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家校共育的思考和对策

家校共育的思考和对策

家校共育的思考和对策

家校共育的思考和对策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教育政策变化;教育政策变化分析;教育政策性质

【中图分类号】G40-011.8

教育政策是什么?在讨论教育政策变化之前,我们首先要弄清楚教育政策变化的定义。教育政策变化是由两个词组合而成的,即“教育政策”和“变化”。教育政策是公共政策的下位概念,而公共政策又是政策的下位概念。因此,对教育政策的定义必定要框定在政策和公共政策的外延范围内。不同的文献对教育政策的定义有所不同。刘复兴在《教育政策的价值分析》一书中对教育政策的定义是“教育政策是公共政策的一部分,它是由政府及其机构和官员制定的、调整教育领域社会问题和社会关系的公共政策。”[1]《世界教育辞典》对教育政策的定义是“教育政策指制定有关教育的措施,一般指诸如国家、地方公共团体一类的公共权力主体所依照的政策。”[2]本文采用第二种定义。而对于“变化“一词,《新华字典》将其定义为“事物在形态上或本质上产生新的状况”。因此,将“教育政策”与“变化”两者的定义相结合,笔者认为,“教育政策变化”的定义为“国家、地方公共团体一类的公共权力主体所依照的有关教育的措施在形式或内容上产生的新的状况。”

思考教育政策变化即思考教育政策如何在社会群体的价值诉求发生变化而导致教育政策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通过对政策自身在现象形态――政策文本和实质性内容――政策目标和价值原则上的变革或调整而使各种社会群体的价值诉求达到新的平衡的。反思教育政策变化有助于提高教育政策的科学性,继而更好地实现教育政策的公益性。本文试图从原因、类型来思考教育政策变化。

一、教育政策变化的原因

从哲学意义上来说,原因包括两种:内因和外因。任何事物的变化都离不开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美国政策科学家安德森认为,政策行动的要求产生于政策环境,并从政策环境传到政策系统。与此同时,政策环境限制和制约着决策者的行动[3]。所以,教育政策变化的原因即教育政策的环境发生变化,包括组织(内部)环境的变化和外部环境的变化。

作为公共政策的分支,教育政策具有公共政策的性质,即:制定公共政策是为了价值分配;分配的范围是全社会;分配的影响力是权威性的。总之,与公共政策一样,教育政策是对社会公共利益的权威性分配[4]。作为社会各群体价值诉求的载体,社会公共利益对教育政策变化的影响大于教育政策组织本身的影响。而社会公共利益是独立地存在于教育政策外部环境中的,因此,相对于内部环境来说,教育政策的外部环境对于推动教育政策变化起着更为直接的作用,或者说,教育政策的外部环境是教育政策变化的主要动因。

(一) 教育政策外部环境的变化

1、经济状况的变化

任何政策归根结底是由经济状况所决定,一国的经济状况决定其政策的基本

构架、规模、程度和方向,决定某种政策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实施效果。我国建国以来的一系列教育政策变化就说明了这一点。例如我国现行的高校扩招政策,这一政策问题的提出并非直接来自教育领域内部,而主要是由经济学家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角度提出来的,是在特殊的社会经济背景下,为了解决经济问题而出台的一项政策。另一方面,经济实力影响政策方案的选择。以发展义务教育为例,一些发达国家选择了10-12年的义务教育发展方案;而在不发达国家如印度只能选择5-8年,但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经济实力的发展,不发达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也可能延长。

2、人口的变化

人口的年龄结构和组成要素的变化会引起教育政策的变化。以美国为例,二

战结束后出现了生育高峰,在这个时期出生的婴儿现在已经有五十多岁。在今后的25年中,公共的和私人的大笔资金将会花在这一代人身上,并且导致教育经费的减少。更重要的是,这一代中已经上了年纪的人的教育需求较少,因为他们自己的孩子已经长大。这意味着正在随着这一代人的年老而衰减的对学校教育的支持,将会进一步下降。另一具有重要意义的人口变化是人口的差异日益扩大。这一趋势出现在1990年至2000年期间。移民期间,出生率起伏,这个国家的文化越来越多元化。种族、民族、宗教、语言差异,构成了公立学校正常运作和政治决策形成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面对人口中不同组成部分如此相互冲突的需求,人们建议将公立学校系统分解成多种独立的学校体制,以满足不同人群的特殊需求。

3、政治意识形态的转换

任何政策都是阶级意志、利益的集中体现与表达,政策的制定是一种政治行

为,教育政策也不例外,在教育政策制定的整个过程中,政治环境的影响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二) 教育政策组织(内部)环境的变化

一个完整的教育政策周期大体包括了制定阶段、执行阶段和评价阶段,相应的也就有教育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和评价者。教育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和评价者共同构成了教育政策完整的组织环境,作为教育政策的主体,他们会对教育政策产生影响。

二、教育政策变化的类型

由于不同的教育政策有不同的内外部环境,因而不同的教育政策在变化过程中会产生形式和内容上的差异,由此产生了教育政策变化的不同类型,从全球范围来看,教育政策变化的类型主要有三种:革命性变化、渐进式变化、从具体到战略性的变化。

(一)中国的高校合并:一种革命性方法的案例

1998年7月,国务院对部委所属院校管理体制进行调整,撤并部委所属的91所普通高校,72所成人高校管理体制作了调整。并以此为契机,开始了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地解决高等教育宏观管理问题。1999年底,国务院又提出要加快这一重大改革的进程,要求在2000年内完成这一改革任务。

调整、合并使一批学校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办学条件得到改善,综合实力明显增强,进而使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得以加强。

(二)英国的高等教育政策变化:一种渐进式方法的案例

英国的高等教育政策变化是渐进式改革典范,它是随着一部又一部的考察报告和法令的颁布而向前演进的。

1、《罗宾斯报告》高等教育双重制的确立

20世纪60年代,社会、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变革的压力迫使英国成立了以罗宾斯为首组建的高等教育委员会。委员会考察了美国等10个国家,对英国大学及各高等教育机构做了详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罗宾斯报告》提出的高等教育发展6项原则成为后来高等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

2、《1988年教育改革法》

在高等教育方面,《教育改革法》主要对分别负责大学和公共高教系统的两大中介拨款机构进行了改革,其主要目的是加强政府对高校的控制,密切高等教育与社会和工商界的联系。根据该法规定,新的拨款机构在分配政府高教拨款时应遵守政府的附加条件和政策指示,从而削弱了中介拨款机构传统的自。

3、《高等教育白皮书》

1991年议会和下议院颁布了《高等教育:一个新框架》白皮书。白皮书共有8章,提出了政府关于高等教育未来框架的政策,主要建议是废除大学与多科技术学院、高等教育学院之间的二元制,建立高等教育一元体系。在此基础上,出台了一个新的法案,《1992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法》。此法案对高等教育结构做了很大的变革:在所有高等教育学院完成特定标准的条件下,采用“大学”的称号,结束了二元制状态。

(三) 泰国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一种从具体到战略性方法的案例

根据1992年的教育法,具有集权特色的泰国进行了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义务教育阶段,在中央、省(76个)、学区几级管理中省略了省一级的中间对应管理环节,省一级政府只对地方办高等教育给予经费方面的支持,而学区及学校的经费均来自于教育部。学区和学校只需对教育部负责,学区委员会的第二把手由教育部直接委派。每学区管理大约200所学校,其委员会有地方各类人士组成,负责选择校长、教师,制定规划,对教育部基础教育办公室负责,并定期汇报工作。学校设学校委员会或学校董事会,人员构成与学区大致相同。这样,就形成了“教育部――学区――学校”三级管理,逐级向上负责的网络。学校经费来自教育部,不是来自省政府,故学校不对省政府负责。省政府不承担教育的经济责任。

近年来,泰国将原有的三大管理机构16个互不协调的职能处――基础教育部、大学事务部和教育委员会办公室等合为一体,简化了管理程序,提高了管理效率。泰国教育部除设立部长办公室、内部审计办公室和监控审计评价委员会外,还下设几个办公室,包括基础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常设秘书(综合)办公室、职业教育委员会办公室、高等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和教育理事会秘书处(教育立法办公室)。另有一些非正规的和独立的机构也附属于教育部做一些辅助、协调和探索性的工作,意在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对改革传统的集权教育管理进行有益的探索,使国家的教育发展思路与地方和老百姓的教育实际需求紧密地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刘复兴.教育政策的价值分析[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日]平益德主编.黄德诚等译.世界教育辞典[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家校共育的思考和对策范文第2篇

现代大学制度研究:现状与思考

论现代大学制度的公正性及其实现

关于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基本原则的思考

再论现代大学制度的结构特征

中西大学制度理念比较分析

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演进及特征

发达国家研究生招生制度研究

发达国家政府与高校关系研究

法国高等教育入学制度概览

美国高校的经费来源及启示

美国高校董事会制度研究

美国研究型大学教师流动政策与实践研究

美国文理学院课程体系特色探析

英国高校内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发展及启示

英国科研评估制度研究

日本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制度改革研究

印度理工学院教学管理制度管窥

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的若干要素分析

我国大学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制度建构

关于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若干思考

公共教育服务的形成、内涵与供给机制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范畴研究

我国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创新及构建

国外公共教育服务改革成效与启示

公共教育服务的国际比较分析

教育质量标准监测及其结果使用的若干思考

上海市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概述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材标准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我国幼儿园教育质量标准研究

美国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成长与培养体系的研究

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国际比较研究

世界主要国家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比较研究

创新型国家建设与基础教育的使命

基础教育阶段科学教育对创新人才成长的作用

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的初步思考

初中教育内涵发展与全面提升的区域推进研究

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高等教育质量:价值取向和质量标准维度的统一

政府直接提供公共教育服务类型研究——以朝鲜和古巴为例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公共教育服务类型研究

论将学前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我国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发展研究:问题与对策

义务教育阶段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经费投入保障研究

中等职业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范畴探析

论将民族地区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范围

试论将特殊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论将农民工子女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家校共育的思考和对策范文第3篇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课;成效;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5-0056-02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修课程之一。它不仅是对大学生进行国内外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而且也是大学生明确时代责任要求、成长为合格人才的迫切需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特对近几年来临沂大学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现状与对策进行分析,以供其他兄弟院校参阅和借鉴。

一、关于形势与政策课取得的成效

形势与政策课具有很强的时效性,重视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与管理,加强对学生思想动态的教育和疏导,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要。为了更好地实施形势与政策教育,避免一些不良现象的出现,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临沂大学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效。

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学团队逐步健全。为了更好地贯彻和执行《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号)精神,临沂大学把形势与政策教育当作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综合调配原法学院师资力量,于2011年8月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组建了“形势政策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研部,制订了《地方党政领导干部、校外专家学者、校级领导为学生作形势与政策报告制度》。在学校党委、宣传部、学工处、教务处等部门的积极配合下,逐步健全了各部门分工明确、协调配合的教学管理体制。其中,党委、宣传部负责校内外专家讲座,教务处负责课程编排和成绩管理,学工处负责学生实践教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实施教学计划,形成了各部门同心协力、各司其职的良好局面。为了规范课程教学管理,完成课程教学任务,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了教师教学团队,形成了专兼职教师队伍。目前,共有十九名任课老师参与分担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任务,其中十八位教师又分别是十八所学院的兼职辅导员,承担辅导所在学院部分兼职教师的任务。他们除了正常的专业授课之外,每学年度至少作一次形势与政策课的专题报告,教研部在年终把报告编辑成册,送交学院档案室存档备案。各学院的兼职教师作为该学院的辅导员,具体负责本学院学生的管理、考试、实践等任务。良好的师资队伍建设,是搞好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与研究的最根本保障。

2.教学方案灵活机智,教学管理切合实际。从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始,“形势政策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研部负责制定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施方案,由教务处发往全校十八所学院,各学院任课教师和兼职教师具体承担和完成教学任务。根据教务处规定,本科学生从大一至大三开设形势与政策课,共分六个学年度完成,每学年授课十六学时,总时数九十六学时,共计六学分。专科学生从大一至大二开设,共分四个学年度完成,每学年授课十六学时,总时数六十四学时,共计四学分。每个学生必须根据学校要求修完所规定的学分。加强课程教学管理,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在课内,可以采取专题讲座、专家报告、影视教育、网络学习等形式;在课外,可以采取军训教育、暑期实践、社会考察、专家采访等形式。建立成绩档案制度,实行课程学期考核。每学期考核一次,计入期末学生学业总成绩。各学院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取课堂问答、卷面考试、撰写论文、实践总结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作出正确的评估和测定。这种考核形式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加体现出课程教学的合理化与人性化。

3.教学内容更新及时,教学特色新颖实效。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时效性特强,要求教师能够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形势与政策的发展动态,及时掌握国内外重大事件和焦点问题的变化趋势。针对当前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思想状态,任课教师不断地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政治思维的敏感力和洞察力,疏导和化解可能出现的思想情绪,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各种不好的思想侵蚀,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计划,紧跟当前国内外形势与政策的发展变化,在学校教务处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院组织部分教师编辑出版了校级优秀立项教材《形势与政策》(徐东升、陈兆河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2013年9月第一版),发放给每个开课班级的学生。为了开拓学生的思维,扩大学生的视野,人均订制一册《时事报告大学生版》(中共中央宣传部主管,《时事报告》杂志社编辑出版),供学生课外学习和参考使用。另外,由教研部主任编辑每月的国内国际时事报告专辑,包括每月的国内外大事要点和专题分析,刊登在学院课程和下载网页上,供全校师生学习、参考和借鉴(也可供其他院校师生和相关人员参阅),年终编辑、装订成册(约十万字),存档备案。

二、关于形势与政策课存在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实施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方案,我们对全校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发现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其中主要是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和学生自身素质问题。

1.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一是教师队伍流动性强。教师队伍要求合理搭配,实现专兼职相结合。由于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量大、多变而繁杂,教学难度和强度也在不断增加,尤其是一些兼职教师的责任心不强或由于工作岗位的变动,导致教师队伍出现不稳定、流动化等现象,一些教师不能胜任或长期适应这项教学工作,从而增加了学校对这门课程的教学管理难度。二是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形势与政策课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有的教师由于专业水平和适应能力较差,对该课程所涉及的相关知识缺乏必要的了解,不能够全面掌握和讲授教学内容,难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另外,由于教学班级规模较大,听课学生人数众多,个别教师不能够全面掌控课堂状况,因而达不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2.学生自身素质问题。一是对学习形势与政策课不感兴趣。少数学生由于受当前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和不同社会思潮的影响,不仅对形势与政策课不感兴趣,而且对整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漠不关心。他们以应付考试、修满学分为最终学习目的,对国家大事和国际形势不甚热情,或者说关心程度不够,主要表现为上课时心不在焉,下课后懒惰散漫,对作业敷衍了事,对考试漫不经心等等。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生的自身素质不高,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二是缺少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的氛围。由于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基础不同,特别是很多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在中学时期就对相关的政治常识了解不多,因而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显得力不从心。虽然绝大多数学生拥有个人电脑,手机能够随时上网,但不是关心时事新闻,了解天下大事,而是热衷于上网聊天、玩游戏、看电影等。这方面的原因主要在于学生的自我约束不强,需要老师的进一步疏导和管理。

三、关于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建议

通过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探索和实践,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收获,但也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对此特提出如下教学建议:

1.加强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全面认识。教育部门要敦促高校充分认识这门课程的重要性,编辑出版材,指导全国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目前,全国绝大多数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资源相对不足,对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视程度不够,使该课程的教学很容易被边缘化、表面化和形式化。因此,教育部门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通过会议、文件、督察等不同形式,敦促高校充分认识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要性,积极投入必要的教学资源,下大功夫开展课程建设。这是目前改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现状的必要前提。

2.组建好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团队。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任务量大面广、难度较大,只有组建好合理的教学团队,才能形成良好的教学梯队建设。教学团队应该由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共同组成,其中专职教师主要承担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任务,制作教学课件,参与集体备课,指导兼职教师等;兼职教师主要辅助专职教师收集整理相关的教学资料,接受教育部门的定期培训,指导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等,这样才能为搞好课堂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3.加强对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师培训。目前,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每年都对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骨干教师进行定期培训,但有些培训只是表面形式上的普遍化培训,虽然对教师教学团队有所帮助,能够扩大一些教师的知识视野,但不能从根本上满足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由于形势与政策课涉及到不同的学科领域,专业化程度要求较高,需要教师具备开拓性的思维方式、全方位的知识视野和前瞻性的观察能力。加强对专职教师队伍、特别是兼职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培训和综合指导,是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

家校共育的思考和对策范文第4篇

一、构建理念体系

近年来,“生活世界”这一概念被引进教育理论以及德育理论中,而事实上,早在20世纪20年代,德国著名思想家胡塞尔就提出了这一概念。面对当时社会由于科学的滥用而引起的文化危机,胡塞尔在其名著《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中提出了回归生活世界的理念。其后,关于这一理念展开了诸多争论,有人认为回归是一种倒退;有人认为回归是为了摆脱现存教育困境的无奈之举;也有人认为回归是一种超越。笔者认为,回归生活世界并非是全盘抛弃科学世界的一种简单回归,回归生活世界理念的提出是人类追求真理过程中的一次飞跃,它深刻体现了教育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和关怀,明确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和真谛,即教育以人为基础,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了社会中的每一个人能够更好地生活。

同时,回归生活世界理念的提出也为德育模式的建立指出了一条道路,即建立一种回归生活世界的德育模式,而这种德育模式的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本”。所谓以人为本,即在德育的全过程中体现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体现出德育对人的尊严和价值的尊重。“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决定了回归生活世界的德育模式应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主动性。生活世界是属于人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必须得到体现。现有的很多德育实践忽略德育能动性的特征,极大地影响了德育效果。

二是情感性。生活世界是一个活生生的、具体的、充满感情的人的世界。生活世界中的每一个人都有着各自丰富的情感需求,情感性是回归生活世界德育模式的一个重要特征。而事实上,德育本身就是一项关注人的灵魂的事业,道德的内容只有进入道德情感世界才具有真正的意义。我们构建的德育模式要充分体现出对个体的关爱。这里的个体既包括教育者,也包括受教育者。

三是开放性。生活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德育回归生活世界就是要克服现有德育的抽象性、封闭性,开放性是回归生活世界德育模式的又一重要特征,具体体现为理论研究的开放性和实践操作的开放性。

二、构建策略体系

回归生活世界德育模式的开放性决定了德育不可能单一、孤立地进行,而单一的教育途径也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效果。道德教育应该是立体的、多面的。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共同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才会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构建德育模式的策略体系,就要从这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1.家庭德育策略

家庭是人生中最为重要的生活环境,家庭德育也是人生中最为生活化的道德教育。在回归生活世界的德育模式中,关于家庭德育策略的思考是其策略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1)建立有效沟通

发挥家庭的育人功能,沟通十分重要。家庭成员间特殊的血缘因素、情感因素以及其沟通在时空上的自由、随意、生活化,都使得这种沟通更为直接、有效。而近年来人们普遍讨论的代沟问题、各种各样问题家庭的出现却又在提醒我们:家庭中的沟通也是困难重重。笔者认为,家庭成员间的沟通必须要体现出爱心、耐心和智慧。

(2)创建优良家风

任何一个集体都会形成一种风气,家庭作为一个特殊的集体也有它的风气,我们把它称为家风。它是家庭成员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兴趣爱好、追求等方面的综合体现。优良的家风应具有乐观、进取、正义、负责的特征,它是家庭中最宝贵的教育资源,对子女会产生感染力、促进力和约束力;而不良家风无疑对个体的道德成长具有很大的负面影响。从回归生活世界的角度考虑,创建优良家风应注意家长树立风气的自觉以及子女接受影响的自觉。

2.学校德育策略

作为系统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场所,学校仍然是德育的主阵地。从课堂教学到课外活动,从环境布置到制度建设,德育渗透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笔者从回归生活世界德育模式的特征出发,侧重从两个方面阐述学校的德育策略。

(1)课程德育策略

所谓课程德育,即将德育融入各类课程当中,通过各类课程开展德育活动,这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校德育的主要特色。从德育的角度对各门课程进行整体规划,也是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策略。一方面要完善德育课程。所谓德育课程是指专门介绍道德的理论知识与修养方法等内容,并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从回归生活世界角度完善德育课程,要求德育课程具有主动性、情感性和开放性的特征。另一方面要加强学科渗透。将德育内容渗透于学校的各门课程当中,往往会有更好的效果。这本身就是一种观念的突破,体现了回归生活世界德育模式开放性的特征。

(2)交往德育策略

回归生活世界的德育模式主张通过广泛的人际交往实现德育目的。学校中的人际交往相对于社会中的人际交往更健康、更单纯、更真诚,具体包括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以及学生之间的交往。一方面教师与学生的交往具有很高的德育价值,这种交往可以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可以从教学过程延伸到日常生活。另一方面学生间的交往是学校中最主要的人际交往,从德育的角度讲,这种交往既具有情感价值,也可能对德育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发挥学生交往的德育功能应注意对这一交往的鼓励和引导。

3.社会德育策略

除了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之外,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会更深地融入社会生活。横向来讲,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要接触社会,都有一定的社会生活,德育当然会走入个体的社会生活;纵向而言,德育会贯穿个体一生的社会生活。因此,构建德育策略体系,社会德育必不可少。

(1)公共生活德育策略

公共生活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它“是社会生活中最普遍、最基本的公众性生活,它能为社会全体成员所享有”。[3]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公共生活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大。“从传统的公交车、影剧院、图书馆、公园、集体宿舍等到新兴的证券交易所、人才市场等,特别是网络使人们的公共生活进一步扩展到虚拟世界。”[4]公共生活领域的不断扩展为我们思考德育策略带来了很多新的思路:第一,要善于利用公共生活领域的人际交往。公共生活领域中的人际交往具有复杂、主动、广泛的特征。这些特征使得这种交往颇具德育价值:首先,复杂的人际交往会增加交往个体的挫折体验,锤炼其意志品质;其次,自由、主动的人际交往会增加交往个体包容异见、沟通思想的自觉性;最后,广泛、丰富的人际交往会为交往个体积累丰富的交往阅历、经验,使交往个体获得广泛而真实的情感体验。当然,公共生活领域人际交往的复杂性、丰富性也可能对德育产生负面影响,这需要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各界给予一定的干预,要做到积极鼓励、有效引导、适当监控。第二,要善于利用公共生活领域的德育资源。不断扩展的公共生活领域为现代人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德育资源。各种纪念馆、博物馆、展览馆等文化场所本身就具有德育功能,具有深刻文化底蕴的各种人文景观、建筑物也极具德育价值,只要认真挖掘,我们就能在公共生活领域中找到更多珍贵的德育资源,有效利用这些资源,就能为现代德育开辟更多、更为有效的道路。

(2)职业生活德育策略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分别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对于成年人来讲,社会德育的作用可能更大,职业生活是成年人最为重要的生活领域之一。赋予职业生活丰富的德育内容,对于成年人的道德教育意义非凡,具体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设计理念。“组织理念特指带有个性的组织经营活动的思想或观念,其作用如同空气对于生命,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足以影响组织的兴衰成败。”[5]组织理念的设计既要符合社会的价值导向,又要体现主体个性,还要能够引起组织成员的共鸣。第二,制定制度。组织理念、组织推崇的价值观应体现在组织的规章制度当中,用制度在组织的成员中传播组织理念,用制度的严格执行保证传播效果,使组织制度在运行中更好地发挥其惩恶扬善、树立正气的德育作用。第三,开展活动。工作之余,组织应开展丰富多彩、富有德育内涵的文化活动,潜移默化地对组织成员施加德育影响。从德育回归生活世界考虑,组织开展的文化活动应承担放松身心和沟通情感的任务。

(3)大众传播德育策略

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大众传播对人思想和行为的影响越来越大,其所具有的德育功能也体现得越来越明显。从“回归生活世界”的角度考虑,大众传播在发挥其德育作用时应具有如下特征:第一,传播内容应健康、新颖,具有时代感。大众传播机构应当有社会责任感,其所传播的内容必须积极健康;另外,大众媒介传播的内容应具有时代感,多从现实的生活中寻找素材。这样的内容更容易打动人们的心灵,引起人们的共鸣。第二,传播方式应体现互动。“回归生活世界的德育模式”倡导对人的主动性的关注和激发,因此大众传播应开发互动的传播方式。例如,利用网络、电话等手段组织人们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道德问题进行讨论,鼓励人们参与一些爱心活动等等,通过“互动”达到使受教育者主体主动接受德育的目的。

以上从三个方面讨论了回归生活世界德育模式的构建策略。需要强调的是:这三方面策略并非是孤立的、毫无联系的,而是内在统一、互为影响的。因此我们在构建回归生活世界德育模式的过程中,要注意研究这三方面策略的内在联系,找到其契合点,使家庭、学校、社会更好地完成其德育使命。

参考文献:

[1][2]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家校共育的思考和对策范文第5篇

对党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思考

开放获取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研究

阅读的变化及图书馆的责任

网络时代的“深阅读”

信息时代公共图书馆如何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职能

厦门市图书馆2010年新闻媒体报道分析

浅谈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建设

浅谈图书馆办公室档案的管理

厦门市农家书屋工程发展对策初探

松溪县“农家书屋”现状调查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依托县级公共图书馆建设“农家书屋”的思考

浅谈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为未成年人服务

高等医学院校图书馆参考馆员到学科馆员之浅见

关于图书馆员心态的探讨

木桶效应与医学院校图书馆的团队精神

文献编目工作的现状与发展浅探

厦门大学图书馆人文社科实验室的实践与启示

浅谈民办高校图书馆导读工作

公共图书馆为老年读者服务探讨——以福州市仓山区图书馆为例

浅谈福建省图书馆展览工作现状及对策

我国图书馆立法的障碍和对策

培育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性思考

浅议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发展

高校绿色图书馆建设策略研究

浅谈私立大学图书馆办公室工作——以仰恩大学图书馆为例

贫困地区县级图书馆建设与发展浅议

高校图书馆利用信息共享空间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探讨

提升服务层次推动全民阅读

少儿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特征与原则

浅谈中学图书馆开发、利用互联网信息资源

新课改形势下中学图书馆阅读指导工作探析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扩展中学图书馆服务功能

试论提高图书馆员素质的途径

图书馆文献剔旧的若干障碍因素

浅论高校图书馆采编业务外包的意义与策略

更新思路,做好高校图书馆期刊采访工作

Interlib系统中现刊外借子系统应用实践与思考

关于高校图书馆开架借阅流通管理的探讨

图书馆读者服务之语言艺术

公共图书馆人文交流服务的理念与方式求索

略论我国公共图书馆的财政危机及其应对措施

图书馆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对高校科研的作用

加强高校图书馆防灾意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浅谈政府信息公开与公共图书馆的对策

江苏农村私人藏书室的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中学图书馆与中学生课外阅读

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阅读兴趣

少儿图书馆发挥社会教育职能的探讨

少儿图书馆(室)与学前儿童的阅读教育

少儿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我校图书馆的计算机自动化管理之路

和谐社会语境下图书馆员形象定位解析

浅谈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

县级公共图书馆编目工作改革初探

电子目录在科技期刊管理中的应用

以人为本开拓图书馆服务新局面

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