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外贸易流程

国外贸易流程

国外贸易流程

国外贸易流程范文第1篇

关键词:贸易经济专业 学科地位 课程体系

贸易经济专业学科地位的回升

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率先组建贸易经济系,首创贸易经济专业。紧接着我国其他高校,特别是财经类院校相继设立贸易经济系或商业经济系,开设贸易经济专业。

1997年教育部进行专业结构调整。这次专业结构调整取消了贸易经济专业(被列为目录外保留专业),全国各高校进行了相应的专业调整,出现以下四种结果:一是本科教育阶段保留贸易经济专业,继续招收贸易经济专业学生;二是将贸易经济专业并入产业经济专业,原教研室的建置、人员均保留;三是将贸易专业分解为市场营销专业和国际贸易专业,进一步发展出电子商务专业、物流专业;四是将贸易经济专业改为商务专业。

对此,曾经开设过贸易经济专业的高校纷纷表示担忧,都有恢复贸易经济专业的打算。未开设过贸易经济专业的高校也有一些做了开设这一专业的规划。以中国人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首都经贸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南京财经大学、河北经贸大学为代表的12所高等院校,相继保留或恢复了贸易经济专业,一些高校也积极培育与引进师资,发展贸易经济专业。

1998年后,全国高校在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1997版)的指导下,进行专业建设,但是为了顺应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各高校根据自身办学条件也自行设立了一些新专业,以专业方向形式招生的现象比较普遍,全国高校专业设置出现了较为混乱的局面。再之,我国经济经过14年的发展,1997版本科专业目录已经不能适应我国培养专业人才的需求。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从2010年开始,教育部组织专家着手进行本科专业目录调整,两次公示修改稿。2012年10月,教育部新的本科专业目录(2012版)正式公布,下放专业设置权力,规范专业设置。在2012版本科专业目录中,贸易经济专业被列入“基本专业”目录中,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同属于“经济学”学科门类中的“经济与贸易类”专业类。重归“正式”专业,贸易经济专业必定会焕发新的生机,极大地促进贸易经济专业的学科建设与理论创新。

贸易经济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状况

本文以山西财经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和江苏师范大学四所院校贸易经济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为例,分析目前贸易经济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

(一)公共通识课课程设置

公共教育通识课是基于本科生公民素质和职业道德培养要求,结合专业基础工具培养要求而设置的。表1是四所院校公共通识课的课程设置比较。四所院校贸易经济专业公共通识课课程设置差异比较大的是大学计算机课程:山西财经大学的大学计算机课程包括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选修)、计算机程序设计(ACCESS)(选修)、计算机程序设计(ACCESS)实验(选修);北京工商大学的大学计算机课程包括计算机文化基础和数据库应用基础;南京财经大学的大学计算机课程包括计算机基础、经济统计与分析软件应用基础、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江苏师范大学的大学计算机课程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A。由于教育部对大学本科公共通识课(公共基础课)课程设置有统一规定,因此各学校公共通识课课程设置基本相似。

(二)学科共同课课程设置

从学科门类上讲,贸易经济专业属于“经济学”学科门类,因此,贸易经济专业的学科共同课程,应当包含“经济学”学科所要求的最基础课程。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1998年7月确定了高等学校经济学门类各专业的共同核心课程,包括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统计学、会计学、国际经济学共8门课程。表2是四所院校贸易经济专业“学科共同课”课程设置比较。由于山西财经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和南京财经大学是相对成熟的财经类大学,三所学校都有相对完整的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因此,三所院校贸易经济专业的学科共同课程除基本包括经济学学科的学科共同课程外,还吸纳了管理学科的学科共同课程,成为经济管理“大学科”的共同核心课程,而且北京工商大学和南京财经大学在学科共同课程设置方面就已经分别通过“流通经济学”体现出了贸易经济专业的学科特色。江苏师范大学贸易经济专业的学科基础课是经济学院的几个经济类专业一起确定的,因此,不包含管理学学科的学科共同课。

(三)专业理论课课程设置

表3是四所院校贸易经济专业“专业必修课”课程设置比较,表4是四所院校贸易经济专业“专业选修课”课程设置比较。要考察专业理论课课程设置,必须将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放在一起分析,因为在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时,有时因为必修课课时的限定,会把一些专业理论课放在选修课里开设。由表3和表4可知四所学校贸易经济专业专业理论课课程的结构。

山西财经大学:专业理论基础课(产业经济学、流通经济学、消费经济学、商务谈判、商业史、商业伦理学、晋商文化、商务礼仪);对外贸易理论课(国际贸易实务、世界市场行情、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海关通关实务、外贸英文函电、外贸单证与结算);流通业业态理论课(零售学、连锁经营概论、期货交易学、批发学、拍卖与典当学);流通业技术理论课(现代流通技术、电子商务、会展学);物流理论课(物流学、供应链管理)。

北京工商大学:专业理论基础课(商业经营策划、消费经济学、市场价格学、投资项目评估与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经济地理、经济预测、购买者行为分析、采购学、服务管理学、商品学、商事与经济法概论、合同法、现代广告学);对外贸易理论课(国际经济学、国际商务函电、国际经贸英语、国际贸易法);流通业业态理论课(期货交易实践、零售学、连锁经营);流通业技术理论课(电子商务盈利模式实践);物流理论课(物流管理)。

南京财经大学:专业理论基础课(产业经济学、区域市场与区际贸易、贸易史);对外贸易理论课(国际贸易实务、商务英语、国际商务函电、国际投资与跨国经营);流通业业态理论课(零售管理学、批发管理学);流通业技术理论课(电子商务、网络支付与结算、POS/MIS、互联网数据库)、物流理论课(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商业规划理论课(商业规划学)。

江苏师范大学:专业理论基础课(商业经济学、消费经济学、管理学、经济法、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营销学、商品学、商务谈判、客户关系管理、中国商业史、品牌学、市场价格学、消费者行为学、现代服务学、市场调查与预测);对外贸易理论课(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学、商务英语);流通业业态理论课(零售学);流通业技术理论课(电子商务概论);物流理论课(物流经济学、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

由上面四所院校的贸易经济专业的专业理论课的结构可以看出,目前贸易经济专业课程结构基本上包括专业理论基础课、对外贸易理论课、流通业业态理论课、流通业技术理论课、物流理论课和商业规划理论课6个部分。四所学校对各部分的重视程度有所不同,各学校对贸易经济专业理论基础课的理解存在差异,专业理论基础课各学校开设差别也较大。尤其是目前讲授的商品流通理论对于解释现实商业问题有一定的距离。构建贸易经济专业的基础(核心)理论,丰富贸易经济专业基础理论,形成本学科基础理论与国际贸易学科基础理论的充足与充分的差异化,确立贸易经济专业在经济与贸易专业类的明确地位。流通技术理论课与流通规划理论课是近些年大家都认为要加强的课程,但由于缺乏相应师资和教材,开课都很不理想。

(四)专业实践课课程设置

表5是四所院校贸易经济专业“专业实践课”课程设置比较。由表5可以看出,传统的实践课程是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专业见习(实习)、社会实践和课程实验(实践、模拟)等课程,新兴的实践课程主要包括科研训练(科研项目、学术论文、文献综述)、学科竞赛、学术讲座、团学活动、资格认证、文学艺术欣赏、认知性实践、创新教育等。目前各院校专业实践课开设的还主要是传统实践课程,新兴实践课程的开设有待完善、深化与落实。

贸易经济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创新设想

(一)依据三个层次构建贸易经济专业课程体系

贸易经济专业被确定为“经济学”学科、“经济与贸易类”专业类、“贸易经济”专业,其专业链为“经济学”学科“经济与贸易类”专业类“贸易经济”专业。因此,应根据“学科”“专业类”“专业”三个层次构建贸易经济专业的课程体系。贸易经济专业课程体系中,“学科共同课”应为“经济学”学科的学科共同课,“专业类基础课”应为“经济与贸易类”专业类的专业类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应包括体现贸易经济专业核心理论(思想)的课程。有些学者认为“贸易经济专业”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两个专业的共同理论大约只有20%,因此,“经济与贸易类”专业类的专业类基础课,应包括这共同的20%的理论和一些相似理论,比如分工与贸易理论、贸易史理论等。

(二)构建内外贸一体化课程体系

不仅贸易经济专业要开设对外贸易理论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也应当开设贸易经济理论课。如果内外贸理论两张皮、内外贸活动平行进行,结果导致做内贸的做不了外贸、做外贸的更做不了内贸。因此,内贸企业不能较好地管控国外产品市场,更好地组织全球产品供应链,外贸企业当遇到国际环境恶化、产品出口困难时,也没有利用国内市场的能力。内外贸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离不开内外贸一体化理论研究与创新,目前我国内外贸一体化理论成果近乎空白,内外贸一体化提法还仅仅是一个概念,因此,亟待更多的内外贸专家学者从创新的视角与思维思考内外贸一体化的结合点。“全球供应链”理论、“全球价值链”理论和“全球产业链”理论,是一些好的突破口,但还需要结合外贸与内贸理论,需要相关理论的融合。

(三)突出贸易经济专业的内核理论

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中应突出贸易经济专业的内核理论,使贸易经济学专业成为“有骨、有肉、有血”的专业。1997年教育部专业结构调整,使得1998年以来,贸易经济专业不具备合法的地位,即使保留也仅采取了“目录外专业”的形式,教育部专业目录中仅设置国际经济与贸易一个贸易类专业,许多高校纷纷取消了贸易经济这一专业,用国际贸易取代了这一专业。这一调整使得高校贸易经济学科领域仅剩下外贸专业,许多研究贸易经济的教师纷纷转换研究方向,这对贸易经济专业来讲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专业队伍流失严重,教师队伍出现结构性调整,许多教师转行到其他热门专业进行教学和研究。由于流通体制改革,商业领域对外开放,贸易活动的变化相对较快,而教材建设却相对滞后,内容陈旧,方法传统,不能适应变化的形势,可供教师选择的较好教材不多。因此,应挖掘贸易经济专业的内核理论,追溯流通经济理论的本原,借助现代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创新贸易经济理论。创新能够解释现实流通现象的理论,缩小流通理论与流通现实的背离。

(四)强化贸易经济专业人才的技术能力

强化贸易经济专业人才的技术能力,就是要增加贸易经济专业的技术要素,这需要开设一些技术性课程来完成。一是要加强流通技术理论课开设,主要开设电子商务、网络支付与结算、POS/MIS、互联网数据库等课程。二是加强物流理论课开设,主要开设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仓储管理等课程。三是加强商业规划理论课开设,主要开设商业策划学、商业规划学、商业街和商圈规划学、商业地产管理学等课程。四是要强化教学中的企业实习与社会实践。企业实习要常态化、多次化、多元化,保证足够的时间安排。要脚踏实地组织和进行实习,不流于形式,使学生能真正接触和了解流通企业的在用技术,提升学生的技术能力。

参考文献:

1.邓淑蓉.对于我国高校恢复商业经济专业的几点思考[J].江苏商论,2004(2)

2.吕庆华.贸易经济学科发展动态浅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3(4)

3.姜德波.商业经济学:回顾、反思与重构[J].商业经济与管理,1996(6)

4.黄国雄.中国流通业:入世后的挑战与对策[J].财贸经济,2002(2)

国外贸易流程范文第2篇

全球经济一体化促进了国际贸易的深化和改革,在国际贸易模拟实验课程教学中,教学不能只考虑学生在这门课程上成绩的高低,更要注重学生在国际贸易领域上的应用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上,引入模拟实验教学,可以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能力,以及国际贸易教学有效性上的提高。本文主要介绍模拟实验课程教学在国际贸易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这些,对国际贸易模拟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做出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

国际贸易;模拟实验教学;改革分析

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导致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因此国家和社会对国际贸易方面的人才需求很大,尤其是具有较强专业性和实践经验的人才,这就对高校国际贸易教学提出了挑战,高校国际贸易专业是培养这方面人才的主要渠道,所以高校在国际贸易教学过程中需要以培养国际型外贸人才为己任,通过引入模拟实验课程教学,给学校国际贸易教学上带来改善。

1.高校国际贸易模拟实验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和问题

1.1高校国际贸易模拟实验课程教学的重要性

模拟实验课程教学的应用,学生可以熟悉和掌握国际贸易中多种平台和软件,通过学习软件或者相互交流的方式,对国际贸易领域的一些专业事项和具体操作流程起到基本了解的作用,然后结合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加深同学们对国际贸易中企业、物流以及业务往来的熟悉程度,进而对进出口贸易的询盘、成本、发盘等专业技能的掌握,这对于外贸公司来说,能起到控制公司成本预算的目的,间接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1]。其次,国际贸易中离不开语言的应用,在多国之间贸易往来的时候,需要有一门通用的语言来进行洽谈和交流,目前,英语作为国际贸易中通用的语言,在商业合作中被大量使用,在国际贸易模拟实验课程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相关专业平台进行自我英语水平提高,同时在模拟实验课程上所涉及到的都是一些专业和实际的业务往来,这其实是间接地为学生提供了实习的机会,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

1.2国际贸易模拟实验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国际贸易模拟实验课程教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软件教学,这就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学校应该及时发现软件上的不足,对国际贸易中新兴事物保有很强的敏感度,为软件升级做准备。在模拟实验过程中,学校应该以外贸流程的具体操作为背景,在进行实验时多重视实验详细步骤的实用性。国际贸易需要对外语熟练地掌握和运用,模拟实验课程教学中,目前教学手段基本上还是以中文讲课为主,汉语教学对学生理解国际贸易理论知识上效果比较好,但是由于国际贸易在实际应用上的差异性,因此需要充分考虑外语的语言背景,语言语法的特色,才能达到一个外贸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这对今后工作中的影响非常大。

2.国际贸易模拟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分析

2.1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模拟实验课程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先进教学方式,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上,更要以提高学生能力作为首要目标。模拟实验课程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知识的掌握,以及能力和综合素养上的提高,为今后适应社会培养高级复合型外贸人才。模拟实验课程教学为学生掌握国际贸易业务知识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作用,在依照国际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熟练掌握进出口的具体操作技巧,熟悉国际物流体系及相关系统[2]。除了对流程的熟练外,沟通交流也是外贸人员需要具备的一项很重要的能力,沟通交流体现在不同的方面,包括拓宽海外客户市场,参加国际展会,利用网络平台等,在面对各种各样的客户时,外贸人员需要具备商务谈判技巧,在准备资料和制订合同的时候,更需要专业知识做支撑。

2.2运用多媒体方式教学

教学改革促进了教学方式多样化的发展,模拟实验课程教学也可以充分结合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课件展示的时候,将有关国际贸易的具体案例导入多媒体教学中,在通过这种图文并茂,又富有趣味性内容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获得很大的提升,另外通过全程对一起贸易业务流程的播放,教师能够让学生完整参与到实例中去,并在要点,难点的地方,多媒体可以反复性展示,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2.3情景模拟教学

模拟实验课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知识内容的不同,设置一定的教学情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对临场问题的反应能力[3]。例如教师在讲解进出口业务流程的课题时,教师可以按照内容找不同的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包括海关、银行、保险公司、物流公司等,通过对各部门的演练,为学生营造一个模拟仿真度高的情境。在一个流程完成后,通过互换角色的方式,将同一流程熟练掌握,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各部门所处的不同环境,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互换角色的过程中,也学习了不同机构的不同背景文化,为今后的工作需要提供了借鉴作用。

3.结语

综上所述,国际贸易模拟实验课程教学是一种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既对国际贸易课程理论有很好的阐述,同时与国际贸易业务流程紧密相融。国际贸易模拟实验课程教学的改革,能一定程度上对我国教学改革起到示范性作用,能较大程度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尤其是对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工作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敏.新时期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改革问题探讨[J]经贸实践,2015(09)

[2]陈倩,黄丹.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湖北省民办高校国际贸易实践课程体系优化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5(23)

国外贸易流程范文第3篇

国际物流是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国际贸易的必要条件,并已成为影响和制约国际贸易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已被广大学者所关注。吴正芳(2007)在其硕士论文《湖南省国际物流产业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一文中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通过对湖南省国际物流产业与湖南省进出口贸易的相关分析以及湖南省出口贸易与湖南省国际物流总产值、湖南省进口贸易与湖南省国际物流总产值之间的多个模型比较分析,应用平稳性检验、基于 VAR 模型的协整分析方法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实证了它们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和明显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而且国际物流产业对进口贸易的影响最为显著。

杨长春(2007)选取了北美、日本、欧洲三个国际物流发展较早和贸易最为活跃的地区,对其进出口贸易总额和贸易货物海运运输量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得出了二者之间具有反馈性的互为因果关系的结论。

林青(2009)以贸易成本作为切入点,将国际物流的每一过程融入到国际贸易相关的商品流通环节中,最后论证了物流成本的降低可以节省公司财务成本、时间成本以及信息甄别成本。王领(2010)运用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上海市1978-2008年间的货物运输量、港口货物吞吐量与进出口贸易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三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港口进出口吞吐量和进出口之间具有单向因果关系,进出口额的增加会在长期内促进上海市港口吞吐量的增加,但吞吐量的增加并未对进出口额的增加起到促进作用。而另一方面,在短期内进出口额的增加是货物运输量增加的单向Granger原因,长期内,运输量的增加是进出口额增加的单向Granger原因。

王友丽, 王健(2011) 对台湾1989-2007年间水产品进出口贸易额和运输、仓储与通讯产业值数据利用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进行分析,得出台湾水产品进出口贸易与物流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长期均衡关系),且物流是水产品贸易的单向Granger原因,物流能促进台湾水产品的贸易而反之不然。张永浴(2011)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中泰边双边贸易额和货物吞吐量进行了分析,得出中泰贸易和中泰物流间存在反馈性互为因果关系,并且双边物流能力对贸易的促进作用比贸易对物流的促进作用大,从而奠定以物流为着力点,促进双边贸易额增长的观点。

高秀丽,孟飞荣(2012)根据广东省1978-2010年进出口贸易额、港口吞吐量和货物运输量年度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协整理论和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分析广东省对外贸易与国际物流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对外贸易与国际物流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 国际物流对对外贸易的影响较为显著,而对外贸易对国际物流的影响不显著。

2、国际物流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

早期的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建立在“零交易成本”的严格假设基础上,不考虑贸易的交易费用和国外的运输成本,但这一假设并不符合实际情况。随着研究假设条件的逐步放宽,国际物流成本作为国际贸易交易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Zhong Ming(2011)文章利用协同机制分析了港口物流与对外贸易的协同度,以大连港为研究实例,结果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邓凤祥(2003)指出国际物流成本是为了实现国际贸易,货物自生产完毕到投入销售的整个为国际贸易需要的物流过程所支付的成本总和。王昱祺(2010)从地理与经济条件、物流规模、基础设施、港口管理与服务水平以及发展潜力几个方面考虑,建立了我国国际物流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该指标体系对我国主要港口的国际物流发展水平进行了客观地评价。钟建军(2010)从产业集群视角出发研究港口物流集群化发展及其对对外贸易的影响,构造了港口物流产业集群集聚度指标,并以宁波港为例实证分析了宁波港港口物流产业集聚规模与港口物流吞吐量对实际自营进出口总额的影响,认为港口物流产业集群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的集中度越高,对对外贸易影响的增量系数、弹性系数越大。彭汝佳(2011)在分析港口物流水平对对外贸易影响作用机理的前提下,建立了港口物流评价体系,选取我国五大港口群中具有代表的 18 个港口为样本,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沿海港口物流发展水平影响对外贸易发展的程度以及从哪些方面来影响对外贸易发展。齐领军(2012)将贸易时间分解为贸易便利时间和物流时间,通过扩展的引力模型研究贸易时间对东亚地区贸易的影响。认为贸易便利时间和物流时间都会对国际贸易产生显著的影响,但是物流时间比贸易便利的影响更大。一国出口总贸易时间延长10%,该国出口贸易量将减少5%。且不同出口国之间的相对总贸易时间增加10%将导致时间敏感产品的出口比值下降5.5%。而零部件出口比值将下降7.7%。

3、综合述评

从上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可知:学者们在研究国际物流对对外贸易的影响上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研究所选取的指标如港口货物吞吐量、进出口总额、港口物流增加值等较为单一,但为什么选取这些指标并没有给出详细原因,且通过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得到的各研究结果能对国际物流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进行概括描述,但研究重复性较高。

参考文献:

[1]王领.对外贸易与现代物流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上海市 1978-2008 年的数据[J].国际贸易问题,2010(1):59-65.

[2]段虹宇.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8(32):18-20.

[3]孔原.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关系的实证研究 [J].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2010,3(4):335-340.

[4]张宁.浅析现代物流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J].国际贸易, 2010(1):97-98.

[5]陈虎,杨勇攀.区域经济发展与物流能力因果关系的实证检验 [J]. 统计观察,2010(9):90-91.

国外贸易流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全球化 国际竞争力 电子商务

内外贸分割体制作为一个特殊的流通体制,在我国经济实力薄弱、商品匮乏,特别是发达国家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导致贸易不发达的条件下,对于恢复生产、活跃内外贸易、统一全国市场、稳定物价、保障国民经济的发展,利用有限的物质资源扩大出口、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曾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是,随着我国积极融入世界市场,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使打破内外贸体制分割,建立内外贸一体化体制成为必然的选择。商务部的组建,在组织形式上构建了内外贸一体化的基本架构,为新体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但真正实现从体制到机制及观念等方面全方位的内外贸一体化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消除长期内外贸分割遗留下来的消极影响,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建设,既是加速推动内外贸一体化体制构建的必要手段和措施,也是内外贸一体化体制建设本身的实质性内容。

内外贸分割体制的弊端

在全球范围内,类似我国过去实行的内外贸分割、国内外市场分割和进出口配额分割的管理体制极为罕见。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和深化,内外贸分割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世界贸易体制的发展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内外贸分割不利于充分发挥“两头在外”的有利因素。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前一段时期,内外贸各自画地为牢,内贸行业不能经营进出口贸易、外贸部门不介入国内市场业务,彼此隔离,信息阻滞;这种格局不利于综合运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无法体现国外市场对国内经济发展的补充作用,国际贸易的“引擎”作用在我国得不到充分发挥。

在政府行政管理上,从中央到地方,内外贸各设一套机构,各拥有一套体系和班子,国内贸易由原国家经贸委负责,对外贸易则由原外经贸部负责,这种多头管理的商品流通领域境地既不符合行政管理精简、便民的原则,造成行政资源浪费,行政效率低下,也无法形成政府对整个流通的统筹管理。

内外贸一体化进程中的障碍因素

在我国深化内外贸一体化的过程中,必须要克服过去内外贸分割留下的许多障碍。

经济体制障碍

我国作为一个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的国家,与较为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流通产业落后、市场体系缺失,这是经济转型中最艰难的转变之一,也是内外贸一体化进程中面临的最大难点。我国原有的纵向化、条块分割、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与横向性市场流通体系相冲突,使原本可以更有效率的、竞争性的商品流程和流通网络被切割得零零碎碎,导致难以计数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体制也是在逐步建立之中,但长期体制固化遗留下来的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之间体制上的冲突并没有完全解决。

运行机制障碍

由于经济体制的制约,造成了现行经济运行机制成为阻碍统一大市场形成的主要原因。目前,国内市场中地区市场和行业市场存在分割,国内国外市场存在分割。由于体制上的原因,目前国内的经济运行机制造成了各种经济利益格局,如地方利益、行业利益、部门利益等的严重分化,这些利益格局严重阻碍了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形成。

政策法规上的障碍

从对外贸易看,进出口经营权管理体制的改革进程就是对外贸易行业开放的渐进过程。通过近三十年进出口经营权管理体制的改革,我国对外贸易行业基本构建成为一个开放式的行业。为了适应新的开放形势,与世界经济和国际法规接轨,过去几年间,特别是入世后,外经贸领域建立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为基本法、其它各种专业法为补充的法律框架基本健全,为下一步的法制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尽管如此,在制定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解决外商投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等问题上的法律法规依然欠缺。相比之下,我国内贸近些年一直处于边缘状态,许多基础工作未能开展,内贸立法步履蹒跚严重滞后,远远不能适应国内市场变化的需要。

思想观念上的障碍

内外贸一体化要求在观念上将内外贸视为流通整体。贸易是统一的整体,设立商务部从体制上说是为改革理顺关系。但是,由于原有体制设定内外贸双方原来分属于不同单位,不是一个系统,因此在工作程序和方法上都不同。尽管商务部进行了机构改革,在管理主体上进行了合并,但在实行中不可能自动达到其工作人员在政策思想认识方面的统一。这种传统惯性思维,也是内外贸一体化进程中的障碍之一。

管理障碍

由于经济体制原因,目前在内外贸一体化进程中,管理上遗留的障碍较多。

从行政机构的管理上看,虽然商务部的成立,从组织上解决了中央一级层面上内外贸一体化的问题,但目前各地方行政管理部门在实质上还未全部统一,政出多门的现象影响了贸易的权威性和管理效率的提高。

内外贸统一管理的前提是内贸和外贸两大管理体系的统一。内贸自身的管理也没有实现统一,就很难做到内外贸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管理。在现有体制下,商务部主管市场运行,在监管国内市场时,仍然面临非常大的法律难题,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内贸市场要从运行到管理都实现真正的融合统一,仍需很长的一段时期。

商务部监控管理市场流通的关键环节。价格是市场流通的核心,是商品供求的“晴雨表”。商务部对这一环节的管理权和监控权,是对市场宏观调控的一个有利手段。但从责任上看,商务部虽主管国内市场流通,而实际上赋于商务部的职权有限,使相关工作很难开展。

大宗商品内外贸管理体制严重分割。粮、棉、石油等大宗商品内外贸管理仍严重分割,其原因既有国内市场没有发育成熟、有待改革进一步深化的问题(如石油),又有管理体制不顺的问题(如粮食、棉花等)。大宗商品内外贸管理体制长期以来的严重分割,阻碍了我们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结果不仅带来了经济上的损失,而且人为地割断了市场的统一,阻碍了内外贸一体化的形成。

加快内外贸一体化进程的相关建议

从当前国内和国际经济贸易条件来看,内外贸实现一体化是大势所趋。因此,加快内外贸一体化进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管理体制创新。要真正实现内外贸一体化,首当其冲的是体制建设,在统一内外贸管理机构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旧体制的遗留问题。从理论、体制、政策、主管机构、审批权限、企业经营范围等诸多方面加快我国内外贸一体化的进程,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最突出、最紧迫的问题。在市场经济体制成熟、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对内外贸实施的直接管理已经很弱,如欧美国家、日本等,基本上中央政府都不设立专司内外贸管理的职能部门,一般是由其主要综合经济部门(如美国的商务部、日本的经济产业省、英国的贸工部、法国的经济部)承担相应职能,在这些部门中设立司职内外贸管理与促进事务的内设机构,不仅已经实现了内外贸管理的一体化,而且已经实现了工贸管理的一体化。

当然,在我国全国统一大市场尚未培育成熟,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建立完善的现状下,国家对内外贸,对流通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显然还需要有较强的政府管理,包括宏观意义上的管理和为维护市场秩序而实施的较为直接的行政管理。

加强我国流通业相关法制建设,尽快制定内外贸、内外资统一的公平竞争的规章、法规、政策。促进内外贸一体化的进程应从流通的宏观调控下手,通过规则的制定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目前体制改革还在进行中,特别是国内流通市场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现实中出现的许多问题需要用新的法律和法规进行规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不能总是用行政的手段调节市场,而应通过法律法规调控市场。商务部的主要精力应放在制定法规,监管市场上,制定统一的法律政策,保证市场竞争的公平性,造就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深化流通企业改革,培育流通领域大公司、大集团。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流通产业,是加速内外贸一体化进程的有效途径。最近若干年我国流通产业的发展证明,大型流通企业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在我国流通流域的发展要求,将成为带动流通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骨干力量。虽然我国已经产生了一批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大型流通企业,但从整体来说,流通业还是比较落后的,相比国外大型跨国公司的发展状况,流通企业规模化、组织化程度“弱、小、散、差”的特点更加突出。要改变这种局面,迫切需要打破地区分割、行业分割、系统内外分割、国外和国内市场分割、内外贸分割等,进而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自然形成和培育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流通企业,发展我国自己的"商业航母",使其销售规模、盈利能力、网络控制能力大大高于国内同行业平均水平,部分企业接近或达到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使这些企业在中国流通产业发挥了龙头带动作用。

加快内外贸一体化进程,通过市场的力量促进内外资源的合理配置。我国是资源短缺的国家,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严重不足,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通过市场的力量促进内外资源的合理配置。一般来说,在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内外资源合理配置的最有利的手段。但是由于我们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了越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越是资源性短缺的产品,就越不开放,市场发育越不成熟。因此,目前当务之急是国家应该放开大宗商品,特别是资源性短缺产品的垄断,精心培育市场。近几年的石油价格的巨大波动,所带来的经济安全因素,充分说明如果机制欠缺、竞争不完全、市场发育不成熟就不可能实现国内国外资源的有机结合,内外贸一体化将成为一句空话。

发挥同业商协会和中介组织的作用,推进内外贸业务的融合与渗透。要进一步加强中介服务机构建设,按照市场化原则改革和发展各类行业协会、商会等自律性组织,充分发挥中介组织在行业协调、应对国外贸易限制和市场开拓等方面的独特作用。政府部门要加快观念和职能转变,实现政社分开,积极创造有利于行业组织成长的体制环境,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政府部门与行业协会的角色定位,使行业协会成为真正的社团法人,发挥应有的作用。要针对当前行业协会普遍存在的"二政府"现象,加大对现有协会的改造力度,加强行业协会的自身建设,健全协会的机构建设和运行机制。按市场化原则规范和发展流通领域的行业协会、商会等自律性组织,使之真正成为全体会员利益和行业利益的代表,发挥它们在参与政策制订、信息交流、价格协调、资质认定、专业培训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流通业的行业自律和规范经营。

参考文献:

1.陈宪,张宏.国际贸易(理论\政策\案例)[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

国外贸易流程范文第5篇

从WCO到 WTO:贸易便利化的发展进程

世界贸易组织(WTO)把贸易便利化定义为“对国际贸易程序的简化和协调。”所谓贸易程序是指“在收集、提供、交流和处理国际贸易货物流动所需要的数据的过程中涉及的活动、做法和手续。”

贸易便利化最初不属于全球多边贸易体制谈判范围之内,其最重要的讨论场所是世界海关组织(WCO)。1996年WTO新加坡部长级会议在宣言中开始包含了就有关简化贸易程序进行探索和分析的字眼,2001年WTO多哈部长级会议上经过激烈争论,在部长宣言中明确提出,在加强贸易便利化领域的技术援助和能力建设的前提下开始谈判。2004年7月底,WTO总理事会通过了《多哈工作计划》(Doha Work Programme),就贸易便利化的谈判模式达成了框架协议,要求主要就关贸总协定(GATT)1994第5条“过境自由”、第8条“进出口规费和手续”、第10条“贸易法规的公布和实施”规定的主要义务进行谈判。随后贸易便利化谈判小组成立,谈判正式启动。

从目前情况看,发达成员为实现自己的贸易和经济利益,进而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积极引导并大力推动贸易便利化谈判,部分发展中成员与最不发达成员则认为,贸易便利化将迫使它们在人力资源、资金、技术等方面承受巨大的压力和付出巨大努力,会给它们带来预想不到的不利代价,因而采取了相对谨慎和消极的态度。贸易便利化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符合多边贸易体制追求的发展目标。

我国贸易便利化的现状:高层次、宽领域、全方位

我国贸易便利化的发展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从单一部门到多个部门,从一个环节到所有环节,从改进贸易管理到大范围应用信息技术,呈现高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首先从对外贸易管理方面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大幅度削减实行进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商品的品种和范围;2004年7月提前履行入世承诺,实现了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制,为企业创造了更加宽松的外贸经营环境。自1999年进出口许可证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外经贸部门加快应用信息技术的进程, 2003年又实现了企业网上申领进出口许可证的工作。

外经贸部门的改革带动了与贸易相关部门的协同推进,海关、外汇、质检等部门的改革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例如,作为国家“金关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电子口岸依托国家电信公网,建立起公众数据中心和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工商、税务、海关、外汇、外贸、质检、银行等部门以及进出口企业、加工贸易企业、外贸中介服务企业、外贸货主单位的联网,它的建成强化了职能部门的监督管理,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政务公开,提高贸易管理效率,降低贸易成本,促进了中国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的发展。

如果说“金关工程”对提高政府部门管理效能,促进贸易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那么自2002年起国家全面推行的“大通关”制度建设,则是运用现代管理、信息化和高科技手段,建立了政府有效监管和企业高效运作的协调联动机制,通过优化单证流、货物流、旅客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作业流程和通关环境,达到提高口岸工作效率的目的,同时更为便利企业货物进出口、出入境旅客快速通关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从而在适应我国对外开放新形势,应对入世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的情况下,统一了各方认识,协调了各方步调,共同提高了口岸工作效率。

近年来各部门进一步探讨、拓宽贸易便利化的渠道和途径,全方位促进贸易便利化的进展。区港联动试点从2004年起在东部沿海地区正式启动,开始了利用沿海港口和保税区的优势,加快货物流动,提高贸易效率的步伐。其主要特点是:货物境内外快速流动、保税区港区运营一体化、海关严密高效监管。海关通过区域封闭化管理,实现园区管理网络化,实行海关、政府主管部门、银行、企业和港口之间的电子联网,做到信息共享。海关对货物全方位、全过程地有效监控,同时对区内企业建立以企业为单元的电子账册管理制度。这些措施有效提高了海关的管理效率,提高了与周边国家贸易的高速高效,提升了贸易竞争力。

加入WTO以后,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取向也顺应了这种变化趋势,在积极参与WTO事务的同时,更主动深入地参与区域性的金融、贸易和经济合作。例如启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程;在上海合作组织范围内推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的合作;积极推进中俄蒙三国间的过境运输协议的谈判;2003年,中国内地先后与香港特区和澳门特区签订了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等,在诸多方面对促进贸易便利化的发展作出相应的安排,尤其是在CEPA项下,加强深港两地海关通关业务合作,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

对我国推进贸易便利化进程方面的建议

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在贸易便利化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目前,我国在许多港口码头、陆地边境口岸的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后方通道不全,严重影响了货物的出入;一些地方和部门违反《行政许可法》私设关卡,乱设收费项目,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出台的贸易及与贸易相关的政策透明度不够,办事程序模糊,企业无所适从;相关职能管理部门未能转变观念,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管理和服务效率不高等。因此要在当今科技水平日新月异,产品知识含量日渐提高的条件下提高我国外贸的国际竞争力,仍然需要在较广范围内、较高层次上、较多领域内全面推进贸易便利化的工作。

因此,我国积极支持在WTO新一轮谈判框架下,推进和加快贸易便利化谈判进程。“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结合我国进出口贸易、管理和服务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通过在各部门、各环节的完善和改革,将进一步提高我国的贸易便利化水平,进而促进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1、继续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有关对外贸易的法律法规。按照《对外贸易法》、《海关法》、《行政许可法》等的要求依法管理对外贸易,继续清理和取消行政审批项目,简化审批程序和手续,提高贸易政策与措施的透明度,加大对相关贸易政策的公布、评议、听政范围,听取行业、企业、个人的意见,改善对外贸易环境,提高服务和管理效率。

2、积极参加并推动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便利化的谈判。既要从贸易便利化谈判中体现我国的意志和原则,实现贸易和国家利益,又不能承担超出我国能力的义务。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承诺的关系,做到通过参加贸易便利化谈判,推动我贸易伙伴取消不利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进出口程序、壁垒和障碍,推进我国与对外贸易相关领域的便利化改革,为我国进出口持续增长创造良好的内外便利环境。

3、根据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的对外贸易发展原则,结合我国市场多元化和区域经济合作的策略,可以预见今后我国对外贸易规模的相当一部分将来自于周边国家如东盟、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等,因此要积极推进与这些国家的贸易便利化进程,加大与这些国家毗邻的口岸建设力度,促进相互间人员交流、学习和培训,促进双边在贸易管理、海关监管、商品检验检疫、政策和市场信息交流等方面的沟通和协调,促进双边乃至多边贸易。

4、改革口岸管理体制,加快“大通关”建设,加快与贸易相关的管理部门联网进程。简化海关程序,继续减少清关时间,完善口岸管理,合并、精简和取消非法和不必要的口岸收费项目和检查次数,压缩企业经营成本和政府部门的管理成本;营造最佳的口岸贸易和投资环境,引导生产资源要素有效聚集,推动口岸经济的发展。

5、加强与世界贸易组织(WTO)、世界银行(WB)、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等国际组织的合作。争取国际组织实施一些贸易便利化的项目,帮助我国进行人员基本素质的培训,实施贸易便利化各项能力的建设,提高我国中西部地区贸易便利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