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民办培训学校管理制度

民办培训学校管理制度

民办培训学校管理制度

民办培训学校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一、成都市民办培训教育的基本情况及考察学校情况

成都市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不包含民办高校)2861所,教职工69224人,各类教育在校生达65.52万人,比上年增加2.36万人。其中:民办幼儿园1857所,在园儿童36.73万人,占全市幼儿园总数的83.35%,民办幼儿园是我市学前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民办普通小学25所,在校生11.17万人。民办普通初中76所,在校生7.72万人。民办普通高中29所,在校生2.21万人。民办中职学校34所,在校生7.69万人。有培训机构840多所,在校生人。

成都望子成龙外语培训学校成立于1998年,是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的一所专门从事中小学文化、艺术培训的品牌学校,目前在成都市及郊县有70大精品校区,在培学生1万余人,专职教师800多名,已累计培训中小学生百万人次,为成都四、七、九中等部级重点中学和北大、清华等国家一流重点大学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是中国西部规模大、影响力广、口碑好的品牌培训学校。办学19年来,学校一直秉承“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教学理念,竭诚奉献“爱心、信心、耐心、精心、细心”五心教育,狠抓教学质量和服务管理。

成都市贝特尔艺术学校历经16年的磨砺,是成都最大的少儿艺术连锁学校。学校以"和谐互助、阳光发展"的办学理念,携手14所连锁学校在成都树立了优质的艺术教育品牌,先后获得全国十佳艺术学校、全国民办教育先进单位、四川省舞蹈教育百优学校、成都市舞蹈十佳学校、成都市跆拳道十佳学校、全国美术考级先进单位、成都民办教育协会培专委常务理事单位等殊荣。办学至今,学校累计扶持上千名贫困生免费就读艺术课程,先后为中央音乐学院、四川大学、四川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等高校及重点中学艺术特长班输送了大批人才,享有很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声誉。并于2008年成功承办了由政府举办的"把爱给孩子"大型赈灾义演,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及各地方台播出,提高了成都艺术教育在全国的影响力。

二、成都市发展民办培训教育的主要经验与做法

一是制订出台规范性文件。成都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公安局、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公告,要求全市民办文化教育类培训机构(以下简称培训机构)亮证办学、亮牌收费、规范招生、规范宣传、安全教学、教师持证、规范赛事。这是四部门在暑期培训高峰期来临前,为切实加强对培训机构的事中事后监管,积极做好培训机构分类登记准备工作,在开展的民办学校年检和为期3个月的成都市民办教育培训市场专项治理行动中,面向民办培训机构和市民发出的公告。成都市教育局为规范培训教育的审批还制定了相关审批程序与条件。

二是联合执法、分工负责。主要做法就是市委政府牵头,部门联动指导监管,街道办居委会具体实施。成都市教育局将切实加强对文化教育类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的行业指导、监督和管理;成都市工商局将切实加强对经营性民办培训机构登记注册后经营行为的监管,严厉查处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超范围经营等问题,会同成都市教育局查处“证照不全”或“无证无照”从事经营性培训活动的行为;成都市公安局将切实加强对民办教育培训机构举办场所安全和消防安全的日常监管;成都各区(市)县政府将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建立监管对象信息库,推进综合执法和网格化管理机制,积极探索“双随机”抽查机制,完善民办学校信息披露、违规失信惩戒、督导评估和政务信息公开机制,全面接受社会监督。

三、我市民办培训教育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我市现有民办培训教育机构329所,在校学生85954人,教职员工3173人,教学仪器设备5495.23万元,学校资产已达31792.05万元,累计培训了530895人。培训学校经过多年的发展,涌现出了象常德剑桥外语培训学校、常德大雅音乐学校、常德育才会计学校、武陵区红飘带舞蹈学校、鼎城非凡教育、澧县少年宫、石门昌华教育培训学校等一批办学质量较高、有一定知名度的培训学校。还有部分民办中职学校承担了返乡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任务,如常德德才科技职业学校、常德鸿志职业技术学校等已累计培训了返乡农民工600多人。这些培训教育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而且解决了部分人员的就业问题,为我市构建学习型社会做出了贡献。

我市民办培训教育也存在一些发展的困难与问题,如办学条件简陋,大部分培训机构都依靠租赁场地办学,场地狭小、设备设施相对简单;部分培训机构师资队伍不稳定,师资水平不高,文化艺术教育的教师资格证持有率低;部分培训机构起点低、规模小、招生困难,难以为继;部分培训机构管理欠规范,特别是教学管理与财务管理较混乱;政府对非法办学与家教家养查处力度不够,培训教育市场急待清理整顿。

四、对发展我市民办培训教育的几点建议

1、建议政府清理整顿培训教育市场、优化培训教育环境。目前,培训教育市场比较混乱,特别是非法办学与家教家养现象严重,建议市委政府牵头,教育、公安、民政、工商等部门联动执法,对非法办学与家教家养进行清理整顿。先由街道办和居委会摸底排查,再由政府各部门集中执法清查,对有安全隐患、达不到办学条件的机构依法取缔。

民办培训学校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12处乡镇成教中心学校校舍面积达6674平方米,实习示范基地152亩,授课教室120间,图书阅览室24间,电教室48间,实训室12间,微机室24间,图书26095册,专业书籍占2/3以上。如孙集成教中心为提升培训职能,在成教资金、政策倾斜下累计投资近40多万元,购置服装缝纫、计算机维修、鼓子秧歌、砌筑工四个专业所需教学设备,并加大与企业联合培训的力度,仅服装缝纫培训一项,年培训能力就达到300余人。

1个示范性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全县确定12个示范性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采取“典型示范重点帮扶”的措施,扎实推进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建设。截至目前,全县964个行政村村级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办学面达到100%,占地面积236607平方米,建筑面积85274平方米,现有图书211700册,计算机968台。

10万元完善其培训基地功能。目前,贾庄镇南小庞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总投资达到485万元,学校建筑面积达到3082平方米,有一流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图书室、实验室、培训室、教师办公室等,并建有两个高标准实习示范大棚基地,为学员理论学习和现场实践提供了支撑。学校授课内容为蔬菜、花卉园艺技术为主,先后开展了产前、产中、产后培训12期,培训人员达1000人次以上,党员干部培训及普法教育共5期180人。通过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的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公司与农民形成了更为紧密的利益联合体,实现了互惠共赢。成为市一流的花卉种植基础和现代都市观光休闲农业示范基地。

“项目落实和环境提升年”活动,我们本着以服务全县经济发展为宗旨,给企业提供技术型人才为目标,以乡镇成教中心和民办学校为劳务培训阵地,大力开展针对企业用工需求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以就地转移与向外输出相结合采取培训,就是“先签约,后培训”,不仅与用人企业签订单,而且选择用人需求较多的企业签订单,实现培训与上岗就业无缝对接。2013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920人。

3.15消费者维权、食品药品安全、毒胶囊药物鉴别、夏季落水的急救等方面的培训活动,对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还在社区内建立了居民意见反馈信箱,定期组织3-5人的答疑团,对居民意见箱的问题进行现场答疑。同时,举办了民办学校进社区文艺晚会,由7所学校选出40多个节目参加演出,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好评。2013年共开展社区活动8期。

1、一是对民办学校进行年检。以校产管理,教学管理、安全管理为检点,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实地查看等形式,对全县民办学校民办学校进行了年检。全县19所民办学校,合格学校14处,整改学校3处,注销学校2处。并利用暑期集中清理民办学校违规跨区设点行为和社会无证办学行为,对检查合格学校予以换发新证,对查实确有安全隐患等突出问题的学校将依法下达限期整改书,并依法取谛社会无证办学机构4处,将年检结果通过政府信息网和电视台公布,通过年检,提升办学质量,实现民办教育的品牌发展。

2、落实有关民办培训机构教师实名备案制度。按照市教育局要求,推行民办培训机构教师实名备案制度工作,一是对全县所有民办学校下发了《关于对全市民办非学历培训学校推行教师实名备案制度的实施意见》文件。二是按照要求督促检查了各民办学校教师实名制落实情况,主要检查聘任教师资格和任职条件。通过推行教师实名备案制度,坚决杜绝民办非学历培训学校聘任在职中小学教师,加强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了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3、开展公益培训和文艺活动进社区活动。以民办学校为主体,充分发挥民办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积极组织民办学校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学校进社区活动,本次活动主要有晓雯音乐学校举办的“走进,民办学校进社区”大型音乐会;从民办学校中选出4个代表队参加表演,举办“民办学校大型文艺晚会”;百佳新东方学校组织的“一元学外语”爱心回报社会活动;水韵舞蹈学校和电视台少儿频道联合举办的“故事大王演讲比赛”海选活动;温泉农业学校推出的“新型蔬菜园艺农民工免费培训”等内容。此次活动共免费培训各类人才达427人,展示了民办学校的自身优势和品质,推动了民办学校自身建设与创建文化型街道、社区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4、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根据市教育局有关规定,结合我县的实际,对各类民办培训学校进行教学及安全检查,通过检查的情况看各民办培训学校严格执行“四禁止”规定,均已签订规范办学承诺书,促进了民办学校的健康发展。同时按照民办学校管理办法,新审批民办学校3处,全县民办学校达到20处。2013年全县民办教育机构各类培训达1248人。

2014年工作打算

1、加强乡镇成教中心建设。按照《县乡镇成教中心建设标准》,进一步加强乡镇成教中心的硬件和软件建设,提高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水平,积极把玉皇庙、孙集、郑路创建为省市级示范性乡镇成人教育中心学校,以此带动全县乡镇成教中心整体水平的提升。

2、加强村级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建设。围绕2013年全县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按照《县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建设标准》,采取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重点抓好12所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措施,在全县有效的推广,用培训的成果,吸引农民都能积极地要求参加到培训活动中来,让农民学到更多的知识本领。

3、大力实施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积极引导各乡镇成教中心和民办学校劳务培训基地,以就地转移和外地输出相结合,培养适应当地产业和市场需求的技术工人。

4、围绕当地需求,做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引导各乡镇成教中心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坚持“贴近农民需求,贴近农村实际”的指导思想,聘请市县农村专家服务团,突出开展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培训。

5、做好民办学校管理工作。一是按照市教育局的年检工作要求,联合有关部门对民办学校进行年检。二是依法严格做好民办学校安全管理和审批工作。三是开展民办教育办学规范年活动。从2013年起,制定民办学校办学规范优秀单位评选标准,开展民办教育办学规范年活动,活动结束后,对优秀单位要予以通报、表彰、真正形成上半年有年检,下半年有评比的常规管理机制,树立民办教育的良好形象。

民办培训学校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职业培训;兼职教师;建设管理

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提高的关键因素,对促进职业教育发展极其重要。职业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带来了师资短缺的现实问题,兼职教师成为职业教育,特别是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师资队伍的重要补充力量。以新乡市为例,全市目前共有民办职业培训学校49所,兼职教师远远大于专职教师。如何建立一支规范、高素质的兼职教师队伍,优化职业学校教师结构,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对推动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1 目前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兼职教师队伍现状

1.1 兼职教师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民办职业培训学校普遍存在着教师缺口相对严重,大部门的兼职教师来自于基层企业和职业院校。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虽然业务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但没有收到过系统、正规的教育理论学校和培训,学校对其也不能提供相应的职业发展支持。难以把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规律,不能很好的驾驭课堂,教学效果不明显。来自职业院校的兼职教师由于兼顾原单位的教学工作,存在备课不足的现象,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而且存在流动性大,更换频繁等问题。通过对新乡市的49所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兼职教师情况调查显示:全市共有316名兼职教师,其中232名来自大中专院校、84名兼职教师来自企业。研究生学历教师的比例为1%,本科学历教师的比例为32%,尚有67%的兼职教师的学历在专科及专科以下;从职称结构方面,具有副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为23%,具有中级职称教师的比例为30%,还有47%的人员没有职称。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职业学校很难能聘任到高层次、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这一系列的问题导致职业学校兼职教师队伍良莠不齐,影响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1.2 兼职教师主观能动性受制约

大部分兼职教师来自于企业,虽然熟悉本专业的具体实际操作,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实践指导能力,但对职业教育的理念理解不够,对系统的理论知识掌握不够深入;还有一些兼职教师没有真正接受过普通高等教育;兼职教师每个人的工作背景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工作环境不同、对职业教育理念的认识不同等原因,导致了兼职教师在实践指导过程中讲授理论知识偏少。兼职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缺少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心理特点、学生的个性进行教学,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不能保证教育教学的质量。

存在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对兼职教师队伍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长期规划,仅是为了解决师资匮乏而应急,往往出现专业课程无人承担才考虑聘请老师,甚至出现不能为兼职教师提供办公场所和办公设备,导致兼职教师与学校教师之间缺少交流。

1.3 兼职教师队伍管理难度较大

兼职教师多数是来自职业院校和企业,平时在单位工作多、任务量大、难以在学校长期胜任教学工作,另外民办学校对兼职教师的吸引力不够,薪酬待遇偏低导致了兼职教师队伍不够稳定且流动性较大,在管理方面造成了较大的难度。很多学校将聘任的兼职教师看成是学校发展的暂时性需要,并没有做出长远的打算,也没有形成完善的管理规范,忽视对兼职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的要求;管理是一种松散的被聘与聘任的关系,实际中存在个别兼职教师不服从职业学校管理的现象。大部分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对兼职教师的报酬按照实际上课课时数量进行计算,缺少相应的奖励、激励措施,导致兼职教师的积极性缺乏,不能激发兼职教师的潜能。

2 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

2.1 强化科学管理、规范聘任制度

民办职业培训学校需要完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和方案,制定聘任制度,广泛吸收优秀人才加盟教师队伍,确保企业优秀的技能型人才进入学校兼职任教,并切实发挥出其作用及其潜能。建立起高效的用人机制,为聘任兼职教师提供空间,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学校管理和教学工作奠定基础。从兼职教师的招聘方式、准入制度、招聘程序等方面进行管理,制定并举行严格的招聘考试,筛选优秀人才;加大劳动合同法的贯彻落实,对兼职教师签订聘用合同,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

2.2 明确工作管理、健全激励机制

日常工作的管理包括:每次上课的出勤情况、迟到早退的惩罚、请假手续;因与原单位工作冲突而导致的调课、缺课说明;对兼职教师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案的要求、定期制定教学规划、作业布置要求;仪表、道德行为规范、承当的责任和义务等。教学管理包括:贯彻教育方针、政策;明确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加强德育工作;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工作,规范教学行为;确定好教学项目的教学目标、任务,教学的内容、进度,提出完成任务的措施与要求,掌握好教学的时间,定期做好教学评价工作。管理制度是为了使学校常规管理更加科学化、制度化。在严格执行管理制度的同时,也要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对教师实行人性化管理。

要建立健全奖励、激励和资助体系,调动兼职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必须激起兼职教师对教学工作的热情。兼职教师不单单是对授课报酬的需求,对于工作环境也是有所要求,需要在平等的环境下进行教学;为兼职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配备现代化的教学仪器等,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兼职教师的教学质量。要遵循因人而异的差别性激励原则,每个个体都是有差异的,要了解不同的兼职教师在不同时期的需要,根据个体差异进行不同的激励。

2.3 深化校企合作、建立教师信息库

民办培训学校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一、职业教育工作

(一)研究制定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和政策意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会议精神,结合教育部新制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3—2020年)》及全州职业教育会议精神,把握政策机遇,研究制定具有我市的特点,符合我市实际的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和政策意见。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认真制定落实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方案》,定对象、定措施、定目标,在抓好师德的基础上,广泛开展课题研究,要将教科研工作纳入教职工考核的重要内容,真正推进教科研工作,能有效实施,深入推进,力出成果。要建立完善教坛新秀、教学能手、专业带头人的评选及管理,加大“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完善以企业实践为重点的教师技能培训制度,努力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论、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素质优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优秀教师团队。完善师生技能比武制度,开展好校内技能比赛,以赛促学。

(三)强化职业教育内涵建设,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深化办学模式、培养模式的改革,提高办学水平。加快特色专业、新型专业的建设,力争形成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结合学校实际、自身特色的专业。以计算机等州级示范专业为龙头,加大汽车驾驶与维修专业建设,实施高职和中职“3+2”分段培养模式联合办学,提升电视大学学历教育、延龙图职业教育集团资源共享等多样化的课程模式,创出学校的办学特色。以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开展校企对接活动,抓好毕业年级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和就业工作,扩大毕业生的“双证”获得率和就业率。建设好汽车驾驶员培训基地、汽车维修基地、烹饪培训基地,保障学生的实训。

(四)加大职业教育宣传,扩大职业教育规模。每年4月份定为“职业教育宣传月”开展宣传活动,通过媒体、深入基层等方法,大力宣传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等文件及省、州、市发展职业教育精神,提高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营造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积极塑造职教中心的良好形象。召开招生工作会议,落实招生任务,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完成职教中心招生任务。做大非全日制学历教育,社会各界人员纳入招生范围,到职教中心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使他们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教育学历证书。

(五)加强德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坚持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的原则,重点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创业教育等主题德育活动,切实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和班级管理工作,利用主题校会、课堂教学、国旗下讲话、艺术节等校园文化特别是企业文化进校园等有效的教育载体,全员参与,全方位推进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继续开展平安校园、文明校园、技能校园、节能校园等创建活动,突出中职特点,加强专业文化、企业文化、创业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意识、人文素养、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努力打造新型的职业学校校园文化,不断彰显职业学校的文化特色和品牌。加强制度建设,严格执行国家免学费政策和助学金管理的实施程序和监管机制。

(六)扩大投入,推进专业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争取国家和省政府的职业教育发展资金,教育附加费提取、财政专项资金拨付等多种渠道,增加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按时完工职教中心教学楼建设、完善汽车驾驶与维修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开展汽车驾校的培训和烹饪培训。

(七)完善机制,扩大职教中心辐射作用。积极发挥职业教育联席会议作用,主动接触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招收一批委托和订单式培养生,开展“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各类培训,加大下岗人员再就业培训、阳光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培训力度,认真组织,严格考核,提高培训质量做好跟踪服务,年内培训3000人。

二、成人教育工作

(一)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在服务“三农”上勇闯新路。继续做好农村实用技术推广工作,各乡镇化技术学校紧贴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加强与农业、劳动、科技等部门的协调配合,积极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工程,推广“新知识、新技术、新品种”,直接有效地为“三农”服务。全面了解农民的技能需求,本着“要什么、培什么,针对性强、覆盖面广”的要求,利用冬季和农闲期组织菜单式培训。每所乡镇化技术学校开班培训10次以上,大力培养农村实用型人才。各类培训要有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记录和参加人员名单,努力完成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万人次。

(二)明确方向,抓住机遇,切实加强乡村成人教育阵地建设。认真贯彻《市人民政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的精神,积极与农业、劳动、科技等有关部门协作,广泛开展各类培训,进一步巩固和发展阵地;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致富骨干(专业户、示范户)培训、农民创业教育培训、党员干部培训,妇女和老年教育培训努力提高培训质量。

(三)积极探索、推进社区教育工作,完善化技术学校管理。发挥社区教育中心的作用,积极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开展社区教育活动,提升城乡居民素质和社区文明程度。推广龙门社区在全州试点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推进职业教育进社区活动,开展全民终身学习周活动,满足社区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教育需求。完善成技校统筹全乡镇成人教育培训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提高成技校的工作效率和培训职能。加强文字资料管理,要建立健全培训人员档案,详细记录培训情况。

三、民办教育工作

(一)进一步完善民办教育管理工作。本着“稳定规模,规范管理,提高质量”的原则,严把准入和审批工作,完善民办学校设置标准和评估标准,要建立健全教育机构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保证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水平,符合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要求.

民办培训学校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35号),加快我省职业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

(一)“十五”期间,我省职业教育有了较快的发展。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更加明确;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民办职业教育得到蓬勃发展;职业教育办学规模持续扩大,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各级人民政府不断加大投入,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但从总体来看,职业教育仍然是我省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对发展职业教育重视不够;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投入不足,办学条件比较差,办学机制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还不能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此,必须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是落实科教兴赣和人才强省战略,推进我省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经济国际化和市场化,建设创新创业*、绿色生态*、和谐平安*的重要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全面提高劳动力素质,把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升我省综合竞争能力的重大举措;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新形势下,各级人民政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加快职业教育,特别是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繁荣经济、促进就业、消除贫困、维护稳定、建设先进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采取强有力措施,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

(三)“十一五”期间,我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是,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要继续完善“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和“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

到2010年,全省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30万人,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十一五”期间,为社会输送100万名以上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60万名以上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进一步发展,每年培训城乡劳动者达百万人次,使我省劳动者的素质得到明显提高。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普遍改善,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质量效益明显提高。

建立和完善布局合理、灵活开放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在合理规划布局、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每个设区市都要重点建设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若干所中等职业学校。每个县(市、区)都要重点办好一所起骨干示范作用的中等职业学校(职教中心)。乡镇要依托中小学、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及其他培训机构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社区要依托社区内的教育资源,建立社区教育培训基地,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服务。企业要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培训制度。

二、突出重点,为我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

(四)职业教育要为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认真实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加快生产、服务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特别是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以及我省确定的“六大支柱”产业:航空及精密制造业、电子信息和现代家电业、中成药和生物医药业、食品工业、特色冶金和金属制品业、原材料工业等紧缺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培养。各地、各部门要根据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需要,制定地方和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规划。

(五)职业教育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认真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充分发挥农村各类职业学校、化技术学校以及各种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机构的作用,按照发展“一村一品”的要求,重点在粮食、水果、畜禽、乳制品、水产品、茶叶、蔬菜等领域,大范围培养农村实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大面积普及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大力提高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六)职业教育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认真实施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促进我省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和农民脱贫致富,提高进城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帮助他们在城镇稳定就业。

(七)职业教育要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认真实施以提高职业技能为重点的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在企业中建立工学结合的职工教育和培训体系,面向在职职工开展普遍的、持续的文化教育和技术培训,加快培养高级工和技师,建设学习型企业。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要为就业再就业服务,面向初高中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职业转换能力以及创业能力。大力发展社区教育、远程教育,通过自学考试和举办夜校、周末学校等多种形式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建立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和衔接的“立交桥”,使职业教育成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促进学习型社会建立。

三、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八)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转变。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促进职业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积极开展订单培养,加强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建立和完善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服务体系,推动职业院校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

(九)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大力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大力推进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加快建立弹性学习制度,逐步推行学分制和选修制。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把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就业率作为考核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指标。逐步建立有别于普通教育的,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选拔与评价标准和制度。

(十)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建设好实验实训基地。加强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各级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教育税收的有关政策,大力支持职业学校创办校办企业并给予政策扶持。进一步推进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工作。取得职业院校学历证书的毕业生,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中级职业技能鉴定时,免除理论考核,操作技能考核合格者可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到2010年,省级以上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有条件的高等职业院校都要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其学生考核合格后,可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十一)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建立企业接收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实习期间,企业要与学校共同组织好学生的相关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工作,做好学生实习中的劳动保护、安全等工作,为顶岗实习的学生支付合理报酬。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在部分职业院校中开展学生通过半工半读实现免费接受职业教育的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

(十二)积极开展城市对农村、优质职业院校对薄弱中等职业学校对口支援工作。要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城市与农村对口支援工作的重要内容。各地区要加强统筹协调,把职业教育对口支援工作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扶贫、促进就业紧密结合起来。要充分利用城市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和就业市场,进一步推进城乡之间职业院校的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实行更加灵活的学制,有条件地方的中等职业学校可以采取分阶段、分地区的办学模式,学生前1至2年在农村学习,其余时间在城市学习。鼓励我省中等职业学校与东部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的优质职业院校实行跨地区的联合办学。

(十三)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确定一批职业教育德育工作基地,选聘一批劳动模范、技术能手作为德育辅导员,加强职业院校党团组织建设,积极发展学生党团员。要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作用,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四、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努力提高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

(十四)加强县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实施县级中等职业学校专项建设计划。强化设区市人民政府统筹职业教育的作用,整合和充分利用现有各种职业教育资源,打破部门界限和学校类型界限,优化职业院校布局结构。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每个县要重点办好一所中等职业学校或职业教育中心,并把县级中等职业学校或职业教育中心建设放到与普通高中学校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重点扶持建设100个县级中等职业学校,使其成为人力资源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技术培训与推广、扶贫开发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基地。各市、县(区)要安排资金改善县级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尽快改变目前我省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资源严重不足的局面。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基础薄弱的县(市、区),要合理调整高中教育阶段学校布局,积极扩大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资源。

(十五)加强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实施职业教育示范性院校建设计划,在整合资源、深化改革、创新机制的基础上,重点建设高水平的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100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1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大力提升这些学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能力,促进他们在深化改革、创新体制和机制中起到示范作用,带动全省职业院校办出特色,提高水平。

(十六)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围绕我省六大支柱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紧缺人才的需求,重点建设100个精品专业,并建成100个专业门类齐全、装备水平较高、优质资源共享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省职业教育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市场需求大、机制灵活、资源共享、效益突出的实训基地建设。

(十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地方各级财政要继续支持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和师资培训工作。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制定和完善职业教育兼职教师聘用政策,支持职业院校面向社会聘用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职业院校中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教师,可按照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的规定,申请评定第二个专业技术资格,也可根据有关规定申请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人事、劳动保障部门要积极为职业院校招聘人才提供服务,通过实行固定岗位与流动岗位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设岗和用人办法,指导和支持职业院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对于到职业院校担任教师的专业技术人员、高级工和技师可按照相关专业技术职务条例的要求评聘教师职务,实行聘任制度和合同管理,享受合同规定的相关待遇。提高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达本科以上学历达标率,鼓励本科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为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专业教师。鼓励本科院校毕业生到中等职业学校特别是县级中等职业学校任教。

五、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与创新,增强职业教育发展后劲

(十八)推动公办职业学校办学体制改革与创新。公办职业学校要积极吸纳民间资本和境外资金,探索以公有制为主导、产权明晰、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办学体制。推动公办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形成前校后厂(场)、校企合一的办学实体。推动公办职业学校资源整合和重组,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的路子。要发挥公办职业学校在职业教育中的主力军作用。

(十九)深化公办职业学校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重点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落实职业院校的办学自。中等职业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和聘任制,高等职业院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任期制。全面推行教职工全员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建立能够吸引人才、稳定人才、合理流动的制度。深化内部收入分配改革,将教职工收入与学校发展、所聘岗位及个人贡献挂钩,调动教职工积极性。

(二十)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把民办职业教育纳入职业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要进一步优化办学环境,吸纳各种社会资金兴办一批民办中等职业学校,扩充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资源。要加大对民办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制定和完善民办学校建设用地、资金筹集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在师资队伍建设、招生和学生待遇等方面对民办职业院校与公办学校要一视同仁。依法加强对民办职业院校的管理,规范其办学行为。

扩大职业教育对外开放,借鉴国外有益经验,积极引进优质资源,推进职业教育领域中外合作办学,努力开拓职业院校毕业生国(境)外就业市场。

六、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密切结合

(二十一)企业要强化职工培训,提高职工素质。要继续办好已有职业院校,企业可以联合举办职业院校,也可以与职业院校合作办学。企业有责任接受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对支付实习学生报酬的企业,给予相应税收优惠。

(二十二)要认真落实“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从业人员技术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的规定,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主要用于企业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的教育和培训。企业新上项目都要安排员工技术培训经费。

(二十三)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要在国家教育方针和政策指导下,开展本行业人才需求预测,制定教育培训规划,组织和指导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参与制定本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标准、职业技能鉴定和证书颁发工作;参与制定培训机构资质标准和从业人员资格标准;参与国家对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评估和相关管理工作;办学主管部门要加大对所属职业院校的政策扶持力度,给予学校更大的办学自,鼓励学校做大、做强、做优,充分发挥学校在本行业职业教育中的示范骨干作用。

七、严格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二十四)用人单位招录职工必须严格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从取得职业院校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中优先录用。要进一步完善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相关职业的准入办法。劳动保障、人事和工商等部门要加大对就业准入制度执行情况的监察力度。对违反规定、随意招录未经职业教育或培训人员的用人单位给予处罚,并责令其限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完善就业准入的法规和政策。

(二十五)全面推进和规范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强对职业技能鉴定、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评价、职业资格证书颁发工作的指导与管理,要尽快建立能够反映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要的职业资格标准体系。

八、进一步加大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建立职业教育学生资助制度

(二十六)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各级财政安排的职业教育专项经费,重点支持技能型紧缺人才专业建设、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建立职业教育贫困学生助学制度,帮助艰苦行业、农村贫困地区职业教育事业发展。

(二十七)省人民政府制订全省职业院校学生人数平均经费标准,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专业、不同办学条件和办学层次,确定职业院校的学费标准。民办职业院校的收费,要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和有关政策规定执行。要加强学费的管理,确保学费收入全额用于学校发展。

(二十八)要进一步落实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政策,从年起,城市教育费附加安排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一般地区不低于20%,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不低于30%。加大对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实施好《*省推进中等职业教育专项计划》。农村科学技术开发、技术推广的经费可适当用于农村职业培训。农村成人教育经费定额按年人均05元,由县(市、区)人民政府统筹安排,专项用于农民实用技术培训。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开展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可按规定享受再就业培训补贴。各级人民政府安排的扶贫和移民安置资金要加大对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投入力度。国家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学,对通过政府部门或非赢利组织向职业教育的资助和捐赠,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要加强对职业教育经费的使用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十九)建立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制度。各级财政要安排经费,资助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农村贫困家庭和城镇低收入家庭子女。中等职业学校要从学校收入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奖、助学金和学费减免,并把组织学生参加勤工俭学和半工半读作为助学的重要途径。金融机构要为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提供助学贷款,各地和有关部门要把接受职业教育的贫困家庭学生纳入国家助学贷款资助范围。要通过助学金、奖学金、贷学金等多种形式,对贫困家庭学生和选学农业及地矿等艰苦行业职业教育的学生实行学费减、免和生活费补贴。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资助,按国家有关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执行。

(三十)充分利用国家和省有关优惠政策及金融信贷支持,重点抓好100所县级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其建设项目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可享受省政府支持优质高中工程建设相关优惠政策。

九、加强领导,进一步关心支持职业教育事业发展

(三十一)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资源配置、条件保障、政策措施的统筹管理,为职业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公共服务和良好的发展环境。要从严治教,规范管理,引导职业教育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的作用,统筹协调全省职业教育工作,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省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职业教育工作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宏观管理,劳动保障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职业教育的有关工作。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要建立职业教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