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建设的途径

文化建设的途径

文化建设的途径

文化建设的途径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途径;创新机制

企业文化,也可称为组织文化,是一个企业或组织中由其自身价值观、信念、符号以及仪式等多种元素组成的特有文化形象,是由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主要可包括文化观念、企业精神、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文化环境以及价值观念和企业产品等。加强企业内部文化建设,开拓思路,并研究和探讨其创新管理机制,对促进企业快速进步,建立完善、严谨、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制度,增强其市场竞争力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长期生产、经营、建设和向前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管理方式、管理理论、文化思想、群体意识以及与之相应的思维方法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企业领导人呼吁和提倡企业内部上下共同遵守(且在过程中不断革新)的文化传统和行为方式。企业文化渗透于企业内部的各个领域中,具体体现在企业经营理念、内部行为规范和企业价值观等多个方面,其核心内容为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和经营理念的培育,能够有效提高企业员工思想道德风貌,优化人文素质,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其社会经济效益。企业文化建设是一种理念的策划与传播,属于泛文化的一种类型,具体的讲是某一企业文化相关的理念的形成与发展,其典型特点突出在“建”,强调宣传执行,最忌重口号轻落实。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企业在现阶段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企业实现内部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二、企业文化建设途径

1.企业形象的树立

一般来讲,企业形象是人们通过一个企业的某种标志,如产品特点、市场经营策略或人员风格而建立起来的对企业的总体印象,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与企业知名度、美誉度、品牌优劣甚至企业兴衰都密切相关。一个良好的企业公众形象,对于企业自身来说是一笔无形资产,能够吸引更多的优秀人力资源、资金投资等,在现阶段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良好、有效的形象战略能够使企业脱颖而出,对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提高其经济效益,体现企业运营实力等均具有重要作用。就目前情况来看,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企业形象树立途径主要可从两个方面入手:(1)企业内部建设。首先,树立科学的企业理念,使其能够充分显示企业目标、使命、经营理念以及行动准则等,之后将其与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和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使其成为企业发展的精神动力,以培育和弘扬企业精神,塑造良好企业形象。其次,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需创名牌,且多出精品,使自身产品在市场中形成文化优势,并加强产品的对外宣传,突出其个性化和独特性,以此来增强企业知名度,创造最佳市场效益。再次,加强对企业内部员工的培训,培养有思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提高企业员工整体素质;坚持“以人为本”,创建平等、和谐、互助、团结的人际关系,增强企业员工的向心力与凝聚力,树立良好的精神风貌,塑造优秀的企业形象。(2)外部建设,首先可通过参与公益提升形象,提倡企业员工多参与公益活动,树立正面形象。其次,企业还可借助互联网这一新媒介进行宣传和推广,采用多种网络营销方式进行多方位、全方面的推广营销,进而网罗庞大的分散用户,吸引更多意向客户,增强广大用户对该企业的品牌印象。

2.以人为本,增强企业凝聚力

各大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人”均具有两层含义,不仅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也是接受文化建设的对象(即客体),所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需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严格遵循“以人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指出,人是社会各生产力要素中的最活跃因素,具备很强的创造力与能动性,而在社会化生产和企业发展中,所有物质资料和产品建设均与人直接相关,由此可以看出,人对社会和企业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所以,要想打造或创建优秀的企业文化,就需要把企业价值观念、服务理念、经营目标、行为规范以及优良传统等多种文化思想融入到企业员工的行为与精神建设中去,充分体现于各项工作中。同时,为员工创建轻松、和谐、有动力的工作环境,使其能够感受到工作的愉悦感,增强其工作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员工团队精神和企业凝聚力。总之,企业文化在本质上原本就属于人的工作范畴,故其文化建设必须以人为本,依据员工的实际需求来创建并在实施过程中予以修正和完善。

3.发挥管理者的领导作用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全面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与其他领域的工作相似,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一个可靠的领导者或管理者。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传统民族文化和历史人文信息的集合,不仅吸收了传统文化精华来充实自己,而且还借鉴了外来文化以丰富、扩充自身文化,具备多元性、本土性和国际化特征。在此基础上,企业文化领导者或管理者需从历史、国外、其他企业以及流动性的市场经济等多种途径吸纳优秀文化信息,并将其有效融合,从而形成新型的企业文化,以指导企业生产和经营。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机制研究

1.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一个企业中文化建设的创新,主要是为了提高企业自身凝聚力与市场竞争力,推动企业快速向前发展。企业的发展,从根本上讲就是人的发展,作为企业中最活跃的生产力因素,人力资源管理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所以,现阶段企业文化的创新需坚持以人为中心,强调尊重员工(人即全体员工)、理解员工、依靠员工、关心员工以及服务员工等理念,同时发挥人本管理思想,即公正、公平、公开和民主等,以便深层次挖掘员工潜能,并通过适当的奖惩制度调动员工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促使其发散思维,提高其创造性。

2.组织学习,重视员工建设

当前环境下,一个企业文化的创新大部分依赖于企业内部人员的学习、成长和总结等,所以企业领导需明确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对内部员工进行全员培训,发挥企业职工队伍的主力军作用,使全体员工理解并认可企业价值观,并将其落实于实践中。具体的组织学习和全员培训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制定全员培训计划,鼓励并督促员工参与到培训和学习计划当中,增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与认识,促进新型企业文化的推动进程。(2)当员工积极参与并支持创新文化时,可通过诱导性变迁的方法开展企业文化改革,增强员工对企业内部价值观的认识,并借助于培训活动、员工会议、标语粘贴、板报等多种宣传方式,为员工营造出价值观感染氛围,使其能够自觉规范个人工作和操作行为。

3.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组织制度与管理制度的总称,是对企业管理活动的制度安排,其根本目的主要在于最大限度地协助企业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一个优秀企业的管理制度(包括企业生产、人事以及民主管理制度等)自身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强制性,主要表现在科学的管理理念、可执行的管理方式以及完善的管理条例等,不仅要在企业内部建立“三公”政策,形成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促使企业生产顺利进行,而且还需对企业内部的人事、分配等进行深层次改革,逐渐转变传统的管理方式与经营策略,增强企业制度建设,缓解内部矛盾,充分团结利益相关者,形成一个完整的共同体,并鼓励每位员工积极发挥个人才能,走“人才竞争”捷径,寻找创新突破口,体现出企业的独特优势。

四、结语

21世纪是一个全球经济大融合的时代,也是企业开展文化管理的时代。当前环境下,各大企业需从实际出发,依据企业实际情况,在寻求经营之道的基础上,培育企业精神,塑造企业良好形象,优化内外发展环境,建立自身独特文化,促进企业快速向前发展。且在此基础上,还需对企业中各生产要素进行科学整合,根据其自身性质与特点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并在管理者的领导下促使员工与企业形成一致的价值观,增强企业凝聚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伟明.浅析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途径[J].经济师,2015,(10):247-248.

[2]唐陶然.试论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措施[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02):37-39.

[3]孙保全.学习型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及策略[J].现代企业,2010,(08):66-67.

文化建设的途径范文第2篇

关键词:校园廉政文化;建设途径、方法和意义;德育教育

当今社会,校园廉政文化建设是廉政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扩大廉政文化知识和思想在学生和教师中的影响,以及改善社会的风气。这就要求我们了解廉政文化的主要内涵。

一、校园廉政文化的内涵

廉政文化,是指关于廉洁从政的知识、思想、信仰、以及行为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评价等内容。校园廉政文化只是中国先进文化中很小的一部分,但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它与党风廉政建设、师德师风建设、学风班风建设紧密相连。校园廉政文化以崇尚廉洁、物化廉政、践行廉政为主要内涵。

1.崇尚廉洁。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加强廉政文化知识,学习先进的廉政模范人物积极进取、不断奉献的精神。2.践行廉政。这就要求开展多种多样的与廉政文化有关的活动。3.物化廉政。主要是指课堂的廉政教育,还要有社团组织的廉政教育,还有各种课外活动的活动,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和网络环境进行廉政教育。使人们置身于廉洁的校园环境,人们自然会见廉思廉、守廉倡廉,进一步传廉、助廉、创廉。

二、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在了解了校园文化的内涵的同时我们也要积极努力的践行校园廉政文化,践行校园廉政文化有多种途径。主要有一下几点途径。

(一)开展有关廉政教育的讲座和报告以及使廉政文化建设参透到课堂中

利用这种方式可以接收更高层次的廉政知识。这样大型的廉政讲座和报告具有与时俱进的性质,可以开拓学生的眼界,启发学生新的思维。在我国在小学阶段设置了自然、品德、社会等课,主要对小学生进行自然文化、思想德育的教育。到了初中和高中开设了思想政治这门课,进行廉政教育。

(二)通过开展各种课外活动以文体宣传廉政文化

通过张贴格言、警句,演唱歌曲,组织征文、演讲竞赛,演播影视片,以及增加学生艺术节中廉洁教育内容等,多形式、多途径开展廉政教育。如廉政文化知识竞赛、廉政文化演讲比赛、还有廉政文化辩论大赛等。深入开展校园廉政文化建设、营造风清气正育人环境。为健全各项规范行政提供校园中各种文化宣传活动丰富多样,应该在文体宣传中增加廉政文化建设的内容。可以利用校园板报宣传,校园的广播站进行宣传,还有校园的网站宣传,也可以通过学校自己创办的板报宣传。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室定期播放警示教育录像片,通过典型案例对全校师生进行具体的讲解,

(三)微视频教育

利用拍摄模拟现场情景,让学生亲身经历事情的经过,亲身感受,才能从跟本上体会到廉政文化的作用。全面推进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加强校园建设,培养学生崇廉敬德的思想品质,弘扬整个社会的廉政文化,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微视频教育改革走在了教育改革的前列,紧跟时代的步伐。现在电视剧和电影业特别的发达,电视、电影已经成为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所以校园廉政文化的建设更需要以电视、电影来作为载体。

(四)通过学校党建工作进行建设廉政文化

把廉政文化建设思想参透到党建管理工作和学校教学的各个领域,能够建立真正的廉政文化机制和制度。培养校园人重清廉的优良品德,使学生树立正确、积极、健康的理想信念、道德观念、法制意识和社会责任,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长效机制,使廉政文化建设贯穿到校园人的日常生活中,积极倡导廉政文化,弘扬廉政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师生积极参与。

(五)加大教育力度

在未来的世界中,是教育的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在教育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教室肩负着培养下人才的艰苦任务和历史的使命。教师的素质尤为重要,我们要想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就得需要有高质量的教师。正所谓,教师的言行影响学生的言行,教师的德行,同样也影响着学生的德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接受者,所以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基础道德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

三、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应注重的方法

在校园文化建设的时候应该注重一下方法,这样有助于更好的传播校园文化知识、弘扬校园廉政文化精神。

(一)要与学生的接受程度相m应

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对中小学生采用形象直观的方法和生动有趣的方式,对大学生则以理性思考和辨析的方式为主,要分层次有重点的进行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在校园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可以引导青少年形成以诚实守信、正直节俭、崇尚廉洁为基本的核心价值观,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要与课堂教学和德育结合

把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相关内容渗透到德育教学工作中,使廉政教育和德育融为一体,互相促进。使学生正在德育教育中体会廉政文化教育,树立廉洁的意识和观念。廉政文化教育不仅与思想政治课相结合还要与其它课堂学科教学相结合。使学生既学到文化知识,又受到廉政文化的熏陶。

(三)学校的老师和领导要以身作则

在课堂教学中还是课外活动中,学校老师要起到带头的作用,引领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学校领导和老师要担任建设校园廉政文化的设计师和组织者的角色。为祖国培养李敖好的接班人。借助校园文化生活活泼、灵活多样的形式的校园廉政文化活动,使广大师生在文体活动中受到廉政的教育。

(四)要注重与时代特征紧密结合

中国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思想是科学的思想,在当代,我们在进行校园廉政文化建设仍然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思想是现时代精神的精华,它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它是现代最先进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时代的思想智慧。校园人学习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助于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时代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更好的建设校园廉政文化建设。

(五)加强宣传法制组织建设,使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以及廉政文化建设三方面相结合

依法治校要求收费要规范,校务要进行公开。学校领导在进行学校事务管理时,要跟据学校有关方面的法律法规来进行管理,不能一个人的想法来办事情,管学生。要发放收费明细通知或者是在学校的公示栏里进行公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学校的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流动的资金也越来越多,这就更需要校务信息的公开了。

文化建设的途径范文第3篇

关键字: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企业文化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职业院校的硬件环境和教育层次都有大幅度的提升,但同时因为办学时间相对较短,其校园文化底蕴略显薄弱。校园文化建设跟不上,就像一个人骨骼强健却没有灵魂,是空洞的不可持续的。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要建设成什么样子、该如何建设,是目前职业院校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1 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和目标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有建设资金就能实现,它需要全体师生共同努力。要建设就要找对方向,确定目标。

1.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的根本指针,它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发展动力,明确了基本途径。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向。

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学校是人才的摇篮,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与人才培养相结合[2],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体现学生自身的时代朝气。

1.2 以与企业文化相结合为特色

职业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高技能人才,校园文化必须引入企业文化,在校园文化培育基础上突出其职业特征,旨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态度,树立坚定的职业信念、崇高的职业理想追求,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企业文化应该成为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2 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2.1 以校园电视台、校园网等为阵地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指出:“校园文化建设应加强电视、广播、报栏、专刊等宣传舆论阵地的建设和管理,丰富精神生活,发挥正确的导向和宣传教育作用,充分利用和发挥社会主义文化设施和大众传媒对德育的积极作用。”目前,各高校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宣传、传播校园文化主要由校园电视台、校园网、校刊等校园媒体共同承担。学生通过校园媒体能迅速地了解、把握和熟悉党的方针、政策。职业院校也可以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大力发展校园网络,重点宣传本校精神文化和企业文化,打造特色校园网络文化,以社会上、校园里的可歌可泣的真人真事为宣传对象,在师生中树立学习的榜样。同时,在思想政治教育也要在各学科的教学环节中渗透,让学生们不仅要“学技术”,更要“知精神”,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事业同步发展[3]。

2.2 充分进行校企合作,加强对外宣传

职业院校应该通过校园文化的整体规划来引入企业文化,实现整体推进和特色的体现,并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展现实践性较强的企业文化,强化学生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接纳[4]。与企业联盟,实行“订单培养”;与行业联合,向行业要人才培养标准;与园区联结,使专业教学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深入落实到院校的各个专业,各个班级、各个环节。积极组织策划对外宣传课题,努力扩大院校的社会影响力,借助信息网络和宣传渠道,推广学校文化品牌,展示学校风采。

2.3 师生员工共同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常态化

一些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只注重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教育,过分强调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对学生的影响和在学生中产生的效果,而忽视了师生员工的同步发展,忽视了教职工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热情,以及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使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性和长远目光,削弱了校园文化建设在高职院校发展中的作用。因此校园文化应全员参与,全体教职员工和全体学生共同努力。

校园文化建设是党委宣传部门、学生工作部门、教务工作部门、团委、工会、学生会等共同的职责,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各负其责,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提供有利的组织保障。若能长期持久地紧抓校园文化建设,职业院校将会真正成为一个身体强健容貌姣好而又灵魂高尚的“人”。

3 结束语

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职业类学校生存、发展和壮大的永恒主题。只有具备了先进的职校校园文化,培养出了一流的职业技术人才,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教材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修订版

[2] 章晓燕,先进文化视域下的和谐校园文化构建途径研究[J].企业家天地,2010(7)

文化建设的途径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内涵;建设;途径

中图分类号:F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6-036-01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企业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才能在市场中屹立不倒。企业的竞争力又来源于企业员工的责任心、使命感和工作热情,企业文化是规范员工行为、提升员工绩效的有效手段,是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因而研究企业文化的建设途径对于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的长期经营发展和制度化管理中发展出来的。从形成机制上看:企业文化最初是企业建设者创建的,企业为了实现某一既定的目标就要遵循一定的制度,此时的企业文化相当于无形的企业制度,这种无形制度的运行使得企业员工具有了共同的而目标和使命,并长久地发挥作用。从本质上看: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的知觉,企业员工想用相似的口号、语言描述企业,这就是企业文化,因而企业文化与企业员工对其态度有关。

企业文化从两个方面对企业产生影响:一)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影响是战略性的,企业文化影响企业对外界环境变化所作出的反应,影响企业领导者的决策;二)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有着引导作用,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规范企业员工的行为,使其绩效提高,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企业文化建设途径

(一)树立企业愿景

企业愿景指的是企业成员的共同目标。当企业员工在目标上达成共识时,才能在工作中"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向着企业愿景不断奋斗,从而提升每个员工的工作效率,促进企业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因而建立企业文化的第一步就应树立企业愿景。企业愿景不但是企业的总体奋斗目标,也应是企业每个员工的奋斗目标,因而企业愿景的确定应贴近生活、符合企业特点。确定了企业愿景后,应通过标语、广播、电视、广告等各种传播手段将企业愿景进行宣传,使其深入人心,并取得企业员工的广泛认同,从而使企业具有更强的凝聚力。

(二)体现"以人文本"的建设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理念,即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中,时刻将员工放在重要的位置,要保障员工的权益,积极塑造和培养企业员工使其取得良好的职业发展。首先:企业要善待和尊重员工,企业领导要了解基层员工的需要,使员工的生活需要、心理需要、事业成长需要得到尽可能的满足,使员工更愿意以企业文化规范自身行为;其次,要保障企业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论新、老员工,不论领导还是基层职工,都应遵守企业各项制度和行为准则,制度的约束力要高于领导的约束力,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企业文化的软性约束作用,是企业文化长久地发挥效用。

(三)强化企业管理队伍建设

企业管理者要对企业文化的建设把关,对企业文化的宣传和倡导进行组织和设计,对企业文化的建设有着关键性作用。企业文化是否具备较强的感召力,是否具有足够的先进性;是否具有一定的文化品位,能否彰显企业个性和魅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和修养。为此,企业管理队伍需要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身业务素质和文化素质,对企业文化进行准确的把握和理解,并深刻认识企业文化的内涵和功能。以企业文化作为自身行为准则和职业愿景,以身作则,并强化对企业文化的宣传,使其渗透到基层员工中间,从而形成自上而下的凝聚力。

(四)创新企业文化,促进企业文化个性化发展

企业要面临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面对内部结构的不断调整、重构和完善,因而企业文化也应当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创新,以保证企业文化的先进性和个性。

首先,企业文化在创新过程中应进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舍弃不适应时展的旧理念、旧文化;其次,企业文化的创新应开阔眼界、博采众长,借鉴国内外成功例子并融会贯通,结合企业发展需要形成适合企业自身的文化;除此之外,企业文化的创新过程中要注重突出企业自身特色,彰显企业个性,注意发掘本企业和同类企业的区别,并将这些区别作为企业文化创新的出发点,结合企业环境、企业愿景塑造个性化的企业文化,从而形成本企业员工独有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凝聚和激励作用。

三、总结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因而建设并创新企业文化是当今企业必须重视的问题。企业文化的建设应从企业愿景的树立出发,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通过强化企业管理队伍的建设来促进企业文化的落实,并结合企业的发展情况适时地进行企业文化的创新。

参考文献:

[1]邵艳梅.论企业文化建设的存在问题及其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7(19):252-253.

[2]张书起.固化于制内化于心-论现代企业文化的建设要点[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7):33-34.

文化建设的途径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小学;校园安全文化;建设途径

文化是人类活动的成果,同时又是人自觉地接受文化并通过文化的哺育形成思维、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不仅是提升全体师生安全文明素养的有效手段,更是创建和谐、平安校园的基础,这是时代赋予学校的责任,也是学校持续发展的要求。然而,由于人们对校园安全文化内涵认识的不足、安全文化评价体系的缺乏等原因,导致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中存在着“重制度轻落实、重个别轻整体、重形式轻教育”等问题。因此,正确认识中小学校园安全文化的内涵与功能,思考和构建校园安全文化的策略,是提升学校办学层次和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校园安全文化的内涵及其功能

校园安全文化源于“安全文化”概念,也从属于“安全文化”与“校园文化”范畴。安全文化概念最早是由国际核安全咨询组于1986年针对核电站的安全问题而提出的[1]。1991年国际原子能组织在《安全文化》报告中指出,“安全文化是指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1993年国际核设施安全顾问委员会指出,“安全文化是决定组织的安全与健康管理承诺、风格和效率的那些个体或组织的价值观、态度、认知、胜任力以及行为模式的产物。”[2]在我国习惯上把“安全文化”理解为“在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为维护安全而创造的各类物态产品及形成的意识形态的总和。”[3]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安全是指个体或系统不受侵害和破坏。由此,“校园安全文化”可简单理解为:学校师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所创造和形成的使师生个体或学校免受侵害和破坏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

近年来,校园安全事故屡见不鲜,从踩踏、火灾、自杀、校园暴力事故到交通、溺水、饮食中毒等意外伤害事件的不断发生,涉及青少年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安全隐患有 20 种之多,危险时时在演绎,安全需要从“文化”抓起。因此,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与研究已成为当前热点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学者对校园安全文化的含义理解不同。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重视安全管理制度。如“校园安全文化是指将学校安全理念和安全价值观表现在决策和管理者的态度及行为中,落实在学校的管理制度中。”[4]二是重视安全素养与环境。如“校园安全文化是在长期办学、育人、发展实践中,为保障师生员工的安全,建立完善和谐的安全环境,并使全体师生员工形成良好的安全价值观、态度和素质,从而积累的具有高校特色的安全物质财富和安全精神财富的总和。”[5]三是重视安全群体氛围。如“校园安全文化是指由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以学校安全理念和安全价值观为核心的观念文化,把行为文化、管理文化和物态文化相统一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6]

不管人们对校园安全文化概念如何界定,但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只有一个,即“保护好学校和师生员工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创造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文化是人们在文明进程中不断习得和积累的并为自身所默认且潜在地主导人的思想、行为以及习惯等一系列知识、经验、感受等的总和。[7]把安全引入到校园文化之中,就是学校要倡导安全的精神、理念与行为等。因此,我们理解“校园安全文化”的内涵时,应考虑以下方面:一是以平安取胜。所谓“平安取胜”就是指学校通过提供各种优质的服务和环境等途径来达到平安、文明的校园形象。如一些学校提出“一切为了师生的安全”等信条就是以平安取胜之举。二是以群体参与。所谓“群体参与”是指校园安全文化要被全体师生所认同与参与,包括高质量的安全教育、执行严格的安全规范以及应急自救技能等。换句话说,就是校园安全文化必须在全校内、全方面地导入,使全体师生具有安全意识与安全行为。三是以系统构建。校园安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包括物态文化,还应包括管理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安全物态文化是指安全防范的装备和设施等;安全管理文化是指安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管理规章制度等;安全行为文化是指安全思维、安全操作、安全指挥和应急自救技能等;安全精神文化指有关安全的知识、观念、意识、价值等。

联合国教科文指出:“实现发展的动力实际上存在于文化之中,……文化是实现发展的摇篮。”[8]安全文化是安全系统有效性的决定因素,个体对组织安全文化的感受支配着其安全行为,校园安全文化决定着安全系统要素是否有效地作用。因此,全体师生安全文化的观念和行为的形成以及有效实践校园安全文化策略,应该创建和拥有一种安全型的校园文化。校园安全文化作为集体价值和行为准则的集合体,具有以下功能:

(1)导向与育人功能。校园安全文化是一种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能引导全体师生主动地按“安全要求”采取行动,并获得安全知识,形成安全思想、安全心理、安全情感和安全规范行为等安全文化素养。

(2)约束与保障功能。校园安全文化为全体师生提供了一套安全判断标准和行为规范,规定了做哪些是安全的,做哪些是不安全的,一旦有违背校园安全文化的言行,就会受到群体的舆论压力,促进其修正,从而保障校园的财产、生命和师生的生命素养提高。

(3)规范与创新功能。校园安全文化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师生员工的教育过程。当安全观念、安全伦理道德在师生员工的思想上扎根后, 师生员工就会积极主动地了解掌握安全科技知识, 就会自觉地按学校安全管理的要求去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并能够孕育出新的安全思想、新的安全技术和新的安全操作方式。

二、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中小学生是弱势群体,容易受到伤害,也最受家长的关心。有关调查表明,中小学生每年的非正常死亡人数都在 1 万人以上,即平均每天约 40 多名学生因各类事故死亡,相当于一个教学班的人数。[9]导致中小学生伤亡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切实建设好校园安全文化,做好师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不仅关系到人身和财产安全,也关系到学校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更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全稳定。目前,学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但总体上看,我国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仍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还存在许多问题。

1.注重安全制度建设轻具体落实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等各级政府部门近几年先后出台了《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等一系列学校安全工作政策法规。各地教育系统结合各基层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学校内部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但是在具体的工作实践当中,各地并没有将这些制度落实到位。年度安全考核中,也并非以预先制定的制度为依据,而是看实际学生非正常死亡人数。只要学生非正常死亡人数超过一定的比例,就会导致一票否决。

以某市教育局为例,在各校原有安全制度的基础上,组织力量重新修订了《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学校安全工作岗位职责制度》等二十五项安全工作制度,涉及门卫、消防、食堂、接送车、卫生保健、环境、宿舍等多个方面。每年年初,教育局都会与各校校长签订当年度的《安全责任状》。各校为了表示对安全工作的重视,也制定了许多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但在实际工作中,各校却将这些制度搁在一旁,重视只是口头上与纸面上的意识。考核时,教育局也只盯着非正常死亡数,只要这一指标没有问题,考核肯定顺利通过,甚至可能为优秀。

2.注重个别文化建设轻系统构建

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具广泛性、层次性和系统性等特点,这就要求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架构在精神、物质和行为等相统一的基础上。具体包括安全硬件设施、安全制度、安全组织机构保障、安全文化活动、安全校园网络、心理安全辅导、校园安全精神、安全信念、安全价值取向等。然而,由于校园安全文化内涵缺乏统一认识、评价机制缺乏,导致许多学校在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上重视“个别文化”建设。如有的学校重制度的文本建设,却缺乏安全责任系统与齐管共抓的体系;有的学校重视硬件环境、饮食卫生、体育活动、交通安全等显性安全文化活动,却缺乏心理健康、黄色读物、网络管理等隐性安全隐患的排查与预防;有的学校重视突击性的消防演练等活动,却缺乏必要的日常宣传与渗透。绝大多数学校缺乏完整的目标体系及课程体系。完整的目标体系应该包括培养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文化素养,学校安全保障与服务场所、设施、器物等物态载体,以及健全与之相应的规章制度和预警机制等内容。完整的安全文化教育的课程体系应包括教育目标、课程设置、教材和师资的配备、学分设定、课时安排等方面。

3.注重理论知识讲解轻安全技能培养

学校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安全行为习惯与安全操作能力。然而,“重管理轻教育、重理论轻操作”的学校安全工作的弊病长期存在,影响了学生安全素养的整体提高。许多学校为了加强安全教育,往往存在随机化现象,有的突出检查管理一下;有的强化手机管理、器械管理;有的搞几次安全讲座或消防安全演练以加强安全知识与技能教育。许多安全常识、安全理论学习及安全测验只停留在纸面上,而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应急自救技能、安全操作技能和生活技能的培养却不关心。安全教育活动缺乏系统的计划和周密的安排,从而导致安全意识难以在师生们心中真正树立起来,往往是活动中知道安全重要,过后却抛在脑后。安全工作这根弦时紧时松,难以成为师生们的自觉行动,成为学校安全的一个隐患。

三、加强学校校园安全文化的建设途径

校园安全是校园各项工作的基础,是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最基本的保障。一位安全管理专家指出:“短期安全靠运气,中期安全靠管理,长期安全靠文化。”[10]这深刻揭示了安全工作只有上升到文化层面,才是抓住了校园安全建设的根本和实策。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校园安全文化建设。

1.“树理念、重关怀”是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前提

安全理念是安全文化的核心,它来源于安全工作实践,又指引着安全工作实践。树立“以人为本”及“依法治校”的理念,体现学校安全文化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明确校园安全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学校发展建设服务,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全体师生服务。一是要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观,即在教学组织过程中,要把安全作为考虑一切工作的前提,采取防护、减弱等对策以消除危险因素;二是要培育“安全创造效益、安全促进和谐”的价值观,即安全文化营造与和谐、文明校园联系起来,形成良好的社会形象;三是建立“以人为本、依法管理、全员参与”的方法观,即中小学要把财产安全、人身安全、心理安全教育贯穿到教书育人和培育良好的校风工作之中,并按照相关安全法律、法规、规章等来健全学校自身的安全责任体系和制度体系,以保证人人遵章守法、人人做好自我安全防护;四是树立“安全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认识观,从制度、行为、物质、精神等层面整体构建校园安全文化体系,做到时刻警惕、全面推进。

2.“强执行、造氛围”是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保证

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最高境界是达到全体师生自主管理、自觉进入安全活动状态,包括安全操作、人际和谐、遵章守纪、自救技能等。事实上,校园安全制度、责任体系等表层的安全文化,都是靠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责任心和工作态度等内在品质去实施的。倘若没有这种品质,再好的制度和规范,实际上都是一纸空文。因此,让每个师生“了解与认同”校园安全文化的内涵与实质、“参与与执行”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要求和安全教育,这是学校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因此,学校要建立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健全学校安全管理组织,定期分析校园及周边安全情况,表扬与激励在安全工作中表现出色的人员,力求在全校范围内做到“认识到位、管理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人”的局面。同时,要通过安全警示、安全宣传及日常渗透等途径加强安全文化氛围的营造。安全警示可包括严令禁止式、严正警告式、严肃要求式和温馨提示式等方式来提醒师生的安全意识的树立。安全宣传可通过主题班会、学生聚会、校园广播、校园网、橱窗板报、专题宣传、影视播放、征文比赛、专项测试、知识竞赛、图片展览、专题讲座、课堂渗透等形式,让师生在日常活动中获得安全知识、感受安全文化、提高安全素质。

3.“健制度、建机制”是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点

安全文化的推行,必须建立在良好的安全管理和完美的安全技术措施基础之上。要建立有效的校园安全管理体制,包括健全管理组织体系、责任评价体系、规章制度体系、应急处置体系等。管理组织体系包括校园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校护卫队、安全岗等;责任评价体系包括学校层面与年级层面、教研组层面与班主任层面等安全责任体系;制度体系包括安全治安管理相关制度,校内外集体活动的组织管理制度,外来人员入校管理制度,安全和法制教育制度,值班值日制度,以及与人防、消防、交通等行政职能部门的联系制度。同时,为确保安全防线、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应建议相应的安全管理机制,主要包括检查督导机制、队伍建设机制、创新发展机制、奖惩激励机制等。

4.“抓课程、重教育”是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