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日本岛屿

日本岛屿

日本岛屿

日本岛屿范文第1篇

周永生,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博导、日本研究中心副主任。

研究方向:日本外交、经济外交、国际关系。

主要著作:《经济外交》、《通向中日和解与共同繁荣之路》、《经济外交案例》等。

摘要 日本同周边国家的领土之争导致其内外交困,日本政府企图通过“购岛”扭转被动,提升支持率,配合美国,创造实际控制的法理新案例。中国必须及时调整自身的战略和对策,对东海问题和南海问题统筹安排,并给予坚决有力的反制。要放弃维持现状的承诺,向有利于改变现状的方向推进,进一步加强对的巡航执法,对自身的海洋管理部门加强统合,加大对维权执法的力度,进行全面或部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领域的反制。

关键词 日本 购岛 国有化 领土争端

近代日本为了追求领土的扩张,不断蚕食周边地区的岛屿和领土,先后吞并琉球王国,割据中国台湾、澎湖等地,侵占韩国等。这种对外扩张和对其他国家领土的占有并未能使其获得满足,最后走上了发动更大规模对外侵略战争的不归之路。在当今的和平时代,日本仍然在同俄国、韩国、中国等国家争夺岛礁与海洋领土,尤其是想在问题上获得突破。

日本同周边国家的领土之争导致孤立

日本对与韩国有争议的“竹岛”(韩国称“独岛”)、俄国占领的“北方领土”(俄国称“南千岛群岛”)长期无计可施。韩国执政党新世界党7名干部于2012年6月28日视察了日韩争议岛屿独岛(日本称“竹岛”),引发日本政府不满,日本外务省向韩国抗议,称韩方行为令人“非常遗憾”。 ① 8月10日,韩国总统李明博突然登上独岛。日本立即做出强烈反应,双方领土争端骤然升级。日本外相玄叶光一郎随即声称韩国对这些岛屿的控制是“非法占领”。李明博8月14日与教育行业工作者会谈时提到,“如果天皇陛下打算访问韩国的话,应该对过去独立运动中的遇难者认真谢罪。”日本首相野田佳彦8月17日向韩国总统李明博致亲笔信,在信中对李明博访问韩日争议岛屿“竹岛”和要求日本天皇道歉提出了抗议。日本众参两院先后通过谴责李明博要求天皇道歉言论的决议。韩国则认为,日本首相的亲笔信将韩国的“独岛”称为日本的“竹岛”是对韩国的侵犯,不可接受。乃至韩国在8月24日将野田首相的亲笔信退回,不予接受。日韩矛盾愈演愈烈。

俄国近年不仅加强了对北方四岛的防卫,而且,俄国领导人梅德韦杰夫于2010年11月初和2012年7月3日分别以总统和总理的身份视察了“南千岛群岛”中的国后岛。日本只能以“遗憾”表达不满。②俄国正在加强对南千岛群岛的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并推进2007年~2015年“千岛列岛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加大投资力度,推进机场、港口和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对北方四岛一带的开发。8月25日,俄罗斯太平洋舰队的舰艇编队从符拉迪沃斯托克启程前往千岛群岛巡航,巡航期间在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的国后和择捉两岛停靠,故意显示守卫这些岛屿的决心。同时,俄国国防部还披露了在2014年以前完成加强南千岛群岛军事布防的计划。日本对俄国强化占领“北方四岛”的举措只能表示在“抗议”、“遗憾”等外交辞令方面。但此时的“抗议”和“遗憾”已经显得毫无意义。

实际上,面对日本毫不相让夺取岛礁领土的状况,俄国、韩国、中国三国已经形成联动态势。俄国在“南千岛群岛”上的行动和措施具有明显支持中国、牵制日本的意图和效果。同样,韩国也愿意中俄能在领土问题上强势对日本出击,以便缓解韩国在独岛问题上的压力。日本同三国的这些领土纠纷都和日本作为前殖民主义国家、侵略国家的政治传统有关,并不占道义上的优势,也没有充分的法律根据。如果说俄国曾经在亚洲进行大规模扩张,占领国后、择捉等四岛尚可在历史和法律上有辨析余地的话,在中国问题上,日本则完全没有历史和法理根据。况且,在日本强硬争夺的领土政策上,俄韩中三国已经出现某种联合的迹象。因此,日本再局限于领土利益而同三国争夺下去,势必在东北亚陷于孤立的状态。

日本国内转换私人土地所有权政策的由来

进入2012年以后,日本在问题上不断制造麻烦,企图通过议员登岛、对四个附属小岛命名、购买土地、在海域举行钓鱼大赛等手段积极改变的现状,为其国内政治服务,并进一步创造实际控制的法理案例。

4月16日,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宣布,打算以东京都政府名义购买私人土地。次日,日本政府官房长官藤村修说:“日本政府现在是租,但如有必要,是十分可能向购买方向推进的。”首相野田佳彦暗示政府首先要了解东京都和“地主”③的真实想法,暗示可以由日本政府购买,重申政府不排除购买、使其国有化的可能性。在这之后,东京都继续炒作,设立了一个购买“土地”的基金账户,以日本国民的捐款作为购买费用,并号召日本国民踊跃捐款。

特别严重的是,从4月中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掀起购买土地风波以后,7月6日,日本政府高官造访石原,传达了将本岛、南小岛、北小岛三岛“国有化”的政策。日本政府已开始与岛屿“所有者”谈判。野田首相7月7日也表明了日本政府推动国有化的方针。7月10日,野田首相进一步表示,日本中央政府计划最快将于9月底对实现所谓的“国有化”。9月11日,日本政府与所谓“土地权所有者”栗原家族正式签署了岛屿的“买卖合同”,事件发生质的变化。

日本岛屿范文第2篇

    钓鱼诸岛位于中国台湾省基隆市东北约92海里的东海海域,是台湾省的附属岛屿,主要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和北小岛及一些礁石组成。

    钓鱼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和台湾一样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对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我国的这一立场有充分的历史和法律依据。

    早在明朝初期,钓鱼诸岛就已明确为中国领土,明、清两朝均将钓鱼诸岛划为我国海防管辖范围之内,并非“无主地”。

    1895年日本趁甲午战争清政府败局已定,在《马关条约》签订前三个月窃取这些岛屿,划归冲绳县管辖。1943年12月中、美、英发表的《开罗宣言》规定,日本将所窃取于中国的包括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在内的土地归还中国。

    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同年8月,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这就意味着日本将台湾、包括其附属的钓鱼诸岛归还中国。但1951年9月8日,日本却同美国签订了片面的《旧金山和约》,将钓鱼诸岛连同日本冲绳交由美国托管。对此,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代表中国政府郑重声明,指出旧金山和约是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的对日单独和约,不仅不是全面的和约,而且完全不是真正的和约。

    中国政府认为是非法的,无效的,因而是绝对不能承认的。1971年6月17日,日美签订“归还冲绳协定”时,这些岛屿也被划入“归还区域”,交给日本。对此,我国外交部于1971年12月30日发表声明,强烈谴责美日两国政府公然把我钓鱼诸岛划入“归还领域”,严正指出“这是对中国领土主权明目张胆的侵犯。

    中国人民绝对不能容忍。”“美日两国在‘归还’冲绳协定中,把我国钓鱼岛等岛屿列入‘归还区域’,完全是非法的,这丝毫不能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钓鱼岛等岛屿的领土主权”。其后,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表示,“归还冲绳的施政权,对尖阁列岛(即我钓鱼岛)的主权问题不发生任何影响”。

    钓鱼群岛鸟瞰。箭头所指为钓鱼岛

    鉴于日方在钓鱼岛问题上有不同主张,我国政府从发展中日关系出发,在坚持我一贯立场的前提下,与日方达成了此问题留待以后解决,不采取单方面行动,避免这一问题干扰两国关系大局的谅解。

    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不顾中方一再严正交涉,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的南小岛和北小岛,实施所谓“国有化”。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抗议。中国政府就中华人民共和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海基线发表声明。

    钓鱼岛图

    钓鱼岛屿历史:

    明朝初,钓鱼岛等岛屿就已属于中国版图。

    1603年:日本进攻台湾失败。

    1879年,日本吞并中国琉球群岛。同年,中日两国政府曾对琉球的归属问题进行谈判。在谈判中,双方都认为琉球共36个岛,钓鱼岛等岛屿根本不在36个岛之内。

    1885年,日本把扩张目标定为钓鱼台群岛,因清王朝反对,未果。

    1894年,中日爆发“甲午海战”,中国战败。

    1895年1月21日,日本内阁再次讨论,决定强行占领钓鱼岛,在岛上建立标牌(实际未建)。

    1895年4月17日,战败的中国被迫签订了不平等的《马关条约》,条约规定,中国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

    1900年,日本政府把袭用了几百年的钓鱼岛等岛屿的名称改为“尖阁群岛”。

    1945年,日本战败,台湾岛重新回到祖国怀抱,各种国际文件均明确指出,台湾及其周围岛屿归中国所有。日本政府将附属于台湾岛的钓鱼岛等岛屿以归冲绳县管辖为借口交由美军占领。由于琉球群岛(冲绳)被美国托管,因此钓鱼岛也成了美军“靶场”,由美军代管。

    1970年,美国把琉球群岛的管辖权交给日本,同时把钓鱼岛"送"给日本,日本遂派出军队赴钓鱼岛巡逻。而冲绳议会亦在这一年首次提出有关钓鱼岛的“领土防卫”问题,中国声明,表示抗议。台湾爱国青年及海外华人还发动了轰轰烈烈的“保钓运动”。迫于舆论,美国宣布,只向日本移交钓鱼岛之行政管辖权,与主权无关。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由各有关方面谈判解决。日本政府拒绝谈判。

    1972年,中日建交。周恩来提出把钓鱼岛等岛屿的归属问题挂起来,留待将来条件成熟时再解决。当时双方就这一点达成了协议。

    1978年,中日签署和平友好条约。邓小平副总理表示,钓鱼岛问题可留日后慢慢解决。中国政府明确宣布,搁置(钓鱼岛)主权争议,留待子孙后代解决……

    1979年,日本在钓鱼岛上修建了直升飞机场,海峡两岸都向日本提出了交涉和抗议。

    1990年,日本青年社在钓鱼岛建灯塔,再次引发保钓风潮。

日本岛屿范文第3篇

关键词:《筹海图编》;海防;舆图

明代中叶,世界大航海时代来临,中国社会经济也开始向商品经济倾斜,朝贡贸易以及东南沿海地区私人海上贸易发展,中国有关海洋疆域的记述和舆图也随之丰富起来。这些著述将、黄尾屿、赤尾屿标记为中国东南海疆版图,归入防倭抗倭之海防区域,行使行政管辖权和军事控制权,其中以郑若曾《筹海图编》最具代表性。它蕴涵着明代对海洋疆域的自主认知,以及对归属中国的疆域意识,揭示了明代海洋疆域的观念与岛屿的历史紧密相连。

一、明代的海洋意识及东南海防的加强

中国古代的海洋界限,向来为人们所忽视。一般认为,历代王朝是把大陆和海岛的海岸线(包括海湾和入海河口)作为自然疆界,而不及于海域或洋中岛屿。但这一说法,缺乏史料(包括舆图)依据,并不妥当。诚然,历代王朝没有现代领海的概念,但也从未明确宣示海疆边界止于海岸线。相反,在管辖权逐渐向海岛延伸的实践过程中,历代王朝也扩展着利用和控制海域的能力和权利,不断明晰国家东部、南部海界。为平息倭患,明朝决意加强海防,将沿海划分为广东、福建、浙江、南直隶、山东、辽东、鸭绿江七大海防区,其中闽、浙为重点设防区。“日本地与闽相值,而浙之招宝关其贡道在焉,故浙、闽为最冲。”1

军事防守是行使国家领土的重要标志,明朝水军在抗倭斗争中实现了捍卫海洋国土权益的斗争目标。洪武六年(1373年)、洪武七年(1374年),明朝政府先后派遣福建都司所属福州卫舟师、江阴四卫舟师、广洋卫舟师巡海驱倭,皆至琉球大洋防守,其立功之水师官员有总兵官吴祯、指挥同知张赫、都督佥事于显等。如“航海侯”张赫,“统哨出海,入牛山洋遇倭,追至琉球大洋,擒倭酋,俘获多人。”2牛山位于福州府福清境内,即今海坛岛。吴祯、张赫等从“统哨出洋”、遇倭“牛山洋”,一直追剿倭寇及于黑水沟以东的琉球大洋。历经花瓶屿、彭佳山、钓鱼屿、黄尾屿、赤尾屿之后,横渡黑潮主流,到达“琉球大洋”。据清宫档案记载,“琉球大洋”又称“姑米山洋面”或“琉界之姑米山外洋”,3即赤尾屿以东与琉球西境姑米山之间的洋面——黑水洋即东海海槽,4古称“沟”或“郊”。1赤尾屿与古米山之间隔着一道天然水界,中国的海防区域和经营海疆范围远达于琉球国的西南方界上镇山古米山。黑水沟以西的等岛屿海域,均在明朝水师巡逻范围之内,属明朝“备倭”的海防要区。

明朝由地方官府和水军对“边海”海域行使管辖权和制海权,有行政区域和军事区域的洋面海界划分。明中后期,海权意识有了进一步发展,水师从明初的近海防御,开始向外延

伸,陆边海岛和海洋地区逐渐成为明军战略布防的一个环节,海岛海防战略地位提高。浙江总督胡宗宪等人提出“御海洋”的主张,“海防之策有二,曰御海洋、曰固海岸……或谓御海洋为上策。”2《筹海图编》中的“日本岛夷入寇之图”,清楚地标绘出倭寇侵扰广东(潮惠、广

州、雷州)、福建(泉漳、福兴)、浙江(温州、台

州、宁波)、山东(登莱)、辽东之径,明军亦分区防卫。俞大猷《正气堂集》记载,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十一月,“贼果由本处遁走……臣彼时仍欲自行穷追,但思臣职任浙直总兵,自有地方重寄。一则沈家门递向东南,即系福建海界,非奉军门号令,不敢擅离。”3万历年间,闽盗诈称商人,入浙地杀掠,扬帆

而去,都督佥事万邦孚,“命分闽浙海界,商舶不得越境,闽商入浙则乘浙舟,浙商入闽亦如之,遂著为令。”4

倭患在空前程度上吸引了中央、地方政府对于沿海地区的关注,并成为朝野争议的重大问题,这使东南沿海地区与中央政治权力核心更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促使上层集团逐步走出大陆主流思想而直接面对东南海疆危机,明朝中期水师兵制为适应海洋防御的需要而发生变化,如实行“巡洋会哨制”。巡洋是各水军按其驻防位置与武备力量划分一定洋面作为其巡逻汛地,每逢春秋二汛巡逻哨守。会哨是相邻的两支或多支巡洋船队于汛地连界处约期相会,交换凭证,并受一定官员稽查。为应对倭寇侵扰与海盗活动等安全威胁,在沿海岛屿设置水寨和游兵以巡哨海上,各水寨皆有信地。广东海防区分东中西三路,置总兵官、副总兵官、参将、把总等官,各卫所水军协守六水寨,出海巡哨,相互策应。福建海防分北中南三路,各置参将,配以五寨、五游,巡哨联络。浙江沿海分布六备倭把总,分领各卫所、寨、游巡守信地,分隶于四参将,总领于总兵官。以福洋会哨为例,据《福洋五寨会哨论》载:

烽火门水寨,设于福宁州地方,以所辖官井、沙埕、罗浮为南北中三哨,其后官井洋添设水寨,则又以罗江、古镇分为二哨,是在烽火、官井寨,当会哨者有五。小埕水寨,设于福州府连江县地

方,以所辖闽安镇、北茭、焦山等七巡司为南北中三哨,是在小埕寨,当会哨者有三。南日水寨,设于兴化府莆田县地方,以所辖冲心、莆禧、崇武等所司为三哨,而文澚港水哨,则近添设于平海之后,是在南日寨,当会哨者有四。浯屿水寨,设于泉州府同安县地方,上自围头,以至南日;下自井尾,以抵铜山,大约当会哨者有二。铜山水寨,设于漳州府漳浦县地方,北自金山,以接浯屿;南自梅岭,以达广东,大约当会哨者有二。由南而哨北,则铜山会之浯屿,浯屿会之南日,南日会之小埕,小埕会之烽火,而北来者无不备矣。由北而哨南则烽火会之小埕,小埕会之南日,南日会之浯屿,浯屿会之铜山,而南来者无不备矣。哨道联络,势如常山,会捕合并,阵如鱼丽,防御之法,无踰于此。5

巡洋诸军汛地以海中岛屿为中心,联点成线、梭织成面,几乎遍布明朝东南整个洋面,大大增强了海上防务的整体性与内部战区、哨区哨守的协调性,拓展了海上防御纵深,适应了海上防御特点,为“紧关第一要义”。6这些会哨海域,不仅仅是从一个岛屿到另一个岛屿,最主要部分乃是岛屿之间的洋面海域。按照水师布防的位置和力量划分一定的海域为其巡逻范围,设定界标,规定相邻的两支巡洋船队按期相会,交换令箭,以防官兵退避不巡等弊病。因此,在海图中,就有关于各营巡防区域的绘制。归有光在《御倭议》中,即主张主动邀击入侵之敌于内海之外:“不御之于外海而御之于内海,不御之于内海而御之于海口,不御之于海口而御之于陆,不御之于陆则婴城而已,此其所出愈下也。宜责成将领严立条格,败贼于海者为上功。”1

从社会因应的角度观测,海乱的直接参与者以远洋近海为巢穴,特别以沿海岛屿为屯驻、接济的重要基地。沿海社会的城乡贫民也视它们为逋薮,“以东番为逋薮,急则鸟散,缓则猬集。”2“东番”泛指台湾西南部沿海一带,官方为防卫而重视,认为“其地去漳最近,故倭每委涎闽中,侦探之使,亦岁一再往”。3当时民间有在台湾设置管理机构之议:“疆场好事之徒,爰有郡县彼土之议矣。”4钓鱼群岛距基隆市102海里,与日本群岛之间隔着一条约2000多米深的海沟,从地理学角度讲,是台湾的附属岛屿,为明代海防重要地区,“闽抚院以其地为东洋、日本门户,常欲遣数万人屯田其间,以备守御。”5久而久之,内地人对以台湾为主的近海岛屿生出浓厚兴趣,以不同方式移民海岛或往来岛陆之间,不仅加速了海岛的兴起和内附,而且为中国疆域防守奠定了实质性的基础。

二、舆图与的归属与防卫

明代边域史地图籍普遍重视图与文字的结合,这里的图主要是舆图。舆图与军事防务具有天然的联系,《管子》说:“凡兵主者,必先审知地理……地形之出入相错者,尽藏之。然后可以行军袭邑,举错知先后,不失地利,此地图之常也。”6明代边防史地图籍撰述的勃兴因是应当时边域军事危机而起,也就必然地决定了地形、地势图在这些撰述中的突出地位。倭寇猖獗之际,明有识之士,莫不以筹海戍边、防倭抗倭为要务,边疆史地,沿海岛屿,皆在其考究之列,有关东南沿海及周边国家之史地著述,前有《日本考略》、《日本一鉴》创其始,后有《筹海图编》集其成。这些著述莫不将、黄尾屿、赤尾屿划入中国东南海疆版图,归入防倭抗倭之海防区域,其中以郑若曾《筹海图

编》最具代表性。

《筹海图编》成书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该书由明代著名军事地理学家郑若曾撰写,胡宗宪为总编审。《筹海图编》内容中含有“舆地总图”、“沿海山沙图”、“沿海郡县图”、“日本岛夷入寇之图”等。由72幅地图组成的“沿海山沙图”, 反映了南起广东沿海的防城营,北至辽东鸭绿江畔的中国整个沿海地区的山川、岛屿、地形地物分布状况。面对广袤的海疆,明朝试图运用一套系统有效的地理管理手段,对沿海疆域划区防御,在空间中讲求抗倭权力运筹,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一套服务于抗倭斗争需要的疆域舆图学。《筹海图编》所述东南沿海江防、海防区域各岛屿,皆为著者据亲身考察所得资料而绘。其中的卷一《沿海山沙图》实为《万里海防图》所载地图;卷二的《日本国图》,和郑若曾自撰的《日本图纂》一样,7与薛俊的《日本考略》中的内容也有关。这些舆图都清楚地标绘为中国领土。

从图一可以看出,《万里海防图》以海疆防御为重点,为一字形展开式绘制,由于图册版图限制,把不同方位的岛屿压在同一水平线上,在有限的纸幅上详细标注沿海海山岛屿。其绘制的主要目的,在于揭示东南海疆地理和明朝巡防海域及会哨地点等,故“第五幅、第六幅东南向”所含的海山岛屿,绘有小琉球(台湾岛)、彭湖墺(澎湖列岛)、东沙山、瓶架山(台湾烛台屿)、鸡笼山、彭如(加)山、钓鱼屿、黄毛山、北山、黄茅屿、赤屿等岛屿。(参见图一)限于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所绘方位、距离往往不够准确,这些岛屿的位置虽有错乱,某些岛屿出现衍名(如黄毛山及黄茅屿),但《万里海防图》清楚地标明这些岛屿皆在闽海海域,属中国版图。而对于属琉球国之岛屿,该图则用长方形框加注以示区别,第六图画出了琉球国的西南方界上镇山“古米山”,并用大字注写“此山下水急礁多”七字。8《筹海图编》卷二载“使倭针经图说”,于“古米山”条下记云:“古米山北边过船,有礁,宜知避。”1这说明当时明朝疆域意识十分明确。

如果将《沿海山沙图》与《万里海防图》所绘内容相比较,明显可见《山沙图》是在《海防图》基础上,加以所得资料校订修正而绘。《海防图》之第五、第六幅,即是《山沙图》之“福七”、“福八”的蓝本。由右至左也即由西向东分别标有鸡笼山、彭加山、钓鱼屿、花瓶山、黄毛山、橄榄山、赤屿等岛屿。其中由右至左自鸡笼山起校订修正的有:将彭如山改正为彭加山,删去彭加山与钓鱼屿之间的北山,将黄毛山与赤屿之间的黄茅屿改为橄榄山,即今日所俗称的大蛇岛(即南小岛)、大鸟岛(即北小岛),删去琉球海域部分的岛屿。也就是说,《山沙图》所标示的均属于中国管辖海域岛屿,该图用“福七”、“福八”标题,明确地将钓鱼屿、黄毛山、赤屿等岛屿划入福建海域。2(参见图二)

上述舆图绘制内容的更改,是明朝经营中国东海沿海疆域的具体措施日益缜密的反映,这使舆图所绘注的海山岛屿与海上的地理方位比较相近。在《万里海防图》上,黄毛山、黄茅屿同时并存,一般学者皆认作同名别称,而在《福建沿海山沙图》里却用橄榄山取代了黄茅屿,表明黄茅屿所在之地即为橄榄山所在之地。这是一项最重要的修正,并永久地固定下来,被《武备志》、《筹海重编》、《武备秘书》等所承袭。但是有的岛名改得不妥,如花瓶山改为化瓶山,当是在镌版时致误。3

郑若曾将等岛屿归属于“自粤抵辽,延袤八千五百余里”的边海岛屿之列,划入中国海防区域。这些图的绘制,是根据实测地形而绘制,所谓实地测绘地形,即是根据郑舜功、4蒋洲、陈可愿宣谕日本时考察所得资料,又因三人皆为钦命宣谕特使,其所得资料无疑具官方文献性质。郑若曾在刊刻《日本图纂》自序中,曾述其著书的缘起,现在引用以作补充:

日本地方甚大,限隔山海。其国无典籍流于中国,山城以东漫无可考,今所据者,《日本考略》也而已……有鄞弟子员蒋洲、陈可愿,志士也,宜谕日本,能道其山坞远近风俗强弱之详,其言不诬。且召奉来廷数辈陈所睹记。奉化人宋文复持示南澳倭商秘图,参互考订,默有所得,乃命工重绘,而缀以所闻众说。汇成一编名曰《日本图纂》,与《考略》并传,俟后之天使,往而正之。1

疆域舆图同条约、界碑一样,也是一种特定历史条件下作者进行的疆界“叙述”,疆域舆图的内容反映着统治者的疆域意志、思想、价值观。《筹海图编》在“凡例”中指出:“地形或凸于海中,或海凹入内地”,并不整齐划一,有些岛屿甚至发生错列(如将花瓶山置于钓鱼屿之后),但目的乃是为“备倭之制”,即配合防倭御倭的设防策略。对此,郑作了如下解释:“世之图此者,类齐直画一,徒取观美,不知图与地别,策缘图误,何益哉!”2因此,郑图与过去所见的一些舆地图略有不同,含有防倭抗倭的军事目的,它实际上是一种军用地图。诚如郑若曾指出:“不按图籍,不可以知厄塞;不审形势,不可以施经略。”3胡宗宪称赞该书:“详核地利,指陈得失,自岭南迄辽左,计里辨方,八千五百余里,沿海山沙险厄延袤之形,盗踪分合入寇径路,以及哨守应援、水陆攻战之具,无微不核,无细不综。成书十有三卷,名曰《筹海图编》。余展卷三复,而叹郑子之用心良苦矣。”1

明代中期对日本的认识,主要是来自于中日海上交通、贸易,对于日本疆域的认知及各种文本记述,也来自于这种交流。《筹海图编》卷二的《日本国图》,不但和郑若曾自撰的《日本图纂》一样,而且也和在其前刊行的薛俊《日本考略》大体上相似,2都有日本国疆域四至的记述:“东北至毛人国界,东南至女国界,北至

月氏国界,南至大琉球界,西北至朝鲜国界、西南至福建界。”3然而《筹海图编》中的“九州”地图,却是其独有的,不但画得较详细,而且还注有“此湖横直一百八十里”、“五山相错而生总名五岛”、“此港泊船”等字样,在某些地名旁还注有译音。4显然,这是郑若曾根据曾经进入过日本九州的人提供的资料绘制的。当时中国人往来于日本贸易,绝大多数船靠于九州,再往西很少,所以其对九州部分知之甚详。明代研究日本的书籍,多有日本舆图和对日本的介绍,而大多数是以《筹海图编》为祖本复刻的,该书中的舆图又和《日本图纂》中的相同,

《日本图纂》流行不广,因此一般仅知所据者为《筹海图编》,不知有他。5

中日之间的疆域界限在海上航行“针经”中也有记载。《筹海图编》卷二的“使倭针经图说”,记载由福建往那霸沿途各岛屿之针路、更程:

梅花东外山开船,用单辰针,乙辰针,或用辰巽针,十更船取小琉球。小琉球套北过船,见鸡笼屿及花瓶屿、彭嘉山。彭嘉山北边过船,遇正南风,用乙卯针,或用单卯针,或用单乙针;西南

风,用单卯针;东南风,用乙卯针;十更船取钓鱼

屿。钓鱼屿北边过十更船,南风用单卯针;东南风用单卯针,或用乙卯针,四更船至黄麻屿。黄麻屿北边过船,便是赤屿。五更船,南风用甲卯针;东南风用单卯船;西南风用单甲针,或用甲乙针,西南风,用艮寅针,东南风,用甲卯针,十五更至古米山。古米山北边过船,有礁,宜知避,南风用单卯针及甲寅针,五更船至马齿山。马齿山南风用甲卯针,或甲寅针,五更船至大琉球。大琉球那霸港泊船。6

“使倭针经图说”所记针路,完全采自郑舜功《日本一鉴》之《万里长歌》,惟在黄麻屿与赤坎屿之间衍出一赤屿,盖因嘉靖十三年(1534年)陈侃《使琉球录》在黄毛屿(即黄麻屿)后为赤屿(即赤尾屿),“南风甚迅,舟行如飞……过平嘉山(彭佳山),过钓鱼屿(),过黄毛屿(黄尾屿),过赤屿(赤尾屿),目不暇接,一昼夜兼三日之路程……十一日夕,见古米山,乃属琉球者。”7而郑舜功《万里长歌》黄麻屿后则作赤坎屿,“尽黄麻屿,南风,用甲卯缝针;西南风,正甲针;东南风,正卯针,约至十更,取赤坎屿。”8这有可能造成郑若曾误作两屿。但这些皆用中国名,以“名从主人”之史例,无疑属中国海域岛屿。、

三、《筹海图编》中疆域舆图的历史影响

《筹海图编》可谓是明中期以后倭患催生的海防论著的滥觞,是有明一代边疆史地研究的最高成就,体现了中央、地方权力网络在疆域防守上的互动。这对此后两百余年的同类论著有着持续的影响。据有关学者考证,《古今图书集成》论倭事,征引《筹海图编》最多,其次为

《明史?日本传》,再次为《江南经略》。9以上海防图,皆将钓鱼屿、黄毛山、赤屿划入福建海域版图,置于中国海防区域。这表明明代国家权力在疆域范围内的建构和推行是同步的,也是当时海防的一般地理常识。美国明史专家范德(Edward L. Farmer)通过对明代地方志舆图的研究来讨论明代社会,指出从帝国权力与文化建构的角度观察,“方志提供的这一景象显然已被学者们和下令刊行方志的官员们的关注点、预设和价值观所涂抹。”10运用这一有价值的论断来分析《筹海图编》的疆域界限,我们可以说其内在的疆域理念是有明一代管辖范围的“叙述”、认知和确认。

《筹海图编》的重要政治功能,就是能够直观深刻地展现地理空间的军事价值和作用。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吏部考功司徐必达为抗击以丰臣秀吉为代表的日本侵略者对朝、中的侵害,又把《筹海图编》中的《沿海山沙图》重绘为《乾坤一统海防全图》,列岛明确标明在中国海疆海防范围。天启元年(1621年),“感倭变,究极兵家之学,其书多秘诸枕中”的

茅元仪,编纂了兵书《武备志》。开篇即为编者茅元仪的感叹:“海防岂易言哉!海之有防,自本朝始也;海之严于防,自肃庙时始也……嘉靖之际,经措失方,以天下钱谷之本,供其渔猎,国几不支……而其要在拒之于海,故首采诸家之论,因按胡宗宪、郑若曾绘分合诸图,而并按其戍守险要、兵力,以永示来者焉。”1海防学问的源头,即为当年的御倭历史,后人应该认真继承前人的御倭经验。《武备志?海防二》部分,大量辑录了《筹海图编》卷一《福建沿海山沙图》,亦称《福建沿海山沙图》,只不过将“钓鱼屿”改称“钓鱼山”,黄毛山、赤屿则与前相同。曾任兵部职方司的茅瑞徵(茅元仪之堂弟),于崇祯二年(1629年)撰成《明皇象胥录》,其中记载:(从福州往琉球)“往以西南风,期孟夏;归以东北风,期季秋;望见古米山即其境,东去三百里为叶壁山;又东即日本。”2这说明未到古米山之前所经历的都是中国的疆域,所以对一系列岛屿名称均略而不书。由此可见,在《武备志》、《明皇象胥录》中均明确无误地把列岛标明在中国海疆海防范围之内。日本学者村田忠禧对中日两国关于钓鱼列岛的争议进行了简明扼要的梳理,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明代以来各种各样的中国地图和文献都把、黄尾屿、赤尾屿标注在中国的版图内。特别是明代为防备倭寇和海盗侵入,政府实施海禁……对沿海的海防相当注意。确保沿海的安全是国家的重要任务,在应当保卫的沿海岛屿中,也包括、黄尾屿、赤尾屿。3

疆界是国家可以行使的实体,舆图延伸范围则是可以行使的限度所在。因此,从舆图绘制的角度来看,明末施永图编纂《武备秘书》所附《福建防海图》沿袭了《筹海图编》、《筹海重编》、《武备志》等兵书所载的防海图的绘法,取名为《福建防海图》,明确标出中国福建海疆地域内大小岛屿和控御范围。其湾附属岛屿东北诸岛,即鸡笼山、花瓶山、彭加(佳)山、钓鱼山、橄榄山、黄毛山、赤屿等,均标绘在图上,《武备秘书》延续《武备志》的画法将“钓鱼屿”改为“钓鱼山”。《武备秘书地利附

图》在南海位置上还绘有“东蛇笼”一地,4而《郑和航海图》也有同样绘法。5东蛇笼是绘在加里曼丹“铜鼓山”和越南南部“昆仑山”之间的海中,即今南沙群岛危险地带的位置。这些舆图的出版,表明中国政府经营东海、南海海疆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是中国维护国家领土最直接的统治标志与不可争辩的铁证。

《筹海图编》不但在明代一刻再刻,被论海防者奉为圭臬,到清康熙中期,还被重刻再印。诚如缪风林所说:“明末防倭要籍,颇多删节《图编》而成书……清代自陈梦雷以下,征引倭事,亦悉以是书为主。盖自16世纪后半至19世纪末,国人论倭事书,流传之普遍,未有及此书者矣。”7

《筹海图编》中的舆图及针经图,以现代技术眼光看,都是“形势图”,这些图的道里远近不一定确切,方向方位也不准确。然而这些防倭“形势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体现出明朝统治者明确的疆域意识。

日本岛屿范文第4篇

这位浙江富豪名叫黄益民,依靠做石油化学产品生意发家,现在他成为中同第一位拥有个人岛屿的人。他以344万元的出价,获得浙江宁波象山旦门山岛的50年使用权。过去两年中,黄益民已经投入巨额资金,将这座面积为80万平方米的小岛变成了一个放养野猪、野鸡以及鹿等野生动物的私人动物园。

报道称,喜欢打猎的中国人只要支付120元就可以来到岛上,再花100元钱就可以租枪,每颗子弹10元钱。一名岛上员工说:“我们从猎人那里买了数百头野猪、野鸭、野鸡以及鹿等动物。即使在旅游高峰期,这里的人数也会控制在100人以内。大多数游客都是年轻人或度假的商人,能够打猎是最吸引人的地方。”

各国私人岛屿购买方式

国家海洋局公布的我国第一批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名录,名录涉及辽宁、山东、江苏、浙江、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8个省区,共计176个无居民海岛。

在第一批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名录上,山东省就有不少海岛榜上有名,有些属于旅游娱乐开发,有些岛屿分别为交通与工业、公共服务、农林渔业等用岛。

私人资本开发无人岛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第一批岛主的探索,证明了岛屿开发需要远超过常规的高额投入。一块面积相同的土地,岛屿上的开发成本是陆地的3倍。无居民海岛开发实行有偿使用制度。除单位、个人外,外资企业、外籍人士也可申请。单位和个人使用无居民海岛,一般情况下应缴纳海岛使用金。根据规定,海岛使用金实行最低价制度,将全国沿海海岛分为6个等级,每个等级规定了15种用岛最低收费标准,并根据用岛类型及面积确定最低价。单位和个人在获得使用权后,使用年限最多不超过50年。

按已知的浙江无人岛开发史,私人资本的投资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作为私人休闲的奢侈品消费。另一种方式是做经营,开发旅游是迄今最常见的方式。

拥有私人岛屿也许会成为国内富豪们的下一个梦想。国内数以万计的岛屿,有些可能成为几十万至数千万元不等的超级玩具,让“岛主”们去发挥最大想象力。“这是我的乌托邦和理想国,我在这里做的事情,就像当初傅立叶和欧文一样。”中国第一批拥有私人岛屿的朱仁民说。不过,与朱仁民在上世纪90年代末拥有岛屿时不同,因为国内如今拥有私人小岛的“岛主”越来越多,我国关于私人拥有岛屿的政策也越来越规范缜密。拥有私人岛屿,很多人心向往之,但要真正拥有自己的岛屿可不那么简单。

私人岛屿居住的极致奢华

对于富人来说,财富是数字、是拥有、是一次又一次的积累;对于上班族来说,财富是年薪、是福利、是争分夺秒的工作。也许你已经成功了,权力、地位、财富还有幸福的家庭,选择私人岛屿只是兴趣使然,对于并不需要炫耀财富的人们来说,毫无疑问,私人岛屿是一次完全的回归。从接触到岛主圈子到自己有兴致稍作了解,然后慢慢融进对于全球岛屿的研究当中,直到彻底决定后付诸行动,也许你需要的真的不仅仅是足够的勇气,当地中海的蓝白逐渐退却的时候,游艇上你和生意伙伴之间的秘密交易所换来的究竟对你意味着什么?当你在这个世界中玩着征服游戏的时候,《战争之王》的梦想已经日渐遥远,地球经不起璀璨,所以只能收敛着智慧,开始寻找像鲁宾逊一样漂流的生活。于是,私人岛屿成为一个天赐的良机,赋予你全新演绎生命的机会。

日本岛屿范文第5篇

据史料记载,500多年前,舟山群岛南部海域有一名叫“双屿”的港埠,被中国私商和葡萄牙以及日本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商人盘踞,一度成为浙江乃至中国最大的海上丝路“自由港”,亚、非、欧各国海商云集,国际贸易繁荣。双屿港存在不过几十年,却是著名的私商港。因与国家海禁政策相悖,嘉靖二十七年(1548)四月,明廷派兵进剿,用木石填塞航道,双屿港随之废去。

对双屿港确切的地址,过去国内学术界一直有不同的看法,后经专家多年实地勘察考古,史学界渐渐达成共识,双屿港就在六横岛一带。

六横岛旧属宁波府定海县(治所今镇海区),处于进出宁波的主航道双屿洋上,双屿港(葡萄牙人称Syongicam)由此得名。双屿港港阔、水深、潮缓,是宁波的贸易大门,促发了宁波港的进一步发达。

为双屿港,笔者多年来常去六横岛一带考察。2014年初,笔者在六横镇宣传委员叶含亚的办公室里看到一组描绘双屿港的屏风画,名《南蛮贸易情形图》。这画的创作时间应在16世纪,作者当是一位日本画家,或说画题“南蛮”所指系葡萄牙人。

叶含亚说,北京大学林梅村教授对双屿港的研究很热心,曾来六横岛考察;数年前他去日本查找资料,无意中发现了这组屏风画,便花钱彩色复印回来,赠送给六横镇镇政府。

这组屏风画展示的是双屿港极盛时期的场景。当年,岛上有葡萄牙人3000人,约占常住居民的三分之一,世界各地的商品和数不清的白银在这里交换、中转和集散,被历史学家称为“16世纪的上海”。

葡萄牙人费尔南・门德斯・平托曾亲眼见证了当时六横岛上的繁荣场景:嘉靖二十年(1541),平托随葡印总督法利亚船队游历了双屿港。他后来在《远游记》一书中写道:“双屿,我在前有详述,它是距此向北二百多里远的一个葡萄牙人的村落。日本两年前也发现了此岛。凡是运到那里的货物都可以获得三四倍的利钱。”“这村落中,除来来往往的船上人员外,有城防司令、王室大法官、法官、市政议员及孤儿总管、度量衡及市场物价监视官、巡夜官、收税官及各种各样的手艺人。有两所医院,一所仁慈堂。一般通行的说法是,双屿比印度任何一个葡萄牙人的居留地都更加壮丽富裕。在整个亚洲,其规模也是最大的。”据平托记载,当时葡萄牙人每年在双屿岛的贸易额超过300万克鲁扎多,这在当时是个惊人的巨额。此前发现印度洋新航线的葡萄牙人达・伽马的年薪不过1000克鲁扎多,已被称为国内最富有的人了。《远游记》是一部散文游记,但它为历史研究提供了许多宝贵线索,具有不可忽视的史料价值,例如双屿港的中外通商及文化交流情形等。

如今的一些历史专家和学者这样认为:“当时明朝的GDP总量为世界第一,其时全球范围内贸易规模还没有超过双屿港的,因而双屿港堪称国际贸易的中心。”平托到双屿港的时候,正值该港国际贸易市场最繁荣的时期,当时参与双屿港互市的商人中,以葡萄牙人、日本人及浙闽沿海商人居多,其他的分别来自印度、马六甲、琉球、爪哇、文莱、苏门答腊等地,高峰时“舶客拥万众”。《远游记》中也记下了引发双屿港被明军封灭的具体缘由:一个在双屿港遭欺骗的葡萄牙商人,纠集歹徒向附近沿海村庄泄愤,抢劫杀人,中国居民上报官府。1548年,明廷趁机出兵将双屿港夷去。

笔者还曾在《中国国家地理》见过另一幅《南蛮贸易图》,中西建筑鳞次栉比,风格与上述之图有异,估计作者是外国风俗画家,题名“南蛮”恐怕具有贬义,带着对中国的偏见甚至蔑视,但保留了历史遗痕。

从明代伊始的海禁是个历史错误。海禁导致民间海外贸易被迫转型为私商贸易,双屿港因此而繁荣。当这种民间贸易外拓诉求遭到严厉打击时,双屿港也就必然面临灭顶之灾。

双屿港消失了,不过宁波港以及晚清以来的定海港的贸易仍在继续。

双屿港的遗址、遗迹依稀留存着。

俞品久老人是土生土长的六横岛人,数百年前双屿岛的繁华,让他痴迷了几十年。退休后,他把所有心力都放在建立六横镇里岙村民俗风物馆上。这个小馆在乡间显得相当气派,有6间房间,从双屿港遗迹出土的旧瓷片是这里最宝贵的展品。

老人曾陪着笔者来到双屿港沿岸的涨起港村。在后山岙一处用碎石封死的土洞前,他说:“这座坟早就湮灭,是多年前村民史兴裕家挖宅基时刨出来的。骨殖已荡然无存,随葬品有壶、杯、罐等,形制本地没有,东南沿海地区也从来没有,估计是海外舶来品。”老人介绍,山上这样的坟大约有100多座,埋没于茂密的草木之中,本地百姓叫它们“洋人坟”。

双屿港另一侧佛渡岛的一位老人顾锡金回忆,他10多岁的时候在小佛渡岛上玩耍,发现了几块石崖上有蚯蚓般的文字,很像花体葡文。可惜,当有关部门来调查时,岩石的文字由于风化水蚀没了痕迹。北京大学考古学者到六横岛海滨村落调查时,在西文山村一处民宅墙上意外发现一块异域风格的浮雕石碑,上面图案颇似16世纪葡萄牙古钱币上的浑天仪。

上世纪80年代,人们就在佛渡岛发现了面积约1万平方米的古彩瓷片集散地,还采集到3种福建地方窑口烧造的明代瓷片,这和历史文献记载的互市货物中的陶瓷器一致。

热衷于收集双屿港资料的岛民周欲安说,六横岛上很多人家收藏有古瓷片,还有英国钱币和日本古钱,以及异域风格的红石板、三叉式大木锚之类的物件。2010年,省、市考古队在途经双屿港的航线上发现了10余处古代港口遗址,附近散落着明代的彩瓷、青瓷。青瓷产自诸窑口,而彩瓷则与在15、16世纪中葡早期贸易据点广东上川岛发现的如出一辙。这些瓷片的零星发现,为探寻西方世界与东方中国的联系、葡萄牙人在六横岛双屿港的居留通商提供了重要线索。

双屿港通商虽是被逼而带有走私性质,但它所进行的活动内容非常广博,包括各国物产的交流和远洋航线的拓展、航海技术的演进、外来侨民的流动、文化艺术的传播以及异域物种的扩散等。

双屿港是海上丝路的一个环节,它不同程度地把世界不同的文明连接起来,传播了中华文明的方方面面,也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对整个人类文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历史不能复原,辉煌却可以重现。如今,站在六横岛的嵩山顶上,四周山峦起伏,海天远处有翔鸥出没。海岸线上有高耸的吊架、巨大的船舶,卡车来往穿梭。宁波―舟山六横跨海大桥即将开工兴建。双屿港准备重建。双屿港遗址遗迹主题公园正在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