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生语文课程

小学生语文课程

小学生语文课程

小学生语文课程范文第1篇

一、转变观念是创新的前提和条件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改变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方法。小学生有他自己的个性,天真、好奇,容易对各种事物提出问题,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抓住孩子的特点,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只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启发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便告诫我们教师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绝不能再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照搬教参、教案,从事那种麻木性的机械运动。为此,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提高理论素养,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长期以来,我们教师习惯于夸大自己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习惯于把学生当作教学的对象,当作知识的承载体,一味地强求学生进行枯燥的技能训练,不厌其烦地进行词句段落的教学,这种把学生当作客体的做法极大地损伤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积极性,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随着新的《课程标准》出品,我们中的很多老师已经感受到了语文教学中的新理念,尝试着角色的改变,主动走近学生,在课堂上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诱导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地去发现,去领悟。从表面上看,这只是上课形式的变化,其实,这便是教师观念的更新,一种理念上的飞跃。

二、激发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身份投入学习的思维活动中,以求不断获得新知识,迸发创新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使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教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可以运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设疑法,情境法,游戏法,导语法,活动法……,每种方法都有着不同的效果,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而灵活运用,应该认真挖掘语文教材中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最终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兴趣,诱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当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问题产生疑问时,往往急于了解其中的答案,这时教师能采用的最便捷的、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将自己了解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学生佩服,同时让他们得到暂时的满足。但这样只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思想。若教师为了让学生“创新”,不管不问,听之任之,放任自由,那么就容易使学生形成真正的“胡思乱想”,达不到真正的创新,同时学生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学成于思,思源于疑。”学习中常有疑点和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发现,常有创新。因此,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如《飞夺泸定桥》一课,可以紧扣“飞夺”提问:泸定桥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要“飞夺”,怎样“飞夺”的,“飞夺”说明了什么。如《草船借箭》一课“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由此提问:诸葛亮敢于用草船借箭,他算对了什么,从“神机妙算”中看出诸葛亮是怎样的一个人。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善于教导学生,同时也必须学会如何放手让孩子们自主学习,放飞他们自己的想象。我们应注意引导学生学会探索知识的方法,然后在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只在必要时做适当的引导,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灵活,让学生在探索中实现质疑的飞跃,以求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他们掌握足够的知识,以促进学生能够着手发现、认清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和新方法,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再次发现。改变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合作学习,在他们遇到困难时进行必要的指导,让学生对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充分的理解,而且能够渐渐养成敢于除旧、敢于布新、敢于用多种思维方式探讨所学知识的习惯。事实证明,从教导学生创新,到放手让学生创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种重要方式。

三、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即“培养学生再次发现知识的探索精神,培养重新组合知识的综合能力,准备首创前所未有事物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一位老师讲《狐狸和乌鸦》的结尾部分。她是这样设计的:一是让学生从乌鸦的角度,设计“我真后悔……”的话题,启发学生想象乌鸦失去肉以后的心理活动;二是让学生从关心乌鸦的角度,设计“我们都来劝劝它”这样的话题,让大家帮助乌鸦认识自己的错误。

这种带有情感因素的设计,能激发学生很快地进入特定的故事场景,借助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从不同的角度去表达他们自己的情绪体验,使学生从思想认识上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讲究趣味和情感的设计,是我们平日那种“客观评价、生硬说教”的方法所无法比拟的。

教学中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在发散中创新。如教《凡卡》一课,让学生多角度思考:作者为什么用凡卡的梦作结尾。学生纷纷发言:“因为凡卡的信没贴邮票,也没写清地址,爷爷根本收不到,他只能在梦中和爷爷团聚。”“以梦结尾,突出了凡卡的命运十分悲惨,揭露了旧时代的黑暗。”“用梦结尾,十分含蓄,发人深思。”……然后让学生比一比,哪种说法最好。这样既发散又求佳,有利于激发创造的火花。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把语文教学与现实实际相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进行创造性学习,同样我们也应该注意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离不开想象,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只有丰富的想象,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联系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打破常规的训练。而所有的训练,都必须与现实实际联系起来,才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在现实的训练中,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改善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实现认识能力的飞跃和突破,让他们的创新思维更符合现实。

四、及时评价,鼓励创新

小学生语文课程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主体培养问题意识读书能力

想像能力

信息获取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我们在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实施对学生的主体性培养的探索中,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1 创设积极探究的氛围,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关键

学生是学习自我发展的主体。学生主体性的根本表现之一就是能自己提出问题。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疑问能促使积极思考。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也就是说不会提问意味着不会创造。我国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生疑”。疑是思之源,而思则是智之本。因此,作为老师应该积极创设探究的氛围,开启少年儿童好奇爱问的天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他们勇于质疑,善于质疑。

1.1启发鼓励,让学生勇于探究,敢于提问。首先,老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观念,打消一切顾虑,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的气氛,要让学生处于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环境之中,激发学生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欲望。其次,教师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学生之所以有时不敢问问题,分析原因有两点:①缺乏自信,怕问错了,有失体面;②懒于动脑,未发现问题。针对上述原因,老师必须注意:态度亲切,温和,语言真诚、宽容,无论学生的问题多么肤浅,多么奇怪,都不能嘲讽,一定不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观点,增强学生主动参与的自信心,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与灵感,推动学生不断发现和提出新问题。

1.2积极引导,教学生善于探究,提出问题。当学生产生疑问时,往往会遇到表述方面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老师要教给学生方法。首先,言传身教。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问问题。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教材特点和学生的需要精心设计提问,以吸引学生饶有兴趣地进行讨论,并促使学生产生敢于提出问题供大家讨论的欲望。其次,创设质疑解疑的机会。如在一年级上册第十一单元《浪娃娃》一课的教学中,学生提出了各式各样的问题:“真有浪娃娃么?”“大海里到底有多少种东西?”“浪娃娃是怎么发电的”?“海水为什么是咸的,和我们的眼泪一样?”“大海还能为我们做些什么?”等等。对此老师并不急于给学生现成的答案,而是鼓励学生尝试自己解决。就像这样,在课堂上允许学生质疑、允许反驳,允许标新立异、鼓励多种答案,鼓励学生敢于向约定俗成的东西挑战、敢于向权威挑战。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自主、选择、参与、创新。

1.3适时点拨,激励学生乐于探究,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正是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体现和主体参与能力锻炼过程。老师应该做的就是,积极地创造机会,并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空问,读书时间。使学生有选择余地,这时学生会产生独立钻研的兴趣,再加上老师亲切自然的教态,热情鼓励的话语,真诚赞扬的眼神,幽默巧妙的点拨……学生必将主动探究,突破学习上的难点,解决问题。

2 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重视培养学生“读书能力“是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基础

2.1让每一个学生在读书中享受快乐。激发学生读的兴趣,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喜欢的内容多读、多记、多背、并与同学交流、读给大家听听。做到资源共享。这样在讨论和背诵中,思维更积极,感知更敏锐,想像更丰富,记忆更牢固。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趣,给予了学生充分选择的余地,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拓展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范围,而且陶冶了学生的感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这种阅读的快乐和满足,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2.2让每一个学生在读书中张扬个性。由于学生的观察角度、理解能力、知识水平、个人经历的差异,对问题的看法,对课文感悟的程度都有不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可轻易否定学生的观点和想法。要让学生参与读书,参与评价。教师不妨提出“谁有不同的想法?”“谁能读出不同的理解?”“假如你看到了这样景象,你会怎么想?…‘谁愿意再读一读,读出你的理解。”等等。这就是允许学生在读书中张扬个性,尊重学生独特的内心世界和不同的感受,宽容学生在读书中张扬个性,尊重学生独特的内心世界和不同的感受,宽容学生的一切想法和看法,鼓励学生自由奔放的想像,保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拓展自我的机会。

2.3让每一个学生在读书中体验成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幸福和快乐,信心和勇气都来自成功。布鲁诺说过:“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每个儿童都能达到高水平的学习。”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学习的成功,这是做为教育者的责任。使学生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幸福和快乐,进而获得全面、主动、多样的发展。

3 创设愉悦融合的氛围,重视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是发展学生主体性的保证

心理学家认为,当学生在观察、感受时,擅长形象思维的大脑右半球处于兴奋状态;观察后,用语言表达情景时,擅长抽象思维的左半球兴奋,这样大脑两半球交替兴奋、抑制,可以挖掘大脑潜在的力量,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提高了参与的兴趣和意识,培养了参与的能力。根据这一点,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完全可以运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手段,在课的开头、课的重点段、课中突破难点时、课的结尾……努力创设吸引人、感动人、陶醉人的想像空间。如:一年级上册第十三单元《乌鸦喝水》一课,老师先创设了一个问题:乌鸦是很渴呢,还是有点渴?(很渴)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到处找水喝)后来又启发学生想象:乌鸦这么渴,好容易找到水了又喝不着,多着急呀!假如旁边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办?你能帮他想个办法吗?(小组讨论)孩子们热情都很高,在老师的引导下,讨论后纷纷举手争着发言,充分地展示了丰富的想象,使主体性的发展得到了保证。

4 创设自由开放的氛围,重视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是发展学生主体性的途径

现代信息技术促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活动打破了时间、空间范围的限制,实现了远距离、交互的多媒体教学。在这样的情况下,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信息获取、分析与处理的能力。

4.1课内外知识相结合,广开信息资源。对小学生而言,课内知识的学习与课外知识的学习相比,理应以课内知识学习为主,老师必须加强课堂教学,切实完成好每一课的教学任务。使课内外相结合,广开信息资源、扩展知识范围。

4.2注重体现个性特点,激励学生提高信息获取,分析与加工的能力,新课程标准别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我们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中积极鼓励学生争做学习的主人,主动探究,努力提高信息的获取,分析与加工的能力。这是发展主体性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十一单元,《浪娃娃》

小学生语文课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兴趣培养 智力水平

语文承载着传播我国传统文化的重任,新课改的实施,课程的实施是为了引导学生借助学习,令价值观具备正确性。将小学生热爱语文的兴趣培养起来,可以进一步将其学习语文的效能提升,令其于学习环节可以自主探究,收获生活经验,将自身的语文素养水平提升。

一、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将授课情境创设于课堂,可以更好的提升授课效能。施教者应当在课堂中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一种民主性,令受教者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授课氛围中,自主进行知识探究,借助各种形式的激励措施及具有创新意味的授课形式,将良好的授课氛围营造起来,激发课堂主体探究的兴趣。授课环节依据受教者的身心及认知特征进行情境创设,将其内心中探索的欲望激发出来,令其更为主动的进行课堂互动,感受乐学的价值。

好动及好玩为小学生的显著特征,也是其与生俱来的特性。小学生往往对所感兴趣的事情能够更多的热情,但是四十分钟上课时间,令其安稳的坐于课堂,并非易事。要使小学生能够于堂课中全心投入到语文学习之中,施教者则需要注重对其兴趣的培养,紧跟课堂的深化,将思路调节,令小学生能够被凝聚于语文课堂。

学生能够在游戏中将潜能充分激发,不但对学习节奏有着调节作用,也可以将其语言能力锻炼。蕴含趣味性的游戏能够将其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凝聚其注意力,令受教者在一种愉快的氛围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二、通过识字教学培养学生兴趣

小学生走进学校,借助最多的就是书本,怎样激发学生对汉字秉承的兴趣,令其认知汉字的能力持续增强呢?笔者依据相关的调研,着眼于如下领域予以探究:

1.施教情境创设于汉字原形基础上

汉字有着源远流长的发展历程,所以,将小学生探索汉字奥妙的兴趣激发出来尤为重要。比方说,授课环节,施教者可以提问学生,你想怎样描述太阳形态,学生们大声回答,像个大圆盘,月饼等。教师就可以进行总结,甲骨文中“日”字即为“”,便是依据其外在形态进行的归纳;而“人”字在甲骨文之中便描摹的是侧着身体站立的人体形状等。由此,将受教者对汉字探究的兴趣激发出来。

2.借助汉字形状将小学生识字兴趣调动起来

汉字这一优秀文化被使用至今,可以说于世界文字发展史上很是少见。汉字自字形至内容,两种元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授课环节,教师着眼该特征将其识字兴趣激发。比方说施教环节着眼于深化学生对“树”的认识,施教者就能够借助如下策略:“树”即为一木,“林”便是二木,“森”就是三木,尽管以上字形都和树相关,不过它们的寓意并不相同。在这样的一种循循善诱的引导下,小学生对知识探究的欲望自然被激发出来。

三、转变教师角色,提高学习兴趣

陶行知这位人民教育学者曾经强调,民主是个体发挥创造力的条件。很多施教者在无数老师的教学实践中,应该均有这样的体验,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会置身于和谐的情境,自然喜欢参与到所喜欢老师的授课;恰恰相反,对老师厌烦的情绪,自然阻碍学生对这一门学科的学习热情。所以,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但为双方沟通的前提,亦为对其兴趣予以培养的重要元素。

将受教者的兴趣培养激发起来,尤其应当注重师生情感的培养。其一,施教者应当注重施教者对学生的关爱。唯有将爱给予学生,才可以令学生感受到一种公平的给予,带着发现的眼睛,捕捉受教者的优势,得到学生的信任,对其探究意识予以鼓励,从而令其人格不断健全。早在20世纪50年代,霍懋征老师便提倡应当以身作则,实施“爱”的教育,霍老师常常提到,唯有深爱学生,才能令其源自心底的喜欢老师的授课。其二,在学生小小的内心,他们几乎都有着自己喜欢的“偶像”,假如教师具有一定的人格、学识魅力,施教者便会满怀激情,公平的对待每一名学生,成为学生身边的良师益友,这样的魅力可以说是教师无与伦比的制胜法宝。师生能够切实交流情感,便会将深刻的印象镌刻在学生心海。此外,施教者需要对学生学习予以关注及鼓励,赞许其取得的进步,令其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收获快乐,进而将其学习的兴趣激发出来。

总之,众多实施证明,出现厌学情绪的学生,其兴趣较为狭窄。反之,兴趣较广的学生通常积极性较高,乐于进行思索,能够领会学习知识,善于举一反三,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引领其积极进行问题思考,对于提升其语文学习效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小学生语文课程范文第4篇

一、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理论分析

孔子在《论语・述而》中有这样一段话:“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学生处于似懂非懂、想表达又表达不出来的积极思维状态中时,教师才给予启发开导,教师举其一,学生应该“反”其三。这里已经蕴涵了教师在“动态生成资源”中的作用,体现了“教学过程要注重动态生成资源”的观念。叶澜教授在《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一文中指出:“从更高的层次――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它所期望的实践效应就是: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可以把生成性资源理解为:在课堂教学情境中通过积极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共同思考与共同发展中产生的超出教师教案设计的新问题、新情况,即表现在言语、行为、情绪方式表达中出现的“节外生枝”的情况。它具有动态性,是稍纵即逝的。这些资源的出现,应成为重要的课堂教学的“闪光点”,教师要及时捕捉并对其灵活利用。

二、正确对待和有效地利用生成性课程资源

1.营造氛围,促进课堂生成性资源。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心理出于放松状态时,思维就会异常活跃。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营造一种民主、和谐、自由、愉快的学习环境,在这种氛围里,学生往往心情舒畅、思维活跃,内心的想法能尽情地表达,容易突发奇想,他们产生和释放的“能量”将是超常和无法预测的,精彩的课堂资源才可能随时生成。比如,在教《我和小狮子》一课时,因为学生喜欢动物是天性,我和学生一起读小狮子的可爱,一起讨论作者和小狮子之间的感情,气氛相当和谐。这时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作者和小狮子朝夕相处三年的时间,彼此之间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他们之间是那样的难舍难分。可是,作者却为什么还要把小狮子送还大自然?不送不行吗?于是我突发奇想,让学生采用辩论的形式去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我说,我的观点是:可以不送。谁同意我的观点?谁不同意?学生自然的分成两队,然后,我让学生赶快行动起来,结合自己平时看书和课文内容去找理由来说服对方,这样就展开了生生间的对话,促进教学互动,促使具有鲜活个性的探究在课堂中创造生成。

2.将计就计,捕捉课堂生成性资源。

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上师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在学习《尝试》一课,当读到布鲁斯经过七次不懈的努力终有赢得最后的胜利时,我问孩子们有什么感悟,还知道这样的事吗?有个学生说遇到事不要轻易放弃,贵在坚持。然后又讲了铁棒磨成针的故事,当讲到铁棒磨针的老大娘时,下边有个学生在下面小声嘀咕,于是,我鼓励他站起来把意见大胆说出来,他说:“我认为这个老大娘很蠢,他的坚持和布鲁斯的不一样。”我鼓励他大胆说为什么?他说:“布鲁斯的坚持可能能赢得最后的胜利,而这位老大娘完全可以去买一根针来用,何必要化这么长时间去磨呢?这是在浪费时间和生命,这样的坚持不值得大家去学。”他的话有理有据,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那么如何看待“铁棒磨针”的故事?在生活中,如何看待“做事要坚持不懈”就引起了学生深入的思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对学生所提出的感受给予立即否定,而是顺着学生的思路,对其加以引导、点拨,使这些难能可贵的生成成为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同时对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柔性预设,催生课堂生成性资源。

小学生语文课程范文第5篇

首先,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必要延伸。它能有效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由于课堂时间是有限的,课堂内的阅读也是有限的,在课内阅读中学生只是走过堂式的被动阅读,阅读具有更多的目的性,即为学阅读而阅读。教师在课内阅读中更多的是传授阅读方法。这种习得的阅读方法,学生只有在课外无限的阅读中加以运用、实践,方能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如果没有大量的课外阅读,学生的能力是很难得到提高的。

除了阅读方法外,通过课外阅读还能巩固在课内学过的字词,也能获得更多的新词,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词汇。在遇到新词时,通过上下文或查阅资料获得新词意思,也能提高解词的能力。

其次,加强课外阅读能增强学生见识,农村学生由于生长的环境相对封闭,见识少,从课外书上可见到自己不曾见识的事物,在写作时,不至于因为无知而无话可说:比如《我家的小档案》,学生不知如何下笔,很多学生是不知小档案为何物,更别说《我家的小档案》了。

第三,通过课外阅读不但可以了解很多不知的事物,还可以学得新的句型与写作章法,这句法与章法积累多了,在自己写作时就能加以变通与运用,从而提高了写作能力。

对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新语文课程标准》也作了明确规定:“5-6年级要拓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背诵优秀诗文60篇。”可见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相当比重,而农村学生几乎很少阅读,原因有客观的如办学条件差,社会家庭等因素,也有主观的,如对课外阅读不够重视,缺乏兴趣等。总的概括如下:

1、阅读兴趣不高。由于受家庭影响,没有形成一种读书的家庭氛围,好多学生读书积极性不高。虽然老师也有强调他们要多看课外书,但他们却因缺少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囫囵吞枣,受益不深,因而感受不到课外阅读带给他们的快乐。

2、阅读环境不完善。好多学习生条件不具备。学校也没有开设课外阅读课,从而使学生的课外阅读受到限制。

针对小学生阅读的实际,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

1认真搞好阅读教学环境的完善

学校、家庭、社会都要积极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使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1.1学校要完善。学校应多方集资逐步完善教学设施。每个农村小学应着力建起图书室。图书室是学生读物的主要来源,信息时代要求我们的学校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图书馆意识。提高学生利用图书馆查索工具找到所需信息和知识的能力,有了图书馆,可以组织学生上课外阅读指导课,这样让学生感受到图书馆是一个学习的乐园,是学习知识的好场所。

1.2家长要配合。通过家长会、家访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对丰富学生知识、开发智力、增长见识的重要意义。要求家长经常带孩子到书店、图书馆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书。一般而言,低年级学生以拼音读物为主,中高年级学生逐步过渡到纯文字,选择读物要做到:①内容健康,因为不好的阅读材料会误导学生。②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③类型要多样,古诗、儿歌、童话、寓言、历史故事、神话故事、科普知识等都应涉及,阅读面要广泛。除陪孩子购书外,家长还应多陪孩子一起读书,总之,家长要努力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2采取恰当措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探求知识,老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强、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通过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2.1榜样激励。教师要经常向学生介绍伟人、科学家及身边成功人士是如何读书的,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的课外读书兴趣。革命导师马克思的一生都在书中度过的,他一生学习了几种语言,阅读了大量的国内外资料,将军看书时竟把墨水当酱油吃……古往今来,凡是对人类有所作为的人,无不是博览群书,勤奋学习的。

2.2好书引读。根据学生特点,教师可选择一些精彩画面的书给学生看,让学生猜猜里面写了什么。学生易被吸引,就会热情地阅读,还可选一些贴近孩子生活的读物让学生读,学生读来倍感亲切就会去读。这样可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3收获激情。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学习的愿望。”要经常召开读书汇报会,如利用早读,交流所摘录的好词佳句,举行朗读比赛,摘抄本展评,讲故事比赛等形式,让学生交流读书体验,教师要即使给学生鼓励,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读书情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在博览群书中采集各种类型的信息材料,使学生逐渐把读书作为精神生活中不可少的内容。

3认真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在现实中,不少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效果不尽人意。主要是由于阅读方法不当,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广大教师和家长要互相配合加强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使学生善读书、增强课外阅读效果。

3.1要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习惯是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渐渐形成的,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在培养天天阅读的习惯,这要求针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选择适合的读书时间,不能想读就读,不想读就好几天不读,所读之书一旦选定就要读完,不能虎头蛇尾,半途而废,读书要一本一本地读,切忌粗枝大叶,而且每天的阅读量要适合自己,开始可以少读些,慢慢地就可增加阅读量。其次是要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对书上的好词佳句,不理解的字词可以边读边用笔圈一圈、划一划,有感触时,也可以写一写。最后是作笔记的习惯,要引导学生摘抄好词佳句,精彩片段。

3.2要培养恰当的阅读方法。 曾有人这样指出:不同之书,应 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用之书宜速宜简。读书方法有多种:粗读、略读、精读、品读等。小学生背诵的古诗词、名人名言可品读,对一些报纸,信息资料可略读。小学生读书一般的程序是:先领略全文,把握主要内容,接着到各部分,理解词句,再到整体,领悟作者的写作思想与写作技巧。这些方法教师主要在课内阅读中加以培养。

课外阅读关键在于坚持,教师及家长要经常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执行情况,督促学生完成定时定量的阅读任务,只要持之以恒得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读书就会逐渐成为自觉行为。课外阅读将给孩子同样多的乐趣,将给孩子一个多彩的世界。参考文献

[1]石忠仁《教育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