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学信息安全

医学信息安全范文精选

医学信息安全

医学信息安全范文第1篇

安全生产紧急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12月7日,我们学习了农电部安全生产紧急工作会议精神以及我公司“12.2”发生的一起工作人员错误使用验电器,且工作地段未按规定装设接地线,最终导致一死一伤的重大人身事故。通过学习,现体会如下:

“12.2”重大事故原因及暴露出来的问题

1。作业人员严重违章,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不验电,不挂接地线的情况下进行上杆作业,严重违反《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

2。对线路设备不熟悉(该10kv线路隔离开关错接线)。日常对设备管理不到位,消缺管理不及时,判断缺陷不准确。日常的设备巡视过程没有认真,致使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没有及时解决,为此次的事故埋下了严重的导火索。

3。危险点分析与预控措施流于形式,现场查勘不到位,漏列了重大危险点(现场该线路上有8家双电源用户)作业人员现场操作不按要求执行,危险点控制措施形同虚设。

4。安全工具,防护用品的配置工作未落实到位,对绝缘棒,验电器等绝缘工具的日常管理不完善。

医学信息安全范文第2篇

读了《每个人只错了一点点》这篇文章,不禁为之深深扼腕叹息。就只因为每个人的一点微小的失误,“环大西洋”号海轮消失了,21位船员宝贵的生命也随之消失了,这一点微小的失误,导致了惨痛的事的发生,付出了血的代价。我们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这样一个浅显而又深奥的道理:千里堤坝,毁于蚁穴。重大事件的起因往往是微小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正因为微小,让人防不胜防,毫无察觉,让人麻痹大意,才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是非常重大而又悲惨的后果。联想到我们的实际工作,我们不应该引起高度警惕吗?我们是医务工作者,是白衣天使,负有“悬壶济世,救死扶伤”之重托,我们应该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应该做到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全心全意地去为病人服务。但是在我们这个队伍里,确实还有一些人,对工作漫不经心,松松散散,业务技术不高、服务态度不好。更有甚至者,因为一时疏忽、工作不负责任或违章操作,给病人带来死亡的危胁或终生的痛苦。我们在报刊杂志上、电视节目上经常看到这种类似的报道。有的引起医疗纠纷或造成医疗事故,给病人及家庭造成痛苦,给个人造成终生遗撼,给医院造成不良影响。以致于一些文艺作品经常利用医护人员的散漫工作行为和现象,作为反面素材或讽刺对象编写一些笑话、小品等等。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每当看到这些,都应该感到非常羞愧,非常痛心。我们在深感痛心之余,应该深刻地反省自己:今天我的工作做的好吗?今天我的工作有没有什么遗忘?有没有什么疏忽?今天我的工作是否给病人减轻或解除了痛苦?还有什么地方需要进一步改善?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医务人员、一个有强烈事业心的医务人员、一个称职的医务工作人员,就应该这样去做,这样去想,甚至是每时每刻。我们科全体医务人员经过认真学习、热烈讨论,深刻地领悟到:安全工作无小事,病人的事就是我们自己的事。我们痔瘘科自建科以来,至今已有三十余年,治愈病人万余例,不仅形成了自己的技术特色,而且形成了优良的医德传统,在矿区及周边地区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我们在这个科里工作,要将高尚的医德、严谨的工作作风、温暖热情的服务态度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发扬广大,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真正让病人在感到放心、满意。为此,在工作中,我们要坚决做到:一是加强业务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无论是在工作中、在工作之余,都要不断地加强业务学习。采取集体学习讨论、个人学习等多种方式,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地提高业务技术素质,使自己在病人面前、在病情面前,能够做出正确诊断,给予合理的治疗方案,尽快解除病人的痛苦。二是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我们是一个手术科室,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尤其重要。无论是操作前、操作中、换药时,我们都有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对工作精益求精,决不能困嫌麻烦而省略操作步骤,以免引起感染、刀口不愈合等严重后果。三是对病人如亲人。病人带着伤痛来就医,无论在体质上还是在精神上,本身就很痛苦,我们要用亲人般的温暖对待他(她)们,让他(她)们在精神上得到安慰。病人手术后,我们要及时巡视病房,仔细地观察病人的病情发展及变化,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决不能因为问题小而不当回事,以免小问题引发大问题,对病人的病情演变、身体健康情况及可能出现的任何状况都要了如指掌,对任何有疑问的情况决不能放松,也决不允许放过,一定要弄清并解决为止,决不掉以轻心。当前,正是创建“平安医院”活动的关键时期,在这项活动中,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从自己做起,从每一个岗位、每一个环节、每一项操作上做起,时时处处抓安全,上安全岗,干安全活。“安全”应牢记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融入血液、融入理念,让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做一个“生命”的安全保护员。

医学信息安全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数据;医院病历档案;安全管理机制;数字化

医院病历档案是通过观察、检查、治疗等获得的患者健康信息的真实记录[1]。医院病历档案内容,包括对患者病情的初步诊断、分析结果、治疗方案、药物处方登记、治疗效果变化等。医院病历档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除了具备医疗档案的一般性质外,医院病历档案亦有其本身的特色,医院病历档案的主要价值是为医学研究和教学活动以及医疗诊断服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大数据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随着医学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病历档案将在社会医学和公共卫生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新冠疫情全球传播的背景下,病历档案作为医学研究的重要资源,在抗击疫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从“智慧医学”建设的角度看,受思维理念、资源、技术等因素的制约,现有病历档案数字化存在发展的局限性。加快医疗部门病历档案数字化进程,开发和优化带有病历生成功能的电子档案系统,搭建电子档案共享平台,建立医学智慧档案馆等均是病历档案工作面临的任务。信息化和数字化时代,只有借助大数据技术,完善医院病历档案数字化管理模式,才能解决病历档案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全面提高医院病历档案数字化管理水平,使病历档案资源更加完备,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大数据背景下医院病历档案管理面临的问题

1.电子病历档案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数字化背景下,全国各大医院均需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才能完成医院病历档案数字化工作,发挥电子病历档案作用。究其原因:一是医院病历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不均衡,导致部分医院病历档案数字化中数据内容不全、不准确;二是医院电子病历档案备份不全,编目混乱,很多有价值的病历档案难以查阅;三是缺乏有效的搜索技术,大多医院电子病历档案的全文尚未进行识别,使其无法深入应用和挖掘病历档案价值;四是现有一些医院病历档案管理系统运行不力,数据不稳定,界面不友好。综合起来,这些因素导致医院电子病历档案使用不充分,也影响了病历档案资源与医院数据平台的对接。

2.电子病历档案同步化不到位

医改后,要求我国各医院病历同步电子化,但是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医院的同步化工作成效远远达不到预期效果[2]。实际上,由于各医院电子病历生成系统不规范、不统一,多数未能完成有效的同步工作。具体来说,是因为工作人员对相关概念不清楚,出现了相互混淆的情况,导致同步化后的电子病历范围不统一,内容出现混乱的情况。目前,电子病历处于探索试用阶段,尚不能取代纸质病历档案的存在,但电子病历文件的便捷和资源共享度又是纸质病历所不可替代的。因此,采用电子病历档案与纸质病历档案同步归档的“双轨制”,显得尤为重要。

3.病历档案存储方式不规范

针对目前医疗设施的运行和管理,许多医院成立了档案管理中心。医院档案管理中心仅管理行政、会计、基础设施和医疗器械档案,不承担病历档案具体管理职责。虽然许多医院在病历数据管理中采用了国际疾病分类(ICD)程序,但很难发挥真正的作用[3]。通常,他们根据医院档案的内容和传统方法进行病历数据管理,并没有统一标准的现代管理方法。管理方法的不一致直接影响医疗机构的病历管理水平,限制了医疗诊断效果的提高。

4.缺乏患者病历档案隐私权保护机制

医疗大数据的海量、动态、共享和交叉检索等典型特征增加了泄露个人信息的风险。大数据背景下的病历数据表现出特殊性———隐私信息数据化。随着大数据提取、“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病历档案也向数字化方向发展,个人病历信息以数据形式传递、整合和使用。隐私权依赖于数据安全,在病历档案的形成和传递过程中,涉及大量人员,包括医务人员、档案管理人员、行政人员等,患者隐私权是脆弱的;此外,由于病历档案的形成和传递过程复杂,每一阶段都存在病历资料泄露的危险。因此,病历档案的保密性脆弱,隐私保护较复杂:首先,病历档案保密性与载体安全有着直接的关系,大数据技术对档案管理有利也有弊,挑战了患者病历档案的信息安全。其次,病历档案复杂,电子病历档案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加上大数据海量的特征,电子病历档案保存和使用制度不完善。最后,很难明确区分病历档案使用人的知情权和病人的隐私权,侵权行为确定具有复杂性。

二、大数据背景下医院病历档案管理策略分析

1.建立电子病历档案,推动医院病历档案数字化建设进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往传统人工管理方法的局限性和盲目性逐渐显现,无法实现对许多病历档案信息的交叉访问,因此迫切需要利用计算机辅助进行档案管理,利用不同类型的智能化索引技术,实现数字化管理模式创新,节省劳动力的同时提高病历档案资源服务效率,这是医院病历档案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计算机集成技术能够及时准确地提供精准的病历档案资源,通过互联共享,可以对科室与医师等进行医疗效果评估和病理质量控制,为高质量的病历档案工作提供指导。

2.规范患者病历档案管理制度,实现病历档案管理标准化

首先,需要建立独立的电子病历档案数据库。档案作为医疗机构工作中最重要的管理任务之一,在医疗机构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建立专门的电子病历档案数据库,对其进行独立管理[4]。在实践中,电子病历档案资源的开发必须满足档案管理的标准化要求,确保数据库专项用途具有权威性。其次,建立规范化的病历档案借阅机制。病历档案是医疗研发的重要基础,医院病历档案管理涉及病人隐私,健全的档案查阅制度至关重要。非档案管理人员不能自由查阅档案,对于有特殊需要的人员查看病历档案必须办理相关手续,在搜索和查看信息时,必须接受严格的指导和监督;而对于他们需要获取的病历信息,必须遵守相关的访问控制机制;强化病历档案资源利用登记制度,明确查阅或借阅时间、流程和方式,为后续数字化管理的实现奠定基础。最后,重视病历档案资源的整合和归档。随着医疗水平的稳步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健康状况,即使患上了感冒等轻微疾病,也会去医院检查,导致医院每天的病历档案逐步增加。病历档案归档和整合对实现数据共享十分关键,一方面,必须重视档案的归档整合,严格编码存储,在此基础上形成综合数据库,便于后续获取病历信息;另一方面,大数据背景下,医院病历档案的存档和整合工作变得复杂,需要匹配专业档案管理人员,提升病历档案整合和归档技术。

3.加大资金投入,改善软硬件条件,建设专业档案管理队伍

在病历档案数字化发展过程中,要加强医院等有关部门领导的重视,加大财政保障力度,完善医疗数字化建设所需的各项设施和设备。特别是面对医院大量档案材料,为了确保医疗数字化有序发展,必须改善软件条件。在大数据时代,医院必须及时更新各种病历档案资源管理软件或平台,提高档案资源处理能力,对各种病历档案资料进行有效的收集、整理、汇总,为病历档案管理提供及时有效的保障。为了推进病历档案数字化建设,迫切需要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系统完善的业务培训,保证病历档案质量,确保病历档案数字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同时,要完善病历档案管理规定,在各个工作阶段建立相应的考核激励机制,把档案数字化纳入医院管理发展目标,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更好地推进数字化工作。结合实际需要,引进尖端人才,加大专业档案管理人才培养力度,组建业务能力强的档案管理队伍,为档案数字化管理提供人才保障,满足大数据时展需要。

4.改进档案安全管理机制,加强预警控制,提高电子档案的安全性

建立病历档案资源安全风险管理机制,重要的档案资源加密处理,确保其安全有效地运作。此外,要对相关操作信息进行管理,建立安全风险预警系统,确保医院病历档案信息安全可靠。在实践中,医院病历档案数字化建设必须规定相应的保障措施,防止安全事故发生,防止信息泄露,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通过对重要信息进行加密,使医院病历档案建设更加安全高效。随着病历档案数字化的发展,电子档案逐渐取代纸质档案。首先,医疗机构作为病历数据的来源,应增加资金采购先进的设备和系统,定期更新、升级和维护数据存储软件,防止病毒感染和信息被盗,培育全员对信息安全的充分认识。其次,新技术的出现为病历档案安全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例如,区块链技术由于具有高度安全性、保密性和可追溯性等优点,可以为病历档案存储提供新的解决方案。目前,我国已经有医院利用区块链技术提高病历档案资源的安全性,对病历档案保密,以及增加病历档案存储容量。除了技术上的因素外,医疗机构亦须建立一套病历档案管理系统,以保障档案的安全,例如限制查阅档案、编制黑名单、识别浏览档案的人士,以及在系统层面确保病历档案的安全运作。目前,医院在推进病历档案数字化管理进程中存在管理机制不健全、电子档案查阅率低、软硬件配备不足、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等一系列问题。大数据背景下,要全面推进病历档案数字化建设,必须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加强全院对病历档案数字化的重视等,实行考核奖惩制度,加强病历档案信息管理和安全保障,只有这样,才会促进医疗病历档案资源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适应时代要求,从而提供“智慧医学”,确保在数字化改革浪潮中医疗服务快速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夏丽华.浅谈特殊病历档案的意义[J].兰台世界,2008(23):26.

[2]王哲.办公自动化环境下医院病历档案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兰台世界,2021(S2):64-65.

[3]孙淼.大数据时代医院病历档案数据管理研究[J].兰台世界,2022(2):87-89.

医学信息安全范文第4篇

1数据信息安全威胁信息数据

面临的安全威胁来自于多个方面,有通过病毒、非授权窃取来破坏数据保密性的安全威胁,有因为操作系统故障、应用系统故障等导致的破坏数据完整性的安全威胁,有因为硬盘故障、误操作等导致的破坏数据可用性的安全威胁,还有因为病毒威胁、非授权篡改导致的破坏数据真实性的安全威胁,这些潜在的安全威胁将会导致信息数据被删除、破坏、篡改甚至被窃取,给公共卫生行业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

2安全管理缺失公共卫生行业

在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如果存在重应用、轻安全的现象,在IT系统建设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信息安全的科学规划,将导致后期信息安全建设和管理工作比较被动,业务的发展及信息系统的建设与信息安全管理建设不对称;或由于重视信息安全技术,轻视安全管理,虽然采用了比较先进的信息安全技术,但相应的管理措施不到位,如病毒库不及时升级、变更管理松懈、岗位职责不清、忽视数据备份等现象普遍存在,很有可能会导致本不应该发生的信息安全事件发生。

二分析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1经费投入不足导致的安全防范技术

薄弱许多公共卫生机构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软硬件设备,都是在2003年SARS疫情爆发以后国家投入建设的,运行至今,很多省级以下的公共卫生单位由于领导认识不足或经费所限,只重视疾病防控能力和实验室检验检测能力的建设,而忽视了对公共卫生信息化的投入,很少将经费用于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安全投入,信息化基础设施陈旧、软硬件设备老化,信息安全防范技术比较薄弱,因网络设备损坏、服务器宕机等故障或无入侵检测、核心防火墙等安全防护设备,导致信息数据丢失、窃取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重要信息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安全性,一旦发生信息安全事件后果将不堪设想。

2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建设信息化、发展信息化最大的动力资源是掌握信息化的专业技术人才,人才的培养是行业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基础,然而,公共卫生行业的人才梯队主要以疾病控制、医学检验专业为主,信息化、信息安全专业技术人才缺乏,队伍力量薄弱,不能很好地利用现有的计算机软硬件设备,也很难对本单位现有的信息化、信息安全现状进行有效的评估,缺乏制定本行业长期、可持续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的能力,这也是制约公共卫生行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3信息安全培训不足

职工安全保密意识不强信息安全是一项全员参与的工作,它不仅是信息化管理部门的本职工作,更是整个公共卫生行业的重要工作职责,很多单位没有将信息安全培训放在重要位置,没有定期开展信息安全意识教育培训,许多职工对网络安全不够重视,缺乏网络安全意识,随意接收、下载、拷贝未知文件,没有查杀病毒、木马的习惯,经常有意无意的传播病毒,使得单位网络系统经常遭受ARP、宏病毒等病毒木马的攻击,严重影响了单位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许多职工对于单位涉密的移动介质缺乏规范化管理意识,随意将拷贝有涉密信息的移动硬盘、优盘等介质带出单位,在其他联网的计算机上使用,涉密信息容易失窃,存在非常严重的信息安全隐患。

三如何促进公共卫生行业计算机网络安全性提升

1强化管理

建立行业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为了确保整个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有效运行,建立出一套既符合本行业工作实际的,又满足网络实际安全需要的、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势在必行。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1成立信息安全管理机构

引进信息安全专业技术人才,结合单位开展的工作特点,从涉密管理、安全等级保护、安全防范、人员管理等方面制定统管全局的网络安全管理规定。

1.2制定信息安全知识培训制度

定期开展全员信息安全知识培训,让全体员工及时了解计算机网络安全知识最新动态,结合信息安全事件案列,进一步强化职工对信息安全保密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对信息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培养一支具有安全管理意识的队伍,提高应对各种网络安全攻击破坏的能力。

1.3建立信息安全监督检查机制

开展定期或不定期内部信息安全监督检查,同时将信息安全检查纳入单位季度、年度综合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检查结果直接与科室和个人的奖励绩效工资、评先评优挂钩,落实奖惩机制,惩防并举,确保信息安全落实无死角。

2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

建设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建设,通过对公共卫生行业处理、存储重要信息数据的信息系统实行分等级安全保护,对信息系统中使用的信息安全产品实行按等级管理,对信息系统中发生的信息安全事件分等级响应、处置,建立健全信息安全应急机制,定期对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建设情况进行测评,存在问题及时整改,从制度落实、安全技术防护、应急处置管理等各个方面,进一步提高公共卫生行业信息安全的防护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和安全隐患发现能力。

3加强网络安全技术防范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网络安全需要依托防火墙、入侵检测、VPN等安全防护设施,充分运用各个软硬件网络安全技术特点,建立安全策略层、用户层、网络与信息资源层和安全服务层4个层次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全面增强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1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技术在公共卫生行业网络安全建设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按照结构和功能通常划分为滤防火墙、应用防火墙和状态检测防火墙三种类型,一般部署在核心网络的边缘,将内部网络与Internet之间或者与其他外部网络互相隔离,有效地记录Internet上的活动,将网络中不安全的服务进行有效的过滤,并严格限制网络之间的互相访问,从而提高网络的防毒能力和抗攻击能力,确保内部网络安全稳定运行。

3.2入侵检测

入侵检测是防火墙的合理补充,是一种对网络传输进行即时监视,在发现可疑传输时发出警报或者采取主动反应措施的网络安全设备,检测方法包括基于专家系统入侵检测方法和基于神经网络的入侵检测方法两种,利用入侵检测系统,能够迅速及时地发现并报告系统中未授权或异常现象,帮助系统对付内部攻击和外部网络攻击,在网络系统受到危害之前拦截和响应入侵,在安全审计、监视、进攻识别等方面进一步扩展了系统管理员的安全管理能力,提高了信息安全基础结构的完整性。

3.3虚拟专用网络(VPN)技术

VPN技术因为低成本、高度灵活的特点,在很多行业信息化建设中被广泛应用,公共卫生行业也有很多信息系统都是基于VPN进行数据传输的,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等,通过在公用网络上建立VPN,利用VPN网关将数据包进行加密和目标地址转换,以实现远程访问。VPN技术实现方式目前运用的主要有MPLS、IPSEC和SSL三种类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VPN链路网络采用的就是IPSECVPN模式,利用VPN链路隧道,实现国家到省、市、县四级的互联互通和数据传输共享。VPN通过使用点到点协议用户级身份验证的方法进行验证,将高度敏感的数据地址进行物理分隔,只有授权用户才能与VPN服务器建立连接,进行远程访问,避免非授权用户接触或窃取重要数据,为用户信息提供了很高的安全性保护。

四结语

医学信息安全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医院;病历档案管理;创新策略

医院病历档案管理是医院管理核心内容之一,是客观、全面记载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临床资料相关文件,包含患者主观感受以及客观的检查,以及医护人员对患者病情分析、临床治疗等记录的真实凭证。我国卫计委于2018年出台相关(国卫医发[2017]73号文件)明确规定,应积极加大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信息共享,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就医体验,有助于实现分级诊疗,促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应积极应用各类先进技术,创新病历管理思路及手段,提升病历档案管理效率,同时保证其信息安全性。

一、基于全媒体时代医院病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病历档案作为患者科学诊疗原始档案材料,客观、连续记录患者病情诊疗信息,是医护人员记录疾病诊疗核心文件之一,病历档案在多方面发挥重要价值:病历档案管理是医院档案管理核心内容之一,具备较强的专业性及技术性,是衡量医疗机构诊疗、护理水平重要指标之一;病历档案可全面客观反映患者身体状况,为医院研究及后续临床实践提供便捷;病历档案更是患者医药报销核心凭证,具备一定的法律效力,其病历档案管理质量,直接决定其价值发挥。伴随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各类信息技术应用于医院病历档案管理中,充分发挥自身价值,病例档案的重要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升病历档案管理效率。通过利用各类媒体手段,创新医院病历档案管理模式,突破传统病历书写耗损大量时间的瓶颈,实现病历数据自动引入、典型病历引入等,短期内便可完成病历书写、记录。加之引入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应用,提升信息检索效率,操作更具便捷性。二是有助于消除信息不对称。通过各类新技术应用,可实现患者临床信息共享,直接对患者病历信息进行动态化管控,各项检查结果及出入院信息直接导入病历中,无需进行多次录入,降低医院病历管理成本支出。三是为医院领导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定期根据医院病历档案,管理层及时掌握患者来源分布、疾病种类分类、发展趋势等相关信息,可全面了解医院各科室状况,为后续重点管理方向、决策等提供数据支持。四是全媒体时代背景下,依托各类先进信息技术,有助于对病历档案进行管理,自行获取患者病历数据信息,完成病历查询、归档以及复印等,提升病历档案管理效率。数据化资料可通过数据库自行完成备份,避免数据丢失。

二、基于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医院病历档案管理面临困境

(一)病历档案管理理念滞后。我国病历档案管理起步较晚,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甚至部分人员错误认为,病历档案管理仅止步于档案收集、整理及借阅等,以及对其人员专业性并无严格要求,随意安排人员进行管理。部分人员自身专业知识扎实,但针对档案管理能力较为薄弱,以及计算机操作能力不强,导致病历档案管理效率及质量难以提升。

(二)信息共享平台未完善。现阶段,我国积极在医院病历档案管理中,推行电子病历,构建相应的信息共享平台,保证其数据信息利用率。然而,现代病历标准未实现统一,其使用的系统模板不尽相同,由于当前医院电子病历不仅包含文本信息,而且涉及影像信息等,如何将此类信息在数据库内完成统一,是现代医院病历管理面临瓶颈之一,所以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平台难度较大。同时,医院间接口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导致医院信息在各自系统中独立存在,难以实现信息共享,病历档案利用率无法提升。

(三)信息安全面临考验。全媒体时代到来,人们获取信息途径更具多元化,特别是各类先进信息技术兴起,信息安全性难以保障。由于医院病历档案包含患者全面诊疗信息,此类信息存在重叠,且信息量较大,增加管理难度,一旦信息发生泄露,对患者造成巨大的损失。首先,病患针对涉及个人姓名、年龄等个人隐私具有一定的保密权力,未获取患者本人同意便将其相关信息进行传播,侵犯其隐私权。其次,病历信息处于整合过渡重要阶段,加强信息开放基础上,保障信息安全性十分关键。将患者隐私信息存储于系统上,极易受到网络攻击,以及在打印环节出现信息泄露,均不利于病历档案信息安全性。

(四)缺乏综合型人才。现阶段我国医院病历档案管理系统开发,缺乏专业复合型人才,开发模式存在问题。体现在系统整体规划内容与开发脱节,系统软件提供商难以根据医院实际发展所需,以及未来战略发展方向进行设计,系统设置仅止步于医疗过程信息化,该模式与现有人才资源匹配度较低,忽视了病历档案室人员应为复合型人才。

三、基于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医院病历档案管理思路

(一)创新医院病历档案管理意识。利用多种媒介有效融合,最终人们获取信息突破原有受时间、地点限制,提升信息传播速率及可靠性。医院病历档案管理也应积极跟随时展潮流,创新病历档案管理意识,通过多方面改变传统管理意识。应将医院管理层设为首级,正确引导全体人员立足医院健康发展基础上,正确认识医院病历档案管理重要价值,加强其管理力度。组建独立的病历档案管理部门,定期进行检查,以加强监督、抽查方式提升医院病历档案管理水平。此外,根据医院战略发展目标,以及病历档案管理实际需求,完善其相关考核机制,设立相应的考核指标,对医院病历档案管理进行量化考核,实现病历档案管理规范化发展。

(二)加强电子病历档案标准化建设。1.病历使用术语、模板规范化。应根据我国相关要求,在具体实践中医院需加强其使用模板、术语统一规范化,全面落于实处,并加大检查力度,为后续档案信息共享提供便利。2.病历书写规范化。若想保障病历书写规范性,应组建专业小组,对其质量进行严格控制,积极培养院内病历质量专业人员,保障病历书写规范性。病历书写实现规范化,需全体人员参与,实施多级别质量控制。一是主治医生。主治医生应高度重视病历书写的规范性,严格依照我国相关要求,完成病历书写,并不定期检查实习医生病历书写状况;二是医疗主管部门。该部门应根据医院实际状况,制定完善的病历检查计划,严格要求及监督医生完成病历,发挥病历质量控制价值;三是病历档案管理部门。需将病历整合、归档过程中,加强其质量审核,并及时反馈相关检查结果,实施奖惩制度,于科室及个人绩效联动;四是医院权威组织。定期组织病历档案管理专题会议,分析现阶段存在问题,将病历档案管理质量与晋升关联。3.病历分级评价标准规范化。2018年医院带电子病历评价标准从7级别上升至8级。根据我国现阶段统计数据显示,全国二级和三级医院使用电子病历比例分别为52%、80%,主要止步于医院各部门内,实现区域内信息共享仍任重而道远,图一为我国电子病历应用覆盖结果。4.电子病历互联互通标准化。5.病历档案管理和使用的标准化。

(三)重视电子病历信息安全。首先,应界定病历档案信息共享内容。由于信息数量较大,服务器承载的载荷要求较高,极易发生信息泄露,应准确界定和规范电子病历档案信息共享内容,保障其信息资料安全性。其次,确定病患唯一身份标识。应推行病历档案网络和现实形式,确定患病身份,保证其具有唯一性,通过网上实名认证,保障病患在网络上及时查看自身信息。或实施电子病历一卡通,将患者就诊次数录入数据库,突破医疗卫生信息不对称瓶颈,实现信息共享。第三,信息传递与共享采用专用网。为防止病历档案信息数据泄露,应建立数据共享信息网络,技术人员通过多举措联合防护,保证数据信息安全。最后,设置不同医护人员登录共享平台权限。应设置一定的权限,对其网页访问进行布设,避免病患信息被更改,可采用身份、指纹识别方式,医护人员才能进行调阅相关病历信息。

(四)加强推进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创新医院病历档案管理模式,提升病历档案管理水平,需复合型人才参与,应加强人才培养及队伍建设。应整合现有资源,提升病历档案管理专业水平,定期对其进行业务培训,特别是信息技术知识培训,增强其信息技术使用能力,以及最新档案信息管理知识,打造专业病历档案管理团队,促进其病历档案管理质量及效率提升,促进医院向良好方向发展。综上所述,病历档案管理是医院管理核心内容之一,对医疗机构良好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应清晰认识到病历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病历全面电子化、信息化,构建信息共享平台,保证其信息安全性,加强病历管理队伍建设培养,提升病历档案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罗丽,孙科.浅析河西地区三级综合医院病历档案管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20).

[2]聂露.新时期医院病历档案信息化管理策略[J].办公室业务,2020(03).

[3]韩春晓,张兴渝.多措并举提升医院电子病历档案质量管理[J].重庆医学,20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