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

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

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

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学校―家庭―社区协同教育系统需要实现的目标是学校教育工作者、家庭和社区(社会)成员在共享信息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解决学生成长中的问题。学生是协同教育的中心,学校、家庭和社区要通过交流、活动、投资、决策与其他一些联系活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学校是系统发展的设计者、参与者、指导者与系统运行的支持者;学校、家庭和社区三者应是互补合作的关系。因此,我们要努力提出具有可操作性与实效性的解决策略。

成立协同教育组织。现实公立学校中的学校―家庭―社区协同教育工作一般由德育处组织进行,受其科室职能与协同教育需求限制,往往工作效果局限于学校―家庭―社区之间的诸如运动会等大型活动;更多的学校―家庭―社区协同教育则由年级组、班主任承担,其内容多限于学生成绩与学生违规问题。结合现行学校组织机构现实,可以适当调整学校办公室职能,组织成立学校―家庭―社区协同教育组织。其组织成员为校长、其他学校合作组织中心成员、不同年级教师代表、不同年级学生代表、不同年级家长代表、地方主管文教卫官员以及社会团体合作伙伴等。其组织任务至少包括:撰写年度合作行动计划;整合学校、家庭和社区活动;招募志愿者;实施、协调、宣传已策划好的活动;对合作活动与问题进行监督、分析与提出改进建议。同时该组织还应承担起家长、社区成员的培训工作,编写系列学校教材进行知识、技能培训,帮助家长、社区成员从总体上把握教育的正确方向,并向其传授正确的教育方法。

明确协同教育目标与参与类型。学校―家庭―社区协同教育组织的工作目的是为学校创造欢迎家庭、社区参与学校教育的氛围,确保家庭和社区有合理、科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低效的协同教育严重影响各类协同教育参与者的参与持久性与深度。所以,确立各方感兴趣并可操作的协同教育目标对学校―家庭―社区协同教育极为重要。考虑到协同教育的参与者素质参差不齐,我们确立的目标必须包括维持合作氛围目标与行为目标,还应包括提升协同教育工作的学术目标。有了明确的协同教育目标还要有操作性强的参与形式,这是协同教育的关键。协同教育的主要形式包括:协助家长提高子女教育技能;以学校项目与学生发展为抓手实施开展有效的从学校到家庭、从家庭到学校的交流;为志愿者提供服务的机会和展示的机会;创设家长参与校本课程建设情境;创造家长代表参与学校决策情境并发展家长领导和代表;搭建学校、家长、学生与社区共享资源平台等。

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意见》是在北京市中小学中推进家庭、学校和社区全面协作的一份重要文件。这份文件有着系统的理论依据和坚实的实践基础,符合当前及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北京社会文化发展和学校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

推进家长、教师协会制度是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内容

现代学校制度是一种以学生发展为核心、适应现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要求、强调校内和校外协作关系的制度安排。从现代学校制度的视角来看,学校不再是封闭的系统而应是一个开放的组织,重视学校与家庭和社区的互动过程,是其开放性的显著标志。现代学校制度与传统学校制度的重要区别就在于,为了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教育目标,所有与学生发展相关的因素都要充分考虑到制度建设中来,其中首要的因素便是家长及其所构成的社区。

对孩子的教育影响主要来自三方面:家庭、学校、社会,其代表者分别是家长、教师、社区,三方面教育力量的存在是自古以来的基本事实。从近代学校教育制度建立以来,教育理论和学校教育实践便都把三者形成教育合力作为一项重要的学校工作来对待。但在近代学校教育发展的早期,学校教育理论更致力于学校教育系统的完善,有些极端的教育心理学理论甚至认为,社会需要一个更加封闭的学校教育系统来完成未成年人的社会角色的塑造。随着社会和学校教育的发展,未成年人的成长规律和学校教育实践无情地驳斥了这种理论。家庭、学校和社会每一方面都对学生的情感发展、智力发展、社会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百余年的学校教育实践告诉我们:不论是否意识到家庭和社区在未成年人的教育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它们都在同时实施着教育,并在学生身上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今天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乃至普通家长都一致认为: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合力的教育,比三者各自独立实施的教育影响更大、效果更好、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换言之,为了孩子健康发展,学校和家庭需要在教育方面取得一致性――孩子的教育需要家校密切合作,学校的教育需要家长的积极参与。

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学校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家长和社会的制约。社会舆论对学校的影响越来越大,家长看法对学校的影响同样越来越大。从教育理论发展来看,学校的外部评价从未像今天这样受到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的重视;从学校制度建设来看,家长(市民)对学校满意度的评价也从未像今天这样对学校发展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从社会舆论走向来看,学校的一举一动从未像今天这样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种现象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反映。对于学校教育来说,这种现象只是一种客观存在。当我们的办学理念还不适应开放形态的时候,会把这种社会对学校的干预视为“负面”力量,但当我们的办学理念转向现代学校制度所提倡的开放形态的时候,便会将社会对学校教育的关注和参与视为一种正能量。通过一定的开放型组织方式,以学生健康成长为共同目标,使家庭、学校、社会形成教育合力,正是现代学校制度的本质所在。

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方式不同,参与的深度也不同。通常我们把以向家长传达学生信息为主要目的的家长会参与方式称之为“单向联系”。这种方式下,家长是完全被动的,教师向家长传达的信息是经过精心选择加工的。由于信息的不完整,家长即使想要更多地对学校教育提出建议,也不可能提出适切、恰当的建议。家长的任何建议几乎都可被教师忽略不计。

在重视家长意见和建议的学校中,教师会将更多的信息传达给家长,并向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外的情况,征求合作教育的意见和建议。这种方式可称之为“双向联系”。在这种方式下,家长可以发挥一定的主动性,家长的部分合理化建议会得到重视和采纳,并且家长在校外积极配合教师的教育活动。但家长的关注重心依然是自家孩子教育的问题。

在努力尝试实现家校合作的学校中,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形式更加多样,次数更加频繁,学校向家长传达的学校教育信息更加完整,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活动的组织方式更加完善和有效。家长委员会在这类学校不是虚设,而是在学校制度架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并成为学校管理运行中的重要环节,这种方式可称之为“支援性参与”。家长以组织的方式参与学校的计划和活动,家长的关注重心从“自家孩子”扩展至“全班孩子”甚至“全校孩子”。

《意见》所推进的家长、教师协会旨在把家长视为一个重要的教育集体,通过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师参与家庭活动,形成一致的、有机协作的教育力量,并通过家长、教师协会的稳定组织,将社区的教育力量纳入学校教育的轨道中来,这种方式可称之为“管理性参与”。这个组织是学校组织的必要构成部分。在这个组织中,家长的教育地位获得充分肯定,他们不仅参与学校计划的制订,还要参与学校教育的实施、管理和评价。

家长、教师协会的实质是有效组织三方力量,形成教育合力

家长、教师协会,顾名思义是由家长和教师共同组成的一个教育协作性组织,目的在于沟通学校与家庭、社区的联系,创造一个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良好教育环境。家长、教师协会作为学校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已成为现代学校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家长、教师协会不同于传统家长会的地方就在于它更加强调以“协作”为目的,以经常性的情况交流为手段,以制度保障家长参与学校事务为核心内容。

家长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是家长参与学校教育事务的社会基础,也是家长、教师协会替代早期家长会的基础。家长教育程度的提高,使他们在有权利对学校教育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有知识和能力对学校教育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他们在某些专门领域内的知识使他们成为参与课程发展的有价值的人力资源,他们的技能和才干可以丰富学校课程和课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许多家长在问题解决策略和反映市民心声的政策阐述方面也具有很强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家长也是描绘学校发展蓝图的有效帮助者。

将家庭、学校和社区这三方的教育力量组织起来,形成教育合力,在理论上并没有任何异议,但在实践中,我们所能见到的合力案例则少之又少,相反却常常见到“反力”。所谓“5+2=0”的公式,就是对这种司空见惯的“反力”现象的典型描述。在今天交通和信息空前发达的社会,学校力量之“5”越来越不抵家庭和社会力量之“2”了。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学校只是对其施加影响和教育的一个部分而不是全部,理论上认为全部影响和教育应由学校、家庭、社会三部分组成。三者对孩子形成一种教育合力,是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最理想状态。这种教育合力的典型表现是三方的教育目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协调一致,互助互补。倘若三方教育不协调、不一致,则必然会造成重复教育或作用抵消,用公式表示就是:总教育Z=学校教育A+家庭教育B+社会教育C。今天的问题在于,由于学校教育过分强调自己的教育效能,因此包揽了过多的教育责任,甚至认为A约等于Z了。但是孩子生长所需要的不只是知识性内容,还需要情感体验。刻骨铭心的情感体验多是在家庭和社会获得的。教育活动的载体一是时间,二是空间,当A过分膨胀后,时间被过多占据,空间被过多挤压,这就意味着A挤压了B和C的时间和空间,进而挤压了二者的教育力量和作用。但事实上,后者的教育力量并未真的被挤掉,其教育作用也不可能真的被减弱,于是就形成了上述的“反力”现象,使得以家长为核心的社会对学校教育产生不满,“课业负担过重”“体育运动不足”“校外补习成风”等一系列现象的背后,这种“反力”的作祟不能不说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在信息化社会,通过“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来提升教育品质的基础是学校的开放。家长、教师协会背后的理念、制度和机制性的支撑也需要学校的开放。但是,这个意义上的开放不是学校简单地打开校门不再封闭,而是信息意义上的“公开”。从学校的角度说,如何区分以下几种情况,将必要的信息以制度化、组织化的形式向家长和社区公开,是当前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1.学校应该知道而不知道,但社区知道的有关学生教育的信息,是学校教育的信息“盲点”,需要通过畅通的渠道加以了解,如学生在社区的某些行为。

2.学校知道而家庭和社区不知道的有关学生教育的信息,属于保密范围的,需要采取适当信息公开制度的有效措施加以保密,如学生的某些需要保密的成绩排名等属于未成年人隐私范畴的信息。

3.学校、家庭和社区都该知道的有关学生教育的信息,属于开放办学的公开领域,应当通过各种制度形式实施开放,如学生某些值得公开表扬或批评的信息,而家长、教师协会是此类信息开放的一种重要的组织保障。

4.学校和社区都不知道的有关学生教育的信息,属于未知领域,需要双方合作收集、整理、分析和共享,如学生在社会上的某些碎片化但却能反映出学生心理健康成长问题的信息。这方面也正是家长、教师协会所能发挥独特作用的重要领域。

《意见》提出了协会的5项职责和功能:参与学校管理、支持学校建设、参与学校教育、指导家庭教育、沟通家校关系。这5项功能的确均符合家长、教师协会目前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作为其职责,也符合目前家庭、学校和社区协作关系发展状态。其中“参与学校管理”和“参与学校教育”是家长、教师协会与传统家长委员会的重要区别点,也是北京推进中小学家长、教师协会工作的重点。

家长、教师协会给学校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当前社会舆论对学校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有的学校甚至被舆论逼进了困境。造成这一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学校教育决策系统的封闭性和社会越来越旺盛的参与教育意愿之间的矛盾。我们在学校教育决策系统的开放方面做出过许多努力,比如在制订教育发展规划时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和建议、对中小学办学质量进行监控并定期向社会公开、定期征集社会对教育工作满意度,等等。这些旨在努力开放教育信息的举措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舆论的压力,但封闭与参与的对立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学校的招生、考试、学业负担、教学质量、课程设置等问题依然是社会舆论每年都猜测、怀疑、不满、议论的热点。学校工作常年受到这类社会舆论的干扰,学校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受制于这类非专业性的压力。

家长、教师协会作为一种组织方式,能够有效地将学校与社会联系起来。家长、教师协会通过学校的渠道可以深度和主动参与教育决策过程,社会对学校教育的意见和建议可以通过家长、教师协会的参与渠道,顺畅地传达到决策过程中。理想状态的家长、教师协会是有效释放社会矛盾能量的重要组织。推进家长、教师协会建设,是目前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战略机遇,也是学校特色发展的一个策略选择。

在学校特色发展问题上,由于对特色的认识往往是通过其载体获得的,所以许多特色载体的选择具有“中性”特征,即谈不上某个被选对象是“最恰当”的,也谈不上某个被选对象是“最不恰当”的。采取更加民主的方式,特别是采取让家庭和社区更多参与选择的形式,有利于学校确立特色发展的战略方针,有利于学校的最终选择获得家长和社区居民的深度认可和主动支持。从这方面来说,建设家长、教师协会,无疑是学校特色发展的一个良好机遇。

从全市400余所已经开展家长、教师协会实验的学校经验来看,家长、教师协会的建立也给学校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首先是校长的决策权利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其次是教师的教学、考试、作业等日常工作受到了某些干预,第三便是班主任的工作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程序性影响。接受这些挑战,改变习惯做法,将迎来新的面貌。

实验经验证明,校长与家长良好的合作,能使校长的领导获得更加广泛的支持,教师的工作也变得更加容易。当校长的决策与家长产生分歧时,表面看似乎削弱了校长的决策权利,但从促进家校交流的角度看,校长依然是最高决策者,其权利丝毫没有被削弱。由于有了家长的主动支持,学校决策有了更加坚实的落实基础。

有些教师可能认为家长对教学并不内行却还要参与意见,但实验表明家长并不试图在教学专业领域发表意见,他们更多的还是利用自己的专长,帮助教师丰富课程和课外教育活动。能够经常在教学方面征求家长意见的教师在家长满意度调查中通常都能获得更高的分值,这对教师的教学信心是一种极大的鼓励。

班主任在班级家长、教师协会的协助下,能够更好地设计班级教育活动。许多经验表明,由于有了家长的支持和帮助,班级活动变得更丰富多彩了,班集体更团结、更具活力了。

稳步推进家长、教师协会的组织体系建设

市教委的《意见》针对当前全市家长、教师协会建设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对家长、教师协会工作的推进做出了顶层设计:一方面,规范家长、教师协会的组建程序,完善运行机制,逐步分级建立家长、教师协会组织;另一方面,市级层面加强问题研究和理论指导,区县加强领导工作,各校则为各级家长、教师协会组织的建立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制度保障。

根据北京市门头沟区和各区县自发参与实验的中小学校的经验,家长、教师协会在学校分为三个层级:班级、年级和学校。三个层级家长、教师协会的建立不分先后,但职责和功能相互关联,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学校层面的家长、教师协会是三级组织的核心,是沟通家庭、学校和社区三方教育力量的枢纽,是参与学校管理、讨论学校发展目标和措施的主体。班级家长、教师协会是三级组织中的活动承载者,它按照学校家长、教师协会的活动总体计划,结合本班特点和学生教育需要,协助班主任开展有特色的班级教育活动,商讨家庭教育与班级教育的结合等事项。年级层面的家长、教师协会主要存在于规模较大的学校,根据年级教育教学活动的特点,协助年级组开展同年级的校内外教育活动,并组织各班家长、教师协会开展统一的校内外教育活动。

学校家长、教师协会的成员由各班或年级协会推荐,选举一名条件合适的家长担任协会主席,校长担任副主席。学校家长、教师协会依据章程规定的职责和任务,参与学校发展规划的制订和实施工作,组织家长和社区参与学校相关教育活动,支持学校课程建设和教学活动,协助学校做好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支持班级和年级家长、教师协会的各项教育活动。

具体来说,学校家长、教师协会的重要职责首先是沟通,组织家庭与学校间定期的有意义的交流活动;其次是确定家长的教育职责,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指导家长家庭教育的方法和技巧;第三是帮助学生学习,通过有组织的方式,使家长在帮助学生学习方面起到更加有效的作用;第四是组织志愿服务活动,邀请和安排家长利用自己的专长,支持和帮助学校开展某些教育活动;第五是参与学校重大决策,对影响到孩子和家庭的有关教育决策,组织家长以全面合作者的身份参与讨论和做出决策;第六是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将社区资源充分运用于学校、家庭和学生的学习方面。

在学校普遍建立起家长、教师协会的基础上,区县以各校家长、教师协会主席为当然成员建立“家长、教师协会联席会”制度。区县家长、教师协会联席会议依据学校家长、教师协会的章程,拟订本区县家长、教师协会章程,参与本区县学校教育发展规划的制订和实施,协调相关社会教育机构,配合中小学校做好未成年人的社会教育工作,指导学校家长、教师协会联席会议的工作,帮助学校家长、教师协会完善其章程。

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模式;构建

一、构建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一)理论依据——协同学(Synergetic)原理

1.协同学简介

协同学亦称协同论或协和学,是一门研究系统中各个子系统之间在相互协同作用下,系统从无序向有序转变的科学。它于20世纪70年代由德国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哈肯教授(H.Haken)所创立,是一门新兴的、影响最大的、普适性最强的横断学科之一。1973年,“协同”概念提出,1977年,协同学理论体系形成。该理论的产生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法兰克福汇报》曾评论:“哈肯创立的协同学不仅是可以应用于许多方面的一种物理理论,它也是对整个世界进行观察的一种新方法。”协同论为人们认识事物、处理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成了哲学的一种新思维。

2.协同学基本观点

协同理论研究的是开放系统在外部一定条件的作用下,其内部各要素、各子系统之间,如何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而形成协同效应,自组织(指事物或一组变量从无联系的状态进入到有联系的状态的过程)成为一个协同系统的过程。其基本观点如下:

(1)协同学的核心——“协同效应”

是指在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当外界控制参量达到一定的阈值时,要素之间互相联系,相互关联代替其相对独立,相互竞争占据主导地位,从而表现出协调、合作,其整体效应增强,系统从无序状态走向有序状态,即“协同导致有序”,有序是协同的产物。它认为,系统形成协同运动的关键条件是系统内各子系统间的有机联系、协作和配合。如系统中各要素彼此独立、互不相干,那就不会形成任何有序结构。

“非线性”是说,系统的行为并不是其子系统行为的叠加,而是由各个子系统相互调节和组织来决定的。从中可以看出,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不同的结构可以产生不同的功能。另外,在一个由各子系统协同作用而组成的复杂系统中,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不仅是各子系统的功能之和,还包括各子系统相互联系形成有序结构而产生的功能。

(2)协同学的硬核——“自组织”

“协同”思想揭示了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机制与规律,提出了自组织的理论。所谓自组织就是系统在一定外界条件下(控制参量),当其达到某一临界值时,系统中子系统间的关系,便能克服独立运动而自发产生协同的现象。也就是说,自组织是系统有序化的内在根据,系统的协同效应是由自组织来实现的。

需注意的是,自组织不是以各个子系统受到强制或损害为代价的。例如一群工人,他们不是在外部命令的条件下(如在工长的统一指挥下)工作,而是靠某种相互默契,工人们就能协同合作、各司其职来生产产品,这样的过程就是自组织。否则,就是一个他组织。一般来说,一个系统的自组织性越强,系统的整体功能就越能达到最佳状态。

(二)现实依据——各种辅导模式的局限性

心理辅导按其服务对象和目标来划分,可分为三种模式:障碍性心理辅导、适应性心理辅导、发展性心理辅导。三种模式各有特点,具体见下表:

从表中各项比较中可以看到:每一种心理辅导模式都有自身的局限性,不可能普遍适用。现实中,心理辅导模式的单一化已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复杂化和心理需求的多元化产生了尖锐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我们就要把这三种心理辅导模式加以协同,以形成一种优势互补、能发挥最大效能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二、构建的主要内容

根据协同学的基本思想,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模式,就是要把高校中各种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进行有机的联系和整合,使之从无序走向有序,以形成一个能最大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整体效力的系统。具体来说,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模式,需要其各个子系统间的有机联系、协作和配合,即在辅导模式、工作队伍、教育力量、实施途径和辅导形式等方面的协同。

1.辅导模式的协同

从上述对障碍性、适应性、发展性三种心理辅导模式的比较,我们知道,每一种模式都有其局限性,单一模式显然不能满足大学生心理需求的多层次性,客观现实需要我们对这三种模式加以整合与协同。在对三种模式的整合和协同过程中,我们并不是对它们进行简单的拼凑或叠加,而是要分清主次,进行有序排列和组合。

我们知道,教育对于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具有强大的发展功能,教育为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发展性是教育的本质特征之一。马克思指出,“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著名的教育家赞科夫也提出,学校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坚持不懈地在全体学生包括差生的发展上下工夫。从中可以看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性是教育的基本功能和本质特征。另外,从对众多大学生的心理调查资料来看,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一般占总数的17%左右。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心理正常发展的学生。可见,在障碍性、适应性和发展性三种心理辅导模式中,发展性心理辅导模式因其更符合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更符合大学生现实的心理问题而必将成为我国高校心理辅导的基本模式。因此,在三种心理辅导模式中应以发展性心理辅导模式为主,障碍性和适应性心理辅导模式为辅。只有这样,三种辅导模式才能优势互补,发挥出最大功能。

2.工作队伍的协同

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主要由三支力量构成,即医务工作者、心理学工作者和德育工作者,他们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力量和中坚力量。他们既有自身的优势与特长,又不可避免地具有局限与不足。因此,需要三支力量有效配合,优势互补,相互学习,相互融合,从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队伍。具体来说,一要加强理论学习。在国外,心理咨询师需要接受长时间的专业训练,一般都有哲学或教育学、医学、心理学博士学位。二要进行实践操作。心理咨询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科学。在国外,心理咨询师在其可以独立开业以前,一般都有很长的一段由导师督导下的临床实践经历,并有严格的资格认证过程。三要以科研为指导。在教育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要进行科学研究。为开拓视野,增强科研能力,可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及相关的学术活动。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队伍,除由这三支力量组成外,还需要有其他人员如学校管理人员、各科教学人员、学生等的支持和配合,人人有责,人人参与。如学校管理人员通过制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计划,确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人员,协助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或课外活动等工作,确保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常、有序进行;各 科教学人员则通过本学科所蕴涵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结合具体教学活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而学生作为受教育者,通过学校教育获得心理卫生知识,掌握心理调节技能,发展自身心理素质。所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协同不仅是三支力量内部的有效配合,同时也是全校师生的相互支持与通力合作。

3.教育力量的协同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力量从学校内部来看,是以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为核心的全员参与(上文已论述)。而从学校外部来看,则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力量的协同,构建起以学校为主导、家庭和社会(社区)共同努力的整体教育网络。

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地位。首先,学校拥有良好的育人环境,有严密的组织领导体系,有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有一定数量接受教育的学生,有一定的场所、资金和设备等。这就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组织、师资、人员、场地与资金保障。其次,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有组织、有系统、有目的和有计划的,而不是零散的、片面的、非系统的、不完整的。再次,它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安排、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最后,学校教育面向所有学生,并以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己任。因此,毫无疑问,学校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教育这支主力应与家庭、社会联手,取得它们的支持和帮助。因为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都与家庭和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专家认为,许多学生的心理问题是“植根于家庭,显现于学校,加重于社会”。如父母离异、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等因素,都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冲击,极易引起心理问题。因此,家庭和社会应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支持环境。

社会各种传媒要向学生宣传心理卫生知识,限制一些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娱乐场所,杜绝各种不良书籍和音像资料对学生的侵害。每个社区设学生心理健康关心委员会,举办短期培训班,向家长普及心理学、教育学知识,提高家长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从而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总之,心理健康教育仅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应突破校园界限,与家庭和社会紧密结合,形成以学校为中心,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系统。

4.实施途径的协同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课堂教学、学科渗透、课外活动和环境熏陶等。它们在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课堂教学是主渠道,起主导作用,而其他途径通过渗透,起辅助作用。各种途径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是实施教育的主渠道。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实现自身目标,就必须借助教学这一中心途径。通过课堂教学向广大学生系统地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适方法,这是任何形式的教育也取代不了的。因此,需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到学校教学体系之中,排入课表,并依据不同的年级层次开展相应的课堂教学活动。为使心理健康教育朝规范化、课程化方向发展,需要构建由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组成的全新的课程体系。它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线,并与其他课程和各类教学活动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形成协同效应。

除课堂教学外,学科渗透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另一有效途径。这不仅因为学科课程本身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和学科教学本身在学校教育中的独特地位,也因为各科教学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教师一方面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来设计教学,另一方面则要深挖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结合学科教学任务来融会和体现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心理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它打破了课堂教学在时间、空间和形式上的局限性,使学生更易接受,并能积极参与,也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心理健康教育可通过课外活动来实施。其活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有以下一些做法:建立学生心理健康俱乐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举办心理素质教育训练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竞赛活动等。在活动中,学生学会了交往、合作、做人、处事,增强了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了心理素质。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通过校园环境进行。校园里干净整洁、优雅美观的物质环境,积极向上、不断追求的文化环境以及充满关爱、平等和谐的人际环境,将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起积极作用。

5.辅导形式的协同

目前,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个别辅导形式开展,团体辅导并不普遍。个别辅导主要着眼于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通过咨询员的咨询和治疗,帮助其解决心理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个别辅导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障碍性、适应性心理辅导模式向发展性心理辅导模式的转变,团体辅导逐渐被各高校重视和应用。团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比,在受欢迎度、辅导效率、成效等方面都更胜一筹。这是因为:第一,团体辅导符合学生心理特征。青年大学生喜合群、爱模仿,易受团体成员影响,从众心强。因此,团体辅导深受学生欢迎,成效显著。第二,团体辅导提供了一种特定的社会生活机会,学生可以借助团体本身的影响力来学习某种生活经验或改变某种不良行为,并获得集体生活经验。第三,团体辅导能够有效解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不足这一瓶颈问题。第四,团体辅导具有集体性和组织性的特征,可以大大提高辅导的效率。可以预见,团体辅导由于其自身的诸多优势,必将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基本和最常用的形式。在欧美各国,大力倡导小组辅导,美国中学的高中就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辅导。

当然,团体辅导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重视团体辅导并不意味着放弃个别辅导。由于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各有利弊,所以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要各取所长,优势互补。

总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模式的构建,需要上述各要素之间克服独立运动,相互协调,优势互补,从而产生协同效应,以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合力,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大功能。

三、构建应注意的问题

1.谨防简单化倾向

协同学认为,复杂系统是由其内部的各要素通过非线性的相互作用而形成协同效应的。这里的“非线性”意味着协同并不是各种要素的简单相加。因此,我们在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模式的过程中,要防止简单化的倾向。也就是说,我们并不是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模式、人员、力量、途径和形式加以简单相加,就能产生出一个有序的、能发挥最大效力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而是需要我们克服各要素间的相对独立和相互竞争状态,让它们产生相互关联、相互配合,才可能形成一个和谐、有序的系统。

2.重视系统的有序组合

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职顶岗实习;协同教育;信息平台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

顶岗实习是中职院校人才培养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职业学校的顶岗实习面临着新的尝试和挑战,利用技术支持顶岗实习也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

适逢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课题“信息化教育的新理论、新媒休与新模式研究”的立项,我校《基于协同教育理论顶岗实习管理平台设计及应用研究》项目成功申报了该课题的子课题;我们旨在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创新性地利用协同教育理论指导顶岗实习信息平台构建,设计并开发出利用该信息平台实现校企协同的顶岗实习信息化管理以及校企协同对实习任务进行动态构建,以此促进顶岗实习的改革,从实践层面上推进学校的信息化发展进程,

(二)研究现状。

在国内,已有许多职业院校尝试将技术运用到顶岗实习中,并开发了顶岗实习管理平台。这些平台有些只面向校内用户,有些面向学校和企业两个层面的用户。这些平台为指导教师通过系统及时查询到学生在企业的实习情况,对学生毕业设计及时指导提供了方便;但也存在着诸多不完善的问题,比如:(1)缺乏协同教育理论的指导;中职顶岗实习中家庭、学校、社会(企业)三大教育系统必须发挥其协同的总效果才能达到其真正的教育效果;(2)只对顶岗实习进行管理,未对整个顶岗实习任务(课程)与企业进行动态地、有效地重新建构;(3)学生及家长的使用在硬件上存在局限性;“家―校―企―学生”多方互动不够畅通。

二、 平台指导思想及特色

(一)平台设计的目标及原则。

该平台设计目标是提高中职学校顶岗实习教育质量及效果,达到中职学校创新人才有效培养,促进课程不断改革,在实践上对教育信息化的进程起到推动作用。平台基于协同教育理论,因此协同教育的各要素学校、家庭和社会(企业)如何发挥其各自功能及协同有序并在平台中如何体现是我们的研究内容之一;平台在质量监控及评价方面须从外部获得有效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达到“持续改进(顶岗实习)课程”的目的。

根据设计目标我们确立了以下设计原则:(1)立足职业教育、研究职教特点,以服务顶岗实习为宗旨;(2)以协同教育为理论基础,研究家、校、社三大教育要素的协同性、有序性,深入家庭教育研究、深入心理教育研究、深入企业教育研究;(3)实现质量监控及评价数据的采集,研究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课程改革提供决策依据;(4)平台使用的普及性,基于Java技术开发,利用其跨平台特性,实现用于各嵌入式等便携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的平台。

(二)平台设计特色。

1. 以协同教育理论为指导。

2007年,李运林教授就其研究,提出:家庭、学校、社会“三大教育系统与另一系统的要素相互联系与作用,产生协同效应,影响了该系统的教育功能,这种现象称为协同教育”, 并进一步依据系统独有要素的相互渗透对协同教育进行分类,包括协同家庭教育、协同学校教育和协同社会教育等多种类型的协同教育。总的来说,协同教育就是要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三大教育子系统的互动、合作、协同,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即协同教育的功能大于单个学校教育功能+单个的家庭教育功能+单个的社会教育功能,也即3>1+1+1。该平台利用这一理论,有机地把学校、社会(企业)、家庭三大要素结合起来,贯通整合在平台之上,使平台产生合力。在顶岗实习管理方面着重学校、企业、家长三方面协同,充分考虑各自的教育功能,实现全方面的管控;在顶岗实习教学内容方面,主要是校企互动,在学校教学大纲的框架下,结合企业实习工场情境,制定适合教学内容又能实施的实习任务,从而有效地指导学生整个顶岗实习过程。

2 .顶岗实习任务动态设计。

本平台在顶岗实习阶段方面运用协同教育理论,依托先进软件平台,进行校企业合作共同制定实习任务,并对实习任务进行子任务的设计,形成适用于各具体实习单位的可操作的顶岗实习课程方案。

实习任务的制定需“校企双向”模式共同完成,需要行业、企业专家、教育专家、专业教师共同参与,平台的实习管理模块实习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实施、评价等初始课程内容,企业查看这些内容后,根据教学要求,提供详细的工作环境(同时也是学习环境)和具体的工作任务;学校教育专家和专业教师根据这些资料开发出实习任务,并通过顶岗实习管理平台进行实习任务提供学生选择。

通过校企双向开发的顶岗实习任务,确保了系统化学习目标、顶岗任务结构、实习任务内容和实习组织与学习方式的科学性。

3. 基于Java技术的平台架构。

整个平台的开发采用Java技术,能利用便携式电子设备进行信息交流,随着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及各种嵌入式的电子产品大大普及;因此采用Java 语言平台无关性的优点进行开发,而且采用被广泛使用的软件开发模式(MVC 模型-视图-控制器)进行开发。

三、平台开发及实现

(一)平台的技术选型。

基于协同教育的中职顶岗实习管理平台的开发架构为struts+ hibernate采用Tomcat 6.0+ Myeclipse 5.5 + MySQL + IE7.0作为开发环境。

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11-0005-04

一、“协同创新”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涵义解读

“协同创新”的最早定义是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中心的研究员彼得・凯莱(Peter Gloor)提出的,他认为,“协同创新”是企业、政府、知识生产机构(高校、科研院所等)、中介机构和用户实现重大科技创新和融合,开展大跨度创新的理想组织模式,通过有效引导和制度安排,促进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融合,以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和优势互补,加快技术的产业化推广和应用,是当今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归趋。[1]

2006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科技规划纲要》)提出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2]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特别强调,我国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要在积极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同时,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积极推动协同创新。“协同创新”的概念也第一次从国家战略高度被明确提出。由此可知,“协同创新”实质上是一种管理模式的创新,是要打破部门、领域、行业、区域甚至国别的界限,实现地区性及全球性的合作,构建起庞大的创新网络,实现创新要素最大限度的整合。[3]从某种意义上理解,协同创新就是打破封闭的科技创新实体间界限、整合分散的科技资源的重要手段,是继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后的第四类创新。

国家创新体系是由政府主导、市场配置资源,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网络作用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科技规划纲要》的提出,彰显了这一阶段我国科技创新的几个重要方向:一是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二是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三是建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四是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五是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国家创新体系包括上述五个子体系。随着《科技规划纲要》的实施,部门、地区加强了内部创新活动,但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政府之间创新资源的互补、结合进展仍不够明显。因此,建设以高校为主导的高校、政府、企业以及科研院所协同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新要求,也应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新进展。

我国“协同创新”的最早实践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倡行的“产学研合作”。1992年4月,原国家经贸委、国家教委、中国科学院开展了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广泛参与的联合开发工程,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如今,“产学研合作”这个概念在中国已经被广泛认可和采用,也获得了产学研联合、产学研一体化及产学研结合等不同特征与途径的拓展。从狭义上说,产学研联合就是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合作交流原则;从广义上说,是指教育与生产劳动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上的充分结合。

另一方面,还可从“协同”与“联合”的区别来认识“协同创新”和“产学研联合”之间的差异。“联合”是共同行动、共同完成的行为和过程。与“联合”相比,“协同”明确规定了行动的方式、动机,主体间目标和行为方向的一致性,资源和要素的匹配程度,以及合作所实现的结果。[4]因此,高校、科研院所及从事各行业生产的企业、当地政府间的“协同创新”是产学研联合这一模式的发展与继承。在协同创新的理论和实践中,应充分汲取原有的产学研联合的经验成果,但也要加以甄别,不能将两者简单地混为一谈。

二、“协同创新”对高等

职业教育产学研模式的驱动

教育部在2006年11月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首次把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随后,高等职业教育开展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重点实施了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和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的专项建设计划,取得了突出成就。这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独立发展以来的重要转型,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强化社会功能的显著转变。

但是,高等职业教育长期以来受“以专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教育模式、发展模式所禁锢,学界对高职教育的“唯学科论”的发展思路也久有诟病,主要表现如下。

(一)培养模式上的“学科本位”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安排上,仍然沿用传统学科本位的做法,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到社会需求等因素,但客观上还是强调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也就是平常学者说的“重理论轻技能”。这严重与行业企业的实际要求相脱离,也就形成了高职院校专业教学不能与产业、行业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局面。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后,这种状况虽然得到了很大改观,但总体而言,我国高职院校的培养思维仍然照搬普通本科院校的培养模式,学科本位意识一时难以从根本上得到改观,仍然存在学术定向的教育思维。久之,则造成了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科研工作与应用服务等方面的矛盾。

(二)师资队伍上的“学历本位”

师资队伍是构成高职院校协同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素。打造一支知识与技能结构合理、既懂理论又擅实践、既能教学又会科研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职院校实施面向行业产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创新的客观基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专任教师队伍仍然是一支适应普通教育教学的学科型教师队伍,整体结构与实践能力与“双师型”的要求仍相差甚远。尤其是一些由中等专业学校合并升格的高职院校,因为种种原因,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师资来源单一、师资结构不合理的现象,这也导致了教师知识结构单一、知识水平落后、技术水平不高,特别是科研能力不强、创新意识不够等突出问题,所以很难承担行业企业的技术攻关、技术研发等协同创新工作。

(三)体制机制上的“固守思维”

高职院校是承载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学校,同普通高校一样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三大任务。实际上,高职院校应该把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要与企业、政府以“产学研用”的方式紧密结合推动教学与科研的融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与办学水平,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这是因为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职业定向性与培养方式的实践性赋予了其科研工作更为突出的“应用性”特征,并由此决定了其与普通高校不尽相同的协同创新定位。但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对要不要搞科学与技术研究仍然争议不断,不少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仍停留在过去的中等专业学校的教育思维上,机制体制片面强调教师的教育教学职责,忽视了高等教育的功能,以及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及人才培养之间的互动关系,严重制约了学校应用性科研工作的广泛开展,也难以催生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协同创新的内生动力。

三、“协同创新”对高等

职业教育产学研路径的拓展

高职院校“协同创新”的基本立足点就是应对世界职业教育、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以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探索与实践为突破口,充分彰显“协同创新”对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路径的拓展效应,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化改革,尽快实现由“专业本位”向“能力本位”的嬗变。

(一)明确“定位”与“方向”,协同创新,奠定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的厚重根基

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坚持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这一办学根本宗旨,在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创新办学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上,必须紧紧围绕当前人的全面发展对高职教育的时代要求,紧紧围绕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发展需求,形成稳定的人才培养、教学发展与科学研究的互动机制。在教学上,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这个根本,以社会和行业企业的需求为导向,贯彻“政校行企四方联动、产学研用立体推进”的行动方针,优化专业素养与能力结构,大力倡导科研支撑、项目引导、自主学习、研教互动的教育教学方式,努力锻造学生的融专业技术能力、职业变迁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为一体的复合式职业能力,力求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复合式创新型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之路。

(二)完善“催生”与“保障”,协同创新,建构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的长效机制

1.把握关键着力点。高职院校“协同创新”的关键着力点就是要把协同创新与教育教学理念的改革有机统一起来,做好顶层设计,坚持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学研究的一体化设计思路,促进自主创新要素的有效融合和协同创新的长效发展。要以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基础,以引进与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领军人才为中心,组建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科研创新团队,大幅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积极打造行业领先、技术先进、多方参与、资源共享的协同创新平台,努力产生一大批标志性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成果。

2.明确根本关注点。高职院校“协同创新”的根本关注点应是聚焦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进行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发,成为行业发展的“中试基地”,技术成果孵化的“桥头堡”,与社会资源长效合作,共同建立起技术中心或工程转化媒介,成为行业及社会的技术创新的“源头活水”。大多数高职院校在某一区域或行业中具有其特有的文化积淀。对于目前科技成果转化率不理想的现实状况,高职院校应发挥自身文化优势,为高端研究机构和广阔市场拓展渠道,当好“二传手”,有效地促进科技成果在生产力与市场行为之间的转化率;兴建政府下设的战略政策咨询中心,勇于承担当地政府决策的智囊。

3.奠实最终落脚点。高职院校“协同创新”的最终落脚点就是要建立以产学研任务为中心的调配运行机制,建立创新机构,在新的管理体系下实现资源的重新配置。运行机制由“点对点联系”向“链对链结合”转变。鉴于以往校企间围绕某个技术应用而展开的点对点合作不能解决行业产业发展中共性、关键的难题,在协同创新中,高职院校要围绕产业技术创新的战略要求,以众多相关专业所组成的专业群的形态出现,满足产业集群的企业及社会需求,建立由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牵头、行业企业(行业协会专家)参与、高职院校为主的协同组织机制,开展对本地区人才需求的预判、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调研、协同创新的组织等。

4.谋划未来着眼点。高职院校“协同创新”的未来着眼点是建立体现以“创新价值”衡量的分配激励制度。高职院校中科学与技术人员的价值定位与价值认同虽然一直在高校中处于前列,但体现协同创新需求的价值评估体系还未广泛确立,现有分配系统还不能有效地激发创新主体全身心地投入到产学研的各环节活动中。未来迫切需要建立以利于协同创新,出成果、出人才为最高准则的评价激励体系,如建立突出贡献奖制度,对协同创新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或团队给予适当奖励,还可建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机制,保障创新人员全力投入创新活动。

(三)搭建“平台”与“桥梁”,协同创新,搞好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的软硬件建设

1.建立协同创新的“集散平台”。整合分布在不同专业和领域的创新资源。在协同创新中,学校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不仅来自外部,更在于第一资源的整合与协同。针对本地区、本领域面临的共同问题,建设一批协同创新的集散中心。

2.建设协同创新的“人才技术高地”。加大国内外优秀人才的凝聚力,建立协同创新的领军人才和团队的吸引力,推动高职院校、科研机构、企业之间人才的双向流动,探索促进协同创新的人事管理制度。建立企业科技特派员制度,从高职院校选派一批科技骨干作为企业科技特派员,进驻科技型企业,促进高职院校、科研院所的创新资源向企业流动,帮助企业解决技术研发和生产中的问题。并逐步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多个跨区域、跨部门、多学科、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人才和技术资源信息平台,加快大型设备和大型协作网络建设等,以提高人才与技术资源的共享。

3.打造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重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实现产学研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根本目的。应该广泛吸纳学生参与协同创新研究,参加产学研的工作团队,在“教研结合”、“产学兼顾”的原则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建立健全以技术研究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为主要评价指标的人才培养模式,给予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更大的发展空间。实践证明,协同创新与产学研的根本意义不仅在于重大科研项目、重大成果的取得,更在于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的诞生。

4.架设协同创新的“输出输入桥梁”。高职院校应积极地“走出去”与“引进来”,运用国内外创新力丰富资源,以自身特色优势聚集世界一流的专家和学者参与本校、本地区、本行业的协同创新,推动与国内外同类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等实质性合作,涵育协同创新的馥郁文化,协同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的创新人才,选择优质的教育资源进行资源的有效输出,加快推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参考文献:

[1]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2012(2).

[2]张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战略意义和政策走向[J].教育研究,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