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药理学笔记

药理学笔记

药理学笔记

药理学笔记范文第1篇

(1)从中医药的角度来看

有机化学是药学研究与药物应用的有力工具。用于临床上的大多数药物(包括合成药、生化药、天然药等),其主要成分几乎都是有机化合物。因此,合理使用各类药物,充分发挥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避免由于药物使用不当引起的不良反应,这都需要我们了解及掌握药物的化学结构与性状。有机化学同时也是中药研究与创新的必备手段。中医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继承与发扬中医药在治疗疾病的优势与特色,深入研究中药的作用机制,充分发挥与应用中药的特长,开发与创新临床上有效的中药新品种,是我国医药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临床上使用的中药方剂组成成分复杂,同一种中药出现在不同的方剂中其所起的功效不同,这与中药本身含有多种成分有关,可以说一种中药自身就是一个小小的复方。比如:中药的配伍,即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中药组合使用。在熬煮中药的过程中,药与药之间发生了某些相互作用,其实也就是发生了化学反应,使中药材中原有的主要成分结构发生了改变,而结果是有的增进或减低了原有药效,有的则抑制或消除了毒性和烈性。因此,弄清每种中药的有效成分对临床用药是多么的重要。这也就是需要我们好好学习有机化学的又一原因了。

(2)从化学学科的分类上来看

有机化学在大化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大化学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在大学的课程安排中,都是先学习无机化学,然后再学习有机化学,最后学习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即没有有机化学的学习,是学不好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的。有机化学还是中药相关专业学生考研的一大必考科目,考研的同学只有在学习有机化学时打下坚实的基础,掌握学习方法,才能取得优异成绩,从而成为顺利通过考试的一个关键。由此看来,无论是从有机化学的历史上、从它与生活的联系上,从它在临床用药上、在中医药的研究领域上还是在大化学中的作用上、在学生考研上,它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2学好有机化学的方法

有机化学虽然知识点多、记忆困难,但是只要你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学好它不是问题。

2.1首先,要做好学生的本职工作——课堂上认真听讲

做好笔记(1)听课是学习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在有机化学体系中,各部分知识是相互联系的,如果对某些知识不了解,那么在学到与之相关的知识时就会特别吃力。例如,醇、醛、酮这几章节的内容没学好,后面再学习糖类化合物这一章节时就很吃力。因为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糖类是多羟基醛(酮)及其缩聚物和它们的衍生物,糖的结构中含有醇羟基、醛基和酮基,它同时具有醇和醛、酮的性质。因此课堂上能不能跟随老师思路,不错过老师讲的每一个知识点,是决定学习效果的关键。(2)老师在课堂上会反复的强调某些内容,这些内容一般都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而考试恰恰不都是考重点难点么?如果掌握了这些,在考试中取得不错的成绩应该就不成问题了。(3)老师教学多年,不管是在知识层面上、解题思路上还是在常见错误分析上,经验都十分丰富,尤其是我们的大学教师,他们大部分都是优秀的硕士、博士甚至是教授。在课堂上,老师大都遵循着这样的古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千百年来留下来的古训必定有它的道理。老师除了传授给我们知识外,更多的是传授给我们解决问题的经验与方法。一旦我们掌握了这些经验与方法,定能学好有机化学。

2.2课上做好笔记至于笔记

我建议大家记些老师强调的重难点、解题思路、方法以及例题。不懂的课下可以问老师,即使将来忘记了,还可以再复习。俗话说的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就是这个道理。因此,上课时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做个有心人就显得特别重要,也许这就会成为你学习有机化学更好的捷径。

2.3课上、课下积极地记忆“记”即记忆

与数学、物理等理科相比较,“记忆”对有机化学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学习化学的最基本方法。这是由于化学本身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系统”——化学用语。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对这些化学用语的熟练掌握是化学入门的首要任务,而其中大多数必须记忆。当然不能死记硬背,而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找出不同的记忆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记忆的方法有很多,有理解记忆、有意记忆、联系实验记忆、对比记忆、归纳记忆、趣味记忆、记错记忆等等,这么多方法并不是每个都适合我们,我们要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记忆方式,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4做好实验我们都知道有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因此,要想学好有机化学就必须先要做好实验。在做实验时最重要的就是自己动手,不要眼高手低,而且要学会观察。前苏联著名生理学家巴浦洛夫曾在他的实验室的墙壁上写着6个发人深思的大字:观察、观察、观察!瓦特由于敏锐的观察而看到“水蒸气冲动壶盖”进而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蒸汽机。由此可以看出观察的重要性。在化学实验中,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是学好有机化学的重要条件之一。因为实验不仅可以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反应,从而更轻松地记住反应。

2.5学会思考柏拉图曾说思维是灵魂的自我谈话

华罗庚曾说独立思考能力是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的一项必备才能。历史上任何一个较重要的科学上的发明,都是和发明者深入看问题的方法密不可分的。可见在学习知识上,学会独立思考很重要,它会使你对知识有更透彻的了解。尤其是有机化学,更要学会独立思考,要能从个别想到一般,从现象想到本质,从特殊想到规律。

2.6培养信心与兴趣以上的学好有机化学的方法

药理学笔记范文第2篇

一、补充笔记

讲新课时做补充笔记,老师讲的内容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将课本内容重新组织,突出重点加以讲解,记笔记是边看书,边听讲,边在书本上划记号,标出老师所讲的重点,还要把关键性的、规律性的、实质性的内容和对自己有启发的地方扼要地在书本上或笔记本上写上几句,把老师讲的但书上没有的例题记下来,课后再复习思考。

二、实验笔记

老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重在通过实验验证化学原理或掌握化学性质或物质的制法操作。可做简明图解、补充笔记,把老师所做的演示实验的现象及讲解记下来,书上有实验插图的可以直接在上面补充,例如,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装置图边上记下老师讲的重点:①药品不能堆积在试管底部,而应平铺在试管底部,记:“是为了增大受热面积,药品受热均匀,气体容易逸出”;②给试管加热时,为什么要先把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加热,然后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记:“让试管受热均匀,不易破裂”。

三、改错笔记

习题或试卷评讲课是老师纠正学生在作业或试卷中的“常见错”和“多发错”,并指导解题思路、规律、技巧和方法的课。在听课时,不要只抄正确答案,关键是要用红笔订正,而且不要擦去自己的错解,以利于与正确答案作对比,找出答错的原因,过一段时间还应把以前做错的题再重做一遍,看看现在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这种笔记是在作业或试题空隙处做简明的“眉批”或“注释”

四、系统笔记

药理学笔记范文第3篇

生活中的许多“微”家族引发了笔者的思考。微信、微博、微视频、微讲堂在信息纷杂的时代应运而生,它们有何优势?满足了人群的什么需求?以微信为例,笔者先做一简要分析:微信,可以说是一种生活方式,应用支持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可以群聊;适合绝大部分智能手机;微信的使用者可以是任何性别、身份、年龄、国籍的人,且发表言论自由;更重要的一点是,一对一的交流方式具有良好的互动性。方便、快捷、互动、自由,这便是微信的存在之道。

笔者试着大胆地想,我们的作文教学除了教科书上规定的主题、篇目,能否创设出孩子们喜欢且有效的形式呢?于是,“微作文”的概念在笔者的思维框架中清晰地跳出。

一、微言大义:微作文的内涵旨归

什么是微作文?微作文就是一种孩子们真心自由表达的、不必写得太长的、便于互动交流的作文形式。

1.篇幅不必太长

小学生需要用长篇大论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吗?未必。简短的话语,句段式的表达,往往就能起到真实表达、促进沟通的作用。舍得,舍得,有舍才能有所得,就像《剪纸的学问》一课中讲到的,“减去一些不结果子的枝条,是为了增加桃子的产量”。所以我们的作文教学,也要减去那些无用的繁琐环节,以此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性。所以“微作文”不必写得太长。

2.表达真实自由

小学生写作除了为将来撰写长篇打基础,还有何作用?那就是真实表达自己的心声。而应试作文要求事例具体、中心明确、详略得当,以致好多孩子在表达时常常迎合教师或批阅者的口味,隐藏了自己的真实感受与想法,写得大都雷同,缺乏特色,只是为了写作而写作。“微作文”是倡导言论自由的,言由心生,真实最可贵,鼓励孩子敢于表达、勇于表达。

3.注重互动交流

小学生写作给谁看?可能好多孩子会说:不就是给老师看,然后争取得个好成绩吗?这样心态下的写作就失去了意义。其实,写作是为了交流,为了沟通。同题文章,相互交流,使一份想法与另一份想法彼此碰撞;不同的文章,在彼此分享中能够收获多份感受。所以,“微作文”是注重互动交流的。

二、穷幽极微:微作文的实践指向

在具体的微作文实践中,有哪些革新的方法与流程再造?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表达情境的游戏化改造

教育家约翰・洛克说过:“教育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充满着童趣和多维化挑战的作业,可以更好地解放学生的大脑与双手,使他们乐在其中;能帮助学生克服在语言学习中的种种困难,让他们乐此不疲;真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为他们描绘出一派明媚的春光。作业对于学生而言不再是沉重的负担,而是他们乐不思蜀的新天地。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一定要根据其年龄特点,着眼于学生的科学发展,尽量布置一些体现有“乐”有“趣”的语文写话作业,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做作业的快乐,通过做作业获得语文能力,更能让学生在最宝贵的童年时代过上一段丰富多彩并难忘的语文学习生活。

1.语句表达的词语串烧

在低年级的课堂上,笔者和孩子们一起玩“词句串串烧”的游戏。例如选择一种小动物,用表示颜色、形状、动作等的词,写出这种小动物的特点。先让孩子们自由发言,笔者在黑板上罗列,接着让他们选择其中几个连起来写一种小动物。

【描写小狗的好词语:金黄色、闪闪发亮、明亮、转动】

小狗那一身金黄色的毛,好像刚擦过油似的,闪闪发亮。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就像两颗黑宝石,亮晶晶的。一对会转动的耳朵,好像雷达一样,哪里有声音就往哪里转。

―二年级 石乐其

【描写小鸡的好词语:圆圆的、尖尖的、浅黄色、跑来跑去、 叽叽喳喳】

奶奶家有几只可爱的小鸡。小鸡长着圆圆的脑袋、尖尖的小嘴,浑身长满了淡黄色的绒毛。它总喜欢在院子里跑来跑去,还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二年级 汤语霏

几个好词,串起两三句话,勾画出了一种可爱的小动物。写完后,孩子们在课堂中交流,你一言我一语,真的“烧”出了自己的微作文,“串”起了大家的好文章,而且也不会感到写作文是一件痛苦的事了。

2.个性表达的诗意呈现

儿童是天生的诗人,他们的诗歌灵性来自于春风吹开的花瓣,蝴蝶翅膀扇起的风,带着花香的蜜蜂……诗歌是作文的另一种形式,小学阶段学习儿童诗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能为孩子营造快乐的童年、诗意的人生。

春天来了,孩子们用眼睛观察着春的变化,用耳朵聆听着春的声音,用手触摸着春的纹理,也尝试着用稚嫩的笔触描绘着春天。笔者鼓励孩子们也来当小诗人,写下自己眼中、耳中、手中以及心中的诗。以下是孩子们自己创作的几首小诗,灵动的语言,可人的形象,充溢着童趣。

春雨 (二年级 徐予彦)

春雨落在池塘里/“叮咚,叮咚”/像闹钟/冬眠的青蛙醒来了

春雨落在泥土里/“淅沥,淅沥”/像唱歌/春笋娃娃探出头来了

春雨落在树枝上/“滴答,滴答”/像奏乐/梅花、梨花、迎春花都笑了

春雨滋润万物/她给大地带来生机一片

春风 (二年 丁一峰)

春风是黄色的/不信你去问问油菜花/油菜花弯弯腰/是的,是的

春风是白色的/不信你去问问梨花/梨花在树上露出了笑脸/是的,是的

春风是粉红色的/不信你去问问杏花/杏花落下来翩翩起舞/是的,是的

春风是五颜六色的/它把大地吹得美美的

孩子们的语言如沙砾中的珠贝,天然、稚嫩,采集出来都是富有灵性的精美小诗。一首首小诗在他们的口中娓娓道来,课堂俨然成了一个小小的吟诗会。他们在诗中想象,在诗中陶醉,这怎么不是“微作文”的又一新亮点呢?

(二)表达经验的生活化沉淀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如果没有鲜活的素材,没有人生的阅历,没有对生活的感悟,也就不会写出动人的文字。当今的学生享受不到真正的写作、幸福感,缺少写作的素材。其实,学生的生活是他们写作的金矿,教师的任务是帮助他们开发生活的金矿。

我们要让孩子清楚地知道,写作是生活的需要,如同衣食住行一样,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生活需要什么就写什么,没必要都向“优秀习作”看齐,只要把自己的见闻、情感清楚明白地表达出来就行。抓住生活中难得的体验,让孩子有表达的冲动,使他们跃跃欲试,孩子们就不会觉得写作文是负担,而是感到快乐,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在预防甲流的严峻时期,为了有效地预防甲流,政府给每位学生发了三包中药,要求连服三天。对于几乎从未尝过中药的孩子们来说,这可谓是一次难忘的经历。笔者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机会,鼓励他们记录下这一难得的体验。于是,他们的笔下真实地记录了自己吃中药的感受,真是各有各的滋味。

难吃的中药 (三年级 徐予彦)

今天,学校发了三包中药。老师说:“这是目前为了有效地预防甲流,我国最新近研制出来的中草药。”我闻了下,一股苦味扑鼻而来。

回到家,妈妈把药煎好了。我看了看咖啡色的药汤,又闻了闻,那股苦涩的味道更浓郁了。我捏着鼻子,一口气全给喝下去了。可是喝下去后,我的胃就“大发雷霆”―胀胀的,好难过。最后,我还是忍不住吐掉了。

第二天,妈妈为了防止我再吐出来,就买了些枣子,和中药放在一起煎。“良药苦口,喝了药对身体有好处!”妈妈温柔地对我说。她还拿来美味的糖和糕点,准备一喝完就塞进我的嘴里。我又一次捏紧鼻子,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闭上眼睛,一口气把药给喝完了。可是,还没等好吃的东西入口,我突然觉得一阵恶心,又把药全吐了出来。

唉,我再也不吃中药了!

喝中药 (三年级 石乐其)

为了预防流感病毒,学校给每个学生发了三包中药,拿到药包我就迫不及待地打开闻了闻,一股浓烈的中药味钻进了鼻孔。我的心一下子凉了半截,心想:“这中药一定不好喝,晚上喝药那关怎么过呀!”

回家后,妈妈照着说明书去煎药。一会儿,一碗热气腾腾的中药就新鲜出炉了。我把鼻子凑到药碗边闻了闻,浓烈的中药味还夹杂着苦味扑鼻而来,我打起了退堂鼓,说:“妈妈,能不能不喝呀?”妈妈摇摇头。我又问:“那能不能加点糖再喝呢?”妈妈说:“苦口良药,你就被一碗药给难住了吗?”听到这儿,我顿时觉得身上多了一股勇气,“是呀!不就是一小碗药吗?我堂堂一个小男子汉……”想到这儿,我端起了碗,一仰脖,“咕咚咕咚”一口气把药给喝光了。望着空空的碗底,我笑了。

瞧!只要有勇气就能战胜困难。

第二天,笔者让同学们在班中交流自己的吃中药经历,他们有的“苦口难言”,有的产生严重共鸣,有的相互鼓励,连教室里似乎也弥漫着一股中药味。这组文章还作为封面作文刊登在《作文大王》杂志上,孩子们更是喜不自禁,写作积极性也随之提高了。

(三)表达意蕴的真实化抒发

“真”是作文的魂。所谓“真”,就是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应该鼓励和引导学生“我手写我心”,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自己真实而独特的感受。

教师要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淡化文体意识,减少对学生的束缚,让学生不拘形式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

在孩子的生活中,快乐与烦恼共同伴随着他们的成长。他们有什么烦恼?他们的烦恼来自学习的压力、家长的唠叨……还来自哪里呢?笔者提供了一次让他们吐露心声的机会,用笔写下自己的烦恼。

我是“大孩子”了(四年级 邹易茹)

我已经11岁,是个大孩子了,可家里人总不拿我当大孩子看待,使我好烦恼!爸爸总是说:“你还小,把功课搞好就行了,别的事不用你管。”他真的说到做到,什么事都不让我过问。妈妈呢,不管我做什么,她都会交代这交代那,千般叮咛,万般嘱咐。我已经是个大孩子了,他们为什么还不放心我?我真的好烦恼!

不当表姐的影子(四年级 季奕)

表姐的学习成绩那是相当的好,几乎每次考试都是市一中(百年名校)高三年级的前几名。外婆常常对我说:“小奕啊,你看看姐姐,成绩那么好,你要好好向人家学习呀!”我想,我又不是成绩不好,好歹我还是学校大队委呢!有时我的情绪不好,也会顶上几句嘴,外婆便会火冒三丈地对我说:“你看看姐姐,我告诉你,你好好向人家学学,她哪里像你这样让人不省心!”唉,我真不想当表姐的“影子”。越长大,烦恼越多,我真想慢点长大呀!

只有让学生们真正放松写作心态,勇敢吐露心声,他们才能表达出心中的秘密。这样的写作只是表达的一部分,笔者还让孩子们把自己的烦恼向倾吐的对象诉说,使给他制造烦恼的对象了解孩子们真实的想法,或者双方进一步商量沟通,以求得更好的解决方法。这样,写作的意义才能更加充分地实现。

(四)表达简介的群属化生成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学生的生活虽然简单寻常,但也绝非一潭死水。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发现的眼光去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尤其要留意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插曲,去追寻它们背后的价值和意义。

笔者执教的2007级4班有一个特殊的作业本―“循环日记”,班中33位同学分成了5组,在5本“循环日记”中记录着每天的成长足迹,每篇日记后还有“我也说两句”的互动留言板块。笔者在每本的首页发出了号召,让家长、同学在“我来说两句”中积极留言。孩子们写日记的积极性很高,内容有班级小事、家庭琐事、社会见闻,也有内心独白、现象评说,题材十分广泛。“循环日记”成了孩子们的一个可以自由畅谈的地方。更让笔者欣喜的是,学生和家长在“我来说两句”中的留言情真意切。“循环日记”为孩子们用笔说真话、说实话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大家相互影响,也形成了健康的舆论氛围,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小小的“循环日记”,也渗透着班级管理的因素,许多同学借着这个平台发表自己的观点,“循环日记”俨然成了无声的班会。

2012年5月7日 星期一 晴

我的看法

今天,卞××读了自己的周记,主要是让女生不要在“循环日记”中写男生的缺点,下面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1.调皮是男孩的天性,不过要适可而止;2.某些男生做得不好,女生在“循环日记”中友情提醒一下,很好;3.女生提醒也要有度,男生也有自尊心,如果女生经常这样说,像“传递火炬”一样,不太好;4.男生看见女生经常写,就应该主动“表示”一下,用行动消除女生的意见。

以上看法仅代表个人意见,但“循环日记”的内容说明班级男生女生目前相处得还不够融洽,值得我们每个人好好反思。我真心希望,我班的男生女生能共同进步,相互指出对方不足并努力改正,让班级更文明、更和谐!(刘h龙)

【我来说两句】

你的看法很客观,有道理。―华老师

你说得对,男生女生要共同进步,班级才会更和谐,我会努力发动大家行动起来的。―姚凯源

男生女生要更融洽哦!―黄文婷

药理学笔记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药学》;学习认识;学习体会

《中药学》我国传统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门,同时也是中医学中的精华内容,在各种疾病的治疗中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一直以来对《中药学》都比较感兴趣,因而对《中药学》也进行一定研究学习,在对《中药学》学习过程中,笔者得到一定学习认识及体会,通过整体之后得到本文内容,进一步进行思考,希望能够对其它《中药学》初学者也能够起到一定帮助作用。

1《中药学》特点分析

首先,中药学相关书籍比较多。在古代,中药学相关书籍被称为本草,截止到目前,在社会上广泛的中医药相关数据有四百种以上,因此中药学学习方面选择适当课本属于关键内容。就当前中药学相关著作而言,在社会上影响比较广泛的主要包括《新修本草》、《神农本草经》以及《证类本草》与《本草纲目》等。然而这些书籍年代都比较久远,其文字多是文言文,作为初学者要想理解十分困难。在笔者看来,对于初学者而言,可选择当前一些高等医学院所编著的《中药学》课本,其内容比较通俗易懂,并且具有较强实用性。以该书目的较好学习为基础,可适当参考一些古典中药学书籍进行学习。其次,中药学内容比较繁杂。我国幅员辽阔,地形比较复杂,并且气候变化比较大,因而所所出现的中药品种也就比较多,就当前情况来看,中药数据中所记载中药种类已经超出8000种。在《中药学》这本书中所收录中药也达到400多种,其中有150多种药物被作为重点药物,然而就当前临床实际情况而言,比较常用的药物大约也就100种。中药不但在种类上比较多,并且对于每种药物而言,其需要掌握项目也比较多,比如性味、功能、归经以及主治、用量与用法等相关内容。作为高三学生,课业比较繁重,并且又是初学者,要想在较短时期内将向观众知识均掌握,相对而言比较困难。第三,同类药物之间容易出现混淆,记忆比较困难。在种类繁多的各种中药中,对于很多药物而言,其归经、性味以及功效大致相同,比如对于清热解毒药物而言,大多数均性寒凉,均可起到清热解毒作用,因而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混淆情况,在记忆方面也就比较困难。然而,通过学习又能够发展也有一定规律存在[1-2]。

2学好《中药学》体会分析

2.1在理解基础上进行学习:理解所指的就是对中药学中相关名字进行理解,其所指的主要内容就是中药功效,比如解表药物中的发散风寒药物,麻黄可发汗解表,防风具有发表散寒作用,而羌活可起到散寒祛风目的,这些药物均性温、味辛,可用于治疗风寒表证,然而这些药物中麻黄的发汗作用相对而言比较强,而防风的发汗作用相对而言比较弱,但是其具有较强祛风或者散风作用,羌活与麻黄相比发汗作用比较弱,然而让其散寒及祛湿作用比较强。因此,虽然均具备发散风寒解表作用,然而在表述方面却存在差异。另外,比如对于“健脾、补脾、补脾气”这些名词而言,其中健脾所指的是能够对脾运化起到促进作用,利用燥湿、补脾及理气等具体治疗方法,从而达到脾健运效果。在将健脾含义真正理解之后,便能够将茯苓、苍术、白术以及薏苡仁与陈皮等药物所具备健脾功效以及主治病症很容易分清。其中苍术可健脾燥湿,但不具备补脾作用,却能够通过燥湿促进脾健运效果,主要对脾虚失运以及湿阻中焦症进行治疗;茯苓及薏苡仁均具备健脾效果,两者与苍术之间不同之处为其能够补脾以及利水渗湿,所以在治疗脾虚湿盛类疾病方面效果较好。

2.2加强记忆:在中药学学习过程中,除总论中具有较多需理解内容之外,每个章节中所涉及药物相对而言都是比较独立的,各自具备自身特点,因此存在很多需要记忆的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应当注意加强记忆,每天都要进行背诵,在不断积累基础上达到较理想效果。通常情况下,在记忆中药方面首先应当对其功效熟练记忆,从而依据功效特点记住相关主治病症。但在记忆过程中,应当注意有些药物还兼具一些其它功效,往往在介绍药物功效的相关内容中未介绍这一方面内容,而是将其写于药物应用内容中,对于一些重点药物而言,也应当记住其兼具功效。比如,半夏能够燥湿化痰,可对痰多咳喘进行较好治疗,同时能够降逆止呕治疗胃逆呕吐,并且半夏还具备和胃安眠功效,可对胃不和寐不安等临床症状进行治疗。在记忆药物用量及用法方面,主要是对一些药物的特殊用法及用量进行记忆,在记忆药物使用方面,可将各类药物总体注意特点与个别药物使用注意特点相结合进行记忆。在记忆过程中,除选择死记硬背方法外,还应当注意对这种记忆方法进行综合利用。

2.3注意归纳总结比较:在每个章节内容学习完成之后,应当注意反复进行思考,应注意系统性归纳总结应用及功效比较相似的药物,从而有利于不断积累知识,并且能够使知识条理更加清晰。比如,在学习补虚药物这一章节内容学习过程中,这部分内容相对而言比较多,其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内容补阳药、补气药以及补血药与补阴药,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可先总结每部分相关内容,然后综合这一章节内容实行归纳小结。比如在补气药物中,补肾气药物主要包括西洋参、人参以及山药;在补脾气药物中主要包括白扁豆、白术以及大枣与蜂蜜;在补阳气药物中主要包括益智仁、补骨脂以及菟丝子等。之后再深入到整个章节内容中,阴阳双补药物主要包括紫河车、鹿茸、巴戟天、肉苁蓉以及蛤蚧与菟丝子等。通过这些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可将相关知识系统掌握,建立知识结构框架体系,以便于正好学习知识[3-4]。

2.4学会前后知识联系:对于中药学知识而言,其具有系统性特点,不同知识点之前并非为零碎、独立存在的。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应当积极使前后知识之前实现联系,达到融会贯通效果,这样才能够使系统知识网络得以形成,才能够对整体上对知识全面掌握,才能够对药物功效及药物之间相关关系加强理解,才能够更加深入地进行学习。比如黄芪、紫苏、杜仲以及桑寄生与白术等均具有安胎作用,而紫苏主要作用为行气安胎,黄芪作用为清热安胎,白术主要作用为补气安胎,杜仲及桑寄生主要作用为补肝肾安胎,对于这些不同药物而言,其作用机理存在一定差异。另外,有些初学者很容易将总论及各论之间联系忽略,这是一种错误观念。因为总论及各论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总论中相关内容应当联系各论中部分相关具体药物,从而对基本;理论以及相关知识加深理解,而各论部分内容又以总论为纲目,对每个章节中每种药物的学习具有一定指导作用。比如,可以四气五味理论对黄连及厚补主治、功效及使用中注意事项进行理解,依据升降浮沉理论对柴胡、升麻以及牛膝等药物药性及功效特点进行理解,根据归经理论对白芷、柴胡及山药应用及功效相关理论进行理解。除上述这些学习方法之外,在《中药学》学习过程中还应当注意多进行练习,在每章节之后均有相关练习题,在学习完之后均应当对本章节相关内容进行练习,从而对相关知识内容加强巩固及记忆,从而对这些内容进行更好理解,更好对相关知识内容进行理解,更好掌握不同中药相关药物功效及性能[4-5]。

结语

在《中药学》学习过程中,为能够得到更好的效果,将相关知识更好掌握,应当在了解该学科特点基础上,积极探索有效学习方法,从而对其进行更好学习,作为初学人员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在理解基础上进行学习,加强记忆,注意归纳总结比较,学会前后知识联系,从而使《中药学》学习能够得到比较理想的效果。笔者也将会继续进行探索研究,从而找出更好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浅谈《中药学》学习中的记忆方法[J].海峡药学,2006(4).

[2]王玉凤.《中药学》的学习与记忆方法[J].北京中医药,2008(10).

[3]杜瀛琨.《中药学》学习方法初探[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2).

[4]李东明,闫川慧,张俊龙,宋秉智.中药学课程学习方法探讨[J].甘肃中医,2009(12).

药理学笔记范文第5篇

那么,“六味地黄丸”到底该怎么吃?“有是证,用是药”,在医生指导下对证服用,不管内、外、妇、儿,只要证型完全一样,用药就可以完全一样,但是如果仅仅是患某种疾病,不管是内、外、妇、儿患者只要不对证,服用药物后就容易出现不良反应,特别是没有病的人乱吃药更是“没病找病”。中医讲究“异病同治,同证同治”,但方是死的,人却是活的。

六味地黄丸的使用体会

六味地黄丸原名地黄丸,是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中的原方,从《金匮要略》的肾气丸减去桂枝、附子而成。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所载“熟地黄八钱,山萸肉四钱,干山药四钱,泽泻三钱,茯苓三钱,丹皮三钱”。

六味地黄丸中的熟地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为君药。山萸肉补养肝肾,并能涩精;山药补益脾阴,亦能固精,共为臣药。

三药相配,滋养肝、脾、肾,称为“三补”。泽泻渗湿泻浊,并防熟地黄之滋腻恋邪;牡丹皮清泻相火,并制山萸肉之温涩;茯苓淡渗脾湿,并助山药之健运,三药为“三泻”。

这个药方是“三补三泻”,以补为主,肝脾肾三阴并补,补肾为主。

笔者处方六味地黄丸时并没有完全按照原方的药味、药量,都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药味、药量加减和剂型更换。

临床的患者是活的,不会按照书上记载的方剂适应证去患病,所以,医生必须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对肝、脾、肾施以适宜的补泻。

现代生活物质水平提高,辨证属实证的患者比较多。如过食海鲜、牛羊肉类食品导致湿热困于脾胃,虽然都是脾胃类疾病,但是病证不一样,守方的人若死守方,便会出现前文患者的不适感,这种现象多见于西医用中药方和患者自购药,如果遇到辨证需要泻肾为主的患者再按照原方滋阴补肾为主可能导致滋腻过多。

服用方法需要注意“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温水化下三丸”。药丸大小如梧桐子,一般笔者会将丸剂改为汤剂,这样效果更直接,避免长时间服药。“空心”说的是服用方法:空腹服用。心、胸、胃通过经络相互交通联系,现代医学也认为,胃痛可能是心肌梗死的一种表现,在临床诊断中要将“烧心”胃脘部灼热和真心痛相区别。

是其证用其药,中病即止

不能乱服用药物,特别是本来身体属于平衡状态的人,除了不能服用六味地黄丸,还有人参、大黄、鹿茸等药物,补泻太过都有可能出现全身或局部问题,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吃一样的药物,只有对证了才能解决身体疾病问题。

笔者曾遇到一位脑梗死患者的家属,患者剩下的药,家属不想浪费,就把剩下的药喝了,笔者多次劝阻,她总说“没事,我们一家人,吃一桌饭”,结果喝不到半个月就脑出血住院了。

曾有广告说男人四十吃六味地黄丸可补肾壮阳,结果很多对医学无知的人开始盲目服用,服用不当当然会出现毒副作用,“药之效在医不在药,药之害在药不在医”。龙胆泻肝汤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要是使用得当也就没有“龙胆泻肝丸”事件了。

龙胆泻肝汤在临床上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如果使用得当中病即止,就不会谈“龙胆泻肝汤”色变。中药服用有一定的时间限制,特别强调一句医生和患者该谨记的话“中病即止”,不可盲目地“巩固疗效”。

学会《孙子兵法》、《三十六计》、《黄帝内经》、《本草纲目》、《伤寒论》基本上就可以处方,但不是死记硬背,而是用心学会。医生用“心”看病,患者用“心”治病,能用心治疗患者的病痛那就是在用方。“法出于心”,来自于对前方的理解总结,太过拘泥将阻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