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书籍印刷工艺

书籍印刷工艺

书籍印刷工艺

书籍印刷工艺范文第1篇

丝网印刷工艺以其简单易学、可操作性强、应用范围广等优点,历来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根据杉浦康平先生提出的“书籍五感”理论,“嗅感”、“触感”的实现势必要通过印刷或手工做出实物。在学时紧凑的课堂教学中,丝网印刷成为快速实现书籍成品制作的首选工艺。

本文旨在探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如何在书籍设计课程中通过丝网印刷教学环节的科学统筹,使学生快速有效地掌握丝该工艺并将其应用到书籍设计中。

丝网印刷的教学定位

在吕敬人先生提出的“书籍设计/3+1(BookDesign 3+I)”概念中,一本完整的书籍设计要求设计师完成装帧、编排设计和编辑设计三个层面的工作,这是一个信息视觉化再现的过程。丝网印刷可定位在装帧环节。

丝网印刷的教学环节在书籍设计课程中的学时比重是相对明确的,以其教学需要来看,该环节少则4学时,最多也只能分配8学时,更多实训操作只能靠课下训练作补充。在学时量占比小的情况下,任课教师更需明确:丝网印刷的教学定位务必要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书籍设计课程重在基础性概念和设计技能的讲授,丝印工艺教学也应定位于技能培养,通过强化实训操作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该工艺制作出美观的书籍实物。

丝网印刷的教学定位取决于人才培养方案定位,但它在书籍设计课程中的功能定位是不变的――丝网印刷是一种把书籍设计创意转化为实物形态的专业技能,这种技能可有效传达作者和设计师的思想内涵,传递书卷的美与韵昧。

丝网印刷教学环节的设计

1.丝网印刷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以多媒体教学、案例解读和课下自学形式,让学生掌握丝网印刷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丝网印与书籍设计之间的关系;以现场演示、实训指导和课下训练的形式,让学生掌握丝网印的操作技能,能够根据不同设计意图选择合适的印刷形式,并印制出效果丰富、富含美感的印刷品。

教学重点:在“课堂8学时模式”中,重点是丝网印刷基础概念和理论的讲解,每项环节工艺操作技能的实训指导;在“课堂4学时模式”中,重点是丝网印刷的流程的讲解和“丝网印刷工艺环节”的实训指导。

教学难点:手工操作过程中经验性、技巧性的操作体会要靠学生大量实践才能获得,单一的理论讲授较难实现。

2.丝网印刷教学模式的设计

(1)课堂8学时模式

书籍设计课程总学时在64学时以上时,用“理论4学时+实训4学时”的模式是比较可行的。

(2)课堂4学时模式

书籍设计课程总学时低于64学时,可以尝试“理论2学时+实训2学时”的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时间短促,应有明确的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丝网印刷的流程,掌握“丝网印刷工艺环节”的操作技能――同时辅以大量的课下训练时间。受学时限制,其他环节的工艺如制版、晒版等可以外包给专业的印刷公司完成。

丝网印刷在书籍设计课程中的教学体会

1、重技术更要重思想

丝网印刷是一项技能和设计形式,为了丝网印而去丝网印的书籍设计终究沦为形式,只右赋予了深刻的设计思想,恰到好处地借用丝网印刷的特性传达韵昧的书籍才更易被人们记忆。教学中更应强调设计的思想性与创新性,强调书籍设计立意与视觉形式的统一性。

2、应保留丝网印刷的手工特质

手工作坊式的丝印工艺在个性化、手工特质的书籍制作方面有着先天优势,不论时代如何发展,丝网印刷从无到有、亲自体验的参与感,近距离感知纸张油墨等元素而独有的经验感,都将是机器印刷和数字化阅读无法实现的,丝网印因其不可复制的独有性而富有美感。从这个角度来看,在书籍设计课程中保留丝网印刷工艺手工操作的特质是很有必要的。

书籍印刷工艺范文第2篇

一、疏可走马,密不透风

中国传统绘画中有“疏可走马、密不透风”这样一个说法,指的是绘画的一种意境,疏密关系和谐得当,把观者带进意境中去。把这个观点引入书籍设计中去同样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香港理工大学教授廖洁莲老师设计的《纸白》一书就大量的运用了反白的效果,使书籍给人一种洁雅、清新、富于想象的感觉,给阅读者带来愉悦感。把中国人的内敛、含蓄、儒雅尽表于书籍之中。

(一)疏。我们可以理解成书籍版面中的“空”,指在书籍版面设计中使用大面积的留白,使阅读者有足够的想象空间。

(二)密。指书籍版面排版设计中创作者把版面中可以利用的空间都利用上去,与“疏”达到一种“空”和“满”的视觉感受。

疏密关系合理的运用能够使书籍设计在视觉上达到和谐,使读者在阅读时张弛有度。中国有句古话“师法自然”,是以大自然为师加以效法的意思。书籍设计一定程度上就是把自然的、合理的元素运用到书籍中使读者有回归自然的感受。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疏可走马,密不透风”其实就是师法自然的一种写照,由此我们可以把书籍设计中的这种疏密关系理解为“意念反白”。

二、材料有性,设计无边

“三分设计,七分材料。”由此可见材料在书籍设计中是何等重要。

(一)传统的书籍以纸张材料为主,结合工艺使成品与设计结合达到最佳效果。在现代书籍设计中纸张已经不是书籍的唯一材料,大量的综合材料的介入使书籍形态呈现多元化。目前运用在书籍设计中的材料有:布料、皮料、金属、五金、聚乙烯材料、化工材料、木料、石料、植物纤维等。设计师天马行空的思维把书籍材料运用的可谓无所不能,使书籍形态丰富多彩。同时对设计师的综合素质也有很大的提高。传统意义上的书籍设计已经无法满足读者的需要,这就要求书籍设计工作者不断的推陈出新,创造更多的优秀书籍作品。

(二)工艺的变革。传统的印刷工艺和新技术共存。数码印刷、丝网印刷、UV效果、起凹凸效果、烫金银效果、模切、镂空效果等技术得到广泛运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印刷逐步过渡到数码印刷时代。

1.数码印刷。是指印刷技术的数码化,泛指印刷全过程的部分或全部的数码化。例如:激光照排、远程传版、数码打样、计算机直接制版、数字化工作流程、印厂ERP等都属于数码印刷的范畴。从印刷是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一次加工多次输出的需求将对数码印刷技术的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2.数码系统。数码印刷系统是印刷全过程数字化、网络化的技术,涵盖了计算机直接制版、数字化工作流程、数码打样、按需、快速印刷等技术,是印刷行业适应信息时展的必然产物。现代印刷设备正向多色、多功能、高速化、联动化和自动化现明显的差异,这一新情况的形成,对油墨的特性和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印刷工艺还要求油墨具有耐热、耐光、耐酸、耐碱等性能,当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后,墨层要鲜艳夺目,达到不变色、不淡化和不透印等良好使用特性。而包装印刷产品还要求油墨印在承印物上后,应具有较好的耐摩擦特性。印刷的未来发展方向是提高印刷效率和解决书籍印刷产品质量问题。

3.对设计师的素质要求。设计师需要对印刷工艺有较深的了解,只有把设计与印刷工艺完美的结合才能够创造出完美的书籍。

三、元素可驭,运用适当

书籍设计中可用的元素无数,且有更多的元素被设计师们创造出来,在如此之多的元素中如何驾驭元素是书籍设计师所要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就中国元素而论可以总结出如下优秀的传统元素以供设计师使用:中国传统绘画、书法、吉祥纹案、水墨、中国传统建筑、瓦当、陶瓷、刺绣、钱币、剪纸、园林、传统文化、茶、汉文字等等。在中国历史浩瀚的文明中还有些元素尚待我们设计师去开发和加以利用,以此推动中国书籍更快的走向世界。

四、艺之无法、形之有道

(一)书籍设计的整体性。书籍的设计与书籍出版中的其他环节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具体体现在艺术构思、工艺选择和技术要求等方面。即:书籍形式与书籍内容的统一、审美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设计创意与书籍主题内涵的统一;在材料、工艺、技术等方面,必须体现配套、互补、协调的原则。

(二)书籍设计的艺术性。书籍设计应该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不仅要求书籍设计充分体现艺术特点和独特创意,而且要求其具有一定的艺术风格。这种风格,既要体现书籍的内在内容、书籍的性质和门类,更要体现出一定的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

书籍印刷工艺范文第3篇

(一)大印刷观为基础的印刷术视野我们分析印刷文化的构成体系,可以从“文化”的角度着眼,从“印刷术”产生于人类社会、服务于人类社会、又为人类社会所改造和创新等社会现象来抽象提炼,概括出印刷文化体系的主要构成单元。我们对于印刷文化的认识基础是来源于“大印刷观”。长期以来,传统印刷观念把“印刷”理解为仅仅是印刷书报杂志。这种落后于时代、落后于经济发展并带有很大局限性的旧有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禁锢着人们的思想,束缚了人们的手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印刷事业的发展。大印刷观是以系统、整体、全方位、多角度的方法来看待“印刷”的。印刷从属于文化这一概念已为人们所共识。文化有狭义与广义之分,事实上印刷远远超出文化的范围,现代社会已充分显示印刷的社会性。即使在古代,印刷除应用于书籍印刷外,还应用于宗教(佛像)、金融(纸币)、政治(告白)、生活(印布)等各个领域。由于过去以出版为中心研究印刷史,所以书籍与印刷关系的研究比较详细,认识也较深,而对印刷在其他领域的功能与作用,及其对人类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则缺乏研究或研究较少。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印刷技术日新月异,功能不断完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新的领域不断开拓。印刷技术的应用领域已不再局限于文化、教育,印刷技术现已扩展到诸如:工业、农业、商业、科技、艺术、宗教、财政、金融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众多领域。“印刷”作为一种特种工艺技术正在更广泛的领域为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无愧于人类“文明之母”的称誉。印刷术发明后,主要用于印刷各种书籍,为出版服务。因而形成印刷业从属于出版业的结构模式,一般以出版机构命名沿袭千余年直至近代。传统印刷观,即以出版为中心,影响着印刷史的研究。如:在考证印刷术发明年代时,往往以印本书籍最早出现的年代作为印刷术发明年代的依据。这一论点已在学术界引起争论。大印刷观也应用到印刷史的研究之中。近年来,不少海内外学者提出了以大印刷史观作指导进行印刷史的研究。李兴才先生主张从整体的、全面的、全程的、全方位的角度系统研究印刷史。大印刷史观派生于大印刷观,应用于印刷史研究可以揭示印刷术长期被人们忽略的潜在社会功能与作用,对印刷术的发明做出更准确、更公正、更全面的评价。大印刷史观逐渐为印刷界众多人士承认与接受。张树栋先生提出的大印刷史观的涵义是:“站在印刷立场,从印刷角度出发,以印刷工艺技术的发展为主线,坚持历史唯物史观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全面、系统地研究印刷史。”这对印刷史的研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钱存训教授在《中国印刷史的研究范围、问题和发展》一文中也对印刷史领域的新课题进行了扩展性思考。他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应该怎样考虑结合社会学、人类学、科技史、文化史、中外交通史等对印刷术的发明、传播、功能和影响等方面的因果加以分析,进而研究其对学术、社会、文化等方面所引起的变化和产生的后果,以及印刷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有没有产生影响?对现代西方文明和近代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有什么相同或不相同的因素和后果?印刷术对社会变迁有怎样的功能?笔者认为,所有这些研究新课题的提出,正是一种大印刷观的视角,同时也从线性的印刷史研究拓展到多元的印刷文化研究的新思路。(二)印刷文化的范畴体系综上所述,印刷文化的研究范畴是比较宽泛和丰富的。其主干部分由器物文化、技术文化、制度文化、行业组织文化、信息文化等要素构成。所谓器物文化,是属于物质层面的印刷文化,即由印品及其印刷设备所积累形成的一种印刷文化。印刷在不同载体介质上的印品丰富多彩,就拿印刷在纸本上的图书来说,图书的产生相应地就产生了传统媒介与典籍文化,而围绕图书的研究,则衍生出了“图书文化”这个研究分支。不同时期、不同介质的印品、不同装备的印刷设备及材料(比如,位居我国印刷业重要行业协会的组织就是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则形成了不同形态与特质的印刷器物文化。这是一种生产资料和产品所构成的器物文化,也是一种媒介文化。所谓技术文化,则主要是由印刷技术的发展历史、印刷技术的动态趋势及其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所构成的印刷文化范畴之一,包括印刷术的特性、印刷术的功能与价值、各种印刷术的演变历程与技术创新等。这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印刷文化(比如我国古代以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为代表的雕版印刷技术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所谓制度文化,是指管理和调节印刷行业的各种政策法令、规章制度等印刷行业的各种知识成果与精神财富所构成的精神层面的印刷文化。所谓行业组织文化,是指主要由印刷行业的各种学会、协会、科研教育机构、企业事业单位等机构组织及其活动,以及行业代表人物的专业活动与知识成果等因素所构成的印刷行业文化。所谓信息文化,反映了一个行业的信息生态和信息活动所形成的文化业态。控制论的奠基人维纳(Wiener)在1948年指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专门指出了信息是区别于物质与能量的第三类资源。信息是事物表现的一般形式,信息就是消息,具有一种知识属性。印刷行业所产生积累的大量书、报、刊等传统纸质文献资源和磁盘、光盘、网络数据库等虚拟数字资源,构成了印刷业信息文化的知识核心部分。以上各个文化子系统互相联系,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印刷行业的文化整体系统。

印刷文化的社会知识价值

毋庸置疑,印刷文化是孕育和推动人类其他文化发展的“文明之母”,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全集》中有30多次提到谷腾堡和他的印刷术,以及后来的印刷机,高度赞誉了印刷术作为最伟大发明的意义。美国文化人类学学者克利福德•格尔兹的代表作《文化的解释》认为,人是悬挂在由他们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而文化就是这些网。印刷媒介的出现对人类社会整个交往环境、知识的生产和传播过程有着极其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印刷媒介在很大程度上重新钩织了人类所悬挂在上的文化之网。印刷文化塑造了人类文化的诸多特性。印刷术带来了空前浩瀚的书籍,随之而来的是对这些书籍的编目、分类、整理,以及著作本身的索引。这势必引起知识分类的革命和学术传统的变化。麦克卢汉传播思想的核心之一就是:媒介是人身体的延伸,媒介可以改变人的心理和思维方式,进而在某种程度上重构社会组织。他在《媒介通论》中还特别指出:“在五百年的时间里,关于印刷术对人的感受力的影响所做的明确的评论和了解,实在是寥若晨星”。在他看来,印刷术的同一性、连续性和线性的特征影响了人们的思维过程。西方有一批历史学家在“新社会文化史”的旗帜下开始研究“知识”,探讨知识的组织和传播,以及人们对知识的接受等内容,他们将此称之为“知识的社会史”或“知识社会学”。他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印刷媒介这一过去不受重视的内容进行研究,进而探讨知识、文化、社会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在知识和传播领域中,印刷与书籍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在中国,留存下来诸多种关于书籍的各种论述和体裁,如艺文志、经籍志、购书记、卖书记、藏书约、书目、书跋、书序、题跋、书志、书刻、书约、校勘记、注疏、补遗、章句、疏证、读书记、书话、词话、诗话、评点、夹注、眉批以及有关禁书、焚书、藏书、书厄的表达,书籍地位之崇高自是不言而喻。印刷文化形态下的书籍造就了一代代独特的社会知识精英阶层。

作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雕版

书籍印刷工艺范文第4篇

书籍设计的技术工艺因素分析

完善的书籍装帧设计是技术与艺术的统一。无论是社会上的平面设计人员还是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在校生,既重视平面设计又重视印刷技术工艺的人相对较少,这主要是因为在他们的潜意识里艺术设计也许是最重要的,只要设计出的书籍封面富有创意、文化内涵与艺术性,那就是理想的设计作品。正因为如此,许多设计师无法确知精心设计的作品能否在印刷中得到完美的再现;而一旦拿到印刷成品后,面对黯然失色的作品又不知所措。印刷工程师面对印刷技术难以实现的设计原稿,觉得力不从心却又不知如何沟通和弥补。设计和印刷作为书籍制作的两翼,形式各自独立,技术上分离,但结果又必须和谐统一。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书籍制作成本要求不断下降、设计要求日趋个性、可选材料日益丰富、印刷技术不断发展,设计艺术与印刷技术的结合将越来越紧密,许多细节上的处理将影响整体的效果。

正常情况下,书脊的宽度与书脊的表面图文设计密切相关,尤其当书脊的颜色与封面封底的颜色不同,且书脊图文色块宽度恰好等于书脊设计宽度时,书脊的尺寸确定必须准确,否则在书籍印刷完成后装订时,容易出现书脊折痕与书脊图文色块宽度不相吻合的问题,使印刷成品变成次品。所以,在书籍装帧设计时,应该考虑到书脊的图案及颜色设计最好与封面封底有适当的衔接,也就是说书脊、封面、封底三个面在交接的地方有一个铺延,以弥补书脊宽度的设定误差,便于装订,并使整体显得美观、大方。

勒口是平装书籍装帧的一种常见形式。现在书籍使用勒口的越来越多,其带来的附加值不少,归纳起来有以下几大优点:书籍显得平服、挺括、精致,封面不会起角翘曲磨损,使平装书具有类似精装书的效果;同时勒口位置可以设计书载广告。与其他图书广告方式相比,书载广告是一种传统、高效、廉价的宣传方式,在书店的调查中发现位于排行榜上的图书在书载广告上下的功夫都很大。书载广告的主要内容有作者介绍、内容简介或要点罗列,权威人士或媒体的推荐文字,书评的摘句等。内容简介多放在后勒口处,并附作者照片。因此,勒口不可太窄,要有足够的宽度布置书载广告。一般有经验的设计师对勒口的宽度尺寸设定是比较讲究的,往往把勒口宽度设定为封面宽度的1/3到2/3之间。也有的设计师喜欢将勒口尺寸设计得尽可能大,显示大气豪华,但需要注意的是,勒口过宽,不便于折页,且装订时也容易使勒口边与胶水接触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这里强调的是:勒口和书脊一样,与封面、封底的连接部分在装订时需要折叠,其图文色块要尽可能多地与封面封底的图文色块相联系,注意设计的衔接和铺延,以弥补装订的微小误差。

在色彩的设计时,许多设计师偏爱蓝紫色但对蓝紫色印刷产生的色差又没有足够的准备,印刷出来的效果就与设计初衷相距甚远。如许多设计师爱用蓝紫色做成跨页,或者不同的页面上都用一个蓝紫块作为标记色,或者一个系列不同规格的包装盒上用了同一种蓝紫色等。有时设计师根据客户指定的某个蓝紫块进行设计,但客户拿到的印刷品的色彩与当初所指定的色彩有明显的差异。设计师在构图、用色、图文组合及版面布置等方面都很理想,但由于左右两页面在印刷拼版时分别被布置在两张不同的印版上分别印刷,而两页面上方共用一条蓝紫带做跨页给印刷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显然印刷时可能某页面青墨多了,另一页面品红墨又多了,墨量控制上的微小误差也会使得该样本的艺术效果大打折扣。因为人的视觉对品红相的要求很敏感、苛刻,很纯的品红色往往需要用专色墨印刷才能达到色彩均匀性的要求。因此设计时对品红色的选择应慎重,尽量避免使用过于纯正的品红色,以增加不必要的印刷成本。

书籍设计制作的多元化技术考量

书籍装帧是一门综合艺术和技术,既要有较高的印刷质量,精良的装订工艺,又要有独特的封面设计。精美的封面是无声的推销员,使读者在未读其内容时便一见倾心,将它从琳琅满目的书架上挑选出来。封面是书的外衣,是装订、粘贴在书芯外面的“门面”,所用材料大都为比较挺括、厚实的纸张,也有用布或其他材料的。广义地说,封面由封一到封四及书脊5个部分组成。封一即封面,印有书名、作者、出版单位、色块和图案;封二、封三一般印提要和检索;封四即封底,印书号、定价、社徽等。书脊印有书名、作者和出版单位,竖放、叠放时便于识别,当书籍立放在书架上,书脊就是一本书的全权代表。封面设计就是对封一至封四和书脊进行有美感的视觉设计。

书籍的形式由图书的内容、性质、厚度和装订手法所决定。主要有精装、平装、假精装三大类。精装书庄重典雅、精美坚固、便于翻阅,多用于经典作品或工具书。精装书有护封、包封带、包封袖、环衬、夹衬和扉页。硬质封面用纸板裱上纺织品或漆布、人造革等不同的面料,选材要注重体现书的整体风格。

封面可用闷凸压印,以展示材质肌理之美。彩色图案则是印在纸上再裱在硬纸板上的。书脊有平脊、圆脊两种形式。上下有堵头布。装订形式有锁线订、无线订、塑料线订等。使书打开之后不易自行回合。为保护书,书外有盒装纸板做的函套,一般书中还有一条作书签用的丝带,使于检索。小开本的精装书多用软质封面,采用纺织物、人造革、塑料面等,携带轻便,可卷曲,便于阅读。

书籍印刷工艺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封面装订 工艺 书籍 装帧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封面装订工艺提供了创新的广阔空间,体现了设计者的艺术构思及审美趣味。封面装订工艺让书籍更富有表现力,传递着书籍无穷韵味,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体现着返璞归真的文化气质,整饰、装订是书籍整体设计中的重要元素,书籍表面整饰和装订工艺对书籍的外在形态起着关键的作用,提高书籍的艺术效果,是书籍增值的重要手段。

1书刊装订形式

书刊一般由封面和书芯两部分组成。书芯按照帖的顺序装订成册。书芯订联完成后,再进行封面制作,把封面和书芯结合在一起,就大致完成了书籍装订流程。

书籍具有阅读,保存和收藏等多种不同的价值,要满足这些不同的要求,就需要用不同的装订形成对书籍进行装订,书籍的装订形式是书籍的不同功用决定的。现在的书籍装订大致分为精装、平装两种。目前书刊装订中大量的是平装。相比精装而言,平装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以阅读为目的的书籍常常用平装形式。精装书刊精美和耐用,一般精装比平装工艺复杂,材料多样化,适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著作。

我们大量使用的平装这一大形式里包括了串线,胶订、骑马订、粘头等等,出版社根据书的整体设计和书的内容,印张的多少、用途及与读者相协调而决定采用何种方式装订成册。

2书籍的装订工艺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拥有书籍装订技术的国家。我国制作的各种传统书籍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近年来书籍装订技术在工艺上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很多个性化的新工艺,传承了古代装法,引进国外新工艺,为书籍装订增添了新的色彩。

2.1传统装订的传承和创新

龙鳞装是我国传统的装订工艺,是在卷轴装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外形像卷轴,将卷轴打开,页边向上翘,呈龙鳞状,我国保存下来的只有《刊谬补缺切韵》一孤本,为了重现这一失传的装帧技术,经过长时间试制和改革,创新出横幅和竖幅两种龙鳞装,横幅的《三十二篆体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龙鳞装比较典型,采用现代喷墨印刷技术,前后面用绢裱托,用黄色纸包裹卷边,是一套传统装订的创新工艺。经龙装是把龙鳞装和经折装融合在一起的创新装订工艺,创新后的经龙装将龙鳞装和经折装装法合在一起成书,衔接了前、后代装帧法,是传统装订工艺的传承和创新,延续了我国书籍制作的工艺技术。

2.2古洋结合的装帧工艺

书籍装订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越来越体现个性化特点,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书籍通过装订工艺的变革成为了一种高雅的艺术品,具有很高的保存价值,供人们欣赏。古洋结合的装帧工艺是指将我国的简策装和欧洲的现代精装合在一起,《甘肃省博物馆》一书外函采用我国简策装的木简形式,内装采用欧洲的现代精装技术,既保留了我国古老的装法,又体现欧洲现代的精装特点,称为“古洋结合装”,再现了我国传统装法的真实面貌,又反映出现代装法的工艺特点。

2.3豪华精装工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豪华精装书籍的需求越来越多,豪华精装的书籍工艺加工复杂,材料贵重,例如,“北京新华印刷”和“中华书局出版”印装的《二十四史》,封面选用羊皮和荷兰优质纸板,用赤金箔进行封面文字烫金。毫华精装书刊的书芯和封面选材讲究,封面面料有牛羊皮革、锦缎绫绢绒和高档亚麻布等高级材料,书芯用纸一般选用铜版纸和高克重双胶及特种纸,工序工艺复杂,技术性强,借助专用工具和器械进行精雕细琢的操作。豪华精装用料高档,结构牢固,加工精细,外观华美,极具艺术特点。

3书籍装订中需注意的问题

装订是一本书成册的后序工程,也是决定了此书质量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有时还能弥补印刷中的不足,所以我们必须十分重视装订中的质量问题,具体要求如下:(1)成品尺寸准确。(2)成书外观整洁平服、牢固、不脱页、无严重刀花、破头、折角,无压痕。(3)书脊文字距中,尺寸对齐。(4)胶订:书背平直,无空泡。背胶、侧胶粘牢固,无溢出。(5)骑订:书面版心位置正确,框式居中。针脚平服,牢固,无坏钉、漏钉、重钉。(6)版面无粘脏,无划伤。(7)无错帖、漏帖、八字皱折、折角、残页、缩叶、颠倒。(8)封面勒口的折边与书芯前口对齐。

总之,书籍是积累、传播、延续人类智慧的主要方式,是人类文明的标志。读书增长知识,启迪智慧,使人由愚昧变得聪明,书籍装帧由许多平面所组成的立体,通过封面、装订,增强书籍的视觉冲击力,使得书的外在形象美轮美奂,使读者感受到设计者的激情。

参考文献

[1]蒋文燕.书刊装订新论活页装订工艺[J].印刷技术,200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