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学技术学科评估

医学技术学科评估

医学技术学科评估

医学技术学科评估范文第1篇

由于世界各国科技管理体制不同,国际上对医学科技成果奖励没有一个统一界定。比如,美国在医学科技成果奖励管理中使用的是评估(Evaluate)或奖励(Award),英国采用的是研究评估(ResearchAssessment),而德国则大多用科技评价(ScientificandTechnicalEvaluation)〔2〕。在美、英等发达国家,医学科技成果奖励管理的目的是促进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和成果产业化。医学科技成果奖励管理的方式是由政府出资,委托一大批高水平、相对稳定的社会咨询评估机构来承担具体的工作,政府自身不是医学科技成果奖励管理的主体〔3〕。在我国,医学科技成果奖励管理具有评价和审定的双重含义,是指由国家有关管理机构对取得的医学成果、成就,以及某种资格进行评价、审定,并最终给予某种形式的确认的活动。国家的各级医学科技管理机构既是成果评价的组织者,也是成果评价的监督者〔4〕。

2国外医学科技成果奖励管理的特点

国外医学科技成果奖励管理大多涵盖在科技成果奖励管理的相关规定中。国外科技成果奖励管理涉及到医学科技成果奖励的规定具有如下特点。

2.1成果管理制度有法律保障

美国的科技成果管理有立法保障,而且有关法律的规定都十分详细和明确,新的医学科研计划项目一经批准,就会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日本科学技术会议政策委员会早在1986年就编制了科技成果评价指南,国立研究机构的科技成果管理规定了具体的标准〔5〕。

2.2成果奖励申请的标准多样

俄罗斯在对国家科技奖的管理规定中指出:申请国家科技奖的科学成果,应该是公开发表过的;申请国家科技奖的工程技术设施、新型技术,以及新型材料和新的操作工艺必须在投入实际使用不少于1年以后〔6〕。美国对国家技术奖的管理规定,评委在任职期间及卸任后3年内不得获此奖。

2.3评审委员会专家的组成透明

俄罗斯的国家科技奖的评审委员会一共由69人组成,而且委员会的成员绝大多数为科研人员。日本国际生物学奖评审委员会广泛地吸收外国专家作为评审成员,其评审委员会包括8~9名外国专家。美国国家技术奖的评审委员会成员除了技术领域的专家外,还包括相关的风险分析专家,以评估成果的转化能力〔7〕。

2.4成果奖励评审的过程科学

俄罗斯国家科技奖的评审委员会形成决议是以秘密投票的形式进行的,需要得到与会者不少于2/3的票数才能视为通过〔8〕。法国科学研究奖的评审委员会按照研究领域分成若干专业评选委员会,各委员会平均召开2~3次会议进行评选,评审委员会召开会议需要达到法定人数的2/3才算有效〔9〕。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采用“无条件提名-投票制”,其实质是将评审权利全部交给提名人和评选委员会全体成员〔10〕。

2.5成果奖励评审的结果公开

美国国家技术奖的评审委员会在起草、修改评审报告后,要提交给美国国会举行听证会,通过后,方能。日本国际生物奖的评审结果基本上是采用了在因特网上和向记者的形式。俄罗斯对国家科技奖的管理规定,评审委员会讨论的备忘录应在授奖前至少3个月对外公布。美军军医学会奖是在美军军医学会的年度会议上颁发,其获奖名单也将印在大会的议程簿中〔11〕。

3我国医学科技成果奖励管理的特点

3.1科技奖励工作规范

从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关于科学技术成果奖励的法律和条例。目前,我国科学技术奖励工作执行的是国务院于1999年5月,并于2004年1月和2009年1月2次修订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该条例对科技奖励的对象、目标、组织、评审和授予,以及罚则等做出了具体的规定,为科技奖励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为了更好地贯彻该条例,国家科技部制定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等具体的法规性文件〔12〕。

3.2科技奖励标准多元

我国在进行科技成果奖励时,针对应用医学和基础医学、科学和技术等不同的科研成果的特点、评估时间范围、评估对象及重点,科技奖励标准也更加多元化〔13〕。比如,中华医学科技奖作为全国性医药卫生领域的最高奖项,涉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与卫生学、药学、中医中药学等领域。奖励标准包括:在医学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获得重要发现;运用科学技术知识研制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重要医学技术发明;完成医学科学技术创新,应用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完成重要医学科学技术工程、计划、项目等。

3.3科技奖励评审科学

我国的科技奖励评审在评审专家的选择、评审项目的推荐,以及评审程序的制定等方面,都采取了更加科学的手段。比如,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是我国药学领域的科学技术奖,每年评选1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以及有关副省级城市的药学会均可向中国药学会推荐项目。该奖项的评审工作实行初审、终审二审制。评审方法采取同专业专家评定和无记名投票表决的方式进行。初审实行差额推荐;终审对初审推荐授予一等奖的项目进行答辩,对二、三等奖的项目直接投票,并实行差额评定。项目的初审是由专业组完成,终审是由评审委员会和指导委员会完成。

3.4科技评价方法综合

目前,我国依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要求,结合科技奖励评审工作,在不断改进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已逐步建立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科技奖励评价指标体系,并在具体评审工作中实施计算机辅助评审,为具体的评审工作提供了良好方法。

4国内外医学科技成果奖励管理对我军的启示

目前,我军的医学科技成果奖励管理已经有了一些很好的做法和经验,有关部门也正在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来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制度。总结国内外医学科技成果奖励的管理特点和经验,可以为我军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4.1医学科技成果管理制度要有法可依

我军的医学科技成果奖励管理制度应与国家的医学科技成果奖励制度相适应。随着科学和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科学技术领域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为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均对科技成果管理制度进行了调整和改革,比如,简化了评审程序,增加了网络评审等技术手段,强化了监督及处罚机制等,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关注和考虑的。

4.2医学科技成果奖励评审程序要科学公正

总的来说,医学科技成果奖励的目的就是为了营造医学科技创新环境,突出原始创新和实际应用效果,促进人才脱颖而出和充分施展才能;而评审过程直接决定着评审结果,以及上述目的是否能够实现。我军应当总结国内外医学科技成果管理的成功经验,引入第三方(专业评审机构或中介评估机构)参与到评审过程中来,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透明的医学科技成果奖励评审程序,从而实现社会效益和军事效益的双赢。

医学技术学科评估范文第2篇

在对医疗水平评价方面,有的系统采用了4项内容,即门急诊人次、出入院人次、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和治愈好转率;有的系统则有多达23项的评价内容,包含了诊疗数量、病例分型、诊断符合、出入院符合、危重症及抢救成功率、医疗事故或投诉发生数量、床位使用及周转、平均住院日、医院感染、接受外单位人员进修和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等。在本研究的24套评价系统中,有2个系统提出对技术特色的评估,采用的方法基本是申报单位自举代表本专业特色和较高医疗水平的病种诊治情况,由评审专家根据材料进行评价。

分析与讨论

1学科评价应体现临床学科的核心任务

临床医学学科的核心任务是提供医疗技术服务,学科建设的目标是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诊疗质量,学科建设的主要措施是在某一临床医学专业领域内构建临床技术特色,开展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导向的科学研究,扩大专业技术的学术影响度和社会知晓度,提高社会服务效益。因此,临床医学学科的评价评估应紧紧围绕并体现出学科的核心任务。本研究所收集及分析的各级临床学科评价指标体系涵盖面比较广,包括了医疗、科研、教学和学科队伍等反映临床学科基本功能的指标,但是医疗水平和质量指标所占的权重比例并不高,从而使学科评价的重点与临床医学学科建设的目标有所不一致,缺乏医疗技术水平在学科评估指标中对于学科建设方向的指向作用。因此,学科建设的评价指标应紧扣临床学科的建设目标,体现出医疗技术水平及诊疗特色等临床学科的核心任务,突出临床学科的核心功能即临床技术水平、医疗质量及技术特色;通过指标设置及权重,强化临床医学学科的医疗技术水平及质量属性。

2学科评价应着重考量临床技术特色

临床技术的“特色”的含义包括2个方面:一是指这种技术具有先进性,具有优良医疗质量或具有独到性;二是指该技术具有较好的学术和社会影响度,得到了学术界和患者的认可。这种基于某种疾病诊疗项目的特色医疗技术是临床学科,尤其是重点学科,反映其主攻方向和内涵实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学科人才培养的关键内容。本研究所涉及的24套评价系统样本中,只有2套系统对临床技术特色进行评价,说明对临床技术特色的评价还需引起关注,要引入有关技术特色的评估内容,并以此作为建立学科发展的主攻方向、聚焦技术优势和培养人才的行为导向。

应正确把握和评价临床学科建设中科研的作用

科学研究的项目和成果一直是各级学科评价的重点,指标所占的权重比例接近全部指标的1/3,评价内容涉及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发表学术论文、出版学术著作、专利和科技奖励等,尤其注重被SCI收录论文的数量和杂志影响因子的高低。过高的科研指标权重既不利于倡导建立着重于解决临床问题的科研导向,也反映出目前医学科学研究中存在着重基础、轻临床的现状。而以作为临床医学科研项目成效主要评估指标的偏差,更忽略了临床科研的真正意义。对于学科建设的评价必须包括有临床科研的水平和相应成果。要观测科研项目与学科发展主攻方向的一致性、课题的连贯性,鼓励开展具有当地特点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设计规范的循证医学研究、建立规范化诊治的研究和针对临床方法缺陷的应用基础研究等。

应凝练学科评价指标,突出学科核心功能

本研究所收集的各级评价系统中的指标涵盖的内容均比较宽泛,涉及科学研究能力及成果、学科带头人及团队、医疗技术水平和质量、教学能力及成果、经济运营、运行机制及管理、科室管理、学科规模、精神文明状况和经费管理等方面,评价内容看似全面周到,但却存在着明显的弊端。首先,评价指标和内容过多,反而会弱化或掩盖了对临床学科的核心任务,即医疗技术水平和技术特色的评价;其次,评价指标并非越多、越好,越能反映学科建设的成效。

医学技术学科评估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标准化病人(SP);教学培训与考核;应用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7(c)-094-02

对于高等院校的医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具备娴熟的临床技巧是当代医学发展的需要。但长久以来,医学教育领域中的临床操作资源还不够充足,医学生总是陷入“理论多、实践少”的尴尬局面。尤其近年来,随着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学生们在病人身上实践的机会也减少了许多。为了弥补临床操作资源上的这一空缺,强化医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思维与实际动手能力,我们于2006年8月首次在2002级医本临床医学专业45名生产实习学生的临床教学与考核中,采用了标准化病人(SP)技术,现将应用的研究过程报道如下:

1标准化病人(SP)的筛选与培训

标准化病人(简称SP),又称为模拟病人,是从事非临床医疗工作的正常人或轻病人,经培训后,能准确表现病人的临床症状、体征和病史而接受临床检查者。可用于医学生及初级医师的培训和考核,具有被检查者、评估者和指导者三种功能。2006年8月,我们在自愿者中筛选了4名SP,其中2名内科SP、2名外科SP,分别由临床教学经验丰富的专职教师对其进行了系统培训与指导。

1.1 SP筛选

1.1.1 筛选前准备广告宣传,教师培训。

1.1.2 SP招聘条件①自愿为医学教育做贡献;②高中以上文化;③身体偏瘦;④年龄在30~50岁;⑤酬金15元/学时。

1.2 SP面试与培训

由专职教师对其面试,合格后进行系统的专科基本知识和考核病种的培训。①编写剧本:教师根据临床典型病例编写考核病历,其内容、场景描写真实可信;②制订评分标准,合理设计与病种相关的理论问题;③培训SP的评估和反馈能力:训练SP熟悉专科疾病的主要特点,熟练掌握剧本内容和评分标准,同时还要注意病人感情的体现,要根据培训教师的要求,以不同的方式接受训练;④SP考核标准:表演真实、一致;具有依从性、被动性和公正性;评估时保证客观、公正;⑤SP的录用:经过专家组考核合格后签约上岗,正式成为教学培训和考核的模拟病人兼评价者。

2标准化病人(SP)在教学中的应用

2.1 SP技术教学培训与考核时间安排

根据毕业实纲要求,每生在内、外科实习的规定时间均为12周,因此我们在内、外科每轮实习的第1~11周,每周安排1次SP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教学培训,每次4组(其内科2组、外科2组),每组2人,每人60 min,然后于实习第12周进行SP技术的出科考试。

2.2 评估方法

采用统一的评分标准和评估方法进行评估,其中手法占评判标准的50%。SP评估的基本过程:①学生面对SP进行一对一的体格检查或采集病史;②SP对学生进行评分记录;③SP反馈性教学辅导。

2.3 评估内容

2.3.1 全身体格检查包括全身体格检查内容、手法以及职业态度和行为的评估。体格检查的内容有生命体征、一般状况、头颈部、胸部、腹部、腹股沟、上下肢、脑膜刺激征和背部检查9大部分,每部分又分为若干条目。

2.3.2 病史采集包括问诊内容和技巧两部分。问诊内容包括引言(自我介绍)、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系统回顾、个人史(含婚姻史和女性病人月经、生育史)、家族史及相关病史;问诊技巧包括顺序、思路、条理、重点、过渡语言等20项技巧。

3结果与分析

我们将接受SP技术培训和考核的2002级45名医学生与使用传统培训和考核方法的2000级(45名)、2001级(53名)医学生,在基本技能操作成绩、就业率和学生评价方面做了对比分析。

3.1 基本技能考核总体平均成绩

直条图统计结果显示,使用SP技术医学生考核优秀率≥85%,良好率≤15%,及格及以下无;使用传统培训考核技术医学生优秀率20%~30%,良好率50%~60%,及格率10%~30%。说明2002级医学生成绩比往届医学生成绩显著提高(图1)。

图1 2000~2002级医学生临床基本技能考核成绩

3.2 就业情况

通过调查,采用传统培训考核技术的2000、2001级医学生就业率分别为 49%和67.9% ,经过SP技术培训考核的2002级医学生就业率为88.9%,与往届相比有了明显提高。

3.3学生评价

2002级医学生普遍认为SP教学认真、耐心,具有很强的责任感,还有同学认为这一教学方法对提高与病人的交际能力也很有帮助,增强了学生今后接触真实病人的信心,认为SP技术是一种很客观的教学和考核方法。

4结论

通过使用SP的教学培训与考核,使学生得到了充分的实践机会,临床思维和实际动手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5讨论

通过SP的应用与研究,认为SP是促进医学和医学教育较好发展的新途径,其优点:①较好解决了以往临床教学或测试中真实典型病例的缺少,提高了测试的有效性;②同样的病人和问题,提高了评估结果的可靠性;③SP作为评价者,提高了评价的合理性;④SP技术有效规避了医学考试中涉及的道德伦理方面的问题,考核方法更接近临床实际;⑤有利于医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医患的沟通,促进了人文关怀,培养了学生接触病人的技巧,增强了医患沟通能力;⑥缓解了教学资源不足,病人不愿配合的问题,有效提高了临床教学质量;⑦给医学生增加了更多临床操作资源与机会;⑧减少了医疗法律纠纷,避免了医患矛盾的发生。

总之,在当今的医疗环境下,SP作为现代医学教育的辅助手段和技术,为医学生顺利成长为合格医生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为临床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007年6月,接受SP技术培训和考核的医学生在国检中,赢得了专家组的充分认可与好评,取得了优异成绩。

[参考文献]

[1]赵民,张晓蔚.标准化病人在诊断学中的应用之我见[J].医学教育,2000,4:31.

[2]颜正茂,申振宇.学生标准化病人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2003,4:36-37.

[3]杨耀防.标准化病人(SP)应用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4,4:27.

[4]杨耀防.标准化病人(SP)在医学教育中的角色扮演及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7,2:48.

[5]赵小英,张苏展.应用标准化病人对医学生临床技能的评估[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3,2:10.

[6]方定志.医学教育方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

[7]赵丹枫,张君邦.我国诊断学教学的发展演变[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9,3:56.

医学技术学科评估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临床医学 教学管理 教学评估

第一军医大学自2004 年8 月集体专业为广东省属高校,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办学模式和理念经历了巨大变化。为适应地方办学模式和要求,迎接即将到来的2007 年高校本科教学评估,我校在保持部队院校优良作风的前提下,结合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坚持以本科教学为基础,以育人为中心,以规范教学管理为切入口,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建设[1-2]。第二临床医学院珠江医院在坚持“质量建院、人才兴院、特色强院,文化立院”的办院宗旨下,以“迎评促建”为契机,不断加强教学基础设施、教学软硬件建设,强化教学意识,规范教学程序,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显著提高了临床教学质量。本文总结我学院迎接本科教学评估的实践经验及取得的效果。

1 宣传动员, 统一思想是迎评工作的重要基石

1. 1 明确思想, 统一认识

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是对本科教育的一次大检阅,是规范高等学校办学与管理,促进学校建立内部质量监控体系,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项重大措施,符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实际需要,这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是很有必要的。我院充分认识到迎评促建对提高学院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的重大意义。2006 年初学院成立了本科教学评估领导小组,专家小组及工作小组,对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制定了珠江医院《迎接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组织实施方案》,对主要内容和要求做了详细的说明。学院上下明确了思想,统一了认识,牢固树立迎评促建工作的中心地位。全院动员、全员动员, “人人皆知、人人过关”,全院同志在思想上树立高度的责任感、紧迫感、危机感、使命感,充分发扬主人翁精神。充分认识评估的重要性和艰巨性的同时,对本科评估的目的及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1. 2 明确任务, 统一方向

为迎接预评估,学院提出了“全员参与、领导当先、突出重点”的工作思路,全院一盘棋,成立了评建领导小组,评建办公室,机关工作组,督导小组,临床评建组,其中临床按照业务分工分了14 个组,每个组的任务都非常明确。稳抓评建重点:一是各种评估材料的准备;二是教员、学员的准备;三是硬件条件的准备。学院、教研室、三级学科三个层面按照评建要求准备,层层落实,责任到人。

1. 3 明确计划, 统一步骤

我院的迎评工作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①学院组织专家及评估领导小组成员与校本部专家共同赴外院参观学习阶段;②学院组织评建专家集中学习,制定《迎接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组织实施方案》,迎评工作全校动员阶段;③2008 年5 月份学校自查阶段;④2008 年7-8 月份请外校专家模拟评估检查;⑤2008 年9 月份迎接广东省教育厅本科教学工作检查评估;⑥2008 年12 月迎接教育部专家检查;⑦学校整改阶段。

根据各阶段要求,学院各部门从全员迎评知识掌握、教师学生培训、座谈会的准备、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迎评材料的整理等五个方面,积极准备,同时进行自查、自纠、自评,发现问题,不断完善。根据学校两次自评的情况,外校专家模拟评估检查及广东省教育厅本科教学工作检查评估情况,总结各阶段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针对存在问题对下一步工作重点作详细的部署,进一步明确了各处(室、部)、各教研室、科室的任务分工,制定了严格落实层层负责的责任机制。

1. 4 明确细节和重点, 统一部署

由于我校前身为第一军医大学,从为部队培养医科人才到为地方培养人才,面临人才培养对象,办校方针的转变,在行政、管理、教学等方面与地方院校存在差异。而采用现行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对我校的本科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评估,评估结论都有可能出现偏差。因此根据我校参加外校本科教学评估专家经验,针对我校实际,加深评估方案中部分指标内涵的理解和把握,明确细节和重点,制定了详细的指导意见,并统一进行部署落实。例如关于迎评材料的准备方面:明确了分卷材料要严格按一、二级指标中的各观测点进行准备,对这部分内容应逐项准备,突出重点和特色。关于迎评准备工作中应重点把握的问题方面,强调了关键指标的准备是迎评资料准的重点,注意基本数据的一致性。对评估指标观测点中最易出现的问题,考察与考核中易出现的问题作等也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说明。[ Www.]

2 加强建设, 注重质量是迎评工作的核心

2. 1 加强教学基地建设、教学硬件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

教学基地建设、教学硬件设施建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近年我院每年投入教学经费300 万元,进行各项教学基地,教学硬件软件设施和教学办公设备的改进。新增了各项内外科教学式教室、外科操作技能训练室、外科手术室及动物实验用房共1450mm2。学院新增了数字化教室350mm2,用于多媒体教学。同时进一步完善了教学网络建设,教师课件及视频材料经归类上传方便学生自学和复习。所有临床课程纳入了计算机试题库管理。增加了师生互动园地,课外辅导专栏等,便于师生课外交流学习。学院2006 年申请了全国腹腔镜培训基地,正在积极进行相关设备的购买和场地的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核心。针对临床医学院部分科室人员结构欠合理,部分临床教研室师资队伍出现断层,高学历的教师比例尚可,中级职称教师比例仍未能达到要求的情况,为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学院制定了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及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选拔方案,鼓励在职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学院从抓好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着手,以名优教师为示范,组织中青年教师观摩学习,并每年进行中青年教师“教学擂台赛”,教研室、教学督导组、优秀教师点评的方法,迅速培养了大批中青年教师。学校及学院设立了教学基金,鼓励中青年教师申请教学基金及发表教学论文,激发教学热情,提高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积极性。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理论探索、课程建设及临床技能等方面的教学改革。尤其我院的双语教学及查房示范课件得到了校内外专家的肯定和好评。通过上述措施,我院临床师资队伍稳定,具备了成熟的教学经验,提高了教学效果。

2. 2 严抓教学规范化管理

学院一贯重视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建设,为了迎接本科教学评估,我院更是严抓教学规范化管理。先后制定了《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实施细则》、《本科教学督导制度》、《临床实习考核办法》等制度和文件。内外妇儿科以第6 版教材为基础,根据临床医学特色和发展,重新编制了《临床医学教材》、《临床医学进展》,汇集各学科最新的研究进展和热点问题,要求授课教师对卫生部本科教材进行深加工和再研究,使学生在学习临床基本知识的同时,对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及研究方向有了进一步了解,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医学探索热情。各科室及各教研室设立了专门的教学秘书,整理各种教学档案及课件,教研室记录手册、临床教学记录手册、教学过程实时记录、对教学全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

2. 3 严抓教学质量监控

教学质量是教学工作的生命线,直接关系到评估成败。在传统的课堂观摩教学和临床实习评估工作基础上,我院进一步建立起符合我院教学实际的教学质量监控及评价体系,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管理制度。通过实施主讲教师资格认定制度,青年教师培养制度,领导干部听课制度,教师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制度,教学事故一票否决制度,同行评议制度,督导委员会听课制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制度,研究生导师制度,研究生中期考核汇报制度,院系教学状态评估与考试过程监控制度,考试质量分析制度和试卷评估制度等,增强了教学质量意识,建设了教学质量文化,构建了全员参与、全方位、全过程的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确保了学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2. 4 严抓临床基本技能培养

学生的临床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的培养关系到学生成才关键,也是评估检查重点内容之一。为此,在强化训练的同时,学院编印了《临床实习诊疗技术操作规范》,进行临床基本技能强化培训,对临床各科室常见技能内容进行了规范化整理汇编,并对各项技能设立考核标准。规范制作了包括外科无菌术,切开、缝合、止血、打结以及各种穿刺术等示范多媒体课件。录制了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三级教学查房录像,各类外科手术操作多媒体材料等。建立实习医师外科操作手术室,购买试验动物,抽调优秀中青年教师专职操作培训。在此基础上,科室筛选病例进行实习医师“主刀”操作,极大地加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临床技能操作的规范性、正确性。

3 归纳总结, 完善材料是迎评工作的重要内容

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过程中,材料准备亦是一个艰巨而琐碎的工作,主要包括自评报告在内的背景材料,佐证材料和备查材料。材料准备过程也可以说是对学院多年来教学工作的总结回顾,有利于我们发现不足,更好地规划今后的教学工作,促进教学工作持续发展[3]。为此学院专门成立了相关的材料准备工作小组,学习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方案有关材料,将评估方案中的各项指标进行分解,深刻领会评估指标的内涵和外延。各工作小组分工明确,对有关材料进行全面收集、归纳和整理。各临床科室及教研室组织专人收集整理原始材料,并进行加工整理,一般由科室教学秘书或行政住院总医师负责收集整理;材料撰写小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材料的加工,进一步整理各项备查材料,撰写初步总结材料;材料审核小组专家则对照评估指标和要求对撰写材料进行进一步检查,查漏补缺,不断规范,不断完善。各教研室、各处室撰写自评报告,学院汇总撰写自评报告。自评材料的准备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与薄弱环节,突出特色项目,注重内涵。备查材料目录,自评结果及多媒体汇报材料通过学院专家小组论证及大学,省专家小组评估检查,保证材料的准确性,完善性和科学性。各专项评估结合学校的教学状况、基本统计数据,自评报告等材料公正、客观;定性材料要有依据,具有说服力,定量材料要数据真实准确,有利于专家组结合进校实地考察作出评判。

4. 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积极作用

评估的过程是对附属医院、教学医院临床教学管理规范化的检验过程,完善的临床医学教学规章制度是保证评估成功的基础。为达到教育部提出的“厚基础、高素质、强适应” 目标,培养高素质的德才兼备的医学专业技术人才,教学医院应与时俱进,更加科学、规范地加强医学教育管理,通过参与普通高等院校本科教学的评估工作使医院获得可持续的发展。通过迎接本科教学评估检查,我院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进一步明确了办学理念和办学指导思想及科学管理工作思路;改善办学条件,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办学基础;强化教学体制创新和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管理更加规范化;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了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了师生综合素质;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 促进了优良校风的形成,促进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hi138\Com]

参考文献:

1. 禹奇才, 罗三桂. 以评估为契机, 全面提升本科教学工作水平. 广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6( 3) : 23- 27.

医学技术学科评估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公立医院 人力资源 开发 问题 对策

一、医院人力资源培训和开发的概念

医院人力资源培训和开发就是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就医需求,提升我国医疗卫生救治水平,通过对各级医疗卫生从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和培训,使用各种激励方法,对隐藏在医疗卫生从业人员身上的各种潜能进行挖掘,使其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不断升华的过程。其目的就是通过不断的培训提升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更好的发挥其个人潜能,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二、医院人力资源培训和开发工作存在的问题

1.对培训工作重视不够,缺少资金支持。目前,很多医院只停留在对员工的使用上,而忽视了对员工的培训工作。这就直接造成了大部分医务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及综合素质常年都得不到有效的提升,从而阻碍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医院领导片面的认为员工培训没有必要,对人才储备及人才长远规划缺少足够的认识和重视,缺少资金的有力支持,导致员工的培训工作常年停滞不前。

2.重视学历教育,轻视短期进修培训。医院领导在招聘及考核员工的时候,往往重视员工的学历,尤其是一味地强调员工学历和学位的高低,但是在医疗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只有通过一些有针对性的或者短期的培训和进修,才能适应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短期的进修和培训,时间紧凑,但是更有针对性。而正规的全日制教育更加重视基础知识的讲授,所以二者可以形成很好的互补。 3.培训缺乏完善有效的制度。医院在员工继续教育及培训制度方面存在很多缺陷。没有长远的培训规划,缺乏相应的考核制度以及对培训效果的鉴定制度,使得培训成为一种形式,没有和实际工作相结合。因为在管理培训机制上的不完善,造成培训工作不能和实际工作进行有机的相结合,在激励机制上也没有与绩效考核分配制度挂钩,使得培训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反而成为医院人力资源工作中的“鸡肋工作”。 4.培训缺乏针对性。大多数公立医院缺少科学化、系统化的培训规划,培训学多临时安排,未对医院各种人才开发及储备规划进行分析,也没有与医院的实际工作相结合,所以无法体现医院和员工的实际需要,培训主要以大多数员工共同参加为主,缺乏有针对性的专业化培训。培训的内容不能与时俱进,对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和重点问题的解决缺乏有力的指导,对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缺乏培养,对适应工作要求的知识缺乏补充。

5.缺乏有效的评估体系。大多数公立医院未将精力放在培训的评估工作上,评估机制不完善,没有认识到培训评估的重要性。第一,有的医院已经认识到评估的重要性,却不知从何处着手进行评估。第二,培训评估不全面,与实际工作脱节。第三,多数的培训评估仅仅停留在对培训课程中所授予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考核,没有深入到员工的实际工作与医院的发展规划上。第四,培训效果评估的方式方法单一,缺少跟踪回访制度。第五,医院对培训评估缺乏系统的纪录,即使有关培训的内容都有所记录,但大多缺乏专业的管理,大多是零散的、无序的,没有建立培训信息系统。

三、医院人力资源培训和开发的对策

1.改变传统的培训观念。医院是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人才是医院发展和壮大的关键所在。医疗卫生行业和医疗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很手术以及医疗诊治手段日新月异,医院要想提高核心竞争力,为患者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以及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实现个人价值的提升,都需要对行业知识以及技能进行再教育再培训,而这些显然不可能一次性完成,只有通过平时的学习和培训才能得以实现。人力资源的发展其实就是时刻学习和经常培训的过程,这就要求全体员工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加强不断培训学习的意识和理念,要正确认识到人力资源培训工作在员工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性,才能全面提升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进一步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2.保证人力资源培训工作资金投入。医院在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训工作上相对滞后,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资金投入。由于医院片面地强调成本控制,过多的考虑到人才流失造成的资金浪费,失去了资金投入的支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训工作必然受到影响而发展缓慢。今后要逐步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培训管理体系,为医院长远发展提供重要人才保障。

3.建立科学系统的人力资源培训管理体系。科学、完善的培训体系是支撑医院人才战略的重要保障,医院管理层必须要根据员工的专业技术和医院发展的总体方向制定相应的培训规划。第一,要根据医务人员以及行政后勤人员的专业技术及具体分工等特点实施专业培训,将个人的发展计划和医院的发展规划有机的统一起来,从而提升医院员工整体素质。第二,要针对院领导、环节干部、普通科员三种不同的培训内容,建立各有侧重,因人而异的培训方式。第三,要创新培训模式,既要从外面聘请专家对员工进行培训讲座,还要利用一切机会分批次将员工送去外面培训,有机的将两种模式结合起来。 4.建立科学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培训评估的意义在于检测培训效果的好坏以及发现并解决培训中遇到的问题。培训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医院人才梯队建设发展的好坏,也是衡量医院综合管理体系是否健全的标准。我们要通过建立健全平培训评估体系,对培训效果的好坏进行自查与评估,然后将评估结果反馈给人力资源部门进行进一步分析,作为将来培训计划的依据。培训评估可以采取目标评估、绩效评估、关键人物评价和效果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联合使用,也可以采用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取得相关数据,得到真实、客观的评价结果。

综上所述,做好医院人力资源培训工作,又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在培训过程中,只有将培训内容和医院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重视人才在医院发展建设中起到的关键作用,建立健全适合医院发展的再教育培训体系,把员工的个人发展定位与医院的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战略的积极作用,才能保持医院各项工作可持续的发展,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王凤红,张新平.医院人力资源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河北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