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交媒体信息动态分析

社交媒体信息动态分析

社交媒体信息动态分析

社交媒体信息动态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社会化媒体;地域文化;传播

地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特定区域内形成的具有丰富内涵、鲜明特色与广泛影响力的文化形态。媒体是地域文化传播最重要的载体之一,随着Web2.0技术的发展,社会化媒体通过网络建立起具有交互性的社交沟通渠道,它的普及使地域文化间的传播与交流变得频繁便捷,极大地提高了地域文化的传播力。但社会化媒体传播环境复杂,传播节点多元,传播主体多极,传播特征具有多向性、碎片化与多义性,使地域文化传播面临更多的非理性与不确定性。因此,探析地域文化传播的形态,进行多视角归因,对于整合地域文化传播力量,合理引导传播导向具有实际意义。

一、社会化媒体地域文化传播的形态特征

在地域文化输出与吸纳、趋同与变异、共性与个性的传播运动中,通过对传播主体、信息内容、中介、客体与传播效应一系列要素的考察发现,当代地域文化传播受媒体技术影响,在传播渠道、传播结构、信息特征上呈现出新的形态特征。

1.多样性传播渠道

从传播渠道而言,早期的地域文化传播是随着自然生态空间中人群种族的繁衍、迁徙而形成的,口语传播、文字传播等原始传播形态成为实现社会协作与传承地域文化的主要纽带,但受时空限制的传播模糊而低效。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技术的发展,媒介组织逐渐成为地域文化传播的主体,传统媒体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承担着地域文化传播的主要任务,但其传播过程单向,受众角色固定,传播信息内容单一。数字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媒体形态边界逐渐消融,从单纯形态逐渐走向全方位、深层次的融合,实现了不同媒体形态的内容融合、传播渠道融合和媒体终端融合[1]。社会化媒体借助技术优势拓展了地域文化传播场域,逐渐成为地域文化传播的重要力量,其交互、多向的传播模式既形成了对传统媒体“文化—社会”线性传播的有力补充,也为当代地域文化传播带来新挑战与新机遇。

2.多向性流动传播

从传播结构而言,社会化媒体的地域文化传播呈现出更多交互性的特征,传播角色也发生一定的变化。在传统媒体“文化—社会”的线性传播方式中,媒体专业机构作为地域文化传播主体,承担着地域文化信息的主要生产与输出,传播严格遵循一定的规律与原则,受众处于传播链条下游,对相关信息的获取受到限制。而社会化媒体中的地域文化信息,主要源自社交用户在网络中的行为所产生的各类内容,传播角色发生了质的转变。社交用户成为传播主体,呈现多元化格局,曾作为传播客体的普通民众,借助社会化媒体,从客体的位置逐渐游离到传播链条上游,成为地域文化传播最大的参与团体和信息传播源。同时,新的媒体技术手段为地域文化建构了丰富且交互的,极具个性化和无限性的传播场域,社会化媒体“非线性”的传播结构重新调节了各个传播要素之间的关系,逐步实现了角色转化、互为认同,地位与权利逐渐实现平等,使得地域文化信息呈现多向性流动传播状态。

3.多重语义属性

从信息特征而言,传统媒体的地域文化传播信息以复述与传达文化形态为主,同时受到信息采集与监管的客观限制,强调局部利益基础之上的文化传播,传播缺乏统筹,这也使得传播下游端对于地域文化的印象与理解较为狭隘。社会化媒体的地域文化传播信息基于社交用户的自由参与和平等表达,集组织传播与人际传播于一体,一般具有多重语义属性,既包括人、时间、媒体类型、渠道等媒体属性,又包括信息状态、内容关联、传播倾向等行为属性。这一属性使得信息价值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不同时间的信息加工与传播行为,其信息价值和影响力都不同。可以说,地域文化信息经过社会化媒体中的交互聚合,发挥了独特的媒体价值。但由于传播信息关联用户的偏好、情绪与人际传播关系,往往也会形成地域文化传播“多、散、杂、匿”的特征,导致出现“文化异化”的现象。社会化媒体中的地域文化传播实现了多个子系统协同合作,呈现出更为复杂、交互、动态的传播状态。需进一步梳理地域文化传播中各要素的特征、传播动机与传播行为,剖析传播系统与传播反应中的纷杂现象,解析地域文化传播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为提高传播力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途径。

二、社会化媒体地域文化传播的多维归因

新的媒体形式与传播技术为地域文化传播带来了极为复杂的影响和诸多机缘,也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融合与创新带来诸多方面的问题。本文基于扎根理论,通过半结构访谈与文本分析,认为传播源、传播系统、传播内容与传播反应对地域文化传播具有重要影响。

1.传播源的异质化与同质化

个人与群体作为传播源,即传播主体,对于地域文化的传播效应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社会化媒体中,传播源具有极大的主动性,其对于传播渠道的选择、传播技术的运用及传播信息内容的编码等,将直接导致地域文化传播形态的形成。值得注意的是,在地域文化传播中,传播源的自然地理环境、民族结构、社会层次、媒介素养等均存在异质化。在针对地域文化传播进行个体收集信息与信息处理的过程中,对于文化的理解、媒体生产原则的把握、自身的观念等具有差异性,这种异质化的沟通往往造成信息接收方对传播内容的理解不一,也可能导致传播源与被传者双方之间无信息可交换,或信息生命力周期缩短。社会化媒体依靠人际关系形成群体网络,通过人际间的交互传播进行信息扩散与反馈。在该场域中,能够建立关系的社交用户之间具有一定的同质化特征,更容易影响被传者对于地域文化信息的获取、态度与行为,激起被传者吸纳与转发的意愿。被传者更愿意根据个人意识与认知体系、自身社会交际圈,以及对意见领袖的可信度与依赖性来评价、判断所获取的信息内容。因此,社交媒介场域以其开放性及对异质化的宽容,为地域文化传播提供了有效途径。这一归因与早期自然地理生态空间中的人群种族依靠繁衍、迁徙建构的文化传播形成耦合,也进一步说明社会化媒体实现了现实人际关系的回归。根据“六度空间理论”,社会化媒体进一步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同质化的沟通为地域文化的异质化传播构建了重要的传播路径,其推荐效应的分享式传播与强化效应的关系链传播[2],使得地域文化信息形成螺旋扩散,提升了科学传播力。

2.传播系统的自组织与他组织性

多方学者均指出,社会化媒体是具有自组织行为的传播系统,该场域内地域文化传播存在特有的自组织特征、条件、环境和动力学规律[3]。社会化媒体的地域文化传播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拥有更广阔、更开放的环境,传播节点间存在较为复杂的交互关系,传播源与被传者自发形成信息的传播、接收和二次传播,社交用户之间形成某种规则,互相协调,自动形成有序结构。同时,社会化媒体场域中的地域文化传播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过程,传播要素之间不再是线性单向传播,传播主客体的边界模糊,使得社交用户群体在进行地域文化传播时,相互作用的自组织行为涌现出宏观层面的复杂变化,构成地域文化的碎片化传播,以及实际传播过程中出现“混沌”的、“宏观无序,微观有序”的现象。在社会化媒体场域中,地域文化信息以一种自组织的流动模式在用户之间实现平等、互助、多向的传播。但流动的信息内容并不仅仅是“普遍的、标准的、去语境化的”,还隐含着各个传播主体、客体以及媒介自身的“生产规则、利益、权力关系”影响下的地域文化传播,即在自组织现象中存在着由社会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经济环境、公众意识和经济利益驱使等外力因素影响的他组织行为。这些由相关利益群体形成的传播行为,使得地域文化信息内容多极化,并存在文化理解“异化”等潜在的传播风险。

3.传播内容的动机与行为

社会化媒体中地域文化信息的流动速率与周期等,均可以从传播动机与组织方式的角度,对社交用户传播的内容进行心理和行为归因。作为传播主体的社交用户,其多元化的群体形成了多元的动机诉求,在进行地域文化传播信息内容的编码时,除受到宣传动机、盈利动机、个人成就动机等因素的影响,还夹杂了对时代、社会具体情形的适应以及涵化心理。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传播行为,包括各种传播视角、传播方式、传播渠道,以及传播中观点的类型、观点的组织方式等,均会影响传播客体的思考。人在信念(beliefs)、态度(attitudes)的形成与修正过程中,动机性因素总是发挥着重要作用[4],传播客体对于地域文化信息的接收与吸纳,源自于需求、情感、理性等多方心理。传播客体作为传播运动的指向对象,在社会化媒体的地域文化传播中,注意力、意见领袖以及自身的理解也是影响其对信息吸纳与二次传播的关键因素。因此,传播客体对于传播地域文化信息的解码,对于地域文化印象和传播效果的认知,是传播源传播心理与行为的再解构。通过调研发现,社交用户信息的题目越“猎奇”,被点击的可能性就越大;信息交互中越是从他人处得到的主观评估,对传播客体的影响就越大;传播客体的个人认知能力越强,对于信息的接受就越带有批判、审视的态度,也会进一步抑制或促进二次传播的发展。因此,在信息解构行为中,接收内容对传播客体的刺激,传播源对传播客体的人际影响力,以及传播客体自身的认知能力等一系列因素,均会对地域文化传播造成影响。

4.传播反应的认同与排他

媒介文化传播受社会阶层、经济状况、文化背景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受众呈现分层状态[5]。在地域文化传播中,需考虑自然地理环境与民族文化结构所形成的认同与排他。例如,地理结构的多样性造成文化结构的复杂性,以及民族的历史性与现代特征等,这些因素均使得地域文化信息的接收与吸纳呈现差异性。社会化媒体场域的无限化特性,加速了以上分层因素对地域文化传播的影响,同时极具个人化特征的交互与共享,使得社交用户的个体思想观念、道德行为规范、媒介使用行为与媒介素养差异也对地域文化传播反应的认同和排他形成一定影响。文化是一种价值(信仰)形态[6],社会化媒体以用户的个体行为为主要传播路径,地域文化的传播是用户自身文化偏好与趣味的综合选择,用户的社会结构决定了其信任与关注的倾向,加之个体思想与价值观念,共同连结、制约着其对所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做出的价值判断与选择。社交用户的媒体使用行为与媒介素养,也影响其对于地域文化传播信息的认知,可能带来地域文化的认同与深化,纠正可能存在的认知偏差,也可能使认知偏离的差距加大,形成更强烈的文化排他性。

三、结论

社交媒体信息动态分析范文第2篇

[摘要]本文是把媒介生态学运用到媒介发展史研究的一个尝试。以史前非语言传播媒介为切入点,在史前媒介生态的背景下,分析史前非语言媒介的物理形态和符号形态,以及各种形态的演变轨迹,包括史前特有的岩画、舞蹈、烽火、结绳、鼓、笛等传播媒介的分析,从中探讨史前非语言媒介对人类思维及交流活动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史前媒介生态,非语言媒介,媒介物理形态,媒介符号形态 Abstract: This paper applies media ecology to study media developing history. With the background of prehistoric media ecology, this paper, starting with prehistoric non-language media, analyzed its physical and symbol form and their change traces, which includes the analysis on pictures on rock, dance, balefire, drum and bamboo flute which only exist in prehistory. Through all these, the paper tries to probe into prehistoric non-language media’s influence on human thought and intercourse activities. Key words: Prehistoric Media Ecology; Non-language Media; Media Physical Form; Media Symbol Form

作为对20世纪70年代环境保护主义(environmentalism)兴起的回应,以及受学科交融的影响,媒介生态学作为一种新的研究领域和视角出现了。它旨在研究“各种媒介形态在为自身寻找合适环境的竞争中的相互作用(interaction)以及在社会力量的复杂生态中的生存状况”,同时也包括“传播媒介如何影响人类感知、理解、情感和观念,以及我们与媒介的交互作用如何推动或阻碍自身生存等问题。[1]” 媒介生态学无疑为我们对媒介发展史,特别是媒介形态与人类历史进程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切入点。由于“媒介生态学既是后工业和后现代的,也是文字前和史前的”,[2] 所以本文以史前非语言传播媒介为例,用媒介生态学的视角对其进行审视,分析其物理形态和符号形态,以及各种形态的演变情况,并试图发现史前非语言媒介对人类思维及交流活动产生的影响。 一、 史前媒介生态的结构演变 人类在诞生伊始,就开始了交往与沟通(communication,也即所说的“传播”),这是人类社会本质的充分表现形式,是媒介产生的直接动因。因此,人类传播媒介的发展和人类的发展一样漫长。虽然在文字出现以前 [3]的史前时期,传播媒介远不如现代高级和发达,但其媒介生态仍不失为一个逐步丰富的媒介环境结构。 有学者将人类交流的传播媒介分成三套系统:“一是推理性的符号系统(包括语言、文字等)和绘画、音乐、舞蹈等表象符号系统。二是实物系统,不仅包括与语言文字声像有关的,与通讯有关的实物(如石磬、木鼓、牛角),更是指凝结人文信息的各种产物,它们从源自地向四外扩散,本身既是传播的内容又是文化载体。三是人体系统,包括人际传播和族群迁徙等等”。 [4]应该说,这种分类基本囊括了所有的史前传播媒介,但着重点在共时性上,史前媒介生态的历时性却没有体现出来。其实,从身体媒介(人体系统)向体外媒介(实物系统)发展则是这个时期的重要特征。 史前媒介生态的结构演变大致经历了以人体系统为媒介的形体动作阶段——空间造型阶段——时间语言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典型例子分别是舞蹈、壁画和神话。在第三个阶段,史前媒介生态已经发展得相当多样化了。还需要看到,尽管语言的出现能够记录和描写在时间上延展的过程、事件,但“事实上,即使在以口语传播为主的时代,口语也并不是唯一的传播手段。为了适应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生活和越来越大的环境空间,人类不断地发明和采用了一些早期的体外化媒介,例如用约定的实物来传递和交流信息、利用结绳或图形符号来记录重要的事件或生产和交易情况,利用擂鼓或燃放烟火以及这些信号的接力传递等保持远距离联络。” [5] 所以语言作为符号和媒介,与非语言的媒介系统和符号体系在人类传播、交流和发展进程中是相辅相成的。 在这一媒介生态结构的演变中,形体动作、空间造型和体外媒介都属于非语言媒介,它们都“有社会共知的含义,被有目的地或被解释为有目的地发出,被有目的地接收,并有可能由接受人反馈的、除使用言词本身以外的人类属性或行为。[6]” 本文将非语言媒介作为切入点,是因为:1)“原始人思维能力在没有达到处理非实在的概念系统的水平上,更主要的思维工具只能是直观表象,甚至是主体的身体动作本身。由于视觉形象同意义的结合要比声音同意义的结合形式——语言更为具体,更为实在,所以我们有理由同意某些人类学家的观点:在前文字社会中,语言的作用还不如艺术的作用,不论是作为主体思维媒介、时会交际工具还是作为传递、积累文化信息的载体。” [7]这里我们不妨把艺术的范畴扩大或转变至非语言媒介。2)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一般符号学的建立应当在语言符号学的建立之后,但是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非文字的记号系统发生于语言文字记号系统之前。而且自语言系统形成后,非语言的记号表达活动继续存在。事实上,古代的符号学思想对象往往是各种非语言的记号。”[8] 二、 史前非语言媒介的形态种类 媒介生态学的核心思想是如何定义传播媒介的形态和内在偏倚(bias)在塑造人类交流,以及在对现实的建构、永存化和转变中所扮演的角色。这里,媒介生态学采用了生态学的种群分析法,认为形态包括(媒介)符号形态和物理形态。媒介的符号形态以代码为特征,在代码中媒介代表了信息(例如,模拟符号对应数字符号)和包括符号在内的结构(例如,命题式结构对应表征式的结构)。媒介的物理形态指传送代码的技术以及编码、传递、储存、恢复、解码和传播信息的物理要求。对媒介形态进行上述分类,是基于: 由于不同的符号形态编译出不同的信息,所以不同的媒介便具有不同的理性(intellectual)和感性(emotional)偏倚。 由于不同的物理形态编译、存储并传输不同的信息,所以不同的媒介便具有不同的时间、空间和感知的偏倚。 由于不同的媒介具有不同的物理和符号形态,所以它们也具有不同的内容偏倚。 结合刚才的媒介生态结构构成和演变可以发现,“推理性的符号系统”正是“符号形态”,“实物系统”正是“物理形态”。下面,以具体的实例,通过分析史前非语言媒介的这两种形态,来发掘媒介形态的融合变化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人类思维带来的影响。 1、物理形态——时间媒介和空间媒介 由于不同的物理形态编译、存储并传输不同的信息,所以不同的媒介便具有不同的时间、空间和感知的偏倚。加拿大经济历史学家哈罗德·英尼斯(Harold A. Innis)后期研究兴趣向传播学的转移其实已经展示出一种媒介生态学研究的姿态,在其《帝国与传播》一书(Empire and Communication)中,他提出了一对颇富启迪意味的范畴——时间媒介和空间媒介。 根据他的理论,时间媒介有耐久性,但不适于搬运,如“刻在石头、金属上的文字、图画,刻在粘土板上的楔形文字和印章,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卜文,还有金字塔、石雕、羊皮纸文书等,为典型的从古代到中世纪的时间媒介”;另外,在人类追求传播空间和传播速度的不懈进程中,“自古以来,就有种种空间媒介被设计出来。如火炬、烽火、狼烟、呼声、笛、鼓、手语、旗子等。这些信号,多借助转播系统,能迅速地进行远距离传送。其中,不乏能传播相当复杂地内容的符号体系”, [9]空间媒介虽然轻便,但是没有持久性。 无论是时间媒介还是空间媒介,无论是它们的取材还是制作,都与自然关系密切。媒介的原生性很强。比如作为时间媒介的岩画。岩画(Rock Art)是在未经人工修整的自然洞窟、崖壁岩阴、或在露天单个的巨石上进行绘、刻、雕制而成的艺术品。其创作时间最早约为旧石器时代,晚期最迟不超过新石器时代早期,产生于文字之前。比如大多记载壁画的洞穴,并不用来住人,因为它们“是由高处下落的水流造成,必须攀爬一段距离才能到达进口,再由高处下行”,行者“在黑暗中蹒跚前进,空穴内没有窗,墙上也没有任何缝隙。” [10]空穴内遍布水坑,伸手不见五指,必须靠感觉缓慢行走。的确,人们把所要传播的内容刻绘在石头、岩洞的墙壁上,虽然这种媒介不便携带,但可以克服时间障碍,与口传时代相比,用岩画来传播大大提高了信息的确定性。由此,正是存在岩画这样一种古老的时间媒介,现在的人们才有可能亲身感受到远古时期的人类的生活方式以及他们如何进化为复杂的社会系统的过程。 而击鼓和烽火无疑是空间媒介的最好例证,它们分别是人类最早远距离声觉和视觉通讯的常用媒介。比如说鼓。鼓是用兽皮蒙在框架或容器上制成的,一直用来传送消息。有些非洲鼓敲起来非常响亮,声音能传到三四千米外。击鼓时部落间依次传下去,可以使信息传得很远。地处非洲中部的巴米累克族使用两种鼓,其中的一种叫“恩卡”,这是挖空的树干,下端有三个木脚,上端蒙一张兽皮,击鼓者用手击皮,击三次表示有危险,击五次表示要集会。另一种鼓叫“恩都”,是在一段树干上挖一个大洞,洞口蒙兽皮,击鼓者用两根木棒打击鼓面时,全族人知道要投入战斗了。 [11]的确,早期空间媒介的多数用途是传递战争中的军事信号。 2、符号形态——视觉符号和听觉符号媒介的符号形态是不言而喻的。就“符号的定义”而言,自符号学诞生以来,不同的学派、学者从不同的学科视野归纳出了不同的表述。比如,俞建章和叶舒宪就认为,“在交际的过程中,通过某种有意义的媒介物,传达一种信息;这个‘有意义的媒介物’就是符号” [12]。 虽然这一概念很好地将符号和媒介结合起来,但我们仍需稍做辨析。索绪尔认为符号是一个具有意义的实体,是由符号具和符号义组成。“符号具是符号的形象,是纸上的记号或是空气里的声音,可以由我们的感觉感知。符号义则是符号所指涉的心理上的概念。” [13]而皮尔斯所谓“意义的元素”时认为,“符号指涉其本身以外的某事物——客体(object),而且为某人所理解。换言之,符号能在使用者的心里产生作用,这作用我们称它为解释义(interpretant)”。 [14]可见,索绪尔的符号具与皮尔斯的符号之间,以及前者的符号义和后者的解释义之间具有相似性。 据此,如果说刚才所分析的媒介物理形态属于客体或实物系统的范畴话,那么下面将要分析的符号形态则属于符号或符号具的范畴。例如岩画、印章上的各种图形图案、烽火、鼓语、笛音等。 布拉格学派的代表人物雅各布森曾明确说过:“人类社会中最社会化、最丰富和最贴切的符号系统显然以视觉和听觉为基础。”德国人类学家利普斯也认为:“最简单的交际媒介当然是语言,传播消息的其他听觉方法是由语言发展出来的。与听觉方法相对照的是传播消息的视觉方法,它的发展导致了文字的发明……” [15]虽然本文不涉及语言和文字,但这种分类方法对史前传播媒介的符号形态来说是简单而明晰的。 刚才提到的史前岩画,所负载的信息内容相当丰富,主要有这样几类:远古人类生产和家居生活的画面;性与生殖;宗教仪式;战争以及各种符号等。又比如古印度的印章,印章的内容除了一些类似原始文字的符号外,还体现出相当强的生育崇拜信仰和宗教图腾信仰。比如哈拉帕一颗印章上展示了生育场面 [16];又如,印章中有许多动物图形,此外,“山川河流等自然物也很常见。还有一类数量不多的印章图形很特别,它们或是人兽共处,或是人兽同体,反映着宗教信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天神崇拜。” [17] 史前非语言媒介在听觉符号方面的典型例子莫过于鼓语。鼓语有声有调,传达战斗信息的鼓语着重于声音宏大,在气势上压倒对方;而平时人们之间的信息沟通的内容远远胜过沙场上单纯的“冲锋”“撤退”等战斗语言所包含的信息,因此光靠鼓声不足以达到信息传递的目的,还必须通过打击鼓的不同位置以求得不同的鼓调而传送出不同的语气。 非洲一些民族使用的木鼓就很能体现出音调的差异。他们的木鼓是一段中空的树干 ,一侧壁薄,一侧壁厚,壁薄的一侧在被敲击时发出高扬的音调,而壁厚的一侧发出的声音却十分低沉。这些木鼓传递出的语言有一百七十个句子,有的反映物体和动物的名称,有的是对村落要事的告知,有的是要人们提高警惕,加强防范。他们传送的信息常常是句子而不是单字,这样人们就能够很清楚地知道传者的意图了。 [18] 三、 媒介形态融合与媒介生态变化 纵观传播媒介发展的历史,媒介形态的融合是一个已经发生、正在发生或还会发生的过程。通过前面对媒介形态的分类和分析,不难发现媒介形态的融合便是物理形态——时间媒介和空间媒介的融合、符号形态——视觉符号和听觉符号的融合、以及物理形态和符号形态的融合。最原初的媒介,其形态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各自的不兼容性。 无论是视觉-听觉媒介符号还是时间-空间媒介符号,视觉/听觉、时间/空间基本是彼此独立、相互不具有兼容性。人们通过烽火获得信息时,几乎不用动用听觉器官;而通过鼓语得知消息时,也几乎用不着眼睛。即便是最有可能兼容视觉和听觉符号的人的身体,在作为人际传播的媒介时,由于信息含量相对较少,即便只是通过语言或只是通过动作便可以基本表述清楚。从时间/空间的角度来看仍然是这样,这主要是因为运载符号物的交通运输手段或介质不发达,而光、音等具有高度空间传播性的符号体系也无法保存下来。 不过,人类总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朝着媒介形态兼容性的方向前进。从这个意义上讲,史前非语言媒介在体现时间符号和空间符号记载、传承信息方面兼容性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便是印度印章,尽管从传播广度和速度方面而言,其仍没有到达相应的水平。

19世纪以来,在印度河流域各地发掘出土的印章共有2000多枚,这些印章大多是用皂石、粘土和象牙制成的。这些印章的“大小不等,有12.7公分,也有6.35公分,常见的是2.3公分。形状一般是方形,也有圆形、椭圆形、矩形等。印章背面有印纽,中间有洞孔,以便用绳索穿过洞孔挂在身上,以防遗失。”[19] 根据学者们的推测,这些文字可能就是主人的姓名、职衔,印章所雕刻的图像可能是他们崇拜的事物。本文介绍印章的根本所在,是其既反映了和岩画类似的主题,甚至起到类似的作用,但发生根本性变革的不是刻画的对象,而是所凭借的符号载体形式——印章可随身携带,兼具了时间媒介和空间媒介的特性。 自此往后的媒介发展趋势,是媒介形态兼容性的增强越来越明显。比如纸的出现,把人从石头的重量里解放出来。用手就能写出在纸上的文字,比起那些神圣的石头文字来,自然轻快得多,而且世俗化了。发展到电子媒介时代,终于可以将视觉媒介与听觉媒介、时间媒介与空间媒介统一起来了。 四、 媒介生态变化对人类的影响 那么,史前非语言媒介的形态和内在偏倚是如何帮助人类创建环境或符号和认知结构的呢?我们与媒介的交互作用又如何推动或阻碍我们生存机会的呢? 英尼斯提出时间媒介和空间媒介的概念,不仅仅是对媒介形态做出简单划分,他旨在说明两种形态的媒介在社会历史变迁中的作用。“时(time)、空(space)的观念反映出媒体对文明的意义。重视时间的媒体耐久度佳,例如羊皮、黏土板和石块。此类分量重的材料适宜建筑、雕刻一类的发展。讲求空间的媒体耐久度较差,而且质轻;譬如草纸和纸张,适于行政、商业等范围广阔的地区使用。罗马帝国征服埃及之后取得了草纸的供应,造就了大型帝国行政的基石。重视时间之材料有促进地方分权及神职阶级统治。考量大规模组织如帝国的时候,应该同时由时间、空间两层面切入,以免失之偏颇。”[20] 在英尼斯看来,“‘传播’偏倚即是媒介本身所具有的空间或时间倾向,从而设定了知识在时空长河中的扩散范围”,“文明盛衰——尤其是帝国——是基于时间偏倚和基于空间偏倚两种相互竞争的知识垄断彼此产生的辩证关系。”[21] 从文明进程回到人类自身,媒介的影响清晰可见。岩石和印章上的图画,“可能是留存至今最早的人类传播事例” [22],几乎是无文字时期唯一的文化载体,组成了一个早期人类表现他们自己和他们对世界看法的最重要的证据。这些图画同时作为一种原始艺术,在原始人类的意识中,这些绘画正是一种载体,用来同自然、人以及超自然世界进行交际的符号。其重要功能有“以画助猎”、“以画通‘梦’”以及“以画代言”。 [23]施拉姆更认为,“洞穴艺术更可能的解释是为了教育:这些画作或许是成年礼中,部落将神话、图腾及意识传递给年轻族人的媒介。……教导年轻人一些事情,并使其永不或忘。……绘有壁画的洞穴接近旧石器时代人类生活中心的程度,就好像教堂对其他世代的人类一般重要。”[24] 原始人“生活在一个由仪式、歌舞、神话、图腾以及与之有关的各种视觉与听觉表象符号所构成的象征编码系统之中”,[25] 这个符号世界是以物化表象为主要媒介而构成的。而从根本上讲,当时人类的传播交流活动是受共同劳动结成的相互依赖的社会关系所自然产生出来的思想交流、互助信息需要的驱动。当人类自觉地运用媒介沟通时,这就意味着人类不再等同于一般动物,不再赤手空拳地站在冷漠无情而又满怀敌意的自然界面前,人类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着一个独特的中介世界。“这是精神同物质交汇的结果……它既代表了人类观察、解释和表现世界的角度,又传递了人类对自己面临的问题所提出的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和办法的信息。它既帮助人类解决了许多问题,又提出了许多新问题,促使人类去寻求新的解决办法。”[26] 史前非语言媒介在媒介把握上表现出超自然性的特点。人类生存的各种需要,要靠自然来满足,因此也就需要创造出征服自然、应对强有力的自然事物可能进行的各种抵抗。无论从物理形态还是符号形态来说,人类用其他自然的东西构建了一套传播媒介,用“自然”来对付“自然”,“这种工具应当被看作是高于单纯的自然的事物”。 [27]此超自然的特点正是对史前非语言媒介与当时社会中各种力量之间复杂的共生(symbiotic)关系的最好说明。 五、结语 “生态”一词意味着对环境的研究:它们的结构、内容、以及对人们的影响。史前非语言媒介的生态结构体现出单一性向多元性、身体媒介向体外媒介的演变过程。媒介生态学用物理形态和符号形态来划分史前非语言媒介的方法,既可以对媒介形态进行很好的整合,也为发现媒介形态融合、演变的实质提供了另一种视角。 史前社会的特点决定了当时的媒介,无论是内在的思维模式还是外在的生活方式对群体的影响都大于个人;更突出的影响着原始人的认知结构、情感信仰乃至生死存亡。另外,如果放到更广阔的社会进程中去,这些媒介还决定着人类历史变迁的不同形态。 最后,虽然本文较多谈论的是史前非语言传播媒介,在全篇的论述中,似乎有意无意在避开语言的问题,但其实,语言作为符号和媒介,与非语言的媒介系统和符号体系在人类传播、交流和发展进程中是相辅相成的。只不过史前非语言媒介,特别是体外媒介,其“传播功能已经接近于文字,它们把信息传得更加广远,更加长久。更重要的是,这些媒介的采用,意味着人类传播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人类不再单纯地依赖体内信息系统来传播信息,而开始向一个功能更强、效率更高的体外化信息系统进军了。”[28] 注释: [1] Casey Man Kong Lum: Introduction: The Intellectual Roots of Media Ecology,The New Jersey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Vo.8,No.1,Spring 2000, [2] Lance Strate, “Understanding MEA,” In Medias Res 1 (1), Fall 1999.,media-ecology.org/mecology/ [3] 考古学家认为,原始文字的产生,大约是在公元前6000年到前5000年之间。刘智:《新闻文化与符号》,科学出版社,1999年,页463 [4] 周月亮:《中国古代文化传播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页20 [5]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页30 [6] 熊澄宇等:《媒介史纲》,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媒介发展史”教学课件 [7] 俞建章、叶舒宪:《符号:语言与艺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页76 [8] 李幼蒸:《理论符号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页492 [9] (日)竹内郁郎:《大众传播社会学》,张国良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页20-22 [10] 施拉姆:《人类传播史》,游梓翔·吴韻仪译,台湾,远流出版公司,2001年,页16 [11] 段宝林、武振江主编:《世界民俗大观》,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页286、287 [12] 俞建章、叶舒宪:《符号:语言与艺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页20 [13] 约翰·菲斯克:《传播,意义与符号》,张锦华等译,台湾,远流出版公司,2002年,页65 [14] 约翰·菲斯克:《传播,意义与符号》,张锦华等译,台湾,远流出版公司,2002年,页63 [15] 李彬:《传播符号的分类及功能》,《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16] B.N.丹尼、V. M.马松主编:《中亚文明史》(第一卷),芮传明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年,页215 [17] 赵伯乐:《永恒捏槃:古印度文明探秘》,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页28、29 [18] (前苏联)潘诺夫:《信号·符号·语言》,三联书店,页112-116 [19] 陈子丹:《古代印度地金石档案》,《档案》,2000年01期 [20] 哈罗德·A·英尼斯:《帝国与传播》,曹定人译,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3年,页15 [21] 丹尼尔·J·泽穹:《美国大众传播思潮:从摩斯到麦克鲁汉》,陈世敏译,台湾,远流出版公司,页224、225 [22](美)施拉姆:《人类传播史》,游梓翔·吴韻仪译,台湾,远流出版公司,2001年,页25 [23] 俞建章、叶舒宪:《符号:语言与艺术》,上海人民出版社,页89-103 [24] 施拉姆:《人类传播史》,台湾,远流出版公司,页24、25 [25] 俞建章、叶舒宪:《符号:语言与艺术》,上海人民出版社,页75 [26] 刘智:《新闻文化与符号》,科学出版社,1999年,页459 [27] 刘智:《新闻文化与符号》,科学出版社1999,页459 [28]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页30

社交媒体信息动态分析范文第3篇

21世纪最宝贵的资源就是人才,那是因为人具备了足够的知识并且能够很好的运用,因此,知识管理在企业的发展中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新媒体对信息及知识进行管理,从而运用可视化的方法,研究国内外管理的方式,了解发展动态,对于促进我国新媒体的功能开发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国内外;新媒体;知识管理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型媒体形式也逐渐增多,社交网络、微信、微博和论坛等方式已经作为一种媒体方式出现在广大民众面前,这些方式承载了大量的信息,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很快的扩散,给民众的生活带来便利,但同时也给社会公共信息的监管工作带来了不少麻烦。因此,如何运用新媒体促进信息和知识的传播,成为我国相关部门要不断思索的课题。为了更好的了解国内外新媒体在信息和知识管理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本文将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对比,分析了近些年来新媒体领域的研究情况,以更好的明确国内新媒体应用未来的领域发展方向,同时掌握国外先进的做法,为我国的新媒体管理提供借鉴参考。

1国内外新媒体的起源

新媒体是最近几年兴起的一种媒体方式,可以定义为新技术支撑下出现的新的数字媒体形态,通过二进制的形式对信息进行处理,以实现客户交流的需求,其中存在的形式主要包含社交媒体、数字媒体、移动媒体、网络电视和电子书等。

1.1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发展趋势新媒体在国内外的信息和知识管理领域上,国外的研究要比我国的研究早了近10年时间,自从2006年开始我国学者增多了对新媒体的研究,在量上甚至超过了国外,这就反映出这段时间以来新媒体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确实产生了不小的作用。

1.2国外新媒体的起源及发展很多学者将数字媒体作为新媒体存在的主要方式,也有学者指出新媒体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P.Goldmark在1967年就提出来的,总之对于新媒体的概念在形成之前具有不少讨论。自从1996年开始,国外对新媒体的研究逐渐增多,他们研究的方向也开始向新媒体的运用及在信息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方面进行了更多的探讨。同时,对新媒体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及效用评价也成为学者研究的范畴。可见,国外学者对新媒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媒体信息服务、社交媒体信息传播、社交媒体公共危机管理等方面。后来,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网络的发展给学者的研究提供了更大的方向,社交网络的兴起,为新媒体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之后就研究其在政治、安全和生活中所有发挥的作用。

1.3国内新媒体的起源及发展研究我国新媒体的发展主要基于对文献的研究和整理,以寻找我国新媒体的研究思路,同时与国外的研究做个系统的比较,通过对新媒体的深入探索,发现自从1986年开始国内学者才开始从国外翻译中逐渐了解新媒体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于是对新媒体的研究领域就逐渐拓宽。到2000年,新媒体的研究就受到了广大学者的关注,同时也开始出现手机媒体,2006年学者对新媒体进入到集中研究的阶段,同时,受到新媒体的影响,传统媒体也开始转型。2010年,学者们对新媒体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同时运用新媒体报告特大灾难事件——汶川地震,开启了新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作用,同时也在社会、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也做了大量的研究。随后,新媒体在我国也开始担任舆论引导的重要作用,政府也逐渐借助新媒体的力量报导大学生创业或者农村建设等方面的信息,为新媒体的功能拓展开拓了思路。从发展情况来看,国内学者在新媒体信息和知识管理领域的研究初期,主要关注在新媒体的信息扩散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后来,我国智能手机的普及,为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作用施展提供了平台,国内新媒体的研究成为信息服务的有利介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2近3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趋势

从国内外新媒体研究的对比来说,新媒体研究的近3年来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呈现出增长的态势,通过对研究领域进行对比,来分析新媒体发展的方向。

2.1近3年国外研究热点第一,新媒体采纳中的信息行为,新媒体的使用会促进信息的扩散,根据对国外社交网站的了解,证明了商业企业使用新媒体确实起到了推动发展的作用。同时,有些研究人员也表明了社交网站结合注册用户的信息深度挖掘他们的需求,为了满足需求,国外优先开发了移动支付功能,为社交网络的商业行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二,新媒体应用中的信息传播,有的学者研究了信息传播机制,利用数理模型来理解社交媒体在突发事件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学者们对人们的分享行为进行了研究,不仅促进了信息的传播,而且还为信息搜索、网络互动等行为起了积极影响。第三,新媒体应用中的知识管理,社交媒体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媒介,由于其自身的多元性、触发性和关联性的特点,影响着人们之间的交流,让人们可以随时共享信息。学者也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展开了社交媒体的研究,如何运用媒体资源成为政界所关注的课题,有些机构也研究新媒体和知识管理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新媒体对知识管理的影响。第四,新媒体应用中的舆情传播及信息安全,国外学者研究了社交媒体对于社会稳定所产生的影响,同时按照年龄的层次,分析了私有信息的泄露对于他们各自产生的影响,同时从社交媒体的信息上进行分析。由于新媒体具有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对于受众来说是个非常便利的传播渠道,尤其是发生突发事件,新媒体的扩散作用将辐射到更广泛的范围。当然,社交媒体也可能对国家的信息安全产生着威胁,需要规范管理才能更好的发挥其优势。

2.2近3年国内研究的热点第一,新媒体在信息服务中的应用,朱天等人分析了新媒体在新农村建设中所发挥的传播作用。有些学者结合图书馆的工作,研究新媒体在图书管理服务方面的应用,并提出了多种管理方式,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金泽龙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的阅读、互动和其他数字服务,提出了图书馆创新服务。这些研究为新媒体的功能开发提供了思路。第二,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中的应用,新媒体对于信息传播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传播手段和方式方面也做了创新。另外一些高校学者对多媒体如何在图书馆中发挥作用,如何进行知识的传播等方面做了深入的探究,也了解了其在网络舆情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第三,新媒体在信息共享中的应用,曾茜分析了新媒体的主流媒体,运用多个案例为新媒体在新闻信息共享上发挥的作用进行深入分析。同时,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传播和共享知识的方式进行了对比,探索了资源共享平台的构建,还有学者从实证角度研究了互联网条件下企业隐形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这些都为新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第四,新媒体在信息素养中的应用,顾璟等人研究了新媒体在校园中传播时的信息分类,尤其对信息进行了分析,目前学生接受观点越来越客观,正确的信息以及错误的信息都可能影响学生的综合价值观的影响,就是要研究信息素养发挥的作用,新媒体引领现代媒介,应该注重发展的全面性,要提升学校师生的信息素养。

3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新媒体在国内外的信息传播中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国外发展的比较早,虽然我国起步相对较晚,但是新媒体在我国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为政治、经济和社会提供了更多的交流方式,在信息的传播、共享、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也需要加强对新媒体的监管,促进信息环境的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赵艳枝.情报学界对知识管理研究现状分析的关联规则挖掘[J].图书情报工作,2008,52(7):102-105.

[2]张勤,马费成.国内知识管理研究结构探讨——以共词分析为方法.情报学报,2008,27(1):93-101.

[3]姜春林,李江波,杜维滨.基于CSSCI的我国管理学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8,52(12):55-58.

[4]钱峰.基于SPSS知识地图的国内数据挖掘研究现状分析[J].情报科学,2008,26(6):924-928.

[5]魏晓俊.基于科技文献中词语的科技发展监测方法研究.情报杂志,2007(3):34-39.

社交媒体信息动态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媒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探究

近年来,新兴媒体迅速发展,不断影响和改变着大学的教育教学活动,也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指出,“适应互联网快速发展形势,善于运用网络传播规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网络宣传、网络文化、网络服务中,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1]。如何发挥网络新媒体的优势,结合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创新培育形式,改革教学方法,增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新媒体及其特点分析

新媒体又称数字化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其形式主要有新闻网站、网络论坛社区、博客、社交网站等,大众可以随时随意地通过网络、QQ、微信、飞信、易信、微博、博客、播客等形式多样的新媒介来获取或传播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内容。[2]新媒体的特点及优势主要体现在全方位的数字化、互动性、个性化、复合性等。发展到大数据时代,最为显著的特点即数字化的传播方式,全天候、及时、创新、互动、直观、虚拟、海量等形成了其独特魅力。如今人们生活学习的各个领域都充斥着大数据,每个人都成为数据的制造者、传播者、接受者、被分析者。互动性体现在传播方式的“受众”是信息的接收者,也可能是信息的者;是大众,也可能是个人。其复合性体现在实现了信息传播的图文声一体化,它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音频等完全融合。[3]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着人们的思维观念和生活环境,而且极大地影响着大学生的认知方式和教育生态,必须清醒认识,认真对待。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影响

最近,课题组精心设计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的问卷,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问卷调查、专题研讨等方式,深入大学生群体当中进行调查,并适当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预测分析。调查显示,新兴媒体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新常态,成为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方式,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新手段。抽样回收有效问卷1470份,据统计,大学生中每天上网时间在3小时左右的达1313人,占89.3%,半数同学每天上网时间在2小时左右,有33%的学生每天玩手机电脑超过3小时。95%以上同学经常通过手机和电脑上网学习、浏览、交流信息。通过什么渠道了解核心价值观内容,选择课堂的871人,占59.2%,网络新媒体达1338人,占91.2%。大学生喜好的教育方式调查,78.3%的学生经常利用手机微信等手段与学生、老师、朋友交流沟通,认为新媒体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67%的学生通过网站、微信、微博等官方平台阅读主流媒体信息。由此可见,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客观地分析,这种影响既有正面的积极作用,又有负面的消极作用。新媒体环境的正面影响。一是网络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开放性拓宽了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平台。新媒体互联网、物联网、移动通信工具等为传播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平台,其海量的信息,好似浩瀚的数据库,便于学生通过查询和浏览,及时了解和掌握核心价值观教育最新最全面的时政信息和学科知识,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产生积极的影响。比如手机媒体突破了时空和设备限制,携带方便,普及广泛,私密性强,与互联网的结合为思想政治工作开辟了全新路径。[4]二是网络新媒体信息的便捷性有利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完善。可以运用新媒体图文并茂、传播及时、方便快捷等优势,创设真实生动、活泼有趣的教育情境,激发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有利于当代大学生自主发展和自我完善。三是网络新媒体的交互性有利于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网络媒体具有个性化、平等性和互利性的特点,可以适时交流,及时反馈,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个性化沟通交流,因材施教,个别辅导,提高实效,也便于大学生自我教育。新媒体环境的负面影响。数字新媒体传播的海量信息难免鱼目混杂、良莠难辨,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态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信息传播的多元化,难免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产生不良影响。一是网络新媒体平台上夹杂的不良信息影响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网络媒体文化具有虚拟性和开放性,信息的即时性和全球性,容易出现虚假信息,造成公信力不高,甚至垃圾信息泛滥,一些不良的负面信息,影响着大学生“三观”的形成。二是网络新媒体技术的工具主义倾向影响着大学生人文精神和人文气质的培养。网络新媒体的双向互动,需要大学生不断了解掌握应用新的专业技术。年轻的大学生对网络软件、计算机语言等比较热衷,对中华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等相对弱化,也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三是网络新媒体的虚拟性和匿名性容易引发大学生的诚信危机。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容易造成大学生自我约束力的放松,甚至出现言行的放任、道德责任感的弱化、诚信感的降低等,影响着人际交往沟通中的真实性和诚信度,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实效。四是网络媒体信息的海量和查询的便捷弱化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同学们利用网络便可获取不少需要的知识和信息,冲击着传统意义上教师言传身教的权威形象,逐步弱化了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三、发挥新媒体优势增强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途径探究

网络新媒体影响和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态,如何利用其优势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我们进行了探讨和实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着眼网络媒体时代大数据的发展趋势,立足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不断改革教育教学方式,重视发挥课堂教育的主阵地作用、专任教师的主导作用、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网络媒体的创新作用等途径,综合施策,理实一体,增强实效。一是重视强化新媒体环境下课堂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通过改革和创新,重视依靠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首先要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在新媒体环境下,切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题,结合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特点,联系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紧扣时代特点和时政形势,及时拓展和丰富教育教学内容。发挥大数据时代信息传播的立体性、快捷性等优势,抢占舆论制高点,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传播阵地。教育内容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及时补充。把理论学习和案例分析相结合,把课堂教学和实际生活相衔接,把专业实践和思想释惑相融合,拓展课堂教学内容,改革课堂教学方式,用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奠定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基础,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其次要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手段。刘延东指出,要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创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5]教师必须尽快适应新的学习方法,转变教学观念,将新媒体技能融入课程。发挥新兴媒体的特点和优势,重视改变授课方式,改革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兴趣,增强直观性和现场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可以利用手机终端平台,以彩信、博客、微信等图文并茂的交流方式,及时便捷、平等灵活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信息传递给受教育者。再次要把课内课外相结合。通过网络平台和客户端,发挥网络媒体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核心价值观培育活动。教师要结合所任教学科,积极运用网络新媒体与大学生开展思想交流,主动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逐步形成由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程、社会实践、网络教学等构成的核心价值观培育新体系。二是持续强化新媒体环境下任课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任课教师要带头学习,不断增强自身素养。为人师表,自觉肩负起立德树人的光荣使命。这就要求教师特别是思想政治课教师和辅导员,必须加强自身思想政治修养,加强师德建设,增强大数据运用意识,立志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楷模。要及时跟上新媒体传播发展的步伐,主动学习掌握新技术,科学运用大数据,建立新媒体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新形态。真正发挥率先垂范、指导引领学生的作用,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明确奋斗目标,在学习成长过程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其次,利用好微博微信、校园广播、校园网等多种媒介手段帮助学生答疑解惑。通过新媒体手段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有趣,畅通师生沟通渠道,了解学生思想动态,调整学生心理认知范围,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直观性,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效果。我们组织学生,结合教学进度,或者利用节假日,走出课堂、学校,走进社区、社会,自发组成学习小组,确定诸如“诚信”“友善”“敬业”等主题,使用新兴媒体手段,搜集素材,制作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电影、照片集、动画、漫画、视频等作品,通过媒体平台传播展示,一举多得,事半功倍,教育效果明显。三是努力增强新媒体环境下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指出:“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6]首先要注重发挥校园网络文化的熏陶作用。大学生伴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发展而成长。网络数字媒体信息量大、资源丰富、传输快捷、交互性强,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最便捷有效的平台。高校必须重视用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治国理政的新思想去占领网络阵地,积极探索形成有特色、有影响、有吸引力的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文化品牌和网络环境。我们探索建立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微信群”“博客群”“短信群”“QQ群”等新媒体平台,拓展核心价值观教育渠道,克服课堂教育的时空局限,同时在校园网上重视整合网络资源,创建特色专栏,创新培育形式,丰富教育载体,增强了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其次要注重运用新媒体技术创设校园教育环境。教师和管理者要善于应用大数据,把握“互联网+”潮流,主动创设新颖生动的文化教育环境。“大数据时代的一个显著优势,在于可以将大量的信息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从而预测人们思想背后规律性的东西,而预测结果的准确性首先取决于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7]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多媒体、影音及公益微博、官方微博、公众微信等新媒体形式,及时传播正能量信息,开展点对点的思想理念传输,经常进行师生之间的沟通互动,排忧解难,增进互信,增强认同感和主动性。四是不断提升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教育的创新作用。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的独特优势,用马列主义做指导思想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动脑动手,创设新颖生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环境。首先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平台。高校要善于运用大数据技术广泛收集、精心采集主流价值观的教育信息,采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数据,研究分析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情趣和认知规律,便于因材施教。充分运用和整合各类思政教育资源和手段,发挥学校党委、团委、学生会、社团组织以及学生处、思政部、辅导员等在大学生思政教育方面的职责和作用,搭建交流桥梁,形成教育合力,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平台建设。“教育精神就是爱与智的融合,教育的责任感、厚重感等都是在爱'的前提下产生的”。[8]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重视爱与智的融合。通过网络新媒体平台与学生交流互动,培养其自主参与自主教育的能力,增强思政教育的持续动力以及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其次要创新主题教育活动形式。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积极开展“中国梦我的梦”、“我的核心价值观”、“校园好故事”、“校园好声音”等主题教育活动,以专题研讨、主题演讲、朗诵比赛、歌咏比赛、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形式,线上线下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公共课和专业课相结合,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上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再次要创新网络安全监管体系。教师和管理者要积极培养大数据思维,“所谓大数据思维,是指一种意识,认为公开的数据一旦处理得当就能为千百人急需解决的问题提供答案。”[9]严格遵守网络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网络反馈机制和安全有效的网络巡视员制度,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安全性和针对性。牢牢把握网络舆论的主导权,净化网络内容,及时发现,及时纠偏。可以建立包含学校、系部、班级、学生等各方人员组成的网络监管体系。由主管副校长统筹学生处、心理咨询中心、团委、网络中心、系部、任课教师、辅导员等,负责学校网站、微信、微博、QQ群、微信圈等新媒体平台正常维护和巡视,及时筛查和过滤平台上出现的不良信息。同时,通过专题媒介讲座、实地参观学习和举行交流活动等方式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理性批判精神,努力提高他们信息鉴别能力、是非判断能力、网络资源驾驭能力和各种媒介的掌控能力。使他们能够正确利用网络新媒体,自觉抵制负面的不良信息,选择使用科学、真实、有效的教育信息,传播社会正能量,以此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力和传播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Z].2013-12-23.

[2]颜小燕,康树元.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J].教育与职业研究,2014(2).

[3]王婉妮.网络新媒体特点及其现状分析[J].今传媒,2014(12).

[4]马蜂.手机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3).

[5]刘延东在第二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讲话[Ν].中国教育报.2016-01-22.

[6]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4日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讲话[EB/0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4-02-25.

[7]牟玲玲.大数据时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甘肃理论学刊,2014(4).

[8]王卫国,张翔升.提升职前幼儿教师人文素养的实践途径[J].中国教育学刊,2014(5).

社交媒体信息动态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社交媒体 营销 微信

如今,社交媒体渐渐地融入了人们的生活,网络交往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需要了,他们更多的是利用社交媒体进行信息的获取和消费。

一、社交媒体与营销的相关概念

随着web2.0系统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社交媒体产生了更多的基于网络的应用,互联网和移动平台实现了组织与个人的联系互动,给社交媒体的营销提供了前提条件。全球最著名的百科全书网站维基百科(Wikipedia)上这样定义社交媒体:社交媒体(Social Media),是人们用来创作、分享、交流意见、观点及经验的虚拟社区和网络平台。社交媒体和一般的社会大众媒体最显著的不同是,让用户享有更多的选择权和编辑能力,自行集结成某种阅听社交。社交媒体能够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呈现,包括文本、图像、音乐和视频。目前,国内流行的社会化媒体平台包括,以微型博客形式出现的“新浪微博”“腾讯微博”;腾讯公司推出的即时通信软件“微信”;与Facebook类似的中文SNS网站“人人网”;具有博客功能的个性个人主页“QQ空间”;以书影音起家的,帮助都市人群发现生活中有用事物的社区网站“豆瓣网”等。[1]

下面我们谈一下市场营销,美国市场营销协会下的定义是:市场营销是在创造、沟通、传播和交换产品中,为顾客、客户、合作伙伴以及整个社会带来价值的一系列活动、过程和体系。市场营销是满足人们的需求欲望而实现的交换。

二、社交媒体营销出现及其发展

在我国,手机已成为人们访问社交媒体的主要设备。社交媒体应注意手机终端的使用满意度,及时搜集用户反馈、做好相应功能的完善、不断满足用户不同的使用需求,才可以将社交媒体进行良好的推广。网民搜索数据以及搜索引擎营销,虽然它有精准性的优点,但是也有个人信息安全隐患和信息传递滞后等缺点。因为已经进行过一次相关产品的搜索,所以消费者很有可能已经进行了相关的消费,此时推荐对于他们来说价值相对较小。另外,随着手机购物APP的兴起,手机购物的便捷使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使用手机购物,不仅是随时性的还具有专门性。

如今传统的网络购物向利用社交媒体购物转变。随着人们对智能手机的适应,手机网上购物渐渐已经成为一种潮流。除了主流的营销型网站之外,社交媒体的营销也走入了人们的视野,如微信、微博、Facebook等社交媒体的营销方式各不相同。我们来着重分析已经形成自己的一套营销体系,并不断创造营销奇迹的微信营销。[2]

三、社交媒体营销应用――以微信为例

微信是由腾讯公司研发出来的一款语音产品,支持语音短信、图片、视频、文字等,用户可以通过微信进行群聊,实现了语音通讯。如今,微信比较火爆,是因为它满足了人们的需求,于是社交媒体的营销无不受到大家的热烈追捧。[3]

(一)微信营销的优势

1.客户数量大,营销成本低。由于手机用户数量庞大,在微信推出后仅仅14个月的时间里,其用户就突破了2亿。客户数量之大展现了微信的发展前途和利用微信进行营销的一种优势。微信在任何时候都不收费,所以用它来和用户沟通的成本就比较低。

2.营销定位准,营销方式多。微信营销可以对某一客户进行一对一、有针对性的消息推送,也可以针对某一地域和某一点进行消息推送。摇一摇、漂流瓶、附近的人、二维码、朋友圈等微信功能都能成为新的营销方式。缩短与用户的距离,使营销活动变得更加多样,于是营销活动的展开就会变得更加容易。

3.营销方式人性化,客户群体真实。微信公众用户每天只能群发一次消息,一次最多8条。因此用户不会受到干扰,提高了用户体验。其他社交媒体的粉丝中存在着太多的所谓不是真正的粉丝,并不能够真正地为你带来几个客户,然而微信不同,微信用户一定是真实的、私密的、有价值的。[3]

(二)微信I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安全方面。在微信营销中,安全问题是最重要的问题。信息安全、交易商品安全以及支付安全等都会直接影响到营销效果。若安全保障机制不健全,带来的后果必然是难以留住原有的微信用户,更别说吸引微信用户。建立微信用户安全保障机制势在必行,微信营销想要走得更远,首先应当保证安全性,保证软件的正常运行、保护微信用户的个人信息;其次,还应当对微信公众平台和微信商城经营者进行监管,保证微信用户购买商品的质量。

2.微信营销策略方面。微信营销出现的时间还不是很长,对待微信营销的态度也不是很一致。一部分持观望态度,还有一部分持冒进态度,由于面对新兴的营销模式,一时间没有制定好微信营销策略,也没有规划本自身的产品是否适合做微信营销,也没有对微信群体进行调查,盲目跟进,最终造成忠诚顾客的流失。我们应当抱着积极的心态去迎接微信营销,也要针对自身情况制定微信营销策略。现在微信营销已经有许多成功案例,持观望态度的可以对成功案例进行研究,时代的发展伴随着自身的快速发展,若不想被淘汰,就要抓紧机遇,抓住微信营销。[4]

3.微信平台推广方面。腾讯公司对微信平台推广的问题表现在:首先,微信只是为企业搭建一个平台,微信自身没有对它的功能进行大量宣传,管理和宣传却在企业自身。其次,微信只能搜索公众账号,让微信用户自行发现或企业自行进行推广。质量与信任是企业的根基。一个企业想要获得长远发展,就要注重产品的质量,只有坚持质量优先,才能创造品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以及让目标群体对其信任,再展开微信的品牌营销。产品质量和企业的口碑将会决定企业微信营销的成功与否。[5]

四、结语

从微信营销的优势和劣势可以反映出社交媒体营销存在的优势和劣势。不同的社交媒体平台又有其各自的特点和作用,能够帮助达到企业品牌不同的营销目标。同时,大数据技术和新兴智能技术的爆发式发展都将对企业社会化营销起到推动作用,并提升营销的有效性,社交媒体的发展使得社交媒体在营销中得到充分利用。

(作者单位为华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作者简介:张海红(1991―),男,华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学生。]

参考文献

[1] 侯佳.社交媒体在企业市场营销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6.

[2] 郑思远.微信营销模式分析[D].吉林大学,2016.

[3] 王珏.浅谈对微信营销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2014(04):172-173.

[4] 吉亚力,韩露.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微信营销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