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家校合作机制

家校合作机制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家校合作机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家校合作机制

家校合作机制范文第1篇

一、考核时间:年1月26—28日(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二、考核内容

1、各村(居)及其干部的绩效考核按照《镇村干部绩效考核方案》(党字号)进行;

2、镇机关各部门及其干部的绩效考核按照《镇机关干部绩效考核方案》(党字号)进行。

三、考核方式:主要采取听汇报、查阅资料、民主测评和推荐等方式进行。

四、考核分组及时间安排:

1、村级绩效考核安排

具体考核时间由各考核组另行通知。

2、镇机关各部门绩效考核安排

具体考核时间由各考核组另行通知。

五、“双十佳”推荐标准

(1)“十佳”先进工作者推荐标准:

1、讲大局,讲奉献,在森林防火、集中拆违等重点、中心工作中不推诿、不躲闪,积极主动靠前,工作表现突出;

2、工作认真负责,勤业敬业,为群众服务热情周到,群众评价高,无被投诉现象;

3、工作能力强,能够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镇党委、政府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

4、工作业绩突出,特别是在“两城同创”、征地拆迁和清理整治违章建筑、计划生育、“一大四小”、新农村建设等重点工作方面成绩优秀;

5、工作作风扎实深入,经常深入群众、一线,调查了解第一手情况,与群众关系融洽。

6、勤政廉洁,无“吃、拿、卡、要”现象。

(2)“十佳”优秀小组长推荐标准:

1、工作积极主动性高,能主动做好本村民小组的各项工作,收集反馈本村民小组的意见、建议和要求;

2、讲大局、讲政治,能够自觉与镇、村保持高度一致,积极做好有关政策的宣传解释,引导本村民小组群众积极支持配合镇、村各项工作;

3、工作作风扎实,对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不推诿、不拖皮,都能够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4、工作能力突出,在本村民小组的矛盾纠纷调处、拆除违章建筑、征地拆迁、计划生育等重点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

5、坚持廉洁自律,严格要求自己,本人未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违纪及法律法规,无信访查实问题,群众威信较高。

6、在防汛抗旱、森林防火等突发事件中能亲到第一线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六、几点要求

1、加强领导。这次绩效考核,既是对各村(居)、镇机关各部门年工作开展和完成情况的全面考评和排位,也是对全体镇、村干部履职履责情况的全面了解,各村(居)、镇机关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绩效考核工作的组织领导。

家校合作机制范文第2篇

一、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强力推进服务型机关建设

加强和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我们必须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努力转变观念,开拓创新,用新的理念审视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以强烈的发展意识、开放意识和机遇意识,推进管理创新。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重新审视自己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重新审视自己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规范,重新审视现有的各项制度和做法,不断增强使命意识,培养机关工作的荣誉感、责任感,努力为群众和企业办实事、解难题。以强化服务为理念,转变“高高在上”的管理方式,深入基层一线,走进百姓中间,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办事效率,坚持用先进的思想理念和管理手段为全县经济发展服务,做到能解决的要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要及时告知原因并做好解释和沟通工作,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我们的工作,树立良好的机关工作形象。

二、要以制度约束为保证,大力加强机关作风建设

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既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抓好教育和整改,又要从源头上进行预防,把制度建设作为治本之策,做到标本兼治,惩防并举。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原有的制度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地改革和创新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切合实际的科学管理制度,使制度更有效地发挥对党员干部的约束力,切实成为促进作风转变的推动力。开展“三政”绩效管理工作,其核心是以岗位责任制明确工作职责,以承诺制明确服务要求,以公示制推行政务公开,以公开评议制强化民主监督,以失职追究制严肃工作纪律。为此,我们要从现在开始,综合运用党内外各种监督形式,狠抓各项制度的落实,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逐步形成以制度管权、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的工作机制。

三、要以突出整改为重点,着力解决机关存在的突出问题

作风建设重在解决问题。我们要以群众和社会评价为抓手,扎实开展创建“十佳”服务科(股)室活动,坚持从群众反映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基层意见最大的问题改起,从企业要求最强烈的事情做起,以“认真”二字当头,高标准找差距,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结合自身特点,到服务对象中去,到矛盾多意见大的地方去,广泛听取意见;高要求定目标,对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要找出症结所在,统筹考虑,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加以解决,切实转变工作作风;高质量抓整改,借鉴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的整改经验,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和查摆出的问题,不回避、不掩饰、不护短,制定整改计划和措施,分轻重缓急逐条落实整改,并向群众承诺,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四、要以增强效能为核心,努力营造高效优质的服务环境

服务环境的优劣是衡量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办事效率不高,行政能力不强,服务质量不优,经济发展将无从谈起。为此,我们要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进一步转变工作职能,创新管理方式,正确处理好发展与规范、服务与管理、法定基本程序与简化操作程序、严格执法与公正执法、文明执法的关系,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水平,形成科学完善、规范合理、运转高效的运行机制,做到服务前置、执法后置,先服务后执法,寓执法于服务之中;进一步加快服务创新,规范工作程序,量化服务标准,主动靠前服务,全程跟踪服务,全方位提供服务;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坚持服务为先,做到特事特办、急事急办、难事巧办、常事快办,不断完善首问责任、服务承诺、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责任追究等制度,真正实现“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

五、要以强化学习为抓手,致力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家校合作机制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家长委员会;家校合作;思想政治教育

学校和家庭是影响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场域,在大学生成长成才方面,教师与家长存在着天然的联系。中共中央、国务院曾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件)中指出“学校要探索建立与大学生家庭联系沟通的机制,相互配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1]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进一步指出:“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2]因此,各个高校设立家长委员会,密切家校联系,优化合作机制,构筑起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协同网络显得尤为重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兴起,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新挑战,传统的家校联系沟通机制也势必需要创新。网络环境下的家校联系,特别是家长委员会建设需要架构新的“互联网+”理念,展示新的组织形态,完善新的联系沟通网络。目前,各高校陆续通过网站、微信、微博、APP应用等媒体工具打造了一批官方性信息平台,这些师生使用程度较高的移动即时通讯应用,快速便捷地、低成本地架构起了家校联系的新桥梁。

一、高校家长委员会的定位及作用

高校家长委员会是各高校中由学生家长代表组成的群众性教育合作组织。它不同于初、中等教育阶段时期的家长委员会,不再是完全实体化的家校联系组织。但与中小学家长委员会相类同的作用是,高校的家校联系主要发挥学生家长在育人过程中的正向作用,促进学生从“被动学习、接受管理”转向“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家长能够在学校、高校教师触及不到的领域里,参与大学生教育工作。而高等教育本身的发展也需要社会、家庭对教育过程的关注、合作与介入。“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家长委员会的工作定位应当是沟通、协调学校和家庭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实现学生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过程的参与和监督,通过学生家长的渠道作用整合社会资源支持高校培育更加优质的人才。根据宁波大红鹰学院的相关工作实践,“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家长委员会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

(一)积极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协助开展学习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高校学工部门可以通过移动即时通讯应用向广大学生家长、学生宣传推介大学学习、生活的特点,结合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机会,让家长帮助学生调试心理、促进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缩短适应期。学习及职业规划教育就是积极引导学生做好自我规划,并辅导学生的整个实施过程。由于大学新生规划意识、能力缺失,不少学生在新生阶段无法较好地解决学业、职业发展方向与动力问题。学生家长及家长委员会可以在此发挥积极作用。

(二)主动参与学生教育管理过程,协助学校因材施教

由于家庭环境、文化背景差异,学生个性化差异较大,教师及学生家长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密切沟通,这将有助于教师适时地调整教育教学方法策略,针对性地管理与服务,实施个性化服务、柔性化管理、隐形化教育,因材施教。高校可以利用好学生家长这一重要的教育资源,协助学校有针对性地提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才培养方案。家长委员会可以积极配合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学生家长对学校教育的知情权、监督权和评价权。[3]

(三)整合调动社会资源力量支持大学人才培养现代大学离不开社会资源力量支撑。当前社会正在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部分高校面临着转型升级,正朝着应用技术型办学方向发展。这些学校可以通过家长委员会的渠道作用,深化产学研融合、校企合作,更好地整合社会资源力量支持大学人才培养工作,以便培育出高素质劳动者和复合技能型人才。比如,家长委员会为学校争取一些讲座、报告等非学历教育培训项目,帮助学生社团与相关企业和机构联系合作,为创新创业学生团队提供资金支持等等。

二、现阶段家长委员会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家校联系不畅、形式内容单一

畅通的双向互动是高校家长委员会建设的基础。当前,家长委员会建设受到诸多客观条件的制约,导致家校联系不畅、形式内容单一。据调查,在学校有关经费开支中,没有专项的用于家长委员会建设(包含家校联系)的经费,[4]举办大型家校联动的费用支出也基本上由学校承担的。部分学校没有完备的家校联系制度,仅仅停留在“学生发生重大事(变)故,方才通知家长”的层面,导致家校关系紧张,有的甚至激化矛盾。[5]此外,即使是开展了家校联系,它的形式内容也比较单调,缺乏新意,学生家长兴趣不高,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也没有得到充分的表达。

(二)家长委员会建设缺乏制度保障

由于高校家长委员会并不是完全实体化的家校联系组织,学工部门在制定整体工作计划时,容易受到可变因素影响,致使家校活动在时间上断断续续,在内容上没有前呼后应,家长无法随时与学校进行有效沟通。这种缺乏制度化的、零散的、无针对性的组织,何难达到家校有效合作的目的,更难以发挥长远效应。

(三)家长缺失参与家长委员会建设的积极性

在对部分新生家长的访谈调查中,我们看到家长参与家校合作的意愿还不够强烈,有相当多的家长没有意识到参与家校合作是自己的权利和义务。[6]部分家长有时也会主动联系学工教师,但主要以询问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主,对学生在校其他方面关注较少;对学校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生活教育等内容不支持、不关注。家长缺失参与家长委员会建设的积极性。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家长委员会运行机制的构建

学生家长是学校教育的天然合作者。“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必须积极主动地吸引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学校教育事业建设。家长委员会作为家校联系(合作)的纽带与桥梁,其存在能够调动广大家长的积极性、集纳社会优势资源,协助高校的教育教学与管理,帮助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学校解决各类难题,群策群力,共同建设符合时展需求、符合教育规律的现代学校制度。因此,我们应不断总结经验,优化高校家长委员会的运行机制。

(一)多举措搭建宣传互动机制

2013年至今,宁波大红鹰学院在每年的大一新生报到日均召开新生家长见面会。每届新生家长见面会,都得到了学生家长的热烈响应,有的甚至“举家与会”,格外重视。见面会上,学校领导主要介绍学校发展概况、学生教育管理举措,让学生家长了解相应的规章要求,以便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子女的教育工作。各分院领导着重介绍学科专业设置、培养目标等教学情况。校院领导通过新生家长见面会的形式,向家长们宣传了家长委员会建设的基本情况。新生报到期间,学工部门还创建了新生家长QQ群,加强家校联系。之后,学校及相关教师通过网站、微信、微博等途径对家长大力宣传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变化,让每位家长都感知到家校联系的必要性,营造良好的家校合作氛围。

(二)全方位健全长效沟通机制

宁波大红鹰学院通过新生家长见面会、新生家长QQ群等渠道搭建了宣传互动的平台。但是家长见面会是特殊时期组织的家校联系形式,并不是每天都召开,如何发挥长效沟通机制?这需要运用“互联网+”思维和途径全方位健全,促进互联网与高校传统教学、管理、服务深度融合。[7]学校要对学生家长要进行引导,帮助他们懂得如何参与大学教育,让他们真正介入教育的合作之中,使家长们都能感受到学校对自己参与合作、参与监督的重视。

(三)多维度提高制度规范机制

家长委员会建设必须制定相应章程,明确机构设置,提高制度规范机制。所有学生的家长都理应是家长委员会的成员,但并不是每一位学生家长都参与家长委员会,因此要考虑日程工作的参与性。在机构组织上,通过互联网搭建好组织平台。通过学生家长的渠道作用整合调动社会资源力量,建立操作平台,制定合法有效的制度,推动工作有效开展。在实践中要明确家长委员会的人员组成。一些学校基于某些名利上的考虑,在家长委员会的人选确定上,基本上是领导指定或由辅导员、班主任推荐产生。其成员大多为政府官员、教师、企业老板、新闻单位工作人员等。[8]家长委员会组成人员成分单一,代表性不够广泛。

(四)多层次提升家长参与机制

通过实践,要多层次提升家长参与机制,可以将学生家长主动参与家长委员会建设进行分层化推进。第一层面:高校、家庭之间通过互联网或其他有效途径进行沟通。第二层面:学生家长参与子女学习,此处学习不仅仅指学业指导,更多地是指家风教育、生活指导、品德指导。第三层面: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高校要主动邀请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活动,例如: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学生军训等。[9]第四层面:高校通过家长委员会建设要培养学生家长对学校的兴趣,使学生家长产生“家长也是学校建设一份子”的意识。[10]第五层面:学生家长通过家长委员会平台对学校整体运作进行协助决策。[11]

总而言之,建立高校家长委员会不但有利于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衔接与互通,也有利于“社会—家庭—学校—学生”四者的良性互动。它有助于消除教师、学生、学生家长之间的心理隔阂、误会甚至对立等情绪,营造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良好氛围,创造愉悦宽松的教学、管理、服务环境,展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一致性和连续性,提高人才培养的实效性。高校家长委员会为高效培养大学生注入了活力,有利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5(1-2).

[2]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2-28(1-2).

[3]覃学健.中小学家长委员会职能问题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5.

[4]蔡琳萍.三级家长委员会参与现代学校管理的机制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0:16.

[5]庄薇.试论当代大学生家庭教育的缺失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3):28-30.

[6]徐丹丹.关于我国中学家长委员会建设的探究[D].青岛:青岛大学,2014:20.

[7]雷随斌.加强大学生家庭教育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6(5):58-59.

[8]陈立永.学校家长委员会建设范式的转型[J].教育科学研究,2011(7):46-48.

[9]李晓丽,王铁军.与学生家长沟通———高校亟待加强的工作环节[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71-74.

[10]马忠虎.基础教育新概念: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55.

家校合作机制范文第4篇

〔关键词〕美国学校心理学;学校心理学服务;专业实践

一、《专业实践》的框架与内容

《专业实践》中介绍的十个学校心理学实践领域是高度相关的(见图1),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对学校心理学实践领域进行审视,涵盖了学校心理学服务的各个方面,其具体内容如下[3]:

图1全面和综合的学校心理学服务模式

(一)渗透于学校心理学服务所有方面的实践

1.基于资料的决策与问责制

学校心理学家了解并掌握多种评估方法、资料收集策略和技术资源,并能将它们应用到设计、实施、评估学校心理学服务的过程中。基于资料的决策与问责制的专业实践包括:学校心理学家将所有专业活动看作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多方收集资料,以此作为决策的基础;通过对资料的收集和评估确定学生的问题,并选择恰当的心理健康服务;对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进行甄别与评估;使用有效和可靠的技术对学校心理学干预进程进行评估,必要时对其进行调整;运用信息和技术资源,以提高决策和收集资料的水平。

2.咨询与合作

学校心理学家了解各种咨询、合作和交流技术,这方面的实践包括:学校心理学家将咨询作为规划、实施、评价心理健康服务的工具;学校心理学家将信息有效地传递给家长、教师、政策制定者和社区领导等;学校心理学家与学校工作人员、家庭、社区专家等人员开展交流与合作;学校心理学家运用他们在合作、交流和咨询方面的技能推动学生、课堂、学区、州和联邦层面的变革。

(二)为儿童、家庭、学校提供直接和间接的服务

1.学生层面的服务

学生层面的服务包括两个实践领域:提高学业技能和提高社会、生活技能。学校心理学家深知:生物、文化、社会因素对学业技能、行为和心理健康的影响,行为方式和情绪状态也会对学习和生活产生影响;人类的学习、认知和发展过程;以实证为基础(evidence-based)的课程和教学策略。学校心理学家与其他工作人员合作,采用多种资料收集和评估方法,通过干预、指导心理健康等服务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学业、社会、生活技能。

2.系统层面的服务

系统层面的学校心理学服务包括两个实践领域,即:在学校范围内提高儿童学习水平的服务和危机管理服务。学校心理学家了解并熟悉:学校和系统的结构、组织原则,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和实践技能。学校心理学家与其他工作人员合作,运用上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安全、健康、有效、支持性的学习环境。除此之外,学校心理学家还采取以实证为基础的措施对潜在的危机进行识别、预防和干预。

3.家—校合作服务

学校心理学家熟知:家庭文化、家庭中可开发的资源和可利用的优势以及家庭中各成员的需求;如何协助家庭使其对儿童的学习和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开展家—校合作的有效策略。因此,在学校心理学服务过程中,学校心理学家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并积极与社区机构进行交流,从而提高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开展学校心理学服务的基础

1.理解并尊重多样性

学校心理学家意识到,儿童是多样化的个体,他们在个性、气质和能力方面存在着差异;文化背景、生活环境、角色∕地位的不同可能是导致差异的重要因素。因此,学校心理学家应理解和尊重这种多样性,尤其是儿童学习和发展的多样性,并倡导公平、公正的理念,将其作为学校心理学服务的基础,渗透到学校心理学活动的各个方面。

2.掌握研究和项目评估技术

学校心理学家熟练掌握研究设计、统计测量、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对结果的解释以及项目评估等技术,并且在实践中,与其他工作人员合作,将其运用于对个体、团体和系统层面的学校心理学服务中。

3.在专业实践中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

学校心理学家在理论上了解:学校心理学的历史和基础;多种服务模式和方法;法律、道德和行业标准;以及其他与学校心理学相关的原理和技术。在学校心理学服务中,学校心理学家自觉遵守各项法律、道德和行业标准,积极参与道德和专业决策,并能发挥其独特的专业优势,包括尊重人类的多样性、倡导公平正义的理念、有效的沟通能力、强烈的责任感以及娴熟的专业技能。

三、对美国学校心理学服务的分析

(一)学校心理学服务机制系统化

学校心理学服务是一个系统工程,仅靠学校心理学家个人是难以完成的,它的有效开展需要调动学校、家庭、社区等多方参与,并且需要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基于此,美国学校心理学建立了系统化的服务模式,按照雇佣关系的不同,可分为四种:(1)学校为本的服务(School-basedServices)。由学区雇佣心理学人员为学校提供服务,并且由学校付费。(2)与学校有关的服务(School-linkedServices)。在接近学校的情境下,由非学区聘用的心理学人员提供服务,相应的费用也由非学校基金支付。(3)与社区有关的服务(Community-linkedServices)。学校和社区合作聘用心理学人员,在学区内实施服务,由学区付费。(4)社区为本的服务(Community-basedServices)。由社区资助,社区聘用向他们负责的人员为其提供服务,费用由非学校基金支付,这些人大多不在学校工作[4]。该《专业实践》构建了一个以学生为中心,以学校为主体,家庭、社区和专业机构共同参与的系统化的学校心理学服务机制。如明确提出,“学校心理学家应与教育工作者、家长、社区就课程、教学方面的信息和研究成果进行交流探讨,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业、心理健康水平;以学校心理学家为纽带,加强家庭、学校和社区机构的联系,从而改善儿童在学习、行为和社会交往方面的技能”[5]。系统化的学校心理学服务机制,不仅有利于为儿童提供高效的学校心理学服务,而且还有利于弥补美国学校心理学家资源总体短缺这一现状。总之,儿童心理服务的成功主要依赖于家长在他们孩子的社会、情感发展方面的参与和邻居、同伴、社区组织的介入[6]。

(二)学校心理学服务内容多样化

在十个学校心理学实践领域中,涉及到的学校心理学服务内容大致包括以下七个方面:(1)学生评价。学校心理学家运用各种评价技术对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状态进行评价,以确定心理服务的类型。(2)咨询。学校心理学家与其他人(教师、家长、其他教育工作者)合作,共同解决学生所面临的问题,以促进他们的成长。(3)干预。这是一种直接的学校心理学服务,学校心理学家通过直接的咨询促进学生在学业、社会、情感等方面的发展。(4)研究。学校心理学家在开展学校心理学实践的同时,还要从事学校心理学研究工作,以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5)评估。对学校心理学服务的进程和效果进行评估,必要的时候还要对计划进行调整。(6)监督与管理。学校心理学家是学校里的专家,他们了解学生、教师、学校系统,可以为学校的建设和改革出谋划策。(7)预防。对于学校心理学服务,预防的价值远远胜过干预,如果能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不仅可以节省学校心理学资源,而且还可以避免学生产生诸多困扰,以充分地享受幸福。以上这些服务涵盖了学生发展的方方面面,随着美国学校心理学的不断发展,学校心理学服务内容还在不断扩展,以满足儿童日益增长的需求。

(三)学校心理学服务以实践为取向

家校合作机制范文第5篇

一、重要意义和指导思想

1、重要意义。

政产学研联盟是指政府、科研、教育和生产不同部门在功能和资源优势上的协同和集成化,是技术创新上、中、下游各环节的有机对接和融合,通过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入股、创新外包、联合攻关、合作研发等形式,构筑以科技成果产业化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互动组合的战略性、长期性和紧密性的创新体系。其根本目的在于组合各种技术创新要素,聚焦社会财富创造过程,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重要的战略转型期,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主战略,建设创新型城市比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迫切。近几年来,我市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和创新环境建设加快推进,产学研联合长足发展。但是创新资源不足、创新人才短缺的矛盾依然突出,政产学研联盟还缺少有效的机制和模式,存在着目标不趋同、信息不对称、机制不完善、成果难分享的状况。发挥政府目标导向和政策调整作用,全面推进政产学研联盟已经成为我市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的客观选择。实行政产学研联盟,有利于拓展和创新资源配置方式,加快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有利于构建自主创新体系,推动"*制造"向"*创造"跃升;也有利于加快由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创新能力。对于我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率先建设创新型城市,加快实现"一当好、三争创"战略目标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有必要结合*实际,把握当代科技创新特点,遵循经济转型发展规律,把推进政产学研联盟放上更加突出的位置。

2、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率先建成国家创新城市、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目标,以应用技术的研发和先进技术应用为重点,紧紧把握高新技术支柱产业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传统产业升级的共性技术和适用技术的重点领域,积极探索政产学研联盟的有效途径和运行机制,促进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紧密合作和优势互补。

二、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3、基本原则。

--坚持产业化的原则。以科研成果转化为目标,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为抓手,把重点放在培育支柱产业和战略产业发展中急需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上,积极扶持前瞻性和战略性的政产学研联盟项目,切实提高支柱产业的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推进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升级,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引导发展高新技术新兴产业。

--坚持以企业为主体的原则。确立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把政产学研联盟的基点放在企业技术创新的需求上,充分发挥企业研发投入、组合创新要素和创新成果应用的能动作用,创新企业吸收大学、科研机构和其他技术要素的机制和形式,通过技术投资、入股、联合协作等形式,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要求,使政产学研联盟机制长期化、一体化,创新企业组织方式和动力结构。

--坚持政府主导的原则。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政产学研联盟中统筹规划、组织资源、优化环境、公共服务的调控作用,加强支撑政产学研联盟的各类载体、孵化器和专业园区建设,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放活人才资源、科技要素和创新资源优化组合的市场体系,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和技术标准体系,推动科技中介组织发展。

--坚持重点突破的原则。立足自身特点,着力构建优势,在巩固提升"7+1"战略联盟的基础上,按照有限目标、重点突破的思路,分类确定政产学研联盟的重点园区、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求,合理确定政产学研联盟实施的重点领域、重点技术和重点方面,紧紧抓住体制创新、人才开发、环境营造和市场体系等重点环节,相机突破,促进和推动政产学研联盟深度发展。

--坚持整体联动的原则。按照"多路探索、多层互动、协同推进、社会联动"的要求,充分整合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个人多方面积极性,集成投资、政策、体制、文化、环境的综合优势,明确目标,落实抓手,强化责任,增强合力,形成促进政产学研联盟的整体合力。

4、目标任务。

以产业化为目标,以专业园区为重点,以支柱产业和战略产业为方向,建立以政府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的政产学研联盟的科技创新体系。到2010年,重点实施和建成"八个一"工程:

--培育100家产值30亿元以上的政产学研联盟重点企业;

--转化100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值超亿元的科技成果;

--新建100家企业研发中心(包括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工程中心、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和博士后工作站);

--形成10家全国著名高校政产学研联盟的战略伙伴;

--建成10个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共建共享的、对重点产业有强大支撑作用的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建成10个以国家、省、市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为基础、政产学研联盟为支撑的专业示范园区;

--建成10家高等院校或科研单位技术成果中试基地和产业化基地;

--建成10个以政产学研联盟为依托的功能明显的产业集群和专业乡镇。

三、创新合作模式,拓展政产学研合作的深度与宽度

5、深化完善政产学研深度合作机制。以自愿平等、权责对等、多方共赢为原则,以重大产业科技攻关、企业技术攻关和技术升级为重点,通过技术入股、股份合作、改制重组、技术外包、委托开发、购买成果等形式,形成权责明确、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长期合作机制。按照自愿互利、优势互补、合作互动的要求,深化推进"7+1"战略合作,促进国内各高校、科研院所与我市各市(县)区和企业建立多种形式的战略联盟,探索和创新政产学研深度合作新机制。

6、全面拓展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多层次合作。鼓励企业与院校联合申报863、973等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积极引进高等院校与*共建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鼓励*企业和地方政府定向支持相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建设和研究项目开发,以投资换成果,以资源换技术。积极推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层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推进与高等院校合作,实行校企挂钩,实现优势互补,在技术开发、技术咨询与服务、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合作互动。

7、加速合作成果的产业化。结合*"三谷、三基地"建设以及支柱产业发展要求,主动与合作院校的国家863、973等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重大科技成果加快对接。定向引进相关领域、相关重大科技成果来我市研究开发和产业化转化。根据*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争取更多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商业运作能力的科技成果落户我市。通过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延伸企业持续创新链,培育一批在国内同行中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一流、产品规模和制造能力一流的行业排头兵。

8、充分发挥本地高校、科研院所的重要作用。加快推进江南大学等在锡高校、科研院所与地方企业的联合协作。深入推进在锡高校和科研院所体制改革,放活科教资源合理流动、优化配置的管理分配机制,按照"权责明确、利益明晰、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原则,建立各具特色、充满活力的现代院所制度。鼓励本地高校、科研院所参与建立行业共性技术开发中心、大型科学仪器装备共享等创新服务平台。鼓励本地高校、科研院所选派科技人员到重点基地、园区、企业挂职交流,定期组织召开本地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信息会和企业技术需求对接活动,引导本地高校、科研院所主动适应*产业发展需要,加快科研成果延伸与转化。本地高校、科研院校参与政产学研合作,与"7+1"全面合作院校享受同等待遇。

四、加快载体建设,构筑政产学研合作平台

9、加快政产学研联盟功能园区建设。以各级各类高新技术开发区和专业园区为重点,创新政产学研联盟模式和实现形式,加快推进"三创"载体建设,扩大项目与成果来源,把一批主题园区和品牌园区建设成为高校、科研院所技术转移的窗口和成果转化的基地,进一步提升园区产业持续创新力和带动力。进一步优化留学生创业园、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创业中心等各类科技孵化器的承接辐射功能,推动孵化器向专业化、多元化、网络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培育科技创新企业集群。深化与"7+1"重点高校、院所的合作,加快建设清华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中科院(*)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国家IC(*)产业化基地、太湖国际科技园、*国家工业设计园、江南大学科技园、太湖新城科教产业园、国家动漫创意产业园等合作基地。

10、加大政产学研联盟的重点企业建设。按照科技创业和企业创新的要求,突出企业在推进政产学研联盟中的中心地位。根据企业创新需求和产业发展方向,积极探索不同类型企业政产学研联盟的形式和途径。对技术创新需求强的企业,要多形式、多渠道利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创新资源,对关键技术、重大技术联合攻关、合作开发,增强企业爆发力和核心竞争力。对创新基础好的重点骨干企业,要集聚利用和引进科研成果,加快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对一般企业,紧紧抓住技术升级的瓶颈,充分利用成果转让、购买服务和技术外包等形式,引进和利用适用技术、共性技术,加快企业工艺革新、技术改造和技术升级,提高企业科技素质。

11、加强各类研发中心、技术中心平台建设。围绕重点和优势产业,引导我市园区、企业积极寻求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优势学科合作,共建各类科技创新平台。按照政府引导、多元投入、市场运作、政产学研联盟的方式,重点推进东南大学国家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工程中心(*)分中心、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科技研发中心、上海交通大学(*)电气技术工程研究院,国家基础软件工程技术中心*分中心(中科院软件所)、*超级计算中心(江南计算所)、江苏省工业设计创业服务平台(江南大学)、江苏省集成电路专业检测平台(58所)等一批研发中心和平台的建设,重点推进法尔胜集团公司、双良集团公司、江苏兴澄钢铁有限公司等7家国家级技术中心,一汽集团*柴油机厂、红豆集团公司、江苏新远东电缆有限公司等20家省级技术中心和20家市级技术中心的政产学研联盟建设,构建技术创新支撑服务平台。

12、加快推进政产学研联盟的示范基地建设。按照"集聚发展、重点建设、带头示范"的要求,鼓励支持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我市各市(县)区、乡镇、专业园区产业化基地开展全面合作,鼓励支持我市产业集群、功能园区、专业乡镇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实行定向挂钩和多向挂钩。针对特色发展中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重点成果转化等问题,实施联合攻关,合作互动,提升基地化水平。研究制定政产学研联盟示范基地建设管理办法,建立健全认定标准和办法,成熟一个,认定一个,并集中有关专项扶持政策,择优给予政策、资金支持。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打造政产学研联盟人才高地

13、加快高层次人才培养步伐。以政府为导向,以企业为载体,创新人才开发、合作开发、培养、引进使用机制,鼓励企业与相关高校、科研机构、著名培训机构建立长期的科技与人才合作关系。积极引进知名院校来我市设立教学点,扩大研究生招生专业和数量。围绕"三谷、三基地"建设,与全面联盟院校合作设置课程,加快培养急需和紧缺人才。利用合作项目载体,引进一批善于组织研发和成果转化的科技企业家,引进一批处在国际国内科技发展前沿的学科或技术带头人,引进一批拥有科研成果、研发能力较强的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引导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培养企业自主创新的高层次人才,选派一批科技人员到政产学研联盟全面合作院校进行客座研究和合作培养,参与项目前期研究。以企业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作为主攻目标,合作培养一批在职工程硕士、博士。

14、创新人才引进使用机制。实行技术人才柔性引进政策,以多种形式的"人才驿站"为载体,广泛吸引海内外高级人才来我市兼职、挂职或短期工作,加快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进程。建立符合实际、科学有效的人才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鼓励和支持地方院校和科研机构,把成果产业化、市场化作为业绩考评、职称评定的重要资格。鼓励优秀人才和团队进入或组建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和项目开发公司,可保留编制和职称,实行在企业和高校的"两栖作战"。

六、强化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健全政产学研联盟服务体系

15、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市政产学研联盟信息网站,整合政府、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科研人员的信息资源和科技供求信息,建立合作院校专家库、科技成果库、信息人才交流预备库等基础数据库平台,开设政产学研联盟科技信箱,实行多级、实名、责任到人的权限管理体系,拓展通信、短信、邮件等信息交流手段,扩大可供信息、需求信息和公共信息的集散度,实现企业需求信息与高校、科研院所创新资源信息的共享。充分发挥政府导向作用,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政产学研合作洽谈会、科技成果信息会、企业需求对接会等活动,架起合作双方信息传递、沟通的桥梁。

16、搭建成果交易服务平台。加快技术交易市场建设,通过虚拟市场、网上市场等形式,拓展市场运行机制和服务功能,完善信息、成果评估、价值认定、产权转让、融资担保等服务,促进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活跃技术成果市场交易。构建高效便捷的技术产权转移通道。积极建设中科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工作站、上海交通大学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分中心,加快引进清华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等来我市建立分中心。

17、完善金融支持平台。各专业银行和地方非银行金融机构,按照产业扶持方向,积极调整信贷结构,创新金融产品,加大对政产学研联盟项目的扶持力度。对重点政产学研联盟项目,有条件的实行银企挂钩,定向支持。积极鼓励各类风险投资基金、种子基金以及金融机构等支持政产学研联盟的项目合作和研发合作。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贷款为支撑,民间资本、海外资本共同投入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18、强化社会中介服务平台。加快市(县)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科技咨询服务中心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发挥各类行业协会、专业技术协会在推动政产学研联盟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在企业策划、科技项目和产品申报,成果价值评估、风险分析、市场调研、产业化论证,知识产权保护、产权交易等方面提供高效服务。重点发展一批市场化、企业化运作的,以人才、信息、咨询、财务等为主要服务内容的社会中介机构,为拓展政产学研联盟提供及时、便捷的服务。

七、加强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优化政产学研联盟的发展环境

19、加大政府专项资金引导力度。加大对政产学研联盟的投入力度,以后年度新增的科技专项资金主要用

于推动政产学研合作,重点支持"7+1"等政产学研合作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分院分所、工程技术中心、公共技术平台等创新载体,以及鼓励支持处于国内或国际领先水平的国家863、973等重大应用性科技成果来我市转化。

20、整合政府相关专项资金的支持方向。明确政府资金投入方向,调整专项资金使用结构。政府各专项资金包括科发基金要优先向相关领域内的政产学研联盟项目倾斜,逐年加大使用比重。重点支持"一站两中心"建设、重大技术引进成果转化和前期开发。完善政府专项资金绩效评估体系,把用于政产学研联盟的专项资金的比重和投入方向作为评价绩效的重要依据。

21、构建多层次多渠道资金投入体系。鼓励各区设立政产学研联盟专项经费,用于区域内政产学研联盟的重点项目、重大平台、重要载体建设,市科技专项经费根据各区政产学研联盟拨入经费总额,按一定比例给予资助。鼓励企业和社会个人以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形式建立科创投资基金,重点用于成果转化和技术孵化。进一步扩大种子基金规模,对我市产业结构调整有重大作用的院校高新技术在研项目,鼓励企业通过合作、订购成果等方式提前介入。

22、加大政产学研联盟项目开发的税收扶持力度。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从事技术成果转让、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承包等活动所取得的技术性服务收入,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允许企业按当年实际发生技术开发费用的150%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实际发生技术开发费用当年抵扣不足部分,可按税法规定在5年内结转抵扣。

23、加大政产学研联盟的人才激励力度。我市青年科技人员作为项目负责人与全面合作院校联合开展的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优先列入青年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给予资助。对引进的海外优秀人才和国家级学科带头人等高层次人才,在医疗保险、配偶就业、子女上学、住房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或资助,并提供一定的科研条件。用人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的住房货币补贴、安家费、科研启动经费等费用,可依法列入成本核算。为初到我市创业或在我市短期及兼职工作的各类创新人才提供高品质低租金的人才公寓。对重点引进和培养的高级人才,政府给予专项资助和生活补贴,提供优良的科研条件和居住生活的最大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