的程度高低可分为:理想性规划理念,现实性规划理念,功利性规划理念。理想性规划理念基本不顾及科学技术的社会应用,允许科学自在、自为的发展,很少干涉,对于技术可能产生的负面作用加以约束。现实性规划理念指社会对科学技术的索求增加,科学技术自身得到充分发展的同时必须回应经济与社会的需求,基础科学的发展很少受到干预,应用科学与技术发展有框架而无具体的限制。功利性规划理念比较强调科学技术的工具性和社会性,科学技术发展受到规定目标的干预,按人为理解科学技术的方向发展多于按科学技术自身规律的方向发展,科学技术在支撑经济、社会、国防等发展的过程中自身得到发展。根据社会干预程度的高低进一步可分为强功利性规划理念和弱功利性规划理念。强功利性规划理念更加注重科学技术发展的近期成果,科学技术成为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附属品,科学技术发展有非常明确的目标导向,基础科学受到忽视,技术规划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弱功利性规划理念对科学技术发展有明确的导向,基础科学的发展有所侧重,技术规划的比例相对较高,科学技术发展主要为推进经济、社会目标服务。

那么如何理解我国的科技规划理念呢?有必要对相关代表性的论述进行回顾。学界对中国科学的政治性有共识。马惠娣认为新中国第一个科技规划体现了中国科学技术的政治化倾向。[3] 她在《关于中国第一个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理论思考》中提出中国科学技术的政治化倾向两个方面:科学上的学术大批判和技术上的与经济脱节。科学技术更多的被作为巩固政治的手段,一切围绕政治这个中心运转。“科学政治化的一大后果,就是把科学等同于技术。在政治高于一切的社会氛围中,科学的重要性只在于技术上的应用。” [4] 龚育之在《一件历史公案和新的研究起点》中记述了末期“”和邓小平之间的一次政治斗争,核心是“有无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欲借机整倒邓小平。“在批邓运动中,这个汇报提纲被诬为‘三株大毒草之一’,‘’发动了对它的激烈的大批判,除了‘右倾翻案风’这个总帽子以外,特别加了两条大罪名——一曰造谣,说汇报提纲造的谣言,编造了一条语录;二曰篡改,说汇报提纲引用的译文篡改了马克思的原意,马克思讲生产力包括科学的原文里没有‘首先’两个字。” [5] 在这里可以清楚的看到科学技术成了政治斗争的工具。

从科学技术作为政治的附属品和斗争手段来看,新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科学技术的发展采取了功利性理解。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长期科技规划浸润了很强的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色彩。它的理念是功利性的。美国研究中国科技问题专家理查德•萨特密尔(richard p. suttmeier)指出新中国的科技目标实际上还是为了功利的目的,“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始,我们就看到对科学和技术表现出长期的功利主义兴趣和目的。概括的说,这些就是: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国防建设服务;通过广泛的传播和推广科学技术,为文化改造服务。” [6] 从建国到现在,历次中长期科技规划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改革开放前的阶段,科技规划体现了“科学与政治的结合”,为政治所用;改革开放后的阶段体现了“科学与经济的结合”,科学技术为经济服务。尽管每个阶段都有注重科学自身发展的内容,但总体来看,尤其从科技规划的实施层面看,科学自身的发展一直受到忽视,功利性理念一直占有主导地位。董光壁在其专著《中国进现代科学技术史论纲》中指出中国“科学目标的功利偏向”,“对科学的功利要求与科学的自主发展规律相协调,并非总是能做得最好的。” [7]

二、中长期科技规划功利性理念的文本分析

审视建国以来中长期科技规划理念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中国科技规划的功利性理念色彩非常浓厚 。之所以得出这个结论,是基于以下的文本分析。

如果笼统的说中长期科技规划有功利性似乎还不够准确,因为我国的科技规划包涵比较多的内容,除了对技术和技术科学的规划外,还有对基础科学的发展规划,对实施科技规划保障体制的规划等等。在改革开放后,科学体制的规划又成为科技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不管是科学、技术还是体制都有明显得被作为手段和工具的痕迹。尽管对技术采取功利做法有些合乎逻辑,但在技术与科学联系非常紧密的大科学时代,对技术的强功利性理解导致把科学作为技术来理解而同样采取功利性的做法。分析规划文本,可以看见很多功利性理念的体现。

新中国第一个12年(1956-67)科技规划取得很大成果,奠定了新中国科学技术的基础。“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科学技术体制,并由此对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8] 分析12年科技规划文本,就会清楚看到许多急功近利的表述。如“对于科学的空白部门必须迅速加以填补,原来较有基础的部门必须迅速加以提高和加强,务须迅速摆脱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落后现象,在十二年内接近或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这是一个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 [9] 尽管建国初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热情高涨并抱有良好愿望,但要在短时间内接近并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是不切实际的。1956-1967年科技规划在制定指导方针时存在“重点发展,迎头赶上”和“重点发展,推动全面,加强基础,迎头赶上”的争论。“规划《纲要》提出的‘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方针,少数人曾有不同意见。如有人建议改为‘重点发展,推动全面,加强基础,迎头赶上’,也有人提出了其他修改意见。我们认为‘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方针是正确的,不应改变。” 【10】争论反映了发展技术科学为主还是基础研究为主的矛盾,一直贯穿到以后科技规划理念中。与时局配合,科技界发动科技,建国初的政治热情和科学家的良好意愿的结合,取得提前五年完成首次规划的巨大成就。但12年科技规划的社会效果与历史遗产值得深入反思。“总体上来说,‘文化革命’前科技规划的制度对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有利的。不过,这也确实扩大了国家对科学的控制。” 【11】在当时情况下,科技规划不仅要发展科学技术自身,而且还有巩固政权、建立国民经济基础的功能,其规划的功利性是不言而喻的。

在1963-72年的8年科技规划中明确提出“科学技术工作必须更好地为阶级斗争、生产斗争服务。” [12] 这说明科学技术发展的目的非为本身服务,而是巩固政权、服务政治。科学技术作为巩固政权和服务政治的手段,在延安时期究就已如此,当时成立的延安自然科学研究院是不赞赏脱离实际的高深研究。第一任延安自然科学院院长李富春在1943年批评一些科技工作者脱离实际时说到“但另一方面。自然科学会未闻研究讨论这些问题。自然科学院也未闻研究讨论这些问题,科学副刊也很少解说这些问题,却以很大的篇幅去解说宇宙、地球,这又是什么原因呢?”[13] 徐特立当时给自然科学研究的任务是“我们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无论在高深的学理方面或粗浅的技术方面,总的任务是为着生产,为着解决抗战的物质问题。”[14] 科学技术作为巩固政权、服务政治的手段和工具在当时极端艰难的条件下有其合理性,但成了一个传统一直到建国后。“建国初期的科技发展的指导方针与延安时期的科技发展的指导方针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即强调科技为现实服务。”[15] 虽然这样做短期内取得很大成果,但功利性做法是不利科学长远发展的。“但在实践中,由于过分强调科学的功利性,从长远讲,对于科学的发展有一定的负面作用。” [16]

后,在1978-85科技规划的奋斗目标中,提出“在二十世纪内, 我们必须在一切能够使用机器操作的部门和地方统统使用机器操作, 在城乡实现电气化, 在工业生产主要部门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 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 使我国社会经济面貌全部改观, 国防威力大大加强, 保证我们无产阶级的国家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科学技术上,要拥有宏大的工人阶级的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队伍, 包括一批世界第一流的科学技术专家, 拥有最先进的科学实验设备, 使大部分科学技术领域接近、部分领域赶上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 某些领域居于领先地位。”[17] 由于十年的压抑和急于追上并赶超世界先进国家的迫切愿望,使得规划出现冒进色彩。“《八年规划》是在‘’刚刚结束后制定的,这个科技界急于赶上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的情绪在新的规划中集中表现出来。规划提出了一些雄心勃勃的目标,后来发现有些目标不太切呼实际,规划的项目也被调整为《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八年规划》因此被认为是一个‘冒进’的规划。”【18】之所以出现冒进和盲动,原因很多,但对科学技术期望过高是重要原因,这背后反映了非常强烈的功利性规划理念。

改革开放后,我们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按科学自身的发展规律办事得到更大的重视。但在实际的规划实施过程中,过分强调经济效益、过分看重短期利益的做法使得科技规划更趋功利性。从一个有代表性的比例r&d/gdp的变化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在九五科技计划中提出要使这个比例在2000年达到1.5%,然而2000年并没有达到。在十五科技与教育专项规划中提出在2005年达到这个目标,然而实际到2005年只达到1.3%。科技规划不具备法律效力,使得各级政府重视科技的短期效益大于长期效益。实践层面的科技规划比文本层面的科技规划更趋功利。

对基础科学的重视程度可从一个侧面说明功利性理念的强弱。九次科技规划文本中都有专门论述基础科学规划部分,把它与每次科学技术总体规划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很多问题。

中长期科技规划 1956-67年规划 1963-

1972年规划 1978-85年规划 1986-2000年规划 “八五”计划 “九五”计划 “十五”计划 2006-20年规划 “十一五”计划

基础科学比例 14.1% 11.1% 18.6% 15.3% 6.0% 12.4% 17.7% 21.8% 16.9%

备注:国防科学技术未统计。

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中长期科技规划中基础科学的关注度是总体偏低的。科技规划的技术规划色彩过于浓厚,在某种意义上称其为“中长期技术科学规划”也不为过。这与我国的国情和我们对科学技术的理解有关。在当代中国语境中,我们习惯把科学技术简称为“科技”,这是有中国特色的词汇。英语中用“s&t”简称“science and technology”,意义并没有变化。而“科技”则不同,从修辞角度讲,科技立意更多的在技术上。“我认为我们国家当前有个问题, 那就是一说‘科技’时,脑子里只想到技术,没有想到科学。一说科技规划想到的就是技术规划。”【19】过于侧重技术规划,科学技术更多的被作为巩固政权、发展经济、增加收益的工具看待,注重科学技术的短期效果,科技规划的功利性色彩自然十分浓厚。

此外,文本中随处可见的口号式的语言和行文既降低了科技规划的纯粹性,又带上明显的时代烙印。科技规划功利性色彩还带上特定时代的政治动机的痕迹。由于对科学技术发展采取功利性的倾向,我国科技规划带有比较明显的功利性色彩,科学技术被赋予太多的期望和含义。科学技术更多作为一种手段和工具而它本身不是发展目的,所以我国科技规划承载了许多超过它原有边界内涵的东西。

三、新中国科技规划功利性理念的原因与评价

理念的形成与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建国以来中长期科技规划一直体现较强的功利性理念有它非常深刻而复杂的背景原因,不能简单的用好或是不好来下结论。半个世纪以至将来可能继续延续的功利性理念反映了一些客观规律。

首先从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紧密关系来理解。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后,科学逐渐从小科学阶段进入大科学阶段,科学研究已不是少数人从事的事业,科学逐渐变成了社会建制的一部分。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科学之间的融合与分化越来越细致深入。司托克斯建立“巴斯德象限”提出“应用基础研究”概念,认为应重新建立政府与科学共同体之间的协约关系。“由应用引起的基础研究所能取得的突破,能导致进一步的纯研究,就像纯研究的突破能导致进一步应用引起的研究一样。这一切符合巴斯德的著名信条:‘不存在纯科学和应用科学,只存在科学和应用科学。’” [20] 这使得科学发展必须和社会利益相联,功利性是必须考虑的因素。技术发展也从“小技术”阶段发展到“大技术”阶段和“社会性技术”阶段。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反作用越来越大,科学技术发展应该受到导引的必要性逐渐增加,功利性理念是对这种导引的反映。

可供人类使用的资源总体是有限的,用于科学技术发展的资源不是无限的,这是出现科技规划的根本原因。有限的资源该往哪投,怎么投,就涉及到选择标准和加值判断。在“大科学”和“大技术”时代,资源的拥有者——国家、利益集团、民众等都有资助必须获得回应的要求。科学共同体与科学发展的纯粹性受到挑战。资助者的功利性要求反映到科技规划中成了功利性理念的源泉。对于长期处于不发达阶段的中国来说,投入科学技术的资源得到回报的要求更为强烈。新中国成立以后,迅速提升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成了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国家领导人的迫切愿望。这里既有历史积淀形成的民族情绪又有现实科技落后状况造成的外部压力,所以从现实出发,把非常有限的资源主要用到短期内可以看见明显效果的技术规划上是合乎情理的。在建国初特定的国际背景下,巩固政权、发展经济是科学技术最主要的任务,所以科技规划的一开始就带有功利性理念是可以理解的。只是这种功利性理念几乎成了传统,历次规划都带上比较强的功利性理念则需要反思。

其次从中国科技自身特性考虑。我国中长期科技规划理念与指导方针有着明显的中国特色, 政府意志和国家导向非常明显,是政治家的政治洞见和科学家或科学共同体的科学意见相互结合的结果,采取“政治家+科学家”的模式。这种结合的好坏依靠当时的环境和对科学发展规律的理解。政治因素的加入既给科技规划带来资源使用上的便利,又是科技规划带上一些政治因素,决策者必须考虑决策的政治风险。这使得科技规划的功利性理念又多了一层保护壳,单靠科技规划自身难以突破功利性理念的束缚。

功利性科技规划取得的技术上突破的短期效果,如“两弹一星”的成功,尤其是经济方面的明显效果,反过来巩固并加强了功利性理念在科技规划中地位和需求。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工作重心的转移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国民经济发展对科学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科技规划指导理念的功利性色彩也越来越浓。如果把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我国经济建设和民族振兴并联考虑,我国经济建设的赶超是个历史过程,那么科技规划的功利性理念也将是个历史过程。

第三,新中国的中长期科技规划采取功利性理念,与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相关的。在西方人眼里,功利主义成了目光短浅的代名词,但中国共产党人对其有新的理解。对功利主义做了如下理解“我们这种态度是不是功利主义的?唯物主义者并不一般反对功利主义,但是反对封建阶级、资产阶级的、小资产阶级的功利主义,反对那种口头上反对功利主义、实际上抱着最自私最短视的功利主义的伪善者。世界上没有什么超功利主义,在阶级社会里,不是这一阶级的功利主义,就是那一阶级的功利主义。我们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功利主义者,我们是以占全人口90%以上的最广大群众的目前利益和将来利益的统一为出发点,所以我们是以最广和最远为目标的革命功利主义者,而不是只看到局部和目前的狭隘的功利主义者。”[21] 从某种意义上说,对革命采取功利主义影响到对科学技术发展采取功利主义,并且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认为是合理的。

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是现实生产力,“总设计师”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实践中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这不能仅仅被视为一个发展经济的口号,而应视之为针对当时中国社会现实而生成的一种新的意识形态,是中国全面推进现代化的另一种理论表达方式。”[22] 这使得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把科学技术当作增加商品和民众福利的工具;对国家经济发展的片面追求,使科学技术成为经济发展的附属品。这样“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实际上体现了领导意志和国家意志的干扰,而不是从科学本身需要出发。哈贝马斯在20世纪60年代末也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并认为科学技术成了新的意识形态。我国科技规划正是国家意识形态的反映。但马克思原意认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不是意识形态。我们对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理解可能有偏差,造成我国科技规划的功利性理念过强。

既然认为我国科技规划所采取的理念是功利性理念,那么如何评价这种功利性理念呢?我国科技规划采取功利性理念是种现实性选择,有它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但是必须指出,我国的科技规划功利性理念是种不健全的科技规划理念,不利于科学技术的长远发展,尤其不利于基础科学的长远发展。基础科学的长期被忽视和自由探索的限制是我国本土迄今为止诺贝尔奖缺失的重要甚至主要原因。尽管我国科技规划取得很大成就,但是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非常薄弱,原始创新、基础研究等方面缺少重大成果。“中国科学家一直以来非常关注研究的快速产出和及时回报,这种绞尽脑汁的研究反而放慢了在高水平科学前沿的发展速度。”[23] 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上的地位不如经济实力在世界上的地位。

对科技规划功利性理念的理解要做精细化分析。如果认为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政府可以干预科学,但不可过渡” 那就太过简单化了。由于中国的特定语境,政府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政府从干预科学中撤出,我国科学事业会有巨大的进步吗?答案未必,中国的科学共同体未必就能形成很强的自律机制。我国的科学共同体并没有经历一个萌芽、养育、独立的过程,科学的自主性在科学共同体中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中国民众的科学信仰很少,对科学技术的理解比较肤浅。所以不能简单对功利性理念说好或是不好,需要精细化的深入分析。

科技规划理念的形成与流变是个客观的过程,要更多的从哲学层次思考。不能就规划研究规划,缺乏理性思维的民族会导致深度创新的缺乏,科技规划理念研究需要引入更多的哲学思维。对待科学技术发展要采取什么态度不是最根本的问题,最根本问题是按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规律发展科学与技术。在大科学时代,丝毫没有功利理念的科学技术发展是不切实际的,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经济赶超型国家,在人均资源很低和基础科学平均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既要利用技术增强综合国力,更要重视基础科学的长期积累。综合分析,我国的中长期科技规划功利性色彩过强,从强功利性规划走向弱功利性规划将是今后科技规划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全增嘏,西方哲学史[m].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版,134.

[2] 韩延明,大学理念论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10月版,58.

[3][4] 马惠娣,关于中国第一个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理论思考[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5年第6期,13-15.

[5] 龚育之,一件历史公案和新的研究起点-科技思想序[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第一期,7.

[6][11] [美] 理查德.p.萨特米尔 著,袁南生等译,科研与革命——中国科技政策与社会变革[m]、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89年12月版,41,231.

[7] 董光壁,《中国进现代科学技术史论纲》[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年,112.

[8] 胡维佳,“十二年科技规划”的制定、作用及其启示[j],政策与管理研究,2006年第3期,209.

[9][12][17] 中国科学技术部网站:/zcq/lsqk_zcq.jsp

[10] 聂荣臻科技文选[m].国防工业出版社.11.

[13] 何志平、尹恭成、张小梅,中国科学技术团体[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0,407.

[14] 徐特立,怎样进行自然科学的研究[j],中国文化,1940,第四期。转引自董光壁,《中国进现代科学技术史论纲》[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108.

[15][16] 杨丽凡,发展科技的指导思想:从延安时期到建国初期[j],自然科学史研究,2002年,第一期,30,31.

[18] 胡维佳.中国历次科技规划研究综述[j].自然科学史研究2003年增刊:66.

[19] 邹承鲁.纵谈我国科技规划、科技体制与科学家[j].民主与科学.2005(1):5.

[20](美)d.e.司托克斯.基础科学与技术创新-巴斯德象限[m].周春彦,谷春 立译.科学出版社1999.87.

[21] 《选集》[m]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8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