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日本和服文化论文

日本和服文化论文

日本和服文化论文

日本和服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文化的发展,其中也包括服装的流行趋势,经济发展态势、社会治安状况尤其会直接地影响青少年的服饰流行。

无论西方还是东方,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文化的发展,其中也包括服装的流行趋势。服装的流行趋势以主流服装为主,年轻人的流行风潮也是其中不可小视的一部分。青少年作为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从他们身上所反映出来的流行风潮往往能更加直接地折射出社会的经济状况,也会对一个国家未来的时尚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影响,因为当这一代青少年成长起来以后,他们的品味与欣赏倾向将会成为社会最主流的思想力量。

就青少年服饰流行趋势发源地而言,日本是很有代表性的。自二战以后,日本开始大力投资教育、发展科技,使得受战争重创的国家经济状况在短时间内得到扭转,同时也大量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人才以及流行文化。例如,二战后,美国的r&b就被邀请到日本;1947年,西方的时装开始在日本流行; 1948年,日本首次进行时装表演 ;20世纪50年代出现时装杂志《美国样式》和《十七英寸》; 1955年,日本文化服装学院发行《装苑》杂志; 1957年,在日本境内,西餐馆占餐馆总数的40%,日本餐馆占39%,中餐馆占14%,其他占17%; 1970年,日本出现第一家汉堡店;迪斯尼东京乐园是迪斯尼公司在海外建设的第一个游乐园;到2001年为止,全球著名快餐连锁店肯德基在日本已经拥有800家分销店;可口可乐目前在日本市场众多饮料品牌中销量排名第一。与此同时,日本的经济文化也在向全世界大范围扩张,在美国、法国等很多欧美国家都开设有日本的艺术展厅以及寿司店。在经济蒸蒸日上的时候,日本国内的中小学以及大学的教育形式也在平稳上升,水准不断提高。日本的中小学生制服以其优良品质以及高水准的设计独树一帜,青少年着装力求整齐、健康、统一,强调团队合作,这与日本企业重视团队合作精神是十分一致的。在这里,应该看到无论日本如何引进西方文化、技术,但是从民族精神层面上来讲,他们从来没有丢掉“和魂本位”的思想传统。这种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深深植根于每个日本人心中,从对青少年的教育中就能够体现出来。这种有些过于强调整齐划一的思想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并且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但是,在经济发展、社会文化不断进步的同时,新生的文化形态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也在日益升级,这种冲突表现在服装上就形成多种形式并存的状态。如果传统民族文化占据优势,整体趋势就相对比较传统; 如果新生文化占优,服装流行趋势就比较激进一些。

在一系列海外扩张的同时,逐渐在亚洲失势的日本也在20世纪90年代重新重视这片市场,确保不丢掉亚洲的投资份额。但是,随后爆发的亚洲经济危机却给日本以致命的打击。首先是日本几家大银行的倒闭使日元贬值,然后是近十年的经济疲软,连著名企业丰田公司也于1995年首次大规模裁员。日本的社会状况亦在20世纪末的时候发生了一些重要转变。以教育为例,有一种说法就是“日本失去的十年”①,阐述了日本在这十年中教育水准下滑以及前景堪忧的青少年成长现状。首先是从教育立国到教育误国的转变,日本学校教育状况十分混乱,课堂崩溃,校园失控,青少年犯罪的势头激增,学生无心学习,能力普遍下降,缺乏生气的日本大学被称为“小学十三年级”。青少年的着装这时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在大量引进欧美文化的时候,伴随其它流行文化一起传入日本的服饰文化也发展迅速,从街头文化发展起来的hip-hop风格着装——宽大的上衣和肥大的裤子以及运动鞋。这些原本是美国贫民区的黑人少年因为经济困难的原因穿兄长剩下的大号衣服而流行起来的服饰,后来因为结合了音乐、滑板等多种因素而在青少年群体或者更广的范围里风靡开来。日本年轻一代又结合本国特色,将其发展演变成为有日本特色的前卫着装,如紧身的金属质感服装、厚底娃娃鞋、短裙长裤搭配的稚嫩扮相、晒黑皮肤、涂橄榄油并且画艳丽的彩妆、男孩的极度女性化造成性别错位等。日本的音乐作品也有相当一部分在极力渲染性别错位所造成的视觉、听觉上的冲击。这种风潮并没有因为日本经济在21世纪伊始的好转而有所消退,以至于波及到了周边的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韩国的情况没有日本那么典型,但是也同日本有很大相似性。在日本受到亚洲经济危机困扰的同时,韩国经济也一度由于政府官员乃至总统的行为而受到影响。在经济危机期间,同样难逃一劫,韩币也在大幅地贬值。韩国青少年的激进态度愈演愈烈,就服饰而言,大有赶超日本之势。以青年乐队为例,韩国的h.o.t是上世纪90年代末一个十分有影响力的流行组合,他们的服装、化妆造型、行为举止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韩国的一代青少年。染彩色头发、男孩的女妆造型、阴柔妩媚的举止等成为青少年流行文化的典范。同样,黑色或者银色的瘦长风衣也在舞台上大展风采,最有代表性的当属超级肥大的印有卡通图案和文字的上衣和裤子,上衣要长至膝盖,裤腰的肥度要求扎皮带有三分之一余量后刚好卡在胯上,再配以金属链条或者耳环鼻环一类的饰品。由此可见,以日本、韩国为例,也可以看到青少年的服饰发展趋向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有所变化的,当经济发展越是不景气的时候,服装的流行风格就越是前卫和叛逆,反之则趋缓。

无论是发达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还是亚洲国家,青少年服饰的流行趋向总是与本国或者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紧密相连。亚洲的代表国家——日本的青少年们则是在用另一种民族化强一些的语言反映他们的心声。在经济发展良好的时候,整齐划一的民族精神占据主导地位,个性化的服饰语言比较弱。当经济发展不乐观的时候,反叛、暴力风格的服装涌上街头,他们用夸张的色彩、性别互换的款式来装扮自己,配合反常规的行为方式来宣扬他们对于生活的态度。总体来说,青少年的服饰潮流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称得上是社会发展状态的晴雨表,他们会十分敏感地捕捉到社会不同时期的发展状态、不同的经济发展形势。

从以上分析我们基本可以了解到,经济发展良好、社会稳定的时期,青少年的服饰流行风格会比较自然、健康、平和,并会在有限的范围内做一些个性化的调整。而当经济发展状况恶化的时候,的前卫、激进的服装就会伴随着一定的社会思潮大量出现,并且其流行范围相当广泛。

日本和服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工作实际,以“四个不让”大讨论暨承诺活动为载体,以强化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为核心,以倡导和建立“四个不让”行为准则落脚点,切实解决全系统在优质服务、优化服务环境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提高职工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的能力、质量,为实现我市文化跨越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二)目标要求

通过开展广泛深入的大讨论暨承诺活动,使之成为全系统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成为提高服务质量工作目标,努力实现服务质量更优质、服务环境更优化、工作绩效更显著、工作作风更优良。

二、活动内容

1、开展有效活动。开展“四个不让”教育,借助学习、座谈会、演讲等以形式多样的大讨论活动,推进干部职工思想转变,形成人人争当先进文化践行者的氛围,积极争创文明服务窗口。开展“四个不让”讨论,加强队伍建设,规范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水平,优化服务环境,积极营造“比服务、比质量、比效率、比作风、比形象”的良好氛围。围绕“四个不让”行为准则,开展技能学习,岗位练兵等活动,掌握服务人民群众的真本领,避免工作上出现差错,减少失误。加强作风建设,大力倡导为民服务的良好风气,各单位要张贴“四个不让”行为准则,使“四个不让”成为每个干部职工为民服务的内在要求。

2、规范办事程序。按照为民、便民、利民的服务理念,各单位要完善办事程序,缩短办事时限,不断推进服务窗口的规范化建设。做到“两有两无”即“服务有微笑、服务有设施、服务无差错、群众无投诉”,着力提高服务质量,提高群众满意度。

3、提高办事效率。各科室要严格执行岗位责任、限时办结、服务承诺、失职追究等制度,提高办事效率。切实做到“四不”,即今天能办的事绝不推到明天;一个人能办的事绝不推给他人;本部门能办的事绝不推给社会;上门来办事的群众绝不推之门外。

4、完善服务承诺。各单位要采取座谈会等形式,讨论服务中如何不断完善服务质量、职业道德等方面问题,不断强化履行承诺,使创建工作富有成效。

5、树立全新理念。要大力倡导为民服务“零障碍”工作理念,凡是有利于群众切身利益的事争着干;凡是有利于提高窗口工作效率的事放心干;凡是有利于维护党和政府、单位形象的事自觉干,努力打造优质高效、和谐稳定的文化服务环境。

四、方法步骤

1、组织动员阶段(7月29日-8月10日)。各单位召开动员会议,制定“大讨论”暨承诺活动实施方案,组织广大职工认真学习领会“四个不让”行为准则的精神实质,增强职工工作的自觉性和服务人民的能力。加大对开展“大讨论”活动情况的宣传和报道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2、自查自纠阶段(8月11日-8月25日)。通过召开座谈会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认真进行自查自纠,深入查摆思想观念、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3、落实整改阶段(8月26日-9月1日)。针对自查自纠暴露的突出问题,认真分析原因,及时研究制定改进措施和整改方案。

4、总结提高阶段(9月2日-9月25日)。各单位要在9月底前对贯彻落实“四个不让”大讨论活动情况进行总结,并将书面材料报局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五、要求

1、加强领导。局成立“四个不让”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切实将开展“四个不让”活动摆上重要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做到精心组织,要把“四个不让”服务准则作为推动全市文化又好又快发展的推手,进一步加快发展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日本和服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编者按]

2012年8月25日,由中国旅游协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服务”发展论坛在山东泰安举办。本届论坛以“文化引领服务,服务创造文化”为主题,继续沿着前两届论坛“前沿、理性、建设性”的思路,共同研讨“中国服务”发展的热点问题、核心问题、根本问题。会议期间诸位专家发表各自观点,本文对其中的精彩发言摘录刊登。

本届论坛登临泰山《“中国服务”泰山宣言》,宣言中提到中国正在经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服务”的深刻转变,要将“中国服务”作为国家战略,建设成新的国家符号和国家品牌,与“中国制造”共同构成经济振兴和文化繁荣的两翼;应当充分认识服务业的本质就是以人为本,积极应用现念、新兴技术;适应全球化的竞争环境,加强服务模式、服务业态等多方面、多层次的交流与研讨;旅游业率先倡导、践行“中国服务”。

本届论坛由山东省旅游局、泰安市人民政府、首旅集团、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承办,由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等多家单位协办。

在首届中国服务发展论坛上,我曾经指出旅游业是最适宜、最可能、最应该创造出中国服务品牌的领域,经过几年时间的实践和观察,今天我依然坚信这一点,下面我讲三点看法与各位一起探讨。

一、旅游业对树立中国服务业品牌和形象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们是在中国制造国家品牌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服务的概念,这也意味着中国服务必须在国际市场上能够拿得出手,必须在国际市场上广为人知,必须有庞大的国际消费人群,而旅游恰恰具有这样的条件。一方面,2011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已经达到1.3亿人次,过夜旅游者达到5758万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485亿美元,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入境目的地国家和第四大旅游外汇收入国家,通过不断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无论是旅游企业还是非旅游企业,都在与境外需求打交道的过程当中积累经验,为摸索“中国服务”模式及体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另一方面,与我国庞大入境旅游消费市场对应的,是迅速崛起的更为庞大的国民出境旅游市场。2011国内居民处境人数已经达到了7025万人次,其中因私出境6412万人次,占总出境人数的91.3%。

2012年上半年,我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3856万人次,从表面上看出境旅游不同于入境旅游,好像对中国服务形象和品牌的塑造作用不大,但是实际上,我国庞大的出入境消费人群,恰恰是推动中国服务走出国门,真正走向世界的重要基础。

除了首旅集团等旅游集团,还包括银联等金融服务机构,甚至也包括绿地等房地产企业,庞大的出入境旅游市场,不仅推动中国旅游服务走出去,更多的带动中国服务走出去。只有真正的走出去的中国服务形象、国家品牌才能立得住。无论是出入境旅游,都已经并将继续在这一进程当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旅游服务在服务业中有终极意义和创新引领地位

美国学家甘哈曼在第四次浪潮中指出,第四次浪潮将把我们现代生活推向追求高生活质量的社会阶段,人们为自己的身心健康从事工作,好多现象会是以前社会的重演,人们有点像回到传统社会的味道,在更高的文明层次上重温昔日的田园乐趣。第四浪潮产业将在二十一世纪兴起,主要包括观光旅游、美食活动、体育娱乐活动以及度假类活动等等。

无独有偶,日本经济学家田河九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将第三产业进一步细分为五种产业,他认为的第三产业是用手脚进行的体力服务,而在这个基础上,第四产业是靠智慧进行开发,靠体力加以保护的复合服务,第五产业是脑力提供的服务智慧服务,第六产业是使人们情绪舒畅的情绪服务,第七产业是使人们心安理得的宗教服务。其中的情绪服务就包括旅游、娱乐产、电影、绘画、戏剧等等。

甘哈曼的预言和新世纪的现实,使我们切实感受到相对其他行业而言,旅游业与人民追求高质量生活的关系更为密切,更符合人民身心健康的需要,田河九更是将旅游纳入到第七产业宗教服务的第六产业情绪服务。从这个意义来分析旅游服务对于满足人民需求,提高人民福祉,具有终极意义。这一认识和判断,对于我们正确把握旅游以及休闲产业,在国计民生当中的应对地位,对于实现不断改善人民福祉,让人们更加有尊严,更加幸福生活的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与此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在我国众多服务行业当中,旅游服务具有较强的示范意义,很多创新具有引领价值。其中影响最为广泛的就是旅游服务当中的星级饭店的标准,这个标准经过多次修订,已经具备国际领先水平。更为重要的是经过多年的发展,饭店星级标准已经广泛渗透到其他众多服务行业当中,现在无论是银行业、商贸业以及其他行业,我们都可以看到星级服务的概念和星级服务的体系。此外目前日益受到各方关注的旅游房地产以及旅游综合体,城市综合体等等,也是来源于旅游业。

当然这并不是说旅游服务已经很好,在实际中旅游服务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有些方面的问题甚至还比较突出,国家旅游局也将全面提升服务质量作为新时期旅游业的中心工作,不断巩固和完善行、游、住、食、购,加强工作方法,完善工作成果的同时,还要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这已经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三、旅游服务的完善和提升离不开文化的引领

人们常说文化是人的灵魂,其实文化同样也是旅游服务的灵魂,独具特色的优秀旅游服务,必须高度关注文化融合与解读,加深对文化的提炼与创新。

首先要以人为本。在旅游服务中最重要的文化,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历史演化进程的积淀与轨迹,这里面的核心就是人,服务的终极目标也是人,服务是为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幸福、安逸。我们要认识到无论技术如何发展,以人为本仍然是所有服务创新最根本的归一与最重要的源泉,服务的最高宗旨是以为人本,服务的最高境界就是要创造以人为本的文化。

其次要善于挖掘最具代表性的中国特色文化。将特色文化内化到旅游服务之中,成为旅游服务创新的符号,让这些创新的旅游服务,成为中国服务的重要载体和符号。比如说首旅集团段强董事长领先创新的安麓品牌就是这方面的有益尝试,该品牌将悠久的中国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合,强调中国人传统的好客本质以及和谐、优雅、绿色的环境与现代化结合,突出以建筑传承文化的理念,立志于让消费者可以最大限度享受中国文化影响下的生活体验。

日本和服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如何在影视作品中表现文化呢?比如韩剧虽然音乐、场景布置、剪辑、服装、色彩方式都取材西方。对白、举止、等细节都注意东方礼仪和古典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尤其在一些节日,在西方特别是欧美,白色是结婚礼服的主要色彩,表示爱情的纯洁与坚贞(上帝最喜欢的颜色)。但在东方……

不必说话,用眼神甚至就能互相理解。现代审美,以简约小巧最好。影视衍生品的日常用品和小饰物很受欢迎,娃娃玩具人偶不但创意而且美观;科学发明上,小汽车、微型手机、照相机、袖珍笔记本 袖珍电饭锅;著名的人物缩小的《名侦探柯南》、日本喜欢雏菊、樱花;拘谨细致的和服……

韩剧今年惯用的虚实结合剪辑:在传统皇宫和现代文明完美契合的表现手法,回忆式的转换,古老的轮转主题的创新,梦境现实 此时彼时前世今生自然转换,最后古今人梦中的人线索在现代相遇。塑造了英雄,电影体现了多国的文化;仔细想想,是不是其中无处不表现着中国元素?场景的瀑布、长城、兵马俑包括音乐。剧中女主角金喜善换的汉服和韩服就有多件,中印舞蹈和宗教等等;以及后面提到的‘中国性格和’。 ……如今一提到功夫片的英雄,世界就会想到中国;不知是赞美还是讽刺,因为中国不只有武术……因为还不能睁眼看世界,所以也看不到自己。

虚假现实主义?

文艺作品源于现实,高于现实。首先应该尊重现实。现实的问题是:我们没有文化。在许多国内影视看来,影视的真实就是把文化的糟粕恶习惯俗都搬上来!——商品化不是庸俗化。如果影视作品只能让人一笑了之,而没有美感、内涵、真实。就会失去它的价值。也没有没有启示、深刻、隽永的印象。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对其他产业的带动力也不会持久。生产决定消费,人才消费过又投入生产,而没有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文艺作品不是单纯娱乐作品——把一些生活中的恶习惯俗也搬到荧幕上,弄得四不像,不东不西,不伦不类。说是大陆一直的‘现实主义’风格,反映“老百姓生活”,说这就是“中国文化”。不学他人长处,看不起别国文化,掩盖自己夜郎自大。就像说漫画动漫是“小孩子才看的东西”可是经济世界前两位的美国日本却把它作为文化产业中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笑人不如人,自以为是的把漫画真的画成小人书。《功夫熊猫》这部好莱坞动画篇,所有原料都取自中国元素, 是好莱坞送给中国的情书,也是挑战书,挑战我国行业无人的尴尬局面。一时只是有轰动而没行动。

什么是文艺作品的真实?不仅要真实的反应真善美,还要敢于“面对淋漓鲜血、惨淡人生”。不知道要宣传什么,批判什么。好的、坏的乱七八糟的混在一起,坏人小孩子都看出来,好人不能崇拜到学习模仿的作用。

这样演的结果是什么?——好的不模仿 学坏的不少。倒是都不得罪。可谓是中庸。在国外的留学生,看到的可真让人失望——都是落后几十年的农村电影,和那些好形象又养眼的电影一比,给那些有大民族主义的国家当做中国落后的把柄。影视媒体都这样,百姓应该就更如此。所以国产电影又出现新名字——批判现实主义。

这样的作品怎能挂到外面代表十几亿中国人的脸面?一直在说让世界认识中国—— 入则误己子弟,出则误人子弟。入则无人才弼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岂不知从事影视传媒的使命?!

如今,在走出去的过程,明星和电影开始在海外投资,是我们的成功。据采访,台湾明星周杰伦不喜欢在大陆,说不是大陆素质差,而是不懂音乐。宁可去日本唱他的东方腔,说大陆大部分欣赏不了他的中国风音乐——众所周知,不管你喜不喜欢,他的音乐词、曲、乐的成功体现的中国文化,起码应该明白这些。然而还没有庸俗的文化:网络、街头的“流行”俗歌、二人转等等红。

当然有大陆有许多优秀作品,这是必然的,比如大型历史剧。07年内地电影《无极》和《墨攻》《投名状》无论国际性、商业性相比差距是很大的。虚假现实主义的飞沙走石,并不美观成熟,否则有好莱坞特效‘动画电影’干嘛?

05年中韩合拍的大片《神话》让人耳目一新, 虚实结合的表现,谁说不是现实主义呢?韩剧今年惯用的虚实结合剪辑:在传统皇宫和现代文明完美契合的表现手法,回忆式的转换,古老的轮转主题的创新,梦境现实 此时彼时 前世今生自然转换,最后古今人 梦中的人线索在现代相遇。塑造了英雄,电影体现了多国的文化;仔细想想,是不是其中无处不表现着中国元素?场景的瀑布、长城、兵马俑 包括音乐。金喜善换的汉服和韩服,中印舞蹈和宗教等等;以及后面提到的‘中国性格和’。从好莱坞回国的成龙,向世界尤其是不了解中国的日本、韩国;展示了真实的中国英雄形象。挽救了香港电影,更挽救了中国电影。并不圆满的结局也一改以往传统——这才是现实主义。

如今一提到功夫片的英雄,世界就会想到中国;这是赞美还是讽刺,因为中国不只有武术。

所以,国产影视应该无论从场景、环境到言行、举止、对白、眼神视听上的所有细节,都应表现文化;表现自己的文化。

从在外在细节中透视文化

如何在作品中表现文化呢?比如韩剧虽然音乐、场景布置、剪辑、服装、色彩方式都取材西方。对白、举止、等细节都注意东方礼仪和古典文化 特别是儒家文化。尤其在一些节日,在西方特别是欧美,白色是结婚礼服的主要色彩,表示爱情的纯洁与坚贞(上帝最喜欢的颜色)。但在东方,却把白色作为丧色。白色即不是冷色,也不是暖色,也就是说白色是没有色彩倾向。胸戴白花知道是港台影视葬礼中。因为信奉基督教,韩国影视则在婚礼中穿戴白色、场景在教堂。大陆婚礼却哪里都是闹哄哄,亲戚邻里之间叽叽喳喳叙家常,打麻将,没有内涵 婚礼本是庄重严肃的事……葬礼就更不成体统了…恶俗哪里都可谓淋漓尽致表现出来,这就是礼仪之邦吗?人一辈子即使结婚次数无法算,可就死一回;婚礼和葬礼都这样,其他的重要节日,比如中秋节、端午节、哪里是中国文化呢? 每个细节应该都表现文化来,不是不要文化。不能全照搬,也不能全否定,更不能一无是处:世界的不是中国的,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东方文化渊源流长,所以复兴东方文化必须现代化。比如服饰都是西服、礼服高跟鞋,虽然日本文化不及中国,可在文化继承上日本要远超过中国,汉学、儒学,和服韩服在继承了汉服过程也有自己民族时代特色,所以至今没有被淘汰。现代文化特点是线条简约,小巧。我国的礼服,是东方女性的温婉丰润让旗袍成熟妩媚,还是旗袍的流光溢彩让东方女性更婀娜多姿?都是西方女性没有的。圆领更显得颈部的细细的轮廓,斜襟、连袖、盘扣、滚边、丝绸、刺绣。从她降临到世上那天就和时尚结下不解之缘,美处细节的变化中,都能露出女子思想点滴进步的端倪。

在内场景布置上,东方家具亲近本色自然色(适合书房、卧室) 纹理浮雕多动物图案;西方家具和建筑多白色、浅黄等高贵典雅亮丽色彩。(适合客厅、厨房)旋涡、弧线线形等等…文艺复兴后石膏雕塑艺术宗教融入;

韩剧在中国市场优势,不是因为我们认同其中的文化,是因为我们缺乏并需要那种文化。韩剧的音乐是东西文化结合的典范。背景音乐和主题曲东西方古典乐 流行乐、民族乐融合。同一主题曲还经过不同乐风变奏《巴黎恋人》 中给柴可夫斯基《天鹅湖》中《天鹅之死》赋予新意;《对不起,我爱你》主题曲是日本《雪之华》 许多歌曲经过中、日、韩翻唱,成为文化交流的经典之作,《蓝色生死恋》中经典的钢琴曲,莫扎特、肖邦、贝多芬等等,以上只供参考。旨在让历史文化深入人心,尤其是年轻人的心,据说《大长今》中的韩服宫服一个剧中就要换很多件,传统韩服的红、白、绿经过调和,变得华丽新鲜。传统民族歌曲和钢琴小提琴一起配合在历史剧中。 电视剧《宫》新颖模式:把韩国虚拟为君主立宪的国家,在传统皇宫和现代校园自然切换。是借鉴了日本英国制度和文化;比如19世纪日本和英国,君主立宪象征高贵的宝石蓝和翡翠绿宫服。韩剧把形象、色彩、听觉、动态的美感运用到影视——‘资源都是有限的,人的创造潜力是无限’ 和英国提出发展创意产业计划。如今,韩剧正掀起一阵‘旧文艺复兴’风潮。

因为还不能睁眼看世界,所以也看不到自己。

于内在塑造独特的东方气质

外在的修饰从人物主客观一言一行的文化,环境的文化开始,内在的则表现在性格。通过文艺作品和考察我发现,日本性格主要是安静 礼貌 羞耻感、总是小心翼翼。然而安静却不保守顺从 勇于自主创新 是曾经的尚武精神延续;礼貌无论是言行举止 眼神等细节都能体现 而且他们认为安静有内涵、多听少说、无为无过、言行一致 说到做到,节制——克己复礼;而大声说话被认为是暴露自我的肤浅的、无礼的举止。不必说话,不必说话,用眼神甚至就能互相理解。现代审美,以简约小巧最好。影视衍生品的日常用品和小饰物很受欢迎,娃娃玩具人偶不但创意而且美观;科学发明上,小汽车、微型手机、照相机、袖珍笔记本 袖珍电饭锅;著名的人物缩小的《名侦探柯南》、日本喜欢雏菊、樱花;拘谨细致的和服……我猜原因大概是因为国土小资源少,集约型。心胸小……这些在日本文艺作品中塑造的形象都有反映,给人留下印象 。

那么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应该宣传什么中国形象?也就是中国性格是什么呢?让世界一看品牌就知道是中国? 我认为中国文化的独特内涵;就是坚韧,生命力。坚韧可能会逆来顺受懦弱,强大的坚韧更是让中国任何变革都举步维艰。什么脏乱差的环境条件待遇都能忍受,不争取——如果用于自强不息、坚持不懈,卧薪尝胆,能屈能伸,忍受任何恶劣条件。那才是中国精神。西方学者这样称赞中国性格:“在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时,他们的英雄主义才显得如此令人钦佩。” 我们不认为中国人比外国人更不怕疼,原因很可能是因为经历的苦痛太多,以致对疼痛已经麻木了。 上流阶层那些沉溺于声色,口腹之欲自我放纵的往往会对痛苦及其敏感——这就是中国的价值观。无论是男人 女人老人小孩都具有生命力 从历史上,人口的增长,任何企图同化中华民族的民族都被中华民族所同化融合,没有民族能征服中国。可以看出坚韧和生命力。可见美德和恶俗只有一步,关键是掌握好度。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没错,影视作品就应该宣传这个。

当我拿起画笔为中日文化交流主题作画,发现传统风情的不如日本 现代风格的画不如西方。可是我们无论传统、还是现代,都必须超过他们——这是对民族文化的爱和感情。

日本和服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作为身在中国、研究国际关系的日本人,我常常有机会跟中国学者聊天。我一直认为,聊天是种力量,能够促进思考。我跟中国人,尤其是长辈聊天的时候,无论什么话题,最后几乎必会论及中日关系,和中日之间那似乎很难跨越的认知障碍。

不少中国知识分子总是拿出文化差异来安慰我。他们总是高度评价中日文化“自古以来”交往的源远流长,而对于敏感的领土争端、历史认识、国民感情等,却总是不谈及问题的核心,避免与我争论。他们总是说:“我们之间思维、认知方式不同,慢慢来吧。”讨论总是在此戛然而止,无法得出有建设性的结论。

这样的次数多了,逼迫我开始思考,症结到底在哪里。

文化是最难以解读的分野,比政治、经济、贸易、工业、能源、金融、军事、科技等能够以数据量化的科学领域复杂很多。

比如,很多日本人觉得中国的政治体制难以理解,而很多中国人则无法接受日本的首相频繁更换。中国政府主张问题是“问题”,而西方人却更多从宗教和人权的角度看待。这里面的问题,是很难仅仅用一句“文化不同”来解释的。

而从国际关系研究者的立场看,仅以文化为问题根源,往往是不科学的,甚至非理性的。因为,一旦拿出文化,研究的思维只好遭到停止,以日文表述的话就是陷入“思考停止”。原因在于,文化是很难“论证”的,而无法论证的东西必然是难以说服他人的――你能拿出什么样的有形证据让别人信任你嘴巴里说着的内容?

与此同时,所谓“文化不同”变成了一句口号,被我们频频提出甚至放大,却又不能真正回答我们心中的问题。

具体到中日关系,我最怕谈文化。理由显然是因为,它无法被我的思维和逻辑来量化和论证。

试想一下,如果手中有具体的经贸来往、军费增长、人际来往、直接投资额和收购案等数据,我们说起话来自然感到底气足、靠谱。“中日总贸易额已经超过2600亿美元”,“中国已经成为日本最大贸易伙伴”,“中国有2万家以上日本企业、雇用着1000万以上的中国员工”,“中国GDP今年可能超过日本”。拿着这些根据提倡“中日两国应该建立相互信任关系”,当然很有说服力。

但文化呢?它说不清道不明,却重要到无法回避。

我曾听企业界的朋友说,在华日企在企业管理上多半采用日本特色的“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的待遇,而中国员工却并不喜欢。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更愿意接受频繁跳槽的、由能力和工作量决定待遇的西式企业文化。日籍老板明明知道中国员工有情绪,却不愿改变。据说,一位日本老板曾私下这样说:“我不需要那么优秀的个性化人才,比如北大的;我更需要听话的一张白纸,那些服从上司的中级人才,比如北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