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范文第1篇

一、课堂教学内容要结合学生的校园生活

新课标对“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的表述:这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由此可见,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我尽力做到把本教材的教学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

如教学第一单元《快乐的校园生活》一课时:上课前,我以对话的形式让学生回顾在校园生活中经历过的有趣的事、最有成就感的事,受到老师表扬或同学赞美的事情……引发学生的快乐回忆,让学生谈谈成长中的感受,让鲜活的生活现实与教科书结合成一体,引出了教学主题。与此同时,在该单元的第二课《我是学校的小主人》教学中,我没有像往常那样,照本宣科的讲解学生该怎样做,而是让学生分组讨论“作为学校的小主人”应该怎么做才是“称职”的小主人,讨论完分组汇报。结果学生例举了校园生活存在而老师平时不曾关注的一些现象,例如,作为校园的小主人,见了地面上有垃圾要及时的捡起来,放进垃圾池,让校园保持干净整洁;看到低年级小同学追逐打闹或作危险性游戏要及时制止,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影响学习;遇到需要帮助的同学应及时的伸出援助之手等等。没有了以往道德的说教、行为规范、准则的灌输,通过学生相互的发言、影响和启发,学生的校园主人翁意识越来越强。

由于课堂教学设计与小学生的真实生活之间建立起一种近距路的通道,形成了密切的关系。所以学生能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思想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课堂教学内容要围绕学生的社会生活来组织

“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是本课程基本理念之一。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生活之中,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才会再现学生的社会生活活动环境,因此,课堂的教学应紧紧围绕儿童的社会生活来组织,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学习有关社会生活的常识、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和适应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

1、引导学生收集资料。

交际和活动能力是小学生走向社会,从事社会活动的最主要的能力,因此,在学习每一单元,我都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挖掘能力发展点。如在学习《寻访“三孔”》一课时,我给学生布置了自己独立动手或者合作收集关于“三孔”文史资料、历史典故、故事传说,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扮演导游,向班里的“小游客们”介绍“三孔”。由于“三孔”所在的曲阜距离我们兖州仅一河之隔,孔子的儒家思想和各种传说在我们这个“礼仪之邦”也闻名遐迩,所以,学生并不费太大精力就可完成任务。为了完成任务,学生除了上网、图书馆查资料的方式外,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必然要请教他人,在这个请教的过程中不仅逐渐懂得尊重他人,学会与人交流、沟通也锻炼了社会交际与活动能力

2、引进日常生活中的典型案例。

引进日常生活中的典型案例,旨在让学生走近社会生活,阅读、理解文本,加上学生已有的体会,必然会理解的更深刻。如教学《学习是苦还是乐?》,在“什么是苦,什么是乐”这个探究环节,可让学生凭借文本范例和各自的生活经验,进行小组讨论,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在展示过程中,教师随机进行价值引导,诸如:谁有过这样的体验?什么样的学习会产生快乐的体验?为什么有些同学觉得学习是“苦差事”,说说理由。例如:有些学生的街坊邻居通过自身的刻苦学习,考上好的大学,不仅拥有了令人羡慕的工作还能为社会发展做更多更大的贡献。有些学生家长也因为知识丰富,比别人早脱贫致富等等,这些案例会使学生明白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动力。学生通过观察、倾听、评价,感悟,思想上就会有更多的感触,教师因利势导,进行价值观的升华,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学生品德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必须在立足课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模拟”生活,让品德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从而实现了教学育人和生活育人的目的。

三、社会实践应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

陶行知说“社会即学校”,要“在生活中找教育”。教材上的内容毕竟是有限的,必须拓宽到社会上去,让学生去接触社会,学生才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到德育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因此,老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在真实的情感体验中,进行自我教育。

生活教育范文第2篇

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在社会的伟大学校里,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先生,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同学,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学生。随手抓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领。

生活教育是下层建筑。何以见得呢?我们有吃饭的生活,便有吃饭的教育;有穿衣的生活,便穿衣的教育;有男女的生活,便有男女的教育。它与装饰品之传统教育根本不同。它不是摩登女郎之金刚钻戒指,而是冰天雪地下的穷人的窝窝头和破棉袄。

生活与生活磨擦才能起教育的作用。我们把自己放在社会的生活里,即社会的磁力线里转动,便能通出教育的电流,射出光,放出热,发出功。

今天我要讲的是“生活即教育”。中国从前有一个很流行的名词,我们也用得很多而且很熟的,就是“教育即生活”(Educatiron of life)。教育即生活这句话,是从杜威(John Dewey)先生那里来的,我们在过去是常常用它,但是,从来没有问过这里边有什么用意。现在,我把它翻了半个筋斗,改为“生活即教育”。在这里,我们就要问:“什么是生活?”有生命的东西,在一个环境里生生不已的就是生活。譬如一粒种子一样,它能在不见不闻的地方而发芽开花。从动的方面看起来,好像晓庄剧社在舞台演戏一样。“生活即教育”这个演讲,从前我已经讲了两套,现在重提我们的老套。

第一套就是:

是生活就是教育,不是生活的就不是教育;

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是坏生活就是坏教育;

是认真的生活就是认真的教育,是马虎的生活就是马虎的教育;

是合理的生活就是合理的教育,是不合理的生活就是不合理的教育;

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

所谓之生活未必是生活,就未必是教育。

第二套是第二次讲的时候包括进去的,是按着我们此地的五个目标加进去的,就是:

是康健的生活,就是康健的教育;是不康健的生活,就是不康健的教育;

是劳动的生活,就是劳动的教育;是不劳动的生活,就是不劳动的教育;

是科学的生活,就是科学的教育;是不科学的生活,就是不科学的教育;

是艺术的生活,就是艺术的教育;是不艺术的生活,就是不艺术的教育;

是改造社会的生活,就是改造社会的教育;不是改造社会的生活,就是不改造社会的教育。

近来,我们有一个主张,是每一个机关,每一个人在19年里都要有一个计划。这样,在19年里我们所过的生活,就是有计划的生活,也就是有计划的教育。于是,又加了这么一套:

是有计划的生活就是有计划的教育,是没有计划的生活,就是没有计划的教育。

生活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育;回归生活

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只有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不断磨砺,才能使他们成为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肩负着小学生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培养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就应当回归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发展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回归学生的生活。把品德教育寓于生活教育和社会常识教育之中,或者说,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人的生活、社会的生活,也就是充满道德关系和道德问题的生活。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学会生活,帮助他们认识社会的过程,也就是启发学生道德自觉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新课程中的品德教育是生活化的品德教育,是淡化了教育痕迹的品德教育,它要避免的是纯学科化的教育和那种生硬的说教。新课程的品德教育重视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追求“使学生受到教育并避免学生感觉有人在教育他”这样一种“润物无声”的境界。那么,如何做到淡化教育痕迹,追求“润物无声”的痕迹呢?

1. 让活动反映的生活是真实的

1.1 活动的内容必须是真实的。

儿童的实际生活经验是课程的基础。他们只有在自己真实的生活中才能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例如教学《你帮我,我帮你》一课,课前设计一个“盲人摸物”的活动:让学生蒙着眼睛,沿着规定的路线,绕过“石头”,跨过“小桥”,迈过“大沟小沟”(用凳子设置),到达指定地点,拿到目标物品。“取物”是盲人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的实际问题。这个活动能使学生真切的体会到盲人行动的不便,进而盟发“你帮我,我帮你”的情感冲动,产生强烈的“助人”欲望,会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因此,儿童良好品德的养成应当植根于真实的生活。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我们的品德教育就应围绕怎样的生活去实施。

1.2 活动反映的生活应该是现实的。

《品德与社会》十分重视儿童现在的教育价值,往往选取他们当前的典型生活事件作为教学活动范例。但是,相对于现实生活中的儿童来说,这些“生活事件”又是固定的、静止的和虚化的,只为我们设计教育提供了思路。而要设计学生可以亲历亲为的学习活动,还应该回归现实,从具体教学对象的生活中寻找活动资源。

例如《寸金难买寸光阴》一课,教学时就不能仅仅用古人怎样“惜时”“苦学”的典故进行说教,而应当充足儿童的实际生活,组织开展活动,如:a、“看一看”,各行各业的人们一分钟能做些什么;b、“做一做”,我一分钟能读多少书、做多少题、写多少字;c、“算一算”,小朋友做这些事情的间隙又浪费了多少时间等等。我认为,教育要为未来培养人,儿童也必须要长大成人,但“未来”和“做人”只能通过“现在”与“儿童”来达成。只有儿童当下,即刻进行的现实生活,才能真正打动他们的内心。例如:在教学《我会做的事情》一课时,就不能仅仅让学生泛泛的说会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是引导学生选择发生在身边的事组织活动,积极营造和谐向上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做事的快乐,从而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如:a:“说一说”在家里你做过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b、“演一演”,即才艺展示大比拼,如:叠衣服、系鞋带、系红领巾等;c、“唱一唱”,感受做事的快乐;d、“议一议”(出示情境);e、“做一做”制作作息时间表,并用自测记录表做小监督员,使之明白,好的习惯在坚持中养成。将活动目标与家庭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个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更是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活动课的生活性、活动性以及开放性的宗旨。

2. 让活动适合学生参与并能实践操作

2.1 化静为动,巧妙穿插操作性活动。

由于受到教室这个特定环境的制约,教室所能选择的课堂活动的形式十分有限。于是,一些品德课陷入了“说一说”、“改一改”“评一评”、“演一演”的俗套路。例如:教学《家人的爱》一课,为帮助学生感受到家人的关爱,教师可能会以这样的问题导入活动:a:说说家人关爱你的故事;b、一天中,家人为你做了什么?先分小组讨论,然后全班汇报交流。这样,活动大约持续20分钟,学生必然会在冗长的课堂谈话中兴味索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问题出在活动的选择搭配上。由于活动的形式单一,缺少变化,学生只能“坐而论道”,没有进行必要的实践操作,自然难以激起学生发自内心的情感共鸣。其实,如果在口头交流前让每个学生动动手,对“家人的关爱”及“家人每天为我做什么”先做一个书面调查和统计,就可以让“静态”的课堂动起来,做到静中有动,以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

2.2 变虚为实,为抽象概念赋予具体内容。

作为人文性学科,品德课程中的很多内容涉及德性、品行、情感、个性、文化等精神性的东西,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有一段距离。对此,教师要善于把抽象概念具体化,通过具体活动使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连接。例如,教学《大家都是好朋友》一课时,教师可能设计以下问题:“你知道'朋友'的意思吗?”“你怎样理解'朋友'这个词?”“你觉得怎样才算好朋友?”对小朋友来说,这些问题理性、抽象、玄虚而不好把握,就像让他们做大学生论文答辩那样困难。如果我们把问题稍作调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朋友,你的好朋友是谁?”、“你们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你们之间发生过哪些有趣的故事?”这样,就将抽象的话题讨论转化为具体的情感交流,更符合小学生的认知需要。

3. 活动前要让学生做好认知或心理的准备

斯普朗格说过:“教育的目的并非传授或接纳已有的东西,而是从人的生命深处唤醒沉睡的自我意识,将人的生命感、创造力、价值观唤醒。”教师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认知基础和心理状态,善于调节儿童的情感,使他们对即将开始的活动充满期待。否则,学生很难以积极地态度投入学习。例如,在《我们的动物朋友》一课教学中,教师先请小朋友“用声音或动作表示自己喜欢的动物,让同学们猜猜是什么”接着又让小朋友开展小组合作,“每人介绍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看喜欢哪一种动物的人多”。第一个活动中,小朋友学习兴趣很高,课堂氛围活跃。这时,突然中断游戏,转而让他们开展不甚擅长的言语交流,以致课堂氛围十分冷淡,教学效果可想人知。如果教师在提出新任务前,能够委婉的予以铺垫:“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喜欢的动物,可是时间有限,怎样才能让更多小朋友都有交流的机会呢?老师提个建议,我们分小组交流好吗?”这样,以商量的口吻把问题抛给学生,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尊重,就很容易进入下一个活动。

4. 加强德育课程的课外延伸

将德育课程向课外延伸,就是要把德育看成一个动态的、开放的过程,不仅要依托家庭的力量,更要注意与少先队活动、平行学科教学的横向联系,依托社会力量,为学生铺设走向社会、参与社会的途径。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充实德育主题活动,使学生在课外增强实践与体验的机会。鼓励学生参与社会组织的公益活动、评比活动,定期去德育基地参观、实践等等。

总之,品德与社会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带给我们巨大的挑战,但同时也带来了发展的机遇,要将挑战变为机遇,将机遇变为现实,经过几年来的实践和努力,我们的孩子喜欢探究了,热爱学习了,懂得实践了,成为了全面发展的人。当然,“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老师们再实践的时候可以灵活的去理解、运用。同时,也深信着,在这门新课程的旋转舞台上,我们的孩子可以更好的展现自己!更茁壮地成长。

参考文献

[1] 素质教育集锦

[2] 新课改教师行为变化

生活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幼儿教育;幼儿生活;身心健康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提出,为幼儿园实施科学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依据。《指南》着重强调了要充分认识生活对幼儿成长的教育价值。生活是幼儿发展的肥沃土壤,是幼儿产生兴趣的重要源泉,所以幼儿教育回归生活是势在必行的。下面就幼儿教育中生活回归进行一些探索。

一、幼儿教育对生活的回归

幼儿教育回归生活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需要我们广大教育者不断去实践、总结,最终实现幼儿教育的生活回归,还原幼儿生活中本应该有的快乐,把幼儿与生俱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给幼儿本身。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必须保护幼儿的天性,让幼儿喜欢参与到学习中,让幼儿敢于表达自己,在自我表现中获得成长,满足幼儿的生活、学习需要。

1.幼儿教育目标立足生活

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反应,是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的一种理想。促进幼儿人格整体和谐发展是幼儿教育的最终目标,而幼儿教育回归生活是达到一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因此,作为一名幼儿教育者,我们必须要树立“融入生命、融入生活过程”的教育观。

幼儿教育回归生活可以让幼儿在生活这个大舞台中尽情地表现自己、发展自己,通过生活的回归,可以为幼儿创设更加符合幼儿发展的教学情境,让幼儿在生活氛围中激起学习、探究的兴趣,获得心之所向的审美体验,这样更利于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

(1)引导幼儿感知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

由于年龄的问题,幼儿的生活经验、知识掌握都十分有限,而最初获得经验的地方就是生活。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去观察自身周围的环境,引导幼儿感知所观察对象的颜色、味道、声音等等,提升幼儿感知觉的敏锐性。如,引导幼儿观察天空中的形态各异的云,闭眼感受微风拂过脸颊的感觉,让幼儿感知来自生活的美好。还要引导幼儿对生活中的所看到的美好的人、事、物进行观察,激起幼儿的情感共鸣,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如,在母亲节的时候,让幼儿通过模仿母亲的语言、行为等感受母爱无私的爱,激起幼儿内心的情感共鸣。

(2)引导幼儿在生活中获得审美体验

要想提高幼儿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就要让幼儿乐于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而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幼儿在教学中过程中获得审美愉悦。“审美愉悦”是一种情感,它不仅在审美活动中具有亲和力,还是整个审美心理要素中的基础要素。而体验生活是幼儿获得审美体验最为直接的一种方式。苏霍姆林斯基说:“当一个儿童还不能体验某句话的情感时,千万不要让他学会说这句话。”把幼儿置身于生活情境中,鼓励幼儿去体验、去发现,更能满足幼儿的审美需要,让幼儿获得审美愉悦。

如,为了让幼儿遵守“不许摘花”的规定,我设计了“小小园丁”的活动,让幼儿给鲜花浇水、培土,当幼儿看到因为自己的辛勤劳动而使得鲜花茁壮成长,体验鲜花的生命力,幼儿会更加懂得珍惜。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幼儿获得了丰富的体验,更在潜移默化中促使幼儿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此活动旨在建立起幼儿与花之间的生灵关系,让幼儿与鲜花之间产生“心灵感应”。

(3)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现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理解

幼儿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而且幼儿有着极强的自我表现欲望,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善于鼓励和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去表达自己对人、事、物的感受,这里,教师要给幼儿多一些鼓励,让幼儿敢于表现出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理解,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如,教学中让幼儿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线条、色彩、声音、动作)表现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理解。有一次,在《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大班音乐欣赏教学中,我发现有个幼儿以碗、筷为乐器,进行敲打表演,表演得有模有样,使得周围的幼儿也产生了很大的学习兴趣,整个教学过程中幼儿兴趣十分浓厚。

2.幼儿教育内容要联系幼儿生活

幼儿的生活是一个整体,其内容涉及他的整个生活世界,包括幼儿与自然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与自我的关系。基于幼儿生活的整体性,我们就必须也要把幼儿的发展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幼儿教育必须做到生活的回归,并且以一个整体的形成呈现给幼儿,让幼儿拥有一个完整的生活,让幼儿以一个完整人去面对一个属于自己的完整的生活。

(1)以幼儿社会生活情境作为内容

幼儿园环境作为“隐形课程”教育对幼儿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幼儿园是幼儿除了家庭的又一个重要的生活场所,在这里他们受到教育,感受另一种生活。因此,教师要善于以生活情境作为教学内容,激起幼儿参与学习的兴趣,让幼儿感受别样的生活乐趣。

如,我经常让幼儿亲自动手美化我们的小班级,让幼儿在创造氛围中获得乐趣。当上完美术课的时候,我让幼儿把自己制作的美术作品做墙饰,满足幼儿对成就感的小小渴望和享受;平时组织幼儿用生活中废旧物品制作小手工艺品,点缀装饰,如用蛋糕盘作画等等,让幼儿在废品利用中懂得保护环境;为了让幼儿熟悉生活中的用品,我还特地设计了一个“生活主题区域”,让幼儿用自己熟悉的生活用品做墙饰。如,有一期以“洗涤用品”为主题,让幼儿将自己熟悉的洗手液瓶子、洗发水等等贴在这个区域,美化环境的同时,让幼儿更加熟悉这些生活用品的功能,让幼儿感受生活的美好气息。

(2)幼儿教育方式要贴近幼儿生活,创生活情境

幼儿教育中,创设生活化情境,教师要从幼儿的直接兴趣出发,通过感知、探究、体验、创造生活,引发幼儿外在兴趣向内在兴趣的转化,让学习变成幼儿自己生命真切的需要。教学活动中,要找准幼儿的兴趣,教学过程中要随时关注幼儿兴趣的持续或是转换。教学结束后,让幼儿在自我满足中充满对下一次教学活动的期待。

幼儿教育中要贴近幼儿的生活逻辑创设情境,以幼儿的思维方式为主线,以幼儿的情趣为出发点,创设生活情境,关注幼儿的生活情感体验,让生活情节更加真实,更能激起幼儿的内心感受。

二、幼儿生活化教育实例分析

1.幼儿园生活活动中关注随机教育

幼儿园工作明确规定,要合理综合地组织各方面的教育内容,并积极地渗透于幼儿一日活动的各项活动中,而生活活动中蕴含着很多具有价值的教育契机。因此,在幼儿园生活活动中我们要十分重视随机教育,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和谐发展。

【案例1】抓住随机教育的即时性和偶然性

在一次午餐中,我把午餐给幼儿都准备好,正要跟幼儿说开始吃饭的时候,我发现有一个幼儿坐在小椅子上,同时手背后抓住椅子,而且还把头用力地往后仰,并摇动椅子,我立刻对那个幼儿说:“×××小朋友,这样做实在太危险了,如果不小心朝后面倒下去那怎么办啊?”这个幼儿听后想了会,然后我发现他自己坐好了,与此同时,我还发现有些幼儿还自觉看了看自己。幼儿接着我对全体幼儿说:“以后大家不要做这种危险的动作好吗?”幼儿都点头答应了……

此案例中我及时抓住了“幼儿做危险动作”这一偶然性的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了即时性教育,让幼儿在生活活动中自然地感知、体验,更能促进幼儿的自我认知,提高幼儿的认识。

【案例2】抓住随机教育的情境性与对应性

在一次离园环节中,有一个幼儿没有被家长接走,由于要去另一个班级办点事,我就带着这个幼儿一起去了,当我和这个孩子走到那个班级门口的时候,他不小心把门口的小椅子给碰倒了,但是他没有意识到要怎么做,这个时候我就停了下来,对他说:“我们把别人的小椅子碰倒了,你看多影响美观啊,我们应该怎么办啊?”他说:“应该把椅子扶起来。”这个幼儿马上把椅子扶了起来,并且还放整齐了。我对他说:“谢谢,你好棒!”……

此案例中我通过“幼儿把椅子碰倒了”这一真实情境,对应性地教育幼儿,让幼儿知道当把他人的东西碰倒了,要及时地把它扶起来。把教育幼儿寓于一定的生活情境中,更能让幼儿记忆深刻,并切身地去执行,达到知行统一。

2.挖掘生活,创设生活化教学活动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的全部课程;我们的课程,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由此可知,幼儿园一日生活及各项活动是实施幼儿德育的主要途径。作为一名幼师,我们要善于挖掘生活内容创设生活化的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把德育渗透到幼儿日常活动中,促使幼儿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

【案例3】有一次,轮到我们班的幼儿当升旗手和护旗手,所有的幼儿都特别的激动,而且十分神气,幼儿在看照片的时候,一个幼儿说:“老师,我要画下来给爸爸妈妈看。”这一下子引起了班上其他幼儿的共鸣,都纷纷说:“我也要。”我灵机一动,这不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吗,可以培养幼儿的爱国精神。于是我就设计了一个美术活动“小朋友爱国家”。我重新模拟了幼儿升国旗时的情景,我发现幼儿都十分投入地唱着国歌,接着我让幼儿就升国旗时要怎么站进行讨论,讨论结束后我让两个幼儿进行示范,然后我演示侧面人物和正面人物的画法,幼儿都十分积极地投入到创作中,分外认真。有的幼儿甚至画出了奥运冠军登台领奖的画面,十分有创意。在作品展示过程中,幼儿都说:“升国旗太神气了,我们的祖国真棒!”顺势我问幼儿:“那么我们如何去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呢?”“好好学习”“爱护环境”……

此案例中的活动来自于幼儿的实际生活,是幼儿真实的生活体验,基于此创设教学活动,更能促使幼儿产生心灵共鸣,在活动中让爱国的情感真正地落实到幼儿的心灵深处。

再如,在科学活动中,幼儿的体验学习更为突出明显。在科学小实验教学时,我十分重视幼儿体验的过程,引导幼儿动眼、动手、动口、动脑,实现教学知、情、意、行的融合,在科学小实验实践操作过程中,积极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让幼儿对他们周围的世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问题、寻求答案,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知识也是学习生活,让学生感到愉悦的体验,更加热爱生活。

陶行知所倡导的“生活教育”是一份宝贵的教育财富。他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可见生活教育是多么重要。这就要求我们的幼儿教育要回归生活,我们要以生活化教育提高幼儿教育质量,让幼儿教育根植于生活的土壤中,让幼儿以灵动的思维活着,让幼儿的生命得以圆满。

参考文献:

[1]倪翠薇.行而知之:让幼儿园课程植根于生活的土壤[J].小学科学:教师,2014(02):153.

生活教育范文第5篇

通过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幼儿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他们总是乐意用自己的双手、双脚、眼睛、嘴巴、鼻子等去探究大自然,然而有的父母因为工作忙等原因,无法经常带着孩子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因此,我们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比如阳春三月,我们可以带着幼儿在草地上自由地走一走、跑一跑,甚至让他们打个滚;炎炎酷暑,可以一起坐在大树下乘凉,一边听着老师讲述故事,一边聆听蝉鸣;金秋十月,丹桂飘香的季节,可以一起走到室外,欣赏落叶,感受秋的美好;寒冷冬日,可以一起堆雪人、打雪仗。这些或许在大人眼里很简单、平凡的事情,在幼儿的世界却有着不一样的意义,然而很多时候,大人往往会忽略带着孩子亲近大自然所带来的教育意义。同时,我们也可以让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融入到幼儿园课程中来,比如在开展小班主题活动《秋天的落叶》时,就可以生成许多来自大自然的活教材,如:语言:《秋天的画报》《我爱吃的水果》、美术:《多彩的树叶》、科学:《剥桔子》、音乐:《秋叶》、社会:《吃水果》等,由于这些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他们有很多的切身感受,所以乐意用语言、动作、情感等来表达对秋天的热爱,学起来也乐此不疲。

二、把握小契机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蕴藏着教育契机,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这些契机,并加以适时引导。正如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的:“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一面教、一面学。”因此,如何发现并抓住这些契机,就需要我们时时做个有心人,乐意深入幼儿的生活,注意倾听他们谈话,及时发现、恰当引导,让幼儿对生活永远充满乐趣,从而激发他们探究大自然奥秘的欲望。

一天中午,在带孩子们散步的时候,突然,不知哪个孩子先叫了出来:“看,好多蚂蚁!”然后好多小朋友都围了上去,开始议论纷纷。如果教师在这个时候制止他们,便失去了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因此,我并没有制止他们,只是轻轻地走过去,说:“你们在看什么呀?你们声音这么大,可是会把蚂蚁吓跑的哦。”顿时他们就安静了下来,跟着我一起静静地观察。还有小朋友轻轻地问:“它们在干什么呀?”“它们是从哪里来的?”“咦,原来它们在搬东西呀”,这时我就在旁边适时引导,帮助他们找到答案,并让他们了解其他一些关于蚂蚁的知识。这就是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不断会出现的教育契机,它往往稍纵即逝,如果教师能够把握好这个契机,随机而教,遇物教诲,那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然而,有的教师往往为了避免麻烦,即使意识到了某个教育契机,也会让它悄悄溜走,只为了省事。

三、融入大社会

陶行知先生认为,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求,便是盲目的教育。倘使我们认定社会就是一个伟大无比的学校,就会自然而然的去运用社会的力量,以应济社会的需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应当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由此可见,充分利用社区的教育资源、建立新型的教育体系,已经成为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

众所周知,在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组织中,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是让幼儿开展角色游戏,如服装店、点心店、超市、医院、娃娃家等。在开展这些活动时,尤其是小班幼儿,往往充满了好奇,却又不知所措,不知道该怎么玩,很多只是拿着自己感兴趣的玩具瞎玩,虽然教师会告诉小朋友应该怎么玩,比如在服装店的游戏中,教师事先会告诉小朋友玩法,并且教幼儿如何使用礼貌用语、如何结算等,但毕竟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尚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光靠说难以让他们真正理解。如果我们在开展每个角色游戏前,能够先带幼儿去实地观察,例如,在开展服装店游戏前,先带着幼儿到幼儿园附近的服装店看看大人们是怎样买衣服的,一边看一边听老师介绍,回来后他们也会跃跃欲试,因为幼儿的模仿能力强,他们会根据自己看到的去模仿,这比教师单纯的介绍来的有用多。

在组织“认识各行各业的人们”的活动中,大多数老师都是结合照片、视频给幼儿介绍,虽然通过多媒体也能加深幼儿的印象,但如果幼儿园能在这个主题活动时,与有关部门合作,请相关人员来助教,那效果就可想而知了。比如,认识医生,虽然幼儿平时因为咳嗽、发烧等身体原因或多或少都接触过医生,但经历都不是很好,幼儿对医生有着一种恐惧感,此时教师简单的介绍或许比不上医生亲临课堂、与幼儿直接接触,让幼儿了解到医生这个职业,并知道医生治病的过程,减轻他们对医生或者医院的惧怕,同时,在讲课时,可以结合情景表演,让幼儿深切体会到看病是怎么一回事,知道看病的流程,这也有助于“医院”这个角色游戏的有效开展。通过请权威的医生来讲课,还能帮助幼儿改掉一些坏习惯,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