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乡村文化

乡村文化

乡村文化

乡村文化范文第1篇

乡村逐渐走向现代化,现代文明逐步取代乡村文化已成为潮流。乡村文化边缘化,是指乡村文化的乡土性的流失,逐渐被城市的现代化所代替。如今,农村孩子进入了以网络为代表的城市化时代,也无法摆脱电子产品所包裹的虚拟世界。农村学校教材是和城市学校教材统一的,所以在这样的浪潮中,我们的教育、教学模式也要向城市看齐。课堂的城市化,也诱导孩子们从小要过一种城市生活。这样乡村文化的边缘化也就成了很自然的事。这里农村小学的教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乡村文化的边缘化,主要表现在:自然生态的恶化,人际生态冷漠,民间文化消逝。

二、回归乡村教育

现代化的进程中,只有城市的现代化是很可怕的。城市的现代化必须以农村作为坚实的后盾。如果农村出了大问题,就会直接影响城市。因为,农村是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源头,一旦出了问题,城市就会乱套。而乡村教育的回归,就是要培育农村孩子的乡村文化,让他们从小根植于乡土文化的土壤中,从小受到乡土文化的熏陶。

1 乡土教育中的敬畏自然,尊重生命的教育

在乡土文化的教育中,要让孩子们敬畏自然、尊重生命。在我们小时候,这样的乡土教育还是很普遍的。如小孩子吃饭把饭粒掉在桌上的时候,大人会说,快把饭粒吃了,不然的话,雷公公要来打的。小孩听了,很自然地吃了掉下的饭粒。这样把很深的道理直白化了。在农村,从改革开放起,捕杀青蛙悄然兴起,青蛙成了饭店里的美味佳肴。而在以前,没有人会去捕杀它,更没有人会想到青蛙是可以吃的。我记得,当我们小孩子在割草或锄地时,不小心把青蛙弄伤了,我们会去找一种叫田鸡草的草,这种草是专门用来治青蛙的伤的,效果很好。如果哪个同学在放学的路上捉青蛙玩,就会招来很多同学的责备,并且,在第二天还会被报给老师,遭到老师的批评。我读小学的时候,学校里还养有长毛兔。我们轮流饲养。轮到的同学,中午或放晚学后,要去割草来喂养这些兔子。而且,谁割的兔草质量不好,分量不足,我们会互相监督。可如今,在农村,河流污染,对动物无情猎杀随处可见。整个春天,很少听到蛙声一片的景象了。以前,春天到了的时候,燕子又回来了,回到了去年住的农家。家家都说着同样的话:“我家的燕子又回来了。这燕子,是我们家的燕子。”以前,哪家没有燕子来做窝,是很没有面子的。有燕子做窝的人家,说明这家幸福、平安。有的农家,遇上燕子做的窝不牢固,主人还会在廊下为它搭个骨架,方便燕子在这个架子上垒泥做窝。有的农家有一道独特的风景,那就是堂屋里,一抬头,排列着好几个燕子窝,样子也不一样。燕子就如同自家人一样,自由来去。到了秋天,第二窝小燕子也学会了飞翔时,它们就要告别这家主人了。有一天,你发现地上有几只小燕子孵出后的蛋壳时,那是燕子付给这家房东的房租费。听老人讲,这燕子的蛋壳,可以做药,是很难找到的药引子。可如今,农家造了新楼房,还在房屋的四周砌了很高的围墙。主人嫌燕子脏,也不让它来家做窝了,燕子也被挡在了围墙外。因此,去年春天,一对远道而来的燕子夫妇,把窝建在了我们学校的走廊上面。我教育孩子们,不要去打搅它们,结果,这对燕子夫妇生育了两窝小宝宝。

2 乡土教育中的人际生态教育

在城市里,同是住在一幢楼里,相互间也是不认识的。甚至,门对门的也互不打招呼。我们以前的农村,不出村子,自家的大门是不用关的,不用担心会有小偷。这家主人不在,要借农具用一用,尽管拿去用好了,只要你使用后归还就可以了。特别是夏天,吃了晚饭,劳作了一天的人们,都坐在屋前,讲讲家事、国事。既了解了最新的消息,也增进了村民们之间的情感。到现在,我母亲在老家,有时干农活,中午回家,迟了,就在邻居家吃中饭。。这样的邻居,当然是指老邻居。孩子们可以随意去串门,去听白头发的老爷爷讲古老的传说。有露天电影的日子,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日子。吃过晚饭,大人、小孩背着长凳,到晒场去看电影。离自己村方圆七、八里的临近村,只要有电影,我们都会去看,由父母带着。轮到自己村时,我们已经看过几遍了,但小孩仍旧奔走相告。其实,那时的看电影,既是很好的休闲,又是我们农家人的聚会。可现在找不到晒谷场了,也没有了这样的集会。因此,农村也是人情冷漠,金钱至上,公共生活缺失。乡土教育,应该担当起找回原生态的人际生态的重任。

三、乡村文化教育策略和途径

乡村文化的教育主要途径就在农村学校。在农村小学,在被城区学校边缘化了的农村学校,还可以做些城市学校无法替代的教育,这是许多城区学校所忽略的。当前不少有识之士在极力呼吁重视乡村文化,其中,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刘铁芳就是其中的一位。最近他出版了《乡土中国与乡村教育》一书。他在《乡村的终结与乡村教育的文化缺失》一文中讲到:“培植乡村文化世界,就是在培植乡村少年的文化空间,就是在孕育乡村的文化生命。如果说乡村文化的荒漠化是一个短时期无法转变的事实,那么,对于乡村少年而言,在这荒漠之中唯一的指望就是乡村学校教育了。”可见我们农村小学的乡村文化教育提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如何在农村小学开展有乡村特色的教育,是我们乡村教师所要探索的课题。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说说。

1 学校的活动要与我们农村相适应

我们学校上半年的活动有三月份的放风筝活动,带着孩子们去田野放风筝,也是在春天里放飞心情,让大家看看春天的田野,闻闻田野里泥土的芬芳。让孩子走出课堂,体验悠闲,体验心灵的愉悦。在清明节,有五年级的做艾果活动。孩子们会早早准备好了艾青。到了做艾果的那天,孩子们从家里拿来了米粉、馅、艾青。在做艾果时,孩子们能做出各种各样的形状来。艾果蒸熟了,大家吃着自己做的艾果,是那样的开心,吃得那样香甜。几十年后,小学的语文、数学也许不记得了,但这样有趣的活动不会忘记。六年级有农家器具展览活动。同学们把自己家里的废弃农具、生活用品拿到学校里来,介绍给大家。学生拿来的器具各有特色。有蓑衣、斗笠、萝卜凿子、树扁担、竹扁担、筛谷匾、割草刀、田箩篮、果子桶、量米的升箩……有的我说不出来,有的我写不出名字。学校里成了小型的农家展览会。学生从中学到了生产劳动的艰辛和农家生活的风味。从而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有了对农家生活的认同,也从这些农家器具里认识到我们祖辈生活的艰难,滋生出对自己长辈的尊敬、孝顺。到了秋天,我们开展农家果实展览活动,使孩子们切身感受这是一块生我养我的土地,培养故土情怀。

2 学校的德育教育、校本课程挖掘地方资源,结合农村地方特色

“乡村地域文化中长期积淀而形成的地域、民俗文化传统,以及乡村生活现实中原本就存在着许多合理的文化因素,有着对于乡村生活以及乡村生活秩序建构弥足珍贵的价值成分,换言之,乡村地域文化中原本就潜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守望教育》)让孩子们寻找自己村子里的、家庭中的故事,进行故事比赛。其中有一位学生写了这样一个故事:

爷爷给我讲过我们叶家祖上的一个故事。很早很早以前,我们叶家出过一位御史,这位御史小时候家里很穷,在他小的时候,每天要担着柴到丰惠去卖。有一天,一位姓刘的先生来买他的柴,就问:

“你姓什么?”

“我姓叶。”

“哦,那是西(尿)浇灰堆邋遢叶!”

“那,先生姓什么呀?”

“我是大姓,姓刘。”

“呀,那先生是西浇灰堆入下流。”

小小年纪,有这样的才能,怪不得后来做了御史。

这样的家族故事,应该得到延续。孩子们在这样的故事里长大,不光是生命的承接,而且让孩子知道了我们从哪里来,要去何方。

乡村文化范文第2篇

[论文内容提要]中国乡村社会秩序随着社会变迁而发生着演化,当前农村社会自我整合能力也得到了快速提升,但是影响乡村秩序的一些深层负面因素并未因经济发展而消除。原子化与集体行动困境则为其中的因素之一。因此通过灌输“勤勉、合作、自助”的态度和价值观念,培养“自立、自助与合作”的精神,调动并依靠社区成员积极自愿地参与,改善自身的文化环境,建设适应形势的农村文化成为构筑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一、原子化与集体行动困境

乡村秩序主要指农村社会结构要素之间平稳有序地互动,乡村社会处在相对稳定和均衡状态。一般来说,乡村秩序主要由国家和农村社会的二元整合而实现的。虽然政府的合法性迅速增强,农村社会自我整合能力也得到了快速提升,但其它影响乡村秩序的一些深层负面因素并未因经济发展而消除。相反,经济发展与乡村秩序的悖论越来越突出,乡村秩序的弱质性将在今后表现出来[1]。

在众多深层次负面因素中,原子化与集体行动的困境是影响乡村秩序基础的基本因素之一。农村的这种原子化关系有着其自身的特殊性。相比之下,城市工作者在工作之外是原子化的,日常交往很少;而农民是工作上的原子化。这一点在组织合作上得以体现。农村的这种原子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即发展到个人生产力可以解决自身问题,但又没有产生更大范围内的社会分工合作需求。这反映了当地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因此,在东部农村,这个问题并不明显。

吴思红对农村目前所反映出来的这个特点做了确切的描述。原子化,即社会上个人与个人的联系很少,主要通过与一个共同权威的联系才得以建立,而不是直接发生联系,不是生活在一个互相依赖的群体之中。孙立平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个人间社会联系的薄弱,二是在追逐自己利益时,是以个人而不是以群体的形式行动的。

这一理解相对淡化了“差序格局”中传统文化的因素,而强调个人利益的动机性。从目前农村的具体情况来看,这种“工具性差序格局”不是在减弱,而是处于不断加强的态势中。虽然农村各种礼俗习惯和人情往来并未减少,并且以内在道德的评判表现出来,但实际上个人利益的至上藏着世态炎凉的真实背景。[2]

这种农村“原子化”关系的存在不仅不能强化农村的合作能力,反而使集体行动陷入了困境。奥尔森强调,理性的、自我利益中心的个体一般不会为了集体利益而行动,因为此类公共物品不会按照集体成员是否做出过贡献来进行分配,扣留没有做出贡献者的那一份。因此,理性的行动者将会是一个“搭便车者”;但是,如果每个人都想搭便车,那么集体行动则无法可能实现。

二、文化关联的缺失

农村的这种原子化,体现了一定程度的文化断裂,即从合作化至中,消除传统文化中的整合因素,强行用一个新的整合因素。建国后历次政治运动强有力的打击成功地将传统表层的东西瓦解掉了[3]。另外改革开放以后,出现了传统与现代的断裂,这就导致新旧文化之间的误读,特别是对改革开放的误读。在今天的农村,可以听到过去历史上从来不存在的这种日渐单一的评价:谁会挣钱,谁就了不起,且令人钦佩[4]。

在传统社会中,也即弱国家强社会整合模式时期,以儒家文化为主导思想的宗族自治和农村社会关系结构的特殊性产生了持续的整合力。这种社会,人的行为有着传统的礼制管束着,从俗即是从心,稳定的文化传统是有效的保证[5]。因此社会自我整合促进了村庄集体认同的形成,为村庄社会的集体行动提供了内生动力。

在村庄场域中,由于传统文化影响逐渐减弱,通过契约产生的内生强制力十分弱小,普通村民和体制外精英即使拥有明确的共同目标,仍然难以采取有效的一致行动[6]。

村庄社会的文化关联之所以能形成村庄集体认同、引起村庄集体行动、实现村庄社会整合, 是因为它一经形成便能将村民纳入到同一文化场景之中,让村民在同一文化场景中体验并遵从村庄文化网络的张力,使村民在村庄社会中的活动越来越体现村庄文化网络的要求[7]。但是,随着市场化力量对村庄社会生活影响的不断加深,乡村社会传统文化的支撑力在市场化过程中不断减弱,村庄文化网络的张力逐渐弱化,村庄社会的文化关联不足以形成集体行动和社会整合。

生活在同一村落活动空间的村民原本极易形成特有的文化关联,但是村民之间的交往活动中曾经存在的遵守共同

规范的默契和自觉性发生了关键性的断裂, 这些最终导致文化关联的缺失,从而无法形成集体认同,也就不能进一步形成集体行动。

三、集体合作的可能

化解农村原子化,从直接目的来说是要达到社会活动中的“技术”集体如分工协作,但最终这个目的还是通过要达到文化认同与“心理”协作如强调共同的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情感相依来实现,也就是重新实现农村的社会整合。

科利尔认为不管是政治社会资本还是民间社会资本,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通过克服集体行动困境而解决社会秩序问题的。普特南认为,社会资本指的是社会组织的特征,例如信任、规范和网络,它们能够通过推动协调的行动来提高社会的效率。从这个定义,我们得出,村庄内村民之间的相互信任、具有可以共同遵守的规范以及具有凝聚力的社会支持网络对于克服当前原子化以及集体行动困境,提高整个村庄的社会资本,达成集体合作都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贺雪峰认为,在传统社会中,村民们团结起来,共同克服集体行动的困境,依靠的是建立及强化以宗族组织为代表的传统组织体系。在传统社会中,也不是不存在有强烈搭便车欲望的“落后分子”,但是因为存在一套相对有效的惩罚机制,也就是将不合作者边缘化的办法,使大部分人不愿意(或不敢)变成那种事事搭便车的懒汉,从而使有限的合作进行下去了[9]。但是这个办法最终要依托的是传统社会中的传统组织及传统文化。

总的来看,有条件是能实现合作的,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体系,因为合作需要起码的信任氛围,需要谈判,要有合适的沟通话语。但是在转型时期,农民合作赖以发生的诚信社会制度不存在了,早已没有了传统的文化基础,而现代价值还未建立。在这种情况下,农民人生意义的重建、农民整体人生价值的建构,从而形成农村的文化传统。

四、文化何为

在许多社会中,个人并不是唯一的行动者,尤其是在中国农村社会,社会行动单元是多元化的,而且具有强烈的文化性。文化的重要性在于,它保护创造力,让个人独立地发展,却又发挥凝聚力,让个人在多元中结合成社会。化解原子化,文化一方面是提高农民素质,引导其重新构建生活意义;另一方面是为农村社区的整合提供文化支持。

文化对社区的整合作用在农村社区整合中是不可忽视的。文化是依靠价值、规范以及风俗习惯等发挥作用的。由于文化整合属于深层次整合手段,所以它对集体认同感,个体意识有着深刻、深远的影响。采纳一个集体行动框架,则涉及到了文化体系(即一个特定的关于世界的分享理解)的产品和个体意识的相互拼合。一个持续的、用于维持社会运动参与者忠诚和承诺的集体认同感的创造,本身就是一个文化成就。因此农村文化的内容以及文化内容的有效组织则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方面。

首先,农村文化内容涉及到了农民的生活意义和农村社区的意义共建,因此是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原有的文化底蕴和价值观念确立了农民自身想当然的、不自觉的认同对象。但是,当文化背景发生变化时,农民原有的认同对象和认同背景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出现了个体权利的不断膨胀,人际交往的异化,公共善的丧失。在社会学和人类学里,“价值观”常被用作表示共享文化的标准。而这些有效的共享价值观即普遍价值观必须在学校教育体系进行中进行。梁漱溟认为,无论广义还是狭义的教育,平时皆为“绵延文化而求其进步”,换言之即为“不使文化失传,不使文化停滞不进”,而“所谓文化者,一切文物制度,礼俗习惯莫不属之”;即“着意在改造文化、创造文化,而不是绵续文化”[10]。只有这样才能在农村形成新的文化传统,从而在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能够获得集体行动的条件。

其次,对文化内容进行有效的组织是进行文化扩散的一个重要方面。文化内容应该在农村的信息构成即一种等级制结构中占有一席之地。文化内容在农村要使用最强的中心服务器,并建在传统知识扩散的中心,这样可以保证内容的质量。农村文化内容组织的不足,在现代化冲击之下,现代社会成员丧失了共享的政治和文化传统,每个人都将自身想象成为完全自由、独立的自我,其进入社会、接受社会责任,只是为了减少冒险,保证自己的安全、利益的实现。这样在各种思想的冲击之下,村庄内部的文化联系就被逐渐削弱,因为农村文化表现形式的增加就随即增加了联系社区的纽带,文化纽带的凝聚力是抵御由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的不稳定的盾牌和必备的平衡力。以先进文化以及传统文化的可继承部分作为文化内容的主要内容在农村社区的中心位置进行传播,同时对于文化的组织方式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要以农民最容易接受以及最乐意接受的方式。目前各地的文化中心户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这也正是对文化组织方式的一种调整。

再次,农村文化活动是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动力,没有活动,农村社区的凝聚力就得不到提升。一些民俗活动在内部具有特殊的维护内部秩序和自我生存的作用,对其自身来说,是有特殊价值的,是村民自我文化价值的实现。许多古老的神话故事、节日仪式、古歌、古物等,被现代化趋势冲击着生存地位,现在又重新为人所捡拾。在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进一步借助乡土文化来重新建构农民的日常交往方式,使得村落公共空间的文化网络得到恢复和发展。而且通过运用一些现代话语体系的解释, 使传统文化的自我体系纳入到现代科技社会和民族国家意识形态的话语体系中,可以使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延续。

最后通过发展地方文化,实现文化产业化来化解原子化,在传统文化日益消减和衰微的现代社会,通过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产业,并且作为当地的发展优势,能够唤醒村民的文化自觉, 即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势,使其村民意识到自己的文化重要性,重估文化的价值,从而会更珍惜和保护自己的传统。这样可以延续传统文化,增强社区“领域”感,培养认同意识,形成社群共识;同时也可带动地方发展,提高地方经济效益,提升地方认同。

[参考文献]

[1][2][6]吴思红.乡村秩序的基本逻辑[j].中国农村观察,2005,(4).

[3][4]贺雪峰.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5]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7]曹海林.村落公共空间:透视乡村社会秩序生成与重构的一个分析视角[j].天府新论,2005,(4).

[8]贺雪峰. 乡村治理研究的三大主题[j].社会科学战线,2005,(1).

[9]贺雪峰.熟人社会的行动逻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

[10]杨孝容.“创造新文化 救活旧农村”——略论梁漱溟乡村民众教育思想[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4).

乡村文化范文第3篇

体育文化是一种具有运动属性的文化,人们在体育实践过程中通过身体的形态和技能展现出来。它可以反映传统的、本民族的体育特征,影响人们的体育价值观念,规范人们的体育行为,并和人们的体育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体育文化的发展还和物质文明及社会文明相关。

二、发展乡村体育文化的意义

伴随着乡村日新月异的发展,体育建设已经成为其发展的重要的一个方面。体育建设在新农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二是,促进乡村精神文明的建设。体育促进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为,通过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降低乡村居民的发病率,从而降低医药消费的开支,从而积累社会财富。体育促进乡村的精神文明的建设,这主要是因为文化是乡村建设的“软实力”。体育也是一种社会文化,可以提高人们的文明及道德水平。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加强体育文化建设可以直接影响民众的价值观念、道德风尚及人际关系,利于转变乡村的落后、不健康的生活观念,阻碍赌、黄、毒等不良文化在乡村中的发展,净化乡村的社会环境,促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向前发展。

三、乡村体育文化的发展现状

体育文化在乡村中发展的直观表现是民众的体育锻炼情况。通过体育锻炼可以看出体育设施的建设情况,分析出体育锻炼的组织形式及参与体育锻炼的民众的体育思想。通过对乡村体育锻炼情况的调查,认识到现在乡村地区体育文化发展的现状。

1、国家政策对乡村体育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还相对落后,基本上属于公益事业。它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的资金支持。所以,要发展乡村的体育事业,离不开政府的政策的引导和资金的支持。国家的相关部门要做好相关的工作,促进乡村体育文化的发展。

2、体育资源的闲置与浪费体育场地是开展体育活动的重要保证,它的建设情况直接关系着体育活动的开展。建设体育场地的主要目的是解决民众体育活动参与难的问题。根据调查的结果显示,乡村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体育场地、器材短缺的情况。同时,还存在民众对已有的体育设施、器材利用效果不佳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体育需求和体育输入之间存在矛盾;二是,体育资源建设呈现集中产出的方式。体育需求和体育输入之间存在矛盾主要是因为目前乡村的中青年劳动力大多数外出,村中的中老年及青少年较多。对于中老年和青少年来说,他们对现代竞技体育很陌生,他们参与的大多数是无限制体育项目,他们的运动需求和政府的体育输入之间存在矛盾,同时这也是体育输入和体育需求相融合的主要原因。体育资源建设呈现集中产出的方式,主要体现在体育设施建设大都围绕学校和村委会中心建设,这种集中式的建设方案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但是限制了体育场地设施的福射功能,不能让更多的人参与体育活动,因为有的村民离体育场地太远了。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体育场地资源的闲置,也不利于体育场地的维护与管理。

3、基层体育组织的作用发挥不充分乡村地区的体育事业的发展,除了依靠政府的政策、资金支持之外,还需要民众自发组织一些体育组织,开展体育活动,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但是,在调查中发现,农村体育组织的数量很少,即便存在体育组织,但是经费是限制体育活动开展的主要问题。开展体育活动,可以有效抑制乡村打麻将的不正之风,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体会到体育锻炼的好处,提高农村的精神面貌,还可以更好的让乡村留守老人摆脱孤独,找到生活的乐趣。

4、体育人力资源不足体育人力资源是指拥有体育技能较高的人群,他们的体育科研能力强,有着突出的体育成绩,并且还具有管理能力和创造能力。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体育人力资源的概念也在不断的变化,它不仅仅只包括“体育人”,同时还包括能为体育事业服务,奉献知识、智慧、能力的人。农村体育人力资源主要指符合体育人力资源内涵和特点的农村人口,也就是能够为体育发展事业服务,为体育的发展、进步做出贡献的农村人口。具体来说,就是乡村地区的体育指导员、体育活动的组织者或者是带头人。但是,在调查中发现,乡村中的体育人力资源严重不足,人们对体育的发展缺少主观能动性,缺乏优秀的专业人才组织、指导体育活动。

四、乡村体育发展建议

1、加强乡村体育的组织与建设促进乡村体育事业的发展,就要健全乡村体育发展的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公共体育设施。加大乡村体育人力资源的培养和选拔,从乡村体育教师、体育爱好者、退伍军人、农村体育志愿者当中进行选拔,培养优秀的体育人力资源,满足乡村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需要,促进乡村体育文化的发展。除了培养优秀的体育人力资源,还要创建体育组织。在乡镇体育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乡镇的体育职能部门要从体育需要的实际出发,积极鼓励各类体育爱好者参与体育活动,并组织建立象棋、乒乓球、篮球、足球协会,开展特色体育娱乐活动、组织体育比赛,并以此形成特色体育团队,逐步完善乡村的体育网络,为乡镇体育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各个体育组织和特色体育团队正常活动之后,等到条件成熟时,乡镇体育部门可以进一步协调将各个体育组织和团队组织起来,成立乡镇体育健身俱乐部,对全镇的体育文化工作进行统筹。成立体育健身俱乐部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利用自发的体育组织机构,依托镇体育中心、各村企业等的体育场地及设施,组织广大乡村居民经常开展体育活动,促进乡村体育事业的发展。成立的体育健身俱乐部可以在组织体育活动时,协调及利用人脉关系和体育场地设施等,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举办各种综合的体育活动。

2、深层挖掘民族体育文化,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存在传统的体育文化。随着乡村旅游业的不断深入发展,可以利用体育传统的文化和项目,可以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及体育文化节,将民族的体育文化和旅游相互结合,既可以吸引游客,满足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需要;还可以传承传统的体育文化,促进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

乡村文化范文第4篇

我们能靠什么把乡村旅游推上新台阶呢?那就是在乡村旅游中注入更多的文化元素。使一般意义上的乡村旅游,提升为乡村文化旅游;使乡村旅游不仅是一种物质消费,而且是一种精神文化消费。虽然乡村文化没有城市文化那样发达,但是由于中国乡村相对封闭,因而保存了久远的文化资源,从而也可以使乡村文化旅游的内容更为丰富。它们既有生态的乡村意境,又有多彩的民俗民风;既有渊远的原始文化,又有奇特的少数民族习俗;既有休闲旅游,也有红色旅游;既有古朴的建筑,又有传统的乡村工艺。从旅游的角度来说比城市文化更具有吸引力。因此,发展乡村文化旅游潜力巨大。

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不仅功在旅游,而且对于农民脱贫增收、提高农民素质、培育农村文化产业品牌、增强农村发展的软实力和推动农村改革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同时,乡村文化旅游还是实现城乡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正在蔓延的时期,发展文化产业不失为一个有效的突破口。我们要抢抓机遇,逆势而上,实现乡村文化旅游的跨越式发展。

在发展乡村文化旅游的初始阶段,我们要高起点高水平地搞好农村文化旅游的规划,通过旅游项目、硬件设施、传媒形象将农村的典型人物、历史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出来,逐步开发乡村民俗旅游、历史文化旅游、名人文化旅游等。

乡村文化范文第5篇

一、高度重视、整合力量,为建设特色文化村居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领导重视。县主要领导明确指出,要把创建特色文化村与建设美丽乡村、全域景区化、最美乡愁、农村新社区、特色产业相结合,实现文化与旅游、农业农村工作融合发展。二是组织得力。乡镇党委、政府和村(社区)把创建特色文化村(社区)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落实创建主体责任,确保创建组织实施。三是帮扶单位大力支持。县直各驻村单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参与特色文化村创建。县人社局驻点洋坪镇金竹园村,积极为乡村大舞台筹措资金,率先在全县山区村建成了乡村大舞台。县工商行政管理局驻点鸣凤镇北门村,帮助北门村在九子溪建设文化广场,并派工作人员指导广场舞培训,成功举办了九子溪新春联欢会。

二、科学部署、分类创建,为推进实施特色文化村居建设找准了方向

一是制定实施方案。结合县实际情况,县委宣传部、县文体局联合出台了《县创建“特色文化村(社区)”实施方案》,参与创建村(社区)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二是制定考核标准。重点实施创建“五大项目”,主要包括:设施设备、服务提供、文化队伍、特色文化环境、特色文化服务,分“自主申报、乡镇推荐、小组评审、验收命名”四个阶段完成。在具体的创建活动上,突出“乡村大舞台”建设,每个“乡村大舞台”从规划设计、评审报批、开工建设、竣工验收都实现严格把关,便于分类指导、突出特色。

三、明确责任、协调推进,为建设特色文化村居创造了良好条件

一是县级负责督查。组建创建特色文化村(社区)领导小组和工作考核专班,负责指导创建和考核验收工作,实行平时不定期指导和年终考核检查相结合工作模式。由县组织评审组到申报的28个村采取实地察看、听取汇报等形式进行了考核,对纳入考核范围的每一个村,评审组严格按照事前确定的特色文化村实施方案进行对照检查,执行事前统一确定的评分规则。二是乡镇负责推优指导。各乡镇综合考虑各申报村(社区)的实际情况和文化服务工作开展情况,主动选取群众文化活动基础好、设施建设有力的村(社区)进行申报。三是村(社区)负责组织实施。村(社区)积极投资建设乡村大舞台、文体小广场、购置音响设备、文体设施器材,并积极鼓励和引导群众参与公共文化志愿服务。全县已建立文化志愿者服务站52个,招募志愿者2500余名,培育乐器、声乐、绘画、摄影等8支稳定的文化艺术辅导队伍,腰鼓舞、彩扇舞、健身球等10支特色团队,全县拥有120支广场舞队伍、59支民间文艺团队。

四、健全机制、规范管理,为成功打造特色文化村居提供了重要保障

一是实行动态管理。特色文化村(社区)实行总量指标控制和动态管理,县委宣传部、县文体局每年组织一次评审,决定当年新命名村(社区),同时对已通过命名的村(社区)进行复查,对后续工作保障不力、有明显退步、在一定期限内经整改达不到要求的村(社区)予以摘牌。二是实行资金奖励。对新命名的“特色文化村(社区)”按“以奖代补”的方式,当年给予3万元奖励。已获得命名村(社区),每年复验一次,复验保牌后按2万元予以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