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学检验基础知识

医学检验基础知识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医学检验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医学检验基础知识

医学检验基础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内地西藏班;临床检验;教学改革

2010年,全国12个省(市)开办内地西藏中职班[1],利用内地的办学优势,帮助西藏尽快培养大批建设人才。我院作为广东省唯一一所设立卫生类西藏中职班的学校,于2010年9月开始承办内地西藏中职班,专业为医学检验技术。目前已招收5批共175名西藏班学生,其中四届学生已毕业返藏,为西藏地区的医学检验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内地西藏班是一个特殊的教育群体,藏族学生的一些认知、心理特点与汉族学生相比有不同的侧重和表现[2]。藏族学生来校初期出现了显著的学习适应不良现象,为此我们对西藏班临床检验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临床检验课程分析

临床检验课程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西藏班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最重要的一门专业课。该课程主要介绍各级医院检验科均能开展的、最常用的三大常规项目(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的检查方法以及其他各种体液和分泌物的检验。此外,由于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未单独开设血液学检验课程,临床检验还涵盖了部分血液学检验的内容。该课程的特点是项目多,但项目之间的联系少;内容较易理解,但记忆难[3],这使得学生在学习时具有一定的难度。同时,该课程的学习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化学知识及医学基础知识

2西藏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2.1汉语水平较差,课本内容难以理解

我校西藏班少数学生来内地之前完全没有接触过汉语,大多数学生虽接触过,但也仅限于能听懂基本的汉语,在书写表达理解上存在一定障碍。学生在上专业课时经常要查字典才认识一些汉字,能阅读但不懂语句的意思,汉语书写速度慢。此外,学生已经习惯了藏语思维,听课时通常将听到的内容转化为藏语,用藏语理解之后再回过头用汉语听课,导致信息接收延迟。语言障碍影响着西藏班学生的学习效果。

2.2基础知识差

由于早期教育不到位等原因,西藏班学生普遍知识面窄,基础薄弱。比如,在学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时,给出计数板的长、宽、高,学生不知如何计算体积;m、μm、L、ml单位之间不会换算等。基础知识的缺乏导致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较差,有时畏难情绪严重。

2.3心理承受能力差

我校西藏班学生年龄在14至18岁之间,小小年纪就远离家乡,来到举目无亲的广州求学,学生心中充满了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初到内地,生活习惯的不同、环境差异引起的身体不适以及学习上的不适应导致部分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会因实验课练习静脉抽血时抽不出同学的血而泪流满面充满挫败感,也会因教师询问实验课为什么不穿白大褂而直接转身离开放弃做实验,少数学生甚至对教师产生了抵触心理。

2.4学习兴趣不高

西藏班学生来内地的动机是多样化的,除了少部分学生是出于对知识的渴求外,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是由于父母要求或者想出来见见世面而来的。这部分学生学习内在动力不足,学习目标模糊,对文化知识不太感兴趣,课堂上常常睡觉或者跟其他同学讲话。男生自我约束力与自控力差。

3临床检验教学改革措施

3.1修订课程大纲,整合课程内容

我们从西藏班学生的文化基础水平和西藏地区临床检验岗位需求出发,修订临床检验课程大纲,优化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将教学重点集中到学生对临床上普遍开展的检验项目所涉及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适当拓展和延伸。删除一些临床上少开展、西藏班学习难以理解和掌握的项目,如狼疮细胞检查、羊水检测等。只有这样,授课教师才有时间在教学中放慢语速,通过教师反复教、学生反复练习达到掌握的目的。

3.2编写校本教材

我们通过对西藏地区医院检验科的考察,以西藏实际生存环境和医疗条件为基础,编写了《临床检验》校本教材。教材以医院检验科临床检验项目为主线,依次介绍常用项目的检测原理、试剂和器材、操作步骤、临床意义以及注意事项,内容多采用图片、流程图、表格等,避免大篇幅的文字描述。简化了常规教材中知识的表述,适当删减了难点、抽象内容。该教材既可作为西藏班学生在校学习时的课本,也可作为日后工作中的参考书。

3.3理实一体化

西藏班学生活泼好动,在理论课上往往“坐不住”,耐不住性子听课。为此,我们在临床检验的教学中采取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变以往上完理论课再上实验课的做法,将理论讲授和实验操作有机融合,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这样既避免了学生单纯学习理论知识的枯燥感,又使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操作状况及时调整讲授内容,也加强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此外,我们建立了模拟检验科,让学生分别扮演患者和检验员,进行实景演练。教学模式的转变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得课堂气氛更为活跃。

3.4临床见习

为了提高西藏班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专业认识,我们在课程开始初期就安排学生去医院检验科见习。通过见习,学生对检验科的环境布局、工作模式、实验项目和方法、与患者的互动等有了具体的了解和感受,也更加明确了临床检验课程学习的目标与重点,缩短了与临床的距离。

3.5参加技能竞赛,以赛促学

2013年12月,我校派出2011级西藏班学生尼玛仓木决和另外3名汉族学生作为代表参加了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首届“为康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技能竞赛。此次竞赛每位选手均要进行“镜下形态识别”“血糖测定”“革兰染色”3个项目的比拼,以3项总分作为总成绩。其中,“镜下形态识别”就属于临床检验项目。在师生共同努力下,尼玛仓木决取得了个人三等奖的好成绩。尼玛仓木决的获奖极大地鼓舞了西藏班学生,使他们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和热情,也为往后各届西藏班学生树立了榜样。

3.6强化基本技能训练

临床检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较高,需要反复多练,仅仅通过实验课练习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我们开放实验室,供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练习。此外,我们还利用寒假西藏班学生不回家以及实习前的时间,对西藏班学生进行基本技能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通过上述教学改革措施,我校西藏班学生临床检验课程通过率逐年提高,学生操作能力不断加强,但仍存在学生成绩不均衡、少数学生学习吃力等情况。我们将在后续教学中继续努力,探索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力争为西藏地区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包丽颖.西藏班模式的意义与展望[J].中国民族教育,2012(4):18-19.

[2]侯建霞,刘兴军.《新课程背景下内地西藏班课堂有效教学研究》结题报告[J].学周刊,2014(6):85.

医学检验基础知识范文第2篇

教学模式和内容亟待更新在整个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对新进入大学的学生采取统一的教学模式、传授统一的教学内容,就会出现一部分学生“吃不饱”,而另一部分学生则“接受不了”的现象。这样就直接挫伤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打击另一部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一方面,教师不能很好地研究教材、研究学生,不能因材施教,出现了教与学相脱节现象,直接影响了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提高.另外,计算机公共课教材不能与计算机新知识、新软件、硬件的发展同步,存在一些滞后现象,使得教学内容陈旧,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

考核方法不完善计算机公共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课程,但在当前的教学考核过程中,采用笔试的方法作为对学生计算机水平测试者较多。这样并不能充分、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真实的计算机水平,因此会挫伤一部分对计算机应用感兴趣的学生的自信心,并且容易出现大量为成绩而突击考试的现象,这样就违背了此课程的教学宗旨。

医学院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索

更新教学内容首先是针对不同医学专业学生,结合实际应用,开设不同计算机课程实施教学。例如医学各专业学生除了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来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办公技能外,影像医学专业学生还增设PHOTOSHOP平面设计课程,检验医学专业增设SPSS软件的应用,药学营销专业增设VisualFoxPro课程内容的讲解。其次,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授课时,教师根据专业特点对教学内容侧重点加以调整。例如讲解OFFICE办公软件时,检验医学专业和药学专业学生侧重讲解Excel电子表格,药学专业学生还侧重讲解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内容,护理专业学生侧重讲解word文字处理内容。再次,教学中去除理论性强且与实际应用无关的章节。为了让医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课时里学到实用的计算机知识,选择实用性强、易于做到的内容进行教学。譬如,有关计算机组成原理内容、进制转换内容、WindowsXP发展史等内容可以删减或不作讲解,对于Windows资源管理、OFFICE软件应用、Internet应用等内容可作详细讲解等。

改变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应在机房或网络教室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进行教学,使用界面友好且人机对话功能强的电子教室软件进行讲解和演示,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和总结。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先进行实战练习,然后教师对理论知识加以讲解。其次,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教师围绕教学目标设计项目案例,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师从以教为主转变为以组织教学为主,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去探索和完成项目,使学生从被动的听课学习转变为在教师组织下的自主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例如,设计制作医学宣传册、电子病例模板制作、病例探讨、检验数据统计等项目,通过实际项目的解决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计算机在医学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计算机课程的热情。在设计项目时针对不同专业设计不同的课程案例,使计算机教学内容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作为工具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计算机知识对专业学习的帮助,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愿望,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

医学检验基础知识范文第3篇

1.1课程的调整与整合将生理学、病理学、病生学的实验等基础医学实验课程整合成《机能学实验》;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实验整合为《医用化学综合实验》;将内、外、妇、儿等临床课程整合成《临床医学概要》。这样既减轻了繁重的教学任务,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专业课包括《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专业基础课包括《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等,这些课程之间存在着部分内容重复以及内容衔接不当的问题,以至于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时常会遗忘了之前基础课中所学过的相关知识。为此,老师授课时不得不重复基础课的内容。因此,建议将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程合并在一起,使学生在学习完专业基础知识后更好地继续学习临床技能。《分析化学》包括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学时较多,针对现代检验技术专业的特点,即已进入仪器检验的时代,因此该门课应侧重仪器分析的讲解,减少化学分析授课的比重。

1.2设置临床见习期现有的课程设置与临床实践结合的还不够密切,由于未能很好地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致使部分学生并不知道临床检验报告是什么,不知道检验报告上各项指标代表何意,也就更谈不上有专业感情。因此,建议在对学生进行专业课教学之前应安排学生在医院的检验科临床见习一段时间,具体了解检验工作的流程,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对检验知识的印象,达到百闻不如一见的效果。医学检验专业的课程教学应该针对检验技师的培养目标,强化检验专业的特色,突出检验技师岗位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具体表现在检验方法学、实验种类、检验项目、技术种类等教学内容的特色和优势。

1.3增设一些有特色的选修课以加强学生对当前最新技术的了解和应用。如针对检验科的大型仪器设备,检验人员只需了解仪器性能及常见故障排除。因此,可以将《检验仪器维修》这门课程改为选修课或以专题讲座形式开出。也可将几门临床主干课程中的临床检验仪器集中为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避免重复讲授。为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开设《临床实验室管理》课程,可以将生化、免疫、细胞等质量管理的内容集中起来,不必在多门专业课中重复讲授;而针对《临床实验室管理》内容比较抽象,可以组织学生在临床实习期间边实践边学习,其教学效果会更好。

2课程开设顺序

课程开设顺序总体要求是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临床医学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这样依照学科的发展、知识的关联与衔接来设置。有平行课程时要平衡开课实验室和教研室的学年工作量。实训课中的军事训练建议在新生入学时安排,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组织纪律观念、集体观念和讲求规范及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促进校风校纪建设;社会实践课应安排在每年的寒假和暑假进行;临床见习时间宜安排在进入专业课之前;毕业实习安排在最后一学年。

3课程学时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要求

医学检验基础知识范文第4篇

1.1对象

本调查共包括面向医院为主的用人单位的调查和面向临近毕业的2009届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调查两部分。面向医院为主的用人单位的调查以江苏省内一、二、三级医院共计200家用人单位为对象。面向临近毕业的2009届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以南京医科大学210位同学为对象。

1.2方法

调查方法为发放调查问卷。面向医院为主的用人单位的调查问卷,内容提供12个指标作为医学临床本科毕业生应具备的就业素质构成供选择,并设四个主观问答题请求回答。调查问卷由经过训练的实习生送达,填答完毕,用人单位加盖单位公章后以邮寄的方式反馈给我们。截至到2010年4月30日,共有98家单位邮寄回了填写好的调查问卷。问卷回收后,用spss13.0社会统计软件对这些问卷材料进行了统计,并对影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因素构成进行了分析。回收的问卷中,三级医院39家,占40%;二级医院53家,占54%;一级医院6家,占6%。从答卷的各等级医院分布情况看,与目前我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分布状况基本相符,可以满足统计分析的要求。面向南京医科大学210名2009届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调查问卷,内容同样提供12个指标作为医学临床本科毕业生应具备的就业素质构成供选择,并设五个主观问答题请求回答。采用组织学生现场填答的方式,问卷填答完毕当场回收。用spss13.0社会统计软件对这些问卷材料进行统计,除去读研、出国等继续深造外,三级医院就业率为32%,二级医院就业率为54%,一级医院就业率为14%,并对同学们认为的可能影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2结果及其分析

2.1用人单位在招录临床医学本科专业毕业生时的考量因素

在用人单位对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最看重的素质要求方面,此次研究设计的问题包括毕业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沟通协调能力、正确积极地工作态度、品德操守、持续学习的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创新精神、学历和毕业学校、组织管理能力、外语能力、基本解决问题的能力、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等12个因素。上述三个层次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每一个层次内的因素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第一层次的三项因素可以归纳为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基础素质”,这些素质是成为一名合格临床医务工作者的必备素质;第二层次的五项因素可以归纳为“潜在素质”,具备了这些素质中的一项和多项,才能从自身群体众多的竞争对象中展露出来,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第三层次的六项因素可以归纳为“精英素质”,具备了这些素质的同学,在获得用人单位的录用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够逐渐显示出自身的优越性,形成进入职业发展领域后的可持续发展因素。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素质要求是有层次性并逐步提升的。基础素质、潜在素质、精英素质是逐层递进的关系,因此尽管潜在素质、精英素质的提及率并没有基础素质高,但并不表示这些因素不重要。

2.2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对影响自身就业因素的认识及分析

在对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调查中,他们所认为的最被用人单位看重的素质要求方面,此次研究设计调查因素和“用人单位对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最看重的素质要求调查”相匹配,也是包括毕业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沟通协调能力等12个方面的因素。针对上述匹配调查表,应用spss13.0社会统计软件,分别对表一和表二各对应项做卡方检验。其中p值小于0.01,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分别是:正确积极的工作态度、品德操守、团队协作精神、持续学习的能力、基本解决问题的能力、外语能力。学生的重视程度显著低于医院的因素有:正确积极的工作态度、品德操守、团队协作精神、持续学习的能力、基本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素质基本位于医院调查素质构成的第二层次。对于这些因素重视的不够,体现出同学对于在已经具备第一层次基础素质的基础上,缺乏对“进一步提升自己综合竞争素质,使自己从自身竞争群体中脱颖而出”的重视。学生的重视程度显著高于医院的因素有:外语能力。这项因素的反差体现了目前高校在重视外语能力培养的环境下,同学们对英语学习的高度重视。但是重视英语学习并不等于外语能力成为顺利就业的决定因素,只有在具备了上述顺利就业的基础素质和潜在素质后,才能在工作实践中体现出外语能力强的优势出来,本末不能颠倒。

3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就业素质培养的建议

3.1进一步加强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夯实基础素质

医学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对实践操作能力要求极高的行业,医学生要想顺利实现从学生角色向医生角色的转变,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从调查研究的统计数据来看,无论是作为用人单位的医院方面还是待就业的毕业生,双方的共识是: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时是作为最重要因素进行考虑的。同时,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医学是一门需要和人打交道的职业,因此面对患者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正确积极的工作态度对于从医人员也是至关重要的。这就需要医学院校要利用一切资源,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严把教学质量关,夯实医学专业学生的基础素质。

医学检验基础知识范文第5篇

1.1对象

本调查共包括面向医院为主的用人单位的调查和面向临近毕业的2009届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调查两部分。面向医院为主的用人单位的调查以江苏省内一、二、三级医院共计200家用人单位为对象。面向临近毕业的2009届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以南京医科大学210位同学为对象。

1.2方法

调查方法为发放调查问卷。面向医院为主的用人单位的调查问卷,内容提供12个指标作为医学临床本科毕业生应具备的就业素质构成供选择,并设四个主观问答题请求回答。调查问卷由经过训练的实习生送达,填答完毕,用人单位加盖单位公章后以邮寄的方式反馈给我们。截至到2010年4月30日,共有98家单位邮寄回了填写好的调查问卷。问卷回收后,用spss13.0社会统计软件对这些问卷材料进行了统计,并对影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因素构成进行了分析。回收的问卷中,三级医院39家,占40%;二级医院53家,占54%;一级医院6家,占6%。从答卷的各等级医院分布情况看,与目前我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分布状况基本相符,可以满足统计分析的要求。面向南京医科大学210名2009届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调查问卷,内容同样提供12个指标作为医学临床本科毕业生应具备的就业素质构成供选择,并设五个主观问答题请求回答。采用组织学生现场填答的方式,问卷填答完毕当场回收。用spss13.0社会统计软件对这些问卷材料进行统计,除去读研、出国等继续深造外,三级医院就业率为32%,二级医院就业率为54%,一级医院就业率为14%,并对同学们认为的可能影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2结果及其分析

2.1用人单位在招录临床医学本科专业毕业生时的考量因素

在用人单位对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最看重的素质要求方面,此次研究设计的问题包括毕业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沟通协调能力、正确积极地工作态度、品德操守、持续学习的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创新精神、学历和毕业学校、组织管理能力、外语能力、基本解决问题的能力、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等12个因素。上述三个层次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每一个层次内的因素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第一层次的三项因素可以归纳为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基础素质”,这些素质是成为一名合格临床医务工作者的必备素质;第二层次的五项因素可以归纳为“潜在素质”,具备了这些素质中的一项和多项,才能从自身群体众多的竞争对象中展露出来,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第三层次的六项因素可以归纳为“精英素质”,具备了这些素质的同学,在获得用人单位的录用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够逐渐显示出自身的优越性,形成进入职业发展领域后的可持续发展因素。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素质要求是有层次性并逐步提升的。基础素质、潜在素质、精英素质是逐层递进的关系,因此尽管潜在素质、精英素质的提及率并没有基础素质高,但并不表示这些因素不重要。

2.2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对影响自身就业因素的认识及分析

在对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调查中,他们所认为的最被用人单位看重的素质要求方面,此次研究设计调查因素和“用人单位对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最看重的素质要求调查”相匹配,也是包括毕业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沟通协调能力等12个方面的因素。针对上述匹配调查表,应用spss13.0社会统计软件,分别对表一和表二各对应项做卡方检验。其中p值小于0.01,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分别是:正确积极的工作态度、品德操守、团队协作精神、持续学习的能力、基本解决问题的能力、外语能力。学生的重视程度显著低于医院的因素有:正确积极的工作态度、品德操守、团队协作精神、持续学习的能力、基本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素质基本位于医院调查素质构成的第二层次。对于这些因素重视的不够,体现出同学对于在已经具备第一层次基础素质的基础上,缺乏对“进一步提升自己综合竞争素质,使自己从自身竞争群体中脱颖而出”的重视。学生的重视程度显著高于医院的因素有:外语能力。这项因素的反差体现了目前高校在重视外语能力培养的环境下,同学们对英语学习的高度重视。但是重视英语学习并不等于外语能力成为顺利就业的决定因素,只有在具备了上述顺利就业的基础素质和潜在素质后,才能在工作实践中体现出外语能力强的优势出来,本末不能颠倒。

3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就业素质培养的建议

3.1进一步加强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夯实基础素质

医学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对实践操作能力要求极高的行业,医学生要想顺利实现从学生角色向医生角色的转变,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从调查研究的统计数据来看,无论是作为用人单位的医院方面还是待就业的毕业生,双方的共识是: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时是作为最重要因素进行考虑的。同时,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医学是一门需要和人打交道的职业,因此面对患者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正确积极的工作态度对于从医人员也是至关重要的。这就需要医学院校要利用一切资源,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严把教学质量关,夯实医学专业学生的基础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