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书籍的创意设计

书籍的创意设计

书籍的创意设计

书籍的创意设计范文第1篇

一、现代书籍封面设计中艺术创意的表现形式

(一)以摄影作品为主

摄影作品是视觉艺术中真实性最强、表现力最丰富的一种。它可以把人们目击的一切,真实地记录并留传给后代。摄影作品应用于书籍封面设计中。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图片,更不是图解,而是依据设计理念。经过艺术处理和再创造,进而升为装帧设计的点睛之笔。

(二)以文字为主

封面设计中文字的设计已从原来处于从属地位的“说明性”上升为“表现性”或“意象性”角色。设计师运用字体的编排组合,运用不同的色彩、不同的动势、不同的大小来构成不同的传播效果,来表达书籍所要传达的创意理念和设计风格。有些封面设计没有任何图像只有文字,设计风格完全是在字体形式与结构趣味中作文章。字体的粗细、大小、强弱,字体的奇正和拙巧,都与设计风格紧密联系,一组字有布局,一个字也有布局。大空白处设计一行极精细又极整齐清晰度很高的小字,能给人以广阔无垠之感。使白的空间更加扩大,层次更加丰富。字体作为封面设计因素,具有点线面的关系。一个字在视觉上是一个点,一行字在视觉上是一条线,一片字在视觉上是一个面。巧妙处理字体构成的点线面关系,能够设计出具有节奏感和韵律美的风格独特的书籍封面。

(三)以图形设计为主

图形具有丰富的可视性和视觉吸引力,是最容易识别和记忆的,图形语言是超越国界种族之间语言障碍的世界通用语,所以图形所含载的信息量远远大于文字。作为书籍封面设计的创作元素,在视觉传达过程中能够直观、有效、生动地将书籍内容的信息传达给消费者。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增强了广告的促销功能。

二、艺术创意在书籍封面设计方面的运用

(一)视觉创意的运用

封面就犹如一张生动的面庞,是读者最先接触到的视觉形象。书籍的封面图形要求能完整的传达主题,富有直接性,容易与读者沟通。书籍封面设计者的主要任务是结合书籍所要传达的主题内容,找到与之最能相吻合的富有创意的视觉形象。封面设计的图形应用,要求内容与形式相结合,不同书籍所以表达的内涵不同,所采用的图形形式也要有所不同,因此,所选用的图形应是原创的、非拷贝的画面来创造独特的视觉效果和趣味。

(二)绘图软件技术的运用

在对图片的选择上,不仅立意要新,后期艺术加工也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在书籍的封面设计中,直接运用艺术技巧来从书籍内容中提炼图形素材进行艺术加工,如用绘图软件技术和美术手段加以实现,如运用修圆、撕裂、置换、错位、剪裁、叠加等艺术技巧,对封面图形进行完美的再现和再创作。产生全新的视觉形象,加强作品的表现力。图片外形的精心处理,能使版面设计更加艺术化。

不论是巧妙地将“旧元素”进行新的视觉嫁接,还是专门设计制作,版面设计中的重要图形表现必须具有强烈的创新性。如果使用现成图库中的图片,或单纯为装饰画面所加配的现成图片,都不能给版面带来真正的个性和说服力,也不具创意价值。

(三)适当的运用留白

空白区域是一个很重要的表达整洁、简单的元素。更多的空间能使文字和图片变得更加引人注目。从现在国内外一些最美书籍的获奖作品来看,许多封面设计不仅简明而精炼,而且新颖美观,大量的留白具有很强烈视觉冲击力。

三、现代书籍封面设计中的民族特色

中国民族色彩受其地域性和文化性的影响而有所不同,中国民族传统用色多为鲜艳明亮的色彩为主,且多用强烈的对比色,即现今被很多人视为“大俗”的颜色,然而,“大俗即大雅”,在现代设计盛行的黑白灰与近似色日显单调的今天,以代表金、木、水、火、土的五种颜色:红、黄、蓝、黑、白为代表的“中国色”,尤能给人以新鲜的视觉喜悦。将其运用到书籍封面的设计中,例如吕敬人在设计巴金的《家》时,就采用朱红、黄、和黑色,构成了一种红得艳丽、金得辉煌、黑得深沉的调子,用强烈的颜色反差展现了中国封建时代既充满温暖和希望同时又弥漫着时代的黑暗的沉甸甸的“家”。

书籍的创意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整体设计;实践;创意

中图分类号:TS8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241-01

一、书籍装帧课程的学科重要性

《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是视觉传达设计方向的一门核心课程,是一门集实践与应用结合紧密的学科专业课。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全面掌握书籍装帧设计的方法与技能,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和技能,系统地设计书籍并不断改进设计创新和设计水准,同时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初步掌握此课程的鉴赏能力和基础理论研究能力,并对书籍装帧的工艺制作与生产流程有全面了解。实践教学在设计教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其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会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人才培养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二、书籍装帧课程的实践教学重点:

我们在教学中,要有的放矢,把实践作为重点,但不能忽略基础知识,在讲授中主要让学生掌握书籍装帧的起源与发展、书籍设计的基本方法、书籍的形态设计、书籍装帧设计的材料应用、书籍装帧设计印刷工艺、概念书设计等。通过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把握书籍装帧设计的前沿性和未来发展趋势。

我们在该课程的教学中不难发现,设计工艺制作方面的难点是书籍装帧设计的核心问题所在,通过案例教学与项目教学相结合的做法,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例如,在讲“书籍整体设计”、“概念书籍设计”、“书籍材料”时,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把国内外优秀的书籍设计作品进行赏析,激发学生的设计潜能,浓厚的兴趣是“创意”、“创新”的基础。开拓学生的视野和设计意识、理念,启迪学生的形象思S,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印刷厂和纸张材料市场,结合案例和市场进行讲解,用直观形象的感受,汲取不同的设计营养,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为了不断提升教学能力,我们可以设置“课程设计”实训教学环节,使学生通过设计实践来学习设计原理,艺术修养的提高、视野的开阔,创作设计实践经验的积累很重要。为了扩大学生视野,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如指导学生上网查询资料,到院图书馆和本课程图书资料室阅览,平时注意观察、收集相关资料,组织参观展览等。工艺和制作方面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学习难点,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可以采取现场“一对一”教学方法。具体来说,就是把课堂教学搬到校内相关实训中心或印刷厂进行,在现场请印刷厂的师傅结合具体的书籍印刷、制作和材料应用进行讲解,学生就能理解书籍设计要通过印刷和制作的环节来完成,明白书籍设计过程中如何设置印刷模式。通过一系列现场学习,使学生掌握书籍装帧设计工艺和制作流程。

三、实践教学的设计效果

书籍装帧设计的实践意义在于在设计实际中的应用,其应用面涉及印刷、电子媒体等,所以实践领域广泛。同时其效果也会直接涉及到文化、政治、经济信息的传播。安排适当的时间进行市场调研,进行参观学习,让学生了解材料、印刷工艺、制作流程等,同时让学生与著作者沟通。通过市场调查、交流等实践环节,学生具备了应用设计原理与方法解决一系列设计课题的能力,同时对出版、印刷有基本了解,增强了设计的适用性,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同时,辅以课外科研训练,加强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参与意识。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省级及全国大学生设计竞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

总之,理论讲授与设计实践相结合,按需求使学生提高应用能力;采用案例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教学,分析国内外著名设计师的优秀作品,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课堂讨论法,针对理论讲授和课题展开讨论,探讨设计方案,推行师生讨论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一对一”的单独辅导,了解学生创作思路,解决学生个性的问题,发挥个体特点形成创作差异。

四、书籍装帧的创新设计

在教学中,学生通过设计题目,模拟设计系列书籍一套、概念书籍一本、书籍招贴一份。可以结合部分真实的书籍设计课题,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涉及到具体制作书籍的过程,明确书籍设计的整体概念及构成原理,学会从原稿处理到书籍出版的编辑设计的方法。通过实践创新教学,我们从整体上让学生理解书籍设计教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了解历史和现状,仔细研究实践个案,并在教学实践中得到验证。

参考文献:

[1]杉浦康平.亚洲的书籍、文字与设计[M].北京:三联书店,2006.

[2](德)维尔堡.发展中的书籍艺术[M]..余秉楠译.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

[3]毛德宝.装帧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4]丘陵.书籍装帧艺术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书籍的创意设计范文第3篇

《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是视觉传达设计方向的一门核心课程,是一门集实践与应用结合紧密的学科专业课。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全面掌握书籍装帧设计的方法与技能,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和技能,系统地设计书籍并不断改进设计创新和设计水准,同时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初步掌握此课程的鉴赏能力和基础理论研究能力,并对书籍装帧的工艺制作与生产流程有全面了解。实践教学在设计教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其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会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人才培养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二、书籍装帧课程的实践教学重点

我们在教学中,要有的放矢,把实践作为重点,但不能忽略基础知识,在讲授中主要让学生掌握书籍装帧的起源与发展、书籍设计的基本方法、书籍的形态设计、书籍装帧设计的材料应用、书籍装帧设计印刷工艺、概念书设计等。通过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把握书籍装帧设计的前沿性和未来发展趋势。我们在该课程的教学中不难发现,设计工艺制作方面的难点是书籍装帧设计的核心问题所在,通过案例教学与项目教学相结合的做法,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例如,在讲“书籍整体设计”、“概念书籍设计”、“书籍材料”时,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把国内外优秀的书籍设计作品进行赏析,激发学生的设计潜能,浓厚的兴趣是“创意”、“创新”的基础。开拓学生的视野和设计意识、理念,启迪学生的形象思维,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印刷厂和纸张材料市场,结合案例和市场进行讲解,用直观形象的感受,汲取不同的设计营养,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了不断提升教学能力,我们可以设置“课程设计”实训教学环节,使学生通过设计实践来学习设计原理,艺术修养的提高、视野的开阔,创作设计实践经验的积累很重要。为了扩大学生视野,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如指导学生上网查询资料,到院图书馆和本课程图书资料室阅览,平时注意观察、收集相关资料,组织参观展览等。工艺和制作方面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学习难点,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可以采取现场“一对一”教学方法。具体来说,就是把课堂教学搬到校内相关实训中心或印刷厂进行,在现场请印刷厂的师傅结合具体的书籍印刷、制作和材料应用进行讲解,学生就能理解书籍设计要通过印刷和制作的环节来完成,明白书籍设计过程中如何设置印刷模式。通过一系列现场学习,使学生掌握书籍装帧设计工艺和制作流程。

三、实践教学的设计效果

书籍装帧设计的实践意义在于在设计实际中的应用,其应用面涉及印刷、电子媒体等,所以实践领域广泛。同时其效果也会直接涉及到文化、政治、经济信息的传播。安排适当的时间进行市场调研,进行参观学习,让学生了解材料、印刷工艺、制作流程等,同时让学生与著作者沟通。通过市场调查、交流等实践环节,学生具备了应用设计原理与方法解决一系列设计课题的能力,同时对出版、印刷有基本了解,增强了设计的适用性,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同时,辅以课外科研训练,加强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参与意识。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省级及全国大学生设计竞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总之,理论讲授与设计实践相结合,按需求使学生提高应用能力;采用案例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教学,分析国内外著名设计师的优秀作品,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课堂讨论法,针对理论讲授和课题展开讨论,探讨设计方案,推行师生讨论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一对一”的单独辅导,了解学生创作思路,解决学生个性的问题,发挥个体特点形成创作差异。

四、书籍装帧的创新设计

在教学中,学生通过设计题目,模拟设计系列书籍一套、概念书籍一本、书籍招贴一份。可以结合部分真实的书籍设计课题,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涉及到具体制作书籍的过程,明确书籍设计的整体概念及构成原理,学会从原稿处理到书籍出版的编辑设计的方法。通过实践创新教学,我们从整体上让学生理解书籍设计教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了解历史和现状,仔细研究实践个案,并在教学实践中得到验证。

作者:张重天 单位:甘肃政法学院

参考文献:

[1]杉浦康平.亚洲的书籍、文字与设计[M].北京:三联书店,2006.

书籍的创意设计范文第4篇

【Keywords】modern Chinese book design design psychology psychological factors

在当代这样一个注重阅读的时代,书籍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它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丰富着我们的生活。一个成功的书籍设计作品,不仅能达到促销目的,吸引更多的读者关注,甚至能在一个时期内倡导某种生活方式,给读者带来深远的影响。书籍设计作为书籍的一部分,其目的是促销书籍,要实现这个目的,就必须从读者的心理出发,遵循读者的心理活动规律,使人易于接受所推销的书籍,从而达到较好的书籍设计效果。随着时代的进步,读者对书籍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具有构思新颖、视觉强烈、形式美观等效果,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任何优秀的书籍设计作品都是建立在成功把握读者心理基础之上的,因此本文从心理学与现代书籍设计的关系,以及现代书籍设计中心理学的应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 心理学与现代书籍设计的关系

从设计学的角度来看,设计的核心是“人”, 那么,书籍设计作为设计的一个分支,更要注重运用艺术的手法处理好“人”与“物”与“环境”之间的紧密关系,使“人”能够与其使用的“物”和所处的“环境”形成和谐促进的关系,所以我们参照设计学的思想,在书籍设计中就要研究“人”与“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设计心理学主要研究人对“物”和“环境”的认知方式,是精神层面的,属于心理关系。因此,在书籍设计中必须全面的认识人的认知方式,同时考虑读者的心理感受,这样才能降低读者的感知疲劳,增强审美感受。现代书籍设计的基本目的就是通过协调“人”与“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使人能够舒适并且愉快的使用“物”,切身感受到“环境”,达到书籍设计中“书如人,人如书”的境界。

2 现代书籍设计中的心理学应用

和平面设计作品一样,一个书籍设计作品若有了好的创意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而这创意的来源就得建立在充分把握读者心理的基础之上。一个伟大的创意总是出其不意地单纯,触动人心,优秀的创意应当使读者产生引起关注、提起兴趣、引发行动、加深印象、触动心灵的心理作用。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功效和目的呢?就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2.1 关注

关注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把人的注意力吸引到你的书籍设计上,就等于你的书籍推销出去一半。可见,注意是书籍设计效果的第一步,因此,在书籍设计中,可以采用突出显示刺激物的特点,增强书籍设计新颖性及艺术性,选择恰当的图形元素等来提高书籍设计自身的吸引力,引起消费者的注关注。在千万本书籍中有了注意,读者随手翻来,再加书籍内容等因素,就会吸引读者驻足观看。

2.2 感知

感知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毛泽东 《实践论》中指出“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同样,书籍设计首先需要读者通过感官来接收书籍设计信息再作判断,此即对书籍设计进行感知。感知具有整体性、恒常性、意义性、选择性等规律,在书籍设计中应好好把握和运用这些规律,以期让书籍设计达到特有的效果。书籍设计中的感知有色彩的、结构的等,现以色彩感知为例,色彩本身并没有感情内容, 当色彩呈现在人们面前时, 总是能诱发人的心理活动。色彩通过人的视觉,而作用于大脑,从而产生了温度感、距离感、重感、体感。色彩的心理功能是色彩对人具有的调节和引导作用,不同的色彩对观者具有不同的心理感受,由此产生丰畜的联想和判断。比如儿童读物在用色上要体现出儿童的天真、活泼、可爱、单纯等特点;人文历史书籍在色彩的运用上要体现深度、高雅和稳重的特点;女性书刊,用色上要体现并强调温柔妩媚、轻松时尚、高贵典雅的特点等等。

2.3 记忆

记忆是过去经历的事情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它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人们想起一本书,首先想到的是书籍封面的颜色和样式,其次会回味书中所阐述的内容。就书籍设计记忆而言,它是把纷繁复杂的不同的书籍设计区别开,记在大脑中。浩如烟海的书籍中读者一定程度的遗忘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可以根据读者的记忆规律和记忆特点,在书籍设计上采取一定策略,将遗忘降低到最低程度,增强读者的书籍设计回忆,正如想起一本书,就先想到它的封面,书籍设计正是书籍最好的名片。

2.4想象

想象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它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对于购买书籍的读者来说,依据书籍设计作品的描述或图示在脑中构思的形象就是再造想象;对于书籍设计师来说,所构思的新形象即是创造想象。因此,好的书籍设计应当能激发读者的再造想象。所以在书籍设计创作中,激发读者的再造想象是广大书籍设计师至死不变的追求。

综上所述,现代书籍设计师在传达信息时应该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运用色彩的对比,醒目的标题、新颖的构图等,以强有力视觉的冲击力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二是书籍设计所传达的重要信息务必是易于记忆和便于理解的。三是书籍设计要激发读者的发散式的想象、跨越式的联想和深刻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设计出优秀的书籍设计作品。

3 结语

书籍的创意设计范文第5篇

摘要:书籍的文化属性凸显社会审美价值,而作为设计艺术的书籍装帧设计必将诠释当代视觉化的精神价值,尤其设计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的背最下,把中国的书籍设计推向世界,让我们的书设计得更加精美,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风格,设计思想的提炼显得尤为重要。道家思想对中国书籍设计影响就不言而喻了。以人与自然相协调为理想,追求达到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尤其对当下没计的走向更加显示了它的重要性,本文分析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及对当代书籍设计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传统文化 自然和谐 书籍设计

[中图分类号]:G2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0)-16-0123-02

1、前言

随着信息社会的科技进步,书籍装帧设计水平的不断提高,书籍装帧设计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现代书籍装帧形态与之相对的传统装帧形式有很大转变,如何赋予书籍以美观,给读者以美的享受,设计理念的提炼显得尤为重要,反观我国传统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深深影响我们受众的心理、意识,贯穿在艺术设计的各个领域,在书籍装帧设计中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传承美学思想在今天的装帧设计中仍具有不容忽视的秉承作用,为了创造出富于时代审美意识的书籍设计,同样也是设计精神的指导与牵引。

中国道家思想主张“天人合一”,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崇尚自然,向往拙朴自然的状态。在环境需求日益加大的背景下,书籍设计在生态文明的概念指引下,书籍设计追求与自然的和谐这一主题更加迫切。书籍设计理念自然地融入自然的和谐之美,尤其随着现代化建设、都市化进程的加快,低碳的迫切导入,资源造成了许多问题的产生,由此设计师开始重新审视设计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2 书籍设计的审美主张

2.1 书籍设计美的本质

何谓美的书籍,当代著名的装帧设计大师吕敬人认为“由纸张缀钉而成的书籍,既要有纯艺术的观赏之美,更要有在使用阅读过程中享受到视、触、听、嗅、味五感的交融之美”。如何创造书籍之美首先在于了解书籍这一传播载体的特点与本质,掌握书籍的设计规律。书籍作为传播知识、传承文明的精神文化产品,既要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又要有与其相适应的美的装帧形式,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种内容与形式相和谐的艺术追求构成了书籍装帧设计独特的艺术魅力,也决定了书籍装帧设计必须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识,同时也必将影响书籍设计进行审美选择、审美判断乃至与其相符的审美主张。

2.2 书籍设计“和”的诉求

在世界趋于矛盾的事物有趋向平衡、趋于和谐的要求。整个世界有追求和谐的趋向。人以和谐为美。追求和谐是人的本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具、价值和审美的多重意义。“和”的思想渗透于我国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成为设计的审美主张。

2.3 书籍装帧设计的审美态度

书籍审美态度的表征意向,同时也决定了书籍设计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并反作用于内容。书籍装帧设计师不仅要注重内容之美和形式之善,价值之真,还要注重审美态度的完美与和谐以使审美态度所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书籍设计这种具有时代感的审美需求与本真的自然美形成互补与对比,传统与现代融合,古典与时尚创新,相映生辉,使书籍装帧设计呈现神韵之美。

2.4 道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道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只有顺应自然,按照自然法则办事,才符合“道”的精神。《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国审美哲学注意研究的就是整体的协调和协作,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不可分,人不能离开自然,这是我国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因此,“道”的审美主张作为书籍装帧设计根源、法则,无论其存在还是发挥作用都是自然而然的,是顺乎其本性的。对中国现代的审美价值产生深远的影响。

3 书籍装帧设计的瓶颈

目前的书籍装帧设计遇到一些问题,由于“市场意识”特别是“消费理念”以及从众文化的强烈影响,导致了我国书籍装帧生产中出现不和谐的问题。这些问题具有普遍性,主要有:庸俗化、内容化程式化、过度设计所造成资源环境的浪费。

4 书籍装帧设计的价值取向

在对书籍设计的态度上应借鉴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十分推崇老子“无为”的思想,“无为”并不是什么事也不做而保持沉默,而是让每一件事物都按其本性去做,顺应自然规律,利用自然的规律,从而借助自然之力,“制天命而用之”,最终达到“无为无不为”的争取人类自由的目的。人与自然的不可分,“人不能离开自然”这也成为我国设计意识的根本原则,行为做事都尽力遵守自然的法则或规律。

5 书籍装帧设计思想的传统回归之路

书籍设计时代的风格,不只立意现代的标尺,而且是文化传承和时代审美意识相结合的产物。我们逐步形成自身设计特色过程中全盘借鉴西方艺术的道路已到尽头。我们要从我们的传统文化思想与现代表现形式的相结合中找出新路,这样的设计艺术,才能在世界设计之林占有自己的位置。总之,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创新之路,应该成为书籍设计的总体设计精神的指导思想。有了这个根本指导原则,我们对书籍的审美价值的把握,就不会出现大的偏差。设计方向有趋向平衡、趋于和谐的要求。整个世界设计艺术追求和谐的趋向。人以和谐为美。追求和谐是人的本性,传统思想的回归变得和谐自然。

5.1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人类进程的演变,不管是物质技术的还是精神文化的,具有文化的传承性,紧跟时尚和传承文化是并存的。不同地域、民族、乃至一个国家对自身传统与文化的亲切感,他们通常都具有共同的思想意识、价值核心、心理感受和行为习惯,这是一个不断变化的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任何发展都带有这样的显著特征,深刻的印记着时代的思维方式。

5.2 书籍装帧设计中国元索

书籍装帧设计具有中国文化韵味,社会审美属性,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设计精神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在书籍整体设计中应极为重视自然资源的合理运用的融合,书籍装帧设计的本民族文化、传统的体现,是有灵魂的设计。它能够传达思想,才更能与人的心灵相通、更能打动人。

总结

对一个设计者来说,要设计的形式多样的作品,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这是任何艺术作品的设计精神的依托。所以,设计者需要开拓设计观念,以全新的感受领悟书籍设计的新概念,寻求新的设计语言,做出具有独特艺术思想的新作品。只有不断地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艺术理念,设计审美,不断创新,才能最终达到设计者的艺术追求和设计目标。

参考文献:

[1]罗伟国《(老予)现代版》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1年

[2]吕敬人《书艺问道》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年