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经济价值

企业经济价值

企业经济价值

企业经济价值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经济增加值;业绩考核;企业价值

1 经济增加值在国内外的应用

(1)国外对EVA的应用。随着经济增加值理论及应用的不断发展,截至2005年,全球已有超过400家各行各业大型公司使用经济增加值指标进行价值管理。国际企业有效的EVA价值管理体系不仅为股东创造财富,而且作为企业决策的核心工具,用来指导企业目标设定、战略评价、财务计划与核算、资源分配、薪酬设计、兼并收购等方面。EVA的应用不受文化和环境的限制。

(2)国内对EVA的应用。2002年开始一批大型企业开始实施EVA价值管理体系,并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但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比如:认为经济增加值是财务简单计算的数值,直接用以计算当期业绩;实施时急于求成,短期内就将EVA业绩考核推行到基层员工,造成事倍功半;采用经济增加值方案缺乏足够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上述问题归根到底是由于国内企业尚未意识到经济增加值管理体系是一套战略性的管理体系;对EVA的内涵及计算理解不够;加之资本市场不健全;财务数据可信度不高等都会造成这些问题。

2 经济增加值与会计利润的比较

(1)经济增加值比会计利润指标更真实反映企业经营业绩。经济增加值其本质是经济利润,即只有收回资金成本之后的EVA才是真正的股东需要的利润;若EVA为负数,即便是会计报告有盈利,那么对股东来讲企业也是亏损的。

图表是国内一家知名电子企业1996-2000年期间的会计利润和经济增加值的比较(单位:亿元):从经济增加值的角度看,该企业的业绩表现差。虽然有会计利润,但利润已无法弥补投入资本所要求的预期最低回报,该企业的股东财富已经遭到毁损。

(2)传统的会计利润指标不再适用。财务报表对企业利润的反映不扣减因使用权益资本而产生的成本,使经营者认为留存收益是可以无偿使用的。而经济增加值等于税后净营业利润与全部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因此经济增加值指标可以非常准确地度量企业的经营业绩,修正会计利润指标的缺点。

3 经济增加值的作用

(1)经济增加值是企业业绩考核的评价指标。当前大多数激励机制都基于盈利、每股盈利或已投资本回报率。首先,管理者通常都能找到操纵分母的方法;其次,比率会向管理者发出错误信号,因为所有比率都可以通过事实上会降低经济回报并损害股东财富的行为得到“改善”。因此,没有EVA指标的业绩考核,容易造成为追求短期利润而不惜以毁掉长远利益为代价。

(2)经济增加值是衡量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重要指标。通过上市公司EVA排名,将其每一项投资价值明明白白地呈现在投资人的面前,从而迫使企业考虑在不减少资产规模的条件下提升利润。

(3)经济增加值是衡量全要素生产率的价值指标。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中,许多企业具有很强的规模膨胀动机,通过资本市场“圈钱”盲目进行各种投资,对资源的使用成本重视不够;EVA在计算过程中,对因谨慎性原则和权责发生制的运用而对经济实质有所扭曲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资本和经营利润两个方面的调整;EVA本质上与净现值(NPV)是一致的,采用EVA作为业绩的衡量指标,有利于将项目的投资决策与之后的经营业绩衡量一致衔接。 

(4)经济增加值是一种先进的企业价值管理理念。提高现有资本的回报水平,有效增长。若一项投资的收益率大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即使会降低公司总的净资产收益率,但只要它的净资产收益率大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价值仍会产生;从价值毁灭型项目抽出资本。当把一个部门或子分公司卖掉或者关闭时,资本投入就会减少,EVA就会增加;降低资本的加权平均成本。通过改善资本结构,从而取得和净资产收益率同比例上涨的价值创造效果。

4 业绩考核中增加EVA指标的必要性

(1)有利于企业正确评价自身业绩。EVA理论倡导有效益的增长,鼓励价值创造行为。引入EVA有助于创新体制机制,优化资源配置,转变增长方式,推进技术创新,强化资源节约。

(2)有利于企业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可以使企业树立资本成本意识,并以回报必须高于投资成本的标准对新增投资进行取舍和管理,引导企业通过合理投资、改善管理、提升业绩、扩大资产和调整资本结构等手段增强竞争能力。

(3)有利于企业关注资本效率。通过强化资本成本观念,使企业经营者认识到筹集到的权益资本,与银行借款一样,都是有成本的,股东权益并非“免费的午餐”。有助于推动企业投资决策更加科学和严谨,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4)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可以较好地克服企业的短视行为,使管理者专注于企业长期业绩的提升与可持续发展。

5 增加经济增加值的途径

(1)努力降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优化成本费用结构,降低固定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从而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负债,从而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2)大力提高已投资本回报率。促进企业收入高质量的持续增长;加强成本管理与控制;优化资源配置;从严控制资本支出,减少新增资产规模,盘活闲置资产,从而提升资产价值。

6 经济增加值指标的局限性

(1)资本成本计算困难。债务成本及权益成本的确定方法需要采用国际及国内专业评级机构、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债信评级方法和常用指标等。

(2)EVA涉及调整事项繁多,各企业具体情况不同,对调整项目的选择也没有具体的规定,因此,企业对调整项目的选择就有很大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

(3)EVA指标归根结底来源于历史性的会计数据,是一个只能反映企业当期业绩的静态指标。

(4)就长期而言,EVA不能准确反映和控制公司的风险,高EVA值可能加剧风险进而削减股东价值,这是EVA指标的内在矛盾。

因此,在实施EVA管理过程中,虽然国内外企业有许多经验值得学习,但各个企业的执行过程却各具特色。每个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来设计适合自己的EVA模式,切忌生搬硬套。

参考文献

[1]詹姆斯·L·格兰特.经济增加值基础[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企业经济价值范文第2篇

Abstract: In the new economic era, the structure and character of enterprises are changing, and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f the enterprise value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 intangible assets are also different from that under the traditional economic conditions.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author's personal views.

关键词: 新经济;态式;企业;价值

Key words: new economy;state;enterprise;value

中图分类号:F2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9-0144-02

1 新经济的含义

新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社会经济形态,是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数字经济、网络经济的总称,是人类历史上社会生产方式的又一次革命,是从工业经济社会向信息、数字和知识经济社会的转变。新经济的出现使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与以往的历次技术革命相比,新经济的内涵更为深刻。信息技术作为主导技术,能很快地被采用、扩散和掌握,能对其他技术产生强烈的扩张性,能作为新的技术基础武装其他技术,能对社会经济产生极强的渗透性,成为改造社会经济的物质技术基础。社会经济又会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组织创新,这种组织创新反过来又对信息技术提出更高要求,促进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这种螺旋上升式的持续创新已成为信息技术的开发特征,也是新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是一种新的技术―经济范式。

2 新经济态式下的企业研究

在新经济态式下,企业的结构、性质等诸多方面都在发生着转变。企业由单纯的消耗有形资产向消耗有形资产形成无形资产的组织转变,由买卖的契约形式向合作的契约形式转变,由排他性的产权模式向共享性的产权模式转变。

2.1 企业由单纯的消耗有形资产向消耗有形资产形成无形资产的组织转变 在传统经济条件下,在竞争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有形资产,企业价值取决于所拥有的有形资产的数量。在新经济态式下,企业竞争的核心不是有形资产而是无形资产,无形资产存在边际递增效应,在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不存在消耗问题。企业仅是通过有形资产的消耗为价值创造提供条件。①企业的资产状态日益无形化。传统经济条件下,以有形资产是否增加、经营规模是否扩大作为企业发展的判断标准。新经济态式下,企业价值的主体是无形资产,衡量企业价值的标准不再是有形资产的多少。②企业的产品日益无形化。某些传统产业的产品,如食品企业的转基因食品,其价值体现在转基因技术上,具有无形化的趋势;某些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如软件,某些知识型企业的产品如设计方案,直接就是无形的知识形态的产品,其价值体现在产品所包含的知识、技术等无形因素上。③企业的知识资产决定其核心竞争力。企业要提高盈利能力,必须形成核心竞争力,必须不断地创造和形成知识资产,成为消耗有形资产,形成无形资产的组织。

2.2 企业由买卖的契约形式向合作的契约形式转变

传统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要素中居于支配地位是物质资本。新经济态式下,企业价值创造的主要要素是知识与技术。物资资本可以通过一次性的购买契约对其他生产要素进行使用与支配,知识技术和物质资本之间,则无法形成支配与被支配的买卖契约关系,只能是平等合作的契约关系,唯有如此,企业组织才能有效运作并创造价值。

2.3 企业由排他性的产权模式向共享性的产权模式转变 传统经济条件下,物资资本所有者理所当然地被看成是企业的主人,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为物质资本所有者提供资本回报,企业的产权模式具有排他性。新经济态式下,物质资本已经丧失了在企业生产要素中的支配地位,在企业的价值创造与索取中,无形资产所有者与物质资本所有者地位平等,双方可以订立平等合作的企业契约,共享企业所有权,共享企业所创造价值的索取权,企业的产权模式由排他性模式转向共享性模式。

3 新经济态式下的企业价值的影响因素

3.1 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使交易成本降低,增加了新经济的整体价值量,这是新经济态式下企业价值的重要源泉。新经济态式下,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广泛使用,企业经营空间扩大,交易环节减少,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

3.2 有效地吸引目标消费群对产品和企业的关注度,是企业获取资源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对未来盈利前景进行预期的重要因素。新经济态式下,人们面对的信息很多,如何有效地吸引目标人群的注意力是企业能否创造价值的重要前提。首先,在企业创立时要吸引资本的注意力,使企业的知识、技术获得与资本有机结合的机会,这样企业才能继续发展;其次,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必须吸引住消费者的注意力,获得消费者对企业自身及产品的关注,这样才能创造有效的市场需求。

3.3 以综合性的成长指标判断企业的盈利能力,从而正确判断企业的价值。新经济态式下,企业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高成长性,因此必须充分考虑企业的增长潜力对企业价值的作用。现代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多是建立在知识与技术基础上的,这类企业前期投入了巨大的研发费用,在短期内无法盈利,但这并不代表企业的盈利能力差,也不能说明企业的价值低。只有以综合性的成长指标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判断,才能正确揭示新经济态式下企业的真实价值。

3.4 无形资产是新经济态式下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价值实现的关键要素 新经济态式下,企业有形资产的多少、规模的大小不是竞争的关键。企业作为消耗有形资产,形成无形资产的组织,所形成的无形资产主要是知识形态的,企业搜集、管理及创造知识的能力之间的竞争是企业竞争的关键所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的大小取决于企业创造知识的能力,取决于企业实际创造的知识形态的资产,后者决定着企业价值的最终实现。同时,企业在不断提高盈利能力,实现企业价值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知识形态的无形资产,则作为企业的核心财富,构成企业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4 新经济态式下企业价值与无形资产关系研究

4.1 新经济态式下,无形资产改变了对有形资产的依附性,其价值正逐渐成为企业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经济条件下,主要根据企业所拥有的和控制的有形资产价值衡量企业价值。这是因为,在传统经济条件下,物质资本在企业生产要素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企业的知识、技术等无形资产,是物质资本所有者所购买、使用的,它们以有形资产为物质基础来发挥作用、创造价值,对有形资产存在天然的依附性。这样,在企业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有形资产的价值自然是企业价值的主体。新经济态式下,知识、技术等无形资产正日益成为企业生产要素体系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虽然它们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仍然是有形资产,但其对有形资产的依附关系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新经济态式下,以知识和技术在企业中的主导地位为基础,以知识、技术形态出现的无形资产价值也代替了有形资产价值,成为企业价值的主体。

4.2 新经济态式下,无形资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其优良与否直接决定着企业价值的大小 传统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是资本多少、规模大小的竞争。新经济态式下,企业之间是创造知识的能力和企业所创造的知识的竞争。企业是否具备创造知识的能力,具备何种创造知识的能力,能创造什么样的知识,直接决定着企业能形成什么样的核心竞争力。企业能否创造知识以及创造什么样的知识,取决于企业是否拥有具备创造能力的人才。企业是否具备让人才充分发挥创造力的机制和环境,直接影响企业创造知识的能力和所创造知识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知识创造能力和所创造知识的质量决定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决定了企业能否在新经济态式下取得竞争优势、形成盈利能力。企业的盈利能力水平又决定了企业价值的大小。

参考文献:

[1]汪海粟.无形资产评估[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09.

企业经济价值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经济管理;企业价值;最大化

1引言

当下,我国经济正在快速稳定健康的发展,有很足的发展势头,国家的经济模式也随之转变,企业为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经济管理与企业价值彼此促进彼此依靠,良好的经济管理使企业稳定长远发展,实现企业经济最大化,企业的不断发展又能使经济管理体系更加完善。但是,目前还有很多企业在此方面存在问题,制约着企业价值的体现,因此,不断加大经济管理力度,提高经济管理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企业经济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意义

世界经济发展迅速,竞争也愈加激烈,企业在发展壮大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的机遇和挑战。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社会,转变企业发展领域、方向、方式,重视经济管理,完善经济管理体系将成为能否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存留下来的关键。本文结合实际,将影响企业经济管理的因素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因为科学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方面,也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工具,这就需要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技术水平,建立经济信息管理系统,使企业的经济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第二,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因为当下交通工具、联络工具的快速发展,使全球经济的联系更加密切,但这也对企业的经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对企业的经济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企业运行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而只有采取有效地经济管理措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才能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经济管理也是由企业发展提供空间和基础,没有良好、专业、完整、合理的经济管理作为基石,企业在这风雨飘摇的社会环境中将摇摇欲坠。只有企业不断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才会有必要进行经济管理,才能为经济管理体系提供充足的运转空间。因此,只有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采用正确有效地经济管理措施,充分认识到对企业发展与经济管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合理的利用这一关系相互促进,相互完善,才能使企业在社会经济的发展潮流中不被淘汰,才能使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价值。

3通过经济管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措施

3.1设置合理的经济管理组织机构

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要想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就要设置合理地经济管理组织机构,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首先,要明确经济管理决策者的主要职能,提高决策者决策的水平和质量,把握企业重要的发展方向。其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经济管理相关体系,根据社会实际的发展现状,不断完善健全经济管理体系。确保企业在不断地发展扩大中能够保持企业的发展方向不走偏。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长久稳定的发展下去。

3.2创新经济管理理念

要以正确客观的态度将管理理念引入企业发展中,具体而言,要使管理理念与企业发展目标相一致,并合理的利用这一关系相互促进,相互完善,才能使企业在社会经济的发展潮流中不被淘汰。现如今,有很多企业的管理层严重缺乏经济管理意识,使企业发展方向不明朗,严重限制了企业发展的领域的拓宽和发展。除此之外,企业的经营者只是单方面的重视当下经济收益,对企业的发展方向、发展领域、发展质量并没有集中精力去探究,企业的管理者和经营者的缺乏专业知识能力,不能准确判断出企业发展中的问题,也没有足够的创新能力和知识储备来解决这些问题。这就需要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实时革新经济管理理念,掌握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规划,确保企业的稳定发展。要想确保企业在这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中站稳脚跟,就要时刻有危机感。上到企业的高层,下到基层的普通职工都不能高枕无忧,都要时刻树立危机感,对将企业的发展视为自己的责任。危机感可以使企业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社会积极发现自身问题,敢于改变自身企业的勇气,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3建立完善科学的经济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要想有效地提高经济管理的水平,使经济管理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就要在经济管理当中引入科学信息技术,建立完善科学的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大大提高经济管理的效果,使经济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为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奠定坚实的基础。现如今,有一部分企业已经应用先进的科学信息技术进行企业的经济管理,提高自身在经济日常中的竞争力,能够更好地适应变化莫测的经济市场。经济管理信息系统还可以整合产品以及客户等利用资源信息,能够为企业的运行提供可靠的信息数据,大大提高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也有利于企业自身价值的体现。

3.4建立经济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经济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对于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经济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起到引导的作用,更能够监督管理相关工作人员的行为,使企业的经济活动更加规范化、高效化,因此,企业建立经济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要对企业的整个生产以及管理经营进行制度的管理控制,使企业的各项活动更加统一,大大提高企业的经济管理能力,为企业的发展增添助力。

企业经济价值范文第4篇

【关键词】管理;助力;企业;价值;最大化

一、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内容

1.财务管理目标最大化

关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标准各个时期和各个研究人员均有不同的理解和表述,但长期以来,财务管理的目标最大化是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追求目标之一。要实现财务管理目标最大化,不仅需要企业的各个业务部门不断提高生产能力、拓宽市场渠道等,还需要各支撑部门制定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从企业成本管理、财务业务管理、产品定价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管理等各个方面,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同时,财务管理目标最大化是企业经营管理成绩的直观表现,企业管理人员能够直接通过财务报表所显示的数据,来判断本期的经营成果,以及以此作为依据来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进行合理的规划。因此,财务管理目标最大化应是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内容之一。

2.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所处的市场竞争环境呈现出瞬息万变的局势,企业的价值最大化不能仅局限在财务管理目标最大化,还需要放眼未来,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DVD、诺基亚、摩托罗拉等企业的发展案例,充分体现出企业需要将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作为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内容之一。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的具体内容有市场竞争能力最大化、抵御风险的能力最大化、偿债能力最大化、获利增值能力最大化、以及资产管理能力最大化。政策环境、技术环境、市场环境等的发展及进步,随时都可能会将短期内发展前景较好的产业瞬即淘汰,让企业在一夜之间濒临破产。因此,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应是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内容之一。

二、经济管理助力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措施

1.建立动态创新的企业文化

“创新”一词是新常态时期技术、管理、制度、思想等方面经常被提及的词。动态和创新是新时期企业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企业文化中所呈现出来的固定化的、响应慢速的、论资排辈的文化氛围,易使得企业内部缺乏创新氛围和完善的创新制度,同时,也易让企业内部的各项业务在实施过程中,难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灵活机动。进而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难以及时对时代的风向进行快速的捕捉和及时的反应,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极易被消费者淘汰。因此,企业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需要具有高素质的经济管理型人才来为企业制定科学动态的管理文化,一方面,建立响应迅速的组织架构,对市场的发展动向能够以最快的时间和速度向领导层反应,领导层也能以最快的速度向下传达最为准确的战略及执行信息,让企业的发展紧跟时代的步伐;另一方面,动态创新的企业文化能够不断鼓励企业各岗位上的人才根据实际情况,对制度、技术、思想等进行创新,根据市场的需求创新性地创造产品,从而让企业引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巩固企业在市场中的发展地位。

2.建立动态的财务管理机制

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最大化,不仅需要企业能够不断地开源,还需要企业最大化地节流。建立动态的财务管理机制,要求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对企业的预算约束机制,采取动态化的模式来管理企业的各项资金的支出,同时还需要建立动态化的账款回收机制,来保障渠道拓展的有效性。动态化的财务管理机制能够让企业的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等约束成本的流程,根据实际支出情况进行动态化的调整,企业的各业务部门不仅对预算的编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实时的调整,还需要对各个生产流程、管理流程等进行精简,对材料采购等环节进行成本约束和管理,让财务管理人员与各业务负责人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不断更新的知识水平等,对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与完善,不断地提高企业的生产水平。从而既增加了企业的收益,又提高了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

3.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现代化企业无论是从产品,还是从服务等方面,都存在被模仿和被超越等竞争特点。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果缺乏核心竞争力,那么产品便很容易被竞争企业的产品所替代,市场份额会不断地缩小,最终导致企业经营困难。因此,现代管理学注重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既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既是显性的也是隐性的。科技型、技术型、生产型等企业在引领行业发展时,对企业的核心技术、核心知识体系、产品核心配方等核心竞争力,会有明确的了解和掌握,并会不断地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来优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部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没有体现的较为明显,或者还并未完全形成。这便需要企业的管理人员运用经济与管理学的知识体系,以及相应的理论工具,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挖掘、建立与培养,从而不断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保障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

内部控制机制是对企业的一切财务活动及其他经营活动的监督。制度和流程等缺乏强有力的监督,在执行的过程中易成为虚设。经济管理知识能够系统化地为企业构建内部控制机制,从内部控制的环境、风险控制等五要素,重新构建企业的组织结构,分离不相容职务、规范“三会”权力,独立审计机构,精简制度流程,畅通信息机制等。关于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依据相关理论便可以进行构建,但是在企业具体执行的过程中,不同的企业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问题,使得内部控制机制并没有发挥应有的监督与控制作用。因此,企业可以从经济管理的角度,不断地寻找内部控制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既严格按照内部控制建设机制进行制度建设,又要将理论与企业的实际相融合,让内部控制机制符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从而,使得内部控制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的经济管理是完善企业制度建设,拓展企业市场渠道,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促进企业员工积极性,强化企业内部监督机制,创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措施。经济管理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它包含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对企业内部的管理既会从经济的角度来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相应的参考信息,又会从管理的角度来为企业发现内部的管理问题,从而用管理理论工具和实践经验等,来解决企业的经营管理问题,从而不断地为企业的发展指明方向,保障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并不断地帮助企业创造价值最大化目标。

参考文献:

[1]孙中义,论财务管理对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作用[J].当代经济.2015(09):56-57.

[2]宋婵娟,孔尊龙,经济管理对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实现研究[J].才智.2016(08):89.

[3]李V,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浅析[J].全国商情.2016(05):76.

[4]吕伶俐,江庆,企业价值最大化中经济管理的实现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6(05):88.

[5]马洪香,企业如何再造核心竞争力[N].联合日报.2017年4月13日.

[6]程立茹,对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思考[J].西部财会.2017(01):62-63.

企业经济价值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企业价值;校企合作;经济价值

随着中国“互联网+”势头的兴起,全国各个行业在网络和大数据的驱动下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产业升级,数字商业兴起,使得以信息化和互联网+为载体的电商和贸易更加繁荣。在这其中,以电商平台为载体的跨境电商也出现了迅猛的增长势头。因此,在经济增长和经济运行的新常态下,我国对外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指出,我国外语人才应具备应用技术型能力属性。因此,以国际贸易为例,我国经济类外语人才应具备的则是外贸企业销售属性的能力价值。尤其应适应“互联网+”冲击下的跨境电商中的网络语言交流方式,从而实现贸易中的利益转换。因此,经济类外语人才的应用技术型能力培养是我国目前外语类人才培养的关键课题。于巧峰(2012)认为,经贸类外语毕业生的能力偏于理论性,在接受了传统的应试教育之后无法立即适应外贸企业赋予的价值期望,需要相当长的一段实习和适应期。因此,高校需要重新定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加强对师资的培训,培养服务于地方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提升学生就业的竞争力[1]。刘金兰(2008)认为,我国培养的外经贸人才应充分符合企业需求,而并非一味的以考试分数评价学生的能力高低。相反的,应使经济类外语人才具有相应的实操能力,承受一定的企业压力,认同一般外贸企业文化,成为外经贸营销队伍中的有用之才[2]。柏会力(2008)认为我国的外经贸人才应具备国际化视野,在适应新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同时,努力将语言作为沟通工具,在交流中实现资源对接,价值衍生,从而使用人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

一、校企合作综述

最早在英国,校企合作以“三明治”的形式出现。也就是为使得学校培养的学生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学校作为培养人的机构和基地,以企业为依托,让学生在入学第一年就进入企业在对应的岗位上进行挂职锻炼,熟悉专业对应的工种。第二年和第三年由学生带着在企业岗位上的实习经验在校进行理论学习。而后,学生回到企业岗位进行实习,并直至就业。随后,德国的双元制校企合作也应运而生。所谓双元制校企合作,是指企业与学校共同培养学生。由企业结合产业需求和行业标杆与学校共同制定教学大纲与人才培养目标,而后又企业针对学生实习阶段的表现出具鉴定和评判结果,由学校根据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给出理论考试成绩,最终形成对人才的综合考评。加上政府对学校和企业合作培养项目的扶持,德国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教育产品的质量也广泛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覃士珍(2016)指出:我国的校企合作仍然处于粗放式的增长阶段,仅仅是合作数量和规模上的增长,而深度和实质性的效果一直令人堪忧。王海礁(2016)认为,我国的校企合作不能盲目照搬国外的模式,应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和市场、行业、企业的价值取向以及经济走势的特点等,综合考虑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取舍问题。

二、我国经济类外语人才的培养途径

(一)项目进校。项目进校顾名思义就是学校在与合作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后,由企业委派专门的技术人员携带成熟的工件或者案例进驻学校,在与校方领导就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材设置等问题进行沟通协商后,按照企业的用人需求和行业的基本要求将案例带至课堂,由教师与企业专员共同组织,引导学生完成工件和案例,教师根据学生在校表现和课堂作业以及期末考试等出具理论成绩,企业端则根据学生在完成案例过程中的表现和案例本身的质量,依照行业标杆进行评判甚至估价。评判结果可作为合作企业储备人才的最终标准,同时完成的工件所产生的既得利益归属合作企业方所有。以经济类人才培养为例,外贸公司或从事跨境贸易的公司便可能成为该类人才培养的对口企业。如武汉的光谷免税区,自贸区等进驻的中小型外贸企业便可能和武汉地区的民办高校或职业技术学院对接。一方面,中小型外贸企业人手相对短缺,资金链较为单薄,同时承接的贸易现金流量非常有限,因此贸易项目并不复杂。在这种情况下,这些跨境电商的中小企业便可借助学校作为生产初级教育产品的集散地,寻求能够迅速完成贸易跟单的学生团队作为廉价劳动力,以经济、快捷的方式完成资本的转化和积累。另一方面,学校为在现有的激烈生源争夺战中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实现长远的生存发展,则需要通过提升就业率来彰显自身的教育特色,树立品牌。此时,项目进校的校企合作便是一条捷径。

(二)顶岗实习。除日常授课中以实践的形式将项目引入课堂外,充分利用学生的整块时间(假期)吸纳大批学生进驻车间、公司、工作室等实际工作场所进行全真环境下的实践锻炼也是一条非常不错的方法。一则企业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也需要实现人才的持续储备,并非一味“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样不利于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通过由实习带队老师牵头和管理,学生利用假期集中进驻企业实习的方式,公司可在连续的一段时间内跟踪人才培养的进度,监控人才质量,在交付实习工件,完成贸易订单而获利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掘优质人力资源,提前做好针对性的人才储备。另一方面,学校在输送人才时也能根据企业的需求获得连续的教育案本和数据,用以修订自身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方案,树立自身的教育品牌,大幅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率。同时,也为自身在生源市场上赢得持续发展的一席之地。此外,此种校企合作更能为带队老师提供挂职锻炼的良好机会。教师在管理学生的同时,为适应学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转型的需要,自身的知识结构也需要更新,而并非单纯的“学校到学校”的纯理论模型。也即是说,教师作为教育产品的直接生产员,若自身的知识结构没有实践经验,则制造出来的教育产品也只能是脱离于社会需求的“不合格批次产品”。因此,这样的教师就算脱离学校,也无法融入社会,就业竞争力也十分令人堪忧。所以,既为了教师自身的职业发展需要,也为了学生成为应用技术型人才,更为了学校教育转型,教师可以,也必须通过挂职锻炼改变自身的知识结构,同学生一道实践,一道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和实操能力,成为“好师傅”,带出“好徒弟”。

三、结论

目前,我国外语类人才,尤其是经济贸易类人才的培养正面临着脱离社会需求的尴尬局面。为适应“互联网+”所带来的经济增长新浪潮,经贸类外语人才必须朝着应用技术性人才培养的方向进行转变。而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校企合作则是国外的办学经验,作为中国的应用技术型高校和企业应根植于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市场规律、价值取向等诸多特点,有序开展校企合作,如采取“项目进校”,“顶岗实习”等方式,帮助学生实现优质就业,帮助教师完成知识结构转型,以此适应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发展需要。

作者:宋振华 黎源 单位:晴川学院 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