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交媒体优缺点

社交媒体优缺点

社交媒体优缺点

社交媒体优缺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互联网; 网络媒体; 传统媒体; 相互借鉴

 众所周知,报纸、广播、电视是传统的三大媒体,然而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日益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作为传媒中的后起之秀,对信息传播的重要性也更加突出。1969年世界上第一个互联网的链接诞生,互联网的诞生初期只是作为计算机专家工程师和科学家工作和交流之用。当时计算机还只是作为科学研究的工具,并未普及到办公和家庭。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人机交流界面都是字符的,使用者必须掌握非常复杂的系统操作命令,才能使用计算机。1980年代初,美国IBM推出第一台个人电脑“5150”,1990年代初,微软推出“windows”操作系统,1994年万维网的发明,2004年web2.0的诞生,这些事件在互联网发展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义。

互联网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海量的资讯,而且人们可以借助互联网对信息实现互动的交流和即时评论。近几年出现的网络微博客,满足了人们在互联网上拥有私人空间的需求,人们通过微博客表达自己的情感,并方便与自己关注的人进行交流、沟通和分享。虚拟社区和社交网络,也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打破地域界限实现社交需求,轻易实现互动交流。连不经常接触电脑的大妈级人物都在街头巷尾热议,如何聊天、偷菜,如何在网上买东西。近两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使互联网的应用更加便捷,互联网与人们的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不可分割。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正成为受众获取信息的又一重要渠道,客观上冲击着传统媒体的受众面。

1 网络媒体的优缺点

概括来讲网络媒体存在时效性强、交互性强、针对性强、受众数量可准确统计等主要优势特点。同传统的新闻传媒相比,互联网在近20-30年来得到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这主要得益于其自身具有传统媒体不具备的优点,笔者认为其最大特色为打破了传统媒体的时间和地域空间的限制。互联网使用者可以通过网络可以把各类信息包括商业宣传不间断地传播到地球的任何角落。在这一点上,传统媒体几乎不可能以这样的方式进行传播。网络媒体有别于其他传统媒体另一个优势在于它的参与性,可以让每个受众成为信息传播的主体,引导事件朝向公众期待的、好的方向发展,传统媒体虽然部分具备参与的功能,但是都不如网络互动、交流来的更加广泛、及时和便捷。互联网络媒体的交互性,主要表现在传播的方式是双向和实时的,这就使网络媒体的传播主体和作为网络媒体受众的客体之间建立起了良好的互动关系,网友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获取需要的信息,并针对自己感兴趣的事件阐明自己的看法,表达内心感受,媒体同时把受众的意见、建议和看法进行有效的归纳和处理,这有助于事件朝向有利于社会公众利益的方向发展。网络媒体能够发展到今天这样的深入到人们生活和社会活动,最主要的原因是它的受众大都是具有很高教育程度、思维敏捷、活力充沛、学习和领悟能力强的年轻人,正因为这部分受众群体所拥有的无与伦比的理解、适应和接受能力,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视角对某些感兴趣的新闻信息加以评价和发表感受。网络媒体作为广告的载体,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和动画等多种形式,把商业活动的诉求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很容易让不同兴趣偏好的受众产生亲近感,从而达到良好的推广效果,并且能够很轻易地根据商业主体的经营策略改变传播方式和内容,还不必付出高额的宣传成本,这也是传统媒体无法实现的。

正因为互联网媒体具有以上的优势,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使它具有了越来越强的生命力。同时,它也存在着很多的缺点。一是权威性不足。网络媒体在提供了一个平等参与平台的同时,因为其没有准入和身份验证的限制,其可信度和准确性就大打折扣,从而缺乏权威性。每个网络使用者都可以通过网络消息,交流信息,使网络成为新闻的“集散地”也成为了谣言的“ 传播源”。特别是近一年来,通过网络传播的谣言对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产生了影响。比如:2011年日本大地震导致日本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全球性恐慌。由于这种恐慌导致人们过度关注可以消除这种恐慌的方法,网络谣言“吃碘盐可以预防核污染”得以迅速传播。形成全国性的碘盐抢购浪潮,给社会秩序和人民生活造成不良影响,政府相关部门及时做出回应,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公开辟谣,并普及相关防护知识,才未造成更严重的后果。网络媒体因此日渐缺乏新闻媒体应有的公信力,人们往往习惯了通过传统媒体来印证网络新闻的真实性。所以,媒体人只有充分了解了网络媒体的优势和不足,才能在日常新闻实践活动中做到有的放矢、扬长避短,实现新闻传播的最佳社会效果。

2 电视媒体如何保持多年积累的优势

社交媒体优缺点范文第2篇

近年来,新媒体在传媒格局中获得了应有的地位,在与传统媒体的互动中,逐步改变着传统的舆论引导方式,成为了舆论引导的新生力量。但新媒体这把双刃剑,在给我们带来机遇的同时,由于其自身存在的缺陷也会对舆论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新媒体应扬长避短,有效提升自身的舆论引导能力,这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舆论环境的迫切需要,同样是新媒体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新媒体在舆论引导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1.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和多媒体化,使其成为舆论热点的发源地。新媒体传播方式是双向的、互动的、复合的,社会公众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是信息的者,这使舆论的传播方式由传统媒体的一点对多点变为多点对多点。相对于以往报纸、广播、电视等有限的传统传播渠道,依托互联网强大的技术支撑,新媒体提供给民众发表意见的渠道越来越多,论坛、贴吧、博客、网络杂志、微博等,其传播渠道呈现出多样化、立体化的新型格局。新媒体又融合了文字、图片、视频,传播渠道多样化与表现形式的“多媒体”特征,决定了新媒体上的“声音”已是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2.新媒体意见汇集高效便捷,使其容易把握舆论主导权。新媒体实时信息的动态提供,无疑成为公众实现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最快捷的高效渠道,使社情民意能够直接充分地表达,从而为政府的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和坚实的基础。尤其在重大突发事件和与民众休戚相关的决策上,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配合,形成强大舆论,影响政府的决策,这是新媒体建设性价值的最大体现。

3.新媒体传播的开放性和广泛性,使其更好地行使舆论监督权。新媒体凭借其广泛的用户和信息共享、迅速传播等优势,对公共权力和权威形成了全面的监督和制衡。新媒体的自由性和开放性,完全冲破了媒介和受众的间隔,打破了媒介的专业垄断,打破了等级的桎梏,使普通民众都可以在新媒体上对公共事务自由地信息、表达意见,有效拓展了舆论空间。

二、新媒体给舆论引导带来的负面作用

1.新媒体传播者媒介素养的缺失,导致流言四起、意见表达失范。网络的容量决定了信息的海量,但是传播的多渠道和“把关人”的弱化使得网络新闻的真实性和可信度较低。因此,就不可避免地滋生了流言。具体看,网络流言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媒体自身,为了吸引受众,将道听途说的消息编发上网,转发或引用虚假新闻等。二是来自网民。媒体使用者是个庞大的群体,其素质参差不齐,媒介素养总体上较为欠缺,极易导致意见表达的失范,不负责任的言论、未经核实的信息常常大行其道。

2.新媒体把关人缺失,增加了舆论引导的难度。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每一环节都有“把关人”。而在新媒体中,信息采集、制作、大多集于个人一身。加上目前对新媒体的相应法规不完善,导致了新媒体舆论引导的难度加大。舆论的源头难控制;新媒体舆论主体的多元和传播内容价值观的多元化,增加了引导难度。近年来,一些网络谣言、负面信息的快速传播,就是最典型的例证。

3.新媒体缺乏“意见领袖”,极易以“刻板成见”的眼光看问题。传统媒体担负着“舆论导向”责任,正面报道、成就报道是主要的,而新媒体更倾向于对问题的揭露和现实的批判。由于一些网民对一些社会问题养成了思维定势或固定成见,缺乏理性思维和全面判断能力,常常是话题一出,就不分青红皂白地口诛笔伐,人们认识中累积的有关为富不仁、权钱交易、道德滑坡等“固定成见”便会集体爆发,舆论之声势必转向批判和讨伐。

三、提升新媒体舆论引导能力

1.坚持真实性原则,打造新媒体公信力。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媒体的核心基石。新媒体要提升其舆论引导的能力,首先就必须用事实说话,代表社会公众说话。针对新媒体中“把关人”的缺失,应加强新媒体使用者的媒介素养教育,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与正确使用新媒体的能力。同时,完善新媒体信息的相关法规,加强对网站和论坛版主、发言人的管理等。

2.加强主流媒体建设,打造权威“意见领袖”。要加强主流媒体网站建设,发挥其传播主流意识的功能。主流媒体网站具有权威性和品牌优势,是党和国家的重要舆论工具。近年来,微博问政逐渐成为主流,在我国近3亿微博用户,其中政务微博超过5万。政府部门通过微博公布政策信息、搜集民情民意,官员则通过微博沟通民意、拉近距离。 一些活跃的政务微博,因其传播主体权威性、传播内容准确性、互动沟通有效性以及线下处理实效性等明显优势,逐渐成为网络社会的“意见领袖”,并将这种领袖地位扩展到现实社会。

社交媒体优缺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社交媒体;社交出版;聚集效应;法规

社交出版,是一种借助社交媒体力量将大众引入出版流程的新兴出版方式,其运作模式不同于“闭门造书”式的传统出版。在社交出版模式下,社交媒体平台的用户可以参与图书选题、写作、出版、发行的全过程,既参与图书创作,又参与投资发行,可以担当投资者、作者、出版者、发行者、消费者、读者等多种角色。当然,社交媒体平台的用户也可只参与出版流程的部分环节,只担当部分角色。

2015年8月14日,广东省中山市首次众筹出版的《黄种人跑入9秒99――解码亚洲新飞人苏炳添》一书首发。该书2015年7月15日通过官方微博“中山日报”“中山出版”和微信公众号“中山出版”对外发起众筹。广东人民出版社中山出版有限公司总经理何腾江透露:公司在众筹的第一天就收到众筹订单500多本。这是一次典型的社交出版。当然,社交出版不限于众筹出版,自出版和传统出版都可以变身为社交出版。

“社交出版是以用户为核心,强调用户之间的分享、互动、传播和社交的全新阅读模式。社交出版是基于互联网和数字出版技术发展起来的以用户为中心的一种革命性出版形态”。作为社交媒体时代的新兴出版方式,社交出版与传统出版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和暂时的劣势。社交出版是社交媒体与图书出版深度融合的产物,其优势要强于劣势。

一、社交出版的独特优势

1.可以充分利用社交媒体的聚集效应

社交媒体为社交出版提供了赖以生存的聚集效应,社交出版反过来亦有利于社交关系链的维护。

社交媒体聚集了数以亿计的用户。例如,2004年2月4日上线的Facebook网站,到2012年明拥有约9亿用户。而微信的月活跃用户数,2014年7月底接近4亿。截至2014年12月,中国微博客用户有2.49亿。社交媒体的聚集效应使“用户制造内容”(user GenerateContent,简称UGC)在社交媒体日益流行,这为图书出版提供了崭新的运作平台和丰富的出版资源。

社交媒体可以成为强大的图书发行销售平台。2014年3月,微信携手余秋雨,为新版《文化苦旅》提供首发平台,4000册新版《文化苦旅》签名本上线3天即售罄。2014年12月15日,由中国旅游出版社联合腾讯网QQ空间推出的国内首本社交网络旅行书《遇见旅行》在京东商城网站、当当网、亚马逊网站接受预订。

2.有利于实现传播内容的量身定制

传统图书出版,读者介入图书创作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部分图书作者会收到读者来信,但那只不过是图书出版之后对图书的评价和与作者的思想交流,并不能对下一部图书的创作产生较大的影响。在新媒体时代,受众可以作为“厨师”群体的一员参与“食物”的生产制作。社交出版使得受众可以和“餐厅厨师”商量“食材”的选择以及“食物烹饪”的新方法。用户的意见和观点可写入“社交出版”图书,用户的话语权因此得到更多的尊重。

作为文化生活自出版内容互动社交平台,“时光流影”()具有社交互动功能,通过个人自费打印、机构用户入驻以及广告植入等模式,依托按需出版印刷中心和数字出版内容汇集的数据库实施自出版项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盲目出版。

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认为,“一切形式的货物运输和信息传播,包括隐喻的运输和交换。每一种形式的运输都不只是简单的搬运,而是涉及发讯者、收讯者和讯息的变换和转换。”社交出版,正是这样的信息传播。社交出版模糊了作者和读者的界限,作者和读者的角色不时互换,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相互贯通。

3.便于面向大众融资解决出版经费问题

在传统出版的产业链中,出版社手握内容版权,处于强势地位,图书作者和读者都处于较为弱势的地位。很多时候,出版社为确保盈利,不但不给图书作者稿费,而且要求作者支付不菲的出版经费,有些书籍因此失去出版机会。社交出版的独特模式,恰好可以弥补传统出版的这个难题。

社交出版,可以为一些出版项目提前募集出版经费。例如,《社交红利》一书作者徐志斌在众筹网发起一轮预售“募资”,最终在首次印刷之前通过“众筹”的方式预售3300本,募集10万元书款。门户网站网易的品牌栏目《轻松一刻》2014年12月25日发起图书《今日之声》、图书《每日轻松一刻》、碟片《每日轻松一刻》语音版3个出版项目的众筹,最终获得2467人的资金支持,募集142261元,顺利完成出版经费的募集。

社交出版为学术书籍的出版带来了发展契机,实现学术书籍出版的“长尾效应”。学术书籍一直有着发行量小、不畅销、可能亏损等缺点,而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募集资金,不仅可以解决学术书籍出版的费用问题,学术书籍完成之后还可以借社交媒体宣传推介,解决了学术书籍发行量小的问题。

4.图书内容更容易得到目标读者的认同

社交出版由于“社交”元素的融入,使得读者有机会参与图书的创作和发行。“一方面,读者能与作者在平台上互动,带动图书销量提升的效果将大大增强;另一方面,图书的选题环节也可以在线上进行,由读者投票决定选题,甚至先行预售,出版方和作者再进行内容生产。”

社交出版的图书是作者和读者相互合作的智慧结晶,作者和读者“对话”的过程就是双方对图书内容逐步认同的过程。在传统出版模式中,作者和读者间信息传播是一种直线、单向的传播模式,是一种点对面的传播,作者主导了内容,读者被动接收,而社交出版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信息传播是一种互动式乃至病毒裂变式的传播模式。在传统出版模式中,读者的个性几乎都是被忽略的,而社交出版为读者个性提供了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尊重读者个人需求的差异化,因此更容易得到目标读者的认同。

5.受众的平等参与心理容易得到满足

如今,自媒体的普及,社交网络的发达,以“平等参与”为重要内容的网络民主在不断地完善。相对于传统媒体自上而下的传播层级制度,新兴媒介环境实现了自下而上循环交互的信息传播形态。“电子网络传播的双向性使每个人既是传播者又是受传者,逐步改变了传统的大众传播过程受到传播者支配的局面,使传播过程向趋向平等和互动的方向发展,而这种平等也必然带来社会关系的平等;新媒介技术给予每个人自主发表言论的权利和机会,形成‘真正的观点的自由市场’”。绝大多数人都有自由交流信息、充分参与传播的渴望。在传统出版模式中,虽然也有受众参与的存在,但那不是充分参与,更称不上平等参与。

在社交媒体盛行的新兴媒体时代,人人都有了表达权,话语权不再属于某一阶级,而是属于广大受众。社交出版倚重于社交网络传受双方随时进发的思想和观点。社交出版让广大受众参与其中,可以更好地拓展思想和观点的来源。这种参与是平等的、广泛的、开放的,这种参与帮助社交媒体用户更好地融入网络社交、摆脱个人世界的孤独,帮助社交媒体用户通过分享自己的观点更好地实现个人的价值。

6.契合当今媒介使用潮流

社交出版契合了当今用户的媒介使用习惯。在互联网还没有普及之前,“收看”“收听”“翻阅”等是用户的媒介使用习惯。在互联网普及的当下,用户的媒介使用习惯发生了改变,鼠标点击、手指触屏等成为许多用户的媒介使用习惯,互联网发展带来的移动客户终端和多元化平台的普及使得人人都拥有了麦克风和传声筒,手机、iPad、Kindle等“拇指时代”的产物带来了用户信息获取方式的移动化、社交化、互动化、多媒体化。用户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传播也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和移动网络,社交媒体上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低头族”。

“传播新技术的革命性意义突出体现在它给予了受众的传播主导权,信息点播、内容定制在传播新技术时代成为现实。”多元化社交网络平台的普及,为社交出版用户和作者“对话、合作”提供了可能。

社交媒体的公开性和匿名性、层级性、高自由度、赋予话语权等优点,为网民在网络空间重建或新建社交关系网、利用碎片时间进行沟通交流和自我展示、获得现实中无法获得的社会认同感提供了新的媒介平台,也为社交出版的运行创造了条件。借助于社交媒体的普及,人们可以比以往更便捷地与图书出版的作者和发行人展开广泛而深入的交流。

二、当前社交出版的劣势

1.社交出版品牌尚未建立

传统出版模式中的出版物的品质和良好声誉是建立在出版单位的品牌影响力之上的。社交出版自身的品牌组织尚未建立,社交互动内容通常通过数字化自助出版、与传统出版社签约、网络平台发起众筹等方式面向读者。数字化自助出版,由于势单力薄,一般难以树立强势品牌;社交出版人与传统出版社签约,则受制于传统出版单位的品牌;众筹出版,目前存在品牌意识淡薄的问题。

社交出版建立品牌的出路包括:提高创作者的品牌意识;明确品牌定位,以读者为导向,确定社交出版图书的特色,同传统出版图书相区别;保证图书质量,增加社交出版图书的读者黏性;利用社交出版的社交优势与广大读者互动,共同创造品牌;在成功品牌的基础上,发展其衍生品,如连环画、音视频等。

2.尚不能抗衡传统出版

社交出版虽然可以凭借数字化自助出版、众筹出版模式实现独立运行的出版形态,但是这两种出版模式缺乏传统出版单位所具有的权威性和稳定读者群。

社交出版最终往往要和传统出版社合作,将作品交给传统出版社印刷发行,在书号申请、书号获得、编辑加工、装帧设计、印刷发行等方面仍然受制于传统出版社,若摆脱传统出版社自行出版发行又会遭遇不够专业、缺乏品牌积淀、不便于传统发行渠道(实体书店)的对接等瓶颈。

与传统出版相比,社交出版现阶段还存在着自身规模小、质量难以保证、管理水平低、版权环境差等问题。传统出版产业在市场中占有很大比重,而且传统出版产业正不断拓展经营方式,向数字出版业进军。

3.发起者起点门槛高

社交性内容生产、社交性阅读评论、社交性市场营销是社交出版的三个环节。社交是社交出版的手段,社交出版强烈的参与性和社交性,使得社交出版依赖于粉丝的拥护,获得出版发起者资格的人须有忠实追随的粉丝群体(人数越多越好),这就无形中给社交出版发起者设置了门槛。

社交出版内容是广大读者共同认同的结果,这势必造成起点高的用户才有发起社交出版的资格。通常,高起点的用户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掌握了丰厚的资金资源,有能力独自承担或者承担较大份额的出版投资;第二,在物理现实中具有一定的身份地位,导致在网络虚拟现实中也有几乎同等的身份地位,如具有名人效应的文娱明星、网络空间意见领袖等;第三,掌握了大量的社会人脉资源,获取媒介传播信息的速度更快捷,如由于职业因素使其具有丰富人脉资源的记者。相对而言,粉丝数量不多、粉丝忠诚度差的人或机构,难以成功发起和组织社交出版,即使发起社交出版项目,也难以获得足够多的支持。

4.存在法律风险和市场风险

社交出版存在法律风险。社交出版属于前置审批的重要内容,只有在具有合法出版资格的前提下才能出版发行。《出版管理条例》第二章第九条规定: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等应当由出版单位出版。这势必导致一些来自民间的电子书出版发起人不自觉地“非法出版”,进入违反相关法规规定的。

社交出版也容易违反著作权法规。社交出版图书的内容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成果,纵使专业的图书作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和行业规范,可是广大用户的素质和水平却是参差不齐的,网络高速、准确、近乎完美的复制性使得社交出版图书的内容难以确保原创性,可能存在侵犯他人著作权的隐患。

社交出版还存在市场风险。一是可能缺乏强大的出版技术支持。社交出版虽然可以利用自出版和众筹出版摆脱出版社的束缚,但摆脱出版社的同时也没有了出版社较为专业的技术支持。二是难以建立强大的营销渠道。社交出版的作者和读者缺乏网络包装、推广技术,很可能会受到传统出版营销商的抵触或不配合。社交出版机构打造自己的数字营销渠道并非易事。三是传受双方的信任关系不易建立。社交出版的发展依赖于用户之间的相互信任和网络社交的良性运行。但是,网络社交的可信度显然不及线下交流。由于网络交流的虚拟性,网络空间难以建立有效有力的约束机制,社交出版过程中可能出现坑蒙拐骗现象。

三、结语

社交媒体优缺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动漫产业;粉丝群体;媒介素养

随着媒介技术和传播手段的不断创新,国内外动漫产业和市场也日渐繁荣,动漫产品及服务的提供渠道逐渐由线下转为线上,其受众群接受、交流和生产信息的场域也以网络社区为主。网络语境下的动漫粉丝群体持续壮大、年龄层拓宽、与普通受众间的界限逐渐模糊,由各个兴趣集群向扩散后形成内部独立、外部相联系的群体语境。作为青少年亚文化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动漫粉丝群体对于媒介的使用习惯和偏好反映了自身的媒介素养,关系到青少年整体的思维意识和价值取向,进而也关系到现实社会的发展。而当前传播环境下的媒介素养已不单单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其中衍生出与网络和多媒体密切相关的新媒介素养。[1]以此为标准来衡量动漫粉丝群体媒介使用现状,可以发现网络语境下动漫粉丝群体在媒介素养上存在着需要引起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动漫粉丝群体媒介素养缺失的表现

动漫粉丝群体对网络媒体的接触和使用仍停留在通过信息的获取与分享来满足自身心理需求和社交娱乐需求,在对信息进行分辨评估、学习创造等媒介素养能力上存在缺失,影响到其价值判断和价值认同。(一)信息选择和思辨素养缺失。网络语境下动漫粉丝群体不再完全通过漫画期刊、电视等获得信息和资源,而是转向了更加便捷智能的移动端。但在网络交往的背景下,各动漫产业服务网站、手机应用等也是虚假和不实信息和扩散的主要平台,动漫粉丝群体所依赖媒介过于单一,在封闭的媒介接触环境下缺乏对信息进行深度辨析和质疑的能力,容易受到来源不明或虚假信息的误导,盲目进行传播进而引起群体内部的认知偏差。2015至2016年,国家文化部协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对各网站暴恐色情动漫进行集中整治,一份杜撰的涵盖正规题材动漫的“动漫禁播名单”经自媒体在动漫粉丝群体中迅速扩散,大量动漫粉丝未经核实涌入广播电视总局、文化部官方微博下肆意抗议和“攻击”,造成了不良影响,但最终证实该名单造假,只有违规动漫遭到下架。(二)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素养缺失。动漫粉丝群体文化作为青年亚文化的重要部分,有着边缘性、颠覆性和批判性的特点,[2]群体成员习惯将其视为主流文化来接纳和吸收,并接纳其中所宣扬的价值观。但动漫产品及服务大多是市场需求导向下的产物,其中迎合动漫粉丝群体中反叛心理的内容常与主流价值观相悖,这会直接导致该群体成员在价值判断上出现失误和偏差,影响其整体人格构建和行为规范。而过分猎奇、宣扬“暴力美学”、忽视伦理的“纯爱”内容也常被动漫粉丝群体误用为情感宣泄、寻求心理挑战的手段,在注重视觉刺激的内容影响下群体成员的判断能力逐渐丧失。动漫粉丝群体内部不仅线上通过网盘、邮件、论坛等渠道分享此类音视频、漫画原作,衍生的违规周边产品也充斥着线下的实体市场。在网络交互语境和实体消费环境的双重影响下,动漫粉丝群体价值取向和情感认知背离了主流方向,一些不良言论在群体中盛行。(三)安全素养和伦理素养缺失。动漫粉丝群体中常以共同爱好而聚集起“字幕组”、“同好组”等团体,通过社交平台进行动漫作品资源的翻译传播工作,容易触发侵权行为。2016年9月,日本京都警方以涉嫌违反著作权法为由,逮捕两名中国籍男子,其中一名嫌疑人为“字幕组”成员,涉嫌非法给日本动漫添加字幕并上传公开。[3]除此之外,动漫粉丝群体成员缺少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安全素养不足导致其在“翻墙”、“求种子”、“周边代购”等交互过程中追求自身需求,面临个人信息泄露、侵犯隐私、财产诈骗等潜在威胁。与此同时存在的还有伦理素养的缺失,动漫粉丝群体在动漫所营造的虚拟环境中认知方式和认知态度出现偏差,存在忽视价值差异而将二次元和现实直接等同的问题,容易诱发违背人性伦理和道德准则的行为,如之前哔哩哔哩视频网站的用户“科里斯”借助动漫语境诱导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微博、知乎、百度贴吧等社交平台内滋生的“骨科”、“萝莉控”等软色情话题内容。(四)交互技能和交互能力矛盾。网络传播时代带来了人际交往平面化、碎片化、无深度等问题,实质上这也是媒介交互技能和媒介交互能力之间矛盾关系的表现。动漫粉丝群体能够利用媒介进行群体内外的交流,但并不等同其具有正确的媒介交互态度和较强的媒介交互能力。[4]反而在网络交往的语境下,群体内外、个体与团体间存在交互能力缺失、人际关系淡漠的问题。在使用媒介进行交互的过程中,动漫粉丝群体倾向以“迷群”的组织形式进行信息的传播和情感态度的交流,依据共同关注点组成团体,利用团体观点理解文本。[5]在群体内部,这种团体意见取向容易导致迫于网络舆论压力的个体失声现象;在群体外部交互中,容易引发与审美态度、观点立场不同群体的对抗,衍生为论战和相互攻击,进而引发违法犯罪等恶性事件。

二、动漫粉丝群体特性与媒介素养提升难点

(一)语义隔阂阻碍信息输入。网络语境下个性化的信息推送和获取模式强化了动漫粉丝群体与外部的隔阂,对提升其媒介素养的工作造成了一定阻碍。首先,作为亚文化群体的动漫粉丝群体与其他群体的兴趣点和价值观念不同,存在认知和理解差异,媒介素养教育原有的强制、固化的教育手段在网络语境和该群体独有话语体系下取得的效果甚微;其次,网络传播根据群体的媒介使用偏好和习惯,所进行的单一类别信息推送为后者设置了一个只有相同观点态度和兴趣内容的“信息茧房”,群体内部成员倾向于团体传播和意见表达,会忽视或抵触外在其他不相关或立场不同的声音。因此,媒介素养教育所要传播的信息以传统编码方式难以进入群体内部,需要适应其特有的语言表达和交流模式,采用更软化的方法使群体成员接受正面主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二)媒介偏好差异影响提升效果。受网络传播方式和动漫产业特性影响,动漫粉丝群体习惯使用手机等移动媒介,接收的大多为二维图像,对视觉内容形成了依赖。而目前主流价值的内容多是通过报纸、期刊杂志等传统文字阅读,这与粉丝群体偏好读图和简化阅读的习惯不一致,导致教育提升的效果不明显。且群体成员长期观看动画视频,形成的直线思维导致思辨能力有所下降,过分追求浅层次的娱乐,容易对媒介内容产生盲目崇拜和效仿,也难以理解媒介素养教育中书面和严肃的内容。所以在媒介素养教育中,如果不变换教育形式,根据群体水平制作合适的内容和选择合适的媒介,依旧无法取得成效。(三)群体极化下的外部对抗。动漫粉丝群体一般基于地域、爱好、兴趣等形成,为获得归属感与安全感,群体内部成员倾向于依附群体主张,而消极意见在内部环境和成员心理影响下会不断增强,最终极端化。这导致动漫粉丝群体的观念与态度难以改变,容易与文化组织、社会机构等媒介素养教育主体产生对抗。只有改变群体成员的阅读、辨别、思考等认知行为,才能转变其媒介接触和使用的偏好,形成群体意见的转换,进而提升整个群体的媒介素养。

三、动漫粉丝群体媒介素养提升思路

社交媒体优缺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社交媒体;微博;2011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7-0043-03

社交媒体(Social Media)是允许人们撰写、分享、评价、讨论、相互沟通的网站和技术平台。现阶段主要包括SNS(社交网站)、微博、论坛等。作为web2.0最有影响力的媒体,社交媒体正改写着传媒的历史,它的兴起预示着媒体在内容、形式、营销模式、传播理念的深刻变革。本文立足于检视本年度具有代表意义的社交媒体研究状况,在以新闻传播类核心期刊为主要考察对象同时,兼顾其他学术期刊。据此,笔者将本年社交媒体研究整体状况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交媒体与传统媒体关系研究

温州动车事故中的那条掀起巨大波澜的微博,将人们的视线聚焦牢牢的锁定在这一Web2.0最有影响力的媒体上。社交网络的兴起预示着媒体不管在传播内容、营销形式、传播理念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迫使传播学界不得不重新认识和思考传统媒体在社交媒体大兴之时的命运。

近一阶段,对微博以及由微博引发的“乌龙事件”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开始出现了“微博与传统媒体是你死我活的关系”等极端论调。在社交媒体兴盛的浪潮中传统媒体如何自处?微博的自媒体性质打破了传统媒体的“我说你听”传播渠道,每个用户都兼顾着信息的创造者、接受者、传播者三重角色。不管是信息传播的速度、覆盖的广度、传播方式的便利都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1]。在社交媒体大放异彩之际,传统媒体并未被边缘,多数人还是更期待传统媒体经过调查、把关,在“第二落点”上表现出责任感、公信力和权威性[2]。传统媒体拿什么去挑战微博?有学者认为传统媒体仍然可以在深度、广度、专业、系统及权威方面下功夫[3]。

对于二者的关系研究,非此即彼的极端化论述显然是片面的,学界总体上认为两者具有互补性。社交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是全媒体时代的一个趋势,传统媒体要善加利用微博积极拓展信息接收渠道,加强与网友的互动,按照微博的规律来进行运作[4]。如各大报社通过创建微博,滚动信息,弥补了时效性的缺陷;广播和电视媒体可以将录制的节目以音视频的方式在微博上,弥补了转瞬即逝,不易保存的缺点[5]。

二、社交媒体与公共、突发事件关系研究

2011年注定不平静,国殇7?23温州动车事故、伦敦暴乱、日本强震,这些震惊全球的事件经由媒体植根于我们的思想世界,而社交媒体首当其冲,在公共事件、突发事件中扮演的角色和功能引起了学界的高度重视。

纵观7?23温州动车事故,微博利用其即时、公共、高效等特点使得事件迅速发酵、扩散的同时,又通过议程设置、情感共鸣,有效地唤醒了网民对社会事件的关注,民众的“看客意识”大大减弱,“乘客意识”明显增强[6]。微博时代,每个人都拥有一个麦克风[7]。但同时也有学者指出,微博在公共、突发事件中信息传播方式也存在很大的不足,微博消息的可靠性打了折扣,这就为“谣言”的传播滋生了“温床”。此外,各大社交网站几乎成了突发事件信息的“仓库”,大量有价值的信息被埋没,面临失控[8]。微博裂变式的传播带来了管理上的新难题,网民的盲目转发,易误导社会,如何确保公信力,正是规范微博发展的最大问题[9]。针对此问题,有学者将视线从社交媒体重新转入传统媒体当中,认为主流媒体能够通过素质过硬的新闻把关人对海量的、庞杂的信息进行把关,筛选出真正有价值的,真实的信息[10]。但也有学者另辟蹊径,认为微博本身也具有辟谣功能。如政府开通政务微博,完善信息沟通体制,保障公民知情权,在突发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信息,掌握信息的主动权和话语权;或者微博运营者强化其责任意识,将信息把关与讨论相结合,对舆论进行有效的引导[11]。

针对社交媒体在公共事件和突发事件中所发挥的功用问题一直颇受争议,它能否堪此重任,能否成为一个独立发挥作用的因素?2011年初,当埃及、突尼斯的年轻人利用脸谱进行反政府独裁时,社交媒体成为正面因素极受追捧,但当8月为英国暴乱提供平台时,社交媒体又成为反面典型被猛烈抨击,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有研究者指出:社交媒体哪里堪此重任,它从来不是一个独立发挥作用的因素。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的赵鼎新教授认为在社会运动的理论体系中,社交媒体是整个触发机制的一个环节,而非唯一的决定性环节[12]。数字化的狂热拥趸将新媒体看成无所不能的组织工具[13]。在笔者看来,社交媒体所建立起来的弱纽带只能在组织中传播信息,但很少能成功组织高风险活动。

三、社交媒体传播效果研究

目前,我国网民人数已经达到五亿,而微博用户已经超过3亿,有调查显示:67.1%的人表示微博能即时交流,改变了交友、沟通的方式和习惯;64.9% 的人认为上微博更容易形成特定的小圈子[14]。

有学者认为:社交媒体的传播效果可以从两个维度来考察:微观上,定向传播效果显著,受众反馈及时;宏观上,社交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新平台,大量普通用户参与信息传播的方式正在改变媒体和社会舆论的形态。特别是更加便捷的移动媒体的植入,从无形中加大了社交媒体受众的粘性[15]。

在微博的世界中,每位博主可以随时关注到各种热门的话题,“沉默的螺旋”逐渐被打破,人们极容易在共同关注某一议题时形成“圈子”,从而发展成为群体传。

此外,微博中的传播者和接收者时常转换,很难有特定的区分,使“使用和满足”的形态更加多样化、复杂化、碎片化[16]。微博能够让每一个用户“短”、“频”、“快”地新闻,并可以做到核裂变式的广泛传播,对新闻和舆论传播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并且还具有强大的组织和动员能力[17]。社交媒体如此火热的势头,也滋生出了种种负面的效应:传播的真实性问题、价值问题,以及受众对社交媒介的依赖程度的加深造成受众生存空间碎片化的问题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除此之外,社交媒体传播的自由交互性容易消解舆论的社会整合功能,使网络传播的自由空间处于无政府无秩序的状态,传播规范的缺失,信息传播的失控等等[18]。

四、社交媒体的言论、舆情研究

社交媒体的参与性、公开性、交流性、对话性、社区化赋予每个人创造并传播内容的能力[19]。社交媒体以全天候、无间歇、滚动化和裂变式的信息传播方式建构了社会现实,又成为意见汇集和舆论生成的平台。

“围观改变中国”或许是人们对社交媒体的最美好期待。微博作为公共话语空间,在中国公民的话语生成机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国公民以微博为渠道参与公共事件的讨论,促进了中国公民自身话语方式与官方对话方式的形成[20]。

有学者对“微博围观”下的公共舆论的形成机制做了如下分析:首先,微博围观形成了微博议程,为媒体报道提供了新闻源,从而形成了媒体议程;其次,微博中的大量“意见领袖”:如知识分子、媒体人等影响公共议题的同时,网民的围观形成舆论合力,使得普通用户拥有了话语权,不再是“沉默中的大多数[21]”。

如今微博问政势头迅猛,微博问政可将普通民众参与政治事务的效果最大化[22]。打破了媒体和政府议程一统天下的局面,公共议程成为可以影响媒体议程乃至政府议程的重要因素[23]。

微博以裂变的传播方式,产生巨大的聚合效应,构筑新的舆论空间,加上微博更容易先声夺人,并充斥着复杂的信息流,从而使得加强社交媒体的舆论引导就变得格外重要[24]。对此,有学者特别提出“意见领袖”来在微博舆论监管中的作用,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如同社会学上的“马太效应[25]”。

也有研究者对其更多的呈现出的一种“舆论一律”表示了担忧,认为这是一种缺乏理性思辨的表达,这表现在微博舆论经常是以一边倒的趋势猛烈地对舆论事件的当事者进行一致的批判或褒奖,而理性的呼唤早就淹没在众声喧哗的狂欢之中[26]。

此外,微博是一个自媒体平台,任何人也都有虚假信息的可能,而微博裂变式的传播模式,会加速虚假不实信息的传播[27]。广告信息的弥漫也干扰了微博正常舆论功能的发挥[28]。

对此,有学者从心理学的层面分析认为,要在重视网络舆论中的情绪管理的同时加强网络舆论中的观念引导,并警惕网络舆论中的态度极化,对此,传媒除了采取客观公正的态度之外,也要在展现强势意见的同时对非主流但相对公正意见与理智的意见进行展现[29]。

五、社交媒体营销研究

2011年4月8日,“抢占微博先机,把握营销未来”中国首届微博营销大会于在厦门举行,“微博营销”已经伴随着各大门户的微博广告大战热闹起来[30]。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社交媒体掌握信息,知悉喜欢品牌的产品,他们渴望与品牌进行交流并且参考社交媒体上人们对于品牌的评价。微博营销作为网络营销的一种,以其投入成本低、传播效果广泛,互动性等优势成为越来越多企业青睐的理由[31]。就目前来说,公司企业微博主要侧重与消费者沟通、新品、辅助公关以及品牌推广与塑造[32]。

也有学者指出了社交媒体营销中的一些问题,如多数中国企业在微博营销上还没有找到合适的路径,包括与粉丝互动缺少热度,很难形成庞大且稳定的粉丝群,以及广告信息推送带“官腔”,广告插入技巧笨拙等等[33]。许多企业经常会进入误区:认为微博适用于所有的产品和企业;转发量大,粉丝群庞大,营销目的就达到等等[34]。有研究者对此明确表明:社交媒体营销最大的问题在于,它缺乏证明营销有效性的相关数据。

而譬如Facebook上的“喜爱人数”,这些数据只是衡量成效的一种方式,但无法证明最终的成效[35]。当然利用社交媒体进行营销并非只是企业的专利,传统媒体的微博营销,则主要是对媒体形象的塑造、维护和宣传,及时本媒体的重点新闻,转发其它媒体关注的热点,发起话题讨论,与粉丝的互动,达到营销效果[36]。

当社交媒体的市场营销优势已被充分挖掘,其社会营销的优劣也开始提上日程,有学者指出社交媒体的优势有助于促进社会营销的顺利开展,但同时,其信息规避性、二级传播模式等特点变相成为社会营销的障碍[37]。针对此问题,就目前来说国内的相关理论还不成熟,案例研究还很缺乏。

六、关于社交媒体研究的思考

总体而言,2011年社交媒体研究非常活跃,既有讨论社交媒体这一平台在公共事件和话语变迁中的功能,也有这一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比较研究,同时也辩证分析了社交媒体在市场营销以及社会营销方面的突出作用,将社会营销提上日程。

传播学以定量研究为主已是学界的定论,但国内传播学研究的具体语境来看,质性地位依旧岿然不动,这也同样体现在了社交媒体的研究当中,这就导致研究中缺乏严谨的实证研究训练。当然注重实证并不意味着实证研究就要超越质性研究,数据和真实案例的分析若脱离质性想象也难以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有些研究者缺于对知识的反思和清理,仅仅在一些“老问题”上做低水平的重复,研究也困于功能主义的思维框架之中。以社交媒体和言论、舆情研究为例,大多数的学者对舆论控制的分析,并不是从知识生产的角度出发,而是仅仅从主观意识形态出发,研究归为经验总结式,缺乏问题意识和严密的论证过程,缺于对知识生产的过程做严格的社会学分析。

当我们惯于横向整合,一果多因式的思维方法,纵向的逻辑思维则变得相对欠缺,一些如深度访谈、田野调查等在社会科学研究运用的较为成熟的研究方法在社交媒体研究中并不多见,一些领域的研究依然是盲区,如对社交媒体的社会营销方面,不管是理论研究还是实务分析都很缺乏,一些弱势、边缘群体对社交媒体的使用情况还有待研究者投入更多的精力。显然,上述值得关注的但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课题给未来社交媒体的研究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参考文献:

[1] 蔡胜龙,范以锦.微博给传统媒体带来的不仅仅是挑战[J].新闻传播,2011(3).

[2] 丁曦林.传统媒体如何与微博“善处”[J].青年记者,2011(9).

[3] 陈永东.传统媒体拿什么挑战微博[J].网络传播,2011(8).

[4] 谢耘耕.传统媒体与微博[J].传媒,2011(2).

[5] 张晓红,蔡敏杰,张金凌.从5W模式探究传统媒体与微博的互融与发展[J].中国报业,2011(9).

[6] 肖国强.无“微”不至的微博力量—从温州“7?23”动车事故看微博的传播作用[J].新闻实践,2011(9).

[7] 何星烨.告别节假日期间媒体的失声—论微博时代突发事件报道的变革[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9).

[8] 冉志敏,赵晶.从日本大地震看微博信息传播作用[J].新闻研究导刊,2011(5).

[9] 刘菁李,兴文.微博渐成突发事件传播舆论中心[J].资治文摘,2011(10).

[10] 张瑞静.突发事件中的微博与传统主流媒体[J].网络传播,2011(8).

[11] 马寿帅.微博语境下突发事件中的谣言传播分析[J].新闻知识,2011(9).

[12] 张磊.伦敦暴乱:社交媒体之罪[J].青年记者,2011(9).

[13]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被高估的社交媒体[J].21世纪商业评论,2011(5).

[14] 赵阿颖.微博的媒介功能及社会效应[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1(4)

[15] 曹雁.论“社交媒体”对受众的影响[J].新闻世界,2011(9).

[16] 邓君洋,郑敏.媒体融合时代下微博的传播效果[J].新闻世界2011(1).

[17] 周世禄,刘瑞生,王文博.微博“热”的“冷”解析—2010年中国微博发展态势、传播功能及社影响[J].中国报业,2011(9).

[18] 魏超.网络社交媒体传播的负面功能探析[J].科技传播,2011(2).

[19] 张婧.对社会化媒体的传播学思考[J].新闻爱好者,2009(17).

[20] 李丹.公民社会视角下中国微博舆情的发展与走向[J].东南传播,2011(5).

[21] 栾絮洁,王军.微博围观效应:公共舆论的生成机制分析[J].新闻与写作,2011(9).

[22] 汪利娟,李晓.微博传播中的舆论引导策略[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9).

[23] 万笑影.“微博问政”与传统媒体新闻传播融合的思考[J].新闻与写作,2011(7).

[24] 肖明超.社交媒体时代的微博营销[J].广告大观,2011(5).

[25] 靖鸣,王瑞.微博“意见领袖”在微博舆论监督中的作用与问题[J].新闻与写作,2011(9).

[26] 王菲,马磊.信息多元与舆论一律—试析微博在舆论建构中的错误逻辑[J].东南传播,2011(12).

[27] 靖鸣,李姗姗.微博舆论监督路上布满“荆棘"—微博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新闻与写作,2011(6).

[28] 高源.自媒体语境下微博舆论监督的功能及模式研究[J].新闻天地,2011(1).

[29] 卢毅刚.微博的勃兴—公众舆论的动力[J].新闻知识,2011(8).

[30] 谢建伟.“微博问政”:进展与困惑[N].人民日报,2011-03-29.

[31] 尹贞喜.微博的媒体营销研究[J].新闻传播,2011(3).

[32] 任燕.国内微博的资本运作及其功能—基于布迪厄实践理论的社会学分析[J].理论观察,2011(2).

[33] 段超龙.微博—企业营销新载体[J].网络传播,2011(8).

[34] 陈永东,张敏.了解微博技术避免营销误区[J].网络传播,2011(2).

[35] David Taylor, Social media yet to“show methe money”[OL]. wheresthesausage.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