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家校共育论文

家校共育论文

家校共育论文

家校共育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积极推进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育文献信息资源一体化集成服务,是实现军队院校文献信息资源集成化、服务利用共享化和教育训练远程化的一项基础工程。要努力构建政治理论教育文献信息资源导航、重点学科特色数据库、原生文献信息资源整合、教学相关文献信息资源、专家参考咨询、联合数字图书馆等六个集成系统,并切实采取实现一体化集成服务的主要措施。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军队院校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技能与服务方式的深刻变革。积极探索信息化条件下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育文献信息一体化集成服务的新路子,对于全面整合与利用全军院校政治理论教育信息资源,进一步拓展《军队政治理论学科数字图书馆》服务功能,充分发挥文献信息资源在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和保证部队“打得赢”、“不变质”中的联合服务保障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育文献信息资源一体化集成服务的必要性

一是积极顺应军队院校教育信息化的需要。“实施军队院校教育信息化工程”,是中央军委和总部根据“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要求作出的重要决策。“实施军队院校教育信息化工程”的基础条件之一,就是实现教育文献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和共享化。因此,积极推行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育文献信息资源一体化集成服务,既是顺应军队院校教育信息化发展,实现军队院校文献信息资源集成化、服务利用共享化和教育训练远程化的一项基础工程,也是全面提升军队院校整体现代化办学水平的必然要求。

二是实现“全军院校一个馆”建设目标的需要。“全军院校一个馆”,是总部机关早在1998年就确立的全军军事训练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奋斗目标。《军队院校图书馆建设和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指出:经过五年的努力,把全军院校图书馆基本建成信息资源丰富、布局优化、特色鲜明、联合共享、动态发展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和知识服务体系,初步实现“全军院校一个馆”的建设目标。因此,积极推行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育文献信息资源一体化集成服务,即是依托了‘军训网”对各院校,尤其是对政治院校的政治理论教育的特色文献信息资源实施有序的整合和联合服务保障,也是实现“全军院校一个馆”建设目标的重要步骤。

三是克服目前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育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工作弊端的需要。近年来,全军院校在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等多方面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就目前政治理论教育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来看,仍然存在着松散管理与条块分割、标准不一与自成体系、自产自给与重复建设、经费紧张与技术力量有限、规模偏小与尚未真正形成共享保障合力等弊端。积极推行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育文献信息资源一体化集成服务,是克服目前存在的种种弊端和问题,实施全军院校数字图书馆工程及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大联合、优化整合与高效利用各院校政治理论教育文献信息资源的重要保证。

二、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育文献信息资源一体化集成服务的基本思路

(一)构建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育文献信息资源导航集成系统。运用“军训网”、“因特网”交互技术及《军队政治理论学科数字图书馆》的“信息雷达”、“知识导航”等搜索引擎应用功能,开发与建立政治理论教育文献信息资源导航集成系统,分别将“军训网”、“因特网”上被选定的政治理论教育相关信息资源的网站地址、栏目名称、文献信息目录和内容摘要等指引信息,按照政治理论学科专业以及特定用户某一个研究领域和信息源载体形态与种类的要求,加以分类排序、规范整合集成,建立诸如“冠状树”结构的导航路线图和自助式搜索界面,同时建立一个能基本覆盖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育学科专业及可以直接链接检索的知识信息导航库,直接帮助与引导“军训网”读者搜索和获取有较高利用价值的信息资源。

(二)构建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育重点学科特色数据库集成系统。据了解,目前全军政治院校及相关院校研发或正在建设的特色数据库,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军队政治工作、军队文化工作、军事新闻传播学、军事思想与军事历史、军事信息管理和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等达20个左右,我院还相继建立了“政工”、“军旗”、“军心”、“军魂”等4个特色网站。这些分布在各单位的数据库和网站,不仅涵盖了全军院校政治理论重点建设学科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而且都具有一定规模和基本形成更新维护制度。运用数字图书馆现有的“信息雷达”、“站点分布式检索”等应用工具及挖掘、转载、复制等方法,依据《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专业领域指南》公布的重点学科专业目录和相关标准规范,把这些数据库和网站的全文信息资源进行搜索查询、统一标引分类和有序整合集成,实行自动和便捷的查询检索,为全军院校政治理论重点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与科研提供针对。

(三)构建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育原生文献信息资源整合集成系统。通过建立健全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育原生文献信息资源合作共建的长效运行机制,依托“军训网”网络环境及军队院校数字图书馆应用系统(MDLS)数字化生存平台和各院校现有设备与技术,采取统筹规划与协作分工、分布建设与统一整合、实物交互与网上递交、自动与在线共享相结合的途径,对分散在各政治院校及相关院校政治系(教研室)的各类公开发行刊物、自编教材与著作、学术科研成果、研究生毕业论文、内部简报与研究资料、专题讲座与报告等原生特色文献信息资源,进行分期分批地收集递交、规范化加工和集中统一整合,建立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育原生文献信息资源联合数据库及集成服务网站,确保全军军事训练信息网总中心和各联合院校门户网站的原生文献信息资源的及时自动更新维护和实时利用。

(四)构建军队政治理论教学相关信息资源集成系统。协调联合全军政治院校及相关院校政治系(教研室),以《军队院校图书馆联合书目中心》搜索查询到的政治理论教学相关文献信息资源目录为基数,统筹分工联建,按照先重点学科、特色专业,再公共学科专业,以及课程教学和科研需求的轻重缓急,一方面有计划地对馆藏非密级教学参考书刊资料进行分期分批数字化加工;另一方面对军内外政治理论和思想教育相关的网络课件、专题讲座报告、最新教材和专著等资源进行连续不断的收集加工和更新维护,并将其与原生文献信息资源一道,依据专业课程进行分类排序、合理配置、整合集成,建立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学相关文献信息资源联合数据库和集成服务网站,直接为各院校政治理论和思想教育课程教学提供服务保障。同时,利用《军队院校图书馆联合书目中心))查询系统,适时开展军队院校图书馆政治理论教育相关馆藏印刷型书刊的馆际互借活动。

(五)构建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育专家参考咨询集成系统。依托军队院校现有数字图书馆开发与应用平台,构建学科专家与智能工具有机结合的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育专家参考咨询集成系统。该系统由专家人才库、咨询工作站、推理与获取机制和用户界面组成。其主要功能:一是建立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育专家人才库。在网上公布专家人才的自然概况、教学科研成果、专业研究方向和咨询资历等息,让咨询者有针对性地了解和掌握咨询专家人才的情况。二是建立智能化推理和咨询信息库管理系统。前者能在跟踪分析咨询者需求和进行实时咨询解答过程中,指导和帮助咨询者获得相关咨询信息;后者能对已咨询过的信息源进行自动搜索整合、及时更新扩充和咨询信息,为新咨询者提供参考咨询信息。三是建立专家联合咨询工作站。该工作站主要是根据各院校学科专业分布和协议分工建立专家教授联合咨询站点,通过制作个性化网页、开设电子信箱和BBS等运作方式来实现。由于该工作站采取的是联合咨询模式,尽管网上的咨询专家所在的位置是虚拟的、不同的,但咨询者的需求能从四面八方获得满意的答案与信息服务,实现专家与咨询者之间由过去的一对一传统咨询模式向网络环境下一对多、多对一和多对多的新咨询模式转变。

(六)构建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育联合数字图书馆系统。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育联合数字图书馆系统,主要由全军政治院校及有关院校政治系(教研室)联合共建。考虑到各院校学科专业特色和网络设备条件、数字化建设程度、技术力量及驻地比较分散等实际情况,拟以全军院校整体数字图书馆和各院校现有数字化设备系统为技术支撑,建立信息资源互动调度、有序整合管理和网络信息共享检索的政治理论教育联合数字图书馆集成系统,实现“军训网”域内的统一规范管理、统一界面的检索与利用;拟以军队院校数字图书馆应用系统(MDLS )为开发平台,联合共建文献信息数字化加工和自动化系统,实现政治理论教育文献信息资源分工合作、分布建设与有序整合;依据国际“DC核心元数据”、国家和军队“中文元数据方案”、“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军事信息资源分类法”,建立政治理论教育文献信息资源元数据及分类规范标准体系,实现同学科专业信息资源有序整合与统一界面快速准确检索;以联合共建共享为目的,建立完善的信息资源建设与利用的协作分工机制,实现联合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实时交互、应用导航、主动推送和高效管理与利用。

三、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育文献信息资源一体化集成服务的主要措施

(一)必须进一步增强联合共建意识。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育文献信息资源一体化集成服务,是一项涉及院校多、科技含量高、协调与研发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各联合共建院校及参与人员必须从促进军队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不断丰富全军军事训练信息资源、全面提升为“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文献信息保障能力和努力谋求军队院校图书馆现代化长远发展大计的高度,转变观念,统一认识,明确任务,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心。要正确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努力营造全军院校合心、合拍、合力和齐抓共管、联合共建的良好氛围;要正确处理好“拥有”与“共享”的关系,努力开创全军院校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新局面;要正确处理好“多元化”与“一体化”的关系,努力实现全军院校政治理论教育文献信息资源的优化整合及一体化集成服务。

家校共育论文范文第2篇

建设清新雅致的自然环境

加固工程结束后,学校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和布局。校园内建设了校训墙、花坛。让校训掩映在鲜花绿叶之中,既美化了校园环境,又强化了校园精神。教学楼内分楼层进行了不同主题的内容布置。一楼:规范教育;二楼:文学主题;三楼:自然科学;四楼:科技与艺术主题。让学生在课间休息时,受到不同文化的熏陶。楼道走廊展示着师生的书、画、剪纸等作品、各种活动的照片,为师生搭建展示的平台同时也让校园文化更具学校的特色。教师办公区:名家的书、画作品,让老师在工作之余欣赏品鉴,享受文化盛宴。

创建和谐进取的人文环境

优化公正健康的舆论氛围 校园舆论环境是校园精神环境的根茎。集体舆论作为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和信念,规定着他们价值取向与行为准则、行为方式。在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方面,从健康的舆论导向的特性入手,通过多种渠道、各种活动,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具体而言,主要有三种特性:其一,方向性。充分发挥广播、板报、橱窗等舆论载体的功能,将学校的德育内容与要求化为无形的教育力量,形成育人文化场。其二,从众性。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用榜样示范来引导师生,是优化舆论环境的重要方法之一。每年文明礼仪标兵、道德之星、三好生的评选,学校都作为一项重大的活动来抓。召开校会公布评选条件,开展争文明礼仪标兵的活动,将候选人事迹利用校园广播进行宣传,动员全体学生投票评选,召开隆重的表彰会对评选上的同学进行表彰。其三,客观性。既大力宣传日常生活中的好人好事,又要有的放矢地鞭挞时弊,使不良风气在公正的舆论下土崩瓦解。公正健康的舆论氛围,对于净化学校的育人环境,起到了促进作用。

构建开放性的校园文化体系 第一,家校互动共创良好育人环境。学校利用录取通知书、宣传橱窗、家长会、家委会、校训通家校互动平台等多种途径向家长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办学目标等内容。学校请品学兼优的家长为其他同学家长做家庭教育经验介绍;聘请家庭教育的专家学者为全体学生家长做家庭教育培训。促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能够合拍,形成合力。第二,与社区携手开展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学校要求志愿小队的学生每月一次到所住社区参加社会服务活动,并由社区服务对象记载学生服务内容,反馈到学校,作为期末评比优秀志愿小队的指标。社会实践活动唤起学生助人为乐的美好愿望和用自己的劳动为他人带来方便的美好道德品质。在校内形成一种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文化风尚,并将良好的校内文化风尚播向社会,起到“校内小文化”与“校外大文化”积极互动的作用。第三,学校开放校园文体设施,为社区文化活动提供师资,参与社区文化活动,使校园文化融入社区文化。塑胶跑道操场向社会开放。周边社区一些足球爱好者在课余时间到学校操场踢球,和同学们共享现代化的体育设施。学校每年参加梨园镇组织的艺术节活动,学校所表演的精彩节目得到了居民的肯定。

加强校园亚文化的建设 首先,建设个性化的班级文化。学校一向重视班主任队伍的建设与班主任创建班级文化能力的培养。在学校的倡导下,班主任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建设班集体,呈现出了各有所长,百花齐放的态势。其次,开展大众化的艺术体育文化活动。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开设一些文艺、体育、科技、科学的校本课程,通过校本课程发现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其特长的发展。每年学校都要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体育节,为有特长的同学提供展示的舞台。成果汇报,总是硕果累累。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在艺术体育教育方面成绩突出,多次在市级获奖,已逐步形成本校的特色。相对独立的校园亚文化建设,丰富了校园主文化的内涵。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支撑着校园文化这棵参天大树。

结束语

家校共育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考

一、社会主义改造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初步建立

在新中国成立的头七年里,国家对原有的205所高等学校进行了分阶段的改革,至1953年,国家掌握了所有高等学校的领导权中国共产党就取缔了三民主义青年团等反动组织,废除了实行的反动训导制度和限制学生参加政治活动的“入学保证书”制度,通过向高校选派校长,公开校内的中国共产党组织建立党委,开展建党建团等工作,逐步形成了一套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校长负责,政工部门、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青年团和学生会等互相配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旧教育制度的改造任务,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教育向社会主义教育的转变。

总的来说,这一时期我国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下了比较全面而坚实的基础。这一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就和曲折

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根据的指示精神,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1961年9月15日,中共中央又颁发《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条例(草案)》(简称“高校六十条”),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培养目标、领导体制和主要任务、目的要求和方针政策等作了具体要求,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同时,根据“高教六十条”的精神教育部对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作了具体安排,根据形势与任务的需要开设社会主义教育课程,政治理论课程,经过调整逐步恢复并获得新发展。

这些指示、条例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时期,总的来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积累了经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拨乱反正

这一时期,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坚持教育教学改革,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扩大专业知识领域充实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做了很多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新的经验。如1985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即“中发[1985]18号”文件。这个文件是一个总的带有根本性的指导改革的文件,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标志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全面启动。但也必须看到高校政教专业的工作于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不相适应的状况依然存在,为此,国家教委根据新形势发展的需要,陆续制定和发出了一些政治理论课程和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新方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创了新局面。

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形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

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新要求。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学校德育工作在不断探索和创新中前进。1994年8月31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对如何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为了贯彻落实这一《意见》,整体规划学校德育工作,国家教委1995年11月23日制定并发出了《关于颁布试行的通知》。《通知》要求各级教育部门和高校提高认识,加强对大学生的公民道德教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整体推进德育教育。总之,这一时期加强高校德育工作,深化教学改革和推进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工作,目的都在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加强和推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石云霞.新中国思想理论教育60年(1949-2009)[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2]石云霞.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教育历史研究[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家校共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越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沿革;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2-0112-02

一、越南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沿革

1945年八月革命胜利后,越南社会主义高校体系得以建立并逐步走向完善。历经近70年的建设和发展,越南高校在改革中不断摸索前进,在不同时期中体现出了鲜明的特点,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民主共和国早期的教育政治化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1946~1954年)

教育政治化最早开始于胡志明政府倡导的扫盲运动。这是因为在抗法战争中,扫盲教育的主要内容并不是一般性的文化识字活动,而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全民战争动员。1950年底以及1951年,教育部对全体教师开展“思想教育”。阮文煊指出,教师的思想境界是教育改革能否最终成功的决定因素。对教师的思想教育的目的在于革除殖民地时代的旧思想,因为“目前所有的教师都是在殖民政治下接受的教育,他们对于教育的根本问题的理解并不清晰。”自1951年起,在高等学校的教学中。“马列主义”正式成为主要科目之一,马列主义的教学成为各级学校的基本课程,是学校全体师生的政治任务。1965年河内官方出版的《越南研究》杂志发表评论员文章指出,自建国以来,越南教育发展真正的转折点在于,越南劳动党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学校教育中马列主义的政治与意识形态的训练之必要性。“这种政治和意识形态训练决定了越南教育所具有的一个重要特征,即教育不仅仅是一个知识传授的过程,更是对下一代进行政治性和道德培养的过程。学校教育不再局限于教室内,它与政治生活和生产劳动联系

密切。”

(二)民主共和国中后期高校思想革命影响下的思想政治教育(1955~1965年)

受苏联“解冻”运动的影响,越南爆发了“人文―佳品”事件――一些知识分子以一些激进杂志,主要是以《人文》和《佳品》两份杂志为阵地发表大量批判越南劳动党的领导地位与国家制度合理性的不信任和所造成的社会动荡。越南劳动党在平息负面效应之后意识到,越南面临的不仅是经济方面的严峻形势,马列主义意识形态在国家与社会生活中的指导性地位也有所动摇,这对越南无产阶级政权构成了更严重的威胁。因此,在积极着手经济建设的同时,越南劳动党在全国各个领域发起了思想革命,以巩固马列主义的权威地位,尤其是在高校领域的思想革命,更成为重中之重。高校的思想革命将教育的目标设立为:对社会主义新人的培养。显然,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和塑造对党忠诚,信仰马列主义,对马列主义有深刻领悟的同时具备某一专业能力的人。对社会主义新人的培养途径则以意识形态和政治教育为第一原则。胡志明对此有十分明确地指示:“要塑造社会主义的人、共产主义的人,我们应重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教育。”1963年阮文煊在《人民报》撰文《1963年教育发展的目标与任务》指出,促进思想的深刻变化是社会主义新人培养中须首先完成的环节。1961年越共中央理论杂志《学习》刊登了中央委员阮林的文章《对青年的共产主义教育》,提出了在学校教育中政治科目和哲学科目在教学科目的核心地位与原因:“对青年的教育当然包括政治、哲学、文化和技术等。但是重心必须放在政治与哲学的教授上面,即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这是因为要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须首先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论。”由于高校视野中的社会主义新人的培养是以其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目标,因此,无论从课程教学的设计层面,还是从整个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层面,思想政治教育都占据了中心的位置。《1955~1956学年高校发展纲要》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在越南高校发展中的极端重要性:“现在,教育质量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思想教育质量的问题,也就是思想的改造。我们不能脱离思想教育来谈高校质量的改善。思想教育问题是高校发展的一个基本问题。”

(三)战时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1965~1975年)

1965年,越南劳动党要求高校部门进一步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劳动党各项决议和政策。通过高强度的思想政治宣传、动员与教育,劳动党迅速将每一所高等学校变成输送抗美救国革命战士的源头。根据1965年3月的《人民报》报道,自美国轰炸开始后,越南高校的毕业典礼就变为毕业生集中宣誓保卫党和国家的会场。大学生必须做好“三准备”:准备完成任务,准备克服任何困难,准备与任何敌人进行斗争。后来,随着战争对作战人员需求与日俱增,“三准备”变成:准备参加战斗;准备参军,听从党的号召;准备做任何工作,到任何地方去。

(四)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1976年~20世纪90年代)

这一时期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分为两个阶段:民主共和国模式在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和20世纪90年代高校的改革与发展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民主共和国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依旧是普通高校的首要课程,教育的民族性、科学性和民众性三大原则同样是1976年后越南高校政策的基本框架。高校思维革新的萌芽出现在1991年的越共“七大”。大会首次提出知识与知识分子对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1992年的新宪法将教育放在了国家优先发展战略的地位。1993年的越共七届四中全会正式承认了“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教育投资是生产性投资,必须优先考虑。”这样的思维克服了原先“高校仅仅是思想和文化革命的途径”的陈旧观念,提出高校在人力资源开发环节的决定性作用,从而将高校推向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位置。

二、越南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沿革的特点

(一)重视高校的马列主义理论课教育

从越南独立以来,越南高校都极为重视马列主义理论课教学,采取了全国统一的教育政策。革新开放以来,从马列主义理论课的课程名称、课程设置到教材选用、基本内容都由教育部制定,而且都规定为必修课。与此同时,政府对于高等学校的马列主义理论课教育给予特殊政策支持。越共七大通过的党纲明确指出:“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思想基础和行动指南。”根据这一精神,越南教育部非常重视马列主义理论课教学,不仅经常性的收集各高校关于马列主义理论课程与教学的意见与建议,而且还设有多项招标课题,专门探讨马列主义理论课教学与改革。

(二)具有本国特色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经过多年的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经验积累,越南已经形成了具有越南特色的马列主义与胡志明思想为基础的教育体系。越南高校普遍开设马列主义和胡志明思想的理论课,具有很强的“主阵地意识”和“主渠道”意识,教学改革的意识也比较强。越南高校重视开展以胡志明思想为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其目标是消除“理论危机”,使得越南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思维原则和理论基础具体化。

(三)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的创新与发展

越南共产党要求,必须在马列主义理论课教学中全面贯彻落实越共“九大”、“十大”精神,紧跟时代步伐,及时将越共的政策和方针贯彻到马列主义理论课的教学中。在教学中,越南高校注重教学内容的基础性与先进性、经典性与现实性的关系,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理论性与现实性密切结合,以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积极尝试现代教学手段与方法

越南高校目前的马列主义理论教学手段与方法还不够先进,他们已经意识到了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提高教学效果的问题,正在努力尝试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对话式教学,并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手段,逐渐学习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学习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等。

参考文献

[1] 陈立.越南高校发展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2] 古小松.越南国情报告(2005~2012年)[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

[3] 陈继章.越南研究[M].军事谊文出版社,2003.

[4] 姜正国,范大平,杨国辉.全球化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M].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

[5] 郑一明,潘金娥.中越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比较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6] 赵康太.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比较研究[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192-194.

[7] 夏小华,周建华.当代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经验及启示――以古巴、越南为例[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双月刊),2009,(3).

[8] 越南教育[J].教育和改革,1965.

家校共育论文范文第5篇

关 键 词:新中国成立初期 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高等学校

高等学校是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高等教育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因此,新中国成立伊始,党和政府即在高校进行普遍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这是改造旧教育,建设新教育的题中之义,是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高校的实践。当时,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推动这一工作,为新中国培养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新型知识分子奠定了坚实思想基础。对这一历史进程进行系统梳理和研究,对当今高校的思想理论建设仍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建立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平台

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并颁布的《共同纲领》提出了新中国教育发展的方向,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1]为改造旧教育、创建新教育,人民政府在接管、接收公、私立高校时,废除了原有法西斯式的训导制度、特务统治和反动的政治教育,取消了“******党义”、“公民”、“军事训练”等反动课程。重视对高校师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是党的优良传统。早在苏区中央局创办的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延安的抗大、陕北公学均开设了马列主义基本理论与党的基本政策知识课程。新中国初期,在高等学校开设马列主义政治理论课,就成为改造旧大学、建设新大学的重要措施。

1949年上半年,燕京大学自动添设了中国新民主主义经济问题、马列主义基本问题、中国社会史、历史哲学、共产党宣言和联共党史等新课。1949年10月,华北人民政府高等教育委员会颁布了《各大学、专科学校文法学院各系课程暂行规定》,以“废除反动课程(******党义、六法全书等)”、“添设马列主义课程”、“逐步地改造其他课程”为各院系课程的实施原则;同时规定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包括社会发展简史)、新民主主义论(包括近代中国革命运动史)和政治经济学为文学院与法学院的共同必修课程,前两门为各大学专科学校各院系共同必修课。这个规定还要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文法学院的文学、哲学、历史、教育、经济、政治、法律等七个系的课目进行改造,各学科添加不少与学科相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的课程,这“是用新民主主义的、科学的、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用马列主义观点和方法,代替******反动统治时充满唯心论、机械论,以及封建、买办、法西斯主义的反动课程的重大措施。”

1949年11月17日,刚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的华北地区及京津19所高等院校负责人会议,讨论高等教育改造的方针,明确指出:当前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加强政治课学习。这确立了政治理论课在新中国高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1949年12月和1950年6月先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第一届全国高等教育会议再次强调,我们的教育应该培养新型知识分子作为我们国家建设的新型骨干,高校要进行革命的政治教育,肃清封建、买办、法西斯主义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会议通过的并由教育部于1950年8月14日颁布的具有法规性质的文件《高等学校暂行规程》,把对学生进行革命的政治思想教育列为高等学校任务的首条。教会学校亦不例外。1950年8月19日,中共中央在《关于天主教、基督教问题的指示》中明确指出:教会学校应遵守政府法令设政治课为必修课。之前,即5月19日,教育部颁发了经过政务院文教委员会批准的《北京师范大学规程》,规定政治课约占本科各系全部课程的15%。同时强调,在文化业务课中,也应贯彻革命的思想与政治教育,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这些规定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列为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并予以法制化。

1951年6月,教育部召开高校课程改革讨论会,针对当时存在的“把政治课与业务课对立起来”和认为“只有政治课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等错误的或片面的看法,进一步明确政治课与业务课的关系,强调政治课是各系科的基本课程,要着重于系统的理论知识的讲授。9月10日,教育部就政治课问题向华北各高校发出指示:(一)“各系拟定教学计划时,应把思想政治课作为业务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取消“政治课”的名称,将《社会发展史》改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论》,与《新民主主义论》及《政治经济学》同为独立课目,并“应将上述三课目同其他业务科统一计划”。(二)将“政治课教学委员会改为各该课目的教学研究指导组,由教务长负责计划、组织、督导检查”。从此,在我国各高校,各门马列主义政治理论课目列入整个教学计划,成为各系、各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